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传统文化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特色

第1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面对我国五千年来文明留下的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日渐萎缩,保护和发扬就更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高校艺术特色构建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产学结合三方面提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把华夏文明弘扬光大。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校艺术;传承;发扬

我国五千年来文明的一脉相承,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对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日渐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就更显得迫在眉睫,例如那些优秀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作为高校理应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的承担起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把华夏文明弘扬光大。

我国很多高校之间的艺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十分雷同,毫无特色可言,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无特色,就业难的现象。面对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从中汲取营养,对那些“口口相传”“手手相传”的地方传统文化加以深入学习就迫在眉睫,然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仅是从理论的研究出发流于文字形式,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把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系统的教学中实际的操作中切实了解、学习、掌握其制作工艺流程最终达到独立操作的目的并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创作中,开发产学合作项目走出高校独有的艺术特色。

一、理论教学方面

认识梳理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理论教学是基础,只有认识了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分析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变迁现状,探讨制约传统文化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约束、生产创作方式约束、生存环境约束、后继无人的传承约束等。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不同类别、风格流派的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学习,包括剪纸、风筝、织绣、刺绣、面人、泥塑、木版画、面塑、皮影、陶瓷等。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着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对这些文明瑰宝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二、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传承的最佳手段,如果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的理论与操作的实践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没有严格的界限,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老师只是在教师里讲授理论是没有用的,只有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技艺才能有所提升。[1]同理,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也要进行亲身的实践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技艺和奥秘。可是高校针对传统文化艺术实践教学方面的资料和场地等都相对欠缺和匮乏,面对这些困扰因素我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举办展览,广泛开展民间交流,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讲堂,言传身教;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广大师生对木板年画的认识学习我校专门邀请了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在我校进行展览,观看展出的学生络绎不绝,大家在感慨如此精美的年画的同时对木版年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2、把专职教师送进传统文化发源地、制作第一现场进行学习获得第一手资料,把最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灌输给学生,使埋没在民间的传统文化技艺生动起来。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景德镇拥有着瓷都的称号,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对于宋代青白瓷制作以及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产品誉满全球。2013年的假期我系专门选派专职教师赶赴景德镇学习,在景德镇八方工艺瓷画院跟随国家级的工艺师学习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制作方法,学习期间记录了大量资料图片,包括了拉坯、造型、施釉、烧窑、彩绘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我系的教师们还会经常性的前往神垕探访钧瓷的故乡,在那里领略钧瓷之美。产于河南禹州神垕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国之瑰宝”,它位于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始于唐,盛于宋,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盛誉。钧瓷最为神奇的就是它的窑变艺术,其它瓷器上的釉色及花纹、图案全是人工着色描绘的,而钧瓷釉色则靠自然窑变而来,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在神垕卢家世代钧窑里老师们学习了钧瓷的传统工艺和现代造型以及现代陶艺制作。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目前我系的陶瓷工作室正在全面筹建过程中。

3、置入课程教学,使传统艺术在后期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贯串其中,为以后学生的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学以致用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装饰基础材料与表现技法》课程中,我会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密度板雕刻版画、年画等,利用毛线绳索进行编制或者刺绣,利用废弃的瓷片或布头重新拼贴组织画面等等;在《字体设计》课程中我会以传统节日例如:谷雨、七夕、清明、仲秋、重阳等等为题让学生进行文字创作,要求字体的设计要从图案形式、色彩、内涵等方面来阐释传统的节日艺术;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启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传统工艺品进行包装设计,例如对“河南剪纸”、“朱仙镇年画”、“汴京灯笼张”等等的包装,恰当的包装总是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产品的气息品质,增强产品的附加值,要求既要美观实用又要突出地方特点等等。在《标志设计》、《型录设计》以及其他设计类课程中老师都会有意识的针对传统文化艺术开展作业实践项目,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置入,使得原本遥远、陌生、逐渐被人淡忘的传统艺术重新回到学生的视野里,扎根在学生的心田里。

三、产学结合方面

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不应只是简单的复制再现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封存对历史文化形态的记忆,这样,它将成为死去的“遗产”。如何让传统工艺以鲜活的形态为当代手工生产提供借鉴和参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方式。[2]加强产学结合,加强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市场开发三界的合作努力开拓发扬新的“传统产品”才是传统艺术与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面对许多优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高校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充分发挥高校的师资优势和生源优势在于市场企业间的合作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例如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陶吧、创意手工坊的开设和建立等。

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日渐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状况,尽快构建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学结合形式对高校的艺术特色办学提供了新思路,为今后高校学生毕业就业提供了新选择,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提供了新鲜血液。但是,我们也深知,在继承复兴源远流长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我们也还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还会有很多的因素制约,尤其是经济和人力上的困难,但是我们会排出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勇于探索,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专用词汇 英语翻译特色

引言

现在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逐渐呈现出网络信息共享化、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经济的状况。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之间都有着更加亲密的关系,期间的交流也更加活跃以及频繁,慢慢地将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同文化以及思想进行有效地融合。所以,在国际竞争中,逐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文化的主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慢慢地也加强国际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一、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翻译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我国人们就一直希望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翻译研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练习,那时候就有相关的研究者提出“翻译的本质是翻译本国的文化,而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言论。之后就慢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进行合理的融合以及将两者慢慢地相互渗透。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翻译就不是单纯的文字翻译,而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涵盖进去,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和转换,促进文化的构建以及社会的进步,同时文学之间的演变也变得常见。文化在特定的意境中,才能够根据相关的意境进行想象和发挥,才能够将更具有内涵的文化翻译凸显出来,这也是对翻译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大多数的翻译者都具有很好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及非常深刻的文化意识,并且在翻译相关的原语文本的时候,善于借助科学的方法完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

1.翻译策略。在汉英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时,需要利用特殊化以及异化方式进行归化,主要是异化,而归化只是起着辅助翻译的作用,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意译、音译以及直译一起,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留中国民族的语言风格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然而,一般情况下常常会见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气息的专用词汇,倘若无法正确掌握好英译这些专用词汇内涵的方法,就会容易失去中国传统专用词汇所独有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所以,在选择英译的过程中,就需要利用意译策略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专用词汇所含有的内涵翻译出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当前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专用词汇,读者在不理解作品含义的时候,就无法正常翻译出来其所涵盖的特点和内涵,这样的翻译就不具有文化特色。例如,儒家文化的礼被翻译成ceremony、义被翻译成justice、仁被翻译成benevolence、智被翻译成wisdom,这样的英译成果明显地将中外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出来。但是,对于专用词汇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其具有的含义很本身的内涵就具有相似性,可以进行直译,例如,庙会就可以直译成temple fair等。

2.典型代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论语》,在网络中可以搜索相关的孔子学院资料,可以了解到在全世界已经存在上百所所孔子学堂以及上百所孔子学院。所以,慢慢地中外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的《论语》的翻译,相关的翻译人员就更加重视《论语》中专用词汇英译的特色,像《论语》中主要的专用词汇“君子”就会被翻译成“gentleman”、“仁义”就被翻译成“righteousness”、“礼仪”就被翻译成“niceties”。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仁”,其就会具有另外一种意味和内涵,尤其是“仁”这个专用词汇使用在本书中的次数非常多,其具有的内涵也非常深刻,在孔子《论语》这个作品中,通过这个词汇就形象地将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出来。一直以来,相关的翻译工作者用心寻找最能够体现其内涵的翻译,然而由于仁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翻译也各具特色,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英文翻译有:“kindness”,这是林语堂英译的仁;“humanity”,则是辜鸿铭英译的仁;都各具特色,让学者对仁的英译无从选择,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论语》原文可以进行正确的理解以及解读,那么自然能够起到促进选择英译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化经济中,一直在加强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翻译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状况。只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精准地翻译出来,并且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才能够发扬中华名族精神。另外,我国人们也要一直坚持强化推广以及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提升翻译的效果,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进行传播以及更好地将其进行语言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周统权.文化・词汇・翻译──试论英语词汇的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65-68.

第3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空竹文化,即空竹运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有着丰厚的社会底蕴和文化积淀,有着别具特色的运动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欣赏的角度看,它技巧全面、动作优美、形象多姿、品位更高。从历史文化延续方面说,它更值得我们挖掘、整理、继承、发展、普及和创新。

我们引入这个项目的初衷,一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了解,该项运动虽然历史悠久,但就全国而言,从事该项运动者相对不多,虽然全国有多个省、市在民间成立了空竹协会,但尚未形成规模,活动状态多以老年人为健身而在街头巷尾或广场进行非集体性的活动形式,也就是说,离普及、形成规模的目标尚远。那么,我们几年来从农村小学这个层面引进并全校普及这个项目,并且形成了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起码在东北三省校园体育文化中,抖空竹项目我们填补的是一项空白;二是就空竹文化本身而言,它虽不属于竞技运动的范畴,但是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潜在的技法是无穷无尽的,在运动中思考、探索、创新,自然地就给予了小学生相互学习、自主探究、开发动作、创新技巧的一个极大的空间和平台,它也同样在充分地展现着竞技运动的规则性、挑战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但对技巧、难度、耐力、协调等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了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

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空竹运动技巧、动作种类繁多,它提供了多元化的身体运动形式,也融入了杂技、艺术的元素,从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智力表现提出较为全面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宗旨。尤其是像我们这个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开展的这样一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引进该项目四年来,由最初的基本动作学起,发展到现在,所有的动作、招式基本上是师生自由探究的结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多种难度较高的动作,比如“玉带缠身”、“风火轮”、“高抛”等动作,能整齐划一地进行集体九个系列的空竹动作展示,并参与多次大型活动展示和受邀表演,培养了表现意识,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强化了集体主义意识与协作理念。

虽然空竹运动有着很大活动价值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就我校而言,空竹运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作为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尚存在一些问题:客观上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小学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的位置不是很理想,会不会舍本求末,仍然是我们探讨的问题,场地的限制、安全保障、难度设置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所以说,要想让小学空竹文化顺利开展,日渐兴盛,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努力。

第4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羌族是中国民族中一支古老民族,发源于岷江上游,是最早创造游牧文明的民族之一。羌族的饮食与其地域因素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羌族美食以“就地取材”为主,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有玉米、小麦、土豆、荞麦、蔬菜等。用这些材料烹饪的美食风味朴实自然。较为典型的羌族主食有金裹银、银裹金、各式馍馍、洋芋糍粑、搅团等。蔬菜有自种的和山野菜,野菜主要有核桃花、香椿、青蕨等;尽显天然质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何谓美食?我们常说“色、香、味、美”俱全,称之为美食。但羌族传统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地方在于,羌族传统美食不仅能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同时也传扬了其文化“美”。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与近年来流行的分子美食类似,是通过改变食材的分子结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食物。当下有许多美食家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借此烹饪出别出心裁的美食。其实这样烹饪的方式在羌族很早就出现了,“洋芋糍粑”便是其中的代表。

“洋芋糍粑”是以土豆为原料的羌族特色小吃。在选材上大有讲究,主要选用羌族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土豆。将其煮熟后去皮,待到土豆都晾冷后放入石臼或木臼中用杵用力舂;直到土豆舂成粘稠的土豆泥,再进行加工。羌族传统做法是以高山野菜“飘带葱”腌制的酸菜为主要配料,一起熬煮。随着现代人口味的改变,也出现了“油炸洋芋糍粑”等吃法。

“洋芋糍粑”的制作较为复杂,一般宴请宾客时才制作;且多人参与,场面极为热闹。这也是羌族传统美食中设计最为精巧的部分。大锅的洋芋煮熟后热气腾腾,羌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剥洋芋。由于舂糍粑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大家轮流舂,其余的人则在一旁打气助威,整个过程及场面都显得其乐融融。

“洋芋糍粑”选用普通的粗粮,在羌族人的创造下,呈现出不同的口感。配以本地野菜制作的酸菜加以烹饪,不仅饱含本地特色风味,在色彩的搭配上也相得益彰。给人以视觉与味觉上的美感。不同于其他美食的是,“洋芋糍粑”体现了一种羌族人的待客之道,让客人参与到制作中,除去了漫长等待食物的过程,将食物制作的本身变为一项共同娱乐的项目,从而传达出主人对招待客人的精心设计与思考,不仅给客人味觉、视觉上的享受,还赋予了一种娱乐的体验。

金裹银、银裹金

羌族的“金裹银”与“银裹金”是羌族传统主食中的上等主食,在重大节日、喜事或招待贵客时才制作以款待客人。“金裹银”主要是由普通大米与玉米粉混合制成。将大米淘洗后掺入极细的玉米粉在甑子上蒸熟后即可食用。“金裹银”与“银裹金”取决于掺入玉米粉的多少;少一些的呈浅金黄,即为“银裹金”;多一些的呈金黄色,称为“金裹银”。

在羌族地区玉米产量远大于大米的产量,所以在羌族地区大米是非常珍贵的,在米饭中加入玉米,不但可以节省大米,且在口感与视觉上都相得益彰。营养也更佳丰富。“金裹银”与“银裹金”体现了羌族人在传统美食中无限的创造力;在立足于民族的具体情况下对食物进行加工改造,并从色彩搭配、食材搭配、营养搭配等角度考虑后烹煮的“金裹银”也是羌族人民待客之道的又一体现。

核桃花

核桃花,羌语“核德喇叭”,是羌族野菜的代表,也是羌族的一大特产。核桃花为每年四月初采摘,处理后直接晾晒干,作为脱水野菜以备食用。核桃花的烹饪主要有凉拌、炒肉两种。烹饪前将和桃花在清水中浸泡后用沸水小煮10分钟,然后捞出晾冷,以备使用。核桃花色泽较深,所以羌族人在配菜上多以青椒、红椒相配,红红绿绿使整个菜肴色泽更佳,配菜的搭配也使核桃花制作的菜肴更佳美味。

羌族核桃花的制作,不仅合理利用了本土资源,还注重颜色的搭配,其烹饪方法能够很好的保留核桃花的营养成分,野菜的风味更是别具一格。

太阳馍馍 、月亮馍馍

“太阳馍馍”是羌族的传统礼俗食物,一般在羌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羌族人都要烤制以敬日月诸神。在一些节日庆典上,羌族人也会制作与族人共同分享。“太阳馍馍”的原料主要以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为主,将面揉好后擀成圆形面饼,再用木片或竹筷在面饼上刻画图案;为了节省时间,也有用带印花的木板压印的。印好后,放入平底锅烤熟即可。“月亮馍馍”与“太阳馍馍”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只是形似月亮,故而称其为“月亮馍馍”。

羌族的“太阳馍馍”体现了羌族人对礼俗食物的设计,将对诸神的敬畏与感恩之情赋予食物。使食物精神化、艺术化的情怀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精粹。

结语

在食材的设计中,羌族人“粗粮细作”,注重外形的美化。在搭配上,羌族人考虑营养与健康的同时,还注重色彩搭配。在食物的体验上,客人的感受与体验是羌人最为看重的,他们通过设计,在呈现美味的同时给人以娱乐的体验。羌族人通过对于美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将羌族文化传达给世人,这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羌族人待客之道的体现;展现了羌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与喜爱分享美食的特点。羌族人通过对于传统美食的精心考虑与设计再经制作,将羌族文化,在食物中得以发扬。所以羌族的特色美食中传达出的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第5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挖掘 环境 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31-01

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多种原因,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正濒临失传的危机,幼儿园更是对这种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让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幼儿园,将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挖掘和传承,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1 挖掘合适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反应了历史足迹、体现了中国人们的智慧结晶。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孩子民族自豪感,更能通过祖国的下一代来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但是,面对这些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到底哪些是适合我们幼儿园的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

1.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都适合幼儿园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游戏、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剪纸、捏泥人……)等。

1.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要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样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小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浓厚,那么教师可以以民间游戏为主要资源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班幼儿对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浓厚,那么教师可以以剪纸、印染、编制等传统艺术为主要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班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浓厚,那么教师可以以古诗欣赏、寓言故事、绕口令等传统文学为主要资源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2 创设合理的民族传统文化环境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的大部分学习活动,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幼儿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离不开环境的熏陶。

2.1创设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将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有助于增强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吸引力。幼儿园应以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融合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合理巧妙地利用幼儿园大厅、走廊、楼梯等空间,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环境创设, 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气息。如大厅可以进行民族传统节日的介绍,让幼儿了解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名称、由来以及传统习俗;走廊可以以不同的民族传统艺术作品进行装饰,如剪纸作品、扎染作品和编织类作品等。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时时处处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2.2创设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特色环境

由于环境在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通过环境创设这个教育的载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环境,把那些显形的和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系统化、具体化,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参与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身心素质获得发展。除了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特色环境。如小班根据民族传统游戏这一主题,各班创设了如民间音乐游戏特色环境、民间益智游戏特色环境等不同的班级特色环境;中班根据民族传统艺术这一主题,各班创设了民族手工活动特色环境、民族音乐表演特色环境等不同的班级特色环境;大班根据民族传统文学这一主题,各班创设了寓言故事阅读区、古诗朗诵区等不同的班级特色环境。

2.3创设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特色活动室环境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时也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利阵地,创设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特色活动室环境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特色。如在特色活动室内,我们为幼儿搭建小舞台,创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墙饰和挂饰,提供相应的头饰、道具和其他操作材料,激发幼儿了解、模仿戏曲、皮影戏和木偶剧等传统文化的欲望,当幼儿参与表演时,整个过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体会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乐趣。

3 开展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3.1在主题活动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主题活动能激发幼儿深层的求知欲,对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充分抓住教育契机,根据幼儿园教育主题内容的特点将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在其中,使幼儿潜移默化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中,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同时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展了美术活动《红红的中国印》、《我喜欢的民族服饰》、《京剧脸谱》,社会活动《京剧》等一系列活动,这既增加了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又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也是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幼儿从点滴生活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彩。如早上来园时,幼儿可以玩“纸牌接龙”、“剪窗花”等游戏;晨间活动时,幼儿可以玩“丢沙包”、“舞龙灯”、“抬花轿”等游戏;饭前饭后,幼儿可以玩安静的手指游戏或者念念童谣,讲讲寓言,说说绕口令等。

3.3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第6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作用

美术设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活动,它的灵感和创作源泉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现着更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因此它是现代文化及设计的基础素材,对美术设计创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为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素材。无论哪个民族,在进行美术设计时都要将之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更何况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各个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自然而然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不同地域下的传统文化给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多类别的创作素材,增添了更多艺术创作的灵感;让美术设计者们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到新的艺术创作素材,进行新的美术设计,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更加富有深刻内涵的美术作品。同时,传统文化在给美术设计提供丰富创作素材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使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能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吸收更多优秀营养,共同进步。

(二)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传统文化推动着现代美术设计的持续发展。将传统文化因素加入到美术设计中,除了能给现代美术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外,也能进一步为现代美术设计注入新思维、新活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人们几千年的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得到大众认可的文化。美术设计者在进行美术设计时,应积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让美术作品更具生活气息,更具中国风采,使人们更乐于接受。在借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单一照搬和照抄。同时,也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美学体系,要使美术设计的作品更有价值。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也可以进一步发散美术创作者的思维,提高设计者的美术创造力,给美术创作者带来新思维,能冲破固有的创作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要有效避免美术设计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渐僵化,进一步推动美术设计不断发展。

(三)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美术的变革。将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加入到美术设计中,能促使现代美术发生变革。传统文化是积淀了前人精神精华的文化。美术设计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念,才能更好发展。现代美术设计师的创作,大多都借鉴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将传统文化理念或元素融入到美术设计中,美术设计师们的这种做法十分恰当。因为在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相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使美术设计具备个性化和时代潮流。同时,也可以使美术设计者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审美理念,奠定自己的美术设计风格,使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个性和特征更加鲜明,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现代美术的变革。

(四)传统文化使美术设计更具中国特色。人的审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影响审美的因素包括审美主体和审美意识,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同样一件艺术品,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它受到的评价也就不同。传统文化是在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不断融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文化具备非常强的民族特性,同时也更具备大众的认可性。美术设计者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大多都吸收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和现代设计内容相融合,就可以让美术设计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合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使创作的美术作品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更易于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也可以使美术作品在结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既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特征,又具备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蕴,使美术设计作品带有民族文化的缩影,更具中国特色,展现民族风采。

二、推动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相融合的措施

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起到提供素材、增添灵感等重要作用,为美术设计的创新增加了更多更丰富多彩的内容。那么怎样推动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相融合,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帮助创作者创造出更好的美术设计作品呢?

(一)借鉴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寻求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术设计师也开始不断对美术设计进行战略性创新。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作内容。要推动传统(下接第174页)文化与美术设计相融合,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在进行设计创新时,首先就需要创作者学会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点,自觉对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容进行挖掘和探索,在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美术设计,促进美术创新。其次,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创作者也要积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摒弃不良传统,以此来为自己的美术设计注入更多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内容,为美术设计增添活力,使其在??新中得到有效发展。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多元人才。教育是兴国之要、强国之本。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美术设计相融合,创作出更具中国特色、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应积极从教育方面入手,这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美术设计的教育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如果要在美术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传承和弘扬,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例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类的课程,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接受的大多是新型的现代思想,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设计的融合,让学生能在自我分辨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与此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更多新内容。

另外,也要从人才培养方面着手,积极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性又蕴含时代特征的现代美术设计教育体系。在课余时间,老师们可以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打造出一支富有现代气息的美术设计人才队伍。

第7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动画艺术设计;传统元素;应用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联系日渐增多,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加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究也为我国动画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外来的创作技巧以及多种艺术手法要不断的吸收融合,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动画作品。实践表明,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提升动画作品的观赏性以及感染力。

一、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意义

动画艺术的设计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传统文化元素乃是动画创作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动画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若想在世界动画艺术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展现出我国动画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动画艺术设计过程中引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还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魅力。众所周知,我们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形形的多个方面。而这些文化元素是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素材的源泉,是动画作品创作源源不断的保障。随着世界文化大团结的推进,文化对动画设计的影响逐渐引起设计师们的重视,在我国动画作品中引入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设计品质和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了良好契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动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引进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动画作品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在推进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动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前进,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发展模式。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动画艺术设计快速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艺术设计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动画作品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

(三)是展现中国动画作品特色魅力的关键。动画艺术设计起源于国外,后被引进到中国,动画设计师想让动画设计在中国生根发芽,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开,我国动画设计水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我国有着丰富且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美、日等国无法匹敌的,因此在动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品牌,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探究,使其适应时展的需求,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一)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应用较多,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是传统文化艺术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图案、铜鼓装饰图案都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纹样,将其应用到动画艺术设计的人物服饰造型中,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特色。我国很多本土动画设计师在动画角色的创作过程中应用了传统图案纹样,增强了人物造型的特色,突出了鲜明的艺术效果,提升了动画作品的整体美感。

(二)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式了独特的风格,是动画艺术设计发展中重要的参考元素,对动画艺术设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动画创作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传统的民间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活气息,是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恰当运用,将增强动画创作的乡土气息。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与生活环境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动画场景设计是动画艺术设计中不可获取的部分,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参考元素,例如《凯尔经的秘密》整个作品中民族特色浓厚,动画场景的设计依靠民族装饰性来完成,使整个作品的感染力大大提升。结合民族元素以及装饰性风格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中意义重大,既可以增加动画作品的整体美感,也可以使民族特色在动画作品中得到传播。

三、结语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动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世界范围内也将兴起一场动画革命,为了突出我国动画作品的特色,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十分必要的。而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就是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以民族文化特征为导向的国产动画是中国动画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动画设计师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有足够的认识,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提升我国动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动画产业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赛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07).

[2]李晶晶.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

第8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1、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从商周时期的彩陶到元朝极富盛名的青花瓷,从两汉时期的石画像到敦煌的的壁画,无不突显着中国传统文化深藏的哲学底蕴和美学思想。直到现在,这些作品仍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现代设计注重“设计”,设计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和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正是现代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1.2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沉淀,流传和传承下来的内容必定是“去之糟粕取之精华”的部分。如果现代设计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它也只能是一个冰冷的建筑物,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必将黯然失色。因此,现代设计需要依附于传统文化,才会设计出夺人心魄的作品。

1.3西方现代设计新思潮的带来,给我国现代设计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我国现代设计要想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就需要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现代设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创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设计之路。

2、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下面以北京奥运会为对象,讲述哪些设计中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1汉字的应用。古老的中国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智慧,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一项最好的证明。“京”的一笔一划间,都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向世界彰显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昂扬的运动精神。这不仅仅实现了奥运会会徽的突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发扬光大,让世界认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2.2书法的应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有独特的文字书写方式。书法作为我国独具一格的书写方式,具有典型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印章。它以印章作为表现形式,用中国传统的篆书来书写“京”,又使它巧妙地变化成奔跑的人形,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文化神韵,又不缺少体育盛会的热烈和激情。

2.3传统图形的应用。中国传统图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们留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设计者们可以从中摄取出无数的养分为现代设计提供养料。云纹,在中国传统中具有吉祥如意的涵义,如果在现代设计中融入这一代表性的图形,可以使的现代设计作品更具文化性和象征性。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国际奥委员主席罗格曾经说过,“火炬的出色设计为接力增添了独特的中国色彩‘,祥云’将北京奥运会吉祥、祥和的信息传到了全世界。”

2.4传统色彩的应用。在中国历史中,除了黄色具有特殊地位之外,中国红应该是传统色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上至皇家、官宦,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欢用红色装饰内院墙壁。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采用红色作为危险标识。可见,传统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祥云火炬也同样采用了中国红来装饰火炬的外表,不仅代表着吉祥如意,也可体现出运动员热烈的激情和胜利的喜悦。

3、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与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下来的内容都是精华,且富有浓厚的文化神韵。其中很多文字、图形、彩色等传统文化元素正是当代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因此,我国当代设计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神韵的作品。

3.2传统文化造型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造型宝藏,也彰显出独具神韵的文化内涵,使得现代设计不再是冰冷的形式,而是具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因此,正是传统文化的造型艺术对我国现代设计发挥了影响,才创造出既含有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特性的现代作品。

3.3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意义。随着西方设计美学新思潮的涌入,使得我国的现代设计作品已经越来越远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丧失了民族独特的个性。面对西方设计美学的冲击,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去接受和采纳,不应抱着“崇洋”的思想。因此,在我国现代设计中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才能开创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设计者们应该用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去影响世界,并为世界所推崇,才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

第9篇: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服饰品;传统文化;传承

目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渗透到服饰品设计当中,已成为服饰品设计教育主流的发展趋势。在开展服饰品设计教育过程中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元素,可有效提升服饰品设计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结合各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来完成服饰品设计工作,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服饰品设计灵感,使学生的服饰品设计更加具备自然性以及传统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服饰品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服饰品设计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强烈的自豪感以及满足感。

一、服饰品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意义

(一)激发学生服饰品设计创造力众所周知,服饰品设计对于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目前,服饰品设计更多的还是融入了大量现代时尚元素,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相对较为匮乏,这不利于学生服饰品设计能力的提升。将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到服饰品设计教育当中,可帮助学生储备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借鉴各种不同的传统文化来进行服饰品设计,提升学生的服饰品设计能力,激发学生服饰品设计的艺术创造力,培养一批综合素养较强的服饰品设计人才,确保服饰品设计教育既能够满足现代时尚风格,又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以此促进服饰品设计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服饰品设计的积极性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并且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代均有着较为鲜明的风格特色。从民族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包含了藏族文化、傣族文化以及彝族文化等内容;从地区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包含陕北文化、江南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内容;从工艺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包含刺绣文化、扎染文化以及印花文化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到服饰品设计教育当中,可调动学生服饰品设计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风格以及本质特征,加深学生对于各种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刻了解,促使学生敢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的服饰品设计理念更加趋向于传统性以及文化性。

二、服饰品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一)服饰品设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目前,国内服饰品设计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偏差,过于追求服饰品的现代感以及时尚感,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服饰品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服饰品设计过程中更加青睐于添加现代元素以及时尚元素,导致服饰品设计逐渐丧失了鲜明的传统韵味。如此一来,服饰品设计就会越来越趋向于国外的艺术风格,难以将国内的传统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在服饰品设计当中,一方面不利于国内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推广属于国内的服饰品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饰品设计发展水平。

(二)服饰品设计教育模式有待改进目前,国内服饰品设计教育模式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服饰品设计能力,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特色,无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同时,从服饰品设计教育的评价体系来看,过于看重学生服饰品设计的现代感以及时尚感,没有对服饰品设计的文化感以及传统感进行有效关注,导致学生在服饰品设计中不会主动去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服饰品设计难以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特色。此外,服饰品设计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对有限,没有让学生前往现场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特色,导致学生难以将传统文化合理渗透到服饰品设计当中。

(三)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较为有限目前,国内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而教材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有限,无法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认识。同时,服饰品设计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导致学生只能接受有限的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无法扩充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使得学生无法将传统文化有效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此外,服饰品设计教育欠缺相关的竞赛以及演出等校园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较为欠缺,难以在服饰品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元素。

三、服饰品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一)转变服饰品设计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服饰品设计更青睐融入国外时尚文化元素,而国内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相对较少。要想将传统文化真正传承到服饰品设计当中,还需要明确传统文化对于服饰品设计教育的实际价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服饰品设计人员认为添加国外文化元素能够提升服饰品设计效果,使服饰品更具时尚感。为此,可转变服饰品设计理念,树立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品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在服饰品设计中主动运用国内传统文化元素,并学会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国外时尚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在不破坏服饰品现代感的前提下注入一些历史感,使服饰品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特征,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传承国内传统文化元素,防止国内传统文化失传,另一方面有助于创建属于我国特有的服饰品品牌,提升我国服饰品品牌在全球的实际影响力。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了解大量与服饰品设计教育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旗袍、中山装、国画、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品设计理念,以此促进传统文化在服饰品设计教育中的有效传承。

(二)创新服饰品设计教育模式目前,服饰品设计教育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极大限制了学生课后对于服饰品设计的学习效果。为此,可创新服饰品设计教育模式,大力推动第二课堂教学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充分学习到服饰品设计内容,并积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涵义,从而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到服饰品设计当中。例如,可制作网络教学课程,主并将网络教学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主要介绍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有效认识,第二大模块主要介绍服饰品设计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服饰品设计方法第三模块主要介绍传统文化与服饰品设计有效融合的方法以及案例,使学生学会将传统文化与服饰品设计进行充分结合,使其服饰品设计更具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还可以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有效变革,将学生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作为服饰品设计教育的重要评价指标,鼓励学生积极将传统文化作为服饰品设计的核心元素,并提高传统文化在服饰品设计教育的比重,以此促进传统文化在服饰品设计教育中的传承。此外,还可以带领班级学生深入市场,让班级学生体验到不同质地材料的显著特征。例如,侗族刺绣中棉麻的质朴感以及珠片的华丽感能够提升服饰品的时尚风格,侗族刺绣中面料的厚薄粗细能够提升服饰品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结合自身情感来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服饰品设计的情感价值。

(三)开展服饰品设计教育活动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才能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更好的应用到装饰品设计当中。为此,可大力开展服饰品设计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以及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装饰品设计水平。例如,在介绍瑶族服饰品特色时,可带领学生前往实地现场去了解瑶族服饰品搭配特点,包括服装款式结构、头巾特色、披肩风格、银饰搭配以及腰带材质等,使学生充分真正了解到瑶族服饰品的鲜明特色,并学会将瑶族服饰品特色合理应用到自己的装饰品设计当中,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服饰品设计水平,有助于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服饰品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再如,在介绍汉画像石装纹样特色时,可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观看汉画像石艺术的装饰纹样,并从包袋设计特点、耳饰设计特点以及丝巾设计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到汉画像石艺术装饰纹样的图案表现形式、色彩表现形式、工艺表现形式以及构图表现形式等内容,再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汉画像石艺术装饰纹样的实际特色。

(四)组织服饰品设计教育竞赛要想真正将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到服饰品设计教育当中,就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服饰品设计教育实践当中。为此,可组织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服饰品设计教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充分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例如,在开展服饰品设计竞赛过程中,可由学生任意选择传统文化元素,如刺绣、扎染以及印花等传统工艺,充分发挥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服饰品设计水平,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巧妙应用到服饰品设计竞赛当中,并对学生的服饰品设计作品进行客观评价,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服饰品设计中积极添加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还可以将参赛学生服饰品设计竞赛作品进行展览,让参与模特表演的学生各自搭配不同款式的服饰品,将融合传统文化的服饰品充分展现给全体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元素形成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服饰品设计灵感,促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合理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

(五)丰富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服饰品设计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化底蕴,仅依靠教材内容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服饰品设计能力,也无法将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到服饰品设计教育当中。为此,可丰富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整合有效的服饰品设计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从而将传统文化充分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例如,可从网络平台下载相应的服饰品设计教育资源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上传至班级统一的群当中,以便于班级学生随时学习服饰品设计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让班级学生统一下载服装设计App,如服装设计平台、糖果女孩学服装设计以及穿针引线等学习软件,指导班级学生积极使用这些App,这样一方面可增加班级学生对服饰品设计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班级学生将传统文化积极应用到服饰品设计当中。此外,还可以指导班级学生在网络平台自行下载相关的装饰品设计教学视频、传统文化讲解视频等内容,再统一上传到云盘当中,有助于扩充服饰品设计教育内容,实现服饰品教育资源共享,以此提高班级学生应用传统文化进行服饰品设计的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