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 基于SWOT法的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发展研究 平凉市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基于SWOT视角下的云南傩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 SWOT视野下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研究 加强平凉市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浅谈平凉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平凉市中药材发展初步规划 民族文化产业SWOT分析研究 关于平凉市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平凉市回族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酒泉市肃州区制种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四平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王密兰,马建波.对平凉市特色文化名市建设的新思考[J].新西部,2012,(07):27.

[4]邓太来.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发展,2008,(08):34.

[5]脱少华.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丝绸之路,2012,(08):80-83.

[6]张璐瑶.浅谈甘肃平凉崆峒山道教文化中的养生之道[J].焦作大学学报,2012,(01):23-26.

[7]强进前.试论平凉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丝绸之路,2013,(10):42-43.

[8]甘肃发展年鉴编纂委员会.甘肃发展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60,60,60,62.

[9]常静.肇庆市文化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南方论刊,2013,(06):14-17.

[10]胥富春.平凉发展的新机遇――市发改委主任白堆仓解读《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N].平凉日报,2012-04-11.

[11]柳娜.平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一[N].平凉日报,2013-04-08.

[12]武锋,郭莉军.发展文化产业是西部地区实现赶超的最优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2,(18):61-62.

[13]谭伊铭,王国兴.基于SWOT分析的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2,(05):85-87.

[14]梁乐,刘一明.基于SWOT分析的洛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108-112.

第2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33

[中图分类号] F062.9;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53- 01

1 网络文化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持续多年高速度增长的经济奇迹,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性选择。我国要寻求可持续经济增长,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文化产业具有发展经济与繁荣市场的功能[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网络为平台,以网络文化为内容的文化产业[3]。其核心是内容产业,具有高产值、易推广、环保好、个性化和全球化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4]。

2 河南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的平均普及率是38.3%,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12个省市的普及率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山东、湖北等9个省市高于全球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而湖南、河南等10个省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既低于全国的水平也低于全球的水平。从网民的数量看,河南省网民人数达到2 582万,在统计的31个省区中排名第6位。但考虑到地区的人口因素,河南省的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7.50%,排名到了26位。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长率,河南省2011年上网人数增长率只有6.80%,排名31位,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12.20%。

由此可见,河南省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互联网普及率处于全国末位,并且增长速度缓慢。这是目前河南省网络发展的突出问题。造成的原因首先在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比例结构。

根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全国拥有的网络域名774万个,河南省拥有19.8万个,占全国域名总数的2.6%,列第10位,而排在首位的广东省拥有域名140万个,占有比例达到18.1%。网站数量上,全国有2 295 562个,河南拥有63 128个,占2.8%,排列第10位,全国拥有网站排名第1的北京市拥有网站384 881个,占16.8%。

表1反映了网页建设的情况。其中动态网页是指网页内容事先并不确定,在访问者提交访问数据请求时即时生成的、具有个性化内容的网页,与此相对的静态网页是指网站建设者预先设计好的网页,其内容是事先已确定的。静态网页技术上相对简单,但是根据目前的技术,有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

可见河南省网站建设信息量较大,但是静态、动态页面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相对北京和全国其他省市来说,河南省网页信息资源被传统搜索引擎收录的比例较低,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河南拥有信息资源丰富,而对外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力度的原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河南网络文化业界还应转变观念,想方设法增强网络影响力和辐射力。

3 河南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从基于网络应用情况,河南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需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网络普及率低,网络使用的增长速度处在低位平台期;网络文化内容相对丰富,但是影响力不够,缺少知名品牌和网站;网络文化资源吸引力不够,缺少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具有时尚感的表现力。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1)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培育文化消费市场。重点在于普及电脑知识提高农村人口的网络技能,带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把群众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激发起来。培育居民网络文化消费习惯,提高网络文化消费水平。扩大相关消费,是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健康、有序、活跃的网络文化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农村局域网络消费习惯,催生一批较为活跃的网络用户,将潜在的消费变为现实的消费,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培育和扶持网络文化企业,提高网站数量和质量,扩大河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①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使人力增值,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网络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河南应当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培养一大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教育、培训部门有意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②目前河南的网站数量不少,但是上规模、在国内外有名气的企业少之又少,现有的网络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融资困难、投资不足,缺少发展后劲等问题。

因此希望结合国家有关政策,从河南具体情况出发,抓紧出台扶持网络文化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名气的网站,扩大河南的网络文化影响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34-37.

[2]李怀亮,方英,王锦慧.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J]. 经济问题,2010(2):26-29.

第3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 基于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高铁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结构的影响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及对策 河南省红色文化集聚区建设浅谈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河南省的借鉴意义 关于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高铁对河南省旅游集聚区项目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品牌建设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优化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顶层设计的路径探析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的思路与对策 河南省金融产业集聚研究 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议豫剧文化对河南省非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策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许正林.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科学发展,2010(7):96.

[4] 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长205%[EB/OL].(2012-01-18)[2012-10-20]..

[5] 中国日报.年均增长25%远超GDP[EB/OL].(2011-12-29)[2011-10-15]..

[6] 新华网.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达52个 园区呼唤更多创意集群[EB/OL].(2012-05-02)[2012-10-20]..

[8] 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EB/OL].(2012-10-20)[2012-10-20]..

[12] 金融界.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EB/OL].(2011-11-15)[2012-10-20]..

第4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市场体系;运行机制;文献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23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文化市场及其体系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关注。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尚不很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则更加不完善。目前,我国对市场体系的研究较为丰硕,但对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方才起步。据统计,我国中国知网查询市场体系共有记录 24379 条,文化市场共有记录9656条,查询文化市场体系共有记录387条,其中29篇杂志文章,其他为报纸或年鉴,缺乏理论性。从当前所阅文献来看,关于文化市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间接研究比较多,但直接研究较少,只有2篇文献中提到过文化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现就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本部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及其思考

这是国内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角度,主要集中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定义、构成和作用、特点、发育障碍因素和文化市场主体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相应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王慎之(1994)系统地对文化市场的基本内涵做了详细解释,并对未来的文化市场发展趋势做了远景展望①。金明(1994)指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艺术事业也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文化艺术事业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来发展②。杨运泰(1996)重点论述了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性质和特征,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特征做了详细解读③。王勇风(2007)认为文化市场经营内容与文化商品相关,表现出突出的独特性④。包国强(2011)对文化市场主体做了深刻分析,并就怎样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给出了具体建议⑤。罗紫初、秦洁雯(2014)重点阐述了文化市场体系的内涵、结构,特征等⑥。祁述裕、孙博、孙凤毅(2015)强调即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且文化市场有局限性。文化市场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我国文化市场尚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弥补文化市场失灵的不足,引导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⑦。

(二)文化市场政策及体制研究

曹巍嵩(2010)中对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文化市场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方法等做了探讨⑧。雷小龙、张飞鹏(2011)从文化市场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近年来文化市场主体规模的趋势、资本投入市场运作后产生的新问题、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对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法规制定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相应对策⑨。

(三)文化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孙婧(2015)指出文化全球化威胁到我国文化市场安全,并提出了巩固和增强我国文化市场安全的对策建议⑩。周丽华(2010)就文化市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做了探究B11。刘继萍(2013)分析了文化市场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文化市场的监管立法B12。

(四)对文化市场管理的研究

路宁、王异异(2008)认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诸如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者素质不高和监督不力。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规范市场、强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者素质、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加强宏观调控B13。李国传(2011)则探讨了作为特殊商品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变,例如经营思想作风、管理体制、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供与求、中与外、义与利、雅与俗、主旋律与多样化等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关系到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需要予以回答和解决B14。王宏伟(2012)、钱崇套、赵敏(2003)等皆对文化市场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管理措施。

(五)其他国家文化市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万欣荣(2006)重点阐述了世界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也探讨了我国文化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B15。黄先蓉,徐唯(2014)指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政策方面都有可供我国借鉴的合理成分,特别对我国文化市场在供给机制,市场倾斜配置,明确非政府文化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职能空间等方面有所启示B16。孙惠柱(2011)认为我国可以参照欧美国家对营利性的文化产业和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的区分,及其文化组织的经济构成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B17。郑海平(2013)从美国文化市场监管这一视角切入,在概括监管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在几个文化市场监管的经验,以期能给我国一些启示B18。与此类似的研究还有程雪阳(2013)等。

(六)文化市场及其体系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孙春波(2005)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一同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物,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其在关注考察及正确理解把握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概念的前提下,对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做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两者是在互动发展中激励着文化经济的增长B19。

第5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174-07

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也初步显现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据统计,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同期GDP的2.85%。过去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超同期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来说,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含量、品牌打造、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群体。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使中国文化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从劳动型走向创新型,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达到十报告中提到的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显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对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做一铺垫。

一、文化产业概况分析

当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概况分析包括对于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主要以存在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为主。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1 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继续拉大、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割严重等问题。需通过进一步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布局政策,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地区协调发展。高书生(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需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也需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2 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即部分政策的缺失,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政策不协调,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认为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玫策,需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沙雪斌(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制定者思想观念落后、产业政策相对滞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比较粗放随意、政策缺乏稳定协调性等问题,认为需加强观念创新、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和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研究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少峰(2012)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大都是“撮合型”的,缺少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形成,普遍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的问题。廖君等(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盲目一哄而上、“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投资大、回本慢、盈利难、高估历史资源等问题。管宁(2012)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出现的创意缺失、定位不清、管理失范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和文化产业开发中出现的急躁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4 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春荣(2010)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出口难、产业链不完整、融资渠道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需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企业跨国并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实施奖惩结合的税收政策,吸引文化产业投资,保护民族文化;整合行业管理部门,提升行业协会的作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荆林波和李蕊(2011)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年份断层现象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开发模式急待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转变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和培养强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陈少峰(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偏大、传统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滞后以及文化内容产业激励不足等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接和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尹世杰(2012)认为我国目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需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欧阳友权(2012)认为优秀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人才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需要拓新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单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王丽梅等(2006)、韩国春(2006)、黄浩和孙晓丽(2006)、刘启宇和刘红红(2007)、刘忠林(2012)等人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一)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国内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做了相关研究。王缉慈(2006)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在大城市集聚的现象,如法国巴黎的米兰时装周、美国纽约的好莱坞电影、日本东京的动漫游戏产业。香港的娱乐业等,认为文化产业在大城市集聚并非偶然,存在其规律。潘瑾和李釜(2007)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可形成规模经济,达到知识信息共享并产生溢出效应。蒋三赓(2009)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张振鹏和马力(2011)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聚的案例解析,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具有优异的环境、功能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根植性三方面的共性特征,并从竞争、资本积累和交易成本节约三个角度,归纳出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此外,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有王洁(2007)基于2002-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4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及创意产业所选子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一般工业产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音像出版、广告业、文化娱乐业、电视剧拍摄、文化艺术经纪的集聚程度较高。雷宏振等人(2012)利用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指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发现东部沿海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经营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但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吴艳和陈秋玲(2006)通过分析上海18个文化产业群,提出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动互利促成文化产业集聚形成。刘丽和张焕波(2006)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北京走文化产业集聚之路的途径及具体实施方式。宋泓明(2007)以文化产业集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冒艳玲(2008)则研究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问题,她在指出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和集聚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史征(2011)认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从产业萌芽到起飞的阶段。但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情况还相当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竞争合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提出加强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罗能生等人(2011)则对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发现长沙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演变处于短期的下降趋势。梁君和陈显军(2012)计算了广西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发现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科研机构业、群众文化服务业、图书馆业和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较低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业、文物业、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和艺术教育业。

三、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乾厚(2008)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构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陆立新(2009)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75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文化产业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蔡旺春(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候志德(2010)利用我国1994-2008年的数据,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51.8437亿元;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313.5206亿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李增福和刘万琪(2011)则实证发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林和顾江(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陈石清、李健健和龚芳(2010)运用1991-2008年湖南省的有关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论证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状况,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赵伟(2012)实证研究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的产出弹性在3.75左右,即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1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3.75亿元,产出弹性和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大,对陕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没有规模化的显现。庞洪伟、巩艳红和徐爱燕(2012)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会增加0.91%,文化产业机构数量每增加1%,GDP会增加0.35%。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张永明和聂春霞(2012)对新疆文化产业从投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力等方面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有七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较小,有四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较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较低,但对经济有较强的推动力。郑仕华(2012)基于2007年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实证发现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423,文化产业发展显著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

四、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目前,国内对产业或者行业的效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银行业、服务业等领域,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仅见到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王家庭和张容(2009)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马萱和郑世林(2010)运用DEA模型对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我国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偏低。蒋萍和王勇(2011)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韩学周和马萱(2012)基于中国2000-2009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研究了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董亚娟(2012)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模型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王家庭和高珊珊(2012)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马跃如等(2012)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白积洋(2012)运用DEA及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资效率进行了静态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高。

五、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等,其中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为主。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花建(2005)概括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能力(整体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七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并在这7个二级指标下又细分了30个具体衡量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邹志勇(2009)在分析齐鲁文化产业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拟定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技术路线,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包括宏观层面(政府要素和文化资源因素)、中观层面(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特色资源、运营效能因素)和微观层面(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创意能力、产品形式因素)的齐鲁文化竞争力理论模型。李雪茹(2009)依据VRIO模型,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共有4个一级指标:价值要素、稀缺性要素、不可模仿要素、组织要素,8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细分指标。姜彤彤和吴修国(2011)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权重,设计出基于AHP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王玉玲(2011)则基于“钻石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1 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余毅和马文涛(2006)设计出由7个要素,27个子要素,共106个指标构成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及大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了四个梯队的水平分布格局,上海、广东、浙江、深圳和北京为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但是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均衡。竞争力优势分布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广东、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市,基本上集中了大部分的优势要素。而另外一些较弱省份则集中了大部分的劣势要素。项卫星和周国梁(2010)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成长能力、政府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庄锴和王虹(2012)通过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测算分析,发现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强的省份是广东,较强竞争力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和上海,具有竞争力的省份有江苏、山东、福建和河南,剩下的其他省份均是弱竞争力。顾江和高莉莉(2012)从文化产业发展特性出发,构建了由7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文化产业比较具有竞争力。梁君和黄慧芳(2012)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出了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其GDP总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又并非完全一致,各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等结论。

2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李宜春(2006)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由5个一级评价指标,28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论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符,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2007)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模型。并据此测度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在全国排第4位,居前5强,在中部6个省中湖南排第2位。顾乃华和夏杰长(2007)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发现厦门、长沙、天津、武汉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曾咏梅(2009)建立了一套由优势、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中娱乐业竞争力最强,接下来依次是图书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和广告业。邹志勇(2010)基于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了量表开发,通过对山东省从事文化产业单位企业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得到了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量化指数为70.042,齐鲁文化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胡娟和钱峰(2012)构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对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发现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一些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卫强(2012)则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北京文化产业实力和市场收益竞争力最高,公共文化消费和人才研创竞争力次之,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三,文化产出竞争力最低。

六、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包括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四方面研究,其中以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为主。

(一)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

郭玉兰(2007)探讨了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认为山西各地可以考虑选择发展农村旅游模式、开发文化资源模式、开发传统工艺模式和创业发展模式。吴声怡和许慧宏(2007)认为福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发展模式为:将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置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以福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人类生存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统一为开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并向其他产业渗透及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韩美群(2009)分析了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认为主要呈现出四种发展模式,即资源优势模式、资本技术模式、整合集约模式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胡攀(2009)认为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典型的有政府主导模式、完全市场化产业运作模式和资源依托模式,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总体是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局限性,认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尽快地从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韩虹新(2011)则介绍了韩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认为韩国文化产业以私人兴办为主、政府积极主导的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的管理、生产、融资、人才培养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后现代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郭新茹和顾江(2009)论述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三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认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商业模式,强调“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基于资源优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强调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盈利;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强调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盈利。许莉和吴玥(2011)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商业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城市一增长极模式和联盟带动模式。其中。联盟带动模式又包括经济带带动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和中外合作模式。柏定国和陈鑫(2012)结合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七种: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链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模式、文化资本运作模式、跨媒体经营模式、平台运营模式和跨产业经营模式。田新玲(2012)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认为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农业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农家乐”模式和“农业观光”模式)、以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集聚园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魏鹏举(2010)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近80%融资是间接融资,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而以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以及风险(私募)融资等常见形式的直接融资目前规模偏小,在整体融资中的比例较少,未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方向。龙怒(2011)介绍了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包括公共资金投融资方式(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文化基金)和市场资金投融资方式(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社会捐赠)。认为云南可以借鉴美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来构建本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刘祥城和刘舒(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滞后,应努力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精髓的横向泛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为平台,以重组融资、自主融资、互助融资等方式并行的新型融资模式。范晓宏和安定明(2012)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一种多业互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具体是转变政府职能,多头并举,积极服务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基金为平台,整合社会资金,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结构。梁君和郑兴波(2012)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创新型抵押贷款模式、文化产业版权证券化模式和文化产业“权益拆分”模式,四个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增加第三方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双方信息交流等来完善。张彬和晏丹(2012)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信贷、私募股权投资和政府搭建公共投融资平台。并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与日本相比,得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产业内投资基金或投资联盟、充分动员产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投融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解决。

第6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起初,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共同创作的《启蒙的辩证法》的书中,其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传播媒介技术和商品化的推动,面向人民大众消费的一种文化生产。此后,此概念逐渐演变成了“文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研究。总而言之,文化产业就是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产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模式,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整体环境,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文化创新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必然是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只有发展创新,才能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高。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要加强创新,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精品力作迭出。

2.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科技创新能力低,制作水平低,模仿痕迹严重,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健全,发展缓慢。其次,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效仿,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语

第7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朝阳产业;文化消费;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3-04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4]孙安民.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N].北京日报,2006-02-08.

第8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师宗县 农村文化户 文化产业

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一、师宗县农村文化户发展现状

调查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师宗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体)队伍已发展到168支(含非经营性队伍),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分布在全县4镇4乡109个村委会(社区);组织演出共计16000余场次(含非经营性),年总创收3000余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5000至10000元。从年龄构成来看,师宗县农村文化户的年龄结构以16-30岁的年轻人为主,30-60岁中年人数量相对不多,且数量稳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在逐步增加;从类型来看,师宗县的农村文化户类型主要以民俗文化为主,比较单一;从节目构成看,传统节目较多,原创节目较少,如2011年师宗县农村文化户各类节目共计5000余个,但原创的仅有500个左右,仅占10%。

二、师宗县农村文化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薄弱,质量不高

与文化发达地区相比,师宗县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远未形成。在目前农村仍实行土地承包制条件下,村镇文化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许多自然村文化活动场地处于空白状态,农民普遍存在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一些村镇连看一场戏、一场电影的成本费用也无力承担。同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不多,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扶持不够,管理滞后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政府的资金扶持浮在面上的多,对自然村和农户给予的支持和投入还严重不足。二是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具体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机制,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还十分严重,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基本处于分散、自生自灭阶段。

(三)效益不高,作用有限

据相关资料统计,2009年至2011年,师宗县农村文化户的营业收入分别是600万元、1300万元和3000万元,仅占师宗县GDP的1-2%。2010年年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农村文化户仅有40户左右,仅占农村文化户总数的30%左右,低于曲靖市平均水平,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和影响力显然不足。

(四)类型单一,缺乏原创

从师宗县农村文化户开展的内容来看,主要以民俗文化为主,围绕本地群众的婚丧嫁娶进行开发的节目较多,而体现历史文化、民间工艺、生态旅游、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文化发展滞后。

(五)竞争无序,素质偏低

不少农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条件不具备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仍跃跃欲试,抢占农村文化市场,结果造成严重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服务质量和农村文化户的健康发展。演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其演技几乎是靠天赋吃饭,文化品位不高,难于形成高水平的文化精品,不利于师宗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推进师宗县农村文化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作为当地政府,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户的管理和引导,提供组织和政策保证。二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三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有两个重点:一是保障农村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二是保障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道具和服装到位。四要努力创造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环境,如在资金方面除政府加大投入外,动员、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一,提高农村文化户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可采取文化户交流学习、创作人员选拔培训、文化户户主业务培训、文化户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等形式,促使文化户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可设定文化户从业人员文化门槛,从源头上保障农村文化户的文化层次。第二,提高农村文化户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一是可以考虑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员中选拔苗子,进行艺术培养和辅导;二是与文化单位挂钩,以文化人指导文化户,以艺术家打造文化户,将文化资源进行对口配置。第三,提高农村文化户的综合素质。农户可与当地职业学校开展挂钩合作,定期进行辅导培训。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户应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准切入点,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四)整合资源,形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综合优势

第一,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营造产业优势。考虑在政府的指导下,把分散的文化产品、文化行业组合起来;把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品牌,形成一个整体,造成产业开发的优势。第二,重点扶持优势农村文化户。对现有文化户进行“联合体”管理,逐步去除低素质、低水平、低产出、低级文化的小文化户,以小而精的文化户作为补充,实现高低搭配,优化文化户队伍。第三,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对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各文化生产要素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统一规划,整体调配,整合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生产设备、文艺创作演出等资源,形成文化企业集团,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特色文化之路

第一,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品位。深入乡镇村户,寻找文化源头和潜力,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打造出精品特色文化产业。第二,针对当地本土特色,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将潜在的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同时注重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三,加强文化宣传,提升文化户知名度。通过媒体宣传报道等途径,扩大农村文化户的影响。

第9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产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向上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作用也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在区域竞争中的“纽带”作用愈加凸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也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目前,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对文化产业创新的要求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也逐步摆脱旧有体制的软束缚,使市场成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体。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产业的良好发展都需要市场进行良好的协调,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文化产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一、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稳步上升的阶段,但是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统计,2012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四百亿元,分别是2011年、2010年的1.40倍和1.90倍。从增加值看,2012年、2011年、2010年文化产业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分别为2.85%、2.22%、2.02%。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逐年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逐年增大。在东北三省中,与黑龙江省毗邻的吉林省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为4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61%;辽宁省这一数据则为3.72%。而在广东、浙江等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已超过5%。从总体规模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黑龙江省的文化消费已进入需求旺盛阶段,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黑龙江省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冰雪旅游产业最为著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并且冰雪文化活动丰富和繁荣了文化市场。而多数的党报机关都实现了经营业务与宣传业务的分离,文化事业机构的活力不断增强。同时,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哈尔滨市和大庆市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图书馆、艺术馆、科技馆、文化景区、文化站等初步形成并达到一定的收益规模。另外,伴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和休闲的要求不断增大,这都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园区

随着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不断深入实施,按照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等的内在发展需求,各地市纷纷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转企改制和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规划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公司的组建,目前先后组建了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等。其中,民营文化企业在借助政策和市场环境的经济态势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全省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中,民营项目与扶持项目总数的占比超过50%。而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文化政策

黑龙江省大力实施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产品交易活动,采取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产业战略。2009年印发的《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规划》,使未来黑龙江省文化的发展目标得以确定,并提出了“振兴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保护、挖掘,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影视书籍、出版发行、民间工艺品、动漫等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关乎人民福祉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和深度挖掘,努力打造能够体现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一流文化作品,构建全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产业格局。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

黑龙江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产业的竞争态势也日趋明显,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逐步放宽对国外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进入限制,使得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文化、传媒、影视业巨头携带巨额资本、品牌优势、完善渠道等开始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动漫画、电视剧、电影,电脑游戏等文化优势产品在黑龙江市场上已占有很大份额。

(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相对欠缺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黑龙江省挖掘“文化产业”的时间相对较短,理解程度也不够深入。从学界到政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趋势都没有一个清晰和明确的认知,因而无法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和城市功能完善中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理论上对文化产业的模糊认知也导致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从政府到企业的盲目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进程缓慢

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经济、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调整。在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以及成熟的市场经济没有形成之前,原有的文化体制机制严重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加之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以及市场运行复杂难测等因素,都使得文化产业的改革创新难度加大。此外,黑龙江省不属于全国文化试点省份,使得政府可以调控的空间有限,财政、金融、法规等措施不能得到相应地协调,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政策的滞后性。而在长期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更需要政策扶持与保障。

三、黑龙江文化产业创新的路径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市场需求为导向

1.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趋势。随着知识文化的迅猛发展,经济文化深度融合,地域不再是限制人们的主要因素,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畅通和频繁。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不断变化、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不同的发展趋向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指引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程度、水平都是重要的指标和参考。在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用核心价值和市场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2.加快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产业经济特性、内在机制采取相应政策,同时完善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确保文化产业改革创新顺利实施。目前,黑龙江省多个出版集团、文化公司对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人员管理等都做出重大的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更加专业化和集约化,其产出规模与经济效益也实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应当看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产业市场,众多企业并没有掌握主打品牌这一优势,缺乏充分的获利和生存发展能力。要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品牌作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利用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加快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文化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文化的经营性和公益性的二重性,以至于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冲突式发展的。黑龙江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两者兼顾,应以公益性为统领,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素养,发扬民族文化精神。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利用了市场这一元素来发展文化产业,而文化的公益性又要求人们在文化的发展中注重其社会效益。当然,在此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发挥各产业的比较优势,使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充实丰富文化市场的产品,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地位,使得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努力保护、挖掘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开发和创新文化产品

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是发展文化产业化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对现有文化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对文化进行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应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市场化运作,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如工艺文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唐渤海文化、宋金文化、流民文化等,使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变成市场化的经济资源。这不仅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而且对盘活地方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强化网络文化监管,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被誉为第四大媒介的网络文化体系,正在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网络文化和媒体舆论的监管和控制旨在架构一个安全、有序、合理的网络和媒体秩序,争取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黑龙江省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及时、全面、可行地调整自己的文化产业策略,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在国际上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竞争力,进而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品牌的发展,在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中,要充分挖掘和反映龙江的地域文明,历史文化特色,民族风情,打造龙江艺术品牌,构筑独特的龙江艺术特色,创造龙江艺术流派,进而积极推动龙江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推出真正代表黑龙江省高水平的优秀文化成果。

(五)加快城乡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全省文化资源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农村文化发展更是重中之重。黑龙江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而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张,发展农村、服务农村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城市提供新的市场,新的经济资源,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的同时又扩大了市场规模,进而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目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投资渠道还较为单一,为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必须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多方吸纳社会资本,逐步建立成熟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要对企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进而达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避免形成恶性竞争等效率损失情况。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扶植一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文化企业,通过政策辅助、资金扶植、金融支持等途径,盘活企业活力。同时,文化企业要通过合资、联营、股份参与等方式运营,逐渐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与合作互补,发挥其关联效应和规模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