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本科生科研经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本科生科研经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科生科研经历

第1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研究热点不断更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侧重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到目前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科学及技术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1]为适应这一发展,我国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250余所高校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2]为了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开展高效优质的科研创新培训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法宝。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该专业立足于学校的煤矿研究特色,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矿井水害与地质灾害防治、煤矿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笔者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实践,在本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和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探索。

 

一、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国内知名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均以培养科学理论基础扎实、环境科学研究与管理技能熟练,能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均开设诸如科学创新方法、环境科技自助实验等科研创新类课程或实践环节,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也十分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分别设置了Theory & Practice in Science、Analysis of Scientific Data课程和Science & the Environment项目实践环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欲望和能力。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体系尚未成熟[3],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的教学指导积极性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科研兴趣未能有效激发;2.科研创新培养的教学方法还略显僵硬,当前许多高校以单一讲解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不能适应该专业科研的特点;3.开设科研创新实践培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不强;4.对学生创造性实验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训偏弱。

 

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与教改实践

 

按照2008版和2012版教学大纲要求,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高年级开设了16学时的专业必修课科研创新,这属于重要的科研实践环节。笔者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创新课程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在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强化科研能力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改研究和实践。

 

(一)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

 

启发式科研创新的培训贯穿于科研实践的全过程。首先是启发式选题。在课程中利用2学时开展科研小组头脑风暴式研讨,通过布置3分钟图片立意论文及其宣讲活动,锻炼学生创新选题的能力。其次,启发式学习,提出“边学习、边思考、再学习、求创新”的思想,启发学生针对选题,带着问题开展创造性学习,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阅读不同类别科研文献和开展文摘的能力,对学习心得的研讨。再次是启发式方案选择研讨,根据典型案例,开展研究方法与具体方案选择研讨,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方法措施的讲解与培训。最后是启发式成果表达训练。模拟在线成果发表和学术会议,对小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展示,课程指导教师充当专业评审员角色,点评成果并对学生的改进内容进行启发。

 

(二)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

 

开展面向特定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块式教学案例题库。案例库兼顾本校专业特色,重点制定了矿区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控制与工艺优化等方向的案例题库。例如《大屯矿区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评价》锻炼学生对现场环境地质灾害调查、收据整理和分析评价的能力,《贾汪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模拟》和《二氧化碳注入煤层模拟研究》锻炼学生地下水污染模拟和多重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的能力,《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模拟实验研究》锻炼学生对采样、土柱模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每个案例制定相关的科研训练重点说明、学习指导及作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教师也在课程作业中帮助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并跟踪指导,进行创新培训。

 

(三)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

 

结合我校环境科学科研的特色,基于实验科学的方法理论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科研创新开设了8学时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的强化训练。其中包括:地下水污染的土柱模拟实验、地下水污染与运移模拟软件FEFLOW方法原理和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方法原理和应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在地下水科研中运用等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作业研讨和答疑环节,加强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数值模拟综合能力的培训。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探索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环保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环保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高层次科研创新型环保专门人才的需求力度也逐步增加。因此,本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内容。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全面构建科研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由学院教学、科研主管领导协同学校教务部门分管专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审查、监督和宣传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教学培训活动。其次,构建一套“宽厚基础、突出特色、贴近实际,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体系,重点完善专业基础、专业特色以及专业前沿课程群的建设。再者,组建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实现创新团队动态管理,将一部分学生吸收到导师的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对考核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最后,从学院层面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科研开放基金项目。

 

(二)综合利用多层次科研实践平台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为契机,利用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校“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的培训课程和进入导师科研实验室,认识并学会本专业相关的高尖端测试仪器测试与分析方法;利用基于本专业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实践中心等实习实践单位,提供本科生认识现场问题、转化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并结合科研项目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现场的科研工作中。

 

(三)充分发挥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制的作用

 

自2010年以来,学院已经为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配备了专业导师。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引导、专业理论学习指导、生活教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以外,更多会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和经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本专业已经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分入学新生导师制和高年级专业导师制。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加强学生与导教师之间的沟通,积极吸纳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研促学,进一步激发和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

 

(四)科学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

 

为了解决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精力不集中的问题,要完善教师激励措施,改革工作量和成果评价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本科生科研活动;在学院层面设立特定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励,以促进配套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针对近几年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热情不足、技术含量不高、思路新颖欠缺、持久性不长、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我们在科研活动成绩评价、个人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进行激励,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开展更多、更新、更深的科研活动。

 

四、总结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专业软实力发展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且可行的方法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以及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方法等。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对高层次创新型环保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实践长效机制,以期为中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2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创新创业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20-01

21世纪的今天是人才的时代,过去单一的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外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近些年,高校的扩招政策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大学校园,但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毕业时就业的压力逐渐加大,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情况更加严峻。由于各大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而且又逐年扩招,使得英语专业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英语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英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海外留学者的不断归来,英语就业市场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其次,专业知识面狭窄,使之与市场需求脱节。外语已经不只是作为单一的专业而学习,而是作为一种工具而被应用。正由于这种功能的转变,使得外语专业大学生缺少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而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与其他职业融合起来,并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法:1.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2.创新人才目标的设定;3.创新人才的培养手段或策略。

(一)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老师是学生的启明灯,只有拥有一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以下也将分为三步分析此问题:

1.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方针策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走进国外,了解国外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新的思想,并及时研究讨论,为更好做出教学改革方针做出贡献。

2.鼓励教师开设新课,并提供便利条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所学课程一成不变,不利于学生发展,所以开设新课程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引进新的知识,拓宽眼界,提升技能,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3.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大学的年轻教师应多参与一些课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才能,在锻炼自己的同时,提升自己,更好地与其他老师进行知识与经验的交流。

(二)英语专业设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不难看出,随着英语专业人才的常年累积、其他专业英语水平的极大提高和国内外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逐年增强,仅凭英语专业的知识已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下,为增强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手段

通过对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分析,大学可以在课程安排方面进行调整,可将原有课程和新的课程进行综合管理。第一,基础知识: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语言学教程、词汇学概论、美国文学选读英美概况。第二,应用知识:跨文化交际、商务函电、商务写作、口语训练等。只有通过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的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增设中外思想文化课程,可以涵盖各种西方思想概念,这样可与传统思想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第四,将部分传统知识课程改造为专题研究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着变化。只有探索出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创业动力,才能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潘剑锋.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2(2).

>

[2]吴世华.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中国培训,2001

第3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 仪器设备;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20-02

Way of 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io of Experiment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y//SHI Jie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the paper combines many years of laboratory work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w utilization ratio of experiment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ving ways.

Key words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laboratory; laboratory management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逐渐由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为中心。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反应学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办学能力的重要窗口[1]。新升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育时间短,各方面工作都在探索阶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与研究型的综合大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利用好学校有限的资金和最大化实验设备的效益,减少仪器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己成为新升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的现状

笔者在参考了国内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及广泛的调研,发现新升本科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缺乏全局性,实验室建设追求“小而全”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实验室体系,按照院(系)为单位,以课程为内容设置实验室,将实验平台分得过多。这种实验室是自我服务型实验室,从而导致了实验室功能单一、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分散、机时利用率低、设备功能开发不全、资源没有实现共享[2]等问题。

实验室管理机制、手段落后[3-4] 管理人员存在自我经济习惯,将仪器设备作为本部门的私有财产,不能很好地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实验室智能化管理落后[5],不能对仪器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度。

仪器设备购置盲目、缺乏规划 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中追求“大而全,高精尖”,没有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充分论证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造成设备无人敢用、会用,长期闲置状态。

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单一、落后 实验教学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偏重验证性实验,缺乏独立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导致新的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不全,造成资源浪费。

实验室开放制度不完善 提高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实验室使用时间,而实验室开放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6-8]。由于实验室经费投入有限、实验工作人员奖励机制不完善、“双师型”教师较少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开放无法具体实施。

实验队伍配置不合理 实验队伍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差异大等问题。工作仅限于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维修、实验室开关门等琐碎工作,对专业仪器设备的性能了解少,业务素质较低,无法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3 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途径

实验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仪器设备的及时利用和功能开发两个方面,贯穿于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和报废过程之中。

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从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经费来源等校情出发,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统一规划,建立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校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于学校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研发基地)三个层次的实验室。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需要,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又可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

改变现有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 将传统的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转变为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将实验室进行重组与合并,从而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为仪器设备的网上查询、预约、报修、审批等提供方便、快捷、有力的支持以及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

强化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管理 仪器设备购买之前必须充分地做好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用途、服务对象、安装条件、长期效益。将仪器设备利用率考核与实验仪器设备立项紧密联系在一起,降低仪器设备的闲置率。

加强实验项目式教学研究 从实验项目入手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利用率的有效方法[9-10]。在教学计划制订中要强调实验项目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应围绕课程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实验室不仅仅是实验教学的基地,更应该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实践锻炼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吸引更多的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稳定实验室队伍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是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保障。只有拥有良好的人员队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功能,从而降低仪器设备的损坏率,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因此,要从生活、工作、培训和深造等多个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和完善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使实验技术队伍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合理,进而使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朝着快速、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践教学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资金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总结经验、创新实践,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燕鸣.提高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途径的研究[J].教育科普,2011(2).

[2]张顺兴.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6(10).

[3]付江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7).

[4]牟志平,汪涛.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401-403.

[5]戴明词.基于提高利用率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9):192-196.

[6]赵亚红,赵舒.实验室开放管理是提高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5):50-51.

[7]陈大鹏.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59-161.

[8]李琴.提高综合开放实验室管理与利用率的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10(3):3-4.

第4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本科生;课外实践;就业能力;四位联动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岗位需求并未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同幅增长,另一方面,大学生和其他类型劳动者相比在求职时也未呈现出特定的优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日益凸显。因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其是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同,用人单位更强调经管类大学生能从实践中总结归纳经济管理中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进而将有关规律应用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所折射出对经管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要求的特定内涵。无疑,经管类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课内的学习之外,参与课外实践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已有文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紧迫性以及课外实践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认识较为一致,但直接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课外实践的实证性分析较少。本文认为,只有对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实践状况、课外实践形成的就业能力状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等层面进行实证调研,并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从明确经管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引导、课外实践基地建设、社会中介资源整合等诸多方面着手,才能探索出有效的课外实践创新模式。

一、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3年7月对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的两项调查。

第一项是针对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他们就读期间参与课外实践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通^所在高校的学生资源,向他们高中阶段的同学中大学就读于经管类专业者发放问卷进行定向调查。受访者均为高考后进入了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就读者,涵盖了我国东部地区(如福建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部地区(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西部地区的高校(如云南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也涵盖了以人文社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和以理工农医类专业为主的高校,因而本调查抽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受访者分别毕业于79所高校,毕业时间在0-7年之间。

第二项是针对用人单位对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需求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是第一项调查中受访者所在工作单位的管理层代表,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来自政府部门的问卷27份、高校或研究机构问卷6份、其他事业单位问卷20份、国有企业问卷61份、外资企业问卷25份、民营企业问卷97份、合资企业问卷8份、自主创业企业问卷4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目的

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锻炼能力”以及“认识和融入社会”,其次才是“赚钱”,以“多结交朋友”、“打发无聊时光”、“没考虑过目的”的人较少,可见,经管类本科生通过课外实践来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较为明确,但仍有超过30%的受访者未能明确以“培养锻炼能力”为课外实践的目的,如表1所示。

2、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途径

经管类本科生获得课外实践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搜寻,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而通过学校和老师推荐所占的比重较少,如表2所示。表明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引导力度急需提高。

3、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状况

本文统计了经管类本科生在读期间参与的10项课外实践的主要形式,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某项课外实践,没有参加活动的赋值为0;参加了该项课外实践,以满意度的不同,对“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满意程度一般”、“较为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0.2、0.4、0.6、0.8、1,统计结果表明,受访者参与情况和满意程度综合计量后状况最好的3项课外实践情况依次是“公司等单位实习”、“学生社团活动”和“考取资格证书”;状况最差的3项课外实践情况依次是“科技竞赛”、“就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如表3所示。

此外,由于受访者为295人,表3还表明任何一项课外实践的方式都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满意程度,即使是评价为最好的参与公司等单位实习的情况也非常不理想,因为到公司等各类单位参加毕业实习是本科阶段教育的必须环节,如果完全满意该项的满分值应为295分,但实际分值仅为162.8.

4、经管类本科生对课外实践提升就业能力状况的自评

本文将就业能力分解为9项具体的能力,对受访者自评是否通过课外实践提升了某项能力进行了统计,对某项具体的能力,受访者自评“得到了提升”赋值为1,“未得到提升”赋值为0,统计结果表明,受访者自评得到提升程度最大的前3项就业能力依次为:“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与适应能力”,提升程度最小的前3项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基础工具运用能力”、“专业技能”,如表4所示。

5、用人单位对经管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本文针对8种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根据他们对经管类本科生各项就业能力的需求程度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完全不重要”5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0.8、0.6、0.4、0.2,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表明,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各项就业能力的需求程度存在着差异;从总体上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前3项就业能力依次为:沟通与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二)经管类本科生课外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以经管类本科生每位受访者参加课外实践状况的总分值为变量X,以表5中用人单位对各项就业能力需求看重程度的相对权重,以及每位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对其各项就业能力提升程度的自评结果,计算出每位经管类本科生受访者的就业能力分值为变量Y。

选择性别、专业(经济类或管理类)、学校(是否为211或985院校)等三个变量为控制变量,对X和Y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可见,经管类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课外实践的状况与其就业能力提升的状况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28。

(三)课外实践培养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对比

1、经管类本科生就业能力实际状况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重要性排序对比

将“经管类本科生自评的实际形成的就业能力的大小程度”与“各类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需求重要程度的排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部分相符,部分发生了背离。其中,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抗压能力,而受访者通过课外实践实际形成的抗压能力状况尚不理想,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2、经管类本科生实际形成的就业能力相对值与用人单位需求值的对比

将全部受访的经管类本科生实际形成就业能力的数值取平均值与全部用人单位受访者对各项就业能力需求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发现在全部9项具体的就业能力中,经管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均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缺口,如表8所示。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调查的结果,本文发现参与课外实践是提升经管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经管类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形成的各类能力程度与用人单位看重的就业能力类型存在着一定的背离。同时,对于各项具体的就业能力,经管类本科生的实际状况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此外,经管类本科生对所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的满意程度偏低。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课外实践的目标尚需进一步明确和引导。尽管大多数人的实践目标是端正的(选择锻炼能力、融入社会、结交朋友等),但仍有相当部分人的目标是不清晰的(选择赚钱、打发时光、无目标者),导致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践类型,使得就业能力的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产生差距。(2)参与课外实践的有效途径不足。大部分参与实践的途径是通过自己寻找和亲朋好友介绍获得,而自己寻找或亲友介绍往往缺乏综合权衡专业特点、就业意向、用人单位特点的系统性思考,学校和导师在达到这些要求上有天然的优势和当然的责任,但恰恰是由导师、学校推荐安排实践单位的比重较少。这说明学校不仅在课外实践中未充分发挥作用,在与社会资源整合联动上更是欠缺。(3)课外实践环节大学生未能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许多课外实践项目的提供者未能系统性地统筹考虑自身目标和大学生培养目标,使得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诸如接电话、打印整理文件等无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大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拥氖奔渲芷谕往较短,导致参与的多为边缘性工作,很难和用人单位的团队有较为深入默契的交往,导致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他们身上未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可构建针对经管类本科生“明确课外实践目标”、“本科生导师合理指导”、“社会中介资源整合”、“课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课外实践四位联动创新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1、明确课外实践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实践能力

对于经管类本科生由于其专业的应用性更强,他们应客观理性地认识各类用人单位对具体就业能力的现实要求,根据自身未来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外实践目标,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学习,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所欠缺的特定能力。

2、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实施,导师对行业内就业信息的把握能够有效降低经管类本科生在课外实践中的盲目性与搜寻成本。导师也对于自己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结构以及发展潜力等有着较深的认识,因此导师可以起到沟通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的功能,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吸纳经管类本科生加入导师承担的课题研究也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

3、加强社会中介力量在实践中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经管类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针对性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直接,其外部需求引导的特征尤为明显,但外部需求与学生之间通常是存在信息障碍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将大学生人才与市场需求有效的对应起来,从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因此可考虑“与社会中介力量(如产业咨询机构、管理咨询机构等)联动,发挥其在课外实践中的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借助社会中介组织还可将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训带进课堂,达成单靠校内师资所无法完成的效果。

4、夯实就业实践实训基地

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可以为经管类本科生们提供稳定且有明确目标指引和战略规划的社会实践实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引导大学生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锻炼社交能力,进一步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点,以及自己知识结构中需要加强和提高的部分,返校后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钻研,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和学校关联企业合作、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合作、和专业对应度高的定向用人单位合作等多种形式。

第5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33-02

[作者简介]张明进(1982―),男,广西玉林人,硕士,河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从最初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到后来围绕个人核心竞争力进行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愈加丰富。奥佛顿认为,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1]随后,个人核心竞争力又演化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学者丁锋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名大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其战略性资源的创造、获取、整合从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有的能力。[2]潘树栋认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是将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并加以整合后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积极地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源泉。[3]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个人由长期的生活和学习积累沉淀下来,自身形成稳定、独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表现多样性等特点,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积累的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都不相同,他们形成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也不同,每位学生都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通过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单独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知识、心理,可显现的能力、素质等集中表现出来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表现多样性的特点,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把各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展示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显能力和隐能力。显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外在体型特征,隐能力则包括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沟通表达能力、人格展示能力、实践动手力、心理能力等五个方面。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状况及其表现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法学条件,还是办学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211”大学、“985”大学、老牌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都十分薄弱,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除少数优秀毕业生外,大多数学生在就业时所展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素质相对缺乏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前学校的办学层次低、资金投入有限、图书资料缺乏,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结构呈现单一性,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熟练,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二)自我展示能力不强

由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大多数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信息传播与更新等都远不及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相对迟缓,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差,团队合作意识相对薄弱。

(三)心理素质相对薄弱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存在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他们或是因为高考失利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感到自卑,或是因为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而感到自卑,也可能二者兼有。这些学生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劣势,在择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自信,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紧张。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对外界信息的了解相对不足,对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直观感受,对突发事件和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差,遇到困难和问题易于妥协,往往退缩或逃避。

三、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建设民族特色品牌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有限,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根据所在地区的民族特色,集中资源发展好某一个或某几个特色学科,突出专业优势,建立具有比较优势、民族特色鲜明、可替代性弱的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历史短、经验积淀少、文化底蕴薄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办学定位,不能盲目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深挖地方民族内涵,整合民族资源,创出特色,办出活力。

第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好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措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一流大师到校任教讲学。同时,加强在校教师的交流、培训。通过学历提升、外出进修、教学评比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校园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困难毕业生帮扶、邀请校外知名人士或成功校友到校现身说法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通过开展定岗实习、创新性实验活动、见习基地的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引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4]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积累。因此,从入学开始,就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和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校要整合有效资源,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将强综合素质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团的交流、专业技能的竞赛、学术知识的研讨、专题的演讲与辩论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成才。

第五,加强学生成才意识的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学校应该通过成长成才的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未来的主人。只有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发展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拥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Ovetan C.EmployabilitySkills:AnUpdate[EB/OL].(2008-02-22).[2010-12-22].http:///acve/docgen.asptbl=digestsID=105.

[2] 丁锋.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第6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中精细化工;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P.12-15)。精细化工实验是大庆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和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实践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工的发展必然趋势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而精,对产业品种的要求多而全。以所处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随着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林源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大庆石化工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蓬勃发展,社会对精细化工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目前,精细化工方面的技工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例总体偏低;然而,少量的技术工程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作为生产精细化工的主力军——中小型企业中人才极为匮乏,如果要真正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现代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已难以完成应用层次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要加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地方石油精化行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探讨了通过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构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精细化工实验以合成精细化学品为主,其范围涉及到日用化学品、农药、胶粘剂、新型功能材料、染料、涂料、香料、助剂、医药制剂和其他精细化工中间体等[2](P90-92)。在精细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科合格评估这个良好的机遇,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使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新体系的建设稳步前进。在构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时,我们将“强基固本”、“开拓思维”、“开放实践”、“能力提升”融为一体。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基础实验部分+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仿真专业实验+实习(实践)”新的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新的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同时因材施教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如我们在基础实验部分为精选了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经典基础实验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新型实验;我们在设计综合性实验时基于对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考虑,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做到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结合,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实验、膜分离实验、反应精馏实验、萃取精馏实验等。

二、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绿色化”实验教学

过去传统单一形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精细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开拓多元化教

学手段便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推动作用。教师如果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合理开发,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精细化工实验创新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新颖、形象、直观的特点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加大教学信息量,同时相继尝试采用了双语教学、网络论坛、仿真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仿真专业实验作为精细化工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学生了解化工过程的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对工艺过程的运行和控制能力具有很好效果。学生在仿真实验中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激发了潜在的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功效。因此,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是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教学矛盾的较好方法。精细化工实验由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发展成为理论、实验并重的学科。在进行理论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实现“绿色化”实验教学。长期教学过程中,我院在精细化工实验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的创新改革,实现实验教学的“绿色化”,为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取代或改革毒性比较大的传统实验题目,取代毒性大的反应试剂并开展微型实验教学研究,缩减合成实验的合成规模,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节约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实验成本,在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废渣、废瓶尽可能回收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以精细化工实验实验软件为有效载体,通过网络教学进行仿真模拟,体现“绿色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教学特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精细化工实验实验的教学效率。

三、依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开阔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3](P96-98)。在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科研项目的资源优势,选择教研室中与该学科发展方向一致而且较为成熟的科研项目与精细化工实验教学相融合,将科研内容和成果融合到实验教学之中,此外,我们将精细化工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从二年级以上优秀学生中选择一批学有余力、对从事化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为他们配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科研指导,并结合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实行科研学业导师制,让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以一定经费支持,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过程、科研方法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定期走访主要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需求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我们的培养方案,将生产实习作为精细化工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了“工程化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我院在大庆和其他地区建立的校内外的工程化训练平台,熟悉掌握石油精化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并结合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精细化工工艺原理的理解,由点到面,点面结合进行全面学习,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了必备精细化工科学知识及工程设计能力。

四、展望

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以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教学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对培养地方急需的精细化工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特色教学体系进行探索,这是推动我校不断探索本科办学规律的改革进程的原动力,对我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荣昶,赵向阳,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1).

第7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 创新人才培养 管理模式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源泉。高等院校的创新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教学实验、科学研究的场所,通过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反映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思维都具有重要作用。

1 搭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平台

大学本科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科研训练是推动创新人才成长的驱动力。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长期以来以培养学生研究素质、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科研互动为基本理念,以国家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为驱动力,以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学科与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依托,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取向,围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宗旨,关注学生早期的科研能力与素质培养,构建适合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平台和多元模式的“阶段―学科―能力”多元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为全面提升生物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素质,搭建了多元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我校实验教学中心精心设计了基于学科平台、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立项平台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学科平台对应的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前沿专题;课程平台对应的是科研设计与方法,文献报告与讨论;实践教学平台对应的是综合性与设计创新性实验;科研立项平台对应的是科学研究项目。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正是作为科研立项平台的实践之地而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始终围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素质、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积极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创新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2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建设及管理

2.1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建设内容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宗旨是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其提供优良的科研氛围、足够的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我校在国家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于2007年设立生物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的形成、仪器设备的配套及管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导师制的管理、学生及其创新项目的指导等方面。目前我校生物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可以满足学生开展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发育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生态学实验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实验项目。

2.2 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的科研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高效运行,需要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来协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实验时间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学院根据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关于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预约制度》等一系列适合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条例。每年新生入学,学院的教学实验中心要为新生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的实验技术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各实验室,介绍两个中心实验室(实验技术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各项功能及其注意事项。

2.3 创新实验室的准入制度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建设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与技术前沿的了解,开阔科研视野,提高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等。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是学院为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之下的科研立项平立建设的科学研究项目实验室。每年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及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项目等并获得经费资助的学生可以向创新实验室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即可入驻实验室开展工作。本实验室设计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申请表,该表格包含申请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拟开展科研创新项目的内容提要、科研创新研究所需要的仪器及试剂、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学院教学院长签字批复信息等。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项工作是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实验室的相关制度。对学生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培训。实验室管理人员依据学生所填写的申请表内容为学生安排工作台面,为学生准备相关的仪器、试剂、耗材等。

2.4 以人为本的开放管理制度

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科研工作和实验室的安全,创新实验室安装了OCS电子门禁监视系统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OCS一卡通―门禁系统是采用目前较先进的非接触式ID卡作为电子钥匙进行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系统,门卡由创新实验室管理人员向学院实验中心统一申办,按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通创新实验室及配套仪器室的权限,学生拿到一卡通就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另外学院配套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在实验室的全过程,在实验室安全隐患方面可提供线索和现场录像记录,为师生学习安全和实验现场管理提供保障,科学有效地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

2.5 科研创新项目的导师制管理

无论本科生承担的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还是“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及“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项目”等,均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汇报项目中期工作进展,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和相应的项目成果。在项目实施中,导师在学术思想、研究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法、研究工作成果分析总结方面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完成研究计划;导师在学生平日进行科研工作时也要审核学生的原始记录或工作日志,要批改中期检查材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等。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团队的协作精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坚忍不拔科学态度的培养。

申请到“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学生能够在一年以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项目的主体内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项目要求学生在1~2年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每年学校要对本科生申报的各科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验收。学生完成项目结题、通过答辩验收后视为考核合格。可获得科研训练学分2学分(不记本科生教学计划内的学分,其学分与成绩载入毕业成绩单)。验收合格的项目可认定科研训练学分2学分。

3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取得明显效果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自2007年组建以来,目前已形成完整的运行和管理体系。5年来的实践证明,很多学生通过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系统训练,增强了对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前沿的了解,开阔了科研视野,提高了科研兴趣;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文献查阅、写作与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自主与创新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等。

近几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从事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申请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21项;获得“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15项,申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103项,项目经费由国家、学校及院系配套支持,合计300万元。每年均有部分学生获得“挑战杯”“京师杯”及校级各项奖项,并在SCI等杂志发表文章。2002级周艳同学(系我院2006年保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于2007年在Science杂志发表署名并列第三身份的研究论文。

4 创新实践,促进就业

通过建设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增强,一方面为学生的保研、考研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以2008级为例,6位参与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学生全部保研。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就业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2008级62名免费师范生中80%的学生参加了科研创新项目,他们通过在创新实验室的自主科研实训经历,获得了在应聘过程中的自信,让用人单位刮目相看,绝大多数被省级重点中学录用。1名学生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诱导筛选和构建能高效吸附重金属的藻种”,他在参加湖南省教师招聘会时,有一所中学得知他的科研经历当即签约,并委以重任,由他负责全校的高中生科研课题。

5 结束语

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场所,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场所,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的课外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平台。我院生物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经验,为进一步积极实践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围绕创新实践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思路对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系进行优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师尚丽.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35-37.

[2]尹燕霞,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122-124.

[3]王良成.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6):170-172.

[4]季宜敬.建设创新实验室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l2):134-136.

第8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摘 要:本科生科研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各高校的重视和推广,本文从本科生自身角度,结合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总结出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优势和培养重心。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培养重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62-01

早在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设“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A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目前在美国大学中60%的院校全面开展了本科生科研,另有33%的院校部分开展了本科生科研。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1]。因此本科时期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将会为科研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优势

(一)课余时间充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各高校规定学生的第一课堂时间减少,留给了本科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以便于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培养不同的课余爱好,补充课外知识,力求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多方面人才。笔者曾对本校河南中医学院各专业的课余时间做过调查统计,发现平均每学期每个专业都将有7-9周的课余时间。因此,本科生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协助专业课老师做些科学研究工作,不仅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同时还能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科研生活积累经验。

(二)求知欲高,可塑性强

我国高等教育各学校课程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激发了本科生的求知欲。同时,本科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对未知领域或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常常非常用心。并且本科生自觉性高,可塑性强,头脑灵活,爱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给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心

本科生科研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近几年加强了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笔者所在的河南中医学院专门设立了为方便本科生科研的《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和《苗圃工程》,积极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笔者作为这些活动的参与者,结合自己的科研生活,认为通过科研活动应着重对本科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各高校通过缩短课堂时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每一个参与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在科研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学会克服自身理论和经验的不足,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将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注重实践能力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虽然不同类型的高校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我国大学教育实践中,“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然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也影响到其参与科研工作的质量,因此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整个本科生培养体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成员们常常在讨论过思路之后,积极将方案运用于实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提高创新能力

早在商周时期,商汤王的鼎上就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九个字,意思是说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断的更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更有着非凡的作用。现在,各高校都在提创新,虽然内容不同,但形式大都提倡对新事物,新科技的革新。笔者认为创新不是强调花样革新,科研成果不应该仅是理论阐述,更应该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笔者参与的课题组针对实验室含银废液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不断创新实验思路,最终探索出了一种银回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少的新方法。该课题成果在当年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中赢得专家们的好评,最终获得一等奖。

(四)关注交往能力

据2009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用人单位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各项活动中交流能力居于首位[3]。然而,目前大学生仍然只关注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不注重自己交流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科研工作中,有效的交流更是推进实验课题顺利开展的保障。“灵感来自于交流”,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应关注本科生的交流能力,应鼓励学生加强与同组成员的交流,培养团队精神,深化与指导老师的交流,加深对其他课题组的了解,积极开阔视野,积累知识。现在的科学研究常常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关注本科生的交流能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所在课题组定期开例会,指导老师和大家交流近期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商讨解决方案,让大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这样的交流形式极大的促进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如果能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将会有助于本科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雅斯贝尔斯曾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精神”[4]。目前,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已成为加快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的有效途径,本科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从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整理方案,设计新方案,进行实验,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等整套科研流程,加深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提高了各项基本能力,同时在这一时期养成的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也将为以后的科研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2:55-57

[2]艾倩羽,刘宏伟.大学生科技活动价值与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07,8:5-6

[3]邱学青,李正.加强本科生科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6:36-37

第9篇: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

一、实施“本硕结合”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实施“本硕结合”育人模式既符合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要求,又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以“本硕结合”为平台开展各类学生活动过翟中,需要二者间密切的沟通与协作,特别是研究生会和学生会两个学生组织的骨干间的沟通与协作。=者只有充分沟通才能设计、策划出符合=者兴趣、喜闻乐见的活动方案,才能将只顾埋头摘自己学术科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研究生吸引到活动中来。制定了活动计划和方案后,如何分工与协作同样需要充分沟通。因此,“本硕结合”的学生活动模式。为研究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提供了最为真切的实践机会。甚至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 提高研究生的领导能力。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本硕结合”的各类活动中研究生处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位置。但是研究生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动本科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如何使得本科生心悦诚服地愉快地接受研究生的“领导”,这是对研究生领导艺术的挑战与锻炼。

3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本硕结合”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研究生带领本科生一起完成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立项任务。研究生在自身受到系统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在悉心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亲历了传道与授业。体验了为人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 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由于在校研究生总数短期内激增。使得研究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施“本硕结合”,正是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锻炼的舞台。同时,也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硬灌输。

二、实施“本硕结合”育人模式的可行性

1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各自特点为实施“本硕结合”育人模式提供了可行性。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更为成熟、稳重、有责任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为定型;其次,在时间上常常表现为一多一少,即由于他们生活和学习比较分散,因此个人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同时他们学习比较紧张。科研压力较大,因此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较少。经历了本科时代的他们,既珍惜考研过程中“过关斩将”才获得的深造机会,同时,在本科生面前心里又有某种优越感,希望得到尊重,渴望实现自身价值。

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思想上更为单纯、活跃,富有激情,但在学习方法、科学研究、生涯规划、做事的周全性与稳妥性等方面都与研究生有较大差距。他们羡慕、崇拜研究生,甚至觉得研究生高高在上、具有神秘色彩,在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接近、了解研究生,并获得指导与帮助。

2 小院系为实施“本硕结合”育人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尽管目前各高校研究生总数比上世纪末有了十几倍的增加,但各个院系的规模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大院系研究生总数是小院系的10倍之多。因此。各个院系也因其规模、特点等探索着更加适合本院系的研究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系是首都师范大学规模最小的院系,建立仅仅6年多,本科生总数200多人,研究生总数不足60人。学生总数少、规模小,对于学生活动而言有利有弊,所谓弊表现为学生活动声势小、影响小;而利则反映在如果创造一个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那么各层次、各年级之间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认识和沟通的机会。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也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对于大院系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年级的学生就有几百人,学生们往往本年级的还认不全。更不要说全系学生了。

三、对“本硕结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以党建为龙头。强化研究生党员意识。在全体学生中,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一般达到50%以上,而本科生党员比例相对较低,一般在10%左右。研究生党员的高比例,加之研究生科研任务的压力以及提高学术水平的迫切愿望。容易出现偏重业务而忽视政治的倾向。因此,以“本硕结合”的形式开展党建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由最初的研究生党员走进本科生宿舍。帮助本科生解决学习、生活、理想信念与追求等各方面的困难与困惑,发展到后来的以研究生党支部为主、本科生党支部为辅,共同开展系列党日活动,诸如“红色1+1”、奥运志愿服务、“走进新农村”,等等。在一次次党日活动中,强化了研究生党员意识,激发了他们对于理想信念再思考的热情。

2 以科研为抓手,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从专业或学术角度而言,科学研究能力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核心。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有绝对优势。学校为此设立了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学生科研立项”项目。以“本硕结合”形式开展科学研究,恰恰发挥了研究生的优势。成立以指导教师牵头、研究生为主导、本科生为主体的科研小组,从选题、撰写立项申请书、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科学研究、结题等各个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于处于懵懂状态的本科生给以悉心指导,建立起了本科生与导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既是研究者又是指导者。他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为自身争取到了更多的科研机会。同时也进一步磨练了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奋勇拼搏的意志品质。

3 以就业为切入点,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是对学生工作者提出的严峻挑战。笔者以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以增加学生实战经验为目的。充分利用“本硕结合”的平台。创办了“决胜校园赢在未来”招聘模拟大赛。教师策划活动方案,聘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专家出任评委,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方面作为参赛选手,另一方面负责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落实。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台竞技,各展风采,互相观摩,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误的教训。学生反响好。感受深刻,做到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