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无机化学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机化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机化学课件

第1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科学化;三废处理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到的第一个专业实验课[1]。因此,对待实验端正严谨的观念的树立,扎实的实验操作基本功,敏锐的观察力和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与无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认真训练分不开的[2]。随着我院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无机化学实验中有毒试剂、药品的存放和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难题[3-4]。同时“三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不符合当下绿色化学的理念[5-6]。因此,我们深入探索,通过改革无机实验与改进实验室管理制度相结合,减小“三废”的排放。

1实验室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弱,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品少

没有管理人员在实验期间定期巡查,对于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验仪器重复率高,仪器的借用记录和使用记录混乱,实验室水电使用管理松懈。无机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到有毒、有腐蚀性的试剂,加热,切割等操作,由于大一新生实验操作经验不足而导致出现烧伤、割伤、腐蚀性药品灼伤皮肤等突况,实验室中应对这类突发事故的急救物品不齐备。实验室的主体实际上是学生,安全问题也是多发于学生身上。但由于中学阶段的教育只注重理论,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大一新生进实验室做实验,对安全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如到实验室做实验不穿实验服,穿拖鞋,吃零食等行为。此外,无机实验中相当数量的试剂有毒性或腐蚀性,如浓硫酸,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够小心谨慎,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1.2试剂保管混乱不合理,没有系统性

无机实验室有大量易燃易爆药品和剧毒药品,但没有专人管理。药品长久放置后,标签脱落没有及时更换。具有挥发性的药品没有放置于专门的药品柜中,不利于药品通风。试剂摆放混乱,没有进行系统归类。

1.3药品试剂的浪费现象严重,玻璃仪器损坏量大

实验时用到的化学试剂一般用滴瓶盛装,药品放在试剂架上共用,一般无机实验十到二十人共同做,学生人数较多,指导老师一人看管不过来,就会出现药品取用摆放混乱,滴管乱插乱放,造成试剂污染甚至失效。有些学生认为药品取用量大,实验效果更明显,造成诸多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学生取用试剂药品后,瓶塞瓶盖乱丢,没有及时盖好,造成试剂挥发或在空气中吸水或者被氧化,导致试剂失效。有些试剂具有挥发性,如浓盐酸、浓氨水等,药品挥发会污染实验室。还有学生打碎水银温度计,随意丢弃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汞的挥发,伤害人体健康。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玻璃仪器损坏较多,仪器摆放不当导致摔碎等情况。

1.4“三废”没有回收处理,直接排进下水道,造成污染

由于实验人数较多,“三废”大量排出。没有经过处理的“三废”,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成分,长期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伤害。对实验中的废弃物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极难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设置尾气吸收装置,废液直接倒入水槽中而没有倒入废液缸内,固体废弃物没有回收,直接扔到垃圾桶内。另外,学生实验经验不足,实验过程中操作失误较多,经常看不到实验现象就以为试剂加的不够多,造成试剂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三废”的量。

2无机实验室管理对策

2.1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

(1)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根据无机实验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关实验室的规定。制定《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守则》等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能够安全有序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2)针对大一新生对实验室安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学生正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先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再进行安全知识考试,通过了才准许进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课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对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做到心中有数,如反应生成氨气,必须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药品用完要进行还原并清理台面,不乱放试剂药品。对着装也要严格要求,如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鞋必须包住脚面等。不允许携带球类体育用品、食物以及易燃物等。(3)加强实验室的防护器材配备,如通风橱、灭火沙箱、不同类别的灭火器、急救药箱、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应急淋浴器洗眼器等,预防意外事故,降低损失和人身伤害。定期对这些安全消防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查看灭火设备是否正常。实验室的门、窗、水、电要每天有专人检查。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轮流巡视。实验结束后,指导老师监督学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工作,药品试剂和实验相关仪器摆放到相应位置,断水断电,杜绝安全隐患。(4)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起火,一般起火,小火用湿布、沙子覆盖燃烧物,大火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活泼金属起火只能用砂土、干粉等灭火,有机溶剂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等灭火。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防火布等灭火。衣服着火,切勿乱跑,应迅速脱下衣服或就地打滚。触电时,旁边人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要人工呼吸抢救。酸或碱腐蚀皮肤时,先将试剂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如果吸入有毒气体如氯气,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如果有试剂溅到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m)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立即就医。割伤后,伤口如有异物需先挑出,再涂上碘酒包扎。烫伤切勿用水冲洗,直接在烫伤处涂抹药膏。

2.2试剂药品分门别类,特殊药品设专人管理

对药品分类进行管理:酸性试剂与碱性试剂分开放,易氧化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易见光分解的试剂应避光保存。实验常用的酒精不宜存储过多,容易起火。对于特殊药品,如剧毒的氰化物等要有专人管理并且定期检查。药品的采购要详细记录,药品到货后及时与相关学校人员做好验收工作。同时对药品试剂分类进行登记并建立账簿,清楚每种试剂药品的进库、消耗、存货等情况。定期对药品清点,尤其是危险药品,严防因为药品变质、受潮、分解而自燃、自爆等事故。定期检查电路,防止电路起火等问题。对实验室仪器每台都配备一本使用登记本。如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真空抽滤泵、分析天平等,学生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做好使用记录,填写使用人姓名和实验仪器使用状况等信息。老师检查仪器是否断开电源,摆放整齐,学生在;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对于玻璃仪器以及其他仪器损毁的,按照《仪器设备赔偿条例》进行赔偿。

2.3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无机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种类较多,大量试剂含有毒成分,甚至有些含有剧毒或致癌。因此“三废”成分复杂,处理的难度也较高。如含酸、含碱、含汞化合物、含镉化合物、含砷化合物、含氰化合物等。基本处理方法有:将实验产生的废酸集中回收,再用集中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将pH调至6~8排出。含汞、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再检测重金属离子在滤液中的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再进行排放。含砷、银废液,可采取硫化钠沉淀法。

3结语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节约实验和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实验教学高质量的完成,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障了师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实验课程的合理安排、实验药品仪器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实验室“三废”妥善处理,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玉梅,刘惠玲,黄涛.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3):124-126.

[2]逵应坤.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全新策略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6(1):29-30.

[3]郁先哲,黄少云.无机化学实验室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195-196.

[4]张福兰.元素化学实验三废处理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42.

[5]王勇华.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江西化工,2016(6):150-151.

第2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多采用单个小实验(每次实验只测定1个生化指标)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多数按照实验流程机械地操作,过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实验内容之间联系较少,且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少主动性。这种传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与以往的单一实验相比,改革后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多个小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表1)。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整合性实验是指在教学安排上综合多项实验内容或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拟定方案并完成,这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实验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思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的改革

1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实验中同时应用几种简单的实验技术,这种强调传授知识的思路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略显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开发与提高。在教学模式上,完全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根据实验教材,教师就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应用、实验结果、计算方法等逐一讲解。学生完全根据教师所讲或教材所示机械性地操作,很少开动脑筋去研究实验原理、方法、过程和技巧,更不用说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3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论文摘要:教师要正确认识商检技术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必要性且有效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并对商检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生命科学在20世纪后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将成为下个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生物化学课程进入化学类专业学生课堂也已逐渐成为事实。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99年制定的《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首次列入了生物化学,国内外一些名牌大学的化学化工院系在教学计划中也将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其教学课时及所占学分与有机化学等骨干课程相近或持平。我院也适时地在商检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该课程。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门课程的整体结构、基本概念及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是进行素质教育,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进行创新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重要的一环,掌握本学科知识也是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对生物化学的课程改革做一探讨。

1、结合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生物化学作为商检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除了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需对具体章节有所侧重,比如,该专业一些后续课程与蛋白质结构及其代谢关联比较大,还经常接触酶的有关知识与应用,所以这些相关章节的知识就需多花些精力,而有关分子方面的理论就并非重点。生物化学对商检技术专业重在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蛋白质含量测定时,要联系农谷类商品的检验技术,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2.1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衔接

商检技术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招,因此学生存在知识结构的差异,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心理要求也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需要,从不同知识层次和心理需求出发,讲授内容要与其各自的知识结构相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一般在第一次课中,可以将生物化学课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方法计划等简单介绍一下,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该以何种态度、采取哪些措施学习该课程。介绍生物化学与商检技术专业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对其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高度重视。在以后授课中,教师要立足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联系,突出重点,讲授生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对其特点和基本知识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并引入生物化学在商品检验技术中的新进展,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把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知识、新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内容丰富,且书本以外的知识更广泛,大有作为,从而提高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2提倡形象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生物化学是基础课,一般在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仍受高中的影响,他们对一般的化学反应并不感到难学,但对生化机理就觉得比较抽象、枯燥、难懂。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用准确易懂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和形象生动的比喻,结合和谐的肢体语言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生的感官处于积极的状态,既能现场思维、当课理解,又能记下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教学主体的转变,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上。在课堂上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①在讲授需进一步提升的概念和规律时,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常先提问,引导学生探索,并逐步得出结论;②对一些有质疑的问题,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讨论,达到以疑解惑的目的;③对于一些章节之间或与相关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的问题,则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安排进行专题讨论或课后撰写小论文;④对于一些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很不方便的章节,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计算机特殊的动画功能逼真地模仿出;⑤其中部分内容是学生经过认真看书可以解决、理解并消化的内容,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将一些次要的内容,一些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既可保证教学进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⑥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网,通过电子邮件和BBS建立师生交流论坛,定期答疑。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怎样在教改中更好地贯彻实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一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使之与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相适应,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树华,李泰明,李谦等.现代生物工程课程教学实践及其建设[J].药学教育, 2003,(1):20-21

[2]李淑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与实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2):141-143.

第4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增值服务学科化服务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分类号]G350

1 引言

构建一个既能揭示馆藏学科资源实体,也能链接虚拟学科导航资源,既是学科资源的组织管理平台,又是学科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馆员、用户共同交流的平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努力的方向…。但目前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还不普遍,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211工程”院校中仅有上海大学图书馆搭建了学科服务平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维护和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充裕的资金。对于一些技术能力不强、经费紧张的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来说,要自行搭建学科信息服务平台还有一定的困难。而某些商业数据库已经开始提供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免费增值服务平台,如国内清华同方知网(CNKI)免费提供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功能“网上机构/个人数字图书馆”系统,为学科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便利。本文就如何利用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的增值服务,在机构数字图书馆中搭建机构学科子馆,使其作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来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行探讨。

2 基于CNKI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

2.1“网上机构/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由来

机构数字图书馆是CNKI根据不同行业机构用户的特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模板,为机构用户提供的一个可以按需定制资源服务,辅助信息组织和管理决策的平台,机构用户可以在此平台上自主配置资源,建立为单位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则是CNKI为个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空间,用户可在其中按需订制资源、功能以及情报服务。

2.2机构数字图书馆的获得

一般来说,已经购买CNKI数据库产品的高校图书馆,CNKI会主动为其建立一个以高校名为名称的高校机构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会得到一个本单位用户进入机构数字图书馆公用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机构数字图书馆后台管理密码,机构管理人员可以用这个密码进入后台管理本单位的机构数字图书馆。

2.3机构学科子馆的建立

高校图书馆可以按学校设置的重点学科情况,在中国知网主页中注册以学科命名的机构子馆。然后机构馆在其后台管理“子机构馆创建及关联审批”栏目中审批,就可实现机构馆与机构子馆的关联,所创建的机构子馆同样具备与机构一样的后台管理,同样可以配置机构馆中的资源,可以把它作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在其中开展学科化服务。

2.4机构学科子馆的后台管理功能

机构学科子馆后台管理具体实现的功能有:①按需个性化订制CNKI中的学科资源;②组织各类自建学科资源及服务;③定制机构相关的学科文献、信息、情报;④增加自定义栏目;⑤子机构馆创建及关联审批;⑥按需定制显示模板和显示方式。机构学科子馆的后台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

具体可选择的栏目如表1所示:

在后台管理的各个栏目中按需勾选其中的子栏目并选配栏目内容。以“学科文献馆”栏目为例,具体创建流程及操作如下:选择机构管理平台>本馆信息服配置>学科文献馆,点击“选配内容”按钮>“添加资源”按钮>选择“按学科专业选择资源”或“按数据库选择资源”>选择资源后点击“定制”按钮>选择数据库后点击“提交”按钮>显示定制成功。

3 在CNKI搭建学科化服务平台的优势

“211工程”院校中较少图书馆建有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大学图书馆创建的基于博客、维基、新闻聚合等web 2.0技术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与上海大学图书馆相比,在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中搭建机构学科子馆做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进行学科化服务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3.1对学科馆员的技术及资金要求不高

上海大学图书馆搭建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采用博客、维基等开源软件。虽然所用软件大都是免费的开源软件,无需购买或自行开发,对资金要求不高,但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有图书馆专业背景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能熟练的应用web 2.0技术进行资源、应用和服务的有效整合。在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中,完善的后台管理功能对搭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工作人员只要根据后台管理中的功能提示选配内容就可操作,无需计算机专业人士,一般的学科馆员都能胜任。

3.2提供更为全面的学科资源与服务的整合

与上海大学图书馆AJAX动态个性化平台实现全面资源与服务的整合类似,在CNKI中通过后台管理功能可以把高校图书馆内所有的学科资源及服务,如OPAC、自建数据库、学科导航、参考咨询服务、投稿指南服务等整合到机构数字图书馆中。更具特色的是在CNKI中,通过灵活运用后台赋予的强大个性化定制功能,可对CNKI数字出版平台本身的学科资源进行更深层次整合,如定制学科主题资源、学科整刊资源等。数字出版平台还会自动分析用户需求,主动推送如学科学术热点、学术趋势等学术信息,推送部分学科用户在研究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常用服务网址。

3.3建立独特的用户参与与互动交流机制

上海大学图书馆以维基为学科平台,通过互动方式沉淀知识,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集体参与共同创作的形式来实现学科资源的整理。以学科博客形式,通过解释评论方式来实现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的双向互动。在CNKI中,用户参与与互动主要场所为机构的数字图书馆和个人数字图书馆,机构馆与个人馆之间、个人馆与个人馆之间均能实现良好的互动。机构馆可批准学科用户的个人馆加入机构馆使用机构馆的资源,学科馆员通过在机构馆后台管理中的单位通知栏目学科信息,这些消息不但会出现在机构馆中,也会直接推送到各学科用户的个人馆中。学科用户通过在机构馆中的建馆建议栏目,以推荐主题检索策略、发表建馆建议等方式来参与机构馆的学科资源建设。在个人馆与个人馆之间以增加学友,以给学友留言的方式实现学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另外,CNKI学术论坛也是学科用户进行交流互动的好场所,机构馆和个人馆可以在其后台管理的学术交流区栏目,定制学科领域相关的网上学术论坛以方便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交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CNKI中利用数字出版平台提供的强大资源组织管理和个性化定制功能,创建各高校机构数字图书馆,在机构馆中搭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水平。

4 基于CNKI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学科化服务

4.1整合馆藏学科资源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学科资源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CNKI中的学科资源;一类是非CNKI的资源,如学科导航、学科信息门户网站、学科馆员网页、学科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等资源。这些资源由不同的资源供应商提供或者自行开发而成,分布在高校图书馆网站上,资源系统之间彼此孤立,读者查询时要在各个数据库之间来回切换,使用起来不方便。机构数字图书馆出现后则可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机构数字图书馆下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

4.1.1CNKI学科资源的整合CNKI中的资源,主要包括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专利、标准、科技成果、工具书、知识元、古籍等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各学科的实际需要,对CNKI中与学科专题要求相符合的资源进行重新组织:①学科整刊资源,利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后台管理功能,创建“本单位定制整刊”栏目,根据需要在其下添加多个子栏目,每个子栏目保存某一类的学科刊物(如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工具书等),通过在CNKI文献来源导航页面查找、定制相应的刊物并保存到对应的子栏目中,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创建的所有栏目都会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首页中显示;②学科主题资源,根据学科主题,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主题文献馆栏目下创建以各个学科主题命名的子栏目,通过定制“检索式”,建成完整、系统的主题文献馆栏目,系统会定期自动推送各主题最新文献。

4.1.2非CNKI学科资源的整合对于非CNKI的学科资源,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可设置为可跨库检索馆藏资源和单库检索馆藏资源栏目,利用CNKI数字出版平台的增值功能,把馆内的各种学科数字化资源统统整合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①把自有资源按照CNKI统一元数据要求组织、制作和加工数据,形成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可跨库检索馆藏资源,实现一站式文献检索;②把自有资源集成到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内,通过录入自有资源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网址,提供链接给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形成单库检索馆藏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首页中集中揭示,用户使用时可以方便的链接到自有资源的原系统中使用。

4.2定制学科导航相关信息

学科导航是学科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此项工作,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研究机构、学会组织、专业站点、专家学者、学术会议、政府机构、参考工具等。目前学科导航服务中对研究机构、学会组织的导航只提供介绍和提供网页的链接,专家学者的导航只链接到介绍该专家学者的网页上,学术会议的链接主要链接到会议主办方的会议信息页面,对它们产生的成果较少提供。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通过创建相关栏目定制相关信息可以深化这些学科导航的服务内容:

定制以研究机构名称为主题的资源。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定制以研究机构名称为主题的资源,系统将自动推送CNKI数字出版平台中该机构的研究动态与成果。

定制学科专家主题。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得到所定制的专家的工作单位、所属学科、发表文献情况、被引用、被下载情况,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学科专家。

定制学科相关的会议信息。CNKI数字平台资源中含有大量的会议资源,如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集了中国科协及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政府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等会议信息。在机构学科子馆中定制学科相关的会议信息,系统会自动推送CNKI资源中有关学术会议的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征文、会议论文集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的会议信息将会按国内会议、国际会议进行分类,其下又把会议信息分为即将召开、最新、已经召开三大类。

4.3基于信息定制、推送功能的学科定题服务

CNKI提供给机构数字图书馆强大的信息定制功能,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定题服务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开展定题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定题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工作效率。具体表现如下:

4.3.1资源定制功能简化定题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定题检索服务需要根据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并提供最新的检索结果,同一主题的信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检索。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利用系统强大的资源定制功能可以简化检索过程。通过了解学科主题或课题的需求信息,编制检索式,确定检索策略,系统就会根据设置好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自动、连续地把CNKI中最新的资料信息推送到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主题文献馆栏目中,从而实现对某一主题信息资源的动态跟踪服务。

4.3.2个性化推送科研课题跟踪内容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定制个性化情报服务”栏目下部分子栏目对跟踪科研课题,促进科研管理很有帮助。如:①通过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定制“本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跟踪图”栏目,用户在馆内可查看科研课题的基本信息,跟踪课题的相关研究人员、相关专利、标准、科研成果等;②定制“各学科科研成果在全国中的对比”栏目,可了解机构馆发表文献数、学者数等统计指标,与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③定制“本单位研究人员”栏目,系统会提供在总库平台中发文的该机构所有学者信息,用户可了解本单位学者的基本信息、发文量、发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等评价信息。

4.4面向学科的参考咨询服务功能嵌入

参考咨询服务是学科化服务的内容之一,学科用户需要借助参考咨询服务来解决其在利用图书馆资源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通常高校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平立于数据库资源系统之外,用户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向咨询馆员寻求帮助时,要切换到虚拟参考咨询平台界面,有的还需多层链接才能进入其服务页面,有些用户因此觉得麻烦,进而放弃对参考咨询服务的使用。

在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中建立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增值功能,在学科子馆中增加虚拟参考咨询栏目,提供参考咨询的链接,把图书馆中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导人到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首页中,将参考咨询服务与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链接。用户在使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资源时碰到问题,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中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与咨询馆员取得联系,更有效地利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这对促进学科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提高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服务效率。

4.5定制学科期刊相关信息,提高学科投稿指南服务水平

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定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学科科研人员通常通过发表学术文章来快速、直接地向国内外同行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了帮助高校学科科研人员能准确、有效

的向学术期刊投稿,节省科研人员查找稿约信息的时间和精力,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按学科专业收集投稿指南信息服务。但投稿指南信息服务有的只提供邮编、地址、电子邮件、联系电话等期刊的联系方式,对期刊的影响因子、获奖情况、栏目信息、稿约信息、稿件格式等较少涉及。

可以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学科用户关注的期刊,形成投稿期刊栏目。用户除了可以了解到与期刊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外,还可以了解如期刊获得荣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总下载次数、载文量等反映该期刊的学术地位、质量方面的及该刊近年文献研究方向分布等信息。

5 促进学科化服务开展的措施

5.1由具有学科背景的馆员来管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CNKI提供给机构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是否强大,资源是否丰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利用机构数字图书馆提供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要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背景和信息检索能力的管理人员,能对学科资源进行较好的组织和筛选。所以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管理人员最好是由相应学科的学科馆员来担任。

5.2加强服务宣传及学科用户培训工作

利用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搭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进行学科化服务,对于图书馆的用户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服务,所以在推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宣传,让学科用户知道并乐意使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提供的学科化服务。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用户进行培训以扩大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使用范围,如在数据库使用指南及培训讲座中加以专门的推介与培训,在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中给予推广,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中提供使用帮助等。

5.3加强与学科用户沟通

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是学科化服务的方向,只有与学科用户多交流与沟通才能了解学科用户的真正需求。除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及直接与学科用户取得联系,了解用户需求外,帮助学科用户在CNKI中建立学科用户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与机构学科子馆的联通也是与学科用户进行沟通的一个好办法。

第5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精品课程。该课程是材料、环境、食品、生物、生技、制药、农学、园艺、动科、安全和辐射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它是根据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联系紧密的特点,将无机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既继承了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分析化学实际操作的应用性,减少了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内容,有利于教与学。该课程涵盖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用热力学、动力学的知识揭示无机反应的方向和历程;把最新的量子力学成就作为阐述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理论基础,从而拓展到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运用溶液中四大平衡原理进行滴定分析,确定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实现教材建设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关键。根据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新知识相结合,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出版了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注重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知识的关系,在阐述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内容的更新,体现了材料、环境及生物类学科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化学热力学知识融入全书有关章节,并将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法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以化学热力学基础、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为重点,适当简化四大滴定分析法,而使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简化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编写了绿色化学概论、材料与化学、生命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等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阅读材料。教材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编写教材力求使量和单位在体系上、名称和符号上系统化,科学、严谨地反映当代学科的发展,使基本概念更为科学、严谨、清晰,编写结构层次更加合理。通过阅读材料部分的学习,既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理论在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编写中力求使本教材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适用于材料、环境、生物等主要专业大类。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教学进度快,教师在课堂上难于列举足够数量的例题,教材因篇幅限制,例题数量有限;同时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预习、复习较吃力,学习时也感到基本概念多、重点难于掌握、计算题解题困难等。为适应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复习和练习的需要,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编写了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学习指导书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时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对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精选了例题;通过对教材后的习题解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和解题,以巩固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自测习题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模拟试题及研究生入学试题,力求题目典型,覆盖面广,使学生既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又能较好的掌握课本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期末考试和考研生复习的好参考。

因学习指导书编写了教材所附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再布置书上的习题就失去了意义。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把章节内容分板块,按试卷格式编写了8个单元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这给学生交发作业和教师批改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另外,我们还编写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应用实验和设计实验。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网站建设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建立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本课程已上网的资源包括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和学术研究),教学队伍(人员构成、队伍结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师资培养),课程描述(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自我评价(课程主要特色、课程地位、存在的不足),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与措施,支撑材料等栏目内容。课程网站(jpkc.swust.省略/c270/Course/Index.htm)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有关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措施等10项),各层次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各章的教案与讲稿,电子课件,实验教学(实验规章、实验考核、安全知识、实验操作、实验指导、实验测试、视频资料、实验环境与条件),授课录像,教学互动(各章的学习指导、习题解答、自测试题),考试导航(单元测试、课程试卷、模拟试题、考研试题),在线交流,在线考试,知识拓展,化学用表,参考文献等栏目。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等学习资源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无形的老师,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理念方面,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建设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理论课教学以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为主,以物质结构基础为依据,以四大平衡原理为重点,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自我学习为方法。实验教学以化学分析技术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和重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原理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建立了材料类、环境类、生物类3个模块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尽管传统的讲授方法在传授大量知识方面是有效的,但单靠传统的讲授方法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学生对超越课堂知识的记忆,并以此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学分制的改革,作为基础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时数也在降低,这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部分仪器分析等内容。课程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次合理安排讲课内容,注重难点和重点引导,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如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同时注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形成了“课内讲授+课外讲座+辅导答疑+考核评估”教与学一体化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思考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重视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对课堂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因此,课堂讲述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阐释。教师首先要抓好备课一关,同时要提高讲演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脱离讲稿以增加感染力,进行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法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二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其常用的方式有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三种方式中的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特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必须有选择地加以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造的源泉。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积累,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应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小结,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对有些延伸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学术期刊,并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课程组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录像等素材和资料,用以表现课程教学内容,并将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资源上网。

不断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及综合运用。期末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评定,撰写的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实行额外加分,根据撰写的质量在总成绩中加0~10分,若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最多可以加10分,但课程总成绩最多为100分。

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

实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加强基本训练,着重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要求对学生既要有宽的基础知识和新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现代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所有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教师从最基本的原理讲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小点,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又影响教学效果。实践“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学校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本着“化学教育既传授知识和技术,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全面化学教育准则,自2004年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对原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3个层次推进教学进程。建立了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出了适合我校不同学科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开发其潜能以及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针对生源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针对专业及学时,实验内容分必做和选做,对学时太少的专业重在基本技能训练,要求获得过硬的操作能力。开放实验室,使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得到补充,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形成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预约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与重组,并进行绿色化改造。本实验课注重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增加设计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原有实验项目的整合,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灌输绿色化学思想,积极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并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用绿色化学的观念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性质实验点滴化、制备实验小量化、分析实验减量化”。如滴定分析实验,将标准溶液的浓度由0.1mol/L降至0.01~0.02mol/L,滴定管使用25ml,锥形瓶改用100ml。试剂用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产生的“三废”量很少,改善了实验环境条件,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在常规仪器中完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不仅大量减少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消耗,节约了实验消耗费用,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正确认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的关系。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置,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验教师,在搞好实验教学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3.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缓解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单一、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化,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往往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试验中涉及好几个相关的实验技术,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由此开设综合实验面临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验技术的难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录像演示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再现实验进程和结果,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的仿真实验,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习。

4.形成了基础―提高―扬优―介入科研4层次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完善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基地,几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启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计划,开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为其高质量完成项目提供条件保证。

参考文献

[1]崔有为,王淑莹,彭永臻.构建精品教材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11~13

[2]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蒋琪英,钟国清,白进伟,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讨[C].实践出真知(西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6~119

[5]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77

[6]钟国清.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8~19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ial clas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Zhong Guo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第6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堂教学优化;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91-02

《房屋建筑学》通常把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主要讲授其设计和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建筑物理、建筑法规、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基本知识等,以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等课程为前奏,又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后续专业课打基础,它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

随着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没能及时更新,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而教学又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十分重要的。

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思路

在培养工民建专业人才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环节等,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同时,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课堂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对学生水平的差异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去分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训练强度,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专业教学存在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必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规格、丰富知识技能结构和评估学习成果等;关注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从而建立一套针对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优化与更新教学内容

近年来,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的土地越来越少,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高层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内容很少,因而就影响相关课程高层建筑结构和施工等课程的学习。同时,《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内容多而杂,学生要全部掌握是比较困难的,而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构造做法也日新月异,最新版本的教材也会存在部分内容滞后、陈旧的问题。为此,要及时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应按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工业建筑构造、高层建筑设计、高层建筑构造的顺序。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而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将来的就业岗位一般是在生产一线,所以只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选择合理的建筑构造方案,并绘制相应的建筑施工图。教师要结合工程实际讲授构造做法,如普通粘土砖墙、油毡防水屋面、木窗和钢窗构造及预制装配式排架结构厂房等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极少采用,在课堂教学中可略讲或不讲;而与实际工程结合比较紧密的内容,如节能墙体、节能屋面、节能门窗、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及轻钢结构厂房等要重点介绍。

第二,注重实践教学,在开《房屋建筑学》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去参观,了解房屋建筑学所要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本课程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课程结束后的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保证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认真安排好设计的程序:(1)任务布置,使学生明白设计目的、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及深度,为设计搜集必要的设计资料与数据;(2)方案设计,初期设计方案的解释、修改,最后确定有自己特色同时又能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3)建筑施工图绘制,用所学知识绘多张建筑施工图。

教学方法的优化

目前,《房屋建筑学》课总学时被压缩,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图形繁多,建筑工程做法包罗万象,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过去,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构造原理教学法”授课,从房屋的各部分构造组成到构造做法和构造要求,再对应原理讲构造的结合方式,学生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记构造做法,结果脱离实际。因此,要摆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可能使课堂教学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一,问题式教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应从提出问题开始,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正确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要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如在讲解楼地层的构造时,可以详细地介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然后让学生思考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做法,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要点。

第二,讨论式教学方法。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节课的讲解内容,让学生尝试当老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大量的图样与学生见面;采用CAI辅助教学课件,加强三维图形及其动态效果,加大图形信息量,增加信息量,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艺术效果,使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第四,利用实验、参观、讨论等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可以通过做实验或到实地参观,教师可以在实地讲解,学生在实地中感受工程,可大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综合能力。

第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作业方式,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检验知识是否学到手的有效途径。平时作业是结合讲课内容进行的,作业批改完毕后,要在课堂上进行小结,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给予正面回答。对出现的错误要令其改正。为了提高作业的质量,我们对批改作业的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批改形式:统一批改;当面批改;相互批改;自行批改。

师生关系优化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首先改变这种观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师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一,教师要有爱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树立爱心,关心学生是师生关系优化的核心,也是实施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先决条件。

第二,教师应正确把握施爱的艺术。情况各有不同,学生参差不齐,有学习好的,有学习差的,有经济条件好的,有经济条件差的。教师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师生关系才会变得和谐,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第三,教师要施以严格的爱。对学生的优点,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学生的缺点,要及时提出批评,但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注意方式和方法。在情感交流中融入理解的威严,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师爱的尊严、师爱的伟大,进而把师爱转化为学习行为,以优良的学业来回报教师的爱。

第四,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在兴趣与好奇、恒心与毅力等方面培养学生意志坚定、不怕任何失败和挫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平时多看、多动,既要动手又要动笔,努力使学生处于快乐学习的氛围中。

第五,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如教材中所说,“建筑施工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图纸上一字一线的错误都会给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从画第一张作业图开始就要养成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施工中,要认真仔细地读图,吃透图纸中的全部内容和细节,认真检查容易出错的地方,特别是隐蔽工程。同时,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都耗资巨大,土木建筑人才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优劣,工程造价的高低都和建筑人才的素质密切相关。

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系统整体,教学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陈虹.论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

[2]李必瑜,等.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房艳峰.《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小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第7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作业

一、传统作业的弊端

遍历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并且过去高中教学模式中教师大量地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学习很累,学生不能从平时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并且在平时的高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只顾着应付考试,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增长,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无任何化学实践经验。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同一种题型练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导致学生化学成绩进步不大。

二、高效作业的含义

高效作业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布置较为典型的化学习题,让学生精练精讲,尽可能从最少的作业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通过高效的化学作业取得较好的课外拓展,方便学生拓宽自身视野,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基调。

三、高效作业的策略

1.树立高效作业的理念是关键

在化学课程实施中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而且要始终树立“只有有限的作业才是好的作业”的理念。如果只是思想上重视了作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际中化学作业的实效性,只顾完成教学目标的多少,为了作业而作业,那么这样的化学作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只会白白浪费学生的时间。

2.实施有效化学作业的策略

(1)明确作业目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来确定作业的方向,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作业方向,那么作业就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作业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明确作业的大致方向和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教师应该对作业的布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通过挖掘学生的不足来进行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高效的作业中获得新知识,达到好的学习体验,培养自身的化学能力,拓展化学视野的目标。

(2)作业形式多样化

除设计和布置“练习式”的作业外,还可以有以下作业类型:

①提问式作业。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相应的小组,鼓励学生进行教学问题的思考,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交流,并且将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师生交流互动让问题扩大,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学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教师直接告诉答案的形式。例如,在高中化学乙醇和醇酸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个酯化反应的过程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酯化反应的过程中有何特点,并且酯化反应的过程主要是哪种化学键的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给出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②研究式作业。研究式作业是学生通过拓展学习提升自身的化学成绩,同时研究性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化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并且教师将题目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自身的化学素质。例如,高中化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工业制碱的方法,并且在工业制碱的过程中如何消除工业制碱工程中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实现零污染的工业制碱过程。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化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③自主式作业。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化学科技前沿素材,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阅读,拓展自身的化学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元素周期表,根据世界上最新的化学科技,如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元素,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又填充了一些,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科技的前沿消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作业要求多样化

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高效的作业中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让学生通过作业能够收获学习进步的喜悦,并且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高中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在化学知识上会有一定落差,这样可以通过先进学生带动后进的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实现进步。

4.作业完成方式多样性

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动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完成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化学课件、化学知识问答、化学动手实验等作业形式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在学生的高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高效的化学作业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高效的作业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创新,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高效性作业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极改善教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三维动画;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宏艳(1972-),女,湖南常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钟艳如(1966-),女,江西宜春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1C003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JGB048)、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10595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专项(项目编号:JGZ20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改革项目“《游戏开发》课堂教学模式”(项目编号:JGZ2011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63-02

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低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形式;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三维动画类课程包括“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和“动画设计II”。“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是系统学习三维实体造型与动画技术(Maya),主要学习 Maya的基本操作和NURBS、Polygons、Subdivision三种建模方式,熟悉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的流程,包括建模、灯光与摄像机、材质与贴图、渲染和动力学、角色设定和动画等过程。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实体造型设计的方法。“动画设计II”是“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课程的延续,是学生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学习动画的原理,掌握角色动画中的基本规律,包括柔软物体动画;重点掌握人体关节动画、人体骨骼动画、权重调节和高级骨骼设置及高级骨骼的相关知识、动画规律及技巧。由浅入深,逐步训练学生对该动画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该软件进行三维设计的能力、表达技巧,掌握正确的三维动画设计方法,并提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力、表现力与判断力。

目前,国内有关计算机三维动画类课程,多采用传统知识传授模式进行教学。与之相关的教材也多为按知识传授型模式划分章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重概念,以知识为目标,学生学习无兴趣,不知如何着手。对于软件操作类课程,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后练习与实践,而课程时间有限。如何根据现有的授课条件,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既按要求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又能掌握正确的要领进行课后拓展延伸。为此根据目前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针对三维动画类课程教学提出了采用项目驱动,单元设计的教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三维动画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考核方式,结合反思性教学进行课程改革的构想与实践研究,以期为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及特征

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更加重视认识主体自身的知识背景以及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个体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所获得知识的途径并不是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依附于外界的帮助,运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新旧经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等一系列作用。

任务驱动法主张将知识包含到具体的任务当中,以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动机驱动下,学生积极分析、讨论和分解任务,以此来确定任务主要涉及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类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在设置好的任务情境中,搜集、获取和加工相应的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形式,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完成任务,获取知识,实现意义建构。教师作为主导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以实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彻底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实施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创设情境、呈现学习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进行监控并提供辅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给予客观评价,最终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同化或顺应。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课程的延续。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时间、节奏和空间幅度的概念,动画模块中的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及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等;了解人体骨骼设置,包括骨骼创建、骨骼装配、权重调节以及高级骨骼设置;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角色动画设计的方法,并提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力、表现力与判断力。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学会了该课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自由表达。

2.任务分析

本课程是学生在接触3D建模的基础上,学习3D动画的,初期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本课程由于理论和实验相辅,匹配开课,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迅速在实验课程里得到实践和应用,理论实验结合较紧密;学生及时消化理论知识,实验课程得以动手,能够迅速掌握基本操作,学生有作品完成,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绝大部分同学在动画方面掌握了角色动画的基本方法,从骨骼搭建、约束、蒙皮到动画设定、角色表情动画等能很好地掌握基本方法。

3.任务实施

本课程由于学习实践有一定的难度,故以小组形式组织,小组长负责,组员有分工合作,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学习期间有个汇报展示,将学生平时布置的作业及实验案例进行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提问,教学相长。期末考核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考核方式,由学生根据指定范围进行选题,以小组长负责制,让学生完成一个30s~60s之间的动画,学生能够综合从3D建模到动画的知识,完成有一定复杂度和难度的DV动画作品。各小组以小项目形式完成期末考核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实施具体步骤分如下:

(1)示范任务。选取优秀的案例作品或者历届学生中完成较好的作品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典型参照物,通过集体演示及分析,剖析该作品是如何完成任务并满足任务需求及完成的方法,分析任务完成的技术亮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破解项目完成的基本技术路线,依照“支架式教学法”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最邻近活动区”内(即学生跳起来能够得到的范围内),由学生根据整体思路进行自主的探究、讨论及实施完成。

(2)分组实施。学生分组,每组6名同学,自由组合,先确定小组分组数,将各小组组长姓名空缺,采取自愿的原则,鼓励有能力又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同学主动担当组长,由其主动在黑板各分组组长名单后填上自己的姓名;再根据确定每组6人的规则,各组员和组长进行双向选择进行各自组队,完成分组工作;根据老师提供的选题范围,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各个小组长抽签顺序确定选题。

(3)存盘交付。每小组合作项目后需要提交最终报告包括:一个项目报告(按毕业设计要求的简化小论文);完成的三维动画作品(mpeg2格式);答辩汇报演示ppt。

4.任务评价

三维动画课程依托软件操作为主,传统的笔试很难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强调严格平时教学过程,淡化笔试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小组合作的任务驱动项目考核的办法。最后根据小组完成的作品,集中两个课时的结课作品汇报展示,根据教师设计的评分依据及各项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权重,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参与汇报评分。要求各小组展示内容包括:项目文档word;作品展示;小组答辩;各评委评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加权平均。根据得分情况,得出本组的基本成绩。组长可以根据组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和成效、对小组的贡献、对项目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组间5分的调整。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提倡反思性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在多元、客观、开放的评价过程中,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与教过程的合理性、学与教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即时生成的信息主动反思,不断调节学与教的行为,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的“学会教学”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结合反思性评价,在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7级、2008级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学模式的运用与传统教学加笔试考核的方式相比有如下优点:

1.极大地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的积极性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选题,基于任务驱动的形式下,围绕所学知识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所学知识,化知识为能力,摆脱了考试指挥棒下不可避免的死记硬背的束缚,能够积极有效地针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给出问题的合理解决办法,组间通过讨论、质疑、论证,寻求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考核方式,学生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个小规模的毕业设计,他们不仅锻炼了书面文档的编写和表达,汇报材料要求的完备性、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文档格式的编辑和规范,而且在项目汇报展示阶段,通过ppt展示的师生之间的质疑和答辩,已经基本拥有熟练的驾驭答辩技巧,有效地锻炼并克服了他们在公共场合发言怯场缺点。有的小组汇报时,两名同学一起,一个播放ppt,一个进行展示汇报和讲解,分工合作明确,小组配合得当,小组成员集体荣誉感强,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协商的精髓,使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这是传统闭卷考试所无法考查和实现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培养的考核。

3.为学生后续深入、持续的学习拓展课程纵深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在使用和操作的相应步骤中学习掌握基本方法,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完成教师的项目任务后得到启示,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反思性教学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间,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进行考查,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和“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

对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以三维动画类课程为例,采用非闭卷考试方式,以项目驱动进行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增强建模意识。以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方式进行期末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小组合作的协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集体荣誉感,教学效果良好。因此,选取适当的教学科目,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策略,积极探索和拓展任务驱动的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战场,必将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数字媒体时代的三维动画变革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朱相鸣,邱磊.计算机三维设计(3ds max)项目驱动教学法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4):72-74.

[3]赵传江.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1,9(1):

83-86.

第9篇:无机化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国际货运;多元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s a highly practical subject, at present there is some issues such as insufficient emphasis on practical teaching, single 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and lacking of practical content about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genc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constructing multipl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pl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genc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gency; multiple; practical teaching

0 引 言

《国际货运实务》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相关授课教师关注的问题,比如,赵阔(2011)、魏凯(2015)分别探讨了仿真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1-2],高伟(2014)研究了实践教学和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3],雷夏丽等(2011)初步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4]。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仍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组成的多元化《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1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以货代业务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1)使学生获得货代业务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货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货运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货运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以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企业参观为主,以考取证书、参加专业竞赛等实践环节为辅,通过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以实现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①建设该课程的知识平台。由于课程涉及到的知识范围较广,课时有限,可将该课程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的涉及该课程的资讯建设成一个共享性的知识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更方便的学习,可以扩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也有助于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减少不必要的课时浪费。②改革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的特色,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三课堂”联动。①第一课堂。除实验实训外,还可以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应针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制定相应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相关业务的实务操作,如可对保险、报关报检等单独的业务进行操作,也可对危险品货物进出口、集装箱货物进出口等综合多个环节的业务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安排可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进度而定。②第二课堂。包括专业社团、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比如,加入物流学会、参加货代员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竞赛、发表专业论文。可针对学生考取专业证书、、参加专业竞赛等方面建立奖励制度,比如,可酌情根据学生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对其本课程成绩进行适当加分;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采取让其加入教师所在研究室进行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等鼓励措施。③第三课堂:企业参观、社会实践、产学合作教育等。比如,安排到货运公司和报关公司等相关企业参观,或者邀请企业专业人员介绍货代业务操作。应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实现理论学习、课程实训和岗位参观实习的对接,为学生搭建更为开放、自由的实践平台。

3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组织管理。通常由学校实验管理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2)运行管理。授课老师与实验教师应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3)制度管理。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实验报告、日常考核表等。应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此外,应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按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的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员)应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员)实行嘉奖制度。

4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授n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货运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以提高教师的理论联系实践水平;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开展部分授课、讲座等。

(2)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购置的货运业务软件,建立仿真、模拟的货运实训室,使学生得到货运实务的基本训练后,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训场;进一步扩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使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互为补充,实现功能最优。学校应根据货运业务实验实训的要求和学生规模,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努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扩展合作的领域,为企业提供服务,力求产学结合。

(3)实践教学教材建设。货运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实验教材建设上,为此,学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货运实验教材建设,比如,可安排一定的经费资助教师出版教材,支持教材建设和开展教学研究。

(4)实践教学经费保证。目前,各学校教务处均设立专项消耗材料经费和实训经费,专款专用,以保证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此外,可争取校内相关企业或校友资助,用于弥补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5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践教学都应有相应的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

(2)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出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

(3)建立实践教学督导体系。由学校设立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实践教学全过程检查,不仅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而且要重点检查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阔. 仿真教学模式的国际货运课程改革初探[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84-85.

[2] 魏凯. 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 科技展望,2015(3):185.

[3] 高伟. 货运实务实践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研究[J].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5(3):3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