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致富小机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多以补充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为主。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认为小儿脾胃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功能较弱,无论内伤乳食,或外感六,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泄泻。古人有“无湿不成泻”,“湿成五泄”之说。因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最易困阻脾阳,使脾失健运,水湿相杂而下,而发生泄泻。中医治疗原则是以调理脾胃为主,助以利湿。笔者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散”敷脐治疗多例患儿,效果颇佳,同时又易为患儿接受。其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方药组成:藿香、木香、车前子、六一散、白术、黄连、山楂炭、神曲各10克,干姜、肉桂、吴茱萸各5克。
使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3克,用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患儿脐部按常规消毒后,把药糊填塞脐部,上面盖上消毒纱布敷料,胶布固定(注意:外用胶布固定要注意皮肤过敏,不宜长久使用),每日更换一次,用至大便恢复正常。用药期间不需禁食。有脱水情况者给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
方解:方中藿香、木香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干姜、肉桂、吴茱萸、白术温中散寒健脾;山楂炭、神曲消食化滞和胃;六一散、车前子、黄连清热利湿止泻。全方共奏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祛湿止泻之效。药物敷脐后可通过脐部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吸收,而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发挥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 思密达;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复学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因严重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腹泻病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我国发病最多的传染病,而腹泻的发病率以婴幼儿居多,优于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力低下,发病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思密达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2],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采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共收治急性腹泻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为急性发病,病程≤5d,腹泻次数≥6次/天,大便的流动性、体积和排便频度与每个个体通常习惯相比明显增加;外观呈黄绿色或黄(白)色稀水样便、无脓血及腥臭味;镜检有脂肪球,无或少量白细胞,大便培养阴性;伴有发热和呕吐,不同程度脱水状况。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12岁,平均(6.1±1.4)岁,病程(1-5)天,平均(2.2±1.0)天,腹泻次数5-8次/d,平均(6.5±1.7)次/天。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有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者予以相应纠正,并给予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粉剂,1岁以下每日3g,分3次冲服;1-2岁每日4-5g,分3次冲服;2岁以上为每日6g,分3次冲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d,评价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d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3d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疗效 表1可见,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恶心1例,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引起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种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和霉菌;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由于小儿饮食不当、消化不良、或者受凉后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胃酸分泌异常,产生大量气体,肠道敏感性增高等,从而导致急性腹泻。小儿急性腹泻如果滥用抗生素治疗,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细菌耐药性升高,进而引起二次感染。由于小儿的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部分抗生素会对患儿的心、肝、肾或者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不利于患儿康复。
思密达属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铝、镁的硅酸盐,其为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可均匀覆盖整个肠脏表面,由十其特殊结构它能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减少其分泌,促进吸收,改善肠道寄生菌群的平衡,起到抗感染止泻作用;同时,它不干扰肠道正常吸收功能;还能减慢肠细胞转变的速度,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和输送功能,减少其分泌,降低肠道的敏感性,缓解小儿由于双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糖脂消化不良而导致的渗透性腹泻。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说明,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蒲增惠,赵茂茂,于红霞.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1-82.
[2]简素珍,卢伟志.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25-1426.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秋季腹泻患儿,均采用捏脊复合脉冲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
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4.44%(34/36),相关症状平均改善时间为(2.0±0.5)d。
结论:捏脊复合脉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给予有效的护理后,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病痛及家庭精神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捏脊脉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34-02
秋季腹泻是小儿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由于小儿各项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长期服用抗生素容易引起抗生素性腹泻,加重其病情,不利于小儿的健康。对此,我院采用捏脊复合脉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同时加强了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组所选的36例病例均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月—2岁,平均14.5月,病程1-4d,平均2.2d。
1.2方法。治疗方法:所有的患儿给予捏脊复合脉冲治疗,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脉冲治疗均获得家长同意后实施,将药贴贴于脉冲电极两极,分别置于患儿神阙(即肚脐中央)和命门(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同时进行,并根据患儿年龄及承受度调节频率。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由于现在的家庭多为一个子女,小孩是父母的掌中宝,在面对小儿病痛的时候,父母往往焦虑万分。加之长期的腹泻导致小儿精神不佳、烦躁不安,更让父母着急,容易引起家长的不良情绪2。大量研究表明,家长的不良情绪对治疗有较大的影响,而容易引发纠纷,因此护士首先要抚平患儿家长的心理。在患儿入院时,给予就诊引导,情况危急时给予“绿色通道”,减少其等待诊断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让其感受医院的人性化。向其了解发病时间、大便次数、发病表现等,从而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缩短确诊时间,让患儿能够更快的获取治疗,让家长安心。待其情绪稳定或改善后,向其详细解释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注意事项等,并站在其立场给予安慰,获取其配合。
(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由于小儿主诉能力比较弱,因此护士要结合临床经验,在捏脊过程中给予舒适的,一般选择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便于操作。在实施前,向家长说明此种方法的作用、意义及优势,提高家长的配合力度。捏脊前,实施者先在患儿背部自上而下给予按摩,促使肌肉放松,气血通畅。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每天或隔几天进行1次,在捏脊过程中力度要适中,每捏3次提一下,对于承受能力弱的患儿,也可单捏不提,减少刺激3。由于多数家长对脉冲治疗缺乏了解,在面对仪器治疗时总是心存顾虑,担心有副作用。因此护士要告之家长脉冲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设计的现代疗法,让其充分了解,再给予高度配合。
(3)饮食指导:小儿发病后,小肠黏膜壁的绒毛细胞被破坏,导致钠氯运转失调,电解质继而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基于此,饮食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过程中十分关键。指导家长给予患儿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减轻消化道负担;仍在喂养母乳的患儿继续给予喂养,勿突然断奶;人工喂养者,将牛奶改为脱脂奶或米汤,勿加太多糖,以免发酵胀气;腹泻改善后给予半流质或易消化食物,同时可加入藕粉、菜汁和果汁,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可以补充维生素,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4)病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并记录患儿病情,为医生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便调整治疗方法,避免延误病情。对于有脱水现象的患儿,要根据其脱水程度给予补液,我们的经验是轻度脱水者给予口服ORS补液;中度者给予饮水的同时口服ORS补液,若有眼睑水肿现象发生,停用ORS补液;重度者可根据医嘱给予补液。
1.3疗效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4,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3d内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d内大便性状、次数、其他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治疗3d内大便性状、次数、其他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2.1治疗效果。本组36例患儿中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
2.2症状改善时间。本组患儿腹泻、呕吐、发热改善平均时间为(2.0±0.5)d。
3心得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以起病急、病情重,发热、上呼吸道症状重,呕吐多、腹泻频,排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为其特征。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同时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胃系统之类病症,能提高病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等,对于防治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明确。而脉冲疗法同样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通过磁疗、热疗、炙疗、电疗等,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电极上药物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收敛止泻等效果。而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是确保治疗的基础,通过护理能够让家长充分了解疾病,缓解焦虑情绪,并给予极大的配合,促进疗法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4
[2]年红艳.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30):125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腹泻病[3]拟定诊断标准。秋季腹泻: ①6 个月 ~2 岁婴幼儿,秋冬季节,急性起病,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5 ~10 次,甚至 10 多次,水样或蛋花样便,或伴呕吐,发热。②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心肌受损[4]: 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40U / L,②乳酸脱氢酶( LDH) > 220U / L,③ 肌酸激酶( CK) > 194U/L,④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MB) >25U / L。具备上述的第四项,并有其它的一项或多项。
1. 2 纳入标准 ( 1) 符合秋季腹泻和心肌受损的诊断标准。( 2) 病程≤48h。( 3) 年龄为 6 个月 ~ 2 岁( 包括 6 月及 2 岁) ( 4) 本次患病未接受过中药治疗。
1. 3 排除标准 ( 1) 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病。( 2)患有重度营养不良、肺炎、心血管、肝、肾等疾病者。( 3) 符合心肌炎诊断标准[5]者。( 4) 不能口服中药者。
1. 4 一般资料 选取 2008—2011 年符合诊断标准的我院住院患儿 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0 例,男 28 例,女 22 例; 平均年龄 1. 13 岁; 病程 < 24h 20例,24 ~48h 30 例。对照组 50 例,男 30 例,女 20 例;平均年龄 1. 20 岁; 病程 < 24h 23 例,24 ~ 48h 27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类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 在严密监测心功能下,予常规西医补液,纠正脱水,纠正离子紊乱,保护胃肠黏膜,改善肠道微生态及对症治疗等。
2. 2 治疗组 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自拟止泻养心汤,水煎剂,每日 1 剂,分次口服,连服 5 日。自拟止泻养心汤药由藿香 6g,厚朴 6g,陈皮 6g,白术 5g,乌梅 5g,煅牡蛎 10g,茯苓 5g,太子参5g,麦冬 10g,丹参 5g,炒枣仁 5g,甘草 3g 等组成,辨证加减: 湿热重者,加白头翁、黄连加强清泄湿热; 风寒重者,加苏叶、白芷解表散寒; 发热高者,加葛根、青蒿解肌退热; 气阴亏损较重者,加黄芪、玉竹益气养阴。
2.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 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 5 天后,早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在治疗过程中如病情加重,有休克、心肌炎表现的,立即终止研究按西医相应处理。
2.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 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珋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 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腹泻病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6]。显效: 治疗 3 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 治疗 3 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 治疗 3 天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3. 2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并发休克、心肌炎等而退出实验的病例。
3. 3 心肌酶谱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测定值比较见表 2。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P <0. 05,P <0. 01)
【关键词】 小儿腹泻;复合脉冲治疗仪;经皮给药
小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 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 是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 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013年1~8月, 作者将收治住院诊断为小儿腹泻患儿(排除严重合并症及全身性疾病), 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 经过个性化的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腹泻患儿120例, 其中男 72例, 女48例, 年龄2月~2岁, 病程5 d~1月。临床表现:大便5~8次/d, 有的10次以上, 大便多为水样便, 同时有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征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 对照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 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 做好患儿的饮食调整, 皮肤护理及基础护理, 同时注意做好家长安抚及心理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按照仪器操作规程, 即将药贴敷在脐部穴位(取神阙穴和关元穴),强度根据不同年龄调节, 时间为20~30 min, 温度37~40℃, 接好电极进行治疗, 治疗完毕后药贴置12 h, 以保证药物充分渗透于皮肤穴位内, 1次/d, 病情重者2次/d, 3 d为1个疗程, 3 d后评价疗效。
1. 3 疗效判断 显效: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 大便次数3~5次/d,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72 h内粪便性状无好转, 但水分明显减少, 大便次数3~5次/d,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72 h内粪便性状无好转, 次数>5次/d, 全身症状无好转或改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率比较用Crosstabs分析法。以P
2 结果
3 讨论
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其消化道正常菌群尚未形成, 容易受饮食因素、气候因素 、过敏因素、感染因素等的影响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酶分泌减少, 肠蠕动增加所致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且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不及时还可以引发中毒性心肌炎、脑炎等重要并发症而危及患儿生命[2]。由于多数患儿口服用药和补液治疗较困难, 使治疗效果不满意且疗程延长。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利用的是经皮给药治疗技术, 开辟一条避免注射带来的创伤性恐惧、喂药时呛咳、服药后呕吐等痛苦的崭新治疗途径。其作用机制是根据经皮给药电离治疗系统, 在磁疗、热疗、灸疗、电疗的作用下, 将专用电极内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 达到了内病外治的效果, 并结合中医理论, 同时利用终端电极作用于相应穴位上, 改善病灶处的血液循环, 减低炎症局部的渗出, 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对于腹泻的作用主要时是降低肠蠕动, 促进肠黏膜对水电解质、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对一些酶类有一定的影响, 进而使肠道的分泌量减少;通过磁场的消炎作用起到止泻的效果。本研究中, 作者对60例小儿腹泻的患儿进行综合治疗的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 从研究结果看, 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
参考文献
【关键词】硝苯地平;小儿秋季腹泻
作者单位:745100甘肃省庆城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我院儿科在临床工作中结合病原学检查,证实硝苯地平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庆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其中男51例,女69例,年龄6个月至3岁。临床诊断包括患儿发病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于正常下限。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或便常规镜检无或偶见白细胞的患儿。所选病例无中、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惊厥及其他多脏器损害,符合褚福堂《实用儿科学》小儿秋季腹泻诊断标准。根据入院时间随即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男28例,女32例;中位年龄1岁1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中位年龄1岁3个月。两组年龄、病种、发病时间、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患儿入院后24 h内采集粪便标本,进行便常规、便轮状病毒检测及血常规检查。
在常规补液、补充肠道益生菌、保护肠黏膜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硝苯地平1 mg/(kg·d),分三次口服,疗程3~5 d。对照组加用莨菪浸膏片1~15 mg/(kg·d),分三次口服,疗程3~5 d。
13观察指标记录退热、大便次数(<3~4次/d)及性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等。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P
2结果
21便常规及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120例便常规检查均为黄稀便,镜检无或偶见白细胞。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575%。对照组检出33例,治疗组检出36例。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疗效及住院天数见表1。治疗组在退热、大便次数(<3~4次/d)及性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组两组临床疗效指标及住院天数比较(x±s)
退热
(d)大便次数及形状明显
改善时间(d)住院时间
(d)对照组231±156643±212832±263治疗组185±125425±188537±197注:1)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秋季轮状病毒腹泻是秋冬季节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占小儿住院率的相当比例,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且肠壁黏膜下层及神经鞘发育不成熟,肠系膜相对较长等解剖特点,易导致肠道发生分泌、蠕动紊乱。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碍钙离子进入肠道平滑肌细胞,阻断兴奋收缩耦联,从而降低肠道平滑肌兴奋性,解除痉挛,使肠蠕动减弱[1]。另外,硝苯地平还可抑制胃结肠反射,促进回、结肠重吸收,减少肠分泌。这样,食物在经过小肠、结肠时,停留时间延长,水分吸收增加,并可减少结肠刺激,从而达到控制腹泻的目的[2,3]。
本研究选择入院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于正常下限,便常规镜检无或偶见白细胞的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硝苯地平,对照组给予莨菪浸膏片,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大便次数(<3~4次/d)及性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结果证实硝苯地平佐治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单建军,刘桂梅.硝苯吡啶治疗胃肠道痉挛性疼痛60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2):26.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高发于6个月到2岁之间的孩子。这是因为婴幼儿的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
腹泻多是婴幼儿感染了轮状病毒后产生的,主要表现为频繁的腹泻,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有时伴有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秋季宝宝腹泻呢?
首先,要注意卫生,在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
其次,秋季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此外,不要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反而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另外,饮用洁净水。暖壶里的水放置两天以上不要饮用。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净。蔬菜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清洗,去除农药。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等。
孩子患腹泻,家庭护理要注意的地方:
(1)及时补充水分
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防止缺水。在家可给患儿服用糖盐水,配制方法为清洁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细盐1.75克,煮沸后服用。或口服补液盐。
(2)继续饮食
不少家长一遇孩子患腹泻,马上给予禁食。实际上,禁食会影响孩子对营养素的摄入,削弱患儿的抗病能力,易致腹泻迁延或发生营养不良。此时,父母们应让孩子吃些稀饭、面条、米粥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宝宝需要喂奶粉,最好选择去乳糖奶粉,因为此时宝宝肠胃功能还没恢复好,糖分不容易消化,选择植物蛋白的奶粉,有助于保护宝宝的肠胃。吃母乳的婴儿则应该继续母乳喂养。
1 复用医疗器械清洗的重要性
1.1 清洗不彻底残留的有机物在器械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妨碍消毒与灭菌效果,因此高质量的清洗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医疗器械不被有机有机物腐蚀以及后续处理的安全性【4】。
1.2 保证复用医疗器械灭菌效果达到无菌、无热源的危害。
1.3保持复用器械使用后经过有效的清洗过程,使器械上的微生物减少,有效地预防操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
1.4残留在器械表面污物经过热力灭菌后形成陈旧污渍,更难以清洗。
2 影响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器械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90%以上的器械均有关节、齿槽、缝隙【5】;部分有管腔,如如吸引器、腔镜等;组合器械、精密的细小器械等。均存在着阻挡遮盖物。因而彻底清除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的难度较大。这些器械上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物和种类繁多,增加了清洗难度,不能彻底清洗,有人研究5mm穿刺器因管家腔小,其是管腔三叉连接处是清洗的难点和死角,清洗不合格率为30%【6】。
2.2 器械本身结构与设计。清洗装载量、方式。污染器械先用流动水冲洗,水下面刷洗加快了清洗流程,提高了污垢被溶解、乳化和分散的效率,流动液体对污垢产生了压力、冲击力、摩擦力等,有清除污垢的作用【7】。
2.3 器械清洗前不当的预处理 清洗前的预处理包括对器械进行保湿处理、清洁度检查、器械分类、特殊污染器械消毒处理等。有器械的使用者认为有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清洗,常常把沾有血液、脓液器械送给消毒供应中心。而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在进清洗机前没有仔细检查,就把带有干沽血液、脓液器械直接放入载物筐内进行清洗机清洗。手术科室使用后的器械如不及时做处理,存放一段时间后其器械表面附着血液、脓液、体液等在器械关节、齿槽、缝隙、管腔内等有机物干结在器械上,增加清洗难度。对有特殊污染器械应采用含有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8】,以初步杀灭器械表面的致病微生物。有文献报道,使用后立即清洗的器械,检出隐血阳性率5%,而使用后2h后清洗的器械,检出隐血阳性率40%【9】
2.4 清洗用具不配套。采用钢丝球刷洗,损伤器械,划痕多而深,产生污垢,复用器械难清洗干净,易生锈。
2.5 清洗程序选择不当 清洗程序手工清洗、全自动机清洗、超声机清洗。若清洗程序选择不当会造成清洗不洁净。如污染严重、结构复杂或管腔类器械直接机洗难以洗净;橡胶和软塑类材质器械不适合超声清洗。
2.6 清洗剂的选择不当 根据污染器械的有机物成分选择适宜的清洗剂,若使用多酶或者碱性酶清洗剂,没有完全清除有机物的目的,从而影响清洗质量,因此,无论哪种清洗方法都应选用一种与器械污染物相匹配的清洗剂,有针对性地去除污染物,清洗剂选择不当影响清洗的质量。
2.7配备清洗设备不全 有研究表明,人工清洗不能完全去除污迹,而某些器械的缝隙和官腔类角落常无法洗到,需借助超声、高压水气枪等其他方法,才能保证清洗效果【10】。
2.8 器械清洗时用水的质量 清洗过程中根据清洗方法和程序的不同选择不同用水【11】 如果清洗用水含有大量钙盐和镁盐(重碳酸盐),在温度较高时,这些盐在水中不能溶解,会在容器或器械表面析出,也会影响清洗的设备或所使用的消毒剂性能。久而久之,钙盐在器械表面形成水垢或在器械上产生斑点,降低清洗效果,且可能导致清洗后器械的再次污染。
2.9 人员因素 供应室清洗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责任心和态度,对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技术、相关法律法规、清洗工作流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知识掌握不够。
2.10 监督管理不到位 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管理者同时又是清洗者,未能按要求进行日常和定期的检测。
3 清洗质量管理对策
3.1正确使用本科清洗剂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根据器械污染物的成分选择适宜的清洗剂,多酶清洗剂可迅速有效地分解人体各种分泌物,如蛋白质、粘多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促进污染器械表面上的有机物分解的作用明显。无机物污染的器械选择酸性清洗剂,酶清洗剂应现配现用,在手工清洗流程中,直接采用酶洗液浸泡后再清洗具有清洗效果好。
3.2 打开器械关节和拆卸 清洗前将所有的器械关节打开,使咬合面充分张开,能拆卸的尽量拆卸开,使清洗剂、水充分地冲洗器械上的稳中有降个部位,进行彻底地清洗。对管腔器械的镜头应使用湿毛巾擦拭,管腔类器械使用超声机清洗【12 】。
3.3加强与临床各科室使用后复用器械立即立即进行初步清洗,去除附着在器械各部位有机物,防止干结;消毒供应中心及时收回器械、尽快清洗,防止污染物干结;不能及时处理的器械应浸泡在酶液或清水中保湿存放。
3.4选择合适的清洗用具 规范手工清洗,杜绝钢丝球等锋利刷洗工具出现在清洗间。
3.5根据器械种类选择合适清洗方法和工具;普通器械多选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污染器械的预清洗,有锈迹、污染严重的器械,经过机械处理后仍有污渍需要重新清洗的器械,某些不能使用机械方法清洗、结构复杂的器械、精密器械选择手工清洗和超声波清洗。
3.6合理使用清洗剂;清洗剂的选用应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成分有针对地去除污染物。
3.7配备必要的清洗设备 应配备相应的清洗设备: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干燥柜、高压水枪、气枪等,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程序,可将器械表面的污染物彻底清洗干净。
3.8合理选择清洗用水 应根据清洗方法和程序的不同选择用水。自来水使用于于初步的去污冲洗,软化水适用于进一步漂洗和清洗,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适用于终末漂洗。机械清洗应使用软水,终末漂洗和消毒使用纯水;热力煮沸消毒使用纯水或蒸馏水;手工清洗可使用自来水,最后的漂洗应使用纯水或蒸馏水。
3.9 重视人员因素,培养专业清洗人员: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关键在人,应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和内容,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能力,规范操作流程。才能有效地保证清洗质量。
3.10加强清洗质量的日常监测,设立小组长,质检员和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小组长对本组清洗器械的质量全面负责,质检员岗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对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把关。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各小组以及包装员的工作质量【13】
4 清洗质量效果评价
4.1目测与放大镜检测法 器械逐个检查。一般器械采用肉眼目测和放大镜检测来判断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纹轴节处光亮无锈迹、无污垢残留物为清洗合格。对吸引头、吸引管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棉签插入清洗后的吸引管、吸引头的腔内进行检查,以棉签上不沾有任何异物为合格。 但人为的判断差异过大,物品内部很多管道无法观察,结构复杂,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很难观察清楚,少量隐血,污染物、粘液等很难观察清楚,目测只能观察到50um的污染物【14】但有研究对目测、5倍放大镜下观察和隐血试验3种方法分别检验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比较【15】
4.2潜血试验 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分解试剂中的过氧化物的作用,使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呈色,呈色的深浅反映血红蛋白量的多少亦即血液的多少。目前根据其原理制成试纸或快速诊断试剂和便于临床使用,试纸敏感性较强,可检测出5mg/L以上的血清含量,该方法明显由于目测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16】。此法虽对血源性污染具有检测意义,但不适用于非血污染物的监测。因此,有人用细菌内毒素试验与潜血试验结合的方法【17】,可用于复用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的监测,可较全面考核清洗后器械的清洁程度,尤其可指示病原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残留的情况。
4.3蓝光试验:是利用血液中的过氧化物酶,使用过氧化氢的隐色化合物氧化而发生颜色改变,通过颜色变蓝显示出残留血液或者液体。
4.4硫酸铜――蛋白测定法:原理是利用铜离子与碱性溶液中蛋白的肽结合从形成呈紫色的蛋白――铜链,此法在10min内可检测出低水平蛋白量。李大忻有等【18】研究认为,清洗后器械蛋白质残留量的测定比细菌菌落数统计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4.5细菌培养计数法 细菌培养计数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清洗后物品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不能代表反映各种有机物的污染程度。此方法需48h才能得出结果,因此较少用于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测。
4.6 ATP生物荧光法:三磷酸腺酐(ATP)是细胞的能量,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中。该检测技术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参与下与ATP反应发生成荧光素氧化产物而发出荧光,而荧光强度与ATP的量成正比,间接反映微生物或有机物的含量来评价物体内外表面的污染程度。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ATP生物发光具有简便、快速、检测多种有机物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食品质量的分级检验和货架时间的确认【19】。邢书霞等对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研究认为【20.6】,ATP生物荧光测定RLU值代替细菌计数检测方法相比,ATP生物荧光法具有简便、快速、检测多种有机物等优点,ATP生物荧光法可比潜血试验和蓝光试验更灵敏地定量测定血液残留量【21】。
综合上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方法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全自动化清洗设备的不断完善,使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更具科学性、智能性,而且清洗效率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根据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自身的临床经验,认为清洗质量受器械质量、结构、污染物的情况、清洗方法、清洗剂选择等多因素影响,故应针对不同器械的结构、材质及污染物的情况,采用综合的清洗方法,取长补短。加强清洗环节中清洗剂、清洗时间及水质、设备性能等质量控制,加强清洗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并根据我国国情及目前我国消毒供应室的发展现状,采用目测和放大镜下观察法比较实用、经济、操作简单、不受场地和条件限制,利于推广。隐血试验、残留蛋白、ATP生物荧光法及细菌学培养等检测方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作为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督查清洗质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洪梅,张秋英,柳国芳,等,轴节类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91-3292.
[2] 王富良,俞庆儿,马德高.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097-10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
[4] 李梅,酶在医疗器械清洗中效果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31.
[5] 王华生,孙雪莹,梁树森。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53.
[6] 常后婵,邹丽娟,戴红霞,等。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动态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环节[J].中华护理管理,2010,10(6):52.
[7] 田桂登,田雍,侯秋华,等.常规医疗器械不同清洗方法对比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00-2301.
[8] 王素珍,王欣,陈文,等.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监测与清洗质量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316.
[9] 郑化芝,凌红芬等,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方法及质量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6):796-797.
[10]张怀健,王燕婷。供应室器械清洗的护理缺陷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7(7):133-134.
[11]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86-93[12]吴少清,手术器械清洗的质量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2):246.
[13]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等.不同科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6):589-591,594.
[14]黄靖雄.清洁[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13(6):558.
[15] 华九月,王桂娣,郑润香,等.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测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71.
[16] 葛朝珍,倪晓平,蒋辉权,等.杭州市医院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50-351.
[17] 张红玲.超声清洗机洗涤效果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47-848.
[18] 李大忻.医疗器械表面蛋白质残留量测试结果分析[J].护理杂志,2009,26(5B):77
[19]麦莉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器械清洗效果质控管理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1):1340.
【摘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小儿秋季腹泻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热毒宁。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期间临床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情况。结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治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0%,退热时间短,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快,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热毒宁;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秋冬季,具有季节性及流行性,多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发热、解稀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每日5~10次,伴呕吐,自然病程7~10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8~12月,我院儿科门诊根据《实用儿科学》标准[1]明确诊断为腹泻患儿,符合以下条件者:①6月~2岁②就诊时病程≤3天③大便呈蛋花样,无粘胨④大便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少数可及少许白细胞或脂肪球⑤大便培养阴性。入选对象是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脱水程度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蒙托石散保护胃肠粘膜,补充妈咪爱增加肠道益生菌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6ml/kg/d,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应用3日并观察疗效。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每日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患儿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及脱水情况。1.3 疗效标准 显效:在72小时的治疗时间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速度快,排便次数减少到每日1~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后患儿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排便次数恢复到每日1~2次,大便性状正常,脱水症状消失。无效:治疗72小时后患儿体温无明显下降,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无明显改变,仍有脱水症状。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方式,P<0.05,有统计学意义。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0%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缩短,热毒宁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能起到良好作用。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为儿科常见病[2]。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受损的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粘膜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的能力受损。患儿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