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农村的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的传统文化

第1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师 传统文化素养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概况

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较城市比较落后,科技也比较落后,人们的素质较低。我们的父辈、祖辈甚至是没有受过教育,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教师是当务之急。自从一九八六年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孩子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农村来说,没有专业受过培训的教师,有些教师是临时上阵,观念落后,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甚至职业倦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逐渐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紧抓孩子的教育,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师资力量,因此农村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二、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1、教育改革的需要

从2001年开始,我国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取代陈旧的课程内容,而原来的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2、科学本质的要求

科学是丝毫不能含糊的,是严谨的,农村教师因为本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科学的探究也无法深入,甚至某些教师传授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内容,反而误导孩子的学习,所以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思想。

3、农村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三农政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自然也逐步提上日程,国家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培养人才。

4、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包括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孩子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21世纪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较高教学素质。

由此看来,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措施

对于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首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敬岗爱业,认真教学,做到真正对学生负责,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让身处农村的孩子也能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写教案,对每个孩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要求教师,要有师德,做到关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如果教书育人者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素养就得到提高了。教师要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其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3、而国家来需要做的,就是要倡导教师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壮大师资力量,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与本领。

4、国家要壮大师资力量,专门培训一批农村教学队伍,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培养适合农村教学模式的人才。国家可以开设课程,设置专业,教授专门的教师教学技巧与方法,注重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样一来,使农村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师资力量强大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很自然的走上正轨。

5、现在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农村教学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国家可以鼓励教师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利用该平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的学习,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方法,相信教师可以学到不少教书育人的方法与经验。

结束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是不能懈怠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农村地区,比较保守封建,教育的发展也就具有较大难度,但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农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未来,提高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必要的,这其中,教师自身要做的,国家要做的,学生要做的还有很多,未来的道路很漫长,教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培养以及师资力量的壮大,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期待多年以后,农村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2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基本情况

望松街道境内有始建于民国初期的黄家大院及始建于清代的吴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初期续建,占地面积为6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2平方米。现保存较完整的只有楼房3座,1986年被列为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是“七间”也称百寿厅,均围绕“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108个篆体寿字,无一雷同。吴弄古建筑群位于吴弄村,建筑群始建于清代,15幢古民居较完整地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二、农村传统文化概况

松阳县望松街道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各行政村。2008年松阳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望松街道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共收集资源线索153条,普查项目101项,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望松街道下辖的吴弄村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弄村为县级历史文化村;2012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收录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

吴弄村较为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有:舞龙灯、闹鱼灯(翻新亭)、鳌鱼灯(桂花亭)、民间小调等。吴弄民间习俗有大年三十祭拜社公,正月初一叶氏后代祭拜先祖等活动。望松街道民间传统节气大致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代代相传。斗转星移,传统的民间岁时习俗依然如旧。

三、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1.初步形成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望松街道开展了《制豆腐皮》《石雕》《古沉木根雕》《晒红烟及加工技艺》《驱邪巫画》《吴弄社公祭祀》《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申报工作。经过评选,吴弄村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传统晒红烟及加工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豆腐皮制作技艺》、《黄家大院木雕技艺》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岗后村王客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注重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保护措施,特别是“活保护”措施。搭建非遗传承基地,在松阳城北小学建立太极传承基地,每星期上一堂太极教学课,并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在吴弄村晒红烟陈列馆展出晒红烟实物、制作器具、种植、加工流程以及销售、烟具、烟俗等内容。开展晒红烟制作体验、演示活动,吸引游客,宣传松阳,提高松阳晒红烟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六个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松阳县非遗项目虽多,却是多数分布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面临着薪火失传的困境,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限制了我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转变。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而现今的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人不断老去,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培养新的年轻的传承人已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3.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基层从事的非遗者多为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尤其在乡镇一级,多数文化员身兼数职,导致许多工作流于表面,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4.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经过2008年非遗普查,我县共收集有价值的非遗线索2121条,然而现在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仅63项,还有众多富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未被包装整理。乡镇人手不足,挖掘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县的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

五、对策建议

1.夯实基础,大力建设“四大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一是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并整理挖掘重点项目,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二是搭建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完善,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三是搭建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体系,完善传承人梯队,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四是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2.统筹协调,大力落实“四大保障”。逐步落实政策、组织、设施、资金四大保障,建筑非遗保护强力后盾。一是落实政策保障,从政策制度上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三是强化设施保障,以县非遗馆为龙头,乡镇非遗展陈室为辐射,搭建非遗展演展示平台;四是确保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3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农器和农法(农业技术体系) 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范畴。农器一般是为一定的农法创制的,农法往往通过一定的农器才能实现,而两者都由人来掌握。农法的进步往往与农器的进步相伴随,并以农器的进步为其重要标志。农器和农法除了统一的一面以外,也有矛盾的一面;有的时候两者不同步,有的时候两者可能出现某种背离的现象。

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同时以拥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传统农器。精耕细作农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与之配套的农器作为它的条件和标志的。

例子之一:日本学者把中国传统农法称之为“中耕农法”,而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粗放的“休闲农法”。中耕是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法的特征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当时已出现垄作、条播、中耕三位一体的技术,不同于西欧中世纪农业撒播、不中耕的无序状态。西周春秋非常重视中耕,中耕和春耕、秋收一样,都要在籍田中举行相应的仪式。与这种中耕技术相配套,当时出现了专门的中耕农具——“钱”(青铜铲)和“镈”(青铜锄)。青铜“钱”、“镈”成为精耕细作农法萌芽的标志之一。它们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以至成为交换中人们乐于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并由此转化为金属铸币。“钱”从此成为货币的名称。以后,货币的形态虽然几经变化(由青铜的“钱布”到圜形的铜钱,再从铜钱到今天的纸币),但“钱”的名称却延续至今,它的本义反而被人淡忘了。

例子之二:我国精耕细作农法奠基于战国时代,这和当时铁农具的普及密切相联。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在黄河流域普及,西汉末年《氾胜之书》的农法就是建立在牛耕的基础上的,把精耕细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魏晋南北朝和宋代,北方的精耕细作体系和南方的精耕细作体系相继臻于成熟,农史界习惯分别用“耕—耙—耢—压—锄”和“耕—耙—耖—耘—耥”来概括它们的特点,而“耕—耙—耢—压—锄”和“耕—耙—耖—耘—耥”是与北方旱地耕作农具系列和南方水田耕作农具系列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的框形犁(它的成熟形态是唐宋时代的曲辕犁)富摆动性、装有曲面犁壁,适合精耕细作的要求。十八世纪西欧吸收中国犁的特点对其原有的耕犁进行改造,成为西欧近代农业革命的起点。

但是,中国传统精耕细作农法的发展有时又和农器的发展不完全协调,不完全同步。这里也举两个例子。

例子之一:汉代有两种著名的丰产农法——代田和区田。代田农法是与“便巧”农器(耦犁、耧车等)相配合的,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同步,结果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但“亩增一斛”,增产约25%,而且“二牛三人”可耕田五顷(大亩),其劳动生产率盖为“一夫百亩(周亩)”的12倍,史称“用力少而得谷多”。它比较适合于大农。区田农法高度精耕细作,号称“亩产百斛”,但依靠劳力的大量投入,而不以农器的改进为条件,甚至不采用铁犁牛耕。它更适合于贫苦的小农。代田这种农法与农器同步、增产与增效并重的发展模式后来并没有得到持续。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农器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更加适合小农的需要。倒是区田“亩产百斛”的诱人指标不断吸引后人试验,虽有增产,但总达不到,而且无法大面积推广。

例子之二:明清时代,精耕细作农法继续发展,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耕作、施肥、育种、新作物的引进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进步,但农器基本上没有改进。中国传统农器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后,就基本上停滞不前了。《农政全书》所载农具是抄王桢《农书》的,没有新创造。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如水力连磨,高效的配套的收麦工具麦钐麦绰等,明清反而罕见或不用了。南方有的精耕细作水平很高的地方,竟从牛耕退回人耕。精耕细作农法向“粪大力勤”式的劳动集约的道路发展,在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停滞和倒退。近世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和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失利,与此有密切关系。造成这些情况可以找出具体的原因来解释,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小农和人多地少的状况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缺乏改进农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足够的动力。已故著名农史学家王毓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农书中记载的大型高效农器实际上并没有广泛使用,农民更多是利用普通的锄、鍬等农具进行耕作;利用简陋的农器做出细致的农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特点。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另一方面以也是在封建时代小农经营规模狭小、经济状况窘迫境况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第4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置身于中国国情,要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当代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于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农民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遗传形式在农村世代延续,这种传承和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包括有意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教育等形式:也包括无意识的渗透,是指通过一些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一代一代的农民遵循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其传统思想渗透到正常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

第二,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和渐变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其表现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但是,什么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受时代的变化影响,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固执,都会印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渐变性。

第三,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包括一些有益的,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道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一代一代的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如唯古是法,唯古是宗的认识价值取向;“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理:“天下变、道亦不变”等唯心哲子;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等特权思想。这些又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两面性是并存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是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点: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遂,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世界上没有不贯穿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也不存在不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5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第6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创新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农村是我国的基础,因此我国对农村建设非常重视。随着三农建设,农村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随着农村群众省会水平的提升,我们还应该对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可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没农村群众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在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

一、农村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即以群众为主要对象,反映其生活状况、心理活动,进而丰富其精神生活的社会文化,多由群众自行组织并参与,与其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价值观等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如云南人喜欢的花灯小戏.滇剧,东北流行二人转,安徽流行黄梅戏,河南以豫剧、河南坠子闻名;(2)狭隘性。如缺乏创新、对个性文化的打击;(3)多功能性。群众文化多源于民间,既适合娱乐观赏,也具备艺术美,或带有教化功能。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文化程度偏低。如今,经过长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精神消费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层次也日益提高,传统文化难以反映当前时代,为此,需创作新作品,或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进,使其符合现代化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只有物质和精神水平同时提高,才能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文化是灵魂,是实现经济长久发展的基础,只有创新,才能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经济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当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带动文化的发展,二者不能出现过大的差距。如今,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应有与其相匹配的文化,因此,必须解放发展生产力,尤其是面对着对外开放的局面,必须走出国门,与国际文化接轨,这就要求重视群众文化的创新,进一步加强体制改革,发展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

(三)是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核心。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群众文化起着核心作用,对相关理论和文化影响颇深。在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素质得以提升,在放松身体、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可加深对其理解。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丰富,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为建立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新环境下如何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一)实例分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越州镇占地面积220Km2,气候宜人,地理结构较为合理,现辖14个行政村(社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镇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14个村(社)更为重视,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以工业园区.烤烟.大蒜.林果外,还积极联合各村(社)干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化户(文化联合体为主)在各村建立农民演出协会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强硬件建设。为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各村相继建立了图书馆、农家书屋,有些村落还建立了文化活动小广场,各种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并积极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教育活动,使农村逐步实现了现代化。(2)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在漫长的发展中,各村庄都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如越州的踢打戏是曲靖市的特色,许多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包括花灯、说唱、剪纸、杂耍、雕刻等民间艺术。(3)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在水果成熟时,各村庄通过多种传媒技术,将村庄内的盛景往县城、市区散播,吸引了大量游客,既可以旅游观光,又可娱乐健身;在春季百花盛开时,举办有踏青活动,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能体验农家生活。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原因。(1)重视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从镇级到村(社)级,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建设均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同时制定有相关制度,在全镇各数村.组建立文化活动小广场,派遣懂文化、高素质、具备优秀组织能力的人员到文化活场宣传推广群众文化。在经济预算方面,每年都会拨出一部分文化活动经费,包括各种设施设备的建设,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剧团。(2)政府发挥带头作用。由于范围较大,文化管理工作颇有难度,为方便管理,避免出现混乱,政府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有花灯会、烟火盛宴、广场文艺演出、农民书画展,另外还有青年读书演讲、新农村建设典型人物故事会、农民舞蹈培训等。

(三)今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群众文化建设中也存在有瑕疵,如人才匮乏、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少数农民群众积极性不高,许多题材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礼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而且应重视文化创新的作用,只有创新,文化才有活力,才能长期发展。因此,首先要创新思想观念,培养各种人才,创作更多的新作品,如搭台唱戏较为陈旧,可开办小型摄影展。其次,要重视文化内容的创新,传统文化、特色文化都要具有时代意义,加入现代化元素,去除落后的部分,实现永久性的传承。最后,还要做到形式的创新,增加新的表演道具。借助多媒体等。

四、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群众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吸收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创新,尤其是思想、内容及形式,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整体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解静.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第7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Abstract:The strengthening of rural cultur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address the "three rural" issue key to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deological guarantee, motivation and cultural support.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Key words: new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因文化建设落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贫困已日趋明显,即使过年过节,农村的文化娱乐项目也少得可怜。在农村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通过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建设,以及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改善了乡村文化发展条件,维护和规范了乡村秩序,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

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日趋减少,以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庙会、唱戏等民间优秀文化活动逐渐衰弱,而国家主导的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不一致或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传统文化阵地年久失修,正逐步消失。二是组织管理体制不顺。一方面以婚姻、孝道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呈现微幅衰退,礼貌谦让、诚信善良和勤俭持家等社会道德规范急剧滑坡,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开始活跃,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之风禁而不止,传播有一定市场。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凝聚力。以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为方针,塑造农村新风貌。一是培育一批民间艺术和民俗传统文化接班人。针对农村中民间艺人年龄普遍偏大的状况,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为农村留下传统特色文化人才资源,扎根农村,亦农亦艺。二是对县乡村优秀文化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群众文化骨干进行系统化培训、专业化辅导。三是为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提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四是以特色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文化样式,组建一支“农民演戏、演农民戏、为农民演戏”的农民演出队,利用“旧瓶装新酒” 的传统文化形式传播社会新风尚。

2.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解决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基本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新农村建设加快村庄整治,在大型村落社区建设“农家书屋”和书报阅览室,收藏科技、法律宣传、文化、体育、卫生、农村实用技术、报刊等各类图文资料,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让文化之“水”解农民之“渴”。二是加快新农村社区文化、休闲、体育活动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提供场所,增强农户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交往。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场所设施,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开展科技文化、经营致富本领培训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摒弃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第8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赌博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赌博、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作者简介:县祥(1982- ),甘肃天水人,博士,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战略管理。

第9篇: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内容单调,并且多数只有在重大节日上才会表演,而表演的内容也很陈旧。这远远无法满足广大的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于是茶馆盛行,农村农闲时群众往往多聚集在茶馆斗地主、打牌等,如果长此以往,不但人们生活单调乏味,而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如何正确引导农村群众拥有正确健康的文化生活,农村应当怎样丰富其文化生活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加强农村文化发展,既要不断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善于创新,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的是“满汉全席”而不是“吃点菜”,文化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文化,包括过年舞龙、秧歌等都应当大力弘扬,并且结合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下村民,大众化接受的文化形式。

2.加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提倡文化人才下基层,号召专业文化人员到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二是在农村挖掘民间艺人,挖掘民间文化并给予其扶持。经济发展需要带头人,农村文化发展也需要带头人,深入基层,挖掘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并在相关部门扶助下由文化带头人逐渐完善体系,建立一个文化组织、文化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