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哈尼族的“苦札札”节日食品

生活在云南南部沅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哈尼族约有近百万的人口。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汉族一起过春节、端阳节、中秋节等节日,节日中其饭食风格和汉族习惯基本相近;另一类是哈尼族的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是六月节和十月节两个节日。

传统习惯上,哈尼族人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十月节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节日期间,凡是有条件的哈尼人家,都要杀猪、作糯米粑粑,以便招待亲友。六月节相当于汉人的神节,哈尼人称为“苦札札”(音译),其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初二十四前后举行。过六月节时,哈尼人的食品较之其他节日更为丰盛,除主食大米以外,肉类中有鸡、鸭、猪、牛等肉,蔬菜有洋芋、豆芽、番茄、大葱、菠菜、韭菜、青白菜、豆角等,加工菜肴有豆腐、肉豆腐丸子、酥肉、紫米大肚等。待客或家人用餐时,上桌的菜一般都在9个以上,炒瘦肉、煮肥肉、煎豆腐、炸米面酥肉和蒸紫米猪肠作为大菜上桌。其中,以油炸类面食、酥肉和蒸紫米猪肠更具特色,是哈尼人节日期间的美味佳肴。

布依族人的奇特食品――搭连粑和糯包谷粑

在我国西南部贵州省,生活着一个叫布依族的少数民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搭连粑是布依人这个节日的独特食品。布依人做的搭连粑有好多种类,如里面有放糖的,有放盐巴的,有放草果的,各有其味,别具一格。做的时候,搭连粑要捏成扁形长条,并用剪好的芭蕉叶包裹好,把粑粑放在叶片两头,中间空着。包好后,两头一折,就成了搭连粑,煮熟后可食用。这种粑粑滋味好,携带方便,也耐贮藏。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及情侣在载歌载舞或共叙衷情后,吃食或互赠这些食品,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其乐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糯包谷粑是高山地区布依族的主要粑粑食品,也是他们节日、婚嫁、立房等喜庆日必不可少的礼品和祭祀祖先的供品。这种食物的制作比较费工,先要把糯包谷剥成米粒,用大盆或大缸浸泡,经常淘洗,一天换一次水,连续浸泡15~20天。然后取出晒干,磨制成粉,并用适量的水浸泡,用甑蒸制。最后放入粑粑盆中,用特制的棒打成粑粑团,再捏成一个个圆形的粑粑,才可食用。该法制作的粑粑去掉了糯包谷的不良口味,细腻可口。此法还为邻近的其他民族学习仿效,粗粮细做细吃,其中演绎了不少悲欢离合的真情故事,表现了布依族人在膳食文化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毛难族巧制的赠客甜红薯

第2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2013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贵州省布依族数学文化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3zc169)

摘要:数字是观念和符号的结合,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布依族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自己的数字文化观。本文通过研究布依族在祭祀、日常生活、铜鼓、谚语等方面表现对“三”和“十二”两个数字的崇拜现象,发现布依族对数字的崇拜源于稻耕文化下敬畏大自然、避祸避凶的心理慰藉和企盼平安吉祥、期盼美好生活的的民族文化心理;通过研究布依族数字崇拜这一现象发现,数字崇拜在其他民族文化中也存在,说明数字崇拜具有民族共通性。

关键词:布依族;数字崇拜;共通性

数字是观念和符号的结合,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于受本民族文化心理、、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数字被赋予各种神秘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地方色彩和特别的文化内涵,承载着许多文化信息,能够生动形象地显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各自的数字文化观。所谓数字崇拜,是指人类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对某一个数字或者某一类数字特殊的好恶、褒贬、释义和神化。布依族先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数字文化,表现为对某些数字产生敬畏心理并崇拜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这些数字的崇拜。

一、布依族的数字崇拜

(一)布依族对“三”的崇拜

1.祭祀文化中的“三”。布依族祭拜时拿着3根香火叩拜3次;以前各个村子有铜鼓的时候,过大年祭拜祖先时还要敲铜鼓3声请祖先下凡来过年。三声铜鼓,叩拜三次,三根香火,表示布依族祭祀天神,地神、祖先三路重要的神,祈求平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感恩祖先。

“祭山”是布依族人集体祭祀山神的一种活动,祭山后须“闲三”,即三日内不得进山采伐,下田劳作

超度亡灵中有一种仪式叫做“绕棺”,送死者上山的前一天晚上,孝子们沿着棺材顺时针跪地绕三圈,表示给死者送行;然后再逆时针跪地绕三圈,表示不让已被送走的鬼魂认出归途,让死者死心前去。送葬的第三天清早,所有直系亲属都要来为死者“复三”,拿着供品先到墓前祭奠以后即回孝家吃,这是亲友们敬贡死者的最后一餐饭。这种祭祀活动,起到了凝聚族群意识,促进人们互助,遵循人伦纲常的稳定和睦作用。

泼水饭,有的病人家认为是什么饿死鬼缠住了病人,就用半碗冷饭加些冷水,用三张纸钱烧化在饭中,端到病人面前念各路凶杀鬼、饿死鬼等名字,叫他们吃完这个饭就不要来缠病人了,然后在病人头顶转三圈就拿到三岔路倒掉。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减轻病人的病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达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百家饭,就是有的人认为病人命软,招鬼欺侮,就要吃百家饭来让自己强大命硬。于是到一百户人家去讨米,每家三粒,讨齐后煮给病人吃。这种方式也体现布依族人民具有相互帮忙、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三月三”、“六月六”是布依族普遍的传统节日,它们的渊源与祭祀和感恩有关。这个节日的名字也含有“三”或是“三”的倍数。这不能不说布依族对“三”这个数字的热爱和崇拜。

2.日常生活中的“三”。北盘江沿岸的每一个布依族衬寨都有村寨神房。它是各家各户祭祀的共同住所,布依族称“报吉兜”。实际上是氏族神的象征。神房高约三米,用楠竹搭为三层,上层供酒六杯,中层供土布和织布梭子,下层供鱼、公鸡和猪肉,它是全寨最神圣的地方。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筑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其中的干栏式楼房一般分为三层,下层住牲畜,中层住人,上层装粮食,且建筑一般分为三个开间。

布依族人家添小孩时,出生的第三天早上叫做“三朝”,就举行生命降生庆贺仪式,同时算好吉日办月米酒,通知外婆家和亲戚前来祝贺小孩的降生。结婚后的第三天也叫“三朝”,新娘就要回门,回门的那天早上新娘就要给同姓家族的每户人家挑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二是为了让新娘认识本家族的亲戚。这两种“三朝”,表达了人们期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子孙延绵不断。

3.谚语中的“三”。谚语,布依语意为“古语”,和其它民间文学形式一样,布依族的谚语也是丰富多彩的。和“三”有关的谚语也有若干。“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坏来哪节好”,“三穷三富不到老,十磨九难难出头。”说明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提醒人们要有思想准备,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又比如“鸟看三下才飞,人要三思才行”,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做事要谨慎、小心稳妥。

(二)布依族文化中的“十二”

1.铜鼓中的“十二”。铜鼓鼓面正中有光体,其外十二角光芒,芒的周围又有十二道同心圆的晕圈,每一芒代表十二地支中之一支,也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十二方位的大神均收入十二芒中。铜鼓的这种图案设计与布依族古歌《十二重天、十二层海》对大自然天体的崇拜和幻想的反映。因为布依族先民怀着敬畏惊恐的心理去征服大自然时,只有通过神话去壮大自己的勇气。

2.布依族祭祀中的“十二”。在丧葬仪式中经常使用铜鼓。“铜鼓响过十二音,鼓声传到天庭,天神迎接亡魂,步步上天庭,一上一层天,二上二层天……十二层天走过了,从此永坐天庭,保佑人间享太平……”,从摩公念的这段歌词,我们可以感悟到布依族非常崇拜“十二”,用“十二”声铜鼓声才可以超度亡灵上十二层天,才能感化神仙,到达理想的极乐境界。

祭桥,祭桥一般是久婚不育夫妇为求子嗣,先请摩公算好日子、地点,准备好祭品和十二尺布到指定地点举行仪式,然后用石块和木块搭起一座简易的便桥,方便路人通行。布依族人信奉“好人有好报”,认为为他人搭桥铺路做好事,能给自己带来福祉,实现自己的愿望。

3.日常生活中的“十二”。布依族在敲铜鼓时还唱到:长男在子方,次男在丑方,小男在寅方,长女在卯方,次女在辰方,小女在巳方,长妇(媳)在午方,次妇(媳)在未方,小妇(媳)在申方,长孙在酉方,次孙在戌方,小孙在亥方。由此看出布依族的方向分为十二个方向,按照十二地支来记。布依族赶集也是按照十二地支来赶,赶场日期按十二地支来排列,一个场十二天赶两次,六天赶一场。场的名字一般以十二地支来记,比如候场、马场等等。另外布依族的“荷包歌”必须唱足十二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十二部对歌是布依族情歌的一种,内容是把平时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过程分为十二问答进行详细描述。想象丰富,唱词扣人心弦,可以连续唱七八天;又比如现在人们办喜事封红包也是十二或者是十二的倍数。比如十二元或一百二十元等。

二、布依族对数字崇拜的原因

通过以上布依族的数字崇拜的描述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布依族对数字的崇拜是源于稻耕文化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了布依族人民期盼吉祥、向往美好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布依族对“三”的崇拜源于稻耕文化演变出来的对“三神”的崇拜

布依族很早就进入农耕社会,以种植水稻而闻名,是我国最早从事水稻种植的民族之一。从事种植业特别是水稻种植离不开山、水、地、雨、太阳、河、树等自然物,因此布依族崇拜的对象与水稻种植有很大关系,就产生了关于土地、山、太阳、水、树、石头的崇拜观念

(二)布依族对“十二”的崇拜的原因

布依族对“十二”的崇拜可能源于古歌“十二个太阳”,布依的很多古歌反映了人对自然物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拜。而十二刚好代表十二个太阳,“十二个太阳”古歌里刻划的卜杰造太阳、射太阳、布日月,刚烈威武,神通广大。也可能和布依族先民认为天有十二层,海有十二层有关,因为古歌《十二重天和对十二层海》记载,人死了之后就能够到十二层天去,脱离人世间的痛苦,于是就形成了对“十二”的信仰和崇拜,现在保存下来的很多仪式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和十二产生关联。

另外,对吉祥数字的崇拜是一种趋吉避害的心理表现,尤其是民族弱势族群面对生活的无奈时一种心里安慰

三、布依族的数字崇拜与其他民族数字文化的共通性

虽然数字有适合自己的文化圈,但这些圈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各种文化中的“三”与布依族文化中“三”的比较

在西方人的意识中“三”代表一个完美的整体。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统一,产生了神圣的“三一思想”;汉文化认为“三”是一个十分神圣、圆满的数字。因此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都与“三”有关,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三”衍化而来的;将日、月、星归纳为“三辰”;天、地、人称为“三才”。而苗族民俗宗教活动特别是祭祀活动,要用三杯 (或碗) 酒,三条鱼,三碗肉,三元钱或者三的倍数量都属于图吉利,表示尊敬。“三”在佛教中发挥着统合观念、组构思想的结构素作用,构成佛教世界观基础的是三世说和三生说为轮回思想和报应思想奠定了条件。由此可见,“三”在很多文化里都是受到崇拜的,具有民族共通性。

布依族对“三神”的崇拜与易经中的“三才观”――天、地、人不谋而合。也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是基于古代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各种文化中的“十二”与布依族文化中“十二”的比较

从各种文化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崇拜“十二”,在希腊神话中有进入万神殿的“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在传统的犹太教习俗中,女孩到了十二岁要举行成人礼;佛教中,对于轮回的解释称作十二因缘论;汉文化把“十二”作为阴数之极,因此与十二有关的事物也很多,比如易书《乾坤谱》中的”十二”数指的是乾卦六爻,坤卦六爻;十二地支;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等。而布依族也把“十二”作为吉祥数字,比如十二个太阳,十二重天,十二层海;方向有十二个;铜鼓有十二道光芒等,铜鼓鼓谱有十二则等。“十二”不仅出现在布依族神话古歌中,也出现在各种仪式和文化载体中,寓意是希望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通过比较各种文化对“三”或“十二”的崇拜,我们可以断定,人类对数字的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人们认为数字是世界的本源。同时也隐含着布依族先民不是封闭地发展自己,而是与各族人民不断交往融合、发展友谊、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交流,布依族文化才不断发展得以延续到今天。

参考文献:

[1]白春阳.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P50-53

[2]俞晓群.数一一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4卷地4期:P148-157

[3]肖毓.论布依族祭祀的文化特征[J],兴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P18-22

[4]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学研究(之九)[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P147

[5]马启忠.布依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P105

[6]戴杰.当代中国数字崇拜的文化解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P73-76

第3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春节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会过此节,如藏族、壮族、布依族等。

春节(SpringFestival)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他们采集金黄花、枫叶蒸煮五色糯饭;于田间以五色糯饭、粉蒸肉祭神农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村头三界庙杀牛敬祭传说中毛南人饲养菜牛的创始者三界公爷,祈祝人畜安康;还用“发多”(一种大如扇面的树叶)包起五色饭和粉蒸肉,走亲访友,庆贺节日。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粉蒸肉:

粉蒸肉又名榨(鲊,馇)肉是广泛流行于中国重庆、江西、四川、陕南、豫西、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传统名菜之一。以主料带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辅以香菇、老藕、南瓜、红薯等配菜。

现在的粉蒸肉已经不单单是五花肉,繁衍出牛肉粉蒸、羊肉粉蒸、鱼粉蒸、鳝鱼粉蒸、榨辣椒粉蒸等新菜系;并朝营养健康方向发展,创新出加香菇的香菇粉蒸肉、加山药的山药榨辣椒粉蒸等。

粉蒸肉的粉一定是坚持传统的最好,才是真正的粉蒸肉。米面必须要泡、洗、炒这三步工序,缺一不可,缺了就是加香料调出来的味道,不是食材原生炒制生香味道。

第5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研究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代定居于西南高原山地,长期与世隔绝,经过久远的文化传承,形成了独属于苗族的文化体系。遵义地区苗族主要分布于各个县乡,如遵义县洪关苗族乡、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桐梓县马鬃苗族乡、正安县苗族仡佬族乡、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现有人口约30多万。苗族虽然分布广,但是苗族聚居地都较为分散,苗族村寨联系不深,这就直接导致了苗族文化分布的差异性。遵义地区苗族与其他苗族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一、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况

遵义地区的苗族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一天一小节,三天一大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苗族节日的多样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按其来源及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祭祖的活动,如“鼓社节’。二是纪念苗族英雄人物的活动,如 “四月八”节、 “跳花”节。 “四月八”是苗族的一个隆重的节日,具体纪念事物已经无人知晓了,只有随节日流传下来的几个传说故事对其说明。每年的四月初八每个苗族人都会休息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直至通宵达旦,不少苗族青年男女都会在这一天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这一天可以说是苗族的“情人节”。 “四月八”,其性质与西方情人节和中国元宵节相近,均属于青年男女的浪漫节日,但是它又与西方情人节的浪漫之夜和中国元宵节的元宵灯会不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近似于狂欢的节日气氛,直接表现出了苗族热情开放的民族特性。三是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如“苗年”、“吃新节”。 苗族自古就以阴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虽然近代以来各地苗族文化都稍有改变,但遵义苗年一直承古传今,均于每年阴历十月过。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祖,这与汉族春节相差不大。祭祖时在自家火坑旁祭祀,礼毕之后全家人才开始喝酒吃肉。而且过苗年时,白天要举行斗牛比赛,参加人数往往在数千人以上。到了晚上就芦笙齐鸣,人们载歌载舞直至兴尽而归。苗族另一个重要节日就是吃新节,又可以叫做敬新谷节。它必须在每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进行,以当地瓜果蔬菜开始成熟和稻谷抽穗为准。因为是为庆祝风调雨顺而获得好收成举行的节日,所以过节时要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谷物,全家聚集在一起之后各吃一株胎穗,表示庆祝。这就是苗族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吃新节。四是情爱娱乐类节日,如“姊妹节” 、“踩鼓节”、“ 芦笙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姊妹节”又称“姐妹节”,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每年春天,苗族妇女都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吃完“姊妹饭”,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遵义苗族现行的“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等许多节日就是苗族所特有的节日传承,有苗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在苗族的各项节日中既有特定的仪式也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对歌、吹笙、鼓舞、斗雀、斗牛、赛马、荡秋千、上刀梯等。

二、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不够重视

遵义地区的主导旅游产业是红色旅游,因此民族文化的开发处于被动的地位,政府的投入和重视不够,这直接导致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缺乏健康科学的规划,忽略了苗族自身的原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异地性。苗族虽然同源,但各个地区的苗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特点,而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完全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照搬照用,这就把属于自己的特点完全抹杀,如此下去遵义地区的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将不复存在。如贵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对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随着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大批游客涌入苗族脆弱的原生态环境,当地苗族居民每天都在接待游客,这种联系使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节时间、过节方式和各个节日之间的联系都发生了变化,当地苗族固有的传统节日文化被汉族逐渐同化,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也逐渐的丧失。在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对苗族有特别重大意义的“苗年”已经改为和汉族一起过春节了,虽然他们也过着自己的节日,但节日的增多使苗族自身的节日不如以前那么重要。现在遵义市的苗族人民除了过苗年之外,其他的节日都在做着自己的工作,除了留守家乡的人,很少会有人专门回家过苗族传统节日。

(三)外来节日文化对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节日文化对遵义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影响最大。现在很多地区的苗族人民都同汉族人民一起过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而比春节早两个月的苗年却被搁置一边,更不用说其他的苗族节日。此外,西方的圣诞节进入中国后,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对中国本土节日文化也产生的很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缺乏保护机制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给遵义苗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民族文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其益处又有其弊病。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非常脆弱,开发者在面对处于弱势的传统节日文化,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严重地影响了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开发的同时建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三、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科学的发展规划,增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

遵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法规时,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不是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开发,而应该开展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建立多元的投资途径,在立足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的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传播,充分宣传它的积极向上的部分,充分挖掘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旅游的文化底蕴,让旅游者真正享受到民族文化内涵的熏陶。由此,我们要尊重当地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和历史,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使其参与旅游相关的培训,让居民成为旅游经营、生产和管理的主体,增强其对苗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

(二)突出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色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旅游开发来说,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价值远远超过了民族文化本身。对其适当的开发并进行创新,无论是对其本身的传承性还是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首先,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应该牢固地树立自身的传承,充分调动苗族人民的积极性,把苗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并发扬。其次,在开发中要保护好遵义苗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当地苗族的原生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传承下去。再次,无论从形式表现上还是苗族文化内涵上,都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形成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特色和内涵。

(三)以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本,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以不同的形态影响着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将本土的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多元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更为客观公正地审视外来文化,并接受外来文化中有利的一部分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面对外来节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不能一概排斥,而应该以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为本,接受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一部分,这样不仅会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会大力促进自身文化更健康的发展。只有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不断地吸取融合多元文化中有益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苗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此,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既要促进遵义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要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的节日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节日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但我们应该剔其糟粕,留其精华,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根。

参考文献

[1] 玉石阶.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改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2] 李世泽,覃柳琴.节庆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第6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在“四印”苗族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支饱经战乱之苦的苗胞,为避免朝廷追击,带着一族老幼,渡黄河、过长江,走进了莽莽苍苍的贵州大山,来到了波涛滚滚的猫跳河畔。为避免再次遭到官府侵扰,让一族人得以休养生息,他们强忍悲痛,烧毁了随身所带的文书;当满含热泪的族长拿出象征着家族荣誉与地位的四尊大印,准备付之一炬时,一位聪明的苗家姑娘站起身来,指着自己的衣服说:“把印印在我的衣服上吧,这样,我们苗家的魂,就不会丢了!”四尊大印在烟火中消失了,但鲜红的印迹,却永远留在苗族妇女的衣服上,开放在每一个“四印”苗胞的心窝里。

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苗族的爬山节也叫“爬坡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这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对歌斗雀。歌山人海,热闹非凡。青年男女一边唱歌,一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时间不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走寨结同年也是苗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进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带领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进行芦笙比赛,晚上演苗戏,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间进行“坐妹”对歌的社交活动,追寻自己的意中人,通宵达旦。苗年期间,除上述活动外。苗族人民还举行斗牛、斗马、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其中以斗牛、斗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前往观看。

在今年的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紫云麻山深处苗家“东郎(歌师)”们传唱了千年的古老英雄史诗《亚鲁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唱响。《亚鲁王》所传唱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其主角苗人首领亚鲁王是被苗族世代颂扬的民族英雄。长诗以铿锵有力的诗律和舒缓凝重的叙事风格,生动地讲述了西部苗人的由来和迁徙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曲折融合的见证,其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学的研究价值无可估量。《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苗族的发展史,是苗族人民从北到南,又从东到西的一部雄壮、浩大的迁徙史,充分体现出苗族人民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斗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蚩尤战败后,苗族先民被迫南迁,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创业,发展起来,建立了“三苗国”(实为部落联盟)。三苗被尧、舜、禹攻打,战败,被迫迁到高寒地区和崇山之中。春秋战国以后,又不断被封建王朝征伐而不断往西南迁徙。每次迁徙,都是往新的边远荒凉山区去开发,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苗族人民一直是苦难深重的,但是苗族人民总是保持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第7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封丘县是河南省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隔黄河与开封相望,六月六吃炒面的饮食风俗据说就源自此地。相传在封丘县黄河边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男的叫水生,女的叫惠姑。有一年黄河发了大水,汛情紧急,为防止村民受灾,县太爷连夜组织全县的青壮年加固堤坝,修缮防护设施。可是当时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环境潮湿,大伙从自己家里带去的馒头馍馍到下午就馊了。加上蚊虫肆虐,许多人都病倒了,一个个上吐下泻,发烧腹痛。为了给病重的水生补身体,惠姑凭着祖传的一点儿医道,就近找了几味草药,焙干、碾碎后和着盐撒到面里一起炒熟,然后用清水把炒面调成糊状,喂给水生吃。水生吃后呕吐、腹泻居然奇迹般地停止了,而且乡亲们发现这种炒面不仅能防止腹泻,还不容易变质且食用方便,就把炒面的做法保留下来。这样的传说找不到太多的史料佐证,但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却暗含着庄稼人对粮食的珍惜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其实,六月六也是农事的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芒种作物忙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忙播种。小时候每次暑假回乡,拖上布袋就追着小伙伴们往田地里跑,为的是抢到更多割剩的麦穗,有时候甚至从一个村子捡到另一个村子。把满满一袋麦穗拖回家,晒干后拿到村里的小作坊磨成面粉,或者偶尔也会遇到收麦子的小贩,把麦穗换成应季水果。久居都市回忆起那时的时光,大人朝麦地里喊着自家小孩回家吃饭的声音依然回响在耳畔,空气里满是炊烟和饭的香味。奶奶早早的把捡来的柴火填进灶膛,巨大的灶锅里是慢慢炒成金黄色的小麦面,添上白糖用水冲开,喝起来真的好甜好甜。

安徽的阜阳炒面如今已是当地名吃,要做出地道的炒面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火候太大面粉容易炒焦,火候小了又会发白夹生。为了把面炒的均匀,有经验的师傅会在面里放几个干净的圆石头,这样拿铁铲翻动面粉时就像在炒板栗,待到面炒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炒面加水可以根据口味喜好和得稍干或稍稀,也可以水和面比例均匀,攫上一筷子和成粥一样的炒面放在嘴里,又甜又香又软,回味无穷。古时阜阳人借炒面祈求丰收和平安,如今加入核桃、牛奶、奶油、黑芝麻、花生、瓜子仁等各式辅料的炒面,已是一道美味的夏日加餐了。

南方人喜吃稻米,夏日里却有一道同样以面粉为主料、与炒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美食――茯苓糕。身为地道的浙江人,周作人曾在一首白话小诗《夏日食物》中写道:“早市离家二里遥,携栏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无独有偶,眉山人坡更视茯苓饼为养生之物,“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茯苓糕的通常做法是把茯苓打成的粉和面粉均匀混合,经发酵后由武火大气蒸制而成,面粉也可由粳米、稻米来替换。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正是因为这一味多孔菌科植物是入药良品,与多味药物搭配使用,对寒、温、风、湿诸疾都有疗效,制成的茯苓糕不仅松软、清口,还能起到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补气降压的功用。如今人们生活日渐富足,茯苓糕也有了枣泥、莲子、山药、桂花、芡实等多种口味。

芒种时节,正当北方庄稼人在夏收、夏种、夏播的“三夏”间奔忙时,南方长江流域则渐渐由黄梅雨季转为伏旱天气,久潮之下衣物都容易发霉生虫,因此南方承袭着“六月六,晒红绿”的民间风俗,这一天在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西向村村民看来更为重要。“六月六,请姑姑”,出嫁的女儿要按习俗回到娘家与家人团聚,各家在屋前屋后挂满五颜六色的衣物和床被,驱除疾病灾祸的傩戏和一系列祭祀活动也都热闹开演,村民燃放鞭炮迎接傩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其实,农历六月六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在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布依族以六月六为小年,苗族以六月六为“苗歌节”,壮族以六月六为“六郎节”,哈尼族以六月六为“苦渣渣”节。山东临沂以吃面条意表“六六大顺”;菏泽、徐州以入伏之日计为伏羊节,吃伏羊喝羊肉汤;济宁泗水以六月六为“麦王寿”,用新麦面蒸馒头向麦王献礼;胶东地区则流传“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各地的风俗讲究不一而足。

第8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鲜明特征的表述,它能概括旅游地的特色,并给旅游者带来很强的视觉、触觉和心理上的震撼。旅游形象定位首先要分析盐运古道的地理位置,再分析盐运古道的资源特色,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客源市场提出具有特色的,辨识度高的形象。

1.1地理位置分析

盐运古道以川东产盐区为中心,发散于川、鄂、渝、湘、黔、甘、陕等地区,空间范围极大,覆盖了中国华中、西南大片地区,带动了这两区域人民的交往与流动,带来了商品、习俗、文化等方面持续不断的交流与融合。千年的文化交融与沉淀使这条线路所辐射的文化带被历史学者称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

1.2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通过对盐运古道旅游资源的考察,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体现了盐运古道的“盐味文化”。这文化无处不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共生共存的和谐景象,也形成了“盐味风景”的自然景观。

1.2.1盐味风景

盐运古道是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它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以及沿途优美的自然风景。如利川的腾龙洞、咸丰的黄金洞、张家界的石林等自然景观都在此聚集,堪称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域;从四川自贡到贵州的这条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小道,沿途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比如叙永口岸附近的丹山风景区,溪流纵横,林竹密布,史前植物桫椤广为分布,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独具特色;福宝古镇以竹海和林海为特色的烂田坝;以原始、古朴山林为特色的自怀景区;以水景奇石为主的天堂坝景区等;还有川滇、川湘、川鄂等线路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些具有“盐味”的自然景观承载了盐运古道的自然之美。

1.2.2盐味文化

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地域的人民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它们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建筑形式、节庆活动、;小到方言、民俗、习惯,都在这条古道上经过千年流转酝酿,散发着甘美醇厚的味道。在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盐业生意人建立的散布在古道的会馆公祠;有外来移民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神灵的保佑而修建的庙宇宫馆;有沿途各个民族建造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古镇,如龚滩、西沱、凤凰、里耶等;还有苗族芦笙舞、布依族服饰、土家族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向人们展示着盐运古道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盐运古道千年历史成就了丰富多彩的盐文化,渗透到沿途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系列完整的盐文化旅游资源。古盐场、古代天车群、盐道、丰富的盐史文献资料;与井盐生产有关的民俗文化(彩灯、川剧、民间的舞狮、舞龙表演);与井盐文化并存的饮食文化(盐商菜、牛肉系列),这些遗产、民俗构成了盐运古道浓厚的盐味文化。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盐味”特色,散落在盐运古道沿线,从整个线路来看,其资源具有类型多样,数量繁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的和谐旅游带。

1.3盐运古道旅游形象的定位

在对盐运古道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分析基础上,可知在时间上,盐运古道跨越千年,贯穿了辐射地区的发展历史,连接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民的智慧;在旅游资源上,类型多样,有历史文化古镇与建筑、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丽的风景等多种资源,而且极具特色,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条条蜿蜒的古道线路,所体现的是其深厚的历史和辛勤劳作的人们所留给我们的生活印记。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访千年味‘道’———品盐味文化”形象定位。这个形象定位既可以突显盐运古道在时间上的千年悠久历史,又可以说明它是一条因盐而生、因盐而活、因盐而兴的文化道路。

2盐运古道旅游营销策划

2.1关系营销

2.1.1与其他节点城市进行联合营销

从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入手,建设盐运古道联合营销系统。产品与促销方面,可以与周边节点城市联合策划主题旅游活动,提升旅游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便于旅游者就近选择节点城市参加活动,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旅游收益。第二,价格方面,可以同其他节点城市合作,发行盐运古道旅游套票,总票价低于各节点目的地门票价格之和,利用价格优势刺激消费。第三,分销渠道方面,对于二级分销商,可以联合其他节点城市旅行社,在任一节点就可以订购其他节点城市古道旅游产品。另外,将盐运古道各节点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宣传,采用统一标识,树立起盐运古道的形象品牌,提升其品牌感召力和吸引力。

2.1.2与中间商的合作营销

中间商与盐运古道的总体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通过返利、折扣、指定、独家等手段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激励中间商宣传推介节事产品,从而谋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2.1.3与竞争者的合作营销

目前,国内各区域都推出了线性文化线路,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盐运古道与之相比各有优劣,而有些游客恰恰又想通过一次旅游达到游览众多旅游城市与旅游景点的目的。通过与竞争者达成合作协议,形成战略联盟,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共同营销各自旅游产品,创造多赢局面。

2.1.4与媒体的合作营销

节事的营销活动与品牌活动离不开媒体的大量宣传与报道,而媒体也需要新闻热点与充分信息提高其点击率与收视率,通过与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各取所需。

2.2体验营销

2.2.1运用感官式营销策略引发顾客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视觉(建筑、植被、景观、设施等)、听觉(在景区各景点放置音响播放音乐、提供电子景点解说器、还原盐工运盐号子等)、触觉(体验古法制盐过程、盐运古道特色民宿等)、味觉(盐帮菜、各种盐产品)、嗅觉等以人们的直接感官建立的感官体验。

2.2.2运用情感式营销策略触发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增强品牌号召力,提升顾客忠诚度

1)制作情感广告。在盐运古道沿途各个城市、地区、景区布置相同的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应该有文化感和亲和力,让顾客感觉能轻易地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产生归属感。2)营造情感环境。从顾客的心理需求出发,创造舒适的旅游环境,让顾客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如在餐厅设置乐器演奏,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听觉也得到美的享受。3)实施情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要真正地从内心去关怀顾客、理解顾客,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2.3节日营销

近年来,公众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节日和比赛制造热点效应,借以将景区营销出去,容易取得良好效果。

2.3.1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每年旅游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前来。特别要注意清明、重阳这种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把这些节日的习俗同景区特色结合起来宣传,例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等。

2.3.2少数民族节日

在盐运古道沿线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而少数民族的文化正是现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形态,通过举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让游客深入体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同时又能使少数民族节庆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本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和瑶族等,各少数民族节庆时间跨度很大,节庆类型也非常丰富。在这样优秀的资源基础上,结合一些新兴的元素,如互联网,在满足游客体验异域文化需求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3.3创立节日

根据沿途神话传说、景点特色,创立一些节日,如国际卖盐节,增加旅游吸引点,提高经济效益。

2.4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信息化时代的新产物。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节节攀升,中国已成为网民最多的国家,而中国的年轻人更是几乎离不开网络,网络在市场营销方面显示了其巨大的威力,如微博就凭借其快速转发的功能深受年轻一代的欢迎,一个热点事件在极短时间便能风靡全国。网络营销要求盐运古道注重网络宣传与报道,同时与大型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增加网络曝光率,在网络上大量投放广告。1)微博、微信营销。首先需要节事组织者精心策划引人入胜的热点事件,在活动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宣传推广,建立公众号,采用有奖转发(如转发并让朋友转发可以参加抽奖)的方式鼓励大家在自己的朋友圈宣传,达到疯狂扩散的效果。2)建立官方网站,提供查询、订购、交流一站式服务。在官网上定时更新当季最佳景点,推出各种特色文化线路,并放置在线订购、咨询模块,方便游客消费。3)旅游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注意各景区的购票、乘车、餐饮等基础旅游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如推出“一卡通”,只需要一张储值卡就可以完成购票、乘车、住宿、餐饮付费等一系列活动,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

3结语

第9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石板铺成的道路,石板垒成的围墙,门窗上雕刻着纹饰,石坊上倒立着石狮,一条条弯曲狭长的小巷,散发着悠远古朴的韵味。

壮观的古城楼,精美的石碑坊,恢宏的古寺庙,错落的古民居……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华诗词之乡”……一项项闪光的荣誉,不仅为青岩带来了名气和人气,而且使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强基固本

打造旅游升级版

“想住个两三天好好品味青岩的文化和美食,但苦于旅馆太紧张,回市区住宿第二天再来,又感觉太麻烦。”回忆起5年前青岩旅游的一次经历,广东游客杨小丽感慨地说,那时候到青岩,“游”和“住”是一个尴尬的选择。

作为贵阳最重要的人文景区,青岩一直深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更是人满为患。

几年前,受限于精品景点缺乏、旅游业态单一、基础设施陈旧等因素,青岩古镇仅能勉强承载旅客游的需求,吃、购等业态发展缓慢,住、娱等业态止步不前,导致青岩旅游的发展曾出现过这样的局面:有了人气,却留不住人;有了商机,却赚不到钱。

2009年,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政府组建了贵阳花溪旅游文化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负责花溪区域内景区景点的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青岩古镇在游客的关注中逐渐改变了散、小、弱、差的发展局面。

为了规范景区内的商户经营,从2010年4月起,青岩镇对古镇南北街的69户食品经营单位,36户餐饮店炉灶、柜台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被评为贵州省首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2013年10月,青岩被确定为第九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为古镇旅游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以迎接旅发大会为契机,青岩镇不断加大投融资力度,改善景区形象,提升景区品位,打造贵阳旅游升级版。

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青岩古镇引进贵州桥梁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集黔茶、黔酒、黔菜、苗药文化博物馆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涵盖吃、购、娱等旅游要素。引进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负责开发青岩古镇主题文化设计酒店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6亩,预计总投资1.5亿元。

在景观改造提升方面,2013年度,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计划为6700万元,实际投融资到位资金为1.8亿元,超过年度总投资计划168.7%,涉及游客接待中心、寿福寺广场、灯饰亮化工程、旅游标志标牌建设、生态停车场建设等7个项目。

源源不断的投入,除了换来亮丽的景区环境,还吸引了外来游客的大幅度提升。

2013年,青岩古镇旅游总人数达到3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67.76万元。

保护传承

小镇开启大旅游

2011年6月, 贵阳首个大型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青岩堡商业街正式投入运营。原本为安置失地农民而开发的荒山,却成为集避暑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民俗美食、主题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青岩堡坐落于青岩河畔,距古镇1.2公里,商业街全长350余米,采用明末清初建筑风格,并融入贵阳本土建筑元素。这里不仅是旅游商品、农特产品的生产、销售、展示平台,而且还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现贵阳民俗风情,让游客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在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上,青岩堡与青岩古镇一脉相承,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民族特色,并弥补了青岩古镇难以实现的业态。青岩古镇与青岩堡之间的优势互补,使该片区的文化旅游得到有机升华,并成为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

事实上,青岩古镇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1999年编制完成《青岩古镇保护规划》以来,各级政府先后累计投入1亿余元,对古镇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性修复,对镇内文物景点、街区等进行了修复并新建了部分旅游基础设施,使古镇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2000年,《青岩古镇恢复建设实施方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青岩古镇保护和恢复建设全面启动,先后完成了慈云寺、万寿宫、寿佛寺、文昌阁、迎祥寺等12个项目的抢救性恢复建设。经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青岩景区,已经成为 “爽爽贵阳”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游客个性化、高品质的出游需求,景区在宣传促销上予以了高度重视。先后在中央、省级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同步播出青岩古镇的专题宣传片,将青岩古镇景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了传播。此外,景区一方面有计划的针对客源市场策划营销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每年一度的国内旅交会和省、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各种旅游推介活动,从而提升景区形象、优化景区品牌、吸引景区客源。

在青岩古镇的发展目标中,这样一幅图画正徐徐展开:两年内率先将青岩古镇、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花溪公园连片创建为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年内率先打造成为全省旅游集散地、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区;五年内率先形成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成为世界文化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旅游目的地。在“三步走”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正逐渐形成。

提振品牌

抓住文化这个“魂”

青岩古镇,是贵阳南通广西古驿道上第一驿站,素有“筑南门户”之誉,除浓郁民族风情外,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镇虽小,但文化丰富,既有传统的儒家文化,又有“四教并存”的宗教文化;既有来自中原、江南的汉族文化,又有贵州世居的布依族、苗族文化。此外,还有汇集全国诸多省份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抗战时期留存下来的革命文化等。在历史文化名人方面,青岩古镇有《康熙字典》编撰之一、诗作传世的清翰林大学士周渔潢,有名振京华的贵州状元第一人赵以炯,有先驱平刚等。

2005年,总书记在青岩古镇考察时指出:“青岩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又在省会城市的近郊,非常珍贵,一定要保护好,开发利用好。”

作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历史沉淀厚重,古城建筑格局完整,可挖掘利用的文化资源丰富。

有关专家曾经指出,青岩古镇要提升景区档次,还应更充分挖掘利用好自身文化资源,利用古城建筑形态、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多民族的文化风情等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聚集人气、增加互动效果、扩大宣传力度,为古镇注入活力,使传统和时尚有机结合,让人们在追忆历史中更好地享受现代旅游消费的乐趣。

为了树立青岩良好的形象和夯实青岩的文化氛围、提升青岩旅游价值,近年来,青岩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了文化旅游价值。

――通过发展、挖掘红色文化,将青岩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

――积极支持镇区各宗教在法律范围内自主活动,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宗教文化和包容、和谐、创新的精神基础;

――加强屯堡文化、状元文化、军事文化等建设,促进青岩文化的长足发展;

――利用青岩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的优势,深挖民俗文化,丰富古镇内涵。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