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语文”;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115
全球掀起汉学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自豪。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为什么教
或许在许多教师心中,这根本就不算个问题。许多人都在教语文,却不见得知道为什么教语文;许多人都在干工作,却不一定人人都热爱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本求源,只有弄清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才能引导好自己的学生百川入海。那么,为什么教语文呢?就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交流的语言,更因为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肩负着一种继承祖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在讲授《孔孟论学习》一课时,我让学生知道“儒家”的“儒”字拆开了就是“人的需要”。想一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都是因为我们需要吗?而孔子只用一个字就概括了出来。讲授古文时,我告诉学生:中者,心也;华者,光明也,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用心做事、充满光明和未来的民族!班会课上进行感恩教育,我同样让学生知道教育的“教”就是一个孝敬的“孝”加一个文化的“文”,所以“不孝不教”。而这个孝字又何尝不是用“子”女替换了“老”人下面的那把“匕”首?所以我们的语言字形里藏字音通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好中国文字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只要本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去教授语文,胸怀和格局不一样,教育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否则的话,我们的教师或许终生只能是麻木而忙碌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也或许是茫然而疲倦的学生。教师的生命少了张力,教育工作黯然失色;学生的眼里缺了灵气,学习生活得过且过。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在心中缺失,要明白一个语文教师心灵的终极需求是什么。
二、如何去教
明确了“为什么教”,我们思考“该怎样教”。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语文学习厚积薄发。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及育人功能作为自己的责任,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不能“为了教而去教”。教师备课死,死备课;教书死,死教书,同样也是教死书;学生不关心书本外的东西,是死读书,读死书。这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教得无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极大地压抑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才华,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例如,讲《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仅仅局限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无意义的,如果能给学生延续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智慧传递那该多好!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但每节课都该有一个亮点,串起来就是一条线,动起来就是一个面,再加整合就会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享受自己的课堂
教育界常说的一个词语是“善教乐学”,这个词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善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乐学”。学生“乐学”的前提是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收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继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要“善教”,最起码要先做到“乐教”。我们常常会说“那节课我讲过”“那本书我教过”,可是,讲过不见得就讲好了,教过也不见得就教会了,更重要的是在教授的过程中自己有为人师者独有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吗?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把自己的课堂看做艺术的殿堂并努力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我们带给学生、带给自己的必然是艺术的美感和快乐的享受。反之,当我们把它仅仅当成一项工作、一节课时,我们感受到的或许就成了平庸或者狭隘乃至于与日俱增的疲惫。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语文教师的生活,语文教师的生活是什么?就是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激励自己不断求索,就是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国学精髓丰满自己的人格情操。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承载住自己的课堂了吗?我承载住几十双求知的眼眸了吗?我承载起让传统经典的美、知识的力量、思想的光芒无声改变学生后心中的踏实与舒服了吗?如果我们努力这样去做的话,相信课堂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充实,或许还有不止于享受的另外一些东西。
当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龙飞九五,血脉中奔腾的是上善若水;厚土高天,甘苦自知的是教师情怀。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血脉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代代传承,在今后的岁月里,每一个中国人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作用;功能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延续艺术生命,不仅体现在其扎实的文化根基,而且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民积累和沉淀的艺术智慧,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群众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音乐形式,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因而,探寻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多元功能,将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实践,从音乐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使传统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更加系统
传统音乐想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和长久的传承,进行学科化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正确的路径。虽然近些年来,学校的传统音乐教学陆续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系统化的学科建设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事实上,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使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专业性强、涵盖性广,而且能够触及传统音乐文化内核,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将其渗透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中。另一方面,笔者在对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过去我国的音乐记谱意识薄弱,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因为没有系统的记录而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这种文化的流失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是永远的遗憾。过去由于大众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地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断代。现在,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政策引导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加规范和深入,音乐教育担负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音乐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传承渠道之一,是传统音乐艺术性传承和学术性建设的根基。所以,学校的系统性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正规性的学科建设入手,优化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力度。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能从音乐表演实践需求出发,加强传统音乐表演型、学术型、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笔者从学校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开展能够从高瞻远瞩的发展性策略入手,系统化地进行传统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从传统音乐的理论基础入手逐步深入到艺术实践,将传统音乐的表演舞台与音乐的教学讲台连接为一体,将田间地头的传统音乐搬到多元精彩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其对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系统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使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创作更具创新力
传统音乐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体现了当时大众艺术审美的眼光和追求,因而传统音乐也印刻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大众的音乐审美品位也更加的多元开放。在此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如何结合时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符合音乐多元化的要求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学校丰富的音乐教育开展活动,对于传统音乐内容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培养的音乐人才具备专业的音乐基础,对于音乐内容的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因而在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中,能够与当前的观众欣赏需求和审美品位相匹配,为传统音乐作品加入更多的现代内涵。音乐教育系统地培养和拓展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技法和手段,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内在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显然,与传统的依赖于民间艺人创作发展的常规形式相比,音乐教育激发了传统音乐自身创新发展的动力。以传统民歌为例,很多学校在本土的校本音乐教材的构建中,融入了很多学生喜欢的脍炙人口的音乐内容,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传唱家乡的歌。很多学生为了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对民歌的演唱内容和曲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有的加入了说唱内容,有的加入了合唱声部,有的则进行了乐曲的重新填词,加入了符合现代学生审美的歌词,赋予了传统音乐新的艺术思想。这样一来,传统音乐不再是一种古老、陈旧的音乐形式,而是在与现代音乐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产生了新的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
三、使传统音乐文化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
千百年来,我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以老百姓最为喜欢的方式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音乐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多以口传心授的师承关系进行代代相传,现今看来,这种传承方式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适合当时的传承人培养工作。现在,只能作为其中一种的传承方式,而不能作为主要的传统音乐传承人培养方式。面对缺乏系统的传承模式这一问题,学校教育以更为专业的平台加强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今,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学校音乐教育在针对传统音乐人才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拓展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形成了专业系统的传统音乐人才培养渠道。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平台的构建,集聚了最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端的教学资源,在音乐师资的储备上也更为专业,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相较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言,音乐教育以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为切入点,对传统音乐传承人才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化培养工作,进一步弥补传统传承人才培养方式中的不规范和不足之处,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传统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广泛性开展,可以使传统音乐人才能力更加多元化,符合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也进一步丰富,彻底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中表演、创作人才一把抓的状况,细致地对传统音乐人才进行分类,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传统音乐人才需求。
四、使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工作更为深入
传统音乐教育是面向学生群体展开的教育活动,辐射的面积大、受益的群体广。因而,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具有显著作用。传统音乐在学校教学中的开展,使广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度和理解力提升,能够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逐步深入,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心理认同,继而逐步地从感性的音乐品鉴上升到理性的传承思考,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一分子。所以,从传统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根本目标上来看,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音乐特色化教学,加强了音乐学科建设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凸显出来,营造与众不同的音乐氛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而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加强了传统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传统音乐艺术的璀璨夺目、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助力,有益于激发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内在的活力,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被动传承改为主动式发展,这样才能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畅游在丰富的艺术海洋中,得到了音乐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欣赏传统音乐的好习惯,还能够主动创作和保护传承传统音乐形式,使传统音乐创新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开展对于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快速推进意义深远,作用显著。
五、结论
总而言之,传统音乐文化依托教育平台进行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传统音乐形式得以保护以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学校深入的音乐教育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以更为学科化的课程建设,展开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全面性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了音乐教学改革,使我国传统音乐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因而,对于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作用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效地指导了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合理开展。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也肩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任,以保护和抢救文化的角度探寻传统音乐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传统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指导传统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当然,学校的音乐教育开展要与时俱进,做出不断的调整,要根据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时代要求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才能体现出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和特色,才能确保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昀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研究[J].艺术家,2020,(08).
一、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1.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词文化,歌颂着许多爱国情怀的精神,以及讲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史。这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生的年纪一般比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尤其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五千年来文明历史留下的瑰宝,它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只是存储比较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充分。通过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归属感,并使他们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策略
1.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宽泛,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其中有许多古诗词、古代建筑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文章中介绍了圆明园是由三个园林组成的,并且里面有许多文物宝藏。从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金碧辉煌,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悲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谈一谈圆明园被毁的感受,并让他们探索一下其中的历史原因。最后,由教师总结观点,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旧中国落后导致的,从而不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建筑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不再受他人欺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创建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情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要死板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创建情景,以便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揠苗助长》这课时,就要帮助学生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揠苗助长》这一则古代寓言主要讲一个古人,希望自己的稻苗长得快一点,然后就自己拔苗,把稻苗拔高,最后稻苗都死了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告诉学生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当教师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观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当代的设计师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室内设计;探讨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由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1.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2.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3.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如何使中国元紊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化资源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为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 传承 区域 商业设计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时代,借鉴传统文化并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是实现区域传统文化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让传统文化从书籍典故走入群众视野,从学术理论进入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
1.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的关系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呈现出不同区域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在商业设计和区域文化传扬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都应该保有和凸显自己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
从区域内的消费人群而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使其具备较为相似的知识储备,对区域文化有较为共同的认知;此外,无数次的购买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和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存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购买活动中,当蕴含区域文化元素的产品与消费者潜意识里那朦胧往日的回忆相碰撞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对具有怀旧气息的设计产品倍感亲切。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对蕴含河海文化、孙子文化、海盐文化、孝文化的产品更为感兴趣,此类产品会让区域人民感受到黄河三角洲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厚重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由此可见,区域消费群体具有购买蕴含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品情结。
从消费的功能上而言,消费者作为设计批评主体,他们对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产品的购买和欣赏活动,一方面人们可以在期待的视野中找寻到具有归属感和新鲜感的设计作品,满足生活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味与质量;另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区域性商业设计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处理商业设计和传承区域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区域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经营理念的建设,企业努力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存在的根源与价值,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很难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根本不适合现代设计,认为追赶西方设计的步伐才是正确的设计,才是“与世界同步”。
毋庸置疑,带有西方设计理念的设计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经历了西方设计文化洗礼后的国民和企业开始思索和怀念我们本应熟知但却很朦胧的文化根本。似乎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生产的和使用的设计产品缺少民族文化根基,它们如同空中楼阁,让人感到孤独与冷漠,少了一些人情味。因此,在商业设计中,如果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为路径,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培育区域人民文化认同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区域文化,找寻可供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创意思维将传统与现代相连接,去设计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那么我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将能在现代化建设中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含义。
2.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
区域性商业设计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文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区域性商业设计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团体片面地看待区域传统文化,或者不重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认为区域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现代设计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设计师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立足于社会的角度,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产生物化形态的设计作品,而是要通过设计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而达到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知识,塑造特色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未找寻到合理利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3.文化传承视域下提升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对策
3.1传统设计理论与当代设计文化相结合
我国最早的设计论著《考工记》,提倡设计要综合考虑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因素,只有四者兼具,才能孕育和产生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区域性商业设计师依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了解区域的文化传统与居民生活习惯,采用较为流行而又适宜区域特色的材料,配合精湛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创作出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具备时尚感的设计作品,使设计师成为区域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趣味的引导者、潮流的开创者、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韩非子就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孔子“文质兼备”的功能与形式并重观点,墨子“先质而后文”的先实用后审美观点,韩非子“好质而恶饰”的功能主义观点等。当代商业设计要借鉴古人关于功能与形式探讨方面的合理观点,明确商业设计中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忽略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能认为设计只是为了生产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忽略设计在满足人类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区域性商业设计要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力求功能与形式相互促进,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信仰“道法自然”,认为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运行法则,自然万物包括人的行为活动都受到这一法则的约束,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道家“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谓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方面的典范。“道法自然”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华子民重视主观直觉经验的把握,强调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为人的哲学理念。它影响着中国的书画、园林、建筑、书籍、家具等造物活动。尤其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讲究幽曲开合、虚实相生、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营造虽为人开宛如天成的审美意境。在当代设计中,新科技、新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使新造型、新工艺层出不穷,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自由。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设计师不应该用材料、造型、结构、装饰等构成的设计作品来界定设计,而应该用社会效应来界定设计。因此,设计师依然有必要借鉴中国古人“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注意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物为人用、美善相济、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思考与启示。
3.2图形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每一个区域内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图形符号,设计师可以在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造型、传统图案、传统寓意融入当代人对生活的理解与阐释,进而进行合理的区域性商业设计。我们都知道,传统造型和纹样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区域人民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变迁。将传统图形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受到那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当然,在商业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文化的借鉴与使用不只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图形或者物象,而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营造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有意味形式”,让受众在使用物品的同时,感知和理解设计作品的形式,体味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丰富设计内涵,进而发挥设计作品的愉悦和心灵净化功能。因此,设计师要具备在已有传统文化里面去生发和再使用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收集传统图形符号资源。通过仔细分析,深入理解传统设计思维,找到既适合当代设计方式,又具有文化内涵和神韵的传统图形,使它们与当代设计理念一起产生新的图形符号,与人们审美期待美丽邂逅,进而达到突出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弘扬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
3.3色彩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色彩是区域性商业设计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独特的色调、浓淡相宜的色彩,对于商业设计的情感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化视野下,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商业设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设计师越来越感受到将传统色彩体系之精髓与现代商业设计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影响着服装、瓷器、家具、广告、年画、泥塑、刺绣等。从众多的设计和工艺美术门类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色彩的热烈、奔放与宁静,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格魅力。由此可见,在大众消费时代,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对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设计价值。在运用传统色彩进行当代设计时,设计师应把握国际色彩流行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找寻传统色彩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合理运用中国传统配色规律,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商业设计作品,以达到吸引受众、丰富视觉、传承文化的目的。
4.总结
关键词:学生活动;载体;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理想人格、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一、做好顶层设计是激发学生活动教育功能的源动力
(一)建立长效机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学校顶层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长期规划,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师德等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凝聚文化共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宣传学习长期机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行为举止的指导思想,加速文化精神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过程,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调整培养方案,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法化”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法化”,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学生活动奠定基础。(三)充足经费支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经费支持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学校应结合实际,划拨专项经费,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之中,落到实处。
二、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是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
(一)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学生活动的管理和指导首先,应对学生活动进行严格把关和引导。学生组织是学生各项活动开展的主体,学生管理部门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和指导者,应对学生活动进行宏观把控和微观指导,尤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更应严格把关,从内容、形式和规模上充分论证,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既浪费了人财物,又没有实效。其次,应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学生活动搭建平台。主要是按照省、市相关机构部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安排,有计划的指导学生组织、社团开展活动。第三,应积极协调各部门,为学生活动开展提供保障。主要是就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宣传、场地、经费等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各院系应重点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以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教育为多。首先,各院系应设计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可以一个主题多个内容,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其次,要提高暑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暑期社会实践不应走马观花,无论是企业走访参观,还是义务支教,应该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学生活动的开展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为保障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功能的实现,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为学生活动开展保驾护航。
三、学生活动设计与实现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首先,中国的传统节日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财富,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以传统节日为线,将家国情怀教育、关爱社会教育和理想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儒墨道法兵,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人处事之道、修身养性之法等皆可从中获取,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第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精神食粮。物欲横流的社会,对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的继承和发扬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鲜活的例子,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灵活学生活动形式,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首先,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友情教育等,采取专家讲座、革命圣地走访、团日活动、爱心捐赠、支教帮扶、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素养。其次,可通过书法比赛、经典诵读大赛、古诗词朗诵大赛、名师讲堂等方式,让大学生在赏析经典著作的同时,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从而内化为自我行为约束力。再有,可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机会走出校门,开展志愿活动,使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百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对传统文化中精髓的理解。(三)学生活动设计贴近大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参与度首先,学生活动的主题和设计构想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衣食住行,以大学生的关注点为切入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升华,设定主题。其次,活动环节的设计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有针对性、实操性,不得一味追求规模、现场效果、外在形式,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第三,要做好活动宣传,基于高校学生人数较多,住宿较为分散,管理主要以院系各自管理为主,学生活动的宣传则尤为重要。
四、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占领网络阵地
[关键词]标识设计;地域文化;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05-01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如何利用目前新农村及城乡建设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对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归类总结与研究,使聚落空间、城镇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特征,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就成为时代赋予城乡景观标识设计的关键使命。
1标识设计原则
在标识设计中,把标识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符号、元素,是设计的根本原则。[1][2]
11地域文化与时代性相融合的原则
地域文化包括了地区传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而时代性则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文化的综合与发展。在现代标识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地域文化背景下“文化”的集中体现,应着眼于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不断发掘地域文化的新特征,寻求现代与传统的有效融合,反映出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代、社会、民族、心理等结合的特点,从环境标识的形式、空间、符号、色彩等方面体现文化特色的同时,展示标识现代功能的特点。
12实用功能与艺术性相协调的原则
实用性是环境标识设计的基础,是标识能否正确传达信息的先决条件,而艺术性是标识视觉传达效应的基本保证。环境标识设计首先要体现其功能性,要具备户外信息指示的作用,但其艺术性、文化性的作用则更能体现功能性的地域特征。现代环境标识更注重的是形态艺术性及与整体环境的有机结合。
13视觉效果与易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标识的视觉效果是艺术性及文化性的集中体现,其易实施性则直接影响到标识设计、制作、安装、使用和最终的视觉效果,是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设计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环境标识的设计不能脱离当前的经济及技术基础条件,做到标识结构和材料工艺的合理性,充分考虑标识生产、创造的经济性原则。
14环境空间与历史性相协调的原则
标识的历史文化特征同时反映着环境的特征,具有历史的传承和固有的文化脉络。以标识所处环境空间的特征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调研分析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从标识的设计要素出发,使标识的视觉效果与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及景观的细部特征相协调。
15环境空间与形象性相关联的原则
标识的环境形象可以理解为环境中各种不同功能的标识,按照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形成的标识系统所体现反映出环境的形象特征,是来自于“场所精神”背景下的特征。关联性是指标识设计所体现出的环境形象内涵。标识的环境形象有助于综合表述历史环境的文化特征,使人们通过标识形成的整体视觉环境建立起表征印象,建立井然有序的信息系统。
16地域环境与文化性相统一的原则
标识作为人工环境的一个构成要素,其对环境具有塑造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它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标识设计要继承和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倡导汲取传统文化的因素,使标识成为环境历史文化风貌的缩影和写照。在功能性基础上赋予标识传承文化的因素,使标识在表述空间环境的同时也表述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更丰富、深刻。
17标识设计与人性化相联系的原则
城市空间环境的服务对象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标识在城市空间环境中与人有着非常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就非常重要。此原则主要体现在标识认知的大众性;标识使用的无障碍性;多媒体标识与人们的互动性和标识设计施工安装的便捷性。
2标识设计思路
21传统文化形态的直接承载与表现
直接将传统文化中原有典型表现形式对口使用于新的载体上是当前标识设计中较普遍的使用手法。借用的重点是处理好移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诚然,这种“表层化手法”是以“拿来”为基础,但这种“拿来”绝不是对传统文化中“形”的简单照抄照搬,对传统文化被动式的延续,而是结合具体地域的经济施工技术等条件,对其进行简化和转换,达到“优化”目的。
22传统文化形态的意念承载与表现
融合的应用手法是指将传统文化中原有视觉形象的特征元素进行简化、夸张、变形或提炼,升华为一种具有显性表征性的符号。而这些看得到的符号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寓意,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形式。
23传统文化形态的精神承载与表现
深层的应用手法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把握,这种“深层”不是那些变动的外在形式、手法、形象等,而是一种内在的比较稳定的精神。可以理解为运用抽象、象征、隐喻等手法使标识具有“隐含表征性”,即标识所蕴含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暗含特定区域的历史风貌、建筑风格、空间印象、神韵及思想文化内涵等,从而表达深层含义。
24传统文化形态的时代承载与表现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基本不变的东西,但在表现上则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总会不断影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在不断地吸收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才会使文化具有生命力。因而在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3结论
我们认为:在标识设计中,把标识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是标识设计的根本原则。而标识承载与表现传统文化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承载与表现、“意念”承载与表现、“精神”承载与表现和“时代”承载与表现四个层面递进、深化,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与弘扬。
参考文献:
1 职能优势
图书馆具有文化传承的职能。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保存来实现的。所以,文化传承本身必然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达变求新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建设。图书馆是人类的大脑,储存着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华夏民族,可以在图书馆的知识中找到答案,图书馆的职能中蕴含着传统文化教育的职能。图书馆的文化传承职能为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图书馆起着教育支撑、学生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也是文化堡垒和阵地。可以说,大学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
2 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各种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从知识中获取能量和营养。其中传统文化、传统美学、国学方面的文献丰富,给学生以文化滋养。图书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3 空间优势
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精神支持和社交的重要支撑和场所。大学图书馆越来越追求自身环境质量,大多数图书馆往往都集中精力与财力提高馆内环境的优雅,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大上的图书馆。注重环境的营造和空间的舒适:宽大的空间,舒服的桌椅,柔和的光线。功能分区越来越细,出现各种研讨室、不同功能区域、多媒体室等。自助式设备让读者使用图书馆越来越方便。图书馆这种自由、宽敞、舒适的空间,不同功能的空间,文化产品放置,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性。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讲授,也要有环境布置,在中精心设计中使传统文化信息与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认知中。空间为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茶文化 茶馆 传统文化 意境
一、茶文化和茶馆
从“茶文化”的定义去分析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层面,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是基础,因为人类是从用茶开始的;精神层面是人类由茶的物质层面所产生的,是对物质层面的升华。茶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和生动的,当代社会茶的精神功能似乎超越了茶的物质功能,被人们所崇尚。如:“禅茶一味”、“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等描述,可见茶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和绝妙境界。茶,顺自然而生,吸天地之精华的道德、精神品格,蕴含着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精髓思想。通过饮茶达到“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归一” 、“淡泊名和利,回归自然”的思想精神境界。
二、茶馆与传统文化
中国有几千年的饮茶历史,由于文人和“儒”、“道”、“释”三家的参与,使其形成具有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茶文化。正是“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和“茶文化”共同作用于当代的中式茶馆空间设计,产生成了富有传统精神和时代风貌的空间形式。茶馆为当代人们的社交与休闲提供了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茶馆,被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的中式茶馆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合民族饮食文化;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自身的文化韵味;注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当代茶馆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北京的老舍茶馆,它不仅把茶文化、饮食文化、其它传统艺术形式融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使之成为京文化的窗口。
三、茶馆的意境
(一)寄情于物,人境合一。
寄情于物与人境合一,这里的“寄情”是寄托人的情感,“物”是指世间万物,“人”是空间环境中的“人”,“境”是人所处的空间环境。寄情于物是人的情感的一种寄托方式,人境合一是追求“人”与“环境”的交融、互通、和谐。人通过对物的情感寄托,以至于达到人境合一的精神境界。
寄情于物、人境合一源于儒、道两家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思想,是当代中式茶馆空间意境营造的一条基本线索。对于“人境合一”,儒家认为是人的一种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是调节人与环境关系的准则,尊重人的地位和主体作用,以人为本;道家也认为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但是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力求人在无为自然的怡境中回归大自然。
中式茶馆空间具有飘逸、高雅、风情的性格,其实这种空间性格的营造是建立在对“情”与“物”、“人”与“境”关系的合理把握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茶馆的物质内容所呈现出的精神文化与顾客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产生了人境合一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包含了尊重人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二)气韵生动,言无不尽。
气韵生动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传统艺术用“气”来体现事物的本原美,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生动”是气韵所体现出来的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韵生动是描述中国画的万物的神态,要求达到活生而灵动的程度。中式茶馆空间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是由于中式茶馆空间传承的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保持着各种传统文化之间的气脉相连,把空间中流动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传达给顾客。
言无不尽是对当代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的整体要求和思想指导,同时也是对作为空间主体的顾客在精神意识上所产生的感受的描述。正所谓是“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依存意,得意忘象” 。
(三)文质兼备,礼仁教化。
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重人伦教化,强调礼、仁、中和,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国古代设计已经开始注重审美和功能的统一,以功能为基础的设计思想,文质兼备出自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大系,本文中的理解:“文”是指精神层面,指审美;“质”是物质层面,指功能。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着眼于功能和审美、以及两者关系的概括(论语・雍也)。
文质兼备、礼仁教化都出自“儒”家思想,也是当代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中式茶馆具备了“美”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在“儒”家看来“美”就是“善”,“礼”是“善”的表现,以“仁”释“礼”,“美”、“礼”、“仁”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化于人。中式茶馆空间设计运用传统文化的语言和符号,借助吉祥图案、色彩、造型结构和形态等内容,营造出一种“美”的空间环境,来影响和教化顾客。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线索,可以追寻出茶与茶文化、茶文化与儒、道、释三家的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茶和茶文化的风靡,茶与茶文化一起作用于当代的中式茶馆,并深刻影响着其空间的设计。当代的中式茶馆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和茶文化同时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组成部分,也包含着当代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的思想渊源。
当代的中式茶馆是传统文化精神的物化,其空间意境营造的根源是儒、道、释的思想,将其概括起来就是寄情于物、人境合一;气韵生动、言无不尽;文质兼备、礼仁教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室内设计的发展,中式茶馆空间将会呈现出时代特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徐永成.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J].饮料工业.1999,2(2).
[2]陈照年.茶文化的概念内容及其传播[J].茶叶科学技术.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