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第1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我国从21世纪初期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说顺应了这一趋势。“技术”成为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单独设立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新课程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在普通高中引入技术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并没有引起真正而广泛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教的短板。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第2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实践能力;系统整合模式;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3-03

一、导论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实践能力培养思想的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为鹄的,创设适应本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的,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体系。实践能力是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我国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造,重划一轻个性,重考试轻能力的问题。教师是教育的“母机”,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全民族素质的高低。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如何改革我国传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如何提高高师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意义势在必行。

二、系统整合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每一个模式的建立都有一个理论依据为支撑,理论依据是模式的内在灵魂,指导着模式的建立。本文中系统整合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是系统论的相关思想。

(一)系统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现代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贝塔朗菲于1945年首次提出的,迄今发展已有60余年的历史。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集合统一体,它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贝塔朗菲指出,系统不是各个部分(要素)简单相加的机械式系统,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强调系统的本质属性是整体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强调了系统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系统具有的功能性。

(二)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整合模式的内涵

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系统的目标要素、内容要素、条件保障要素、管理与评价要素五个要素组成。

首先,高师院校实践能力系统的目标要素是指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达到的目标。其次,系统的内容要素即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等)并进行整体设计,以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再次,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的形式要素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成。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组成了教学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形式。第四,高素质师资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优良的实践(实验)教学环境组成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保障要素。第五,系统的管理与评价要素在保证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正常有序运行、信息反馈以及及时整改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中的评价要素则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督导评教体系。

只有将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中的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条件保障要素、管理与评价要素五个要素整合起来,以“加强理论,突出技能、强化实践、拓展素质、注重创新、完善评价”的思路为指导,建立“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研究、管理与评价”的新型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整合模式。

三、系统整合模式实施的途径

(一)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的教学体系

高师院校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组成,理论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形成专业系统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没有实践的理论则是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属于微观层面,是支撑学科专业的落脚点,教学体系的建设最终依赖于课程改革与建设上。我校顺应教育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适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弹性学制,进行学分制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模式。我校是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基础教育提供人才。在以此目标的指导下,我校强化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学科基础+专业教育+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模式。构建教师教育理论平台,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教育理论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教材教法的相关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理论基础课程,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教师教育基础知识,同时也掌握相关的实践应用类课程。针对非师范课程,我校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增大选修课、仿真模拟课的比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高师院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教学体系的统称。我校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对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了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层次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即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高校学习的所有阶段。从学生入学教育与军训到毕业论文(设计),从劳动教育到社会实习,实践教学伴随着学生整个大学时期。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构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以知识性、讲授性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学术讲座、实地参观;针对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年级的学生,则以应用性、实践型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以项目为载体的科学研究、专业实习、技能竞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实践内容、形式也各有差异。学校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制定和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供选择性,实现了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多样化。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第一课堂主要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选修的通识课程等为主;第二课堂则主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科普讲座、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本科生科研项目训练。”

在高师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中,第一课堂占据主导地位,教师重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辅助形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为了弥补第一课堂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我校建立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课堂整合模式,既重视第一课堂的基础地位,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带动作用。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或参加学科知识竞赛、文体比赛等,设置课外素质与创新实践学分。其次,学校相关教学单位、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及开设第二课堂。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能力比赛,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说课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比赛等,提供一个可供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第二课堂开设方面,我校素质教育中心开发了一批有特色、多样性,富有内涵的第二课堂。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设了教学法课程、普通话艺术、实用简笔画、教学实战攻略、职场礼仪与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与求职实战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实战口语等一系列课程。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以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设备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校内资源,建成了一批资源配制合理、功能结构完善、管理运行高效的实习基地。学校有各类实验室55个,实验开出率平均在98%以上,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其中,我校拥有一批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

同时,我校积极与当地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建成教育实习基地36个,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市石林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专业实习基地32个,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网络,充分满足了各类专业的实习需要。

(四)实行“双导师”制的教师指导模式

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体,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中构建了“双导师”制的教师指导模式,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在校内,我校基本建立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基础知识指导。

校外导师的安排集中在高年级学生当中,学校在甄选校外导师时遵循培养目标、导师素质等,校外导师往往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企业、行政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组成。校外导师侧重于学生课堂外的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训练。

(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首先,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完整有序的工作程序,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我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实验室工作规程、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技能训练考核办法、曲靖师范学院关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见、曲靖师范学院开放实验教学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和文件,明确规定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范与质量标准。通过强化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等手段,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其次,我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监控制度。我校设立校、院、系三级监控执行机构,其中教务处是实践教学监控中心,下设实践教学科专门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监控等工作。为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我校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学校构建三级评价模式,实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以及“专家(督导)评教”的评价体系。我校“学生评教”以“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形式,每学期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同行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师之间的评价,同行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专家(督导)评价是指教学督导或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四、系统整合模式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整合模式的实行,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促进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依托大型企业建设实习就业基地,不仅为教学实习提供了先进的、高水平的实习场所,通过实习,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其次,有效的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3%以上,名列全省各高校前列。第三,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型的系统整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屡次在各项国内、省内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各类专业竞赛获省部级奖励200余项,国家级奖励80余项。

(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服务

首先,我校为当地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由于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质量好,受到普遍的认可。

其次,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了学校与当地企业、中小学、事业单位等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能即使了解、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需求,运用学校的智力优势,及时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实现学校产学研的及时转化。如我校承担曲靖市科研项目,积极实现科研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另外,我校实行“顶岗实习”计划,为云南省基础教育提供了人力支持,缓解了当地师资紧缺的现象。

(三)实现学校内涵建设,推动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我校承担3项云南省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旨在构建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材建设方面,我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实践能力教材的编写上。我校立项建设自编教材共有10部关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教材、专著编写,其中《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等被评为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中,我校共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我校共有2个省级人才创新模式试验区,实验区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培养新型人才。最后,我校于2011年成功申报云南省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施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韦崇岗.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第3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和很多新办学校一样,棕北也曾纠结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选择之中。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棕北最终坚定了走素质教育之路,在“创一流名校、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目标引领下致力于培养“有健康体魄、丰满人格、国际化视野、扎实学习能力和素质全面的棕北学子”,并逐步提炼出“既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德育首位,做人第一,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想追求。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最大的挑战就是考试怎么办?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低负高效”的教育教学发展策略,通过“限制教学时间和课外作业量”为学生节余出宝贵的自主学习、综合发展的时间,通过“一育三课”(德育增效、课程优化、课堂提质、课题驱动)来培养受高一级学校喜欢并能适应全球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世界公民。

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的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基石是课程建设。我校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按照“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的思路,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一、德育课程化

德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棕北的德育内容如何设计?德育形式如何创新?怎样才能让棕北德育更有实效、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实践。

棕北德育要为学生成功幸福的人生奠基,我们尝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于是“德育课程化”思路逐步明晰。因为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撑,再好的德育理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我们将离散的、随机的德育以课程统领,以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关系为纲,从七个维度(自我观、亲情友情观、环境观、集体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确定德育课程目标体系,以“学会各种道德关系处理”系统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

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研究拟定了各年级具体的德育内容,分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七年级侧重

“适应教育”(起跑――成功在脚下),八年级侧重“发展教育”(跨越――信念在心中),九年级侧重“理想教育”(冲刺――胜利在前方)。

我们尝试以“学年度”为周期,按月设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构建德育课程的实施体系。如:2月强化规范巩固标准月、3月文明礼仪评优选先月、4月聚焦课堂高效学习月、5月拓展素质艺术活动月……

二、课程校本化

现行的初中课程分为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们将《中学德育大纲》中的内容要点(项三十条)分解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在“思想品德课和班队课管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三方面探索校本化管理策略。

我们将初中13门国家课程按照“德育功能”分为直接进行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和班队课、德育渗透的学科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主要是“分解德育纲要,找准德育要点”,教师主要是挖掘提炼隐形的教育点并让显性的教育点更加亮丽。

学校采取“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方式对四川省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鼓励任课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补充、修改、拓展,甚至新编。

比如,在七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第四单元手工制作中,教材中安排了《陶器制作》教学活动,由于学校没有整套制陶设施,老师就整合社会资源,带学生去中国皮影戏博物馆拜师学艺,开发了《皮影戏设计与制作》这样一门校本课程,师生自己创作剧本,学习制作皮影,并配乐、配音、配灯光,表演了多场皮影剧。其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皮影戏《童谣》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亮相于世界各国来宾眼前。

三、校本特色化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校将常规性德育活动按课程的规范要求开展,纳入课程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棕北的校本德育课程特色。

每天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周的社团活动课,每月的系列德育主题活动,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活动和每学期的劳动服务班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性德育活动。我校按照“校本特色化”的原则,重点打造了“五类校本德育特色课程”。

(一)在行为礼仪课程中养成

我校以行为习惯和礼仪教育为主线,针对“行为习惯”和“国际礼仪”开发了《学生成长指南》和《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读本。学校通过开展“学雅规、立雅标,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颂雅德”的雅言雅行系列教育活动实现养成教育“规范化”。

结合国际交流的需要,学校反复训练学生上下楼道“靠右行”和遇见成年人主动热情大声用普通话“问好”的礼仪习惯,并以《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作为读本,在班队课中强化对国际礼仪和国际规则的学习从而使习惯内化为素养。如2012级4班学生李黛在接待德国同伴后这样写道:一周的共同生活,发现了德国朋友生活中的很多好习惯,也明白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值得学习终生。(德国人的好习惯:公众场合不大声说话,喜欢轻言细语;未满16岁不喝酒,无论多大的度数和有没有人监督,不受诱惑;饭在嘴里不说话;早睡早起,不用人叫,非常守时;走路步伐很轻;在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早上洗浴,保持清新的状态;随时说谢谢,很好,哪怕不愿意也是用委婉的语气;就餐的时候,大人不动他们就等待,哪怕很饿了;不给别人制造麻烦……)

(二)在社团活动课程中拓展

“学生社团是精彩的德育大课堂,蕴藏着巨大的德育功能”。棕北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组建了40多个学生社团,由德育处对社团的建立、注册、活动开展实施课程管理。学校还整合家长资源,聘请了100多名家长导师,成立了学生社团家长导师团。

学校将社团活动排入课表(每周五下午2节课)固定下来,采取素质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对学生在社团活动课程中的表现实行学分制管理。

(三)在主题活动课程中感悟

学校按月设计主题德育活动,先确定一个月的升旗仪式主题,分四周进行系统安排。比如在“我爱我班”主题德育活动月中,学校将国旗护卫队和升旗仪式任务承包给四个班级。学校派专人协助班主任在固定的时间训练国旗护卫队,班主任负责落实升旗仪式的相关任务:主持人、音乐指挥、护旗方队、我爱我班文化建设展示和国旗下讲话等。在执行完升旗仪式任务后,学生要写出感悟,德育处要将相关文字、图片整理,汇编成升旗仪式校本课程读本,供其它班级学生传阅和借鉴。

学校有艺术、体育、科技活动月。比如每年11月是体育活动月,学校首先对大课间进行课程设计,主题确定为“强身健体大舞台,自主自信展风采”,在日常体育锻炼中融入“国际礼仪培养和团体操训练”内容,在每年11月检验和展示课程效果。近三年校运会主题是:2011年――棕北舞台,我最精彩;2012年――以民族的魂,牵世界的手;2013年――牵手未来,让爱传递。

(四)在国际理解课程中浸润

我校作为成都市校园文化建设典范学校,创生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追求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精神文化,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浸润。

棕北在全省初中学校率先开发出《国际理解教育文化礼仪读本》,并以该《读本》为教材,聘请专任教师和家长导师,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列入课表,每周在全校各班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并将该课程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学校还以开放性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国际化素养培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模拟联合国、中英校际连线、社区点亮生活、梦想与团队、AFS志愿者交流”等专项活动,让师生在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课程共建分享中提升素养、走向世界。

(五)在劳动服务课程中成长

为破解“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缺失和城区学校缺乏劳动教育基地”的难题,学校将一个学期的劳动技术课集中到一个星期,推行周劳动服务班制度,各班轮流承担劳动及服务两大任务。承担劳动服务的班级,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和下午第一、第四节课对校园公区进行清扫和保洁,学生还要负责所在岗位的纪律、秩序、安全管理及礼仪接待服务,学生还要将劳动服务延伸到家务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中。

学校将劳动服务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开发,具体做法是:按照“总分结合,分层实施”的思路设计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拓展,校内+校外”两类,在课程实施中注重“过程指导和整体推进”,在课程评价上“立足发展,激励导向”。

劳动服务班,确实用去了一些课时,但是,它的价值却不是同等时间的课堂教学所能比拟的。学生在劳动中改变态度、习得技能,在劳动中养成和做人,在劳动中学会管理与服务,在劳动中融入集体、展示风采,在劳动中懂得尊重和感恩……

2003年,《劳动・服务・养成・做人》德育创新案例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程――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2008年,被四川省政府文明办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案例二等奖。2009年,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选中在阆中全省大会上交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新举措。2010年,我校在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培训会议上专题介绍劳动服务课程实施经验。2012年教育导报以《把劳动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发――记棕北中学特色德育课程》为题报道了我校劳动服务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

第4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兴趣;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228-01

甘肃新课程实施转眼已有三年,已迎来新课标的第一次高考。三年中通过各种培训和自己对新教材的解读及教学实践,收获很大。与此同时,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克服政治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及困惑。

一、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这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政治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政治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政治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政治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政治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四、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同位次的交流和沟通,学员之间的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五、困惑

第5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Program and Principl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mplement Project Teaching

HAO Changhong

(Xiantao Vocational School, Xiantao, Hubei 433000)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ultiv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skills, there is a certain gap.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bridge this gap teaching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the project teaching ideas originated in the West, but China has passed two decades of history, will b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play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eaching, must follow a certain process, from establishing project objectives, project sele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to adhere to independent, systematic, effectiveness principles and domina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roject teaching; program; principle

1 项目教学的实施目标

项目教学起源于西方国家,其初始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兴起于欧洲大陆的劳动教育思想。二十世纪初期,项目教学法经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威廉?赫德?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整理,逐步形成了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935年,佩特森和杜威等人集结集《项目计划――基础与实践》,项目教学法由美国又重新传回欧洲,此后,其在欧洲又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纳。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项目教学法在西方各国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西方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认识逐步统一,即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在此理论认识指导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不断进行,项目教学的思想被引入到高职教学的改革中来。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有其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一般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这种模式,与现代高职教育重技能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格格不入的。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学生不仅获取了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将其运用于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项目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以认知为唯一目的,变为认知、情感、行为操作为一体的目的;变老师单向传递信息为双向信息传递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最终,实现教育效果的最理想化。

2 项目教学的一般程序

在高职院校实施项目教学,必须掌握项目教学实施的一般程序,以便将其更好地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的一般程序包括四个方面:项目目标的确立、项目的选取、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成果的展示和评估。

2.1 项目目标的确立

好的项目必须有着适合的项目目标统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因此,在确立项目目标的时候,必须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并为该主要目标服务;同时,良好的项目目标的确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一个具体的项目目标的确立,一般是由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进行逐一分解,将其划分为一个个不同的具体项目。然后,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讨论,为自己选取不同的项目,并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确立项目目标。

2.2 项目的选取

具体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保证项目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具体的项目是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取。一个良好项目的选择,必须要符合项目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项目;除此之外,教学项目还要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师生的合作,更多的是需要学校、场地、环境、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撑,因此选择教学项目的时候必须切合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偏离实际;在较好操作性的前提下,选取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项目,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提高其整体能力。

2.3 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一般需要学校提供实施场地、基础设施以及实训耗材保障。项目教学一般是采取小组分工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确立各自在小组中的不同分工和任务,并且由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要适时提供帮助。

一个项目的具体实施,一般可以包括三个步骤:

(1)分析项目。在项目实施之前,学生必须对项目进行分析,这种事前的分析能够保证项目在真正实施时能够更为高效。在分析项目时候,可以由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如果项目较为简单并且为学生所熟知,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项目即可。在分析一个项目的时候,学生应该主要将分析的重点放在项目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之上。

(2)编写任务书。项目任务书是学生对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的认识和反思,一个项目的任务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不同学生个人的项目任务书以及小组整体的项目任务书。每个学生在分析项目之后,要编写自己的项目任务书,对项目教学目标、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及实施方案以及最终预期达到的项目目标进行总结和归纳。在编写完成自己个人的项目任务书之后,小组成员可以共同编写小组任务书,也可以根据小组的不同分工由组长在组员的帮助下编写小组任务书。

(3)设计和实施。按照小组自己讨论制定的实施计划,确定具体活动和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导。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其组员的任务最好由组内进行讨论分配,必要时可以由教师参与决策。任务分配完毕之后,成员按照自己所负担的任务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并进行进一步的小组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修改和改进,修改结束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如此循环往复,以便最终得到最佳设计结果。

(4)成果的展示和评估。成果的展示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检验。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要包括对整体项目的理解和反思。从项目目标的确立、具体项目的选择、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项目最终达到的目标以及个人的经验和教训等内容,都是成果展示的要求。进行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幻灯片放映的方式,或者口头汇报、实物演示等方式,旨在使其他小组了解本组项目实施的有关情况并相互学习。

在成果展示之后,项目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进行项目教学的评估。良好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以便共同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评价或者指导教师评讲,了解自己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并向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项目教学的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项目过程评价,另一方面则为项目结果评价。根据不同的具体项目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侧重于不同的部分。

3 项目教学的原则

项目教学的实施,需要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即自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坚持这四个基本原则,是项目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石。

3.1 自主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在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起到主体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对象。学生可以在项目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与老师和其他成员进行有效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决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展示成果等均为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但是,学生的自主性与老师的指导作用要有机结合。因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老师必须为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拨和帮助,适时针对项目实施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使学生在项目教学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2 系统性原则

项目教学实施时,要注意项目的选取和实施进程安排的系统性。在项目教学中,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例如,在项目选取阶段,必须要以之前确立的项目目标为指导,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实施要求和具体的实际环境之间的匹配性。同时还需考虑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相符合,具有可操作性。一个良好的项目选取,还需要综合考虑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知识的提高,因此项目一般需要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和不同学科,这对教师选取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项目实施的不同环节坚持系统性原则,是整体项目高效实施的要求。

3.3 有效性原则

高职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体系,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更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是指教学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尤其要注意的是,所选的项目一定要体现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任务的典型性,以利于现在所学与今后所用对接,同时节省教学时间,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目的。

3.4 主导性原则

第6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

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

第7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一、良好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德育环境是学校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文化的营造和德育氛围的优化,而且对儿童品德的健康成长与优良德性的生成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学校环境所蕴含的积极的道德教育因素,对于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对于改善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条件,对于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德育环境是指学校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外在环境所发生的对于道德教育活动及其成效起着某种制约性乃至决定性影响的诸多外在条件。德育环境既是关涉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外在条件,也是关乎个体品德生长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既有社会的、家庭的,亦有学校的。换言之,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影响道德教育的活动过程和个体品德建构的主要德育环境或制约德育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这些外在因素共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教育生态环境,也成为影响个体品德建构的基本空间。这里,我们主要从学校环境的视角展开讨论。

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需要和谐、优良的外部环境的制约或支撑。而在影响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因素中,班级环境建设无疑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在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日常道德教育活动的基本体现。学生学习、生活在班级之中,受到班级组织及其活动的日常的、直接的影响。班级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德进步与德性发展。可以说,无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还是对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绩效而言,班级环境建设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班级建设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影响个体品德生成的外部因素进行过滤、筛选、消化、整合,形成班级文化氛围,使之具有健康的发展目标、舆论环境、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班级环境建设能够有利于营造学生的丰富、充实的班级生活,使之成为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生活其中进而促进其品德生长于德性发展的“有机土壤”。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助于道德教育实现由外在控制向内在控制的转化,从而为学生形成自律心理机制和促进“他人标准”与“自我标准”的统一创造优良的外部条件。因此,抓好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是学校

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班主任参与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

班主任是本班学生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对本班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经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面貌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引导。优秀的班主任通常是塑造优秀班集体的最基本的前提,有经验的学校领导者,都习惯于选派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不仅是学校教育政策和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实施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品德健康发展的引领者。班主任在学生品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人师”的作用,并具有协调本班各科教学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班主任在德育环境中,特别是在班级道德教育环境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学校教育中任何其他教师所无法替代的。[1]

(一)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设计者

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这是确保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的基本条件。班主任工作亦复如此。班主任若要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促进作用,也必须注重自身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可以说,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总体设计师。因之,班主任要根据其职责、任务和本班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同设计班级德育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方案。有无明确的目标,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可行,都直接影响着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品德发展的进程。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整体设计,也是班主任自身的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综合反映,是实现道德教育过程中师生道德共进、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

班主任既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总体设计师,又是总体设计得以实施的具体落实者。要建设、经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活动,来引发学生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行为能力。应当充分发挥班集体特有的舆论作用,激发学生的道德冲动、道德信念,培育其稳定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班级道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水平,使学生真正把班级的总体设计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从而促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并通过班级活动形成良好的品德,获得精神的成长。通过具体有效的班级德育活动,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的建设尽一份责任,每一个人都应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好地方。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班主任的具体引领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是无法企及的。

(三)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经验的提升者

班主任德育工作相当繁杂,既包括经常性的德育工作,如日常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动机教育、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又包括各种突如其来的临时性工作,如班级发生的思想、道德、纪律等问题,都需要班主任予以及时、妥善地处理;既包括定期的或周期性的工作,如每学期末对每个学生的操行评定、三好学生的评选和奖励工作,又包括临时的或应急的一些无规律性的工作,如配合社会重大事件的时事教育和国情教育,还包括一些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如入学常规教育、毕业班的理想教育、思想工作职业意识教育,等等。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繁重和复杂的工作,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对教师的人格魅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从容不迫、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班主任养成对本班开展的班级德育工作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理论提炼的习惯。它不仅有助于未来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更好地经营班级,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助于其自觉地通过教育现场加强自我教育。这应当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班主任在营造班级道德教育环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的行为品质和道德修养也是学生效仿的榜样。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环境,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与学生有着最频繁的接触,班主任的形象最容易成为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服饰、爱好以及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着影响。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工作自始至终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心灵铸造学生的心灵的工作。这既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又是班主任教师葆有自为完善、自我进取的动力所在。

三、班主任参与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

班主任受学校的委托,全面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依靠力量和基层骨干。学校对全校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把全体学生组织和发动起来,把班级的德育力量组织和协调统一起来而开展的。班主任也可以采取协商对话的形式,及时、通畅地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共同搞好班级德育工作,使全班学生提高觉悟,掌握本领,练好身体,在德智体几方面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2]班主任要卓有成效地参与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应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指导

品德从本质上讲是实践性的,品德是人的生活本身的需要。品德的养成,并不只是靠课堂教学活动,也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因此,学生的品德发展,不能仅靠品德课和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还必须有生活的支持。学生的品德发展是通过生活实践获得一定的道德认识、体验一定的道德情感、操练一定的道德行为实现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班主任对学生践行道德行为、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班级道德教育环境建设方面,班主任工作应当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巩固和加强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道德知识。首先,班主任在班级活动管理中的言论,要有利于强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识;其次,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要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另外,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情境。在品德教育中,学生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的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智慧努力,不断建构关于道德生活的认识,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环境,给学生以发展道德认识的机会,发展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道德经验。[3]

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人的品德是认识、情感与行为的综合体,情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品德课的作用主要在于道德认识而非道德情感方面,因而,必须通过班级生活和各种道德主题活动来发展、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就要在班级创造一种由所有成员共同建构的道德情感的氛围。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成为学生体验道德情感的对象。情感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的,班主任是班级生活中学生最重要的交往对象,因而班主任自己就应当是一个充满道德情感的人,要让所有的班级成员在自己的身上体验到深刻的道德情感。其次,班主任要创设一个有着浓厚师生情意和生生情谊的班级。在班级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对象是所有的班级成员,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有着浓浓情意的班级。在这个班级里,不仅班主任关爱学生,任课教师也关爱学生,学生之间同样相互关爱。[4]

3.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道德行为不可能在课堂上养成,因此在班级生活中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践行,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化,成为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需要在班级生活中按照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创造出一种优良的行为环境,以使学生产生遵从道德行为规范的团体压力。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可以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榜样只有可敬、可信、可亲,才能使学生感到榜样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把榜样的言行当成自己的言行准则。[5]班主任的品格和作风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也是一种榜样。班主任接触本班学生的机会比较多,时间比较长,领域比较宽,师生关系也比较密切,学生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效仿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因而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效力也比较大,其威信越高,教育影响也越大。

(二)班主任对各种道德教育力量的协调与统筹

1.协调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任课教师是本班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使任课教师明确班级德育工作的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校统一的德育计划和班级德育工作的实际教书育人,并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就需要班主任来协调。班主任要协调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任课教师与其他教育力量之间的关系,增强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责任感、自觉性和主动性。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搞好关系至关重要。在一个班级中,虽然同时任课的不同教师的教育对象相同,但他们所教的学科却不同。要使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和要求,有统一的德育工作计划,加强彼此间的联系,这需要班主任参与协调。当然,教师集体的形成与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责任感、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是分不开的。在班级德育工作中,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彼此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还需要任课教师与其他教育力量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这些也要靠班主任进行组织上的联结。任课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调动本班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既需要靠师生双方的努力,更需要班主任的中间调节。班主任应主动向任课教师全面介绍学生情况,包括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等,反映本班学生的合理要求,介绍本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积极评价;支持和帮助任课教师为搞好教学和教育而采取的教育措施,监督和指导学生完成任课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向学生多介绍任课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为搞好教学而付出的辛劳,在学生中有意识地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6]

2.协调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还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学生所接受的家庭道德影响,是构成班级德育的基础,如果这种影响和教育是正确的,就能够为班级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使班级德育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成效;反之,就会给班级德育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教育效力,甚至会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障碍。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家庭德育与班级德育保持一致,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把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家庭教育与班级德育保持一致,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必须做好家长工作,全面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和方法,使家庭教育与班级德育工作密切配合。[7]

此外,班主任还要了解和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对学生品德生成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便做出有效的选择、预防和对策,同时还要取得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以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总之,班主任应当利用自己的角色,主动争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控制教育的最佳条件,实现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和影响的不可替代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三)班主任的组织工作

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组织主题班会、报告会、参观、访问、旅游、调查、劳动、阅读书刊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成长与进步。组织和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工作的常规内容。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各方面教育力量方向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协调性。而这种方向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协调性,又取决于班主任的协调工作和组织工作。因此,班主任应指导和帮助本班学生组织、开展富有道德内涵的主题活动,以使其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组织的教育作用,班级学生组织既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对象,又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教育力量,应充分发挥它们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帮助要热情、耐心、细致,要尊重它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平等性。班主任对学生组织自发举行的教育活动,要积极支持,帮助设计,提供方便。同时,要主动向学生干部介绍班级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学生的思想表现,并提出要求,以取得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相互配合。

(四)班主任对教室的布置与座位的安排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和谐、优雅的教室环境。班主任要优化班级德育环境,也应当在营造和谐的教室环境方面有所创造。对教室的合理布置和学生座位的有序安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在需要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设计,其他的则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方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有兴趣去布置教室,真正把教室当成自己学习、生活的家园。教室的布置应当克服传统的静态布置方式,而采取动态的布置、排列方式。教室的美化与布置要经常更换,使之保持延续性、新颖性与教育性。例如,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之后,可以让同学发表感想,再张贴在作品的旁边,让其他同学观摩。也可以从布置的资料、图片中,设计一些问题并使学生作应答活动,如写阅读感想、意见,张贴在同一栏里。如此布置,可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产生一种互动、互学、互进的效果。同时,教室应该始终保持干净、整齐,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欢乐、舒适、享受、愉悦的感受,从而在增强教室环境美感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座位安排上,应该摒弃传统的排位方式,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或教师的喜好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可代之以环形、圆形、“马蹄形”等多种座位编排方式,这样,将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对视与非言语交流的机会。座位应适时合理地调换。座位的安排会因距离场源(教师)的远近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可能成为班上的“标签”,成为一种身份、地位、优劣的象征。因之,适时调换座位,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既是对教育公平的保证,又是营造富有公正氛围的班级德育环境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应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感受到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的前提下,舒心地学习、交往与生活。

总而言之,班级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而班主任在班级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创设、优化班级道德教育环境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8.

[2][6][7]胡守.德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04、20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