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引言

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三大农垦企业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家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主要是指:农垦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境外开展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和贸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活动。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农垦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国家资源稳定供应及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当前农垦企业正面临着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以及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从“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来看,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顺应经营国际化、化解资源和成本双重压力的现实意义。

二、农垦企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的理论

1、理论依据

(1)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和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该理论主要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二是产品和要素的不完全竞争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通常情况下,关税非关税壁垒、政府管制等市场障碍和干扰可以造成不利因素,但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则可以化解以上的不利因素。

(2)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不能保证进行供需交换正常的问题,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是由于某些市场失灵、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造成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提出,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从而决定公司有不同的贸易模式和投资战略。在创新阶段,需求主要在国内,对于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主要靠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在成熟阶段,可以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略低的国家,以避开进出口关税和其他壁垒;标准化阶段,企业将直接投资于生产产品工资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转向另一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4)比较优势理论。也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由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凡是在本国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如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国外企业的优势,必须是企业特有的、独占的,这些优势在跨国公司内部能够自由移动,并且能跨越一段距离。内部化优势,指资源在跨国公司内部可以得到有效配置、转移和利用,使所有权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区位优势,该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地理距离、基础设施、运输与通信成本、劳动力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2、理论启示

上述理论以及二战后西方各国国际投资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认为,农垦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且国内天然橡胶长期处于缺口状态,超过三分之二的需求量依赖进口。国内对于天然橡胶的强大需求,是我国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动力,因此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

(2)以长期战略利益为视野。农垦企业走出去要用长期战略眼光引领企业发展。要按照建立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目标,精心谋划好海外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3)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目标。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海外经营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海外业务全面成本和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加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防控的同时,特别要制定好安全风险规避措施和应急预案。

(4)以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优势为方向。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原则。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的单位产量和总产量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算高,橡胶种植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目前橡胶主产国大多经济欠发达,国家较为贫困,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应注重发挥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5)以基地建设与加工并重为手段。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种植基地的建设,又要注重生产加工方面的合作与提升。因此,我国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三、天然橡胶企业投资区域选择的实践探索

1、广东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广东农垦橡胶集团2003年开始着手进行境外开发工作,2004年收购了泰国的一家橡胶加工厂,2005年成功地把它改造成为年产9.6万吨的大型天然橡胶加工厂,接着又在越南建成年产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走出去”取得初步成功的广东农垦,提出“海外再造新农垦”的宏伟蓝图,计划将天然橡胶海外经济份额提升到占广东农垦经济总量的50%为目标。先后投资数千万美元新建了占55%股份的泰国董里橡胶加工厂;全面收购泰国沙墩加工厂;建成印尼坤甸加工厂;2011年在泰国东北部又新建了年加工能力4万吨的广垦湄公河加工厂;启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总面积达33万亩的两个橡胶种植项目,建成占80%股份的马来西亚砂捞越洲加工厂;2011年5月,与海外跨国公司和大国际投资集团联手合作,签订了总投资4.25亿美元的柬埔寨天然橡胶种植项目协议。到2011年底,广东农垦在海外生产、加工橡胶的能力已经达到35万吨,产值47亿元。到2013年底,广东农垦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18个橡胶项目,干胶产量超过16万吨。

2、海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海南农垦将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写进了《海南农垦“十一五”发展计划》。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胶集团)是海南农垦控股的橡胶集团企业,海胶集团于2011年1月成功在国内上市,募集资金47亿元,作为海南农垦“走出去”发展的载体,海胶集团的成功上市为其“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继2011年收购了泰国第一大橡胶生产商泰华树胶25%的股份后,2012年2月,海南农垦集团和海胶集团共同出资,又收购了全球最大天然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雅吉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简称R1公司)75%的股份,此项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62亿元。雅吉公司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成立当年的营业额为2500万美元,交易量20万吨。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2011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达到35亿元,交易量92万吨。海南农垦通过收购雅吉公司,大大增强了国际市场橡胶贸易资源的掌控能力。海南农垦近年还利用电子商务中心的成熟网上交易技术,以橡胶产品销售为切入点,计划整合东南亚天然橡胶资源,建成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国际电子交易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天然橡胶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3、云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云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最大的产区,不仅云南农垦生产的天然橡胶排在各省前面,而且非农垦企业和个人种植的橡胶园面积也远超其他省份。2003年云南农垦开始着手规划“走出去”发展战略。云南与缅甸、老挝等多个东南亚产胶国相邻,“走出去”发展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2004年6月云南农垦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橡公司),通过股份制重组云南的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及销售资产。云橡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整合全省垦区的国有橡胶资源;第二步是整合省内的民营橡胶资源;第三步是实施“走出去”发展。云橡公司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决定首先在老挝北部开发种植50万亩橡胶,示范带动当地百姓种植200万亩。至2010年底,公司在老挝发展了若干个项目,总投资额达人民币1.04亿元:其一是投资6000万元开垦种植橡胶;其二是投资1100万元在南塔省工业园区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其三是在老挝北部4省9县建立了16个面积共69172亩的橡胶种植基地。“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

四、实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风险

1、投资期长

持续投资期长是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最大风险。橡胶种植一般需要等6―8年才能开割,如果橡胶过早开割会对橡胶树未来产量非常不利。如果考虑到种植前的投资及各项准备工作,可能从立项开始到投资,要十年左右才能产生正的现金流。另外,从种植幼苗到橡胶开割之前,这中间还需要对中小苗进行施肥、除虫等生产经营管理,在这数年间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且没有任何回报。投资期长导致累积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巨大,如遇到台风、重大病虫灾害等突况,即使不造成全军覆没,也得要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抗灾复产,这会进一步延长橡胶树的开割时间。

2、回收期长

橡胶树种植后往往要等待6―8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虽然橡胶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总的来说,要想在短期内获得投资回报是不现实的。一是成本过大,成本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林木折旧等,以及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期间费用等;二是胶树每年出产受限,如果过于频繁割胶,将会产生拔苗助长的后果;三是市场价格波动,甚至可能出现产品售价低于成本的情况,这样一来也影响了投资回收的期限。上述三个原因会使得橡胶种植投资的回收期很漫长。

3、自然风险多

作为长期作物的天然橡胶,其种植面积、株数、产量都有可能面临着被不同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如台风、寒潮和干旱等。这些主要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橡胶生产的经济效益。东南亚的印尼和菲律宾就面临着地震和火山暴发的危险;印尼、泰缅和越南则在干旱季节经常发生林火;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常在年中和年尾面临涝灾;菲律宾则是东南亚国家中受到飓风威胁的主要国家。若印度洋发生地震或大陆板块移动,将会对泰国沿岸、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构成海啸威胁。非洲国家以旱灾为主,会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拉美国家自然灾害类型则有地震、龙卷风、飓风和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使得橡胶产量有较大的波动变化,导致了天然橡胶供给的不确定性。

4、政局不稳定

任何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国内外的政治性因素,东道国的政治性因素往往深刻地影响着跨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对于天然橡胶产业的投资更是如此。如:泰国近几年来政局持续动荡,对投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政府高层经常变动影响投资项目的审批,这就直接打击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印尼虽在1998年有过一次排华事件,后来虽未再出现此类事件,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柬埔寨2008年大选后,主要政党之间的纠葛与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另外,部分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体制不完善,外资项目管理混乱和审批程序复杂,且政府工作效率很低,对“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壮大构成不利因素。如柬埔寨的法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还十分不健全;马来西亚法律体系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很深,其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也给跨国投资带来了风险。

5、汇率风险大

因汇率变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汇率风险。国际投资汇率变动主要受国际间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当投资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未履行远期契约、或以外币对赊购赊销进行计价和以外币偿付资金借款时,伴随出现的是汇率交易风险;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跨国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的价值随之发生损失,这种折算风险也客观存在;影响程度更大的是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引起的经济风险,导致跨国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这将严重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战略决策。

五、对策与建议

我国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维护我国战略资源安全,提高我国整个天然橡胶国际地位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应当为企业提供支持性政策,推动海外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在价格低位上仍能保持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应对,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把企业做大做强。

1、从国家的政策层面给予建议

(1)给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展海外橡胶种植基地。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业属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一般橡胶从种植到开割需要6―8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必须由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以维持土地、人工、肥料和管理等成本,企业的资金链一旦断裂,前期的投入就会白白浪费。因此,建议由农业部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专项贷款,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

(2)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税收对于橡胶进口的影响,并于2012年12月了《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调天然橡胶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但是现在企业在海外基地生产的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关税上并没有特殊待遇。如果国家能对海外基地产品提供专项的进口税收优惠,这将会提高我国海外橡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海外企业的健康发展。

(3)尽快建立可行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为企业提供有关政治风险方面的保障。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其经营活动因东道国出现国有化、货币汇兑管制、战争或内乱等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应当有具体的法律保障赔偿损失。农垦企业是农业的“国家队”,政府应当制定更多有利于国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以加大海外橡胶种植加工基地的保护力度,为农垦企业消除后顾之忧,关于这一点,这也是资本输出国的通行做法。

2、从企业的层面给予建议

(1)认真做好投资前期调研工作。企业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之前,必须充分弄清当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认真评估投资风险。海外基地的建立,涉及到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除了弄清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外,还要预测到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做出排除风险的预案。

(2)加快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走出去”的人才应包括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储备一批具有各种专业技能以及懂生产会经营的复合型管理和业务人才是必须的。此外,要制定驻外员工物质和精神保障办法,切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坚持实施员工本土化战略。“走出去”的企业要融入当地社会,应尽快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群众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企业在雇工方面,要推行员工本土化战略,这样既能节省外派人员成本和跨国经营的费用,又能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2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品化农业;士人;张履祥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农业有较大发展,这与本地区文化水准较高,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农书的撰刊和传播,而这些又得力于知识阶层――士人群体的努力。

相当多的士人是自己经营农业且辑录、撰写农书,徐光启、邝[、涟川沈氏、张履祥、陆世仪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农学著作是对生产技术的总结,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如邝[的《便民图纂》叙述细致全面且通俗易晓,便于民间传播,正如欧阳铎所言,“今民间传农、圃、医、卜书,未有若《便民图纂》者,识本末轻重,言备而指要也。”[1](P11)而沈氏、张履祥更是身体力行,不仅从生产经营中总结经验,并将农业技术知识付诸实践,正是“稼穑之艰,学者尤不可不知。” [2](P993) “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3](P994)

士人先进的经营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依据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涟川沈氏和张履祥都属于中小地主的庄园经营。一般地主直接经营农业比单纯出租土地有利,所以促进了地主经营经济的发展。自然,中小地主的农业经营情况和规模各地不同,所生产经营的种类和项目也多寡不等,但通过自己的筹划、督导雇工耕作,用以增殖财富的活动是到处一致的。如《补农书》的作者张履祥,自幼家道衰落,年十五补县诸生(秀才),后屡应乡试不中,遂在乡间教书,并经营农业。耕种田地十几亩,“而幼不习耕,筋骨弗任,雇人代作”,本人也参加一些辅助劳动(如 “修桑枝”),其经营内容包括种桑,养蚕,种稻,种麦,种麻,种各种瓜、豆、蔬菜,种百合、山药、枸杞,种竹木和各种果树,养鸡鹅,养鱼,酿酒,纺织等等,几乎应有尽有。《补农书下・总论》中介绍了他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怎样对待使用雇工和家中仆人的一些有效经验,对雇工所花的成本与生产收入的关系亦有具体详细的计算,他认为地主在监督雇工耕作的同时,自己也亲身参加一些生产劳动,要比单纯招佃收租有利。他为地主庄园做了全面的筹划,提出“农事大纲有三道,惟在豫”。即是说,在进行农事之前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甲、正疆界,乙、浚沟渠,丙、修筑塍岸。对于治理家务方面,如何实行勤俭持家、耕织结合、即耕且读,以及怎样对待佃户等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 [4](P1424-1427)。可见张氏此书,是他亲自经营管理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亦是地主庄园经济经营管理的指南,其中不仅有农、林、牧、渔、工、副各业生产技术措施的丰富知识经验,而且有中小地主如何经营农业的详细规划和方法。张书在当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一个典型范例。

清朝前期地窄人稠的南方,更加讲求精耕细作,集约式生产。注重单位面积效益又有经济条件的庄园地主亦将这一生产经营做到极致。沈氏、张履祥都主张劳动的集约化,“只要生活做好,监督如法,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5](P1401)。二人对精耕细作都极为重视,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水稻的种植上。首先,春季耕稻田要深耕通晒。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一段说:“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晴明天气,二、三层起深。每工止垦半亩,倒六、七分。春间倒二次,尤要老晴时节。头番倒不必太细,只要棱层通晒,彻底翻身,合垅倒好。”“二、三层深”是指第一次垦过之后,深度还不够要求,在垦过的原址再补垦一、二次,使土壤耕翻彻底,并且增加深度。“彻底翻身”指耕得透彻,没有一点残块。且忌阴雨,需要老晴(没有一点云根)天气,把耕翻的土壤彻底通晒。垦是第一次耕,倒是第二、三次耕。垦是冬季的初耕,倒是在春天插秧之前再耕。“倒”,是按垦的相反方向倒翻土地。其次,要施足基肥。《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紧要。”每亩所施基肥要达到一定量。再次,要育壮苗。沈氏、张氏做秧田之法,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二十段所说:“秧田最忌稗子。先将面泥刮去寸许,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撒种。”张履祥不仅主张培育壮秧,还主张早日落谷,在《补农书下》第三段说:“惟有下秧极早,可补事力之不逮。谷雨浸种,稍备春气。至插青之日,秧老而苗易长,且耐风日,所谓‘秧好半年田’也。”第四,要合理密植。《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其插种之法: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U足矣。”除以上四环节外,除草、中耕、追肥、防虫等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不仅水稻种植要求精耕细作,栽培棉花、麦类、油菜、花草等亦是类似。

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所总结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具有相当的造诣,正如陈克鉴所说:“凡田家织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6](P1389)这样能将技术知识有系统地“言之成理”已具有学术的价值。沈氏农书、《补农书》不仅是沈氏、张履祥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总结,也包括老农的生产经验和经过验证、改进的生产技术,其科学性、实用性也是不可低估的,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太湖地区的士人群体作为精耕细作的总结者和推广者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商品化的物质基础。

士人群体因其知识优势,可以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作出细致全面的总结,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并形成农书,又因其注重农事、亲自经营管理、指导监督雇佣劳动工作,可以使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得以验证并得到迅速有效的普及。因此,分析士人群体在商品化农业中的作用,重视知识分子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在科技兴农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明]邝[.便民图纂. 石声汉、康成懿校注.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第3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近年来,我国以乳业、大豆压榨业、肉食加工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并购浪潮正在悄然兴起,而且正在向其他行业蔓延。然而作为农业企业,其产业本身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农业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是正在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的本地化并购行为,还是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跨区域并购后的整合,均要涉及一个区域内的再整合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对农业企业的并购行为密切关注,并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农业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文献。以往关于农业企业并购的研究多是针对行业影响或者是实证、绩效方面的研究。李建平等从几个主要行业的外资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应对外资并购、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冷建飞等对农业上市公司重组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农业上市公司应提高重组的效率,进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业绩;刘现武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通过对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研究与分析,预期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以期从投资银行实务的角度对农业企业区域内整合与并购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作物产区或农业产业化企业所辐射的单个市场界限的地理区间;本文所指的区域内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同一区域的并购行为;本文所指的跨区域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不同区域的并购行为。在我国,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与跨区域并购现象同时存在,但两种并购行为有着不同的目的与方式。一般跨区域的并购行为大多是一种战略性的横向并购行为,而区域内的并购行为多是一种战术性的纵向并购行为,而且被并购的对象与载体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内并购的目标

区域内并购的目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而言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大规模的全国性企业来说,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跨区域投资、并购后的整合。例如伊利集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能、奶源、渠道,伊利的跨区域战略收购对象一般都是加工型生产企业,例如其在新疆收购兵地天元、在福建与长富乳业合作,最直接的效果是解决了产能问题,但被收购企业所掌控的奶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伊利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战略并购后对当地的奶源基地进行区域内的并购整合。

对于中小型地方性农业企业来说,大多是依托当地特殊的农产品资源,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或销售,还没有形成战略性的跨区域并购的能力,其区域内并购的目标主要是快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辽宁某粮食加工销售企业,从销售环节发展起步,利用当地粮食的优良品质,形成了独特的销售模式并快速发展壮大,但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粮供应不足、零散收购的原粮质量得不到保证、收购价格不稳定等问题的制约。该企业通过控制国营农场、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等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原粮的供应质量与数量,并通过收购当地收储仓库和加工厂实现了产成品的自我加工和供应,构造了区域内完整的产业链。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农业企业还是中小型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标是以原料供应为核心的纵向并购,同时关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渠道建设等重要问题。

(二)区域内并购的形式

区域内并购案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通过资产或股权转让实现并购,此外,通过划拨方式实现并购的案例在国资系统中也比较常见,近年来利用托管方式分步实施并购的形式在一些并购案例中也得以应用。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很多都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因此,股权收购逐渐成为区域并购的最主要的形式。

从并购双方的关系来看,大多数并购行为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前面提到的辽宁粮食企业的并购案例中,采取的就是整体收购的吸收合并方式,对收购后的收储仓库和粮食加工厂经过再投资改造,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经营需要。合作、合并的并购重组案例正在逐渐增加,例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股东将其下属5个单位的资产和股权进行合并重组发起设立新的股份公司,整合后的股份公司形成了以北京“菜篮子”工程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

(三)区域内并购行为的参与者

从参与并购行为的各主体来看,一般收购方多为工业加工型企业或商业流通型企业,被收购的对象多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是一种后向一体化的纵向并购模式,这种并购关系符合国家“以工带农”的基本思路。

从收购方的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较多,这些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转制而来,是与本地众多同质化企业竞争后的生存者。这些企业度过幼稚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多数已经成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着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蜕变期,这些企业对区域内所处行业有着强烈的整合欲望,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整合能力。这些民营企业未来仍将是区域并购的主力军。在区域并购行为中,除民营企业以外,国有企业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一些规模较大、经过改制的国有农场和国家控股的粮食流通企业在区域并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被收购方来看,多数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资源,通过并购这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拉长产业链,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同时还可以掌控原料供应。此外,从控制原料、建立产业基地的角度来看,国有农场也一直被视为并购的重要目标。

三、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农业转移,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企业规模化等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使得农业企业并购行为也出现新的趋势。

1.以控制原料为目标的纵向并购仍为主流。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在农业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掌控原料供应成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我国土地、草地、森林、水面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状况下,重新配置现有资源的最好手段就是收购兼并。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农业领域,以争夺原料基地为目标的纵向并购行为仍将是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主流趋势。

2.科技型农业企业成为区域并购的生力军。科技型农业企业成立时间较晚,对农产品原料需求增长较快,重新建设新的原料生产基地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求,所以其更愿意以并购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吸纳原料生产企业或原料生产基地。以玉米深加工为例,随着变性淀粉、聚乳酸等新产品的面世,技术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加工企业的诞生,这些科技型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区域并购中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3.农户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在下,全国大部分土地已经分散到众多的农户手中,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分散的土地使用权成为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承包权也有流转的要求。这种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与供给的碰撞形成了新的并购基础。重庆市工商局率先允许土地承包权人股,使农业企业利用股权来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成为可能。

另外,农民专业户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如果通过产权关系将他们直接纳入农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经过少量再投资,实行标准化生产,也可为农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并购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并购行为大多是基于实业发展的需要,很少有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战略规划,在并购方案设计过程中很少有中介机构参与,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重组行为反而成为未来上市运作的障碍。在实际案例中很多企业重并购轻管理,在完成并购行为后,对新并入的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其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发展战略都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2.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模式。农业部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互换等行为作出了规定。而实际中,上述流转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企业的发展,于是又有很多地区开始试行“股田制”。重庆市工商局关于农户土地承包权可以人股设立公司的规定,证明农户土地入股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但至少还有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一是如果农业企业经营亏损、倒闭,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的基本国策如何继续执行;二是农民土地人股后就变成真正的无产者,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将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国有农场改制没有与区域农业整合紧密联系。我国国有农场近2000家,占地5亿多亩,拥有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国有农场的身份性质不确定,定位不确定,很多国有农场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近年来,国有农场都在研究改革,寻求二次创业,但国有农场的改革还没有与区域农业的整合密切联系起来,国有农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金融支持不足。农业企业并购中大多数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很难取得银行的支持,大型企业并购行为中常用的杠杆收购手段在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中很难应用。农业企业融资难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尤其限制了农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机遇。

五、对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设计

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掌控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供应,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以土地(包括水面、林地、草地等)为基础的,所以农业企业并购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的基础上,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模式,从并购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并购的基础,所以本文从“股田制”的角度来简单探讨农户土地入股的思路。

1.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要有“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应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由农民自发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来代表农民履行股东职责应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此外,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证券法规定发行股份超过200人为公开发行,应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合作社代表农民人股可以合理地规避以单个农户人股导致的股东人数“超标”的问题。

2.股份权利设计的特殊考虑。由于我国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一项基本国策,且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所以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形成的股份(下称“土地股”)的权利必须与其他普通股有所区别。在我国优先股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实践中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土地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使其具有优先股的特征。可以规定在公司亏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赋予土地股转变为债权或“退股还地”的选择权;也可以规定公司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现金分红比例以满足没有其他劳动收入的股东基本生活需要。山东宁阳郑龙村186户村民通过入股方式成立合作社,每亩地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收入400元,年终分红至少300元,如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工作,则每亩地收益可达到3570元,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已经集中土地500多亩种植有机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股田制”创出一条成功之路。

3.关于股份的转让。转让土地股就意味着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所以这部分股权的转让还要符合有关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文中土地股的转让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民所持有的土地合作社的股份转让问题,另一个是土地合作社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公司在设计引入土地股的方案中,应根据各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设计出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公司发展的规定。

(二)加快国有农场的改制

国有农场有人员和土地规模优势,更有国家政府支持,相对于农户来说,其土地产权关系转换比较容易,更容易通过合作等方式与生产型或流通型企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农业企业。国有农场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联姻,或者直接向下游投资,力争创出一条以工带农、科技兴农之路。

(三)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企业并购提供过桥贷款。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

在间接融资不足的情况下,各类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快速壮大企业规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引入企业发展的资金。

第4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是要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大量复杂数据信息,同时又必须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因此,与普通网站相比要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方面要求更高,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1.1可靠性与安全性农产品商务网站中的数据对与农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数据完整性、正确性与可恢复性是商务网站建设的前提。计算机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随时会对网站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商务网站在设计之初要有足够的技术措施,保证商务网站安全。

1.2经济性与可扩展性高性价比是衡量一个商务网站的重要技术指标,在农产品商务网站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优化和可持续扩展,避免资源浪费和模块重复建设。商务网站在运行中能够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网站结构中的软、硬件也必须能够与之匹配扩展,确保网站有升级能力。

1.3开放性与先进性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只是农业企业销售产品的一种渠道或是一种手段,是农业企业的商业运营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商务网站设计之初就要把它设计成具有开放性与先进性的系统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能与企业其他系统相互兼容,尽可能地采取主流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转。

1.4有效性与实用性农产品商务网站的建设目的就是能简便的实现电子商务交易,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必须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客户能够通过网站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农业企业要在商务网站正式前对网站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以保证客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商务网站获得商品信息。

二、设计流程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建设目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和其他商务网站的建设目的一般都包括B2B、B2C、C2C等运行模式,因此需要在网站设计时候充分考虑建设目标和预计取得效果,这样对于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2.2准确定位客户群体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根本目的应该是让客户对农业企业有充分了解,有了了解之后才能在商务网站上面消费,目前我国流行着农产品认定的三个等级:无公害、绿色、有机,那么就应该围绕着三个等级的需求客户来划分客户群体。比如,农业企业以有机农产品为主要产品,那么,就应该锁定高端客户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错误的定位了客户群就会使农业企业的经营受到重创,大大降低电子商务运行效率。

2.3整体功能设计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应该包括:企业外部信息服务功能和内部信息管理的功能。企业外部信息服务是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包括产品信息、商务交易、信息交流等系统。产品信息主要对农业企业的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地信息、物流信息等,起到客户对产品的认识效果;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是实现农业企业对客户交易过程之中的管理,包括客户订单等内容;信息交流系统则是为了方便客户与农业企业之间交流设置的互动程序插件或者是服务信箱,方便交流,建设相对应模块实现网站功能,如附图所示。

三、农产品商务网站推广

3.1以传统方式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宣传,可以包括户外墙体广告,广播电视、新闻报纸、电台等,还可以申请加入国际、国内的网络专业数据库,客户在检索信息的时候就很轻松发现农产品商务网站。

3.2搜索引擎推广计算机网络上有许多搜索引擎,它们隶属不同的网络公司,比如有谷歌、百度、搜搜等等,都是在网上查寻各种信息的手段,反过来,如果想让更多的客户能查询到电子商务网站中主营产品,可以在相关的搜索引擎上购买相关的“关键字”。比如,商务网站主要有机果蔬,那么,就可以购买“水果、蔬菜”等等这样的关键字,客户在利用搜索引擎搜寻这样的关键字时候,网站就会显示在前几名,便于客户进入网站浏览挑选农产品。

3.3电子邮件推广如今电子邮件并不陌生,在日常的交流中也经常用到,电子邮件已经逐步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网站推广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推广。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要注意于收集客户、潜在客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做好潜在客户分析,然后把客户有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客户。在发达国家的商务网站基本都会记录来访客户的电子邮件信息,然后对客户跟进服务,客户订制产品相关信息,这样就能把好多潜在客户发展成为真正的客户。

3.4网站链接推广可以在知名网站上付费进行链接推广,也可以和其他网站交换连接标志互相链接推广,一般称作友情链接,作为网站推广的一种手段。

四、结束语

第5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

目前中国农业一方面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农业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中国政府为了缓解当前的这种局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国内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技术力量较雄厚,已具备较强的产业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但受制于有限的土地和市场,难以进一步扩大发展。在此情况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可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绕开国外贸易壁垒,既为占领国外商品市场、获取境外农业自然资源创造了条件,又可以加快催化和培育中国具有著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农业公司,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对开始“走出去”的中国农业企业具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一、中国农业企业需要“走出去”,也能够“走出去”

(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等相对稀缺的国家。不平衡理论(hwy-chang moon & thomas w.roehl)认为,存在资产相对不平衡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市场寻求补偿性资产,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达到平衡,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增强竞争实力,在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与农业自然资源紧密相连。不平衡理论说明当有些农业自然资源在本国不能提供或是不能全部提供时企业可以寻求资源的进口,但这样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活动对外依赖性增加,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农产品安全,这时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就成为获取农业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应该加强引导农业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加快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步伐。

(二)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阶段

邓宁(john.h.dunnin)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 000美元~4 750美元时一国对外投资增加,增速有可能超过外资流入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的经初步核实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 507亿元,根据2010年7月27日 1美元=6.7797人民币元汇率折算,并按全国13.38亿人(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计算大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753.69美元,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高涨阶段(这里用国内生产总值代替国民生产总值)。在邓宁看来,跨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行动态演进。虽然该理论在分析中只用了人均这个单一指标并据此来判断企业整体所具有的优势状态和对外投资直接规模,其结论很难说是全面的,但从跨国投资的实践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所以该理论也可以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判断依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已经在产业体系、研究体系、人才培养、高科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这是中国农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先决条件。

二、重视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过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培育出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的某些比较优势,进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投资。正如拉奥(sanjaya lall)的技术本地化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在较低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赖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有优势,也就是说当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成熟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就具有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本身会使企业获得和增加新的优势,因为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而且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求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所以,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一)组建大型跨国农业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hymer s.h.)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优势是企业特有优势之一。跨国企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可以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跨国企业还可以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合理布置生产区位来取得企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和国外大型跨国农业公司相比规模还较小,集约化程度还不高。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市场就小,外部交易成本就较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更难以与外国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抗衡。为此,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围绕壮大主业,加强国际资本运作,开展和规范企业兼并、收购,提高企业集约化程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培育世界品牌的农业跨国公司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还意味着培育世界品牌的重要性。培育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像泰国正大集团、嘉吉、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德国kws种业集团、美国孟山都集团等这样一批跨国农业公司,它们能够持续增长几十年、上百年,能够在世界市场获得统治地位,是与其品牌经营策略分不开的。中国农业跨国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小型的跨国公司。培育世界级的品牌对中国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人民币升值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阿利伯(r.z.aliber)的资本化率理论认为货币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了目前世界上存在着若干通货区域。各种货币的地位强弱不同,强币的币值稳定,汇率坚挺,而弱币正好相反。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用该种货币购置其他区域资产是有利的。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在金融市场筹资,从而为其在海外投资设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在汇改推进的五年中,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不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大可能逆转。另外,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许多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下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的成本在进一步降低。特别是有些国家,有些经济体,为了应对危机、振兴自己的经济,出台了许多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消除了原来设定的一些政治性障碍。这些都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

四、重视“走出去”的区位选择,加强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投资

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面临的就是“走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区位的正确选择是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都十分关注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在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展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包括文化、习惯和语言等)的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首先是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逐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存在密切联系。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区位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开拓市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那么就应该进入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2)如果企业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就应该到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投资。尽量采取与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的方式,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国内得不到的技术和管理技能;(3)如果是为了回避贸易摩擦,则应该到那些市场准入门槛高、贸易摩擦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投资;(4)资源开发型企业可以到东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去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海外农产品供应基地。

根据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当前中国农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主,一方面这些国家符合中国农业结构特点,可减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国家多是华人聚集地,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特定区位比较优势。如印度尼西亚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中国较为落后,每公顷土地棉花产量仅2.7吨,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和应用上与中国有较大差距。但该国土地资源丰富,有1 300万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棉花,气候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极佳,但每年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棉花、稻谷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俞毅.论中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战略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33-39.

[2]尹成杰.农业跨国公司与农业国际化的双重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0,(3):4-10.

[3]江小涓,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73):13-25.

[4]陈华.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与中国境外企业特有优势

提高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1,(2):24-26.

第6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休闲农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已经初具产业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休闲农业分布地区不断拓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突破地域局限,从东到西遍布全国各地。据农业部农业休闲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登记的693个休闲农业点中,东部地区占47.5%,中部地区占27.1%,西部地区占25.4%[2]。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已从大城市逐步向中小城市拓展,从城市近郊向城市远郊区农村发展福射,从而实现了城乡经济互利共赢。休闲农业产业规模逐年壮大。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为12000家,年营业收入1200亿元,从业人员仅500万人[3]。而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8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8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6.9%[4]。休闲农业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支柱产业。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和经营模式丰富多样。2005年以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是以传统农业的观光采摘为主,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产业类型不够丰富。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开发休闲农业产品新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由观光旅游阶段发展到农事、民俗体验阶段,消费者参与性日益增强。在经营模式上,国内休闲农业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发展到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多种模式并行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品牌效应开始初步凸显。品牌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品牌是休闲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为了推动国内休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休闲农业从业者重视产品的品牌效应,农业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展开,评选结果在相关网站公布。此项活动对于增强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具有良好信誉和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涌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往消费。

2当前国内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态势喜人,成绩斐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约我国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也初步显现,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国内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国内休闲农业开发基本上是以农民或乡镇企业自主开发建设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彼此之间又缺乏相互协调,从而导致各地开发项目大同小异,经营方式过于单一,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都不强。有些地方在发展休闲农业的时候,贪大求洋,开发的休闲农业产品失去了乡土气息和农业特色,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从整体上看,国内休闲农业还处于简单仿效和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产品同质化严重。休闲农业从业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不少地方,农民是经营休闲农业的主力军,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从事过经营休闲农业的专门训练,经营活动还停留在简单模仿阶段,休闲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此外,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和资本逐利的本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缺乏合作,整个产业出于无序竞争状态,这在增加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政府扶持休闲农业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休闲农业主要靠市场,但是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与休闲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政策优惠都需要政府统筹协调。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唯GDP是从,热衷于通过招商引资大上快上工业项目,对发展休闲农业缺乏足够重视。在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上,往往是政出多头,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使从业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不到位,农民虽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观愿望,但受制于资金缺乏的限制,无法顺利从事该项产业。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土地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格局,不利于整体利用,而休闲农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将土地连成一片开发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5]”这对于突破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加快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3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业主管部门和休闲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准确把握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内休闲农业的科学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坚持突出市场导向的竞争发展理念。休闲农业从业者必须要逐步摆脱低水平、同质化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休闲农业消费对象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其次,要坚持突出农业文化发展理念。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所在、关键所系,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高度重视挖掘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休闲农业物质产品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再次,要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搞竭泽而渔式的盲目开发,那样只会断送休闲农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在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最终推动休闲农业的科学发展。政府管理引导更加科学规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2种手段,单一的市场调节容易导致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无序竞争的态势,政府管理对于克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休闲农业领域出现的问题,政府应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各级政府可以探索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对休闲农业的领导机制,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规划和管理。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积极引导鼓励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再次,政府要大力加强休闲农业人才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从业质量和水平,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休闲农业经营方式更加多元。一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成立休闲农业经营的专业合作社,以克服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推进休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二是探索实行休闲农业业务外包制。不同产业间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它可以显著提高各个产业的综合效益。休闲农业企业可以探索将部分业务对外承包,充分发挥分工协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费用。三是探索组建休闲农业企业集团。现代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休闲农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休闲农业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相对比较优势,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休闲农业企业集团,从而提高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效率,以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第7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历史命运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农业、农村、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却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国际化;农村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民的非农化、职业化、市民化。

一、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国际化

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市场化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社会,建立广泛的市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动力是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市场化的发展成就和必然结果。在市场化趋势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利益小,吸纳社会生产要素的能力差,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不容易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其他任何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自然风险、纷繁复杂的市场风险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风险。因此,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个特点更为明显。市场化过程尽管导致了农村的灾难和农民的痛苦,然而,农业、农村要摆脱弱势地位最终还要依赖市场化,市场化是农业、农村、农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是指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进程首先发端于城市和工业领域,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农业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一场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花肥化,使得农业用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国际上衡量工业化实现的标准体系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这就是产业结构中农业产值的下降和劳动力结构中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资本主义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带来的是高污染、高成本、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会导致大量农民失业、农民收入长期走低、农村社会保障缺失、农村落后凋敝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也要走现代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马克思研究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时发现,农业商品化的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个新的经营农业的“农业企业家阶级”,这些企业家把农业产业当作工业来办,采取企业化的方式加以经营,从而促进了农业的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这是现代化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现代化也好,社会化也好,新型工业化也好,最后落实到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上,一定要有适应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生产组织形式,这就是现代企业化。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走向国际化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农业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的过程,是各国农业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

农业国际化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农业生产国际化;二是农业资本与技术国际化;三是农业市场国际化。农业国际化是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战略,绝不是权宜之计;是全方位地与国际惯例接轨,绝不是单纯的国际市场准入;是整体地推动农业和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单纯地出口创汇。

二、农村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第8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城乡关系;城乡协调互动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3―0033―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国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传统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存在种种问题: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模式严格限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轻、重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扭曲变形,使得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相当有限,堵塞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的通道,城市人口比重难以增加;城乡之间乃至农村中的自由贸易活动的制度限制致使那些原先依托自由贸易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失去经济基础而逐渐走向衰落;由于失去了工业化的动力和机制,农村除了乡镇企业获得有限发展外,其他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城市工业化是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城市工业化难以带动农村工业化,其结果是农村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状态使其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工业化失去了农业和农村强有力的支援,最终陷入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彼此无法给予有力支持的困境。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在无限市场假定前提下“二元社会”一元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二元经济”一元化的过程,其实现路径就是工业不断扩张而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遗憾的是,当中国面临推进新型工业化时,无限市场假定早已荡然无存,农村还有数倍于已经工业化人口的劳动力等待进入工业化的门槛。因此,乡村工业化的实现不能单纯依靠工业的扩张,应当把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基础。准确地说,就是农业按工业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本质要求实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以这种转变为基础,实现农业的从业人员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工人和经营者,从而完成从农业的产业性质的转变到农民的职业性质的转变,作为这一切过程的结果,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属性最终发生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如此逻辑,笔者认为,中国乡村工业化必然包括以乡镇企业为主促进农村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实现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及以培育农业企业家为主的人力资本积累等三个方面。

二、壮大乡镇企业: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辅相成,农村城镇化需要企业所形成的产业经济支撑。中国乡村工商企业的主体是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工业化推进需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和支撑,这是由农村经济现状决定的。

在企业所有制形式上,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新型集体企业和私有制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中国原有的乡村集体企业需要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放手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合作和个体私有经济;引导个体私有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与联合,实现资本社会化和规模水平的提升。另外,加快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与乡镇企业连姻,以增加乡镇企业活力。

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坚持多种多样,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其中很多组织形式如股份合作制、有限合伙制等是中国农民的首创。多样化的企业组织形式既是不断演变的产权制度决定的结果,也反映了乡镇企业追求效率的动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性质。乡镇企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其他组织形式不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但是,乡镇企业无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家族制对于乡镇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并构成乡镇企业长期持续增长的效率源泉。从效率的角度看,政府强制推行企业组织形式标准,既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根据,又可能损害乡镇企业利益,并降低企业效率。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乡镇企业进入农业的步伐。乡镇企业进入农业,既能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缺少龙头带动的问题,又能发挥靠近原料产地的优势,避开与城市大工业的竞争,同时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和稳定的市场。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更适应农村资本稀缺和劳动力充裕的实际。农村第三产业的核心是建立和培育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商品化、现代化程度,在产品上,发展农产品加工,生产特色产品、绿色产品及名牌产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在企业布局上,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化两大战略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社区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以及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割断乡镇企业与社区政府的血缘关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打破社区界限,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消除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兼业现象;以城镇为依托,建设农村工业区,加快城镇建设。

在经营机制上,突破一些乡镇企业存在的血缘地缘等关系,打破社区性和封闭性,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的分配原则。乡镇企业是以农村资金为主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及职工文化素质低的现象,因此,引进和培训人才需要广开门路,招聘人才,用乡镇企业管理灵活的优势,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人才;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培养各类、各层次的人才。

在融资机制上,广辟渠道,提高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益,增强乡镇企业的资本积累能力,保护企业剩余财产权利。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开展增收节支、改造落后工艺及提高经济效益等多种形式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积累资金;通过争取国外贷款发展三资企业,大量引进国外资金;通过集资入股、发行债券等形式,广泛筹集民间资金;在国家财政、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建立发展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积极争取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扩大信贷规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市场基础

对中国来讲,农业产业化经营、区域城市化推进必须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工业化有机结合,关联互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

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龙头企业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科研推广的中心,他们对农民可以从资金、技术及销售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带动,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在诸多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工业化才具备现实基础和物质保障。

1.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企业包括农户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只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并使总体和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农业产业化的不同产业组织之间的连结才有可能,也才能是真实可靠的有效连结。农业产业化可以是“企业+基地+农户”,也可以是“专业市场(或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科研”等等组织形式,但市场经济要求这个“+”必须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关系,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时,应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2.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在农村长期不变基本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已经认可和习惯于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方式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是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即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来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如果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间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分担高额经营成本,打破规模对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的限制,并成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化经营的桥梁,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会起到巨大的促织作用。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条件的专业化农场将最终破坏小农细胞,使现在同质的农民分化为经营者和技术工人两大类型,使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代替农户成为农业的基本经济单位,这不仅包括微观层面上的产业组织形式,如“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技术协会+农户”及“农场+农户”等形式中的作为“龙头”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及农场等,而且包括宏观层面的产业组织形式,如承担宏观协调和服务等职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

3.科技先导,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我们应该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加速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推动力。西部地区更应该发挥农业科技方面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农业教育的有利条件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如加强以改良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攻关;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素质,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要注意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龙头企业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同时,对于农产品要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

4.整合多种因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城乡关系协调。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等必须互相结合、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城乡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城乡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内在关系,只有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才能使城乡关系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城乡关系协调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乡关系协调为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同时,农业产业化能够稳定西部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后劲,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又能把千家万户农民组织和带动起来共同发展,避免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结合,还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更有利于促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饮食、信息、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靠流通组织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要靠流通组织来指导,产业化经营要靠流通组织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中心地位及其辐射功能与农业产业化的商品化动力及其市场导向机制的结合,会使得多种因素相得益彰,最终有效促进城乡关系协调目标的实现。

四、农业企业家阶层:乡村工业化推进的主体培育

20世纪初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卜凌克曼认为,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构成了一个地区农业集约经营的客观条件,企业家的个人状况(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和个人经济状况)则是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观因素。同小农个体经营的不同,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是按照现代企业的内在特性、运行方式和组织管理结构来确定和规范不同的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这就要求有高素质的农业企业家进行经营管理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中国曾经是一个企业家阶层缺失的国家,西部地区的企业家资源更为稀缺。总体上讲,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商品意识缺乏,市场观念淡薄;农业产业化推进中缺乏组织规模生产的经济实力,组织化程度差,土地使用者主体呈个体性和分散化;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化发展市场低迷,资金缺乏,产业同构,市场转型的磨擦存在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以及政治、文化体制中。城乡社会发展中这些困难和矛盾的解决,又正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来切入的。中国对农业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不但要从发展农业经济本身来认识,而且要把它放到整个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考察,并以此为依据制订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保证农业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与农业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形成。

1.在农业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和培育方面,建立以培养高素质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为主的新型农业企业家培训机制。农业企业家是一种知识与管理并重型的人力资本,对农业企业家这种人力资本的

投资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向学校教育投资来进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应拨出一定的农业投资以扶持农村的学校教育,有计划、多层次、多渠道指定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讲求效果,注重落实。各地高、中等学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成为培养农业企业家的摇篮。可以按照考察选拔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原则,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也可以通过举办短期进修班、函授班培训在职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并严格执行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农业基本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者;积极发展地方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办好各县和乡的农业职业高中,以便为农村提供中等水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和选择合格的农家子弟去农业高等院校接受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学成之后返回家乡,为农村提供高层次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从以上地区和企业聘请一些农业企业家前来任职,传授经验,以提高本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层次和水平。

2.在营造良好的培养和择业环境上,可以试点采用由农民个人、地方基层政府(县或乡政府)、省级政府三方共同投资进行,并且坚持学生毕业后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做法。上学期间可由地方政府从其农业投资中资助大部分奖学金,还可由省级政府提供适量份额的农业发展基金,通过学校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给学习优秀者,学生个人只承担少量费用,学生学成毕业后返回家乡,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让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使他们迅速成长为西部农村新一代思想解放、勇于冒险、善于创新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农业企业家作为一种较特殊的人力资源,其同样必须通过市场来配置,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所以,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逐步培育农业企业家人才市场,使农业企业和其经营管理者通过市场进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企业家的价值通过市场竞争反映出来;把农业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股份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在经营管理中实现责、权、利相统一;通过市场的竞争和锤炼使大批具有企业家素质和技能的人才脱颖而出,促进西部农业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

3.在农业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建立方面,建立与农业企业经营成效密切相关的农业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农业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与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及资本增值程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了提高农业企业家的收入水平,同时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可以通过实行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制等形式,将农业企业家的经营收入与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农业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经营风险联系在一起,把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与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紧密相联。年薪制是提高农业企业家与农业企业利益关联度的一种主要方式,它能够将农业企业家的经营收入与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农业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经营风险联系在一起,并以企业的年度生产周期来决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经营者持股是农业企业的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企业部分股份,并委托企业工会持股会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员工持股为农业企业员工参与农业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制度条件,它能够把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与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紧密相联,并能形成一种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

4.加强对农业企业家的保护。中国现行的有关保农护农、优农惠农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无疑对农业企业家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精英和农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农业企业家,在其发展壮大的初期应该得到特殊的保护。在现阶段,虽然尚谈不上像工商领域那样用立法的形式保护农业企业家的合法权益①,但对农业企业家界定明晰的产权、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以便保护和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劳有所获、放心大胆地投身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农业的增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可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实行土地永包制、单嗣继承制,并建立完整的土地流转等制度,消除农业企业家投资土地的后顾之忧,并为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制定有利于农业企业家的农业信贷政策,以便他们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能及时获得相应的资金投入;建立机动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推广中首先向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大的农业企业、能力比较强的农业企业家倾斜,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鼓励他们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创新行为,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

[收稿日期]2006―11―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4ZD―018)《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中国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第9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工业反哺农业;“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5-0065-05

建设现代化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打破传统农业原有的低效均衡生产方式,为农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激励的长效机制。而通过“以工促农、以工补农”政策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激励,不应只是扶贫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三农投入是为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提供造血机能和储备发展能量,实现发展高效农业,带动乡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等系列环环相扣的农村问题有效解决措施。谁来承担发展现代农业的重担,反哺资金如何实现有针对性地投放,以及解决政府“三农投入 ”过程中监督与反馈信息困境成为了本文立论的重点。

一、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诠释

无论是从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农业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农业生产必须面对传统农业生产边际产能趋于零,无法形成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势必出现减缓甚至停滞。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业,的实现解放了农民被禁锢的生产热情,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的发展速度一度领先于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可耕作土地趋于减少,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得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趋缓,城乡收入比进一步拉大。

传统农业社会是有效率的低水平均衡,而改造传统农业则需要打破这种均衡,通过技术和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农业向现代转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定与农村劳动力与土地生产率迅速提高有关。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化、集约化分配与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发挥农业资本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必须跨越的障碍。农业产业化应该是几个层面的有机融合,通过农业产业价值链(生产、加工、服务)的延伸、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与农户经济关系的协调。兼业化、细碎化土地经营的家庭农业难以完成向专业化、规模化农业转变,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关键一环。通过资金、技术的扶植来为农业提供发展资本极为重要,而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农业制度创新,为农业注入现代化经营的理念与指明发展路径。

根据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经验,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经济份额降到15%左右,在工农业增加值中工农份额比例约为3:1,部门就业人数降到30%左右,人均GDP约1500美元左右时,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导入对农业的“反哺”。工业向农业进行“反哺”,不仅仅是作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手段来对弱势农业进行“输血”,补偿二元经济时期从农业榨取的剩余价值,反哺更应为农业创造“造血”机制,使农业得到来自强势产业的产业支持、资金与技术扶植,从而获得向现代农业攀升的动力。日反哺资金的量化是对财政转移支付成本的动态分析,不是无休止的提供,更不是一种农业从工业发展中获取的“红利”。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作为反哺的行为主体之一,其反哺体现出反哺财政支持的政策供给方面。而社会反哺部分则包括国有企业分红和生态建设基金的反哺供给。工业反哺农业可通过技术传递和价格传递机制来实现。通过强制性反哺和自然反哺形式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任务。

既有的文献已经认识到打破传统农业低水平均衡,可以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并为传统农业转型积蓄能量。然而,现有的对“反哺”政策设计与数理分析及其绩效评估依然是基于反哺对象是小农户(农业家庭)这一视角展开。反哺的资金、技术与扶植政策也仅仅是“以线带面”式的发散性反哺。针对规模化农业定向反哺与通过反哺扶植大农业来带动农业转型的研究依然比较欠缺。

农业经济的跃迁过程中,一味强调政府管制和实施指令性计划,必将导致前苏联农庄式和中国式的失败。同时农业生产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指令与调控可以有效帮助农业技术在“干中学”推广,在实现公共产品投放的合理配置和产能有效规划。在日本新型农业建设中,政府通过“反哺”资金的投放来合理配置土地和农业技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村设施的改造促进了日本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政府主导的农业发展策略对于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贫富差异的有效消除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效转型都起着决定作用。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结为财政转移支付向农业倾斜和反哺资金向农业的合理投放。政府通过反哺资金的投放提高农村福利水平,拉近城乡差距,从而有效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同样通过教育投入也降低技术劳动力向城市的聚集,并有效避免工资差额过大。

现代化农业不能将农民、土地、农业生产割裂,农业发展是“多元重叠式”的过程。农业产业工业化进程不可抗拒,完成这一切需要从农业的多功能发展上下功夫。政府扶植农业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以及政府资金扶植农业等措施是实现农业产业工业化进程的必备条件。L6pez和Galinato的研究相当有针对性,通过对15个拉美国家1985-200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对农业的公共产品投资对农业人均收入的提升作用要远大于向私人产品的投资绩效,农业投资的针对性与农民收入正相关。”这给我们以下启示: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农民、农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公共产品、农业技术改造、生产资料投资将会促进农业发展。

日本和中国台湾农业发展通过非专职(兼业)化农作生产,改变要素投入比例的潜力已达到极限。日本和台湾地区农业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同样面临产业调整问题。完成土地的集约使用,规模化大生产是现代农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利用代耕制度来实现田间劳作的机械化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台湾地区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土地规模过小,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使得农民不愿也无能力追加投资来改善耕地状况或生产条件。东亚国家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少是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率无法有效提高的症结所在。现代化农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无法实现土地资本的深化和农业技术无法有效与土地资本结合,产生规模效益,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国内工业反哺农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因为经营模式的落后、经营主体分散以及小农生产方式,无法有效完成对包括土地在内

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完成现代农业改造必须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资本有效深化,其行为主体不应该是小农经济,或者说是兼业农户不能担负起改造农业的职责。扶植传统农业走上复兴之路,政府和社会应利用财政、政策导向和技术转移在内的各种“反哺”形式来帮助农业完成生产方式的转换,培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政策反哺、资金反哺、技术反哺、人才反哺、体制反哺多种反哺方式,在政策取向上调整国民经济关系格局,促进农业由辅助型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组织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反哺的目的与宗旨。现阶段工业化大规模反哺期应该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拓展。形成扇面型财政支持将成为反哺的主旋律。

反哺实现了传递效应剩余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实现效应净剩余是反哺农业的核心。如何把握效益剩余的量度将是分析政府反哺力度的关键。而反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强势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对于反哺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旧对于工业反哺农业系统的分类,朱四海的研究将工业反哺农业界定为3大类38小类的反哺需求。

工业反哺农业是农业突破困境的主要推动力,而反哺过程中的缺乏针对性却造成了工业反哺农业成效偏低。形成组织化的生产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出路。如何将反哺与农业产业化相关联,形成系统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乃当务之急。本文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农业企业、广大农民合力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主体是农业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依托农业企业来完成对土地的集约规模使用与资本深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与转型的趋势。以现代农业企业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经营风险之间的不协调,利用企业家才能和经营经验以及其他抗御风险的手段来抵御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企业家能力在实现农产品市场机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发现和开拓市场需求的敏感,能够起着寻找和联结市场与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企业家具有传递信息和指导农业生产的禀赋与具有开发新产品和创造新组织的才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状态进行农业创新,将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创建新的生产模式以及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等。

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巨大商机,现代农业完善的“造血”为产业资本升值创造契机。以企业为发展载体,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成果来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去经营农业,才是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多赢局面,较单纯的“反哺”更具预期前景,对企业家、产业资本的投资也更具吸引力。另外,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成为改造农民、完善农民、提高农民、培育新型农民的契机。

完全依赖农业企业并不是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万灵药”。发展“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的紧密结合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节点和渠道。通过国家的资金扶植方式针对性地投向新型农村组织,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组成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单元来实施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避免了“公共池塘”困境与小农户在公共产品建设中的“搭便车”现象。而合作社则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成效与合理性自下而上信息的重要渠道来监督公共产品建设成效。由企业主导的“公司+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式新型农业组织架构创新成为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业企业定向反哺的重要环节,用以保证反哺资金能更好地向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同时也作为农民权益的保障机构和协调组织形式,来避免“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对农民的盘剥。现代农业生产中“公司+农户”式经营模式履约受限于公司与小农户对契约的软约束,加之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交易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交易双方信誉机制的差异性导致了公司与小农户间的交易难以有效维系。

三、新型工业反哺农业的组织构建

现代市场经济中,中间层通过公布出价和要价可以消除交易不确定性。比分散的配对市场更有优势。专业化的中间层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道德风险。反过来,中间层需要监督,通过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提供了制造市场的功能,市场中间层(合作组织)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寻找市场的方法。

组织的产生使得原本无法对自由企业起作用的约束力量开始出现,组织性也由于长期反复交往形成的重复博弈而加强。保障广大弱势农户的利益,在农业生产中既能克服了一体化局限性的制约,又能回避市场缺陷的组织化经营主体,只有由熟悉农业生产和具有相当代表小农户利益,有效农户与公司之间的交易关系的综合性组织(合作组织)来担当。而沟通信息与降低双方的交易风险是合作组织存在的基础,也是“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升级。如意集团兴办农业案例说明,采用“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降低了合约签定、履行、监督的成本,为有效地杜绝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条件。同时农村新型微观组织架构成为集科研、生产、培训以及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社会化协作体系。其农业合作协会就不再是单纯的市场中介组织,形成了农业生产从产前良种培育,产中技术指导,到产后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的整个农作物生产产业链。公司与农户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通过科研基地和协会,形成多方的良性互动关系。

但现实中,苏南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社主要是政府主导、或通过指令性计划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基于利益主导者(政府、资本、企业)的考虑,往往以政府主导型专业合作社和大户联合小户式专业合作社面目出现。而这种专业合作社又往往成为骗取政府合作社扶植基金的“假合作社”和大户用来盘剥压榨小农的“大户吃小户”式专业合作社,并未真正起到扶植农户的作用。专业合作组织对于资本和部门的获利,寻租具有双重效应,资本和政府的现实选择就是扶持大农(精英农户或农业企业),压制小农(普通农户),具有“精英俘获”机制的大农(企业)主导型专业合作组织虽节约交易成本又相对保证垄断收益,但无法担负统领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农民增收的重担。

紧密型社员与普通社员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普通社员之间合作行动的静态博弈再次验证了资本和部门主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市场逻辑运行并进行利益分配,小农户无论是单独面对市场,还是加入大户主导的合作组织,都将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成立符合农户利益和农业与农村建设需要的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合作社,为克服这些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覆盖面窄、不利于小农户发展等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公司+综合性合作组织+农户”这一农村微观组织架构创新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来自于江苏常熟“波司登”集团与“田娘农业”强强联手。通过打造专业农业公司和引导农民成立企业导向型综合社区服务农业合作社从事高效、高附加值绿色有机农作物生产,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每亩种植可增收270元。田娘农业通过合作组织完成土地规模化经营,集约使用宅基地,以此为条件为每户农民建造农民别墅。康博苑的生活设施之齐全,环境之优美远胜于城市,当地农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田娘农业这一典型的“公司+综合性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从投入品到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合作社现有包括插秧机、中型拖拉机、久保田联合收割机、稻谷烘干机、成套大米精加工设备、保鲜库在内的各类设施30多台套,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3000平方米的标准粮库。合作社以康博和坞蚯农业基地为基础,目前涉地面积达5000亩,其中包括1000亩无公害稻米基地、500亩有机大米基地,具备年产系列优质大米1500多吨的能力,吸纳农民加入合作社达2000多户,其余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入波司登集团成为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相应的案例为我们今后对这一“三位一体”式农村微观组织架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和数理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