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的精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管理 具体措施
前沿:随着我国加入到WMO组织,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国建筑行业也在全球建筑业的影响下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那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建筑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工程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以及措施给予详细的介绍。
1 工程管理的特点
1.1 工程管理的系统性
工程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各种技术的有序集成, 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各个工程子系统相互协调, 以实现工程整体目标的过程。在现代的工程管理实践中, 系统理论和系统思想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1.2 工程管理的综合性
由于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常常与特定产品、特定企业相互联系, 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考虑不同技术协调性和不同产业特性的综合性管理。此外, 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表现为工程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多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上。
1.3 工程管理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 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 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常常带有不确定性, 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 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 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2 工程管理问题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工程质量问题被报道而出,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而将计算机运用到工程管理当中的更是少之甚少。有一部分经济承包人过度的关注于工程的成本控制上,反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问题;而有的则过度关注质量问题,大肆的资金乱用,使得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低下。在我国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的实例非常的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建立起健全的工程管理实践课程。同时我国的投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的弊端,使得很多的承包商钻空子,偷工减料等问题时常出现,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3 工程管理措施
3.1 成本管理
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施工组织。企业要从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开始抓起,依据工程的规模以及工艺特点,从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工艺装备等实际条件出发,做好施工设计工作,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尽可能地缩短工期,以节约成本;同时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在工程施工前,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措施,做好周密的准备,在施工中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并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层层把关进行检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同时节约工程成本。
3.2 质量管理
从企业方面来讲,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的作用,协调各级部门和单位建立从上到下的质量监管体系。从项目方面来讲,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联合项目的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等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控制网络,形成权责明确、分工清晰的执行机制。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环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比如地质情况、水文气象等等。因此,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现实条件,对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控制。除此之外,施工工序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须强化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严格按照制定好的工序进行施工。最后,要注意检测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建筑材料要做好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保证质量,避免将假冒伪劣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当中。
3.3 安全管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特点
1.1 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特点
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常常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1.2 经营管理的系统性特点
从理论上来看,工程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各种技术的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各个工程系统相互协调,以实现工程整体目标的过程。在现代的工程管理实践中,系统理论和系统思想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1.3 经营管理的综合性特点
由于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常常与特定产品、特定企业和相互联系,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考虑不同技术协调性和不同产业特性的综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表现为工程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多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上。
二、建筑工程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质量管理不严格
一方面,质量管理的有效体系尚不完善,在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仍是延续旧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的,多少还存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目前关于适应新的经营模式的质量管理方法尚欠缺,或者力度不够,进而形成了封闭管理的局面,监督体系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不利于制约机制的建立与执行;
另一方面,当前建筑工程的市场准入制度管理仍存在疏漏。一些地方及部门对市场准入制度松懈,导致施工企业出现了虚假的高资质低能力或者有资质无能力的不正常现象出现;或者在施工中没有符合规范的证件,以及借证卖照、违反市场规定、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2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
2.3 管理形式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因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对劳务队进行管理,而且往往管理的效果一般。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量的资源被牵制甚至浪费,管理水平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2.4 工程进度控制受到限制
(1)工程控制的制约因素较多,通常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例如工程本身的管理、施工环境、劳动力施工情况以及计划的变动等,同时会涉及到风险问题、物资供应问题,有些工程的承包方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积极的解决措施,通常由于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影响了这个工程。
(2)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等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讲,加快速度的前提就是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承包方没有考虑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积极均衡。要么注重质量忽略了进度,要么赶进度忽略了成本。
三、对工程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要健全,就必须要对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机构,进行优化配置,设置功能齐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分配数量适当的人员,进而满足工程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要求。
(2)创新工程管理的理念
要实现工程管理的创新,首要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做好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把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定位在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工作落实到位。最后就是要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符合现实条件的管理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创新。创新的方案要符合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体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又要能够反映时代潮流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3)必须处理好规模和效益的关系
规模和效益是一对孪生兄弟 ,没有规模 ,就谈不上效益;但规模过大 ,超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 ,就会造成经营管理粗放 ,同样谈不上效益。必须走 “适当规模 ,精耕细作 ,最佳效益” 之路。具体讲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1)要千方百计多揽工程任务。揽活是施工企业第一位的工作 ,是 “第一道工序” ,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要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调整经营思路 ,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要重视投资方向的变化 ,抓好现有市场 ,开发潜在市场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要大力培育施工能力。施工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 技术装备水平、 现场突击能力的综合反映。在社会节奏和人们的工作效率全面加快的今天 ,施工能力不提高 ,就意味着效率低下、竞争力疲弱 ,就意味着有被市场丢弃的危险。培育施工能力要从两方面着手:即培育专项施工能力和培育多领域综合施工能力。就培育专项施工能力而言 ,没有一批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 ,没有能满足施工要求和条件的先进设备 ,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成熟的管理办法 ,是不行的。一定要大力加强专业化施工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主业领域的施工能力 ,同时积极开拓其它领域 ,提高企业多领域进行现代化施工的能力。要充分认识科技在提升企业施工能力方面的突出作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快成果转化和运用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 ,将企业的综合施工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要完成和超额完成产值目标。产值背后是实力 ,是管理 ,是效益。要根据市场变化、 任务状况、 实际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 ,科学确定产值目标。
(4)加强成本和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 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 把施工总承包企业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 调整、综合、 平衡, 确定内部核算单价, 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 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 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 自负盈亏。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 改进技术措施, 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 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 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 确定项目目标成本, 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 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化建筑 工程管理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相较于其他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石化项目工程逐渐大型化、规模化,且石化企业的生产往往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石化建设工程项目专业交叉更多、技术更为复杂、投资额度更庞大、项目质量要求更为苛刻,项目建设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投资风险自然而然也更大。
但通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业主往往会要求尽量压缩建设工期,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却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标准,因此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引入并采用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才能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的控制和协调,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时效的完成。而如何更好地运用工程项目管理,是当代石化企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程建设,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得到的理论方法;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则是指把管理的对象作为单个系统,利用组织、管理办法使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抓好项目管理组织建设、注重工程前期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优化计划、管理过程控制、追踪确认已定的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等。
2 国内石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寻求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实现项目投资的效益最大化,然而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很长,包括很多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的环节,涉及到技术、经济、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因此做好各个部门和专业的协调沟通相当重要。有的国外工程连项目前期的工程选址、工程方案、可行性分析、勘探测量等都由总承包商一同负责,即便设计施工分开招标的项目也大多由咨询公司提供前期的方案图纸,施工图设计大多由施工单位来做、咨询工程师审批,这样施工方在工程中的主动性大大增加,能更多的参与到工程中去,尤其对于设计变更等需求更加主动,比国内工程设计与施工完全分开的方式沟通效率要高,不至于造成国内常见的设计出来的图纸施工技术难于实现或者因设计人员不懂施工造成设计方案与施工原理相违背等情况,导致大量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浪费人力和财力资源,耽误施工进度。这种状况让施工单位很头疼,解决这个弊病也是提高当前石化建筑工程管理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
3 我国石化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
3.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不规范
在石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立法在引导市场进步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石化建筑法》提及到“提倡对石化建筑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但是由于其可操作性不强而难以实施。以后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对推进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实际推进力度不够。比如说在现行的工程招投标办法中,大都是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分别进行招投标,没有专门对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的规定。由于配套改革滞后,我国工程项目业主大多采用自筹、自营、自建、自管的小生产方式,从而造成我国不规范的石化建筑市场。
3.2人才结构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需要
国际化在全球越来越明显,我国的国际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 不仅是大型项目,一些中小型项目都呈国际化趋势,尤其是加入WTO 后呈现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的局面。就工程建设领域而言,外资利用进一步增加,海外建设市场逐步向中国开放, 我国石化建筑企业的国际工程项目不断增加,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国在工程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实际上是人才缺乏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石化建筑工程市场人才结构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需要,尤其是缺乏国际工程承包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多为技术人员出身,技术能力一般较强,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不够,而且欠缺系统性、综合性、全局性的观念。在市场竞争中,纯粹的技术是行不通的,技术管理必须融入到项目管理中,才能实现项目的最佳目标。
3.3信息化管理滞后
国内工程量堪称世界之最,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如何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的项目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新世纪的项目管理必将进入信息化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石化建筑业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目前人们把它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使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益大大提高,并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用互联网进行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4 完善工程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规范市场
为了给石化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其市场行为,首先要修订、充实、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加有关工程管理条款,尽快出台严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等规章制度。对于项目管理国际上有一套全面完备的法规,我国可以参照引用,做到与国际接轨。在现有的规范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石化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和遗漏空缺。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石化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4.2加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各高校采用企业与学院、科研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做到了在学生投入实际工作之前就完成了从学校到实际岗位工作的过度。在加拿大,很多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都设立了大学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项目。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将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解决了教育人才与企业对综合管理人才的需求脱节的问题。重视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引入教学过程,大力推广多媒体、可视会议、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如有的高校系统地收集整套的工程实施过程录像和工程文档资料。
作为石化企业而言,更应该重视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外出与同行业人士交流学习,同时聘请石化建筑业的专家教授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和工艺流程。鼓励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专业管理的综合技能,为企业的项目发展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
4.3 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应该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加强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引进和开发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系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国内大型石化建筑业企业和有关专业机构引进、开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管理软件,并大力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提高项目管理软件的集成化水平,促进我国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5 结语
鉴于石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在现代显得越来越重要。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也需提升至更高的水平才能适应。故石化建设工程急需要引入项目管理的精髓---系统思考的理念和全新的、全方位的方法。对于石化建筑企业而言,必须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争取以最低的项目成本和最短的项目周期,完成高质量、高效益的工程项目。企业只有拥有和掌握了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
[2],赵璐.加强石化建筑管理迎接入关挑战[J].基建优化,2000月10月第21卷.
[3]杨春.浅谈石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0:49-50.
[4]张猛.谈网络时代的工程项目管理[J].石化建筑经济,2003.
关键词: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我国“十二五”时期公路建设的主攻方向曾在2010年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综合各国经验的基础上被指出,当时表明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和要求其主攻方向应该以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五化”的形式进行现代管理,所谓“五化”指的是:日常管理精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工程施工标准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发展理念人本化。现代工程管理的理念以“五化”的形式不仅被全国公路建设座谈明确提出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我国的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有了新的变革,因此有了新的工程管理体系“现代工程管理体系”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种种新问题,比如如何管理如何构建如何实践等在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前出现的现代工程管理问题,面对这些疑点我们如何能游刃有余的掌控,它们正确管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本篇文章将针对以上所讨论的论点进行分析探讨。
1.深度剖析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从字面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拆解为3个元素首先是“工程管理体系”然后“现代”最后“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我们先从以上提炼出的2个单体元素在综合一个总体元素进行简介分析。
1.1什么是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体系如果我们也把它进行剖析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也同样可以分为3个独立的元素,分别是工程 管理 以及体系。其中工程就可分为5类,其他四类我们不进行介绍,我们只针对“工程管理体系”这一“工程”的分析,这里面的工程所指的就是项目的意思。管理,目前已知分类分为4类,这里所指的管理是工程的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体系是指按照工程的秩序和内部联系所组成的整体,内部联系在这里自然是工程和管理。体系就是它们的一个加法融合。综合以上的剖析在组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工程管理体系就是以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为前提进行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管理的方式分为凹凸互补模式,各自单独存在,2者且又密不可分,凹模式主管理工程的步骤和策划方案。凸模式主管工程的质量 流程 安全 等问题。凹凸结合就是完全体的工程管理体系。
1.2“现代”所指什么
现代可以说是一个时间单位,但是我们所指的“现代”就是单纯指眼前吗?上面我们介绍过“现代工程管理体系”,它是由2010年提出来针对工程管理所制定的新方案,随着时间的流动,也许“现代”早已不是当年的2010年,有人会有新的驳点,2010以及不能代表“现代”了,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从“现代工程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为出发点,就不能这么理解了,“现代工程管理体系”即便是在当下,也依然遵循着2010年由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的政策,所以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现代”指的就是遵循以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五化”的形式进行现代管理,我们要以五化为出发点来参透“现代”的含义:随时观望新时代新市场信息,更新老套,做到发展与时俱进。这一点来看,遵循2010年的五化完全不与时间的变迁发生冲突,五化永远停留在2010年,但是五化的管理制度与新时代一同更新一同新型化。
1.3什么是“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将所有单独进行剖析的结论合并到一起,遵循五化概念,是以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为前提进行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配合步骤和策划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质量 流程 安全 等一系列的实现过程。
2.塑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
以现代工程管理体系为原型从中提取精髓,步步进行“四个标准化”考核,以通过为考核目标来试图塑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随时进行讲解说明,尤其对“现代“化理解,其含义的体现要极力向“五化”靠拢。
3.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推进方案的构思
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系统的复杂性从以上对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剖析就能得出结论,小到人力资源至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大到突发事件的反应对策和专业技术内化兼容,并且合理的权利财力交托给正确的人,在此基础上又能进行平衡的队伍配置,都是极具挑战性的活动,但是综合以上因素来考虑,出发点可以先以现场人员管理为主题进行记载,为以后的成功铺垫人员的个体素质和团队配合做一个全方位的调查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进行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体系以这样的状态取得进展,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训练才能做出好的成绩,现代工程管理的核心作用在此时重要性不可言喻,然而它却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催化,与时间抢时间这项重任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绝对的重视并以效率进行,此时我们首要深思并最快采取措施的 就是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应该何如推进和应用。
采取“试点为主“作为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条件这一结论是通过与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后作出的结论,但是不能操之过急,控制好节奏,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上下反复的方式进行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强化使其稳定,“试点为主,逐步实施”这次作为其宗旨进行实施,此次“试点”活动背负的责重非凡,它将作为大体系中的某个专项体系为突破点,将相应经验和办法应用到其他专项中,最后形成完整的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由工程建下发至各参建单位的“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含义是由相关项目专家及相关项目人员制定的,在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进行应用,如发现相关问题,项目部人员会有专门回收人员,将其反馈的问题逐一解决并继续下发回去,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含义清晰的呈现在上下级眼前。
4.结语
虽然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耗费心血的项目,但是它的价值必将把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推上未来公路施工建设这项领域的巅峰王座,在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趋势已经明朗化的今天,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研究这项极具价值的项目问题:如何将现代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完美坚固的凝结在一起。尽管完善还在进行中,但是只要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不怕失败 有敢于挑战 永不退缩的精神,那么体系的有效推进与整合 现代工程体系的管理与建设相互整合等这些至今无法完善的问题,终将被完善。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河道工程;主要途径
1 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精细化管理目前被许多学术专家所赞同,作为一门管理学科,从事管理学的大量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下有过不同的定义。很早以前就有很多的专家发表了相关的著作,从那时候之后,精细化管理的理论现在被很多企业认可和推崇。国内很多知名的专家提出了鲜明的概念,纵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论述方法,很容易的发现,精细化的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样作为一种新认识、新观念、一种仔细认真的态度和一种不可述求的文化,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注重细节、过程等,精细化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在不同区域中有着不同的概念,是一个企业发展必须的需求,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精细化管理在河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河道工程管理特点
河道工程具有覆盖范围广,涉及面宽等特征,河道同时也在不同的地势形态中跨越,河道自身具有的功能也是管理中的一项内容。还有河道发生变化,这样就使得河道管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着多元化、多层次感。因此,河道工程管理不是很容易的,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很多的工作岗位都是独立的管理模式,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处。
2.2 河道工程管理现状
河道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用法律法规和政府制度文件来限制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一切活动,不仅仅是各个行业对河道的需求,还包括了人类对河道的需要,河道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还要不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使河道的作用发挥极致,并持续利用。在实践的管理中发现,许多的河道管理就是根据一些河道条例和相关的水法来进行简单的管理。还要根据水利工程标准制定考核章程,按照等级进行分配,从而做好管理工作。目前河道工程的管理考核办法中规定了分类和相对应的条款,各个部门根据这些分类和条款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政策。通过这些年来的验收成果和考核中遇到了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说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河道管理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很多的河道管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河道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2.3 河道工程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管理要从基本开始,做好基本的标准需求,把握好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因此,精细化的管理在河道工程中推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管理的组织架构,根据组织架构确定基本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目前河道工程管理都是一些基本的管理内容,例如: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等,每一流程中的每一条例都含有各项内容的制度和措施;在运行中遇到的日常问题要及时与专业人员沟通,按流程操作;管理技术操作规程要全面;定时定期检查维护,做好工作记录;按照工作内容做好报告和报表,河道工程精细化的管理标准要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之上,这样结合河道自身的特点,掌握河道的信息,才能使工程的内容、目标做到完善。使贯彻这些问题更加具体化、简单化、方便化,在管理期间不存在遗留问题,做到各岗位之间合理有效的沟通,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河道工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细致化。
2.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现代企业中对绩效考核要求非常严格。同时绩效考核机制也是精细化管理中的精髓,河道工程涉及的部门很多岗位很多,这就意味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按照国家水利部门的执行文件进行分类,河道工程管理单位的岗位一般有30-40个岗位,绩效考核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如果单独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绩效考核很容易,能做到公平,但是涉及这么多个部门绩效考核很难做到公平,并且在这些岗位当中,有大部分的岗位是管理机关单位内部的人员,职责都是定性,定量少,即使简单的绩效也很难做到公平。从这可看出,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设计合理的考核目标,提高可实践性是很重要的。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必须根据河道工程中的岗位进行实际考察,然后在针对各个部门中的各个岗位职责和责任人进行考核,还要选择最适合各个部门的考核绩效方法。采取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同一部门,互相打分和领导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内部考核和外部评分相结合的办法等。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考核标准,最终的考核成绩一定是要真实并且有效,对考核的最终结果实行奖罚的绩效模式。
2.3.3 打造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有了管理的标准和考核制度,就要做好如何去执行,执行落实就是要有执行力,执行力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能做好执行规则的一种素质,执行者也就是一个企业中的重要人员,企业的基石――中上层管理者,中层人员就是工作的执行者,作为中层领导必须要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执行者去提高精细化管理,但是这些执行者必须是真正的能干正事、做实事、干好事的一些人员,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管理办法。河道的管理工作大部分就是基层的许多问题,做到及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进行解决,目前很多单位对待执行力的问题看的非常重要,很多文献中表明行政事业单位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问题也是河道工程管理做好精细化管理前提的主要任务之一。
2.3.4 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对现代的管理企业中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河道管理单位全员参加的一个系统,因为本身河道工程管理的工作不是固定,比较分散,内部的管理较为复杂。河道管理单位就要对全员进行精细化管理文化的培训,要求大家理解这种文化,这种文化带给我们工作的畅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工作的方式、一种文化、它会使工作人员认识自己的这份工作,从心里面去认真、仔细的面对这份工作,全员尽职尽责的去完成工作。
接受这种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是全新的接受新事物的体现,克服顽固的思维模式的过程,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充分的发动大家的工作执行性和积极性。
2.3.5 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为了河道实施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要对工程期间全方位的监控,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一些卫星定位系统,使得管理领导能第一时间掌握管理的现状和进展的程度,为日常的考核提高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解决。
3 结束语
精细化的管理已被运用到很多单位中,很多单位正在研究探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现象值得赞扬,精细化管理相对于河道工程管理来说是一种提高河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台阶,河道工程管理确实存在着困难,实施精细化管理也不是很容易,我们要保持好的心态要有百分百的信心,不断的去追求和提高,是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使精细化管理在河道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光芒。
参考文献
[1]郑月芳.河道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什么是当前管理工程师的人才标准,管理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先生描述为:“管理工程师是工程师的一种,是工程师殊的一种。工程师都有一个专业,专门负责某一个工种,如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甚至电焊工程师、水道工程师,等等。管理工程师的专业是综合性的,是把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综合起来完成一项更大的工作。”“因此对他的要求是要体现出这个综合性和全局性,应该有下面三条:①能领会。领会就是搞懂,弄清。……为此,要有来自工程科技和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广泛知识。②能协调。管理就是组织,协调。……为此,管理工程师首先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③能说服。一个企业、组织的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为此,管理工程师要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2]刘源张院士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朱高峰院士则反思现状,忧虑地指出:“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①技术素质较强,但是知识面过窄;②基本素质方面缺乏事业心和科学精神,国际化素质较为缺乏;③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协调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资本运作能力欠缺。”[3]综上可鉴,管理工程师是指具有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的特殊的工程师。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熟悉工程业务,又要有管理能力,可以协调上下左右的人事关系。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像培养工业工程师那样专精,但是必须广博。所以在教育培养上,既要重视专业的学习又要讲究人文的素养。简言之,管理工程师需要理工文管等学科进行综合的培养。那么,大学对此如何应对和行动呢?我们的研讨准备从课程着手,因为,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它上连人才培养目标、下接教学计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帅传敏等调查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4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文献解读,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首先,技术方面课程比重大,人文课程成为技术课程的附属品。这些大学大多采纳了1999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所讨论的四个专业平台课的方案,即专业基础课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四类课程设置。作为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勿庸置疑的。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是下面这些问题: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该吸收一些什么学科,它们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怎么才能有利于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朱高峰院士认为当前的工程教育的问题主要有:①技术知识面不够广泛,缺少与管理的密切结合;②职业道德教育欠缺;③资本运作的教育不足;④实践性教学内容过少。[4]这四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上与人才目标不符的具体体现。第一个问题反映了专业基础课程口径过窄,无法统合做事和做人两方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反映了人文知识在课程结构中缺失严重,一是所需的职业道德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二是在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列出人文学课程,经济、管理和法律是社会学课程,而非人文学课程;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反映的是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缺少实际操作。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权重好专业技术与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比重,协调好科学与人文交融方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制“器”而忽视了育“人”。理念高于目标,并统率目标,是对目标的终极反思。《论语•为政》提出的教育理念“君子不器”,就是希望我们在设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能充分关照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乐观,“从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都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外语、经济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的本领和谋职的手段,哲学、历史、文学、科学思想史等人文课程能引导学生对形而上的深层反思、追寻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永恒、感悟仁爱济世的情怀,能够使人远离浮躁、认识自我、体认自由,用来灵活方法、拓展视野、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其三,将“两课”代替人文学。在课程体系中“两课”常常被当作人文学课程,其实“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课”是专指理论、思想道德品质两门课程,准确地讲它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一部分,因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它还只是哲学和伦理学中有选择性的很少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文学?人文学的知识是有关人生自我最切近的一种学问,最切近自己人生意义、价值、前途的学问。就是基础人文学科,甚至还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科。哈佛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就是人文学,涵括了文、史、哲、艺术和自然科学,但不包括技术性工程课程。因此,在内容上,“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区别的,将“两课”等同于人文学,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的误区。14所高校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专业知识、实用知识、政治知识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通识知识、理性知识和人文知识。这样就出现了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与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之间的不谐。目标定的是综合素质的音,课程唱的是专业技术的调。音调不和,必然会唱出嘈音、怪音。矛盾如何解决?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美国的工科大学就很注重人文学科的发展。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工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人文学的重要性。它的哲学系是美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有着像乔姆斯基这样声名卓著而又心系天下的哲学家;它的政治学、社会学,曾经有着像罗斯托这样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学者;它的经济学不仅有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学者,现在仍有像克鲁格曼这样杰出的支持人文理念的著名经济学家;它的历史系甚至早就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这样的学校还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工程学院吗?而且这种取向在美国已相当普遍,加州理工大学、德州农工学院的文科和人文学教育都很强大,一般文科大学都很难比肩。
二、掌握知识,更要领悟智慧
进一步探讨工程管理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文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管理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汪应洛院士在《时代呼唤工程管理》一文中把“工程管理”定义为广义的工程管理,涵括工业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泛指对于具有产业依附性、技术集成性和组织协调性的各种工程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而在此之前,在我国工程管理是作狭义理解的,专指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广义的工程管理提倡用发展的眼光、从系统论的角度一揽子处理有关联的项目工程,从源头开始,通盘考虑过程和目标,使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人财物各居其所,各尽其用,代表了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管理的发展中,管理的地位被突显出来了,可以说工程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因为它能将原来不太相干的、基本独立的单个工程糅为一体,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有机整体。管理首先是一门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而科学代表着知识,是反映客观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科学性和知识性规定了管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不断靠近真理。但是,假如管理仅仅是知识,是可以量化和复制的知识,那么工程管理的人才就太好培养了,只要将量化的知识按步骤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背诵、记忆、熟悉和复制知识,经过考核成绩优秀的是拔尖人才,成绩合格的是一般人才。
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成绩一般而成就突出、成绩突出而成就平庸的事例俯身可拾。我们还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不乏知识的,但是缺乏人文。通过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生一定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很牢很好,甚至能够熟练操作工程中各种技术设备。但是我们在这种人才方案和课程结构上培养出来的合乎国际标准的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师的人才却很少。问题在哪里?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而智慧才是取胜的关键。因而,管理更需要智慧。与其说管理是科学,还不如说管理就是智慧。在人类古代,科学知识缺乏,但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在我国唐朝行政管理制度已是十分完备,社会制度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国际间交流频繁、精神生活充实而有信仰。如果用当今的科技与之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谁能否认唐朝在管理上的成就。相反人类在科学知识强盛的今天,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点不比千年以前少,反而愈演愈烈。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是改造自然的工具,改造人自身还是需要更多的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智慧甚于知识,远比知识重要。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特殊性和主观性的排斥,取决于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反复验证的普遍有效性,因为这个特点,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都不在知识的范围之内。智慧一定和主体有关,没有非主体的智慧。智慧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智慧的培养与体验、领悟有关;而知识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及作业考试来完成。智慧总是与人文一起,知识一般与科学相连。
培养智慧离不开人文。这是因为,首先,智慧本身就是人文,智慧总是闪现在人与物、人与我、情与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纠缠和矛盾中,人们只有在遇到这些纠缠不清的矛盾时智慧才会被召唤,有智慧可以化解这些矛盾,缺少智慧则会使矛盾加深,因而智慧就是感化自身、化解矛盾、进而“化成天下”的能力。而人文就是以“化成天下”为自身责任和存在价值。智慧和人文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种施化的能力。区别在于智慧与个人相连,人文与社会相系,智慧是个体中的人文,人文是社会的智慧。其次,智慧只能在人文的环境中生成。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可见,学问、文章、智慧不是端坐在书房里完成的,人的经验、阅历、见识、判断、决策、协调这些功夫都只能在充斥着人文的环境中学会,这个人文的环境就是我们现世的生活,这也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先生一贯强调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的改造和改组”的见解一致的。知识,无论如何学习、掌握、运用,它终究是别人的体验、间接的经验;智慧,是将间接的经验通过自身直接的体验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所以学知识难以创造,学智慧方能创新。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的序中说过,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子所说的“节”与“文”,就是知识,是做事和做人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是小学功夫;而“道”才是智慧,是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这才是大学要旨。
三、哲学课程培养有智慧的工程管理人才
理想的工程管理人才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技术娴熟、技艺超人的专家;在思维、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培养智慧主要靠人文学,而且主要是哲学。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它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一贯到底的。哲学是认识论,它不停留在对象的现象门口,也不为芜杂的现象所目眩,它要深入到对象的本质底层,去把握其固有的、必要的联系。哲学是辩证法,它既提供物质变精神的方法,又提供精神变物质的路线,是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武器。因而,要把人文装备成为工程教育的通用指标,学校要普遍开设以哲学为中心内容的人文课程。自然哲学,以宇宙、天体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揭示气与道的生化规律。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石梁河水库位于新沭河中游,苏鲁两省的赣榆、东海、临沭县三县交界处,水库于1958年开工兴建,1962年建成。水库承泄新沭河上游和沂河、沭河部分洪水,担负沂沭泗流域洪水调蓄任务,可有效地将沂沭河洪水就近东调,减轻南四湖、骆马湖及下游周边地区的防洪压力,提高沂沭泗地区的防洪标准。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2)型水库,水库防洪保护范围2000余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连云港市区、陇海铁路、淮北盐场、田湾核电站、赣榆和东海两县三十余乡镇及90万亩耕地,近100万人口。它既是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连云港市重点防洪保安工程。另外,石梁河水库是连云港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备用水源,当蔷薇河水源不足,可向市区调水,确保连云港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
2水库工程管理考核过程与结果
石梁河水库管理处积极组织开展水利工程考核的准备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对照考核标准,逐项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08年l2月初,省水利厅专家组对水库所属的各类水工建筑物、设施设备及工程管理档案进行现场检查,听取管理单位自检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充分讨论,对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核标准》分类逐项赋分,最后得出综合评分为926分,且各类得分均不低于85%,依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规定,考核专家一致认为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已具备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条件,同意评定为“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11年12月底,石梁河水库管理处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复核验收。
3水库工程管理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分为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四大类,三十一个小项,每一个小项中又包含大量具体的内容。考核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管理工作软、硬件的各方面,考核的对象不仅仅是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还包括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土地资源利用、水政执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对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更好地促进了水管单位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同时,水利工程管理考核也是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状况的衡量,对国家、行业制定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办法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状况、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另外,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工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的考核、整改、提高,使工程管理上台阶、上等级,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被评定为“省一级水管”单位是全省水管单位的典范,代表着水管单位的形象和工程管理水平。因此,水管单位的考核评定应遵从高标准,严要求,在行业内能起到典范、表率的作用。
4管理考核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
1)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比较薄弱,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2)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的深度和力量还需要加强。3)对水库工程管理考核的标准和要求,理解分析不够深入,考核工作不够到位。4)水库库区确权划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牵连的单位多,涉及的关系很复杂,单靠管理单位的力量很难完成。5)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5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注意事项和体会
5.1领导重视,强化组织,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推进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连云港市水利局领导非常重视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局领导及有关处室多次到石梁河水库管理处指导考核工作。管理处还专门成立了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为成员,组成职能型组织管理机构,是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水库管理处以工程管理考核为契机,通过组织宣传,动员全处的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考核工作。同时,组织学习《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吃透文件精神,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按照办法及标准要求,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认真梳理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制定全面的、详细考核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同时,对考核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和安排,制定考核工作进度计划表,每月召开考核工作汇报会,解决考核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督促水库考核工作,确保考核工作顺利推进。
5.2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
水库工程检查、观测、维修养护工作,按照各科室、站所的工作规程、岗位职责等,规范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针对水库建筑物正常运行管理工作,编制了《石梁河水库水库技术管理办法》;结合管理处调度权现状,编制具体的调度规程和调度方案,整理防汛责任制度。完善了闸门与启闭机操作规程,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维护制度,闸门启闭机房管理办法,并明示。完善观测记录表格,制订一整套水文和监测记录表格,并且装订成册,结束了过去原始资料零散迹象。
5.3精心编写自检材料,突出管理特色
对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的有关内容,管理处进行了全面的自检,认真编写《石梁河水库工程管理考核自检报告》和收集备查资料,并整理编印成册,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汇报材料。在多媒体汇报材料中,既按照考核标准逐项说明,又突出了自己的特色,汇报材料突出了——工程安全、环境优美、管理现代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等特色,给专家组留了深刻的印象。
5.4对照考核标准,逐项检查落实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分4大类、31个项目,每一项目分为若干小点考核内容。在准备工作中,要认真领会每一点考核内容的精髓,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准备充分的工程管理资料作为考核的基础,涉及到考核检查现场的,按要求布置整理好。对未能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方面,尽力采取有效的完善措施和整改方案。比如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防洪预案的可操作性、抓紧在工程管理范围内树立界桩和加大人力清理卫生死角等,切实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逐一检查落实。
5.5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的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多以工程管理人员为主,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认为只要有档案资料可以查阅即可,具体管理程度的好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工程管理工作抓好就行,导致,管理单位很少有专门从事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而管理人员只是通过一般业务培训,培养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比较欠缺,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管理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和标准相对考核标准要求甚远,在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保密、立卷归档、销毁等制度,在档案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促进水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总之,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必需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面系统地解读考核标准和要求,认真吃透和领会考核标准和办法中的各个要素和要点,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切实做到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加大整改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提高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促进工程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不断壮大,立于不败之地,那就需要不断创新,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成为了建筑施工质量能进一步加以改善的保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在竞争中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使企业的资源管理配置更为合理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良现象还普遍存在,很多的施工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从而阻碍了建筑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条文还不健全,合同里也会出现不平等的条约条款及不合理的要求,从而使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得相对缓慢且被动。这就使创新成为了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的建筑市场经济运行的各项规则。
二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⑴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先进的技术、成熟的施工工艺、新的管理体制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比却显得格格不入,受到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多数的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综合管理的能力,其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也相对较为低下,新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综合控制和管理的能力,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对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方面造成影响。
⑵管理人员对于管理目的尚未明确。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管理的目的尚未明确,对管理的目标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并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不规范,没有对施工的进程进行科学的计划,对施工工艺缺乏相应的了解,没有系统的控制手段对工程施工中的成本加以控制或控制的力度相对较小,也缺乏在施工方面的安全意识。
⑶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够严谨。在工程施工的管理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管理时缺乏科学依据,凭经验进行管理,且对施工项目只注重形式,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对工程急于应对,不能系统规范的进行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安排组织没有逻辑性,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非常混乱。
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企业的内部创新以及管理结构,才能真正的使企业适应我国现在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吸引高质量的管理人员,并且将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化和合理化,只要坚持将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内部的规范和团结,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保证了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实这不仅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建立和保障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点,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的全面发展。但对于近几年的项目施工进行系统的分析就会发现,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体制并没有经过创新性的改革,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各种不良因素交叉在一起,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创新成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施工的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原则及措施
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原则。首先我们要分析的就是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是所有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力决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我们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求也随之提高,只有不断的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才能使得生产力也有所提高。生产力包含的要素有很多,我们要透彻的分析每一项的提高方法,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扩大市场的份额,提高综合竞争力。其次来说,企业的创新的能力的提升和改善也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以竞争模式为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要充分的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多变性,只有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多变发展,采取创新的措施,才能最终实现高收益的企业价值。企业对于社会的贡献不仅限于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内部责任,还包括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内,一个企业要想越办越好,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在这个方面来分析,企业就只有提高科研立项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同时以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来规划发展前景,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收益大大增加,既有了社会的荣誉也提高了自己的工程质量,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最后来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头脑,这样的条件下就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是技术间的相互竞争,又是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企业特殊的闪光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益,很多知名的建筑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企业的管理者只有认清当前的市场形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危机和风险处理能力,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更繁荣的未来。
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首先,我们必须要创新我们的思维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转型以及发展。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加大对于先进人才的引进,对现有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真正的落实创新精神,使得创新的意识深入人心,加快对企业制度的完善。我们所讲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的方法并不是让所有的企业都按照一个已经成功的范例来学习,我们只是从这些例子当中学习到他们的精神以及精髓,了解决策者以及工作人员的意识和活动,从而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探索并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其次,已经确立了创新的意识并且要有很好的落实情况,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工作就简单很多,就是注意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的确立,也就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在工程施工中一个好的管理体制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还能提高企业总体的社会形象,对各类管理人才进行鼓励,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好的平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五 结语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管理观念、管理体制进行,使创新意识深入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施工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保证我国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的构建 [J].世界家苑,2011,8(10):78-80.
[2]潘如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浅析[J].中华民居,2010,8(11):104-10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运用
引 文: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对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采用合理、科学的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实现有效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安全、耐久和节约等目的,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对项目管理、安全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等环节的强化,使建筑企业传统粗放式的管理的诸多弊端得到彻底消除,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巨大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及其目标
1.1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含义指的是细化各施工环节、细化管理制度、智能、细化和对象细化岗位,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精密、精品、精通、精髓和精华。建筑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重要特点是重具体、重质量、重效果、重基础、重落实、重细节、重过程,每一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使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1.2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可以强化施工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补充了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和施工的空白,对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其十分注重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两方面的统一,也提供了建筑企业建立新的奖金分配标准的依据,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互信力,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员矛盾的调解、和对施工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意义,这对建筑工程具体实施阶段中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管理要求各部门人员要明确分工,使得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化、细致化以及全面化,并且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的权力与职责是你基于岗位责任制来量化分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权责不清的事件的避免可以在工作中把管理工作的层层分解来实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全面施行精细化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进行标准化作业,这对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建筑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满足其管理要求的目的,因此,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上的安全施工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的运用
2.1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配置,由试验、测量、技术、设备、计划、物资、质检等部门的主管共同组成。将项目经理设立为总负责人,在管理机构中要专门成立质量监察部门使各项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安排专职的质量监督人员在施工部门监督质量工作,每个施工班组长要对具体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负责,使得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2.2完善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机制
项目经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完成并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并把完善的施工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视为一项非常重要内容,要委任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经验水平比较高的技术人员作为总工程师负责对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监管理和技术管理等部门管理,对总工程师的要求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全权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在采用精细化管理时候,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资金审签制度和合同管理规范的建立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并通过记账方式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计量支付的工作质量,这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果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借助项目总工程师和监理单位的协助,建筑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这样在运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可以避免施工管理出现的任何管理漏洞问题,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得到保证,这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
2.3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项目负责人要细化管理的目标具有阶段性,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管理,并将施工方规划一层一层地下放到各施工部门,将建筑工程施工计划要细化为各个小项目工程,也即要制定建筑项目合同总计划,每周施工计划、每月施工计划和季施工计划等。
2.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是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落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责任到人制度,这就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着手,项目经理和施工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级主管部门要求签订责任书,强化施工质量监管力度手段,对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的质量检测标准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规范项目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技术管理,强化实行单位工程和分布工程以及分项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的相互检验制度和质量检测制度以及项目开工的审核制度。能够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施工的进度,对细节的、局部的施工技术管理要重视,不得因为压缩工期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把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提高起来。
2.5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竣工后的对策
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竣工完成后必须调试、检测各种建筑设施,如消防、暖通、强弱电、给排水等。在这些建筑设施检测过程中,应该是建筑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监督完成。在各个设施性能参数基本符合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准确记录第一次检测内容,再把这些检测记录交付建设单位使用,以此满足零故障的要求。在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竣工完成后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和管理的工作,这样的目的是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科学地保障。
2.6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建筑项目施工单位要努力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并推广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建筑材料尽量采用新型的机械设备,强化至关重要的施工技术手段,研究建筑项目施工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办法,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的资料管理、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对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要加强创新,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
2.7加强培训教育和施工操作规范
建筑项目施工单位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企业员工要学习有关的施工操作规范制度,要对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进一步强化,对职业道德素养要加大宣传,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施工。对于建筑项目施工中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施工环节,必须规范技术人员和相关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规范按照建筑项目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采用交接检、互检以及自检方法,坚持样板施工工序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3结束语
建筑项目施工是一项工程量大、繁琐、复杂、细致的工程。借助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建筑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强化。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安全责任思想,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使得工程施工成本不断降低和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