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技能培训考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能培训考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能培训考核

第1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 高级 维修电工 技能培训 考核标准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实践,是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其中实践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机电系多年来结合电气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开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2 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探讨也并不少见,但就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的却相对较少。

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突出、实践操作性强的一个工种,同样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电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上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岗位要求为标准,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从“职校生”向“职业人”的转化。同时,当前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缺陷,较大程度地限制了职业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1 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培训部门只是单方面考虑时间的迫切性,有对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时间进行挤压,减少授课或者实践的时间,故而出现学员的理论知识面窄、理论研究浅显。

2.2 培训模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影响

培训方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到影响,对于实践操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缺少方法,还有的实训方法与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3 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实践

通过多年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我们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项目所涉及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内容中所涉及的课程进行了整合;针对技能培训环节进行的优化设计,做到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对接。

3.1 转变培训理念,完善教学方法,科学施教

对于培训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教学培训理念,以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根据学员基本情况,灵活完善教学方法,及时分析学生现状,科学施教,通过创新课程设计、精选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与内容,将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完美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培训任务及要求的同时,全面提升学员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及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2 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首先根据学员基础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分层次、分重点、分项目、分组进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按不同的时间及进行合理安排。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基础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而培训教师的进度相同导致部分学生学不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产生。

3.3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将实训与理论的结合效果发挥到极致化,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技能实训的灵感,提高学生对实训技能的兴趣,通过这种双向的结合使得学员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培训的效率。

3.4 以考核标准来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专业目标明确,专业技能过硬

培训教师应认真研究维修电工考核标准,以考核标准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训,使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十足,即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通过率,又能全面促进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贯彻依据实践技能考核标准,根据各有关考核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样化的培训方法,能更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实效性。

3.5 开放式教学与训练,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实训室要随时保证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额外实训技能的要求,做到开放时的实训室有教师辅导,封闭时的实训室有着专人的保养与维护。

4 实践效果

我院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多年来,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多年的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尤其是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实践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5 结语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岗位资格证书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技能鉴定应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培训项目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对培训内容中进行必要整合;优化技能培训环节,做到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完美对接,不仅提高学生的培训效果,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福战.《试论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期.

[2]冯海强.《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3]《现阶段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英文刊名: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2012.33(13).

第2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煤矿特种作业培训规范考核标准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化态势,煤炭企业内部规范化运作也随之不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成为煤炭行业共同目标与追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员工的素质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而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培训可以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煤炭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因此,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实际提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其重要,这也决定了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艰巨性。山东煤炭技术学院作为业内重点培训单位,就如何有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夯实特作人员在工作实际中的安全作用,作了积极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核标准的背景

1、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现状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现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素质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的现状。有的特种作业人员学习自觉性不高,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对培训的内容接受较慢。特别是新工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技术不熟练,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误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现状

煤矿特殊工种种类较多、范围广、操作技术性强、强度大,不同的工种如瓦斯检查工、电钳工、信号把钩工等工种各具特点,专业性强,对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煤矿特殊性,生产环节多,安全技术培训时间较短,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多,工培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内容,让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培训对岗位知识达到必知必会的要求,成为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3、规范培训考核标准的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各操作工种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规范,这给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按章作业、实现正规化操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注意规范实际操作规程,把操作规程系统化,以利于便于煤矿操作人员进行综合学习,提高其操作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而系统、标准化的学习和考试是促进学员对培训内容达到必知必会的最有效途径。

二、规范实操考核标准的原则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特种作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单纯强化某一方面都是很不科学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会做不会解释或延伸操作,或者是说的头头是道,操作起来非常吃力的情况,这种作业水平对于处理紧急情况是非常危险的。特种作业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其培训和考核要充分评估理论和实践在其综合体系内的要求和分布。对于以技校生为主的技工来说过多过深的理论是欠妥的,但必要的理论是必须具备的;技工院校实践性强是优势,再加强以适度的专业理论,势必事半功倍。所以,培训与考核标准化系统里面,对理论和实践内容要求量上足够、质上优良,合理匹配,实现开口讲得出道理、上手用得了设备,平时严守规章,紧急能排险情。只有理论清晰,才可能了然于心,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清醒有序的予以处理。

2、指标设置SMART原则

Specific,明确具体。考核指标设置切中工作目标,以明确的表格体现细致的具体要求,不含混模糊。

Measurable,可以衡量。指标设置尽量量化、行为化,用具体可见的数字、有无、是否考核分值,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或片面。如:

Attainable,能够实现。标准设置需要专业人员结合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因素,目标的要求是充分必要的,不是脱离实际的、简单草率的,目标必须是有高度的,同时又是现实有效的。

Realistic,指标现实。指标须实实在在,不设置抽象目标如热爱、敬业等用词,关联以具体实在的保养、更换等等。

Time-bound,时间明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是实践中需要抓好的原则,行为在时限内是有效的,超出了时限的,本身就是隐患。

三、具体做法与效果

把每个工种分为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七大部分。

考核项目分引药装配、装药、连线、爆破网络检测、爆破、爆破后必做工作、文明生产七项,标准分100分,按项目重要性分配。各项目又分别充实考核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共设置33项,分别对应有具体的考核要求。评分标准部分对各项给分情况给予细化,分别赋予2-4分的分值。这样,一次考核下来,根据各项目得分情况简单统计,即可把握作业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而参训人员自己的错误和疏漏,也一目了然,方便于改正和巩固专业知识。

第3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士官学员;专业基本技能;培训考核标准;培训内容;课程改革

我校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以来,在基本技能培训方面,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训练、考核实施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学员专业技能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装备保障模式的不断改进,对军械士官的技能水平又有新的要求,如何完善和拓展士官学员基础技能培训内容,使技能培训更有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士官学员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存在问题

(一)培训科目的实用性不足

在电路形式上,现行的课程教学多基于分离元器件的电路,进行培训考核电路同样也是分离元器件的。这与装备上越来越多的使用集成电路的情形不相适应。在电路结构和装配工艺上,现在进行操作培训考核的方式,是在网孔板上用导线连接元器件进行电路装配,与实际设备上全部采用PCB板电路为基础有较大差异。在焊接和拆卸时绝大多数是一些常用的小器件,而一些散热较快的材料(铝材和较大部件)很少涉及。电工技术技能培训的操作多在实验试验台上进行,真实感不强,实训的氛围和效果不好。

(二)培训科目的针对性不强

学生装配训练电路大多是理论课相应的实验电路,这些电路与装备上的结构电路有许多区别,没有考虑干扰信号、电路稳定性与级联效应等,没有涉及补偿、隔离电路。不选择综合性实用性电路与各电路相近与装备电路相价相近进行培训,学员进入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时,又要花费功夫去补课。培训科目缺乏针对性。

(三)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在内容、方法和配套设备上显得不够充实。对机类和机电类专业学员进行电工技能培训时,开设的直流电路参数测量培训项目和三相交流用电较多,安装电路较多,对一些电工器件的拆装及维护较少,一些新型器件如传感器、微处理器等的测试与装配较少。装配电路的项目较多,整机调试与故障排除练习项目较少。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二、完善士官学员专业基本技能培训的对策

(一)完善培训考核标准

1.广泛调研收集资料收集最新的国家技能鉴定与考核标准和军队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通过明确培训考核的工种划分、等级差别、军地行业差别与军地行业与工种对应关系,找出适合军械装备保障专业工作的技能点、知识点、考核点。深入到各种装备保障专业,研究军械保障岗位工作的工种分布情况、操作的工艺流程、对岗位人员技能的要求、及岗位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调查相关专业岗位技能的分布及技能的共性、个性情况,为完善士官学员专业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定好方向和标杆。使军械装备保障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与鉴定规范更符合工作实际,结合形式发展与要求。2.重视军械装备保障工作特点在制定专业基本技能培训考核规范时注意专业的交叉与综合。一方面由于装备技术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士官具备多方面的技能解决某一模块或系统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战时的特殊性,装备保障岗位工作中要求士官必须是有一专多能的技术来应对各种突况。因此在指定专业基本技能考核的标准时对装备上相近相关的岗位需要在某一专业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可能需要的技能。3.制定阶段性培训考核目标军队职业技能鉴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同类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水平,在专业基本技能培训阶段,学员水平已经达到了地方职业鉴定中对一些工种初级工或中级工的要求,如电焊工、集成电路测试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等。在这一阶段让学员参加地方组织的技能鉴定与考核,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员学习训练的兴趣,促进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学员在退役后寻找合适的工作也有帮助。

(二)完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内容

1.针对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来完善内容在对相关专业技能调研时,明确以往技能培训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取专业技能要求中所包含的基本技能,适合战场抢修条件下装备维修保障的技能,如仪器的使用技巧、工具的应急使用等。在实训项目与任务中对装备上的电路模块或组件进行简化处理,作为基本技能培训,实训的参考。把运用信息化手段也纳入基本技能训练的范围。2.结合相关经验和现有条件编制培训与考核项目任务找一些专业的理论形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按岗位和专业划分、设计分块、分阶段、分层次的要求设计培训任务。结合专业岗位工作的实际和设置培训和考核题目。在理论知识试题练习中多结合装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特别是故障排查中见到的原因,多与装备维修中发现的原因相似。一些维修手段和维修工艺也是维修中常用的。维修职业技能标准指导的项目在符合技能培养的要求与技能标准为靶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才是形成岗位职业技能的根本。3.注意维修方法的训练要克服技能培训时只装配少维修的现象,大量增加电路故障排除的训练,学思路、学方法。特别注意在装备保障工作中常出现的、典型的故障类型要多训练。除了元器件类故障外,注意加强模块化修理的训练在维修思路与理念为专业学习打基础。

(三)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与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实践技能充实加强的原则,对现阶段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按装备维修需要进行反推,取舍和添加教学内容。力争管用、精炼。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时,一定要请精通装备维修的教员和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员一起,从架构、内容到深度广度的讨论,在维修的思路、方法到项目与案例的设计以及作风养成各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提高教员的专业技能

要搞好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教员要主动去学习专业与装备知识。到装备上去观看操作或维修过程,通过学习可以发现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找到技能培训与专业更多的联系,获得制作案例的素材和维修操作的实践经验。教员要注意参加地方的相关培训,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形势与最新要求,学习地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经验,取长补短。及时组织学员参观地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习活动。注意请地方的老师到学校讨论研究,为搞好军械士官学员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供帮助。

三、结语

士官学员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是士官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础,只要我们明确军队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方向,了解专业基本技能鉴定的标准和尺度,盯着专业学习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改进培训考核方法,就一定能搞好基础课阶段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培养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学员。

【参考文献】

[1]刘高山.职业技能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及项目的系统设置《.科教导刊》2015.4:9-11.

[2]王玉芝、孟令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职教论坛》2015.7:59.

第4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核电厂;技能培训;必要性

0 前言

为了全方位地提升海南核电生产人员的综合性操作技能,在海南核电运行、检修工作中持续改进工作绩效,使海南核电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发电运行。在海南核电厂区内建设一个综合技能培训设施,该培训设施应包括机械、电气、辐射防护、消防、急救、防人因等实验室,结合部分重要的单体设备培训模拟体,以实现在一个模拟仿真的环境中,对运行、检修、辐射防护人员(包括本公司人员和主要承包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技能培训,以使生产人员掌握和了解在辐射、高温、噪音、狭窄等不利环境下如何按照核安全的高要求来进行规范性的操作。

1 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 满足核电站日常维修与换料大修技能培训需要

核电站日常维修与换料大修人员必须开展并加强维修技能培训,以保障核电安全、可靠运行。

日常维修的工作量很大,涵盖电站所有的维修专业。只有开展了较好的日常维修,才保证电站可用因子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维修各专业部门进行各自负责的系统和设备维修巡视和缺陷初步分析及处理,在设备出现意外故障时,实行应急抢修,保证电站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日常维修一般分为预防性维修和纠正性维修两类,而换料大修活动又是核电站预防性维修和纠正性维修的重要的环节。预防性维修,预先发现系统和设备存在状况偏离、异常或缺陷,在系统和设备丧失其功能之前采取措施,使系统和设备快速恢复正常状态,消除异常或缺陷,防止故障发生。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维修巡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有高度责任心、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能,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正确采取措施,因此,必须对此类人员进行系统和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发现及处理(包括曾出现过和未出现过)进行培训。纠正性维修都是事后性的,即故障出现后进行的维修,这类维修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即使有备用设备也一样),必须尽快修复,此类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熟练技能,所以开展培训实验室内的技能实际操作训练不仅必需而且极为重要。此外,随着电站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和部件会逐渐老化,其缺陷和故障逐渐并较频繁地显现出来,维修任务将会不断加重,从而对维修技能的培训和技能培训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带来更高的要求。

1.2 培训设施短缺,导致维修技能不足

自2008年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NPC)组建以来,由于HNPC还没有建设技能培训中心,人员技能培训只能外委兄弟核电厂开展,但是存在需要培训的人员多、培训经费紧张、能接收培训单位的资源制约等原因,很难满足HNPC对维修人员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目前在公司内部开展的技能培训多数只能进行原理、结构和功能知识培训,缺少检修人员技能培训的设施和平台。通过参加电站系统设备的调试或大修,虽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实际维修操作培训效果,但因培训量大、学员多,在调试或大修期间培训是不现实的。在平时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在调试或大修中运用这些技能,缩短大修时间,才是合理正确的方法。2013年核能行业协会评估专家就已提出HNPC核电维修技能培训资源匮乏,不能保证维修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有效地接受培训并可靠地开展工作,这一状况只有建设自己的技能培训中心,有系统的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从而保证HNPC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1.3 人员培训考核与授权需要

由于缺少技能培训考核设备,目前,HNPC人员及承包商人员基本安全培训考核和授权只能进行基础理论培训和笔试,大部分科目无法开展实操培训考核,只有辐射防护和急救可实现实操,特别是对于技术岗位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无法开展,急需建立一套基本上能够覆盖各专业人员实际操作培训平台,以满足人员上岗考核授权要求。

1.4 人因事件反映维修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在核电站发生的运行事件中,设备原因和人为原因是引发事件的两大因素,而人因事件的数量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站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维修质量水平、接口管理水平、安全文化水平和风险意识的高低。培训不足、工作实践不足反映出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正是维修人员技能的不足,才会发生重复性维修。有关资料将“人员培训不足”(包括技能培训和其它培训)放在人因事件原因的首位。“工作实践不足”则更进一步表明,有经验的维修技术骨干稀释和缺乏经验及技能的新员工比例增大(不能及时实施技能提高培训),对电站安全运行带来较大风险。人因事件比例高、重复性维修率高,这些都反映了维修人员在技能方面的能力不足。建设维修技能培训实验室、全面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和维修能力,也是HNPC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结语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新的维修技术在不停地开发并得到应用,为此,需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维修技能,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电站的营运效益,延长电站运行寿命。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设备及工具的开发,需要对员工和承包商增加培训内容,并进行不断的培训。通过培训,新员工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老员工则随时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适应核电发展的需要。

第5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精神科 新护士 培训方法

模拟考评法[1],就是把被考评者置于一个假设的或者人为设置的类似工作场景之中,要求他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评价绩效的方法。近年来,我院对精神科新护士尝试使用模拟考评法进行技能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9~2010年精神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2009年新护士26名为对照组,2010年新护士28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考核方法,试验组运用模拟考评方法,对两组新护士进行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进行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考核方法,只注重对操作技能步骤、流程的考核。

1.2.2 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模拟情景仿真法,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根据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不同的模拟患者进行技能操作,模拟护患情景如模拟患者角色进行评估、对话沟通等。

1.2.3 评价指标 (技能成绩比较) :每项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采用广西壮族卫生厅2008年编制《55项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培训周期一年,共考核12个项目,算出平均分。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间的 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学生综合技能成绩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 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x-±s)

3 讨论

3.1 模拟考评有利于提高精神科新护士动手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是临床上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需求。在护理工作中,只有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医疗环境。进入新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权利意识、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患者普遍不可能像十几年前那样无条件充当“模型”配合临床教学工作[2]。精神科新护士处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初期,而精神科治疗性除了注射、输液外,其他操作临床实际用得比较少,出现精神科护士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弱现象。本研究采用模拟考评法,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考核,为较好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模拟考评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技能水平 模拟考评法突出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开放性,如进行输血法操作时,因平常较少运用,对输血过程及查对项目感到茫然。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复印输血袋上的标签粘贴在仿真输血袋上,输血前必须按照规范查对所有的项目,并让仿真血输注入模型的血管内,找出输入生理盐水及输入仿真血时墨非氏滴管内滴数的变化情况,讲解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模拟考评法能让新护士亲身体验精神科少见的基本技能操作过程,激发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调动操作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护理技能的理解记忆及综合应用。培养了新护士临床思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与病人沟通能力。为护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表1可见,试验组学生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

参 考 文 献

第6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for medical students under clinical internship in our hospital,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internship for medical students,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Methods 50 medical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or internship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form group.Training and assessment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 and their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50 students(control group)who received regular training 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3. Result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refor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Internship;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Training

医学生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理论向实践、从课堂向社会进行过渡的关键环节,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生未来的发展。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大使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医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

作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本院每年承担着医学生实习的任务,医院已有较为合理的考核体系,2013年之前,本院学员毕业实习是采用全院各科室轮转实习的形式,每个临床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研究发现每年医学生考核成绩都差强人意,技能操作水平难以达到临床要求,其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弊端。提高医学生实习的质量,除合理的考核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制订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针对此种现象,本研究依据临床要求拟定了全新的医学生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探讨此医学生实习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的优劣,以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向全院各科推广实施,以进一步规范本院医学生实习制度,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进入本院实习的医学生,以学号为标准,参照随机数表,随机抽取50名学员作为改革组,按照新拟定的医学生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考核,考核成绩与2013年前以常规模式培养的50名已毕业学员(对照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培养模式及考核方法

1.2.1 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的制订 学员内科实习分为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由各科室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组成教研小组,以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为基本内容,参照教学大纲要求及各学科临床实践具体特点,制订各学科的实习方案和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建立“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按照临床职业素质、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实践技能、综合指标评价等板块对实习生进行递进式的教育培训模式。以此为规范,对随机抽取的50名受试学员进行培养。

1.2.2 出科考核方法 为加强对医学生实习的监督管理及所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本研究制订了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即“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构建向医师资格考试模式靠拢,分为三站式考核:第一站笔试,即基础知识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第二站于医院模拟培训中心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考核,模拟中心依托医学生理及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2],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的方式[3];第三站医患沟通能力。每个临床科室实习结束前,对出科学生进行考核,由各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带教老师主考,分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等5板块,按照OSCE考试评分标准[4]进行量化评分。每个版块分值100分,分别取20%纳入总成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的比较

改革组及格率达9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各考核部分及总分均值的比较

改革组基本知识、临床技能、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医患沟通等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学教育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教育学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应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为主[5]。

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实行本科后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体制,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特别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6],这也是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所欠缺的。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本院对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培养,由于内科各临床科室普遍临床诊务繁忙,各级临床医师工作重心多在于临床工作,易忽视对实习学生的培养。各学科专家主任对实习学生未制订出明确的学科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和考核指标量化方案,实习生呈“放羊式”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化、标准化及人性化向更高水平发展[7]。近年来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临床实习进行了创新和改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适合新医改形式要求构建了新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了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和临床考核体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优化医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引入了PDCA循环法[8-9]。针对本院医学生实习教育现状,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已迫在眉睫。基于此种现状,在医院领导和各内科主任支持下,本研究拟定了全新的医学生临床培训指标体系,旨在对本院医学生实习的体制进行改革,探索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临床培养模式,并向外科、妇科、儿科及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内科各二级科室的协助,各科专家依据本学科临床特点,以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为基本内容制订科室实习方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多学科融合、布局合理的临床技能教学平台。按教学资源的统一性、技能培养点一贯性和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建设思路构建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建立“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按照临床职业素质、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实践技能、综合指标评价等板块对实习生进行递进式的教育培训模式。

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改变传统医学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教育模式[10],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推行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1]教学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贯穿基础和临床课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学习和协调能力,专业文献阅读和医学信息获取及评价的能力,自我学习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强调临床操作技能实训,本院建立了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开展技能模拟训练,采用标准化患者训练法,即运用经过培训合格后的标准化患者来训练医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这是一条与国际接轨的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的新途径[12],既增加了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解决了见习时病源不足、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问诊、体格检查技巧进行正规训练等确立了标准模式[13]。

改革前重医疗技术操作教学,轻医患沟通,改革后加强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广泛参阅国内外有关沟通技巧、心理学、人文医学的书目及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为医学生系统学习提供教材,教学采用场景培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灵活应用病例分析和标准化患者,建立理论学习与医疗实践相辅相成的医患沟通教学模式,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14]。

应选择爱岗敬业、医德高尚、以身作则、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行全面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15],提高带教老师服务育人的意识,严格按照实习方案进行培训管理,使实习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实习结束按照“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出科考核,将各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通过此种模式培养的50名实习生成绩明显优于往届毕业学员,改革方案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向全院推广提供了可能。

第7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 培训

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已经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但由于农民工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长期稳定就业。因此,必须加强农民工培训,使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拥有立身之本,使他们在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中,能够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其稳定就业的基础,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农民工的意识,让其积极参与培训

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农民工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与他们的岗位总体是适应的。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愿花过多的金钱、时间、精力去接受培训。同时,农民工参加培训后不能就业,或是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所以,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时,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达到灵活培训的目的。保证农民工接受的培训符合就业市场发展要求,让他们人尽其才,享受技术工应有的待遇,促进农民工参加培训。

二、用人单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作为现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职责。确保资金投入,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和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进行技能培训。企业要做出培训预算,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建立评价机制,要依据农民工技术掌握程度和完成的工作量,进行严格考核,及时进行等级评定。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

农民工培训要紧紧围绕就业做文章,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对技术人才的标准,设置农民工培训专业课程,保证农民工接受的培训符合就业市场发展要求。要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基础、年龄状况,实行短期培训与长期学制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课程的多层次设置。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立足在实践上,对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做到理论和实习交叉进行,使理论知识在实习中得到消化。要细化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习培训教育的匹配标准,用严格的标准去管理教学质量。要把教学质量的管理考核与确保农民工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四、以确保农民工就业为目标,加强培训质量的管理考核

第8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关键词: 职业技术 技能培训 “培训包”

近年来,着眼学生任职岗位技能需求,大力改进培训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岗位技能需求分析不够精细,课程教学操作弹性过大,缺乏对培训目标的精细化监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质量。本文着眼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问题,探讨了职业技能精细化培训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其地位

进行技能培训,首先要搞清其在培训目标中的地位。

1.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基本内容。

学校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和目标不同,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目标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依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培训目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培训对象任职岗位技能结构的基本分析,职业教育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共性需求如下:信息交流技能、信息表达技能、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处理技能、信息应用技能和信息保护技能。

针对上述六项技能中的每一技能,都可以按照技能标准、技能单元、构成要素及技能标准的实现思路进行细化,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子技能,从而建立精细化的技能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方法的内在联系,使教学组织实施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更具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2.计算机应用技能在学生职业技能结构中的地位。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享誉世界,他们将技能分为:任务技能、任务处理技能、应急处理技能和角色处理技能。同时将能力分为关键能力和一般能力,并认为,职业技术人员的关键能力如下: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交流观点、传递信息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和团队共事的能力,应用数学方法和技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

从上可见,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各类职业技术人员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技术院校应该更新认识、细化分析需求,把其培训纳入更重要的日程予以组织实施。

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策略分析

技能培训效果,有赖于策略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1.准确分析办学定位,理清技能培训思路。

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形态保证受教育者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因此,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同时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职业技术院校要求以能力本位架构课程,即应该着眼岗位职业技能需求实施培训。由于技能类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蕴含在具体而多样化的实践过程中,因此通常难以用语言准确概括,需要学生模仿、实做、体会、体验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般性工作过程,而是一些技能的实现流程与技巧。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而言,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以现代高职教育理论为支撑,树立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

2.依据学生任职岗位技能需求,架构基于“培训包”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看,其成功做法是围绕任职岗位技能,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一些子技能,直到可进行培训操作。对每项技能研究能力标准、能力单元、要素及能力标准的实现,以及相应培训资源,称之为“培训包”。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及标准均建立在“培训包”上。其培训实施普遍采用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培训过程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组织方式极灵活。培训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训练上,考核重点强调学生应该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知道什么。

对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而言,需要联合多方,精细化确立岗位技能标准及认定制度,围绕各项岗位任职技能,建立“培训包”,基于“培训包”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3.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包”开发原则,开发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包”。

采用“培训包”思想构建课程体系,既要着眼各类任职岗位技能要求,又要紧密跟踪其变化。因此,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层次性。每一技能模块的内容均由若干技能“培训包”组成,同一模块中的各个技能“培训包”相对独立,但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是可操作性。能将繁琐操作技能细化,便于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实践技能,缩短任职岗位适应期。三是标准性。按照事先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开发,使得“培训包”既能独立运行,又能适应各类不同专业的选用,符合专业建设和资源共享要求。四是可移植性。便于根据不同专业按需选用,根据课程变化便捷地进行组合,新课程中与旧课程相同技能要求的部分,可将旧课程的“培训包”直接移植到新课程上,避免交叉重复。五是动态变化性。由于课程内容依任职岗位技能需求变化而变化,因此,“培训包”应随课程内容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

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实施

基于“培训包”的技能培训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化的过程,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但其具有继承性。

1.基于岗位技能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确立计算机应用“培训包”内容。

“培训包”具有不同的主题(能力方向),一个包可装多项技能。通常分为“专业基础技能包”和“专业岗位技能包”。前者的技能项目为目标岗位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后者的技能项目是针对学生拟任职岗位技能需求而设立的需要培训的技能。每项技能应由知识点、技能点、考核点、培训方法和训练场地等构成。

计算机应用技能属专业基础技能,对不同专业而言,共性要求是上面提到的六项基本技能。每一个技能都有丰富的内涵,不同学校及专业类别也有差异,必须根据办学定位,确定具体内容。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参照国家要求和各院校教学情况,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包”包括:Windows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包、Word使用技能培训包、PPT使用技能培训包、Excel使用技能培训包、Internet使用技能培训包、常用软件使用技能培训包,等等。每一“培训包”的内容容易确定,并有软件平台功能支撑,便于实施。

2.依据“培训包”,确立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

针对任职岗位技能要求,并根据“培训包”涉及的学习领域,建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课程“培训包”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培训包”。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培训包”进行统筹规划,课程内容、课程学时需求也依据“培训包”确定。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而言,技能培训主要围绕一些常用软件展开,内容确定起来比较容易,教学实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材主要是选购,自编较少。

3.基于“培训包”,设计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中,基于“培训包”的教学应体现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和学均以“培训包”为依托。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根据“培训包”的各个子“培训包”,反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确定“培训包”内各个技能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情境为支撑的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展开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套实用的基于“培训包”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同时,构建完善的教学实践环境、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应用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各个技能模块的模训、实训,有针对性地强化技能训练。

4.基于“培训包”,设计考核方法。

第9篇:技能培训考核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开展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库区安置区移民群众的职业能力,帮助移民群众创业就业、增产增收,促进和谐稳定。

第二条技能培训分为生态农业技能和农业适用技术、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六种类型。

第三条技能培训工作采取鼓励移民群众参与自主培训和集中组织培训两种形式。移民自主培训补助政策由县财政局负责会同县移民局共同制定,报政府批准实施。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集中培训管理。

第四条三峡后续工作技能培训坚持与部门资源有效整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移民部门综合主管,行业部门归口负责,培训机构承训,培训资金各记其帐管理工作体制。

第五条移民局为全县移民技能培训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县移民技能培训实施规划项目库和年度计划,下达年度培训计划任务,对技能培训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县财政局为技能培训资金使用监管单位;

县农业局为全县蔬菜、药材等种植产业培训责任单位;

县农机局为全县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责任单位

县畜牧局为全县畜牧产业培训责任单位;

县特产局为全县柑桔、茶叶培训责任单位;

县林业局为全县核桃、食用菌产业培训责任单位;

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为全县电子商务培训责任单位;

县旅游局为全县旅游服务培训责任单位;

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为全县创业培训责任单位;

各企业或相关用人单位为岗位技能提升和就业技能培训责任单位。

鼓励创新培训种类,根据移民群众实际需要,有培训意愿单位可向移民部门申请,移民部门根据年度资金计划进行安排。

第二章技能培训范围、对象、内容及标准

第六条三峡后续工作技能培训范围和对象为库区移民群众。

第七条三峡后续工作技能培训类型、标准及要求:

(一)创业培训。主要是通过电商等新型创业形式培训,帮助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创业意愿的对象掌握创业知识,成功创业或做大做强企业。培训对象年龄在20至50岁。创业培训补助标准3000元/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60学时。创业培训可结合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进行。

(二)生态农业技能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主要是帮助培训对象提高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技能,实现增产增效增收,培训对象年龄18至64岁。生态农业技能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补助标准500元/人,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30学时,随农事季节安排,分次进行。生态农业技能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方式,培训地点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为主。

(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是帮助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培训对象掌握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库区安置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带头人。培训对象18至55岁。培训补助标准1800元/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90学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可采取参观学习、理论讲授和实作训练相结合方式进行。

(四)致富带头人培训。主要是帮助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经济基础的培训对象通过发展种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业等成为专业大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培训对象20至50岁。致富带头人培训补助标准1500元/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60学时。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可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等实际需要开展培训。

(五)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是帮助已在企业就业的移民群众,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和适应转岗就业的要求,主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进行。培训对象18至55岁。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助标准800元/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60学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是理论提升和在企业生产岗位上进行实践。

(六)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培训对象掌握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实现上岗就业。培训对象18至55岁。就业技能培训补助标准500元至3000元/人(详见附件《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参照表》,未列入表内的专业可参照相近专业分类确定)。就业技能培训主要采取定单培训和“招工与招生结合培训”的方式进行,订单培训是指培训机构先落实企业用工需求定单,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培训,是指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就在该企业就业。

第八条培训工作坚持群众自愿,贫困对象优先原则。各培训责任单位应以市场需求、群众期盼、简明适用为要求,以提高培训质量为宗旨,充分结合我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等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创新培训种类,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第三章培训组织实施

第九条年度计划申报。根据省局计划申报时间要求,移民局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编制申报年度培训计划。

第十条年度计划下达。根据省移民局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县移民局会同县财政局将计划任务分别下达到培训责任单位。

第十一条确定培训承训机构。各责任单位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对自愿申请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采取竞争性比选方式确定,将计划任务合理分解下达到各承训机构,并与各承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培训的专业、人数、资金、时间、地点、质量、就业要求等。

第十二条培训实施方案编制。各培训机构根据下达的计划任务和培训专业类型要求,编制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实施方案编制基本内容包括:培训类型、培训专业、培训对象名单、培训地点(有实训要求的要明确实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培训教材、培训教师资质、组织形式、预期效果、考试颁证,就业途径等。

第十三条方案审核。培训机构将编制的培训实施方案报送培训责任单位,由培训责任单位组织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方案审查同意后,培训机构方可组织开班。

第十四条组织实施。培训方案审核通过后,培训机构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开班和实施培训。

第十五条培训考核。培训班结束时,应对培训学员所学技能进行考试考核(农业适用技术培训除外)。就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原则上应使参训学员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水平,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应获得农业主管部门新型农民认定证书,创业培训应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创业培训证书。相关部门没有培训专业证书的,由培训机构对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第十六条组织验收。培训机构完成培训任务后,组织自验,进行查漏补缺,自验合格后,按要求整理好培训资料,申请培训责任单位进行验收,培训责任单位应组织验收组按照合同、实施方案对培训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办法采取查阅资料、电话抽查、现场走访等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资金拔付。培训责任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将培训资料整理分别报送县移民局和县财政局各一套,申请县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拔责任单位或培训机构。

第四章培训工作管理

第十八条培训机构管理。各主管单位应根据培训任务需要,会同财政、人社、农业、教育等部门,采取竞争性比选方式确定具备技能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承担年度培训项目任务。具备技能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包括优势大中型企业、中高职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就业培训中心等。各责任单位通过竞争性比选将培训机构确定后,应将培训机构情况报送县移民局上报省移民局备案。

第十九条实施监督管理。各培训责任单位应加强培训过程监督管理,安排专人对培训工作进行现场监管。核对参训人员,掌握培训进度,考核学员培训质量和效果,并将检查和抽查情况进行记录。

第二十条档案资料管理。培训档案资料由培训机构负责以培训班次为单元进行整理,建立培训台帐,并按要求完成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录入。培训档案共分三个部分:

综合档案。综合档案内容包括:培训合同、培训实施方案、教材、学员花名册、学员培训期间考勤表、培训实施责任单位监管记录、考试考卷、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学员技能考核成绩,学员颁证情况、学员就业情况、培训总结、以及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照片和声像档案等。

个人档案(见附表:培训对象参与培训档案表样)。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培训对象姓名、姓别、年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及家庭成员信息和从业情况;身份证复印件、职业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复印件,就业协议复印件。学员对培训工作评价意见,由培训机构根据不同类型培训班要求,负责将培训内容、培训学时、纪律要求统一印制,开班时统一发放给学员,培训结束,培训学员对参与培训情况进行认定,对承训机构的培训过程、教学质量、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签属意见后统一交培训机构,存入个人档案。

验收档案。包括培训机构自验情况、培训责任单位组织验收情况。

第二十一条培训资金管理。县财政局为三峡后续教育培训资金的监督管理单位。负责三峡后续教育培训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

(一)培训资金由财政局直达培训责任单位或培训机构。

(二)培训资金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使用,严格执行《兴山县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以培训班次为单元建立专业台账,实行专帐核算与管理,严禁与其它培训资金混合建帐。

(三)三峡后续教育培训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支出,即培训教材费(文字教材、教辅资料和声像教材等方面支出),教师聘请费(授课教师的课时费、交通费、食宿费等方面的支出),参训学员费(学员食宿、交通、实习、参观交流、学习用品、实训教材、考试考核等方面的支出),以及用于技能培训所发生的招生、场租、宣传、资料印刷、在线学习、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四)培训机构应自觉接受上级及同级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严禁培训机构以任何方式弄虚做假,套取培训专项资金,对弄虚做假,套取培训资金的,一律取消培训资格,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二条培训计划管理。各培训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按批准的计划任务,将培训对象确定到人,实施精准培训,不得随意调整和扩大实施范围、改变培训内容和突破计划人数,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程序申报审批。

第二十三条组织实施管理。各培训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培训方案组织实施,讲究培训信用,确保培训课时和培训质量,承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培训项目转包给其它培训机构或个人,严禁擅自减少培训课时或更换授课教师,降低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