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1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奋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教学的成功与否,不是靠平时对学生的强制性,而是设法将枯燥乏味数学思想激活,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趣”就是采用多种方法,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始终怀着浓郁的感情、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自主地学习研究.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最终解决数学问题.下面就笔者在实施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谈点粗浅体会.

一、培养兴趣,积极参与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缺乏热情,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障碍,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调控好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我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手段,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把教材内容尽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给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广泛性和应用价值,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在祖国国防科学、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引发他们参与探索问题和发现规律的欲望.另一方面,我更注意师生的感情沟通,做到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尊师信道,大胆与教师共同研讨问题.例如在教学余弦定理时,我充分利用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本地资源―――武当山引入课题:

武当山是本地的旅游胜地,我们在山脚下看到最高山顶上的建筑是孔庙,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喜欢到那里许下自己的心愿.你知道孔庙所在的山有多高吗?若感兴趣的话试设计一个测量方案,用你的聪明才智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展示出来同学们就一片哗然,是啊,武当山多高,经常去却从来没有关注过?同学们一下子兴趣盎然,积极探究.

二、重视操作,调动参与

由于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的名词术语、定义法则、定理公式推导等,显得单调枯燥,抽象繁杂,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还因个别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数学基础差,很难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久而久之,对数学丧失信心,甚至厌学.

动手操作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观察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把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它有效的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中十分重视运用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调动学生参与.

如我在“无理数”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纸片剪裁出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两个正方形用剪、拼的方法组成一个大正方形,并提出问题:拼出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又是多少呢?接着剪裁出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继续要求同学们思考:这次剪拼出的大正方形,面积、边长又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计算,发现这类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用我们没有学过的一种数来表示,教师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再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同学们用纸片剪裁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将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把三个角的顶点拼到同一点处,此时同学们会惊喜地发现三个内角的和形成了一条直线,为精确起见,让同学们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证明自己的发现,接着引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定理.

三、优化课堂,促进参与

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即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正是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悉心挖掘教材,巧妙运用我校推广的“三段六环导学”教学模式,来优化课堂教学.

“三段”指围绕课堂中心,为落实“先学后教”,强调三个阶段,即课前师生的精心准备,课堂导学互动,课后巩固反思.“六环”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六个基本环节,即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导生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突出疑难;达标检测,反馈小结;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第2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积极性;效率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学中充斥着大量 “科学”而“无效”、“正确” 而“无用” 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是解决当前中学英语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迫切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 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全面提 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实践表明,实行新课改理念与课堂教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切实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 ,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教育策略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努力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 ,其基本精神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以“学”为重心,学生投入增加了,学生 自主性加强了,但仍然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方法指导,开拓学牛的智力源泉,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让学生 自行形成学习能力。教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 之以“渔”。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学习方面的差异性,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首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落实到每章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不断奋进的动力。对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为自己确定更高而自己又能达到的日标,并把学习目标主动落实到每堂课的学习过程中。

其次,对学生提出分层次要求。第一次学习某一新词时,要求基础不佳的学生能懂得大意,能从材料中把它找出来,可以做替换练习就行了;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正确理解意义,会造句,能表达;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要求他们找相同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并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到新东西。

三、教师需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

学习,尤其是像英语这样的外语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它是学好任何一门外

语的首要条件。

教师首先要有激情,对学生、对英语,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激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将自己的激情传递给学生,把自己对英语这一语言最具独特魅力的东西 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英语学习的热 爱,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其次,合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所设 置的情景灵活选择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 等多种直观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最后,让学生体验 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 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四、科学合理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取得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实现自我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积极性的巨大提高,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动机。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学习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盼学生感到英语大有学头,学习差 的学生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即使问题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应该用鼓励性的话来消除学生的惧怕紧张情绪,然后态度和蔼地指出错误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五、结束语

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者梦寐以求的期待。但教学无常,教法有章,我们理当在教学实践中加 强反思,不断寻找更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教学 策略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思想,使学生既扎扎实实打好物理知识基础又“学会”,而且“会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根据我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这样的课没有人爱听的,这样的课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三、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当前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惟美主义,华而不实的花架了,更有甚者出现一些课堂“作秀”,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难怪有的教师会说,“公开课是做出来给听课的教师看的,平时上课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学效果肯定得不到保证。”这话初听起来刺耳,但仔细一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

1.高效课堂应当是平实的。所谓平实,是指在教学中要讲求实在。实实在在地设计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奇”、“特”、“巧”等。

2.高效课堂应当是真实的。所谓真实,指的是还课堂的本来面目。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与合作学习,这是正确的,但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不能丢掉传统盲目追赶潮流而使课堂教学失却本真。

第4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因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一直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做法: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第5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谈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学生们愿意学习的最有力的推手。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寻求能够碰触到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们在课前导入教学时,就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教法,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只有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望才会增强。

二、培养能力,延伸学生发散性思维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的能力最终是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思维是指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多样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发散思维包括很多种:逆向思维、联系思维、直觉思考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课堂练习、组织活动等形式,通过把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规律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提出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充分建立其良好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未来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合作联系,拓宽知识的获取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这样枯燥乏味的方式已经被现代教学模式所摒弃。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要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分组相互合作学习就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分组合作教学是指把学生以不同的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进行思考讨论。这样的分组合作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相互促进,使得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例如,教师板书一道数学题,先不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商议,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有充分的参与,并且对研究的果进行初步的统一,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思维状态,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教师可以使所学问题及内容更加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通过教学案例把数学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例如:学校要建造一个容积是8立方米,深度是2米的长方形水池,如果池子的侧壁和底部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价格不一样,分别是120元每立方米和80元每立方米,那么修建这个水池需少要花费多少资金?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这需要学生通过构建数学公式来加以解决,计算出价格最低的最优方案,再比如如何计算出租车里程收费,如何计算住房面积等等。通过这样身边的例子,让学生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存在,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能够体会到应用数学的快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大家的周围,通过试验和演算以及在实际活动中去应用,进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应该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对思维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精心的设计,有效的讲课,科学地指导,能够把课堂教学与有效讲课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起来,真正来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6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重点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 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具有双面性,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所采用的方法。为了加强巩固,教师还可以借助有关教具在台上表演动作,让学生猜出是何职业的人。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印象。在单词掌握的基础上再分小组组织对话表演,这样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句型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各种情景,高度吸引学生无意注意,让他们在一定语境的特殊刺激下,进行模仿强化和熟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较为熟练的口语技能。能够不让学生意识到操练的操练语境,是创设的最为巧妙的语境。如在教与食品有关的句型时,教师一旦将食品搬到台上,学生便跃跃欲试,争取获得品尝的机会,句型的熟记便成为很容易的事。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觉得夸奖的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在学习上只要取得一点成就就想得到教师的评价,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引人注意的愿望。所以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特别是对学困生,你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是有优点的,从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而来。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比较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对于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回答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必要时教师予以启发帮助,这样才能建立教师的威信和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7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导入 英语课堂 策略

“导入”(lead in)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亦是英语课堂最基本的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它亦是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它所占的时间不多,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学习,完成“任务”。

一、“导入”的定义

“导入”(Lead in)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通过课堂最初5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呈现即将学习的内容,为进入课堂的下一个环节作好铺垫的教学活动。

二、“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所占的时间不多,比重不大,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它对一堂课能否顺利进行,学生能否清楚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能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些教师常常会忽视这个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像桥梁一样,它会将学生和教师的兴趣和注意力连到一起,并且让学生预备好开始学习,并做好心理准备;它能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将已学知识和将学内容联系起来,温故且知新;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它能使得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并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三、基于教材的任务型导入策略

(一)兴趣式导入

兴趣式导入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属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任务的导入。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例9A Unit2 Period l导入任务: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了解本单元的主题――颜色。在上课预备铃声响过之后,英语教师通过电脑投影播放了一段有关颜色的flash影片:“Red,Blue,Yellow,and Green stand.Red,Yellow,Blue,and Green Tum around……”播放完毕后,一道彩虹随即出现屏幕上,教师让学生来说出有七种颜色的彩虹,并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约3分钟),这样的导入立刻可以看到效果,动感十足的flash让学生心情愉悦,而教师问的问题让学生也乐于回答;相反,如果上课铃响后,师生简单的英语问候之后,教师直接问学生:“Boys and girls,have you ever seen rainbow in the sky?Can you tell the seven colors in order,Please?”(约2分钟)这样的效果恐怕就是不理想的,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随后跟进的课程学生也不能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环节。可见兴趣是每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起点,是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课堂初始时对学生情绪的调动非常重要,初始情绪起来了,整堂课也就活了。

(二)主体性导入

主体性导入是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例:Period 3,导入任务,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回忆、巩固上节课的阅读课内容。邀请5位穿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同学到讲台旁,让下面的同学提问他们why are you wearing red/blue/white/green/orange上面的同学依次回答,回答完毕后,上面的同学依次提问下面的同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台上台下的互动提问来复习上一节课的阅读内容(约4分钟)。此种方式导入一开始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气氛瞬时活跃了起来。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活跃课堂的唯一手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导入方是首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生活化导入

生活化导入是教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学生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课堂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其实也就是牢牢把握住了课堂节奏。学生的注意会自然促使他们学得更快,有效率的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戏剧中的“序幕”,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可以起到集中注意、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等作用。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实中求活,要将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英语课堂精心设计的导入,它既能抓住学生的心弦,又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建芳.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6.

[2]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06.1.

第8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学 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但是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样学和为什么学。这里根据笔者几年来教授高中英语课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1. 根据实际情况,直观导入

新课开始,根据所教内容的实际情况,教师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或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具引入教学,例如每册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这些插图也是教学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欣赏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讲授译林牛津版 Unit 3 Module1 Reading Dying to be thin ...时,教者是这样导入的:展示一张教者去英国学习时与英国家庭男主人和女主人的合影。)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You and two foreigners.

T: Whom do you think looks better, my hostess, my host or me? Why?

S: You looks better. Your host and hostess look too fat.

T: Can you give them some advice on how to lose weight?

S: go on a diet, take weight-loss pills, receive surgical treatment, work out in a gym ...

T: Today let’s read the three e-mails about Amy’s way of losing weight and side effects.

以教者照片展示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减肥的方式,从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融入课堂的参与意识。

2. 利用多媒体,动态导入

计算机的普及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便利。课本里有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被拍成了影视剧。课堂上播放几分钟的影片剪辑,可让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讲授Appreciating literature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T: Do you know any novelist? Who are they? For example: LuXun?

S: answer

T: Yes, very good. I know all of you have known about them. You’ve read lots of novelists. Charles Dickens, the novelist of 19th in England. He wrote books for children.

For example: novelists―workhouse―or―phan―starve

He is a novelist. In the workhouse, there are many orphans who are starving. From these key words, we can gu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T: Is it interesting?

S: No.

T: Then have you seen the film?

(切入录像剪辑《雾都孤儿》Oliver 在要一些吃的镜头。)

Go through the text, you may know more about it.

Are you ready? Read the text please.

老师采用复述的方法简要介绍课文的内容, 结合作者简介引出录像。剪辑恰到好处形象展示饥饿的场面,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把内在的情感外在化,有利于学生产生兴奋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

3. 因势利导,聊天导入

讲授译林牛津版Unit 2 Module 3 Reading English and its history时,教者是这样导入的:

T: Do you like English?

S: Yes, I do. / No, I don’t.

T: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earning English? What have you learned?

Tell students that they will learn a passage dealing with English and its history.

教者通过看似随意的对话,对学生已有知识加以激活,同时,为阅读文章主题的导入和进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

4. 激发求知欲,趣味导入

文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重要。教者在上课的时候就是这样导入的(译林牛津版

Unit 1 Module 8 Reading 4 Project Writing a film review: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2001)):

T: Play the video Harry Potter.

T: OK, stop here. What kind of literature?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it? Have you read Harry Potter? How about is the film?

S: It’s interesting and fantastic.

T: Do you know the writer? Please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pen the book and turn to P62.

当然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笑话及故事导入法、成语谚语及名人名言导入法、问题导入、游戏导入法及音乐导入法等等,为使课堂教学导入真正取得“贵在得法”的效果,具体使用时要注意以下策略。

4.1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明白老师将要讲什么,或与已学的内容或本堂课所教授的内容关联密切;导入方法和形式的作用,就是要使学生以高昂的热情,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入的情景要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体现学生进行英语交际实践的功能。

4.2导入要有紧密的关联性

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与新课重点相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导入作为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为延伸教学内容,深化课堂教学活动作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新内容起到预设和提示作用。

4.3导入要有强烈的直观性

教师的导语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直观的图片、视频、教具展示为基础,引入新知识,新概念,为深化课堂教学内涵作引导。通过直观教具的展示,师生间的互动,使短短几分钟的导入环节收到激其情,引其疑,促其思,提其趣的效果。

4.4导入要有感染的艺术性

一堂课好的导入能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能让学生产生“一见钟情”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创设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情景的艺术感染氛围,巧妙设计,语言精当,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示之以景,动之以情,师生互动的效应。

4.5导入要有新颖的多样性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兴趣规律,不断地变换方式,只要不离“题”,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实际效果,在内容和方法技巧作微调。尽量做到课课的有新奇,堂堂有别致,形成以生为主,以师主导,以导激趣,以趣怡情的教学氛围。教师以艺术的形式,唤起学生兴致,焕发学习热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 结束语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英语好学、易学。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进入角色,在教学活动中,把兴奋中心向探求新知识领域延伸、拓展,为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习潜能,提高课堂学效果作铺垫。

参考文献:

[1] 杨世黎. 再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12(07).

第9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

( 一) 分层教学理论

分层教学的提出历史悠久,自17 世纪中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就阐述了班级授课制。这种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知识范围,开始从原来的贵族教育逐渐平民化。很明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教师在一个教室同时教授几十个学生,按年龄编排班级,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学生,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着相同的学科,然后又以相同的测试接受统一评价,从而区分出成绩好与差的学生。这种方式有其利,也必有其弊。班级授课的优点是看到了学生的共性,缺点是顾不了学生的个性。到了19 世纪末期,有专家学者倡导按学力、成绩分班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以此来纠正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但是到了20 世纪40 年代时,这种教学形式遭到各种非议: 不够民主、容易造成对低能儿童的歧视。随着苏联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各国意识到科技落后产生的危险,加速进行尖端人才的培养,使得对上世纪的分组教学又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

( 二) 因材施教理论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也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为什么不能贤人三千呢? 究其原因则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的结果。孔子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将孔子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二程遗书卷十九》) 。这项教学原则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各类《教育学》论著中在论述教学原则时都一致将因材施教作为一项非常重要教学原则,成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涵义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当前,初中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对学习缺乏应有的耐性,如果教师仍然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教学,将难以有效推进现有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而形成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另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优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导致这些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好,能够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实施分层教学也能够促进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一些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三、实施分层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 一) 分层教学的差异性原则

探索分层教学,首先就要确定学生的差异。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我们通常把学生的差异划分为可变性差异和不变性差异。可变性差异是指学生在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不变性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方面、学科特长方面、兴趣爱好等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相对于可变性差异来说,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这些差异就成为学生的优势性差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特性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尽可能的做到学有所长。

( 二) 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原则

对分层教学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是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实施分层教学,要正确处理学生、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及时的进行解释和说明使他们意识到: 实施分层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划分层次。

( 三) 分层教学的主体性原则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的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要有一种民主、合作、平等的和谐关系,彻底改变那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一刀切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时,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尽可能的使全体学生融入到整个的学习活动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 四) 分层教学的激励性原则

成功的激励是从学生已有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动机和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争取更多的成功; 评价激励则是正确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寻找学生成功和进步,重点关注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进步和成功,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有适当的宽容。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编排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别进行不同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分层要灵活机动,随时调整( 可以半年一次或是两个月一次)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把学生调换到适合的层次,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 二) 采用相同的课标与教材实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同一个班级教学时,采用相同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把学生分为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记忆不得提升。

( 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