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第1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1.教育功能

声乐艺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真实的生活感受,是对社会生活做出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评价的艺术化表现。声乐艺术的教育功能也主要体现于此。这些评价融入到声乐作品中,在人们中间传唱扩散,其中的感受一旦被认可,就对传唱者和听众产生了教育和影响。声乐作品的这一教育作用在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如时代的多数红色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等口号式的歌曲,教育目的尤为突出。这些歌曲在革命队伍中传唱,旋律铿锵,歌词规整,并将革命的纪律、要求潜移默化的传输给每一位战士,传唱起来朗朗上口,使得战士们在革命工作中更加精神振奋,纪律严明。如20世纪80年代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宣扬的就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歌曲也是屡见不鲜。如谭晶在汶川救灾过程中慰问演唱的歌曲《生死不离》也是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要勇于抗争永不放弃的英勇精神。再有为呼唤世界和平所创作的《让世界充满爱》,表现伦理亲情的《常回家看看》,表达军民情谊的《十送》等。这些歌曲立意深远,主题旋律积极鲜明,在社会中起到了很好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精神道德风貌,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的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我对声乐艺术中此项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是参照了河南大学王思琦教授的《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一书。作者认为流行音乐具有认识功能,即人们可以通过感受流行音乐来认识社会生活,体验人的情感,同时也认识了作品及创作者的感情趋向。声乐艺术的此项功能则更甚之一般音乐的叙述往往是象征性的,抽象的模拟和暗示。它的认识功能就相对弱一些,如一些器乐作品或纯音乐作品,我们在欣赏时就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欣赏能力(平静的心态,细腻的艺术认同感)才能达到认识的功效。声乐由语言和旋律结合组成,是人类语言心声的艺术化表达。这种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会更直接,更通俗化,认识功能也会大大增强。尤其一些优秀的声乐作品,其音乐旋律细腻深刻,情感变化丰富,加之歌词常由诗词组成,或优雅含蓄,或豪迈磅礴,或无私深沉。再加之歌唱家声情并茂的倾情演唱。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油然而生,这样的作品所引起的激情和认同感是强烈的,是身心的共通,是精神的升华,甚至可以上升为一种使命感和精神信仰。所以它的认识功能是强大的。不同的声乐作品表达的是创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声乐作品弘扬的是不同的道德精神,价值观念。这些丰富的声乐作品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情感。热爱歌唱艺术的人们大都了解,欣赏声乐作品和自己亲自演唱声乐作品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欣赏作品时人们处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人们在被动的观察来自外界的情感变化,而当歌者亲自演唱作品时,作品本身的情感深意,加上作者的自我消化创作演唱,意义则会更加深刻,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所以声乐艺术也是一项很好的促进人们去感受真情,并学会表达真情的艺术活动。这种诗歌舞三者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是培养人类良好的思想情操,增强人们情感表达和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3.审美功能

第2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一、声乐艺术的审美鉴赏功能

审美鉴赏能力,又称作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它在人们学习、训练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主要在艺术创造与欣赏中形成并获得发展。人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审美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声乐艺术是通过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判断自己的审美方向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这三个过程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当一个人能发现一件事物的趣味性,说明他能够从这件事物中发现美,声乐艺术一开始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实现了第一步,成功激发了人对于美的兴趣。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形式,每个人都会产生自己的认知,并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这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的审美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不断接受声乐艺术的熏陶,感受着艺术本身的美妙与奥秘,人们不知不觉便形成了自身的审美观,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让人们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社会,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人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讲究情调,精神层面也会变得更加富有,每个人都表现的更加有内涵,社会因此而展现出越来越和谐的一面。

二、声乐艺术的教育功能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注重德育教育,而声乐艺术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增加其文化内涵,将声乐艺术与德育相结合,更容易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使德育教育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各个高校也发现声乐艺术对德育教育的有利影响,正不断加强对学生声乐艺术教育的培养。不同类型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类型的声乐形式,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性格。长期接受声乐艺术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也使身心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学生在不断接受声乐艺术熏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气质和内涵,这种气质和内涵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声乐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特征,人们对于声乐便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因此声乐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脑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三、声乐艺术的社交功能

声乐艺术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类型的声乐艺术有不同的看法,受教育者之间相互探讨自己关于声乐艺术的见解与思想,不仅是在研究声乐艺术,更增进了彼此的交流。每一次的合唱练习、舞台表演,都需要受教育者之间默契地配合,才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这些都渐渐树立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在接受声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人愉快相处,这些都将成为他们的生活技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声乐艺术的实用功能

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商场里购物,亦或是在餐厅里吃饭,身边都会萦绕着各种音乐声。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也能使我们的身心感到愉悦。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精神变得异常疲惫,而音乐能够调节人们的神精,舒缓人们的疲惫,净化人们的心灵。柔和的音乐能够平缓人们的焦躁,治愈系的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欢乐的音乐可以调动气氛。音乐已经彻底融入人们的生活,使生活变得精彩。如果有一天音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人们一定会感觉到不安,觉得生活缺失了乐趣。

第3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关键词] 艺术 以情感人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始终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价值,即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之所以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的文化形态,正是由于其社会功能的独特之处――“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一、以情感人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听到一首乐曲或者看到一幅绘画时,会立刻感觉到它美或者不美,完全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根本没有加以理性的考虑和分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和自然科学相比,艺术带给人们首要的体验是感性的,是以人的感情为主导的。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思想和情感是人类内心生活的一小部分,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艺术家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但善于感受和体验,而且善于创造形式(即艺术形式),将内心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成功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艺术品就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情感表现形式。可见,艺术是人类感情的结晶,心灵的产物。

人类是富有丰富感情的生物,不同的人之间能产生不同的感情,比如理解、同情、欣赏等等。艺术作品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以达到与欣赏者的共鸣――“以情感人”。所谓感人,就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品和欣赏者欣赏艺术品,达到两者的情感同一,即在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个性与整体的统一。事实上。任何一个观众或听众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接受总会受到主体情感的影响;同时,艺术感知又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所以艺术对欣赏者起作用,不是呆板的陈述,而是通过“感情”这个媒介,利用艺术强烈的感染力,使欣赏者与艺术家产生感情和心灵上的共鸣,在共通的情感作用下自觉自愿的受到同化。

二、寓教于乐

“乐”指的是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即通过艺术欣赏,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审美娱乐功能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使欣赏者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给人以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正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第七》。

“教”是通过艺术欣赏,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中国人历来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教育)作用,正如钱穆先生在《略论中国艺术》一文中指出的:“中国艺术不仅在心情娱乐上,更要则在德性修养上。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所获得,而更要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早在先秦,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第十七》,指出了诗(艺术)不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各种现象、增加知识,更可以维护儒家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孔子还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受到感发,礼是行为的规范和制度,而乐(艺术)最终实现两者(审美和道德)的统一。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提倡“理智”的艺术,特别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柏氏弟子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艺术的教育作用,并且比柏氏更进一步。他在《诗学》中提出“悲剧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教育”、“净化”、“”,即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亚氏这一观点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艺术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

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集“”、“教育”、“净化”于一身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是因为在艺术作品中总是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涵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和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震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之下,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如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的:“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品德于不知不觉中,深刻而普遍……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三、潜移默化

艺术以情感人、寓教于乐都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慢慢地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生动感人的形象中富有更多形而上意味的追求。同时,这种艺术意蕴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它使得艺术品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偶然中蕴藏必然,在个别中包含普遍。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感受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层、由感性到理性逐渐深化的。最初,欣赏者是被艺术的语言和形式吸引,继而,开始沉浸在与艺术家相通的感情世界里,而后,才渐渐地集中于品味艺术品的内在意蕴,最后,由感性的直观体验达到理性的升华。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正如人们在欣赏《第九交响曲》时,很快便被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悲壮激昂的旋律所感染。但是,渐渐地从吸引到沉醉,从品味到顿悟,人们便感受到作品的“弦外之音”――乐曲里传递出震撼心灵的哲理:人类争取自由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对于目的明确、符合逻辑、概念性的说服教育,艺术社会功能的实现过程显得非常委婉和隐蔽,这种获得知识、陶冶性情的过程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缓慢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对欣赏者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深层、越来越稳固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艺术作用下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第4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工业设计 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一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但建筑艺术只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空间形象。它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欣赏主体和建筑形象相互作用的体验与鉴赏活动。它是欣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主观心里意绪。所以,人要是自己居住的环境空间更加艺术化,就必须能够发现、感受建筑艺术的美,能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去充分领略它的魅力。而这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十分的重要了,它对人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观赏性的空间环境的实用艺术。它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技术活动,在适合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的情况下,改变物质材料的面貌,使它适合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类的精神体验。建筑艺术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适用于主体的活动需要。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建筑的外部形式适应于材料的结构功能。建筑艺术直观的形式美,往往都是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其次,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创造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常常直接表现在它自身所具有的造型美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艺术虽然始终是适用于审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如果建筑造型缺乏形式美和表现力,建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所以,建筑艺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形体、比例、尺度、质地、色彩、装饰等建筑语言,根据对比、同一、均衡、节奏韵律等造型规律,创造出可视的三维空间艺术形象。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集中体现在建筑的造型上。而不同的建筑形式。又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是形式美的愉悦,或是精神的震撼,或崇高、或优美、或独特、或怪诞。但建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特征出了与它自身的空间形式有关外。还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建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态。它一旦建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环境集体的一个部件,因而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它的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如果建筑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就会拓展建筑的意境,增强它的审美特性。

第三,建筑艺术还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与音乐的确存在相类似和关联的地方,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以类似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同时,建筑艺术与音乐的关联还表现在二者都运用数比率。所以我们说,建筑具有音乐的某些审美特性。

第四,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由于建筑既是一种物质生产,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所选用的物质材料、结构方式、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不仅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时代的物质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情况,而且也凝聚着一定的阶级、民族、时代的心理情绪、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积淀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因此,人们把建筑称作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欣赏建筑艺术。就像是阅读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第五,建筑艺术具有反映生活的抽象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但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描摹、再现客观生活,它通过抽象的线、面、体的表现手法去隐喻、象征的表现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真实。总的说来,抽象性、象征性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象征、隐喻的运用使建筑艺术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精神功能。但这种象征应该自然的从建筑本身中流露出来,而不是刻意的加以修饰的表达和摆弄,可以说,建筑的象征愈抽象,它的魅力就愈永恒。

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人们欣赏建筑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人们充分地掌握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充分的感受建筑的魅力。另外,无论我们身处室外还是走在大街上,始终不能摆脱那些分割的建筑空间与巨大触目的建筑形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对建筑艺术进行鉴赏和审美。

那么建筑艺术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又是什么呢?

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的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工业设计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工业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算起,经过包豪斯的设计革命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由于普遍的重视工业设计,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工业设计已远远超过工业生产活动的范围。形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它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生活的各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工业设计还反映着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的问题,引导着人类健康的工作和生活。

第5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艺术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审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社会功能当然不能脱离审美。现代人们把对艺术社会功能的作用,一般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它的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自然世界的的认识。中国先秦时代的哲人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观点,最早表达了人们通过艺术可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双重作用。

至于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它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柏拉图对此研究了人类的三种快乐,或称为三种依次升华的:最基本的是食色;进而是混同了痛苦的,如悲剧;更高的,柏拉图称之为真正的是对形式美的,如对美的色彩,几何形,声音等的欣赏。此外,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可以“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让人们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受到教育和启迪。

谈及艺术具有的审美教育作用,这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在艺术作品中又总是饱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蕴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艺术的审美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这几个方面。艺术教育之所以不同于普通教育,也正是因为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在理智、情感、欲望诸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美育教育概念的是18世纪时的德国诗人席勒。在其代表作《美育书简》中,席勒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力量在感情方面,与意识、知识相比较,是最有力量的。如果生活中没有情感性、形象化的东西,人们只是纯粹的道德生活,就会使生活变得枯燥,索然无味。而在美的艺术中,人的感情和理性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洽,从而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美的人性。

艺术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改造人们主观世界,实现人类自身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人类自身进行审美教育是美的创造性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人们重视艺术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培养完美的人,培养人类的完美理想。所以历史上思想家们都重视美学与教育的结合。“审美活动就是人所进行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一切活动,审美活动的普遍形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必要的艺术教育对个人修养及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作为人文学科,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学者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人的主体结构的核心,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格还包括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生存态度及行为方式,它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内在稳定的特质,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教育的功能指向首先应当是对人格的完善,即促使人格的发展趋于完整、全面与和谐。

艺术教育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同更广泛的人类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就人的本质来看,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的文化创造为前提的。按照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有志气,而且能拼搏,不仅热爱事业,而且热爱生活积极上进,不仅有着高尚的道德和情趣,丰富的阅历,而且有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开拓的精神。有修养的人,一定是有爱心且知识渊博的人。一定是爱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自己的修养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的人。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原点,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包括人的举止,仪态,谈吐等,均来源于此。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这篇文章中指出,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这种气质跟一个人的修养分不开的。所以,古人特别讲究修身,觉得修身是高贵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修养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能够让人一接触、一交谈就感受到那种文质彬彬的书香气息。只有人,才能在举首投足之间闪现出修养这两个字,它所内含的文化气息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另一个层面说,良好的修养更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播种一个思想,你会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道德。一个高尚的人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反之,一个卑微的人也可以因良好的教育而变得高尚和伟大。

著名画家潘天寿曾说过:“艺术为人类的精神粮食,即人类的营养品。”艺术教育的目的,或者说是艺术教育的首当其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这不仅造成现代一些大学生们审美趣味的低下庸俗,而且导致他们价值观念的扭曲变形。有相当的大学生,他们对悦心悦志的高雅艺术作品看不懂或不愿看,但对自娱性、宣泄性甚至暴力、的低层次通俗书刊却沉溺其中。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却只具备偏低的审美素质,在这些大学生身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去年某大学的两位女大学生提出 “喜儿当初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的荒谬惊世之论,更是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如何提高个人修养,我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文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你。“处世要待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可以说,书读得好的人,不在于写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态势。可是,在目前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应试技能的训练。许多高校开办艺术专业也多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教学模式多是偏重于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更不用说社会上的各类“辅导班”和一些高中办的“特色班”,大都以升学为目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艺术教育特有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也不能无视社会的需求,不能不考虑“效益”问题。但绝不能忽视或削弱艺术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忽视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长远利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审美教育对青年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因此,要使艺术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重视和强化艺术教育的地位,牢固树立艺术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一代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因此,迫切的希望国家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能够大力倡导整个社会对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视。只有每个人的艺术审美、个人修养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才可以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第6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摘要】传统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传承过程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装饰艺术的审美思想和文化内涵,等等,最终对其形成特定的固化认知。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符号内涵的基础上,从图形、色彩、构图、寓意精神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学特征,从而对传统装饰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为当前传统装饰艺术的学习、借鉴与使用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符号学;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特征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最初的席地而坐、茅棚屋舍到清朝雕栏画栋式的居住空间的转变,不仅在改变着自身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在形成一种固定化、模式化、符号化的装饰文化,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特征。这既是我国建筑艺术与室内装饰活动的直接产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艺术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的一种提炼和总结,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装饰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化的造型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符号化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刻剖析其符号化背后的规律、风格、思想和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借鉴和使用传统装饰艺术都大有裨益,尤其是迎合了当前室内装饰艺术“地域化”、“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内涵

康德曾经说过:“绘画、雕塑,甚至还包括建筑、装饰和园艺,只要是属于美术类的视觉艺术,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对传统图样造型的应用,因为这些造型能够以大众性的审美特征和视觉观感给人带来愉快的形式体验,从而奠定艺术趣味的基础。”具体来说,人类自产生以来便是一个具有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动物,会基于自身潜意识或者明确的需要,本能地寻求甚至是创造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来记录和表达其精神思想。传统装饰艺术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居住环境、审美思想、功能价值方面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提炼所形成的一个以诸多装饰元素体系为主的符号系统,包括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图案设计、装饰元素的组合以及所赋予的精神内涵,等等,由此呈现出固定化、模式化、个性化的装饰技法、装饰效果与装饰风格,从而也便具有了现代“符号学”中意符与意指的特征,成为现代意义的一种符号系统。这是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理论基础。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装饰艺术研究

现代符号学“之父”索绪尔认为:“单一符号(sign)可以分为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两个部分。前者是外在的视觉元素;而后者则是被固化的内在的思想内涵。两者缺一不可。”从传统装饰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外在的意符可以分为图形、色彩、构图三个方面;而内在意指则是指意符之中必然存在的内在寓意精神,等等。据此,文章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学特征。

(一)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符号

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就是通过可见、可听的符号手段将人们的思想表现出来供人欣赏。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元素便是进行信息诠释的一种最直观的符号系统,从原始社会的图形、汉字象形、彩陶、青铜纹饰以及各种分门别类的造型艺术等,都蕴含着与当时当地艺术技巧、审美思想、社会风尚相吻合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所共同认知的审美思想、装饰风格和符号特色。比如青铜器上的“夔龙”图形象征着人类社会早期粗狂的审美思想和浓厚的宗教信仰观念;传统的象形汉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早期人们以物取象的造字思想;“龙”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化为地位、权利、等级的象征,而梅、兰、菊、竹则成为良好品质的代表。这基本上都是人们在特定的意符系统的基础上,为其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意指,使这些图形拥有了独特的装饰价值和装饰效果。

(二)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符号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单个色彩独特的意指内涵和色彩在传统装饰中的使用原则两个方面。首先,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色彩便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赋予特定色彩以独特的思想内涵、情感观念等,由此使每一种色彩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比如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黄色象征着尊贵与权利;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神圣;绿色代表着和平与希望;紫色代表着浪漫与优雅等。这使各种色彩拥有了现代符号学意义上意符和意指的双重特征。其次,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在不断的提炼与完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使用原则,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呈现出更具实用价值的符号特征,比如强调色调对于装饰氛围的表现;色彩布局均衡,注重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之间的配置关系;突破客观物象色彩的限制,注重表现人们对于色彩装饰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感受等。

(三)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符号

造型、色彩与构图是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三个主要方面,尤其是构图方式更是对传统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艺术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也形成规律化、模式化的构图方式,包括对比与调和、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均齐与平衡之间的关系等,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呈现出鲜明的符号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在经营布局上要求以散点透视的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画面形象的表达上要直观、生动、自由,呈现出个性化的构图形式符号。

(四)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符号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呈现出不同的符号化的内涵意义和内涵思想,比如从传统装饰艺术中单个符号形式“意指”的角度来说,蝙蝠与佛手象征着福寿;鸳鸯象征着真挚的爱情;鱼和磐象征着财源广进;喜鹊与梅花的组合象征着“喜上眉梢”;而鹤、鹿、象、龙、凤、梅、松、竹、石榴之类的物象也呈现出一定的吉祥如意的思想。除此之外,从传统装饰艺术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的角度来说,人们在传统装饰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特定的精神思想,比如传统室内装饰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和”以及“诗书礼仪”道德教化的思想,不仅是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符号特征,而且也由此塑造起鲜明的风格特点,使整个装饰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观念,等等。

三、传统装饰符号的应用技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包含着丰富的装饰元素,并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符号形式、符号内涵与符号使用规律,因此,要想真正展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思想与风格特征,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设计师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审美观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据此系统掌握不同装饰元素的符号形式与符号内涵,从理论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其次,设计师要能够按照传统装饰符号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与使用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装饰活动,从而有效地传承传统装饰艺术的视觉审美特征和核心思想内涵;第三,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设计师对于传统装饰艺术的使用并非仅仅停留在模仿、借鉴、传承活动上,而应该结合现代人的文化思想、审美观念以及对于特定装饰活动功能价值方面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创新活动,由此才能提高对传统装饰符号的使用质量,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荣,无限符号过程理论对研究中国装饰艺术发展的意义[J].新闻界,2008(6).

[2]陆晓云.从传承符号解读装饰艺术田.装饰,2007(6).

第7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美学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永恒的,美学的位置是投射而非反射的、复杂有力的而非简单静止的。美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而人类对美学的认知是基于感知和情感的。传统美学关注事物的表象,新媒体艺术由形式引感从而产生交互,通过艺术中互动与回馈所提供的美感经验,将受众心智与环境的隔阂消除,提供新的美感、经验与观点。新媒体艺术家通过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萃取传统人文艺术的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整合互动数字艺术的内涵和想象力,破除传统媒体的疆域,瓦解线性叙事结构的框架,运用可复制、可更改、未完成的交互形式,提升艺术创意表现与文化深度,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多向度的感性体验。新的美学逻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与审美标准,呈现出由“物境”向“情境”转变的审美观念。

一、情感为美学的根源

审美是人的情感由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的重要路径,情感为美学的根源。情感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辉煌的精神世界,在创造明晰的理性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混沌的感性世界。追溯美学起源,西方较早,如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有相关美学的理论,但多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推演出关于美学的原理。[1]关于美与情感的讨论始于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2]。将美学有别于理性科学而提出了感性之学,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3] ;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不仅只是直觉认知,其实是借由感官意识再经由理性思维所产生的情绪表征;哲学家康德的“物自体”的观点,提出物体学说和灵魂学说,物体学说研究的是物理的自然世界,灵魂学说研究的是思维的精神世界。认为美感经验是一种品味判断,表述的其实是个人主观臆断,称之为主观的普遍性;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从存有学的观点提出有关于艺术与美感的看法,指出美感经验并不是人在主观上对事物的好坏感觉,而是真理来临,油然而生之情,认为“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真理临现,美感经验得以凸显。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情感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为美学的核心,是情感世界的表达与反射,通过艺术审美理清情感世界。艺术家总是在寻找抒感的精彩瞬间和情感表现的最佳介质与形式,把艺术凝结为情感通道、情感媒介和情感导火索,构成人类精神的外化景观。由意识和情感构成的精神世界,是艺术世界的本体界,其中情感是艺术世界的基础和根源。

(一)情感美学下的新媒体交互艺术

新媒体交互艺术是由速度、时间、空间和互动而建构的,却因沉浸式的关系而产生回馈变化,其美学是以互动为研究核心的美,通过身体的知觉体验经验凝结,进而建立系统性和整体性,再进一步反观和反省这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中的共同一致的部分,然后发展出准则和规则。新科技的多样性瓦解了美学领域的灵光,让艺术变成功能性的,瓦解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迷思”或“着迷”的观点,并因此将世界转换成可被人类使用与掌控的事物。美学不再是传统所强调的灵光,渐渐地被当成一个不断衍生的过程,不断地将某些元素从它们先前的脉络中解放出来,并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4]

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完全开放的,艺术家抛弃自言自语的个人观点,邀请受众进入艺术中,享受具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交互过程。强调艺术表现必须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传达艺术的非同一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美学观,跳脱传统形式美学的框架,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消弭了受众与艺术的隔阂,达到传统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境界。[5]新媒体交互艺术用“物质”来形构“媒介”,通过情感传达时空信息,提供互动的可能性,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意境、气氛及情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并于此产生交互,充分调动受众在艺术审美时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的移情作用

艺术中的审美是受众感知与需求、艺术状态与反应、受众内在的情感体验,而移情是引起审美的中介,是促使知觉表现与情感融合的过程。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内心情感与艺术交流互动,这种审美经验可以归纳为审美的移情。表现在将自己的情感、感觉、意志和情绪等映射到艺术中,使艺术也同时具有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概念最初由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1873年)中提出,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6] 王世德把移情解释为,“审美感受过程中的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感倾注到对象里去,使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对象,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其表达的象征和内涵,触动受众内心,引起联想、感知和情感波澜,再由美感经验造成感官错觉,在交互中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艺术中,赋予艺术新的思想和内涵,最后产生共鸣。[7]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

受众在欣赏艺术时的美感经验,是建立在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内涵上所引发的美感想象。由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经验并非由独立形式所 能完成,必须通过与受众的理解来显现它的意涵价值,因此“理解”是新媒体交互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核心问题,理解的条件与限制是其艺术内涵意义所能显现的范围。若审美主体缺乏文化素?B和审美能力,就不能通过其艺术表层形式去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味,仅仅是从表象到直觉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理解、想象和情感等知觉环节。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美感受是融合情绪与情感因素的自我理解所获得的,受众本身的素质如知识、经验、偏好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决定了审美活动的内涵、方向和结果。

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时,通过审美与经验对艺术进行自我理解,而受众的心境与情绪是影响对艺术理解的因素,通过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融合,达到艺术呈现物我同一的美学关系。其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由三个构面层组成:状态层、角色层和因素层。在状态层上,因为受众理解的目的和情境不同,对于理解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在角色层上,因为受众自身的素质、新媒体交互艺术表现的形式不同,使得与艺术在互动时相互的作用力也会不同;在因素层上, 欣赏艺术时的心境、情绪不同,其审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同。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内涵

新媒?w交互艺术的美是非理性的、不可预测的美,颠覆传统艺术静态之美,提供人类亲身体验如梦似幻的虚拟场景或游戏般忘情投入,以达到身心的触动,通过非理性、弃传统,达到心灵的愉悦和传达情感。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范畴包含感官、生理与心灵三个层次。感官层次强调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的多向度美感经验;生理层次着重于媒介的功能性、操作的流畅性与使用的简易性;心灵层次旨在传达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满足感和体验性。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来自于艺术能带来操作的愉悦性与互动乐趣,产生不同层次的愉悦情感,通过欢乐引起好奇的欲望,好奇中引起探索的欲望,美感存在于乐趣和愉悦之中。其传达的情感美学内涵包括跨领域概念、去疆域化、情境体验、互动模拟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观。

(一)跨领域概念

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表现源于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合作,艺术形式脱离既定的陈规限制。在艺术内容中大胆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及结合艺术学以外的知识,如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在创作中呈现复合性多元的艺术特质,形成多领域融合的艺术形态,创作需要各种学科类型专业人才,如生物学家、程序设计员、音乐家、视觉艺术家等,这种合作结盟的关系使他们因创作而关系更加密切,体现交互主体性的美学样态。

(二)去疆域化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将艺术、科学和哲学作为沉思的三种形态并赋予它们不同的任务,艺术创造了感觉,科学创造了函数,哲学创造了概念。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异质同体的,相互交织产生动态的流变与异质体的结合,既产生科学性的实验,也创造了新的美学观。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多种媒介来捕获力量,破除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以更快速、放射的连接、跳跃的姿态,解放和瓦解了传统线性时间结构的框架,从最初的静态平面到3D、4D 甚至到5D 的表现形态,从一种空间跳跃到另一种空间,去疆域化的局限,以串联作有机碰撞产生新的艺术创作。

(三)情境体验

艺术家放弃预知、决定的逻辑,将艺术的观念与内涵传达给受众体验,引发专注、刺激和满足感等。通过观摩互动的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与对话,感受艺术家创作的用意,无形中进入了艺术家所预先设定好的氛围中,其艺术呈现将随着受众的行为而产生情境变化,艺术家、作品、受众三者的关系完整连接,艺术表达逐渐趋于完整。艺术的创意趣味产生在受众和作品的互动关系中,当将自身融入艺术以及个人意识产生变化时,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带来新的发现或出奇不意的回馈,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不可预知成为其美学的关键。[8]

(四)互动模拟

艺术家通过创作素材和媒介,表达自我情感或叙述思想,通过输入或输出载体,将欲传达的信息用模拟的方式转移到目标事物上。用装置或软件表现与控制,迅速传递信息,放大感官优势与功能,发挥及时互动的功能,达到人机交互的状态。通过强大的类比性语言模式与网络功能,迅速且可靠地回馈和交换信息,互动模拟揣摹人类熟悉的经验与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与情绪表达,从而弥补沟通上的缺点。

(五)自下而上

艺术本应是自由意识的产物,“自由”为新媒体交互艺术新的美学价值[9],就是将艺术的控制权还于受众,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美学观,通过参与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时间在互动过程中是不被强制安排的,而是在非特定的互动形式中,每一次的回馈会因为受众个体的差异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果。艺术中的时间是非线性的,通过互动可以随意调整时间序列,任意切割、前进与倒退,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耦合中发现艺术的新意。打破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成为艺术的一部分,通过互动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媒介以不受限的、跨疆域或集体创作等方式呈现,体现自由变化的内涵。

四、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营建

受众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情感反应。情感是主导决策的过程,控制注意力的过程,强化与淡化某些记忆的过程。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并非是仔细权衡利弊后才慎重作出的决定,而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非理性地作出决定,再理性地评判这些决定,并触发行为;情感索求注意力,影响记忆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决定了哪些感受会真正进入意识,哪些不会。[10]在情感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记忆的强度和清晰度与情感体验强度有着一定的联系,情感就能够进入人们的记忆,令人产生共鸣,愿意采取行动。艺术基于人的潜意识和心理联想,通过艺术形式激感和个性,以吸引受众关注,创造令人满意式惊奇的回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审美体验,萃取其美学脉络,营建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模式,分为情境营造阶段和情感唤醒阶段,其中情境营造阶段包括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感唤醒阶段包括交互设计和受众的互动过程,如图2所示。

(一)情境营造阶段

情境氛围的渲染是情感美学表达的关键,是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审美体验,这一阶段对于情感审美体验起到了引导性的暗示作用。情境营造阶段包含了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境设计是由主题、角色、情节和声、色、味等环境氛围的营造。主题上选择能引起受众共鸣和产生兴趣的主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科普宣传等涉及当代人生活的题材或热点话题;角色的代入要能够增强受众体验,引发思考;情节设计要能起到很好的情感引导效果,在作品中加入过渡、转折、反转等情节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变化,激起情感化的审美体验,一些反常的情节设计, 能带来惊奇、恐惧或是幽默的感觉,不可预见的情节往往能够起到另类的审美体验效果;通过声音、色彩和气味能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吸引注意,并引导与其产生交互。美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体验首先是通过视觉传达,然后才是其他感官体验。美感设计包含了造型、材质和媒介等,艺术中的造型、形态或者抽象的符号,体现人们长期的生活经历或美感经验。创作更具沉浸感的艺术,需要逼真的图像设计和更具虚拟现实效果的媒介,通过视觉美感的设计引发注意,释怀其情感。

(二)情感唤醒阶段

情感唤醒阶段中主要是通过感官介入和艺术介质连结,充分调动受众的“六欲”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欲,将艺术中的情感通过互动形式回馈到知觉层面。自然的互动行为和情感流露更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审美情感,经过情感需求分析、交互形式?O计和反馈行为处理三个过程,再通过“六欲”感官,结合实时交互技术,如人体运动捕获技术、眼动跟踪技术、手势识别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通常是通过遥控器、触摸屏、数字摄像头、传感器等多种采集工具将受众的语言、视线、姿势等进行扫描、跟踪和捕获,再经过数据的运算、处理,转变为传播媒介符号来完成与新媒体交互艺术之间的互动交流。交互过程是以最自然的方式触感,使观赏与互动连为一体,自然而然融入到艺术的情境之中,触动知觉促使其发生动作并收到反馈,最后将受众的认知与情感移情到新媒交互艺术中,赋予其艺术表达新的内涵。

第8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建筑设计,顾名思义它的根本是设计,它和所有的艺术设计一样具有审美属性。而绘画艺术是通过视觉体验承载审美功能的最佳载体,所以各个时期的美术家的探索往往起到先锋作用,在绘画艺术中审美观念的更新激发的各种思潮往往也会带来相应的艺术设计的形式法则的变化,进而形成设计形式风格的变化。这种应承关系在建筑风格的形成和演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就如现代艺术之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现代艺术形式多样,但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语境是理性的、抽象的,注重对于纯粹形式的追求,强调原创和自我,这样的艺术语境自然造就了现代主义的建筑功能主义的、形式主义的、抽象的、反传统的特征。而现代艺术的二元性使得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在对抽象的纯粹形式的追求中走到极少主义,相应地,现代建筑也走向了它国际主义的单调。我们所熟知的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起源,它早期的很多教师如康定斯基、纳吉、蒙克、克利、杜斯博格等,本身就是著名的现代主义画家。正是这些画家们将他们的艺术观念和理论引入到设计教学中,建立了现代设计的形式训练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现代艺术审美观和艺术创造性,催生了包括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设计。可以说正是建筑设计的审美属性使得美术教育在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建筑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最基本的意义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认知者。因此建筑美术教育要重视美术理论课程,通过美术理论和思潮的学习认清现实社会的发展和艺术语境的特点,以及其和建筑设计的关联性,加强学生对于艺术和社会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力,把思维开发作为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完成观念的培养才能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成为有源之水,才不至于走上形式主义的模仿。同时建筑美术教育也要结合现代艺术和设计艺术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当代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艺术已经从现代主义的二元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这给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宽泛的艺术语境,使当代建筑艺术的形式摆脱了现代主义的单调,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各种历史的、地域的特征也更多地表现在了当代建筑设计中。当代建筑对于形式和功能以外的比如:人文的、环境的、文化的思考也更多。结合当代这种社会和艺术的语境,建筑美术教育更要发挥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在建筑美术教育中加大文化关照,而不是只盯着技法。美术教育可以说是文化体验的教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艺术不同的文化品格和艺术的观看方式。而东西方的自然观、审美观、哲学观都集中地体现在各自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应该突破技艺的小圈子,从大文化入手,通过具体的美术教育来实现学生文化品格和文化志向的培养,这些就是审美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筑艺术和所有的艺术一样,它的生命力在于艺术创新能力。所以建筑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筑艺术是一种追求形式的艺术,它的创新能力直接体现在形式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上。事实上,自包豪斯形成了一套理性的形式构成教学体系后,我们的形式训练普遍都是沿用这种理论和训练体系。比如,对于形式构成的训练往往是通过三大构成课(片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来完成,课程强调的是构成法则的教学。这样往往使得形式的教育形成一种机械的教条主义的教学弊端,也使形式构成的训练变得只是一种理性的、技术性的构成法则的掌握,这实际上也是现代建筑单调性的根源。要想在形式上有创新,有个性,还是要还原到形式训练的视觉性和感性上来。绘画艺术视觉形式的来源往往来源于对视觉化的形态元素的感知和提取,强调“师造化”,追求“形式的意味”。比如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对色彩和形态的研究既有理性的抽象视觉规律的基础,更有对视觉感性和直觉的领悟。同样是抽象艺术家的克利对自然形态的抽象分析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他们各自对于视觉经验的认识使得他们各自的抽象形式具有个性。

第9篇: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

关键词:设计;本质特征;美;需要;设计精神;无为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76-01

设计产生已久远,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得到了发展。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造物,为了生产,从本质上讲,设计与造物是以人需要的满足为目的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现代设计通常又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设计的范畴一向并不明确,因为设计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从复杂的宇宙航空器到简单的包装和电视广告,可以说充斥我们工作生活的任何一个侧面,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经过设计处理的,但是这些所经过设计的物体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与纯粹追求精神美感享受的所谓“纯艺术“不同,”设计艺术“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处于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临界点上。在任何一件”设计艺术品“上,既包含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元素和物质,同时又以人类所必需的某种物质功能形态的方式而出现。由于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到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因而”设计艺术“的物化形态以及功能形态便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以功能为核心。德国功能主义的具体设计思想是,首先发现事物的本质、目的和需要,正确充分发挥事物的功能,形式应当反映这种本质和目的。苏里文在“所考虑的高层建筑”一文中写道:“一切有机体和无机体,一切有形的和形而上的,一切人类的和超人类东西,一切内心和精神真正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形状总跟随功能。”

另一方面便是人类精神性存在的需要。当我们说“审美活动”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类在认识和追求美的同时,也将这种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美的标准”,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泛化到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对象和空间环境中去了。可见,人类所特有的这种“审美意识”不同于其它意识活动,它要求人类在发现、认识、表达乃至体验“美”的时候,必须借助具体化和特征化的物态形态或物质对象来完成。设计艺术中“美”的因素的存在,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中的“美”有着美学价值上的不同:一方面它是美的形式与规律的抽象;另一方面它又将这种抽象出来的美的标准泛化到人的所有的造物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美学价值既是人类特有的造物活动的标志,同时又带有其特定的功利因素。从事实的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在现当代社会,人们除对设计艺术所包含的“审美价值”给予认同之外,更对其所带来的巨大而又潜在的“经济价值”、“商业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人类造物意识的产物,人们创造美的意识必将把某种“美的形式或规律”赋予或投射到该对象之中去,从而将一咱纯粹的“功能形态”转换为具有“功能”与“审美”的“复合形态”。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人类在创造属于自身的“第二自然”时所遵循的不变的原则。现代设计艺术以工业革命、市场革命、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革命作为自己的“时代文化”特征。机器的出现突破了人的生理极限,从而使技术的发展趋势于无限,丰富的材料世界又使得人的“造物方式”和“造物观念”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可以说每一次技术与材料地变革,都对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设计艺术”观念中,美不再是独立于功能、功能与技术之上的目的,而是作为功能为核心,以材料和技术为手段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来追求的。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功能与美的结合,并在其表现与物化的过程中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设计就是设计者所秉持的生活观念与设计精神,它将在细微处表现出设计者的视角和态度,从而去思考和探寻生活本质。而这种设计之中恰恰包含了一种“无为”思想,不是去追求所谓的与众不同,而是让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发生,存于在艺术的抽象世界和作品之间,而设计者是一个在这里启到桥梁作用的媒介,是一条通道,使得一切畅通无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的概念显示的是人们创造事物的智慧,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设计本身的要求有所提高,而我们的生活睿智本身就是很好的设计,设计就是要让人认识到一些事物的本质。

总结:在经济文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现代设计的内在本质特征是功能与美的结合,并在其表现与物化的过程中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而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体现着其设计者的人生态度、生活观念及设计的内涵与精神。“无为”的设计思想更多的体现着“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共处,更多去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一切需要被需要的事物。

参考文献:

[1]王战.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