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文化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传播与传承;茶艺表演
1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
1.1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
自夏朝开始,中国便开始出现“礼乐”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礼作乐”以及“礼乐之邦”等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礼乐体系对古人的重要意义。据我国近现代历史学者来看,我国音乐发源于炎黄时期,并得到后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事实上,我国有着璀璨而丰富的音乐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石磬音乐和编钟音乐、秦汉时期的乐府音乐和歌舞百戏、唐宋时期的曲子词音乐等。相较之下,“炎帝尝百草”之后,茶开始与华夏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并没有意味着我国茶文化得以形成。事实上,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编写《茶经》这本茶学典籍之后,才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虽然同属于传统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内容、形式、发展历史、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音乐文化来看,音乐主要包括器乐和声乐,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诸多差异(比如我国的汉乐和西方的爵士乐、摇滚乐等)。就茶文化来看,茶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器物层面(茶叶种植、茶品、茶具等)和精神文化层面(茶文化习俗、茶文学作品、茶典籍等)。音乐文化主要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听觉感官;相比之下,茶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除此之外,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而茶文化是兼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二者均可以给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音乐可以使人闻歌起舞、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茶则可以使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自然放松,同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1.3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
由于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因而二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比如说,茶艺音乐、茶道音乐、禅茶音乐等就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音乐就是将“茶”和“音乐”这两个元素进行简单相加。二者是文化的交叠和融合,并非内容或形式上的加减乘除。当茶人步入茶室或者茶楼之前,首先就会听到缓和雅致的轻音乐,音符的节奏律动和茶室的摆设布置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天然的饮茶意境,从而使茶人真正放松身心,舒缓疲劳的身躯。由此可见,茶文化音乐是基于茶文化理念和音乐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给茶人的心灵带去一阵暖风。
2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还要重视诸如美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美育(即“美感教育”)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大学,音乐教育基本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学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茶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茶文化也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呈现出融合趋势,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传输茶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前,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
从现阶段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很多社会人士对茶文化、茶思想都不太重视,当问及与茶有关的典故时,有人竟十分茫然。很显然,这一现象透露出茶文化的循序渐进,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茶文化,还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做起。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思想和言行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帮助给他们自觉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不难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和鉴赏能力的学科,我们同样可以将茶文化导入到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的重担。
2.2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
茶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茶文化艺术形式也曾为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特殊的光芒。但是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导致人们出现“短视”的问题,他们开始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茶艺表演。通常意义上的茶艺表演主要由乐器演奏者和歌舞表演组成,茶艺表演可以深化茶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茶道音乐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茶艺表演的兴趣,并从中发掘颇具天赋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单位不妨与民间茶艺表演机构合作,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开设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茶文化加以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要想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
3.1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
在中小学,音乐通常作为一门“副科”存在,音乐教材更是多年也未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内容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教材编撰人员可以结合我国茶文化进行编写,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内容编入教材。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加大茶文化的比重,介绍我国各个地方的采茶歌(唱腔、歌词等)、并可以适当地融入现阶段的茶艺背景音乐和茶文化轻音乐,培养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经常在临近考试时会将音乐课砍掉,将其挪让给“语数外”等科目。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
3.2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到很多学校,多媒体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音乐教师通常采取一种“唱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因而这些老师在示范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专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走音”层出不穷等。这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误导学生,使学生也出现此类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茶文化音乐的精选有声读物、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茶文化音乐形成全面认识。
3.3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很多情况下,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并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兴趣。而且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来看,人们在学习之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巩固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趣味茶吧的开设将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在布置茶吧时,应该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摆设布置,从最大程度上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茶意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一边饮茶一边感受茶乐的律动,身心也会放松下来,这对于结束了一天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学生在茶吧内可以欣赏到各类茶艺音乐,并接触到一些课堂上未曾接触的音乐内容,进而感受到茶音乐的魅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合,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音乐。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主动地将茶文化内容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茶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茶文化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肖艳芳.浅析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233-233.
[2]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3(9):141-141.
[3]郎启训.对当前云南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从传承民族文化谈起[J].文教资料,2009(35):218-220.
[4]张笼.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J].文摘版(教育),2015(3):167-167.
关键词:茶文化;美术创作;艺术鉴赏;美学意义
茶文化是我国的基础文化之一,它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开始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并且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完善,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寓意。美术创作需要一定的灵感,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在美术创作的优化过程中,美术人员需要正确审视自身的文化审美,努力学习不同的文化精神和内涵,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尤其是在美术作品的艺术感渲染上,需要涉及一些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而在这个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便成为了十分关键的问题。当前社会的文化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真正拥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是非常少的。茶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并且能够与人们的不同行为认知进行直接的融合。茶文化在美术创作当中,也具备一定的适用性,茶文化的本质精神在于品茶的意境,而品茶也是对艺术的一种审美思想,将这一思想运用到美术创作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美术作品的现实美感,而且可以使得美术作品不再保持表面的特征,转而变得十分深厚,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在近些年的美术创作当中,很多都开始借鉴茶文化,学习茶文化当中的意境所在,努力培育美术创作人员的精神意境,以便于实现高水平的创作。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茶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及相关的美学意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茶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联系
要想将茶文化合理地应用到美术创作当中,首先需要发现茶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联系,如果两者不存在任何的交叉点和接触,那么它俩的融合便是不合理的。茶文化在近些年的延伸中,对于茶有了独特的审美感知,人们在品茶的时候,所品鉴的不仅仅是茶的颜色、味道,更多地是品鉴茶进入口中所形成的意境。中国人品茶之所以与国外品茶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主体原因便是由于意境上的升华,因为有了意境,人们才能直接感受到茶的美感。在这个过程中,茶担当了十分核心的角色,给予了人们的无限的审美意境。在进行品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审美目光的不断提升,已经不可能再将目光集中在美术作品的表面内容上了,转而开始对美术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进行品鉴,想要找出不一样的内容。但是在大多数美术创作当中并没有这样的美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创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美学认知,他们没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必然需要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加强茶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联系。更多地引导美术人员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分析美术作品的不同特征,了解茶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内涵,并将茶文化添加到美术作品的创作内容当中去,一方面用来彰显茶文化独特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为整个美术创作形成艺术内涵。
2茶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2.1茶文化导向上的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对于茶文化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以茶文化进行美术创作。我们都知道,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美术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灵感,那么这样的灵感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必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类事物。而如果仅仅描绘一些简单的事物,不仅没有深层次的美感所在,而且也体现不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因而美术创作需要选择一些深层次的灵感导向。茶文化在这个时候便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灵感导向。以茶文化为基础展开美术创作,不仅可以提高美术作品的真实美感,而且也便于直接打造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内涵,这与美术创作的文化需求有着不谋而合的效果。美术创作本身是一个艺术性的行为,这一行为实践的产生,可以以茶文化作为主要导向,在茶文化的重要导向下,这一个美术创作变得十分整体,不仅充斥着表象上的艺术作品美感,而且呈现出了独特的茶文化内涵。如美术人员可以直接选择描绘一些茶文化内容,这样的描绘过程可以彰显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们感知到美术作品的内涵和精神所在。这是其他文化所达不到的效果。以茶文化为导向展开的美术创作,在长期的坚持下可以优化美术人员的精神内在,不自觉地在美术作品创作当中融合一些现代化的精神面貌,所凸显出来的美术作品也会具备当代的不同现实美感。
2.2茶文化能够给予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美感
在时代的持续发展当中,人们的审美不断地提高,尤其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美术创作人员在这个时候仅仅进行美术创作,不进行文化融合,所带来的效益是非常薄弱的,比如人们在品鉴一幅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于美的认知已经有了上升。如果画中所描绘的是一些景物,人们会简单地赞叹:这幅画真漂亮,并没有其他方面的延伸。很快人们便会忘却这幅画,因为它没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如果画中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一定的茶文化,人们会不自觉地从品茶意境的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分析当前茶文化美术作品的独特含义,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内容。茶文化在这个时候,成为了美术作品美感的源泉。正是由于茶文化的存在,才使得整个美术作品的美感变得深层,人们在品鉴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久而久之,人们会对美术作品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艺术内涵是普通的美术作品所难以达到的。在这一实践效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美术人员开始针对茶文化进行美术作品的全新融合,并且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艺术作品,整体的艺术作品美感得到了全面的升华,改变了人们的现有认知。
3茶文化在美术创作当中的美学意义
3.1美学鉴赏意义分析
在当代社会百花缭乱的发展环境下,美学鉴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的美学鉴赏,可以使得人们对不同的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从本质上而言,美学鉴赏不仅仅是一个品鉴的过程,更加是一个宣扬美的环节。它的存在,给予了美术作品相当大的美感。在当前时代的茶文化拓展当中,美术创作所凸显出来的现实美感变得非常明确,越来越追求艺术感觉的升华,以便于引导人们在进行美术品鉴的过程中,更加耐久地对画作进行欣赏。茶文化在美术创作当中的应用,可以使得这样的美感得到有效的升华,而且可以彰显出不一样的文化审美特点。这样的美学鉴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引导美术作品创作人员进行美学升华的一个过程,而且也是吸引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美学鉴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持续实践过程中,茶文化的文化认知会不断地延伸,从基础的文化拓展上,延伸到人们的精神观念引导上。但是,将茶文化运用到美学鉴赏的升华当中并不容易,需要美术创作人员深层次地了解茶文化,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茶文化仅仅是一些浅显的文化内容。这样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来完成,全面提升基础的美学认知。
3.2基于茶文化上的美学思想
在茶文化的融合过程中,美术创作人员不仅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美感,也会对意境的追求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当前时代的变迁当中,人们所希望看到的茶文化是十分独特的内容,不仅需要具备现实特征,而且需要拥有一定的精神意境美感。它在美术创作当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整个美学思想变得十分完善,人们所认识到的茶文化美感也会在这个时候得到有效的升华和提升。基于茶文化上的美学思想,是一种美学的全新阐述,不仅象征着美术创作人员美学意识的改变,还需要审美人群具备全新的文化认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美术创作人员需要更多地从审美人群的角度分析当前茶文化美术的艺术美感所在,并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持续升华基础的美感,便于更多的人认识到美术创作与茶文化融合的可行性,提升最终的美术作品内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所凸显出来的美学价值是非常高的,不仅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还会凸显出一些不一样的审美内涵,需要加强基础的文化引导,便于人们进行持续的文化认知升华,加强美学上的文化感知,展现不一样的美感所在。
参考文献
[1]丁羽昕.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25-126.
[2]陈瑜.茶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9):72-73.
[3]刘方冉.中国古代茶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
[4]朱婷婷.“龙井茶趣”主题扇面绘画创作报告[D].浙江理工大学,2017.
[5]沈袁达.茶艺美学与高师美术创作审美意趣的融通性探析[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2):116-118.
一、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历史文化也会存在差异。在进行文献翻译的工作时,经常会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导致出现翻译问题。例如我国的“东施效颦”这个词,它既是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典故的内涵的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很多西方人并不太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不知道东施是谁,也不知道西施又是谁。如果将这一成语翻译成“TungShihImitatesHsishin”,西方人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在文献翻译工作中,为了使西方人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最合适的翻译法就是先用直译的方法对这一典故进行翻译,然后在对其进行注释“IntheancientKingdomofYueh,Hsishinwasaveryfamousbeauty。TungShihtriedtoimitatesherway,butTungShihwasanuglygirlinfact。”再比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这句话中的“toeatnofish”其实也是一个典故。在伊丽莎白时期,基督教是当时的国教,基督教徒为了表明对伊丽莎白女王的衷心,坚决反对天主教会提出的只有在星期五才能吃鱼的习惯,因为天主教是反政府的。所以“toeatnofish”代表了基督教徒对伊丽莎白女王的忠诚,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时,不能直译为“约翰非常值得信赖,他不吃鱼和玩游戏”,应该翻译为“约翰非常值得信赖,他是个既忠诚又老实的人。”如何表达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会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首先是由于本国的文化的限制他可能无法正确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其次是他还有可能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产生曲解。在面临这种情况时,翻译工作者极有可能根据外文作品的表面含义而望文生义,进而导致翻译工作者进入翻译的误区。
二、中西方物质文化差异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物质文化就是指语言所包含所反映的有关物质经济生活、科技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各个不同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色彩的特征,这些特征都能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如“馒头”、“饺子”、“烩面”等这些符号就明显地带有中国的文化色彩,而“hamburger”、“sandwich”等这些词语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英美的地域文化。即使是对同一种物质,中西方在思维和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文献翻译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问题。比如“wine”这一词在英美等国家一般是指由葡萄等水果所酿造的酒,而在中国,酒包含了所有带有酒精的饮料。我国的文献翻译者把“孔府宴酒”翻译为“KongfuYanWine”,它是一种很烈的酒,但是西方人看到这一翻译时肯定不知道它其实是一种很烈的酒。再比如说,同一种颜色在中西方有时会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挖掘其深层含义,不要仅仅照着字面意思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才不会出现翻译上的错误。比如“Heturnedtoseethenewspaperinwhichwereannouncedthebirths,deathsandmarriages”这句话,如果翻译工作者对中西方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容易将其翻译成“他转过身去看这份报纸,报纸上刊登了结婚、生孩子和死亡等这些红白喜事。”这种翻译其实是错误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所以结婚生孩子可以用红色来表示,而丧礼要穿白色。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征着忠贞和纯洁,而黑色象征的肃穆。所以新娘结婚时都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举行葬礼时要统一穿黑色,这样才显得庄重。所以这种翻译法并没有真正表达西方的文化信息,译为“婚丧嫁娶”更为合适。
三、中西方风俗习惯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风俗习惯反映和表现了一个国家长期所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文化意识。它可以唤起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记忆和感知,使人们产生联想。比如说英语中的“apieceofcake”和汉语中的“小菜一碟”这两句俗语都表示做某件事情不费力,因此对这种含义进行延伸,英语中的“cake”和汉语中的“小菜”都表示某种轻松容易的事情。在中国,如果出门遇到熟人,在打招呼时经常会问“你吃饭了么”、“你干嘛去呢”等等,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两句话翻译为英语,西方人听到后会很不高兴,他们无法理解和接受,会认为你在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再比如,中西方人在听到赞扬时的反应也不一样。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做得还不够好”等等类似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you”。这时因为中国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说话一般比较委婉、含蓄。
四、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在人类文化中,宗教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儒教、佛教、道教是我们的三大宗教,而在西方国家是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的差异也会造成中西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比如“天”这个词,在中西方国家,都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主宰。但是在中国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会首先联想到老天爷、玉皇大帝等这些统治者,而西方人则首先联想到上帝。中国有句俗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这句话翻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对中国人来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并没有“上帝”的概念,所以可以将“God”一词换成“Heaven”。
五、结束语
一、动物会让人产生联想
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的联想意义有时是相同或相似的,有时是部分相同,有时是不尽相同甚至是相反的次而有时候却是各自文化里所特有的。下面我们将分别比较汉英文化中动物的联想意义的异同。
1.在汉英文化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联想意义的动物。由于有些动物有很明显的身体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即使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也会从这些动物身上很自然地产生相同或类似的联想,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的联想意义相同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例如,在汉英两种文化当中,“孤狸”都有狡猾的联想意义。中国人在形容某人老奸巨猾的时候会说“他是一条老孤狸,’;英语文化中在形容某人很狡猾的时候也会说“Heisacraftyoldfox…”(他是一条狡猾的老孤狸)。在汉英两种文化当中“老鼠”都有胆小的联想意义。汉语里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一个人胆小;而当用英语问你“AreyouaManoramouse?”的时候,那是在问:“你是男子汉还是胆小鬼?”这儿的mouse(老鼠)是“胆小鬼,,的意思。“驴子”在中国文化中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动物,在中国北方,它们常被用来拉犁耕地,但创门却又被看成是愚蠢且固执的动物,因为中国人在形容某人愚蠢的时候常常说“他是头笨驴”,在形容某人固执的时候会说“他是头华驴”。在英语中同样也有汉语文化中关于“驴子”的所有这些联想意义:英语中用donkey一work来指代“苦活儿”:“Heisanabsolutedonkey。”意指“他是一位愚蠢或固执的人”,当然,donkey(驴子)到底是意指“愚蠢”还是“固执”还得由语境来决定。汉语文化中联想相同或相似的动物还有:鹦鹉是好学舌的,小鹿是胆小温顺的,猪是肥胖的,猴子是调皮的,蜜蜂是忙碌的,小羊是温顺的,等等。
2.在汉英文化中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的动物。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的活动方式、认识事物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确切地说,汉英文化中有着完全相同的联想意义的动物是不可能存在的,所谓的相同也只是相对的。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孤狸和老鼠在汉英文化中相同的联想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两种动物汉英文化中不同的联想意义。孤狸在汉英两种文化中都有狡猾的联想意义,但是在汉语文化中,孤狸还有另外的联想意义的女人。在中国古代的伸话传说里,孤狸常被描述成变成人形去句引男子并最后吸千他们精血的妖精。所以,中国人若说某某女人是“孤狸精”或“骚孤狸”,那肯定是在骂她是一个的女人。汉语文化中的“老鼠”几乎一无是处……“鼠目寸光”、“贼眉鼠眼”、“鼠头鼠脑”等许多与“老鼠”有关的成语都是贬义词;而在英语文化中有“asquietasamouse”的说法,因此老鼠有安静的联想意义。与汉语文化中老鼠的不好的联想形成对照的,是美英等国卡通片中的老鼠聪明机智,迪斯尼公司创造出来的“米老鼠”形象在文明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它在孩子们中间也几乎成了“聪明机智”的代名词。
3.在汉英文化中有着不同或相反的联想意义的动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汉民族对“构”不愉快的联想。在汉民族文化中,的被认为是最下贼的东西。这一点在汉语成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象“构急跳墙”,“狗咬丸人势”,“构眼看人低”等带“狗”字的汉语成语几乎全都是贬义词。就连可口的狗肉也是不能上正席来招待客人的,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而在英语文化中,狗的联想意义远没有我们汉民族的这么糟糕,的被认为是忠诚的,他们称狗为man’sbestfriend(人类最好的朋友),可见狗在英语文化中是很可亲的动物。再如,在汉语文化中,“猫头鹰”被认为是不祥的动物,人们认为半夜里听见猫头鹰的叫声就要倒霉。在英语文化中有assolemnanowl以及aswiseasanowl的说法,因此英语文化中的猫头鹰是很严肃、很有智慧的动物。其实,这类联想意义不同或相反的动物还有龙、编蝠等。“龙”在汉语文化里是很草贵的,古时只有皇家的建筑和服饰上面才可以出现龙的图案,有“龙”字的成语几乎全都是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而且中国人也自认是龙的传人。而龙在西方文化里面却被描绘成兴风作浪、制造水患灾害的怪物。“编蝠”在西方文化里通常只能引起人们坏的联想。英语中有asblindasabat(像编蝎一样瞎)和ascrazyasabat(像编蝠一样疯狂)的说法,而且可能是因为有吸血蝠的缘故,提起蝙蝠人们就会产生丑恶、凶残及吸血鬼等令人不快的联想。而汉语文化里的编蝠却有吉祥、幸福的联想意义,其原因很简单:“蝠”与“福”同音。
4.在一种文化中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无法举起人们任何联想的动物。有一种叫“嵘抓”(newt)的水陆两生的小动物。在中国听说或者说见过它的人都不多,更不用说对它产生任何联想了,但是,在英语文化中它却有喝醉酒的联想意义,因为英语里有aspissedDrunkasanewt(醉得像嵘蟋)的说法。还有一种叫“璞鸡”(coot)、俗称“白骨顶”的动物,它是额上有白斑的一种水鸟。中国人对它全无联想,但英语里却有asbaldasacoot(头顶全秃)的说法,。:由此可见,“蹼鸡’,在英语文化中有“秃头”的联想愈义。当然,也有很多动物在汉语文化中能激起人们丰害的联想,而在英语文化中它们却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例如,汉语文化中的乌龟既有褒义又有贬义的联想。众所周知,龟是很长寿的动物,因此,用龟喻指长寿在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龟很长寿,也有人由此联想到“老而不死”,并用“老鸟龟”来骂老人。龟的别称—“王八”也是骂人的话。另外,汉语文化中的鹤也是长寿的象征,它通常和松树一起入画,喻指“长命百岁”。但这两种动物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
二、含有动物的习语和成语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合作原则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语用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交际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交际中,文化透过语言得到反映。无论是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交际者之间的交际,还是不同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语言都有它不可代替的作用。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已久,在目前的会话规则研究领域,H.P.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影响甚大。我就这一原则探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这一原则的使用差异。
二、格赖斯合作原则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预期交际效果,实现交际目标,会遵循某些原则。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了一套合作原则,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受规范或条件的制约,交际双方遵循某些规则,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1967年,他在哈佛大学所作的《逻辑与会话》讲座中提出,为了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交谈双方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根据所参与对话的要求、阶段、目的或方向进行交谈。这些基本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1]他把这一原则划分为四个准则,而每个准则又有次准则,具体如下[2]:
(一)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
质的准则是指努力使说的话为真实:
1.不要说自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二)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
1.使自己说的话尽量达到交际所需要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量。
(三)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
使自己所说的话具有关联性。
(四)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1.避免晦涩话语;
2.避免模棱两可;
3.说话简洁;
4.说话要有条理。
Grice认为,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是交际者双方相互合作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些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文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因为跨文化交际既具有同一社会成员间交际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同一文化中交际所不具备的特点,即文化的相对性和交往规约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由于文化不同,人们的会话规则各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具有相对性。
下面本文通过文化相对性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的具体运用及不同的语用效果。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质的准则的遵循
格赖斯认为质的准则在合作原则中最重要。为了使交际成功进行,交际双方首先要提供给对方有把握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如果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交际,就难于在质的准则上达成共识。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国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买的。”
在这个例子中,美国朋友对中国妇女的这件衣服评价是实事求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而中国妇女的回答让他误解中国妇女的回答是在说他不识货,对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惊小怪,可见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问题。而这位中国妇女认为按照中国文化习惯对这样赞扬应保持一种得体的谦虚和低调的态度,否则则会被认为是高傲自满。中国人会先否定自己来遵循汉文化中的“谦虚准则”,甚至以牺牲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来实现语言交际目的。相反,如果对他人的表扬进行迎合,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认为这人轻浮、高傲、自大。相反,英美文化中人们对于他人的赞扬及肯定会直截了当地接受,他们不会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悦,会因人家的赞美之词而道谢,采用迎合的方式。同时他们也遵循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来保持和对方观点一致,以避免与对方观点相悖而带来的难堪。
四、跨文化交际中量的准则的遵循
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包括两个次准则:一是提供所需要的量,二是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量。
从许多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实例来看,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语言观。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使得中西方人们在语言交际的时候在交际行为、交际方略、交际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
中国传统的“言”“辩”观,提倡通过道德伦理及内省反思建立和维系一个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同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与语言高度地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言行合一。在这两者中,道德修养高于语言行为,认为人际间的交际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伦理来完成,比如在汉语中就有诸如此类的表达:“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德。”“善者不言,言者不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3]229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言”“辩”观上比孔子木讷,他认为为了实现和维系和谐的社会秩序,人们应该无为而治,即“不言不辨养太平”。可见老子否定言辩思想,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的思想被庄子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否定了语言交际的价值,并提出“至言去言”、“至为去为”的观点。他认为沉默才能表达道,只有处于“无为”之境,用沉默代替有声语言,才能达到道的境界。所以在汉文化中,沉默是金。[3]230
西方文化的语言观是积极的,人们喜欢辩论,善于言谈与言辞对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遵循logos生成和发展,logos不仅指法则、公理、逻辑,还包含言论与语言。在西方文化中,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是通过辩论言辞,说服他人达到改变他人及社会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普遍认为语言的目的是劝导和改造他人,是有绝对权威的工具,所以西方人认为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相互认识。可见,西方人对语言的态度自古以来是积极的,他们善辩、健谈、喜欢言语对抗,惯于通过表明自己来发展和延伸自我。
(二)强交际环境与弱交际环境
中西方不同的“言”“辩”观导致了来自两种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文化认知上的差别。在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相对来说,在汉文化里,语言的重要性次于西方文化。所以在交际时人们就不那么遵循话语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甚至有时违背了量的准则,而大量的交际信息由交际环境及非言语行为传递。对此现象,Hall[4]根据交际者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把交际划分为强交际环境(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际环境(low-context culture)。鉴于此,基于中国文化的交际是强交际环境文化,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是弱交际环境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对语言持消极的态度,交际中多数情况交际者是靠心灵意会或通过交际场景来传递信息。很多信息靠环境来传递,蕴藏在“不言之中”,而“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能正确地完成解码的过程,从而领会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美国人倾向于“直言快语”,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语境对信息的影响较弱,人们更擅长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来避免非言语交际带来的语义模糊性。弱交际环境文化体现在会话原则上,则是人们对量的准则的遵守。
五、跨文化交际中关联准则的遵循
“关联准则”主张交际者要提供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人们对此原则的遵循同样也存在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两个民族所持的世界观之差异。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中或世界上的万物是可以分割的,它们相互独立、自主、矛盾对立。而中国则强调统一,这是他们最大的分歧。与此相关的是知识论与认识论的问题,即如何认识自然。对西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向外延伸,向外探求,客观地认识自然界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而中国文化则主张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依赖直观思考,把个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统一体。由于主体与客体、知识论与道德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这样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就重视统一,从而忽略了差异和对立。所以在交际、在表达自我、在论述时,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拘泥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或像西方人那样采用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结合中西文化对比,通过对合作原则中关联准则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关联准则在以求和合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的遵循情况与以求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西方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Grice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与汉文化中人们交际时维护面子、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会话准则相冲突,一般意义上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和评价中国人的会话准则。
六、跨文化交际中方式准则的遵循
方式准则包括四个方面:说话要避免晦涩,避免模棱两可,说话要简洁、有条理。在跨文化交际时方式准则的遵循也因文化而异。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中国人:我这个周末要去New Orleans。
美国人:太棒了!真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你们准备在那儿待多长时间。
中国人:三天。(希望他能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去机场。)
美国人:祝你玩得开心一点。(如果她想让我开车送她,她会直接说出来。)
中国人:谢谢。再见。(如果他真想开车送我的话,他会主动说出来的,我还是找别人吧。)
在这个对话中,交际者双方都遵循本文化中的会话方式准则,但是交际失败了。什么使得他们的对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西方人的直言快语与汉文化中的言外之意发生了冲突。中国人的交际是一种强环境文化交际,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交际语境,而说话者常常是通过隐性的语码传递信息。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常常会遵循会话的礼貌及谦虚原则,在受别人邀请吃饭时,他们会习惯性地说“不”,但对美国人来讲,这就是明显的拒绝。而中国人有好客的习惯,在饭桌上请别人吃东西时,会左让右让,“强迫”对方吃下去,这种方式使美国人感到不可理解。而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对被请人特别尊重,从不强加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另外,西方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常以演绎法为主,他们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再加以分析说明;而中国人会运用归纳法先为自己的某个观点先做铺垫或是先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商业谈判中,常常因为交际者不知道或忽略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而对谈判带来消极影响。
七、结语
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同,言谈规则各有千秋。即使在同一交际情境中,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反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合作原则中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的遵循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上述对合作原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运用差异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忽略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相对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相对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所以合作原则虽然是一项重大贡献,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找到了一定的规律,但是它忽略了文化、语言及话语规则的相对性。但是合作原则的一些不足推动了语用学的发展,学者们为了对此不足进行弥补又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6]和“礼貌原则”[7],这些理论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eijing:FLTRP,2002:27.
[2]Levinson,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01-1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29,228,230.
[4]Hall,E.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Y:Doubleday,1976:27.
[关键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肌苷;奥硝唑;配伍
[中图分类号]R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03-02
奥硝唑是一种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作用。其化学名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1]。奥硝唑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与其他药物配伍也日渐增多[2,3]。现借鉴替硝唑的分析方法[4],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肌苷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751-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3C型数字式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
奥硝唑对照品(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l∶0.5 g,批号030618);肌苷对照品(南京金陵药业);肌苷注射液 (南京金陵药业,规格:2 ml∶0.1 g,批号030801)。
2 方法与结果
2.1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奥硝唑对照品、肌苷对照品适量,配制成18 mg/L的奥硝唑水溶液和8 mg/L的肌苷水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奥硝唑在318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肌苷在此波长处无吸收,故选择318 nm为奥硝唑的测定波长;肌苷的最大吸收峰在264 nm处,奥硝唑在此波长处也有少量吸收,并和肌苷的吸收峰相互重叠。于是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肌苷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64 nm,参比波长为361 nm。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奥硝唑对照品适量,配制成600 mg/L的贮备液(Ⅰ);精密称取肌苷对照品适量,配制成400 mg/L的贮备液(Ⅱ)。分别精密吸取Ⅰ液1.0、1.5、2.0、2.5、3.0 ml,Ⅱ液1.0、1.5、2.0、2.5、3.0 ml,分别混合定容于100 ml量瓶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混合水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在318 nm处直接测定奥硝唑吸收度A,得奥硝唑线性回归方程:
A奥=0.039 57C奥+0.004 3,r=0.999 9 (n=5),线性范围为6~18 mg/L;在264 nm和361 nm处,分别测定吸收度A,则肌苷的ΔA肌=A264-A361,得肌苷的线性回归方程:ΔA肌=0.051 57C肌+0.074 1,r=0.999 9(n=5),线性范围为4~12 mg/L。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奥硝唑对照品、肌苷对照品适量,配制成含奥硝唑约10 mg/L和肌苷约8 mg/L的水溶液。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各自吸收度,代入相应的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结果奥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0.73%;肌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0.69%。
2.4 配伍稳定性试验
2.4.1 配伍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取肌苷0.3 g,加入到100 ml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振摇使溶解,制得混合溶液。
2.4.2 外观及pH值将混合溶液置室温(20℃)下,在0、1、2、4、6 h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外观均为微黄色澄明溶液,无沉淀产生,pH值变化不大。结果见表1。
2.4.3 含量变化精密吸取混合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10 ml,加水稀释至50 ml,得测定液(内含10 mg/L奥硝唑和10 mg/L肌苷)。将测定液室温放置,在0、1、2、4、6 h,分别测定各吸收度,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并以0 h含量为100%,得到其他时间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2.4.4 吸收曲线的变化在测定含量的同时,对混合液分别于0、1、2、4、6 h在200~400 nm内进行紫外扫描。结果最大吸收峰无位移,吸收曲线形状未发生改变,也未见其他吸收峰产生。
3 讨论
本文从含量溶液外观及pH 值3个方面考察了肌苷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注射用肌苷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0℃)条件下,6 h内混合液澄明,未见有任何的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变化在我国药典规定的范围内(pH5.0~7.0)[5];含量变化也不明显,紫外吸收曲线未见改变,说明两药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经测定,配伍液在6 h内肌苷浓度最低为99.1%、奥硝唑为98.1%,两药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5]。
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肌苷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稳定,在上述条件下可配伍使用。因实验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从理化性质角度对注射用肌苷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其药理及生化方面配伍因素的考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就本次试验考察范围来评价,注射用肌苷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临床上可配伍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
[2]超.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94-95.
[3]杨春华. 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98,102.
[4]李力更,王丽萍,封淑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注射液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5):2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41, 59-61.
关键词:英美文学;中外茶文化;地域特色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千百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茶文化。本文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出发,探索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特色并进行比对分析。以此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理解传承与交融发展。
1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英美文学视域下的中外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仅要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寻找中外茶文化的影子与内容,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中外茶文化起源流变发展信号,与中西方茶文化发展的根源流变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茶文化根源流变整体的发展走向。通过探究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了解到中外茶文化对国民的生活影响与审美作用,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融发展。
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茶文化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扩大和完善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经验过程中,茶叶同样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与清热解渴的功能作用,在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加工作用下形成了自成一脉的系统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西方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在茶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茶叶通过对外贸易与交流,将中国茶叶远销海内外。西方传统茶文化由此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茶叶生长的环境与中国大不相同,再加上西方国家人民的饮食口味与生活习惯各有差异。因此,西方国家所喜爱流行的茶叶也与中国有所不同,西方茶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吸收西方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特色,不断地充实壮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1.3中外茶文化的根源差异
中国与外国茶文化的根源启蒙与发展历程也不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最早诞生的国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茶文化诞生于本土,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地赋予茶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一脉相承,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国民的精神风貌。外国的茶文化以中国茶叶的引进为基础,以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启蒙,并结合自身茶叶发展的区域特点与国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为依据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力推动下,让极具欧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普及于世界各地。
2中外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英美视域下中外茶文化都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茶文化均作为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国民所重视。关于中外茶文化的中国与英美等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中国,茶叶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表达着读书人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茶叶在进入的初期阶段,茶叶是一种十分稀有罕见的物资,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物资供给需求,因此,视若珍宝,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文化内涵。饮茶的习惯也为少数人所享有,因此,在饮茶是十分注重饮茶的仪式感,到后来即便茶叶的普及,这样正式的仪式规范也被保留了下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国民生活。
2.1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且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如,在唐朝时期饮茶文化盛行,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都酷爱饮茶,在这当中,僧侣十分的精通茶道,并善于将佛家思想与传统茶文化紧密结合。因此,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十分看重饮茶时的平心静气与淡泊超脱的心态,并在饮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哲思。中国传统茶文化受到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熏陶,并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之中逐步地深化文化内涵。
2.2西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西方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开始于欧美国家茶文化的发展,在这当中,以英美两国的茶文化发展最为突出。西方国家十分看重下午茶,将下午茶列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早餐与晚餐一样的平常。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家庭用餐或是聚会时,先生、太太一同品尝精致优雅的下午茶的故事情节。由此观之,在西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中,茶叶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精神品质与富有仪式感和实用性的内涵特点。
2.3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
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为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的差异发展提供了依据。西方茶文化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如,中国人酷爱绿茶,喜欢绿茶清新自然,而西方国家偏好红茶,喜欢红茶典雅精致。因此,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以绿茶为代表,而西方的茶文化主要就是红茶文化。因此,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不仅仅起源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而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3英美文学视域下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都经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沉淀,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性的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于中外国家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英美文学的视域观察下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的影响。如,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茶叶常常是其中故事情节或是文学创作的座上宾。经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饮茶文化,展现了国民关于饮茶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体现了茶文化对于国民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3.1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生活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因素来源与中外国民的不同生活习惯与审美思维,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的生活有着诸多的影响。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描写国人饮茶这一生活细节,表现国人饮茶的生活姿态与审美情趣。这体现了茶叶是国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国人饮茶品茗喜欢原汁原味,感受茶的清雅芳香,追求茶的纯真质朴。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喜欢在饮茶时加入糖或牛奶,细细品味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调,营造中悠扬放松的氛围,让自己沉浸在这个享受的时刻。
3.2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贸易的影响
茶叶贸易对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早期发展中,茶叶便作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物品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运输到世界各地。为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当土生土长的中国茶叶传入海外后,也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据地域特色种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下,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作为贸易发展中带有本国独特文化的重要物资远销世界各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3.3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文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叶在一种功能性饮料的基础之上被挖掘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饮茶品茗更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的行为艺术。如,人们在煮茶的过程中强调时间与水温的平衡协调把握,在二者相互平衡作用之下煮出来的茶可以达到好的茶效。这就发展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西方人而言,注重饮茶的仪式感与实用感,饮茶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正式的礼仪,同时西方更为注重饮茶所可以满足的生活需求,这对西方文化中注重礼仪讲究实用的文化特点有着内在影响。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介绍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坐落于湄潭县中国茶城内,是贵州省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唯一展览馆,展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九部分,首次全面、系统、精辟展示了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现在的全过程。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而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较好保存,湄潭茶乡的秀美风光,为“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先天的“社会人文条件”、“自然生态条件”。这个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必将成为贵州茶文化的窗口、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地、贵州茶人的精神家园。
早在2011年,为纪念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2周年,湄潭开展了一系列茶文化调查,对贵州省茶科所陈列室、湄潭茶场老工厂、永兴等地的茶文物进行了实地普查,发现这里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物,既有全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野生大茶树标本,又有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献,更有规模宏大的全木红茶生产线等生产工具。尤其是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建场后,其茶叶科研、种植推广、生产生活的整套茶文化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也是全国少有的珍贵茶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叶的辉煌历史,更是奠定了贵州在上世纪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地位。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作用
2013年9月29日,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落户湄潭并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贵州省唯一的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有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心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纪念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东方红电站陈列馆等专馆,初步建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该馆群的建成开馆,不仅填补了贵州省茶文化主题博物馆的空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充分挖掘贵州茶文化内涵、保护茶文化生态、发展茶文化产业、推广茶文化旅游等都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了解贵州茶文化的一个窗口,保护与传承贵州茶文化遗产的基地,更是建设贵州茶叶品牌的重要平台。我们坚信,高品质的贵州茶,高品位的贵州茶文化,将给世界带来更加深厚的香醇!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介绍相关文章:
1.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2.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3.贵州茶文化的现状
4.茶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内容
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茶文化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已初具成效,但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意在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人们就把茶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艺术的享受活动。在茶叶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茶文化。要了解与茶相关的一切,最好实地堪察一番。正如王勇先生在《游走茶乡》一书中所说,想要了解一种茶和一种茶的文化,人们必须得走进出产这种茶的那片土地,了解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或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世界。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包括茶叶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它们推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包括茶叶的生产流通形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式、茶政设施;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质文化在人们记忆中的反映,包括人们有关茶的知识、手法、礼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茶文化是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研究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茶的精神以及在各个阶层人民中表现出的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旅游业中的一支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旅游产业群。茶文化旅游属于旅游产品分类中主题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枝,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开发,是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总之,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茶园参观,茶古迹浏览,茶叶鉴品,参与茶叶生产,观赏茶艺,茶药用功能听讲等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形式集地方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养生主题旅游于一身,使茶、茶文化、旅游成为一个体系,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茶与茶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旅游的兴盛反过来带动茶文化的发展。当前,把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茶文化的双赢策略之一。
2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茶文化旅游内涵丰富多样,涉及上百种产品及多个特色地区。它们都具有和其它旅游形式相同的特性,如休闲性,消费性,参与性,暂时性等。而与此同时,茶文化旅游还具有其它旅游类型所不同的特征。
2.1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茶树是一种经济作物,但同时又是一种可观赏植物;喝茶可以满足人的身体基本需求,又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与升华。以茶为客体,不同的人为主体,不同的审美主体具有不同的感受,其层次多样,内容多彩。游客在观看茶艺、茶道表演时,五官得到充分调动,看、听、闻、品———清香醇美的茶食带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一并给游客带来细腻而多彩的美感。这种物质形式上的享受增添了旅游的乐趣,同时又有不流于世俗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内容,因此,茶旅游又常常被称为心灵之旅,感悟之旅等。
2.2特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茶的受众性十分广泛,自古就倍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茶是平民百姓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解渴又提神;茶还常常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以茶为诗为文的作品不在少数。茶是王宫贵族待客的主要载体之一。茶具有普通大众都可以享受的群众性,又有文人贵族的高雅性,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
2.3观赏性与体验性相结合
我国的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观赏和体验的多重需求。百年的茶树、万倾的茶园、琳琅的茶窑、异彩纷呈又神秘的茶事活动都成了茶文化旅游中的人文资源。这些与茶相关的资源具有极为丰富的观赏性,同时又非常适宜观赏者参加到活动中去,与当地人民一起感受、感知茶的内在文化,精神得到升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休闲意愿的加强,茶文化体验旅游在国内消然升起。游客不但可以到当地的茶馆品茶,还可以观看当地特色的茶艺表演,参加当地人茶田的劳作。这种观赏与体验并重的特征吸引了许多爱茶人士的参与。
2.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
茶文化旅游以茶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茶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人文资源等融为一个体系,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相互参与渗透的产品。我国的茶园茶场为数甚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茶文化古迹、茶俗行为、茶歌茶舞等人文资源多,都可以被用以旅游开发。茶文化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多门科学,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领略到茶文化的人文魅力。
3茶文化旅游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一度成为旅游业的一枝独秀,迅速拉动了茶区地方经济的提升。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或典型或普遍的问题,如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各地方茶文化旅游相似甚至雷同、文化色彩不够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1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性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市场中茶文化内涵及应用的力度不够,大部分茶文化产品还仅仅是停留在鉴赏、保护、研究等基础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与市场接轨和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茶文化旅游形式,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浏览、参观的层面,因为时间、费用等问题很难让游客静心领悟这一独特的文化,最终能真正达到让游客感到修知养性、享受精神层面感悟目的的还是少数。另外,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茶文化旅游中的导游绝大多数都是从其它旅游线路上直接承接了茶业旅游的导游任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更谈不上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一些茶艺师在给游客表演的茶艺茶道也只限于艺术本身,其茶业的文化背景很少被触及。
3.2茶文化旅游中文化内涵的缺失
任何一种旅游都应该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吸引游客。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形成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和核心。我国现存的茶文化资源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初步具备了形成特色吸引力的条件。但是游团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机制将游客从快节奏的工作中吸引到田园劳作、品鉴观赏、静心参茶等慢生活上来。更多的茶文化旅游只是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没有涉及茶文化精神形态和文化内涵。更有一些旅游团社打着茶文化的幌子吸引游客去指定地点买茶的行径。
3.3茶文化旅游中的原本茶文化遭到破坏
市场上的少数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没有对茶文化的宣传和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破坏了茶文化底蕴。如有的商家为了起到销售茶的目的,对茶文化的宣传只是商业利用,没有对茶叶本身真正的文化做认真研究,造成一原本茶品牌、茶文化大相径庭的效果,损害了参观者与旅游者的利益,更让原本茶品牌受损。还有地区为了吸引游客,故意打出吸引眼球的旅游主题,只是哗众取宠,没有达到让人们真正了解茶文化的效果。
3.4茶文化旅游破坏了原生态环境
随着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茶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有些茶农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多卖茶叶,在缺乏发展规划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扩大再生产,使得本来可以持续利用的茶园茶田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在开发过程中,新的技术和节能技术应用不足。要保护茶叶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茶文化旅游,低碳的旅游形式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4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课题。各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努力使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能够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以促使我国茶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1多方开发,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特色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特色地区。一些经营成功的旅游案例中的茶园、茶庄、茶田对茶原有的内涵保护和宣传做的都比较到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老茶庄在进行改造升级,以期达到文化与经济双赢,当地与游客双赢的效果。当地政府应该重视该方式,借鉴成功案例,采取符合地方特色的方案,对当地茶业旅游进行升级改造。
4.2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在任何一种旅游形式中,吃、喝、购物都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地方推出的茶文旅游中都含有茶宴这一特色项目。与茶相关的各种饮料、食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茶叶的衍生品如茶具、茶艺,正在成为游客越来越青睐的产品。而名茶更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应适时抓住游客的这一正常消费心态,开发更多样饰精美,又具质量上承的茶文化礼品,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
4.3与地域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
我国产茶地区众多,如云南、浙江等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知。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独有的地域特色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与深度开发。如名茶的发源地、茶业建筑、茶礼仪等与当地的古建筑、特色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旅游形式,这不仅在整体旅游开发上达到以一带多的经济市场效果,还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4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研究
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专门研究的文著还十分鲜见,较多的文章只是涉及表面探讨而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事实上,茶文化可研究的课题非常多,研究者不但可以研究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可以与境外的茶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参照、对比,逐步就能得出符合我国特色茶文化旅游的形式来。例如,台湾和日本的茶文化旅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新加玻、泰国更是将其视为重要的旅游经济来源。
4.5加强对茶文化旅游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
我国多年前就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一书,这是从事茶艺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越来越多的茶业相关学校开始应用更多更专业的书籍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茶文化看重的是茶对人精神层面的熏陶,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素质以外,还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养。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在旅游当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他们将茶文化的内涵传递给游客,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游客信息接受的完美度。我国的福建、安徽等地都陆续开办了茶校教育,这为我国茶业人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裕光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