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筝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古老民族乐器。古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古筝原名为筝,史称秦筝,起源于我国春秋年代,战国时期在列国都有流传,尤其是在秦地(今陕西一带)古筝流行范围非常广泛。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代士大夫、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无不爱不释手。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城楼空城退兵,弹的就是古筝,悠然自得的古筝音乐击退了城外司马懿的千军万马,中国丰富的古筝文化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如今的古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逐渐被淡化了,已经成为了“边缘文化”。而今,国内外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传承和发扬古筝文化,这对于每一位音乐人来说当属义不容辞、时不我待。
在我国古代,古筝文化可以说是一度走上了繁荣昌盛、名家荟萃的地步,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之一。然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深入改革,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古筝文化也越来越面临着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冲击。我国自改革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纷纷涌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新兴文化有着通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对我国的青年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而反观我国的古筝文化,虽然长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音乐表达的高雅工具,但是在当今通俗的流行音乐大潮下,仍然难以生存。古筝文化备受冷落,成为了一种边缘性的小众文化。为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尽快拯救古筝文化,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流传下去。时至今日,古筝文化仍旧有很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
(一)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度低
自古以来,古筝文化就是“雅文化”,是“上等阶级”的专有文化,是“高山流水”。古筝的演奏通常是在皇家、诸侯、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之家举行。可以说,古筝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的“高雅文化”。然而,正是这种高雅的、“不接地气”的、“有仙人之气”的古筝文化在大众中普及程度很低。人们常常认为古筝“难学”“易忘”和“不中听”。面对这种普及度极低,无人学、学不会的处境,“不食人间烟火”的古筝文化好像并不打算向世人妥协,一直以虚静、幽静、淡静、深静为其音乐的语言表达和节奏韵律。其中,古筝文化有着丰富的哲理内涵,需要的是人们潜心的理解它、懂它,真正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世界的关注面更加广,但也更加的浅,对事物的视线停留时间和思考时间也很短。因此,古筝文化作为一种“慢热型文化”更加的受到冷落和难以寻觅知音。根据对各类人群的调查,有80%的人竟然完全不知道古筝是何物,有一些人听过古筝的名字却和古琴混为一谈。如果当今社会对古筝的形状、声音和弹奏的基本技法了无所知,那么,对于古筝文化的保护就无从谈起。古筝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是,在如今的社会“无人识货”“伯乐难求”“子期难遇”,这不能不说是古筝文化的悲哀,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种文化过于高雅,完全的“不食人间烟火”,那么,真的是难以传承。
(二)古筝文化缺少专业性人才
在我国的懂古筝、识古筝、爱古筝的人非常的少。即使在专业的音乐团体中,从事古筝艺术表演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有的一些只是兼职从事的,作为一种娱乐爱好,他们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商人、或者是公务员和上班族,但是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来说,这些人远远不够。古筝文化的传承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是专才。可惜的是,这种人才在全国非常的少。有的人才,他们或者是在高校从事古筝音乐的教学,或者是在研究所对古筝文化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大多不会选择以传承古筝文化作为自己的生计――也就是说不会把研究古筝作为一种主业,而是一种副业,业余的爱好而已。
在我国,每年的艺术招生考试中也会设置古筝科目,但是,其他的乐器考场都是场场爆满,而古筝的考场却无人问津。在社会上的音乐培训班,设置的有钢琴培训、吉他培训、打击乐培训,但是很少有古筝培训的。即使有古筝培训,那些培训老师也往往对古筝文化了解甚少,只是知晓一些基本的识谱和指法,懂的一些浅显的曲子而已。这种现状对古筝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古筝馆,它们往往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而且,它们的店铺多以出售古筝为目的,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常常是有心无力。
(三)古筝文化缺少传播媒介
在古筝文化难以为继的今天,仍有一些古筝艺术爱好者和古筝馆的传承人为了古筝的传承努力做着贡献。他们常常举行小型的古筝表演和古筝艺术交流会。但是,这种活动的规模实在太小,传播的渠道有限,很难对大众起到宣传的效果。而且,古筝的传承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他们举办的小型交流会,参会的都是古筝爱好者,是不必再争取的人群,只有通过媒介向外传播,使不了解、不认识古筝的人群了解古筝,了解它的文化和技巧,才是真正起到了传播的作用。
当今的大众传媒有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和报纸,这些媒介才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才是能够使得古筝传播更为广泛的介质。在通常的古装电影、电视剧中会有古筝演奏的画面,但是由于导演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古筝文化的不了解,会出现很多错误。常常是道具是古筝,背景音乐却是古琴;背景音乐是古筝,道具却是古琴。这种张冠李戴的状况,说明古筝文化在传承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二、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对策
(一)增强古筝文化的传播力度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程度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播的力度不强,传播度不够。在现代的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教育而已,还有很多的文化传播渠道,比如说:互联网、电视、报纸、期刊等等。这些传播媒介才是文化传播的主流,古筝文化要搭乘这些媒介的“快车”做到有效的广泛传播。
在古筝文化的交流会中,也应该注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所谓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指的是在古筝艺术演奏中,这些古筝的音乐曲调和乐响节奏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出去。这些媒介可以是口语媒介,可以是电子音频媒介,也可以是多媒体或者互联网媒介,只有能够做到古筝文化的传播,都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媒介。在高校的师生古筝演奏会中,可以做成视频或者是音响音像制品对广大的受众做到广泛的传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甚至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方式,促进大众对古筝文化的了解。
(二)开展古筝文化进校园活动
校园是青年的天地,是社会的未来。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谁取得了青年的信任和好感,谁就赢得的未来。青年人有活力,有文化,对古典传统文化有着文人、士大夫似的情怀。古筝文化要取得更广大的、更有持久性的传播,要开展走进校园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大学的音乐学院开设古筝专业,可以在初高中开展古筝文化社团。并且,在校园内举办古筝表演演奏会,通过教师和学校海报等做到文化宣传和推广,增加青年对古筝的了解和热爱。在古筝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赛,选拔优秀的后继人才,建立兴趣爱好团体,培育学生热爱古筝文化的兴趣和能力。
(三)古筝文化要做到与时俱进
古筝文化由于其“高雅”的特殊品味,造成了传承人才稀少,后继无人的局面。由于少有人传承,于是,它的活力和创造性很低。如今的古筝文化曲目,都是古代传统留下的曲目,少有现代的创作。这种窘境渐渐地把古筝文化变成了“古玩”“古董”,而不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一种文化要想存活,要想发展必须融入这个时代,仅靠研究学者的爱好和政府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古筝文化要“动起来”,要自己寻找出路,只有和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减低或者减少一点“高冷”的姿态,更多的和时代精神相激荡、相交流才能够取得发展。古筝文化也要创新,可以和相近的茶道和琴道交流融合,对原始的曲名音乐深入挖掘内在韵律,包容交流才能够突破自身的困境。
(四)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
古筝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要能够“养活”一批以此为生的古筝音乐制作人和文化传承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农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科技时代。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要和流行音乐一样有着完备的工业流程。
在当今的市场,文化已经是一种产业,只有把古筝文化做大做强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够有资金、有人力、有物力保障古筝文化。古筝文化也才能够得以传承。在音乐市场上,古筝文化有着一批爱好它的“静文化”和“慢文化”的音乐粉丝。在当今的时代,“高雅”音乐也可以走向大众。
三、结语
中国古筝文化在历史上一度繁荣昌盛,名家荟萃,是中国封建文化兴盛的代表性文化。如今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向世界敞开了窗口,而且在精神领域和文化生活方面也积极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而且这种交流正在不断加强和扩大。西方文化逐渐地与中国文化融合,并且掀起中国大众追捧的热潮,中国的文化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广大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娱乐性“通俗音乐”文化。迎合了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综上所述,古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人情怀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高山流水”的“雅文化”的典范。在当今的文化发展中,古筝文化受到了一些阻碍,遇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冷落,成为了小众文化。但是,只要增强文化传媒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在校园培育古筝文化传承人,在时代精神上做到有效的融合和创新,加快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就一定会有所突破和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古筝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5C040。
参考文献:
[1]李金博.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3,(11).
【关键词】南高洛“音乐会”;价值;问题;对策
南高洛音乐会所在的河北省沫水县南高洛村,至今仍保留比较完备的音乐会组织,古乐依托于音乐会生存,是音乐会的主要表演形式。南高洛音乐会不仅是一个乐队,同时还是一个乡村公益组织,他们的活动与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当地的民俗和民间信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音乐会是依附在宗族、宗教名义下的、以音乐艺术为手段,服务于社区仪式的民间组织,它由生活在同一社区环境中、有共同爱好的成员组成,有共同身份,对社区有共同义务。
一、南高洛音乐会的价值
1.历史传承价值
1.1南南高洛音乐会的乐谱、乐器、演奏、宝卷等以其民间的、口传的、活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和遗漏,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它的存在对于研究汉代鼓吹乐、唐宋词牌、元明戏曲、唐代寺院的变文有很高历史价值,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后山祭祖文化,当地的发展、风俗、风情。
1.2南高洛音乐会从事春节祈祥、后土朝拜、民间丧事等活动,是高洛村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的载体,承载着当地居民的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具有文化信息的传递作用。
2.科学认知价值
南高洛音乐会从产生、流传至今是对当地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它所存留的东西恰恰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科学发达程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研究的价值。
3.社会和谐价值
南高洛音乐会的有效传承能够很好地起到凝聚民心、讲究道德、弘扬正气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当地的人民平安、社会和谐。南高洛音乐会反映和表现了当地共同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凝聚力,促进共识和认同,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南高洛音乐会含有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展示并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促进当地合谐社会的建设。高洛音乐会至今己经接纳了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人士考察研究,充分发挥了国际交往作用,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和一谐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
联系沟通的粘合剂。
二、南高洛音乐会面临的问题
1.面临失传危险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是人的保护,传统艺人无疑是来自基层社区的文化遗产的实施者和传承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的活态载体。古乐面临失传危险。南高洛古乐的发展为何这样难,直接原因有三:首先是难学,古乐的基本乐谱是古老的“工尺”谱,但与工尺谱不同的是“只能口授不能笔记,”笔记只能传其骨不能传其肉。口授难度大,必须死记硬背,曲目繁多,难以记忆。因此,必须要从十几岁学起,一点点学,最快三年才能出班。其次是没有经济收入。世世代代属于群众自发组织的义务服务,没有经费保障。对于以农耕、打工为主的农民来说,物质生活是第一位的。最后是乐器难以置办。添制乐器、法物等都是会员们自己集资,因为使用的是半调,古乐会使用的乐器市场上难以买到,必须定做或自己制作。新成员在进行最初的学习时,首先要跟随老师傅学习韵谱,唱熟、牢记之后才被允许实际操作乐器,以减少对乐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冀中农村,这些乐器算得上是昂贵之物。乐器的置办和维修也是音乐会不小的开支。
2.资金问题
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古乐保护和开发的根本问题,在沫水县政府的保护发展方案中,初步的保护发展资金需要560万,但沫水县本身是一个省级贫困县,财政十分困难,能够自筹的资金有限,大部分需要申请省、市的支持,资金到位困难。
3.硬件设施破旧
音乐会活动场地“官房子”漏风漏雨,急需翻修,使用乐器陈旧,需要更新和添置,古曲谱本、众神像、桌围、吊挂、旗幅等文物也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复。
三、南高洛音乐会“原生态”的保护对策
1.加强普查、研究
通过广泛的调查、深入的考证和镇密的分析,对其高洛古乐的起始年代、沿革历史;乐器种类、乐器编制、乐器形制、音域、音关系、演奏特点及乐器制作年代、制作地点、制作人;曲目名称、产生年代、产生地及创作人、曲目的旋律特点及在古乐中的用途;记谱方法、特点、现存谱本情况;《宝卷》的种类、名称、来源、用途;各类神像、围帐、吊挂、旗幅的制作年代、样式、相关内容及传说;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年代、制作人、碑文内容。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认定,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准确的参考和依据。在此过程中,高校具有相当优势,例如西安音乐学院与长安古乐的结合。
2.加强保存
古乐的“活态”性,决定了其保存的必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古乐的保存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最主要的、也是最完整的保存方式就是对古乐的“活态”进行保存,即对传承人的保护。使古乐不失传。同时,借助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表演技艺、流程等进行记录、收集、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档案资料库。更新和添置乐器,修复古曲谱本、众神像、桌围、吊挂、旗蟠等文物。将所有普查情况、建档、文物史料入库,纳入微机管理,通过陈列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对资料和实物进行收藏、保管、维护、展示。
3.加强传播
要加强主导层面的传播,即在音乐会内的传承,纳西古乐的实践证明、一个高素质的传承人也是古乐良好发展的关键,继续鼓励家庭传承,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乐手送到大专院校委培;建立高洛古乐培训基地;聘请专家对古语乐手进行培训;对中小学生进行古乐知识讲座和乐器演奏培训,通过传承人讲习、授徒等方式,培养后继人才。要加强主体层面的传播,即在群众中的普及推广,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文化服务、产品开发等途径,以传单,展板、挂横幅、广播、电视媒体、高洛音乐网等宣传形式进行宣传。要注重典型人物、生动事迹和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当代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其地域性特点强调着民族文化教育内涵的特殊属性。然而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了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改革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包容力与适应力融合了包含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语言学习上,受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语文学科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语言因素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皆将会严重干扰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对此,应不断提高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特殊性影响因素的重视,通过有效地创新性改革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的尊重亦应当以对文化的尊重为体现。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实为宝贵的资产,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径强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最终作用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来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为了保证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我国各民族教育机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机构等等。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民族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所取得的成绩良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成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问题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束缚。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竞争便越来越激烈,加之当前发展形势的紧张,“高学历”成为了当前人才竞争的重要筹码。为了提高“竞争力”,各阶段学校都开始将所关注的重点放在“升学率”方面,导致作用于教学实践中便致使教学模式定格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框架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方语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所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异常丰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两者之间又具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因此有必要通过民族教育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然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体系完善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民族语文学科的开展也并没有将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课程的设置也是直接采用着引进或翻译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间架起了难以对接的鸿沟。而语文学科又凭借着人文属性承担着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这样的状况也就致使我国民族教育的问题越发明显。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应当迎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将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内容当中。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一直统一,民族地区语文基础课程的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积极作用。而从我国民族文化来看,具有着多样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必要对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视,将宏观领域的教育政策问题向学校内部进行转移,致力于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属性,对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充我国民族文化体系,同时更能够借此强化小学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少数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间的重要差异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之外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将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学语文学科课文的选择中适当引入当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等,并根据当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对具体文化进行融入,使民族语文基础课程切实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促进教学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势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难的必然趋势,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理论的普及上,更应当全面涵盖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切实发挥出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将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载体,确保课程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2]隗峰,姚元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
关键词: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建湖杂技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扎实培养杂技人才,大力打造杂技精品,积极创塑杂技品牌。作为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主要剧团的江苏省杂技团,其精品节目先后获全国文华奖、金菊奖、第十三届法国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获省级比赛奖项16余次,并两次登上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才培养显成效。近年来,作为建湖杂技传承的主要剧团――江苏省杂技团,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建湖杂技的传承发展储备后续力量。该团不仅内培师资,还在其他知名杂技团寻聘具有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掌握特殊尖端项目的教练授课,杂技学员的四项基本功取得了长足进步,节目效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新创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为建湖杂技的存续勃发蓄积力量。
(二)杂技惠民辐射广。据统计,2015年,建湖杂技全年完成“杂技村村到校校到”文化惠民演出288场次,完成周末剧场专场惠民演出41场次。并先后随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厅、盐城市政府等出访荷兰、哥伦比亚、特立尼达、文莱、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获得广泛好评。
(三)多管齐下塑品牌。近年来,江苏省杂技团突出创先争优打造精品力作,倾全团之力打造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中心商演27场次,打破了该剧场建成开放以来单一剧目演出场次、票务销售、盈利额度等多项纪录。演出期间《纽约时报》、《世界日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予以跟踪报道。2016年,创作了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并应邀参加了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演出。
二、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建湖杂技存在从业人数不断减少,从业意愿持续低迷等问题,在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品牌效应不明显。虽然建湖杂技在全国杂技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建湖县也曾多次举办烟花杂技节,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也对建湖杂技多次进行报道,但与河北吴桥、山东聊城相比,建湖杂技的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全国各级媒体宣传还相对较少,在《中国杂技史》一书中记载还不够详尽,作为南派代表,其还没有足够史料和重大的艺术活动和精品节目来作支撑。近年来,虽然建湖杂技有一些作品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又创排了两台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杂技剧目,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建湖杂技的品牌地位,但建湖杂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历史欠账多,品牌积淀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传承的过程中偏重与对传统技艺和项目的简单重复,紧扣时代脉搏和反映当下生活的精品力作仍然不多。
(二)庞布设施简陋。由于江苏省杂技团现有规模小,功能厅房缺陷,设施设备老化等因素,建湖杂技人才队伍难以壮大、人才结构难以优化、成熟演员难挽留、新学员难招收、高层次人才难引进、新剧目难研发。省杂技团现有两处训练房屋,占地面积小,设备老旧,均难以承载新时期学员培训要求,更无法适应现代杂技节目排练需要;食宿条件简陋,平均10位学员住在20平米的宿舍内,房间条件简陋,食堂面积窄小,难以容纳现有工作人员同时就餐;无演(学)员文化活动室和专用的文化课教室,30余名杂技学员分设两个年级,一、二年级在团会议室上课,三至六年级学员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无专业的音乐、舞美、道具、化妆等设计制作工作室,无专业工作人员,排练新作品时需要临时聘请、租用设备。
(三)杂技人才紧缺。21世纪以来,建湖县及周边地区杂技学员招生就已经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加,同时很多秀场、演艺公司通过高薪吸引凝聚优秀杂技人才,使得建湖当地杂技团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成熟演员的流失,对歌舞、戏剧影响较小,但对杂技而言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因杂技成熟演员所承担的节目角色和掌握的技艺能力是长年累月的积累练习的结果,流失一人,很可能导致已经成型的节(剧)目夭折。
(四)退役杂技演员分流难。退役杂技演员中只有少部分能够转岗做教练,大部分退役演员面临二次就业的困境。由于文化底子薄、知识基础差,杂技退役演员去向面狭窄,能够从事的第二职业可选择性较少。退役演员积压较多,杂技团也经济负担重、社会压力大。从这些演员身上折射出的困境,也会导致很多年轻演(学)员对自己今后的出路尤为担忧,此种现象的出现对杂技学员招收、队伍稳定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强建湖杂技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建湖杂技艺术,推进非遗文化更好创新与传承。针对目前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文化艺术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按照“条件具备、功能完备、管理集中”的原则,建设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完善基础条件,健全配套功能,对新建基础设施与建湖县文化艺术中心原有训练、演出、管理等施进行有效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体现新建设施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强化集中管理,充实演出训练、市场运营、后勤生活等管理力量,实现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
(二)加强杂技人才培养。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在职师资队伍的再教育。二要提升杂技学员文化水平。配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学设施,配备专职文化教师,夯实杂技学员文化基础。三要强化杂技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四要提升音乐、舞美、道具、化妆工作,构建专业化业务团队。五要以“江苏省杂技培训中心”为依托,及时制定招生培训规划,建立教学基地,使杂技传承人才的招生、培训、分配、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三)打造精品杂技节(剧)目。要重精品节目的研发、创新和包装,积极打造精品节(剧)目,充分发挥建湖杂技现有的1名国家级传承人和1名省级传承人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多方面专家综合研发,提高艺术实力,创新表演形式,丰富节(剧)目文化内涵。同时要以各类杂技团为载体,成立艺术研发机构,专门对节目进行加工、锤炼和提高,努力做到杂技节(剧)目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四)重抓大型赛事机遇。建湖杂技是盐城乃至江苏一项特色文化品牌,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也同样需要市场。因此,在打造精品节目的同时,必须全力抓住各类大赛机遇,e极主动主动参加省、国家和国际大赛,通过在各类赛事中积蓄力量,争得名次。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建湖杂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通过杂技更多更好地认识建湖,认识盐城乃至江苏。
(五)搜集整理杂技文物资料。为了推进杂技事业更加完美的发展和创新,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挖掘建湖深厚的人文内涵,应组织力量,抢救性地搜集、征集、整理建湖杂技散失在民间的历史文物、实物、照片资料等,重塑建湖杂技的历史,还原其真实的面貌,为组建淮杂博物馆积累丰富的史料。同时为建湖杂技的传承、展示、创作其它形色的文艺作品积聚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巩固“杂技之乡”的地位提供有力的佐证。
(六)借助“记忆工程”保护非遗文化。“记忆工程”及数字化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之举。应该充分利用“记忆工程”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传承人老艺人的采访采集、图文影音资料的数字化处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入建湖杂技发源地,追根寻源,收集建湖杂技的有关实物,道具、衣饰、舞台装置、家传用具、文字传承资料,杂技老艺人家谱等实物,掌握第一手资料,力争“多、古、全”,使“建湖杂技”的历史在直观上看得见、摸得着。
(七)建立杂技生态保护区。建湖杂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必须具有一批传承人队伍,除专业的杂技学校教育培训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民间团体以师带徒的传统惯例,直接培养传承人。同时,积极争取文化艺术部门的关心支持,不断推动建湖杂技10多个民间杂技团的发展,在专业的杂技学习教育培训和民间杂技团杂技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建湖杂技生态保护区,努力使保护区成为所有杂技艺人和民间团体集聚区、南派杂技的传承区。
(八)打造杂技文化产业。要将建湖杂技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除了建湖杂技本身的内涵发掘之外,还必须做好品牌的外延拓展工作,积极打造建湖杂技文化产业园。逐步在产业园区设立杂技大剧院、杂技博物馆、展览馆、杂技工业产业园、服装道具制作基地,力争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杂技艺术大赛,举行杂技汇演、展演,把杂技的历史发展、节目研发、传承保护、生产和演出等有机集中于杂技文化产业园中,使之成为具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发展交流基地、特色文化传承基地、世界杂技竞技基地。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J]. 池丽焕.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4).
[2]中国杂技的起源与形成[J]. 孟庆斌.文史杂志.2001(05).
[3]新时代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弘扬[J]. 周小衡.杂技与魔术.2014(06).
[4]创新视域下的现代杂技艺术发展探究[J]. 祁海洪.戏剧之家.2015(11).
[5]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评究[J]. 许军,许仁.戏剧之家.2015(13).
[6]谈杂技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意识[J]. 许顺奎.戏剧之家.2015(14).
[7]让杂技走近观众走向市场 诠释传统文化新魅力――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对杂技艺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余帅.杂技与魔术.2014(0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闾山满族剪纸;满族文化;保护;发展
一、闾山满族剪纸的起源
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满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族剪纸为载体传承至今。闾山满族剪纸流传于辽西锦州市北镇医巫闾山地区,记录了医巫闾山地区从原始社会至今,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目前保存较好的满族文化元素之一。在历史的积淀中,闾山满族剪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蕴含着大量关于满族信仰、风俗、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不但是表现满族原始的自然神、始祖神、生殖崇拜等萨满文化的主要形式,还是研究满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史料。闾山满族剪纸在当地的满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民俗方面。清朝中期以前,满族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立性,自成一派,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并不能够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清朝灭亡之后,贵族阶层的文化大多随之消亡。因此,满族文化的代表不再由帝王和贵族阶层所决定,平民百姓的文化成为满族文化的象征与符号。由此开始,剪纸艺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闾山满族剪纸存在于满族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它不仅是各种节日和祭祀活动烘托氛围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如窗花、喜花、祭树等,还是服装、鞋帽上的刺绣图样。早期剪纸技艺主要依靠家族内传承的方式延续,通常由家中年长女性传授给年轻一代,与此同时蕴含于剪纸技艺之中的民族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等也得以传承。
二、闾山满族剪纸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闾山满族剪纸虽历史悠久且多存在于满族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化的变迁,闾山满族剪纸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丧失活力并逐渐走向没落,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甚至出现断代现象、公众认知匮乏、实用价值降低、传播方法老套、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着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
(一)传承人断代
据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可知,我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3岁,其中40岁以下传承人占比不足1%,与之相对的,60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达58.3%。②由此可见,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及“断代”现象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极大改变,抛开计划生育政策不谈,“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也早已被摒弃。因此在如今时代背景下,闾山满族剪纸仍以极具满族特色的生殖繁衍崇拜、山林文化等萨满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实在不能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关注,年轻人普遍认为其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创新。目前,闾山满族剪纸尚有汪秀霞等十余家谱系仍在传承延续,但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赵志国等人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5岁。随着老一代手艺人逐渐逝去,闾山满族剪纸后继乏人。
(二)公众认知匮乏
据《中国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并不高,且一些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管理和宣传工作乏善可陈,由此导致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存在的重要性的认知十分匮乏。在闾山满族剪纸的生地和周围城镇,由于宣传不到位和公众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并不知道“非遗”是什么,更不清楚他们随手剪出的图样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是将剪纸作为爱好或是一种活计。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了解,对文化传承的不关注,使得他们很难积极参与到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和发展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产生,若想在民间发展,就需要在民间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如果脱离了公众广泛、积极地支持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就变成了空谈。因此,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是闾山满族剪纸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三)实用价值降低
文化的价值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才得以体现的。“艺术源于生活”,许多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从无到有并到达巅峰,是因为在起源时期,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百姓生活,满足人的需求。历史上,闾山满族剪纸的确存在于满族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作为祭祀、婚嫁、节日等活动的文化符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但随着时展和满汉民族融合,百姓需求发生改变,许多满族文化和礼仪都被逐渐淡化,并且工业化生产出的产品,如窗花、喜花等价格更为低廉,样式更为新颖。其次,在现代社会,除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之外,满族人在着装方面与汉族人无异。因此,闾山满族剪纸作为服装、鞋帽的刺绣图样的实用价值也基本被削弱。实用价值被削弱意味着文化与生活脱节,失去社会黏性,人们对其传承和保护热情必然也大打折扣。
(四)传播方法老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关键在于传播,而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只有通过选择恰当的传播方式和媒介让非遗文化走出其生地、进入大众视野才能使其获得更高关注度,进而解决受众数量少、文化影响力不足和发展效果不佳的问题。在闾山脚下的北镇市,有300多名满族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他们常年在附近的乡镇、城市弘扬闾山满族文化,传播剪纸艺术。2003年,10位满族民间艺人成立了闾山满族剪纸协会。在成立至今的十多年间,协会多次走进社区、高校、军营等地传播剪纸技艺。协会虽自发开展多项传播活动,但是这种线下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地域局限,传播范围仅覆盖北镇市周边城镇。另外,闾山满族剪纸的线上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线下传播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传播方式使得闾山满族剪纸未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知名度。
(五)专项经费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或乡村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经费不足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普遍问题,非遗生地的政府财政支出方面投入有限。没有资金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陷入困境。闾山满族剪纸存在于村镇当中,村镇贫困落后,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没有余力,只能依靠市政府拨款。然而,近些年辽宁省经济在全国排名迅速下滑,锦州市由于产业结构不符合发展需求,经济发展缓慢,难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据调查而知,当地文化部门多次向市政府申请项目资助,都未得到回应,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经费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没有经费的保障,各项活动无法开展。即便满足其他的传承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寸步难行。
三、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闾山满族剪纸,就必须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探索出顺应时展趋势并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使得闾山满族剪纸重焕生机。
(一)吸引年轻群体,弥补年龄断层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键,而年轻人是非遗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促使其产生保护和传承意愿,解决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甚至是断代问题,让非遗获得持久生命力。多年间,闾山满族剪纸协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学生群体传播剪纸技艺,以解决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但笔者认为,就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大多数人都是在被动学习,因为学业压力而被迫放弃很多个人兴趣爱好。因此,通过开设课程或强迫参加活动的方式,一味地向其灌输传承的重要意义只会引起学生反感,不如将闾山满族剪纸的特色结合满族文化制作成各种符合年轻人审美动画作品或益智类游戏,使其主动接受非遗文化并加以探索、创造和发展。
(二)加强非遗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2017年,由锦州市政府筹划并投资的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成。该基地虽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名单,但其在公众之中却鲜少为人所知,并未实现其“传习有场所”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开展的目标。为使基地实现其目标,真正发挥作用,政府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一方面,政府应当宣传基地建设,展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一方面,政府以成立非遗传承基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及措施,以提高公众认知。在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的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当地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一定宣传能力且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公众之间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意义。
(三)顺应潮流趋势,提高实用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是摆放在展馆里的文物,想要不被遗忘,那就必须要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应时展潮流,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近年来,我国掀起一阵“国潮热”,许多设计师会选择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设计的产品之中,服饰品类中最成功的就属出现在纽约时装周的中国李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独特风采。闾山满族剪纸作为满族服饰的刺绣图样,其实用价值随着满汉民族融合而大大降低,可以尝试搭上国潮发展的顺风车,联系服装生产厂商将刺绣图样融入服饰之中,并加以改良,建立独具特色的个人品牌,重新找回其实用价值,并以此为平台创造经济价值,为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四)善用新兴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受众的视野也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变到新媒体,不同年龄段、地区的受众都会接触到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因此要想让闾山满族剪纸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并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循时展趋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拓宽传播渠道,从而摆脱老套的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局限。依靠新媒体传播不仅可以突破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的局限,还可以有效改变人们参与非遗传播的方式,如: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可以增强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即时互动,使受众拥有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另外,鼓励受众转变身份,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注册闾山满族剪纸自媒体账号,借助自媒体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将闾山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生产过程等融合在原创的图文、视频作品之中传播出去,为非遗保护和发展增添动力。
(五)整合产业资源,建立财力保障
为了减轻对政府专项资金的依赖,摆脱由于经费不足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增强非遗自身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根据锦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锦州市将落实市委确定的“五大工程”,其中提到了“北镇、义县环闾山旅游路建设”。这项建设为闾山满族剪纸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剪纸与旅游业对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进行旅游产品销售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同时获取经济收入,建立财力保障。
四、结语
>> 城市更新与改造问题探讨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及措施 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当前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浅谈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文化经济导向的城市更新:问题、模式与机制 城市更新与民族建筑的研究 城市更新的公共理性与文化内涵 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的和谐共生 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城市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作用与角色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更新与文脉延续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再生 城市更新的实例分析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造 浅谈城市更新的技术实践 杭州城市更新的研究介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王世福,沈爽婷.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5(3):22-27.
巴内翰.城市街区的解体:从奥斯曼到勒・柯布西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陈恒,鲍红信.城市美化与美化城市――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为考察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9-65.
William H,Wilson.The CityBeautiul Movement[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柯林・罗.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摘要:公示语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郑州航空港作
>> 郑州航空港区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现状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产业选择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融资体系创新研究 高职教育助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国际航空物流问题研究 实现郑州航空港区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基于信息化的郑州航空港区物流模式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的研究 郑州航空港区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研究 郑州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及对策 促进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物流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研究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div=-1.
[2]大河.公园名字翻译错误被小学生指出[EB/OL].(2012-10-16)[2016-12-28]..
[5]HORNBY A 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6th ed.Oxfora:The Commercial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600.
[6]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政策法规室.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23.
【关键词】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社区开发对策
山东省中部的淄博市周村区,有一条铺满青石板的路,路边皆是明清时期古色古香的店铺,店铺安坐着一位或几位手工艺人。古村外面立着“天下第一村”的牌坊,牌坊上的颜色已经有些消褪,但依旧巍峨矗立,依旧在今天散发着它不变的魅力。周村古商城,一个在风雨沧桑中依旧不变的古镇,总留给世界太多的问题,太多的思考。
一、周村古街民俗文化资源概况
周村古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根据实际考察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把周村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建筑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它能够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各时期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山东淄博周村的古文化街的实地考察,我们也见识到了许多的关于古街的古建筑民俗文化。许多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都保留了建筑的本色,十分古色古香。大都保持了自身的风格。身在其中,会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沉浸其中,仿佛能感受的到周村古街的先人们的悠然的生活态度。如果可以,真的想在其中停留多些时间。
淄博周村大街除了各种古代建筑以外,还有就是数不清的玉器店、石艺店、古玩店和服饰店。当然最多的店面还是周村烧饼。周村的烧饼店,许多都是现场做工,供游客来观看。许多的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感受亲自做周村烧饼的乐趣。现在,周村烧饼,对于周村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美食,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走在周村大街上,漫步其中,不远处就会有一家周村烧饼的店面,许多热心的商家还会让你品尝,第一次走进周村大街,也是第一次在周村古街品尝到周村烧饼。很多时候,还未进到店铺,就已经被烧饼的香味深深地吸引到了。所以,对于周村人来说,烧饼真的是一种凝聚许多文化因子的美食,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资源。
现在,大部分古街人民还在继续传承先人关于烧饼的做法,无形之中会将古街的物质文化资源发扬光大,这既是古街人民的物质财富又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现在淄博周村的烧饼已经走向了全国,在市场中很有吸引力,希望周村的这一物质文化资源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二、目前周村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困扰周村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权问题。周村保护工作难以进行的很大原因就是大部分建筑是属于个人私有财产,而进行建筑的修补工作需要大量的经济财产支持。然而大部分村民并不能一时间拿出如此多的财产。如果寻找政府的帮助,一方面周村有太多这样的急需修缮的建筑,政府财政方面可能一时间不能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另一方面,建筑群仍是归私人所占有,用公共财产去给私人财产提供支持,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很多政府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那就是回收建筑的所有权,使其归为公共财产,这样修缮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想统筹建设周村和新村,就要明白它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各自有哪些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周村的名声吸引游客,而让新村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服务于前来的游客们,充分做好前后的衔接,两全其美,各有所得。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古村原有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特性,充分开发特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对新村建设做好规划,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完善旅游的基础设施,衣食住行等方面药要格外重视,当然还有纪念品等等。同时,这些设施应建在新村,避免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而影响其文化氛围。
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会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现如今我国的村镇基础设施发展并不令人乐观,造成了城乡生活差异大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当地政府并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真正当作重点工作抓起来,缺乏管理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没有得到保障,只是进行无关痛痒的小修小补,临时性支持较多而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导致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要想缩小城乡差别,就要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如公路建设,网络建设,饮水保障等。
三、周村民俗与社区保护对策
(一)维持周村的整体风貌,对部分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
首先,对当地的建筑的数量,破损的程度以及如果修缮需要的资金和工作量等进行仔细调查,登记在册,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古村落的建设拿出具体修缮方案。一方面要尽量保留原有的风貌,在此条件下就要求我们尽量采用与原来相似的材料和技艺,维持原有的外观;另一方面,要着重对内部设施如水电网络停车位等进行改善,满足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另外,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措施,在结合周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尽量不使村落闲置。
(二)亮出周村古商城古街道名片,提高知名度
周村古街文化资源丰富,大染坊、旱码头等影视资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此外还有杨家大院、状元府、魁星阁、民俗展览馆、艺术博物馆等实体建筑,这些都是周村的名片,是能够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财富。要善于抓住细节,处理好细节,对照片、文献、口述历史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保存。
面对周村古街群众性参与的文化活动缺乏的现状,在周村景区,我们可以增加参与性项目和举办多样文化交流活动,进而活跃古商城氛围;通过报刊、互联网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创意周村文化广告以扩大古商城影响。顺应时代号召,将周村古街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如鲁商精神的研究宣传,周村烧饼历史展示。此外要注重不断提高周村古商城旅游服务质量,创新开发旅游产品,引进国内外老字号品牌,实施精品战略,尽最大努力把周村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文化自信。
(三)出台保护规划编制,处理好古街与周边社区关系
古街与周边社区开发的矛盾显现出来。要实现周村古街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地政府除了要加大宣传,注重提高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之外,还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有序规划。
(四)构建生态博物馆,积极面向广大青少年
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法国。此后,作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概念,其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大影响。生态博物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机关和本土居民共同设想、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经营的一种实用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人们将文化遗产转移到一个特定的实体建筑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要保护的这些文化遗产脱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同时也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最初环境。而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它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之上:将文化遗产原滋原味发展,将其最初的面貌保留在它所处的社区及环境中。
走在曲折悠长的周村大街上,你会发现两侧的店铺招牌格外醒目,一旦走进各个商铺,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如丝绸店、瓷器店、木雕店等会吸引无数游客。但也存在不少店铺商品重样、现代化过强问题。为吸引更多游客,周村古街可以借鉴台儿庄古城做法,所售商品种类要确保多样性,以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为主,虽然设计变了,但是工艺不变。通过不断融入现代气息,满足现代人喜好,促进周村古街向这一正确方向发展。要加大对古老手工艺传承人的扶持与鼓励,做好宣传,促使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此外要尽可能减少与社区及周边环境的冲突,将周村古街的发展融入城市化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一点,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在青年,重任在青年,周村政府要积极联合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周村古街参观学习,进行社会实践等,借鉴朱家峪古村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周村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创新理念。
四、淄博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展望
古村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文化,在古村落的保护和社区的开发过程中,依照其自身的优势对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周村古街独特的品牌,并依据古街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增强古街的独特性。社区的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不可避免,但是社区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古村落的历史遗迹及文化传统带来损害,对现在的古街造成不良影响。掌握开发力度,重在保护合理开发,从古街当地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减少对古村古街的破坏。淄博周村古街如何在文化传承和社区文化的开发中彰显自身特色,与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的热烈拥护和强烈的责任感不能分割。在对古街民俗文化保护和社区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彰显古街鲜明文化特色,增强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村落的民俗,领悟到古村落的精神价值,感悟广大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国劳动人民不怕劳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保护古村落民俗文化与合理开发社区是一件利在当前、泽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也是塑造民族个性与品格的重要环节,让我们高举保护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对古村落民俗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社区,使得古村落能够继续散发生机与光芒。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北方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罗杨.守望古村落[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3]王恬.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现有古村落的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研究――以淄博周村古街为例。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是将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精神和智慧结晶。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至此注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得到了推进。但是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为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音乐对人的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开拓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音乐能够使得当地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但是,在农村的中小学学校中,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很好的理解。学校管理部门、老师和同学们没有对音乐教育进行充分的理解,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忽略音乐教学中的实质能力的培养。比较偏远的地区在受到条件的限制下,更是认为音乐上的花费是一种不必要的支出。这种落后的音乐教育观念,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孩子全面成长。
1.2 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很多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而仅仅是担任语文或者数学等课程的老师兼职负责,这些老师对音乐知识没有很好的了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很多音乐器材不懂得如何使用,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比较大的制约。而且有些老师甚至将音乐课程当成了唱歌课,简单地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教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不能将音乐技能和知识进行传授,使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不能得到良好的提高。
1.3 教育模式落后
现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是对传统的比较落后的内容进行传授,有些歌曲比较久远,与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相脱节,不能使得学生进行很好的呼应,对学生深刻的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产生不利影响。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够对学生音乐的需求进行满足,使得学生积极性不能提高。
1.4 学校设备陈旧
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相应设备的支持,农村中小学中严重的缺乏教学设备。有些小学中甚至只有简单的几件风琴,而且还没有准确的音律,也不存在专门的音乐教师,有些学校只是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进行音乐的教学,影响音乐课的充分进行,还会对附近班级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简单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老师使用,使得存放多年的设备将近毁损。拥有一定设备的学校,也只是在指定的日期可以使用。
2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相关解决对策
2.1 转变教育理念
农村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学校灌输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考核指标的设定来对其进行考核,检查和敦促农村中小学学习音乐的教育情况。学校领导要鼓励音乐老师计划和制定课程规划,为音乐教育方面提供相关支持、使得老师对音乐教育有充足的认识,重视教学工作、向学生传输音乐课的重要性的理念,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教学措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2 改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学校中应当尽量避免将数学或者语文等老师作为音乐课的兼职代课老师,采取措施解决音乐教师的缺乏问题。学校要对音乐老师进行重视,提供相应的条件,使得好的音乐老师被保留住。同时,要引进对音乐知识掌握良好的老师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对音乐老师进行定期的培养,让老师自觉的改善教学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加强老师对新的音乐课程的培训,使得他们的教学水平与现今的教学要求相适应。
2.3 因材施教
在农村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充分的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利用。将当地的文化贯穿到音乐教育中,不但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音乐中的文化气息,还能够使得当地的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同时丰富了音乐课程。将原汁原味的农村特有艺术添加到音乐课堂上,使得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对音乐有更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2.4 引进先进设备
教学设备对音乐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音乐设备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学校应当对设备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所需要的设备投资要积极进行,保证音乐课的良好进行。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学校要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保证教室的良好隔音效果,能够使得老师和同学在音乐学习中不用担心对其他课程产生影响。
3 结论
音乐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众多人员的共同努力。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音乐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进行,为了使得音乐教育与教育要求相吻合,要对教育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保证音乐教育工作的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涵.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25.
[2]田莉莉.邱小健.农村中小学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