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毕业生安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毕业生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毕业生安全教育

第1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班学生;安全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化,各高校毕业班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同时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密切,高校校园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转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高校学分制改革后,学生的流动性增大,班级的日常管理松散,高校毕业班学生个性化问题突出,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使得毕业班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涉及高校毕业班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突发事件频发。

    当代高校毕业班学生面对的安全问题日趋繁多和复杂化,对此除了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外,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班学生这个群体给予高度关注。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作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毕业班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更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当前高校毕业班学生安全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社会化进程加速,高校的办学形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识空间,为学生毕业后从校园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提前做了预习和准备;但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一些冲击,使其安全方面存在更多新的隐患。当前高校毕业班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高校毕业班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骗局和陷阱,给毕业班学生的顺利就业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其中误入非法“传销”陷阱是对毕业班学生人身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国内某些地区非法传销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高校毕业班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通过熟人联络等方式诱骗大学生从事非法传销活动。还有一些假冒公司,打着招聘的旗号向应聘者收取“培训费”等各种费用,或者以“剥削性”试用期的方式招收免费劳动力。这些非法组织骗钱害人,而毕业班学生缺乏此类相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这使其生命安全时刻处于危险的境地。

    2.交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的环境,包括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的环境。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化的加深,高校就处于社会之中,校园的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增加了校园内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在学分制背景下,毕业班学生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外,基本上都已经没有课了,许多毕业班学生由于考研复试、找工作或者实习等原因要经常离校外出,而其对交通法规的漠视、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或者思想麻痹大意,这都有可能发生交通意外,由交通引起的人身安全问题也屡有发生。

    3.宿舍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高校毕业班的学生由于自身流动性比较大,同一宿舍的人在宿舍停留的时间不统一,个性化问题比较多,给班级和宿舍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毕业班学生在宿舍内大功率电器的使用率高,而学生自身的防火防盗意识薄弱,这不仅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也在无形中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另外,一些高校毕业班学生以在外实习、求职等名义,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这也对毕业班学生人身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4.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普遍都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给遍寻就业机会的毕业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高校毕业班学生还面临着学业压力、感情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和压力,就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不安、恐惧、自卑、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在这些心态下,有的毕业班学生在找到工作签约时患得患失,在签不签约的选择中犹豫不定;有的毕业班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几经波折,却屡试屡败,开始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自身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高校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二、当前高校毕业班学生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班学生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的群体,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多共性。因此,究其原因方面二者也具有共性,甚至前者是后者的沿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对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机构设置不规范,责任混乱不明确,出现事故时相互推脱责任、安全教育得不到落实、安全教育质量不高。第二,重管理,轻教育。针对学生的安全问题,目前高校主要还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加大惩处力度等手段,而对于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培训、安全教育的质量好坏、在安全事故中的求生技能和能力如何等方面的重视不够。第三,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轻预防,重善后。高校安全工作具有不可预测性,对其的预防容易被疏忽,多数情况下只有发生了安全责任事故,才会引起高度重视,然后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其实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第四,高校的安全教育不成系统,与实际相脱节,形式化严重,实用性不高。

    2.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够

    一方面,由于毕业班学生的流动性大,日常的管理制度对其又存在某些不适用性,而针对毕业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有效管理制度尚未制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和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宿舍楼管、高校保卫人员、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制度制定和执行者之间缺少充分的联系与合作,使得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协调现象。目前各高校宿舍管理基本是物业化,物业管理人员的组成复杂,大多是面向社会招聘而来,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欠缺,严重缺乏专业性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力度上大打折扣。

    3.社会外界的诱惑和影响

    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深受其影响。我们变得越来越倾向速食主义,对某一事物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判断好坏、去分辨是非。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求职心切的同时,又抱有一些不合实际的想法,比如渴望一步登天,能够有迅速致富的快捷道路,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钻的漏洞,制造一些就业陷阱,打着高薪招聘的旗号,招摇撞骗,骗取钱财。

    4.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面临的压力过大,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安全防范的关键。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都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伤害或者事故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3]认为那与自己无关,其安全防范意识非常淡薄,这为意外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给不法侵害者有可乘之机。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生命的认识、珍惜和尊重的意识,而在其复杂的成长环境中,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当其遭遇某些挫折时,如学业困难、就业失败、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时,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缺乏必要的社会应对经验。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负面的消极的心理情绪,甚至会造成轻生等严重后果。

    三、加强当前高校毕业班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1.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高校应采用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高校的安全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新生入学时期,还应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高校的安全教育方式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性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校报等校园媒体资源和各种相关的活动,以案说法,多渠道地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习,通过丰富而贴近生活的亲身实践体验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其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同时培养其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

    2.完善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对高校特殊时期和特殊群体要有全面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对毕业班学生确保实现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和宿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毕业班学生在外私自租房的现象,对于外出学生实行一周安全报告制度等。同时高校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辅导员队伍和公寓管理员队伍,完善对辅导员和公寓管理员的考核、选拨以及激励制度,切实加强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工作,密切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联动,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

    3.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文明离校教育

第2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本刊讯 4月8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召开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视频动员会。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对全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活动启动后,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充分结合“中国梦、广西梦、教育梦”以及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十大主题教育活动,把“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到贯穿全年、覆盖全体学生。不少学校通过开展征文比赛、“随手拍”摄影作品展、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建设节约型校园、“悦读开启梦想 翰墨香飘校园”读书活动等形式,积极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还将“中国梦”主题教育纳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渗透“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桂文)

我区“初中工程”开工率名列全国前茅

本刊讯 近日,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据悉,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区“初中工程”建筑面积达86.8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12.30%,在全国27个中西部省份中位列第一。我区“初中工程”分两期进行,总投入达8.3亿元,覆盖全区14个市。据了解,今后我区将继续整合专项投入,将“初中工程”规划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紧密衔接,优先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建一所成一所,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桂文)

我区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本刊讯 日前,全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2013年,我区教育系统将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和“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各学校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横幅、标语、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媒介,构建立体化的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平台,重点普及防震、防洪、道路交通、游泳、食品卫生、防火、防雷、防毒以及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安全知识手册、安全挂图、安全教育光碟等各种安全教育辅助资源,进一步扩大安全教育课堂,加强与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的联系,邀请地震、综治、安监、公安、交通、司法、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继续抓好学校安全“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桂文)

我区高校确保三成学费用于教学

本刊讯 最近,我区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高校确保学生所交学费的30%用于教学,实施分类管理,走特色办学之路。《意见》强调,到2020年,我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支持新建城市设置高等院校,新建2-3所工科类本科院校;办好远程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校园和安全文明校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效率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机制、办学水平评价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内部管理机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桂文)

我区17所中职院校成为首批“民族项目大师”培养“试验田”

本刊讯 日前,第八届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在南宁学院开幕,我区17所中职学校被选为首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些学校将致力于为我区培养未来的“民族项目大师”,传承我区优秀民族文化。自治区教育厅、文化厅、民委三家联动,共同建设民族文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各类民族产业人才,传承民族文化。(桂文)

节约教育将与教师绩效挂钩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提倡“小份、多次、管饱”的文明用餐方式;开展餐饮消费、办公用纸、家庭用水等情况的社会调查,到节粮、节水、环保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基地参与体验活动,城市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制定详细的评价办法,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与评优评先结合起来;编制学校年度节约计划,推广使用节能的照明、采暖、电教等设备设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勤俭节约条款,将节约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考核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无特长学生将不作为高校自主选拔的生源主体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对于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足、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生源主体,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体系择优录取。杜玉波要求,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高考总分不低于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对学科特长等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入选考生,虽未达到试点高校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也可由高校通过专家考核和公示等相关严格程序确认,决定是否向生源所在省提出破格投档申请,经省级招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录取。

学生学籍将“一人一生一号”实现全国动态跟踪管理

据新华网消息,近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启动现场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提出,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预计于今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该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学生建立全国唯一、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从小学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生转学、升学等动态跟踪管理,为解决农村“控辍保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留守学生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据悉,该系统将涉及全国1.9亿名中小学生,遵循“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覆盖。

北京高考保障随迁就读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据《北京晚报》消息,北京今年的高考照顾政策日前已经确定,有10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可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6类考生可以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可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的考生包括: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通过全市统一测试的应届毕业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经有关中学推荐,市教委核准,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体育竞赛优胜并通过全市统一测试的应届毕业生。可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的考生包括: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少数民族考生。

福建规定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每年不得少于12个课时

据《福建日报》消息,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中小学每年开设的安全教育地方课程不少于12个课时,要求做到课时、教材、师资“三落实”。《意见》要求,公共安全教育应以中小学生防地震、防火灾、防溺水、防台风、防踩踏、防中毒、防盗抢、防治安侵害等安全知识为重点;小学要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要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要以体验和辨析为主;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一次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消防逃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意见》规定,对工作不到位、课堂教学不落实、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学校,要进行责任追究,取消其平安先行学校和学校安全标准化评选资格。

德国职业教育施行“双元制”教育模式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德国职业教育日前开始施行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先由企业根据需要向社会招聘学徒工,与该学徒工签订培训协议,帮助学徒工在职业学校报名注册。学徒工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学制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学徒工通过行业协会主办的考试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可毕业。在该模式中,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开销由企业承担。

第3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一)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往往会使整个校园陷入一种混乱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看,人类在突然发生的事故面前会感到茫然无措甚至失去适应力。因此,校园内的突发性安全事件会使得整个学校的生活秩序受到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由于心理极度惶恐导致的行为失常。例如在09年12月,湖南湘乡某中学发生了校园踩踏事件,导致八人死亡,二十六人受伤,而整件事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校内危险区域如楼梯间、走廊等玩耍。严重的校园安全事件使得整个学校陷入混乱,导致部分学生们产生心理阴影,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二)激化了潜在的校内矛盾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教育部工作,各高校招生力度加大。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就导致了穷富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在校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种情况,即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原因生活较为贫困而受到一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学生排斥,如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正是因为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心理压力过大才会对同学痛下杀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我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他们自小受宠,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与他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导致了部分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较弱从而出现心理扭曲的现象,对身边同学心生恨意甚至有报复的想法。如复旦大学某学子因日常琐事与舍友不合,心存不满,在经过事先预谋之后向舍友投毒,导致被害者身亡,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些潜在的矛盾都成为了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校内的各种矛盾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更为困难。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探讨

在突发性的安全事故面前,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工作开展的原则。如何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关键的一点就是预防。

(一)加强校内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校内会发生突发性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安全意识过于淡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内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向学生发放安全手册等等活动,将安全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二)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在通过安全教育宣传可以让学生掌握到各种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同时,还应定时开展安全演练教育活动,如消防演习、逃生训练等。让学生在实时演练中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地掌握生存的技能。在培养学生的自护与自救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团队意识,以至于在事件发生时不仅能自救还能互救。

(三)完善校内的检查机制

校内的突发性安全事故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灾害、火灾等意外灾害,其更是包括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饮食、住宿、课程实验、学校治安等各方面内容。因此,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建立并完善本校的检查机制,开展定期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组织专门的治安工作者定时在校内巡查,以避免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规范校内安全规章内容

学校应抓好每一项安全教育工作,规范校内安全规章的内容。笔者认为规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课间活动

(1)学生应做到不跳栏杆、不滑扶手、不爬防护栏杆等,避免危险活动。

(2)上下楼梯应缓慢行走,谨遵左上右下的原则。课间活动以及体育活动应到运动场。在活动过程中不能追赶打闹,避免发生碰伤的事件。

2.教室活动

(1)防火灾。学生不应携带打火机、烟花等危险物品入校。

(2)防止意外伤害。学生不应随身携带刀、剪、图钉等文具,避免意外伤害。

3.交通安全

(1)在走路时应专心,不应东张西望、忘我地聊天等而忘记观察路面的情况,避免发生车祸等事故。

(2)禁止在马路上做游戏、踢球或是追逐打闹,更不能追车或是站在路中间强行拦车。

(3)在骑车的过程中,不应忽左忽右地骑行,转弯时应放慢速度,遵守交通规则。

三、结束语

第4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毕业教育;途径方法;就业指导

一、毕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开展“我的事业在基层”和“志愿服务西部”等教育活动,鼓励学会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指导学生摒弃错误思想的影响,使就业的期望值更加客观、合理。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和“行行出状元、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就业竞争,主动争取、把握和创造就业机会,不等不靠、及时就业。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做好就业咨询与服务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二)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指导。进行学生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等应考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考虑是否参加相关辅导班。关注学生复习情况,及时予以支持鼓励。对于考研学生的择校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在学习成绩基础上报考合适、理想的院校。

(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应对挫折能力。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与管理策略,降低挫折感,减轻焦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缩短就业适应期,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

(四)抓住毕业典礼等环节进行爱校教育,强化毕业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生文明意识,热爱母校,感恩母校,做好文明离校教育工作。

(五)加强毕业生安全教育工作。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毕业生安全教育工作。从阶段来说包括毕业实习、论文答辩、外出求职应聘、考研复习考试、毕业离校等环节;从学生群体来说包括准备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学生等等。

二、毕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在毕业生复习应考及离校期间,扎扎实实的抓好毕业生思想教育,认真做好毕业教育活动期间的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管理,促进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愉快离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纪念活动。学校提倡各系开展文明、健康的毕业纪念活动,各系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隆重热烈、安全简朴的原则,组织毕业生开展如照毕业像、赠送书籍、传授学习经验、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等有纪念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加强党员的继续培养和教育。部分学生由积极分子发展为党员后尚未确立党员意识和模范意识,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和行动上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部分学生对于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考察环节薄弱。在大四毕业教育时期,我们尤其注意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学生党员在预备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制定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指导预备党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给预备党员分配适当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认真做好就业工作指导。通过大学前三年对学生进行就业观的指导,步入大四是学生就业的实战环节。在这一时期辅导员的工作也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安全体系的建立,就业质量的提高是最根本的任务。辅导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工作:

1、毕业生安全体系的建立。第一点,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用,做好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毕业生课程较少,大部分时间在校外找工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在学期初,召集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和党员同学,召开毕业班级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提醒学生干部和党员同学,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全力关注本班同学的安全稳定,特别提醒同学在参加面试、实习过程中谨防上当,绝不参与非法组织等。具体做法如将毕业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由专门的党员同学负责,所在寝室的寝室长协助负责。党员和学生干部定期汇报所负责小组的同学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限时汇报。通过辅导员——党员、学生干部与寝室长——每名学生干部所负责的小组,这种网络体系及时反馈本班同学的情况,稳定工作及时有效。第二点,提高毕业生安全意识,与毕业生签定“君子协定”—《毕业安全实习协议责任》。责任书中规定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实习生双重身份如何认识、实习中如何处理好与实习单位同事的关系、实习礼仪等相关内容。此外,责任书中还特别提示了学生在实习与就业过程中仍然要以大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做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事,如:绝不参与非法组织等。另外,通过与毕业生签定责任书,引起了毕业生对自身安全的注意,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不安全隐患。

2、多渠道关注毕业生中“重点人员”、“特殊人员”。毕业生中“重点人员”、“特殊人员”是指那些因为毕业难、找工作难、经济困难、感情问题等引起毕业生不能正常毕业、不能正常就业、影响安全稳定的学生的总称。一年以来,通过网络、走访寝室、走进课堂、参与毕业生双选会、毕业业生活动等渠道,对学生中的“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情况有所掌握,做到重点人员重点对待,特殊人员特别关注。另外,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掌握这些学生的动态,如有突发事件,信息员会在第一时间及时通知辅导员,使辅导员工作变得主动,问题被消灭在萌芽中。

3、学习就业政策,了解毕业生工作流程。就业政策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熟悉和了解就业政策对于开展就业工作至关重要。熟悉了毕业生工作流程,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通过班会、走访寝室、网络等形式宣传我省的就业政策,使学生对就业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就业方向进一步明确。

4、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通过对毕业生择业过程的了解,发现有些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对于找工作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到地方基层工作,更多理想的工作地点集中在大城市。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业的观念,通过对学生宣传优惠的就业政策,有针对性的鼓励的学生到基层就业,找到更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空间。积极为贫困生和农村生源地学生毕业生推荐工作,同贫困毕业生谈话,鼓励学生回生源地进行工作,避开城市就业竞争。

5、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做好毕业生安全与就业信息工作。在大四阶段,大多毕业生在校外实习,因此,能够与学生及时取得联系及时校内信息以及就业信息尤为重要。首先,要求每位同学留下两个手机号码,一个是自己的手机号一个是家长的手机号,要求自己的手机号保证不停机而且白天不关机,如遇到手机换号,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辅导员新的手机号,保证信息的畅通;家人的手机号,防止联系不到第一个号码的时候能够通过他人转达消息。另外,更新毕业生家庭信息,如父母电话以及工作地址,家庭详细地址等。既可以在意外发生时能联系到家长提供信息,又可从中了解学生家庭条件,对学生就业困难程度进行解析。

第5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1.1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职业习惯

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顶岗实习中可以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1.2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前到岗位上去真刀真枪的实践。

1.3可以更广泛的调动社会资源投入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需要,难以保证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较快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也更有针对性。

1.4促进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能力不仅仅只专业知识掌握,还包括会计业务水平、交流和沟通等能力。学生通过项岗实习,能够熟悉实习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所在会计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的会计技术本领,并且充实会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职业能力都得到提高。

1.5项岗实习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以学校为中心向校:企合作转变。高职教育强调学校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这_-过程中顶岗实习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发挥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

1.6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缺少实践经验,对学生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对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建立实习基地困难,顶岗实习具有不稳定性

近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数量众多,找能够容纳数量众多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较为困难,项岗实习单位开展不力。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涉及的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使学校顶岗实习中,难于对学生管理,只能是抽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2.2顶岗实习不对口问题突出

由于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出现不对口,所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觉得从事的实习对于个人发展空间局限,将来不愿意从事现在实习的工作,导致学生毕业后,更换工作单位较多。

2.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以指导

有些指导教师疏忽对学生管理,甚至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影响了实习质量。还有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中,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实际业务操作了解甚少,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由于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有限,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项岗实习的效果。

2.4接收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项岗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会给实习单位增加作量,企业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财会岗位通常一人进行处理,容纳学生很少。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地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j是非常困难的。实质性合作的企业较少,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5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实习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三年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很好,不愿接受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项岗实习企业会计经常和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打交道,所以企业比较重视的能力,如沟通协调、职业道德、持续学习、团队合作等,但这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重视不够。

3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

3.1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院应成立专门机构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专人负责顶岗实习管理事宜,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充分听取企业财务人员意见,制定顶岗实习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实习计划》及《实习任务指导书》。

3_2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职责

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浣,实习单位要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经常及时与学生沟通,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填写“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发现问题要主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3.3加强和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教师一方面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短信、邮件、QQ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结或心得。

3.4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高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在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诚信榜样。精心组织毕业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诚信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3.5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是现在当务之急,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都和学生今后工作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第6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毕业生 管理

毕业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管理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毕业生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和就业。做好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作为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要积极探索毕业生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毕业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情绪波动明显,行为自由散漫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工作生活的自主性、紧迫性突然增强,这势必产生各种就业前的心理问题,比如急躁、忧郁、自卑等消极心理。相对于陌生的环境,毕业生早已习惯小学、高中、大学里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其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与社会工作生活的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处理问题容易出现情绪化,甚至极端化。这会致使他们外在表现与内化的道德行为标准反映不一致。从而造成行为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意识降低,在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产生冲突及矛盾。

(二)就业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职业规划

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2012高校毕业生700万。然而2008年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虽然近期全球经济渐渐回暖,但根据世界经济危机的演变规律看,最近几年工作岗位都不会明显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仍然供大于求。因此,全国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由于社会偏见,尤其是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较低,生源质量较差,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面对就业难,高职毕业生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甚至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政治热情下降,特别90后毕业生习惯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要求过高,频繁更换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任何紧迫感,无视激烈市场竞争,仍然陶醉于学校安静的生活,沉迷于校园甜蜜的爱情,寄望于亲朋好友的帮助等等。

(三)毕业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热情不高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无论是外部的客观需要,还是个人成长的自我追求,终身学习已成为全世界、全社会的共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高考分数最末端群体,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终身学习意识淡薄,这导致毕业班学生一则课堂教学出勤率低,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重“缩水”,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授课情绪受到影响。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比较宽松,其结果是降低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则校外实习时全心于重复而机械工作,忘记了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忘记了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必然造成学生为了工作而工作,使学习可持续性、连贯性降低,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全面发展。

(四)高职生在外顶岗实习,安全问题凸显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毕业生临近毕业时课程不多、忙于找工作,纪律意识松懈,进而忽视安全,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尤其高职毕业生大三上学期完成相关课程后,大部分同学都将离校,在企业做工实习,特别是在建筑等行业,从事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由于毕业生初出校门,缺乏自我防范意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和临危处置能力,容易引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管理方法

(一)找准定位,调整心态,转变角色

辅导员要组织毕业班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以及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及性质,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比如技术工种的特点就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刚出校门的高职生,专业技能有限,缺乏实践经验,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工资待遇与劳动价值永远都是等值的。做好规划,所找的职位应立足于未来目标岗位的需求,选择一相关岗位锻炼一下,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相关经验和素质,而不是盲目地随便找一份工作。年轻就是毕业生最大的资本,通过努力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学生顺利就业的后顾之忧

针对毕业班学生在外实习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班级博客,以及QQ群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和联系。通过班级博客、QQ群等及时相关考试及招聘等信息。通过班级QQ群强化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思想交流,确保了各项信息传达到位。同时,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是做好毕业班级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其工作状态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毕业生学生干部工作方法,提高责任意识,把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建设一支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三) 组织班团活动,做好就业准备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联系学生未来劳动岗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敬业教育、爱岗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毕业生主要任务是找工作。在真正走入社会前,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就业模拟应聘等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走入社会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强化毕业生的求职技巧。所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与就业相关的班级活动,让他们及早的做好准备也是做好毕业生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严格校规班纪,用制度管理毕业生

毕业生毕业之前仍然是在校学生,作为在校生就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鼓励或惩罚某一行为来调节人的活动。俗话说国法家规,校规班纪。实行制度化管理,首先是让学生强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毕业生日常突出的违纪违规行为,充分利用班会认真组织学习《学生管理手册》和相关法律法规,使毕业生清楚地知道毕业前违纪违规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同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杜绝制度漏洞。对于违纪违规毕业生,一定要严肃学校纪律,绝不能姑息迁就,特别是明知故犯的,更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

积极联系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开展毕业生,特别是校外实习毕业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利用播放视屏,现场讲解,班会等方式,推动毕业生提高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意识,消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上购买社会保险,实现安全的最低经济保障;完善班级管理中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出现安全问题时该找谁,该怎么处理等事宜;不定期以电话、QQ等形式联系校外学生,主动关心毕业生学习工作情况,尤其是经济困难、尚未就业、感情纠葛、心理抑郁等特殊群体学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安全离校。

三、结束语

做好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针对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感恩教育和就业教育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继续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民办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毕业生的顺利毕业、成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乙方:

丙方: (实习学生)

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就甲方接纳乙方学生实习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接纳乙方 系 班 同学到甲方实习。实习时间拟定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二、丙方需提供以下有效证件:

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2、丙方在校参加人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参保证明。

三、丙方实习期间甲乙丙三方的责任 甲方:

1、 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丙方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

2、 甲方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丙方相应的实习待遇。

3、 甲方为丙方提供岗位教育、安全培训教育,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岗位实习。

4、 甲方为丙方安排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具体指导丙方的实习,并负责指导丙方落实工作期间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监控,发现学生异常行为和思想波动及时通知乙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 甲方为丙方提供具备安全保障的工作环境。

6、 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甲方有责任及时救治,并及时通知乙方。

7、 甲方负责对丙方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评定,并在《实习鉴定表》上填写评定意见。

乙方:

1、 乙方组织对学生进行体检,确保体检表的准确性,并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 乙方按照协商时间安排实习生如期到达实习地。

3、 乙方为丙方指定校内指导老师,负责丙方的业务指导,同时密切联系甲方和丙方,及时掌握丙方实习情况及思想状态,做好丙方非工作时间的安全教育,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干预。

4、 乙方积极协调处理丙方在顶岗实习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属于保险范围内的,乙方责成丙方参保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5、 乙方必须按毕业生派遣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有关信息、资料、要求传达毕业生,以保证派遣工作准确无误。

丙方:

1、 丙方在正式顶岗实习前须与甲方、乙方签订本协议,并在开始顶岗实习一周内送达所属系部。

2、 丙方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甲方、乙方各项规章制度,在社会上严禁从事违法违纪活动。工作期间,因私外出,需向甲方请假,待批准后方可用假。非工作时间须高度重视自身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丙方必须按学校教学要求完成实习计划,每月至少主动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一次。

4、 丙方须按要求完成毕业生派遣工作中由丙方承担的责任。

5、 丙方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完成《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档案》等,按时记录《顶岗实习周志》,实习结束时,按时完成顶岗实习期间的其它要求。

6、 实习考核时间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发放毕业证书。

四、顶岗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

1、丙方顶岗实习期间,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甲方负责,并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执行,乙方积极协助。

2、丙方顶岗实习期间,在非工作岗位、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原因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事故,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乙方有过错的,由乙方承担相应责任;乙方无过错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或其他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认定。属于保险范围内的,乙方责成丙方参保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丙方(签字):

(盖章) (盖章)

第8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在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的不成熟特质主要通过就业体现出来。这些不成熟特质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在就业中暴露的成长问题。他们在就业中出现的成长问题很多,大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四类:

(一)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长期以来,大学学子们在大学象牙塔里学习和生活,与社会接触太少,严重欠缺社会经验,不能充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们对理想化的东西很着迷,把眼界和认知领域主要投放在校园和书本上。大多数同学对现实很迷茫,不太愿意也疏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认知,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就业中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他们的就业认识要么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要么与社会现实不相符。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虽是满腹经纶,但却在就业中屡屡败下阵来。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也存在着一种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其理论分析内容往往占了较大的比例,对学生在求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及太少,也欠缺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其教材内容也显得陈旧过时,往往都滞后于就业市场形势,对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缺乏详实的分析和及时的反应。就业指导课的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代大学生不能摆脱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的就业误区。

(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肯屈尊低就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认清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长处、不足等,因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合理定位就业目标。笔者曾受托在所带金融班为某传媒公司物色两名金融经营记者,就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来说我们都认为还不错。可找了将近20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征询意见,竟无一名同学愿意去。这让我们深感诧异和不能理解,详询方知他们的理想求职是进银行,准备在考银行上面搏一把。我们在班级群发了很多就业信息,过问的同学寥寥无几,以致于我们甚至怀疑有无就业信息的必要。不过每当一银行招聘信息,马上就赚足了眼球。但他们从未自我评估过自己是否适合银行工作。通过走访了解还发现,不少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会交往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竟是证券或期货分析师,求职目标竟然是从事证券或是期货营销;不喜欢参加班级和社团活动,管理经验严重匮乏的同学却醉心于考公务员。他们还停留在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的过时观念上。这使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意向狭窄,不肯屈尊低就。大学生们为何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同时也与他们过分自信有很大关系。

(三)不能胜任吃苦耐劳、高压力的工作,跳槽频繁,“啃老族”队伍越来越庞大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除部分硕士、极少数博士生为70后外,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他们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非独生子女也是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大多集父母和祖父母两代人的宠爱于一身。家人的溺爱使他们在家庭“温室”中长大,几乎没有经受过社会坎坷的磨炼,承受过失败风雨的打击。但当他们信心百倍地准备走上职场之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稚嫩却迫使他们不得不一再吞食就业失败的苦果。这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稍稍苦累的活儿不愿干,即便硬撑着勉强上马一段时间也会“悄然而退”,“裸辞”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跳槽频繁已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通病。来自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69%发生过离职。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受挫后,其心理创伤很难得到修复。他们极易沦为“啃老族”。这些“啃老族”宁愿“啃食”父母也不愿去工作,这样的“啃老族”队伍目前越来越庞大。在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0多万人选择了“啃老”。究当代大学生不能胜任其工作和逃避就业之因,主要源于他们的娇嫩和诸多能力的欠缺。

(四)学生在求职中屡屡上当受骗,急需社会安全教育的洗礼

目前,由于不少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和防骗意识,加之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和运作的不够规范,社会上少数不法分子借机兴风作浪。他们利用毕业生急切就业、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以入职手续等名义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虚假承诺高薪等方式欺骗学生。大学生们上当受骗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和网络。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被骗的案件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被诈骗的案件数量最多的一类案件之一,约占大学生被诈骗案件的40%以上。这些诈骗案件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和家庭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害,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损害,也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面对就业欺诈,他们大多虽然暂时选择了忍气吞声,但部分学生在就业受挫后的怨恨情绪会越来越大,滋生出仇富情绪,走上犯罪道路,乃至做出与社会为敌,与党和国家为敌的举动。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就业安全意识,提高就业应对能力已刻不容缓。如果学生连起码的安全知识都不懂,不能进行自我保护,毕业后很难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风风雨雨。

二、成长教育理念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具体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学是一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偏重经验教学的学科。”

这表明就业指导课既是一门就业理论指导课,又是一门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成长教育课。高校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实质上就是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既然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是就业指导课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它有责任扛起成长教育的大旗,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那么,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结合最新就业动态,及时和诠释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整合补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

当今世界发展突飞猛进,来自就业领域的变化也是瞬息多变。这主要通过就业新闻等形式映现出来。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之与时俱进,要拓宽他们的就业眼界,高校有必要加强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补充,使之进一步切合社会实际。在就业指导课上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认识最新就业政策,帮助他们纠正其在求职中的观念和行为上的问题和偏差,解决他们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用实用理念指导就业指导课,以有效避免纯理论授课的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采用课堂、讲座、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则应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多采用最新典型案例分析、面试场景模拟训练、分组讨论等方法,同时要把最新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融入课堂。比如,今年绝大部分银行在校园招聘时,在资格审查时都将三本院校的学生排除在外,但大部分三本院校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仍然把就业主攻方向放在进银行上面。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老师在上就业指导课时指出这一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要么及早完成就业转向,要么通过飞驶特等人力资源派遣公司通过派遣员工的方式进入银行。

(二)引导学生认清当代大学生目前所处的就业现状,认识自我,理性定位就业意向

伴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社会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与此相应,当代大学生就业正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就业阶段迈进。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这要求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放下身段,从事大众化的工作。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毕业生们必须及时更新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把自己定格为“大众化”的劳动群体,并使自己真正融入社会,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和中小企业中去,树立起城乡一体、务工务农都是就业的新观念。作为就业指导老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择业观,帮助其养成独立、自强、诚信的择业态度,不要死抱着专业对口的思路不放,也不要死守在城市中就业。就业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反映就业动态变化的社会就业新闻。与此同时,上就业指导课时还要帮助大学生纠正认识自我偏差,在课堂上搭建他们认识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接受来自别人善意的评价,或积极求教他人来认识“自我”;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以实践为镜,纠正“自我”认识的偏差。正确认识自我是当代大学生战胜自我、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软肋”,做到有的放矢,找准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航向,扬长避短,在实践中顺利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忍耐力、生存和发展能力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中暴露的稚嫩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应向学生指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积极引导学生参悟好社会这本大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和参与社会实践,在获取经验的同时,体会社会竞争压力,认清自身实力,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挑战。大学应把对大学生的忍耐教育、受挫后的自我调适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课堂,以培育学生们养成和谐而又坚韧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还要更多地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不仅仅停留于在择业和就业方面出谋划策。培养学生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应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活技巧和技能、社会知识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等多个方面。比如要求学生学会做饭、做家务等,养成合理的家庭消费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引导他们培育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还要对他们开展责任心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面对成长中的困难。

(四)及时最新就业欺诈案例,指引学生安全就业,适应社会就业竞争

第9篇:毕业生安全教育范文

一、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总体而言,存在安全教育落实乏力,安保队伍不尽合理,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及评估流于形式四大问题。安全教育落实乏力。安全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防盗防骗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我国高校的安防教育主要存在着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领导机制随意性较大,安全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思想认识上有误区或不重视,以及教育内容单调,模式陈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安全教育的落实乏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大学生安全知识现状进行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72.1%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安全保障情况不满意,53.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71%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安全自救知识培训。这一调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当前高校安全管理教育的现状,也为我们今后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安保队伍体系不尽合理。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保卫处干部、保安及校卫队组成。其中保卫处干部一般为转业退伍军人及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及良好的体质,但是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观念陈旧,高校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经验,面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不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高校安全管理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各种高科技犯罪对校园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与之相应的是,高校安全管理队伍中的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良性互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难免应对乏力。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干部队伍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削弱了其整体战斗力。此外,校护卫队主要由临时工构成,临时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保训练,理论修养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再加之其待遇偏低,缺乏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安保队伍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的需求。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的强制力,是高校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校安全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我国虽然出台了《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但这些规定多为教育部、公安部制定,大多属于宣言式法律,法律效力低下,缺乏强制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虽然法律效力较高,但其中并未对高校安全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高校安全管理在立法上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目前我国尚无一部规范校园安全的专门法律,使得校园安全管理体制不稳定,安全管理模式不统一,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阻碍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法治校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的主要理念之一,我们要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完善高校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使高校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评估流于形式化。我国各行各业的评估,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过程化现象,高校安全管理评估也不例外。高校安全管理评估是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其评估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评估模式。政府主导评估模式即以政府组织及其职能部门为评估主体,利用行政检查、目标考核等手段,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安全治安状况实施的考核测评。这种模式中的评估主体通常是政府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政府部门对高校年初签署的安全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进行测评,消防部门对消防安全、消防设备、消防教育情况等进行考核,公安部门对治安情况、人身财产安全情况等进行评价。考评前,学校一般会事先得到消息,然后突击准备各种评估材料,致使评估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高校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以上四大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常态化、安保队伍专业化、安全管理法制化,以及评估体系科学化,来提高高校安全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教育常态化。安全教育常态化即高校要把安全教育当成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做到时时抓安全,事事重安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完善课程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课程中少有安全教育类型课,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多通过自学获得,致使其所获知识不全面,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倘若发生突发事件,学生无法用科学的安全知识来保护自己。因此,高校应该开设相关选修课或必修课,以学分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安全自救知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法律法规、校纪校规部分,应急知识、公共安全部分,珍惜生命、人身安全部分,物品保管、财产安全部分,防火知识、消防安全部分,出行平安、交通安全部分,饮食卫生、食品安全部分,校园环境、周边安全部分等。第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良好安全的文化氛围中,学生能将安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良好安全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安全主题班会,悬挂安全标语,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营造,使安全教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安保队伍专业化。专业化发展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总趋势。安保队伍专业化是提高高校安全管理效度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一支作风优良,能力过硬的专业化安保队伍,才能保证高校的长治久安。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安保队伍建设的经验,建立校园警察体系,制定制度从业标准,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在职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方能继续聘用。当前我国高校安保队伍中普遍存在老同志理论不足经验丰富,新同志理论扎实经验不足的矛盾。我们应该搭建新老同志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开展联欢会、文娱活动等方式,增进其交流机会,以使其形成有益的互补。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提高安保人员的待遇与地位,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依托现代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建设。法律法规制度化建设。高校安全管理法制化建设,是保证高校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应顺应国际趋势,加强高校法制化建设。我国教育部、公安部于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高校派驻公安机构,负责高校安全工作。我们必须加快校园安全法的立法进程,赋予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制力。校园安全法应包括如下内容:总则性规定,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权,校园常态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应急安全管理制度,责任监督制度,权利救济制度。此外,我们还应对现行的规章制度中不够合理、人性、规范的条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高校安全管理发展的需要。评估体系科学化建设。政府主导的评估体系弊端日益凸显,对此,我们应该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成立专门的校园安全评估机构,以对高校安全管理进行公平、全面、客观的评估。专门的评估机构需具备以下条件:存在专业学科体系,存在约束性行业标准,拥有具备专业能力的评估人员。学校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学校安全管理学科为基础,以公认的学校安全标准为依据,以专业化的安全评估人员为保障,全面开展评估工作。此外,在评估中,在积极邀请社会力量介入与监督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自我评估,使政府评估、社会评估与高校自身评估形成合力,搭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评估体系。同时,我们还要加快评估信息公开化建设,将评估要点、标准、结果等通过网络、广播、报纸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让评估在阳光下进行。

作者:朱海波单位:莆田学院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