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基础的中医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证候; 中医现代化; 中医客观化
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且愈加深入。近20年来,众多中医科研单位或学者选取了复杂且新颖的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协同论、非线性科学或模糊数学突变论等学科和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诠释和探索,并以国家、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的名义随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不同的侧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但就其本质而言,中医证候的研究依旧没有明显的突破。对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目前仍尚无公认的、权威性的科学结论,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证候分类、名称规范及具体内容的显著差别,证候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从使用的实际效果而言,规范前后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导致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诊断的模糊性、应用的不广泛性、可操作的重复性差等客观存在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继承和良性发展。剖析这些标准、指南和指导原则的尴尬境遇,结合中医学的特点以及中医证候的特点,我们认为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突出中医学特色,且必须尊重中医自身的规律。
1 引入复杂性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可行性
中医作为一个综合性东方医学体系,注重的是宏观把握,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其认知方法是经验和直觉,立足于从整体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与西医从微观角度出发沿着“实证加推理”的认知方式分别探索具体某一部分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别。可以说,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中医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研究方式。而且中医证候是一种与智能生命有关的概念,它具有向研究者未知方向变异的趋势和能力,而且它总是向研究者未知的方向变异[1]。故若机械化地按照教科书上或者政府制定的一些标准、规范证候来套用临床实践,往往会发现这样的证候是不存在的。那么如何成功地把中医各家经验上升到中医权威理论呢?如何将分散的、杂乱的中医认识上升为系统的、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呢?其终极研究结果是否通过引入一些复杂性现代技术方法就能真正很好地诠释呢?其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是否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模式将传统的精粹的中医科学与当代的医学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应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者所应该重视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方法学的合理运用。
2 中医证候研究步伐与所掌握的中医知识的同步性
中医的“传”一定要建立在“承”之上。只有真正了解、懂得、掌握了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后,才可称得上很好地继承中医;在“传”的基础上继承中医,才能将中医进一步传播下去,从而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来谈中医的改进、改善和研究、创新,否则只会让当代中医犹如“空中阁楼”。而反观目前中医证候的研究,在大胆借鉴现代科研新技术方法的同时是否已经拥有了扎实的理论、临床研究的基础呢?是否已经对中医的整体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呢?应用任何现代科学技术产物来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勿庸置疑,但中医证候学是一个开放的、多因素参与的、多层次的、具有整体涌现性的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尝试引入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研究。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过快的研究步伐或大跳跃式的研究模式都不适合中医证候的研究。
3 注重中医证候标准的行业认可度和实践性
任何医学科学理论的确立,最终都需要到临床实践中去印证和检验;任何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也最终必须通过临床实践的广泛运用来得到充分的传承。否则,一个没有得到临床实践支持的孤立的医学理论,将是一个错误的理论或者是一个尚不完善的理论,不存在应该具备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所以说针对中医证候研究,每一个科研新思路、新标准的提出都应该得到整个中医药行业内部的中医执业者的普遍认可和采纳;具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才有生存的空间和继续深入发展的活力。集百家之言,成一统之体,科学地层层论证方能为众家推崇和遵循,之后才可确立一个真正的具有科学理论内涵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严谨的、前瞻性的、建立在积极而广泛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权威性标准和指导性原则。
基于上述反思得出,中医证候研究的工作难度很大,任重而道远。我们认为应该在充分认识、灵活掌握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地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本专业领域的普遍认可。在今后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应认真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当代中医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协商,将经典理论、经验体会及对中医证候的特色认识渗透进去,达成共识。尤其要重视临床工作者的意见,避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实际需要脱节,使我们的研究最终能够服务于中医临床,满足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需求。还要与非中医专业的学科交流、合作,探索最适合中医证候研究发展的模式。
其次,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应当沿着一定方向循序渐进进行,先从最基础的理论和临床认识开始,进而一步步扎实地深入探索,这样的规范才能言必有据,前后统一,切实可行。切忌好高骛远,也不能片面地急于追求所谓的“金指标”、“金标准”,避免证候规范化研究走入误区。
另外,要想使中医证候达到真正的全国规范化,可以尝试实行全国性的统一中医病案系统,根据制定出来的标准指南来指导完成各个地、市、区级中医院的病案规范,从上到下地执行一致的中医证候辨证判别标准,做到“纵”“横”清晰有序、有“理”有“法”可依,进而有利于今后全国中医科研更为客观的比较和科学的解释。针对中医证候规范标准因国家、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等主持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问题,笔者认为因各个标准适用对象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允许存在一定的分型、命名等表述差异,不同领域可以有各自的权威指导原则和标准。比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应针对某一疾病的常见证候进行科研设计,证候宜少不宜多。因为中药研发应考虑新药的推广应用前景,或者说要有尽量大的患者群体。而教科书的主要读者为学生,应在详实、全面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故证候分类可适当增加[2]。但是在一个相对小范围的内部领域应该始终秉承着统一规范、简明实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关键词:-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中医教育;现代教学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在近些年的中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本身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干预行为,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密不可分,即任何一种或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劣及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由其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来决定,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和有效应用是提高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兹以-BL系列,即PBL、TBL、LBL、CBL几种现代教学设计方法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1-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概况及组成特点
-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推进与尝试,但鉴于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决定着教学模式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下面对-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其应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的适用度和优劣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更恰当地选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更大地提高中医高等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1PBL教学设计模式
1.1.1PBL特点与优势PBL(Promble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建立在让学习的过程由教师主导转化为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教学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的抛出,由学生个人查阅、分析、总结资料,再按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知识要点[1]。PBL教学设计模式适用于中医院校中没有接触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较低年级学生,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属于精英式教育[2],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每组配1名教师,小组在围绕案例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旁听和辅助,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探讨。P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学习问题的提出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形式、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均发挥至极致,达到更好地学习知识的目标;(2)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吸收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进而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去探究;(3)有助于中医学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PBL存在的问题P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下的基本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容易不扎实,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2)若多门课程同时开设以学生自我探索式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必加重,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效果;(3)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够客观化、科学化。
1.2TBL教学设计模式
1.2.1TBL特点与优势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最初是LarryKMichaelsen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TBL在某种程度上是PBL的进一步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其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包含的内容是:(1)先将学习要点呈现给学生;(2)学生自学的过程;(3)进行课堂测试一(学生单人独立完成);(4)进行课堂测试二(问题同测试一,形式采取小组内讨论,选举代表发言);(5)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精讲;(6)布置作业(分小组讨论,学生进行自我总结);(7)小组内互评(各小组内各成员间互相评分)。T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其考核形式总体来说属于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每次讨论、发言及测试、小组内互评进行综合评价,相对科学合理;(2)相较于PBL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TBL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及课后作业,保证了以学生为主进行学习的目的,通过后期的教师精讲知识点又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切实把握。
1.2.2TBL存在的问题T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耗时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后时间,直接影响其对于知识的同化吸收效果;(2)TBL更强调当前课程的知识目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学生很难再有可能涉猎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知识点的辐射效应差。
1.3LBL教学设计模式
1.3.1LBL特点与优势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即为我国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无论大班小班均适合。L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节省师生的知识传递时间,教师不必多花精力设计知识点问题,学生不必课后花更多精力进行自学;(2)解决了大班授课的问题,一位教师完全可以胜任大班的授课形式[4]。
1.3.2LBL不足与问题(1)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2)对于记诵知识点不得要领的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甚微,课堂有效教学率低;(3)学以致用无从谈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仅仅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通过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再次输出的效果不容乐观,毕竟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理论框架的过程。
1.4CBL教学设计模式
1.4.1CBL特点与优势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具体案例(case)为导引,案例中贯穿的问题为基础,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的角色为小组讨论的主导,掌控整个讨论的方向、讨论的深度和广度[5]。C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符合教学目标的真实案例的导入高度模拟临床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更好地内化知识;(2)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锻炼学生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CBL存在的问题(1)CBL所贯穿的案例分析、讨论耗时较长,不利于整门课程的授课,只适用于个别知识点的学习,故建议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同时开展;(2)CBL教学设计模式对教师本人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全面控制整个课堂节奏的能力,而教师这一切的付出目前仍无法进行量化,确定其工作量[6]。
2-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的多门课程及专业均有开展。鉴于-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各有利弊,尤其结合各校及各课程本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形式应各取所长、因课程特点而异,总体来说如中医基础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记诵基本知识为教学及学习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方面就更应以教师的启发式讲授知识为主,适合应用-BL系列中LBL或LBL+PBL的模式,突出教师的教的基础之上,结合着问题的提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将会化繁为简,如中医诊断学课程中,在学习脉诊这个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LBL+PBL的设计模式,因为脉诊的内容对于大一第二学期的新生来说既难以理解、抽象,又无具体的临床体会,故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采用LBL,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具体而详细地交代临床常用脉象的特点、诊脉时的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继而在学生对脉诊有了初步且系统的认识后再采用PBL模式,即教师按照课程目标抛出关于脉诊的具体问题,学生在实训室结合着脉诊类仪器的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之前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内容更加内化、巩固为自身容易理解接受的知识。中医临床经典类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中医临床类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由于在学情方面学生已有了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授课过程中以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方面就可以应用PBL、TBL、PBL+TBL、或PBL+CBL双轨式教学模式。如《金匮要略》中第九篇胸痹心痛篇的“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原文中的2个方证是临床常用经方,是学习重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知,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方剂已然掌握,本条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是由前次课学过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演化而来,人参汤的组成及功效特点在方剂学中学习过,所以对于这两个方证学生并不陌生,而是在对胸痹心痛气滞不通的具体临证思维方面缺少训练,因此可以考虑在教学设计模式方面采用CBL或TBL+CBL双轨式或PBL+TBL+CBL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各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完全主动地将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的、前沿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将在CBL中的case及PBL中的问题、TBL中的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将仲景在诊治胸痹心痛的临证思维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是单纯的、空洞的知识传输,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真正构成了中医临床类课程的有效教学课堂,真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关键词:学习风格;中医学;见习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1]。目前,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理论灌输多、临床实践少的问题。西医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常感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其深刻内涵。见习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对中医学产生感性认识和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见习课程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中医学的接受和掌握程度。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体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个性特征,是衡量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2]。当教学策略与学习者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习者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中医学》课程的见习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见习模式和传统见习模式对学生《中医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初步总结学习风格理论在《中医学》见习带教中的作用及应用规律,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中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关于学习风格
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理论于1954 年由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提出,此后多名学者陆续提出关于学习风格的观点,其中以大威・柯波(David Kolb)1984年提出的学习风格理论最为著名。Kolb认为学习过程由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RO)、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AC)和主动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AE)。其中CE环节强调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者从感受中学习;RO环节的学习特点为重视细心观察,多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理解学习内容;AC环节则注重思考,客观逻辑地分析问题;AE环节强调从做中学,勇于探索并采取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从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开始,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观察和反思,然后把观察同化到概括和概念形成中,指导新的实践以及与世界的互动。
基于对学习过程周期的研究,Kolb将学习者分为4 种类型:以AE和AC为主的聚合型、以CE和RO为主的发散型、以RO和AC为主的同化型、以CE和AE为主的顺应型[3]。顺应型学习风格的人动手能力强,敢于冒险,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善于制定并实施计划,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发散型学习风格的人思维开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收集信息并从多角度审视具体情况和问题,常采用感觉与观察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人感兴趣,喜欢集体活动;同化型学习风格的人善于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和主动性加工,通常对理论和抽象概念感兴趣,逻辑性较强,喜欢独立工作,善于解决推理性问题;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人则思维严谨,善于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通过演绎和推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适合完成技术性任务,不太擅长人际互动。
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2月,以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和五年制共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级临床专业七年制60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将2012级临床专业五年制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2.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将学生随机分组进行见习。试验组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组,即将具有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为一组,见习过程中,根据每组的学习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学习风格的评估采用1999 年第三版Kolb学习风格量表(Learning Style Inventory,3.0)[4]。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12题,学生对每个问题的4个选项依4 分、3分、2 分、1 分加以排序(不重复或漏填),4代表最符合,1代表最不符合。将学习过程的得分按4个环节分别汇总,然后在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点,最终得出学习过程偏好及学习风格类型[5-6]。
2.3评估指标 学习成绩:见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学习成绩为理论考核(以试卷方式进行)与临床考核(包括四诊方法、病历书写评分)的平均分。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总结不同的见习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综合素质:见习前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两组学生以自评方式对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沟通协调能力等进行评分,每项每人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
教学反馈: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试验组学生对以学习风格为基础的见习模式的体验和看法。
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 统计软件中的描述统计方法计算4种学习方式的分值,进而计算不同学习风格的人数。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关键词:医古文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2-02
医古文承载着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对个人专业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性。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形成语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为后续研读古医籍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医古文课程教学任务重,课时数较少,加之学生古文阅读能力良莠不齐,储备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对医古文兴趣不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医古文的兴趣与积极性,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医古文教学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串讲法。这种方法优势明显,有利于准确把握知识点,讲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尤其适合精讲课文。但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都采用这种教学法,很容易导致学生讲一课,懂一课,而对未讲文章较难理解。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投入学习和思考的效果,不利于医学生后续研读中医药经典原著和其他古医籍文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医古文教学的重点放到启发和诱导学生怎样学习医古文上面来,把学习医古文的方法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多动脑、动眼、动口、动笔、动手。对于重点课文,文义深奥的词句以老师“教”为主,进行逐字逐句精讲。而对于难度适中的文章则以学生“学”为主,老师主要起组织领导的作用。可以采取提问式、自由讨论式、学生主讲式等不同的形式。提问可以采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等多种形式。对于以学生“学”为主的课文,必须事先通知,让学生有一定的预习时间,事先尽量疏通繁体字的认识。如在学习《大医精诚》时,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作为大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文中对医生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如何做到“精”和“诚”?以此促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医学知识,同时又起到了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作用。也可学生间相互提问,如《病家两要说》,提问思考讨论:病家“两要”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认为该如何做才能解决好“两要”的问题?文中提出的良医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如何认识的?对病家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总之,改变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应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将情景激励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启发诱导式趣味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所选文章难易程度的不同,注意选择、穿插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一门课程,只有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医古文中古汉语字、词、句辩解颇多,也较难懂。教学中如一味地教字怎么读,词怎么辨,句怎么断,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枯燥乏味的字词句与医家的趣闻轶事、成语典故等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觉得津津有味,并逐渐对医古文产生兴趣。
如在讲解人物传记《扁鹊传》时,除了课本中涉及的医案之外,可以适当地补充讲解一些关于扁鹊行医的传奇故事,如扁鹊给母亲治病开的药方“人骨天降雨露水,二龙脱衣洗澡汤,黑鸡新生双黄蛋,淋过暴雨晒太阳”的故事等;讲《大医精诚》时,除了介绍医家董奉的事迹及高尚的品德,了解医学界的代名词“杏林”的含义及出处和悬壶济世的典故,还可借助视频介绍“感动中国”获选人物乡村医生周月华和大医胡佩兰的行医故事,既加深了学生对大医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会起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讲医著序文《〈温病条辨〉叙》,可借助电影《医痴叶天士》辅助教学,学生就会更详细直观地了解中医学温病学家代表人物叶天士的精湛医术、精博医理和中正医道;讲医古文里所涉及的相关病症或药物可借助视频或PPT,生动直观;在涉及中药名时,适量穿插一些中药名谜语猜谜或医药相关的趣味对联等。如此,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利于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医古文学习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及体会扁鹊的行医经过,在学习完《扁鹊传》之后,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一组合作讨论将《扁鹊传》改编成剧本并自主排练,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根据学生参与和表现情况,按5分制将分数纳入平时成绩中。繁体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弱项。教学中可开展繁简字比赛活动,扫清医古文阅读障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挑选100个医古文中常见的繁体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对应的简化字,所得分数按总分5分制折合纳入平时成绩中。通过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又便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得到充分的展现与锻练。
3 文学与医学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医古文是古汉语和中医药类专业知识的结合体。教授医古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古代医学典籍的能力和水平,为后续研读古代医籍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通过《医古文》课程的教学,在引领学生学习名家医学思想,继承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崇高的医德,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的基础之上,重在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古医籍阅读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承担《医古文》教学的教师,要么是中医类专业毕业,要么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老师讲解《医古文》时,便会侧重于所学专业或文学或医学,不能很好地兼顾传授文学与医学知识,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吸取古医籍精髓。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及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将现代医学文化和古代医学经典、文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达到医古文教学的目的。如讲《伤寒论》序,“夫天布五行,以\f;人A五常,以有五藏”,就要结合中医基础学的知识,给学生讲解“五行”、“五藏(脏)”相关知识。在讲授《不失人情论》时,既要从文学的角度讲“多歧亡羊”、“画饼充饥”、“车薪杯水”等成语典故及其含义,也要结合医学的知识讲解“五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佟本渥永镏幸剿讲的“五藏”与“七情”相关的医学知识。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曾为首届全国医古文师资班题词指出:“文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古文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1]只有将文学与医学相结合讲授,学生才能够在古汉语阅读能力和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方面都有所提高。
4 改革评价体系,以评促学
医古文课程传统的考核评价形式是“一张考卷定高下”的闭卷考试形式,这对提高学生医古文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显得过于简单和武断,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评价医古文学习效果应重在考核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文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表现的情况,也要注重最终笔试考试体现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考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也要考核医古文里所蕴含的中医药基础及文化知识,以更加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效果。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研读与临床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
【摘 要】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形态的集中反映。医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故中西医学从认知途径、思维方式、科研路径、技术方法、实践手段与发展理念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下面从1、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2、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5、结语等层面对中西医学文化背景、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各自优势进行比较和说明,旨在处理复杂性疑难类医学问题时能够拓展思维疆域迅速选择中西医优势所在,用优势学科进行最有效率的医学干预最终实现低成本医学选择。
【关键词】 文化;思维;哲学;医学;西医学;中医学;科研路径;比较;优势;趋势
由于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中西两种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国祖先以超越超凡和超验的医学哲学思维智慧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诞生之时就确立了人(生物)--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整体(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层级时空纵横思考,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由于中西医学文化思维哲学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医学体系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研究方向、科研路径、方法选择、技术手段、药物选材、治疗优势、防治理念、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的明显不同但各有优势。两者应相互借鉴促进与互补而不是相互排除和否定,尽管中西医学能真正相容与沟通还任重而道远,但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1、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文化有两大源流,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讲求主体与客体的相融,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下传承五千年而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时空选择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文化和科学的走向当然也包括中西医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因为他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它所使用的范畴便具有最一般最普遍的意义,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领域及其一切科学;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科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同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形态与路径有直接关系,东西方由于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共同护佑人类健康。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是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医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中医学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哲学指导及其理论构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均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化相同,第二象数思维相同,第三哲学观点相同,第四人文价值相同。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实象论哲学构建的,是象思维科学之结晶,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中西医尽管医学意义作用和根本目的趋同,但就是与西医学思维方法研究路径不同[1]。
2、 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
2.1.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不同 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文化是思维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母体,医学流派、哲学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故此,中西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都因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不同。
2.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以空间文化为逻辑开端的西方思维方式主要以逻辑(概念)思维为主,产生了还原论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种线性的既由点到面的思维,面对复杂性生命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局限。以时间文化为肇端的东方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产生了演绎推理与综合方法运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是一种立体的既多维度的思维,面对生命复杂巨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优势,可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与医学问题,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方法独特效率倍增优势凸显。
2.3.中西医学哲学基础的不同 哲学是科学的旗帜。西医学以实在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质既形下之器,运用的是白箱理论。中医学以实象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事既形上之道,运用的是黑箱理论。事实证明: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中医“象”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医理论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2],更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
2.4.中西医学研究方向的不同 西医属逻辑思维下的微观医学,研究方向沿着:生态—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无限细分;中医属形象思维下的产物,研究方向沿着:组织--器官--个体—生态—网络—社会—自然—宇宙宏观拓展;网络包括: 1.物质能量与信息网络。2.生命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3.形态结构与功能损伤。4.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5.阴阳状态。6.脏腑经络系统。7.气血津液分析等内容纵深思考有三焦辩证,横向广延有卫气营血辨证,全息纵横辩证有“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思维模型。为中医学整体辨证与调平、医学观察与哲学反思、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文化思维哲学与生命科研方法学基础。
2.5.中西医学科研路径的不同 西医学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使用实体模型进行实验的医学研究路径;中医学则以象思维科学为指导以人体组织器官为基础使用思维模型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医学研究路径。西医形成于600年前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 的欧洲物理化学崛起时期,是人类的物质文化产品登峰造极的时代属实验医学,使用的是实体模型,研究的是人体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以构成论为基础从事致病学研究看到的只有病;中医学产生于2500年前人类历史第一次文化复兴的中国春秋秦汉哲学成功之际,它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的时期属经验医学。使用的是思维模型,研究的是关系既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七情与人。以生成论为基础,从发病学角度切入,看到的总是人。
2.6. 中西医学方法选择的不同 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3]。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快速实现从医学、科学、哲学到真理的认知跃升。西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形质结构、化整为零、诊治分开、医药分开。它强调结构、局部、静态分析,以解决局部病灶为首务,把病和病人分割开来,中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司外踹内、以象测脏、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道器合一、医药合一。它强调功能、整体、动态观察,以协调整体关系为首务,认为局部病变是整体关系(阴阳)失调的局部表现,看的是有病的人,具有全息、实象、整体、系统、辩证、恒动思维特点,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揭示体现了真理性认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方法大道至简。
2.7.中西医学技术手段的不同 西医学必须借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作用于研究对象并不断取得进展,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才能保证学科运转和发展需要,因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和手段的外求,无疑诊疗成本同样随着投入增加而大幅度升高;中医学只要借助整体观念和哲学思辨等象思维科学成果就可以通过思维模型利用四诊合参和司外踹内技术随时随地进行诊疗,只要中医学主体不断进行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技术修为与训练充分发挥医者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任何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前提下,仍可保证学科高效率运转与发展,因其并不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而且是充分利用内求手段,所以更加彰显出中医诊疗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药物天然的低成本医学特点。
2.8.中西医学药物选材的不同 西医学因其还原与分析方法所用治疗工具大都是化学合成,所以结果必然导致物质对抗,化学物质的分解需要肝脏承担,排泄需要肾脏增加负担,长期使用不仅导致医源性疾病,最主要的是这种单靶点治疗药物不能解决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问题使西医学在处理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方面陷入了窘境;中医学以象测藏明辨阴阳之性质是中医学诊断的最高境界,所以选用自然界动物植物与矿物之偏性调平人体内阴阳之偏性就成了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所用药物自然天成可谓就地取材,又因其药食同源绿色天然且节能环保而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趋同性趋势而引起世界瞩目,特别是它系统思考整合调节整体调平的优势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所致的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无可替代作用明显。
2.9.中西医学治疗优势的不同 世上疾病千千万,外感内伤可类分。通过临床观察和比较,西医对病因明确,病原清楚,靶点单一,主要造成理化与形态学改变类疾病既外感病可谓一枝独秀,用抗生素消灭微生物病原体随属对抗与攻杀但效验绝佳,但随着抗菌素滥用其耐药性与抗药性亦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 中医学不仅对急慢性伤寒与温病类外感病作用独特,特别是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更是学验颇丰,其注重调解关系的学科内涵注定了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病多因素致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多维治疗靶标和一体多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与特长。
2.10.中西医学防治理念的不同 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所揭示的是人体生命的不同层面的规律,把防病祛病和保持健康作为终极目标。区别在于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中医把握的是个性的整体。西医所依靠的理论是抽象的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需要平台和规模必然消耗人财物力。而中医通过辨证加减很好地解决了个案的差异问题,通过三因制宜为个性化诊疗开辟了低成本医学道路;西医理论侧重于治疗学研究,而中医学研究更侧重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是致病的主因,治疗上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先安未受邪之地,调和失衡状态,而非对抗性、杀死病原的治疗方法。“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与自然相应,和合共生,西医将人视做解剖的器官,将疾病与患者的生命相分离,而中医则始终把病人当作一个与环境、宇宙相关的整体,将人的生命与健康当作其理论的中心与目的。而这种整体观念正是“人的医学”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全世界医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的分析比较及其各自优势探讨,不仅存在上述所论之不同,还存在中西医学的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认识、标准和评判体系的差异。
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工业化革命主要征服的是空间的话,那么信息化革命则主要征服的是时间,互联网的普及与延伸让偌大的世界顷刻之间变成了地球村,随着东学西渐和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中西医必将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与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医学以现代语言借助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复兴和空间文化的全球推动,迅速占领了世界医学空间,中医学象思维科学语境因难与西方的空间文化通约而遭遇尴尬。然而伴随着人类对医学的哲学反思和理性认知,不约而同的发现中医药学在处理复杂性医学问题中的真知与卓见,中医药象思维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经两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正在以无可辩驳的形象与自信对世界医学方向进行引领。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是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健康长寿治未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4]。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注重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体现了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和整体把握上;医药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为宗旨,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是其与一般自然科学的显著不同之处,中医药学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5]。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可以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把握中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人类对中医药学的使用与选择,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和当代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不断融入,必将对东方医学观的开拓和发展带来突破。
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 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西医学的构成论和致病学医学范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模式,他的单靶点对抗性的诊疗手段,在外感病盛行的时代可谓大显身手一枝独秀,然而在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则明显暴露出西医学诊疗思维的局限,理论明显滞后于临床,加之利益博弈、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追求医学功利,使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要 民生问题,加之以药养医引发过度医疗,不仅造成医源性疾病更使医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性价比严重失衡,公民的健康维护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收入增长水平和支付预期,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进步本来应该使就医成本大幅度削减,然而实践证明:西医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属高成本医学,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显现其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社会老龄化、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等卫生主题转换,对那些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集中涌现,特别是面对那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因素致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的复杂性内伤类患者更显力不从心,而中医用象思维构建的天人合一、医药合一、形神统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医学体系处理此类问题却得心应手优势凸显效验全面价格低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努力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6]。
5、结语 《现代医学概论》指出:“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科学不能适应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系统,生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涌现,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在保障全民健康中过于偏重单一病种的诊治和局部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整体,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物和手术,而忽视了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智慧,医疗技术发展失控,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浪费惊人,且好多疾病由于理论滞后临床乏术而进行着无效诊疗或安慰性治疗,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收入的承受能力加重了社会不公。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本体,人体作为整体存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面对复杂性内伤病防治,理应遵从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非线性、最优化原则,从中医的象思维科学入手,从《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切入,发挥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医学思维模型优势,彰显中医药学思维哲学与理论智慧。中医学以气一元论整体观和阴阳互化辩证观为认知途径,从宇宙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角度切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用中药之偏性调整人体之偏颇大道至简,所用方法与药物医药合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自然天成,能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可有效提高医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病人客体的自愈病能力,主客一起用中医药智慧努力实现复杂性疾病低成本诊疗调护及其养生长寿治未病医学目的,为患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群体创造出低成本最优化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普适的未来医学体系理性护佑人类健康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与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2月、10
[2]、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 —— 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j]《中国中医药报》科技教育版20__年9月19日第2997期
[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9.
[4]、张明雪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j]《中国中医药报》20__年10月27日第2429期
1现状与难点分析
1.1临床的高标准要求与实习医生独立诊疗能力差之间的矛盾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极强的临床医学,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走上临床后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意识和动手能力。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也是每一名医学生重要的实践场所,多学科、全面性的特点决定了急诊科是实习医生成长的快速通道。急诊科的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疾病的急迫性、疾病谱的广泛性、诊疗的时限性、病情变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医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获得病人完整的病情资料,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十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另外,社会保险的不健全,医患矛盾等社会因素[1],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行为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干扰。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对初上临床实习的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同时也常让学生感到茫然,甚至无从入手。之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常常感慨和抱怨实习医生能力差,是因为他们在学习阶段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怎样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怎样让医学生掌握现代急诊医学的内涵[3],怎样让学生尽快完成从一名实习生向一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的转变,是急诊医学教育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2中医急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中医急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并不长,教学模式大多继承传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往往单纯依靠教学大纲,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养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习惯,学习兴趣不高,但这样被动的状态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就很快原形毕露了,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主动思考能力更差,很难达到临床对实习医生的工作要求。自20世纪初美国哈佛医学院开始用案例教学法[4]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并取得良好效果后,近年来,华西医科大学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原理,设计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应用于二级主干学科的教学中,本教研室也应用CBS模式对中医急诊教学作出了尝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5]。但无论案例教学法还是CBS教学模式都有其不足之处,它们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主动性有较高的依赖,要求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而目前学生受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医患压力、还有感情恋爱压力等诸多压力的影响[6],对教师的工作很难做到从始至终的良好配合,结果常常是一部分同学觉得从这种教学法中受益匪浅,而另一部分同学则抱怨不习惯,没有头绪。另外,单纯的病案式教学或CBS教学也存在缺点,即它很难象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中医急诊学的高校教材也存在着内容更新缓慢的缺点,虽然以往的中医急诊学高校教材凝聚着老一辈医学教育者的心血和智慧,但急诊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知识更新换代快的现实要求。比如,2000年国际上第一部心肺复苏指南得到颁布和推广,2003年的普通高校十五规划教材还能跟得上要求,可到了2005年国际上第二部心肺复苏指南推广时,以前的教材就落后了,虽然2007年的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得到更新,但2010年又了第三部心肺复苏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再一次跟上国际的步伐。如此频繁的内容更新对教育者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够教会学生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中医急诊学的教学还受到学时不足的困扰,目前我校中医急诊学课堂授课为45学时,实习为18学时,如此少的学时造成教师只能选择一些急危重病作重点讲解,很大一部分内容还需要学生去自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很难把临床需要的内容全部涵盖进去,而另一方面是学生走上临床之后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综合而又复杂。因此,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把过去那些课堂教学的空白点,但又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急救流程、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在实习阶段补充进去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了。
2解决方法的探讨
2.1在理论课学习阶段采用案例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建立起急诊知识的整体框架。重视导论部分,全面介绍中医急诊的辨证特点,以及培养中医急诊思维和急救意识的重要性。在分章节的讲解中优化教学内容,既然无法短期内改变教学学时不足的矛盾,那就在有限的学时内尽量突出重点,做好扬弃取舍,优选内容,对临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层层剖析,不讲则已,既讲则透,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活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记住死的教条。其次把部分教学内容设置为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是医学教育的新趋势,通过对病案的模拟,鼓励和要求学生提问[7],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8]。在课堂教学阶段精选一部分病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病案的背景下,主动参与阅读、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模拟诊断和治疗、总结评价等环节的工作,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质疑学习,主动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病案中运用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寻找书本上没有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实用、贴近临床的辨证思维观。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思维的活跃度、灵敏度和主动性。
2.2在临床实习阶段和二级学科的教学中补充和强化教学内容
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干什么和从何入手,理论可以背得头头是道,但一遇到真实的患者没有按照教科书上生病就开始茫然不知所措,抓不住重点。因此有必要在临床实习阶段和二级学科的学习中补充和强化教学内容,安排或强化实用性强的急诊学讲座,强调急危重症教学,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比如安排实习学生参加急诊科每周进行的科内讲座,讲座由本科的三级医师轮流主持,每次1~2小时,选择题目的内容围绕着那些与学生初上临床密切相关、学生又渴望参与和了解的内容进行,如中医急诊辨证思维、中医急诊病历书写与医疗风险防范、医患沟通技巧、值班时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伦理学问题,针灸在急诊的应用、各种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高级生命支持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强化,或散在于临床各科的教学中,有些甚至在教学大纲中并无体现,而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从疾病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学会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另外,阶段的教学、实习内容也应该把如何拓展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临床处置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p#分页标题#e#
2.3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不同于三级医师查房,现实中临床带教老师往往陷于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中,不能或没有时间和精力把每一个病案都作出细致的分析和讲解,使教学查房常常混同于三级医师查房。将教学查房强化,在教学查房中与学生充分互动,通过对现实的病案讲解可以强化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案例式课堂教学和教学查房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求学生在面对病人前要充分了解目标病案,复习相关章节,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参与讨论。但案例式课堂教学最多只能做到对既往病案的模拟,而教学查房则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体验,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望闻问切等各种手段搜集资料,然后归纳总结,分析推理,处方论治。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临床思维的全过程。强化教学查房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提高自己的中医急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充分利用模拟器材进行临床实训教学
目前由于医疗环境的改变,医学生越来越难以在病人身上直接进行阳性体征的操作检查,更不要说急诊科经常遇到是危重病的抢救,实习医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容易被患者和患者家属所排斥。但临床技术又是练出来的,没有刻苦反复的训练,就没有扎实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在平时的急诊教学中充分利用模拟器材进行临床实训教学,医学生在模拟器材上的有效训练改善了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走上临床后抢救病人的自信心,学生有这样的自信心才能够在复杂的临床实践中彻底放开思维,逐步建立起急救意识,提高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和对危重病的处置能力。
2.5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学生过分重视考试分数是多年应试教育的恶果,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临床实战面前屡见不鲜。目前我校各临床教研室逐步推行的形成性评定方案是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有益改革,我们通过改革既往单一重视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定方案,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表现,病历书写,实训操作考核等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帮助学生转变应试思维,摆脱死记硬背,尽可能从临床应用出发,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各学科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让学生将基础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学生尽快完成从一名实习医生向一名合格而有经验的、具备独立处理急危重症能力的临床医生转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升中医药治疗急症的信心。
关键词:中医;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3-03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中医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四大经典。所谓“经典”,“经”字含有“经常之道”、“不容改变”之意,即是表示此四部经典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一切医理和医疗实践的根本依据。换言之,随着中医四部经典的成书,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和演变则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发挥和阐释。
事实上,中医与中国传统之哲学、科学乃是一体同源,自古即有“医易同源”、“岐黄源于道”之说。《易经》是古代先哲通过“取其象”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关于天、地、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宇宙自然观乃至生命科学观。如《易经系辞》中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古之圣人通过观察,将天地自然万物通过恰当的类比与归纳(即“象其物宜”),将纷繁多变的事物加以抽象和简化。所谓“道”即道理、原理,即事物现象背后所隐含的道理和规律。古人认为,唯有通过对一阴一阳的消长变化的认知,才可以对形而上的“道”进行把握和体认,进而达到“与天地准”,且“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的境界。
因此,《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并不是急于条分缕析地论述和分析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而是先要建立阴阳的观念,以阴阳的观念来分析和把握“形而上”之理――亦即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在规律。《内经》中即指出:
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
因为,如果不能够把握形而上的道,则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和病证中做出清晰不误的分别和诊断,因此有“治病必求于本”之说。所谓形而上的“道”,道即道理、原理,而“本”即是阴阳。阴阳是一对具有对立而统一属性的范畴,它是中医用以认知人体生命之“道”的工具,亦即是说,中医正是注重于考察人体生命所变化出多方面的对立的现象来认知其原理。又因为阴阳可以很好地统摄和归纳事物的状态、属性,使之简明,如寒热、表里、虚实等,都可以统摄于阴阳的观念中。换言之,阴阳的观念相当于公式,事物具体的表象都可以代入这一公式中来求解。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阐述一个形而上的道及阴阳的观念,则只是哲学,又与需要诉诸形而下的“器”的医学无关。中医理论认为,“神、气、精”即对应了人体生命从形而上之“道”以至于形而下之“器”,是人体生理的客观功能和现象。其中,“气”是沟通“神”(属无形的机制层面)与“精”(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属有形层面)的媒介,如《内经》中所言:“气合而有形”。“气”在中医之内涵亦非常之广,含有五脏之气、元气、卫气等等诸多内涵,但简而言之,亦可说“气”相当于有质无形的能量、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因而,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对气的探求便常常显得十分重要,诸如在中医的四诊中,望、闻、切三诊都与对“气”的探求直接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内经》同时对纷繁复杂的形而下的自然与人的生理揭示以“数”的道理。在中医的理论中,“数”――是将“气”的周流运行加以定量化、精确化的依据。在《内经》中说道: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关于“数”的原理又称术数,其中,“术”字含有技术和应用之意,即指若能通达“数理”,则可以将形而上的道应用于技术和实践的层面当中。在《易经》文化的体系中,包含有三个内涵,分别是理、象、数。而在中医的体系中,则可以说同时含有理、气、象、数四个内涵,“理”即是指形而上的道,“气”是借以化生万物的能量基础,“象”即是通过归纳和抽象事物的形象特征而来,亦可说是一种既抽象又具有图像式的思维方法,“数”则是对形而上到形而下之间的一种量的规定。《内经》中指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其中,“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明理者,他必须是既通晓阴阳,又明了术数。阴阳属于归纳之层面,术数则偏于推演。换言之,中医的思想可以说是暗含了归纳与演绎的结合,也又同时包含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数”的法则与西方的数学或数理逻辑不同,它所蕴含的思想是同中国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传统之“数”,不是单单纯粹的、无意义符号,而是同时包含有“象”和“理”在其中,所以它本身是具有“二维”乃至“三维”的向度。中医理论中常用到的通常是天干和地支(简称干支)的数理体系,干支的法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的系统,干支之数本身又可以与阴阳和五行相互配合,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推演计算的依据。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即是根据《内经》中的数理法则应用于疾病的传变和诊断中,将其具体化以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少阳、阳明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中预测疾病发展和变化的时间,就是应用了传统的数理法则来进行的计算和推演。
二、独特的认知方法
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和发展,中医的理论广受诟病的原因,缘于其形式上的神秘与玄学特质。事实上,中医理论之神秘,源于它的高度归纳和简化。南怀瑾曾提出,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中国上古时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展到最高点,可是其弊病,就是后世不知其所以然[1]。
另一方面,中医形式上的玄学特质,固然与它高度简化以至后世不知其所以然有关,同时亦源于它在认知方法上有别于西方实验科学。《内经》所建立的体系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部分是源于古代医家(即前文所述的“知道者”)在内证或慧观下所得到的关于对生命现象乃至天地自然的认识。这样一种“内证”的方法,是研究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今天的学界少有提及和讨论。它不同于西方科学依靠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的测量方法,需借助外部的观测仪器或对象,如西医学通过小白鼠的动物试验、解剖分析等。最原始的中医认知实践,部分是在古代医家(即《内经》所谓“知‘道’者”)处于虚静的慧观下对自身生理知觉和状态的观照及体悟而完成的,是一种“内证”的认知实践。中医博士刘力红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构建了中医理论。”[2]熊春锦亦提出:中国的慧观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直觉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性慧”运用的产物[3]。前文提到“医道同源”,亦是说它们在认知方法上有相通之处,如《老子》中指出: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由静而“观复”便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体察到事物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微细方面,也就是认识了人体生命之规律。这种“内证”的认知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实践者)的自我修身(心)的基础之上,既需要这个实践者能够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又需要能够修养道德、以德进道,即通过完善自身的“德”而体认于“道”。在《内经》中即指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二字,不是现代语境下狭义的社会公德或伦理。中医学中“道德”二字各有其意义,“道”即人体背后的原理、规律,“德”即生命的物质能量,即《老子》中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熊春锦亦指出,“道德”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道和德是人的本源,“德”蓄养着人体的精气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3]。如前文所述,“气”作为人体能量态的生命现象和动力,古代医家先哲通过对自身感觉的冷热、酸麻、痛痒等感知的体会和总结,使得中医这种内证和慧观成为可能。如《内经》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因此,古代医家的实践者(上古圣人)通过内证(即“论理”)的实践中对“气”与“阴阳”的把握,得到关于经脉、脏腑、穴位、气血乃至本草的药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个认识应当说是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而并非凭空思考或想象的产物,当然,我们亦可以说这是古代医家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假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求证认知的方法,中医在对人体的脏腑、经脉赋予五行、阴阳的内涵,是有其根据的。五行是对于纷繁复杂的物质自然世界直观认知基础上的归纳和抽象,其所代表的是五类属性,同时也代表五种功能,并非单独指狭义上的物质个体。《尚书・洪范》中将五行定义为: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代医家通过慧观而观察到,五脏在其功能态上各有其所主,其各个功能与五行的性质是相同一的,因此将其归结为一类。例如,当人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出现眩晕震颤等症状,即《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这一症状与风摇动树木在中医“象”的思维中是同一的,因而中医将肝与五行之木相对应,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另一方面,中医对五脏的定义,并不完全是狭义的器官结构,而是指代五种不同的功能,因而往往比西医所定义的器官概念下的五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例如,肾脏在中医中不单单指代肾盂这个泌尿器官,而是广泛的包含主管人体体液、排泄、生殖、骨骼等功能,它是一个功能系统的代称。
因此,如果将中医五行、五脏的观念简单地用现代常识加以理解,自然会造成莫名其妙的感觉和误会,认为中医同于玄学或伪科学,而事实上,这是由于其特有的认知方法和“象”的思维所致。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乃至五行之间互相转化的定义,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内核,后世历代医家都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前提或公理加以应用,而不会再去求证它。近年来,不少人就此而批判中医有关五行、阴阳等理论属于玄学,缺乏科学依据。在这里,笔者举出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eal Polanyi)的观点加以说明,波兰尼认为:科学观是这样成型的,每一个人之所以接受自身已有的科学知识,无非是由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信念体系,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历史中[4]。通过总结和反思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波兰尼认为科学离不开信念,信念即是对某一形而上的观念无条件地确信,并以其为向导而指引科学的实践。因此,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于信念,因为科学永远是在探求中以接近真理,但在这个探求的阶段中,若不依靠信念而接受一些尚未得到完全确证但却是最基础的东西,科学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中医学如此,西方科学也不例外。
三、从《伤寒论》论中医之科学性
由于《内经》理论兼有哲学化的特点,它以“形而上”统摄“形而下”的理论建立方式,其理论便内在地要求医者能够如《内经》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所谓“医者,意也”。至东汉张仲景通过发展《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理论,著有《伤寒杂病论》,集此前中医理论之大成。《伤寒论》将《内经》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创“六经辨证”之法。所谓“六经辨证”,简言之,即是六大分类的辨别方法,张仲景通过定义每一经病的主要症状和分辨方法,可以将临床纷繁多变的病症都纳入“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而其核心仍是阴阳的辨证,也正是由于始终不离对“本”(即阴阳)的把握,方使得中医在临床中始终以最简化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与治疗。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使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得以应用于临床的实践中,它们之间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与此同时,《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的诊断治病规范,使得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再仅仅依靠“医者意也”,而是有客观、具体和确定的法度规则可依,消解了《内经》理论的哲学化,使之独立分离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科学。
《伤寒论》所开创“理法方药”的辨证和临床医疗规范,已经包含了科学的内涵和要素。科学是以在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践(验)加以验证假说,若证据支持假说,则假说提升为理论,反之则否定假说。《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机制,正是从临床可直接并明确观察到的症状(或症候群),通过医者思维而分辨其为某一经的病症,然后只需依据“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遣方用药即可。患者服药后,若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或完全的好转,则证明了六经辨证理论(可看作一种假说)的正确。
换言之,《伤寒论》建立的辨证机制所追求的是,只要患者的症状一定,那么,不同的医生按照六经辨证的规则所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处方应当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实现了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
后世医家对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用药体系,对于其疗效常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肯定。可见,《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临床反复实践验证的。如清代陈修园说:“经方(即《伤寒论》之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5]从这一点上来说,将中医称之为科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而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的临床理论又经历了发展和变化,如药物归经、五脏和三焦辨证理论等,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看似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事实上却失去了《伤寒论》所建立的最直观的临床观察和检验的机制,使得中医在临床医疗实践上变成不同医家各执一端的局面,如清代徐灵胎认为:
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骋私见;迨乎前明,蹈袭元人绪余而已……如谓宋元所制之方,则其法可传者绝少,不合法而荒谬者甚多,岂可奉为典章?[5]
而发展至明清时期,“温病派”理论的产生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更大的制约,中医由原先“一剂知,二剂已”而逐渐成为“慢郎中”,由此,中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上都渐渐失去了客观和可靠的标准,使得中医在近百年来一直陷入科学与否的争论之中。
笔者认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在于《伤寒论》――部分清代以及近当代以来的名医亦都持此观点,因此,对于中医溯本求源乃至解决中医的科学性问题都应从其中寻找答案。《伤寒论》无论从诊断到治疗,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客观的经验事实做依据,因此,若简单地将中医批判为“伪科学”是片面武断和有失公允的。
因此,在科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互的今天,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医理论及其认知方法,并为之留一席之地。同时,回归中医的经典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之中多多求证,未尝是经不起验证的科学。笔者认为,这需要东西方各自的开诚布公,以及中国对于自身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感。相信若能如此,东西方之科学和文化都将得到互补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9.
[2]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
[3]熊春锦.道医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6,7,14.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杨永晓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直接进了医院当了儿科大夫。回忆那段坐诊的时间,他说:“虽然学的是中医,但是开的全是西药,迷茫得很,也不知道中医的出路在什么地方。”两年之后,他选择离开。先是在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设备公司美国爱尔康公司做销售,随后自己开公司做一家英国著名眼科公司在华东的总,把这家公司的产品从原来“非常糟糕”的水平拉到华东地区的行业第二名,他称那时候的收入相当可观。
有一天,杨永晓和朋友来到杭州的胡庆余堂中医博物馆,看着陈列在玻璃橱窗里珍贵的药材,感到中医这么美好而有价值的一门学说,如果就这么断在自己这么一代人手里实在说不过去。当时的时间点,也恰是中医最低迷的时段。杨永晓说,就是在那一刻他心里很自然地做了个决定―要继续走中医之路。“当时也积累了一些外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我就想,看看能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最正统传承的中医。”
杨永晓于是索性卖掉公司,去念了北京大学MBA,想在市场以及管理这方面再加以进修。2006那年的暑假,与杨永晓同班的同学们纷纷奔赴跨国公司、投行或者风投寻找实习,而他还在思忖着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很多事情就是在无心插柳的时候有了转机。杨永晓在读书前,手头还有以前做时留下的一批人造晶体、眼科器材以及药品,如果放在库房平白过期十分可惜。于是,杨永晓带着他发起成立的北大医疗队在当年9月去四川的藏区做白内障义诊手术,在平均海拔4100米高的四川省德格县佐钦做了18例更换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手术。
在藏区,他遇到另外一支志愿者的中医医疗队,这个医疗队的队长李辛后来成为他创办应象中医学堂的合伙人。李辛是中医,医术和外语都非常好,他的梦想是把他学到的中医知识都教给别人。 两个人有空就聊,很快理清思路,确定等杨永晓毕业以后回上海,通过中医门诊部这个形式开拓中医教育和培训的市场。
回到上海的时候,中医已经走过了谷底,有了方兴未艾的气象,市面上各种养生书的销路都非常好。当时杨永晓想直接开门诊部,但是因为并没有先例,卫生局的批文拿不下来。 他转而去做中医培训,本来是拟招收正规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授之以临床经验,传承中医。当时的情况是只有3个美国克罗拉多中医学院的洋学生愿意到应象来学习中医。不过,当时应象的员工连杨永晓和李辛也只有三个。
李辛和杨永晓为这三个洋学生的课程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上午上课,下午临床跟诊。下午的临床跟诊,是应象帮他们安排了上海最好的中医老师,按照个人的意愿,确定临床实战的方向,选定导师,紧锣密鼓地学。有基础的洋学生,勤奋、专注,加之各种专业的中医师资力量倾囊相授。实打实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三个洋学生满意而归,回到美国纷纷设立了自己的诊所。须知在国外开设的中医私人诊所,如果没有真材实料的医术,没有病人上门,那关门是早晚的事情。
第一次培训可说是皆大欢喜。李辛医生的一些病人和朋友提出要求,建议应象给他们一些中医的基础课程。于是,又开了一个班,教的内容是中医启蒙方面的内容,后来这个课程也就成了应象中医的经典课程―古典中医启蒙班。这时候,对应象观察多年的卫生局也给了学堂行医的批文。应象的运营总算是走上了正轨,既有学习部,也有门诊部;应象得以实施最初做一个纯中医教学和临床机构的理念,也得以施展。
应象在运营上的成功,归结于细节之美。既然杨永晓选择了用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一家中医机构,那么他就在制度和流程上做文章。应象内部管理的紧凑和严格在业内闻名。“我们一开始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有了错误之后,我们并不急着苛责谁,而是把问题追溯到流程上解决。”杨永晓介绍道。所以,现在应象的内部管理章程厚厚一叠,也就丝毫不足以为怪了。
比如,应象的药房流程及其严苛。坚持用农夫山泉熬药这还是眼睛可以看见的,而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是一包药熬制出来,20多道工序,往往是专人签字,决无纰漏,把用药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走到了极致。对杨永晓来说,学习部一直是倒贴着钱在做。“但是学习培训做了这么多年,传播的中医理念让数千人受益匪浅,我们把这个工作当做一个公益项目,虽然每年亏损十几万,但我们也不想停手。”杨永晓说道。
杨永晓说,很多人以为我们门诊部的病人流量肯定是从应象学员里来的。其实不然,很多学生学了一段时间的中医之后,不同程度的疾病通过自己改变生活方式而治愈了,亚健康的变成健康了,根本就跟我们门诊部说拜拜了,再也不来看病了。
大道至简,很多事情就是在于生活方式的一点改变。杨永晓给学员上课的时候,要求他们每天十点睡觉,坚持一个月,看看有什么改变。结果一个女学员来汇报说,脸上的斑逐渐淡化,后来几乎不见了。而静坐,在杨永晓看来,则会对自己有了更加敏感觉知。“尤其会感知自己的欲望,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从何处起,又从何处落?”他说,很多人处理不好和身边这个人、那个人的关系,其实归根结底是处理不好和自己的关系。
杨永晓见过好几例乳腺癌患者,都是那种万事求全的性格。但是,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正是这种对自己要求严格到一丝差错也不能有,反而造成了疾病的心理性原因呢?这样的例子,在应象学堂讲课的时候,几乎是信手拈来的。学员们也藉此,有了反思自己生命和人生的一个机缘。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东汉,出自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首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伤寒论》
这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书中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书中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