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传统文化的范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范畴

第1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一、精选文章吟咏诵读,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自古以来,熟读就被推崇为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都反映了在语文学习中熟读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的计划,为学生精选经典文章吟咏诵读,依然是使学生不断提升语文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学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有效策略之一。笔者认为,这些诵读诗文的选择,一定要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以期强化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某一范畴内的传统文化之精髓。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诵读欣赏对联六幅”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诵读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联来吟咏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在对联中表现出来的奇妙之美、组合之美,认识对联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所蕴含的文学性、哲理性、警示性、趣味性等,从而将诵读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中感受古人对人们要趁年少刻苦学习的训诫,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感受励志的正能量,使学生在对联的诵读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滋养心灵、开启智慧。

二、结合课文思想情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通过对其挖掘与引申,找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以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传统文化的甘露滋养学生本性的善良,升华美好的精神境界。

比如,我们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至爱亲情”这一单元后,就可以结合这一单元中几篇课文对父母之爱的赞颂,融入对孝道的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什么被全世界所敬仰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将“孝”放在了德育教育的首位?从对“至爱亲情”这一单元几篇文章的体会中,可以深深感受到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一生都难以报答。自古以来,无数的圣贤、君子,忠烈英雄都是得益于父母的教诲,那些令人动容的故事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璨如星辰,给人以启发和智慧,如,“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等等。为了报答父母之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也谱写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古代的二十四孝,当代的大孝子王希海用26年的时间无微不至地照顾植物人父亲等。古人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结合孝道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弟子规》的学习,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们要对父母升起一份深深的孝心,一份感恩之心,如何从自身做起呢?首先要将《弟子规》中“入则孝”进行一一落实,使学生由此逐步提升自己的孝心,完善自己的孝行,为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课文作者介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字里行间,包括文章作者的背景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其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的相关著作,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行为中,由此有的放矢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时,我们要为学生介绍《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言中,引导学生来认识和学习,在孔子的儒家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历史上的道德范畴和传统美德。

第2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唢呐艺术 文化内涵 理论思考

中国唢呐艺术在不同地域体现着各异的风土民情和文化风格,唢呐作品的音乐情趣与情绪,随着演绎的内容和场合的变更诠释出不同的音乐情感,给听众以新异的音乐体验。中国唢呐艺术源自民间,随着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唢呐演奏也被以艺术演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各类艺术作品势如破竹般涌现,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一、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

(一)唢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唢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发源地是在波斯、阿拉伯地区。唢呐艺术的流传范围极为广范,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其自产生至流传的时间跨度较大,且中国唢呐艺术在各个地区都有较为广泛的流传,但多活跃在民间,多以民俗活动的形式呈现。唢呐在形态、艺术表现上都有较明显的特征,由于其发声响亮、携带方便、应用场合多以民众日常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被大众熟知和喜爱,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发展环境锦绣勃勃。

(二)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

唢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着明显的关联和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节庆和民俗文化中,例如:农村的婚丧嫁娶、节庆祭典等内容。人们通过唢呐演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思。从意识形态范畴来说,唢呐艺术与中国伦理文化体现及文化情感确有关系。中国人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体现,唢呐艺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场合与民俗文化中都有直接的情感表达。唢呐演奏的曲目内容也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乐曲《婚礼曲》《抬花轿》等,唢呐艺术是最能表达华夏民众文化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行为价值呈现

唢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在行为价值的呈现上体现着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唢呐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为价值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扩展。对比传统的唢呐艺术,现代唢呐艺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大大拓宽。作曲技法的创作延伸,演奏技法的创新应用,更有制作专家在唢呐形态和制造工艺上所进行的大胆创造性的加工、改良(如加键唢呐、活芯唢呐),都力求在音色和音质上更能达到演奏“乐趣”,便于技艺精湛者在演奏形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达到更高的艺术追求,丰富听众的视听感受,既符合现代人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也体现现代唢呐艺术表演形式上的突破。

二、中国唢呐艺术的时展的理论思考

(一)注重唢呐艺术的技艺传承

中国唢呐艺术特有的技艺传承特点,是传统的口传心授。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唢呐工作或教育的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工作者,逐渐抛弃传统的“比葫芦画瓢”法,以规范严谨的教学体系取而代之。艺术家们对唢呐艺术文化内涵的技艺传承及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情感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这将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论价值。通过文化情感研究传统技艺,讲述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以较为细致化深入化的理论成果推动唢呐艺术的久远发展。

(二)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情感深化

唢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可见其艺术情感的体现并没有被时间所冲淡,反而其文化情感正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能够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唢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唢呐艺术的表现,人们可感受其音乐情感以及对历史文化内容的传承,尤其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中,人们透过或强劲激昂,或含蓄深沉、或悲怆伤感的情绪,捕捉艺术气息,进入艺术情境。

(三)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形式现代性演绎

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让唢呐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在表演形式上,唢呐艺术可以实现与其他乐器结合,重奏或合奏以使得音乐层次分明、音色多元化;唢呐作品的伴奏音乐可突破以往的民族乐器或小乐队的伴奏模式,采用钢琴,以期达到音乐对比强烈突出主奏乐器情绪等等;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化与多样化,能够带动大众的艺术、文化情感,丰富艺术视野,并为艺术理论的研究、艺术融合和探索实践等带来更多的挖掘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内涵性,用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唢呐艺术,实现唢呐艺术的现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唢呐艺术魅力浅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1).

[2]孙荣伟.当代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理论思考[J].艺术探索,2013,(12).

第3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一般来说,广告中的广告画面是广告进行创意的表达方式,广告设计作品担负着多种任务,既要对广告产品更多的销售起到帮助作用,又要对观众的消费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广告设计作品能否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广告本身的成败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当前全球化的逐渐加深,在广告设计作品中适当融入有特色的民族元素,能使广告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保持领先优势。民族元素一般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民族元素率属于精神范畴,如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等,这些传统美德经过了几千年的磨砺依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民族元素率属于视觉范畴,我们可以把那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所有艺术形式和作品,民间风俗和艺术等看作是视觉范畴。

二、民族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效果分析

(一)突出情感联络

当前,情感联络在我国广告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我国向来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看重人情味和爱心。在我国的民族元素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礼、智、信等都可以通过情感联络体现出来。在广告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突出一定的情感联络,让广告看起来更加具有爱心和人情味,可以弱化广告中的商业气氛,拉近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有效地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我国,广告中偏重情感联络的比较多,如枝江大曲的广告语:“有朋友,总是会赢”,大宝化妆品的广告语:“朋友记心间,大宝天天见”,蒂花之秀的广告语:“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等,这些广告中设计的广告语充分契合了我国重视友情的文化心理,具有很强的民族元素,因而被广为传颂。与情感联络相关的一种文化心理就是讲究礼节,“礼为先,和为贵”,我国向来就重视“礼”字,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喜欢用礼物来表情达意,送礼之风盛行,较多的保健品广告表现了这一主题。如脑白金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同时,母亲的身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里有着很大的比重。有一则公益广告就是把母子之间的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很劳累,晚上疲惫得回到家中坐在床上准备休息,这时,儿子为妈妈端来了一盆洗脚水,尽管儿子很小,水盆的重量比儿子都重,但是儿子还是一步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则广告曾经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在观众心目中受到很大的好评。中国观众非常认可通过广告做出这样的表达,也接受这样的情感联络。

(二)重视祥和美满

我国是一个积极向上,热情四溢的民族,在传统文化民族元素中,喜庆祥和、欢乐美满的氛围对广告设计影响很大。许多企业在广告设计中都抓住了这一显著特征,每到中国传统佳节的时候,都积极地推出一些祝福广告,体现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中国人们的良好精神风貌,与广大的消费者在文化上产生了一个情感的交流。“百事可乐”为了迎合我国的春节祥和美满的气氛,特意地推出祝福广告,广告中一外国黑人身穿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唐装,手中提着大红灯笼,背景用春联相衬托,充分契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特别是百事可乐的广告语“百事非常可乐”就体现了中国在春节中向往祥和,注重美满的心理特征。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孝”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美德之一。在春节期间,广告不但要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更要体现春节对中国的积极意义。每逢春节,中国人都喜欢回家团聚,因此,可口可乐就推出了以家为主题的广告语“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充分迎合了中国人迫切回家的心理。当前,大家非常熟悉的旺旺食品广告中就有一则春节期间频繁出现的广告语“过年吃旺旺,新年一定会旺哦!”它就为广大的消费者传达出这样一则理念:过节的时候一定要吃旺旺。虽然这个广告创意让很多观众感到反感,但是这个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被消费者所认可与接受,每当过节的时候,家里都准备了旺旺食品来作为年货。可以发现,在广告中积极地为产品附加一种全新的理念时,其对人们消费的行为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三)把握整体协调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元素中,整体协调的观念在其中起着统领作用。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就是民族元素中整体协调的真实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主要是重在强调自然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在一些广告设计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被充分得表现出来。如红太阳集团的广告词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就充分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扬子电器中的广告是把人群组成的“扬子电器”图案与扬子电器的原有图案相结合,在这个广告中,人与图案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加上简单的广告语“扬子天地,扬子电器”就使整个广告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氛围,从整体上体现出了扬子电器企业的宏大雄厚的形象。

(四)着眼传统审美

第4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经历五千年,仍然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笔墨艺术,更是受到了世人的推崇。笔墨艺术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更加具有和招贴设计相互融合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笔墨艺术与招贴设计都是通过视觉进行传达的艺术形式,假设其是现代才出现的艺术形式,那么就很有可能将其划入招贴设计的范畴。

以笔墨艺术当中的书法艺术为例,中国汉字是现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虽然经历多次文字改革,但其根本的“象形性”仍然存在。这样,中国汉字就具备了图形的基本功能,在其用于招贴设计的时候,甚至可以作为图案进行使用。例如在靳像强招贴(图2-1)《山》《云》《风》的招贴设计中,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富于招贴设计中的一个范例。设计师用浓墨、淡墨变化的字迹来组成整个画面的形式,采用空白的底色,精心安排了水墨的浓淡变化,而且独具匠心地将其字迹融合了如意纹、甲骨文、书法这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它们之间的布局也有特色:即有相同布局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编排。这组招贴设计,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从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视角来描述中国人传统的人文生活状态,这是很具有张力和吸引力的。设计大师陈幼坚直接运用“古”“今”两个中国汉字为“用传统创造一个新的传统”研讨会所设计了一项海报(图2-2),“古”象征过去,“今”象征现在,下面的深色背景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养分丰富的大地,“古”在其中孕育出了“今”天的绿叶,生机盎然。这幅海报向世人昭示着“中国设计”就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才能有今天的“中国设计”。陈幼坚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笔墨融汇到现代设计当中,把笔墨艺术和现代招贴设计语言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以此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度,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而这种文化气息正是通过笔墨艺术得以体现的。

笔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始终反映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所以,传统笔墨艺术出现在招贴设计中,能够增加招贴设计的韵味,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

二、笔墨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实践创新

招贴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极富弹性的大众媒体,它由审美动机与非审美动机所引起,并由审美能力与非审美能力来实现。招贴设计处在纯粹艺术和应用设计的交叉点上,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浓缩性和自然性,是最能透射出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视觉广告。

1.解构笔墨艺术,让其服务于招贴设计我们可以运用招贴设计语言对笔墨艺术进行解构,并反之将其服务于招贴设计。根据创作意图,选择所需要的单个或一组笔墨艺术,运用招贴设计语言再将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根据版面的需要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北京2008奥运会海报(图3-1),就是运用点、线组成了跳跃的人物动态,并运用绘画艺术当中的“飞白”来表现运动动感。我们再来看绘画艺术当中的润染技法(图3-2),作品通过“润染”这一特殊的表现技法,来体现其产品卖点的丰富,层层深入及产品自身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再如北京2008申奥会徽(图3-3),“牵丝”这一草书技法的运用,连接了五大洲的奥运健儿。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艺术精髓之一的笔墨艺术已经在招贴设计领域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仅在招贴范畴内开辟了传统艺术延续的先河,而且丰富了招贴设计语言。这种实践创新促使了中国传统艺术——笔墨艺术与时尚艺术——招贴设计的交流与融合。

2.笔墨艺术所呈现的连续静态美及意象动感商业化的设计作品由于其诉求的内容较多,甚至无法在一个版面内完全表现出来,或者由于时间的周期性计划,往往会出现系列的设计作品。如房地产系列广告(图3-2)设计作品正是招贴设计与笔墨艺术两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笔墨艺术由于强调自然、天趣,不拘形式,讲究写意,越来越受到从事房地楼书宣传品设计师的欢迎,这种笔墨艺术与招贴设计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能够很完美、多方位地表达楼盘的人文环境。同时,能给人一种连续的静态美感及意向的动态美。这种方法在系列包装设计中也被采用,好像是国画艺术当中的四方联,简单的几幅作品,却包罗万象,意象万千。

3.“画卷”——笔墨艺术应用的极致表现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节目——“画卷”(图3-5)提炼出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画卷”这一创意本身就来源于书画最终的表现形态——卷轴,其本身就是笔墨艺术的周边形态,是承载书法、绘画(中国画)的介质。

第5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艺术修养素质教育

1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内在体现。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民族自信心,对自身的祖国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爱国情怀,这对于国家的更好发展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同时,合理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还能够让大学生更全面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认识,丰富大学生的视野,避免大学生被不良文化所侵蚀,推动其更好地成长。

1.2是提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不仅属于文化教育范畴,同时也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合理开展该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和艺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能够促进人才技能的增强。当前,虽然国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目标以及性质等都进行了详细化规定,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没有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其教育依然较为薄弱,这对于其人才质量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自身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落后的情况,提升该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工作中去,为人才质量的提升做好基础与铺垫。

2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虽然高职高专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对这方面内容并不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仅仅对专业课程较为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却很少会花费时间来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这就导致学生这方面学习的力度较轻。同时,还要很多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艺术内容了解的较少,自身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量不够,因此无法有效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也会影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应当做好教师方面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艺术储备量。

2.2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形式单一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就应当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否则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无法提升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时候却并不注重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以传统说教的模式为主,如此开展教育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且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导致很多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效果甚微。

2.3缺乏科学化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体系

高职高专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良好开展离不开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只有教师根据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体系的建设,才能够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来进行,才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这方面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较为注重,然而却并没有构建科学、详细的教育体系,仅仅是每周安排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来开展这方面教育,并且也不注重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环境的营造,导致这方面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由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缺乏规范的体系,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方向感,需要自主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这就容易出现教育混乱、缺乏条理性等现象,严重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开展。

3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3.1优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积极为教师讲解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让教师合理将该方面的教学纳入到重要工作中去,真正确立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第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为教师灌输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丰富教师的传统知识水平,以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传授该方面的知识。第三,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并对教师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好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于该方面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进行惩罚,提升教师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传统文化储备量的全面提升。

3.2有效开展第二课堂

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单靠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性的教育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设。比如,院校可以根据具体的传统文化艺术内容开展相对应的课外艺术活动,对艺术社团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举办形式各异、规模不同的艺术教育活动等,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凸显出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如此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方面专业化教室的建设,针对于不同的文化内容构建相对应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学习,促进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3.3进行艺术社团的创建,并配备兼职教师进行指导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为了促进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更好开展,高职院校可以进行各类社团的创建,并进行兼职教师的配备,以便对不同社团的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定期组织社团举办展览,促进交流。比如,可以创建书法协会、国画协会等,鼓励学生加入这些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协会中,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兼职教师应当对这些社团负责,为其运行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经营社团,推动社团更好地发展。同时,院校还要定期对这些协会或者社团的工作成果进行评比,并做出奖惩,不仅要对社团中的学生进行奖惩,而且还要对所负责的兼职教师进行奖惩,使教师不断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也能够推动社团更好地发展,促进社团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局面,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更好实现做好铺垫。

3.4构建健全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体系

第一,要规定好每周几节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课,并为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使各个主题能够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第二,要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我国的国学经典书籍,可以每学期为学生推荐两本或者三本国学经典书籍,规定学生读完这些推荐书籍,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三,要做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环境的营造。应当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实习基地、实验楼、教学楼等廊道空间进行科学化利用,可以在其中墙壁上展示一些文化雕塑、名言警句或者传统文化诗文等,将其打造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长廊,让学生每天经过的时候都能够学习一些经典知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第四,要适应当前学生网络化的特点,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价值。比如可以构建对应的微信公众号、学生论坛、客户端等,积极在其中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内容,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学习这方面知识。还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这方面的模块,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知识在校园网中,让学生随时观看和学习。

第6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一)文化对服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更是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服装形式受到文化的制约,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服装设计不仅作为一件物质存在,更多地蕴含了人类的思想和内涵。汉代服装的大气,唐代服装的华丽,宋代服装的婉约,现代服装的多元,都呈现出不同时期服装在文化的影响下所体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随着经济和生活的极大丰富,现代服装设计受到文化的极大冲击,追求个性多元化的发展,展现出文化对服装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二)服饰丰富了文化的范畴与层次

文化不断地影响着服饰文明的发展,同时服饰的发展也丰富了文化的范畴与层次。人们在着装时不只是要表现一种视觉效果,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念情绪、一种思想文化。如文质彬彬一词最初源于孔子对服饰的描述,而如今已发展为一种对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品格气质的肯定,早已远远超出了服饰的范畴,更多地来表达一类个体或人群的精神文明面貌,是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和充实。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一部丰富的服饰文明史,是对中国学科范畴的挖掘与延伸。

二、多元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分析

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现代服装设计也必须追寻现代文化的发展脚步,所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性需求,人们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及社会属性,人们在着装时要表现的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效果,更多地去呈现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同时,现代服装设计也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瑜伽服、亲子装等各种现代功能型服装品类的出现,迎合了现代多元文化下消费者的社会需求。

(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东西方文化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呈现不断交融和碰撞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从东西文化中提取素材进行设计重构,提炼并设计出具有现代风格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色的作品。潘天寿先生在《论画残稿》中提到:“各民族、各领域、各流派的艺术,有同有不同,同者人类之本性,艺术之本质;不同者,环境之相异,传习之相殊。故艺事,须在同中求不同,不同间求同。”东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和手法面貌,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将不同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发展,才能不断促进作品艺术性的提升。图1所示,Prada2011春夏时装中采用中国传统的生肖图案与西方的巴洛克风格时装造型相结合,将东西方设计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现代服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传统文化是现代服装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基石。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沉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是时尚界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传统的文化中挖掘灵感和元素,将传统的民族精髓和现代时尚相结合。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国战国时代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就已体现出服装文化的融合和变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是国内外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如图2所展示的国内服装品牌“渔”,其设计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精美的图案是“渔”牌的设计精髓,刺绣作为品牌服装图案主要的工艺表现手法,其设计所传递的文化意蕴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品牌风格。

(三)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交融

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作为两个不同阶层的文化形态,从最初的差异性文化逐渐转变为全面渗透和交融。大众文化泛指众人喜好的文化,也被用来指代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高雅文化泛指针对少数精英分子所设计的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的小众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所谓高雅艺术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设计强调雅俗共赏,一些奢侈品牌也开始选择亲民路线,如LanvinforHM、VersaceforHM都体现了大众平价品牌和顶级奢侈品牌的天合之作,将高层次的奢侈消费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力相结合。这种既提升产品的高雅品质,同时又能够契合普通大众消费能力的产品营销形式符合现代品牌发展的趋势,也是民主社会发展的方向。

三、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服装设计体现出强烈的折衷主义特色

服装风格多元化是现代服装设计发展的明显特征,不同服装风格的融合更是体现出折衷主义的特色。服饰艺术既要从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活中追求情感化的情怀,又要借助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表现时代的特色。不同风格的折衷搭配、不同文化的折衷融合、不同时空的折衷碰撞,都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代设计师应学习和借鉴多种审美意向和风格,从而才能更好地激发设计作品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二)现代服装设计引导人类精神文明迈向更高境界

第7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是梁启超在考察了一战后的欧洲所得出的结论,固然,这个论调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今日看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在崇尚科学,利用科学创造价值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是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忽略了我们子孙万代需要的资源?然而,我们并不是反科学主义者,也不是要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那么该如何解决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呢?梁启超提出了东西文化互补论,他说:“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的责任横在前头。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时的人类,其实是对不起自己”。这种东西文化互补论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始终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天地和谐视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天地人为三才,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就是要求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摒弃唯“GDP”论,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杜绝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实现长效化、循环化、可持续化。

二、构建全民道德体系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突显出来。全民道德严重滑坡,人们的道德水平没有随着腰包鼓起来而相应提高,相反,老人摔倒“扶不扶”却一再拷问我们的社会良心。构建社会主义全民道德体系也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人休养和个人品格,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注重人的道德情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些传统儒家思想不仅要求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讲求礼仪、互相敬让,也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和谐有序。此外,儒家思想注重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这些优秀思想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当代各种社会矛盾,医治片面现代化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危机,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等,均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8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特点;现代广告;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1-01

一、传统文化元素影响现代广告体系的整体构架

传统艺术设计发展至今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形式,而实际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元素种类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形式体系对表现内容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无论是平衡、对称、和谐,还是韵律、章法,都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维系着一种相互传承的微妙关系。当今很多设计师所创作设计作品都是在学习、参考、借鉴、创新的继续传承,从而可以产生各种新的艺术形式。传统的审美样式和趣味必然随着血脉的传承,在后辈中的得到借鉴和继承,它必将影响现代广告设计的形式体系的整体构架。

(一)传统文化元素影响现代广告设计理念

在不同的传统艺术风格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所形成的广告设计理念当然也会趋于不同,虽然普遍意义上的设计都是以实用和美为目的,但广告设计过程中,每位设计师们都相对不太程度的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本土文化元素的影响,整个广告设计对象的造型、色彩、肌理等因素的考虑上都会或多或少的趋向于传统个性的表达。

(二)传统文化元素影响现代广告设计师及受众群的思维

当今广告设计无时无处不受着传统文化元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从现代广告设计的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都均能体现着传统文化元素到对现代广告设计师们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从而影响着每一个广告设计师。

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传统文化元素的思想和思维形式也同样的有着继承性,这也许是一种内在骨子里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设计思维必然的趋向历史、传统,一种血脉的归属感必然的趋向传统!

二、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同时,确立自身的设计风格

保持继承传统民族文化本身的特色。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具有客观性。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思想成果,包括传统文化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些客观因素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是在前人所提供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性也就是表现具有民族本质的艺术上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的环境、经济、文化、风俗都会在设计作品体现不同的民族个性,民族性的内涵就在于用民族个性去观察客观事物,从而表达特有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元素、乃至整个艺术范畴都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吸收他族文化的优良成分来丰富本土的艺术形式,强化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风格和精神!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文化融合的必然!

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相互依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审美追求都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思想,而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然而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设计的西化风头越演越烈,在这般凶猛的西化设计思想的冲击下,如何在现代设计迅速发展创新的进程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如何在传统文化元素领域里占据重要位置,并不在于一味的附庸风雅,跟风逐潮;而是要创立自己的风格,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工业社会,在这样的功能性为主的实用主义社会里,关乎传统文化元素的一切竞争都是个性的竞争!

四、结语

当下民族化、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与当下国际化、世界性审美趋势之间,产生了结合的矛盾和复杂的审美盲区。传统的心灵回归与视觉面子的冲击带来的混乱与不和谐的审美情绪,造就各种纷繁复杂的时代个性。

第9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当代文化浪潮的冲击力逐渐增强,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为了更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教育,在加强传统文化普及同时,最好的教育阶段是在小学,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始,因此,我国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培养以及传承从小学开始,从孩子开始,逐渐让小学孩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研究

一、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智慧与精华的积淀,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不过,近年来,随着当代文化的逐渐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当代社会很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认知越来越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这也不符合十七大报告中所倡导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的传统文化口号。因此,我国要加强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促进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较好的传统文化传统起始阶段,因为小学教育属于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塑造民族精神,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本文从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当前传统文化现状问题以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等方面对其做一系列的研究。

二、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按照百度百科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定义可知,擦混同文化主要针对现代文化而言,主要包括历代文化中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以及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像古诗词、民族音乐、曲艺以及国画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三、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文化凝聚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因此,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传统发展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我国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建设,推动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四、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现状问题

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传统文化逐渐出现了衰微。我国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像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优秀品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缺乏毅力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是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当今的社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文化教育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的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培养传统文化学习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现状问题的核心动力和因素。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提高重视意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等两个方面探讨有关加强传文化教育。

(一)提高重视意识

随着当今文化以及外国优秀文化的不断输入,我国在学习他们的同时,更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当今文化的起源来自我国传统的文化,因此,要加强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最终提高他们最对传统文化重视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

生活实际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教学环境,生活又是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生活中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例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入相应有关传统节日的介绍,介绍有关端午节有关的人物,有关的故事以及有关诗词,让学生通过现实实践加强有关端午节,重阳节有关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讨论有关传统文化对自己的认知,找出他们有关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探讨和研究传统文化与教学的关系,促进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六、结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当今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其发展现状,通过对当今传统文化现状总结,本文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主要从提高重视意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两个方面。传统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现实实践加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进一步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发展。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才可以真正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兰凤.语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李敏.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陶丽艳.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于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4.

[5]秦美玉.两岸小学语文教材古诗编写体例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