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摘 要:农大精神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农大师生奋发进取、积极有为并发展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文从农大精神的内涵、具体表现和具体途径方法对农大精神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大精神,教育,学生

山西农业大学是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一所著名学府。山西农业大学1907年由孔祥熙投资建校,1951年10月1日改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在百年的学校历史上,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在一代又一代农大人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艰苦奉献中,形成了农大“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

一、“农大精神”的内涵

山西农业大学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作为精神支柱,它的发展面向“三农”一直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崇学事农,艰苦兴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要崇尚学习,从事农业劳动,用我们的艰苦奋斗来使母校更加强大。

崇学事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作为一所农业高等学府,农业理应说它的最大特色。虽然我校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所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农业大学,但农业科学永远是我们山西农业大学的灵魂所在。那是无数农大前辈们在农业科学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践的成就。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前辈留下的优良作风,奋发图强,用功读书,坚持向着以农业科学为主的方向前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艰苦兴校――农大今日的辉煌不是一撮而就的,辉煌的背后,是农大百年走过的曲折道路,是农大人为之辛勤劳作的智慧、毅力与血汗。我们的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一所知名海内外的百年学府,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身为农大人的骄傲,“现在我以农大为荣,将来农大以我为荣。”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1、硕果累累,体现农大精神

山西农业大学从建校至今,共培养了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科研成果丰硕。2002年5月,23只南美羊驮首次引进中国,农大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主持的国家“948”项目――“羊驼的引种,繁育和推广技术”第一次将羊驼规模化引进我国,填补了我国羊驼养殖业的空白;2003年9月,我校杜俊杰教授培育的“农大钙果”通过了省作物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我校张光星教授成功育出“甜红1号”胡萝卜杂交新品种,远远超过了引进的常规品种,填补了我国胡萝卜杂交品种的空白等等,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更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百年来农大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代又有一代农大人不屈的开拓进取精神,更加体现了出了农大的精神的光辉业绩。

2、投身农村,传承农大精神

历代农大人发扬“崇学事农”的农大精神,投身于建设农村的事业中,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奉献给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山西农大立足三晋,服务三晋,到田间选题,送科技下乡,走出了一条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也出教材的新路。近20年来,农大向省内外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为全省农村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0多万人次,创社会效益60多亿元。

在山西农大,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教授,还是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在谈及科研成就时,无不对深入基层找选题津津乐道。80%以上的科研课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生产实际,使山西农大的科研教学活动更具活力。不仅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更加体现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

三、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具体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校教育”和“校史教育”,开展校史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首先一开始就要对大一新生进行爱校教育。如果一个学生不热爱自己的母校,更不要去提农大的精神了,早就抛之脑后了。只有真心热爱自己的学校人,才能领会学校精神的灵魂所在。

我们这所拥有百年辉煌的历史名校,利用这一笔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展校史教育,对于弘扬学校精神,凝聚全校人心,激发广大师生校友爱校热情。青年学生只有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爱,才能充分的理解“崇学事农,艰苦兴校”这八个字的内涵,才能继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

大一新生刚来的时候,校史馆经常人来人往,让新生知晓农大历史,但是,校史教育不能只针对大一新生,要经常性地分阶段、有计划的经行校史教育讲座,使每一个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能对校史耳熟能详。

2、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劳动周”的效果

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而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都是90后,是被捧在手心里的一代,从小没有从事过什么体力劳动,甚至是害怕劳动,厌恶劳动,认为劳动是无能的表现。我校是以农业科学为主导的综合性院校,农业劳动是我们艰苦兴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踏踏实实的劳动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因此,在我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我校的“劳动周”是很有特色的劳动教育的方法,然而现在“劳动周”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学生劳动十分被动,没有认识到劳动的真正涵义,只是为了学分,认为学校为了省钱,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了。应当正确的认识劳动,宣传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换个角度去领悟劳动。选择的劳动项目大多数不具有代表性,无法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起不到劳动教育的作用。应适当去养老院、探望老一辈革命烈士,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们。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成功校友的宣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尤其是现在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从政或从商获取更大的权力和高额的利润,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权利和金钱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而农业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腐朽,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因此,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在农业科学上艰苦奋斗。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科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农业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地接受农大精神的指导,热衷于农业科学的学习,真正做到“崇学事农,艰苦兴校。”

山西农业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有用型的专业人才,在农业各个领域都创造出不菲的业绩。我们要加强对这些成功校友的宣传,邀请成功人士回校传授经验,使在校的青年学生认识到,农大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农业科技一样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去影响他,指导他,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农大精神、领悟农大精神和传承农大精神。(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雪芹,房培平.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01)

[2] 崔创,刘星.略论当前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3] 张建中,程喜中.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0(05)

第2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25-02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经历了蜕变的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本来已经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白热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各种西方价值观念的进入,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由此而引发的自杀、相互伤害等大学生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它对学校、社会及家庭都造成了惨痛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制定对策,对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减少校园问题事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1]

1.自闭型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便开始了相对独立的生活。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环境的改变,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交环境等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二是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如学校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等等,这些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失望感、自卑感或孤独感,不想学与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了一些学生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他们往往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下去,就会相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等多种焦虑并发症,甚至严重时表现为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弱,很难与周围的人发生正常的沟通行为,产生了自闭的现象。

2.焦虑型心理问题

首先,大学生活中开始注重培养协调、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学校有诸多学生社团,丰富的课外活动,一些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处理学习和参加活动之间的关系,平时忽略了学习,以至于考试时熬夜突击,内心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这种情况下往往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逐渐对所学专业产生反感, 对上课开始厌恶,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再有,一些大学生对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其进入大学后,一时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也是其不适应的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学生认为考入大学,即万事俱备,只等毕业,放松自己,导致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造成多门挂科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大学生心中往往充满困惑、忧郁、痛苦,容易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

3.幼稚型心理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情感方面和对待性问题方面。由于大学生基本上成年,渴望交友恋爱,憧憬美好的爱情。但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阅历欠缺,对恋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经济上尚未独立、个人未来发展不确定,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在恋爱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涉及到对性问题的想法,往往很敏感也很朦胧。这也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4.不平衡型心理问题

当代高校普遍实行缴费上学,许多学生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较高的学习费用,不小的个人生活开支,使许多家庭的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再加上一些同学间不正当的攀比之风,这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心理上背负更大的压力,从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5.社交恐惧型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显的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重新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别人、确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与低年级学生相反的是,一些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随着彼此交往的加深,个人的各种生活习惯逐步暴露,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矛盾,而彼此又不能找出妥善的方法加以解决,长此以往,一些学生由于寝室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开始惧怕回到寝室,心理上拒绝回到集体,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

6.烦躁型心理问题

大学的逐年扩招,造成了毕业生的高速膨胀,使大学生对毕业之后的去向产生了困惑。无论是考研面临的激烈竞争,还是找工作难的严峻形势,都给高年级的学生带来了压力,由此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迷茫、失落、压抑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因得不到及时的调节,而产生了心理问题。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出现烦躁、坐立不安等表现。

7.网瘾型心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际等而形成网瘾症。学习成绩不好的在校学生中,网瘾比例较高,他们往往不喜欢学习,感觉精神空虚,只有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才能找到自信[2]。网络沉迷群体具有以下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喜欢独处、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孤僻抑郁、敏感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改变后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3]对于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改变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对大学生活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而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于是,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大学生自我认识体系不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认识体系不健全有关。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认识事物能力较差等原因,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当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3.大学生的处事技巧策略欠缺,不够成熟。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变能力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急状态,从而导致心理障碍[4]。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建议

1.开展入学教育和进行心理健康普查[5]。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要从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在进行学前教育时,要对新环境下新生所要面临的思想、生活、学习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说明,使他们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要对新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其目的是让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高等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用书以及教师参考材料、指导纲要、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针对某一阶段大学生普遍出现的心理现象要及时的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3.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诊所或者咨询室。该机构要有专门的心理老师负责。心理老师要根据辅导对象问题的相似性, 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解决大部分学生面临的发展、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其本身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以提供高质量、高效的专业服务。

4.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 提高其个性心理品质,进一步培养其顽强意志。还要使学生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要做到豁达大度、遇事冷静, 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地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6]。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等学校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和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

6.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培养大学生形成自我调适心理支持系统,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素质拓展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训练,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培养他们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7.全社会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大环境。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制定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西部较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分流大学生就业去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媒介舆论应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报道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取得成功人士的例子,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参考文献:

[1]楚岭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26-127.

[2]柯惠新,郝向宏.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R].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2010.

[3]胡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82.

[4]段青青.高等专科学校“贫二代”学生的心理问题探析[J].考试周刊2010,(37):201-202.

第3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第4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大学生消费 道德教育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是指根据社会需要的消费价值观念和消费的道德准则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加以引导,使大学生的消费活动趋于合理性,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意识、消费方式、消费品质、消费素质、消费观念以及全面的消费能力等教育活动。当前,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的趋势。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具有节约型意识的新一代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应把消费道德教育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懂得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资源却不均衡,人均占有量很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还不高,资源消耗和浪费现象还很严重。虽然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让大学生认识到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认识到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励学生树立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责任意识。高校应通过各种媒体和活动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勤俭节约的舆论氛围,号召学生节约从点滴人手。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地球一小时”等具体的活动去触动和影响他们,使其能够自觉树立“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正确荣辱观念。此外,高校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具有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消费意识。

二、加强适度消费教育,培养大学生适度的消费方式

适度消费是适应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消费状态。适度消费既不是过度消费,也不是消费不足。它既反对禁欲主义贬抑消费,又反对享乐主义张扬消费;既反对手中有钱,花光用完甚至超越自身消费能力的“败家”消费,也不提倡人们在收入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依然节衣缩食的消费。对此,高校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加入一些适当理财的内容,加强适度消费教育。对于学生的理财教育,不仅仅要教会他们掌握理财的概念,还要让他们学会理财的本领。理财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金钱的能力;二是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心理财教育可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大学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引导学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地追求档次,讲究攀比,应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高校还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渗透消费道德的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消费与节俭,个人、社会与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并从理性的高度拨开学生心头的困惑,促进深层次思想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把无节制的消费、无度的物质享受和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的尊严、贵贱、荣辱的尺度”,培养大学生具有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消费方式。

三、加强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素质

节约品质的形成需要靠实践、靠体验,否则难以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因此,消费道德教育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的目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加学生的收入;另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品质,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增强他们同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在躬身实践、服务为民的过程中,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有助于对自己不良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深刻反省,从而形成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消费品质。

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等课题,以及企业、生产单位所需解决的大部分的技术难题,往往是多层次、多领域、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这就必然要求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建设节约型社会,只有树立科技创新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才能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低成本、低投入、高产出,从而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的创新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各个领域中,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问题,从而具有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消费素质。

四、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消费美德

感恩教育既不同于知识传授,也不同于突击性的活动,它是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式的熏陶,需要在活动中、生活中、学习中慢慢地学习和感悟。高校应反对不计成本、大手大脚、随意浪费的行为,要设立节约提示标志,努力培养大学生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消费美德。加强感恩教育,具体说,可以指导大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是要让大学生懂得并学会“感恩父母”。孔子有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体会到父母的恩情,体尝到父母、国家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背负的使命和责任。“一丝一线,当思慈母之恩;一粥一饭,当念物力维艰”,从而在花钱消费方面管好自己的手。“节约上大学、花钱分分抠”表面上是节约自家的钱,但是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应该大力推广提倡,并践行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角钱的“五个一”活动,以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二是要让大学生懂得并学会“感恩自然”。自然赐予了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本洁净美丽的大自然受到人为因素的污染、破坏,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让感恩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并使其最终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素质,具有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符合的消费美德。

五、加强绿色消费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消费观念

大学生应率先垂范,践行新的生活方式,摒弃陈旧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现代消费的一种新趋势,它的主要特点是人们不再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来求得生活的舒适,而是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基础上,大量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做到共享资源。为此,高校应该成立一些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学生社团,如开展抵制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毛巾、一次性拖鞋、一次性照相机等消费品的活动。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发展绿色消费既能保护自身健康,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既能提高消费质量,又能节约有效资源。加强绿色消费教育,还应引导大学生率先遵循5R原则: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购物(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这不仅有利于节约现有的资源,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社会责任感。将绿色消费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之中,既可以在学生中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也可以用实际行动践行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社会的环保消费观念。

六、加强处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关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的消费模式

第5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提纲》曾被恩格斯高度地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性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人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往往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截然分开,使认识与实践脱离,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说说而已”,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鉴此,本文通过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的剖析和思考,来初步探讨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中所包含的实践观

首先,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这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把客观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客体,只是消极被动地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虽然正确地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但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3]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的自由创造物,也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以前的一切旧哲学认识论,都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实质上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主观意识领域内寻找真理的标准。只有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而实践则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桥梁。因此,马克思强调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这就是说,只有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可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他们产生的根源。因此,这种“神秘东西”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实际地消除其现实的社会根源,才能把它消灭。这体现了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中的实践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科学的认识规律

学生通过教师教学, 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必须以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应当看到: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能动的主体,理论、形势和政策、理想和人生观、道德和爱国主义、法制和纪律等是客体。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科学知识、价值观、审美观和以往的经验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并形成新的认识。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探究,就是认识主体对来自认识客体的信息的整合。认识客体的信息只有经过认识主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关于认识客体的感受和认知。[8]所以,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正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当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更加便于操作、更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和管理载体等,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只能由实践来充当,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离开实践来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随意性,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正确的理论、思想才有产生作用的基础和对象,才能真正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便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无以发挥,价值无法实现,理论只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教条。[1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就要看在其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只有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时,在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能够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经常及时地组织教育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把正评价和负评价、教育者的评价和受教育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调控。[12]

(三)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实践是沟通理论和实际、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内容和形式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1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必须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地连接主客观,实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实践基础和客观原因,决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空洞抽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帮助大学生运用正确思想指导实践,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飞跃;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知行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特点,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考察、劳动教育等多种实践活动,[14]让他们锻炼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总的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提纲》所阐述的实践的观点仍然是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和立足点。当前,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运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体验生活,建立社会关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8]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9-32.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7-205.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1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3.

第6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策略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闻专业针对性不够强

在招聘会的现场,在面试的场景中,只见招聘人员直摇头,究其原因,原来是在来应聘的人才中很难遇到合适的人才,特别是新闻专业人才,基本情况是仅限于表面知识,一旦被问到专业性强的内容就不知从何谈起,甚至对行业内的前沿信息几乎一无所知。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本就更新快,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专业知识不过硬,就很难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追溯到目前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来,很多高校对新闻专业人才采用的培养模式还是传统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知识面较广,从文学到管理、从设计再到新闻,很多知识都了解一二,但真是具体到某一行业领域,知识明显不够,专业明显针对性不强。

(二)新闻人才实践经验不足

当今新闻人才走出校园后,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没有问题,但实际动手能力需要手把手去教,需要重新学习并灵活运用知识。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是坐在普通教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偶尔可以到校内的实验室进行一些课程的简单实验操作,很少迈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践,特别是和本行业内的实践内容接触机会更少,虽然也有一部分应用型高校有固定的实训基地,但由于受限于校内其他课程的同步开设,仅仅是有机会到实训基地进行参观交流,基本处于走马观花的层面,很难有机会到实训基地进行系统性的实践锻炼。

(三)新闻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因此,新闻行业的人才流动处于快速转动阶段,这样一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直接受到冲击。一方面,高校新闻专业有经验的教师大都被社会上的新闻行业盯紧,这部分教师到新闻行业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所以通常易被社会上的新闻行业挖走,这无疑给原本力量薄弱的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丰富的新闻教师不好引进,所以,大部分教师是从更高层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遴选,这部分教师是从一所学校的大门直接迈入另一所学校的大门,无论是行业经验还是教学经验都有一定的不足,想培养成熟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两个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新闻人才培养方案

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要想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就需要根据需求来进一步调整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新闻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从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视音频制作、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能力,能够在新闻出版、网站等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生产与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如每学期增加一定的实习实训内容,减少部分理论课程的开设,增加实践应用型课程等。总的来说,就是根据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培养人才。

(二)学校和新闻单位(包括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根据新闻专业统筹安排,不能仅仅满足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找个基地去实习,而是要真正地进行学校与新闻单位的实体合作。比如,学校与新闻媒体(包括当地的宣传部)合作办实体,像记者站、编辑部、广告分部、发行分部;新媒体可以联合办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进行实体运营。学校使用新闻单位的名称,新闻单位(包括当地的宣传部)派员、出钱(也可以融资)、出主管,学校出人(学生)、出场地,双方真刀真枪地办新闻,搞经营。这样,新闻单位不觉得是为你学校服务(培养实习生),学校也不再仅仅是让学生实习一下算完成任务。有合作的实体运营起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新闻单位,都需认真对待。唯有如此,新闻单位才会有人才资源,学校培养的学生也才真正会有用武之地。

(三)将“项目运营”“职业经理人制”引入新闻课堂教学

如今的新闻媒体呈现多媒体、多维度、个性化、动态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人的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能力,更要具备新媒体的运营能力。新媒体运营,就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营销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策划优质的品牌线上活动,向客户推送精准信息,提高受众参与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的营销目的。为此,当今的新媒体大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项目运营”“职业经理人制”。每一个新媒体都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分包一个特定内容,要求从业者不仅是传统的新闻人,而且要成为一个个项目的经理;不仅会编采,而且要具备“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要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理解产品,要具备“网感”,学会整合资源,懂得传播的规律与手段,最重要的是懂得运营。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文章。也正因如此,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学校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将新型的运营模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开掘一个个“互联网”项目,在“职业经理人制”的运营下,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变为“项目化教学”。

(四)将学校的新闻报道交给新闻专业,并组织“记者文化节”等,加强对新闻人才的过程培养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有数万名师生活动在校园内外,数万名师生还联系着广泛的社会,每天会发生大大小小不少的新闻,为此,将学校的新闻报道及宣传任务交给本校的新闻专业来完成,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培养新闻人才的过程。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年一度的“记者文化节”,让新闻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在新闻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从而加强学生的新闻专业训炼。从活动的组织、策划到采访、写作、拍摄,从稿件的编辑、审阅,再到选择、修改乃至广告、宣传、造势、拉赞助等,都交给学生去做。甚至学校还可以放手让学生编辑内部新闻报刊。这些课余活动,恰好充实了新闻专业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学校的人文底蕴,将新闻工作者最鲜明的品格融入笔端,并且在全校范围形成“勤读书、爱写作、创佳作”的文化氛围。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专业技能的舞台。

(五)将时政新闻引入新闻专业教学课堂

将时政新闻引入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不失为一个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课前十分钟,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口述每天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同时,结合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将校内外一些时政类新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事前预判,事中检验,事后分析得失,以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适当的新闻活动中。如学校举办新闻会,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从而训练学生的采访技巧与写作能力。其实,在校大学生不出校门,在校内也同样可以找到很多的传播素材,如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平时的学习、生活片断等,都可以有针对性地跟踪拍摄,最后制作出视频在网上传播。当然,学校也要给予新闻专业的学生以相当的自由,允许部分学生在找到新闻的时候能到校外进行适当的采访报道。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变革,不光是试卷考试,更重要的是成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