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民族精神;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使得当代社会中出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缺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同时冲击着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 造成对传统道德意识淡漠的现象严重。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使年轻一代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振兴祖国,使国家强盛不衰。这种民族意识与凝聚力需要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因此,在高职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1 高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面临严峻挑战
1.1 民族意识淡化、缺乏民族认同感
现如今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扭曲和变异,他们悲观的看待周围事物,眼中看到的只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始终认为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只关心经济、商业和自身的发展, 而对民族、国家和政治则漠不关心,缺少民族自豪感,民族意识淡化。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很不够,受到欧美和日韩文化意识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这种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的不足必然影响高职学生对未来中国的建设与创造。
1.2 民族信仰危机、价值观混乱、社会责任心不强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部分高职学生经不住欧美和日韩文化的冲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信仰。不能正确地对待本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对其表现出异常的冷淡甚至反感和排斥。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的理想和追求发生动摇,人生观不明确,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失去信心,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这种对于主体意识形态的怀疑态度,导致一些学生价值转向,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公德心,没有对社会甚至对自身的责任心。
1.3 思想偏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过浓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颂扬和神化,以及学生自身接受的情况,造成某些高职学生身上表现出文化自闭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表达民族精神的方式不够成熟和理性,这种思想作用于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上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时,注重培育理智、成熟、科学的爱国主义是关键。
2 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及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职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僵化的材料、死板的方式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学习时产生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
2.1 纠正思想,重塑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将民族魂很好的植根到国民的潜意识中,民族精神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各国人士热衷学习中国国学的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首先要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是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提炼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要重视对高职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三是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2.2 以修身文化, 注重高职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
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的重视人的行为和自我规范。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当代高等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崇高境界、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协和各邦的宽容与人道主义精神等。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个人品格道德的完善。
2.3 用优秀传统文化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摆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和享乐至上等自私自利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倡导谋“天下之大利”,赞扬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培养群体思想和行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 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
2.4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作为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注重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又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努力营造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注重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二是创办各种民俗文化的社团。三是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 困境 原因 解决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一是在精神追求方面。部分大学生崇尚吃“西餐”,热衷过“洋节”、穿“洋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淡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因此出现了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甘于平庸、郁闷迷茫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由此导致违道德、违反学校纪律、违法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贫乏。在我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的占7.6%,阅读过《诗经》的占10.4%,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占38%,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占19%,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
三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满意度方面。我对山东省部分学校不同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9.67%的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表示满意,认为还可以的占38.67%,而持不看好、不满意和需要改进这三种态度的比重达51.66%。
这无疑给大学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敲响了警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面临着危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存在误区。
当前教育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严重流失。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对学生管得太死,过多地注重理科学习,轻视人文教育,使整个社会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中小学期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家长只重视数理化的分数,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到了大学,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课时少得可怜。人文教育的失衡,造成现代人文教育的失落,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大学生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地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在高二以后,仅仅限于文科学生学历史,而且教材僵硬刻板,教学手段陈旧,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实和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进入大学,多数人(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机会,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语文取消必修课形式,对优秀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影响。
(二)各项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生存压力日渐增大,市场环境因素使一些大学生忽略了自身文化内涵的修养。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协调机制。
2.学校教育氛围的淡薄。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的形式化、弱化和虚化,目前社会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在一些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形式化和弱化的倾向。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而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着虚化的状况,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教育环境。他们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此难以引导其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甚至认为语文、历史等没有太大的用处,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兑。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使得缺乏理性批判和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对其青睐有加,对本国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严重毒害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对于他们尚未定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会使他们已初步形成的良好品德、兴趣与需要结构发生变异,从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3.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稀释。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在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被大大稀释和淡化[1]。其特有的商品属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群体消费主义的恶性蔓延。它使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集体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权威意识淡化。
三、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新时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面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我认为社会各界及学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和课外人文熏陶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并辅以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知识。同时,还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公选课,为大学生提供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如中国武术、国画、民俗学、戏剧、民间文学、历史等相关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员优势,积极举办各种文化素质讲座,使大学生领略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最佳人文环境,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重视在生活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主动地学我文化,爱我文化。例如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博物馆,参加中国民俗调查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三)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使传统文化知识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被他们所接受,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第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专题,从文化精神入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样,不仅能把专题讲授的内容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自学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2]。教师可以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列出具体的必读传统文化书目,与此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进行系统讲授,然后有重点地进行考试。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学思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改革考试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采取让学生写读书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形式,实行开卷考试。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广泛搜集材料,研读经典文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第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完美结合。要利用现代化的一切手段,通过实物形象、图片、声音、画面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现传统文化的形象魅力,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四)更新观念,积极引导。
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外来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积极引导、科学规范大众文化的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元素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5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基于审美及雕塑、园林、建筑、设计的新兴行业,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元素需要准确把握传统元素的人文内涵,结合本土文化的同时加强地域风情设计,才能更好的延续审美传统,通过符号化的应用途径,从而在形象方面简化现代环境艺术,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保留传统的装饰元素,组成新型视觉符号系统,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内心深层次的需求,从而创作出更多与现代人符合的人文环境作品。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传统元素
我国传统元素主要是指被我国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在内的华人所认同而又凝结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尤其能彰显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利益的符号、形象以及风俗习惯都统称为我国传统元素。现代人所提出的我国传统艺术主要是指那些应用于建筑、绘画以及服装等方面的某些意象。此外,以中庸和谐和对立统一为主的儒家思想与以主张无为的道家思想,同样是我国传统的元素。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环境艺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强势文化设计模式的影响;二是很多的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
(一)我国环境艺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强势文化设计模式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设计师认为传统风水学具有较强的迷信色彩而对其否定,这就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出现空白的状态,取而代之的则是应用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但就文化这一角度来分析,我国作为泱泱文化大国,且需要应用西方的设计理念,导致我国的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丧失了中国文化元素。
(二)很多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
当前,我国多数具备真正意义的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案例主要集中于比较偏僻的农村,且具备较强的地域文化特点。但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的侵扰,导致我国在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从而打破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人居的生态和谐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我国传统艺术应具备强烈的时代感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生存场所而进行的合理的创意和对环境进行适性的整合,从而更好的创造与自然发展规律和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且具备较高品质的用于生存的空间。因而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符合,且又能紧跟时展潮流,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便于更好的创作与适合并彰显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的作品。由此可见,现代环境艺术与我国传统意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我国的传统元素,而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髓精神。
(二)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性和时代性。因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确保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型和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从而引起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共鸣,在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不缺乏历史元素,能将我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其实也是一种采用全新的包装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这是因为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其创新并不是将传统的文化抛弃,而是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始终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致力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气息的增强与彰显
我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多年才积累下来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其具备十分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人文气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注重的是舒适而又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的营造。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如果就审美与情感体验这一角度来看具备的价值极高,不仅能提高整体构造的外观视觉,还给原本而又固化的环境空间增添了大量的人文气息,从而提升环境艺术的灵动性与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的是情感内涵的融入,与一般的建筑艺术设计具有较大的区别,在注重整体构造和艺术审美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从而在传统元素应用时既能提高空间的文化底蕴,还应更好的增强与彰显人文气息。
(四)致力提升审美时的幸福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正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目前社会审美观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很多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已难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加上心灵审美远比视觉审美要更具价值,从而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从心灵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传统文化是中国长期发展历史下的积淀,它与人类的发展史紧密联系,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是岁月历史的缅怀和追忆,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人们情感体验,置身于环境空间,体悟历史发展的踪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视角之一便是提升审美过程中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指在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环境中得到的精神体验和内心情感反映,是超越了眼睛审美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在情感共鸣中享受环境,享受生活。
四、结语
总之,就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结合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进行相应的改革,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致力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气息的增强与彰显,致力提升审美时的幸福感,从而更好的将我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以更好的延续我国传统元素的精神内涵,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博知.中国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与体现[J].才智,2012,(02).
[2]聂昕.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象与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2,(01).
[3]王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J].作家,2012,(02).
[3]张慧.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人格超越
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镇。大学语文应在兼顾其它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再加上当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诉求,极需将传统文学的人文意蕴和文化精神培养突显出来。当前,大学语文选有足够的古代文学作品,这颇有眼光,无疑将民族文学乃至文化精神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扩充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提高其古诗词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素养,尤其汲取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包括文学)的深层人文精神,可为以造就具有新型人格的民族新人为最终目标的现代人文精神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呢?如何让学生在传统文学及文化的百花园中徜徉遨游呢?就现实情况和教学实践,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加强民族深层文化的渗透,扩充学生古代文化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视野
儒道互补,再加上释(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所选课文要兼顾各家作品,先秦诸子选有孔子(如《樊迟、仲弓问仁》,参照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大版,下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等)等儒家作品,以及老子《道德经》(节选)、庄子(《秋水》)等道家名篇,以及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儒家中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典范《诗经》,还有南方楚地文化的奇葩《离骚》,以及儒道相济的著名史家司马迁的作品(《报任安书》)等,而苏轼作品(《前赤壁赋》)则是儒、释、道结合最成功的典型。通过这些儒、释、道作品的贯通式讲解、相互勾连,使得这些文化中的最有价值、最富创造、最具民族色彩的思想精华充分展示出来,并巧妙透析出它们的差异及内在联系,尽量整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蕴浮雕般予以揭示。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古典优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极大开阔其视野,激发求知欲和对于几千年文化精华的热爱,也能深透地理解原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开启他们运用古代思想文化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思考人生,以熏陶心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极大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另外,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人和人的生存,注重在社会现实中的“当下”生存智慧,以及化解深层人生困境的策略和途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优势。讲授时,可从思想内蕴和最深处入手,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并联系实际加以诠释,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难为易、以情动人、声情并茂。
在渗透时,还要对这些思想体系正本清源,拨开迷雾,特别要弘扬催人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部分。当然,有些根本不是消极的,只是客观效果使然,如对待道家文化,就不能仅当作消极颓废看待,而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刚健有力的精神气度。
二、挖掘异彩纷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
古代作家和作品中人物所放射出的人格品味和人格魅力,流光溢彩,光辉千古,组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最绚丽最辉煌的星空。在介绍和分析这些大家和典型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和作品的思想内蕴时,重点挖掘其怎样在当时处境下,摆脱人生困境,从而彰显出特有的生存姿态和人格,将此当作重点,会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灵启迪有不可低估的建设性作用。孔孟的兼时济世、古道热肠;庄子的倔强狂傲、逍遥自在;屈原的高洁超脱、忠贞不渝;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独立不迁;苏轼的超然畅达、随遇而安等,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人格硕果,让学生步入其中,吮吸这些大家光辉的人格风范与本真境界,享用其为整个民族人格铸造所带来的馨芳,则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和文学讲究“知人论世”“作文先做人”“知行合一”等,之所以这些作者及作品获有殊誉,其根本缘由在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么,何种人格最充沛、最完满、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人格呢?说到底则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正如北宋名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做到:真诚无妄,不断感通化裁;顶天立地,禀承天地之慧命。其中心线索就是目光敏锐、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境界高远的“大人”人格的培养,这是“大语文”观之核心理念。这里不得不提到苏轼的人格。其人格魅力的形成与家庭背景、天赋、才情等有关,还在于苏轼能将儒、释、道互动于一身,兼采各家之长。讲授时,要凸显苏轼在早年学习与为官时期、黄州时期、岭海时期分别主要形成三种人格:政治社会人格、自由人格和审美人格。这样,苏轼是传统士大夫人格的顶峰,对于儒释道人生模式都进行了充分演绎,为寻求民族新的人生模式提供了最大可能。《前赤壁赋》便是三家思想、三种人格激荡融合进行自我抉择的最艺术化的表现。与屈原相比较,苏轼人格更圆润、辉光、博大、豁达,人生困境的抉择与消解更游刃有余,从而把人生扮演得更潇洒自如,代表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最典型的人格境界,这是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的最深根源。另外,还有屈原、陶渊明、杜甫、柳宗元等大家及作品,一定要站在人格高度讲,从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人格得以升华。
三、阐发爱国主题,注重爱国主义人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不管什么思想体系,对于爱国,则不庸置疑。儒道及其他文化的人文精神均把爱国当作永恒信念。而且,古代知识分子不管处境和身份地位如何,都怀有一颗赤诚的拳拳爱国之心,都把读书、做官、为国为民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有人认为古代文学与培养爱国精神似乎十分遥远,实为误解。如屈原、艾青(《北方》)等,均是培养这一主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爱国主题要始终渗透其中。
四、立足现实生活,寻求传统文化的转换与落实
要使学生真正体会传统人文精神,并立足于当下现实有所大收获,必须密切联系时代实际和日常生活,增强学生对现实的体悟与认识。如讲孔孟时,要讲清儒家如何和怎样会成为生活处世之学,如何注重人心与境界,以及如何对于治国有作用,而这些又与当前的以德治国、现当代人文危机、中国科技意识与法律意识弱,尤其是和谐理念息息相关;庄子《秋水》的认识无止境、批判精神、独立人格等在当前生活节奏极快、精神疲惫之下的纠弊作用;《前赤壁赋》则重点放在苏轼如何解决人生困境方面来讲授。
语文课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各个环节和细节处下气力。但首先要开启民族文学的人文视域,让其用民族的心态、眼光、胸襟、情感以及审美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学,从而在民族文化中寻觅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闪耀的粼粼灵光,萌发心智,做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者、担当者,使之真正成为具有民族气象的生命个体,当更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桑哲.传承民族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4).
[2]王小舒,龙世立.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蒋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6).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新常态经济形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共管理工作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公共事务,其中包含社会资源、社会问题等多个内容。公共项目主要是按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相对应行为规范。社会问题实际上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文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公共管理范围之内。
一、新常态发展和理论内涵
新常态实际上是借助全面变革形式,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及模式,构建全新思想观念及模式,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新常态是一种经济术语,第一次出现在2002年美国主流媒体中。我国在对新常态理念研究内,首先也是按照国际经济态势研究,逐渐赋予中国经济本土化内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分别为低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公平收入划分、平衡经济结构。笔者在对新常态理念在国内外历程梳理之后,发现新常态理论内涵已经初步成型。新常态有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将经济建设转变为常态化,通过有效规范手段,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途径,指导不同领域界定自身角色,进一步保证问题决策选择科学合理。
二、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现状和困境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分别为,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内,文化发展速度要远远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同时由于受到外部文化因素影响,部分传统文化逐渐丧失。
(二)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困境
我国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人才就业、电子政务及社会农村服务。公共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首先,政府优惠政策制定之后,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大众就业压力;其次,政府在制定电子化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最后,公共服务政策在制定之后,公民生活水平可以显著提升。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来说,城乡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就业难度较高,百姓疾病治疗难度较高,这些公共服务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
在社会经济新常态整体环境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逐渐表现出新常态特征。就以金融经济层面来说,金融体系市场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制度。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建设中,市场内主体范围逐渐拓宽,金融市场逐渐向多层次方向转变。
三、规范公共管理措施
(一)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
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经济全球化发展建设历程中,我国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情况之下,也应该借鉴西方文化内精髓,去除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糟粕,积极创新文化,推动我国文化多样化及多元化建设。积极提倡文化创新建设,提升对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程度,构建具有重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建设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人才就业难度较高,医疗资源紧张,公共服务电子化发展进程缓慢,这些问题都在约束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想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就必须提升社会公共顾问质量,解决公民在就业及就医方面存在的生活问题,减少公民生活中存在的基础常见问题,进而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平,最大程度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
要推动中国社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推动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多样化金融市场体系,减少社会经济出现动荡问题。提升金融监管制度管理水平,为金融体制建设提供公平公正投资环境,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提升金融市场资源分配合理性,保证收支相平衡,让价格适中处于稳定状态下,积极转变社会资金流动困难问题,有效降低市场经济运营风险。
四、结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论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涤尽过后的中华文明留给了人们太多美好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面对着科技文明来临所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和外国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传统文化似乎也在当代文明中渐行渐远。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并逐渐接受传统文化对国人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因此,传统文化又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现状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乐观。语文作为一种人文社会学科的存在,它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所以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状
(一)传统艺术濒临失传。近年来,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很多传统手工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面临几近失传的状态,如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另外还有很多传统戏剧也面临失传的状态,如白局(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等。传统节日的氛围再也没有往日的浓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甚至不如西方的一些节日,甚至中国人最在意的春节如今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热闹。传统艺术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困境,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所有国人注意的问题,甚至是让人们感到无比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势在必行。(二)道德的缺失。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但是在现有经济市场背景下,人们都在忙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对道德的追求,社会上各种负能量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地沟油、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等。人们甚至一度陷入了道德信任危机,如老人倒了不敢扶。更有甚者,如药家鑫事件等。纷繁复杂的社会给了学生相对多元的导向,但是也让学生受到了很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都面临道德危机的时候,传统道德中的仁、义、信地提出就显得十分重要。(三)民族自信力低。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国家,才愿意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为准则来要求自己,才能拥有更高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大的地球村,文化的交流也更加的频繁和便利。面对西方文化如洪水般涌入,很多人变得不知所措。在国内,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尤其是他们在口头语言使用上更是深受其影响。他们说“hold”那是时髦,讲成语却说“太酸”。另外,很多学生深受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误认为那是个性解放,甚至认为先辈奉行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可笑的。还有很多学生在外出深造以后都选择了留在国外,在如今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政策的影响。主席提出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的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把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航标。另外,一些相应的文化政策和法律也开始出台,因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十分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明:“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十分必要,这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牢记的理念。(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的需要。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就应该关注这个国家的青少年,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也取决于他们。因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非旦关系到他们个人的道德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传统文化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内涵,以本民族文化为自豪,而且还能够唤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民族振兴的巨大责任。当他们愿意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作为自己行事做人标准的时候,他们就能塑造出更加健康的完善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他们能够认同自己文化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拥有更强的民族自信。当他们行走在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世界上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昂首挺胸。
三、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利益,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并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很少人愿意做这种前期成本投入太大,见效却十分缓慢的事情。另外,高考是我国目前相对而言最公平也是最便捷的一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高考制度无法得到改变。这种评价方式的单一,造成了各种考试的泛滥,而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很容易陷入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误区,成为只会做题而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机器。学生去学校学习的不是知识,反而是为了学习答题的技巧。即使是学习文言文,但是学习的功利性也让他们无法安下心来去欣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无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二)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面对高考,老师也承受着升学率带来的压力。很多老师所进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怎样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他们在忙着钻研答题技巧,钻研高考真题。老师追求和关注的不是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是考试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老师无暇顾及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甚至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即使有些文本涉及到传统文化,老师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范例去对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或者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教师忽略了他本可以用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三)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认同不够。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都不能持一种比较端正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过时的文化,距离人们太过遥远,无法适应当今这个知识信息飞速更新的时代,对于他们而言变成了一种没有太多意义和价值的存在,甚至认为坚守古人的东西是一种迂腐的做法,因此,很多学生无法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有部分学生缺乏社会感,对中华文化式微的事实表现出冷漠的姿态,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防线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糖衣炮弹式”的西方强势文化媒体的入侵,免疫力极低,缺乏辨伪存真的能力,没有强烈的文化安全意识。
四、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为了考试而教,把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而应该意识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关于如何能够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技巧,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系统的传统文化的理论和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蕴含的那种美和韵味。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熏陶和疏导,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思想共鸣,教育学生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准则和信念。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讲《陈情表》中的孝道时,可以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等。(二)转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第一,教师在进行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独立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而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第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更相近、更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入课堂,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加入关于重阳节的一些知识,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鉴赏一些经典篇目,还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应用,如应用到写作中。第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兴趣小组拓展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第五,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一些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三)教学内容上挖掘传统文化的因子。教师在讲解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疏通字词、翻译文本上,还应该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时,能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进行知人论世。教师应当将教材中一些传统文化的观点与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与文化价值要给与重点介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不仅应该知道这是当时作者被贬谪,仕途失意之所作,还应该从商人重利轻别离中意识到当时商人的身份地位极其低下,这是与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学生应该勇于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和富民强国之路一样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不断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秋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实施教育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5
[5]王晓红.论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6
[6]潘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5
【关键词】李安;父亲三部曲;冲撞;形象的退变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52-01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
(一)父亲象征着“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国是一体的,家为小国。家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负载,以“父-子”关系为主轴发展繁衍的。要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家是最好的切入点。在“君为臣纲”和“父为子纲”的政治、文化压制下,父子的矛盾便成了父子关系里首当其冲的内容。在多数中国人的信念中,外界是陌生的,重要的是家庭的稳定与亲人间关系的和谐。在《推手》中,老朱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为的就是要和儿子团聚安度晚年;《饮食男女》中朱师傅为了维系父女感情不辞辛劳地安排每周一次的丰盛晚餐,目的也是为了营造一家团聚的和谐气氛。
(二)父亲是家中的秩序——家长制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社会的家庭主要是以男性为核心,世系按父系计算,按父系继嗣,从夫而居,尊男性祖辈而不是尊女性祖先,子女随父姓,这就是父权制社会特征。其一、父权秩序不可侵犯;其二、传宗接代;其三、孝顺父母。可以看出,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父亲也就是家庭的秩序。他有权力决定儿子的婚姻、职业甚至生死,这也就是《喜宴》中为什么伟同的父母远涉重洋来催婚、千方百计要举办隆重而传统的婚宴、父亲宁愿接受儿子的同性恋爱人只要儿子不打掉假戏真做中产生的孙子的原因,为的就是亲眼看到家的延续,看到家族被代代传下去。
(三)父亲代表着传统文化
在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对父亲的职业和人生经历上都有特定的设置。《推手》中的父亲是一位韬光养晦的太极拳师,不仅深谙中华博大精深的武功,更对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戏曲、饮食文化都有其独到的修养;《喜宴》中的父亲是的师长,拥有权力、威严,深受属下的爱戴,家庭和睦,生活极有规律规矩;《饮食男女》中的父亲是一位国厨,精通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医学药理。书法、武术、饮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这样的三位父亲,集合了李安对一个中华传统父亲的所有特征。无论在自己的为人处事还是对子女的关怀教养上都完成了一个父亲的社会责任。
二、西方文化对中国父亲传统父亲的冲刷
(一)“养儿防老”的观念被打破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世代同堂,共享天伦。赡养父母和尽孝道本来就是传统文化中核心的内容。但是,随着现代家庭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婚恋态度的变迁,原来父母寄托在儿女身上的伦理道德期盼遭遇了困境。然后在西方社会中,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社会原有的制度和习俗日渐被“人本精神”所取代,人的自由得到空前的解放,而家的模式也日渐改变。在电影《推手》中,老朱退休以后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准备与儿孙一起生活,颐养天年,就遭遇了这样的境地,因为与儿媳妇的观念、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矛盾不断升级,儿子在承受不了压力的情况下希望父亲能另觅伴侣,离开这个家。在《饮食男女》中的老父亲的再婚离家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这些生活在被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老父亲,面对这中西巨大的文化差异,处境很是尴尬。
(二)“传宗接代”的观念被解构
父亲之所以命名,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传宗接代,这是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中的根基。李安把这个观念从根本上解构的作品是《喜宴》。作为男性,作为独子的高伟同,竟然是一个同性恋,他主动放弃了成为父亲的权利,如果不是一个“偶然”,他这一生都不会成为父亲。《推手》中的朱晓生,虽然已经有儿子,成为了父亲,完成了传宗接代的责任,但是,这个生长在美国的孙子能不能传承“朱家”香火还是一个未知。《饮食男女》中的老朱有三个女儿,影片结尾暗示出锦荣怀的义是女儿。
三、结语
三位父亲、三种身份、三样命运、三个归宿。三位父亲的鲜明个性的形象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上。无论是《推手)中固执的老父亲;《:喜宴>中传统而无奈的老父亲;《饮食男女》中平凡新潮的老父亲,三位父亲都是强大的、受人敬重、不怒自威的。 “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理解子女的痛苦、压抑和无奈。“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与社会和解、与子女的和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论文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提升 人的发展
论文摘要:文化作为一种征服人们内心世界的整体性力量,被称作为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改变人们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政策,我国当前阶段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蕴藏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必须辩证地考究文化软实力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人的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不断发展。
一、文化软实力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国力的提升。综合国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实力是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软实力是指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凝聚力、吸引力等方面的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主要指的是思想层面的文化与行为层面的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主要就是提升这两个层面的文化水平,这种提升不是一种外在的对物的改造。不是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军备来实现的,而是一种内在的对公民自身素质的改造和提升。
人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他不是抽象地存在于世界之外。而是生活在文化世界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内在协调一致性的特征,规范和影响着公民个体的一切活动方式。作为文化的存在物,人的发展是通过文化的发展来实现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形成一种具有先进成熟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具有吸引力的价值观念,为人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同时,人的发展逐渐消除对人、物的依赖,建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文化软实力和人的发展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透视人的发展面临的文化软实力困境
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在实际行为中,人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文化软实力是促进人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然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有着深刻地经验和教训,即把传统文化视为一种落后文化或封建残余统统抛弃,从根本上扼杀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积淀。文化软实力的积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文化价值观普遍缺失,同时受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对人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产生影响,进而使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束缚。 转贴于
人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与某个阶段的生产方式的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文化、政治生活,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一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存在环境决定着人们的发展意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地规定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就要求人必须加快走出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的桎梏。人生活在文化的世界里,通过提升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来引导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秉承。我国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增强必须建立在固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形成具有包容力和开放力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就是价值观的吸引力,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并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文化软实力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开拓了人的发展的新范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生产力发展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条件。从生产力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来说,生产力的提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在人的发展实践中既要深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突破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物质局限的根本前提,通过良好的物质基础来缓解和消除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物化蒙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景下,从提高文化软实力视角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对于解决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对加快人的依赖转向物的依赖,并走出物的依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眉江,公民人文素质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岭南学刊,2008,(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