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实用财务会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用财务会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都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不断发达,通货膨胀以及越来越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适用,于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逐步得到应用和完善,当然无论哪一种计量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将这两种计量模式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因此未来的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主要计量模式将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双重计量模式。本文首先提出可能影响会计计量模式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了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计量各自的特点并探讨了这两种模式的局限性,最后提出双重计量是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影响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因素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对会计计量的选择起到根本性的导向作用,要达到的会计目标不同,所选择的会计计量模式就不同。目前,有关会计目标理论主要存在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种学派。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它认为历史成本是以资产或负债取得时的交易价格并经交易双方认可为基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因此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发展的,倾向于目的性基础,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方便为管理当局及其他投资者提供相关且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对象

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所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不同。对于大多数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而言,选用历史成本计量能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一些存在活跃市场的非金融资产、企业兼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动态的财务信息。

(三)管理层风险偏好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也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风险厌恶者倾向于选用历史成本计量会计要素,这样能更平稳地获得现金流入;而风险爱好者则偏向于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获得更多现金流入,但也能承担损失的风险。

(四)资本保全

资本保全(也称资本保持)是指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也要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蚀。资本保全包括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种观点。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所应保持的是货币资本的货币金额,在扣除当期与所有者任何的交易之后,其超额部分就是当期收益,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或现行市价计量模式;实物资本保全观则认为要保全的是实物资本,即企业实际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只有在期末生产经营能力超出期初生产经营能力,在扣除当期与所有者任何的交易后,产生的超额部分才是当期收益,要求采用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五)经济因素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应以能够符合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为根本前提,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物价趋于稳定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企业会计信息及经营状况;在物价剧烈波动情况下如果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会高估或低估企业利润,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这时就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六)政治因素

政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的,它对会计也产生着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向了极端,到处充斥着虚假的会计信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导致了资本市场近乎崩溃。为了重建资本市场,美国先后出台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组建了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资本监管市场的要求,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而公允。鉴于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成为最佳的选择。在我国,九十年代末,财政部指出要在会计准则中逐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来由于我国缺乏活跃市场,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因此在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改了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改用历史成本计量。其后,随着不断地尝试与实践,财政部也在不断修正对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态度。

(七)其他因素

像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素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等都影响着会计量模式的选择。

二、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一)历史成本计量的特点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以交易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进行计量,它反映的是过去的交易价格,只要以后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发生变化,则不再进行后续计量,对企业持有的资产或负债始终保持其初始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反映了客观事实,且具有可验证性,为报表使用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并能有效防止企业为达到某些目的弄虚作假,粉饰报表。因此一直以来,历史成本计量都是最基本的、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唯一的计量方式。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市场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一般是根据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来确定的,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就参照同类或相似资产、负债的交易价格确定,如果都无法取得,就只能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现在的交易价格,并能预测未来的交易信息,因此能适应金融创新的需求,也能在物价波动的环境下保持会计信息的相对准确,使企业资本得到保全。较之历史成本,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从而提高了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公允价值计量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的出现是历史或时代的选择。

三、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双重计量

(一)财务会计的单一计量模式存在局限性

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反映的是过去的交易信息,忽略了对经济事项动态的描述,无法反映现在甚至是将来的信息,如果在会计实务中单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可能会导致报表利润虚增。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其特点是价值波动大,如果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准确反映其真实的价值,甚至可能产生很大偏差,不利于报表使用者根据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而公允价值虽然能反映现在或将来的交易信息,从而受到报表使用者的追捧与推崇,但是由于现代企业的各类资产、负债花样繁多,市场环境又不断变迁,导致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甄别,其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判断难度很大,而且大部分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无同类或相似价值可参照,只能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因此其确定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另外,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公允价值的取得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再者,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在会计期末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尽可能准确认定,这个过程增加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信息成本,而且要求会计人员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双重计量模式是我国当前会计计量的必然选择

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市场经济已经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缺陷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计计量将处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存的局面,这既符合受托责任观的要求,也达到了决策有用论的目的,兼顾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历史成本是由当时交易各方基于自身利益共同协商的结果,不代表任何一方的主观意志。它虽然反映的是过去的交易价格,但却能追溯当时的交易信息,告诉投资者和债权人过去已发生的财务事实,能如实描绘出企业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运行的轨迹,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的交易信息,这一优点是其他计量模式所无法取代的。但正因为历史成本计量反映的是过去交易事实,无法提供现在甚至是预测未来的交易信息,但市场的发展是动态的,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中,尤其是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会高估或低估企业利润,不利于投资者根据报表数据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影响投资决策。另外,随着近年来金融工具的使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涌入,使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多变,这种情况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虽然一度时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计量推向风口浪尖,但仍无法遮掩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当然,正如前面所述,没有一种计量模式是完美的,公允价值计量也有着其无法避免的缺陷。要获得公允价值,必须有这种资产、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参照同类、相似资产负债的交易价格,两者都没有,则要采用估值技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估值技术是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由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算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另外折现率的确定也有很多不定因素,导致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这为企业管理者弄虚作假、粉饰报表提供了便利。由此可见,单纯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是不现实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市场提供可靠而又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于大部分非金融资产和负债而言,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一些存在活跃市场的非金融资产、企业兼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另外,在物价平稳的时期,主要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能最大程度地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的财务信息;在物价波动比较大的时期,尤其是近年来通货膨胀加剧,应更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才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行市价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简而言之,双重计量模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刘利芬 单位:广州瑞威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苏力.透析公允价值计量的虚拟性及其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27(12):246-247.

[2]刘松.论会计计量对收益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18(49):37-38.

[3]何艳、张斌.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存探讨[J].商业会计,2007(19).

[4]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财会研究,2010.02.

第2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时间如流水般,转眼间两个月的试用期就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又学到了许多以前从未学到的东西,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我在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会计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以前的工作经验对我从事新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很多事情还需要重新认识和体会,学习和实践相互融合才能产出成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单位领导的耐心教诲,离不开公司同事的关心和支持。

两个月试用期已经过去,在新的岗位中,我对本公司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学习。现对本职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个人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工作,一切都将是新开始,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及精通的过程,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心态——虚心的、积极的心态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刚开始的几天是关键,于是我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以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二、在这期间,在财务和内勤上我作了如下具体工作:

1.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办理费用报销,现金、支票的收付业务。

2.每月第八个工作日按时作好单位职工的薪金发放。

3.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月末编制会计报告单。

4.填写税务申报表。

5.完成财务负责人交待的工作。

三、要作好会计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绝非“雕虫小技”,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财务收支的关口,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1.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

2.学会制订本职岗位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财务控制、监督的作用。

3.会计人员要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4.会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既要有内部的保管分工,各负其责,并相互牵制。

以上是本人对这两个月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仍然努力、拼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我要感谢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对我在工作及生活中给予的帮助。谢谢大家!

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六个月的时间轻松快乐的度过了,我如实的做下打字员的试用期工作总结。能成为我们厂的一名打字员,深感荣幸。自从进本厂以来,在业务主管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人认真学习,严格履行工作责任,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

一、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进 厂以来,在业务主管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本人很快就掌握和熟悉本岗位工作的要求及技巧,严格做到按时按量完成厂里交给的材料和文件的录入、校对、复印 等工作,保证打印材料准确、清晰、整洁,符合材料的规格。在文字排版上尽量设计的美观些,努力做到让打印出来的文件或资料便于大家使用。

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学习

进厂以来,本人尊敬领导,与同事关系融洽。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本人自觉认真学习本厂、本部门、本岗位的各项制度、规则,严格按照厂里制定的工作制度开展工 作。能够坚持学习政治理论、与文秘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三、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为 了明确文印室里的办公耗材使用情况,我们制作了“文印登记簿”,对打印、复印或油印超出材料,都要如实登记。对于文印室里的计算 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和其它物品,能够严格管理好,保证文印工作顺利进行,并在工作中学会这些设备的简单维修与保养。

四、忠于职守,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第3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工作 公允值 实践探索

公允计量基准主要有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计量财务的基本准则,使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是当前财务工作中主要使用的一种方式,有效的将负债过去的价值和企业资产反映了出来,属于过去时的计量方法。但是在未来预测和评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找的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方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公允价值的基本意义

(一)符合会计的目标发展需求

在财务报告系统中,会计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将企业实际的财务情况反映出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要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由于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将当前资源的价格反映出来,只是对获取时的价值进行证明,对于经济资源具体的变化情况和具体的价值无法准确体现出来。而公允计算价值是利用交换价格的计量为基础,评估现金流的基本情况,可以更加科学、真实的将我国财务的基本情况体现出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提供出真实的经济资源变动信息,而且可以对企业将来先进流量的信息进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和权责发生制度相符合

在财务工作中,会计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在发生事项或交易的时候,要求会计进行确认,对于一项负债和资产来说,会计除了需要对这个项目的发生进行记录,还需要对项目日后的变动情况进行记录,此时就对权责的使命进行了确定。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产生的现金后果的情况和事项都会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了影响。权责发生制度除了要对现金收付情况进行体现,还要将日后的变动情况进行反映。在新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度是确认会计的基础条件。所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行为。

(三)和资产计量的核心地位相符合

在财务工作中,资产计量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在美国的FASB财务会计结构,就是将计算资产作为工作的核心,将资产概念作为出发点,计算和确认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是对这个理论进行模拟,将计算资产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对资产的概念进行了规定,是在企业事项和以往的教育中形成的,是由企业进行控制的,对于将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资源就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这种规定不仅将资产的地位规定出来,更加重视资产的价值,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利润,是一个可以用来进行利用的资源。在应用公允价值的时候,就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和企业资产的现行市价体现出来,使用现价资产对历史成本进行取代,这和资产计量的需求相符合。通过使用公允价值,可以将企业当前的资产的未来收益情况反映出来,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因此,公允价值和资产界定的概念相符合。

(四)和会计的本质相符合

对于会计的本质来说,界定形式一直很多,存在的异议也比较大。在对会计概念进行确定时,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存在。有的人认为会计是一种控制的管理活动,为决策人员提供了最原始的信息。会计的职能是企业经营情况、信息情况、数据情况和财务信息情况的参考依据。因此,反映职能是会计职能的核心内容,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具体的经营情况,而且也将经济活动的历史反映了出来。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就是对财务信息进行体现,所以说公允值的应用和会计的本质是符合的。

二、公众价值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企业的资产种类很多,而且当市场环境不同时,无法准确的确定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对市场上的活跃价格进行判断。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能取近似值或进行估算。此外,现值技术是判断公允价值的主要形式,由于投资人员、管理人员对投资的期望值存在差异化,在预估现金流量时也会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确定公允价值时有比较强的主观性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公允价值对交易双方的判断价值有较大的影响,虽然有一些会计事项可以找到一些比较相近的交易价格,但是还有一些交易价格只能进行预估[3]。由于商业活动具有保密性和信息阻断性,在判断公允价值时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数据的客观性造成了影响,降低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三)信息成本比较高

在对会计计量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企业会计人员在各个会计期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使用公允价值对负债和资产进行认定时,会导致企业的信息成本增加,因此公允价值成本要比历史成本花费更多的成本,相应的报表准备成本也要增加,如果得到成本在效益以外,仍然使用允价值进行计量,那么就违反了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

(四)很容易操纵利润

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比较差,过于主观,就会出现管理当局操控公允价值的情况,出现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三、正确运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一)对公允价值估计时的影响因素进行清除

第一,要对数据获取技术进行改进,对信息数据的获得途径进行扩大,要选择具有良好素质的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熟悉,要保持信息人员的独立性,在读取数据时,要按照重要性的原则进行收集。要对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考虑,当两者有冲突的情况出现时,不可以因为成本比较高将数据的整理放弃。

第二,要提高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传统的记账、报账、算账等观念进行改变。通过对会计人员掌握的知识进行改善,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教育时间,对考核力度进行提升。通过设置考核方法,考核会计人员,制定对应的奖励措施。此外要将实践和理论做好,组织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对会计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提高职业判断水平,保证所有的会计人员在懂得报账、算账、记账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成为企业决策人员的得力助手。

第三,对于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要根据市场上近似的价格作为公允价格, 在无法得到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时,要聘请具有评估资质的机构对负债和资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价值当做公允价值。为了防止评估机构和交易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串通的情况,要采取相应的监督制度。

虽然公允价值的实行困难重重,但是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不断的的提高、相关的会计制度不断完善、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将会代替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

(二)对公允价值进行合理利用

在利用公允价值的时候,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公允价值,虽然在实施公允价值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将公允价值放弃,因为公允价值的使用将是未来财务价值发展的重要方向。除此以外,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公允价值进行运用。由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和日渐成熟的环境市场环境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很多负债和资产的交易市场不够活跃,于此同时,市场价格的交易系统缺乏完善性,交易的可验证性和规范性缺乏。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还缺乏运用公允价值的能力。因此,在运用公允价值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计量属性进行运用。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很多公司无意中都会运用到公允价值,由于各种会计要求存在差异性,对计量属性的要求也不同,无法使用公允价值对会计事项和会计要求进行计量,短时间内还无法对历史成本进行取代,特别是在我国会计造价严重的情况下,更无法对对公允价值进行大规模的运用。对于这种情况,在运用公允价值时,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运用,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确保公允值的顺利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锋,肖瑶.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小样本的经验证据 [J].统计与决策,2005,(02):101-102

[2]朱海林、王展翔等:公允价值会计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金融稳定形视角[J].会计研究,2004,(06):57-58

第4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应付利息;债券溢价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在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际利率法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汇。在涉及到长期债权投资和债务筹资的经济业务中,实际利率法是进行收益确认或利息摊销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在金融资产一章,对于投资者所购入的债券,如果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话,该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再比如在融资租赁一章中,无论出租方还是承租方,其收益或利息的确认也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处理。除此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的利息费用确认也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由此可见,实际利率法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学生会觉得学习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理解了实际利率法得真实含义,掌握这种方法并不难。

本文将以债券的发行为例,通过对实际例子进行深入的分析,来阐述实际利率法的具体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很好的掌握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将以例子解析的方式详细介绍对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假设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了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发行价格为1043.27万元。债券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6%,实际利率为5%。假设,债券的利息费用应全部计入财务费用。要求按照实际利率进行会计处理。

本例中债券的发行价格大于其面值,属于溢价发行。债券发行者甲公司之所以能够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将债券卖出,是因为债券的票面利率大于其实际利率,我们可以理解为,因为甲公司在将来支付利息时,按票面利率支付的利息要高于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溢价部分其实是甲公司提前所得到的利息补偿。

按照实际利率法,甲公司对该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在本例中,如果能理解上表中各项目的对应关系,那么实际利率法将很容易掌握。表中的期末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债券发行方尚未偿还的本金。在2008年1月1日,债券以10432700元的价格发行,甲公司实际融到的资金为10432700元,甲公司实际收到的高于债券面值的溢价432700元也属于本金,也应该承担利息费用,那么在实际利率法下,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该确认的实际利息费用就是521635元(即本金104327700×实际利率5%),而2008年年末甲公司按照票面利率应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为600000元,实际利息费用和应付利息并不相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600000元的应付利息中含实际利息521635元,两者的差额78365元(600000元-521635元),属于甲公司所偿还的属于本金的债券溢价部分,即表中“溢价摊销”一列其实是甲公司在每期的应付利息中所偿还的本金部分。在2008年12月31日,由于甲公司已经偿还了78365元的本金,那么摊余成本也即尚未偿还的本金就应为10354335元(10432700元-78365元),从而2009年的600000元的应付利息中包含的实际利息费用应该为517717元(本金10354335×实际利率5%),两者之差为82 283元,乃是2009年甲公司所偿还的债券溢价中属于本金的部分,因此在2009年末,该债券实际上的本金为10272052元(10354335元-82283元)。以此类推,以后每期应付利息中所包含的实际利息费用以及溢价摊销和期末摊余成本的理解都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表中最后一期即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应该倒挤着计算,因为最后债券发行者需要偿还的本金和面值相等,因此最后一期应把所有的溢价摊销完毕,那么最后一期摊销的债券溢价就应该为94938元(10094938元-10000000元),也就是说最后一期600000元的应付利息中含本金为94938元,本期所确认的实际利息费用则为505062元(600000元-94938元)。

根据实际利息计算表中计算出的结果,甲公司在债券到期前每年末有关利息的会计分录如表2所示。

本文以溢价发行债券的利息摊销为例,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剖析了实际利率法的内涵,希望能够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一会计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郭继宏.债券利息调整两法相较 计算法简单明了[M].北京:中国会计报,2008,11.

第5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 财务会计;合作式案例法;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77-02

1 合作式案例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财务会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作为一门学科,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会计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艺术,则强调会计实践性的特点,要求会计人员从自己面临的会计实践出发,具有创造性地解决会计特定问题的技巧能力。因此,财务会计教学注重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一名合格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目前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独享”,在集体中或孤僻、害羞,或霸道、独断专行,不善于沟通、协调、合作。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大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一课,尤其是将来要从事的会计工作,因为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编制会计报表,一套会计报表的编制实际上是一个流水化作业,需要财会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成为财务会计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合作式案例法是实现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最直接教学方法。合作式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能力的原则,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思路,即每个项目通过案例引入理论,学习小组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检验理论,教师适时解答疑问,最后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资料再把实践升华为理论。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仅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而且让学生知道理论“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会知识之后,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又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与他人合作逐渐完善自己的思路。既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又展示学生个人能力,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在不断尝试中进行职业设计和定位。

2 合作式案例法设计流程

2.1 理论精讲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理、提炼,形成课程体系;其次,针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讲重点、难点,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最后,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2.2 案例研讨

1)精选案例。以消化本章或本节理论内容为目标,选择教学案例、热点问题或企业实际业务,突出理论对实务的指导意义。

2)组建团队。本着自愿原则由学生自由搭配,组队时要注意组员的搭配,形成3~5人的研究小组,选出小组长,并为组员进行岗位分工,如记录员、发言人等,但各种分工应相互轮换,增强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3)小组研讨。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案例,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进行研讨,开展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字组织与表达、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沟通、团结协作等能力。

4)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发言人做小组主题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提问。教师针对发言情况进行启发、引导,做出鼓励性评价,规范或纠正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5)提交报告或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小组讨论记录、小组案例分析报告、自主学习报告、实训作品。

2.3 自主学习

根据学习目标,小组分配自学内容,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教材等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对于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咨询教师,或与学生共同讨论。

2.4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1)过程性学习,包括课堂发言、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

2)自主性学习,包括小组综合表现、团队配合情况、讨论课发言及小组研究报告质量。

3)终结性学习,指教师期末进行组卷并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既考核基本理论,又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的运用能力。

3 合作式案例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模式探讨

3.1 课堂案例讨论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准确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首先,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如“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提出问题:有人认为为了取得可靠的会计信息,宁可牺牲相关性,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安然事件,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初步形成自己的意见。其次,在课堂上小组代表发言,展开辩论,得出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都是使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质量特征。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存在哪些不足,帮助他们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培养他们会计思维和应用能力。最后,教师指出讨论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解释。

3.2 现场观摩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在课程实习中采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去参观实习,学生通过观摩,可以最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的流程以及会计业务的处理,从而感悟会计实务,属于现场教学的一种。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首先组织学生参观有关证券交易所营业部,让学生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流程。其次让学生到证券交易所观察股票的交易情况,分组研究以下问题:

1)如果现在购入一支股票,按什么价值入账?交易费用如何处理?

2)股票持有期间,获得股利计入什么账户?股价发生变动如何处理?

3)出售股票,投资收益该确认多少?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解决以上问题,树立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概念,完成会计由抽象到形象的过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模拟仿真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财务会计分岗实训项目。按企业会计部门设置进行实践教学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置身于企业的实际情境中,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寻求理论的依据和解决方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极大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业务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根据会计实际操作的核算程序的要求,5人一组,由学生扮演出纳员、记账员、业务员、财务科长、银行结算员,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各岗位职责,根据业务发生情况,各岗位按岗位要求技能型操作,完成原始凭证的填写、传递、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等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在此基础上,结算账目,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实战性,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其次,小组提交实训成果,其他组评议,指出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指点学生规范性地进行会计分岗实训。

4 实施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教师的问题

财务会计教师大多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往往是从网上下载或从教科书的案例中选编,这种东拼西凑的材料的适宜性值得考虑。因此,引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就显得十分必要。他们可以通过讲座或座谈会,将亲身经历的案例作为素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还要坚持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4.2 学生的问题

学生实践知识少,系统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一直习惯于教师满堂灌教学,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形成了关注教师讲课的多、自主学习的少的被动局面。任课教师每次下课前都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他们下次上课时回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分组讨论时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资料尽心分析加工、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进行团队交流,积极踊跃发言,改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少创新意识的不足,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合作式案例法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框架,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是将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于合作学习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确立了教师、学生互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而且能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来。经过实践,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与突破。总之,合作式案例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贝洪俊,白玉华.基于合作式性学习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解读: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第6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一、岗位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

在傳统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容易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适应不了工作。而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不同,岗位化教学模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地将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对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其优势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岗位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当不同角色,充分体验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主动进行学习的兴趣。其次,岗位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依据岗位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安排,将理论知识传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最后,在岗位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间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途径

(一)重塑课程内容的新构架。在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重塑企业财务会应当根据计课程内容的新构架是最关键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来开展课程内容的传授,充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并注重知识体系的衔接性,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于一体,而在教学环节应当坚持理论讲授以实际够用的原则,并进行分岗位教学,提高学生处理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防止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此外,在实践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岗位实训、单项实训以及综合实训等方式,通过有点到线,再有线到面的实训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完成教室向职场的顺利转变。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岗位化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企业财务会计岗位为依托,模拟能够代表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职场场景,并以企业财务会计岗位需求为中心点,来开展知识传授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教学活动,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分析案例、分组探讨、角色转换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的引进,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将企业财务会计流程及岗位工作内容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出来,使教学过程更逼真、更生动,从而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目的,这与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按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应当选用合适的教材,一般而言,教材内容要和企业财务会计岗位需求紧密相连,依据企业不同财务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确定学习任务,将岗位要求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企业财务进行仿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财务处理过程中明确未来的工作性质,从而充分把握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不同岗位间的牵制关系,切实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四)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其应用过程中注意教育活动的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企业工作实际的需要,注重学校以及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充分提升信息的共享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应社会所需,和市场接轨,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教育理念,对促进学校和企业能达到“共赢”局面有积极的影响,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当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提前见真账、做真账,达到学习和工作的“零距离”,从而为他们毕业后直接进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是顺应时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提高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现创新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应当充分认识并把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从而重塑课程内容的新构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并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切实推动岗位化教学模式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娴熟会计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最终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第7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教育改革;财务管理;实训教学

广东科技学院自创立以来就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财务管理本科不但是热门专业,更是向珠三角地区提供财务技术性人才的主力输出。为了应对当前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广东科技学院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证能力、制证能力、登账能力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熟悉企业业务的流程奠基。本课程是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综合,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达到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动手操作的效果,而且能够复习、巩固已学专业知识,将所学全部知识融合、运用、拓展和升华。此时,在我院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改革背景驱动下,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拉开帷幕,再谱新篇。

一、利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行课程开发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按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划分为工作岗位,即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将把财务会计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模拟实训课程中,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会计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任职条件,加深学生对各岗位的理解。

二、开设仿真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整理出会计工作岗位的各个工作流程,引入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各种会计实物,让学生融入仿真的工作环境,即“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实训课程需首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企业原始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教师做出基本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相关账簿资料等,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三、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设的同时,配套开设会计分岗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设置九个小组,前八个小组分别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实训资料单独完成,第九个小组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教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四、创建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行工学交替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内、校外(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某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超市可提供收银、仓库管理员、会计记账等岗位。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经任课老师考核合格。通过这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收据的填写方法,真假币的辨别方法、存货盘点、日常的记账工作和月末结账等账务处理方法。

五、体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必须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于实施应用型本科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通过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增强自身引导,服务社会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创业教育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十分具体的教育内涵和要求。财会人员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对于学生作为企事业的财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在《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财务、税务、审计、经济法、工商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体现在实训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当前整个市场的就业形式以及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把追求创业理想的激情和现实客观形势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理性的创业意识和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8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94-03

当前,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社会需要大量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型会计人才,因此对于会计学的教学工作,也应以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为主要目的。目前的会计教学过程往往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习实践,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偏重理论性,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授”而忽略学生的“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和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学势必使得学生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者,而不是实践操作的熟练工,更谈不上做会计技能的创新者。

因此,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综观国内外的新型教育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提出已久,但尚未运用于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院大胆尝试,将其运用于会计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此方法为效果显著的会计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一般来说,人的学习过程分成左脑式学习和右脑式学习两类:左脑式学习强调理论的诵背,多指传统学习;右脑式学习强调经历的“体验”,是新兴的学习方法,但实际运用却较少。如果能够多从亲身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学习的效果将非常明显。正如荀子所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体验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1942年,英国成立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采用海上训练模式,培养身处险境时船员如何应对,这是体验式教学法的雏形。战后,这种教学训练形式逐渐推广开来,训练对象、训练形势均有所扩大,如今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之中。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人的思维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或安排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法所关心的不仅是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作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学专业的整个教学环节中举足轻重,影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经过本学院的教改工程,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学生的知识把握度、识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都比以往有所提高。

体验式教学法在中级财务

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科目设计举例两个部分。总体设计是对中级财务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说明,具体科目设计举例是指对重点科目具体情境的设计以及应用的效果。

(一)总体设计

我院属于三本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列明课堂教学不应单纯采用讲授教学法,而应加入体验式教学法,有机地结合两种方法,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授会计六要素的核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是会计六要素职守,最为重要。另外,资产和负债、资产和收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是在核算中对应较多的相关要素。在安排案例讨论和设计情境时,教师应该统筹规划,将这些对应科目融入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了解借贷方各个科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参与进学习过程中来,将核算的精神融会贯通。

(二)具体科目设计举例

在具体科目的设计中,将会计六要素分类主要分成:内容枯燥繁杂、以识记为主的科目,如货币资金;理解困难、需要全面了解的科目,如金融资产、增值税;业务中对应双方核算需要的对应科目,如存货和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金融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一性质的科目,如备抵账户、债权债务类账户。对应这些具体科目,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其中时,应具体设计教学方法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会计科目的本质与核算。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会计科目,会计核算非常简单,但政策规范较多,内容较为枯燥,容易遗忘。因此,教师讲授完该科目的账户结构和基本分录后,就由学生自己来解读政策规定,即银行存款结算方式,主要包括国内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和国外的信用证八种。将全班学生分为8组,每组讲解其中之一,最后进行学生提问环节和教师总结并评奖。奖项的设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准备过程中,积极翻阅参考书或者上网搜集大量的相关政策资料,并且群策群力、发挥特长,做出了形象有趣的PPT,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有的小组是小品表演形式,每个小组成员都饰演流程中的一分子,有企业的老总、会计、银行工作人员等,加上自己编的买车买房等一些与现实相似的故事,将结算流程表演出来,寓教于乐,同学们不仅看得开心,无形中也会记住这个知识点;还有小组运用Flash工具,用做好的动画片来演示汇兑的流程,将每个小组成员的真实头像加入动画片中,作为参与流程的一分子,让人忍俊不禁。在提问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或难或简的各种问题,这些都经过自己的思考,所以会加深提问方和回答方的记忆,对整个流程也会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采用这样的形式,将原本由教师一人讲解的枯燥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看、去理解,由他们创造新的东西参与到教学之中,一方面,他们了解了货币资金的各种结算形式,掌握了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和随机应变回答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结束后,学生认为:正是因为在体验式教学中自己准备资料、参与教学过程,加深了对票据法相关政策的理解,所以,在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时,有效提高了做题准确度。

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表现形式简单,即股票、债券、基金等基本金融工具,但在分录处理和理解上则较有难度,更需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机房利用证券投资模拟软件,让学生形象地认识什么是股票、债券等,并且每位学生都选择一支股票,运用模拟炒股软件进行基本买卖的操作,互相之间对比谁赚的钱多,以此提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来讲解这些股票、债券持有目的不同时,会作为不同金融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同是股票,可以做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区别在哪。同是债券,可以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种形式,区别又在哪。公司按照不同的科目来核算,对公司有什么不同影响。学生通过做股票和债券的题目,列表来比较三种金融资产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金融资产科目的含义,并加以熟记。很多学生做完题目后,又将金融资产的四个科目列出了一个各时期的分录比较表(见表1)。此表可以填入各金融资产科目概念上的区别和各个时点的区别,也可直接列出各个时点的分录,便于对比和记忆。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表格,列明区别,对金融资产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得更加清楚。

存货和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 这两对科目中有资产、负债和损益类科目,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分属三章,但作为对应科目,通过一个业务题即可将这四个科目都讲解清楚,而不需要分解来看。设计的案例是:A公司向B公司采购原材料,A公司是买方,B公司是卖方,将学生也分成两组,各自做A公司和B公司的分录,再将两个公司作出的分录对比,如存货的入账价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入账价值对比、买卖双方对折扣的对比、运费的对比、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对比、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对比,这样,学生做一道业务题,即可全面了解内容,也可理解对应科目的概念,学会交易双方的分录处理。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市场上不同的企业:买方、卖方、银行各自的角色,自己选择企业的类型、表演谈判、签订合同、成交各个环节,其中再加上真实的发票、银行票据的传递,这样学生就可以形象了解这四个科目,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

备抵账户,如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的备抵账户有很多,有材料成本差异、××资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等,先为学生归纳,然后将这一类账户对比讲解。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前者也叫调整账户,后者叫被调整账户。以某些城市的烂尾楼打比方,这些楼房本身是固定资产,正常情况的损耗叫累计折旧,仅修一半停修就要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虽然损耗类型不同,但都是固定资产在减少,所以作出的分录均应减少固定资产。通过让学生自己来画科目账户结构,然后放在一起做比较并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然而账户结构却相反,当固定资产出现,才有可能有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少,累计折旧也必然跟着减少,归纳出特点和分录。

另外,注意体验式教学法还应该结合学习周期进行,课程刚开始时,可以运用本法来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的学习兴趣。到学习的疲惫期,便可用此方法来刺激学生发挥自身内在的耐力、坚持学习。最终,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在学好《中级财务会计》后半部分课程的基础上,将其知识引申至其他课程。

体验式教学法的优点

提高整个会计教育教学水平 在目前的会计教育中,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本科教育,都易于走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误区,殊不知,若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传统教学法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纳入教学过程中,会使会计教学达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会了会计方面的知识,更学会了学习会计的方法,即使以后奔赴工作岗位,遇到新问题,也能用学到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

达到会计教学目的,完善会计课程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教学本质不在于单纯教授,而是变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即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知不觉将会计知识潜移默化传入学生的头脑中;教学目的方面,体验式教学不再把认知当作唯一重要的目的,其他如非认知方面的目的也同样重要。体验式教学会更全面深入地关注每个学生,将他们内在的潜力引发出来,不仅教会学生会计方面的知识,更要激发他们去发现会计知识中的问题、创造新的会计方法,让本学科能够持续发展壮大;教学过程既体现出一般的教学原则,又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来循序渐进地全面掌握会计知识技能,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培养出既有较强会计理论知识,又懂得运用于实践之中,实操能力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教学方法方面,除了单纯讲授外,一定要采用实物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去感受、去体验、去完成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

促进师生关系,培养师生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而是教学相长。如今,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都越来越丰富,电脑、投影仪已走进了各类型的院校,而且多媒体课件制作也因为教学软件的成熟而变得越来越简单,教师制作的课件也越来越精美,所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硬件、软件条件都已经非常成熟,通过这些技术便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在表演中传授知识,并且师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双方在情境表演中自然会增进彼此的感情,比起传统教学法教师更能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在性格。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 目前,高校教师年轻化,很多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教师自身没有专门的实践经历,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学生。如果用体验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能促使学校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而服务,促使高校教师积极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比如参加一些兼职活动、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等。这样,高校教师既能磨炼出自己的实践知识,也能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增添更有用的经历。

通过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改变传统教学法模式下师生之间单纯的授受关系,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增强教师自身修养的培养,使得会计学的学科价值在这样的方式下逐渐体现、发扬。

参考文献:

[1]陈占葵,刘和平.对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24(5):79-81.

[2]朱晓.对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7(2):88-91.

[3]马丽华.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

第9篇:实用财务会计范文

[关键词] 橡胶; 绝热材料; 有机挥发物; 相对含量; 测定方法

对于绝热材料来说,其主要的构成成分主要是由橡胶或树脂以及加入其中的耐烧蚀固体填充料组成。而对于橡胶绝热材料来说,其主要的添加剂会更多,而添加剂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就会因为自身的分解以及与热硫化中形成一定的可挥发性有机物。相应的,高分子橡胶或树脂基体自身也会有一定的残留,而这些残留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挥发的,而当加热时才会挥发。所以,对橡胶绝热材料产品中残留挥发物测定方法的确定,可以保证人们对于橡胶绝热材料产品性能的研究更近一步,同时,也为绝热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的有效的依据。

1 橡胶绝热材料以及有机挥发物概述

橡胶成分包含胶种、硫化剂等橡胶助剂以及填充材料部分,按照体系分为生胶体系、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体系。常见的生胶种类有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以及硅橡胶等。橡胶助剂主要起到改进橡胶性能,改善加工条件的作用,常见的有硫化剂、促进剂、增塑剂、防老剂、活化剂等。橡胶填充补强材料常见的有炭黑、白炭黑、金属氧化物、无机盐、以及树脂高分子。

橡胶材料在现代已经大量应用到了现代建筑中,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于橡胶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的水平。在国外对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中,更加注重橡胶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保证对温室效应的有效控制。对于橡胶绝热材料来说,现代的生产逐渐的正轨化,并因此而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建筑绝热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对于橡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新科技类型的橡胶绝热材料也不断的被研制生产。而我国对于绝热橡胶材料的生产主要是以聚苯乙烯为原料。橡胶绝热材料发展到现在,在保证其自身特点的同时,还积极的响应降低对环境的危害。而对于橡胶绝热材料来说,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自身污染性挥发物的挥发。

有机挥发物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既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有机挥发物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另一类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非常明显,从环保意义上说,挥发和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两点是十分重要的。不挥发或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而有机挥发物对于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有机挥发物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2 橡胶绝热材料中有机挥发物相对含量的测定方法

2.1 试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在进行试验时所选择的仪器为HP6890型气相色谱仪,其具有一定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工作站。有机挥发物参照样主要有正戊烷和分析纯两种。

2.1.2 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条件,既定性分析条件和定量分析条件。

第一,定性分析条件。色谱柱:HP 5MS(30 m×0.25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将进样口的温度设定为250摄氏度,再对分流比进行设定,具体设定为20:1,而相应柱的初始温度设定为50摄氏度,并保持温度稳定至少两分钟,随后,再将柱的温度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提升,以10℃/min的速度进行温度的提升,等温度上升到200摄氏度时,将此温度保留5分钟,将高纯度的氦气以1.0 mL/min的速度通过柱体,并将借口处的温度设定到250摄氏度。其余的如离子源、温度、电子轰击电压、进样量等分别为:250摄氏度、EI电源、220摄氏度、电子轰击电压、70eV、1.0mL。

第二,定量分析条件。定量条件下,色谱柱为HP-5(30 m×0.32 mm×0.52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初始化温度同样为50摄氏度,并保持管柱在此温度条件下两分钟后,再以10℃/min的速度将管柱的温度升到200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保留5分钟的时间。同时,要保证进样口以及FID检测器的温度相同,同为250摄氏度;管柱的载气与气体的流速要分别保证为高纯度的氮气,同时速度应为1.0 mL/min;而氢气与空气的流速分别为40 mL/min、360 mL/min。最后,再采用分流进样,将分流比控制为20:1,将进样量控制为 1.0 mL。

2.2 样品准备与分析

样品的准备主要为三元乙丙橡胶,其橡胶基体首先需要用细砂纸进行表面的打磨,并用剪刀进行一定的切块,所裁剪的小块要保证一致,都为2mm×2mm×1mm,并每个试样都准备两份,而每份的质量都要相同,同为2.5g。其次,将所裁剪的橡胶小块进行封装,分别装在两个干净的20mL的空瓶中;再对所装样品的瓶顶空瓶处进行恒温加热,将所加热的瓶子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恒温下先后的去除,用1mL的进样针对瓶顶上层的气体进行色谱分析。

第二步,分别对两个空顶空瓶以及装有0.4μL正戊烷顶空瓶放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实验的对照,而此时正戊烷的含量相当于试样为2.5g时含量为100μg/g的有机挥发物。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的进行,可以得出一定橡胶绝热材料在色谱中所形成的面积,而通过对色谱中橡胶绝热材料所形成面积的计算,可以有效的计算出橡胶绝热材料自身有机挥发物的含量,而进行色谱形成面积的主要计算方法有一个特定的公式,既: 。其中,公式中等号前代表橡胶绝热材料中全部的有机挥发物;而分子代表了全部有机挥发物峰面积总和;分母代表了正戊烷参考样品的峰面积。

2.3 实验结果与结论

对于有机挥发物的定性分析来说,通过上述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可得,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三元乙丙橡胶基体绝热材料中有机挥发物的色谱图所形成的面积基本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橡胶绝热材料在加热条件下其挥发物基本上可以分为小分子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苯基丁烷、二甲基苯甲醛等。对于挥发物来说,其中相对含量较大的的组成可以分为本丙烯和二甲基苯甲醛。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橡胶在硫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物质是硫化机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分解产物。而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橡胶类材料在进行热硫化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残留物存在于橡胶产品中。

对于定量分析条件来说,所选择的三元乙丙橡胶基体是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存在的。通过上述对温度进行的分析之后,可以运用有机气态挥发物进行相应的色谱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戊烷气体进行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能够对有机挥发物各个色谱面积进行总的计算。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典型的色谱图,而其中各个条件下相对定量的结果也非常明白。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橡胶绝热材料中,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基体绝热材料,在进行加热的时候会会发出大量的挥发物,而这些挥发物通常都是以小分子化合物存在的,一般情况,此小分子化合物包含的主要有戊烯、丙酮、甲基丙烯、本丙烯、二甲基苯丙醇等,而其中以本丙烯和二甲基苯甲醇的含量最多。

而通过上述的实验可以知道,橡胶绝热材料中的挥发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而不断上升,通过实验结果知道,当橡胶绝热材料处于50摄氏度时,橡胶绝热材料的挥发物为10-15μg/g,而当温度上升到80摄氏度时,其挥发物为15-20μg/g,而当温度上升至160摄氏度时,其挥发物的含量也会急速升高,一般为300-350μg/g。

[参考文献]

[1] 王文周,万莉.适用于橡胶绝热材料中有机挥发物相对含量的测定方法[J].西部粮油科技,2009,26(06):50-51.

[2] 张海燕.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应用[J].火炸药学报,2010,26(04):22-25.

[3] 赵晓莉,岳红,张兴航.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耐烧蚀性能的研究评述[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23(02):310-312.

[4] 凌玲,张劲松,何永祝.中温硫化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配方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9,29(05):361-363.

[5] 邹德荣.棉麻有机纤维及在橡胶绝热材料中的应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0,14(04):42-43.

[6] 刘文生.交联剂DCP的分解研究及其预防[J].辽宁化工,2011,14(0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