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兴趣;认知;思维
所谓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帮助后人了解过往历史事件、人物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一、史料的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过去性是历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总是觉得历史知识的学习与自身有着难以接近的距离感,在这种观点下,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
而历史史料的合理运用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现状,能轻松调动起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教“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引用了如下史料:“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的发言)。”学生们被这个形象的比喻吸引住了,笔者趁势讲:“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根本上取决于其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二战后,美苏实力相均衡,其他国家则普遍衰落,这就形成了以美苏为主的两极世界格局……”在笔者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听得格外专注认真。
二、史料的运用能有效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认知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有着较强的抽象概括性,高中学生很难真正实现对部分历史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
历史史料包括图片、文字、故事等形式众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中恰当运用史料,能很好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帮助高中学生实现对历史的深刻认知。
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如,在教“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与局限”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引用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居民总数在25万至30万之间……成年男性公民,或许不超过所有成年人的30%……
――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
透过上述两则材料,学生们不难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主张“在民、人人平等”以及局限性“其民主只局限于成年男性公民身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得以辩证地看待“雅典民主政治”。
三、史料的运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历史常识,更重要的是还应当通过相关的知识点教学锻炼、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而史料在具体历史知识点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就可以很轻松地达到上述效果。如,在教“”时,笔者就向学生呈现了如下的史料:
布衣改制,势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请尝试从上述康有为的政治观点中探讨、总结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有的小组认为以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存在向西方学习进行社会变革的积极进取愿望,这表明了他们有向传统封建势力挑战的先进精神;有的小组认为虽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存在变革封建社会关系的意愿,但是他们在传统势力面前也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学生在展开探讨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历史探究性思维。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引入贴切的历史史料素材,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历史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近代史学;资产阶级;产生背景;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74-01
近代西方历史学家提出了新的历史分期,将人类历史总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并被中、西方历史研究学者沿用至今。从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近代作为人类社会由奴隶制、封建制向现代社会前进的过渡阶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无论中、西方,均在近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作为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学,在近代时期同样推陈出新,经历了与时代同步的改变和创新。
一、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产生背景的思考
“中国封建社会行进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到衰老阶段。在根本制度上,它已经失去旺盛的活力,行将衰落。”而已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却在快速发展和崛起,为了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市场,英国将目光对准了拥有辽阔国土以及庞大人口的大清帝国,发动了第一次。这是中国进从封建社会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陈其泰在《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一书中提到,“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了,史学风气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在这时代巨变的推动下,产生了以爱国主义、救亡图存为主要是思想的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瓦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由温和到强硬,最终要求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
西方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与教会封建统治逐渐衰落的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带动下,西方史学界出现了批判基督教神学史学的神本主义历史观,主张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主义史学。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近代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都是作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思想的产物出现的,它们为新的社会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证明新兴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要求的正确性。它们在产生之初,由于力量相对较为弱小,也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存等局限性。
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社会功能的思考
作为社会矛盾激化下的思想意识,中、西方近代史学无疑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8世纪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掀起了边疆史地学的研究热潮。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张穆的《蒙古游牧记》等著作,以边疆问题为依托,紧扣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国近代史学经世致用的理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的倡导下,新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他们用这种以人性、理性为基础、以以历史进化论为内容的历史观来呼唤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的维新和改革,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界兴起的人文主义史学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人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的先进历史学理论和怀疑批判精神,重视历史研究,重视厉史与现实的联系。把历史当作反封建、反迷信斗争的重要武器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的思考。”
对于历史学来说,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承历史,研究历史的最初目的也是还原“全体人类的精神记忆”。
我认为,以经世致用为首要目标的史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确实会为新的社会形态提供历史依据,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结束服务政治的使命之后,史学便应回归其本身,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存在。
二、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影响的思考
“戊戌维新运动前后至20世纪初年,是吸血在近代中国迅速而广泛传播的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观念由此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通过严复对于西方进化史观的引进,夏曾佑、梁启超等人构建了区别于“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体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的新史学。
在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是落后于西方的。相比于西方在“将历史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条路上走过的路程,中国在当时走的还很短。但是,中国近代史学对于中国史学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仍是巨大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唯物史观;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56-01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就具体的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应予以一般性的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应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19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2.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的变革,而且在哲学世界观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变革中的主要理论价值在于:他首先实现了哲学从科学逻辑向历史逻辑的转变,从科学思维向历史思维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了以"人的逻辑"(历史逻辑)取代"物的逻辑",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现实的道路。他仅仅自然界和人;但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们都不能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要实现从抽象的人向现实人的转变,"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行动中的人去研究";"对抽象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恩格斯讲的就是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怎样超越费尔巴哈并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个人怎样的,决定于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个人,都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解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得以形成的。
3.要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的本质;"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如中国人民的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4.要认真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方面的基本特征,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极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性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等学习方式,其目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发展,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转变,还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的转变,这无疑对学生走向社会后富有创造革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当前的情况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中阶段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即使是“高分”,结果还是一个“低能”的人,将来就不可能成为社会英杰和栋梁,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如何用好新教材,有效促进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呢?我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强调课前预习,课堂上深层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是针对学生一贯依赖于被动学习的状况而提出的,我在上课前一天就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主要要学生学会划分段落层次,明白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难点,并要求他们提出若干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如在教授《工业革命》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落实下面几个基础知识点:(1)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概况、扩展。(2)工业革命的的影响。接着提出三个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①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兴起?②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如何相互促进的?③法、美、德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做深层思考,在大家踊跃发言之际,引导学生逐渐想到关键处,点拨到点子上,结果上述问题在课堂上一一得到解决。接着我又整理出两个更有深度的问题:①英国工业革命与中英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②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层比一层深入,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允分发挥,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二、进行民主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兴趣乃至热爱与这个教师的平易近人,工作态度、行为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除了平时在学生而前经常面带微笑和真诚为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外,课堂上实行“民主教学”是融合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主教学的特征是“教学相长”,我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意发言和提问,即使越出了课本范围,我总是耐心地反馈、升华、热情地鼓励。我在上《》一课时,首先设计了一些紧扣书本的问题,如的背景、维新思想的内容和特点、维新运动的开展、的内容、对的评价等,由于这些问题紧扣书本,同学们能迅速找出答案。书本知识解决后,我提出要对进行深层思考,比比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更有价值,不久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来,如对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有的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有的说是资产阶级采取的斗争策略,是革命性的表现,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我提醒他们联系维新变法的措施做进一步的思考,结果他们的意见趋向一致。在光绪帝与维新派的关系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还提出一个让我也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帝国主义反对中国改革和进步,但为什么保护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国外?我只好说:你们难住了我,我还得继续学习,下节课回答你们。由于我在教学上坚持民主教学,实事求是,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学堂乐歌 形成 音乐结构 意义
一、学堂乐歌的形成
在“”失败后,1898年,掀起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文人强调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提倡在学校开设音乐课,发展音乐教育事业,并通过学校唱歌来传播新思想。1902年 清政府被迫颁布“王寅学制”,1904年再颁布“癸卯学制”,明文规定了“今外国中小学堂、师范学堂,均设有唱歌一门,并另设专门音乐学堂,深合古意”,第一次将音乐课写入了普通教育的课程中,各地新学堂的乐歌教学纷纷兴起。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1902年,沈心工、曾志斋、萧友梅、李叔同等人,出国学习了西洋音乐。学成归来后,他们组织音乐社团;举办音乐讲习会;以日本和欧洲广泛流行的曲调填写反映新思想的歌词,编辑成为学校的“唱歌课本”。同时,各种撰译、编印介绍西洋音乐和新歌曲的书籍刊物陆续发表,促进了新乐的发展。后来音乐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称为“学堂乐歌”。
二、学堂乐歌
是我国清末明初新式学堂里开设的“乐歌”课和音乐课教唱的歌曲,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的歌曲形式,是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的硕果。
(一)、内容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先进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那一时期兴起的学堂乐歌按内容可分为:
1、宣传“富国强兵”、抵抗侵略的《何日醒》(夏颂莱编)、《中国男儿》(石更词、辛汉编)、《十八省地理历史歌》(叶中冷编)、《黄河》、《扬子江》(王引才编)等,都是当时流传较广、有代表性的学堂乐歌。
2、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勉女权》(秋瑾编词)、《女子体操》、《缠足苦》等。
3、表达实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愿望的《演说》、《欧美二杰》等。
4、反对封建迷信,学习进步科学的《辟占验》、《格致》等。
5、主张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明婚》、《跳舞》等。
6、关于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勉学》、《运动会》、《地球》、《赛船》等。
7、正面歌颂革命的《革命军》、《欢送北伐军》、《女革命军》等。
(二)音乐结构
学堂乐歌的音乐基本是引进外来曲调,填上反映新思想的歌词,大部分采用欧美和日本的曲调或用中国的传统曲调填配歌词,也有少部分歌曲的曲调是音乐者自己创作的。为便于中学学生集体颂唱,乐歌的曲式结构都较简单,多为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记谱都采用西方的五线谱,或日本传入的“简谱”,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工尺谱。
1、日本曲调填配的歌曲有:《体操――兵操》用游戏唱歌《手指游戏》的曲调;《何日醒》用日本学校唱歌《樱井的诀别》的曲调;《中国男儿》用日本学校唱歌《宿舍里的旧吊桶》的曲调;
2、在欧美的曲调填配中,有直接用欧美曲调填配,也有以欧美曲调填词的日本歌曲的转译再填配。代表作有:沈心工的《拉纤行》取自《伏尔加船夫曲》;李叔同的《大中华》源于意大利歌剧《诺尔玛》中的曲调;《送别》源于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3、中国曲调填配的乐歌有:用小调《孟姜女》的变体曲调填配的《缠脚的苦》;用《老六板》曲调填配的《大国民》、《祖国歌》和《勉学歌》;用《茉莉花》的不同变体曲调填配的许多乐歌。
4、自谱乐歌旋律的代表作有:沈心工的《黄河》、《采莲曲》、《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李叔同的《我的国》、《留别》、《春游》(三声部合唱);邹华民的《爱国》、《兵役》、《德育》、《动物》、《交友》、《励志》;多忠朝的《黄种强歌》;朱织云的《新材》、《连环歌》、《童子军歌》;朱云望的《美哉中华》、《木人戏》;许许彬的《请君对镜》等。
(三)局限与意义
首先,学堂乐歌的内容多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观点和改良要求为题材,所以受到当时的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局限。其中包括大国沙文主义观点和观点,甚至还宣传忠君、尊孔等封建思想。其次,在我国曲调填配和自创的乐歌中,主要是改良派的思想观点,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再次,在应聘来我国的日本教师中,大多对我国民间音乐不了解,过分夸大了欧美近、现代音乐的作用。最后,由于大多歌曲在曲调选择和词曲结合上不是较好,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只有一小部分曲调选择和歌词编配好又能适合学生演唱及符合他们理解能力的乐歌,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时代骄子。
学堂乐歌的意义已不仅限于当初的“学校唱歌课教材”,它的影响是所有与之有关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始料未及的。1、在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音乐交流、融合的一个新的开端。2、从此以后,群众集体唱歌的形式确立和发展起来,并成为我国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和演唱的形式。3、使我国人民对西洋音乐文化和技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其中五线谱和简谱的传入,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4、在音乐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对中国人传统的音乐审美理想和情趣造成极大冲击。5、为我国造就了一批传播现代音乐文化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优秀音乐家。6、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转型期,标志着古代音乐历史阶段的真正结束和近、现代音乐历史阶段的真正开始。
(四)作品集
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通过深入探讨来提高他们的辩证思考和全面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新时期的高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历史教学需要思维训练
传统历史教学认为只要学生记住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能够记住教材中的观点,并针对新教材进行移植就可以了。但随着高考要求的提高,学生需要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准确、科学地表述,能够透过历史事实、现象得出规律、结论;要能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描述和阐释事物,并对其进行论证和探讨。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中的第一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对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主张的正确理解。要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与孟子的“民贵君轻”相比较,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如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的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有这段历史事件的概念,能对其阶段特征有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能够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客观看待和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拿破仑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美洲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最终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的必然性等。在具体内容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整体思维进行训练,使其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能从生产力方面去思考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后的政治要求:要改变国内不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体制,在海外发展势必会造成对抗,引发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阶级对立与利益发生冲突必然会有工人运动的出现。如此,学生就能整体把握、灵活运用,学会变通地解决历史问题。
二、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途径
历史学习需要通过历史事件的认知,发现事件背后的原因,可以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究、辩证思考等学习活动获得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的培养。
1.加强生活联系,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是前人的生活史、奋斗史,是前人经历与成败的再现,学习历史是为了借鉴和提高、为自己所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看法。如在《开辟新航路》学习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联系生活思考,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先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前几年的民工涌入大城市,现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分析一些大城市出现用工荒的原因。分析后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进行联系、对比,从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得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也能从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宗教原因以及地理位置因素等方面去思考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会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急先锋。另外,我们还要让学生思维活跃且有深度起来。如我们引以为豪的“郑和下西洋”也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思考“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让中国成为海上强国?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有更为客观的看待和分析,从而提高了学生依据史实从原因、目的、利益、发展等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2.重视意义探讨,提高思维质量。
历史事件和现象无不传达着历史道理,且对于历史事件影响的探究往往能提高学生辩证、发散与归纳的思维能力。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多国利益博弈之后的结果。那么,这个条约的制定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随着事态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这一条约不仅在短期内有影响,而在后面的苏德战争、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其实也都有影响的。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找到思考的点,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收集资料,并思考其意义有哪些,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其意义的方面以及其积极性与局限性的方面。但前提是要掌握内容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下认识这一条约制定的情况、条约内容及含义:从德国希特勒角度去看所实施的“先西后东”战略方针,从苏联斯大林对英、法的拖延、无诚意的不满维护自身利益、是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所逼而签订的。因此,其意义可以从苏联、德国、德日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国家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当然,为了探讨的深入,可以提供丘吉尔、对此的评价。对这一条约可以从有利、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甚至完全不利的角度去探讨其意义。可以说,历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只要学生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那么就可以认为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当然,历史教学也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并学会用史实说话,充分利用历史材料来进行分析与阐释。另外,掌握一定的思路与表述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夯实其基础知识以及提高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技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发现,提高其参与讨论的兴趣与质量,从而获得思维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者:祁景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通过引入新情景考查学生的反思能力,但教师发现反复讲解的知识点学生也无法记住,同一个知识点出的题目还是会出错,学生在材料分析方面也不够到位。这些现象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因为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所以学生总是记不住知识点。翻开历史课本可以发现,原来的课后练习都变成了探究学结,这也向师生传递了一个信号:高考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可能会发生转变。结果证明这是真的,这几年的高考考题都是在研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记住答案,这样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面对新题目学生仍然是毫无头绪。
二、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因为受到篇幅的限制,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细节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适当补充内容,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的素材。比如说在讲解《篡夺革命果实》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分析一边支持南北和谈、一边打击革命党人的矛盾心理,还要告知学生帝国主义对是大力支持的,因为更能代表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在讲解《》的时候要详细介绍约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同时要与美国的1787宪法和法国的1875宪法进行比较说明,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宪法都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并进一步分析当时的资产阶级有哪些局限性,然后反思出中国的资产阶级理念是由何而来。
三、引导学生学会古今结合
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本,但是又高于教材,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水平。比如说2016年的新课标历史材料就是以水土流失、草原沙化和人口压力增加等当代现象为背景提出的考题,这些词汇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学生如果只是专注于历史教材,可能对这些词汇的概念都一无所知,自然也无法结合这些想象去联想历史知识点,考试成绩也只能是差强人意,达不到学生自己规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不但要分析知识点,还要结合时下热门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古今结合,利用历史观去看待现今的事情,使学习过程变成分析问题和拓展迁移的过程。
四、为学生留足反思的时间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反思,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科目多、课程紧,学习任务重,而且需要完成很多课外作业,所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总结和反思知识。即便教师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学生仍像对待新知识一样认真摘记笔记,但是在做题目的时候还是会出错。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反思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节课不要安排太多教学内容,要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引导他们思考这堂课学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存在哪些疑问,如果有疑问要立即请教老师,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五、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部分学习内容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两项资料的搜集最感兴趣,一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在当今的社会实践,二是透过美国大选剖析两党政治。针对第一个主题,学生通过“水门事件”、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以及“安然事件”来说明“三权分立”的作用;第二个主题可以搜集到“驴象之争”漫画、布什竞选和美国大选程序流程图等素材。学生搜集到的素材不仅可以体现出他们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素材后面附上的个人见解更是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说“美国两党的对立局面将长期存在”、“谁也无法忽视选民的作用”和“美国大选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财富的较量”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的观点,虽然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素,但是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这就更能检验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是否准确。
六、激励学生掌握反思措施
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及时总结,用心思考。当然,总结反思不是任由学生毫无目的地空想,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指导任务,将课堂与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课本上标出重点内容,标注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关键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就当天学习的知识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结合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反思,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回答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以及他们自己的感想等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教案上提前设计总结反思环节,并写上学生需要反思的问题,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重点标记,争取做到解决所有问题,让学生真正消化课堂知识点。
七、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这不但是适应高考的变革,也是达成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生成答案、得到启示等,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课程资源。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
参考文献:
[1]陶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软件:电子版,2014,36(18):240-241.
[2]张立文.浅淡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17(02):46-47.
[3]张彬.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4(25):70-71.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最先出现于战后的美国。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的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出了全新的解释,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和第一创始人;贝克尔则为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全资本的概念应该包括人、物两个方面,即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它促进了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普遍提高;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支撑点。
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现在经济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事实[31,其理论和观点极具价值,并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力资本理论毕竟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它在反映社会生产的同时,有立足于西方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以服务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必然带有西方社会的特征,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
1.人力资本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掩盖,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首先,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通过受教育而获得了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熟练的、专门的劳动力,这就好比拥有了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为了资本家。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有资本。人人都是资本家,不存在剥削关系。这显然是谬论。不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就会一直存在于西方社会。其次,人力资本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原因,完全在于受教育程度。因此,只要普遍提高教育水平,使教育机会均等就能减少贫困,并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它掩盖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本质原因。人力资本理论并不主张从根本上彻底消灭不平等,只是想通过教育,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减少一些工资收入上的差别,使贫富之间的矛盾缓和一些。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2.人力资本理论是对理论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否定。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摆脱资本创造价值的传统经济学观点。它用“人力资本”的概念把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资本化,宣扬人力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创造利润的源泉。而认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资料和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资本家占用并用作剥削手段时才化成资本。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一切社会财富和价值归根结底都是由劳动者的活动创造的。人力投资和物力投资诚然是生产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投资本身毕竟不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只是把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而已。也就是说“进行生产的只有劳动;它是价值这种产品的唯一实体”。人力资本理论的谬论在于,抹煞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事实,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
3.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具有阶级局限性,它与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相违背。
正是由于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所以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以更好得运用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在理论基础上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
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笔者对“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作出了如下界定:人力资本是指消耗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和物质生活资料所形成的价值。这种价值以道德修养、知识和技能等形式凝结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远远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资本”这一概念。认为,只有人的劳动即活劳动能创造价值,而资本(土地、厂房等)不能创造价值。资本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人力资本不是这个意义层面上的资本。人力资本其本质是劳动力,它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能创造价值,而“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它是为剥削剩余价值而存在,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产物。
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还应认识到劳动价值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首先,劳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唯一途径。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消耗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和物质生活资料形成的,而且物质生活资料的价值同样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其次.劳动是人力资本支出的唯一形式。人力资本不断以劳动力的形式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远远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总之,离开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就很难建立起来。
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小孩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例如:在讲完高二哲学常识第一课世界物质性的论证以后,必须进一步搞清意识的现象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完成世界物质性的论证,才能真正排除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教学一开始,我紧紧握双拳让学生回答:“我手里是什么东西?”学生只凭主观臆想,怎么也猜不出来。接着,摊开双手让学生闭着眼睛摸。学生立即回答:一个是棉花,一个是木棒。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我摸出来的。”这表明感觉作为最基本的意识现象,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必须通过“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具体、简单,但它使学生对意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使教学内容有信度、有力度。当然,对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采取这种简单的方法,但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不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应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心理学表明,为了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应当采用“直见和词语的正确结合”。词语不仅能使直观材料更加鲜明和突出,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概念和理论做出规定和解释。总之,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必须对理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任何理论都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它产生的条件以及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搞清楚,那就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下面,通过对一个重要概念的剖析,来说明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对“民主”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1)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必须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相区别,即国家形态的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2)民主是一个阶级范畴。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国体,民主是相对于而言的;权力主体是民主阶级性最根本的表现,并通过政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原则离不开权力主体,“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只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才有意义。(3)民主就其实质而言,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民主也能为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服务,而绝不会为“大众”服务。(4)从民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看出,民主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这是它的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少数统治者的民主,这又是它的历史局限性;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扬弃”,它继承了“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其权力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以上没有任何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想,仅是根据民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的具体的分析。但在民主的内涵和外延上,在民主概念的有关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这种分析的优点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这种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概念的形成历史的逻辑再现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最终必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是为了重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的能动飞跃,从而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克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物论”的教学模式。在国际上,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都一致认为,不论教学是在多么高深的理论水平上实现的,只要学生还没有把他们的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那他们的知识就必然带有抽象的性质。只有运用,才能达到认识开始时被分割开来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才能克服知识对象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最根本的关系,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某种结论。因为这种结论只是对学生来讲才属于未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已失去了它们在认识价值方面的意义。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所以,特别指出:“对于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运用”对学生来讲是教师常说的“练”。这种“练”不仅仅是课外的作业练习,更主要的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练习。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过程这种“练”解决好,才能有助于其他所有“练”(包括考试在内),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为此,不少教师提倡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讲有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法。
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不断认识和认识发展阶段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不是一次,而是以下三方面有机统一、完整运用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具体——抽象——具体”。这是一条的认识路线,也是教学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摘要]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化,这是政治教师的根本,教学中应克服从理论再到理论的升级,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把政治课教好、教活。
[关键词]政治课具体化教学模式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