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策略投资方法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策略投资方法论

第1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他后来又讲到,自己希望将来能有一个方法论体系,但现在远远没有形成。这些还在摸索中。

在采访中,挂在王宗合嘴边的话是“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但如何做到?其并无清楚框架,在他看来,不能有惯性思维,没有框架也才没有束缚。

“个性很强的人”

“王宗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多位鹏华基金公司人事如此评价。

语言中,王宗合自己对其定位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基金经理,对只担任了不到一年基金经理来说,其“有个性”已在投资上体现。

谈及今年投资的感受,王宗合认为,今年A股市场不管是从自上而下的策略还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均比较挣扎,很难有一种策略从年初贯穿到年终。

但在其看来,这是好事。“复杂的市场环境,对新手是个很好的锻炼。”

担任基金经理时,王宗合只有四年证券从业经验。2009年5月,王宗合加入鹏华基金公司,先后做过研究员以及鹏华动力增长基金经理助理。

这之前,其在招商证券担任研究员,负责消费类行业研究,在鹏华基金也主要从事这些行业的研究。

2010年12月28日起,至今担任鹏华消费优选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鹏华消费优选基金是一只以消费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主题基金。

除基金经理个人因素外,今年消费类基金中冲出的黑马基金经理较多,包括像易方达刘芳洁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也取得相对较好的业绩。

“应对的比较好”

“应对的比较好。”总结今年能在同行跃居前列时,王宗合说。

以金融股为例,一季度,该基金金融保险板块占基金净资产的24%,到二季度,该板块降至1%,到三季度又回到18.8%;事实上,银行股一季度涨幅相对较大,二季度跌幅较大。

王宗合认为该案例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他分析说,一季度市场低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股涨幅较大;二季度时,市场对银行股形成的一致看好的预期,所以就撤离了。

是市场让王的行业策略比较多动,一季度,重配了金融、钢铁、消费等,二季度,又偏重于食品饮料、零售、医药,同时减持了金融、钢铁等行业的配置。

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鹏华消费优选收益率为-10.52%,在32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11名,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7%左右。

第2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面对全球新一轮的颠覆式创新挑战,产业要素叠加、产业价值创新并非是创造的拐点,企业裂变式的经营策略将是新一轮商业契机的核心。如何发挥出产能聚合、价值倍增的商业奇效,正是当下企业家们探寻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文所要分享的创新经营方法论之“乘法效应”。

“乘法效应”一:

不相关联要素的聚合产生裂变效应

从“御姐范”、“可爱萝莉”,到“朋克”与“混搭”,从追求风格的一致与传统色彩、材质的统一搭配,到求新、求变,使服饰上的多种元素相融合,让人们感叹创新的精彩之处。其实,不关联要素的聚合与关联要素的重新定位,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例如,房地产商、旅游公司、广告公司,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如何将看似不关联的商业个体要素聚合起来,产生价值裂变效应呢?这就是创新经营方法论之“乘法效应”所提及的“将不相关联要素聚合起来裂变为商业效应”。所谓的不相关联要素是指不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它们属于不同的行业,看不出直接的相关性。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行业站在价值创新的角度来把它们当成整体看,却发现它们之间互为价值创新主体,一旦形成连体闭环将会产生价值递增效应。地产商需要购房者或租房者,旅游公司需要游客,并不断刺激其消费,广告公司需要广告及活动引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看似不相关联的元素,其实存在于一个共同的商业互生圈当中。譬如,将旅游项目嵌入到商业地产当中,形成“旅游地产”的商业业态,同时和广告公司达成战略型利益捆绑关系,广告的转化率、人流量和媒体的曝光度与覆盖率直接决定广告公司的收益率,这样广告公司的服务质量和速度会自发性地提升。通过旅游带动地产,可以作为游客的增值服务,或拥有优先的选房权,并且给予优惠的价格,或进行短期合作,作为旅游观光时期的观景房。将不相关联要素的交互与融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圈,演变出新的商业价值,达到企业裂变式的发展,以及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二:

异业嫁接,实现商业价值倍增

正如大家所知的“凉茶试水互联网”案例,王老吉和加多宝先后穿上“互联网+”的外衣,罐身附码。王老吉推出“超吉+”,以每年60亿罐的消费量作为流量基础,并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互动和服务平台,以电商为入口,消费者可通过内容通道享受其提供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目前,王老吉已与京东、苏宁易购、优酷、爱奇艺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的超级联盟。过去的凉茶主要依靠传统的商超、便利店等流通渠道,厂商不知道哪些人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如今,通过大数据分析,厂商可以知道消费者来自哪里,其性别、口味偏好等消费习惯,可以帮助厂商及时制定促销策略,更好地安排生产研发、发货配货等。

加多宝的“淘金行动”也再次证明了异业嫁接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金罐加多宝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消费者的吃穿住用行、娱乐、理财等需求进行全方位覆盖,让金罐加多宝真正成为消费者生活圈的入口。当然,金罐加多宝也与百度外卖、当当网、酒仙网、中英人寿、张小盒、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其实,快消品跨界做移动互联网正是运用了“乘法效应”,通过平台间的跨界整合、异业嫁接,并运用互联网等运作手段,创造一个新增流量的新风口,最终实现实体产业与新型产业聚合,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三:

改变商业逻辑,“小资本”撬动大商机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逻辑是指企业通过一连串的商业活动来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而创新经营方法论所讲的是新商业时代下的商业逻辑,指的是商业行为从起点到终点全过程的顺理成章、合乎逻辑。这就意味着,在商业领域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上,资本的游戏不是简单的出口与入口的规则,“以小博大”也许正是资本游戏的精髓所在。

对于一般的射击爱好者而言,射中10环的概率会低于射中9环的概率。因为10环是一个点(靶心),而9环是由N个点组成的圆圈。若延伸到企业经营上,甄选投资项目时,找准靶心是关键,但是射中靶心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在进行项目优选时靶心可不止一个,因为市场环境随时会发生改变,某一单一要素的改变可能会牵连关联要素的改变。延伸到企业经营领域,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后者更重要。其一,通常意义上单点投资的风险往往大于多点投入,资金的投入时机与运用也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二,投资方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投资与投智相结合,投智是关键,智慧的输出被很多企业经营者所忽视,有时好的创意就是打开企业经营之锁的钥匙,而且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可以因时因地演变出无穷的经营价值,多“点”智慧投入,往往会比资金的单“点”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撬动更大的市场。

“乘法效应”四:

新技术运用,带来商业价值裂变

互联网技术运用及移动终端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乘坐地铁经历的人们不难发现,出站口旁的可移动自动售货机,偶尔也会被过往的人群熙攘围观。比如“炎炎夏日,扫码赠凉饮”的活动,通过扫码,输系方式,关注商家的官方微信,即可获赠一瓶饮料。通过消费者关注的二维码,商家还可以不定期地推动产品的促销广告,比如将产品信息软性植入到有趣的段子中。比起短期的销售利润,卖家关注更多的是消费者的用户黏性,与消费者作朋友,远比说教式的广告更容易令人接受。

第3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He Cailing; Zhang Yuji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标志,其中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目的。本文将就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formatizato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sign of logistics moder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is the foundation and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problems in our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 层次 物流信息标准 对策

Key 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level;logistics information standard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30-01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总量和物流增加值连年大幅度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业的服务成本仍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然高达17.8%,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造成我国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太低,尤其是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低下。因此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1物流信息化的概念和层次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依照国内外实践经验,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生产效益。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技术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共享,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第二层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这一阶段中,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并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第三层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

2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信息系统使用率低,信息化层次低据亿博物流咨询研究调查,在我国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约67%的企业处于基础信息化阶段,约28.3%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仅4.7%的企业开展了物流供应链管理。

2.2 信息化建设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信息系统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未来架构。在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物流企业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思路、策略等方面认识非常有限,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完整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2.3 物流信息化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据统计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

2.4 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措施,信息化各环节就不能有效衔接和协调。我国大多物流企业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造成各企业的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3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积极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应该着眼长期,积极购买或开发物流管理软件,提高企业作业效率及管理水平。已经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应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层次,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促进企业流程的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3.2 加强人员培训,适当借用“外脑”提高决策者的信息化规划能力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要借鉴国内外物流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提高信息化的规划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专家给予指导。物流企业可以借鉴以下信息化建设经验:①企业高层领导要积极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战略制定与规划,把进行信息化总体设计及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企业物流的不断升级;②企业领导要根据客户需要与业务需求来制定IT投资方案,制定信息化目标与策略,并划分优先级别,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稳步有序推进,避免脱离企业实际、忽视企业实力的盲目发展,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和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冲突和矛盾;③软件开发要根据企业或行业应用实践,推出低成本、适用易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平台,在满足企业当前应用的同时,要进一步兼顾和满足物流企业未来扩展与升级需要。

3.3 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现阶段,我国可采取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协调、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遵循效能、齐全、方便、快捷、互利、低价的原则,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4 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我国现有的物流标准比较零散、混乱,国家应出台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推广与世界物流标准接轨的应用软件,以降低企业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为物流企业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和设计奠定基础。政府还需加快一些急需标准,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4结语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为此企业必须树立信息化意识,认真研究和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排除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科学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第4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这跟他的投资哲学有些像。他说,很多时候,大家看好的项目未必能够成功,反而是争议很大、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项目,后期表现让人惊艳。所以,周绍军的判断很独特,就算有些项目融了很久都融不到钱,但只要他认可就会投。

2001年开始做投资至今,周绍军的投资经历长达十几年。他的投资生涯可以分为PE和VC两个阶段:

PE阶段,投了兴业太阳能(00750 HK)、迪威视讯(300167 SZ)、蓝色火焰(300291 SH)、联络互动(002280 SZ)、昆仑万维(300418 SZ)等。

早期投资包括万泉河(430434)、美家帮(836509)、速腾聚创、快金数据、云汉芯城、小伴龙、LIVALL、爱牙、好色派沙拉等40多个项目,集中在天使和Pre-A阶段,70%以上都拿到了下一轮投资。其中,速腾聚创的估值增长了40倍。

战绩卓著固然有经验之故,但“老司机”都是从没经验的新手过来的。十几年后的今天,周绍军的投资方法论究竟是怎样的?

高到“苛刻”的择人要求

大学毕业后,周绍军先后在银行和地产公司工作,后去英国攻读金融和投资管理硕士。当时学校有一个科目叫做资产组合,就是讲怎样将不同的资产组合,产生最大收益。

这勾起了他对投资的兴趣。毕业后,周绍军在英国短暂工作了几个月,而后在人民日报的国际版看到了深圳创新投的招聘启示,就投了简历,从此进入投资领域。

虽然那时候投了很多技术型公司,但周绍军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生。他说:“相对而言,理工科的投资人对技术更为敏感,如技术独创性、门槛等,而文科背景的投资人会更看重市场、收入,还有‘人’。”

周绍军考虑项目,对创始人的要求称得上“苛刻”。他的理由也很直接:创业成不成功,主要还是看人本身,投资人能给的帮助其实并不多,压力还需要他们自己扛,事情也需要他们自己做。

他分析了自己所投的项目,发现跑得比较快的项目,创始人都具备三个特点:

1.沟通能力。因为无论是和投资人沟通,和团队沟通,获取家庭支持,还是后续融资,沟通能力都很重要。

2.执行力。创业者有想法但不去落实肯定行不通。哪怕做出来再进行调整,也好过不去落实。

3.学习能力。对于早期项目而言,设想的方向和产品会不断地演变,所以,在过程中吸取大家的意见,根据环境变化对产品进行调整,都很重要。

和别人不同的是,周绍军并不拒绝投资“富二代”“创二代”创业者,反而觉得,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符合自身特点且心智成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很多“二代”被教育得更好,心智成熟的人也不会抗拒利用父母的资源来使项目顺利运行。

相比方向,模式并没有那么重要

除了看人,每个早期投资人都会赌方向。东方富海目前比较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但周绍军的策略是投“部分”,也就是对方向作拆分,从中发现值得布局和投资的部分,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大数据、交互识别和传感器,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以及制作机器人的材料等。

与这些相比,商业模式在周绍军看来并不十分重要。他说,虽然也会关心商业模式,但并不会完全去赌它,因为对于早期项目而言,随着环境变化,商业模式也会相应调整,“可能刚开始谈的时候是App,成功的时候就变成了其他形态”。

周绍军早期投资中最得意的项目之一,就是速腾聚创(一个做激光雷达的项目),不仅因为它的估值增长了40倍,还因为它的迭代速度惊人。

2014年底,周绍军投资的时候,速腾聚创的两个创始人一个博士在读,一个博士刚刚毕业。他们想从室内导航切入,但周绍军发现,虽然停车导航很难找到商业模式,但他们所研发的扫描设备可以用在装修领域、测绘领域,于是就建议两人将精力放在扫描设备的研发上。之后每隔几个月,速腾聚创就会出现让人惊喜的变化,包括设备功能、设备形态,以及应用场景的变化。一年以后,产品开始投放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外界对无人驾驶的看好,速腾聚创迅速拿到了四轮融资。

但这仍不是转变最大的项目。周绍军所投的爱牙,一开始是一个想要帮齿科引流的App,但如今彻底变成了一家SaaS公司。周绍军说,爱牙在做App时发现对齿科没有绑定能力,所以在B端加入了SaaS功能,后来发现用户对SaaS的需求要强于App,索性就砍掉了App,再后来又顺着逻辑线帮助他们采购,顺利进入电商领域。

“这就是市场发生变化或者需求找得更精准之后所作的调整。这时候再坚持原有的模式就会很难发展。”周绍军说。

做事要简单直接

周绍军觉得自己更适合做早期,因为相比PE,它更“简单”,不会涉及到资源整合等等。

事实上,“简单”也是周绍军信奉的另一条理念。他认为,无论是创始人还是项目,都要尽量简单,因为早期项目非常脆弱,风险很大,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导致失败,所以无论是投资人和创始人的沟通,还是创业公司内部的沟通,简单一些,效率就能提高。

他开玩笑说:“我所投的项目,吃亏就吃亏在太老实,从来不夸大流量。”但也因此,这些项目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在东方富海的投资协议里没有对赌、回购等条款。周绍军相信,信任一个创业者给其带来的动力,要远远大于约束他。因为约束过多,创业者就会朝着短期的目标走,忘了大局。

除了沟通,在产品设计上一开始也要尽量简单,比如交易架构。周绍军说,做PE时,他投的一个项目为了防止风险做了非常复杂的交易结构,但事实上,当项目出现风险时,这些交易设计并没有任何优势,反而要因此反复沟通和安排,而一些简单的项目,后面却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股权结构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股权结构简单,后面再增资,处理起来也会比较简单。

周绍军2001年做投资至今,投资经历长达十几年。

第5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财政融投资就是具有财政忭质的金融投资,它既具有财政投资的某些性质,也具有金融投资的某些性质,是“中介”T财政投资和金融投资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国家投资方式。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财政融投资体系,是转变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条件;是衔接协调价格、财政、金融配套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新秩序,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总之,实施财政融投资改革,可收一石数鸟之功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对策。

 

一、系统论是设计配套改革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则

 

改革需要配套运行,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对改革如何配套运行,则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看,系统论的相关性理论是设计配套改革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则。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宏观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欲优丨k配置资源提高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地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施有效的价格、财政、金融配套改革工程,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能否实现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目标,则是对价格、财政、金融配套改革方案自身是否科学的严峻考验。

 

价格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要深化价格改革。但是,价格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巨系统”之中的一个“子系统”。根据系统论的相关性理论,系统内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子系统”的不同行为选择,必然会引发系统内其它“子系统”的不同行为。也就是说,不同的价格改革战略选择及其运行,必然会引发与之相关联的其它经济杠杆(主要指财政投资和金融投资)采取相应的不同改革措施与之配套运行。否则,必然导致系统运行出现结构性紊乱,各项改革措施互不配套,运行功能互相抵消。目前,我们面临着两种继续推进价格改革的战略选择:第一种选择,是采取“放开价格、一步到位、敢冒风险,奋力闯关”的价格改革激进战略;第二种选择,是采取“稳步推进、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稳进战略。

 

二、价格改革激进战略的选择及其理想化的配套改革设想

 

我们假定“一步到位”的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可以在短期完成并投入运行,并以此假定作为前提条件重点分析价格改革激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财政投资、金融(信贷)投资配套改革的相关联系和特征。

 

经过“一步到位”的“奋力闯关”,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在短期完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的价格体系已经从价格结构畸型和比价、差价很不合理转变为建立了合理的价格结构和比价、差价关系;标志着我国的价格结构已经不是人为意志的产物,而是反映了价值和供求关系,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已经从行政定价体制转换为市场定价体制。

 

在上述假定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改革激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联系特征是:市场定价体制中的价格是放开的,价格反映供求状况。短线产业的产品价格上升,需求必然减少,以利益导向为动力机制的生产者增加生产,供给必然增加。长线产业正好相反,产品价格下跌,价格下跌使生产者减少生产,消费者增加需求。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要生产短线产品,这不仅对它有利,首先是对全社会有利。这样,一个企业的局部利益通过市场和全社会利益联结起来,结果是长线压短,短线拉长,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在这种假定的条件下,价格改革激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需求是一致的,二者之间不存在重大矛盾,价值规律可以通过价格及其运动,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型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作用。

 

由于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可以在短期完成,金融(主要指银行信贷投资系统)改革的战略思路就明朗化了。除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机关行使货币政策调控职能外,其它专业银行都应该实行企业化改革,把专业银行真正办成国际通常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使专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国家对专业银行必不可少的政策性要求,可以具体体现在法律和法规之中。由于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己在短期完成,能源、原材料、农业、交通等产业同样能获得资金平均利润率,各产业、企业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专业银行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完全根据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企业之间合理配置信贷投资结构,并通过信贷投资的合理配置引导国民经济其它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专业银行成为经济实体的基础上,中央银行才有可能运用“三大法宝”,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通过放松银根和紧缩银根的措施,影响企业化专业银行的利率水平和利润水平,并通过专业银行信贷量的多寡和信贷利率的高低,在宏观上间接调控国民经济,充分发挥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由于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已在短期完成,己经没有因价格因素导致利润偏低而难以发展的所谓重点产业,因此,也就不需要财政承担所谓的重点建设投资。只有在这种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财政退出物质生产领域,用银行信贷投资代替财政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职能才是顺理成章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价格改革激进战略可以短期完成的条件下,“小财政、大银行”、“财政管吃饭,银行管建设”的观点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公共消费财政论”才有立足的基础。

 

三、价格改革稳进战略的选择与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矛盾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上述一步到位的价格改革激进战略不适合中国的囯情,在实践中无法实际操作。价格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大体上是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试图在短期内奋力“闯价格关”,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通货膨胀、比价复归和其它社会弊病。没有一、二十年的努力,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难以取得最后成功。

 

如果我们不可避免地选择价格改革稳进战略,那么,在两种价格模式转换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价格改革稳进战略所决定的价格结构现状与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性之间必然存在重大矛盾。价格改革稳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必然演化成为二元价格结构与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矛盾。也就是说,采取稳进战略的价格改革和以专业银行企业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必然产生矛盾。

 

众所周知.在价格结构不合理和僵化的行政定价体制情况下,价值规律很难通过价格及其运动发挥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价值规律甚至会通过扭曲的价格信号发生“逆向调节”作用。由于价格改革稳进战略采取的是“稳步推进”的策略,因此,通过稳进战略实现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由于价格改革稳进战略采取“调放结合”的改革策略,这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过程内,国家仍然要把一部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控制在行政定价体制内调整,而把另一部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放”到市场中去,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自动定价。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必须实行市场定价和行政定价相结合的双重混合定价体制。由于国家控制一部分价格而放开另一部分价格,因此,我国的价格体系结构仍然处于一种相对扭曲状态,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比价、差价难以匀衡合理。所以,在这个时间过程内,因价格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始终存在。价格改革可以在一、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稳步推进,而现存扭曲的产业结构却不能等到一、二十年价格结构合理后再进行调整,价格改革可以稳步缓慢推进,而调整扭曲的产业结构却是当务之急,具有很强的紧迫性。这就是价格改革稳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内,价格改革稳进战略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双重定价体制,双重定价体制则决定了我国的价格结构是一种二元价格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过程内,我们必须把我囯的价格结构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研究。一般来说,由市场定价体制形成的那部分价格的结构是相对合理的,其量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增多;由行政定价体制形成的另一部分价格的结构是相对不合理的,其量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减少。为了在继续深化研究这个课题时更加简明地表述二元价格结构及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相互关系,我们将市场定价体制形成的那部分价格结构称之为«元价格结构;将行政定价体制形成的另一部分价格结构称之为P元价格结构。与《元价格结构相对应的大体上是国民经济一般加工产业(以下简称为CX产业),与P元价格结构相对应的大体上是能源、原材料、交通、农业等基础产业(以下简称为e产业)。价格改革稳进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二元价格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

 

由于价格改革稳进战略决定了双重定价体制;双重定价体制决定了二元价格结构;二元价格结构决定了我国的价格结构仍然是相对不合理;不合理的价格结构决定了我们不能完成依赖价值规律实现倍贷投资的合理配置。

 

在无法改变二元价格结构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试图把信贷投资的管理机构全部改革成为企业性质,完全依据市场导向机制,统一按照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银行信贷准则发放信贷投资,信贷投资势必流向已经是长线的《产业,而因价格因素利润率偏低但社会急需的卩产业则难以得到信贷投资的支持。国家行政型的产业政策很难抑制由价值规律所决定的这种利益导向的信贷投资流向趋势。二元价格结构已经成为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拦路虎。虽然说,专>lk银行企业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采取的是“稳步推进,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战略,二元价格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必然演化成为二元价格结构句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矛盾。因此说,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以“稳步推进、调放结合”为基本思路的价格改革和以“专业银行企业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是不协调、不配套的,其恶果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下降。

 

四、面对两难选择,寻找新的配套改革思路

 

改革不仅是经济、政治改革,而且也是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改革。为了解决二元价格结构与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矛盾,必须要冲破传统的思维观念,从一个新的并且是合理的思维角度,重新认识价格、财政和金融的配套改革。

 

财政投资和金融(信贷)投资都是国家能够直接或间接掌握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国家投资(与企业和私人的微观投资有明显区别)。根据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性的程序,国家是通过两大机构(财政和银行)、采取两种方式(财政拨款投资和银行贷款投资)、运用两种政策(财政投资政策和银行投资政策)向产业、企业投放经济建设资金,并通过这种二维结构的宏观投资管理体制,在宏观上调控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

 

经过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企业体制、价格体制和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的经济改革都有了重大突破(虽然都没有完全实现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价值规律和市场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银行企业丨匕改革;另一方面,二元价格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又要求暂缓推行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这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t两难问题。

第6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35-03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养老金在保障职工退休生活质量和缓解国家养老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到养老金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防范投资行为过于短期化和盲目追求业绩而造成净值波动过大等,是养老金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者一直以来重点关注和苦苦思索解决之道的问题。

MOM(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的管理人)投资管理模式是由美国罗素投资公司首创,运用对优秀投资管理人风格大量研究而得到的决策标准和控制变量等投资管理工具,对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进行选择和监控,从而实现长期投资业绩战胜市场平均水平。

本文将在介绍MOM投资管理基本模式和理念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借鉴意义。

一、MOM模式的诞生与发展

(一)MOM模式为匹配“投资者多元需求和投资产品供给”而生

美国罗素投资于1980年首创MOM模式,其基于对美国优秀投资管理人的长期研究成果,运用自创的决策标准、控制变量等投资管理工具实现对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的选择和监控。

MOM模式的诞生源于美国资本市场在深入发展过程中,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难以与复杂的投资产品供给形成有效匹配。MOM的“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经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投资者提供“投资目标设定、投资策略选择等投资咨询服务,以及投资管理和投资执行等过程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客制化解决方案,使投资能获取长期、稳定的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二)MOM模式基于定性与定量动态监控和评估投资管理人

MOM模式的投资管理理念认为:第一,市场是非有效的,主动型投资管理能创造价值;第二,通过深入的研究,能够找到优秀的投资管理人,但这些投资管理人也无法一直保持出色的业绩;第三,针对投资分割和投资管理人进行多元化管理,以提高投资效益;第四,Alpha和多元管理的价值在长期中更能得到体现,而非在短期中。

1.动态和持续的投资管理人监控。投资管理人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投资业绩差的基金可能使投资人承受巨大损失,因此挑选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并且进行动态和持续管理非常重要。所以MOM模式通过长期动态的跟踪研究,找到其中最优秀的部分投资管理人,来获取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

相比传统的模式,MOM模式的差异化优势就是跟踪投资管理人而非基金,对投资管理人进行集中监控和动态管理。MOM模式通过独立、公信的第三方对投资管理人进行研究评价,开展产品研发、资金募集,并对组合进行动态管理,从而达到合理的资金配比和对风险进行控制等。

2.基于定性与定量的投资管理人评价。MOM模式在对投资管理人进行研究时,设计的评价体系关注“投资能力”和“非投资能力”两个方面,确保研究过程能够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对于投资能力评价,主要是每日关注组合表现,并且每季访问投资管理人,进行现场调查;对于非投资能力评价,采用的方法是定期进行管理人合规检查,必要时随时与投资管理人互动沟通。投资管理人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独立、公信、客观,MOM采用双轨制的研究评价体系,并且展开循环的研究评价流程。

3.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基于定性与定量的投资管理人研究评价结果,MOM模式采用多重情景分析模拟模型,构建低波动率、稳定的投资组合。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构成了多元投资管理人的产品特征,而市场周期可进一步强化多元投资管理人产品所带来的组合业绩改善。由此可见,优选投资管理人创造超额收益,组合构建使投资收益长期、稳定,从而达到组合业绩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对投资管理人进行了持续、动态的监控,并且构建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后,在投资执行阶段,MOM模式力争做到实时监控投资决策执行,高效更换投资管理人,并且对现金做到最优化管理。

(三)MOM与FOF、TOT的区别

MOM、FOF(基金中的基金)和TOT(信托中的信托)三种创新模式均实现了多个基金经理为一只产品提供投资管理的目标,但设计上有所不同。MOM和FOF/TOT的主要区别则在于组合的对象是“人”而非“产品”,FOF和TOT更为接近,最大区别是前者投资标的为公募基金,而后者标的为阳光私募。

FOF和TOT从本质上来说依然局限在精选投资品种上,而MOM模式更偏向于精选管理人,它可以凭借鉴定能力,相对独立地挑选出更适合投资需求的投资顾问,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优选产品管理人和多人管理风险的双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MOM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是选择全市场优秀的投资经理。MOM模式每准入一个新基金经理后,都会量身定做一款新的投资品。由优秀的管理团队,基于成熟的理念,运用前沿的策略,为客户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与增值。

二是配置分散,风险可控。由于投资于多个不同的投资经理,风险敞口分散,可以有效平抑投资运作中的净值波动,降低风险。

三是策略、风格、基金多元化。“多元策略、多元风格、多元经理”管理模式是让投资者获得最佳投资方案的有效途径;集个别基金经理之强项,构建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从而获得更平稳持续的投资回报。

(四)我国MOM产品的发展现状

国内MOM产品起步不久,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首先市场上的金融理财产品投资风格各异,结构越发复杂,普通投资者挑选合适的产品难度在加大;其次国内资本市场已开始进入机构主导的时代。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平安罗素于2012年发行我国第一款MOM产品以来,近年来参与的机构还有多家银行、证券和私募基金(如光大银行、招商证券和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等。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对MOM产品产生兴趣。

从美国的MOM产品发展历程来看,在股票多头、量化对冲等各类投资策略的产品年度排名中,它们往往表现并不抢眼,但是从5年期以上的收益排名看,则位置靠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MOM产品可根据当时市场流行的风格差异,资产配置的重点也在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之间调整;二是在当下涨势表现不错的市场风格进行相应对冲。

与近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FOF、TOT等产品相比,MOM模式的研究方法更注重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而在组合管理与投资执行层面则更为重视实时监控与主动管理。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MOM模式已经成为机构客户资产管理的引领者,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大型企业年金、养老金、慈善基金以及保险资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近年来,选择MOM模式进行资产组合管理的高净值客户资金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纵观MOM模式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历程,基于MOM模式获取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优势,相信这一模式在中国的投资管理行业一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运用MOM模式管理养老金资产

(一)MOM模式精于战略资产配置和宏观风险对冲

MOM是一种以战略资产配置和“精选管理人”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且以战略资产配置为先导。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缺少宏观风险对冲手段,除了契约和法规限制,大部分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对风险对冲手段单一,或对复杂风险对冲技术一知半解,只能在过往熟悉的狭小领域里精选个股或债券,导致在市场缺乏系统性机会时,大部分基金无法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以MOM模式进行资产管理的公司,一般是以资产配置方法论为指导,在为委托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时,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客户风险收益特征、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资本市场走势,依此选择多元化大类资产,确定资产的配置比例,并对系统性风险作出回避、分散、吸收、对冲等策略安排后,才将委托资产交给不同市场的投资经理去操作。

由于MOM公司需要通过签约的方式委托基金经理操作,就必须在交给基金经理之前把系统性风险在前端处理完毕―正是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催生了MOM公司强大的战略资产配配置和风险对冲能力。由此可见,MOM模式的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强于其它资产管理模式;此外,由于在每一领域都力求选择最优秀的基金经理,MOM资管产品的业绩总是能够排名在第一梯队。

(二)运用“4P”原则评价和选择投资管理人

投资管理人研究是MOM模式的核心,它不是建立在单一产品或历史业绩等单一量化指标基础上,而是以投资管理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或分析历史投资数据来预测投资管理人的未来业绩分布,既注重投资管理人投资能力的研究,也注重非投资能力的研究。“4P”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衡量投资管理人综合能力的分析框架,主要是从投资能力-“Performance(投资绩效)”和非投资能力- “Philosophy(投资理念)”、“People(投研团队)”和“Process(投资流程)”两个方面、四个维度入手,综合评价投资管理人的绩效。

投资管理人的非投资能力主要是指公司治理、资产管理规模、投研团队稳定性、投研理念与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虽不决定投资业绩,但会对其发生间接影响。因此在评价投资管理人时,此因素也会按照产品策略被赋予一定比重。

对于投资能力评价,MOM模式主要是挑选在不同市场风格下各类资产中具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确定其资产规模,并对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行跟踪、监控、业绩评估及资产规模调整。每位基金经理都有他们固有的投资风格,有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能保持超额收益,有的则能在熊市中保持稳健,而MOM公司的第一要务,便是通过长期跟踪分析,找出各种市场背景下的基金经理,放入自己的人才库或基金经理池,为风格对冲建立依据。但仅仅对数据的分析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归因分析找出其获得持续超额收益的原因,例如通过多次正面访谈以及侧面访谈,看看究竟是其个人能力,还是其它外部原因,由此才能确信其获取超额收益的表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建立完备的数据库管理投资组合和投资管理人信息

在完成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和数据采集后,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系统进行信息储存,并且开发类型丰富的报表方便信息查询和界面自定义展示。因此,为了在投资管理人选择阶段可以配合资产配置策略快捷方便地找到合适的人选,就要在系统开发阶段合理规划其功能需求。

首先,所开发的系统应有良好的开放性。在数据存储端,能与目前正在使用的其他业务系统建立接口,可以自动抓取基础数据,并且能按一定格式自动上传和下载各类格式的文(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36页)档;在数据输出端,能按照管理需求,便捷查询和输出所需的报告信息。

此外,系统还需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便于后期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在MOM产品策略变化或投资管理人业务范围扩展等情况发生时,可以按需求增加系统字段和报告页面。

三、养老金管理引入MOM模式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一)MOM模式追求长期、稳定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专户或公募基金等投资管理模式以单一或一类资产表现评价基金经理孰优孰劣,因此催生了大量理财专家。MOM模式可为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集投资目标设定、投资策略选择、投资管理和投资执行等过程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MOM模式通过战略资产配置策略和宏观风险对冲,以及挑选市场上擅长某一风格的优秀投资管理人,发挥其特有的集专户理财与多次分散投资的优势,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且有效提升了投资业绩。由此,MOM模式可为投资者获取长期、稳定的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二)强化投资监督,保护养老金受益人利益

MOM业务的运作基于独立第三方运营平台,能够很好实现对养老金资产的投资过程和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的动态监控,将有助于投资监管的强化,特别有助于对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监控。

此外,依托强大的中央集成系统平台,MOM模式实现了对投资管理人和投资资金流的动态监控,将会极大促进投资行为的规范化和投资信息的透明化;其特有的双重防火墙机制有效确保了养老金受益人的资金安全。

(三)MOM模式可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向成熟市场转变

第7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不可否认,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政府政策将是影响FDI引进技术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看到,由于公共政策的特殊性,其对FDI引进技术的影响具有过程性和积累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纵向分析,特别是考虑到科技发展和技术引进的自身规律,还应进一步把分析的重点聚焦于科技政策。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基于我国FDI科技政策演进过程分析和评价“市场换技术”战略形成和变迁的新视角,以便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更好地实现利用FDI引进技术的目的。

一、我国FDI科技政策各演进阶段回顾

一般地,FDI科技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利用FDI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目标而对外商投资企业(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FIEs)的技术引进、研发、运用、扩散等科技活动所采取的原则、策略和措施。对这些政策可按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依政策制定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其中国家政策为主导性政策,对FDI起主要引导作用;而地方层次政策处于从属地位,是国家政策在当地的具体化和延伸;二是依政策功能的不同分为产业技术政策和支持性政策。其中,产业技术政策规范和引导着FIEs技术活动的范围、方向、规模、水平和结构,为核心性政策;支持性政策则从属于产业技术政策,为其实施提供配套、支撑和保障措施。

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简化分析,本文以国家层次的FDI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以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变化为主要线索,对不同时期我国引进FDI的技术要求及其适用的产业和区域范围进行了归纳和回顾(见表1)。

二、我国FDI科技政策演进的基本模式

众所周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属于“渐进”式改革。对于开放过程,殷华方等(2005)认为也存在着某种“渐进”性。而且区域开放是“递推”式渐进,而产业开放则是“转换”式渐进。那么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利用FDI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某种渐进模式呢?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发现:

在阶段一,我国利用FDI的产业范围较宽,技术要求较低(图1中线段a),但区域范围相对集中在特区。这样做好处是一方面有利于FDI进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政策的可控性,目的是进行试验摸索,为进一步制定产业技术政策积累经验。

在阶段二,我国初步把向FDI开放的产业、行业明确为第一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因此相对上一时期产业范围有所缩小,但技术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对“双密集”项目和先进技术企业的鼓励。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利用FDI的产业技术导向主要表现为在传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同时,政策实施的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以达到“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图1中线段c)。此外,我们发现在阶段二的前期曾存在一个政策过渡期(图1中线段b),即最初“双密集”项目是被限定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而且没有明确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以便进行政策探索。类似地,在该阶段后期也存在一个过渡期(图1中线段d),即1988年我国在北京设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而为后一阶段建立国家高新区积累经验。

在阶段三,以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标志,我国FDI科技政策进入了一个政策导向高度化、结构化的新阶段(图1中线段e),即一方面对传统产业相关行业领域利用FDI分门别类地提出产品、技术和设备要求,另一方面加大了在高新技术领域引进FDI的力度。另外,在该阶段的后期仍然存在一个过渡期(图1中线段f),代表性的政策是科技部于1997年对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研究开发机构进行规范,预示了下一阶段对FIEs研发活动的鼓励。

在阶段四,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我国FDI科技政策转向积极鼓励FIEs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以便推动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再创新(图1中线段g)。

以上对我国FDI科技政策演进过程的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引进技术实际上遵循的是一种“阶梯式上升”的渐进模式:即先以一个较低或较原则性的技术要求,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产业或区域)内进行摸索和积累经验;然后对其中有益的经验进行总结、规范,形成政策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施行;同时或接下来提出一个更高层次的技术导向,并确定一个新的可控范围,继续进行政策摸索。如果以产业技术导向的高点作一条反映科技政策演进的轨迹,则如同图1中射线段abcdefg所示,呈“阶梯式的渐进上升”趋势,其中线段b、d、f代表的是政策试验和摸索的过渡期。

三、政策演进的渐进性对FDI引进技术效果的影响

1.产业技术导向沿技术生命周期回溯的渐进特征对引进技术的影响。

我国引进FDI的产业技术导向先后经历了无明确导向传统产业先进生产技术高新技术技术研发等几个发展阶段。在1991年以前,我国主要是在传统产业领域引进技术,而且从鼓励、限制和禁止类项目的划分原则以及先进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来看,我国在衡量引进技术的先进性时是以国内同类技术和产品的水平为参照系的。考虑到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整体性差距,在国内属于先进的技术在国际上则大多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早期的技术。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引进FDI。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属新兴产业,而且高新技术本身具有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因此鼓励FDI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将有利于我国及时引进那些在国际上仍处于成长期的较先进的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一步提出并逐步加大了对FIEs从事研发活动和设立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鼓励。相对于此前主要是引进现成技术生产有形产品,产业技术导向有进一步向产业前技术(孕育期或导入期技术)延伸的趋势。

我国FDI产业技术导向所呈现出的上述沿技术生命周期回溯的演进特点将对我国的技术引进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循序渐进地引进技术,使引进技术与国内现有技术之间的技术势差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将有利于引进技术落地生根和被国内企业学习模仿,从而逐步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步进式的引进技术方式有可能加重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而且由于早期FDI产业技术政策的模糊性和滞后于国际标准的技术先进性要求所形成的一部分低水平FDI存量至今仍然会从整体上影响到我国利用FDI的结构和质量。

2.利用FDI目的的多样性和政策导向的多元性对引进技术的影响。

我国在利用FDI的过程中,除了产业技术导向外,同时还有地区导向、规模导向、出口导向、基础设施建设导向等多个导向。这些政策导向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某种限制和替代关系(见表2)。

FDI政策导向的多元性反映了我国利用FDI目的的多样性,如通过发展经济特区为全国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缓解国内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外汇储备不足和基础设施瓶颈问题等。尽管这种由于利用FDI目的的多样性而导致的政策导向的多元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一面,但事实上不同导向之间的替代性会对流入国内的FDI产生分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产业技术导向的作用,降低了我国实际利用FDI的总体技术水平。

3.产业技术政策实施的调控方式对引进技术的影响。

产业技术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控制机制。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对FDI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进行控制:一种是事先控制,即按照产业准入政策进行立项审批,把好入门关;另外一种是事后激励,即对经过认定符合技术先进性条件的已设立FIEs给予政策优惠。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5)以前,我国FDI产业准入政策相对粗线条,主要是在立项审批环节依靠审批者(政府官员及聘请专家)的主观判断来把关。但由于存在多头审批,不同的审批者在知识水平和对政策的把握上存在差异,其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完全,因此难以从整体上有效控制引资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保持技术结构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实行分级审批制,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为更多地吸引外资,有可能竞相从宽掌握政策,造成低水平重复引资。尽管在这一时期我国也通过事后认定“双密集”项目、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办法对FIEs进行激励,但如前所述,FDI政策的多导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事后激励作用。因此,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也是造成我国早期(1995年以前)利用FDI引进技术效果较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四、政策建议

一是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切实调整利用外资工作思路,把引进FDI作为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统筹安排内、外资科技资源的结构和布局,使得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各类科技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二是加快修订和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有关政策,进一步突出FDI政策的产业技术导向,逐步弱化FDI政策多导向性对引进技术的影响。细化和提高先进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和标准。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过程中强调技术活动的实质内容,对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低技术含量加工环节的企业,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取消对“两个密集型”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的区域限制。进一步加大对FIEs和外商投资研发中心从事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扩散活动的支持力度,对新增技术改造费比照技术开发费享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给予外商投资研发中心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加紧制定对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扶持政策,建议给予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再投资退税政策。鼓励外商以并购等方式向境内企业转移技术。

三是研究建立外商投资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适时地对现行外商投资科技政策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和提高。建立全国利用FDI状况评价和公报制度,积极推进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中央对地方引进FDI的宏观调控与引导力度。

第8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摘 要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决策策略 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施工技术和业务水平都要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虽然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多采用了项目经理制, 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只是对项目经理部门所提供的各种建筑资质负责,比如发票的提供、管理费用的收取等等。从实践来看,这种管理体制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根本不可能对建设项目进行较为全面的财务管理,而且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现金管理非常重视,严重忽略了对施工原材料、存货、成品以及半成品和固定资产的深层管理,进而造成保管不善和资产严重浪费。

(二)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为广泛的财务风险

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运行秩序还不够规范,很多建设项目上的资金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建筑项目投资方面的风险很多情况下都转嫁给了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因此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运作现金流量。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实际上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这些所谓的财务风险实际上可分为资金回收方面的风险与资金筹集方面的资风险。实践中,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拿下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资金不足的条件下会主动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在此过程中如果举债不当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机。对于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而且,由于缺乏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总是呈现出一种中长期特点,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大量闲置资金的长期沉淀和使用效率降低,进而对资金的运行周转以及短期债务支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缺乏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

从实践来看,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主顾生产经营,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不太关心,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能获得一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权,至于财务管理那只不过是后期的工作而已。这种思想认识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现金流管理工作不够严格,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不足或长期闲置,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应当收取的账款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应当收取的账款运行速度缓慢,甚至难以正常收回;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存货的管理力度不够,长期的存货导致大量的资金被占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方式和方法非常的陈旧,而且严重缺乏科学性与先进性,进而导致企业施工成本的分析研究非常的粗略,对于成本管理非常不利。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思想重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全方位地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以期能够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现金流管理理念。从实践来看,企业财产及其价值的衡量并非会计利润,而是企业的现金流,即企业获得的并可自由支配的现金资源。由此可见,企业的现金流与企业的会计利润发生冲突时,多数情况下现金流参数的价值显得更重要一些。

其次,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理念。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应当树立这一理念。基于此,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加强对企业成本、收入、费用以及资金等各项指标的有效控制,对企业的利润加强考核,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再次,货币自身具有时间价值性理念。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最基本、最应当清楚认识的一个问题即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概念总是与机会成本相联系,因此实践中为了有效地衡量财富与价值,通常会利用时间价值这一抽象概念将建筑施工项目将来的成本及其经济效益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具有财务管理中心性理念,这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多元化经营环境造成的,即必须及时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财务预算、计划、管理以及考核工作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由财务管理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最后,应当树立市场风险防范理念。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建筑市场上的各种数据信息可谓瞬息万变,任何市场主体在该市场上的运营利益实际上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环境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自负盈亏,因此后者必须通过扩大业务量和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效益目标。

(二)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全面推行预算标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根据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市场上的信息数据,提出一些科学的财务预算方案,并且有计划地去落实这些财务决策,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超前性、科学性。同时,还要不断地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操作行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会计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杜绝其做假账的不法行为;广泛开展税收业务宣传教育活动,以保证财务会计人员能够掌握现代税收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要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掌握和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的会计工作能力。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保风险、债务风险、合同签订风险以及筹资风险与施工成本亏损风险,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培养防范风险的财会会计人员,及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估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整体上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规避那些难以承受的企业风险;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识别、预警、评估以及控制,对其进行风险防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结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最重要内容,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上管理水平提高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目标的客观需求。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井芳.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0).

[2]章虹.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3]刘江风.对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商业经济.2010(22).

第9篇: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王一江

劳动立法和其他立法的一个共同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在中国,包括众多个体户在内的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多数属于弱势群体,其中不少人甚至接近社会生活的最底层。

而对于最底层的劳动者来说,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和自己技能低下的基本事实,决定了现实存在的选择,首先不是优越的和更加优越的工作,而是有工作和没工作。这个层面劳资关系的基本性质是低端对低端、弱势对弱势。

政府扶持和帮助同属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保障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在基本道德和法律规范内自由谈判、自由合同的权力,就是帮助中国最底层、最弱势的劳动者,就是在促进社会和谐。如果不这样做,反而立法限制中小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增加他们的用工成本,则必然导致他们用工意愿的下降。这样不但损害了中小企业本身的利益,也会使更多最底层劳动者找工作更加困难,导致立法的实际效果与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面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诸多严峻挑战,实行《劳动合同法》,捆住中小企业的手脚,降低它们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从而降低中国经济的总体效率,减少经济中的总供给,实为下下之策。应对2008年的宏观挑战,给广大中小企业松绑,为它们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经营环境,才是政府应该采取的上上之策。

中价格管制抑物价绝非长久之计

本刊特约财经评论员 叶 檀

中国通胀的阴云覆盖范围继续扩大,这使得政府对于物价的控制进入紧急状态。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措施不仅不会缓解通胀威胁,反而会使通胀威胁加剧。这样的价格管制绝非长久之计。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不能过于乐观。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的通胀是输入型通胀。仅从这两年全球大宗商品与黄金、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所有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通胀压力的急剧提升,就能证明这一点。当然,中国的汇率管制,此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国企改革成本以及政府项目的低效,都是通胀的形成因素。

因此,笔者并不认为,管住国内的物价,就能够抑制通胀风险。抑制国内物价的结果必定是国内物价继续上涨,为产品与资金的进口腾出空间。

事实上,从目前来看,似乎经济正在往这方面走。2007年年末3个月,进口的增幅超过了出口增幅,预计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期间,美元还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追逐人民币资产。为了冲销这一负面影响,境内的资金在不断流向境外。东西方的资金流正在进行大换水。

在此国际背景下,将全球通胀转化成机遇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资金为中国的市场建设服务。在中国的基础建设大量缺乏资金,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在资金紧张压力下奄奄一息之时,政府有必要改变目前的管制政策,同时以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增加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调整上游能源价格的体制。如此,才是积极应对之策。

企业家要分清“老婆”与“情人”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王 冉

一批中国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依靠对其他公司的投资(往往是带有无心插柳的成分)赚取了意想不到的

大额利润,一单投资带来的账面利润可能超过其主营业务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勤积累。投资带来的虚假繁荣催生了一批实业家摇身一变成为新一资家的梦想,他们的心态开始失衡,把主业交给副手打理,自己则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投资方面。“私有股权投资(PE)”成了他们手里最为得宠的玩具。

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们中的99%做不成巴菲特。但要命的是每个人都觉得可能成为那1%的异类,让性感的投资业务给不那么性感的主营业务插上“隐形的翅膀”。

在我看来,开展真正的PE投资业务需要五个最基本的要素:1.一个完善的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结构;2.一个有专业背景和经验的团队以及一套高效的团队激励机制;3.清晰的投资策略以及投资目标边界划定;4.建立在方法论基础上的深厚的行业研究和企业评估能力;5.一套完善的投资委员会决策体系以及严格的纪律性。

以PE为职业同自己拿自己的钱顺手做些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好比情人节是一个同老婆和情人都可以过的节日,但是如果有老婆,最好还是和老婆过。这些年歪打正着赚了些钱的企业家们在面对投资业务的诱惑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哪些事是自己的“老婆”,哪些事是自己的“情人”。虽然情人可以带来很多刺激,但是弄不好情人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也许还是很贵的麻烦。

国有经济分量过高对法治形成威胁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为了中国的长久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民营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现实压力也要求进一步推进这种改革。

第一,由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可能使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萧条,这对高度依赖出口市场的中国经济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国内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必须想办法刺激内需的增长。就像1998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和住房按揭贷款的推出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使中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顺利走出来一样,现在如果加快民营化改革,使中国公民真正分享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好处,必将刺激中国经济的内需。

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必须转型,如今是重型制造业太重,服务业太轻。当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国家、并由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去花费时,他们当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国有经济支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民营经济支持的是另一种产业结构。谁可以决定钱怎么花,谁就最终决定产业结构。

第三,国有经济分量过高,对法治建设会形成某种威胁。根据对几十个国家的情况做的研究,我发现,一些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越高,它的法治水平就越差。因为任何行业只要有国有企业介入,那个行业就很难平等竞争,遇到法律纠纷,有关部门甚至会直接跟法院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保护国有资产。

只有让中国公民从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中分享到好处,才能改变目前内需增长不足的局面。

国际化业绩三大定律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 姜汝祥

真正的国际化,是客户的国际化,团队的国际化,制度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国际化。这就是我提出的实现国际化业绩三大定律。这三个定律,实际上就是实现国际化的三种途径。

当TCL在国际化出问题的时候,TCL总裁李东生向全体员工坦陈自己的“三大管理失误”:第一,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容忍有较好经营业绩的企业主管在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不一致的言行存在;第二,企业存在许多盘根错节的小山头和利益小团体,严重毒化了企业的组织氛围;第三,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

从这三大失误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在我看来,TCL国际化问题,更多揭示的是中国式能人管理的失败,这就说明国际化业绩需要相应的国际化制度体系。不信我们对比一下世界级公司的国际化又是如何做的。比如GE国际化战略中,有四大核心:一是建立制度化的收购兼并平台,开发全球市场;二是建立以培训考核为手段、优胜劣汰为核心的HR平台,开发全球人力资源;三是建立标准化的成本与质量控制平台,实现全球化采购;四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处理全球文化差异。

一句话,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强大的必由之路,这场战斗与其说是一场产品之争,不如说是客户之争,文化之争,制度之争。所以,关键不是国际化的口号,而是国际化的客户理解,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国际化的制度设计。而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才刚刚起步。

有赋予才有前进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 岳

公司里有同事在管理人的时候,一着急就吼,吼半天人家也出不了东西,再吼,人家索性卷铺盖走人了。又有同事被其他人鼓励写点文章,另一同事就说:“你这没用,把活干出来才是真功。”这些是我们日常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大家也不以为意,但其实,大有说法。

我们为自己或他人定工作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但徒定目标不能自行,还需有相应的跟进,这跟进中有三个关键的词:赋意、赋权、赋能。

赋意:让伙伴或对象认识到做一件事情在表面价值以外的价值:延展价值、隐藏价值及未来价值。赋予意义使人有更多动力与以新的角度投入一件事情之中。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与肯定其他人的意义及其意义获得方式。

赋权:让伙伴有建造、调动、调整或接触某些资源的地位、职权或条件。管理者要善于帮助对象检查各种行动的做法及其条件,并对条件的可控性水平进行评估,并适度帮助对象增加其权威、权能或获得资源的条件。

赋能:是赋权之一种,通常主要指加强对象自身的意识、技能、知识与经验,使其具备良好的行动可能。赋能强调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不能有效赋能,外在者善意发起的行动与支持就很难变成内部成员可持续的行动习惯。

管理者不仅仅要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更要提高组织成员的赋予水平,使一般员工与下属更多处在资源协调、教练、辅导者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团队成员实现团体的目标。

富人的税负反而较低

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大家对税收的印象主要是从个人所得税来的,其实在总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只占7%,其余的93%也都是从老百姓那儿征来的。个税以外最主要的是增值税,占36.7%;其次是企业所得税,占20.0%;再其次是营业税,占14.7%;再次是进口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占14.3%。这四项税占了全部税收的85.7%。再加上个人所得税的7%,就是92.7%。其他还有消费税5.4%,关税3.3%等。

表面上看中国的税都是企业在交,其实企业肯定会把税加到价格里去,税负都会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分担。我国的税收最终是和消费联系着的,消费多的人多纳税,不消费就不纳税。一般而言,从纳税的绝对数来看富人消费多,所以每个富人纳的税也多,穷人则相反。但是,如果拿相对值,拿纳税占收入中的比例来看,结果正好相反。

每个人的收入分成消费和储蓄。除开个人所得税,储蓄的那部分是不纳税的,政府不能从你的存款本金中收取任何税金。但是如果你有了消费,政府就有办法收你的税。而富人的储蓄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高,也就是不纳税的部分占的比例高。所以相对于收入而言,他们的纳税比例较低。穷人则相反,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消费掉了,这部分都纳了税。

所得税应该和收入相联系。一个人有了收入就要纳税,不管你消费了没有。这比较合理。可是我国的所得税只占7%,而和消费有关的其他税种占了大头。这样的税制设计,有利于富人少纳税,变成了累退税,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没有根本性改变

经济学家 易宪容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春节前南方各省几十年罕见的雪灾,这些事件的突然发生,不少人认为国际经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国内经济形势也会随之出现根本性变化。实际上,从目前出台的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中国CPI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那么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要想改变是不可能的。而且CPI全面持续上涨,不仅会影响到居民金融资产处理方式与途径,而且也会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进一步推高CPI上涨的预期。

从最近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从贷款的结构数据来看,在企业贷款结构中,短期贷款所占比高于中长期贷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自身出于风险等原因考虑,在优化自身贷款结构。但从中也可能透露出,可能会有不少企业以新贷款偿还旧贷款,从而造成银行短期贷款迅速增加。同时,从居民户贷款结构来看,住房按揭贷款仍然是居民贷款的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