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

第1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利工程; 生态农业; 合理配置;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34-01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

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搞好生态农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 它的内涵就是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使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全面协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比如以周至黑河引水工程为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生态农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基础是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周至西骆峪水库建设证明,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这一点无论从县域经济还是我国农业发展概莫能外。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善治国者必治水。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农民增收增产的法宝。因此,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

例如周至县大力发展猕猴桃示范基地,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抓好的工作环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执政理念,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耕者有其田,其田能浇灌。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责任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防患于未然,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增强安全意识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

(四)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第2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山区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

一、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现实困境

(一)山区发展问题有重要性

时至今日,全球山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相对集中的地位,边远、落后、贫困、封闭等成为山区的“符号”特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整个山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所占的比重为56%,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山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山区现代化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山区又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区、自然资源富集区,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汇集区,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源头。如果这些环境破坏了,往往经过几代人也很难恢复,所以山区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没有山区的绿色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山地的生态功能,不仅是山区本身绿色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全国特别是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的生态屏障。山区生态环境又是极其脆弱的,一旦破坏,不仅难以恢复,而且影响到山地环境的稳定性。因此,山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意义。同时,山区又是中国贫困人口聚集的主要区域,而且由于自身反贫困能力不足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山区人口反贫困的结果是,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干扰和破坏,山地灾害有增无减,山地环境不断退化,这就体现了山区总体上不富裕的状态,不仅影响着山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山区发展面临的四大困境

从山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部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财政收入增加了,但由于收入分配机制的因素,山区民众并没有富裕起来;甚至,少数山区的民众也富了起来,但由于发展路径选择的偏差,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综合起来看,山区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贫穷的山区经济。以贵州为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贵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门类齐全,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矿产123种,76种已经探明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炭保有储量达549亿吨,居江南各省区市之首;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4.24亿吨,居全国第二;贵州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份,富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已查明的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居全国第10位。贵州虽然有丰富的山区资源,但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后列,1978年贵州人均GDP为175元,排全国倒数第一,通过了30多年的发展,2011年贵州人均GDP虽然上升至16413元,但仍然排全国倒数第一,比倒数第二的云南差2624元。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严重破坏。山西也是一个以山区资源发展为主的地区,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初级化的,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污染则以二氧化硫为例,它的排放也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生态破坏相当严重,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穷了农户。一些资源富集山区依靠资源开发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造就了若干的亿万富翁,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富裕的过程,并没有实现农民的同步富裕。以山西为例,2011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60.57亿元,增长24.85%,跨越2000亿元大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1元,比2010年增长4736.25,增长18.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6.6个百分点。这么高强度煤炭开采,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的20位以后。因此,一些山区走了一条富政府、富企业和穷农户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就我们对湄潭进行的调研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保护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在长期的探索中,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核桃坝等村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种茶,然后逐将茶叶种植产业培育为保护生态和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的第一大农业收入产业,以2009年为例,在投产茶园12.5万亩的条件下,实现茶叶产量1.1万吨,茶产业产值6.16亿元,平均亩产值4928元,茶叶的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占湄潭经济总量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99元上升为2011年的5841元,增长28.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2011年湄潭县为59.12%,贵州为25.26%,湄潭县高于贵州33.8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湄潭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湄潭县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建设面积和规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完善县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生态重建工程。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工业,制定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生态化。

第二,以茶叶产业为突破口,打造生态产业。一是是茶叶生产专业化。形成“湄江-永兴-天城无公害茶海区”、“兴隆-抄乐生态茶区”、“洗马-马山-复兴-西河富锌富硒茶区”三大产茶区,进行茶叶的专业化生产。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发展,跃升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形成了“茶、米、烟、畜、椒”等优质农产品支柱产业。

第三,以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发展绿色工业。湄潭县在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发展工业促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实绿色工业。

第四,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休闲养生度假中心,着力打造休闲避暑胜地,精心设计“中国茶海・休闲湄潭”的主题旅游产品。“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5亿元,旅游业成为全县后续优势产业的潜力得到显现。

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的启示

第一,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是未来中国山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山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走是理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部门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专家学者在不断思索,各地区都在进行实践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既能够兼顾经济持续发展,又能够保护良好生态,实现区域财富增加、政府财政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并且农民能够分享更多成果的发展道路。换言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现有的经济理论,还是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知,即不少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发展地方经济就要破坏现有环境,保护环境经济就搞不上去。湄潭县则走了一条通过茶产业这一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道路,即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实践的挑战,实现了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农民富裕、生态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多赢格局,不仅培育了新型农民,形成了而且湄潭的农民文化。

第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和富有创造性的践行。通过“绿色发展、富民新民”,湄潭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落到了实处,通过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建设发达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筑和谐农村、不仅初步实现了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均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而且使全体湄潭人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第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表明。如果能够立足农业求发展,即使是欠缺矿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没有大城市带动的农业县,也可以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也可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第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如果能够真正了解和引导农村居民的意愿,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发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高效推动社会主义新村建设,为农民建设起村容整洁、生活便捷、环境如画、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

第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以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政绩观,是湄潭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实事求是、以民为本、民生为重,致力于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出发,探索具有地方特性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山区农业县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走出一条成功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绿色富民湄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洪名勇.生态经济的制度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出版社,2013.

第3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林业 生态

森林在自然系统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体系,它相当于大自然的‘肺’。我国家的森林资源储存量是十分丰富的,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根本性作用。但是,由于人们过于依赖林业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林业资源的开采过度问题严重,对我们国家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尽管近几年来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提出退耕还林,造林育林,和天保项目等工程,自然生态环境暂时得到了一些恢复和缓解,但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状况与林业资源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所以,从当下开始就应该加速实施自然生态和经济效益能够相互协调统一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所具备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能够发挥到最高程度。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涵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一种随着我国林业发展策略的变化,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具体需求并通过交替和继承而形成的一门工程。是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和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与我国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在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地区性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种以植被树木为主体的,把相关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群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进行配置和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稳定又高效的复合型人工自然生态体系的过程。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森林资源储备量,恢复原有森林资源植被,提升森林资源品质,使森林生态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森林。恢复原有的林业资源生态环境从实质上说就是确保林业产业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林业人员自身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这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永久性工程。如果大力的发展林业生态工程,那么一定就会对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林业产业的基础就是林业资源,减少了林业资源的开采就对导致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的降低。所以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要进行长期的科学合理的规划,特别要重视经济转型期的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作,既要照顾眼下形势又要对未来做好周密的规划,做到二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相对的来讲,只有林业产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林业资源为基础,我们才能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使进行林业生态工程更加的有底气和动力。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森林林作为陆地表面的生态体系当中生物容量最大,组成结构最繁杂,生态功能最完善和有效的生态体系。森林当中的主要植被多为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和它所覆盖之下的其余种类的各种生物及多种环境因子共同构成了森林的整个群落。森林作为林业产业的基本材料和林副产品的极地,同时也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就像一个庞大的‘基因库’,同时还具有防治大气污染,对空气进行净化,调节气候,固水固碳,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多方面的功能,森林常被人们成为地球的“肺”,是一个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森林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计的作用。所以说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以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的,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是以其为基础来进行实施的。努力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能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也是我国施行可持续发展大略方针政策的必然需求。

(2)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能够确保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和健康的状态,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国家确实经历了对大自然过度的进行汲取,以此来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后来导致了大量环境问题的出现,比如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山体滑坡,大气污染严重,PM2.5爆表等,使自然生态环境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当中。所以说要积极努力的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才能够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和健康的发展,能够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进而使二者共同相互促进的不断发展。

(3)森林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森林在整个生态体系当中做为主体,对于湿地,草原和耕地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保证这些子系统的质量和健康稳定的运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充分的利用林业与农业形结合的成产模式,综合全面的使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够有利的保证生物资源及粮食资源的供应,又能够保护土壤的有机成分,防止土壤退化,进而实现二者的和谐和统一。

(4)良好健康的生态自然环境是社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这些都是国家施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做到和谐统一的共同发展不仅是我国自己所要面对的课题,同时也是全世界所要共同面对的统一的重要课题,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缺乏经济的支持,社会就不能够进行发展,但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以健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依据和基础的,所以说,只有保证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健康稳定的状态,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社会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我们更加要重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驾护航,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胜利.实施林业生态工程[J].现代园艺,2010.

[2]姚月玲.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J].中国林业,2012.

第4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十;小城镇建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结合的综合体,也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十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陕西的小城镇建设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未来,既要结合自身情况,又要吸取成功经验。

一、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镇之间的部分,是连接城乡、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三农”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城乡建设事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之一,是实现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城镇化与城乡建设战略,既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化、工业化由初始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又是繁荣现代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进而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来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种保障。

二、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陕西省的人均耕地则由1996年的1.42亩降到2009年的1.14亩,较全国平均水平少0.24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农民在农村通过农业增收就成为一大难题。

小城镇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不但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外出打工造成的空巢老人、子女教育等很多社会问题。小城镇建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吸引外来资金、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的闲散资金提供机会,并为附近农村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成为工业产品流向农村和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纽带。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有多种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小城镇建设为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来更大范围的城镇化提供基础。只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互为依托,才能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三、充分挖掘陕西资源优势在推动小城镇建设中的潜力

小城镇建设要取得成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外部经验,而是需要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加上陕西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不但为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提供了自然基础,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单独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之外,还可以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可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文化因素,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发展观光农业,与小城镇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实现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双丰收,甚至可以将镇的周边乡、村建设成旅游专业乡、专业村,构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此外,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就业空间,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充分认识整体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建设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党的十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在最近的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娄勤俭省长指出要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以系统化思维编制规划,以法制化程序管理规划,以科学化态度执行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小城镇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规划好才能建设好管理好。

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应该包含全省的整体规划和小城镇自身的整体规划,以及小城镇建设的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规划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重点,又要配合做好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劳动力、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镇政设施等方面。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需要站在全省的高度,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侧重解决一定区域内小城镇的密度、规模、功能和空间布局,以及发展速度、具体方法和步骤等问题,尽可能做到密度适当、规模合理、功能互补、布局均衡。整体规划还应该包含全省小城镇整体的特色布局和设计以及对外宣传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陕西的文化与地域特色,提高陕西整个小城镇对外的影响力。小城镇自身发展的整体规划除了需要强调设施建设,更要关注经济、生态、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小城镇特有的文化品质和丰富内涵。城镇的规模不在于大,楼不在于高,而是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当地的文化的特色,形成与本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为前来投资、旅游、定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购物、观光去处。

五、充分意识人的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群人生活在一个建好的城镇中,而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2013年年初,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对于陕西省建制镇的面积、人口数量、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全省的城镇化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为未来陕西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但是要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还需要人与城镇的有机结合,实现人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人的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空间布局混乱。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六、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

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造成了危害,因此,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要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虽然经济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界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建设应该高度重视消除或控制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渣污染、噪声污染而进行的排烟、防尘、绿化、美化、供水、排水、垃圾和粪便处理,以及隔声、消声等方面的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无序发展,是与可持续发展严重相违背的。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规划手段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城镇由传统的纯经济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渡,这不仅涉及到小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小城镇建设不能再重复牺牲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锋,段禄峰.生态环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02).

[2] 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04).

[3] 许庆国.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第5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5-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盲目地追求速度、指标,我国多地的生态环境在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了损坏,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耕地被征用,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人指导,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也难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长远规划不足,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轻实施的问题,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工业、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水、大气)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三废”大量排放,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 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跟风效仿,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明确战略目标,确定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 GDP 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农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3).

[2] 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2013(3).

[3] 甘 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2013(8).

第6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围场;坡改梯;水利扶贫

中图分类号:F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226-01

水利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而坡改梯工程作为水利扶贫攻坚的一个着手点,对水利精准扶贫,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生产化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土地资源情况

围场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县。全县总面积9037.37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耕地面积167万亩,占总面积的12.3%,其中坡耕地面积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1%。坡耕地多,基本农田少,耕地质量差,土地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单一是围场县耕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也是造成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

2 坡改梯建设成效

2013年,围场被列为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区,三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坡改梯建设工作,始终把坡改梯工程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促进了全县坡改梯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县总计完成坡改梯面积35000亩,并进行了水利配套,为建立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水利精准扶贫找到了根本途径和着手点。

2.1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落实产业脱贫举措

围场县在坚持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坡改梯改造同时,将梯田建设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了一批马铃薯、中草药、时差蔬菜、苹果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和壮大了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苹果”、“梯田+中草药”等产业模式,这些产业模式已成为提高群众支柱产业、为群众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和推动了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主道,形成了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格局,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坡耕地实现梯田化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和个人进行承包经营管理,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流转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马铃薯种植呈现出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走势。目前15000亩坡改梯工程区域已成为围场县马铃薯一体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区。

2.2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基础设施脱贫举措

坡耕地建造前,坡度大,不适宜进行水利配套,耕作方式只能采取人畜共作方式,农业生产条件低劣。自实施坡改梯工程后,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坡地变平地,窄田变宽田,田间道路顺直,绝大多数适宜机械化作业,同时配有沟道谷坊等配套防护措施,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3 控制水土流失,落实生态保护脱贫举措

截止2015年底,全县总计完成坡改梯面积3.5万亩,每年可减少入库泥沙2.9万吨,年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4.3万吨减少到1.4万吨,土壤侵蚀模数由1845吨/(km2.a)下降到600吨/(km2.a),减沙效率达到67.5%。另外,工程的实施能使降水有效拦蓄,最大限度利用降水资源,减少土肥流失,极大地提高了耕地的保水保墒和拦泥能力,工程建设符合围场县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路子。

3 发展思考

围场在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坡耕地改造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但全县25度以下宜修梯田面积达60万亩多,而现在总计梯田面积仅13万亩,占宜修梯田面积的21.7%,还有47万亩坡耕地需要改造,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加强梯田建设,加大坡耕地改造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3.1 政府主导,明确坡改梯建设目标

政府是顺利实施工程的重要组织保障,坡耕地改造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必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水务、国土、农牧、农业开发等部门,制定长期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坡改梯工程与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结合起来,与农村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加强领导,稳步推进,使全县47万亩宜修梯田的坡耕地得以治理,达到全县人均1亩的目标实现。

3.2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

随着坡改梯工程建设的逐步深入,立地条件也逐渐从好向差,施工从易到难转变,这样就使单位面积的治理费用逐步上升,如果补助标准不变,就会影响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建议上级要按时段增加财政预算额度,提高梯田建设补助标准,同时,要创新机制,积极采取“国家补、地方筹、群众拿、银行贷”等办法,推行“政府+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模式,扩大融资渠道,使自然人农业变为法人农业,从粗放经营转变为精细化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3 加强建设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要进一步完善梯田建设和管理制度,落实建管措施,参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好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坡耕地改造项目,确保梯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大机修梯田力度,推广优化梯田建设技术,突出规模化治理,范化实施,优质化建设,加快梯田建设步伐。针对梯田建设国家补助有限和农村“两工”取消后劳力难组织的实际,要广泛宣传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梯田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依靠科技,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梯田建设优化技术,不断提高梯田建设效益。

第7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I词:观光农业;地域性;景观;文化

在社会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观光农业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业观光园的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得到了保障,就必然要求从精神方面得到满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对这方面进行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渴望大自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就要求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忙碌之余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对农业观光园营造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1 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

在社会发展以及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农业观光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最早其是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随后传入我国以后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观光农业有法国教育农场以及家庭农园等,在美国也有观光农场以及市民农园等,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这种兼具观光性质的农场是最早兴建起来的,并且逐渐在我国内地发展起来,因为人们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人们看准了这一商机,所以在很多地区逐渐兴盛了起来,政府部门也对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建设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人们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农业观光园的有效规划,这样是不利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应该从地域性的角度入手加强对农业观光园的设计,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朝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真正的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娱乐场所。

纵观现阶段的发展,农业观光园在营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观赏性以及娱乐性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在观光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多元化的景观,不但具有休闲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需要在营造的过程中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将原有的生态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并且与娱乐的目标相互结合,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实际的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二者相互分离。

其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生态性,这样就会对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破坏,对于农业观光园而言,这是一种生态旅游项目,所以应该将原有的自然景观最大化的保留下来,但是实际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大兴土木,破坏了原有生态的平衡,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就会造成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此外,在地域性设计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园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并不具有特色性,因为观光农业通常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很多自然景观大致相同,在保持原有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就会显得雷同,因此无法突出特色性。

2 观光农业园地域性景观设计

在对地域景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等,在对景观进行营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景观构成中又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景观的构成中,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在乡村景观基础上的人文景观建设,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所以营造出的基本景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而在北方地区则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1 选址到建设遵从场地环境

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适宜的景观要素构成多元化的景观空间,而景观空间的构成则要建立在场地环境的大背景基础上。法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高哈汝认为:“景观设计要遵循的三原则是,场地、场地、还是场地”。也就是说,风景园林师应遵循场地环境,考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状况、植被特征等各类自然要素,分析场地环境的差异性,依此构建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

观光农业园的目的就是让游客有回归自然的返璞归真的感受,因此在选址和建设上更要遵从乡村景观的原貌,而不能肆意破坏,不可有过多工业化痕迹,因地制宜、因景布景,充分利用借景、框景等手法。发挥设计师敏锐观察力和对美的敏感度,把杂乱无序的自然景观布置成有序又和谐的亚自然景观。既保留了景观的原生态,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农业景观的艺术性得以表现。

2.2 景观意境要与领土风景和谐交融

中国风景园林讲求意境美,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意境是传统园林造园之精髓,是借助具体有限的园林形象传达出深远微妙、耐人品味的情调氛围,使游赏者睹物会意、触景生情,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意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取之不尽的素材,如植物配置、景的组合、人与景的情趣等,使所造之园更有诗情。景观设计是以展示地域整体景观特征为宗旨的领土整治行为。风景园林师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场地、理解场地,掌握当地独特的景观要素和自然演替规律,从而营建与当地领土景观整体相和谐的局部景观意境。观光农业园在意境的营造上要讲求与乡土景观的融合。融入领土风景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是整体性设计的要求,也是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体现。其具体表现手法有“体物自然”、“托物言志”和“巧于因借”。

结束语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地域性景观的千差万别突出了民族个性,是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的。观光农业园作为新兴产业,在园区设计发展未规范化之前必须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当地原有特色景观要素,做好地区保护,建设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心琴.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3):85-90.

第8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作方式方兴未艾。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兼具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和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形式与常规农业一样面临着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风险程度甚至超过后者。因此,对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考察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相关研究,分析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支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现状与问题

1引言

绿色革命以来,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造就了石油农业的兴起,这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石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如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集聚等环境破坏问题,并可能将污染传导到食物链终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有机农业作为石油农业的替代选择之一日益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与支持政策不断涌现。在1920年代的瑞士和德国,有机农业概念被首次提出。21世纪以来,有机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机农业是对农作物培育过程要求极高的现代新型农业,兼具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有着较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常规农业一样依赖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同时,有机农业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有较好的恢复与保护作用,能够形成经济行为的正外部性。伴随着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因此其生产的风险性较之于石油农业更高。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较低,而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较之普通农产品弹性系数更大。因此,其发展面临着生产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基于以上几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2何为有机农业

自从“有机农业”概念提出后,学界从不同角度尝试对其定义进行规范,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本文将几种主要的观点进行简单归纳:

(1)农业系统说。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具有持续性发展特点的农业系统[1]。系统说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角度考察有机农业定义是合理的,但关于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及其生产过程、生产目的等方面未作具体阐释。

(2)生产过程说。李显军(2004)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中强调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有机农业基本标准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化肥、农药和各种调节剂和添加剂,绝对避免基因工程技术,维持种植、养殖业的平衡,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总而言之,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生物多样性、恢复良性循环是其观点的核心[2]。

(3)生产方式说。葛体达等(2008)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了有机农业的定义,他们认为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应该符合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健康、安全、优质的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生产资料,结合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发展科学原理和技术,协调种植、养殖业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进步,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3]。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如下: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4]。不难看出,从农业系统、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有机农业的定义都有其合理性,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界定根据专业性和具体性,从有机农业的生产环节、生产特点、系统协调等角度对这一概念加以界定。虽然有机农业的概念众多,但综合各种观点会发现它们所要阐述的内容具有趋同性,即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本文将采用这一定义。

3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学界对其政策支持的研究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考察国内外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不难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分析、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具体经验总结和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建议对策等。

3.1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

如前所述,有机农业不仅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还兼具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有机农业面临的生产和市场风险较之普通农业生产更大,且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更大。因此,国内外关于有机农业支持政策内在原因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上述几点,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3.1.1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作为自然在生产与经济在生产交织的生产活动,其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远大于工业生产活动,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弱质性[5]。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普通农业生产方面,也表现在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农业的弱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自然环境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难以实施有效人为控制的因素,即便当今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自然条件仍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普通的农业生产本就难以抵御,而有机农业对其承受更显无力。总体而言,“靠天吃饭”仍是当今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因此,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自然风险。石油农业可以通过大规模施用化肥农药抵御来自病虫害以及土地贫瘠带来的自然风险,而有机农业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正因如此,有机农业在面临同样的自然灾害时,其风险抵抗能力相对更低。

(2)有机农业市场风险更大由于生产中的风险不完全可控,有机农业的弱质性还体现在其他领域上。就消费层面而言,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等生活资料,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而来,农产品是最基础的需求,因而需求弹性很小。就流通层面而言,农产品流通中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时滞,这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数量难以在市场的自行调节下及时跟随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接收到有关农产品短缺或过剩的信息往往都被放大,农业经营者难以建立起稳定的价格预期。如此一来,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产品面临着更高的市场风险。而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市场中新兴的一员,消费受众又具有局限性,因而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大。

3.1.2有机农业生产过程的正外部性

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不仅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水源、空气等公共资源。有机农业的公共效应外溢主要是: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有机质在作物土壤中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同时提高碳的储量[6]。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分析有机农业的作用主体,一方面,生产者能够从生产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生产者采用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积极效应作用于公共领域却未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有机农业生产形成的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农业生产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导致有机农业形成的正外部性难以被具体测量。因此,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就成为公共机构对有机农业生产者所带来的社会贡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

3.2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现状

3.2.1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直接补贴

对于从事有机农业的相关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其投入的生产资料及认证时所需的费用进行直接补贴。目前,相关的扶持政策中,进行资金直接补贴的有35项,总政策量的80%左右,其中大部分(70%~80%)补贴资金是用于资助进行有机生产、认证的企业,仅有少量资金是用于发放给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的。

3.2.2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投入专项技术资金,牵头组织、提供一系列有关区域性有机农业的规划、咨询、讲座培训以及技术推广等基础支持服务,设立高质量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设立相关科研项目,推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示范,探索有机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7]。此外,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建、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3.2.3实施金融政策倾斜

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础建设、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4结束语

有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历程较长,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现状,梳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理论论证方面。在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方面,研究学界的理论观点趋同;在政策支持的实施方面,我国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实践虽处于快速发展期,仍相对滞后,难以有效覆盖有机农业生产的行为主体。

作者:曾卓 王振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相革,董民.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07(1):4-7.

[2]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J].世界农业,2004(07):7-10.

[3]葛体达,黄丹枫,宋世威,陈恩桃,王澍.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生产--未来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产业导向[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08.

[4]王宏燕.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3):223-229.

[5]林志玲.农业的弱质性及保护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1):286-287.

第9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效益;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张晓辛(1954―),男,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3000103

1 引言

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强省。稳定的农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江苏现代化农业的高产出是资金、物质等高投入的结果。随着农村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农业与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成为农业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之一,农业生产者将自然环境看作可以免费获得的生产资料,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把自然因素归纳进农业生产者成本核算体系中,这导致了农业生产者放弃环境的可持续性,只注重经济效率。现阶段,农业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行为也已暴露出了这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江苏要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遵循在过去的现代农业基础上完善现代循环农业的战略思想。这里所定义的现代循环农业不应该只是肤浅的将着眼点停留在生态或是经济效益等某一方面,而是应该努力协调并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农业经济的产业良性整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三方面的大循环,真正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道路。

2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新型产业形式,其追求高效,追求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2.1 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组织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实现保障粮食供应、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高效率、高效益农业。就功能方面而言,让高效农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保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而且还要向食品、药品、保健品和生物质能源方向拓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就生产方面而言,通过技术和资金集约投入,解决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生产和资源的高产出、高效率。就产品方面而言,要求由一般农产品向品牌、高端、安全农产品拓展,取得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技术方面而言,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因素;高新、生态、标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程的核心。

2.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较,可以归纳出六点本质特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其产业链不断向下延伸,不仅包括种植与养殖业这种第一产业领域,同时包括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社会服务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传统农业追求的是对人食物需求的满足,着眼于追求数量的增长,现代农业则是在满足一定数量供应的基础上,突出考虑质量与效益,以此加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标准化生产,重点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一般依靠投入驱动,科技贡献率较低,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3 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大致可描述为:

(1)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国家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以荷兰为典型,荷兰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现为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2)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国家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农产品的总产量。比如美国就是这种类型,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农业”。

江苏农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江苏地少人多,另一方面江苏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决定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走高效农业的道路,即技术密集、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现阶段其主要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 设施农业

经过工程化的设施,人为设置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条件,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养分和空间等资源,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进而实现高效、高产、安全、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2.3.2 集约化规模养殖业

所谓集约化规模养殖业指布局集中、生产密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效率提升为特点,根据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对养殖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充分发挥养殖群体的生产潜力。

2.3.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借鉴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根据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等,江苏省应重点发展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

2.3.4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效结合,以农业为依托,追求农业效益和旅游效益双向发展的一种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的农业形态。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帮助人们获取、满足生态食品的物质需求。

2.4 江苏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现代化在带来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废弃,造成土地、水体、大气等环境的严重污染。比如江苏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现象就较为严重,目前许多地方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放,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农业废弃物堆放散乱,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江苏省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38%,但农药使用量约占全国的65%。鉴于此,在经济发达、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的江苏省地区,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无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利用最大化的生态循环型农业显得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大本国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资源投入品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被关注和重视的新热点和新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3 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是指在农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它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

3.1 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江苏省是我国启动循环经济建设较早的省份之一。2002年,首先开展了为期3年的第一轮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全省共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园区、社会不同层面,试点单位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其中循环型农业试点单位占14个、循环型村镇占9个。2005年4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循环型产业发展战略中提到了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并指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产业重点;二是区域重点;三是设施重点。明确了指导思想、实验内容和目标、实施方案。2005年11月,江苏省确定了128家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作为第二轮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

3.2 江苏现有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3.2.1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生态恢复、清洁生产、减量化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选择条件和设施优越的产地建设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中心,推广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扩大有机农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3.2.2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对农业某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作物秸秆、树木枝叶、禽畜粪便等在另外一个环节中进行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多是以“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为基础的“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模式、生物链工程模式和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模式;另外还有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禽畜粪便除臭饲料化技术、微生物菌菇技术等。

3.2.3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把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建立多物种共栖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加养、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立体复合型农业,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3.3 江苏省循环农业发展缺陷

循环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与过去的生态农业并没有本质区别;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运用工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强调发展循环农业,但是问题是没有明确与循环农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同时忽视了农业经济循环是循环农业的本质,未明确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没有认识到实现经济可持续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循环农业要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于如何使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更好的经济前景尚未能有所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思潮。但最终由于产品价格高,在现实生产经济效率低下导致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对于现代循环农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循环不能仅仅关注单一生态方面,更应该在满足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循环。

4 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再认识

笔者认为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必须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着力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有效协调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合理的现代循环农业应包涵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和农业生产经济循环三方面。

4.1 农业生产方式循环

将农业生产发展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资料良性循环流动过程,使进入循环农业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在经过一个生产环节之后进入另一个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再利用,尽量降低外来新生产资料的输入,争取整个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4.2 农业生态环境循环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方式循环相互作用,通过生物的合理分布,以及自身对环境污染的自净、自调节、自平衡能力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自然生产力。

4.3 农业经济循环

循环农业是依靠循环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所以循环农业本身是一种经济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市场化和生态化的农业。农业经济循环要保证在循环农业中农业经济的再生能力和成长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和结构不断优化;符合农村社会总体发展的目的,使农业经济沿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的轨道运行。

5 结论

对于今后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而言,首先应当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保证经济的效率体现,无论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转变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都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应该首先强调经济可持续,在经济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和生产方式可持续。不能简单地将农业的发展寄托到其自身的改造上,更应该从自身的观念上予以改变:在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入手,调整农业生产、经济运行的模式;稳定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性。

参考文献:

[1] 郑建初,陈留根,甄若宏,等.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学会,2010,26(1):5~8.

[2] 蒋祖镖. 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 周震峰,王 军,周 燕,等. 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