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木工程造价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

第1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过程中,增加了抗震设计,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为了保证这些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应做好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挡项目[3]。深基坑支挡技术,是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针对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的地质条件,如果施工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图纸疏松,坑壁的密度不高,需要选用灌注桩体系和预应力锚杆,提高施工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文图层,施工人员要选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土木工程施工中,许多临时支挡的加固桩或地下支撑墙或永久性的支挡桩或支挡柱可以实施支挡与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方案。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保证一体化的承重和支挡系统,能够满足支挡的各项需求,并在承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施工的速度,节约的施工资源,增加了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土木工程的支挡技术创新,需要保证旋挖灌注桩的成矿质量,在管控关注桩施工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避免施工出现,不利的影响因素。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在土木工程中,应遵守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质量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在城市化的不断推动中,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难度也有所加大,并逐渐呈现出科技化、自动化与生态化的新发展趋势。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为了促使土木工程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人员要关注工程的造价,这是控制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4]。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对技术进行创新,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实施效果。工程造价需要满足工程的生产需要,利用多种自动化和机械化手段,减少机械费用和人力费用。土木工程将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从而提高土建施工的效果。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自动化趋势。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自动化是工程的整体发展趋势,促进工程的整体进步。在建筑行业不断完善中,土木工程也实现了从传统施工技术到自动施工技术的改革,例如针对标准化的技术,对施工方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手段后流水线或是互换型。通过这个方法,更好的进行施工生产,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为先进设备的引进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自动化施工。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重视自然环境,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土木工程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便利[5]。同时,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在实施土木工程中,要保证施工技术符合生态化趋势。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未来长时间内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施工人员应在施工中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避免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施工要污染性比较低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促使环境、建筑和自然和谐共存。

3结束语

第2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优化流程;土木工程;项目价值链;管理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建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给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然而,在巨大的机遇面前,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业务流程与施工项目管理,企业就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会破产。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开创新的管理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价值链管理。

1 优化业务流程

流程优化就是一项通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但是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之中,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即称为流程的优化。业务流程的优化不仅仅指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这些事。因此建筑企业为了解决以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就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从本质上反思业务流程,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便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1.1 业务流程优化过程

优化业务流程首先必须对现状就行调研,深入了解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的战略目标、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建筑企业内部现存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并把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就是管理诊断,建筑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内部各级干部对调研报告的内容进行商议与修订,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把商议的内容形成诊断报告提交到建筑企业。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1.2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目前为止,建筑企业业务流程优化主要有两种方法,那就是全新设计法与系统改造法。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要取决于建筑企业自身的具体状况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全新设计法就是根据建筑企业想要取得的结果出发,抛弃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对企业所面临的内部以及外部的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重新开始设计新的业务流程。一般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时,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这种全新设计法的流程优化方法。而系统改造法非但不需要抛弃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更要以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从而达到重新设计的目的。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因此现在的建筑企业必须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法。

2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价值链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价值链为一系列由各种纽带链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创造工程项目价值的活动的集合,包括每一项创造直接或间接价值的活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是组织的基础,通过加强对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管理,找出创造价值的环节后对其加以整合,最终带来价值的增值。而土木工程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物质、人员和信息的流动,因此项目的价值链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动,其他环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但价值链的最终目标是不变的:追求项目价值最大化。这就为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各环节中项目价值链的管理提供了可能。

2.1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规划阶段的价值链管理

项目规划阶段是整个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寿命期的起始阶段和项目价值链的上游阶段,整个施工项目的价值目标就是在这个时期规划和制定的,制定的目标是否合理,实现的难易程度都会对整个项目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定义项目的价值体系,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更深层次的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实施途径,确保下游项目价值链的合理与顺畅。

2.2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形成阶段的价值链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形成阶段位于企业项目价值链的中游,它是整个项目资金、人员、材料流动最频繁的时期,同时也是企业项目增值潜力最大和效果最明显的阶段。因此,建筑企业在确定好项目后,按照规划阶段的目标实施建设,合理组织施工,在保证所规定的使用功能的和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促进质量、成本、进度三大目标的实现。

2.3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实现阶段的价值链管理

土木工程项目的目标价值大部分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它处于项目价值链的中下游,是项目价值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应该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监控、反馈、维护等增值行为,延续土木施工项目的目标价值和使用寿命。

2.4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消失阶段的价值链管理

这个阶段是项目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意味着现有的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下一项目的开始,企业应该通过对现有的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项目提供一些依据。

3 结束语

我国的土木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降低。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建筑企业应该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价值链管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建筑业市场的时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继德.建筑项目的价值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夏颖.价值链理论初探[J].理论观察,2006(4):15-16

[3]邓少俊.工程项目的价值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管理,2005(8)

[4]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佘健俊.大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作者简介

第3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经过我国几十年的对外开放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社会经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推进了我国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改革与完善。据调查资料显示,每天都会有上万的土木工程正在施工建设,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使建筑结构技术设计朝向多样化发展.

一、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性

建筑结构技术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建筑设计理念,大致可以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抗震几个部分,主要内容是分析建筑结构的组成以及建筑结构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力。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木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不仅数量激增,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难度也相应的增加,对于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标准。[1]

对于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的使用效果来说,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基础设计设计方法不对不仅会对建筑的施工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会是建筑物存在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缺乏科学合理性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可能会因为建筑的承载能力有限而出现局部沉降、墙体裂缝以及建筑物倾斜等工程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质量能够帮助施工单位缩短建设周期,也可以让企业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建筑项目占用资金的压力。

二、目前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

1、承载柱截面高度的设计问题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承载柱。虽然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人员都了解承载柱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承载柱截面高度较小的问题,虽然承载柱截面体积较小能够方便设计者进行受力分析,但是却有可能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弯曲形变,严重的会出现开裂,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2、连续梁、悬挑梁的设计问题

连续梁一般只会在建筑阳台边梁的时候用到,这也是大多数设计师将连续梁的设计与一般单梁设计混为一体的原因。连续梁的施工设计者大都忽视了其承重能力小的特点,将连续梁设计成普遍的支撑梁,使得梁在支座处上部的钢筋配量减少,进而梁在受到外界温度变化产生伸缩的时候,底座周围的梁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整体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受到影响。对于悬挑梁的设计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部分是对挠度的验算,梁挠度的大小取决于梁高和梁截面受压区的应力。长时间梁挠度的增大,会对梁板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梁板出现开裂,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会受到影响。另外,悬挑梁对于竖向地震的力量感受非常敏感,悬挑梁的高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梁截面相应的受压区高度就会减小,梁自身的延伸性也会降低,对于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巨大力量来说,其承载能力会很快丧失。

3、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选择问题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建筑当地的地理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在是定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详尽的调查分析。对于地形地质环境的勘察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分析岩石的力学性质、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地下水位等众多因素,导致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岩石分裂、地下水上升等问题,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也给整体建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地区来说,当地建筑施工现场的浅土层不能满足建筑物石施工对于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要求,但是设计者们忽视了对于岩石以及地基承载能力的测试,没有进行有效地加固措施,在之后的建筑施工中对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2]

三、完善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件数规模、建筑数量以及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有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程,也威胁到了建筑物的使用质量。下面就如何完善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提出几点意见。

1、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重视程度

受到过去传统经济运行与发展模式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建筑设计者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认为设计工作只是与建筑物的外观、建筑材料相关,并没有认识到不合理、不科学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所带来的的严重危害。建筑设计企业必须要加强让设计师认识到基础设计重要性,了解不恰当的基础设计方式有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以及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建筑设计者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基础设计理念,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执行。

2、树立整体观念,做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工作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做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工作要求设计者必须要树立整体观念,从建筑施工的全局入手,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检测分析,最终制定最佳基础设计方案,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首先要对施工场地的地理地质条件以及岩石的承重能力进行测试,充分考虑到建筑地基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注意悬挑梁和连续梁的设计方案,借助于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相关知识,保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梁能够正常的发挥其拥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基础设计中也可以适当的吸收先进的施工工艺、设计理念或者建筑原材料等元素,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钢混架构使用较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钢混架构的使用带来了建筑工艺的改进,但是其对基础承载的能力和质量提出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如果承载能力较小,基础结构很有可能会出现下沉。[3]

总体来说,我国市场化、城镇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设计之中仍然存在有一些问题,影响着整体建筑质量和使用效果。完善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需要设计者加强安全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树立整体观念,才能真正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2]李稳山.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3]余方舟.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

第4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经历着空前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建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象山分校(以下简称“象山电大”)作为象山唯一的高等教育学校,立足象山本地,培养了许多建筑类人才,目前设有建筑施工与管理(专)、工程造价与管理(专)、土木工程(本)三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本)为宁波电大系统独有的专业,已毕业8届240名学员,在校学生近400人,招生形势良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性,该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和手段。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计16学分,由中央电大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不得免考。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是学员接触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理论教学的质量管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由于环节的多样性及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较大:一是开放教育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无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目标监控有困难;二是由于实践教学变数多,教学过程随意性大,对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尚未形成规范的检查程序,加之地方电大学员大多来自工程一线,工作流动性很大,集中组织实践教学到课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三是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信息反馈机制,也导致了其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象山电大在宁波电大及象山县教育局、建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尝试对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地方电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探索

(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在于师资。开放教育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素养。从象山电大学校层面来讲,一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作为教学主力军;二要有相应的培训计划、激励机制及考评措施,鼓励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在职教师去高校进修,同时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组织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与高校建筑专业教师签订长期聘用合同,形成稳定强大的教学后备军;四是积极与企业合作,在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尤其是具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比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等,参与实践教学,创建“校企合作”,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各种实践环节教学。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还需要一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比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就需相应的实训和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多年来,象山电大一直十分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学校与当地职高共享县教育园区内建筑类专业教学与实训基地,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建筑施工员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添置了一批有关建筑材料、建筑测绘等演示教具。同时,学校还与当地20多家建筑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地保证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远程协助技术的实验教学手段已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手把手”的实验教学。在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可尝试采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体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也使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好的避开工学矛盾。比如,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教学环节,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但实习时间有限,学员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接触到各个施工环节,更无法学到高新技术。为了让学员学到先进的施工管理知识,学校收集典型工程资料和相关视频,通过网络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每年招生时学校优先录取建筑类大专毕业生或在建筑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学员。据统计,该专业95%以上的学员是建筑类大专毕业生或来自建筑类企事业单位,85%以上学员拥有一定的建筑基础,不少人表示自己正在准备考取建造师、施工员、质检员等五大员证书,希望电大的学习对他们提供帮助,这些有助于提高学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使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土木工程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的选题和实施,要求来自实际施工现场案例,要求“真题假做”,并提倡“真题真做”。比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员在校期间进行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要求学员将大学所学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到毕业设计(论文)中去,其目的是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首先在选题上,指导老师应考虑与工程案例的结合,如设置《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分析处理》、《公路桥梁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后压浆技术在地基施工中的应用》等题目。其次,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求“真题假做”,并提倡“真题真做”,即希望学员结合工作中的工程案例,在查阅前人理论、相关规范资料等基础上,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论分析,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问题。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方便学员、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是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据地方电大土木工程专业学员多数来自工程一线的实际情况,使学员结合工作过程完成实践教学成为可能,同时也将很好地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比如,针对学员不同的工作环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实施教学:一是依托学员工作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学校与学员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专业基础、工作性质及承担的具体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聘请学员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保证了教学指导及时有效。而生产实习环节,主要依托学校的专业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骨干来完成。由于学员边工作、边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得到很好结合,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同时因为实践过程不影响工作,也得到学员工作单位的充分支持。这时,教学地点不局限于学校教室,而是在工程一线。二是采用相对集中,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课程中,指导老师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设监理五大类,用相对集中的时间,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情况。最后学员提交设计内容,并写明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为确保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此,学校建立了由教学主管部门为主体、以相关指导教师为个体的教学督导小组,并制定了《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课程设计实施细则》、《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生产实习实施细则》、《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等实践教学文件,明确规定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学校严格的工作制度、明确的工作程序,对规范师生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认真进行事前培训,帮助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践环节教学的要求,使指导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和督促分阶段任务的进展情况,以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最后,建立和完善实践环节教学和生产实际之间的反馈制度,为此学校组织调研队伍定期调查研究工程实际中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力求保证实施目标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在土木工程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学校尝试推行“双证”实践教学评价,在毕业时,学员既拿到毕业证,又拿到建筑五大员或建造师证书。如县建管局与象山电大举办过多届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双证班”,在对学员进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育的同时,由建管局和学校联合对学员开展施工员、质检员等五大员考证培训。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培训,学员既深入理解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又掌握了施工管理、质检管理等现场管理岗位的各种实务知识,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本文来自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第5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意义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为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新理念、 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推动着土建工程的技术发展又达到了新的高度,我国企业对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所存在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加强对土建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加强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迫在眉睫。

一、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国内企业竞争,外资企业的进入必将使市场竞争更趋残酷,行业的常规利润将更加缩小,建筑施工企业己处于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因此,工程项目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源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项目管理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经济表现

建筑施工企业要增强市场份额,并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则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是实现份额和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途径。是企业竞争力的经济表现,它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命脉,体现了企业的赢利水平和能力。

2、项目管理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内在源泉

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组织,其全部管理行为的本质就是运用项目管理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来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使之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

3、项目管理是动态反映项目一切活动的最终水准

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反映出来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表现为它能否用最低的成本去制造出业主满意的、符合合同要求的建筑产品。项目管理的水平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水平上。

4、项目管理是确立经济责任机制,实现有效监控的手段

项目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企业必然要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绩效评价。然而由于项目成本代表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成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的标尺和重点。

二、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措施

1、土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控制。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促进优化设计,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控制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

(1)决策阶段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可能细致,尽可能全面。

(2)设计阶段

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3)工程招标阶段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严格按《招投标法》操作,规范招投标行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合理确定标底,做好工程承包合同的签署工作,尽量少指定分包项目,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减少费用变更。

(4)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a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是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

b生产要素的控制。一是要加强对人工费的管理;二是对材料费的控制。

(5)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a对建设成本的控制。重点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防止不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的计划外费用挤入建设成本。

b对工程决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

c严格审查工程预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如:多算工程量,高套单价,重复计算取费。

2、 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产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重要性获效益。要抓好施工项目现场的管理首先应进行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其次是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第三是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最后是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立人员。

3、土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融合到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土建工程中的合同确定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和质量等相关目标,并对合同双方责、权、利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合同管理贯穿于土建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开发、设计、监理(咨询)、施工等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整个土建项目的实施起着控制和保证的作用。在当今的形势下,如果土建项目缺乏合同意识可能会造成项目整体目标不明确,如果土建项目缺乏合同管理就难以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更不用说项目的目标的实现。在现代土建工程中,一定要安排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和部门,而且参与建筑

工程项目管理的其他各种人员和部门都必须精通合同,熟悉合同管理和索赔工作。

4、项目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体系, 责任到人。从施工班组到项目部再到总承包方都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跟班检查、监控,确保从管理层面上不留死角, 不留漏洞。项目部从开工之初就建立一套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生产生活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有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就能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 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根本上避免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者的安全责任心, 使安全管理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体系网络, 做到责任明确,监控有力, 齐抓共管, 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5 、土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土建项目进度管理的实施实际上就是进度目标的过程控制。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用施工任务书把计划任务落实到班组。施工任务书是几十年来我国坚持使用的有效班组管理工具。是管理层向作业人员下达任务的好形式,可用来进行作业控制和核算。特别有利于进度控制,故应该坚持

使用。

(2) 加强分包进度控制的措施如下:由分包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将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纳入项目进度控制范畴。

(3) 施工进度计划检查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实际完成和累计完成工程量。实际参加施工的人数、机械数及生产效率,窝工人数、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及进度管理情况,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

(4) 进度拖延的原因分析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5) 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如计划部门与实施者之间,总、分包商之间,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缺少沟通,导致许多工作脱节。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宿利平.项目成本管理的实务[J]. 市政技术. 2009(S1)

第6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进展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性能混凝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上世纪末,全世界著名的建筑企业―法国布伊格(Bouygues)公司率先研制开发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trete,RPC),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建筑、土木、航空等很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后,活性粉末混凝土引起了国外工程界强烈的反响,并最终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

一、RPC的骨料品种及研制原理

在一般情况下,RPC是由、水泥、石英粉、硅灰、石英细砂组成,也可外加高效减水剂等调和成分。此外,为了提高RPC的韧性和延性有时也可加入少量的钢纤维;然后,在经过加压加热和养护成型后,RPC即会凝结硬化形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研制RPC时,我们应尽量选用颗粒粒径变化范围较小的骨料,如石英砂可采用粒径在100~400μm范围之内,而其平均粒径为200μm左右;水泥粒径可选为60~90μm之间;硅灰的平均粒径的取值范围可为0.15~0.3μm,详见表1中。

表1 RPC组成成分的粒径均值范围

RPC组成成分 粒径均值范围(μm)

石英砂 100~400

水泥 60~90

硅灰 0.15~0.3

石英粉 10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在新拌混凝土凝结之前以及凝结期间,适当给材料施加压力,从而可以提高FRC材料的强度以及密实度,充分保证材料的品种,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文献[2]针对于RPC和HS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发现RPC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HSC材料。

表2 RPC与HSC的基本力学性能对比

材料类别 RPC 200 RPC 800 HSC

抗压强度/MPa 170~230 500~800 60~100

抗折强度/ MPa 30~60 45~140 6~10

弹性模量/GPa 50~60 65~75 30~40

二、国内外RPC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当前,欧美等国家对RPC 配制技术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成熟,几十年来有不少学者对RPC的材料配合比、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PC 具有非常好的密实度,它的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相应级别的普通混凝土材料。如今国外有很多RPC应用的工程实例,法国BOUYGUES公司研发的RPC制品生产项目产品主要有:大型压力管道、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放射性核废料储存器等。

1994年,加拿大学者对RPC 配合比进行了改进研究分析,并进行了工业化的试验,最终研制的成果为无纤维RPC钢管混凝土,并将其用于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的一座70 米跨的钢筋混凝土桥,即Sherbrooke步行桥。该桥采用了RPC 钢管混凝土桁架、无、桥面板和纤维RPC钢筋混凝土梁以及加劲肋等构件,并取得了重大成功。优于该工程使用了RPC材料,其自重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同时其承载力和耐久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3]。

在我国,与欧美国家存在不同之处,研究人员考虑到我国现有的技术及相关方面工程实践经验,建议用水泥-粉煤灰-硅粉三组分胶凝材料系统对RPC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分析。文献[4]针对于RPC 的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主要分析验证了水胶比、粉煤灰和硅粉等基本的因素对RPC 强度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针对材料的养护条件、凝结时间对RPC强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掺入了粉煤灰,较低水胶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成型时的密实度和工作效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可取得与国外的水泥-硅粉两组分胶凝材料几乎相当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文献[5]针对I RPC 系列进行了优化配合比试验研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配合比方案,列于表3中。

表3 RPC的优化配合比

水胶比 水泥 硅灰 石英粉 石英砂1 石英砂1 减水剂/% 水

0.23 1 0.3 0.32 0.65 0.65 3 0.325

当前,我国很多科研单位也为RPC在国内的工程应用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和优异的成绩。

三、RPC的发展趋势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说,RPC 的工程应用领域主要表现在:

1)预应力建筑结构方面。目前由于建筑结构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RPC 的超高强度与高韧性,生产出具有优越性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那么就可大幅度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最大缺点是自重大。采用RPC材料的钢管混凝土可解决这一难题,这将大幅度减小建筑结构的截面尺寸以及自重,因此RPC 钢管混凝土构件可作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3)RPC具有非常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可与建筑模板保持良好的平整度,且其材料成分也不会向外泄露,那么利用这一优势,它完全可作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建筑装饰材料。

四、展望

综上所述,R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它具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本文较为全面地对RPC及其研究状况、工程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可以发现:RPC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价值和非常广阔的经济市场。虽然RPC的研究与应用的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在不久的将来,RPC一定会在建筑材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有可能致使土木工程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建筑结构向高强高韧性、良好耐久性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彬, 鞠 杨, 叶光莉,等.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2008,38(6): 74-78.

第7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技术;概况;应用

前言:基坑的深度和面积是基坑工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部分,本文从深度出发,通过天津地区的一个实例,介绍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支撑方式、信息化施工等方面,研究了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概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1深基坑施工技术概况

深基坑工程比较复杂,一般意义上来说,基坑工程是自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顾名思义,深基坑工程就是在基坑工程的基础上将地下空间挖得更深。深基坑的四周设置的是垂直的挡土结构。基坑四周一般为垂直的挡土结构,挡土结构的组成材料是钢、土、木等,通常被设计为具有一定穿插深度的藏于开挖面地基下的板墙结构。这种板墙的设置方式也很多,可以设置为单撑式的,也可以设置为多撑式的,还可以设置成悬臂式。前面两种方式可以统称为支撑式,这种方式对土的状况没有太多要求,而且会使坑内的空间变大,使得施工更加便利,但是在连续作业时,支撑式的构件会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悬臂式就不会产生影响,但采用这种方式时坑内空间会变小,施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总之,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要更具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与否。

土方开挖和基坑围护结构组成了完整的基坑工程,由于深基坑工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因而,要求这两部分很好地配合在一起,发挥整体协作的效果,所以,这两部分内容在深基坑工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土方开挖作为传统的土木工程中极为常用的方式,在此无需赘述。而基坑围护结构作为一个临时的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值得我们注意。

2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2.1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深基坑工程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比较强,不同的地区因其土质等各方面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会对深基坑工程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改变支护结构等。如果某个地区的土层沉积较厚,且土质较软,同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时,一般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就需要采取钻孔灌注桩护坡加深层搅拌桩止水模式的支护结构。因为这个支护结构中所采用的灌注桩的直径比较大,且为摩擦型桩,所以,必须使用转盘式的钻机以提供大扭矩。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某个地区的土质较好,土层沉积不是太厚,且水位较低时,其可以选择的支护结构的类型就比较多,除了灌注桩外,还有灌注桩加锚杆、灌注桩加土钉墙等,此外,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只使用深层搅拌桩。当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最科学、安全、高效且经济的支护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深基坑工程的地域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2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举例

天津有一个大型广场,这个广场还设有2层地下室,土质属于沉积土,且地下水位比较高,在地下还有一个水砂层,该水砂层下面是强化风层,中间是风化层,最上面是回填层,这种结构会经常导致流砂现象的出现,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施工团队采用了钻孔灌注桩,但在一段时间后,发现钻孔灌注桩因为其钢筋混凝土不易清理的原因而出现地下污染严重的情况。

3深基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深基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深基坑工程中一定要开挖支护体系,在前期工程中,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他维护者基坑的稳定,如果支护失去稳定性后,将会对周围的建筑和人员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但是,开挖支护体系所需的资金非常多。而且,这类支护在大多数只是临时性的建筑,当深基坑工程的基础施工完毕后,它们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其次,目前深基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杆系有限单元法只能计算出挡±墙的侧向位移与沉降,但却忽视了土体的重要性,只是把它当做外力来进行考量,因而无法计算出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土体的变形,对于周边地表变形的控制能力严重不足。

3.1.1成本问题。

一方面由于受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制约,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了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造成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到处都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投标费用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的管理存在着定额核算部健全,材料和工资价格波动性大,政策上不配套,缺乏科学统筹机制。缺乏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依据,落后的控制成本手段。而且没有工程的索赔意识,不注重索赔证据,而且,现今都是甲方市场,极大的索赔难度等。

3.1.2质量问题。

一方面工程建设程序被违反,工程招标投标不按规矩进行,造成了无证设计,承包超标,违章施工等,必然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事故。资料不足和勘测不准确的工程地质,处理方案质量不高等,造成地基变形或承载能力不够,工程质量事故很容易发生。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结构不当,简图计算不准确,计算出现错误等。选择材料部按照设计的标准,或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事故。设计单位未允许,随意改变设计,结构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另一方面是政府监督问题,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质量的检测,可是在把关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开始的时候是由政府有关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把关的,但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动,官员只能做出改变,实行竣工验收是由业主负责,工程质量方面开发业主占了主动地位,一些政府的监督部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同时,质量的监督也过于松懈,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3.1.3安全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紧张的经费来源,比较不实的处罚依据,监督机构没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缺乏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编制。还有某些地方存在特殊的保护,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放纵个体投资投资项目、旧村改造、工业园区、招商项目等违规违法现象,这样的建造工程难以进行安全监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体系不健全,形同虚设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名存实亡的安全生产机构,工作难以开展。

3.1.4环境问题。

房屋的新建、改建、扩建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粉尘、噪声、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的污染等。粉尘污染是施工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装卸中各种材料会让周围粉尘四起: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噪音混杂在一起,可以高达100多分贝,所以最严重的就是噪声污染:另外还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渣土、生活垃圾、建筑材料等固体废物。如果管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和大气,由于这些问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3.1.5人员管理问题。

我国在建筑行业中,人力等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建筑人员素质差,且较为普通。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来说,很难符合标准。人员的领悟能力、执行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管理单位应对其进行管理和教育。使整体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工作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

3.2深基坑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优化施工过程,处理好经济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寻找支护结构更多的利用价值,优化资源的配置。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应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对土体和支护结构以及接触面进行计算分析,编写优化设计程序,开发出能够为广大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所接受的软件。同时,在考虑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同时,注意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不能超过规定值。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深基坑开挖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和改进。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保证开挖基坑的经济与安全,还需考虑各类网线的通畅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因而,在深基坑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技术和测试技术,在考虑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变形控制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墨.论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发展趋势[J].施工技术,2012(8).

第8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建设任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3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因此,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

二、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要求

工程管理招收学生多数是到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做现场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和施工预算;还有去咨询公司做造价和工程招标;少数到开发公司项目部做房地产策划、工程管理或造价管理,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都有可能成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无论是哪个岗位的工作,都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有管理、经济、法律知识等,还要有较强能力。用人单位的招聘目标正趋于理性化,且日益转移到对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视上。因为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大学里老师没有教过的、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所以,一个人善于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2]。

三、工程管理本科毕业生存在的不足

建筑市场的火爆与管理人才的缺口形势并未带来应有的就业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姻缘难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重技术轻管理、重专业轻人文

工程管理专业包涵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专业平台。在这四个专业平台课程学习中,存在重技术课学习轻管理课学习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是技术背景下的管理,技术课学习与管理课学习应该不分轻重,甚至更要侧重管理。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管理知识不能突出的话,就会导致有的施工企业不认可工程管理专业,更愿意接受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施工管理。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弊端。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管理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内容较少,而且很多是选修课,过多地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专业对口,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纯”技术专业性人才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极不相适应,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

2.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现代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上的滞后,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知识单一,而且能力培养不足。其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事情的观察、分析、决策及问题的处理不尽人意,特别是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分析、判别并决策方案时,往往缺乏多方案决策思路和多方案优化抉择的能力,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有机地整合。生硬的书本知识、过窄的专业面,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3.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动手能力差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师与社会、学校与市场脱节的倾向。工程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各自独立,很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安排在假期,而且基本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校的出发点是提前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但是这种开放式教学实践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在这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走过场,学生难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团队式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训练,难以积累专业实践经验,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4.协调沟通能力差

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协调,协调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办法,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始终。它是一门社会学问,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这在课堂上是很难学到的。大学期间有的学生还没有走出高中时代的青涩和内向,很少和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这样生活习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致不能胜任工程管理的工作任务。

四、工程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对策建议

工程管理是一个新兴专业,是一个兼备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一个横跨管理和工程两大行业的学科。面对市场需求,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要在学好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心里充满着强烈的建筑行业意识,同时在学工程技术知识的时候又要联系管理学理论,学习目标就是把自己培养成站在技术、管理、法律、经济等四大平台上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1.加强课外阅读拓展理论知识能力

坚持培养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学习和积累;也绝非一劳永逸,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劳动。只要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并且不断努力、辛苦耕耘,才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顺利就业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利用充足的大学时间,把课堂的知识学好,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要多参加学校主办的各种学术讲座,要把它作为及时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的途径,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利用好学校搭设的平台培养综合素质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上手快”,要求毕业生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合理与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学校的相关部门会为学生搭建社团活动平台,举办:“模拟市场”、“讨论会”、“模拟谈判”、“方案评比”“、社会案件”等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工程与环境、项目目标因素之间、各管理职能之间、各参与单位之间的高效协调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这类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协作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综合素质,防止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

3.把工学交替及各类课程设计落到实处

对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管理”一词的含义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科学性强调的是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管理艺术性则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工学交替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要求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教育,利用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搞好校外实践活动,利用自己的优势服务于社会。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专业老师要提出重点学习的内容。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讲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讲解房地产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的体会,让学生有一个“问题—实践—认识—修改—展示”的循环认识过程。学生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年暑假的工学交替和每一次的课程设计。

第9篇: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锈蚀;结构检测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易于浇筑成型、刚度大、工程造价低、后期维护费用少,使之成为土木工程中的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 ]。但是长期以来“重强度轻耐久”的设计思想一直在结构设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耐久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耐久性主要包括钢筋锈蚀、化学侵蚀、冻融损伤、碱-骨料反应等多个方面,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被列为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因素。锈蚀钢筋结构构件主要存在承载力降低、结构刚度的退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而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加固改造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所以,在对钢筋锈蚀的大量研究领域中,采用何种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获得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抗弯承载力、刚度退化、疲劳性能等指标的研究是目前急切关注的话题。

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微观机理的研究是认识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前提,是人为通过试验获得锈蚀构件的前提,也是研究混凝土损伤评估方法的基础。

钢筋的锈蚀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

根据供氧情况不同,最终产物也不同。钢筋表面形成的结构疏松的氧化产物层便是这些产物混合在一起堆积在阳极区的钢筋表面的结果。研究表明,所有的铁原子氧化产物的体积与原体积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图1.1所示[2]:

2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由于钢筋的锈蚀产物相比原体积而言占据着更大的体积,从而对包围在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产生径向膨胀力,当径向膨胀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引起混凝土开裂。从而导致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作用的减弱,加剧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的退化,最终降低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3]。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认为导致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钢筋锈蚀引起的钢筋力学性能退化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

试验[4][5][6]研究表明,对于均匀锈蚀的钢筋混凝土梁,当钢筋锈蚀率较小时,可以认为梁的抗弯性能受影响比较小;随着锈蚀率的增大,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出现大幅度降低,导致在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不能有效地传递力,这样钢筋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梁的受弯性能便受到影响。特别地,当锈蚀程度较严重时,梁的破坏模式可能会由受弯破坏转变为脆性的锚固破坏或锈蚀钢筋拉断。考虑钢筋锈蚀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中,除钢筋锈蚀程度外,在相同的锈蚀程度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形式等也对其退化有一定的影响。

结合对锈蚀混凝土梁结构性能的分析可知,一般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引起锈蚀梁刚度退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钢筋截面面积的减小、构件有效承载面积的削弱以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退化。对于前三个方面对刚度的影响一般容易理解,第四个方面通常是按现行规范通过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来反映的。钢筋发生锈蚀后,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退化,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从而导致钢筋与混凝土间的协同工作性能降低,裂缝间的钢筋应变趋于均匀,使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增大,从而使锈蚀梁的刚度降低。所以在对锈蚀梁的刚度进行分析时,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退化因素必须考虑进去,而且其退化规律是建立锈蚀梁刚度退化的关键。

3 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结构的损伤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局部法和整体法[7]。局部法是指依靠无损检测技术(NED)对特定构件进行精确的检测、查找,描绘缺陷的部位,主要包括:目测、X射线、超声波、光干涉技术、电磁学检测和声发射等检测方法。其中目测法作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存在的不足是主观因素影响大,而且对构件内部损伤肉眼没法看见,这样便不足以正确识别出结构损伤的存在及其程度。而X射线、超声波等非破损检测方法作为损伤识别中较常使用的无损检测法,存在的不足是工作量大、适用范围有限、有时难以测试结构的特殊部位、不能实现在线监测、不能实现整体损伤检测等。

整体法试图评价结构整体的状态,可以间断或连续评价结构的健康,确定损伤存在的可疑区域。目前,基于结构测试的损伤识别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通过结构测试获得的数据与模型分析获得的结构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保证理论值与相应的试验值在最大程度上吻合,从而得到结构刚度等参数变化的信息,实现结构的损伤判别与定位定量分析。按测试方式分为基于静力测试的损伤识别法、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法以及基于静动力综合特性的损伤识别法。

3.1基于静力测试的损伤识别方法

结构的静力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等优点。测试技术相对较成熟,在结构损伤诊断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Sanayei et al.和Saletnik[8][9]等均对静力识别的应用前景抱乐观态度,在静力算法计算和测试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Banan et al.[10]用完备与不完备的静力位移测试数据估计单元的刚度,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参数分组方案并解决了测试数据稀少下的识别问题。蔡晶[11]等运用静态结构识别方法,提出了服役结构损伤探测及状态评估的概率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运用静力识别方法,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同时,静力识别的存在一些不足:对试验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在实际结构中加载困难、实时性较差等缺陷正在得到不断的改善。

3.2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

基于动力测试的损伤检测方法是基于结构的刚度、质量以及材料物理参数的对应关系上的。属于整体检测技术,通过动力测试具有可以获得结构的全面信息、能检测到无法到达位置的损伤、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较少受人为因素影响,还可以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以对结构的安全储备和退化的途径做出系统的评估,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结构损伤整体检测方法。对结构损伤敏感参数的选择是保证结构损伤诊断准确可靠的前提,常用的敏感参数主要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振型曲率、应变模态、功率谱、频响函数、模态保证准则(MAC)和坐标模态保证准则(COMAC)等。

其中,基于固有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是:结构物理参数与振动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同时,从经济角度出发,频率指标是最简单、最经济、最实用、最易获得的模态参数,与其它的模态参数相比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并且是当前技术测得最准的结构动力特征。另外,频率的整体辨识特性使测量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因此,频率常被选来作为结构损伤的敏感特征参数进行损伤识别[12]。

Salawu[13]评述了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固有频率的变化作为结构损伤诊断依据的结构评估方法,对损伤和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基于固有频率的损伤识别方法对结构的常规评估是有用的。李大伟在文献[14]中提到结构频率具有容易测量且测量数据较准确的优势。文龙[15]等在文献中的研究表明:结构损伤前后固有频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大固有频率衰减加剧,固有频率的衰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构的损伤性状。

3.3 基于静动力综合特性的损伤

采用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中,振动测量值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结果精度受到限制,而结构静力测试由于测试技术的成熟性,其结果的测量精度一般能够得到保证。因此,一些研究者着力于在损伤识别中将静、动力测试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两者的优点统一起来。文献[16]中利用静、动力两类测量数据,对随机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存在模型误差和测量噪声影响的结构损伤识别问题。同济大学的范立础和张启伟[17]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振动与静力测量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表明利用静动力测试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与仅用振动测量值来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相比而言更加可靠。

4 结论

本文在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锈蚀机理、受力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阐述静力测试、动力测试和静动力测试不同测试方法在损伤检测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为结构在进行损伤检测、评估前提供有效的参考性。

参考文献

[1] 吴瑾.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检测与评估[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洪定海,吴中伟,姚明初等.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与保护.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63-64.

[3] 杨明.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袁迎曙,贾福萍,蔡跃.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3):47-52,96.

[5] 王军强. 大气环境下锈蚀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25-27.

[6] Abul K A, Ahmad S, Syed A. A., Residual strength of corrosion-damag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J]. ACI Structural Journal, 2007, 104(1): 40-47.

[7]孙鸿敏,李宏男.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防震减灾工程学报,23(3):92-98.

[8]Sanayei M, Saletik M J.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Structure from Static Strain Measurement Ⅰ: Formulation[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996, 122(5):555-562.

[9]Sanayei M, Saletik M J.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Structure from Static Strain Measurement Ⅱ: Formulation[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996, 122(5):563-572

[10]M.R.Banan, K. D. Hjehnstad,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structures from static response”, :computational aspect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994, 120(11):3243-3258.

[11]蔡晶等. 静力荷载作用下结构参数识别及状态评估的统计分析.工程力学,21(6):76-83.

[12]董晓马等. 基于改进指标的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研究. 钢结构:2008,5(23).

[13]Salawu, O S.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through changes in frequency: a review.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97, 19(9): 718-723

[14]李大伟,李霆. 基于频率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102-106.

[15]文龙,武昊翔等. 基于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差值曲率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 北京公路,2008,183(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