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茶文化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文化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文化的含义

第1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词汇;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词汇中很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英汉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这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词的字面意义和涵义

一般来说,词汇具有字面意义和涵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指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是带有本民族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义,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在英汉词汇中,有部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例如Oxygen(氧气)、Aspen(阿司匹林)、Penicillin(青霉素)、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等,但也有部分英汉词汇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着重对这部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进行对比性的探析。

二、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的表现

英汉两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等方面有所不同,受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英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相对应的,但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1. 词义范围有所不同。

在一次在听课中,笔者听到授课老师在讲解intellectual这个单词时只简单地说“它用作名词时,中文意思是知识分子”。其实,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应该知道intellectual与汉语中的“知识分子”的内涵区别。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及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一些贫困山区,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是包括大学教授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汇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如果教师能把两者内涵差异讲清楚,相信学生会对intellectual这个英语词汇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又如“dear(亲爱的)”,在中英文化中都是对自己喜欢的或爱人的称呼,但是在英语民族文化中,还可以用dear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书信的称呼中一般都以dear开头。

2. 赋予的感彩不同。

一次在英语课上,一位学生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dragons”,显然,这位学生并没有掌握dragon这个单词的内涵。dragon(龙)在汉语里象征“高贵、神圣、吉祥、非凡”。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可以指一国之君,亦可指贤才能人。但西方人却视之为一种不太可爱的、凶猛的动物。在中世纪西方,“龙”是罪恶的象征。由于英语里dragon的邪恶意象,译界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汉语中其他一些与“龙”有关的词语或者成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尽量避开不用dragon这个单词,而用其他的单词来表述。例如:龙颜face of emperor;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另外,一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内涵却截然不同。英语中的yellow 与汉语中的“黄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汉语中,“黄色”常表示“、下流”,有“黄”“黄色书刊”等说法,但在英语中,yellow 则没有此义,相反,它往往象征正义、坚定、智慧,yellow book,yellow paper 是极其严肃的政府报告,而不是“黄色书籍”。

3. 性质上有所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中一些词汇性质上有所差异。英语中的east wind 与汉语中的“东风”在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性质上迥然不同。中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汉语中的“东风”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而英国在西半球,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属海洋性气候,所以,英语中的east wind是指萧瑟的秋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和我国的西风,甚至北风相似。英国人在east wind前所用的形容词,都是极其凛烈的。

三、结语

第2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

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它们源于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花木习语的比喻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使语言更好地发挥文化交际的功能。

关键词:花木 比喻 文化 内涵

作者简介:夏金兰(1979--),女,遂宁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3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一、引言

习语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过去,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主要停留在语言交流方面,很少考虑文化的迁移。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渗透的情况。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生存环境、、思维方式和历史典故等的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英汉习语的比较

1.英汉习语的不同定义

牛津高级英语词典对习语给出如下定义:

(1)language of a people or country;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e.g. one peculiar to a country,district,group of people,or to one individual;

(2)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汉语字典里也有相应的定义: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断句,是语言的精华。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成语和典故等。

如定义所示,英汉习语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存。不同语言的习语在表达相似意思时,会出现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的翻译习语。

2.英汉习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别

每个民族的习语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习语源于海洋生活。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go with the steam (随波逐流)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 (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 ),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

(2)的差别

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出现了许多出自《圣经》的习语,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3)思维方式的差别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汉字的形成来源于汉民族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的思维传统使其往往借助逻辑去论证、推演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习语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4)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的差别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黔驴技穷、叶公好龙等都源于寓言故事。英语中的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神话故事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丰富了习语,成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好的译作总是结合各种翻译方法的。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可以互译。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来处理这类习语。

2.直译加注

好的直译可以有助于获取目的语的文化信息,但是有些情况下,由于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带任何注释的直译可能或给读者带来迷惑。直译加注是一种简捷方便的方式,它可以弥补直译的缺陷。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尤其是一些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

3.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还有一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pins and needle,译为:如坐针毡;get cold feet,译为:临阵退缩。

4.意译加注

有些情况下,意译也未必能很有效的传递出文化信息。意译再加上必要的注释,可以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及典故。

5.文化借用

“文化借用”指的是文化的特性可以从一种文化借用到另一种文化中。有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却有相同的内涵意义。这时,我们可以用“借用”方法来维持交际意义。尽管概念意义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文化意义。例如: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翻译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翻译,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障碍,更要逾越文化的鸿沟。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第4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英汉文化意象 差异比较 翻译

1.引言

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两种处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时,译者总要面对棘手的文化意象这一课题。因此,要求译者在了解源语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化意图。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此处所言的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要受到某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制约。因此,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已被各民族所广泛接受的文化意象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之一。

2.文化意象的含义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不但具有象征作用,而且高度浓缩着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意象可以比其他形式更感性、更直观、更简洁地表达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意象由物象和意象两部分构成,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物象是一种感性经验,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意象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是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文化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文化意象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文化意象通过语言这一文化载体来描绘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规律,体现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性。

人们常用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但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迥异的人文环境,所以各自的文化意象也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意象的正确理解译文是能否忠实于原文的关键。

3.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的早期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不同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象能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从植物、动物、数字、自然现象及色彩来解释。

3.1 用植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人类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种种共性。纵观两个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相互碰撞,不断融合,在撞击中,寻求文化的契合点。植物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同样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映。如:rose/玫瑰,在两大民族中,它都象征着爱情。汉民族情歌《送你一只玫瑰花》和英国著名的诗人彭斯所写《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性,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有些植物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如汉语言中的“竹”,以“竹子”构成的成语俯拾即是:“雨后春笋”、“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等。竹子常用来比喻人正直的品格,如诗人欧阳修的“竹矣君子德,猗猗寒更绿”名句。而对于英国人来说“竹子(banboo)”只有指称意义,没有赋予它任何文化色彩。

和“竹”一样,“松”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由于松树不畏严寒,傲岸挺拔,在汉语言中常用来象征刚直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历代文人自古就有不少咏松的诗句。如唐朝陈子昂的“百尺无寸枝,一身自孤直”,以及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等雪化时”。在英美语言中,“松树(pine tree)”只是一种树木,仅此而已。

同样,英语中的“daffodil(黄水仙)”在英美文化里,常被用来象征“春天、欢乐”。 如下列诗句:

For oft,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The Daffodil

在上面这节诗中,“daffodil(黄水仙)”象征欢乐,表现诗人在孤寂时从这美好的景色中得到慰藉。而黄水仙在中国的汉文化中却无此象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表示为人孤傲、自恋等含义。

3.2用动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在动物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由于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尊重和互相吸收,因此,英汉语在利用语言表达意义、联想色彩等时,有一些是大体相当的。如fox/狐狸,两个民族都赋予它“狡猾”的联想意义;ass/驴象征着“愚蠢”;lamb/小羊,讨人喜欢;wolf/狼,凶残好杀;pig/猪,贪吃;deer/鹿,胆小温顺。

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

人类的共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就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如汉民族语言中的龙、喜鹊、乌鸦、杜鹃,英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狗等。

“龙”在汉民族的语言中象征着“皇权”,代表高贵和神圣。在汉民族的古代传说中,“龙”能“兴云降雨”,以“龙”的联想意义搭配了许多成语,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英美民族中“龙(dragon)”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怪物。

再比如“狗”在英汉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汉文化中,狗大都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美文化中,“狗(dog)”总是含有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习语。这反映出英美民族把狗视为人之良友。

“杜鹃”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啼血哀号”的愁苦形象,历代文人墨客以它为物象,创作了不少流芳百世的佳作。如: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杜甫《子规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那堪江上坐,苦听子规声――林散之《屈原故里》

然而“杜鹃(Cuckoo)”这一物象在英美民族文化里,既有愁苦的意义,又具有欢乐、愉快的意蕴,如下列诗句: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andering Voice?

――William Wordsworth,To the Cuckoo

在这首诗里,华滋华斯将“杜鹃(Cuckoo)”喻为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啼声而无比欢乐和愉快。

The Cuckoo of a joyless June

Is calling out of doors.

The Cuckoo of a worse July

Is calling thro’s the dark.

――A.Tennyson,To My Brother’s Sonnets

在这首诗中,丁尼生将杜鹃的叫声和农妇的忧伤相提并论,可见杜鹃这一物象在英美文化里既有“愉快”的意蕴又有“愁苦”的含义。

英汉文化中都有蝙蝠这种意象,在汉语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大多带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等。

3.3 用数字来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时常借用某一数字来表达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是成功的数字,是《易经》中代表天地人、日月星合一。此外,“三”与生命的“生”谐音,因而“三”又是生命和吉祥的象征。再如: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在英美文化中,“七”最受人推崇,认为是最完整、最幸福、最吉利的数字: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一周有七天之分;圣母马利亚有七件快乐和七件悲哀的事等。

3.4 用自然现象来表达文化意象

月亮、东风、西风在英汉民族文化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月亮(Moon)”在英汉民族中都与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景里,有以月亮为景、抒情的精彩片断。朱丽叶对着月亮吐露了她心中的秘密,舞台上的月亮,暗示她和罗密欧的爱情就像漆黑天空中的月亮,突然而短暂。在汉文化里,常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喻为“花前月下”,把婚姻美满喻为“花好月圆”,月亮在汉民族文化里还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思念之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西风,在汉民族文化里,常指深秋肃杀的寒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如: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

东风在汉文化里指充满暖意的春风,常用来形容蓬勃的生机,所以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之名言,更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

而在西方却相反,当西风吹起的时候,英国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当东风吹起的时候,正是冬天凛冽的寒风。因此,在英美文化里,西风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如下列诗句:

O,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

诗人雪莱在《西风颂》这首诗中,把西风比喻为力量,能摧毁一切,同时又吹醒了沉睡的大地,“west wind”代表了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

3.5 用色彩来表达文化意象

中西方也会引用某一种色彩表达其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红色”表示吉祥、喜庆,“绿色”表示生机勃勃、万物焕发,“蓝色”表示沉着、祥和,“黄色”表示富贵、威严,“紫色”作为祥瑞、高贵的象征。而在英美民族中的“红色(red)”表示残暴、流血,“绿色(green)”表示嫉妒、没有经验,“蓝色(blue)”表示忧郁、黄色、下流,“黄色(yellow)”表示愉悦、欢庆。

4.英汉文化意象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比较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在共同的意象上打上了深深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烙印。

4.1 因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汉语言是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不同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英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英汉语言社会成员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同一意象在英汉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例如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4.2 因不同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国人多信基督教,老百姓常见的建筑物是教堂(church),由于教堂里通常没有可供耗子吃的食物,教堂内的耗子经常挨饿,所以英语里产生了这样一句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相当于汉语里的“穷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佛教比较流行,老百姓常见的建筑是寺庙(temple),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借用寺庙、和尚、佛等作比喻的习语,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上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许渊冲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例:“Jon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上去很容易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是一句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英语句子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未能正确地传达此句句子的信息。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天)只许吃鱼,新教了旧教政府以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而“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取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故此句可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则。”

4.3因不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反映在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事物作比喻的多。相反,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它的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并且他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也都反映到他们的形象语言中。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而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见好舵手)。

5.英汉文化意象的翻译

5.1保留法

在翻译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和另一种语言中同一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相符时,译者可以直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达到一致的交际效用。

5.2注释法

当翻译源语中某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时借助注释法,来帮助读者接受正确的信息。

5.3替换法

有很多时候,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的,这时原文的文化意象可以用译文的另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寓意的意象替代。

6.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足额地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满足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经验积累的产物和聪明智慧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它是丰富的,也是生动的。在翻译时,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真实再现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使读者能同原作的读者在客观上产生同样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由于习语中蕴涵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英汉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探究其渊源有助于我们理解英汉习语的意义,并进行准确恰当的互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packed like sardines(挤得像沙丁鱼罐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很不自在),as mute as a fish(噤若寒蝉),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事要做)等。大多数此类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习语,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许多习语都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如: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根深蒂固、挥金如土等。

(二)方面的差异

对英汉习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等都与上帝或圣经有关。

(三)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其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还有大量的习语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来自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cut the Gordian’s knot(快刀斩乱麻)等。

(四)价值观念方面的不同

价值观念也表现在习语上。对于一种品质或者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观念。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这

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被理解的。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所谓直译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结构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比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can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I’ll)bury a white blade in you and pull it red.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另一些英语习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其中不少有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这类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直译不仅有利于避免歧义,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为前提。

(二)意译

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可供借用,就得用意译法。例如:三国典故里有“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习语,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又如,“她怕碰一鼻子灰”可译为she was afraid of being snubbed.再如:

a wet blanket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

(三)借用

英语里有一些习语和汉语的某些习语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的喻意也相同或相似。这时,就不妨相互借用同义习语来译。例如: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混水摸鱼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原形毕露 show one’s true colors

新官上任三把火 New broom sweeps clean.

(四) 加注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汉语习语也常采用直译,但需要加注,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例如:把“八仙过海”直译成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而不介绍“八仙”是很难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理解其义的。所以加注:“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

(五)省略

汉语习语有很多对偶结构,前后两对含义相同,而英语中一般没有这种形式,因此翻译时只需译出其中一对即可。如:

无影无踪without a trace

断子绝孙to die sonless

愁眉苦脸gloomy faces

汉语中的歇后语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形式,译时可只将后一部分译出,而将前面的比喻省略。如:

竹篮打水,一场空all is lost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very clearly

(六)再造

有些习语无论直译、意译,还是加注、省略都难译出满意的效果,就得使用再造的办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will be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成历史

明天很神秘

今天称现金(今)

所以是份礼

还有一些习语玩的是文字游戏,如:

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

anger前面只要加上个“d”就是danger!如果意译成“生气离危险只有一步之遥”,当然可以,只是把原句的文字游戏的风格弄丢了。如改为汉语习语的“忍字头上一把刀”,就既保留了原文的含义,又保留了文字游戏的风格。这样的翻译堪称绝妙。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高度浓缩,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语言形式之一。翻译英汉习语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神韵及其民族特色,而又不能死译、硬译、字字对译。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今,学习者要想熟练掌握习语的翻译,不仅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西方社会发展、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懂得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同时加强两种语言的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3:160.

[2]吕瑞昌等.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2:137.

[3]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3:184.

第6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同属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产生了大量的习语。由于英汉习语都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不仅其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韵味悠远,为英汉两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一、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反映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习语习惯上是指那些搭配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其包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即习语语义必须通过词的固定组合来体现。习语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等特点。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方面的差异

佛教与道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汉语中产生了很多与之有关的习语,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英美,基督教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因而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有Go th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英汉地理环境的差异

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习语的产生与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中国,是东风为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而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春天的信息却是由西风送来,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就是一首对春天的赞美之歌。另外由于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现在人们用它表示“没顶地,深深地,完全地”。如:It is evident that the major is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 with her.(显而易见,少佐一片痴心恋着她。)

(三)英汉社会习俗的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象征。狗在汉语中历来就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狼心狗肺”“狗汉奸”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看作是人类的朋友。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He is a luckv dog(他是个幸运儿)“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等等。

三、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习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就有了一定困难。由于习语在理解上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而我们在翻译习语时,要尽量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尽量正确表达原文的信息,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获得与阅读原文时的理解和享受。下面是比较常用的几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尽管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社会人文和地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但是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语言中也会有许多相同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是指在译文中尽量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由于习语是历经许多代人在对事理的不断雕琢中形成的,有些习语的比喻部分非常生动形象,喻义部分是比喻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理结果。如果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法,就可以既传达原语的内容,又保留原语的形象,使译语的读者能够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意译法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习语在翻译的时候无法找到对等的文字进行翻译,就需要在译入语言中找到可以将原文的事物翻译成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另一种译文形象来表达原来语言中的意义。例如:汉语中的“胆小如鼠”在汉译英中就需要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再如,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译成英文。直译是这样的: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个故事,但是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因而应该使用意译法来翻译: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三)加注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或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地域特色。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为了加强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需要对原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这种方法被称作意译加注法。如“The team met its Waterloo in the final”该球队在决赛中惨遭失败(Waterloo滑铁卢为比利时的一个地名,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惨遭失败)这样处理比较恰当,原文中的引申意义和文化含义都显示出来,切合原文语境和风格,颇为恰当可取。显而易见,意译加注法对于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含义的习语时是必不可少的。

第7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汉藏翻译 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由于历史条件、民族特征、交通阻碍等原因,尤其是深受藏语与汉族的文化差异影响,致使汉藏语言和文化交流之间存在一些障碍,给现代汉藏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汉藏翻译的基本分析

1.汉藏翻译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源头来看,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汉藏之间的文化和文字交流。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统治者推进积极、宽容、开放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当时的吐蕃进行和亲、安抚政策,加强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即是一件典型的汉藏交流例证。从汉语和藏语古籍都可以看出,从唐朝开始,无论是汉藏之间的上层统治者,还是民间普通百姓,都留下了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历史记录,汉藏翻译是双方实现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唐朝以来的1000多年,产生了无以数计的同时掌握汉、藏两种语言的杰出翻译家,为推动汉藏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2.汉藏翻译的局限性。汉藏翻译虽然从唐朝到现代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从当前的汉藏翻译形势来看,依然存在这一些局限性。文字语言往往承载着不同文化多样性,由于中土汉族、西南藏族之间存在的较大的意识形态、风俗人情、宗教心理和文化差异,致使汉藏民族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会因为表达和理解差异,从而影响汉藏翻译工作和翻译水平。

二.汉藏文化差异阐述

1.汉藏文化形成上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多元化文化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丰富内容和精彩内涵。从文化形成角度来看,因为气候、地域等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等人文差异,致使汉族与藏族在发展阶段、经济形态、政治状态、思想观念、文明类型等多方面、各领域都存在着不可回避、不可忽视的极大差异。例如:汉族传统上以儒家思想为社会主导思想,后来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藏族则长期主要以本土宗教和佛教为主要的社会思想。文化形成上的巨大差异,从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初始之时,就给汉藏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汉藏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可能会影响翻译者对原文的认识和理解偏差,从而造成翻译中的讹误和偏差,从而偏离原文的本义。长期以来,虽然汉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未停止过,但由于受到作者与翻译者在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很大差异,以及汉语言、藏语言本身书写形式和表达形式上的差异,使得一些汉藏翻译者只能了解和掌握藏语的表面含义,而对语言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难以有效地翻译和表达出来,从而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完善文化差异中汉藏翻译的策略

1.充分考虑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翻译则是沟通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内容等具有的文化共性,是翻译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前提。但是,必须认识到,无论何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任何语言都具有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从可译性来讲,要求汉藏翻译工作者树立信心,认真学习和把握汉藏翻译的规律和共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从不可译性来讲,汉藏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汉、藏双语能力,还需要能够熟悉汉藏两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宗教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深入了解、研究和把握汉语、藏语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独特风韵。

2.考虑汉藏文化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采用替换法。汉藏翻译是实现汉语世界与藏语世界相互沟通、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汉藏翻译的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对待和考虑汉族、藏族作者和读者的不同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习俗宗教等特殊性和独特性,充分找到汉藏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得翻译工作真正紧密结合人们的生活。此外,翻译也是一次在创作的过程,在翻译一些难以直译但又必须翻译的专有词汇时,可以采用替换法,寻找另一种语言相似或近似含义的词汇来替代,提高汉藏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8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英语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存在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尽管近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欧美人把狗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与此相反,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馋猫”比喻人贪吃,常有亲昵的成分。在西方文化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所以She is a cat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二)方面

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神话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这样的诅咒。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翻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教变成西方基督教的嫌疑。严格来说,此例文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应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proposes”似更忠于原文。

(三)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理解和翻译的。例如“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因此,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the mastermind.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等。

(四)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骄阳似火”常被用来描述夏天。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在翻译的方法上,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直译

由于人们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等。相近似的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都源于军事家策略的,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两个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略有差别,隐含意义相同,形象意义互译。此类习语直译,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保留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接受,是一种较佳方式。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并且会觉得很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另外,“丢脸”被直译成lose face,“走狗”译成running dog,大受外国人欢迎的“功夫”,英译成kongfu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二)意译

有些习语由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传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举的一个例子: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人们会问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其实它的隐含意义就是“入乡随俗”,若译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则更为形象生动,至于译成以上两者中的哪一个,要视原文文体、上下文语境而定。“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西方人一般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这种情况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比较常见,如Achilles’ 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有些习语含有褒贬义,翻译时不可随意对应。如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而汉语谚语中“说曹操”并无贬义,把“雨后春笋”与like mushrooms相对应是不合适的,前者指好的事物大量出现,且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英语中的mushroom往往同时含有“生长迅速,灭亡也迅速”的意思。本文从历史典故、、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习语中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即翻译出原文的真正含义,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兼顾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中国翻译,1999(3).

[2]朱耀先.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中国翻译,1997(4).

[3]孟建钢.文化·翻译·语用等值—兼谈符号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中国科技翻译,2000(2).

第9篇: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

一、引言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二、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但偶尔也有类似的,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近年来也有用“花钱如流水”来表达此意。

2.习俗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龙”是华夏民族尊崇的图腾形象,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又引申为高贵、吉祥等褒义。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我国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上那条龙形的China字样便是最好的例证。而dragon在英文中,最早出现在英雄史诗Beowulf中。在诗中dragon是一个替魔鬼看守宝藏的凶猛怪物,是巨大、长翼、蛇身带鳞的邪恶凶悍的形象,是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

3.方面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 to hell(下地狱去)等,而我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4.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价值观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词语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己的幸福靠自己)等。这种西方“海洋民族”思想与中国的“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是大相径庭的。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说法。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的翻译。英汉两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习语的表达形式及词语选择。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只有这样,译文才会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英汉习语翻译实例

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以下的方法。

1.直译

直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字面意义并延续其形象比喻意义和民族特色,译语也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因此直译法是习语翻译中常规、最理想的处理方式。以下例句都采用了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把英语习语迁移到汉语中来,既可丰富本族语言,又可准确地掌握西方习语,可以看出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习语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中西价值观的某些交叉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核。

(1)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

(2)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安分守己

(3)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2.套译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而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流水)。

3.意译

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①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英文原文的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②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根据汉语习惯可译为“一箭双雕”。(2)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英语的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①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君子一言,驷马难追。)②Everyone 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采用对称的修辞手段

使用这一修辞手段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气,宜于说理,使人读后有心悦诚服之感。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适当注意保持其修辞色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

①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

②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直译和意译兼用

译者在翻译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些习语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用直译法准确地翻译出来,而另一部分在目的语中却很难找到相应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兼用直译和意译法。如:The mischievous kids ran away 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 after they broke the window glass of the old man.(打碎老人的窗玻璃后,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飞也似的逃跑了。)其中“ran away like”需直译,而“a bat out of the hell”则采用意译法。这个习语直译为“飞出地狱的蝙蝠”,描写蝙蝠尽力地飞以逃脱地狱之火,形容逃离速度飞快,可以译成“风驰电掣般地”或“飞似的”。

6.加注释

对于含有还没有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或者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源语典故或语言结构,译者在翻译时可采用加注释的方式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其来历。如: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se catch-22 situations;you’v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t.(这真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做也倒霉不做也倒霉。)典故catch-22在英语国家广为流传,源自美国小说家约瑟夫・赫勒的同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的第22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可以申请复员回国,但申请书必须由本人来写,而一旦申请人能够有逻辑地写申请,便又证明申请人神智是清楚正常的,那就不能复员。因此,这条军规实际上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规定,比喻人们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

四、结语

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译者既要考虑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和修辞特色,还要尽可能体现译语的民族特色和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

[2]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3]Radford,A.周流溪导读.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