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艺术的审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审美;属性;更新;影响;现代建筑
在人类社会中,审美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那么何谓审美?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即能使人们感到内心愉悦的一切事物。其次我们应该知晓,审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而对事物作出的评价。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第一,审美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人类的活动主要分为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而审美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美丑判断的活动,属于精神性活动。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从精神层面来实践人们的审美理想,体验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满足内心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
第二,审美是一种自由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自主判断,而不受束缚。如此一来,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就更加自由,而审美活动的自由性特点也就更加鲜明。
第三,审美活动具有动态性特点。审美观念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阶段。根据审美的构成,审美活动的动态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在不同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属于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其二,审美对象会随着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心理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对客观存在这一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进行审美再创造。
第四,审美活动具有悦情性。审美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美好性情。这主要是源自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之情。它不以审美对象的形式、样态的不同而改变,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哥特式、拜占庭式还是罗马式建筑类型,它们都凸显着中世纪时期国家、皇族和宗教的权威,渗透着人们对于神圣奥秘的崇尚之情,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如此个性鲜明的审美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宗教等等。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人类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社会不断前进。
首先,政治制度对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审美观的走向主要是由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审美需求所指引。这一点可以从建筑史中得到验证。不同年代的建筑,总是会呈现出某些特定的风格倾向。从本质上看,这种建筑风格中所反映的审美观,很大部分上是受到了来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影响,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影响着同期的建筑审美观。
其次,经济水平是影响审美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隋唐时期,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建筑造型也日趋完美,以“造型简洁、装修朴实、色彩凝重”著称。而到了宋代,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建筑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简洁朴实的唐风建筑,逐步为追求形态丰富,讲究色彩选用的宋代样式所取代。
再次,科学技术也对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科学上的每一次飞跃,往往都包含了科学家对美的想象。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坐在家里能看到世界和欣赏艺术,所以发明了电视机。有了黑白的,又想彩色的;有了彩色的又想遥控的;有了遥控的,又想清晰度更高的数字电视。这种永无止境的审美追求,促使了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只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才能使许多美好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存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得大众审美意识在不断发展提高。
最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无法脱离宗教的影响。在宗教教义里,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这种超自然的存在,是原始先民依据人类的种种社会特征来创设,同时还参照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常见事物的形象。但无论是何种形象,都包含了原始先民对于神灵的崇拜。正是这种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而且还产生了神化自然的思维。究其本质说,这都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恰恰是这种虚幻的想象,建构了人类的审美。因此,审美的形成过程中是无法剔除宗教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审美的发展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增多,使得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得以大批兴建,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正是源于对宗教的信奉,人们才形成了主流的建筑审美观,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成为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曾说过,“只有到了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按照他的理念创造,能用天才的闪光射到作品里去,使所表现的形象新鲜而生动的时候,我们才算看到美的艺术的觉醒这一巨大的转变。”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自主创造审美存在,就是一种“自由”。而审美观的不断更新,则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也把现代建筑艺术带入了新的审美领域。
首先是建筑艺术中心的现代性转移。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还是一种感受,一种与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体验等有关的内心感受。以往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重点总是在内容上,较看重作品的社会效应,如此一来,往往忽略了人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美感,而一味地追寻依据理论加工过的美感。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更新,现代建筑艺术更加注重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传统建筑艺术的和谐构图,舒适视觉。换句话说,现代的建筑艺术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完美展现。那些造型元素的使用,着力于挖掘元素的各种功能要素,来追寻艺术的美感,便于人们从艺术美中去体验生活、改造生活。
其次是建筑艺术造型元素的多元性使用。在古代,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来进行造型设计,使用的造型元素也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各种材质都可以应用于建筑艺术中,成为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多元化选择,有的因其奇特的质感效果而倍受人们青睐。“晚期现代主义运用高科技的材料金属、反射玻璃来表现的“技术乐观主义”;后现代运用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组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解构主义以高科技材料表达追求冲突、碰撞、扭曲、斜置、破碎的美学思想;更多的建筑仍是沿袭着现代主义的风格,用材料如实地反映着功能与结构的特性”。①
最后是建筑艺术审美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社会潮流和各种美学流派的影响,建筑艺术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就表现出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同时,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思维碰撞在一起,使得地域性、民族性的审美群体受到了严重冲击,从而产生了分化,同时也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群体。
总之,建筑艺术总是在采用多元化造型元素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意蕴来传递艺术的美感,将人与自然巧妙衔接,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陈宇,陈惊生,《材料的美学特性与高层建筑造型》,《重庆建筑》,2003年第五期,36-37页
参考文献
[1] 帅松林,《审美・现代・后现代批判》,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易燕湘,《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湖南长沙: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6
一、概念界定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其主要是人们于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优秀程度,关乎着设计师对相关理念的理解和更多创作灵感,其可充分引导大众审美心理,是设计师掌握大众审美心理普遍性、趋势性的重要参考;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建筑类型,有利于我们生活及学习。文化建筑通常是指可提供学习及休息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类建筑。文化建筑数量及质量和类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建筑多样性极为关键,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娱乐和学习提供更大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主要是指不影响建筑应用功能而利用建筑美学理论知识,再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基于环境而设计创作出是应有人们物质及文化两方面需求的室内外环境。其应具备健全的功能性设施,且务必体现所处城市的文化氛围及城市风格与历史文化等。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们的需求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设计创作极具实用性、美观性的室内外环境。
二、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
当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主要是,崇尚自由、阳光、多样化。现今的文化建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也还是遵循社会主流,崇尚自由、阳光。我国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古代文化建筑亦是历史中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影响着建筑思想传承及人们的审美观,其间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随之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及建筑艺术的使命,随着人们建筑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思想也应逐渐淡化,以寻找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型审美理念及审美取向。并且,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多元化,受众更需要多感官及立体性审美体验,而并非单一性审美体验。人们所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而不再是单一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体验。人们的审美体验及感知早已不是仅凭视觉来评判,而是基于多感官及综合性审美体验,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设计更应该注重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和不同方位来刺激、吸引人们的眼球,风声、水声、鸟声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听觉,草木、花朵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嗅觉,这些都是综合性方式带给人们的不同审美体验。
三、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
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是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建筑属于各类信息交流中心,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文化建筑亦是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使者,其基于实物而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用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拓宽人们的眼界,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也是其更深层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情。文化环境设计均是不同时期而有着不同特点,其属于承载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建筑可体现其文化价值理念及信念。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承载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各种文明,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结晶,更是地区特色不可磨灭的文化理念。
四、结束语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审美心理及文化建筑和环境设计这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及其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以期提升国内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7).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3]邢莉莉.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
【关键词】图书馆;诗意;建筑;岳麓书院
1 “诗意”的含义
“诗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意,指的是诗词歌赋借助于形象描写表现境界或情调的审美特性。古今中外关于“诗意”狭义含义的解释,皆类似于此。就中国诗学角度而言,尤其如此。从具有“赋、比、兴”特点的《诗经》,到中国当代诗歌,无不具有丰富多变的客观物象,同时又藉此充分渲染、表达主观情感,呈现出“情境交融”的特点,以及“意在言外”的审美意趣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语言愈简短而回味愈无穷的,则被视为上乘之作。[1]
而广义的诗意,指的是被描写事物或实际事物以有限的构成、有限的形象等因素传达给人的很多想象、很多感概。如上所述,构成或形象愈有限,而回味愈无穷的,则愈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品位。
为便于讨论,在此指出,有诗意审美价值而在其它方面有明显价值缺欠的事物,本文称之为“残缺美”。
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囊括狭义诗意与广义诗意。
2 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
图书馆建筑,包含多种审美特征,而其“诗意”审美特征,则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图书馆的审美研究中留下偌大空白。事实上,很多建筑与诗歌都服从于表达意境与情趣的之需,图书馆建筑尤其如此。因此,使很多建筑与诗歌常傍久依,从而使很多建筑具有“诗意”审美特征。[2]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下面,以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为例,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3]
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3.1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之简介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即现在的御书楼――或曰岳麓书院的藏书楼,具有悠久的历史。1987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之后,主楼的主要受重部位全为钢筋混凝土,而外露部分则基本以古朴典雅的木结构为主,楼内配以空调等设施,以便书籍收藏和日常管理。现在,岳麓书院的藏书楼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相关人员及外来学研人员使用,藏书数量已逾五万册,很多珍贵古代典籍如《四库全书》等均有珍藏[5](见图1)。
3.2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诗意美的形成基础
岳麓书院的根基是私人书院,与官式建筑、世俗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实质是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体现和艺术审美的寄寓,亦即文人建筑。在此环境中,可更为充分地描绘客观物象,可更为深刻地倾吐一己心声,[3]因此,处处充盈着自然朴实之趣和直抒胸臆的旷达,诗文、题名、匾额、楹联处处盈目,处处皆是诗情画意,较之礼仪森严宏伟严谨的官式建筑与诗画淡薄实用俗气的世俗建筑,更具诗意审美特征。[3]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然。
3.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1)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狭义诗意审美特征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通过题名匾额、楹联雕刻等,展示了书院的教化内容、文化内涵等,而傍依于图书馆建筑周边的亭台廊轩、花草树木等,也多含典故,饱蕴寓意。这些显性与隐性的要素,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彰显出深邃茫远的诗意审美[5](见图2)。
正如英国学者安诺德所言:“一个时代最完美、最准确的判断,在其时之诗中,只因诗乃人之心力精华所成。”[4]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产生与成长,也可在相应诗文、碑刻等元素中体现出来。由唐代至今,关于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歌赋诗词难计其数。如北宋赵拄的“雨久藏书蠢,风高老树斜。邻居尽金碧,一一梵王家”,描绘了藏书楼创建之际,岳麓山的佛庙已是香火鼎盛,而相较之下,书院则愈显孤寂冷清:书遭虫咬,老树在狂风中颤栗。“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载千载心,俯仰数椽足。”[5]朱熹在《山斋》中,描绘了御书楼在上而讲堂在下的格局,使人隐约感受到到作者所生活年代的一些形貌,这就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在无形中获得延伸。“空中楼阁蔽松权,此日谁人文六经。尽在水声山色里,年年芳草逼人青。”通过明代吴愉的《尊经阁》一诗,我们依稀看到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今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更具张力与活力了。“仙家何地说蓬莱,百尺高楼接上台。绕槛溪山春隐映,宿窗星斗夜昭回。皋比旧以南轩重,典籍新从北闻来。莫谓神京看较远,缥囊细恢五云开。”清代王舜年在其《御书楼》诗作中,极尽笔墨渲染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的神圣伟丽之形象,并刻意点睛,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多受历代帝王将相之褒奖。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所具有的匾额与门联,则是从诗意角度发掘其审美价值的另一个切口。开始,匾额源于建筑,附于建筑,对应着建筑,而随着光阴荏苒,建筑往往也因为匾额而名声渐彰,如“御书楼”匾额。[5]
而楹联,俗称对联,源于唐代,由骈文、律诗发展而成,盛传至今。其语言精炼,活泼灵动,是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谷向阳在《中国楹联学概论》中称之为“诗中的诗”。[5]楹联,用于渲染景物,装点建筑,丰富寓意,引思,可给观赏者以各种精神引领与文化启迪,不仅具修饰美化建筑形体之用,且有升华了建筑审美意蕴之功。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环境引发各类楹联的创作,而这些名联反过来强化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审美品位。如,悬于御书楼的“训话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镰、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通过以点为面的艺术描绘方法,说明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大教学者们术有专攻,学问精湛,用功极深,求真务实,守道循义,也旁敲侧击地道出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的历史荣誉和历史地位。同样是悬于御书楼的“怪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哀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之句,其上联以夸张手法颂书院是传统文化之传播圣地,下联则同以夸张手法赞咏御书楼藏书之广博丰富,通过概括力很强的几个字眼,将御书楼在古代学问史上的显赫地位和传播文化经久不衰之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赋予了深邃的历史生命和雄丽的审美意境。
2)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广义诗意审美特征
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彰于文字的诗意审美特征之外,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本身还隐含着基于传统文化的诗意审美特征。岳麓书院图书馆的文人建筑要素,是淡雅简洁而富有亲和力的,而礼制建筑要素,则是宏伟富丽而有严格的秩序等差的,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成,这样的建筑构造特色,富有对比特色,庄谐互彰,主次相映,传达出传统礼乐文化影响下的诗意审美特征[5](见图3、图4)。
3)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残缺美”特征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及彰显其诗意审美特征的诸种元素亦然。是以,除了认真发掘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上述的“完整美”,我们还有必要去发现其因地域限制、时代限制而含有的“残缺美”。这样,我们就会从诗意角度全面解析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譬如,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在彰显士文化建筑之典雅朴素之际,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过于“出世”的消极思想;在体现礼乐相映的和谐美感之际,亦表露出皇权时代依礼仪思想划分尊卑判分等级的专制主义思想;在体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界之际,亦反映出风水等迷信思想。[5]
4 结语
在建筑国际化、个性化的时代潮流的裹挟下,中国图书馆建筑亦不例外地卷身其中,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浓重传统文化的图书馆建筑愈来愈鲜见。而传统文化脉络一旦割断,这个民族必然严重贫血、发育不良。因此,多方发掘图书馆建筑的价值,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已刻不容缓。本文尝试着从诗意审美角度发掘中国图书馆建筑的价值,期引发有识之士的注意,为打造出具有时代意义、饱蕴“天人合一”等卓越思想价值的图书馆建筑而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凌.诗意的建造[M].2005:1-6
[2]张耀东.我国图书馆形态的历史沿革与未来[J].科技情报开发,2009(14):2-8.
[3]王良鹏.浅析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08:1-3.
[4]郭继锐.院校图书馆应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华[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6)53.
关键词:建筑艺术;美学原理;内涵
建筑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可以充分呈现各类建筑元素,包括线条、色彩、质感等,构建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房屋构架,具有多重空间,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还可以形成建筑艺术,同属于技术与艺术的范围,并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
一、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房屋或是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其二是经过建筑设计师构思后,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建筑和艺术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相应的概念,但因为两者都与“建筑学”有一定的关联,符合其专业特点,因而形成了很多新概念,比如建筑艺术、建筑美学等[1]。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通常会用building或house表示房屋等,用architecture表示建筑学,这就突出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又因为建筑除了是一栋建筑物外,还是一种造型的体现,如此,它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美感因素,即不同的点,由点发展成线,最后形成一面,或是整体建筑形式的质、色等,所以,建筑也可以被归为美术的范畴。“建筑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它涵盖了科技和艺术,让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关系变得和谐统一,互相融合[2]。
二、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异同
(一)相同点
建筑设计师在构建建筑艺术时,会适当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让其具有文化艺术,并且两者都归属于“上层建筑”,会形成相同的创作基础。其创作规律基本相同,两者都是以人的思想变化为源头,了解以往生活的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特有的艺术形象,与时俱进,有较强的社会性与民族性[3]。同时,两者还受艺术普遍规律的引导和限制,会采用同一种创作手法,以及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突出设计者的观念,形成不同的形式结构,运用形式法则完成设计。
(二)不同点
文化艺术包括文字、戏剧、电影等,其中,文字艺术主要突出了文字的运用以及语言的描写;戏剧是要以剧本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效果的结合,增强戏剧的影响力;电影则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而建筑艺术通过造型,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视觉的享受,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实用性与功能性,因其一旦建成,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即建筑与人的联系要远超过艺术与人的联系,它会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艺术的造型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精神意识。另外,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都可以体现出人们生活的特点和形式,但建筑艺术除了可以反映其生活外,还可以根据本身实用性的改变,以及使用功能的调整,使其通过简单的雕刻、绘画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内涵。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建筑艺术是由固定的或抽象的几何形体组成,会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或使用氛围,或是宁静动感,或是朴素华丽,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艺术形态,增加自身的艺术魅力[4]。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除了可以在雕刻、装饰上体现出来之外,还可以从内外空间的展现以及空间的拓展上体现。首先,调整内外空间的布局以及进行空间的扩展,是为了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要求;其次,这些空间被充分利用后,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但这必须以人们的活动为基础,对室内环境有初步的记忆。这就是在原有三维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时间元素,让其变成四维空间,即只有在一定空间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建筑。
三、建筑艺术蕴藏的美学内涵
(一)从建筑风格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建筑是以石头为笔记录下的史书,这已经成为建筑给人的初步观念。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观点分析这一观念,不管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筑,还是希腊、罗马建筑,都是把一个时期抽象的历史变得具象化,用物质的形式展示给当代的人们。而我们除了可以从这些物质中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概念性的理论外,还可以发现其建筑风格,并进行分析[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关注建筑风格,而是注入美学的观念,从不同的教育进行审美,让其形成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的产生必须以物质为基础,为建筑风格的形成提供保障。另外,建筑风格也可以体现出某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水平,包含一定美学与哲学观念。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相应的建筑风格,而如果从共时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其风格都与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建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欧洲各个国家都展开了复兴运动,但因为生产力水平存在的差异,让各个国家的建筑各有特色。很多西方国家都会把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其精细的雕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而是让人们不断惊叹,让人们不禁思考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当时人们多受唯物主义观念影响,但这种观念却无法在建筑中体现出来,意见大多由上层人员提出,没有满足平民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形成的封建管理制度。因此,这类加入大量雕刻的建筑无法在民间普及,只能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使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质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认识到财富的分配不均,所以,建筑设计者渐渐把中心从装饰性向实用性转变,满足社会大部分人的住房要求,形成平民化的趋势[6]。另外,人们普遍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艺术哲学,即美学和审美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就是哲学观念的改变。如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出现大量需要消耗较多材料的建筑,并以技术美学思想为指导,这种思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具有很浓的理性主义色彩;而注重建筑信息的现代西方建筑,着重突出了反理性色彩。通过上述分析,很容易发现当代建筑设计者开始注意到无序、冲突等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哲学观念,让建筑艺术实现了精确与模糊的完美融合。
(二)从我国传统民居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在世界众多的建筑风格中,我国的传统建筑无疑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把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其具有整体感与美感;并且,其表达的生态观念,也和我国传统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7]。在古代,很多哲学界就已经提出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即“天人合一”,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也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是指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为客体,“人”是指在大自然中进行生产生活的人,为主体,主体和客体完美融合,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我国传统民居在正式建设前,必然会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房址,即背阴朝阳、北山面水、坐北朝南,便于形成房屋整体的良性生态系统。而背阴朝阳,加入山水的设计则可以通过整体布局完成,无需遵照原有的设计观念。此外,传统民居在室外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一观念,很多大户人家会在庭院安放假山,修建湖泊,而平民人家也会种植花花草草,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也会在室内放置一些装饰用的盆栽,让自然景色融入人们的生活,以此形成现代装修风格。同时,我国传统民居还可以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观[7]。比如,在高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傍山建房,让房屋错落排列,在平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会把房屋安放在深巷内,而江南水乡的民居则会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改变庭院或外墙的景观,增加人们与自然景观的亲切度。
四、建筑艺术的美学意义
建筑艺术的美学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问,它是在文艺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理论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艺术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式,要求人们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建筑艺术,完成现代建筑的设计。而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分析观念,在哲学的思考范围内,也就要求人们坚持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建筑艺术形成或出现的各种现象,即通过辩证的分析,以及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解答其存在的问题,全面思考。因美学提出的观点中着重突出了协调的观念,所以,人们在进行审美工作时,要充分运用这一观念分析其规律,明确科技和艺术的关系,让两者在整体的建筑中变得和谐、统一,以增强设计的整体感[8]。此外,现代科技和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美学观念的创新。比如,很多设计师以往只从三维空间着手,进行设计,但在加入现代科技后,逐渐向四维空间改变,形成新的建筑群体。因此,建筑艺术的美学除了要让设计者客观分析当前的现状外,还要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完善建筑学的理念,丰富其内容,促进“建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其向前发展。综上所述,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融合多种形式的艺术造型,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理论。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明确建筑与艺术的关系,了解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其美学的内涵,用哲学的观念进行分析,确定其美学的意义,让现代建筑设计观念与传统设计观念相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丰富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根杰.建筑与美的分析———建筑美学漫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55-57.
[2]刘华龙.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J].中州学刊,2015,(03):230-232.
[3]李立.浅论建筑艺术与美学的辩证关系[J].安徽建筑,2013,(05):23-25.
[4]潘天波,胡玉康.建筑美学:美学的建筑学内涵与后果[J].艺术科技,2011,(01):43-47.
[5]唐孝祥.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J].新建筑,2015,(06):37-39.
[6]艾定增.符号论美学和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15,(10):26-29.
[7]张鹏,赵彦,马秀荣.论建筑艺术与美学[J].科技信息,2012,(25):278.
关键词:力与美;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关系;发展;统一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结构工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而建筑艺术则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建筑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底蕴。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建筑学领域探讨的一个热点的话题。客观上来说,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二者均是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并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
一、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关系分析
当前在建筑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密切。建筑技术是当前社会上各种新型科技相互融合的产物,其表现也是极为活跃。而作为一门将建筑的造型以及艺术结合在一起的感性的学科,建筑艺术则是通过建筑技术来实现建筑的施工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合理化,将建筑物以一种美学的艺术形式呈献给大众。建筑物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只是其诸多属性中的两个重要的属性。艺术是精神层面的,而技术则是物质层面的。建筑技术是建筑艺术发展的基础,而建筑艺术则是建筑技术的物质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建筑的技术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此外,建筑艺术作为时代审美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其对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实际上就是力与美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中的相互促进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形式多样的现代建筑对于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实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学领域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
(一)发展建筑技术、提升建筑艺术
建筑技术是建筑产品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离开了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也就无从谈起。从建筑发展的历程来看,建筑技术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头堆砌到后来的木结构体系,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几乎毫无美学可言,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历史上建立起了庞大的古建筑群,到如今,各种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鸟巢、水立方等一些特殊结构体系和美感的建筑也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都是建筑技术日臻完善的结果,同时也是建筑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发展完善的建筑技术在客观上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平台,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发展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建筑艺术必然也会得到有效地推动。
(二)深化建筑艺术、发展建筑技术
社会上的审美观念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人们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文化和审美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上得到有效地印证,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居住功能,在追求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的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于建筑技术的管理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建筑结构中的绝大多数已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不仅安全实用,同时,混凝土的表面比较平整光滑、色泽也比较均匀,外观大方,其施工的工艺也比较简单,此外,混凝土表面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就可以作为建筑物的装饰面。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因其实用性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受到了当今人们的追捧,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作用于建筑技术,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三)推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标识。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蕴含着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一并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看待。在当前社会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等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之间的统一和促进的关系,不断改善建筑技术、引领建筑艺术向着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持续发展。
结语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是有机结合,完美统一的。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既不能因为建筑技术水平的不足而限制建筑艺术的发展,又不能够因为过度地追求建筑艺术而忽略了现有的建筑技术。只有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刘玉惠. 力与美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J]. 建筑,2011,10:74-75+4.
[2]古霞. 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27-28+32.
[3]李砚祖.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94-99.
从物质的角度来讲,建筑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而创造的一种人为环境。从意识层面来讲,人们还赋予了建筑丰富的精神内涵。虽然建筑本身不会语言,但是我们却能从古希腊柱式中读出多立克柱式的雄健、爱奥尼柱式的柔和、科林斯柱式的轻松愉快,能从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中读出儒雅。这也说明人们在营造建筑的时候,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把人类自身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建筑之中,形成了建筑特有的语言,使建筑有了能与人类对话交流的属性,即建筑的审美性。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是人类一项独有的、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决定了他的审美感受和鉴赏态度,这种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审美者才能对建筑艺术的美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要提高鉴赏能力,并自觉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审美活动中,就需要掌握基本的审美法则。建筑是以视觉要素为主来进行设计的空间造型的,其视觉要素——形、质、色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交互综合,可以构成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因此建筑艺术的审美法则,即指形、质、色按一定的法则在建筑中的运用。对这些法则的学习,是我们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条件。
一、建筑的造型
造型是建筑艺术打动人心的主要语言,而创造这种语言的具体思维与实现过程就是建筑造型设计。良好的建筑造型有很强的诱惑力、感染力甚至是震撼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联想、赞美,能唤起人们的激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建筑造型一般都符合比例优美、尺度适合、多样与统一结合、节奏与韵律和谐等美学法则。
1.尺度与比例
尺度一词是当比例与规模发生关系的时候,涉及某些局部与整体间关系的标尺。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的概念。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是指绘画、雕塑以及建筑设计中形态的长短关系、面积大小。尺度以人为标准来决定,必须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建筑形象应该传达出人的审美需求尺度,遵循和谐均衡的尺度关系,给人以高大、粗壮稳定或精巧玲珑、舒适宜人的感觉;设计者也可根据某种主题的需要,强调建筑尺寸的规模,产生特别的视觉效果,如哥特式教堂的矗立感、古罗马建筑巨大的穹顶所造成的压迫感、金字塔的永恒感等。比例的和谐是视觉的需要,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一个元素如果与其他元素形成不合比例的视觉关系,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比如,安排建筑室内陈设时,应以室内空间的大小设置家具的尺度,使家具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协调,从而使整个室内空间趋于和谐。
2.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建筑艺术审美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多样性通过对比来获得。对比,如形状的大小、曲直,形态的轻重、方圆等,能使主体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统一则是把所有的要素当做一个整体加以处理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各要素共性因素的强调,达成一种完整和谐的效果。缺少多样性的建筑会显得单调无味,而过分的对比则会显得刺激强烈、杂乱无章,甚至支离破碎。因此优美的建筑通常在整体上是整齐有序的,而局部又有满足视觉、追求新奇的多样性。如何达到建筑艺术的多样与统一,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主从关系。建筑艺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组成部分应当有主与从、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不宜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在单个或群体性建筑中,应先有一个强势的、能主导人们视觉的主体,这是统一的基本保证。在这个主体的基调下,对各从属部分适当地进行多样性处理,可取得整体和谐、局部生动的良好视觉效果。其二,建筑造型元素的重复和交替。建筑空间及建筑构图中某种形态和某个主题的重复与再现,将会产生整体性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注意在重复和交替时蕴含变化,有主有从,实虚相间,避免单调。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便成功使用了中国式窗棂,通过重复与交替,使这个中国式的元素得以强化,在视觉感官上整体性强,和谐统一。
3.节奏与韵律
自然界的事物、形态往往有规律、有秩序地重复再现,建筑创作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体现形式美。条理性、重复性是创造节奏与韵律的前提。节奏与交替比较接近,但节奏体现为在交替变化中有一个元素处于主导地位、简单重复再现,而其他元素处于从属地位,主导元素表现得越突出,节奏感就越强。韵律不是一般形式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渐变的节奏,通过形状、形态、长度、宽度、密集、凹凸、色彩等的渐变,形成既不单调、拘谨,又自然流畅、有韵味,富有象征和诗意的形式美。东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都体现出韵律美,在建筑创作中,“几何母题”的概念就是重复与交替、节奏与韵律的表现。
二、建筑的材质
建筑当然需要用各种材料来修建,建筑师们对于材料的运用除了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外,还要更多地考虑材料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建筑实体或精致、或粗糙、或时尚、或永恒等都要通过其表面材质传达出来。叔本华曾说:“通过感官对材质、硬度、内聚性等方面的直接体验,对于理解一件建筑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来说是绝对必要的。”首先材质具有天然的审美本质,材料的质感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知,人们往往通过对建筑材质的视觉、触觉和综合心理反应的方式,感受到各种材质传达给我们的丰富的信息,如色彩、纹样、光滑和粗糙、紧张、柔和等。其次在建筑艺术中,一定的设计目标要由与这一目标相吻合的特定材质来达成。材料之美不在于材料自身价值的高低,而在于材料对于目标的服务作用,只有能够完美体现设计目标的材料,才是最美好的材料。简言之,材料之美,美在合理和得当。材料的肌理是自然美的一种,肌理与质感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是花岗岩,如果表面是凿毛凹凸的,则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如果是精细磨光的花岗石,则给人以细腻、耐久、高贵的感觉。大理石的肌理能充分表现出类似人体肌肤和衣服的效果,木材的肌理则因木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美,也可以像大理石那样表现精细的质感。除了加工手段及精细度外,材料还可借助光的反射、折射表现其特征。建筑师可以通过艺术的构想,用艺术的手段,把材料的肌理充分地表现出来,使建筑及空间更具审美意义。
三、建筑的色彩
色彩是建筑的华丽外衣,人们面对建筑,最先感知的便是色彩。色彩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极为强烈,特别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唤起机体内部的活力,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动。因此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配置,以及色彩学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效应,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色彩的情感
色彩不仅具备物理性质,也具备表达情感、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有着传达信息、感染情绪、产生联想、象征事物等多种意义。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生理的直接影响,如红色使人脉搏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蓝色使人脉搏减慢,情绪比较沉静。冷暖感觉、重量感、温度感是色彩带给我们的一些心理感受,这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另外,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建筑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的建筑用色有十分严格的等级之分,黄色只能用于宫殿和宗庙建筑,或用在被皇家特许的建筑上,如被尊为圣人的孔子的祠庙——山东曲阜孔庙建筑便是用黄瓦红墙、满雕龙纹,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宫殿制式的民间建筑,而其他民间百姓的建筑主体只能用黑、灰、白等朴素的颜色。
2.色彩的配置
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应该说,只有不美的色彩组织,而没有不美的色彩。色彩的美是在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中体现的,我们研究色彩就是要解释这种关系。以色相环的角度,我们可分析出多类型的色彩搭配方式,如同类色相搭配、类似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原色搭配、补色搭配等。其中同类色相搭配、类似色搭配色调和谐,统一感强,但也有模糊感;邻近色搭配、原色搭配色彩明确,气质鲜明,是人们较容易接受的配色方案;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的色相更鲜明,它的视觉生理适应性使补色关系天然和谐,因此补色对比是最有美感价值的配色。
3.色彩的运用效应
(1)色彩与材质效应色彩是伴随着材料的诞生而出现的,所以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材料的质地、质感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材料的质地是它表面的粗糙程度,良好的质地有强调色彩的作用;反之,则有抑制色彩的作用。由于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较低,所以粗糙材料的色彩看起来要比光泽材料的色彩更浓重。此外,色彩对改变材料的视觉效果有一定的作用,色彩能给人冷暖、远近、软硬、轻重等感觉,因此将合适的色彩运用在材料上,可以改变材料给人的感受。
(2)色彩的建筑面积效应视面积是色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它的大小对色彩心理有较大的影响,视面积越大,心理作用越强;视面积越小,心理作用越弱。人对色彩的感觉因面积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1平方厘米的大红色,会使人觉得鲜艳可爱;1平方米的大红色,会让人感到兴奋激动;而100平方米的大红色,则让人觉得过分刺激,使人烦躁或疲倦。建筑室外色彩的使用一般都是大面积的,在小块色板上看起来很清淡的颜色,一旦涂到墙面上就可能会使人觉得鲜明和浓重。因此,在建筑上用色,除小面积地以浓重鲜明的颜色作为点缀外,一般应降低彩度,否则就难以获得预期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文化习俗;建筑工程;艺术设计;影响
文化习俗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加建筑工程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普遍的应用文化习俗这一元素,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艺术设计的品味,满足现代社会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从而促使建筑企业能够获取较多的社会经济利益。
1文化习俗和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在生活中产生艺术。对于建筑物而言,它除了能给人们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以外,同时还具备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仅限于人们生存的环境,它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人们的文化习俗。建筑物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形式,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切实反映,只有真正经历过、感受过才可以将这种精神以及文化习俗反应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其次,文化习俗可以为建筑艺术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不同的建筑艺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它是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同时也是精神文明方面的享受。所以,具有不同特色的建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地方政府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文化习俗的应用,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进步得到有效的促进,在建筑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地方的文化习俗,两者之间是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不能够分离的。
2建筑设计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
2.1建筑艺术会受到文化习俗差异的影响由于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所以在世界不同的建筑物中,它们的建筑艺术都有着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多种方面。例如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建筑艺术大多都以古代建筑为核心,因
此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古代建筑中。首先从建筑风格中就很直观的体现出来: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古就崇尚仁恕、宣扬中庸的思想理念。所以在我国的建筑中,有很多具有个性化以及审美价值的建筑艺术都无法彻底的彰显出来,这种建筑创意得到肯定,导致东方建筑艺术单调、缺少创新;而欧美人的个性则十分张扬、具有个性化,加之他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没有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所以欧美建筑都十分具有个性、审美价值也很高,使人看了之后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西方建筑中可以看出西方人的文化习俗。其次,可以从不同的建筑材料中体现出来:对于东方的建筑而言,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砖木材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合院,它是由四周的房子包围起来形成的一个密闭式格局,体现出了建筑风格的深沉以及内敛,这种建筑风格与东方人的为人处事以及价值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2.2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因此在建筑艺术上很容易产生歧义
我国地域广泛,且跨度较大,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都是不同的,所以各个地区的民族在文化习俗上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在建筑艺术上也很容易有矛盾产生,而产生这一矛盾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方面多导致的。第一点就是利益趋势,这让建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的;第二点就是地域不同所导致的,不同地域的人在看待事物上,或者是看待事物的观点也是有所不同的,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理念上也是对建筑艺术有所影响的,这样就会让矛盾更加凸显出来。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合,人们也更乐于将自己的文化习俗拿出来新事物去进行比较,最终对自己的选择还是比较认可的,对外来事物和外化思想也就更难以接受。对于建筑艺术而言,具有一定的审美范围,随着现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与人类民族文化以及文化习俗的进程也相一致。因此若是想在建筑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吸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信仰以及建筑艺术设计中的精华,用包容的心去接受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建筑。
2.3为使建筑艺术内容更加丰富,应当让文化习俗相互融合
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兼收并蓄,对于各种建筑中精华和优点进行充分的汲取和有效的借鉴,尤其需要加强对不同民族文化习俗的建筑优势的借鉴和重视,这一项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艺术风格过程需需加强重视,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能够受到普遍的欢迎。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已经得到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和深入,彼此之间的文化习俗也能够进行相互的借鉴和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将不同国家文化习俗融合之后形成的优秀部分运用到建筑工程的设计当中,并以此作为设计建筑艺术风格的灵感,同时为了加强设计的与众不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改造的,构建一种新型的文化艺术。通过设计人员的设计古,可以增加我国建筑艺术和别的国家的建筑艺术等风格相统一,有利于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艺术品位。通过建筑艺术的逐渐融合,促使国外的建筑中蕴含我国的建筑文化习俗,同时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也体现着国外的建筑设计风格,这样一来,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建筑设计中文化习俗的融合基础上,对建筑的这种设计理念能够逐渐的接受。所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对彼此的文化习俗做到相互尊重和借鉴,从而提升本国建筑艺术设计的水平,促使建筑艺术设计效果更加的丰富多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呈现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鉴赏呈现不同的看法,从而促使建筑工程体现不同的艺术设计。由于人们审美视觉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建筑艺术设计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是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存在不同,因会建筑工程设计对文化习俗的应用,促使建筑设计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宏.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2(10).
[2]胡礼庆.探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房地产导刊,2013(10).
[3]张玮玮.浅谈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文学与艺术,2011(2).
1建筑元素的韵律性体现
建筑艺术是一首凝动的音乐,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其他的艺术一样,是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又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形象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1].梁思成曾对建筑艺术的创作总结到:“建筑的创作必须从国民经济、城市规划、适用、经济、材料、结构、美观等等方面全面地综合地考虑.而它的艺术方面必须在前面这些前提下,再从轮廓、比例、尺度、质感、节奏、韵律、色彩、装饰等等方面去综合考虑,在各方面受到严格的制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创作.”[1]其运用的具体创作技巧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即轮廓、比例、尺度、质感、节奏、韵律、色彩与装饰.在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基础上,再通过“它的立体和平面的构图,运用线、面和体,各部分的比例、平衡、对称、对比、韵律、节奏、色彩,表质等等而取得它的艺术效果”[1].建筑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形态,必然受到物质材料与空间结构的制约,因此适用、经济和美观一般成为建筑设计创作的遵循方针,它不仅仅要具有审美性,而且还要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一个完美的建筑艺术作品,其节奏和韵律感同样是基于适用性的原则.因而建筑艺术中各要素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不仅要体现出艺术的外在形式美感,也应结合生活习惯满足人的实际居住需要,同时也应体现出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一点对于建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在总结建筑的艺术特征时认为:“一、它能够以自己的形象反映现实社会中巨大的主题,相当深刻地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这是建筑艺术最主要的特征.二、它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建筑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构成意境,引起人们的共鸣、联想,从而形成特定的艺术形象.三、在特殊的条件下,它也可以使用象征的手段来表现一定的主题.建筑基本是几何体形,不大容易用自己的形象直接象征某种主题,但是,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果它的象征含意为社会普遍承认,那么,它的形象感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2].由此可以联想到,建筑的艺术风格亦同音乐一样,其民族文化风格和特征的体现必须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当下的文化审美观相结合,而这种结合也是通过建筑元素的比例、尺度、线条、体量以及色彩等形式语言来展现,从而丰富其艺术的感染力.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建筑的节奏韵律和艺术风格皆不尽一致.
2音乐文化中的节奏和韵律
“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事象,是人类为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而创造和选择的、以乐音和噪音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超越语词功能之外的一种成系统的行为方式.”[3]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包括着文化的情感特质、审美情趣等多种心理活动,是与整个社会时代背景及人们审美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艺术反映生活,生活造就艺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特质正是一个民族精神特质的体现,也是该民族文化的反映.由此,艺术的民族性代表着该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反映了该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就音乐来说,其民族性的体现即表现在音乐的风格特征上.音乐风格的形成则是通过音乐中一些特有的表现手段来体现的.这里的表现手段在大小调体系中具体表现为曲调的音高关系、节奏、和声、速度、音强、音色、主题发展、曲式结构等,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体系中则表现为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段构成了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构成音乐的这些基本要素进行音乐上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但万变不离其宗,音乐形式在变化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创作规律,这种规律的产生是与整个民族的历史阶段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民族中得到群众的承认而形成的”[4].从一方面说,音乐创作中的这种规律性也是整个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审美观的体现.正如列宁所说:“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具有形式的.不论怎样,形式都还是以本质为转移的.”[5]音乐作为表达内容的形式,内容在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所讲的内容指的是整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但相对的,音乐也为内容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构成内容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音乐中的文化性与音乐韵律的表现手段是分不开的,其艺术风格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变化中不断建构发展的.而这些音乐要素的体现不仅仅只有听觉上的意会,其具体形式也表现在乐谱的呈现上.乐谱作为音乐的物化形态,在大小调体系中,其各要素的组织在时间与空间上有着严格的逻辑安排,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各个要素进行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音乐作品.相同的,在中国传统的宫调理论体系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应地也包含了与大小调体系所不同律高、调高、音阶、调式间的各种可变性因素,是区别于大小调体系的另一种严密而科学的音体系[6].
3建筑与音乐艺术中的韵律
自古以来,建筑与音乐似乎就在历时与共时的维度中同步发展着.在原始社会中,建筑上人们利用山石和树木创造了巢居建筑,音乐上则出现了“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音乐形态,可以说,建筑与音乐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在最初都是从基本的节奏发展而来的,如梁思成先生在其《建筑与建筑的艺术》一文中曾说:“节奏和韵律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上或者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若是把它分析分析,就可以看到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像.例如有一座建筑,由左到右或者由右到左,是一柱,一窗;一柱,一窗地排列过去,就像‘柱,窗;柱,窗;柱,窗;柱,窗’的2/4拍子.若是一柱二窗的排列法,就有点像‘柱,窗,窗;柱,窗,窗;……’的圆舞曲.若是一柱三窗地排列,就是‘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4/4拍子了.”[1]由此可以看出,建筑中也具有同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感.王世仁也认为:“在中国古代,把音乐作为艺术的总代表,并不是某家(以儒家为主)某人的任意指定,而是因为,音乐形象内涵意义和外延范围非常广阔,可以容纳众多的具体情感内容,还是因为它的艺术形式是建立在和谐与秩序上面,符合人们最广泛、最基本的美感.无论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还是黄钟、大吕等十二律,都表现为数的等差变化所构成的和谐感与秩序感,即‘律’.律代表着规范、法则、逻辑,它上可以与天候协调(规律),下可以与人事相通(法律).这种对数的和谐关系的追求,构成了中国人审美标准的一部分主要内容”[2].由此看出,音乐作为艺术领域的一大门类,与建筑艺术有着直接的相融性.“建筑与音乐是艺术的两个极端,一个最具体实在,一个最抽象虚渺.建筑是绝对静止的,人只用眼睛就可以感受到它,但又必须不停地移动才能获得完整的印象;音乐则是绝对流动的,人只用耳朵就可以感受到它,但又必须安静地领悟才能获得完整的印象.只用眼睛就能欣赏的建筑,通过审美主体的移动就能获得虚空的意境;而只用耳朵就能欣赏的音乐,通过审美主体的静观却能获得最实在的感受.人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距离最远的门类,也可以在超越艺术实体的境界中得到融合”[7].建筑与音乐互相融合,在梁思成先生谈到建筑艺术的技巧时所提到应注意的8个方面———轮廓、比例、尺度、质感、节奏、韵律、色彩、装饰,在艺术的相通性上与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和声、速度、音强、音色、主题发展、曲式结构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声、音、律、调、韵等是互为对应的.这些方面共同决定了其艺术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元素的传承,这也是创作出具有本民族传统艺术作品的决定性因素.
鉴于目前有些室内设计只注重建筑实用性,而忽视建筑审美性,致使室内设计的效果不佳,不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所以说,对室内设计空间意象的正确把握和探讨,是室内设计师和建筑理论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建筑学史上,建筑是从实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功能虽不限于实用,但建筑的实用都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其精神必然受到其实用的制约,也必然影响到建筑形象的审美品格。在建筑中,为了美本身的抽象形式的创造虽然有时也有必要,但它只是一种非独立的、附属的功能,是在满足了适用的需要以及适用需要所要求的坚固性这两个前提下派生的。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所提出的:“所有的建筑物,如果你认为它很好的话都产生于“需要”(Necessity)受“适应”(Convenience)的调养,被“功效”(Usc)润色,“赏心悦目”(Pleasure)在最后考虑”。
建筑艺术的审美因素对实用价值的这种依附性,正是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最主要的地方。任何建筑物,不论是史前最原始的茅屋,还是现代结构复杂的摩天大楼。都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体现出一定的技术性。科学技术人们精神的进步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现代工程学已经有了一百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建筑方法。建筑学开始的变化和艺术意识的变化并没有任何关系。艺术风格的自然发展被毫无审美动机和审美目的发现弃之不顾了,打断了,或是推出常轨之外了。建筑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赖以构成特定的建筑艺术形象,体现出一种造型的美,其中空间是建筑的主角。一座复杂的建筑通常是由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空间组合而成。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整个建筑与自然空间的关系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形成特有的空间美。
建筑艺术的空间层次是随着人们视点的移动在时间过程中逐步展开的。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形成节奏感很强的视觉韵律,这就使时间渗透到空间之中,建筑空间序列越丰富,时间的因素就发挥得越充分,在时空中交汇中构成的艺术形象也就越鲜明,西方传统建筑重视突出单体造型号,比较注重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组织,东方(主要是中国)则更加注重通过序列组合显示群体造型、重视建筑群之间,建筑与自然景色之间的关系,强调连续空间的组合。空间的性格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空间环境的人格化。由于构成空间的各种素材不同,形成三种不同性格的空间,它随着人的移动而变化的,正如人们进入古典园林就能体会到“步移是异,得景随机”的时间与空间的推移与转换,相互渗透的意境深化。
人们置身于其间,必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种种审美的反应,现结合我于2000年秋主持的“东风大厦大堂的室内设计”一例来谈。当时空间的处理问题的确给我们造成了不少麻烦,该大堂由三幢不同时期建造的部分楼层凑合而成。空间序列参差不齐,三种不同轴线的十多条柱子杂乱无章,大小不等;通往电梯的走廊(宽二米多)长足有20多米之遥……。
原有的建筑结构缺点太多,如何把复杂、无序的空间归纳处理好呢?经过反复的探测、推敲,运用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处理手法,把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有机的联系起来,归纳为前、中、后连续的空间环境,采用了“豁然开朗、多样与整一”等艺术形式美手法,对前面几条柱子组成半弧形的柱廊,从而拉开了空间的序幕,象征性地为大厦注入了“热情迎宾、宽广胸怀”的审美意象,既减弱了原有柱子的“影子”,使半弧形柱廊秩序化,又能使主体空间具有流畅,优美的情调;而位于柱廊后面的两柱,从而形成了一处门夹造型。此门拱成为两个空间的过渡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使设计语言统一、呼应前面的弧形柱廊,也把服务台的主立面处理成连接的大弧形,在不经意中使人在环境中产生了“步移是异,得景随机”的时间与空间的推移与转换、相互渗透的意境。而面对着20多米长的走廊,设计采用了“多样与整一”的建筑艺术形式美法则。为了取得整齐、简洁而不致单调、杂乱的建筑形象,建筑造型要求局部富于变化、整体和谐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