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劳动精神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精神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精神教育

第1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职业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60-01

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汉语,对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转变观念、走向开放,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民族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技工院校进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对伊犁部分汽车维修企业、煤化工企业、机电企业的调研发现,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已经成为其就业问题的一个瓶颈。企业对于少数民族技能人才的要求中,汉语水平及其职业道德的因素要比技能水平重要。因而,在汉语教学中始终贯穿职业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精神的含义。

社会生产的分工决定了人们要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这就构成人生的职业生活、职业活动。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 就形成一定的职业精神。因此,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 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 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紧密相连。

二、技工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突出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看,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很有必要。

目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有的是在初中阶段由于被追求升学率、分数第一而被学校或教师而放弃的那部分学生;有的由于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娇纵、失控的学生;有的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畸形的学生;有的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在初中就放弃了学习的学生。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成绩较差。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牧区,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汉语水平薄弱,来到技工院校后,职业取向不清,在学习中对汉语的学习甚至是对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汉语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在汉语教学中的渗透,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需求分析,职业精神教育必须加强。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的工具,汉语教学联系生活的一个方向是联系就业岗位对语言能力需求进行教学,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人的就业为出发点,实现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统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职业汉语能力是一个人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交流能力,成为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因此,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三)从少数民族职业精神教育的现实来看,职业精神教育十分重要。

目前, 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职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完成。虽然产生了一些效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授课语言使用母语;教学方法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与汉族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而在专业课教学中,又以专业为主,不注重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学生汉语交流水平无法提高,在实习就业中无法与领导、同事交流,阻碍了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汉语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教学导向是好的,教材理念也是好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汉语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那么,如何在汉语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呢?

(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针对企业提出的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表达能力欠缺、沟通存在问题、请假条等基本应用文体不能正确书写等问题,可以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这几门课程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汉语进行多元化学习,在学生“乐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对于技工学生而言,在基础汉语教学的基础上,部分专业还会开设专业汉语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汉字书写比赛、汉语大赛、朗读比赛、模拟专业场景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汉语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汉语水平。

(三)重视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汉语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新疆,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的语法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必须使其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善用工具、广泛阅读、强化朗读、平时生活用汉语交流等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四)积极把生活引入课堂,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文字。在各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生活为汉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汉语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与职业紧密联系,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作为就业核心能力的职业汉语能力,正在逐步受到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还是职业心态培养,技工院校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要结合自己的目标特色,重视构建学生的职业精神,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 宦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职业汉语教程》 谢小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精神教育 现状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68-02

目前,中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万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水平,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1.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目前最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堂的理论灌输,所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道德课堂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有限,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存在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第二,课本内容空洞,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厌学、弃学,整体学风出现偏差,在学校教育中需花更多力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虽然职业精神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普遍脱离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精神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精神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内外因共同影响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

第三,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有应付倾向。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个实际情况就是重专业课而轻公共课,往往公共课课时被一再压缩,并且没有任何的教学辅助工具及支持,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凭任课老师自己想办法、找方子。这直接导致老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2.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突显的问题

第一,随着职业大军进入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呈现出来职业精神缺乏的情况也愈加突显。进入企业唯我为中心,“皇帝”、“公主”病缠身。学生进入企业会以自我的感知为中心,往往不是让自己去适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而是面对企业制度约束的时候发出自己的抱怨,滋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当出现各种不适应时选择不合作不作为,并极力逃避。我们有一个学生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换了三个厂子,而每次都被企业辞退。原来这名学生每次到厂

子后,当身体不舒服时即选择自我停工在宿舍睡大觉,受到批评教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还认为企业要求过于严苛,同时还会同管理人员当众理论,煽动其他工人一起对抗。

第二,心理浮躁,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定位不清。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因其经验不足,收入待遇同企业同岗位老员工相比较低,而这时,毕业生不是从自身现状找问题、查原因,而是选择跳槽去更高待遇的企业,甚至选择从事非专业性劳动,最终是在不断的跳槽选择中错失工作学习时机,浪费时间,荒废了专业。

第三,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于劳动、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认知有限;同时,从小衣食无忧,未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缺乏生活的历练,因此,工作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遇事斤斤计较,缺乏团队协作和包容精神。此种表现,大大限制了毕业生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成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同时,也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 加强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1.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模式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门专业课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将职业道德的目标和内容分解渗透进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都是切实可行和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模式强调将职业精神渗透进专业课教学之中,并将其作为最终专业知识考核的重要内容。原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管什么专业岗位,考取证书都要考核职业精神的相关内容。专业渗透的最大特点是以专业课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在与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所有各科教学中,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培养合格、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就会发现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职业精神的教育,应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制定教学计划开始,认真选择与职业精神相关联的知识作为灌输行业职业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在备课和授课时,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教育统筹安排、三位一体。

2.校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有效、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生产一线得到机会将职业精神融入生产过程当中,切实体会职业精神的养成对于企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从而为学生职业精神的提高以及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动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更好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1)将学生当一名企业员工,要求企业进行正式管理。对于进步与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违纪和劳动不积极者给予批评和处罚,使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允许反复犯错,但一旦进入企业劳动,因为犯错具有较大的生产成本,在企业追求实效中,将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更主动地养成职业精神习惯。(2)企业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续。所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应配合学校对学生遵守制度、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方面给予综合的评价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对学生表现差的方面给予强化教育,使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促进学校的整体培养能力。(3)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职业教育成果的检验就是学生在生产一线的表现,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教师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深入到生产一线,亲自了解学生的生产表现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对学生的生产生活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生活,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职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缺乏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使老师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探讨、启发,互相补充达成共识。这样的互动教学有助于拉近师生的感情,使学生与老师在情感交流过程中,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学、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组织讨论互动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对于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发表观点,从学生发言中,教师总结出学生认知中的不足并给予有效的补充教育,从而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课堂小游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实游戏就相当于企业生产实例,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高度参与和配合,为达到团队的总体目标,每一个成员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任务,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基本要求的一种实践和养成。这种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学生爱参与、老师易考核,更能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对于中国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影响,而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养成更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前提,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活动健康进行的保证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所以,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够驱动国民经济有力、长效发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达敏.中职《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低效归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高军.中职教育职业道德课应向学生生活贴近[N].中国教育报,2011.1.27

第3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职业精神;课程;教师

作者简介:薛栋(1979-),女,山东青岛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融合培育研究”(编号:EJA140373),主持人:薛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42-05

职业精神作为对一定专业或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人成才的强大动力之一。学校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职业的意义支点,促进其对具体社会责任的意识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个体实现和社会服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和培养。尤其对于高等教育阶段而言,学生学习的专业,决定着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对所学专业有无明确认识,对未来职业有无远大理想,都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

一、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呼唤学校教育的精神引领

现代化的生产被描述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一方面生产组织的发展成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独立意识、效益意识、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等,不仅迎合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也符合社会、组织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得“商品人格”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如政治领域的权钱交易,医疗领域的“红包”交易,传媒领域的有偿新闻等。上述现象表明,成熟的市场发育并不是直接“生产”而成,它需要一种“精神”的调节。这种精神不只局限于构建个体的生命秩序,而是在职业活动中合理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对社会生活的合理价值和价值选择为指导的“职业精神”。因为相对于小农经济生产出来的“家社会”、计划经济生产出来的“国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最能够引导人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具体社会活动。实质上,随着经济增长与技术更新越来越成为职业世界的风向标时,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主体地位确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当今的教育若对之重视不够或处置不当,就会使衡量人的价值标准物质化、数量化和庸俗化,从而泯灭了人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和对职业生活的美好向往[1]。

面对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发展不及代价的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理性审视和筛选繁多庞杂的职业文化,提高受教育者主体的选择能力。同时,学校教育对职业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选择,还在于不断地进行精神生产,引领现代职业精神健康发展。实质上,“精神反思的任何一种更大的格式塔转换都是在精神之中发生的。不存在一种更大的、足够强度的外来精神使得我们放弃这种优越性。”[2]也就是说,对当前人类职业精神危机的回应,必须也只有在对现代职业精神本身的反思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所谓研究者对职业自觉意识觉醒的振臂呐喊,而是切实思考和践行如何将职业自觉意识真正转变为学生个体职业精神的实践智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主要路径

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的载体使学生了解、体验和认同人类职业文化的精神要义,而课程则成为传递和保存的重要中介;二是通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各种载体上的职业精神文化信息创造性的代际相传,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精神追求的职业人。职业精神传承以“主体―客体―主体”的形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学校教育成为职业精神不断“内化―外化―内化”的“职业文化呼吸运动”[3]。

(一)课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载体传承

1.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职业精神深刻反映着职业群体独特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学校教育应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传承职业群体的职业文化,培植职业认同感。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职业文化的相关课程,了解、掌握职业文化的历史及时代特征,尤其要重视职业规范的学习,以促进理解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此外,应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纳入课程目标之中。面对多元的现代职业精神,离开理性的反思和意义的批判,人类已经打开的“潘多拉”之盒,恐怕只会放出使人类命运悬于一线的魔力。实质上,职业精神的传递是职业精神发展中的“扬弃”,是批判的继承,是继承中的发展和创造,集中体现在传承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上。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成为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的重要目标。

2.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职业精神教育课程资源的发掘应以历史为主线,找寻记录传统技艺精神发展、遗落与唤醒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事件,给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形成发展提供真实而生动的素材。学生首先要认识自己民族职业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对于传统职业精神的起源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现代多元的职业文化,才有条件在变化的职业世界里确立超越自身的职业理想并付诸实践。同时,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文化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要遵循“用事实说话”的价值性与需求性原则,以我国传统职业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职业精神课程资源的选取范围触及现代多元的职业价值体系,让学生在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横向的多元选择中领悟职业文化的永恒精神,最终达到对某种职业意义和生命意义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即非说教,也非诉求;既不是道德劝诫,也不是逻辑推理。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个体内心的体验达成精神层面的认同,而体验的过程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它要想获得自己的内容,并使其外部表现形式适合于这种内容,就必须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职业精神教育资源的选择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在考虑学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与社会生活贴近的工作经验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教育活动又对社会生活与职业活动的重新融合负有责任。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应最终理解职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真谛,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将职业活动重新引回日常生活世界。

3.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问题导向是职业精神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效方式。职业世界的活动经验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职业情景,建构职业事件,使学生置身其中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对职业情景悟解的基础上,感受职业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并对自我进行反省和审视,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意义作生命意义层面的整体把握,即通过职业角色或者职业事件寻找自我、确认自我与反观自我,这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将发生深刻的作用。因此,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组织过程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和规划。主题可以从职业生活及活动的关注点萃取出来,也可从职业文化的资源与遗产中获得,还可源自社会问题或议题,如“职业的价值:谋生、服务社会抑或实现自我”、“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等,更可以是学生自身的议题或关注的事项,如“世界500强企业最关注的职业品质是什么”、“未来20年,你将面临怎样的职场世界”等。总之,主题的确定必须关注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活动的自主程度,即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是被动接受、自觉适应还是主动创造?也就是说,主题的确立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是学生主体的自觉自主的探索性与创造。活动主体自己提出活动目标与任务,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行动步骤、研究手段,关注行为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进一步的行动。活动主体在活动中不仅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而且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才是对于职业精神培育最富有发展性意义的主题活动。二是主题本身的组织结构,即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结构设计,即围绕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职业经验,形成次级主题,并围绕次级主题架构更次一级的主题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3]。主题网络的结构越清晰且合乎教育的逻辑,活动主体越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这样的把握不仅有助于职业学习经验的迁移,而且有助于内在信念情感的形成。

4.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主题活动课程、实习实训实践课程是学校传承职业精神的主渠道,为此学校应开设好多种形式的活动实践课程。一方面重视并改革以职业精神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主题情景的创设,主题内容的审美化处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及反思;同时,注重在各类课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创新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通过规范实习纪律、学习先进职业人物、全程体验职业角色等手段及形式,增强实习实训课程的职业精神教育效果。此外,通过在校园及学校的图书馆、教室、会议室、餐厅等摆放象征职业精神的器物或人物雕塑,悬挂诠释职业精神的壁画等,营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总之,学校课程从传承与创新职业精神的目标出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有效设计活动主题,利用文体活动、社区实践、参观实习、专业比赛等形式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做中积累经验、感悟人生、建构活动的意义。

(二)师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主体传承

1.“师道”:教师承担“传道”使命的前提。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首先是社会和个体的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职业要求,其次是教育者以言教、身教等特殊方法把职业要求再转化为受教育者相应的职业素养。在这两极转化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职业境界不仅是自我的生命追求,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从教育者充分促成受教育者榜样学习的初级阶段,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主体性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发生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正如韩愈《师说》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在履行“传道”使命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为师的素养即“师道”。“师道”是对教师完成“传道”历史使命的严格要求,教师在职业中所体现出的“道”,即职业精神则是“师道”的重要内容。传承职业精神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因为自然文化生态下以师徒传承沿袭的传统,逐渐过渡到要求学校教育承担职业精神传承的责任,从而也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职业素质不仅表现为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践行,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学生职业价值世界的构建,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真正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延绵一种精神的要义,并伴随着具体的职业实践,完成各自的职业意义建构[4]。

2.教学:教师“传道”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要通过教师培养学生来实现。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对职业精神的传承。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途径。职业精神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交织中的觉醒和提升,强调师生间的精神沟通,要求“教师只能与学生共同探索,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去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5]。尤其进入大学阶段,教师要结合专业真正关注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职业发展意向和需要,理解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的选择。在平等尊重的主体交往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对于职业意义的理解,并在自觉认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积极付诸于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动职业精神创造性传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建构职业精神的过程。比如通过对“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职业精神师承效应的分析,师承效应人才链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勇于超越、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等职业精神相继延绵,成就了我国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

三、职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

(一)劳动和生活过程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之所以世世代代不断绵延和发展,就在于职业所蕴含的精神意蕴自身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其生命力的手段。如“祖传秘方”、“百年老字号”等文化标签,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表现古代社会里面生产生活传统的无上势力与价值,深深地将此等势力与价值印在每代人的心目中,并且极其有效地传延生产生活的风俗信仰,以便传统不失,团体团结。”[6]这种对所从事行业的精神意义的延绵,有机地融入于职业主体的劳动和生活过程,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强大和丰富。因此,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精神意识活动,人类的物质活动本身就内含着精神要素。也就是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职业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职业精神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传承主要包括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两种形态。

1.血缘传承。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关系,家庭、家族是最基本的劳动生活组织。个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承职业精神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是通过父母及血亲长辈的口传身授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敬拜自然。“自然”是人类最初的职业,这种发自内心的“职业精神”是“与神的对话与旨意”,是内心救赎的非理性的“文化遗传”。虽然人类最初并不懂得种种生活模仿(训练)的精神意义,而正是“有益于生存”的自然判断赋予了朦胧、混沌的原始职业意识所蕴含的“善”的要求。职业精神是一种关于“善”的精神的延续,人类据此获得在劳动生活过程中维持一套善良品行的秩序。所有的这些秩序由于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最初通过血缘关系,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刚刚进入社会传统之中的每一个新人,并在传承过程中促成了职业精神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业缘传承。职业活动中的精神生活并不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职业个体的所思所行体现出群体或组织的特征和意志,如商业领域的“童叟不欺”、医学领域的“仁心仁术”等,各行各业都有体现自身职业特征的规范要求。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呈现出行业特征,其传承方式称之为“业缘传承”。业缘传承最基本的形式是“师徒传承”。从入门前的考察习俗、到举行拜师仪式,再到入门后的培养,最后到举行出师仪式,这些具有行业特征的程式和规范以及技艺本身构成了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7]。古代的“师徒传承”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模式,师徒一起生活、学习、讨论,“徒弟与主师,亲若父子,俨然家族,彼此之间,于道艺外,犹多密切感情,其能得圆满之效果”[8]。正是这种“情感效应”的积极作用,师傅尽心为徒弟传职德、授职技。一传十,十带百,带出了一代代职业人,使优良的行规得以继承发扬。当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剥削,但是正是这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学徒制度使得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合为一体。

(二)企业生产和培训过程

生产经营是企业之本,企业的职业精神都是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结合生产经营实践,是企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同时,企业培训与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不仅是沟通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渠道,更是指导员工职业行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1.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员工职业精神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情理交融、潜移默化地点滴培养和引导,使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严格按工艺规范操作。生产过程多达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每个职工都必须严格执行每道工序严细的工艺规范。二是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应紧紧围绕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全面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健全质检员队伍,建立“质量否决权”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纪律。工艺操作的准确无误和质量的稳定可靠,是企业产品畅销市场的保障。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立即按照规定纪律严格处理的过程,是企业精神得以落实的保证。

2.举办多种职业培训,营造职业精神传承氛围。职业培训是企业“德、诚、信”文化代代相承的重要途径。一是多种途径开展敬业爱岗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编写企业发展史,引导员工以史为镜,规范个人言行;拍摄企业成长故事,让员工透过形象生动的影视史料体验职业精神的可贵;建立微信平台,发动员工收集身边体现企业精神的人和事,及时共享与传播,让员工从关注中认同和践行职业精神。二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影响职工。企业优良的职业精神得以继承和弘扬,与一批优秀员工典型的示范作用密切相关。特别是艺德高尚、身怀绝技的老职工,是企业品质和声誉的名片,他们的事迹介绍,在职工中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抓住实例和机遇,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比如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中,京城61家同仁堂药店支撑了全北京近一半的药量。为此,同仁堂承受了600多万的政策性亏损[9],用行动再次诠释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传统精神。

参考文献:

[1]段文灵.马克思“实践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8(1):33-38.

[2][美]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8.

[3]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7):40-42.

[4]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6-26.

[5]杨跃.论教师的责任伦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0-83.

[6][英]马凌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 李安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7]殷俊玲.晋商学徒制习俗礼仪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73-77.

第4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 职业精神 培养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不断深化,但这些变化和改革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应用能力等硬技能方面,往往忽视了对职业精神等软技能的培养。职业精神缺乏已成为当前制约高职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高职生职业精神培养与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课题。

一、新时期职业精神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2010 年9 月,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1 年9 月教育部、财政部在《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中要求高职专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说明国家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是对职业理念和职业责任及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是对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及职业荣誉的升华与深化。它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要素,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表现为从业过程中的热爱、严谨、细致、负责、高效的行为及风貌。新时期职业精神是对传统职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由多种要素构成:一是思想意识,即职业团队的归属意识、职业岗位的热爱意识、职业理想的实践意识、职业协作的和谐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二是风范品格,即实现职业憧憬的执着态度、发奋图强的进取性情、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开拓创新的求异品格、服务社会的人文情怀和诚实守信的仁义品质;三是实践动力,即昂扬激越的工作豪情、充满活力的实践风貌、坚持不懈的信念追求、紧跟时代的活泼朝气、敢于竞争的不屈斗志。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首先,职业精神培养有利于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这是学生谋求生存、胜任岗位、服务社会、在职业生涯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其次,职业精神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良性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只有向企业和社会输送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后,职业精神培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职业精神缺乏成为制约高职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却反映很难选到理想的员工。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精神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表现在择业观念上,往往挑剔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导致一些岗位趋之若鹜、一些岗位无人问津;表现在敬业精神上,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表现在创业意识上,自主自立意识淡薄,缺少吃苦和奋斗精神。此外,对工作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诚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在高职生中也较为普遍地存在。

2、教育主体忽视职业精神培养

(1)职业精神教育观念滞后,缺乏制度保障

社会上对于“只有高技术才有高薪水”的片面宣传,使得外部大环境对职业精神培养较为轻视,教育系统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认识也不明确,没有将职业精神培养上升到职业人才教育内涵的高度,使学生误认为只要有技术就行,片面追求实用,认为职业精神是就业之后在工作中自然养成的事情。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技能教育的实施,在财力、人力等方面都优先保障和扶持,而对职业精神培养却缺乏可靠的制度保障,甚至一些院校以学制短、职业技能要求高为借口而故意忽略。

(2)职业精神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职业精神培养的独立课程,大多仅限于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更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精神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形式上看,片面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基本上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其他培养形式;就业指导课则更注重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等显性职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精神这一隐性素质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深远影响。很多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岗位技能、职业技能等易考查指标的验收考核,对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方面的考核往往不纳入测试或缺少可以量化的标准,也缺少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3)教师在职业精神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不够理想

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教科书、道德说教、奖惩制度都难以比拟教师的以身作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本人的职业精神对学生职业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当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德业分离、知行脱节、学术腐败、以教谋私、难于协作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教师在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中的示范性作用。

三、新时期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策略与途径

1、转变观念,加强职业精神培养的制度体系保障

高职教育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角度,都应转变只侧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大职业精神的教育力度,把职业精神的培养作为职业人的最基本素质来要求。要制定相应的与能力教育相配套的职业精神培养制度,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模式,规范考核方式,使职业精神教育有章可循。此外,高职学院还要加强这方面的人力、财力保障。要协调学院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确保职业精神培养既有理论教育教师,实践指导老师,也有结果考核环节,并拔专款进行支持,确保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精神培养

(1)切实发挥思政课、就业指导等课程的主体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职业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职业精神教学内容,创新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探讨有效的考试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职业精神核心修炼的内容,明确职业精神的特质,提高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认识,从而在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又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职业精神培养理念

专业课教育贯穿了高职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始终,且专业课程设置又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对应着相应的职业精神要求。因此,职业精神培养应融入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它是高职生成功转化为职业人的必要准备。专业教学不能只要求学生制作出有形的产品,还要结合行业特点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析本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精神,使职业精神培养融于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方法,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团队协作等专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从而把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综合能力的现代教育。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实训场所营造仿真的职业氛围,多开设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对抗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综合性课程。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创设职业精神培养良好氛围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沃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打造完善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首先,要把握校园文化的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坚持艺术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增加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用高雅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建立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质与格调。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如通过专题报告、简报板报、创新创业大赛、文化艺术节、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最后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阵地作用。要积极创建各种学习型、创新型社团。

4、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素养

社会实践一般包括实训实习类、军事训练类、社会调查类、勤工俭学类、志愿服务类、创新创业类等活动。社会实践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宽阔的渠道,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成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如通过军训可以磨练意志,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起修身立人的标准;勤工俭学则可以使学生经受劳动锻炼,明白劳动的意义,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实践证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自强、自立意识,是培养职业精神的有效方法。

5、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在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职业精神,在融入企业的过程中践行职业精神。学生和员工两者身份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开展企业文化讲座、赴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活动、组织拓展训练、开展“职业日”和“实践周”活动等方式“请进来”和“走出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6、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与示范作用

很大程度上职业精神的培养是靠教师实现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要培养高职人才的职业精神,首先要培养一支具有职业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使教师各显其能,激励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既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高职教师应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有自主探索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终身学习的积极实践者;要有良好的学习、人际交往、应用开发能力,与有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这些精神去感染学生,它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贾红. 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 唐昌珍. 职业精神之我见[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 王宇苓. 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第5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技工教育 语文教学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6-01

“构建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需求以及技工院校学生特点,是技工教育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就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以及学生转岗的需要而言,在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简析

所谓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与人们职业活动联系紧密,且与职业特点相符合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准则等的总和,它是对职业从业者在参与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与标准,是职业生活中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职业从业者的职业责任、专业胜任能力、职业纪律与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通常是以信念、习惯、观念等形式体现。办事公道、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爱岗敬业、素质修养以及服务群众等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从业者要乐于奉献、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尊职敬业,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水平。

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精神教育,主要是从“重构理念、认知职业、学会励志、学会做人”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研读探究中,养成正确的职业伦理,促进学生职业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人,学会共处。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主要是在深入挖掘教材中利于培养学生职业伦理以及涉及学生职业生涯方面的元素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在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语文实用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内质的引导与教育,从而使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的方法探讨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而言,要在充分考虑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教育的理念的基础上,集中从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增加语文课程在职业道德培养上的可操作性与人文性,多加注重人文关怀。当前,多数人将对物质的追求作为其精神寄托与人生追求,导致社会浮华之风蔓延,究其根本就是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失。因此,在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与信念,全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

在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渗透,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运用教材中利于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使学生在文本研读与欣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接下来我将结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语文(第2版)》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的《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写的技校语文教材为例,其中不乏有“走进职场”、“人生历练”、“人格锻造”等的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以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劳动版教材中,余秋雨的《信客》对老信客的一生:有信失信后悔弥补的描写,强调了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以及信客这一职业的路途艰辛。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在职业岗位中只有具备洁身自好、恪尽职守、诚信无私等职业道德品质,才能体现出自己职业路途中每一步的价值。而通过对《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教学,从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描写中,体会父亲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认真执着的品质。使学生从父亲的身上感受到要获得成功,并非靠幸运与机遇,最关键的是在于对工作以及目标认真、执着的态度。培养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职业道德品质。通过对《把信送给加西亚》(节选)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文中以“忠诚、责任感、执行力”为主体的罗文精神,让学生明白“成事先成人”,无论一个人成就了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在第一位。而忠诚、责任感等是人品的主要要素。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要相信与肯定自己,诚实对待领导,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在工作中,时刻加强责任心培养,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力求做到像罗文那样敬业,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忠诚、责任、服从以及执行”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因此,在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的职业道德渗透过程中,老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元素,通过对这些篇目地讲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职业伦理,从而在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全面渗透职业道德。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其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还可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各类语文教学活动,如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一方面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品质,自身道德建设。

相较于普通高中而言,技工院校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轻松,而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这就给技工院校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学语文以及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积极开展朗诵、辩论、演讲以及专题讨论等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但在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中,要注重与语文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并确保开展的各类活动要多结合学生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单元拓展训练环节,老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谁更重要”主题的辩论赛,使学生在辩论赛活动中,锻炼自身的口语才能、应变能力以及交际技巧,培养学生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这一主题辩论赛活动,使学生在课外的辩论资料的准备收集中,加强了职业道德的了解,并通过辩论实践,加深对职业道德的思考,从而使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三)使生活进入语文课堂,加强职业道德的渗透

生活即是学生培养职业道德最好的课堂,它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培养,就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使生活进入课堂。例如,在学习《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这一课时,老师可先组织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让他们积极讨论生活中的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行为,积极开展与这一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积极开展以“出租车司机应具备哪些职业水准”为主题的讨论或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具体职业或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品质。并在之后开展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出租车司机身上“尊职敬业、爱岗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模仿“今日话题”或者“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针对各专业特点以及语文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类辩论会、讨论会等。如,在会计专业的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财会人员要具备哪些素质”的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信息收集、交流以及表达这一全过程之中展开积极思考。同时,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也可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全面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提高。

综上所述,在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培养,要在了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与元素,强化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加强语文教学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1,(17):46-47.

[2]魏小敏.技工教育中语文课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作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3,(12):290.

[3]张丽.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对策[J].文教资料,2012,(15):41-42.

[4]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3):79-80.

第6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三企”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35-02

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开展具有某种行业典型精神特质的教育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师范类高职院校的“教师蜡烛精神教育”、政法类高职院校的“警察忠诚教育”、经贸类高职院校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等,都是极具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笔者拟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探讨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及方法,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

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及方法

文化需要载体加以呈现,传统的校园文化载体表现形式单调,缺乏着力点,组织机构单一,互动性不强。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应具有教育针对性强、载体表现形式多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效果良好等特点。经贸类高职院校的“企业家精神教育”形成了以“三企”进校园为载体的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即以“企业家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和“企业进校园”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企业文化熏陶、企业岗位标准达标训练、创业就业教育等,培育学生创业、创新、奉献、诚信和担当等企业家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一)企业家进校园

实施“双师”工程,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并聘为“经贸讲坛”讲师和大学生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业经历、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品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引导。

聘请企业家担任“经贸讲坛”讲师 开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经贸讲坛”,邀请社会和企业专家和行业能手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讲座、培训及报告会,营造高职教育文化氛围。

聘请企业家担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 建立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通过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职业经理人担任学生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在学生了解优秀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精神、专业学习、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企业文化进校园

开展“一做、一用、二学”活动。开展做职业人活动、实施企业“7S”管理、学习优秀企业创业史和创业榜样,激发、培育学生的企业家意识和胸怀。

做职业人 职业形象是职业人的外在表现,是个人职业气质的符号,呈现一个成功职业人的精神面貌与气质,对职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形象塑造,要让学生根据行业企业职业人标准着职业装,根据不同系别(专业)设计不同风格的职业装作为校服(系服);要强化职业礼仪教育,组织教师和企业公关人员编排契合职业礼仪要求的礼仪操,通过比赛促使全校学生学习礼仪操,规范职业礼仪,做准职业人。

实施企业“7S”管理 将企业管理方法用于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实现日常行为教育管理的校企“零距离”对接。“7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质(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在学生的卫生习惯、学风校风、劳动素质、爱护校园、文明礼貌、珍爱生命、节约资源等教育方面,可借用“7S”管理模式,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早操早课、上劳动课、礼仪操比赛、演心理情境剧、参加辩论赛,提倡不开“长明灯”、“永动扇”和“长流水”等活动,使学生熟悉“7S”管理要求,按照“7S”管理要求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学习优秀企业创业史 利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宣传世界顶级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使学生进入教学楼就能通过图文展示了解世界顶级企业的创业史和企业核心文化,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另外,可通过校企合作,结合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参与管理的专业文化馆,收藏各种与专业有关的资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香港运豪集团陈晓晖先生的帮助下,建立了香港国际车迷会模型汽车收藏馆,收藏馆接受国际车迷会及企业家捐赠的各种汽车模型和书籍,宣传汽车企业的文化和汽车文化,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了解汽车企业和汽车文化的平台,为实现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为高端技能人才目标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

学习创业榜样 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可帮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1)学习顶尖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学校组织师资力量,编写了《顶尖企业家成功之道》,该书记录了中外成功企业家的奋斗经历,他们分别来自金融、IT、传媒、零售和能源等各个行业,他们亲身创建的企业如今都已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甚至对某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读书节和读书推荐会等方式激励广大学生阅读此书,同时开设《优秀企业家成功之道》选修课程,为广大学生深入剖析企业家的成功之道,深受学生欢迎。(2)学习校内创业自强之星。为激励学生创业,可挖掘在校大学生创业明星,为广大学生树立创业榜样,学校精心打造了“经贸创业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每年从在校大学生中挖掘创业典范,宣传报道学生的创业事迹,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评选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榜样作用得到彰显。

(三)企业进校园

通过“两办两建”,引导企业进校园,架构校企合作育人桥梁。“两办、两建”即办企业人才班、办校园招聘会,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办企业人才班 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联手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参与“人才班”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设计衔接、毕业指导,并承担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办校园招聘会 通过办校园招聘会,将企业、人才市场引进校园。招聘会期间,企业开展宣讲、招聘活动,毕业生进场应聘,非毕业生担任助聘员,并要求非毕业生到现场观摩,通过看企业简介、招聘条件和旁听企业主管与应聘人员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企业理念,了解企业用人标准,通过人才市场鲜活的就业教育,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明确学习目的、规划学业、规划职业生涯、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校中厂” “校中厂”又可称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既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又能实际生产产品出效益,学生在“校中厂”可以直接参与“经营”,高职院校通过“引企入校”和“引企入教”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校中厂”,学生通过“校中厂”的实践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高,企业家的精神也能得到历练。

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创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经费、场地、指导教师上给予充分的支持。通过有效地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到“孵化基地”进行自主创业或创业实践学习,培养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使学生掌握创业本领。

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作用

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三企”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活动,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个人修养都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三企”进校园,营造高职院校“人人关心创新,人人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一条具有经贸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可推动高职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进校园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契合了时展对经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企业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增强了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可使新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有抓手,推动高职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基于职业特色的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服务于人才培养并具有本校特色 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改变职业教育“重教轻育”、“学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有载体并且要科学规划、统一组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临时起意、缺乏章法,要有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计划。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通过系统的载体和职业文化品牌,打造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协调学院各部门力量开展职业特色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有序、常态和可持续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开门办活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关门办活动,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企文化活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企业通过开展校内活动可宣传企业品牌、招揽优秀人才,学校也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深入的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彬.论以服务为精神内核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2]段洪斌.“校企合作模式”视域中的高职校园文化探究[J].科技信息,2010(12).

[3]舒本平.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才智,2011(1).

[4]张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

第7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尚武精神,;武术;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8-02

一、“尚武精神”的内涵

尚武精神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情深义重的侠客精神,广泛汲取精髓的学习精神,和谐发展的道德思想,马革裹尸的爱国精神。

1、战争角度分析

尚武的实质以战止战,达到震慑目的,并不是表面意义的好战。在长期以来,“尚武精神”都被看作是民族和军队的精神脊梁,希望军队对内崇尚武事,而对于每个军人自身可以拥有勇敢、忠诚、奉献、居安思危等性格特点。“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者也。”这是梁启超就总结千百年来对尚武的总结,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国近百年来也不停出现无数的英雄伟人。他们视国家命运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留下了自己最美的身影。

2、武术文化角度分析

“尚武精神”,是历经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特殊文化沉淀,在步入了现代社会新时代之后,依然发展不朽,内蕴博深,被众多智者、学者无限赞赏和推崇。“尚武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仁、义、勇、礼、忠、侠。“仁”作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推崇的是“以仁为本,其为轻,仁为重”的理论境界。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有言:人类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有一颗“仁”心,更能自我塑造一颗“仁”心。“义”与“勇”分别为儒家和兵家提倡的德行理论。古往今来,有“义字当前,理该重视。勇往无前,备受赞赏。”如今的“义”、“勇”教育思想也正是很好的诠释了“重义轻利,见义勇为”这一说。“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被冠以“礼仪之邦”,而我国也正是一直延续着自古推崇的的传统美德,宽以待人,诚信为本,尊师重教等精神广为流传,并纳入基本礼节要求,是习武人士的统一养道论之基本。而尊师重道更是自古武者的首要传统礼节。“忠”即指“精忠报国”中的忠诚,身心一致忠于国家,忠于思想,忠于人,这是尚武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侠”之本色即为气节,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尚武之人侠之体现,并且重承诺,生死不屈。“侠”之灵魂即为义,“侠”之根本即为武。“侠”就是尚武之人有为的体现。

3、民族文化精神角度分析

“尚武精神”隶属于民族精神领域,而民主精神并非只有武术精神,但尚武精神却是有着其它无法比拟的独特内涵,是专属于武术领域的精神文化。李斌与《论武术精神》一书中有谈及,武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起源于几千年前,历经历史长河仍奔流不息,受到几千年民族精神的文化灌溉,是经过历史进化和沉淀的精髓,同时也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定型。中国武术在讲究武道技巧的同时,更为注重的是品行,从古至今,武术传承传授的不仅仅是武,还有德,即武术精神。这是极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另类精神文明,奠基了武术精神的发展道路,经过国家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不断的碰撞和磨合,也为武术精神的养成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武术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个人的武德修养。讲究的是谨遵“尊师重道”和“孝悌仁义”原则,是每个武者必需的修养。武技必然重要,但德行不可或缺,需要做到武德并修,方能圆;(2)二、集体的道德观念。讲究的是以“扶危济贫,除暴安良”为荣,谨遵“公正”和“义勇”,是所有武者该具有的观念;(3)爱国主义精神。讲究的是谨遵“精忠报国”思想,是每个武者和武术组织必备的精神,实现的是“修身,爱国,奉献”的思想境界。

二、“尚武精神”在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

“尚武精神”的价值是人们通过武术行为或者从理论上主动感悟“尚武精神”的内涵,进而形成的与“尚武精神”的价值取向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并能将这种价值观念正确合理地用在生活各个方面,从而形成有益的个人和社会效应的客观存在。由于“尚武精神”所能影响的受众和社会阶层较为的广泛,为了使本研究更为地深入,故本研究将“尚武精神”影响的对象控制在当代学校无数教育上,并以此为研究起点,来深刻地把握“尚武精神”的价值。

1、培育和振奋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不断进化和沉淀,是经过各民族精神文化的不断碰撞和磨合,最终养成的特殊精神文化。在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民族精神起着维持、平衡、指引以及促进的作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粹,诠释着民族活跃的生命力、丰富的创造力以及稳固的凝聚力,书写的是民族共存发展的灵魂核心。

作为一个民族,要维系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就必须要有着自己独特的蕴含着文化精粹的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浓缩,是民族精神最直接、最突出的展现,是培育和振奋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的最佳工具。

2、有助于学校武术教育和中国武术体系的发展

武术是专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底蕴,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需要永不停歇的传承下去,随着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因此,武术成了学校体育教学项目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太多的高科技慢慢浮现,而蕴含着民族气息的武术教育却逐渐被冷落,武术发展收到了阻碍。正所谓民众要在社会上生存的自在,必须要有思想,而国家要在世界上展露,就必须得靠教育。而中国武术能顺利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学校的教育,关乎着武术发展的命脉,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可塑性,能够很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但中国武术缺乏的就是被重视。

“尚武精神”这一精神教育素材不仅是促进学校武术技术教育和激发学生习武热情的内容,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民族传统文化及国防思想教育的优良内容。“尚武精神”的内涵和用处若能被社会所认知,其价值必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首先,“尚武精神”这一以武术为主要载体,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一旦得到广泛认可,将引起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武术管理部门的重视,进而采取措施促进“尚武精神”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尚武精神”在学生中的弘扬会促进学生对武术及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有利于学校武术教育内容和质量的提高。最后,最重要的是如果学生自己完全理解了“尚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他们将会主动接受并培养“尚武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承,进而使学校武术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实现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

3、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

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具有新生创造力的社会。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将对知识、劳动、人才以及创新的尊重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这几项内容。也同时是增进社会活力的重要基础。

“尚武精神”是从武德和勇武中提炼出来的社会公德和民族精神,是习武之外的人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进一步时间和感悟的。况且又有学校武术教育这一极佳的传播途径,如果能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添入“尚武精神”的教育并弘扬,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为学校国防教育提供精神和物质资源

国防教育是抵御外来侵略、颠覆敌对势力、保卫以及捍卫国家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和提高认识,让大家多参与有关国防建设的社会实践。国防教育主要分为提过国防技术技能、促进国防知识宣传和怎进人民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于强身为国,提高国防意识,形成卫国兴邦的共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朴素理论。并且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领土纷争不断。

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及民族凝聚力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的大事。相对的和平,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越是处在和平时期,越要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小学、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教化育人、强健体魄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只是停留在肢体技艺的传播上,而且项目和内容过于简单划一,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是只朝着国家政策偏向的竞技武术目标发展。严重缺乏对武术文化,特别是“尚武精神”的认识和传播,很大程度上泯灭了武术这一“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文化项目的教育价值。

国防教育的内容中的国防精神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是最为重要和突出的。而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精神教育的核心。而且,“尚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心思想的,它与国防精神教育相契合,是非常好的精神教育资源。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与国防教育互为支持,国防教育需要尚武精神的发扬。中国的国防教育离不开体育和武术的有机结合,并作为表现方式之一。学校组织的武术教育如果能与武术完美结合,并结合独有的尚武精神,无疑可以推进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并增强国防实力。

三、总结

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足以告诫国人,没有爱国奉献精神的民族只能让人民受苦受难,并被世界所摈弃。

尚武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强大支柱,经过历史车轮的磙碾依然一枝独秀,奋发不息。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这种精神将向奥运火炬一样,薪火不灭。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来继承尚武精神衣钵,并通过学校这个组织和平台,把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可以说尚武精神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本。也是形成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

因此,学习“尚武精神”不仅仅是为了给予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尚武自强的基础,更是为了达到强国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精神的历史演变及21世纪发展的新趋势[J].体育学刊,2008.10.

[2] 郭守靖.文化学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

[3] 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2007.1.

[4] 刘涛.论武术精神内涵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在21世纪的新拓展[J].中华文化论坛, 2009.3.

[5] 李 斌.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搏击,武术科学,2005.5.

[6] 李岳兵.浅析传统武术精神对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8.8.

[7] 温 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

[8] 于 江.和谐理念与尚武精神的内在统一[N].中国国防报,2010.

[9] 田卉群.尚武精神的逆反[N].北京日报,2007.

[10] 吴永杰.“尚武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传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1] 吴永杰.“爱的武术”合气道[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67-70.

[12]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

第8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一、传统《科学》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简言之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精神则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个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传统的《科学》课程注重逻辑、系统化、网络化的科学知识结构教学,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忽视了《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方面的应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标准化,忽视了学生个性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误导学生认为《科学》课程除了课本上枯燥的概念、单调的定律之外,只有习题,还有试管、小车、斜面、滑轮之类仪器,让《科学》变成被普遍认为是困难的课程,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其敬而远之,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陷入于离奇古怪的科学或化学情景之中,经受大量的思维技巧和繁杂的数学推理训练,这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低下。

二、《科学》课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科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生活化、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突出人文精神教育。

教师应通过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民道德等人文精神。新教科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参与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科学》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正意识和爱国情感。

中国古代科学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课本中许多故事都是讲科学家的人生奋斗经历与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在当时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就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法,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科学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毅力。

讲述科学的发展史,教师要注重介绍科学发展过程的曲折和艰难,比如:法拉第历经10年之艰辛才揭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奥秘,布鲁偌为坚持“日心说”与宗教势力斗争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等等。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真理的相对性和科学发展的必然性,认识科学上的辩证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许多科学家感人的事迹和他们对人类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比如:居里夫妇坚持不懈,用四年多的时间从30吨铀矿渣里提炼出0.1克镭;布拉凯特从两万多张云室照片的四十多万条x粒子轰击氮核的轨迹中推出的正确的核反应方程式,等等。教师用这些史实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通过丰富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知识。科学实验不仅有教学的意义,而且有教育的功能。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品质,均起重要作用。

如在讲述物体运动时,笔者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自己做实验,采集数据,记录并分析数据结果,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科学图像,通过对比,从中发现这种运动的规律,找到与以往旧知识的共性。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思考与互相讨论,得出物体运动的特点。笔者通过这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假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我布置了《汽车刹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利与弊研究》这样的专题,既包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有的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有的学生专门到汽车维修中心去找师傅请教,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学习力学知识的重要性,能从实践中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有益、也是有趣的,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科学品质。

(三)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提倡将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自然科学教学课堂,教师要充分地给予学生鼓励,哪怕他们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新课程的科学实验探究中,需要学生尽可能地能提出假设。这时,我们需要鼓励他们作出假设,而不是让他们判断假设是否正确。特别是对一些能引起新问题和有创造性的答案,更需要鼓励。教师的鼓励,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消除胆怯和依赖的心理,无拘无束地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因为即使错了、失败了,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讥笑。

如在测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教材中的实验仪器是用水、量筒来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而有的学生却提出用细沙、量筒来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面对如此想法的学生,我们是盲从权威,扼杀其创造性思维?还是先肯定该学生的想法,并支持他们去探究呢?不少教师由于不具备“人文关怀的平等观”,不能分辨出学生是创造意识还是真的捣蛋,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探究,最终只能损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教师遇到学生意见与自己不一致时,则一棒子打死,只准求同,不准存异,无异于佛家的“杀生”。

第9篇:劳动精神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育德树人;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要把育德树人落到实处

德育的本质是育德,通过育德实现育人的根本任务。育德树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一)社会生活中育德树人

育德树人是一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育德侧重于社会意识形态,树人侧重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育德树人既受制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受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制度等的影响。

(二)知、信、行协调统一中育德树人

人生行动与人的认识态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行动决定人的认识态度,人的认识态度影响人生行动。在育德树人过程中要提高人的认识态度的导向和人生行动的规范的协调统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切实强化学情意识,周全细致地了解中职生的专业情况、身心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爱好兴致、疑问困惑,是落实育人为本的具体而实际的表现。

(三)有效的教育系统中育德树人

育德树人是一种系统的、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中职学校学生、中职学校教育的环境、中职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育信息等要素构成,它们彼此作用相互联系,而且每一要素都有其形成变化的规律与特征。

二、要着力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着力培育中职生乐业、敬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勇于创新等职业精神。

(一)更新观念中培育职业精神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应转变只侧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旧观念,注重培育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制定与职业能力教育相协调的职业精神培养制度,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改革职业教育模式,规范教育考核方式,使职业精神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二)课堂中培育职业精神

德育课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职业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要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通过教学和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修炼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把握职业精神的本质,提高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及职业责任的认识,从而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领会职业精神的要义。

(三)示范中培育职业精神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是职业精神的积极推动者,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有自主摸索、锲而不舍的职业精神;人际关系和谐,与有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三、要做中职学生职业成长的引路人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一)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把德育有效融入中职教育全过程,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载体,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树立行行出状元的信心是中职德育有效推进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从四个层面切入:明白就业目的;建立爱厂如家的理念;把握职业规范准则,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

(三)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探讨现代社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在各种活动中渗入生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调试职业心理,帮助他们强化巩固健康的感情体验,矫正不良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变化和职业选择,培育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作者:赵生山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