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茶知识与茶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知识与茶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知识与茶文化

第1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茶语言现象,阐释茶文化对国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影响,揭示茶的精神和品性影响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具、婚姻、宗法、政治、价值和伦理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茶文化的民族特性,拓宽茶文化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围。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茶文化;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概念合成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①重视心理感知,人们的概念系统是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形成的。②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语言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外语界和汉语界先后出版大量论著,形成了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分支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心理、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交叉学科的研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水融,语言是一种生物文化生态龛,是一种社会习俗,承载了文化信息符号,而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的文化管轨制约着不同的语言,语言具有民族性。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语言和文化结合,为茶文化的研究增加新的视角,拓宽研究范围。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物质层次

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隐喻理论不仅在语言里,也根植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隐喻投射是具体源域对抽象模糊的目标域的跨域投射,使抽象事物易于理解。认知转喻理论是“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连接。“穿越型连接”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连接,内向型是初始域,即事物的中心知识,③如“我买了本鲁迅”,“鲁迅”作为人的生理特征(身高、肤色、性别、国籍和职业等)属于认知转喻“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而“鲁迅的书”是外向型。概念合成是产生新义和概念压缩的基本心理活动,基本运行机制是在输入空间中建立部分匹配,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心理空间中,是形成思想和语言的必要条件。①文化的物质层次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具有获取功能和创造功能,是文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起源于中国的茶是茶树的叶子或芽,经过加工可用来泡制作为饮品。中国人爱茶、喜茶,日常生活用具和食品也与茶相关,如茶杯、茶缸、茶壶、茶瓶、茶炉、茶几、茶托、茶盘、茶匙、茶点、茶饭和茶碗等。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全局环境,生活用具隐喻映射了国人对茶的喜爱,茶的意义影响了整个民族。根据认知转喻理论,带有茶的用具已不再是单纯的盛茶、烧茶、茶水和点心、茶水和饭食的功效与含义,也不再是表示事物中心知识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茶杯、茶缸、茶壶、茶瓶和茶炉可以盛置或烧白开水,茶几、茶托和茶盘可以放置其他物品,茶匙已成为进食用或调饮料用的小勺,茶点已扩展为精致糕点的含义,茶饭泛指饮食,其含义扩展为转喻的“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人们生产出反映人类文化的人造物品,代代相习,其文化也延续下来。现实世界的事物是与文化观念联系起来,合并和整合成一个新的概念系统。②语言棱镜中的词汇观察到文化物质层次的种种景象,展示了物质文化的痕迹。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制度层次

文化的制度层次是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即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③古代对待茶相关的事物谨慎而严谨,且礼仪较多。

(一)茶文化对婚姻制度的影响婚姻制度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茶的端庄、典雅、和静与和美,隐喻映射婚姻的庄严、和美和忠诚的含义,茶的品质和精神隐喻映射婚姻的不同阶段。1.“受聘”隐喻为“吃茶”。古时称喝茶为“吃茶”,现代部分方言仍保留这种说法。“受聘”隐喻映射为“吃茶”的含义。如:(1)种芝麻,必夫妇同下其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种茶下种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明•郎瑛《七修类稿》)夫妇齐心协力种茶籽,收获多,隐喻映射夫妻对婚姻家庭应该忠诚或婚姻应“从一而终”,这是生活取得幸福果实的关键。独善其身的人种茶籽或颗粒无收或不能移植,隐喻映射没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活的幸福果实不易获得。所以,古时女孩子“受聘”隐喻为“吃茶”,茶的端庄和典雅表达了婚姻的庄重和忠诚的隐喻含义。(2)一女不吃两家茶。“不吃两家茶”隐喻“饮茶”应专心致志地品味一种茶的味道,隐喻映射女子要“从一而终”或“至性不移”之意。2.“订婚”“结婚”和“同房”隐喻为“吃茶”“定茶”与“合茶”。三茶六礼———古时订婚时隐喻为“下茶”“受茶”或“吃茶”,结婚隐喻为“定茶”,同房隐喻为“合茶”,茶的端庄、宁静、致远的品质隐喻含义体现在婚姻的不同阶段。

(二)茶文化对宗法制度的影响茶文化体现在中国宗法制度中,茶的精神和品性与儒家思想欣欣相应。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庄严和不可僭越,影响与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和举止。例如,古时喝茶,尊者坐左位,依顺时针旋转,卑者坐右位,长幼尊卑贵贱划分明晰。喝茶时,茶盏不要有响声,不要吹凉,不用茶勺,不可一饮而尽,应慢慢品饮。茶水不能满溢,七分满适宜,茶水是热的,满了烫手,对客人不敬。所以,俗语“浅茶满酒”,酒是凉的,斟满表示尊敬,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而体现在饮茶的仪式和规范上,也隐喻映射了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如“端茶送客”:古时,客人告别时,以茶送客,茶的“和敬”的品喻映射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对客人不满下逐客令,以茶送客,茶的“和”的品喻映射婉拒客人,而又不失颜面。下属拜见上司,须上司举手口称“请茶”,并由上司先饮,下属方能端茶品饮。倘若上司仅端茶而不饮时,即暗示“逐客令”,侍者随呼“送客”声。(裳《三十年见闻录》)茶的“敬”的品质隐喻映射了古时人们对地位尊卑的遵从,茶的“和”的品喻映射了委婉的“逐客令”。

(三)茶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茶马古道”———茶、马和古道三个不相关的心理空间以茶为穿引线,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使三个心理空间联系在一起,建构成新的心理空间。古时,藏族人主食牛羊肉,饮茶可以降解脂肪,缓解燥热,喻为“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但是藏族地区不产茶,汉族地区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需要马匹,而藏、川和滇地区产良马,茶和马通过概念合成为新的心理空间“茶马互市”,进而形成促进民族间贸易、迁徙和融合的道路,隐喻映射带有即时环境和历史特征的“茶马互市”为“茶马古道”,是贸易繁荣和文化融合的象征。明洪武年间颁布《茶马法》,严禁私人茶马互市,驸马欧阳伦私自倒贩茶叶被处死,茶文化在政治制度打上了深深的隐喻烙印。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心理层次

文化心理层次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等,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①

(一)茶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茶馆。喝茶、品茶的馆子,又称“茶楼”,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产物。茶馆始于唐、兴于宋、普及于明和清,发展为不同种类的茶馆,如清茶馆(不售酒的茶馆)、大茶馆(如现在大饭店)、书茶馆(讲评书的茶馆)及酒茶馆(售酒的茶馆)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个体部分组合成整体,格式塔着眼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仅限于分离、孤立的元素。②茶馆已不仅仅是喝茶水的地方,已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应把茶馆的个体部分整合起来,才能体会其文化历史韵味,如明清的茶馆演变为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演艺活动和行业聚会的地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体验客体,偏重人的需要,而不是从客体出发反映客体,客体认识寓于价值评判之中。茶馆是喝茶的地方,原本属于事物的初始域,即内向型连接,但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被转喻映射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象征、浓缩的小社会,已属于事物的外向型连接。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的特征不同,如成都的茶馆具有说书、打麻将、养生和艺术品鉴定等特征,隐喻映射了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北京的茶馆有京剧、评书和大鼓等曲艺演出,京韵十足,隐喻映射了北方人豪迈、爽快的性格和做事方式。2.人生如茶。中国人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主旨,以人对外界事物的体验为主,强调人生与境界的人生观。“人生如茶”隐喻映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如不同茶的味道,品味茶隐喻为体验人生。人生的初始之路是创业的阶段,艰难辛苦,犹如“苦茶”;人生的成功阶段享受回报,犹如“甜茶”;人生的总结阶段,回味人生经历苦甜的滋味,犹如“香茶”。吃茶的“一苦二甘三回味”是人生经历的写照。3.歇后语。人们的思维活动是隐喻性的,中国人的隐喻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民族性,歇后语即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前一部分是事物的描述,后一部分是形象的隐喻解释,幽默风趣。茶文化中也含有大量与“茶”有关的歇后语。如:(1)茶馆的火剪———倒霉(煤)。茶馆烧开水需要煤球,火剪夹煤球或捣碎煤块,“倒煤”谐音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情不顺利。(2)茶壶掉了把儿———只有一张嘴。茶壶有两个嘴,一个是壶口,另一个是壶嘴,掉了把儿意思是壶嘴掉了,剩下一个壶口,只有一张嘴隐喻映射“能说会道,没有真本领”。(3)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爆米花泡到茶水,变软泡汤了,隐喻映射“做事没有结果”。(4)玻璃杯沏茶———看到底。玻璃杯里的茶水透明清澈,杯底一目了然,隐喻映射“彻底了解人或事物”。(5)不倒翁沏茶———没水平。左右摇摆的不倒翁沏茶,没有平衡,隐喻映射“没知识、没能耐”。(6)茶馆搬家———另起炉灶。茶馆搬家重新开张,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二)茶文化对价值系统的影响中国古文化的实用理性影响着人们的实用探求,是事物对人的实际用处和人对事物的希望和需要,是人和人的需求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尺度。受儒学“中庸之道”影响,人的处事方式体现了包容与和谐、灵活与变通。例如:(1)下午茶。吃茶点时间不是正餐吃饭时间,隐喻映射为较随便和非正式的含义。现在,茶文化在婚姻中有了变化,当男女相亲时,流行喝“下午茶”,隐喻映射为非正餐,场合和礼仪较随意,不满意可及时回绝,体现了儒学“中庸之道”灵活变通的实用理性影响。国人也受道教理论影响,追求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和养生方术。例如:(2)茶余酒后/茶余饭后。指吃过饭之后,隐喻映射闲来无事、消遣时光,体现道教与世无争、清新雅致之意。(3)粗茶淡饭/家常茶饭。指饭菜简单,隐喻映射为饮食简单、生活简朴或极为平常的事情。(4)茶话会。备有茶和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随和而庄重,隐喻映射畅叙友情、寄托希望、交流思想和展望未来等含义。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如道教的养生方术演变为重要的饮食文化,茶的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又影响到人们的文艺娱乐中。如:(5)奶茶。掺和牛、羊奶沏的茶,香甜不腻,口感。台湾歌手刘若英知性,如“奶茶”醇香幼滑,被隐喻映射为“奶茶”。清华女生章泽天的长相甜美、气质清新,如“奶茶”般清新淡雅,被隐喻映射为“奶茶”妹妹。(6)绿茶。不发酵茶,味道新鲜,汤清叶绿,提神益思清心。电影《绿茶》从一杯绿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绿茶含有天然去除剂、能提神益思,隐喻映射人的内心和表象的分辨。

第2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勘查; 措施

1. 概论

在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属于重点研究内容,完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地下水位仔细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持力层的选择和建筑工程的基本设计,对预防和治理工程地质灾害的很多方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工程勘察内容可能会有些孤立和单一,没有根据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来综合研究地下水对于岩石工程的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所以,很多地下水问题造成的建筑物裂开和建筑根基下沉的质量事故经常发生。这些过往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水文地质勘查活动中,一定要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系统真实地评价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问题。

2.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

地下水上升和下降的具体原因一方面是人为的,另一方面是天然的,无论哪种原因造成,当地下水的高低变化到达临界值的时候,都会对项目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的危害:

2.1 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

水位升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常见的地质影响因素有系统岩性产状、含水层结构,常见的水文气象因素有气温和降水量等,像施工和浇灌等人为因素也会对水位上升起到作用。潜水面上升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河岸、斜坡等岩土体出现崩塌和滑移的恶劣地质情况;例如地下室或者洞穴被水淹没,建筑物失去平衡、基础物件上浮;例如造成粉土和细沙饱和液化,产生流沙和管涌的情况;例如一些岩土体的结构遭到破坏、软化,出现山体滑坡等。

2.2 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会造成地面下降、塌陷以及地裂等严重的灾害,也会引发水质恶化和水源枯竭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和岩土体的稳定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

2.3 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升降程度能够造成膨胀性的岩土发生不规则的胀缩和变形的情况,地下水位长时间不规则地升降的时候,会使得岩土不停地膨胀和紧缩,同时也会使得岩土的膨胀和紧缩的幅度变得更加大,最后变成了地裂,使得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物遭到损坏。

3. 关于水文地质勘察的优化措施

3.1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

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遵守全面和整体的规范。在开发和使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出最好的调用方案,以此来体现全面和整体的原则。划分水文地质类型的时候,可以根据地下水的地质和地貌的相似度来区分,区分的时候需要参照地下水在流动区域内的分布和移动特点。水文地质所呈现出的类型特点有它独特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区别规范来进行,可以把地下水的资源判断内容和水文地质类型区域的勘察联合起来分析。同时,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命名应该非常简单好记,避免操作中出现名称混淆。除此之外,地质类型区的划分也应该遵循舍小求大的规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勘察岩层透水性和介质类型等方面。^别的时候也应该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地貌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影响,系统分析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测办法和判断办法,把地貌类型和含水介质相联系,以此作为区别水文地质类型的参考依据。

3.2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在过去的工程勘测材料中,因为少了对于施工设计和基础设计的判断,少了关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的判断,造成了很多地方发生了质量事故。一些山区经常因为强降水而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现实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工程勘测中,一定要注重判断水文地质问题,全面的判断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石体的作用和风险进行具体判断,预估或许会发生的岩土工程损失,以此来加强预防工作;二是根据建筑物地基的基本类型需求,查找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找出适合选型的水文地质材料;三是研究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的作用,预估和探究地下水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会产生的结果,和对于建筑物和岩土体的反作用。

按照工程的视角来分析,根据地下水对于工程的不同作用和危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和判断地质问题:一是深埋在低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根基中的水对于砼和砼中的钢筋的侵蚀性;二是选择强风化岩、软质岩石、膨胀土以及残积土等岩土体来当作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重点研究和评价地下水活动对这些岩石体可能造成的崩解、软化以及胀缩等影响;三是在地基基本压缩层的区域内或许会有饱和、松散的粉土和粉细沙的时候,应该提前预估一些会发生的潜蚀、管涌、流砂以及地震液化等情况。

3.3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分析

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防止因地下水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如果地下水位的升降达到了临界值,就会导致粉细砂和粉土的饱和液化,最终产生管涌和流沙等问题,也会引起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最终严重腐蚀建筑物。在勘察水文地质环境的时候,要非常密切关注和研究地下水位的条件和升降情况。自然环境中,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的变化,这种升降的幅度比较小,同时是区域性和渐变性的。而在城市中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部分区域上升和下降一般会比自然变化的幅度大,会对岩土工程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和危害。研究和统计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原位测试数据,客观评价和分析岩石参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试验中的取值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比较各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按层次区分每项统计指标的范围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样本数量(参加统计的数据的个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岩土参数的设计值和标准值以及平均值等。

其次,防止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损失。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在自然情形下特别微小。而在建筑工程活动中,因为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环境变化了,在动水压力的影响下,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流砂、基坑突涌以及管涌等,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工作。在采用桩基的时候,应该先研究桩的适用性,针对桩的直径、平面布置、类型、长度等提出建议;论证桩尖持力层的寻找办法;提出单桩承载力的建议;在大面积堆载和欠压密的区域,应该分析庄周土对于桩的负摩阻力;探讨和论证预制桩和沉管桩的可能性;探讨钻孔桩、冲孔桩以及挖孔桩的成孔工艺,研究和预估成孔过程中或许会产生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分析桩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办法和需求;针对桩基工程设计、监测、检测以及施工的更多相关建议;可以提出以桩的静载荷试验验证或者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建议。

在一些典型内陆气候的区域,地下水严重缺乏,即使有少量的地下水,也不会得到均匀地分布。在一些矿产资源相对富足的地方,比如新疆的吐哈盆地的煤田就严重缺乏地下水,这对开发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陡坡地段和中上游沟谷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渠道因为渗漏和黄土湿陷的原因被反复治理;在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的时候,经常会碰见冻土、边坡、挡墙、防渗以及地基不稳等各种问题。如果想要很好地发现和治理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就应该客观和仔细地测量岩体中的真实水位,清晰地知道地下水位的具体高度,可以使用分段钻进的方法来测量水位,以找到岩层的透水带。每次完成钻进工作以后,应该及时抽干钻孔中的水,在以后_钻之前仔细查看地下水位,以此来查看是不是含有水。

4. 小结

地质勘察工作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现和预防是重中之重。国内工程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地前进和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单位和个人更应该注重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作用和危害,不断细化勘查工作,用认真的态度研究问题,用谨慎的态度分析问题,提前预估和评价水文地质中的问题,以此来完善整个勘察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齐永志.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2] 钟硕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03).

[3] 郑河.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探讨分析西部资源,2014(6).

第3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调查结论;建议

作者简介:张小军(1972-),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魏大璋(1965-),男,甘肃会宁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甘肃 天水 74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般课题“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研究”(登记号:ZLY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3-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轻视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软硬实力难以协调发展。为了解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具体情况与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考虑到“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调查问卷中只涉及“硬实力”、“软实力”、“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高职教育的软实力”等概念,以降低调查难度,方便调查答卷。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答卷会不相同,调查问卷中将高职专业大致分为工程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四种类型,以便进行专业间的横向比较。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学生所在的年级两个方面。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占29.7%;经管类专业学生占41.3%;农林类专业学生占4%;其他类专业学生占25%。学生所在的年级分为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三种类型。其中,大学一年级占58%;大学二年级占40%;大学三年级占2%。由于是随机调查,因而专业分布和年级分布都不太均衡。高职三年级学生大多已经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因而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最少。

二、高职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调查分析

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最初只用于国家政治层面。[1]调查首先从软实力与硬实力这两个概念开始。如图1、图2所示。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66%)都听说过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概念,34%没有听说过。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概念相互对应、相互依赖,是硬实力与软实力概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衍生和发展。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上,包括教学、管理条件和后勤保障设施;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标准有明确规定。[2]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仪器设备、其他硬件设施等教学动产设施上,而并不看好校园面积、建筑面积等学校的不动产。高职教育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条件上,包括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软实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驱动力。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品德属于高职教育的软实力范围,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选项的选择数稍低于前三项。

三、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对比调查分析

技能与文化都是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看待技能与文化的关系是高职教育打造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调查显示,72.9%的学生认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20.7%的学生认为技能更重要,只有6.4%的学生回答文化更重要;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躯干”,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灵魂”。调查显示,66.8%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12.7%的学生认为硬实力更重要,20.5%的学生认为软实力更重要。高职教育既不能单纯地发展硬实力,只注重外延式发展;也不能单纯发展软实力,只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应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9.4%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硬实力,19.7%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软实力。

四、高职院校开设课程的调查分析

课程是高职院校传授系统的专业和文化知识的基础单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点;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3]如图3所示。调查显示,79.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更重要,11.9%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更重要,3.6%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更重要,4.9%的学生认为课程同等重要。很显然,这直接反映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间接反映出高职教育更注重打造技能硬实力,忽视发展文化软实力。人文教育是一种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方式。[4]开设人文类必修课是高职教育开展人文教育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7.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9.7%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是否开设。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硬实力、软实力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对其内涵理解不全面,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调查显示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等发展和全面提升;同时,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但有些学生仍然认为技能更重要。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但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专业技能课更重要。这初步反映出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文化打造,进而反映出事实上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倾向,难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不应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基本途径,而且还应是提升境界和完善人格的教育方式。[5]因而,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树立全面育人新理念。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人文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开设适量的人文必修课。开设人文必修课是开展人文教育、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应提高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和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满足学生的人文教育需求。再次,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人文教育是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文教育师资,加强人文教育投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形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特色,大力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2.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6]高职专业教育是一种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对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至关重要。首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准确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其次,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发电子虚拟实训基地;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实训岗位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次,大力改革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职业文化等众多领域,但只有通过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7]高职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因而,高职院校应树立教育融合新理念,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首先,促进课程设置融合与课程教学融合,增加设置人文类必修课,制订人文教育规划,明确人文教育目标,整合人文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行人文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其次,促进专业实践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专业实践是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加强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校园文化有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可利用校园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加强融合渗透。再次,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必将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远远.“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45.

[2]黄蓉生,白显良,石雪.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3]张有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4.

[4]宋峻峰.加强和改进高职人文教育策略[J].安徽文学,2010,(6):194.

[5]林娟.高职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81.

第4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创世神话中西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人类起源及存在的整体思考与想象,下面我们看一些关于中西创世神话的叙述。

一、中西创世神话的概述

西方创世神话主要包含希腊创世神话与希伯来创神话。

根据赫希奥德《神谱》记载,古希腊创世神话有完整体系的谱系,分新旧两系。宇宙从最初天地未分的形态“卡奥斯”--地母“该亚”--天神“乌兰诺斯”--十二提坦神,形成了旧系神谱;后经长期繁衍结合,生出宙斯,宙斯又制服父亲克罗诺斯,并迫使其吐出被吞掉的兄弟姐妹,旧神系,然后以抓阉的方式掌管上天和众神,建立起新神系:奥林匹斯神系。先觉者普罗米修斯按天神的样子用泥土塑造人类,知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的呼吸吹送给人类,使他成为大地的主人。

基督教文化是希伯来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在基督教创世神话中,创世神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圣经》里有这样的叙述: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较之西方创世神话体系,中国的创世神话则显得较为复杂,下面我们看二则书中关于创世神话的记载。

开天辟地,《太平御览·三五历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女娲练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创世神话是迥然不同的。

二、中西文化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从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对于中西的主要创世神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看出了其在对待宇宙、世界及人类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影响着中西文化的不同。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西创世神话反映在价值取向上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无论是开天辟地还是女娲炼石补天,都体现出了中国创世神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开天辟地可以说已是对世界做了很大的奉献,而他的奉献还不只在于此,死后,尸化万物,造就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他呼出的气化为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他为月亮……身上的小虫则化为万千人类。以牺牲自己换得了人类所希翼的理想之国、光明之国。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被后人经久不息地推崇与赞美着。同样,这种精神在女娲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淼的洪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凶禽猛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抱圆天”。(《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天地太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女娲也元气耗尽,神气泯灭了。和女娲都是为改变人类的生存面貌而牺牲的,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并且在他们牺牲后,并没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服从他们,甚至也没有要求人们记住他们。中国神话中的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关怀人类的大我精神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世神们的这种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也是一种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的精神亦贯穿在中国的其它神话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袁珂先生深入研究中国神话所得到的第一个结论便是:“在我国神话中,响彻了劳动的回音……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话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这种务实精神促使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得以发展,然而它所带来的封闭性又促使这种探索浅尝辄止,没有大的突破,发明了火药就只限于做鞭炮,发明指南针主要用来看风水。加之“以和为贵”,追求和谐自然的思想,导致了这些勤劳务实的创世神的后世子孙缺少如西方的冒险与扩张征服精神,这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败给了自私自我但充满冒险精神与征服欲望的宙斯与上帝的子孙们。但这种精神却让中华民族拥有一种极大的包容力,从而56个民族能够长期地和平共处,各种宗教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荣昌盛,从而避免了长期困扰西方国家的宗教争端之忧。

相反,从西方创世神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创世神们似乎都是比较自我与自私的。西方的创世神们为了争夺或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择手段。在古希腊神话中,儿子们一长大就联合起来动摇父亲的统治地位,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阉掉自己的父亲取代其权利,而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制服,并被其取而代之;宙斯以酷刑折磨普罗米修斯不仅是因为他为人间盗火,还在于他懂得自己将被另外的神的秘密,为了套出秘密以防患除忧,便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上帝害怕诺亚子孙建成通天的巴比塔后威胁到自己的权威而混乱他们的语言阻止他们的行动;他看到人类到处作恶,破坏了他所创世界的面目就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此外,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人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奉献而是沉浸在伊甸园中。西方创世所体现的这种重个体性,重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与中国人创世神话中的奉献与牺牲的大我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正是西方创世神们这种重个体的性格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为了争夺或保护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创世神不断地进行冒险与征服。创世神们的这种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一并传给了人类,成为了西方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冒险精神也是后来欧洲骑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骑士精神与骑士形象又被当时的文人带入了文学中,成为上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种冒险精神也带来了大量的探险活动,哥伦布在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就是其中一例。也正是在创世神所传承给他们的征服欲之下,各种发明才相继出现,西方民族不断强大起来。我们也看到,西方创世神们传承下来的这种自我的性格使得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从而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但当这种精神在使西方民族不断强大的时候,而民族的内聚力不够,于是大家各行其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演绎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两次世界大战。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最原始体现,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然创世神话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晓军《创世说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粘连》[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导论篇》[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第35页

第5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肩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帅跨文化紊养、调整课程设里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一、“失语症”与跨文化交际

2000年10月《光明日报》载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其中报道:“由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共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危险,但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以下简称《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及必须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失语症”( aphasia )一词源自希腊语a(not)和phanai ( to speak ),意即“不能说话”,原意指由于大脑损伤使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现象。为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人们展开深人研究,试图了解人类的语言生理机能。现在“失语症”已经突破了医学界限,产生了更多的引申含义,可用来描述生活中形形的语言及理论“遗失”现象,如:“中国文论失语现象”、“汉语失语现象”等。本文所指的中国文化“失语”是中澳合作高职专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表达的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世纪?0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

and when)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际、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如果交流的一方完全放弃他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这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后人不断完善发展交际能力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二、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市某高校中澳合作高职四个专业的2008级(一年级),2007级(二年级)和2006级(三年级)部分学生中随机进行。他们大多学习了十年以上的英语,人学后一、二年级的英语听说课由澳大利亚外教,授课,专业基础课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授课,。自第四学期开始的专业课全部由外教授课。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较高、动力较大、投人较多,英语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对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集中的上课时间保证了问卷的正常发放与回收。

(二)研究目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过于重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而淡化其重要性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本课题试图调查受试者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三)研究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1)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否欠缺;(2)中国文化知识及英语文化知识是否平衡;(3)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如何。

(四)研究工具

调查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形式进行。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与他们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词如=校生、补考、减负、户口簿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共10个组成,要求学生写出英文表述,每个1分。这些词和节日名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征,其名称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英文表达能力。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问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独立作答。共发放问卷318份,其中一年级70份(2个班),二年级123份(4个班),三年级125份(4个班)。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测试部分要求用英语闭卷独立完成。最后全部回收且有效。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一些重要节日名称的英语表达对于高职学生难度较大。在六大传统节日的名称英译中仅“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的正确率超过一了半数。“重阳节”的英译正确率最低,反映了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甚至不知道该节日的存在。从整体看,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其次,出乎意料的是,总体上二年级明显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外教的英语听说课训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而一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学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面有待提高;三年级学生由于进人了紧张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虽然也经过了和二年级相同的英语学习阶段,但遗忘的较多。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欠缺,说明“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反映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二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看,所有受试者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交流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从宏观上说,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学习。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应该提高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问卷由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看法、教材的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及与外教交往时的困难等六个方面的20个选项组成.注重了解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调查表明,三个年级中虽然有32.2%的受试者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但存在着对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39.1%的人认为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是造成与外国朋友交流困难的原因,只有11%的人认为对双方文化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流。问卷还反映受试者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但不能将两种文化平等对待。43%的受试者认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吸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知识,34%的人承认缺乏用目的语(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但58%的学生认为英语应按照目的语的语用规则;39.2%的人认为要接受外来语语言与文化就必须尽力减少本族文化的影响;30%的人认为英语教材应体现目的语文化,而只有9.1%的人认为应体现本土文化;37%的人认为英语阅读应以介绍目的语文化为主,7.9%的人认为应以母语文化为主。由此可以看出,认为目的语文化优于本族语文化观点的大有人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利于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结合测试和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确实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欠缺。由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目的语文化几乎被看作是文化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文所选内容多从国外报刊,杂志摘录,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学习者平时几乎没有接触有关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很少有人阅读本国出版的英文书刊,欣赏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解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旦进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自然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四、对策

(一)改革英语应试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果把《要求脚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以下简称《大纲》)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此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对四六级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其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人迷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新整理思路,重视对祖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采取措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在英语教学中注人中国文化,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外语教师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以使他们在日后的外事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增设“中国文化”课程,调整教材内容

诚然,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大有裨益。但是,多年来我们在外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使中国文化空白的做法是短见的。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也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又何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呢?有些学生英语知识相当丰富,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交谈,然而,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他们却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教材方面,事实上,我国各类英语教材虽多,但有关中国文化的教材却几乎没有;没有系统地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浸染”。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准确地表达出来,竟成为大学生力所不及的事。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传递随意性大,也不准确。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的一大缺憾。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内容包括在内,以填补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空白。

第6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他们的眼中,西方的教育环境要比中国的环境优越的多。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持有这种观点。因为这个原因,学者应该着眼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去进行研究和探讨。尽管我们清楚东西方教育差异是巨大的,但是到底它们之间的差异起源于何处和对之后的教育界有何影响仍然是一个盲区。

这篇文章将通过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去探讨中西方教育差异,并以《绯闻女孩》和《十八岁的天空》为蓝本。

关键词:教育;中西方差异;文化;价值取向

一、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渊源

中国和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自古以来就有深渊的差异存在于此。自远古时期以来,中国就坚守“我本地大物博,无需迎合与外”。中国自开元以来一直妄自菲薄,认为外来之物无一优等。这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永远磨灭不去的观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世人眼光的扩散,国人逐渐开始发现国外的东西渐渐优于国内。但此时已晚,我们已经和世界开始有了差距。这是中国教育的缺点所在,但是中国教育的优势也来自古代。例如孔子的诗书礼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源于古人的传统。而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例如美国,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历史传统记载非常短暂。此国是一个欣欣国家,它没有什么传统,历史去追溯和查询。它把创新和发明当做自己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开放,创新,不惧权威,不畏惧将来,这些都是这个新国家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它不在乎历史,不为未来着想成了它们自己的缺点所在。

二、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价值取向对跨文化交际方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是由荷兰学者霍夫斯蒂德研究发表的理论之一。在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范围之内,文化被分成五个维度去研究证明。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长期与短期主义观,男性与女性权威。用着五个维度去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比较关键和准确的理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价值取向的第一个维度,它旨在研究人的态度对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取向。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个比较核心和重要的点去研究来自于不同国家人们的态度。研究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需要用个人主义值去研究,如果个人主义值较高,证明对自己的利益和权力看的比较重而不太在乎集体权益和他人利益。不确定规避指的是对未来将要发生事情的避免和选择。不确定规避指数越高,证明他们喜欢未雨绸缪,而不确定性指数越低,证明他们越是不太在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和所做的决断。权力距离指的是对权威和高层的畏惧感,权力距离指数越高证明对权威的高层的距离感越强,而权力距离指数越低证明对权威和高层的距离感越弱。文化价值取向对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会对中西方教育差异之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文化价值取向在《绯闻女孩》和《十八岁的天空》的表现

《绯闻女孩》是在美国正在风靡流行的美剧之一。剧中的男女主角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女主角Blair是一位富家千金,生活极其奢华.她生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参加各种名流的派对和聚会.由于从小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她从来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总是喜欢别人围着她转。男主角Chuck也是其中的男主角,他本人生性放荡不羁,对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与渴望。从这两位男女主角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的身上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低而且不惧权威,权力距离指数也比较低。而在《十八岁的天空》中,男主角石延枫尽管也是出生于富贵人家,但是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尽管他喜欢捉弄别人,但是在他的内心里。这些都是他对别人的关心和喜欢。他对班里的女主角疼爱有加。而且专心一致,不喜欢出尔反尔。剧中的女主角蓝菲琳是学校的校花之一,但是她在同学面前从来不会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样子。

这是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文化价值取向角度下的研究,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没有那个文化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个文化是高人一等的。我们在判断文化教育的好坏和利弊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问题。观点和决定都不能太过于片面。根据此结果学生以后再决定选择哪种教育的时候,应该谨慎小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即可。不应搞崇洋。(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Bennett, C.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Boston: Allyn & Bacon,1995.

[2]Warwick, P. Academic Skills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An Attempt to Support Overseas Management Studies Students in the UK Retrieved Oct 26, 2005 from http: / / fellow ships prelim project articles ept 05

[3]Wang G. 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l 2001(3).

[4]Ngwainmb, E. K.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 EB /OL]. Retrieved Nov 11, 2005

[5]Lee The Cultural Contex t o f Chinese Learners[A] .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onf uncial tradition in Watkins[ C] . 19961

[6]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方莹, 李春光. 浅析中西方教育之差异[ J]理论学习,2007,(8) 46.

[8]黄河清.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J]中国家庭育, 2004, ( 1) : 48- 49.

[9]李亚, 周侠.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J]科教文汇, 2007 , ( 2) : 51- 53.

[10]梅醒斌.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实践[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1]刘兆军.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J] . 石油教育, 2001, ( 3) .

[12]张晓生. 关于做好高校系辅导员工作的探讨[ J]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 ( 3) .

[13]黄希庭, 郑涌等. 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14]朱玉珍. 谈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者的素质[ J]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4) .

[15]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社[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16]孔德.实证哲学教程[M]巴黎, 1830 ~ 1942.

[17]刘小枫. 拣尽寒枝[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7.

[18]纽曼. 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9]贝克莱. 人类知识原理[M]北京: 商务印务馆,1970.

[20]肖尚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孟子.孟子卷五・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3]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评论,2002,(1):10-13.

第7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学校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09-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变异,甚至消亡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有效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倾注了很多精力;而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中,学校教育历来都在起着主渠道作用,在这场守护精神家园的战争中,学校这个主阵地应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桂西唯一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百色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是滇、黔、桂三省区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近年来,依托百色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办学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生源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由原来的绝大多数生源来自本市,变成了现在的本市生源稳定,两翼(云南、贵州)生源数量不断增多、比例不断加大的局面,目前云南、贵州两省户籍的学生已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世居民族,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26个世居民族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创造了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贵州是民族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这些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成就了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广西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外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广西各族人民既有着相似的生活热情和命运轨迹,也有着基于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繁衍过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们和谐共存却又不丢失自己的斑斓个性,让美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在八桂大地上。可以说,滇、黔、桂三省区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西南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大景观。而生源主要来自这三个地区的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其实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个小缩影,以此作为对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调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本次问卷调查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580份,收回问卷3580份,回收率100%。下面将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并以此为经验在同类学校中推广。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共有3580名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62名,占12.9%;女生3118名,占87.1%。被调查者来自广西、云南、贵州3个省区的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783名,占21.9%;壮族学生2340名,占65.4%;瑶族学生114名,占3.2%;布依族学生198名,占5.5%;苗族学生104名,占2.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9名,占1.1%。

二、调查问卷具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被调查的3580名学生中,有218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占总数的6.1%;有2068名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占总数的57.8%;有36.1%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总共是1294名学生。

被调查学生的家乡节庆日主要有什么活动这方面,有749名学生回答以祭祀为主,占20.9%;有819名学生回答以戏剧表演为主,占22.9%;还有1774名学生回答以邀请亲朋到家作客为主,占49.6%。

(二)被调查者对民族文化意义的认识。为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态度,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两个涉及以上内容的问题。

对“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多年的文化,你怎么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这一问题,有3370名学生认为有其积极意义,大多都值得学习,占总数的94.1%;有61名学生认为大多都不值得学习,占总数的1.7%;还有149名学生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2%。

对“你认为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有影响吗”,有1212名学生认为很重要,占33.9%;有1713名学生认为有些规范作用,占47.8%;有273名学生认为有消极作用,占7.6%,有358名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占10%;还有0.7%的学生认为完全过时,这部分学生共24名。

(三)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喜好。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同认识,问卷里特别设置了“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试图从这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差异。

共有2047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传统节日,占总数的57.2%;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

(四)被调查者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态度。传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配合。而学校教育一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学生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次问卷调查有两个问题主要针对上以内容而设置。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1452名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占40.6%;有2053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占57.4%;有75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占2.1%。

在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前景问题上,有908人认为很乐观,占25.4%;有1589人认为比较乐观,占44.4%;有302人认为不乐观,占8.4%;有86人认为很悲观,占2.4%,还有615人认为很难说,占17.2%。

(五)被调查者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她们是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民族语言的直接接触者,那么,在现代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她们是否还掌握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技能、是否想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是否会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呢,这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回答“你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吗”这一问题时,有2520名学生表示没有,但很想学,占总数的70.4%;有665名学生表示没有,暂时还不想学,占总数的18.6%;回答有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共395名,占总数的11%。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般以本民族的地方方言为沟通用语,但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到外地入学等情况的影响下,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次调查问卷特地设置了“你会讲会听本民族的语言吗”这一问题,有2673人表示会讲会听,占74.7%;有522人表示只会听不会讲,占14.6%;还有385人表示不会讲也不会听,占10.8%。

三、分析

(一)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识主流是正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些民歌、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习俗被废弃,甚至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变得漠然。以上这些状况,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临灭亡,如何对其实施保护,这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一事的认识上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对当下社会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为我们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比较强。因为西南地区各省份的经济相对中东部省份落后,来自这些地区的广大同学,她们所处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让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有条件直接或是近距离接触到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正因为这样,她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良好的根基和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也比较强,比如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98%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选项。

(三)部分学生认同现代文化的同时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各种现代快餐文化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一些青年学生更乐于选择现代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在回答“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时,有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这个比例跟回答“更喜欢传统节日”的比例很相近,可见在现代文化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被削弱了。

(四)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存在困惑,不知道从何做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文化事业的氛围也正在形成,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尽个人之力,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学生也显示出困惑,比如有2520名同学不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艺,很想学,占总数的70.4%。

四、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早在1951年,国家就明确指出,民族教育应当采取适合于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1981年又重申了民族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政策,并于1984年将这一方针政策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近年来,乘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和基层卫生事业的东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绩,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6000多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另外,由于办学社会效益显著,吸引了云南、贵州两省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多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家庭。学校领导者应该抓住这一显著特点,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到“提升学校品质”的高度来认识,在着重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之与其他的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解决切实解决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0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培育全校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任务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达成共识,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广大教师则是传承工作的引导者。为此,应该先在教师队伍中达成思想共识,让教育者们明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相对应的统一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帮助广大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主动、自如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渗透。

(三)真抓实干,精心组织,将传承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和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机制,将其渗透在各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民族文化艺术思想深邃、源远流长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突出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师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并切实培养和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要安排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定期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策略、计划,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只要这样真抓实干,精心组织,这一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

(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因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而变得很大,所以,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可能经常大规模性地开展集体活动,只能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可以先在每个班级选拔出一名民族文化宣传员,进行集中的规范培训,然后由这些民族文化宣传员负责带动和指导班里开展相关的学习和活动;还要确保“民族文化进课堂”这一载体真正得到落实,每周安排1~2节课组织各班同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通过这些有力措施,促进整个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全面开展。

(五)善于总结,积极推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发现好的做法要及时收集,及时汇总和完善,并在校内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做法到同类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形成各学校之间互动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和当地负责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多沟通、常联系,让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与社会接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第8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数字资源整合;信息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0.7;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相对分散的数字文化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使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近年来,我国的大陆与台湾、香港地区也相继启动了若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可以采用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而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信息组织方式的研究实质上是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寻求更有效的资源优化重组方法,这也是资源整合项目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有代表性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信息组织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组织质量提出优化建议。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为对象。其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标志性工程。由于“共享工程”主站与地方分站在资源平台设计中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只将“国家数字文化网”(“共享工程”主站)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成果列为本次调查对象。此外,大陆和港台一些文化记忆工程,如“广州记忆”“香港记忆”“台湾记忆”等也体现了资源整合思想,本调查对这些项目的信息组织方式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见表1)。调查数据主要从项目的官方网站和相关文献中获取。

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资源组织方式

大陆和港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收集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能展现我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并通过信息的多维导航、关键词检索、可视化信息查找、专题信息门户等4种方式进行资源的融合重组,从而实现异构资源的“一站式”查找。

2.1多维信息导航

2.1.1多维信息导航的应用情况

多维信息导航系统是引导用户浏览、选择和搜寻数字文化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它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资源组织成一个多层次的信息集合体,从而满足用户多角度地进行文化资源的查找。从国内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多维导航方式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普遍采用了多维导航的信息组织方式,在导航方式的选择中主要采用了分类导航、热门资源导航、缩略图导航三种方式,主题导航、标题字顺导航、时间导航、机构和资源类型导航则运用的较少。

(1)分类导航。分类导航在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除了“中国记忆”项目是以缩略图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组织外,其它项目都根据自身资源组织的需要设计了各自网站的分类体系。

“国家数字文化网”的分类导航系统是参考《文化共享工程分类体系》而设立的。《文化共享工程分类体系》设置了三级类目,一级类目由知识讲座、舞台艺术、农业专题片、电影、文化专题片、电视剧、动漫、其它8个大类组成。该分类体系适应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地方特色资源、红色历史资源、多媒体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和“进村入户”专项资源为主的公共文化资源分类需求。

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推动的“香港记忆”项目系统收集了香港的博物馆、档案处、新闻传媒公司的历史和文化资料。“香港记忆”项目所收藏的资源以公共数字文化领域中的香港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为主,它将这些资源按照历史与社会、地理与环境、艺术与文化、传播与媒体4个大类进行划分。4个大类下的特藏资源和图片展览资源都以专题名称加以标识。

“广州记忆”由广州市档案局主持建设。它系统收集了能反映和代表岭南历史文化记忆的文本、地图、照片、影像等资料。“广州记忆”项目设计了适应本站资源组织的二级类目体系。一级类目包含城市变迁、重大事件、历史名人、广府文化、名胜古迹、历史典故、影像记忆等7个大类。在一级类目下又设置了二级类目,如名胜古迹大类下又进一步划分为学府书院、宗教建筑、历史文物、古代遗迹、著名景点等5个子类。清晰明了的类目结构和类名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广州历史文化资源。

“台湾记忆”项目系统收集了关于台湾历史文化的80余万条图书文献、史料、图像、新闻影音及历史人物数据。“台湾记忆”网站通过分类体系对台湾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地梳理和呈现。如“台湾记忆”项目在“日治时期台湾图像写真”和“台北市老照片”两个栏目的资源组织中,为了能够将大量的图片资源进行有效组织,设立了两级分类体系。一级类目由通论、台湾历史、地理山川、人文地理和文化风土、经济产业、名胜古迹与旅游指南、人物文献、其它等8个大类组成。在每个类目下又根据资源划分需要设置了若干个二级类目。如地理山川大类下细分了河川湖泊、山与丘陵、平原和盆地、舆图、动植物、聚落等6个类目。

从以上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分类导航方式的调查发现,由于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资源建设规模较小,在资源分类目录体系的设计时主要根据本项目的资源收藏范围进行类目划分,并没有参考已有的文献分类法将资源按照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归类。这些资源整合项目的分类体系虽然体现了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标准化和分类的整体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2)缩略图导航。缩略图导航是选取能够代表数字对象内容的标志性图片,通过引导用户浏览图片来实现信息查找的资源导航方式。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平台中,缩略图导航通常以滚动条或静态图片列表的形式出现。

“中国记忆”项目试验网站记录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它主要以动态缩略图变换和缩略图列表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已建成的专题资源门户。用户从缩略图中可直观地了解每个专题的主题内容,从而根据个人信息需求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利用。“香港记忆”项目首页主要以缩略图滚动条和缩略图表格的形式展示了关于香港历史的特藏资源和精选资源。“广州记忆”网站首页的“名胜古迹”、“影像记忆”和“广府文化”栏目也采用滚动条和缩略图列表的形式展示岭南文化历史资源。“台湾记忆”资源平台首页的“特展馆”栏目同样以缩略图变换滚动播出的形式展现其建成的14个专题知识门户,用户点击图片便可进入相应的资源门户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对项目调查可以发现,大陆和港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普遍应用了缩略图导航方式。缩略图导航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以文字形式表达的分类导航、主题导航等方式而言具有更加动态和直观的特征。当用户没有明确的资源查找目标时,往往会被缩略图中的内容所吸引,进而以图片为线索查找到相应的数字资源。因此,资源整合项目应对缩略图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缩略图导航方式在资源查找和发现中发挥更大作用。

(3)热门资源导航。热门资源导航是对一定时期内用户点击率较高或最新的资源进行汇总并推荐给其它用户使用的参考系统。国家数字文化网为了传播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以及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广电、教育、科技等部门最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专门设置了本周推荐、每月一荐、点击榜、新上资源榜、热门标签、精品资源库等热门资源导航栏,为用户在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查找中提供参考。“广州记忆”项目的热门资源导航并没有在网站首页出现,而是安排在了检索结果页面。当用户完成了相关数字资源的阅读后,需要重新查找其它的数字对象目标,热门资源导航便可向用户推荐目前最受欢迎的数字资源。“广州记忆”项目设置了热点文章、热门视频、热门图片的资源导航,用户可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导航方式。

热门资源导航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浏览方式中一种补充性的资源导航方式。当用户没有明确的资源查找偏好时,用户就可以根据热门资源导航来查看当前热门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适应了普通社会公众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文化需求。

2.1.2多维信息导航应用中的不足

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信息组织中,多维信息导航不仅能够多维度展示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成果,同时也能满足用户在没有明确的信息查找目标时进行信息的浏览和漫游,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资源整合项目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目前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信息导航系统以分类导航、缩略图和热门资源导航三种导航方式为主,导航维度比较有限,难以满足用户根据资源的主题、时间、地点、语种、资源类型特征进行资源的多途径查找。在分类体系的设计中,“国家数字文化网”“香港记忆”“广州记忆”“台湾记忆”项目都主要根据本项目的资源收藏范围和用户使用习惯来设计分类体系,较少参考目前已有的标准化的分类工具。分类系统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在类目体系的完整性、类名的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将来得到进一步完善。

2.2关键词检索

2.2.1关键词检索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检索是与多维导航方式优势互补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海量信息筛选的有效方法。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为了满足用户对来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精确查找开发了信息检索系统。

从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信息检索系统的简单检索与高级检索功能的调查结果(见表3)看出,除了正处于试用阶段的“中国记忆”网站尚未开通关键词检索功能外,其它资源整合平台均提供了简单检索与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国家数字文化网”开发了关键词的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其中高级检索功能提供了搜索字段和搜索资源的时间范围两种方式的限定检索。“香港记忆”项目为了提高用户的信息检索效率,将网站藏资源和口述历史两个栏目的类目体系与关键词检索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类目指引下的资源快速搜索。“广州记忆”项目的高级检索功能与“香港记忆”相类似,提供了题名、关键字、时间三个字段的限定检索,同时也借助“广州记忆”网站本身的资源分类体系设计了特定资源类别下的关键词检索功能。

与大陆的资源整合项目比较,“台湾记忆”的检索功能设计得更为细致,它提供了简单检索、进阶检索和延伸检索三种检索方式。为了提高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台湾记忆”项目设计了同义词、同音词、近义词等相关检索功能。同义词检索是在同义词库的帮助下实现检索词和其对应的同义词的扩展检索。如输入“AIDS”进行检索,系统除了返回含有“AIDS”字符串的数据外,其它含有如“艾滋病”“爱死病”“后天免疫不全症后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等同义词的数字对象会一并被查询出来。同音查询功能实现了检索词的同音及多音字的合并检索,如在检索含有“蔡”的数字资源时可同时查出含“药”字的数字资源。模糊查询则是将检索词以近似词的方式进行扩展检索。系统将通过相邻与加权的计算,检索出所有可能相关的数据,如当用户检索“电子图书馆”时,相关字段中含有“电子化图书馆”或“计算机化图书馆”等近义词的资源会同时出现在检索结果列表中。“台湾记忆”项目的进阶检索功能则是在简单检索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布尔逻辑组配检索、资源类目限定检索、资源年代限定检索的功能。延伸检索是在实现对“台湾记忆”网站中资源检索的基础上实现资料库和网页资源的延伸查询。

在设计检索结果处理方式(见表4)上,只有“国家数字文化网”和“香港记忆”两个项目开发了检索结果排序功能。在检索结果精炼方面,只有“香港记忆”项目设置了分类、主题、时间、地点、资源类型的筛选功能。其它资源整合项目均不支持对检索结果的再处理。

2.4.2文化专题信息门户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专题信息门户从本质上说是通过对一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将不同文化机构收藏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户能够从历史文化“专题信息超市”中获得丰富的专题文化资源。用户在专题信息门户内进行资源查找时所获取的资源质量更好,相关度也更高。但是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在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专题的划分较为粗糙,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专题下并未划分子专题,模糊了资源组织中的层级界限。这说明目前资源整合项目的专题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和挖掘的深度仍有待提高。

3.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信息组织方式优化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信息组织方式的应用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信息组织工作提供参考。

3.1多维导航系统的完善

在目前以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为主的网络环境下,多维信息导航系统仍是重要的信息组织方式。在目前我国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多维导航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导航维度不够多样化,分类导航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首先应该不断丰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内容,扩大可获取的数字资源的规模,为构建层级分明的多维导航系统奠定基础。此外,为了减少分类、主题、时空、语种等导航维度在类目划分中的随意性,应该在受控词表的帮助下建立更加系统性和标准化的数字文化资源导航系统,提高资源导航的质量和用户在资源层级浏览中的信息查找体验。

3.2信息检索功能的拓展

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中,信息检索能够满足用户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全面和快速查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组织方法。在目前已建成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高级检索和检索结果处理功能虽然得到了初步应用,但是检索功能还不够健全。未来资源整合项目除了要完善基本的检索功能外,还应该积极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如引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技术来实现对多媒体资源的精确查找:通过跨语言检索技术实现多语种资源的快速查询:或是通过开发嵌入式的浏览器检索软件来提高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使用频度,通过拓展检索系统的功能来提高检索系统资源查找效率和用户适应性。

3.3文化专题知识的深入挖掘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通过建设文化专题信息门户将专题资源进行了系统地组织。但是目前专题信息门户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从专题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层次上来说,历史文化专题的划分还较为粗糙,应该通过在一些大专题中下设子专题的形式来加深资源组织的层次。此外,专题资源的组织应努力实现从传统的信息组织向专题知识挖掘的方向转变。通过对数字文化信息进行深加工,更好地实现专题知识的抽取和揭示,从而给予用户“所得即所要”的信息资源。

第9篇:茶知识与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道德修养;社团

1茶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悠久的制茶和品茶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既包含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专著、诗歌、绘画等,也包括人们在茶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人格、品质等。陈平原教授曾提到,作为一种饮料,茶对人的气质、情感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有巨大的作用。可见,茶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气质和内涵,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反映了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精神风貌,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水平,也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高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鉴于茶文化在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将茶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设茶文化课程以及举办开展丰富多彩茶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提高了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缓解了学习压力。同时对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保护健康身体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流行、智能手机的兴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的伤害,很多大学生存在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饮茶具有完美的保健和药用养生功能,在提神、降压、防辐射、防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中咖啡因可以提神;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伤害;叶黄素和维生素等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明目效果。因此,在高校倡导饮茶之风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保护身心健康。

2.2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

茶文化是一种怡情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与艺术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古代很多书画、雕刻、音乐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述,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清幽、典雅的世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同时,茶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外形精美、千姿百态的茶品包装向我们展示了造型之美,肢体优美的茶艺展示更是将韵律美和动作美融合一起,还有茶具之美、茶味之美等等,这些都在向大学生展示一种生动而传统之美,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因此,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品位有极大的作用。

2.3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茶从自然之茶过渡为文化之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其中不断融合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将茶的天然特性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茶和佛都主张修身、清净,以求思想的升华和生命的开悟。茶文化博大精深和独特清新的品质对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大学生从事泡茶、饮茶以及茶艺表演等活动,能够养成平和、宽容的个性,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大学生就业愈发紧张,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大学生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繁重。调查显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比例高达40%。茶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具有诸多益处。茶文化博大精深,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大学生在茶文化活动中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忱。另外,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注重茶的物质需求,更追求茶的精神价值,在饮茶过程中,三五好友相聚在茶室,边饮茶、边畅聊,抒发心中苦闷,畅谈各自理想,宣泄情绪,有效的缓解了心理压力。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茶文化旅游,在观光茶园、游览茶博物馆的过程中得到心灵和身心的释放。

2.5提高大学生社交意识

在古代民间,茶就被当做互相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以茶为媒”、“茶话会”、“借茶引话”等都是将茶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将客来敬茶当做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甚至我国古代王朝与少数民族的长治久安,也是靠茶叶贸易来完成的。同样,在高校茶文化活动中,高校会举办各种茶学术交流会、茶文化论坛等活动,这给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茶事活动中,大学生们通过以茶会友,结交了更多的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交意识,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也对茶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

3茶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践行

3.1开设选修课,激发对茶文化兴趣

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知之甚少,不熟悉我国茶的分类、特点、产地以及泡饮方法等,对茶文化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这也成为高校茶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需要高校开设茶文化的选修课,丰富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储备,使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多所高校开设了茶道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主要包括《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化》等课程。在课堂上,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各种茶的分布和种类,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鉴别不同的茶叶,掌握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的技巧。另外,礼仪礼节是个人修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课程的讲授重点,饮茶者的礼仪、修养,无一不体现了礼学和儒家理念,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培养审美情趣且陶冶性情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品茶和泡茶的基本礼仪,例如凤凰三点头的泡茶手法代表着对客人的欢迎,双手奉茶是表达对客人的尊重等。让学生们懂得,茶文化的美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心里。很多同学也因此喜欢上了茶,养成了品茶的好习惯,原意积极参加各种茶文化校园活动。并在茶文化知识学习中,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3.2成立社团,传播茶文化知识

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而自发成立的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茶文化社团也是如此。随着茶文化在高校传播力度的加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社团,为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志趣相投的大学生们在茶文化社团的活动中,互相切磋茶艺,交流对茶的看法和心得,这也是大学生结交挚友、扩大人脉的绝好机会,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思考人生和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社团每年都要吸收新同学加入,补充新鲜血液,并对新加入的同学进行茶知识方面的培训,从内心深处培养其对茶文化的热爱。并定时邀请茶艺师进行茶技培训,让每一位社团成员熟练掌握茶道礼仪和手法,当学校举办重大节庆活动或者接待活动时,茶文化社团组建茶艺队进行表演,不仅烘托了气氛,也宣传了学校形象。有的高校成立了茶文化活动室,由学生自主运营管理,这是一种公益性的社团组织,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公益意识的场所。茶文化活动室中陈列关于茶文化的书籍、茶具、绘画等,以供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体验。在茶文化活动室中,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品尝到各地的名茶,可以欣赏茶艺表演。再配上舒缓的音乐,成为大学生饮茶休闲的绝佳去处。

3.3多方协作,创设茶文化氛围

弘扬茶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趣味,而且也可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热点。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为高校茶文化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全民饮茶活动,通过向市民赠茶,邀请民众制茶、泡茶,以及举办茶知识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杭州举行的全民饮茶日更是以“茶与青春”作为主题,宣传对象定位于广大的青少年群体。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投入资金,加大茶博物馆、茶园等设施建设,为茶文化活动提供完善的保障;对于高校而言,要提高对茶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茶文化活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高校之间可以结成同盟,共同组织大学生茶文化节,将茶文化知识普及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另外,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在茶文化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茶园旅游作为研究课题,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探讨我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等。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思考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等,通过上述措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茶文化的传播。总之,茶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潜隐性的特征,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应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其育人职能。

参考文献

[1]李佳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93-95

[2]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3]姚晓燕,王建荣,罗晓莹,等.茶文化展示新模式探索———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嘉木苑”为例[J].茶叶,2007,33(4):248-250

[4]居倪萍,周玲,侯艳,刘春丽.弘扬茶为国饮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64-68: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等.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