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第1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院中的体现

“以人文本、天人合一、调和至中、大医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而在中医院建筑的设计上,应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使现代化的建筑格局与传统的艺术装饰相得益彰,表现出古朴典雅,简洁大方的韵意。

外观色彩的运用上,应借鉴当地民居或其他传统建筑的色彩搭配,如民居中的黑、白、灰、红等色系,呈现出大方庄重、特色明显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应融入中医药元素,力图整体视觉达到构图简洁、形式典雅。

就建筑环境而言,在满足医院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可通过庭院等形式,着重体现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人拥有被历史文化围绕之感。也可通过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装饰造型等方式来烘托和实现。园林绿化可适当选择药用植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有观赏性的中草药最佳,并配以药物功用等文字说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院区内建造标志性构筑物,如体现中医理念或表达医院价值观的抽象艺术雕塑,医史人物或本地历史上有贡献、影响较大的中医药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医器物或某些中药植物的造型等,既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又能美化医院外部景观环境。

另外,在中医药文化中,尊师重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设置拜师堂和祭师馆等功能性场所。

中国传统药物特色与设计的关系

中药是中医院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中医院的设计中可以从视觉、嗅觉、功能等几个方面来突显中医院的特色。

视觉上,建议在中医院的外观、外墙的肌理上选用与中药相关的素材,或者在建筑的造型上采用中药制剂或者中医特色工具的形状等等,使就医者通过这些视觉呈现能感受到中医院的氛围。

嗅觉上,使就医者进入医院后闻到的是扑面而来的中药香味,而不是综合医院的消毒水的味道,这也是在嗅觉上对中医院特色的另外一个体验。

功能上,中医院和综合医院最不同的是中医院需多设一处药剂的分类用房,综合医院是7大部分,而中医医院是8大部分,药剂是中药治疗的体现,国家对中药大药房还有专门的补贴。因此在设计上必须考虑中药煎药的问题,此外,很多中医院都有专门的制药秘方,这些功能空间的设计也是中医院设计不同于其他医院设计的特殊之处。

中医特色治疗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西医治疗除了服药、手术之外,还有打针、输液、介入等。现在的中医除了吃药(汤药、西药、中成药)、手术之外,还有按摩、火罐、足疗、小刀针、浴疗等特殊疗法,因此中医院的设计在功能布局上应考虑设置中医传统疗法中心,该中心作为一个集中的医疗单元,应包括针灸治疗室、熏蒸治疗室、灸疗法室、足疗室、按摩室、候诊室、医护办公室等功能用房。

第2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1]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整个民族共同体永恒的话题。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且不能被取代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场地,家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基地,社会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撑力量,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却出现民族文化的孤立传承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孤立传承民族文化现状

1.学校与家庭缺乏沟通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反观目前,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内容空洞、晦涩,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家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家庭教育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家庭及其教育都有其民族归属性。”[2]所以家庭中的民族文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传播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能带给儿童最直观的体验和影响。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强大的传承场域缺乏沟通,加深了其传承的孤立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上一道必须逾越的鸿沟。

2.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

“民族传统文化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传承之基”[3]。社会是民族文化的资源宝地,同时应该是传承的始源。但是人们几乎把传承的重担一味的交给学校,而学校出现选择性传承,在其传承过程中形式化严重,缺乏生活性和社会性,并没有把民族文化真正的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甚至会造成文化断层和消逝。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得传承民族文化不光体现在课堂中,更加体现在生活中,在课堂上注入社会性和生活性的元素,使得民族文化具备丰富多彩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3.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的断层

“民族文化场域是文化主体与文化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在依赖一定的物质客观条件的同时,它更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4]校内民族文化场域和校外民族文化场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但是校内文化场域和校外文化场域的断层,造成文化缺失和传承的不完整性。校内民族文化传承整体上以课本教材的讲授形式展开,注重对文化知识感官上的理解和体验。校外场域主要注重对生活上的实践价值性,将民族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侵染的方式,根植于儿童心中。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是停留在浅层的实践中。这种校内外传承场域的断层显然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这里的“三位一体”支持系统指的是: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构建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导,以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为基地,以社会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力量的三方位相结合的支持系统。

建立“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利于“活”的传承民族文化

所谓“活”的传承民族文化是相对于“呆板”的传承民族文化而言的,其传承方式更灵活、传承内容更有综合性、传承目标更有价值性,儿童不再是被迫的接受民族文化,而是主动地面对民族文化。但是目前,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面对升学压力,民族文化课程便成了主流科目的牺牲品,被搁置一旁,不被重视。课程规划易出现选择性传承,内容碎片化,内容偏重知识性,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等现象。“三位一体”支持系统的建构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系统知识性、家庭传承民族文化情感上的感染力、社会中民族文化的鲜活力,三者密切配合使得民族文化呈现一种“活”的传承状态,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永久的活力和持久性,使民族文化“活”下来。

2.有利于培养立体文化人

“培养立体文化人,意味着儿童不是文化接收的‘器物’,也不是文化传承的‘载物’”。[5]儿童是有着自己独立意识的个体,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应当是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筛选和批判的一个文化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能够主动的建构知识、对文化有一定的判断和反思能力、能够适应社会,这便是立体文化人的表现。显然,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来独当一面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辅助场所,也应当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三位一体”这样的传承模式下,对课程中所学到的民族文化加以甄别和筛选,然后投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为指导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立体文化人。

3.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例如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建筑等多种民族文化。但是民族文化零散混乱,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规范。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学校当中的符号性民族文化、家庭中的生活性民族文化、社会中的实践性民族文化等,三大场域对民族文化各自孤立传承,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家庭与学校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无法保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保存。“三位一体”支持系统能够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避免了民族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

三.如何建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

1.学校与家庭紧密衔接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民族文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对儿童习得民族文化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学校作为规范的教育场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衔接,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建立起沟通信任的桥梁,让家长也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配合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步伐,起到一主一辅的作用。

2.学校与社会密切互动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为民族文化提供真切实感的情景。相比之下,学校所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大多偏重纯理论性和知识性,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活动的深切感知和领悟,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缺乏亲身实践,无法在情感上有所体会。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鼓励学生把学校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带入到社会这个鲜活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次,学校引入社会中濒临绝迹的文化遗迹,保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可以在学校中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中精通民族文化传承的专家学者,给学校注入一股新鲜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角学习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得师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3.建立长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支持系统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导场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家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基地,在对儿童的认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潜意识作用;社会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活的,因而需要社会这个场所让其栩栩如生。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密切配合,共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首先,以学校作为其传承的主体,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课程,保证课时和质量。其次,以家庭场域为辅,通过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与提高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最后,重视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支撑力量,学校、家庭所学习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的得到实践和运用。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出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但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重任。只有三者共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也才能持久的传承下去。因此,发挥学校传承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传承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传承的延伸和支撑作用,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才能建构起传承民族文化之桥梁。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3-34.

[3]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43.

第3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景观;现代城市建设;天人合一;人与自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取舍,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记载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兴衰变化,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有形见证和物质载体,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侵,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现代城市建筑失去了传统文化景观的韵味,变得乏味、雷同,充斥着钢筋与水泥。人们过于注重对于物质的追求,开始忽视和淡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景观陷入破碎化、边缘化的困局。因此,提升继承和保护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意识越来越迫切,现代城市建设对传统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再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既满足现代人们工作生活的需求,又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灵魂和特色,是现代城市建设急需探讨的问题。

1 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分析

景观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桥梁绿地等所有与人类工作生活相关的室外空间的形象。文化景观是指人们以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为依据,通过对身边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形成的人文景观,通过景观的形态、功能、风格、色彩等外在形象,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其独特性、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景观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承载着中国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同时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以徽州传统文化景观为例,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州建筑的三大特色,其砖瓦上的雕刻细腻婉转,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值得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另外,徽州因其自然景观的山水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口文化”,人文建筑依山而建,依据山的地形,在打造住所时注重门窗的角度,保证采光,并使居住者能够随时欣赏山景。[1]徽州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雕也极受人推崇,而佛教的吉花莲花,因其气度和风采受徽州文化景观的青睐,与莲花造型相关的装饰物成为徽州传统文化景观的精美点缀,既栩栩如生又大气清新。

2 现代城市建设传承和再现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意义

2.1 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城市景观不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载体,不仅要具有功能性,还要具有审美价值,在保证了现代人生活工作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这样才能通过城市景观给城市居民和游客带来精神的感染和熏陶,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2.2 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

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丰富的元素和内涵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素材,其建筑材料、造型体现出的理念、底蕴给设计师带来了无穷的灵感,赋予了现代城市景观建筑思想与灵魂,使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够从视觉上获得更多感受,感受到现代城市除工业气息、灯红酒绿以外的更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体会到更加内在的不同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此外,中国现代文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也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呈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先进、继承和包容的特征。[2]

2.3 满足大众生活和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城市居民一年当中只有非常少数的时间能够真正走出并远离城市,去充分体验大自然的风光。大多时候,城市居民会挤出空余时间,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临近的城市休闲和娱乐,城市旅游受到现代人的热捧。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让人们不仅仅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还有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特色景观,让人能够消除长期保持的精神紧张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景观的传承和延续能让城市居民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找到自身更加根源的存在价值,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增加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人们内心更加平静安宁,生出更多美好的祝愿。

3 现代城市建设继承传统文化景观的策略与建议

3.1 提升公众参与性

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居民进行更加微妙的连接。城市可以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建筑为背景,定期举办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让人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感受更多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还可通过向城市居民征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再现传统文化景观方案和意见等方法,提升公众的参与性。

3.2 对于城市中的传统文化景观进行保留

在进行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划定保护区、为传统文化景观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对于城市中的传统文化景观进行保护。[3]例如,北京城区对于四合院的保护,高楼大厦与传统四合院并存,是现代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景观相生相融,丰富了现代文明的层次内涵,既保留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保留了北京人注重家庭、邻里关系的文化传统。

3.3 加强城市中传统文化景观的二次设计与利用

在对于城市中传统文化景观进行保留,推进了现在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景观和谐共生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中传统文化景观的二次设计与再利用,保存其整体格局与风貌,使人们关注历史和地方文化。另外,在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还要为传统文化景观增添现代功能,在具有观赏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使其得到现代城市居民的充分利用,避免空间的浪费。将传统文化景观改造为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让城市居民真正融入其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景观的独特氛围。

3.4 将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设计和元素

在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应领会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元素和内涵,将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设计和元素,为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赋予现代的形象和意义。

(1)注重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继承传统文化景观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营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增加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同时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加强绿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现在有很多设计师设计了“空中花园”,即在大厦建设了花园,种植各类绿色植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推进了城市环境的保护。另外,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城市的中心地段商业化,许多中小学由于用地紧张,缺少运动场,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些学校开始建造“空中运动场”,这也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独特的景观。

(2)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元素融入城市景观的建设中。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图案、雕刻、色彩等特色融入现代城市景观如街道、广场、公园、大厦等建设中,在融合的过程中进行取舍和创新,通过一些细节的展现,提升现代城市景观的品位和韵味。[4]以现代城市的商业街建设为例,目前,许多商业街都以一个传统文化背景为主题展开设计。例如,大唐不夜城,整个商业街道的建设融入了唐朝建筑的元素,拥有三个以唐朝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广场,并建有几条仿唐街区。大唐不夜城的路灯通过斗拱样式来呈现,突出了盛唐时代的景观特色。

(3)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文化理念融入城市景观的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不仅仅具有独特的外观,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城市景观建设时,不仅仅可以通过采用传统文化景观的元素来展现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城市景观,还可以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文化理念融入城市景观的建设中的方式,来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景观更加内在深刻的东西。以宽窄巷子为例,宽窄巷子通过城中城的结构展现古人隐世、淡泊的价值观念,现代设计师可以以“隐”为主题对于某一部分现代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一定要照搬或模仿传统文化景观的具体形象、图案,而可以在景观中体现其“隐”的态度和意境,通过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灵魂来传承和再现中国传统文化景观。

4 总结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现代城市建筑失去了传统文化景观的韵味,变得乏味、雷同,通过现代城市建设继承和再现传统文化景观的特色和内涵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其次归纳了现代城市建设传承和再现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意义,最后结合其内涵和意义描述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继承传统文化景观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康淳,李响,刘雷娜,夏嵩.“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以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为例[J].风景园林,2011

(2):58-59.

[2] 肖璇.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艺术科技,2014(01):46-47.

[3] 吴玲玲,韩笑菲.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4(10):35-36.

第4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美术教学 传统艺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就是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成产当中创造的一些艺术形式,本土美术文化记录和再现了本地域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美术与本土文化内在联系的学习,学生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让学生知道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美术教育者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热爱。树立一种传承和发扬的主人翁意识,让民族本土文化的意义牢固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通过美术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 希望,在学生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式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艺术,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是十分必要的。

1研究的方法

1.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有关传统艺术文化的著作与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深刻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现阶段我国美术教学的现状,为进一步地研究做好材料和理论准备。

1.2调查问卷法

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发放调查问卷,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情况,听取从事多年传统艺术研究教师的建议和意见。

1.3实践研究法

从自身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所研究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尝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穿插一些传统艺术的教学内容,并不断优化。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艺术文化的界定和简述

传统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纸艺艺术城澄剪纸、河南剪纸、豫西民间剪纸、陶瓷艺术、宜兴紫砂、定陶、景德镇瓷器、广彩、邢窑白瓷、木艺艺术、黄陵木刻、木雕、根雕、骨木镶嵌、刺绣艺术、汴绣、京绣、广绣、苏绣、湘绣 蜀绣、粤绣、毛线艺术、十字绣、皮影艺术、河南皮影戏、山西皮影、甘肃皮影、腾冲皮影、江苏皮影等。

2.2传统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经过学术界几十年的努力,民间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民间艺术回民间”也成为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的一个重点。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艺术每天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现代社会的挑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艺术的衰落。但发展到今天,知道民间艺术的来源、内涵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民间艺术的传承究竟该何去何从。

2.3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一提到文化,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讲究教学乐趣的今天,相信很多教师还是将文化界定于知识,认为其二者基本可以划上等号。殊不知,二者实为大大不同。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张岱年认为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也或者称为文化的实物;三是“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文化不是有形的文字、不是枯燥的理论,它是鲜活而又生命的。它可以表现为实在的器物,也可以是无形的社会、历史风俗,更可以是人们头脑中每日的一闪而过的想法以及坚定的精神、信仰等。鲁迅先生就传统艺术之为“生产者的艺术”。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均是由广大劳动人民自己亲手设计、亲手制作出来的艺术形式,其制作材料大多十分简单,主要是普通的木、布、竹及泥土等等,然而,制作的手艺十分高超,构思极为精巧,擅长进行大胆地想象和夸张,而且往往会用人们所熟悉的谐音手法来创作,其格调积极乐观,其风格清新刚健,其形式纯朴活拨,表达出对于美好生活的极大憧T和理想,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另外,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4 优化美术教育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解释者与讲授者,能够让民族美术成为一种更加鲜活的素材,让学生能够饱蘸浓彩地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风、民俗,要从画出自身家乡的一草一木开始,实现把民族传统文化和我国教育部门所设置的美术课程进行无缝对接,这并不仅仅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要求。因此,要让大学生们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到其发展的现状,并且承担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进而实现延续中华文化的目标。

2.5美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新途径

地方的教师和校方可以收集、整理该地区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甚至是“非遗”,并将这些文化艺术请进校园,请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感受,甚至是体验,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进而传承传统文化,如剪纸、泥人、糖人、草编、民间文化艺术的引进,使学生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就更乐于接受。而美术学科中,自有的如中国画等传统艺术,本身就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诗情画意情结,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就是带有学科性质的文化传承,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校外教育资源,既能使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传统的工艺技能,又能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加深学生对文化厚土的热爱。

3结论与建议

教育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现象,将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应用在教育之中,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巨大变革。美术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态与载体,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感染力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从而满足于人们在现实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美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反映出来的是真正的社会现实生活,但是又会反作用于实际生活,因此,将美术教学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就体现出了美术教学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李勇略.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5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一、天水非遗现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8字工作原则,2006年开始,天水市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采取分期保护、属地保护的原则,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伏羲祭典、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项进入国家级名录体系,省级名录体系28项;两人进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名录体系,42人进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

二、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保护方式缺乏活力。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能用最短的时间保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二)传承没能突出系统工程特点。保护仅是对传承人本身而言,对于从事该项文化遗产的其他参与者没有涉及,致使其他参与者积极性不高。目前还有大量的市、县区级传承人没有得到可行有效的保护。

(三)保护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但因地方财政困难,一部分市县级非遗项目投资力度还是不大。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一些项目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如麦积饴糖制作技艺、天水吹糖人技艺等,因缺乏资金来源,加之部分传承人年龄太大,身体不好,技艺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据笔者了解,天水非遗保护所碰到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各地都有存在。

三、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激发生存活力,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在政府继续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如天水武山柳编技艺。武山柳编在保持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笸箩、簸箕、花篮、水果盘等多种工艺制品。除部分产品出口外,主要销售于全国各地及西北地区,不但使本村人致了富,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县上建立的洛门柳编工艺厂,成为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模式的样板,走上了传承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稳故纳新,传承人保护重在“新、活”二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鲜的,不断更新的、活态的,非遗项目才能长久传承下去。特别是对许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说,必须培养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以天水黑社火为例,历史悠久的黑社火在天水流传范围极广,是城乡百姓极为喜爱的一种以唱为主,又兼演各种划旱船、舞狮、舞龙等表演的表演形式。天水黑社火历经千百年传承,几经兴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村由黑社火爱好者组建了黑社火演出队。组建之初,在无任何援助之下,队员们自筹资金、自己编排,并邀请民俗专家悉心指导。演出的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社火曲的搜集以及传承人的培训、培养。随着新人的不断加入,表演队伍渐渐壮大,变成为了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黑社火演出队。其中7人成为天水社火市级传承人。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盘活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贴近现实生活,传承保护形成动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传承是关键。不断引导培育人们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情结,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认知传统、回归传统、传承传统,是非遗传承的关键。如传承多年的天水酒歌。天水酒歌是天水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悠久的传唱历史源于天水酒文化的兴起。由于它具有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又能井然有序地说理和叙事,把生活丰富化、趣味化,便口耳相传被保存下来。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现代饮酒娱乐习惯的改变,天水酒歌发生了许多变化,逐渐成为一种注重传承的文艺表演形式。只要我们进行认真地宣传、推广,就能使人们认同酒歌、热爱酒歌,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合理调适,强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使传承者和被传承者双向互动,营造新的传承环境,促其活态传承,延续、传承天水酒歌。

(四)整合项目,加强展示展演,提升社会参与度。天水在2006年6月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甘肃省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共展出来自平凉、陇南等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种类2582件,观看人数50万人次……2011年举办了关中——天水地区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目前,非遗展演活动已成为天水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城市节日、节庆时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这些启示都告诉我们,虽然集中的展示展演活动不是非遗传承的现实土壤,但是它同样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环境。今后,还可进一步整合域内许多可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包括濒危的、失传后根据相关资料挖掘整理复原的),将其组织成为一台或几台非遗精粹节目,长期进行演出展示(如陕西华阴老腔的演出模式),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的文化生活,也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保护传承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现代社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当代老一代人的传统文化记忆。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2008(6).

第6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传承;创新

现代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早已不是钻木取火的那个时代,中国社会这样繁荣富强离不开人类的进步。据实践经验表现,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人民素质的提升,同样也影响这民族的素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素质现代化。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只是有车水马龙的现代化设施,更是有坚不可摧的内在精神,以人为根本的,用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以及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民族素质的现代化是用文化的现代化积累起来的,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者的文化能力,学习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才能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更为稳定繁荣,所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必须言传身教的一门必须课。

一、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学无一不是为完善道德、人格、社会而提出的理论观点。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知识层面的拓展,也是对人格素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在注重道德素质的同时又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

(一)大学生虽然对学习传统文化的肯定,但是获得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成长在一个相对稳定和物质丰富的时代,不存在温饱问题,所以更多倾向于思想方面的成长。他们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代了所有的思维模式,孔孟逐步淡出整个认知里,传统文化也在观念中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一项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的调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是最多的;对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所以通过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对@方面的未来很看好的。

(二)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但效果不尽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方式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但是课堂时间短不能顾及到每一个人,造成知识获得的比较匮乏,尤其是中学时代。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学生必修关于历史之类的不外乎是语文和历史,对于传承中国精深的文化是不够的,但是作为课堂教育应该是足够的,这就是对于孩子们的感兴趣程度和好学能力,现在学习的途径很多种,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和课外书之类的,面对应试教育,孩子们把经历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上,时间上也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欠缺。有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高,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从而对历史文化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没有深入其中的有趣。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对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兴趣只有11.5%,所以感兴趣的人占有很大部分,这就对于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性的教育有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提起大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从而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教育者不只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责任去传承古老精深的中华文化。虽然现在没有隋唐时代的礼仪道德那样严格,但是这是我们血液里留下的基因,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不是一味传承,也不可丢失。

三、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形式急需调改

我国教育形式一直延续考试制,成绩成为学习的目的,从而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显得不是很突出,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据调查社会文化氛围薄弱是因为历史文化积累不够,所以历史教育的匮乏成为重要的原因,而目前历史教育的现状是:学校书面上的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现实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大学及更高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需要加快历史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大众化的历史教育。将枯燥的历史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多显示一些比较有生动性的史实,把课堂生动起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贴切实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教学者多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教学材料,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推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认可度,并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形式只为了更好的传承和接受。

(二)改变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良风气

一种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时间的改良,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而保存下来就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的土壤,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要想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实现社会文化现代化,必须要把文明一起抓起来,共同发展,历史方面将会是精神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历史感知、知识以及祖先的智慧都是我们学习传承的主要内容。作为教育者,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责无旁贷的将民族文化传承给未来,不忘我们民族的过去,创新现在,传承未来。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加强历史教育。文化不仅仅是体现在每位公民身上的素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传统文化虽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保护是作为传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可能不够,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采取一些手段来协助,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我国有着人口大国之称,各领域人才也层出不穷,却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方面不要重视,尤其对人文知R普及贡献有些欠缺,缺乏认可和奖励,严重打击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形成。所以可以考虑设立传统文化普及成果的专项基金以资奖励,并且将这方面与其他学术研究类同等面对,使更多人承认并认可这项研究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从事这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知识层面的拓展,也是对人格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将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张思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认知情况的思考[J].华章,2014.

第7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明治时代 传统礼仪 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49-02

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含文化、教育、国民形象等一系列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并且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最直观的领域。日本的国家软实力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其礼仪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通行礼仪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礼仪特色之所在的是传统礼仪。日本礼仪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正是由于其经历了明治时代欧化盛行的文明开化后,依然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的鲜明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而我国清末民国初年,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传统礼仪多惨遭遗弃的境遇,因此考证明治时代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方式及其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无疑对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坚持传统礼仪的呼声

日本在明治时代经历政府主导的如火如荼的西洋化进程时,传统与现代、欧化与国粹斗争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但民间一直存在忧虑传统礼仪流失的声音,并积极向政府谏言、积极引导社会民众维护传统礼仪。早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青森县普通民众渡边村男就已经在给明治政府的建议书中慨叹:“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但现在都面临即将消失殆尽的危险”。并进一步表示担忧:礼仪出现一时混乱国家不会灭亡,但传统礼仪完全消失了,国家就灭亡了。希望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礼仪规范”。向政府建议“启用通晓天下时务的廉洁有德者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通行天下的礼仪规范”。[1]以上建议虽然缺乏具体操作性,但表明了民众对保护传统礼仪的热情。

在欧化浪潮中社会精英分子也开始积极维护日本传统,明治2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保存国粹的社会思潮。三宅雪岭与志贺重昂于明治二十一年(1889年)创立了杂志《日本人》,陆羯南等人于明治二十二年(1890年)创刊了报纸《日本》。强调日本的近代化“不是西洋社会的同化,是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对西洋文明的导入”。[2]在高举维护传统旗帜的同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诸如:“强烈反对导入诸如亲吻礼等西洋风俗习惯、礼仪中的有害事物”[3]、“夫人小姐们的病痛全是西洋服饰的束腰工具所致”[4]等一些极其激进的西洋礼仪风俗有害论。人们在论及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时,时常涉及日本传统武士道,高呼“传统礼仪的复活就是武士道的复活”[5],认为在新时期要通过坚持武士道精神来弘扬传统礼仪,慨叹“从前在武士的家庭中,严格遵守着礼仪规范,而当今家庭中武士般的礼仪教育越来越少,到访日本的外国人不再能看到曾经武士家庭良好的礼仪规范,而只能嘲笑当今礼仪生活的混乱,实则遗憾之至”。[6]在明治时期,国家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运动过程中,“西洋”礼仪发挥了一种触媒作用,使人们开始更加积极自觉地维护日本传统礼仪。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的结合

(一)学校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在维护传统礼仪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传统礼仪流派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治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修身”课程开设确立。明治十二年政府了“教育大旨”,开始明确规定了一门“作法”科目作为修身科目的实践课程。明治十三年再次教育令,明确规定将“修身”列在读书、习字、算数、地理、历史之后,作为与其同等的科目。明治十三年再次改正教育令,将“修身”列为各学科之首。将其定位为教育的根本。这一规定一直保持到昭和二十二年。道德及其实践礼仪课程的成为明治以来近代教育的重要层面。

明治十三年传统礼仪流派家元小笠原清务①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的建议书。响应他的建议,以明治十三年东京神田小川小学开设礼仪课程为开端,东京府各小学中都开设了礼仪课程。此外明治十四年在男女共学的礼仪课程之外,开设了针对女生的“小学女礼式”课程。小笠原清务为此编写了教材《小学女礼式》,序言部分谈到,“而今,本府各公立小学校均开设了女礼式课程,为了向学生讲授起居进退之法,受府厅委托,我等制定了此学校礼仪教材”,成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女子礼仪教材。明治十五年小笠原清务开始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礼仪课程,使用小笠原与松岗明义共同编写的教材《新撰立礼式》,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先河。文部省也将“女礼式”列为正式科目。宣布训令,女子礼仪科目应包括:裁缝、女礼、点茶、插花。明治十七年开始,师从小笠原清务和松岗明义的后闲野菊、佐方镇子开始招徒讲学,之后她们的学生遍及全国的女子学校。明治十年代学校礼仪教育迅速高涨,造成礼仪教师极度缺乏的局面,小笠原在自家开设的礼仪教室中培训礼仪教师。文部省命令东京的73所小学每个学校选三人,在小笠原清务的礼仪学校进修一年礼仪课程,后回到本学校任教。据此,小笠原传统礼仪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普及。以小笠原流传统礼仪为蓝本,其他传统礼仪流派家也纷纷著书。②随着明治近代学校教育的建立,体系化的传统礼仪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二)民间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第8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1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提出的背景

1.1继承是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医药学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认知方法、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界和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并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的研究中来,这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医药只是略知皮毛或仅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之上,就简单联系仓促创新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 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 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

      徐春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第9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海南;本土文化;文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62-02

2015年3月,海南省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要从落实关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的重要指示出发,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在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而在2009年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曾经指出,要形成个性化的旅游品牌,抓手之一就是开发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这就说明文化在旅游品牌中的重要性。有人说过“仅仅是‘阳光+海水+沙滩’的度假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竞争激烈,而‘阳光+海水+沙滩+独特海南岛文化的感受之旅’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这句话准确形象地说出了本地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内在规定性,是提升旅游品牌的自身品质、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海南的本土文化是海南旅游特区的“特色”之所在,是海南区别于东部沿海城市、区别于巴厘岛、马尔代夫等诸多岛屿旅游目的地的内在规定性,是在阳光、海水、沙滩之外,更能触碰到人的灵魂的东西。海南建设旅游特区,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独特优势,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打造提供新的着力点。因此,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且必须做好的一项工程。

海南省的本土文化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例如,以儋州调声和崖州民歌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黎绵为代表的手工技艺、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海瑞故居、东坡书院为代表的流放文化、以道教宗师白玉蟾的道场文笔峰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及以妈祖祭典、冼夫人信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等。至2014年底,海南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百项,另外还有物质文化数项。二是海南的本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经过口口相传保存到现在的,除了传承人的记忆之外,没有其他的记录形式,相关资料匮乏,研究的难度大;且很多项目的传承后继乏人,有失传之危险,亟须保护。三是海南本土文化有的曾经被开发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多以失败而告终。四是海南的本土文化资源过于分散,不成系统,未形成凝聚力。

一、本土文化的哲学界定

本文试图从两个角度分析本土文化的开发:分别是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所谓继承就是沿袭传统文化,承接和遵循当地的习俗,延续着本地独特的精神特质;发展则是继承基础上的发扬光大,他是以扩大本土文化影响为目的,在深入发掘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后,将本土文化项目当成产业来发展,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继承和发展对立统一,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是继承的目的。

本土文化完整说来是指本地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本地”还是“传统”,都是相对而言的。传统文化,相对于现在说是以往的文化,现在的文化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之后的文化,我们世世代代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生活,它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之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复制粘贴式的继承。每项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与创始之初都会有着些许的变化,因为每代人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加入时代元素。所以每一代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根据时代背景发展着“传统文化”。但是不管怎么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稳定的,其在不同的时代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有大有小,但其所起作用的领域是很少发生改变的。可以说,继承是传统文化在原有意义上的延伸,是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延续的过程。

与传统文化一样,“本土”文化是“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2],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的界线逐渐模糊,本土文化的外延也不再像该文化产生初期那样清晰和绝对。但是,与传统文化一样,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其精神内核是稳定的。

建设海南旅游特区,本土文化大有文章可作,因而对本土文化仅仅继承是绝对不够的,发展同样必不可少。本土文化是地域性的文化产品,要将其打造成旅游品牌或旅游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世俗化的加工,从游客感兴趣、有共鸣的角度说明、阐释,这是在旅游开发中必要的过程。这种发展对本土文化来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本土文化原本意义上的延伸和外化;另一种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深化,甚至变更。

可以说,继承和发展是本土文化的矛盾的两面。如何在发展中既保持本土文化原有特色的同时,又能打造成旅游品牌吸引游客,这是本土文化开发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只重继承,只是保持原有味道,放弃旅游体验,忽视游客的感受,那将如一潭死水,其文化的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但是如果只是迎合游客的需要,肆意发展,则不利于本土文化保护,影响其存在和发展,因为该文化的独特性没有被保存下来,即使开发出了旅游产品,也会像过度加工的艺术品一样,失去生动性和鲜活性,那么这个产品也是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的。

二、本土文化的开发思路

开发本土文化,要先想后做,想好再做,用科学严谨的规划指导工作。根据工作顺序,本土文化的开发应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文化普查,摸清家底

我省的本土文化资源有哪些,哪些传承得好,哪些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哪些可开发,哪些不能被开发,政府部门先要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在文化开发过程中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我省的本土文化的种类、分布、现状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整理阶段:分类整理,逐项评估

在了解了本土文化的基本省情之后,由专业部门或机构,最好是多个行业共同组队,对所有的文化项目进行整理、分类以及可开发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建议采用等级评分,不可采用“是否”的判断性标准。整理的过程主要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该项文化的保存情况及传承情况。

2.该项文化的地位及学术研究价值。

3.该项文化的商业开发价值。

4.该项文化是否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开发程度如何。

整理之后,政府可根据我省的文化资源情况,统筹规划,制定我省文化发展规划,做好地区和项目间的统筹规划,集色项目、全力打造系列优势品牌,提高竞争力,同时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文化破坏。

(三)规则阶段:明确标准,统一认识

省委省政府根据实际,制定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法律规章,明确我省的本土文化开发的原则和底线,由谁负责,由谁监管,明确任务主体,通过法规来防止破坏性开发,如果对某项文化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明确制止和惩戒措施。对于不可开发的文化项目,坚决不允许开发,加强保护,待有条件完全满足时,再考虑是否要开发。法规的制定是为从规则上保证本土文化开发的可行性。

以此类法规的出台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强化民众对本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认识,尤其是本土文化的继承人或是当地民众,作为最熟知该项文化的人,一方面引导他们有主人意识,主动参与到本土文化的开发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应当保证他们在有相当程度的发言权和否决权。同时还要邀请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海南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四)开发阶段:企业负责,社会监管

制定规划后,政府将可开发的文化项目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投标,投标方对某项文化项目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及可行性报告,政府邀请相关人员(如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科研机构)对比方案,选择最优方案,最适合的企业对该文化进行开发,坚持最优,宁缺毋滥。

项目开发机构应用承担历史使命的魄力,负责任地做好、做细发展规划,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眼光传承并发展本土文化,不只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同时,有些本土文化是不可逆的,像村落、房屋等,一旦拆除,无法再恢复。这就要求项目开发的方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更改,开发之前,就要多方征集意见,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实施开发,坚决杜绝朝令夕改,对原有的文化实物造成伤害。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项目审批时,要将文化要素纳入考察体系之中,在审批过程中,不仅关注营利、就业、环保,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对本土文化的歪曲性的宣传或是破坏性开发,将文化要素作为可以一票否决的内容之一,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及时修改。

综上所述,本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的独特魅力的内在动力,是不可再生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本土文化的开发不能是某个人的意志,更不能是临时起意,需要政府牵头,详细规划,集全省之力共同努力完成。开发得好,会给本土文化带来新的生机,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是如果开发不好,不仅会对传统文化带来毁灭性打击,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延缓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好文化开发这项工具,做好本土文化的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