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养生基础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第1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最近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关于养生旅游,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提出:“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夏威夷养生旅游组织提出:“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周刚(2008)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在世界养生旅游繁荣发展的同时,在差异化特色化与市场的认同原则的作用下,我国学者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养生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为中医药养生旅游。

关于中医药养生旅游,田广增(2005)认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张群(2006)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的中医药旅游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项目,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中医药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张春丽(2009)对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康保苓(2009)对浙江省疗养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中提出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多样化。孟晓翠(2011)认为河北省发展养生旅游的重点在于结合中医药理论中的四季养生。笔者认为中医药养生旅游应以传统中医药养生学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一元论、天人感应、整体恒动观等,由温泉、森林、海滨、盆地、草原、民俗资源、医疗医药资源等构成吸引力载体。在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研读相关中医养生基础著作后,总结在做《米易县健康养生产业规划》时的一些经验,笔者提出一些自己关于发展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看法。

二、中医药养生基础理论与旅游发展

1.以情制情理论与旅游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根据情志之间存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激发相应的情志来制约、克制、借以协调情志,恢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述了这一方法:“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侮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试听。”据此,我们了解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肺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的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以根据不同旅游者最近的情绪状况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比如思虑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参观岳飞墓,了解秦桧与岳飞的故事让他产生怒气,又比如最近易怒的人,我们可以带它游览汨罗江,了解屈原的故事,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再比如最近高兴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游览鬼屋或者参加蹦极、坐过山车等刺激娱乐,产生一种惊恐的情绪。这样,情绪的调整可以使游客恢复一种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不同情绪会对不同脏器有所伤害,根据不同游客的情绪,我们在搭配游客饮食的时候也可以有所注意。

2.四季养生理论与旅游

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养生有很多注意。我们以《黄帝内经》为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杀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又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告诉我们在春季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才符合“春生”之意。所以春天一定要心情舒畅,最大的忌讳是“怒”。《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告诉我们春天在旅途中要稍微多吃辛辣或者甜味的食品,不宜吃酸的东西。中医理论推荐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打球、跑步、放风筝等。除此以外,文中还告诉我们春天要晚睡早起,多沐浴阳光。并且春季阳气始生,乍暖还寒,《千金要方》告诉我们要“下厚上薄”,逐渐褪去衣物。

第2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第3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孟庆云,男,1939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学习中医。曾执教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短期)。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第2版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中医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著有《中医理论渊薮》、《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践》、《中国中医药发展50年》、《中医基础理论》等。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期望。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曾有“五福”之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中,寿、康宁、考终命都与健康长寿有关。寿数如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神与形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左传》说:“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唐代医学理论家王冰据《左传》之论,解释“度百岁”为“谓之一百二十岁也”。他又据五运六气理论,在《玄珠密语’序》中进一步论述道:“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说人的天年应该是二个六十年运气周期。《黄帝内经》有关论篇,皆以“中寿”论及人的天年,如《灵枢・天年》说:“故中寿而尽也”,《灵枢・五色》说:“寿必中百岁”,也以中寿百岁通称天年。

底蕴于东方文化的中药医学,把健康长寿作为研究目标,以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实践,形成了理论体系,从古至今,一直为人类的养生保健做出重大贡献

一、中医寿命学说

中华民族素有尊生贵时的传统,医学界和士人,以及儒家、道家乃至释家等,多探讨养生保健之道,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的总要领时,各家皆有独到的见解,可称此为寿命学说,主要有4种说法。

1.“养生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早在《周易・乾・象传》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动健动为天之道,人运动而自强不息。《吕氏春秋》也说:“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运动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对此,清初四先生之一的颜元,在《言行录》中概括道:“养生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保持耐力。消除精神紧张疲劳,使脑下垂体释放5-羟色胺,提高睡眠的质量,运动还有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生命在于静养。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清静无为”,《淮南子。原道训》说:“静而日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黄帝内经》也注重清静,《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静可以抗衰拒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总结道:“静者寿,躁者天。”静也非绝对的静,可以外静而内动。古人认识到寿命有定数,应该较少损耗,两汉之际的恒谭,在所著的《新论》中提出“人生如蜡烛”,明代郑建有在《昨非庵日篡・颐真》中说:“知节这能久,善藏者有余。”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真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中医养生治病讲究天人之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一日晨昏同步,要阴阳刚柔及驰张状态和谐。《黄帝内经》中对动静关系,总的概括是“能静能动,得以长生”,这样可以达到顺天避邪。明代祝允明主张养生之养,“养”与“用”也要和谐,他在《读书笔记》中说,“过养则病”。如果此节奏与和谐关系偏颇,就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4.生命在于激荡。《周易・太壮・彖》谓:“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传・系辞》也讲“鼓之舞之以尽神”。这由于生命在于静养的观念不同,认为“静极生动”的振荡更有气势,更具生命力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古人如李白就强调惊险和气势。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讲“黄河西来觉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当代有人通过气功实验支持这一说法,宇航员完成航天飞行后,也有焕发生命力的感受。

以上4种说法都有合理之处,各家理论资源都曾被中医学吸收援用,这也展示了中医生命哲学理论的丰富性。据此,中医养生保健也有称为中国养生保健。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

从理论体系的特点看,可概括为以下5点。

1.就人体观两论,中医学所持的是生生论的人体观,或者说是生生论的整体观。这一点与西方医学讲构成论的整体观大相径庭。生生论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壮大的过程,是由不可分割的元气而不断发展。《易传。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日生”,人体具有天地之大德,人体的一小部分不仅具有完整性,而且有大宇宙之信息。《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中医还强调人体系统的不可分割性,《灵枢・营卫生学》说:“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与天地之大宇宙有“通应”关系,而且人体的各局部也有整体的信息,例如《灵枢・五色》篇中指出一个面部有全身五脏六腑信息,中医用这个理论进行脉诊。

2.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生命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存在。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相比之下,西医学着重人体的空间结构,即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人体。但是受传统的形神观念和先秦贵时观念的影响,中医学着重以时间审视分析健康和疾病。中医的五脏是脏气发时的五脏,而非血肉的五脏;人体健康的情况,在一年里有生、长、化、收、藏之别;在一日里,也宛如一年有四时之别;即便是脉,在一年里也有弦、勾、毛、石之应。还注意到年节奏、月节奏与疾病的关系,并把这些知识用于养生治病,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

3.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人体。这也是中国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的共同特征,这与西方科学从结构人手用公理化方法绝然不同。中医讲脏象,运用脏象思维与五行结合概括了五种脏象,是人体五种功能方式的模式,象也包括现象、意象、发象。在解剖原型的基础上,又有思维、推理和虚拟等因素。于此相同的,经络也是按脏象的构建方式信息道模型。这些模型又包括与自然联系的因素,以及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比较而言,西方科学及西医学的公理化,则从结构出发,解释生理和病理,用以论述健康疾病。

4.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临床操作体系,乃是人体状态和疾病的不确定性来思考疾病和治疗。《黄帝内经》中两次提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认为人体在不同的时间内状态不同,在疾病的情况下,就更要考虑因时、因地、因人之异,所表现的症候不同,中医学称之为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其理论的形成,与受《周易》的变易思想,强调时间观念和长于运用辨证的逻辑有关。因中医学着眼于疾病的不确定性,故而在整理

临床资料时,重视个案,这一点与西医学的以辨病治疗为主,较多进行群案分析不同,这也体现了中医、西医医生们思维方式的不同。

5.从知识的属性看,中医学以重体验的意会知识为主导。这一点与包括西医学的西方科学以客观知识为主根本不同。意会知识和清晰的客观知识不同,它可以从不连贯的局部的或模糊的所见就能够理解为完整的整体和要害所在。其理解主要靠悟性,又有不可言传性。《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谓“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中国武术、绘画等也都有此特征。英国哲学家麦克尔・伯尔尼(Michael Poanyi)在所著的《个人知识:迈向后批评哲学》一书中,称意会知识比客观的科学知识,更具有实在性,居于主导地位。了解中医学意会知识的属性,使我们认识到,古代医家一再强调“医者意也”的道理,故尔中医师在指导患者养生保健的训练时,关键是练功者在实践中去领会,以达到“意会则明”。

三、中医养生保健技艺概要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认为,养生可以“宝其生,救其死”,宋代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指出:“人寿可以力移”,可以争夺自然之造化。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说:“命数延保,存乎己”,指出养生应该是个人的主动行为。其目标和要领有以下5端:

1.宝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国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实践。首先强调“神形全备”,如《庄子・养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目标也称“宝命全形”。以意会知识为主的学术,讲究境界,而非客观知识要求指标。在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了养生可达到真人、圣人、至人、贤人等境界,《庄子。大师宗》说真人是有真知的全真之人,能做到天人合一。《老子・益谦》、《周易・乾・文言》及《庄子・逍遥游》、《庄子・德充符》说圣人是追求天人合一、通晓万物的人。《庄子・逍遥游》和《庄子・德充符》称达到忘我境界、道德完善者为至人。《庄子‘德充符》主贤人德才并美,“久与贤人处则无过”。道德修养也列为养生境界之一。总的说,以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人融入大自然,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

同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如医药、武术等,既可用于治病、养生,也可施用为预防。在运用诸种操作手段之时,还强调要注重性格的品德修养,包括培养良好的习惯。儒家重视修身的养生价值。《论语・雍也》谓:“知者乐,仁者寿。”道家注重养性保精,一再告人以节欲。

3.顾护正气,强筋健体,讲究套路

人体正气包括生机(生长力)、抵抗力(免疫功能)、体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于先天,增益于后天。在施用养生保健手段时,首先,考虑护持正气,中医创造的一些练功方法,还有补益后天滋育先天之功,发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唐代王士源在《亢仓子・用道篇》指出“导筋骨则形全”,重视锻炼筋骨。中国武术和导引等,重视阴跷脉、冲脉和督脉,以三脉为造化,确有强筋健骨的作用,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卓越内容之一。中医在治病时运用套路,能解决很多疑难病的治疗。在养生时,把个个零散招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于是形成各种功法。以系统性为套路的各种功法,不仅能提高练功效益,而且使练功具有艺术性。

4.寓养于乐,与传统文化相通

中国养生手段的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琴、奕棋、歌咏、诗词、戏剧、园林,乃至居住环境、桌椅卧床样式等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它们又有共同的要领和规律,都有精、气、神之说,都以守神为上,又都要求遵循规律,讲究“顺天避邪”等。这些传统的内容也都是养生手段,于是养生成为有娱乐和趣味的实践,可谓寓养于乐。

第4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中医养生学有丰富的实践内容

中医养生学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在操作性上独树一帜,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中医养生学提到的众多方法在技术上并不高深,而是简单易学并且廉价,可以自行操作和训练。概括起来,中医养生学的实践内容可以概括为勤运动、畅神志、慎起居、节饮食、适环境以及辅药物等几大方面。传统体育项目与养生中国传统体育渊源流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在民间基础扎实,习练者众多,中国传统体育虽然也包含有一些竞技内容,比如说武术里面就有许多格斗对抗等技法,但是传统体育包括武术其指向还是为了健身的需求,和对抗性很强的西方体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思邈就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体育锻炼要有度,即保持身体内在环境的稳定协调,做到“不腐”“不蠹”即可。勤运动也包括适当的劳动,古时这两者常常是相通的,不过度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除了主动运动以外,还有被动运动,对于养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中医的按摩,绝不是在皮肤上按按捏捏而已,而是有相当治疗意义和精神放松作用,这些运动形式中医学都发展出相当完整的技法。和喜怒以养精神中医学非常重视调养精神,七情致病是中医学病机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黄帝内经》强调在进行养身锻炼的时候,不仅要练形,更重要的是练神,“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智者养生之道在于“和喜怒”,调养精神的方法很多,节欲、戒怒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事林广记》中说:“忍怒以全阴气,忆气以全阳气。另外中医养生学对蔬菜、水果、粥、酒、茶以及五味都做过详细的考察,沉淀下来丰富的饮食文化。适环境以求天人相合人要健康,就得和环境相适应,注意季节、气候等影响,“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活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山清水秀,远离污染,空气洁净,《老老恒言》说:“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拂尘涤砚……插瓶花,上帘沟。”还要根据时令的不同,调整作息时间,《内经》指出: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辅药物以助健身延年在中医养生学中,药物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锻炼和摄养,但并不意味着药物可有可无,在自身调节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通过药物进行纠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养生学中的用药十分谨慎,医籍中所载健身延年的方药,数以千记,又以健脾补肾为主要大法,另外还涉及一些预防时行疾病的方法,中医养生学还发展出内容丰富的药膳理论、针灸处方,以“不伤害”为原则,不再赘述。

立道施术———养生活动的医疗化

第5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第6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教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7级本校统招的中医专业本科学生40人。

1.2 教学内容

选用教材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3 教学方法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不同章节的特点,在以课堂教授为主的前提下,对相应章节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3.1 PBL教学法

本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注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本法强调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观念。在脏腑关系、精气血津液神关系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2 案例教学法

本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新旧知识衔接的桥梁,同时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藏象、病因、病机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5学时。

1.3.3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

针对课程不同部分各自的特点,选择性采用观看录像、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在藏象、经络、病因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4 寓教于乐教学法

本法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在期中测验进行,由课代表、学习委员组织全班学生按宿舍分成8个竞赛组,通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形式进行,既可以复习专业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课时为2学时。

1.4 教学法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评价。调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每位学生写出学习体会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对反馈信息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

2.1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①对中医是否感兴趣(70%很感兴趣,30%较感兴趣);②专业思想是否巩固(37.5%很巩固,60.0%较巩固,2.5%不巩固);③愿意学好中医吗(90.0%很愿意,10.0%愿意);④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吗(15.0%很适应,77.5%较适应,7.5%不适应);⑤提高主动学习能力(27.5%提高很大,70.0%有所提高,2.5%没有提高);⑥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满意度(60%很满意,40%较满意)。

2.2 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

各种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PBL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案例教学法(100%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75.0%促进作用,17.5%不知道,7.5%没有作用);寓教于乐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

最喜欢的教学法(67.5%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5.0%PBL教学法;5.0%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认为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85.0%多元化教学法,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2.5%PBL教学法)。

2.3 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没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一致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很好,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尤其是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希望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有的同学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极大提高了我对中医学的兴趣,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因为我的兴趣是从无到有的。”另有同学这样写道:“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使我对中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对中医的未来坚定了信心。”

3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然而,《中医基础理论》又是一门理解性、记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限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较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上,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学生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通向临床等实践课程的桥梁,如何针对其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发展中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

3.1 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在实践中所碰到的疑问上,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3.2 巩固专业思想

多元化教学法可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口头表达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中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活跃课堂氛围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多媒体、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3.4 提高学习能力

多元化教学法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教学相长,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督促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调查,发现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100%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促进作用,许多学生建议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和教学内容。在调查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时,85.0%的学生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比较合理,说明多元化教学法被大部分学生认可接受,并且希望以后其他的中医课程教学时能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探讨,综合采用案例启发式、讨论式、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为培养新世纪中医药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43-0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改革,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中医学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中医基础理论则是学习中医的基础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日趋丰富。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改革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7年以来,在从事教学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实践,现就这两个方面做一浅探。1.教学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是由于其内容抽象古朴,文字简练而哲理深奥,对于由高中数理化学习而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难于掌握其精要。故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教学大纲、课时安排等,制定讨论课时次数、内容、时间等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对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等章节由教师讲解为主。在讲解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上单一的理论知识,适当的加入病案,对某些教学情景的具体描述,来增加同学的学习兴趣,便于其理解。此外,我们也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病因病机学说中,对情志疾病的讲解中,可以先讲述范进中举而发疯的故事来讲解“过喜伤心”。而针对其他章节,如第一章中的精气学说、第六章中的其它病因、第九章中的养生等均可由学生自学,由教师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组织课堂讨论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如:平素意外伤害病因、治未病与现代预防理论相结合等等。2.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医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具有信息量大、教学面宽,知识点集中准确等优点。在教改探讨中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

2.1多媒体教学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许多可以借助的手段,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就是内容抽象深奥,富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我们运用多媒体教育有利于把索要传递的信息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加之语言的有机结合,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经络学说的讲解,在讲述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及分布规律等均可使用这种方法。再如:阴阳学说部分内容宏观抽象,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通过“阴阳鱼”图片等影响资料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阴阳的相互转化,加深其对阴阳学说抽象概念的理解及掌握。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注意,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幻灯片上,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

第8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

1.大健康时代的新形势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中还指出五年内政府会推动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项目”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并且重点强调了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和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中指出“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后贵州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大健康产业,包括了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六大产业,其中计划到2017年,三年共推进48个健康养老产业[1]。黔东南州建设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健康养生产业链为其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构建集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总部后勤服务等;将按照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标准建设侗乡疗养中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等[2]。

2.中医护理的优势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正如《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辩证施护是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据辩证的结果,应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中医护理学的这一特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不谋而合。中医护理技术,如艾灸、拔罐、刮痧等,操作简便、行之有效、费用低廉、毒副反应小。而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国家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医护理技术特别适于在社区医院和家庭里操作,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独到的优势[3]。中医认为“七情”当中某种情绪过激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发生。情志舒畅对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中医护理重视患者情志的护理。通过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安静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4]。饮食不节也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又一发病因素,药食同源,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中医护理十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营养均衡。各种食物也各自有自己的性味和归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辨证结果,指导选择饮食,促进疾病康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及养生的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起居护理要求“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养身心。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进行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正契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3.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经济发落后,2014年户籍人口46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9%。全州有省级医院1所,地区级医院2所,市、县级医院32所,中心镇医院85所,社区医院1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所,村卫生室2395所[5]。在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以中医护理为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以其简便、有效、廉价的特点,更适合在黔东南地区开展。2014年笔者曾参与由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组织的黔东南州居民社区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康复护理位于社区居民对疾病护理需求的第三位。可见黔东南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护理有较高需求。而近期笔者对黔东南某地区级医院护士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护理人员对各项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多数表示需要再接受培训。

4.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专、本科、函授等各种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方式大量涌现[6]。谢红等对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7.71%的在岗护士在学历教育期间学习过中医知识;60.33%的在岗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学习过中医药知识;82.82%的在岗护士在工作期间参加过中医基础操作培训[7]。笔者工作的学校是黔东南地区唯一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除此之外,黔东南还有贵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学校,凯里市第一职校及部分县级职校等开设有中等职业教育的护理专业。在黔东南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工作的护士有85%以上是通过黔东南地区的护理职业教育培养的。在这些职业技术院校中,虽然开设有中医护理课程,但是由于学制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中西医在基础理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及教学时数不足、理解难度大、学生认同度不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医护理教学效果大多不甚理想[8]。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多课时少。据了解,目前各职业技术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护理学时数从30多学时到50多学时不等,我校目前是36学时。而现行高职院校的中医护理教材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针灸学、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等诸多方面,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只能选讲部分的内容,学生很难在36个学时内掌握。二是理论多实践少。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由于总学时少,只能压缩实践学时,学生少有机会进行操作实践。三是授课方式老旧。学习中医理论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学生普遍反映晦涩难懂,加上学时有限,授课方式仍旧以“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小结”为主,少有机会采用其他新式教学方法[9]。

5.总结

中医护理拥有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简、便、验、廉”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并且重视养生保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老年护理服务、疾病康复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大健康时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包括懂得中医知识的护理人员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黔东南地区更需要懂中医的护理人员。黔东南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形势下,以建设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为契机,中医护理人才紧缺也愈加凸显。作为为黔东南地区培养护理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难满足社会需求,中医护理课程急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更新教学模式,进行将中医护理融入到《社区护理》[10],或者融入到《老年护理》[11]的教学改革;同时可以在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养生养老等机构的护理人员中开展短期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从而适应大健康时代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提高黔东南地区居民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贵州医、养、健、管四措并举布局大健康[J].领导决策信息,2015,(36):18-19

[2]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1):14-20

[3]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8):2246-2247

[4]梁小琳.浅谈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和侧重点[J].陕西中医.2005,26(6):607-608

[5]杨燕玲.苗侗医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调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0):19-21

[6]苗晓琦,王晓燕.浅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医护理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94-95

[7]谢红,熊江艳,潘定举,冷毅,罗永红.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调查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2):80-82

[8]董惠娟,陈丽华,齐晓红,等.从护理教学实践看西医院校中医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11):3095-3096

[9]高莉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1-55

[10]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杂志,2008,(24):2245-2247

第9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 阴阳平衡;养生;抗衰老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73-02

中医阴阳平衡学说出自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是中医治病养生的指导原则,概括为阴阳整体论,肾本先天论,抗老防衰论几个方面来谈中医治病、养生及抗衰老。

1关于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所研究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自然界事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识的范畴。早在3 000年前的《易经》,孔子所著《易・系辞》[1]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这就说宇宙中万物生于阴阳的相互作用,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阴阳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环抱,说明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和智慧。

《易经》的阴阳学说对中国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界所有物质都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而进行发展、消亡、变化。中医学术理论都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用其对待依存,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的规律来概括医学领域的一系列问题。阴阳学说在中医的理论当中,占有指导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总纲地位。八纲辨病阴阳列在首位,八纲之中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为阳,里为阴。寒为阴,热为阳。从基础到临床,都是根据阴阳来分类,根据营养理论来指导。

2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后世临床医生与医学基础理论工作者论述中医阴阳学说,多从“平衡”二字划分界线。认为“平衡”属生理现象,“不平衡”属于病理状态。《内经》[2]提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故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从这些中医理论的阐述当中,可以理解为阴气保持在正常水平范围,阳气才能密藏,阴气不能保持正常水平,阳气就难于密藏。如果人体能够稳定在“阴平阳秘”的状态,人的精神面貌和生理现象就不会发生紊乱,即所谓“治”。反之“阳强不能秘”,阴气也就不能稳定在正常水平;或阴阳不能相对地稳定而发生分离状态,人的精神面貌和生理现象也就失去常态,即所谓精气乃绝。一些疾病的病理及症状也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与“阴平阳秘”的关系也很大,如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病,有许多患者呈现“阴虚阳亢”现象。因为阴气不“平”而虚,不能密藏阳气,则阳气出现偏亢。中医针对这种现象,确定治病原则为“滋阴潜阳”。“滋阴”则阴虚能被控制而出现“阴平”,“阴平”则能够潜藏阳气,即所谓“阳秘”,从而控制住疾病的异常病理现象的继续发展,转化为正常生理现象――“阴平阳秘”。不难看出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是以阴阳平衡学说为中医临床的应用原则。

3 滋养肾气,平衡阴阳

阴平阳密论也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指导思想。历代医学家在临床上多以平衡阴阳为指导,滋补肾阴肾阳为原则。张景岳认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阴虚不守,真阳浮亢,才有余象。所以张景岳说:“阳胜于标者,原非阳胜,以命门之水亏也”。张景岳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命门居于两肾之中。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把补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称为温补学派。在治疗中常用温补方剂化裁,以治疗阴阳虚损的疾病。滋就张景岳的补肾方剂加以分析,以探讨温补学派的思想,张景岳补肾方剂,以六味,八味,左右归饮丸,济生肾气丸以及大补元煎为其代表。其中有滋养肾阴的,有温补肾阳的。然而不管滋补肾阴,还是温补肾阳,张景岳总是注重阴中求阳,阳中寓阴,这是他温补理论的基础,也是他阴阳平衡理论的灵活运用。如:济生肾气丸,是温补脾肾阳虚的主方,但却有六味地黄丸的成分,而其中丹皮却是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即六味地黄丸中加了肉桂、附片,再加车前子、牛膝而成,偏于温补肾阳的方剂,而六味地黄丸[3]则偏于滋养肾阴。两个方剂一阴一阳,看起来互相对立形成矛盾,而实际上寓有“阴平阳秘”之意。因张景岳一贯主张“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温阳之中,必须以养阴为基础,肾阴与肾阳之间是相互为用的,尤其肾阳依赖肾阴为其物质基础,故临床上在使用温补肾阳药物时,可需配伍滋补肾阴的药物,因单用温阳,壮阳药物,反而耗伤肾阴,阴不平则阳不秘,不能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所以济生肾气丸方中的桂附温阳,以六味地黄滋阴,可以更好的发挥补阳的作用。堪称阴阳平衡理论辨证运用的典范,为中医养生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4 现代养生抗老防衰

古代医家的补肾、养身理论无不是以阴阳平衡论为基础,正如今日运用扶正培本法则一样,对现代养生影响深远。在虚损性疾病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现代化科学实验也证实了滋补肾气对于养生延年、预防衰老有着现实的意义。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在形态功能和代谢上均呈渐进性衰退的变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英国著名学者推出自由基衰老学说,认为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功能丧失,最后出现整个机体衰老。国外曾有人报道,人体在50岁以后各系统功能呈瀑布型下降。为了使人们延缓衰老,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学说和设想,而中医抗衰老养生的理论和经验值得发掘和借鉴。中医认为肾是人体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人体衰老是因肾虚导致机体的虚损与失衡。不论中医、西医皆认为衰老与虚损有关,虚者补之,通过养生,滋补,药物,食疗和运动,加以弥补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补肾壮阳药可以延缓衰老,对人体的骨骼,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和高级中枢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使衰老的机体得到改善达到祛病延年。现代药理研究许多中药具有补益虚损,补肾强身,延缓衰老的作用,如何首乌,人参,枸杞,山药,黄芪等都有抗自由基防衰老效果。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更是蕴藏着众多令世界惊叹的养生抗衰老知识,其中有关药物、付方就有258首,衰老性疾病就有211种,为后世研究抗衰老疾病治疗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中医药有关养生、抗衰老的研究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药物很多,按其功效主要有补肾、健脾、养血化瘀等类。肾藏精生髓理论在中医抗衰老中广泛应用。补肾生血药在延缓衰老机制,治疗地中海贫血方面,成绩喜人,揭示了肾藏精内涵。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保健养生中药更是举不胜数。这些都说明现代中医养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医养生是在祖国医学文化背景下不断衍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祖先几千年艰辛实践,用惊人的智慧与顽强毅力创造出的珍贵遗产,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阴阳平衡、天人相应、身心合一、饮食适度、作息有序、防治未病、活动养身等都是古代养生智慧的经验。中国医学理论不仅为人类生命研究提供了综合的整体的总图景,还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辨武器,而且吸取了现代科学的成果,使人类生命学研究通向未来指明了捷径。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要学习古人的哲学思辨和整体协调观。著名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说得好,“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4]。而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中医理论,正是古典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完整反映。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体科学已成为重大科研领域之一,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成为重要目标,在这新的历史回归的自然热潮中,中医养生已不再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健身养生,抗老防衰理念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视养生栏目的热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愿祖国医学在新时期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文伟.《易经》与东方营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1.

[2]陈明论.黄帝内经讲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19.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