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建立
Abstract: At present, US and Japan, Europe and so on 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n abundance draw up either soon draw up our country or this lo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this article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primary coverage, the strategic choice discussed that several spot inpidual view,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establishes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
一、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宏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决定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微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种以权利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整体战略,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多的是与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关的公共政策选择问题。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紧迫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保护、运用能力。知识产权成为国与国竞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知识产权跨越国界的流动越来越多,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也越来越多,知识产权问题已经国际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梳理我们的“家底”,看清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科学系统地规划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方向、策略和道路。可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鼓励创新,它通过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来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热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3.是统筹谋划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的需要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极为分散,直接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近十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管理部门有二十几个,此种格局不利于各种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利于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区域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全国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相关度。正因为这样,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更应该发展知识产权,以驱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4.是加速科技进步、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科技进步的模式有三种:经验积累型、科技攻关型和专利制度型。历史经验表明:科技攻关型适用于非市场化的技术,它能够使一个国家技术追赶阶段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是它对于市场化技术、特别是开拓性技术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这种模式无法取得全面的技术进步。专利制度型适用于市场化技术,它能够自动调整技术发展的方向,能够充分调动、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本、技术资源,能够加速技术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使一个国家在市场化技术方面快速取得全面的进步,并可持续,但其对于非市场化技术基本没有作用。可见,我国要加快科技进步、全面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大力实施专利制度型的模式,确保专利制度的良好运行。
5.是科技资源、优势传统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的发明专利拥有量、特别是在国外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与我国科技资源不相称,我国的科技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中,来自国内的申请量并不占绝对优势。在2007年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3060万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2.4%;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2101万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7.6%。同时来自国内的申请大概有三分之一是个人申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只有三分之二。[1]此外,我国的PCT申请量2008年达到6089件,居世界排名第六位。这些专利申请经过审查,真正能够获得授权的就更少。此外,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中药、软饮料、食品等,不属于富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这种状况与我国拥有的科技资源非常不相称。同时我国占据优势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等资源难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必须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和内容
2005年初,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版权局、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33家中央部委办局共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包括《纲要》和20个专题的研究制定工作,即“20+1”战略。一个大纲是指总体的一个纲要,下面分成20个专题,这20个专题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明确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该纲要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路径图,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1.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以培育和发展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为龙头,以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为内容,实现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使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真正做到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2.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容
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方案、政策法规、动态调节等。战略思想是一种总体考虑,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决定战略的总方针。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实现的目标,它应符合实际,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战略途径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选择的有效路径。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等。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指导思想(或战略思想),根据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二是战略目标,简单地讲就是要实现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过渡;三是战略途径,实行“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抓技术引进,二抓自主知识产权;四是政策法律,要建立健全创造、保护、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五是组织保障,明确各政府部门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六是战略方案,应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采取的策略、步骤和重点,包括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和硬件);七是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行业和企业制定各自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八是加速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三)已初步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
从纲要颁布至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呈全面推进态势,国务院建立了由28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初步形成在国务院领导下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知识产权协作推进战略实施体系。15个国务院部门制定了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或具体工作方案;26个省(市、区)出台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或实施意见;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为战略实施工程提供理论研究支撑。
从2009年开始,我国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为依托,连续三年施行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28个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以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二是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环境。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之后,我国于2008年7月完成了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于2010年4月1日施行新著作权法,由于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有效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持续增强。以专利、商标为例,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当年突破百万大关,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1.3万件,累计注册商标55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48.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超过430万件,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有效专利总量为221.6万件,从专利的国别特征看,国内有效专利和国外有效专利分别为182.5万件和39.1万件,分别占82.4%和17.6%。[1]
跻身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十一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磋商和双边谈判,初步实现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到积极而负责的参与者的转变。近年来,通过参加实体专利法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改革的谈判,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多项谈判,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国广泛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文化多样性公约常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问题的磋商,负责起草相关会议方案和报告。
我国还不断加强与欧洲国家、美国等国知识产权部门的双边合作关系,同时发展和推进了与邻国日本、韩国及其东盟国家的双边合作关系,并致力于开拓新的合作关系,一种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布局已初步形成。
未来五年,知识产权立法将涉及商标法、著作权法修订以及研究知识产权法典的制定、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产权法律、成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等问题;知识产权执法将致力于建立起全国协调有效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大幅提高执法能力等,以进一步遏制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使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权利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及应诉能力进一步增强,维权成本明显下降。
二、美国知识产权战略
(一)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历史演进
知识产权战略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欧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在经济上崛起,使美国产业界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朝野上下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结论之一就是美国在经济竞争中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在于科技和人才,而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得外国企业能够轻易模仿,并凭借劳动力和制造业的廉价成本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战略。
30年来,美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沿着三种轨迹不断伸延:一是根据国家利益和美国企业的竞争需要,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立法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形式不断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例如将商业方法、计算机软件、基因技术列入专利保护范围,在功能基因方面,美国专利申请已达4000多项,知识产权优势明显。二是加强调整知识产权利益关系、在鼓励转化创新方面强化立法。自1980年《拜杜法案》到1986年《联邦技术转移法》以及1998年的《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9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使美国大学、国家实验室在申请专利,加速产学研结合及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主动性。2000年10月众参两院又通过了《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进一步简化归属联邦政府的科技成果运用程序。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方面通过其综合贸易法案的“特殊301条款”对竞争对手予以打压,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WTO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达成,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利于美国的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7年专利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大幅攀升,除个别年份外,美国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快速上升势头,特别是1995年以后呈加速趋势,每年的专利申请增加率接近或超过10%,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专利国。2005年,美国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为20.2776万件,非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为14.9661万件,当年本国居民专利授权量为7.4637万件,非本国居民专利授权量为6.9169万件。2006年美国PCT专利申请量为4.9439万件。[2]到2007年,世界范围内有效专利的总数预计约630万件,美国专利商标局拥有的有效专利为180万件,日本特许厅拥有有效专利为120万件,美国是拥有最多有效专利的国家。[3]
美国一直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利器,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动作频频。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在2010年6月,公布《知识产权执法联合战略计划》,2010年7月,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综上,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核心仍然是鼓励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且更加注重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以及政府机构的积极引导。
(二)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新变化和特点
1.逐步重视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就已经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但是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确立该战略体系,而只是以各种各样的法案或者政策来构建该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把维护国家利益和满足企业需要作为调整政策和法律的出发点。
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从连续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到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准备用文件形式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这是美国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最大的变化。《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涉及七个方面的主题:知识产权在创新和创造中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转移和商业化;激励新技术;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正义的知识产权措施;与宽带发展、国家研发基金、美国科技理工教育战略有关的知识产权;数据版权政策;执法政策。美国政府日益重视从战略角度对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主动参与和积极部署,通过强调政府机构之间的协作,从国家层面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巩固美国在世界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因时而变、及时修法,扩张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世界上采取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国家都分别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了不同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途径使知识产权得到最有利的保障,从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与应用,继而带动相关经济、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因时而变,结合国际相关法规与本国自身发展的情况,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战略,及时修改法律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满足企业的需要,为适应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政府修改完善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及时将生物科技、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商业方法、金融产品、数据库等新技术均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求在强化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保护本国最新的研发成果,维护知识产权安全。200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的世界专利报告指出,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06年受理专利申请高达42.59万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专利申请大国。[1]
3.研发经费投入额度和强度确保了科技强国的地位
美国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科技研发,R&D投入总额长期居世界第一,R&D投入强度一直在2.62%~2.75%之间上下波动,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R&D投入强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美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结果。近十年来,美国的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年平均2.62%以上,美国的R&D投入强度虽不是世界最高的,但是美国GDP总额却由1997年的8.2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3.1329万亿美元,且位居OECD成员国之首,在R&D投入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美国逐年增长的GDP总额必然带来R&D投入金额的逐年增大,2006年达到3440.82亿美元。[2]
美国研发投入绝对值的增加和强度的稳定,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关系密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6月的统计数据,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排在第一的国家是美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件数是45.6154万件;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第二的国家为美国,授予发明专利15.7283万件;2007年世界国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第一的国家为美国,授予发明专利7.7756万件。
4.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积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标准本来属于技术的标准化领域范畴,但是美国将专利制度与技术标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利用其技术优势进而占居知识产权的有利地位。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因此,美国一些高技术公司常常先把规则性的东西做成国际标准,然后把这种标准背后的相关技术全部申请专利,最终占领市场。由于专利与标准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都在力求将专利变为标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标准化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形式。而且,美国通过控制国际化标准为他国产品的进入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美国特别强调政府对知识产权中标准化制定的介入,认为政府在签订国际协调的标准协定方面可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政府应及早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制订标准活动。
5.推进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跨越“死亡之谷”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把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称为“死亡之谷”,如果专利技术不能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跳跃,掉进“死亡之谷”就在所难免,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命题。美国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是西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已经达到70%~80%[3]。
对美国科技法律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可以看到,以下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的规范引导。通过不断制定和修改完善,美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可分为五个部分:调整知识产权的权属方面的法案;加强技术转移运作方面的法案;促进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方面的法案;加强合作研究方面的法案;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法案。二是政府对自己投入研发的项目承担成果转化责任。美国政府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三是通过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和实现技术转移。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美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均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的机构,这些技术转移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分析评估,帮助教授和研究人员获得专利许可,代表学校和实验室与企业界商谈技术转让事宜,并帮助企业获得技术许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这一体系覆盖了国家、区域、行业以及大学、联邦实验室等各个层面。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在促进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促使美国长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6.知识产权战略贯穿美国对外贸易领域
美国对外出口十分依赖专利保护,非常重视海外专利和国外专利的确权,知识产权为美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他国商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门槛。
美国专利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与对外贸易挂钩。其修订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上成为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特殊301条款”和“337条款”。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限制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冲突的他国商品进口,进而达到保护其商品和产业的目的。它们是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最常用的手段,同样也经常出现在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中,到2008年,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最多的国家。
7.维护国家利益和本国企业利益,改革专利法案
2011年3月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对现行专利制度实施重大改革,旨在提高专利审批效率、更好保护发明创造者权益。一是修改专利审批制度,优化专利质量和有效性。将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专利审查周期从以前的35个月缩短到20个月,在缩短审查周期的同时提高专利质量。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审批时间拖得越长,就意味着新发明、新产品的寿命越短。目前美国专利商标局有70万件专利申请等待处理,专利审批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二是增强申请人对审查过程的控制,积极推行各国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之间工作共享的“三轨审查制”,美国专利商标局设计的“三轨审查制”一旦实行,申请人可提出优先审查申请,从而使最有价值的发明专利投入市场的时间缩短到12个月以内。三是美国专利制度将采用“申请在先”原则,放弃“发明在先”原则。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制度都采用“申请在先”原则。“申请在先”原则程序简便,费用低廉,确保专利制度的效率和确定性,这一原则的改变,将使美国在发明创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中美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从总体上看,中美知识产权战略的拟定与实施,对两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两国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背景依据、文化基础、综合实力、主旨目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和比较价值,因此,运用比较方法系统梳理两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异同,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中美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同点
1.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为目标
美国:美国是在1979年,由卡特总统提出“要采取独自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不管是在经济发展由强转弱、面临危机的时期;还是在经济发展缓慢增长时期;以及近几年的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定位在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尽管每一届政府对美国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有适当的调整,但仍然把战略目标锁定在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和贸易大国。知识产权战略一直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利器,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动作频频。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意图通过知识产权政策的调整,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美国科技领先地位,促进美国经济的振兴。
中国:200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政策目标之需要。我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一个发展模式选择问题。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不能走资源耗费型的发展道路。中国资源有限,我国不能靠牺牲环境、耗费资源、提供廉价劳动力来参加国际分工与协作。二是不能走技术依赖型发展道路。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超过50%,不管是考虑西方国家维护其技术优势、限制高技术转让的基本立场,还是考虑自身经济安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国都只能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1]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4年人文发展报告》,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但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有些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说明,我国对知识产权制度已有较大需求,对知识产权保护也具备一定调适能力。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在国家层面上构建战略体系,政策措施积极跟进
中美知识产权战略都是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战略体系,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公布实施,同时出台相应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与之配套衔接,确保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
美国:美国从1979年开始制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当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确立该战略体系,而只是以各种各样的法案或者政策来构建该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一直到奥巴马政府,才着手用文件的形式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该战略主要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产权在创新和创造中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转移和商业化;激励新技术;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正义的知识产权措施;与宽带发展、国家研发基金、美国科技理工教育战略有关的知识产权;数据版权政策;执法政策。[1]奥巴马政府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国家创新战略》,并且将知识产权政策作为其中的重点,知识产权政策调整主要有改革专利审批制度,缩短审查周期,提高专利质量;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等。2010年7月,美国首次提出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用文件形式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这是美国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最大的变化。
中国: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意义深远。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除了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了由、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和国务院所属2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28个成员单位联合制定了《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了240项工作任务,2009年底开展和完成任务200余项,其中制定修订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和规章56项,出台主要政策措施84项,开展专项行动22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25个,有效地推动了战略实施工作的贯彻落实。2010年又联合制定了《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
3.及时立法和修法,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美国:与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满足企业的需要,以适应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及时修改完善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不正当竞争法》等,及时将生物科技、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商业方法、金融产品、数据库等新技术均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求在强化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保护本国最新的研发成果,维护知识产权安全。为保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美国通过实施《联邦技术转移法案》、《贝多尔法案》、《反电子盗窃法》、《千禧年数字化版权法》、《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等法案,协调了政府、研究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把美国的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
中国:与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中国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并通过修法达到了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要求的保护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立法和修法方面,2010年有几个大的动作,《商标法》修订工作持续推进,2月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公布实施,并于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月1日开始施行;完成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新一轮修订,并开始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提请审议并于2011年2月通过。目前《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修法使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政策目标。
(二)中美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差异
1.战略定位:领先型与追赶型之不同
美国: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根据自身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分工的位置,推行的是科技领先、全球化外向型知识产权战略,以保持其在世界上科技研发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地位,通过国际市场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并获得高额利润,使美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美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体现两点:第一,通过修法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促使成果转化,建立起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权保护的战略核心。第二,把知识产权战略贯穿美国对外贸易领域。美国对外出口十分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为美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他国商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门槛。特别是“特殊301条款”和“337条款”,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限制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冲突的他国商品进口,进而达到保护其商品和产业的目的。
中国: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
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后发国家,但其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结构,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开始转向以赢得全球竞争优势为目标,除了大幅度修改本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还鼓励和资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技术联盟而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进入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超过430万件,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有效专利总量为221.6万件,从专利的国别特征看,国内有效专利和国外有效专利分别为182.5万件和39.1万件,分别占82.4%和17.6%。[1]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当年突破百万大关,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1.3万件,累计注册商标55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48.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但总的来讲,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还有一个过程,属于追赶型的新兴国家。
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将给中国资源能源的获取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资源能源全球化战略,这不仅是中国利用全球资源创造的新优势,也是推动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核心战略之一。
应把资源能源安全作为战略重中之重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增长率不断提高,导致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使得中国各种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控制资源/能源的开采权、控制资源/能源定价权,以及运输通道等方式依然对全球资源/能源供应产生重大的影响。
石油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最多的三个国家为沙特、安哥拉和伊朗。社科院《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报告认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9%上升到2015年的11%,2020年接近26%。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11年的55%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19%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35%,2020年接近40%。
铁矿石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总量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52%,而且来源高度垄断,仅集中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几个国家。
天然气 天然气进口8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而管道天然气进口至今尚未全面展开。
铜矿石 中国当前铜消费量占全球17%,是全球第一大铜消费国和铜精矿进口国;铝土矿消耗量大,且主要集中于亚太。
铝土矿 中国铝土资源并不匮乏,但由于近年各地大量上马电解铝项目,造成消耗量剧增,已由铝土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
煤炭 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中国目前的主要煤炭进口国包括南非、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亚太的澳大利亚、印尼、蒙古、越南以及俄罗斯。
综合分析石油、铁矿石、天然气、铜矿石、铝土矿以及煤炭6种战略资源,都是中国经济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从目前看来,中国资源能源进口依存度仍处于上升状态,除个别例外,绝大多数资源的进口来源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且多为一般贸易进口,资源供应和资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克琉斯之踵”。
目前来看,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由于国内环境治理制约能源消费增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能源低碳发展,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二是由于国际能源技术和经济竞争加剧,能源技术水平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因素和经济竞争力;三是由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仍然过快和煤炭占比过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油气对外依存度大,非化石能源近中期占比仍十分有限,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不可持续,严重影响能源安全。因此,必须突破资源能源瓶颈,把保障资源能源安全作为中国未来十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国资源能源增长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格局将呈现三大新趋势,即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这些变化对中国而言将是实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再工业
化”周期带来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消费萎缩、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体增长低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人均消耗量也将趋势性下降;另一方面,未来十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启动“再工业化”周期,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这使得初级矿产资源以及基础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趋于减少。
以美国“能源独立”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供给冲击 全球能源效率的提高、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以及环境标准的提升,大大改变了全球资源能源的供给结构。以能源为例,近些年,随着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有效推进以及“页岩气革命”溢出效应的重大影响,美国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变化:美国石油需求从升转降,已经彻底扭转了能源自给率下滑的态势。目前,除美国页岩气产量飙升外,加拿大油砂矿、墨西哥湾和巴西深海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大多数非常规油气资源因技术和经济原因尚未进行商业开发,这是未来十年可以加以利用的巨大机会。
能源资源消费重心转移带来全球经济秩序重塑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全球资源能源消费重心也随之转移。根据英国BP公司的 《Energy Outlook2030》预测,未来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加速发展,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GDP总量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分别达到87%、60%和70%,中国或成第一能源需求国。而根据最新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报告,未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构成的亚太月牙形地带的石油需求占世界25%,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需求中心,而且成为对世界石油市场和地缘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的“需求中东”。预计2014年后,世界新增能源需求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进一步聚集。届时,全球人口增长总量的95%、GDP增量的70%、能源消费总量的93%将来自于发展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能源资源需求的增长将带来可观的贸易规模,这会大大提高新兴大国的能源议价能力,也会成为其重构全球能源与贸易秩序的重要因素和“筹码”。
中国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应对全球挑战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世界能源资源格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中国是世界能源资源版图变化的利益攸关者,世界能源资源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和资源安全将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中国须以前瞻性战略思维谋划应对举措。
当务之急是建立中国资源能源战略储备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把稀缺资源纳入国家战略,特别是上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有利地推动了各国竞相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矿产战略储备制度。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国家,战略资源储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国制定了石油储备计划,但其他重要资源储备尚未引起重视,形势十分紧迫。应尽快制定中国战略资源储备规划,以保障在未来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建议从经济承受能力考虑,首先应做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内紧缺矿产的储备,如石油、铜、铁、铝、钾盐等,储备形式采取矿产品储备和资源储备相结合;同时加强优势矿产的资源储备,防止因竞相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优势价格下跌的局面。
中国资源能源战略要“走出去”还要“拿回来”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未来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中国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不但要“走出去”,也要“拿回来”,也就是要通过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贸易和科技合作,以及运输管道建设、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的资源能源贸易基础设施,真正把资源“拿回来”,增强对国际大宗资源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
将经略海洋作为中国全球资源能源战略的重点 应确立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实现国家地缘战略定位由“陆上大国”向“陆海大国”的转变。中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万公里,面积较大的海岛有7000多个,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总量的22.9%;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为15.79万亿立方米,占29.0%。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以“海陆立国,开海固权,营疆造域,择优出击”作为新的海洋开发原则,全方位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海洋疆土疏于管理,海洋资源开发缓慢的被动局面。
把深化资源能源外交作为中国全球战略的核心 中国应该深化和加速资源外交,使资源外交成为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美、日、欧等国担心中国崛起,正以政治、经济、法律、贸易保护、军事等各种手段阻碍中国突破能源资源瓶颈,获取石油、铁、铜等战略短缺资源。中国如何与资源供应国强化经贸联系,建新型供给体制,充分发挥能源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意义重大。比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通过油气勘探开发、油气通道、工业园区、服务区等重大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国际合作水平。
在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双石联名发表的《2011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一文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当今世界的金融形势:美国经济――经济复苏、欧洲经济――几乎失控、日本经济――风险潜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区域化已逐渐形成。这意味着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将是长期的。那么,这样的形势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2012年,我国已经走出去和即将走出去的企业又该将视野投向何处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带着疑问,《经济》记者近期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新生经济研究所所长、新生经济学创始人郭夏。
迎接机遇 正视挑战
当今社会,由于财经传媒主体被发达国家所掌控,舆论所阐述的观点大都来自像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声音较少。郭夏认为:事实上,在现有的新生经济条件下,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力量不容小觑。所以我国谋求经济的发展,应将视野也着眼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这是因为:首先,新兴经济体和第三世界国家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其次,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在与其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坐拥更多的优势,所以高度关注这些国家对于我国今后的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更为有利。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势必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影响,也会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不利因素。对此,郭夏说:“全球经济的巨大变革,为我国走向世界带来了巨大机遇。但由于全球经济规则是由发达经济国家制定的,所以我国在与这些国家进行经济往来以及相关问题的交涉中往往处于劣势、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全球经济规则话语权、更多的全球经贸活动支配权,就必须更加主动的谋划全球经济,认真思考面向未来的全球经济战略。”
提升财智 谋求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的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近千亿元的损失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而这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对外投资真实存在的风险要比现在已经暴露的大得多。郭夏说:“目前暴露出来的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亏损问题,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外乱上项目和乱投资造成的。”据郭夏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内一些重大项目投资也曾经出现过决策失误和经营亏损的问题。为此,国家发改委(当时的国家计委)专门成立了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各地和各大系统在上报项目时,要先由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项目评估论证,为相关部门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为此,郭夏建议,我国未来的海外投资也应进一步加强咨询机制建设,国家可以考虑成立专门负责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咨询公司,通过加强科学决策堵塞盲目投资的漏洞,有效避免重大损失,减少海外投资风险。
对于我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后出现重大亏损的现象,郭夏表示,不用盲目悲观。他说:“总体来讲‘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我国在加入WTO的十年时间里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任务及战略部署。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亏损和失误也是必不可少的战略代价。但是如何减少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经济损失,如何提高海外投资经济效益,如何让我国企业在国际社会成为广受尊重的成功企业,这些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体制改革和经济机制创新来解决。”
为了提高海外投资的经济效益,郭夏认为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海外投资的情报分析和科学研究: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外国政府在华投资促进机构和外国人在华设立的国际经贸咨询机构的作用。这些机构是非常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我国企业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帮助企业加强国内外沟通协调,推动我国的海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国际经贸和全球经济研究的资金投入,甚至设立专项基金促进这一领域的各项研究。国务院应当招募相关专家建立海外经济研究中心,商务部应当成立宇观经济研究院或全球经济研究院,社科院和大专院校也应当设立更多的研究机构加强海外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战略研究。
转变战略 促进创新
针对我国对外经贸领域实施的“走出去”战略,郭夏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他看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阶段,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打开门”。通过“打开门”将外资引入我国,从而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贸易、加快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第二个阶段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更加积极地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从发展的视角看,“走出去”历经了十年的时间,目前已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眼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第三阶段――如何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站稳脚”、“谋发展”。我们应放眼国际经贸战略的更高层谈战略提升,在我国未来的国际化进程应形成“打开门”、“走出去”、“谋发展”一体化的对外经贸战略思想。
目前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洞察到了国际经济市场潜在的发展机遇。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冯军曾在名为“中国投资者选择丹麦”的活动上表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优秀企业反哺国际市场的时刻。”对于这个观点郭夏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我国对外经贸战略不能笼统地谈反哺国际市场,而应当实施有减有增的出口刺激战略。我国的对外经贸战略应当从鼓励普通商品出口转向减少普通商品出口退税补贴,转向加强海外基建项目投资拉动资本品出口和促进创新型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新生经济经贸战略。改革开放30年实施的普通商品出口退税补贴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都是在消费品领域补贴外国人,经济发达国家还不断用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折磨我国的出口企业和我国政府。我们应当尽快放弃这种花钱不落好的外贸政策,利用这笔资金甚至更多的资金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通过这些基建项目投资拉动我国资本品出口和相关劳务出口,有效降解由于房地产调控造成的资本品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创新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应当包含与之相应的创新型国际经贸战略和创新型全球战略。为此,我国还应当建立海外创新投资基金扶持中国的创新型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环球投资速递
俄罗斯六大举措改善经商环境
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在“俄罗斯-2012”国际投资论坛上向众多经济界人士表示,未来十年是面临巨大挑战、风险和变革的时代,而俄罗斯将成为未来全球新的经济中心之一,并且有希望在近期内迈入世界经济前五位。
普京认为,世界经济如果沿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泡沫”经济将被抛弃,全球经济将重返真正实体、有价值的经济模式。为此,普京特别提出要大力改善俄罗斯的经商环境,为俄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英国致力发展绿色能源
英国新任能源和气候大臣爱德华・戴维日前在重申该国的绿色发展目标时称,英国将致力发展风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
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当天也强调了英国的未来能源发展计划。他说,2011年,全球向新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印度、韩国、巴西等国家对新能源的投资给予高度重视,因此英国唯一的选择就是觉醒起来,借助自身优势迎头赶上。
全球汽车产业重心正在东移
【关键词】智能制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生产制造的融合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发达国家为确保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强国地位,纷纷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也紧锣密鼓地跟进[1]。我国为了更好地迎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过程装备智能制造相较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较好的行业,其生产形式粗放,自动化与信息化理念与水平都相对落后。尤其是我国化工设备制造水平目前还处于工业2.0阶段,很多先进技术没能得到充分应用[2]。在此现状下,智能化转型为改造落后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对过程装备制造和应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学生是企业技术革命的主力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推手,为促进过程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也是地方高校应该关注的课题。
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供需现状与人才培养
现代化的过程装备产业急需大量过程工业、机械和信息等学科跨界融合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赵志平在今年中国石化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指出,基于当前行业企业在智能制造建设过程中面临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拟依托智库专家资源,编写相关教材和书籍,培养一批适应于企业智能制造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性人才,逐步建立起行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3]。可以说,随着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过程装备领域智能制造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由于过程装备智能制造涉及多学科、跨领域和大数据等技术,而现有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都是以前的化工机械、粮油机械、纺织机械等相关专业调整而来,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动控制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地方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控制和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其次,由于过程装备的制造涉及很多过程领域的实际工况条件,加上装备订单式管理和生产模式,机械制造和控制工程的毕业生由于过程方面知识的欠缺或者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原因进入过程装备行业的毕业生很少。总之,过程装备制造一直以来与智能制造、信息控制处于半脱节状态,有些甚至基本停留在人工或者数字化制造阶段,过程装备制造行业人才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动态调整,提高教学的先进性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大学校园,课程设置应该是适时更新,动态调整。大学应该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和技能,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来进行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的动态调整:哪些课程设置对学生职业生涯重要,哪些是学校认为重要而毕业生觉得不重要的,还有哪些是毕业生认为很重要但学校的课程体系里没有关注的?譬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根据加州学生就业的特点,规定所有专业(包括管理类)学生都要求进行高等数学、编程语言等课程的学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是石化行业装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主力军。在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前课程的有关内容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学教育应该根据时展和社会需求,结合企业和毕业生反馈信息,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新型过程装备制造业学科的建设。对于地方高等院校来说,我们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为宗旨,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构建工作岗位对应从业知识和技能、从业知识技能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4]。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这样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大幅提高,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急需的高端人才,一方面学校也不必再为学生的招生、就业所困扰。
4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生产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融合信息控制、智能制造和过程工业于一体的多学科专业,课程涉及学科多,范围广[5]。与国外大学教学相比,课程理论深度更深,更难、更抽象,实际应用不够,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融会贯通并加以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生产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首先,学校要做好不同学科老师之间、老师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形成共识,课程尽量简单、形象,注重实用,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欲,也利于学生将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针对学生某些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配合和衔接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增加实训教学课时或者增加综合性大作业,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效果反馈。美国大学中讨论课、讨论场所很多,课程大作业和Paper也是司空见惯。我国由于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基本还是课堂讲授为主,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思考与实践。其实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发现的问题或者企业中简单的案例结合,根据工作量的多少让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的方式完成:例如,学习了传感器和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就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装备制造过程中在线检测系统,或者工艺参数(流量、压力等)的监控系统的设计,学习了流体输送就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城市管道输送系统等。讨论和大作业环节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解和运用,同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加大对实践实训环节的投入,加强学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立体化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现代化的实验室是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也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保证;老师可以利用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或者业务关系了解企业发展的需求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把问题带进课堂,通过指导学生科研、毕业设计、学生竞赛等完成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对于学生设计完成较好的作品(如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展等),可以集中组织行业的教授、工业界的工程师和投资商来参观,一方面刺激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企业最新的需求,及时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专业,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难求一直是困扰地方高等院校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首先,培训校内专职教师。学院可以主要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去名校和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来提高学历层次,或者不定期的让校内相关学科的老师外出访学交流,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行业专家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叉融合,完成高学历、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其次,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进行课程或者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老师近距离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或者提高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提高人才与企业的匹配度。
6加强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
高水平和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与稳固高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克服以往实验主要是重复验证、机械操作,实习主要是走走看看的敷衍现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现在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但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他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举措,必须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可以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以育人为根本着眼点,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条件建立校企协同机制[6]。通过校企协同机制,一方面对企业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智能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生产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培育优质的实习实训基地,适时根据生产实际安排实习内容,合理配置校企双导师,学生实习目标明确,实习任务饱满,可以激发了其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同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应用平台,丰富合作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地学;创新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祥地。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特曼[1],倡导“学术尖顶”思想和“技术学者社区”思想,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商业合作伙伴的构想,并努力将其付诸于实践,促使斯坦福大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资助学生成立惠普公司,创立斯坦福工业园,并且成就了硅谷。各国开始效仿之,开启了产学结合的范例,强劲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2]的目标,其特点是注重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创业者掀起了“创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3]。这些科技创新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培养创新人才不仅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而且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自1984年开始。相较于国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则比较晚。长期以来,因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同时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是传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的一种集中表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显得极为重要。上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创新创业教育自此得到了巨大发展。21世纪初教育部启动了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发展阶段[4]。近年来,国务院相关文件反复强调并号召要增加国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5]。这些举措使得近年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在我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三)我国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地质教育累计为我国培养了近百万人才,地质教育体系也比较完善,地质教育正处于历史的最好发展时期,尽管如此,在培养领军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展开,地学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地质人才资源的培养,也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6]。《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我国缺乏中长期地学人才需求预测,缺少对地学教育进行宏观战略的指导和规划[7]。顾明远[8]指出应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地学中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地学发展的必要性
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是推动地学迅猛发展的需要。当代的科学技术有4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科技术知识呈爆炸性增长;二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周期不断缩短;三是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四是科技全球化加快[9]。地学科技也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要用地学科技创新解决资源及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从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入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可采资源量下降,大宗矿产依赖进口程度逐渐加大,矿产资源缺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地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突显出它的必要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在地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地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部分学生未能对地学产生兴趣,只为了达到学校毕业要求,获取学分;第二,仍旧处于“唯书本论”状态,局限于课本知识,不能学会自己拓展;第三,缺乏创新思维,不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位置。就教师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只为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第二,传授知识过于陈旧,未能与时代前沿接轨;第三,缺少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统计了2015年国内主要地学院校地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表1),从表中可看出,2015年各大学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毕业生深造比率从20%-90%不等。从深造比率来看,侧面反映出地学专业学子“就业难”;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2013年国内矿业领域“黄金期”结束,这些无疑为就业“雪上加霜”。为了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小部分学生选择创业,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但选择深造的理由却不尽相同,部分学生是向着可以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这一目标出发的,也有一些学生是为了获得含金量更高的文凭,为未来工作就业增加筹码;还有部分学生属于跟风行为。而选择创业的学生却又很难成功。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最为注重毕业学生的内在素养是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外在条件是所学专业、学历、毕业院校。目前,国内高校培养的地学专业学生在内在素养方面显得欠缺,这也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地学实践教学创新
地学专业更注重素质高和能力强的专业人员[10]。实践能力培养应和学科发展紧密相连,在学科基础的培养前提下,培养学生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认知性、继承性过渡到研究性、创新性。
(二)产学研三合一
产学研三合一是指,大力促进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目标要解决人才培养、科技和经济三者相结合的问题,进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促进教育全面进步以及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协调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校与地勘单位的合作,培养定向人才。同时,企业界通过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和实习岗位。让企事业单位参与课程设置与调节,并开设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特色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从而提高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科研活动和成果实时转化为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课题。开放地学相关实验室,营造积极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培养高水平、研究型的地学精英,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地学创新创业人才。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新技术、新仪器逐渐广泛应用于地学领域,地球科学已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发展到现今的定量研究。实践能力培养则应同步发展,注重定量研究方面的培养。信息化建设应在地学领域进一步推进,在地学教学工作中推进信息资源服务。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加大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地学实践教学网站和虚拟实习系统,也就是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数字化综合网站[11]。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 绵阳师范学院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关键竞争因素。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当前,创新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创新教育也被提到重要的高度,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成为高校特别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与创新教育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其含义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创新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已成为一个从经济学和管理学扩散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的普遍概念。“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是人们运用理性智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新成果的思想和行动。换句话讲,创新就是探索未知领域并获得创造性成果。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传承教育而言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2]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
二、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1999年,中央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3]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二是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三是高校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4]
三、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绵阳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地方高等师范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素质养成教育,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创新教育的蓬勃开展。
(一)转变观念是先导。2003年升本后,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在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高校在抓住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经过研究,学校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发展的三大模式之一,把培养综合素质高、竞争力强、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夯实基础是前提。2003年以来,学校积极夯实创新教育基础,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先后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大学生创新奖,率先在四川高校中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率先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建立创新学院,并在各学院建立创新教育实验班、创新协会。相继建立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设计中心、创新工作室、专利事务指导站、自主创新研究院、创新实践基地、学生模拟公司。举办大学生创新实践理论研讨会、科技创新教育研讨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展示周、“异想天开”科技创意大赛等。同时,亚洲机器人联盟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科协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西部普通高校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实验区等创新教育机构相继落户学校,构建起创新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夯实了创新教育的基础。
(三)构建模式是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学校逐步建立了“三平台、五渠道”创新教育新模式。“三级平台”:一是学校设立创新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造学》等必修课程,同时选拔5%的学生组成创新班,开设《专利事务与开发》等课程;二是各学院选拔15%的学生组建创新实践班,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三是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教育选修课。“五条渠道”: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以创新教育公共教研组为支持的教师创造教育理论教学,三是创新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四是专家论坛、模拟公司、大学生科技节等各类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五是大学生自主设计中心、创新工作室、专利指导站、VEX机器人活动室等各类创新教育机构。
(四)管理机制是保障。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有效推进了创新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先后制定《推进创新教育的若干意见》、《大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奖评选办法》、《创新学分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创新学院成立后,相继出台了创新学院《创新班培养计划与实施办法》、《学生破格录取的暂行规定》、《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成果评定细则》等制度。
摘 要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中西部 地区差异
一、引言
要素集聚能力是一国创造和拥有的,以吸收外资为载体的,集聚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品牌、专利等全球广义生产要素的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水平是决定国家生产要素集聚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基础设施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也成为各级政府促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区域差异特别是东西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经济转型时期,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供给机制,重新审视和定位政府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实际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者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基础“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力量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快基础“瓶颈”部门的发展。陈共(Cheng Gong,2007)年的研究中提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内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基础设施的短缺长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比如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不足,供给增长滞后于GDP的增长,“瓶颈”作用十分突出,至今仍然存在。
三、模型建立
建立模型,GDP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电力、煤气及水(elec),交通运输仓储(tans),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hyg),教育、文化(edu)。分别对1998年及2008两年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项主要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998年的模型:Y=-403.569+5.842elec+22.217trans-15.746hyg+45.289edu
2008年的模型:Y=-3472.423-1.532elec+16.267trans+24.011hyg+61.688edu
模型分析如下:
1998年,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电力、煤气和水力设施每增加一个单位则GDP会有5倍的增幅,同等条件下,交通运输每增加一个单位则GDP提高22倍,教育文化设施增加一个单位会让GDP增加45倍,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设施每增加一个单位则GDP降低15倍。
2008年,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交通运输仓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以及教育文化设施每增加一个单位则GDP上升16、24和61倍。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电力和煤气水力基础设施则GDP减少1.5倍。
对比两个模型的因素变化,10年内出现正负变化的是电力、煤气和水利设施,系数从5.842降至-1.532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设施,系数从-15.74上升到24.01。交通设施和教育设施对GDP的影响10内一直是正,但有所不同的是交通设施对GDP的增幅缩小了6,而教育基础设施对GDP的影响提高了16。
纵观全局,1998年,交通、电力等硬件基础设施对GDP的影响很大,可以说,交通和电力等核心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交通和电力为要素流动提供了条件,帮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并成为资本投资的重要指标,核心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巨大,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很强。而其中,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会对GDP产生22倍的影响,印证了“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经济的命脉”的道理。人文设施方面,教育对GDP的影响巨大,这表现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急切需求,教育基础设施的建立包括实验室,学习,研究所的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这飞快的促进了发展,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时,卫生体育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完善在这可以理解为GDP消耗,即从生产和分配和环节来区分,卫生体育和福利事业属于分配环节更多,因为在经济发展尚未达到一定规模前,发展卫生体育和福利事业会对GDP产生负影响。实际上,在十年前,国家的大型建设项目如三峡水力枢纽以及一些大范围的经济举措,都是靠集中全国人力物力的资源来建设的,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福利事业指数的负效应。
2008年的模型中,电力、煤气和水利设施的指数从1998年的正指数变为负的指数,这说明电力煤气和水利设施对GDP在十年中呈负向变化,联系实际,在各地兴建电站和三峡、小浪底水力枢纽的顺利完工,中国的能源供给已经达到了产能过剩的境地,政府三令五申严把能源项目审批正是因此。可见产能过剩是对资源的浪费,GDP不升反降。而一直在影响GDP的卫生体育和福利事业从负向走向正向影响,这说明了社会正从重视效率转向注重公平,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层次,经济蛋糕做得足够大了,如何处理好分配问题将是一个大问题,分配问题处理好了,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娱乐健康的卫生体育事业和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则有利于GDP的增加,这不难理解。
与此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旧对GDP产生正相关,但是比于1998年则强度系数下降了不少,这表明交通的建立和完善仍旧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一些地区如珠三角、沪宁杭和京津塘地区,交通网络完善,但仍旧面临旧轨改高轨,低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的挑战,实现产业转移的重任也要以次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新疆,安徽,江西,山西等地区仍就要完善基础公路和铁路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交通设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下降,对要素流动的显著推动也随交通的完善而下降,可以预测,在未来的模型中,交通的系数会降到很低。
最后,教育文化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16,这表明在GDP的增长中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基本要素的贡献在10年中显著增加。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可见国家在近十年中对教育的重视增强了许多,同时教育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DP的增长需要科技和人才力量的推动,这大大说明了科教兴国和的人才强国战略的正确性。
四、东、中、西部基础设施差异比较
本文将集中分析核心基础设施,即物质基础设施,其作用主要是增加物质资本和土地的生产力。其中电力是发展经济的动力,交通是经济发展的血管,为了简化问题,我们选择交通和电力来作为研究对象。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如表1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很大,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相对完善,西部地区交通设施投资偏小,数量不足质量较低。
铁路交通设施方面,东中部地区在数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里程计),占全国的62.93%,但三大地区间数量差距不明显。
在公路交通设施方面,从绝对数看,中东部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里程计)占全国的61.90%(如表2所示) ,虽然西部地区的公路里程在全国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其西部各省等级外公路占了本省公路总里程的一大部分,这说明其公路质量较发达省份有一定的差距。
东部各省如广东省,在09年完成1.3亿元投资,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并将于今后5年内,在各领域,拿出实际项目和具体措施扩大内需,为扩大内需的项目投入约2.3万亿元。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实力落后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本来就相对少,跟东部省份比起来就更显不足了。
电力设施方面,中国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发电生产情况统计显示(见表2),2007年全年,各地区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投入)和发电量西北地区均排名最后,同比增长相比较于其他地区略占优势但是发电指标基数与其他地区相差巨大,短期内难以与其他地区持平。但是,据中国2007年各区域用电情况统计显示,西北地区用电量仅为发电量的一半,可以推断,西北发电一半以上供给了中东部地区。这种现象的产生,表面上看是西北电力过剩造成的。但实质上是西北经济发展不充分,潜在用电量未能利用造成的。不是没人用电而是用不上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公路、电力、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西部地区无法充分用电。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已经近十年,在此期间中,中西部地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比东部,仍过于缓慢。
综上,无论是单一的基础设施还是基础设施综合体系,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没有基础设施的一定发展,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可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是事实却相反,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继提出,带来了中西部发展的巨大动机。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和电力条件,再大的投资市场也会失去经济吸引力。中部作为东部转移产业的过渡地带和承接者,必然会要求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而提及西部,2009年9月29日中国铝业公司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西部花费约100亿元人民币建立和扩建工厂,就此事件来说,没有重型卡车的运输扩建电解铝厂的计划是空的,而这又要求西部公路交通的高质量保证,并且,电解铝厂等重型工业的转移对电力的供应也有极大的需求。
五、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水平的区域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中西部由于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基础设施薄弱,但又无法短时期内通过自身经济发展的积累积蓄资金。对此,提出下列意见:
第一,政府必须综合运用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周期长,前期投入很难取得效益,建成后其直接效益较小而间接效益较大,所以公共财政必须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
第三,东部地区不仅要产业转移,更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帮助中西部地区搞好建设。发达省份可以支援和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加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开放部分的竞标,努力帮助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带动产业转移,同时也有利于本省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09.1.
雷洋,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日趋凸显,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本文研究了河北省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两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寻求自身发展突破,能够推动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的合理布局以及区域人才培养结构的全面优化。因此,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现状
1.1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截至2013年6月,河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1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61所,占到60.4%。而河北省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年招生量,分别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的59.6%和54.2%,由此可见,高职教育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十分灵活,有公办、民办、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等多种格局,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也较齐全。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全省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明确,注意实践教学,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把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基本途径,创造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融合,工学一体”,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顶岗实习”,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寓学于工”等等。
1.2 河北省经济现状
根据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13年河北省生产总值283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762.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9亿元,增长8.4%。
河北省经济增长有四大特点:一是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连增”。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比重提高,首次达到70%转型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快于经济增速0.2%;二是工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5%;三是重点区域加快发展。2013年,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生产总值均增长9.4%,投资力度加大;四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达到35.5%,同比提高0.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2%,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生产行业支撑力度加大,三个行业增加值增长10%,比前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5.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8.5%,同比提高4%。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及其他非营利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占GDP比重为11.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7%,同比提高4%。
2. 存在问题
2.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根据张文雯、曹晔对2008年河北省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统计显示,三大产业计划招生人数分别是1.67%、28.92%和69.41%,而河北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17%、52.82%和34.01%,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是40.42%、30.96%和28.62%。 从数据上可知,高职院校的各产业招生人数规模与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比例并不一致,第三产业盲目扩大招生数量,而第一产业招生人数却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这与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目标不匹配。此外,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急需的如环境工程、物流管理等新兴专业稀缺,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能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3 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河北省高职院校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职院校不能根据区域经济需要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实施手段。二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大都是企业根据需求量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而校企双方尚未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和研究,使得校企双方的互动性不强。
3. 构建两者协调发展机制
3.1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就要采取开放式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定位、标准、条件与评价四个方面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加强人才需求调研,寻求企业的支持。
3.2 加强职业教育制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强河北省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具体工作开展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制定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细则和实施办法、促进产学合作、颁布职业资格证书、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以及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才能高效率得为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本,担当起提升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任。
4. 总结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完善,力求发展规模、速度、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达到最佳匹配的状态。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负责部门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要求,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和设计。具体策略包括: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预测;顺应产业结构优化趋势;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学资源到位,不断提高实训条件;大力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继续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等。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303172)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河北日报,2011-03-21.
[2] 河北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N].燕赵都市报,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