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红色文化的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的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色文化的传承

第1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2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红歌传唱;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传播状态分析

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春天,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样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文化即人化,即人类的进化成果,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些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学办学过程中,以大学为载体,以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传承、创造和积淀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校园文化是大学健康发展的支撑和保证。校园文化指明了大学发展的方向,对大学坚持改革开放,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就没有大学,大学的生命就会窒息停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塑形必须塑魂,外美更需内实,“做大做强”应与“强基固本”同步,“质量立校”应与“文化铸校”结合,打造“硬实力”要同提升“软实力”并进。

当代大学生多数处于90后2000年后,很多红色经典文化精髓被边缘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没有体验过革命年代战火洗礼的当代青年来说,红色文化就是历史,曾经引导不同时期文化思潮的红歌则简化为音符而已。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在注重专业能力教育的同时,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提升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复合技能过硬的标准社会人(准职业人)。

二、红歌传唱是促进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

(一)学生素质教育基础

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易于普遍接受新事物,在长期的教育培养中,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很强的审美意识。随着素质教育广泛实施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具备良好知识结构背景下,对革命歌曲和当代社会主旋律的歌曲,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和较强的精神需求。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接受以“红歌传唱”为主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模式。

(二)校园艺术文化基础

学校艺术文化基础教育虽不等于美育,但艺术教育与美育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高雅、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广覆盖、高凝聚力”的鲜明校园艺术文化特色。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比较喜欢听唱歌,音乐是他们与生活沟通的重要语音,因此,音乐活动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头戏。以红歌传唱为基础传播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变得简单和接地气。这种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大学生不仅习之、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达到以美储善、以美扬善的目的。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既完成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也再实践中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以“红歌传唱”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

文化和传播密不可分,没有无文化的传播,也没有无传播的文化,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生存、发展、创新、发挥其应有价值。做好红色文化传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红色文化传播要讲究策略,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形式。以“红歌传唱”为主要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适宜的传播手段,在“红歌传唱”过程中开展形式要多样化。

(一)主题新颖、形式多样

营造浓郁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要有多主题、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红歌鞒、经典朗诵、图文展示、演讲故事、影视欣赏、传递箴言,通过班团会、早读或者校园网络媒体、红色文化图片展及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讲故事等活动来拓展学生了解红色经典的渠道。

(二)红歌主线,唱响未来

红歌传唱是以红色文化为媒体内容的有效传播手段。通过红歌传播,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综合运用各种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传播红色文化精神,并使大学生内化为受播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以开展红歌比赛激发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用最响亮的红歌为中国喝彩,增强学生的参与力与实践力,提升红色文化精髓的感知力。

(三)抢占阵地,注重创新

红歌创新、老歌新唱是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红歌,创作出更多能体现出新时代、新风貌、新元素的红歌,使红歌能够承上启下,成为每一代人的感情情结。在红歌传唱实践过程中注意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和使用,积极发挥校合唱团、舞蹈团的阵地作用,高唱爱国主义歌曲,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我们要充分挖掘和总结红色文化中党和人民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加强红色文化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形成网络,确保宣传

要把红色经典文化传播纳入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局中,就要创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高职院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广泛宣传,利用网络的迅捷、开放、互动等特点,把红色文化与网络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是加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同时,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文学、艺术、影视创作活动和演出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精神产品,在满足大学生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

(五)重视教育,加强研发

(1)积极推进红色经典文化进校园。旨在将红色经典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连续不断的“红色经典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在校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红色经典艺术魅力的平台。

(2)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红色文化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之所以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地英勇奋斗,就在于他们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最为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要充分加强红色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教育大学生,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六)增强实践,服务社会

第3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红色与绿色是四川巴中地区的两种基本色调,在充分认识巴中地区产业融合不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实现“红色+绿色+古色”的有机结合,发挥其资源互补优势,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集群化建设的规模效应、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以及旅游文化品牌,进而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产业;绿色产业;融合对接;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对接研究”(17SB032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SLQ2016B-08)。

红色文化产业是对现有或潜在的红色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挖掘,使之逐渐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产业。而绿色产业则是顺应环保潮流,运用节能手段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川巴中地区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能延伸其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譬如改善老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老区人民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增进老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给老区人民带来致富的预期;另一方面能推动老区绿色产业的培育,增强其产业发展的后劲,拓宽红色消费领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诸多产业为一体的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系统。因此,研究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融合对接路径是当前巴中地区顺应时代节奏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注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必然结果,它也同样折射出了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产业需要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一、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不足

(一)基于意识形态视角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根据目前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思维,应将红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地打造成文化商品。由于红色文化商品承载着爱国情怀,这与通俗化和平易化的大众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太容易被大众所理解或吸收,使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二)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整合和调整的动态过程。但当前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合力,也不易显现其规模经济和整体效应。第一,资源零散,配套规划跟不上节奏。譬如四川通江县城里的红色文化景区就处于闹市区的中心位置,其旁边有着众多的商业摊点,这与“红色”的庄重氛围不匹配,折损了红色教育的整体感观效应。第二,整合力度不够。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没能充分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的融合与对接,没能展现出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第三,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品多以橱窗展示类为主,重静态式的参观轻立体式体验,吸引力较弱,客源市场狭窄,综合功能欠佳,很难发挥其经济合力和综合效应。第四,革命老区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资金,无力打造巴中红色文化产业。

(三)基于文化价值视角

第一,红色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巴中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其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开发价值远不如湖南、江西、陕西等省份的革命老区,关注度相对弱小。第二,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表现手法较单一。目前仍缺乏有影响力的文献作品、红色经典或艺术造型来塑造其红色精神和价值内涵,没能充分提升其认同度和美誉度。第三,红色文化产业零散、不成规模,或品牌、开发档次低。巴中的红色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不强。巴中的红色文化分布较广,但在红色产品的开发、组合、宣传和促销等方面大多表现为各自为政且条块分割非常明显,没能统筹规划,协调机制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作与互动,很难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连环效应。

(四)基于资源融合对接视角

首先,从资源的外延发展看,巴中地区地域辽阔,红色元素众多,但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单体开发,忽视了文化资源的融合重组和立体开发,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综合效益欠佳,主要是由于资源分布过于分散,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能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周围的绿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古色资源有机融合。其次,从资源的内涵发展看,红色资源的设施陈旧,不够档次,开发粗放,项目同质化明显,缺乏创意的构思和创新的思维,许多红色产品只是简单地把革命遗址进行了列示,或用一张桌子、一部老式电话机、几把椅子、几张照片加以展示,对客源没法形成吸引力,忽视了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内涵挖掘。

二、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路径思考

结合四川巴中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在遵循红色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着力体现革命老区绿色产业的生态价值,使巴中地区的绿色产业尽可能地融合于红色文化产业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形成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

首先,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资源都非常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地方政府应着力挖掘区域内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基本内涵,依托区域绿色产业特色,科学地提取和创意性地设计出巴中地区的文化产品,将红色文化引入当地的小商品加工制造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纪念品加工产业,同时这也能有效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其次,可以将当地的绿色果蔬和粮食以及特色野菜、野味进行精细加工,或将地方大众化的俗食凡品与区域红色经典故事、情节融合起来,设计出“忆苦思甜”式的红色农家菜系列,这也可以纵深推进巴中地区红色文化食品产业化的进程。再次,对当地区域的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和景观维护,深度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学习或培训基地,吸纳公众或机构人员前往参观学习或实地考察,形成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点。这样有助于实现巴中红色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发的融合性和多元化,形成区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

(二)重塑红色文化的主题,形成产业化集群的规模效应

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资源独特,但分布零散且不均衡,应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集聚来打造巴中地区的产业化集群,树立红色文化产业的主题,优化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首先,必须跳出“红色”的思维局限,动态地思考产业融合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依赖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某个方面或某个节点。因而必须以红色文化产业开发为核心,把红色与绿色、古色等几种颜色的资源融合对接起来,才能延伸产品链,拓宽消费市场。把文化产品市场与交通运输市场、绿色农特产品市场、旅游市场、餐饮食品市场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高红色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这样才能带动关联经济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战略升级。其次,用产业化集群意识来进行科学规划,将巴中地区打造成为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巴中红色文化产业集群。譬如将南江县域内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与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融入南江文化产业集群;将通江县域内的县城、红色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与诺水河溶洞自然景观融入通江文化产业集群;将巴州区域内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恩阳镇和南龛山公园与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融入巴州红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巴中地区产业集群化建设,积极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红色文化的主线,形成特色化的旅游品牌

按照“以红为本、以绿衬红、以古托红”的产业化建设思路,深度打造复合型产业链,用红色精神感染情怀,用绿色美景陶冶情操,用古朴民风熏陶人生,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化融合的旅游文化品牌。首先,应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譬如通江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可以将县域内的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重点进行有机串联,设计出一条连贯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次,应科学设计生态的旅游线路。巴中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以南江县光雾山的奇峰峡谷、通江县诺水河的溶洞和大坝森林公园的原始生态为主,这些景区空间地域跨度不大,相隔间距较近,如果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上能把这些自然生态景区有机串联,将成为四川巴中地区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再次,应精心构思历史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巴中地区有1900多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展示给公众的不仅是巴山人民勤劳致富的时代形象,更是底蕴深厚的巴山文化的敦实沉淀。既可追朔谜一般的“巴人文化”、典故众多的“三国文化”、入乡随俗的“佛教文化”,也可让人领略巴中人民奋发拼搏和顽强不屈的巴山文明。

(四)围绕红色文化的主调,优化产业化的营销环境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巴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旅游管理、文化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认真剖析和仔细斟酌,以小搏大,逐步打造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红色产业区域,为红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第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广渠道地吸纳社会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和公众积极注资于红色文化产业,为红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三,更新或修复基础设施,做好道路通达规划和旅游线路设计,寻找红色产业与自然景区、民俗之间的融合点,夯实红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第四,在开发与改造景区时,必须加强对资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历史性保护,为红色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五,深度挖掘红色景区辉煌的革命事件或英雄人物,适当利用声、光、乐组合的科技手段进行视频技术和艺术改造,为红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

(五)强化绿色产业的生态管理,优化红色产业发展路径

首先,红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地域内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障。四川巴中地区地貌复杂、资源丰富,不仅有珍稀的革命历史遗迹、奇特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朴实幽静的自然风光。这些与红色人文环境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中地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基础,也是红色产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因此,要促进巴中地区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红色区域生态化建设。其次,要强调生态管理理念,有意识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带和生态敏感区,对配套设施也要强调绿色标准和要求,实现资源多级开发及能源循环利用,逐步完善生态产业链,构建城乡一体、红绿结合的区域红色产业生态化运行模式,使整个红色产业系统实现集约、高效的生态运转,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红色产业优化发展。

作者:封伟 吴秀林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何雄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13,(12).

[2]徐克勤.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

[3]罗昌智.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与路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4).

[4]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

[5]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J].企业经济,2014,(5).

[6]黄佩.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态势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4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彰显贵州文化特色,做优民族特色文化长板,是贵州文化强省构建的源头活水、路径选择。

贵州之贵,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民族文化,这两个宝贝把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聚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长板。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长板长在“多”。贵州各族人民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成就了“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文化千岛”的美誉,尤其是各类建筑、服饰、节庆、习俗、语言、歌舞等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多形态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长板长在“和”。多种文化和而不同,共同孕育了最鲜明的贵州印记、贵州特色、贵州标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功能,为人类文化和谐共生创造了经验。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满智慧的生态文化、神奇秀丽的山地文化、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沉淀富集的红色文化以及自强自立的“三线”文化,形成了贵州文化身份的“条形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特色所显、长板所在,就是文化强省战略的着眼点、受力点。“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补齐短板、做优长板”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文化挖掘保护、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文化开放合作力度,把民族特色文化长板“做优加长”。

保护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挥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服务贵州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要大力实施优秀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博物馆、研究院、示范基地等,打造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精神传承新高地。

发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要以开放的意识,从广度和深度上发掘全省各类民族特色文化;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文化发展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突出区别和差异之美,提升文化竞争力;积极打造文化利用平台,高标准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

第5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医院良好形象,提升医院站位,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党风廉政意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就诊导向需求,搭建医患沟通连心桥,传播医院文化精髓,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服务广大群众为根本,以服务患者为落脚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LED显示屏、展板、宣讲等方式,全面、适度的宣传报道,随时转载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知识等引领和传承医院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医院文化建设正向思维,引领广大职工迈入医院发展正确轨道。

2.塑造医院的外部形象,凸显医院的内在优势。

3.彰显医院管理理念,传承医院优良传统。

4.宣传爱国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党风廉政建设医疗行业行风建设,医疗行业“九不准”规定等。

三、组织机构

(一)宣传工作小组机构

组 长:

成 员:

(二)职责

1.制定支部宣传工作的规划、方案。

2.确定支部宣传方式和宣传栏目。

四、工作任务

(一)高度重视,通力协作

支部宣传工作是医院向社会展示自己实力的窗口,是向广大群众展示医院文化、党风廉政建设、医疗行业作风建设等的窗口,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好支部宣传工作。

(二)总体设计,精心策划

1.宣传工作原则:整体规划、规范管理、求真务实。

2.宣传方式:运用宣讲、固定展板、各式标牌、LED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宣传。

3.宣传内容:党的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医疗行业“九不准”规定、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传播、好人好事等。

4.内容要求:真实、实用、生动、新颖、科学。

(三)分类管理,及时更新

1.LED显示屏、科室公共区域电视:主要展示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重大活动通知等。

2.固定展板:医疗行业九不准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等。

(四)加强管理,定期更新

1、加强LDE显示屏管理:定期、不定期更换电子屏有关内容,特别是重大活动通知,按照时间性加以更新。

2、加强固定展板管理: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及时进行更新;“九不准”规定展板醒目。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支部宣传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学习,提高思想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促使大家严格遵守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九不准”规定等,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宣传工作直接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支部宣传工作。

第6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纽约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有“水泥森林”之称,凡是初到纽约的人大都有两个心愿:一是到世界贸易中心顶上去观光,看一看这个“水泥森林”的全貌;二是去亲眼目睹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前者是时代的、商业的精髓,后者是美利坚自由精神象征,这两者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无论是北京还是纽约,也无论多么精美的建筑,历经风雨后,渐渐演变为一种形式美的物质形态,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能寄托和唤起人们某些固定的情感。因此,可以把这些使人产生固定情感的建筑作为极其重要的城市意象。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应当是众人的符号,而不是只有某个人单独感受到的(对象)。那么,一座城市的形象应该是众多居民和参观者能解读的,应当能让大家产生共同的类似的印象,能够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城市韵味。凯文•林奇提出了著名的城市意象理论,并有专著《城市意象》充分阐释自己的观点。实则,一个有着完整、完美规划的城市,原本就是一个艺术品,借用艺术中的术语“意象”展现城市的魅力。当然,林奇的意象理论是建立在建筑学基础上的,本文是立足于美学概念的,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要求总是基于物质层面上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让建筑具备了意象功能,这种城市意象形成后就是这个城市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它是这座城市的传统,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再向信息社会的跃进,必将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地方城市文化也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城市建筑被挤占,使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韵味被大量的现代建筑取代,使城市逐渐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根据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意象包含三个要素:个性、结构、意蕴,其中,最重要的是个性。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且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意义。一座城市要与其它城市区别开来,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应该是这个城镇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的体现,也因此它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当前,遵义的城镇化化建设如火如荼。该如何吸取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把遵义建设为有特色的“三宜”城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失败的个例已经警示: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自己在发展中失去特色和个性,而应该结合自身历史和文化特点,在充分发掘传统的、有“红色文化”价值建筑的作用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色文化是遵义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它们见证了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见证了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红色文化是遵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也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设有个性的遵义,就要抓住这段特殊的历史,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优势,塑造遵义地区“城市精神”。红色文化是遵义文化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才能打造有特色的遵义。

红色建筑是红色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形态。红色建筑是指自1840年以来与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会址遗址、旧址、革命者旧居、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等。遵义的红色建筑主要是指途经遵义时使用过的某些建筑物,由于活动的重大意义而使得其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建筑。遵义的红色建筑很多,分布于遵义的各个角落,它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红色建筑的主要包括会址旧址、遗址,住址、纪念碑、烈士陵园烈士墓等。在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对包括红色建筑物在内的一系列红色文化资源,已不能用简单的经济价值衡量,其价值不仅在于它给人以建筑形态的美感,更在于它能从灵魂深处给人以震撼,让和平年代的人们、让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保护,最重要的是对这“精神层”文化的保护。发挥遵义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并使其在城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有利于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保护和继承遵义文化,要吸收其精华,深刻理解其精髓,这样才能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首先是要从总体上提高对遵义红色文化尤其是红色建筑保护的重视。规划者要树立对地方优秀文化保护的意识,在进行城镇规划时,除了考虑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要结合遵义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上的实际,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及载体红色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要给予特别保护,因为它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当然,打造遵义的城市形象,光靠红色文化还是不够的,还要用本土特有的浓郁风情和文化特色来塑造城市的外形,来铸造城市的物质躯壳,来充实城市的内涵。

第7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域红色旅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47-02

我国的红色旅游于2004年以后在政府主导下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迄今发展并不成熟。对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有一些研究,如朱东国提出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1],周妍等探讨了红色旅游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和措施[2]。但对于地域红色旅游资源对比邻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方法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方面持续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诸多困境,如流于形式、方法单一、脱离实际[3]、内容缺乏创新、实效下降、教育者功能定位模糊等[4]。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兼具思想性、产业性和娱乐性的新的旅游方式,无疑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之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载体、内容、方式。整个红色旅游文化是由不同的地域红色旅游文化组成,地域性红色旅游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二、地域红色旅游相对于地方高校的特点

地域红色旅游是由某一个自然或人文地理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构成的红色旅游区域,它对于比邻的地方高校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地域红色旅游具有特色性。不同的地域红色旅游是党和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活动中遗留的宝贵革命遗产,也是珍贵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既是当时的宏观革命背景的产物,又具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地域特色。例如等同志建立的是湘赣边军民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放弃了苏联式攻打大城市的错误革命路线,走出一条独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的胜利之路。井冈山恰好位于敌人统治薄弱的湘赣边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复杂,便于隐蔽和开展革命工作。位于南方的井冈山地区气候条件好,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这就形成了如今井冈山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资源组合好的优势。井冈山红色旅游区为比邻的井冈山大学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红色旅游的绝佳去处。

2.地域红色旅游具有临近性。地域红色旅游地与比邻高校之间空间距离比较近,便于红色旅游地与比邻高校之间的互动、合作。这为高校学生到红色旅游地旅游、考察、学习、研究,以及红色旅游地到高校推广、学习、合作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长江师范学院比邻渝东南革命老区,渝东南革命老区拥有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赵世炎烈士故居和纪念馆等众多革命遗迹,渝东南革命老区与长江师范学院之间开展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渝东南革命老区是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开展红色旅游、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历史研究等最便利的红色旅游地,渝东南革命老区也主动与长江师范学院之间开展红色革命文化研究、挖掘、红色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合作。

3.地域红色旅游关联性。地域红色旅游文化与比邻高校之间常常存在文化关联性,甚至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有些红色旅游所在的革命地与比邻的地方高校孕育于同一个红色文化且诞生于同一时期。地方高校到比邻的红色旅游地开展红色旅游就具有文化的亲近感,对红色旅游地的革命内容更加熟悉,更容易产生认同感,会产生更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延安大学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于革命年代的1941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精神孕育了延安大学,延安大学也为保留、传承、发扬延安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故延安大学学生到比邻的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旅游,就会更加熟悉、认同、热爱、传习延安精神,产生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地方高校利用比邻地域红色旅游文化开展红色旅游的举措

地方高校在比邻的红色区域开展红色旅游具有诸多优势,只要措施得当就可以把这些理论上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效果。

1.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地方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大学生红色旅游活动,尤其重视学生到比邻红色旅游地开展红色旅游,因为这是一项兼具思想性和休闲性的修学旅游。其次,地方高校管理者为大学生到区域红色旅游地开展红色旅游以及校地之间开展互动和交流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再次,地方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的地域红色旅游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提供便利,做出周密的安排部署。既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校教育时间,也要保证学生有合适的时间走进实践性的红色旅游课堂。

2.教师对红色旅游相关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很深,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红色旅游有多种指导和帮助的方式。首先,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革命知识和红色旅游知识系统、生动的讲解,让学生拥有相关的理论储备,对旅游地及旅游活动有足够的认识。其次,教师对学生开展的以比邻红色旅游地、红色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相关社团、校园文化活动作指导,如红歌会、红色经典影视赏析、红色经典名著导读、红色文化专栏和图片展等,使这些活动开展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效果显著。再次,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比学生自发组织的红色旅游活动能取得额外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学生喜爱的相关专业教师带队的红色旅游活动,教师对红色文化真学、真信,且为学生做现场讲解和指导,这样会对参加红色旅游的学生产生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为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首先,组织红色旅游社团,开展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开展红色旅游做好理论、知识储备。地方高校可组建红色旅游相关的学生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以比邻地域红色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社团活动,如地域红色文化的研究探讨,地域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程活动,地域红色旅游线路优化设计等,使大学生能够对比邻地域的红色旅游文化有更多的研究和认识,培养他们对地域红色旅游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开展红色旅游做好知识储备和出行准备。其次,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旅游景观。如组织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参观酉阳县赵世炎烈士故居和纪念馆,了解其故居的革命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观看革命家的图片和实物,听取讲解员的解说介绍,感受革命家的胸怀和思想。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红色旅游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红色文化信息,获得革命思想的启迪且产生共鸣。再次,组织学生开展以地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修学旅游。要争取政策支持,做好规划和设计,要以地方高校比邻的红色旅游地为主要目的地。如组织学生访问健在的革命志士,访谈革命烈士的亲友和邻居,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最后,组织专题性的深度体验旅游活动。针对大学生年轻且精力旺盛的特点,组织颇受大学生喜爱的参与性、运动性和体验性强的红色旅游项目,如重走革命路活动、革命老区公益游、革命老区环保游等。

4.红色旅游景区需要为大学生设计、提供成熟的红色旅游产品。首先,红色文化整理研究与大学生红色旅游市场调查。红色旅游地充分利用比邻的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进行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展这方面的校地合作,为提供更多更好的红色旅游产品准备好资源条件;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高校大学生红色旅游市场调查,摸清市场需求特征,使设计出来的红色旅游产品更加具有市场吸引力。其次,加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主要包括红色旅游吸引物建设,如遗址、故居、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如交通设施、宾馆等;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文化娱乐服务设施、旅游购物设施等。再次,设计好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兼具历史性、政治性和娱乐性,突出线路的主题。同时,要坚持大红色旅游的观念,把红色旅游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等组合进红色旅游线路,以增加红色旅游的丰度。最后,延长红色旅游的本地产业链。红色旅游产业链比较短,可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延长红色旅游本地产业链以增强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此促进高校比邻的红色旅游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为大学生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朱东国.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1,(3):87-92.

[2]周妍.以红色旅游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9-160.

[3]张小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108-109.

第8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贵州省近年来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28km,居中国第8位,2015年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2016 年《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及《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攻坚决战实施方案》中提出:力争“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0km。省高速公路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别达到5.8km/100km2 和2.7km/万人[1]。

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高速公路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构建自然、生态与文化和谐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更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红色旅游及酒文化等特有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尤其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高速公路沿线常常具有独特的地域景观和浓厚的民族民俗风情,而生硬的高速公路与纯朴的人文景观则容易产生冲突。大量的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也势必会对贵州的自然风光、民族民俗和居民生活等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如何在不同的人文文化地域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景观的空间层次与景观元素和当地文化色彩充分地融入高速公路景观中,最大限度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型高速公路,以及实现贵州省委、政府和交通部门提出的“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及“多彩贵州。平安高速”创建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覆盖区域不同人文地域文化类型划分

根据贵州省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及特点,全省高速公路网覆盖区域大致可分为3 个特有的人文地域文化区,即民族民俗文化地域区、红色文化地域区和酒文化地域区,[2]这三个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及人文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2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与人文地域文化融合手法及策略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是一门涉及植物、生态、地理、园林、美学、艺术、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不可割离。[3][4]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的提高,高速公路景观的自然协调性和文化性也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大特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才能建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公路环境。[5][8]

2.1 绿化景观设计与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手法及策略在贵州省民族民俗文化地域的高速公路互通、服务区、隧道洞门、挡土墙等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从尊重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出发,通过提炼沿途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历史文化信息,并运用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凸显民族景观元素,可进一步提升公路景观的视觉价值,打造具有强烈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高速公路景观。

(1)景观装饰应用民族文化元素设计时,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应以抽象、简洁的装饰为主,严禁过分分散司机的注意力,严禁影响安全视距,且应保证装饰材料不易脱落、倒伏。

(2)路线两侧分布有少数民族村寨的路段,可通过借景、透景的方式将其引入司乘人员的视野,展现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及民族风情。

(3)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族乡土植物作为主题树种,如苗族地区的枫香,布依族地区的刺梨。

(4)可提炼少数民族建筑的特有建筑元素,如彝族特有的屋墙面的虎文化、白族白色的照壁、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等运用于收费站大棚、服务区建筑设计之中,以建筑元素激发人们联想,重现头脑中的物象,从而达到对地域环境的认知。

(5)音乐是体现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大自然的认识、审美、教育的根本体现。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可以将少数民族的独特乐器、载歌载舞的场景等通过景观表现手法如浮雕、雕塑、景墙、小品等形式予以表现。

(6)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也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遥将服饰中的局部元素如头饰、银饰,或服饰上的花纹等抽象提取应用于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也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通过以上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营造,可充分展示沿线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情,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高速公路民族风情走廊,为建设“美丽贵州”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绿化景观设计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手法及策略

在贵州红色文化地域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通过在互通区、隧道洞门、服务区、挡土墙、桥梁等结构物上运用景观设计手法和红色彩叶主题植物配置来表现红色文化,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打造“多彩贵州”、“红色记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红色文化的表现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2)可在服务区、观景台等位置通过简洁的红色主题雕塑、景墙、文化墙等表现红色文化,设计时要根据所需反映的不同主题选用不同的景观元素。

(3)可在隧道洞门、桥梁、收费大棚、服务区建筑等构造物设计中融入抽象的战争元素,如红旗、枪、战火等具有特殊意义红色建筑符号等,来体现革命战争及红色文化。

(4)景观小品色彩宜采用具有红色历史文化特色的颜色,例如红色,在以绿色植被为大背景下,凸显红色小品的主题效果。

(5)通过大量运用具有寓意的植物营造不同主题的景观空间,如在烈士纪念地区域配植常绿树种松柏类植物雪松、龙柏、圆柏、油松等,比拟革命人的坚贞不屈和万古长青的意志精神;岁寒三友(松、竹、梅)的配植形式,象征了革命先辈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含笑表达对先烈们含笑九泉的欣慰;杜鹃象征革命烈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等,通过这些具有寓意的植物配植使红色文化的主题得以体现。

(6)通过植物的色彩来渲染不同的视觉氛围,进一步烘托红色文化主题。如贵遵高速公路可选择象征革命的红色系,选用红枫、红檵木、红叶小檗、红叶石楠、火棘等进行景观绿化,可展示出“枫染贵遵,红色记忆”的绿化主题;又象征纯洁的白色系,可选用白玉兰、广玉兰、含笑、樱花等;象征万古长青的绿色系,可选用雪松、龙柏、竹、油松、桂花等;象征高贵的黄色系,选用金叶女贞、金丝桃、黄金槐等。

2.3 绿化景观设计与酒文化的融合手法及策略

(1)贵州酒文化的表现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2)可在互通立交区、服务区、观景台等位置通过简洁的酒文化主题雕塑、景墙、文化墙等来反映酒文化。

(3)可在隧道洞门、桥梁、收费大棚、服务区建筑等构造物设计中融入酒瓶、酒器、酒品牌等设计元素,整合途经区域山水、民俗、音乐、绘画、诗词、书法等,传递酒文化、酒品牌等。

(4)贵州民族酒文化在审美功能上体现在其艺术性方面较明显,可将贵州酒舞、酒歌、乐器演奏等的酒文化场景通过景观表现手法如浮雕、雕塑、景墙、小品等形式予以表现。2.4 绿化景观设计与其他自然文化的融合

贵州省除了有上述3个特有的人文地域文化区域以外,还有着其他梦幻的自然山水,如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竹海、湖泊、森林等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神奇的梵净山、黄果树大瀑布、雷公山、乌江画廊等。在这些自然区域的高速公路中,要将有特色的自然旅游元素融入到绿化景观设计中。

如经过贵州西线喀斯特旅游区的贵黄高速和金清高速,为了凸显“多彩贵黄、西部风情”的绿化主题,可选用观花植物和色叶植物如樱花、桃花、紫薇、栾树、银杏、白玉兰、香花槐、鸡爪槭、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等作为景观绿化植物。

第9篇:红色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四态合一”;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城前镇

引言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小城镇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大多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资金不足、人才奇缺、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都严重地阻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小城镇建设要改变以往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的聚落方式,重构和优化城乡空间聚落形态,承载人口生存和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更广泛地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居住,加强生态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成为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的特色镇,提升小城镇发展品质,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1.小城镇建设困境

1.1 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致使小城镇形态“千城一面”

多数小城镇建设盲目地照搬大城市建设经验,造成小城镇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缺乏自身特色。另外,一些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后,没有根据实际建设水平进行必要的修编,削弱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效力。

1.2 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小城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采用粗放式的建设方式,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小城镇都是由自身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引进与当地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使得地方特色生态、传统产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冲击,甚至毁灭,小城镇难言可持续发展。

1.3 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丧失文化个性,城市空间单调乏味

我国的小城镇形态各异,各有珍贵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传承产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小城镇的文化通常被摒弃或者忽视。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即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和风格求洋,传统空间肌理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文化底蕴失,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城镇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使小城镇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缺乏竞争力。

2. “四态合一”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2.1 文化塑魂

文化是小城镇最具特色的资源,是城镇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色文化,将文化贯穿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小城镇独具发展特色和动力。在产业发展中,应提炼城镇特色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整合镇村体系,推动城镇产业转型,获取长久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文化“形”和“意”的塑造,重塑文化建筑和营造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填补小城镇的精神内容。

2.2 产业兴镇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看,围绕小城镇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开展的新型旅游业开发是小城镇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深入挖掘小城镇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应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解决“业态”问题,并围绕旅游产业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2.3 生态维育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山水、田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及节约发展的道路,让优美环境成为小城镇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基质。具体而言,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对土地进行空间管制,实现生态优先;在城区,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把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镇,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并与城镇建设统一考虑,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和发展。

2.4 形态升华

形态是小城镇所有物质实体的组合,是体现文态和业态的载体。在小城镇的形态塑造中,通过明确小城镇文化、生态资源和业态发展特色,准确定位小城镇风格,按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基本风格统一又丰富多变的思路,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保护城镇的传统空间肌理,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和路网布局,通过对景观、建筑风貌和地标节点等进行规划建设,升华小城镇特色。

3.基于“四态合一”的城前镇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城前镇位于邹城东部门户,地处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五区(县)(邹城、平邑、泗水、山亭、滕州)八镇(临涧镇、白彦镇、丰阳镇、泗张镇、田黄镇、张庄镇、店子镇、圣水峪乡)交界处。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境内有枣徐(枣园―徐州)公路、平滕(平邑―滕州)公路、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省道S244向北连接日东高速,邹城北外环线在城前镇域北部穿过,加强了与邹城的联系。

3.2 规划思路

根据“四态合一”的理念,提炼城前镇蓝陵文化及万亩桃园、生态林场等生态要素,通过整合和创新,融入规划的各个层次。通过总体定位与功能研究,解决位于三市交界处的城镇业态问题,其次,重视生态本底和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布局产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镇体系;再次,在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下,解决文化传承和城镇形态的问题,即文态和形态;规划将城前镇建设成三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镇)、蓝陵故城、商贸重镇、生态慢城。

3.3 规划内容

(1)业态:空间多元、完善旅游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板块、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一心”为城前镇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两轴”为沿枣徐公路发展轴、沿岚济公路发展轴;“四板块”为镇区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红色文化与林果种植板块、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板块、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板块;“多基地”为以十八趟林场风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以大樱桃、西红柿、板栗、大枣、油桃、金银花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同时,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风景区、梨坑林场风景区、十八趟林场风景区、雨山风景区、蓝陵桃园风景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洼陡风景区,将城前镇打造成为邹东旅游中心城镇。结合各风景区开发生态文化、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

(2)生态:生态优先、宜业宜居

规划将镇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形成“斑块镶嵌、廊道相连、基质铺垫”的生态安全格局。

① 重点保护两类生态斑块

五处山体林地生态斑块:分别为梨坑林场生态斑块、十八趟林场生态斑块、雨山生态斑块、凤凰山――笔架山生态斑块、石门山――越峰山生态斑块。

三处水源地保护斑块:分别为圈里水库保护斑块、康王水库保护斑块、洼陡水库保护斑块。

② 重点打造两类生态廊道

沿河道生态廊道:规划沿戈河、柳峪河、刘庄河、沂河及其支流打造河道生态廊道。注重保持河流水体的自然特性,保护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镇域区段尽量避免建设开发,镇驻地区段强化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

沿道路生态廊道:规划沿枣徐公路(S244)、平滕公路(S241)、岚济公路(S342)、南环路和北环路打造沿道路生态廊道。注重防护生态林及景观生态林的建设。

③ 重点建设两类生态功能分区

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规划镇域内梨坑林场、十八趟林场、雨山、凤凰山、笔架山、石门山、越峰山等山体林地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为第一要务,结合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避免滥采滥伐,积极培育镇域山林生态基质。

规划将镇域生态绿道划分为:区域综合绿道、山林休闲绿道、文化休闲绿道和滨水休闲绿道。

(3)形态:功能提升、特色强化

规划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上,注重功能的提升,延续特色田园风貌,通过优化镇村体系和镇区空间结构,整治城市风貌,强化特色、优美的镇区空间营造。规划镇区形成“两轴三带、一心四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以生态、水体、文化为主线,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城镇特色要素,利用自然的水体景观、生态绿带,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绿化景观,构筑和谐共生的用地布局。此外,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与滨水景观、绿化景观相结合,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以“绿、水、文、城”为特色的“水城相依、绿水环绕、底蕴深厚”的城郊型生态慢城,重点做好“显水、透绿”的文章。形成“两轴三廊、三心五区多点” 的景观系统结构。打造由古至新、文化、现代、生态共融的沿越峰山路景观轴线、沿城泰路的公共建筑展示轴线、沿河道景观绿廊;形成工业景观风貌区、商贸市场景观风貌区、城镇综合服务景观风貌区、新城旅游服务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4)文态:文化传承、城镇塑魂

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充分挖掘城前镇本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进行优势产业组合,并配套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居住建筑和仿古商业街区。融入农耕文化,沿枣徐公路形成蓝陵桃园、梨坑林场、林果种植等自然观光带,在镇域北部结合抗战纪念碑及遗址规划红色文化风景区,形成多元的文化集群。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不光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建设需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和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更应该如此。小城镇的建设应摒弃求大求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切实际和照搬其他城市经验的风气,从完善规划体系入手,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的建设、形态的打造,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城市城前镇总体规划(2014―2030)[Z].2014

[2]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规划师,2014(5):48-53.

[3] 张毅.“四态合一”理念指导下的成眉新兴产业战略功能区( 新津部分)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