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传统文化的经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经典

第1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一、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极其广泛,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将这些传统元素渗入到歌词中并与旋律结合起来,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下面详细分析歌词中体现出的三种主要传统文化。

第一,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完美契合。我们以李玉刚演唱的《水墨丹青》和《落墨》这两首歌为例,即可看出这些歌词与中国书画艺术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水墨丹青》的词总体上给人清新悠远的感觉,歌名就体现出了很强的书画艺术韵味。词中有这样一句:“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墨分五色,不同色调、不同的用法。”这里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几个特征:刚柔并济,讲究神似,墨分五彩。“刚柔并济”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特征,它也迎合了中国的中庸之道。“刚”就是在用笔中要求每一笔画都要用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一种立体感和动势。“柔”即在行笔时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笔画间的微妙变化,一笔一画富有节奏感和弹性。“讲究神似”是要求书法做到形神结合,如点若“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墨分五彩”的说法在绘画中用途居多。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2]只有把浓、淡、干、湿相结合,墨色交错变化,中国画才能独显其风韵。此外,歌词中还说到“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可以比喻手法的行云流水”,以及《落墨》中一句“线条有如裙摆飘荡”,则道出了书法绘画中水与墨的转变以及行笔时所表现出的灵动飘逸的美感。

第二, 歌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以《梦青衣》和《盛世霓裳》这两首歌曲为例,即体现了戏曲的水袖艺术、戏曲与梦幻的结合以及京剧唱腔艺术。

《梦青衣》体现了三个戏曲特征:其一是《梦青衣》中“长袖挥如流水”所体现出的水袖艺术。水袖就是戏曲服装袖端拖下来的部分,用白绸或绢制成。戏曲演员通常通过“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等十种基本动作表现人物情感。[4]中国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歌舞结合,以歌舞演故事。梅兰芳说:“中国戏曲的表演方法,是把舞蹈动作融化在生活里。人物登场,一举一动都是舞蹈化的。”(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例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用水袖象征性地轻点双眼,使观众能够看到剧中人物在哭,却又不失形象美。[5]水袖是戏曲中“舞”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水袖艺术的运用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水袖功也是戏曲程式化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南方剧种还是北方剧种,一个戏曲演员都应将水袖运转自如。

其二是中国戏曲与梦幻的结合。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自古以来以梦入戏或以梦命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元杂剧《蝴蝶梦》、《庄周梦》、《云窗梦》、《黄粱梦》。在我国,梦与文学的创作关系深远。元代评论家汤显祖、明代评论家谢肇等就提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的重要论据。[6]在李玉刚的《梦青衣》中,歌词第一句就是“梦里听到一个声音,陌生又熟悉”,开篇就创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情景。在歌词中间,一句“蝶相追紧相随,唯恐梦醒爱成灰”,最后以“犹记心头梦魂消”作为本首歌词的结尾,整篇歌词以“梦”为线索、“青衣”为主线。此外,在李玉刚的《浣纱曲》这首歌词中,首句是“一阵花香梦醒了千年”,尾句是“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唱出了歌中人物西施浣纱似梦,人生如梦。这两首歌词都是以梦入、以梦出,梦贯穿始终。

其三就是李玉刚歌词中体现的京剧唱腔艺术。《盛世霓裳》中“京腔京韵,梦绕紫禁”、“看我国粹,历久弥新”、“听几许,天籁之音”以及《梦青衣》中“这声音余音绕梁百转千回”等句都体现出来。京剧的唱腔圆润优美,表现力强烈,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简称“皮黄”。[7]在京剧唱腔中,唱的内容包括抒情和叙事两个方面。首先是抒情,演员在唱抒情段时“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例如《苏武牧羊》中“望乡”一场,苏武被困北海,登台遥望家乡时的唱腔血泪交加,如泣如诉,唱出了苏武此时壮志未酬和思念故国亲人的无限哀愁。叙事的唱腔情感因素掺杂相对较少,唱词通俗易懂。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念白是戏曲人物在舞台上说的话,又叫“道白”,在不同场合能够表达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四进士》“一公堂”一场中宋士杰的那段“小人宋士杰”的念白,由著名演员马连良念得字字清晰又有层次,表现了人物的老练和饱经世故。京剧念白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声调起伏、夸张、明晰又富有节奏美,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与古代诗词艺术相结合。以《归去来兮》和《梦回春秋》为例,这两首歌曲和古诗词联系颇深。

《归去来兮》是受古诗词影响最深的一首歌,其歌词形式是五言―七言―五言,例如“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思乡起……以身许国去,一别千万里……浮光掠影昨日去,云淡风轻看今昔”,并在歌词中大量运用了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秋风”、“明月”、“扁舟”、“归期”等,并赋之以诗词意境,演唱悠扬婉约。而《梦回春秋》这首歌在形式上是七言兼有杂言,在意境上更趋近于宋词的“婉而细”、“幽而深”。除此,还有些歌曲则直接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子,如在《美人》这首歌中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梦青衣》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直接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君子好逑竞相邀”则化用《诗经・关雎》。这些词句的形式、内容和意境共同构成李玉刚演唱歌词中的诗词艺术。

二、大众对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及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

艺术是大众的,舞台是观众的,一切艺术表演形式都与观众密不可分。我们从社会大众着手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的300人展开了对李玉刚舞台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的调查。这些被调查群体按年龄可分为15-25岁,共100人;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各50人;其中15-25岁群体大部分为在校学生。经调查发现对于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和他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其次是36-45岁的中年群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各群体对李玉刚的喜欢率

调查还发现,当被问到最喜欢的表演形式时,前四个群体均以选择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最多。如表一所示。

表一 大众对不同表演风格的喜爱率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如表二所示。

表二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通过以上三个图表可以看出,在15-25岁、26-35岁这两个群体中,有很多调查结果是相似的。如在对传统文化喜欢程度上数据接近,在所喜欢的表演形式上都是首选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流行排第二,传统风格押尾。

三、对大众审美观的概括及趋势预测

首先是15-25岁群体,他们是当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从他们的审美趋向中可看出未来社会的艺术表演方向。他们对李玉刚表演形式的喜欢程度以“一般”居多,占66.2%。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程度也可从表二中看出,表二说明这个群体大部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他们对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只占16.5%,而对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占了大部分。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当今青年学生来说,传统文化中有些部分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纯粹的传统艺术无法阻挡当代流行元素的冲击。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逐渐进入他们的审美领域,26-35岁的群体也有类似情况。在36-45岁、45-60岁群体中,大众对流行元素的喜欢程度逐渐减少,对传统元素和流行与传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喜爱增多。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大部分易接受传统风格的表演形式,不易接受纯流行元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众最易接受的表演形式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代流行元素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逐渐泛滥的某些流行元素也司空见惯,而纯粹的传统表演方式中的某些部分又不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发展,适当加入传统元素会使观众眼前一亮,增加新奇感。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以国粹艺术为例,传统京剧在以前很受社会大众欢迎,但现代关注国粹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少。李玉刚在表演京剧时,适当地移入各种现代元素,如加入现代舞蹈与音乐之后表现出来的艺术虽与传统京剧不一样,但形神俱美的特点并未丢失,这种方式带动了许多人关注国粹、关注戏曲。

文化与审美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亲和性。就文化而言,本身就具有审美的性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化即审美。同时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充分展现出了人的精神特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和精神特征又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前者是在历史变动中保持下来的文化元素,后者是先人已经创造出的具体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一种既定的存在。[8]对于传统文化,现在提倡“批判继承”、“百花齐放”、“古为今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定有其自身的基本精神,这个基本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具有的,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普遍性的精神。它不仅对民族兴旺发达起着积极作用,在民族危难时也是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延续,决定着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今社会变化万端,人们的审美观因人而异,但大众的大致审美观应是逐渐发展的。在传统与流行中寻找一个中介,再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是现今令人最易接受的方式。

论文所属项目: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基金资助:西华大学“西华杯”;本文通讯作者:吕蒙,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哲.中国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朗,费振刚.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黄钧,徐希博.京剧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 石呈祥.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中会.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为提高学生书写技能,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继承和发扬我国书法传统艺术,***中学举行主题为“传承经典文化 献礼百年华诞”学生书法大赛。

一、活动主题

传承经典文化献礼百年华诞

二、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

三、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四、活动要求:

书法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作品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厘米×69厘米至95厘米×180厘米)一律为竖式。硬笔书法作品规格为A4或A3彩色书法纸,学生自行准备。

(2)作品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3)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清班级、姓名。

(4)每班选送5幅软笔书法作品和5幅硬笔书法作品。

(5)5月6日课间操之前各年级组收齐,七年级交**老师,八年级交**老师,高一交**老师,高二交**老师。

(6)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交稿数量和获奖成绩由德育处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第3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大众文化的快餐式消费文化审美的冲击让中国的传统经典陷入了困境,经典教育遭遇了尴尬,我们需要大众文化的通俗娱乐、方便快捷,也需要传统经典的价值导向和灵魂洗涤,两者之间如何平衡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大众文化;中国传统经典教育;问题

大众文化一般认为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操作手段推出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1]这样的大众文化是一种越来越娱乐化的文化,这种文化充斥的是一种“快餐式”的消费。这样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包围和席卷了这个时代,一切都追求快,强调刺激,于是,娱乐成了文化的代名词,快乐成了凌驾于一切的衡量标准。享乐主义的观念日益兴盛,严重地影响着当下年轻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被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所包围和席卷的、一切都追求快捷和时尚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丧失了对传统经典经行深层阅读的能力和兴趣,我国的传统经典被冷落甚至排斥,在山洪暴发般的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典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 文言文阅读的困难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经典的主要存在方式,而文言文已经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散失了日常言语交流的功能,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陌生,陌生的文言文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越发地凸现了其深奥难懂的特性,也就越发地拉开了与阅读者的距离。

如果时代的发展逐渐地拉开了学生与传统经典之间距离而让学生对文言文越发地陌生是导致传统经典越发地难懂的话,那么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意义的差别则把两者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鸿沟。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许多汉字、词语的意义发生了转化,语言的组合规律和组织原则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例如,当我们阅读《离骚》时,读到“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时,句中的“厌”按照现代汉语的原本的普遍意义应该是“讨厌、厌恶”的意思,但是在这句话中是“满足”的意思,这样,如果我们阅读时按照“讨厌、厌恶”来理解句意时,句子就理解不通更不正确。而在“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一句中,“信”是“果真”的意思,与今天我们理解的信件的意义更是相差甚远;而且阻碍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的不仅是一些汉字意义的变化,这句话中有些汉字因为其使用率低也造成了理解的艰涩,比如“姱”、“顑”,因为不是常用字,所以也就不常见,更不好理解其意义。而且这样的不常用的生僻字和意义发生变化的汉字、词语随处都是,甚至句句都有,这样虽然我们都知道屈原的 《离骚》价值有多大,但是要让学生去阅读并理解却非常困难。

认识但是不懂或者根本就不认识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问题,也是阻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文言文的难度,如何缩短读者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阅读模式的冲突

现代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大多数人都放弃了纸质书本的阅读而追求一种短平快的数字阅读方式,我国的传统经典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困境。这种数字阅读的方式降低了人们文字阅读可能性,因为大家都更加倾向于直观的刺激的屏幕阅读,即由看电视看电影而取代了阅读文字。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审美渐渐取代了传统的“美的艺术”的静悟升华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求。

这里的“传统”并不就时间概念而言,而是就文化艺术的某种本质而言,这里的中国传统经典也就是黑格尔所言的“美的艺术”的具体表现,而“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读者的深层阅读,传统经典的深度阅读模式在大众化的文化冲击下顿时就黯然失色。传统经典深层阅读的需求与新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快速消费观念之间的冲突,阻碍了我国传统经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传承。在艰涩难懂的传统经典的文字阅读与娱乐轻松的图像阅读之间,学生更愿意选择形象的图像阅读而对抽象的文字阅读敬而远之。形象的图像更容易满足读者的感官刺激和愉悦,电影电视的娱乐文化更受年轻读者的欢迎,传统经典被年轻的学生们束之高阁。

当《西游记》以电视、电影的通俗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们百看不厌,但是,当《西游记》仍然是小说,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的下降了,这是我国传统经典的面临的尴尬,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解决的切实问题。我们需要电子媒介的方便快捷,也需要传统经典的价值导向和灵魂洗涤,两者之间如何平衡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3 审美观念的冲突

马泰·卡林内斯库认为: “媚俗艺术是对现代日常生活单调乏味的一种快乐逃避。”[2]世俗世界中,我们需要大众文化,需要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的审美,使我们在复杂而艰难的世界中获得心理的舒适,心态的平衡。但是,过度的依赖大众化的娱乐功能,使人们逐步的陷入了娱乐的漩涡而无力自拔或者说是不愿自拔,进而追求享乐,享乐主义的思想俘获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心,审美变得庸俗化。庸俗的审美、世俗的审美观念消解了传统经典所蕴含的神圣、高尚的价值追求。严肃的审美文化被游戏的审美态度遮蔽,被游戏娱乐驱使的人们再也不愿意静思,更不会为传统经典中那些动人的人生价值选择而感到,感官的刺激审美、感官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意义的探索、人生价值的追求。

传统经典成了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存在,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民族的记忆,真可谓是民族的一场大的文化悲剧,这样的文化的悲剧更严重的后果则是人们思考的衰竭、是非观念的混乱。当下的年轻人不会理解《史记》中的刺客豫让的震撼人心的“士为知己者死”的生命价值追求,也不会明白《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爱情选择。

如何扭转大众文化冲击的局势,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通俗的娱乐的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雅的深层的传统经典是我们民族历史留给我们精神财富,更是净化我们心灵、提升我们修养的精神营养,当一种文化遇到另一种文化,相互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相互融合更是不可阻挡,但是,彻底放弃旧的,无条件地接受新的是万万不可行的,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持传统经典的新鲜和价值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鲁晶.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审美[J].社会科学战线,2012(4).

第4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关键词】经典;文化;吟咏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孔子学院也花开六大洲,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被国人乃至世界所重视。《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就明确指出了让传统文化回归课堂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伟大复兴的目标是一致的。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面对合国情、合民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吸收和传承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堂诵读经典、多读、多品、多悟,就是让传统文化回归的最佳尝试。

一、多读,在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本中的经典美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课本中的古诗文,情感丰厚,意蕴深远,多方面表现着经典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和思想之美,学生在酣畅淋漓的“读”中就能感悟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那震撼人心的美。

那些描绘出优美意境且令人回味无穷的美文,方正整齐、骈散结合,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着经典的形式之美;那些读起来有极强的音乐感且富有感染力的经典,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学生在诵读中对经典的音韵之美会感受的更真切;那些极具魅力且蕴藏着浓厚文化积淀的精粹篇章,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学生在诵读中会进一步感受经典那震撼人心的思想之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王昌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纵横豪放;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激昂……这些传统经典,情感丰厚,意蕴深远,可以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炽热感情。

我在教《腾王阁序》这篇课文时就这样指导学生阅读:

1.课前指导预习,做好美读准备;

2.教师领读全文,初步感知声调美;

3.学生自由散读,感知文章境界美;

4.分段练习朗读,体会文辞声韵美。

多读,不仅使学生对这篇课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而且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文章文质兼美的魅力。

二、多品,在品中涵养学生的心灵

“品”是一个让学生潜入文本、“心灵还原”的过程,是初读的进一步感悟和延伸,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捧起一本好书,就是捧着一种伟大的思想,翻开书页,就是翻动一片精神的海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断与文本的语言和思想发生碰撞和交融,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多品读作品,多品味作品的内涵,必将能驾驭文字。”

采用诵读品味法,让学生自由地去感受,去领悟,去品味,他们心灵中真善美的天性便不由自主地被激活。如在讲《祝福》时,我以一个问题统率课堂:究竟是谁杀了祥林嫂?学生们通过一节课的诵读、讨论和品评,最终认识到,罪恶的封建制度才是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发言过程中,学生们情不能已,为之动容。开放自然的“品读”,让学生不断在经典中领悟传统文化,滋润涵养心灵,感悟多彩人生。

三、多悟,在悟中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

于丹教授在《如何读经典》中说:“《论语》也罢,经典也罢,其实它们是我们心中真正的田园。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生命去还原经典,体悟经典,在膜拜中完成提升。”体悟经典名著,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与大师对话,与历史同行;可以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可以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强调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文本,通过揣摩品味、潜心涵咏来提升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

第5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彭银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德育存在着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方式上强调知识灌输的问题,使德育出现单一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倾向,教育效果不太理想。2012年以来,党的十有关文件和多次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基于此,2013年3月,肇庆市政府提出要在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市教育局制定了《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德育改革,传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让青少年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刚才您谈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需要,现在全国很多区域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请问,肇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样的优势?

彭银祥:我们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势一:建立了政府强力推进的运作机制。2013年肇庆市工作会议和201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要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由市委市政府倡导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是首例。

优势二:准备充分,试验先行。我市的课程决策至少经历了四年多的试验和准备。在多方听取意见,多次进行调研、咨询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优势三:教学内容更具导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我市目前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既较好地体现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儒家经典“四书”和《礼记》为重点,兼及《道德经》和《周易》,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如此明显的优势,想必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一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彭银祥:是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日渐凸显。

首先是形成了立德树人“知行结合”的课程运作模式,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教”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覆盖―扩面提质的基础上,制定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行动方案,推荐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学典立德”内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知行合一外化学生的行为,达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规范“学典立德”教学模式,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落地”问题。课堂教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规范化要求,一方面突出经典教学对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注,总结出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孔子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竹文化”“玉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扩展了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个抓手,其中课程是最基本的保证,肇庆是如何整合这方面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的?

彭银祥: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问题。一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中去。三是教育环节全覆盖,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首先来说教育人群的全覆盖。我市目前从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这“四有”上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三,每班每周一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安排专任教师上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使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九年级至高二着重传统文化经典选读――《道德经》《礼记》,高三主要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出每部(篇)经典的独立精神,又能兼顾系列经典的整体关联,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地遵循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说说学科课程的全覆盖。我市各学校结合思品、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利用课前五分钟、早午读、大课间和升旗礼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樱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来谈一谈教学环节的全覆盖。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进校园到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作延伸,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为拓展,县(市、区)主题活动为窗口,各中小学通过周末大讲堂、研究性学习、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理性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辐射社区和家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更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做了哪些工作?

彭银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引领。我们成立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制订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强化教师培训。市教育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各类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参加中华书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培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三千余人次。各县(市、区)和学校也纷纷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为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研提升。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一批骨干教师,锤炼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通过举办教学比赛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以传经、教研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搭建展示平台。我们还开展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教案共享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演讲比赛、教师素养比赛等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引导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肯定和专业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真正打造出一支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校合作。请您谈一谈,肇庆是如何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彭银祥:一方面强化家校互动。要求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肇庆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指引》和低年级教材印发到学生手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传统美德“五个一”实践活动;通过评选“经典诵读家庭”“美德之家”等途径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平台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创设交流平台。市教育局编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讯》,开设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和新浪、网易博客平台,及时全市各地各校教育动态,报道各地各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开辟“锦言录”专栏,反馈分享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肇庆教育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银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根据我们的访校记录和家长、学校反馈,课程实施以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已经能熟读或背诵相关经典选段,学生通过诵读和吟诵,熟悉经典、领悟经典,培养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行孝等行为有明显的改善,日常行为更趋规范,涌现出一批“美德少年”和“美德之星”。在公布的2015年“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分以高于第二名15分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广东省五个城市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测评组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市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面向全市教师进行了“示范教案推荐”和“优秀课程规划与教案征集”,评选出25部优秀课程规划和203份优秀教案,并向全市推广使用。此外,在由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录像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我市教师获得三个项目的特等奖,有2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奖总人数达51人,获奖档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人瞩目。

全市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学校教育辐射整个社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市教育局还接到家长表示赞扬和支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电话,一对耄耋之年的退休大学教授,听说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专程到学校听课。如今,传统文化经典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在肇庆蔚然成风。

:正所谓努力耕耘结硕果。四年播种,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和变化,但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苦有甜,请您谈谈这中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银祥:确实如此,我想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认识是先导。同样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校内班级之间,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不均衡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管理层以及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差异。帮助全体教育工作者觉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导性问题。

师资是关键。能否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给学生,老师是至为关键的因素。我们通^骨干教师培训和结合实地观摩的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传统文化教学“种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如何扩大培训的范围,调动教师自我进修的积极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6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G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于萌童,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成型期, 也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如何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之中,成为我们幼儿教育从业者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如设计教学活动“有趣的汉字”,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另外,通过对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非常愿意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等古典文学,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他们开始对中国的民间游戏和活动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五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九重阳节……,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契机,传递给幼儿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路不拾遗”等等许许多多的典故和名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活动素材,对指导幼儿做人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许多有突出成就的外籍华人,华侨巨子们为什么放弃豪华舒适的现代化生活,丰厚的待遇,一心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喝上一口家乡水,吃上一口家乡饭,听上几段家乡戏,过过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尽心效力呢?究其根源,他们要寻的是一种民族,民俗的情结。而这情结,是他们的父母,师长在他们极小的时候就已打好,深深埋在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最底层,而且在不断发芽,生长,任何外来的力量无法遏制得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璀璨的民族文化,千百年来一直绽放光芒,所以后世的人很尊敬它,称它为“经典”,像《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就是这样的经典。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含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通过物品的摆设、墙饰和一些辅助教材来实现的。例如:在区角中增加国学经典作品的读物;墙饰上布置一些《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图片、名句;张贴古诗文的图画等等,让幼儿置身于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精神环境的创设上也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而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断累积。经典诵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读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成长的需要,是一种习惯。只要按计划,每天早晚读一段,坚持下去就行了。可以利用早晨来园、中午进餐前、下午离园前等不同时段,带领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体诵读。幼儿长期坚持诵读,有利于积累知识,诵读过程中书声琅琅、情绪昂扬、也营造出了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激发培养了幼儿对经典诗文学习的兴趣,使幼儿沉浸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中。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家长学校课程,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寻根去亲近传统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之中,让家长感受孩子对传统文化课的喜爱和兴趣。例如我们开展了《羊羔跪乳》家长见面会,发出邀请函邀请家长参加我们的活动,整个活动的过程温馨而亲切,孩子们表演了根据经典历史故事“羊羔跪乳”改变的童话剧,家长眼含热泪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在孩子们一声声感恩的话语里流下激动的热泪,孩子们通过表演也深刻的体会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跑过去拥抱自己的妈妈,真情的流露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从而升华了我们的活动主题,真正实现了用传统文化润养孩子们的心灵。

第7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加强学科建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复兴国学经典教育传统,重在上路前行。精心鉴别,优选文本,探索文化概论课程与经典阅读课程、专业经典教育与通识经典教育、课堂导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感受力深化的过程。在网络文化快餐流行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研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微言大义、深水静流的不断浸润中,在字里行间、墨香韵律的反复熏陶中,沉淀思绪,静观玄览,真切感悟中华文明“活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理解力提高的过程。把握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独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形成先在的文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洞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习俗、古迹、文物等文化形态中深藏的民族精神密码,充分领略其无穷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塑造力加强的过程。

第8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对于我国的未来,教育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立德树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非常的意义,将会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重点。

1 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要立德树人,首先要做的便是要理解什么是德。德,指的是中华传统的伦理、美德。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让学生认识中华的传统美德,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并对其历史有所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冲刷,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孝的美德使得尧、舜能够以德服人;随后,有着800年历史的周代,也加入了礼乐等新文化;之后的春秋时期是中华传统美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的相关道德,孔子提出了“智、仁、勇”的相关道德,孟子也提出了“仁、义、礼、智”的相关道德,这些道德经过之后的朝代的演变,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华传统美德。这5000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无数祖先在自身的实践中总结下的伟大结晶,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的养分。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不应该是应景、应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因为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无法培育出具有非常稳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生的,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做到推陈出新。我国从“八五”开始,便开始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一直到“十一五”这将近20年的时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的10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中,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实验。前十年,教育部对相关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八德”的道德教育,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并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十年,教育部又将“勤”、“宽”加到了道德教育当中,形成了“十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奇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教育,我们学生会将中华传统美德很好的与自身的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而这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立德树人理念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2.1 传播经典文化

以文载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所收到的效果是有非常好的。近年来,我国的经典文化开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人士的重视,我国逐渐掀起了一股复古风,而经典文化作为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材,是非常合适的,通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学到知识,同时有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我国在进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播经典文化,组织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文化,所谓的经典,主要指的是儒家经典。可以将经典文化加入到教育内容中,这点在各年级的课本中就有所体现,并且教育部门已经在内容的安排上做了整体的设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的是相关的启蒙知识,比如人们所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在小学的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适当的增加了一些《论语》、《大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四书”里的内容,因为“四书”的内容相对要难一些,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学习。这部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很多学校在进行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应景、应付的现象,这样,很难让学生学到经典文化里的知识,也就很难实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除了儒家经典,经典文化的教育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工艺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其道德成长,所以,各学校应该将经典文化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计划中,通过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2 传播节日文化

节日,是我国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这里所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同时这些节日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节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过传统节日时,往往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让家长、社区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可以在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等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时,科学、合理的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对节日进行详细的设计,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而让学生在过节之余,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它能够让学生在其喜欢的环境中,随意的参与文化活动,体味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经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将节日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2.3 传播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而地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学校来进行的,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同样是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起点。而这一点被很多学校忽略了,很多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往往只是重视经典文化的教育,并没有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这很不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各地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来进行该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历史环境下,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时,往往会比学习其他的历史文化更有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种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的背后,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正面临着丢失的危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应该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学校在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会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需要我们坚持下去,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员落实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向学生传授具有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道德知识与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能够始终立于世界。从复兴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应该把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任务,放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我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因此让其从小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能够更好的亲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丧失了这个核心,也就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原则,也就谈不上学校教育了。我国学校应该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肖键,左雪琳;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几点看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

[2]王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

第9篇:传统文化的经典范文

成立于2010年的山西介休实验第二小学建校伊始,就把美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整合在一起,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施美育的新途径。

中国古代的儒家圣贤会把美作为道德的一个基石,人因为向往美好而产生道德感,因为有了仁义的内心才会有审视美好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会那么推崇“礼”“乐”的原因。因此,传统文化中的美,常常和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融为一体。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梳理,比如在国学经典中,常常都含有中庸的人文之美、和谐的人伦之美、仁义的道德之美、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如道德、伦理、哲学,美与其中的理念、思想都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德育、智育甚至体育和美育都是一体的。也正因如此,在传授传统文化时,我们非常注重发掘其中的美育元素,并会把很多精力花在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品味之上,注重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情感碰撞,使传统文化不只是存留在文言中或博物馆里的“死”东西,让美好的审美情感贯穿在孩子们的阅读、思考过程之中。我们相信,这种情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们,让他们认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为了让传统美和传统文化精华同时落户孩子们的心田,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从身边入手,让传统美更贴近现实

从地域文化入手。我们学校地处文庙,是“三贤故里”,是清明、寒食两个节气背景故事的发生地,这种地域特点可以使我们的孩子离传统文化更近一些。我们让这些传统文化因素化作一种环境符号,用孩子们能懂的图解方式画在校园的墙上。这些东西都是孩子们从小就有耳闻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熟悉。当他们知道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和分量时,一种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同样在墙上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德,也就不会仅仅是一些陌生的概念。

从故事入手。经典古训也是我们校园墙上常见的内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等美好的文言若只是这样挂在那里,孩子们会视而不见。我们用一些孩子们能懂的图画来表达,孩子们便能感受其中的情感,对其中的故事、画图有了一个审美过程,其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我们开发的经典阅读校本教材《文蕴》,包括了《做人篇》《处事篇》《求学篇》,遵循学生爱读、易懂易接受的原则编辑,每篇经典背后都会辅以能让孩子们懂的小故事,很多都是儿童故事,甚至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体会情感,最终接受经典以及其思想内涵。

从生活入手。如果传统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某项元素,就更能让孩子们接受。我们想到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时间纹路,是表征民族文化身份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一种“活着的”传统文化。除了庆祝、娱乐等一些内容外,各种节日背后都有着一个特别的故事,一份特别的情感,造就一种特别的美。如自然节律之美、美满的亲情人性之美……爱惜这些美、读懂这些美,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理念、思想与价值的认同和传承。为此,在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中,我们都会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美、体验美。比如,寒食节背后是介子推的故事,因其抱母被焚烧在绵山,这个节日便有了“慈孝”的文化内涵,能唤起孩子们爱父母的一份真情。

在朗读和书法中让传统美渗入学生的血液

经典是要读出来的,而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的旅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经典的韵律美、节奏美,渐渐地就能领会其内涵美,这也是古代读书的一种方法。为此,我们安排了课间读、午读和专门读三种集体朗读,使朗读成为我校学生的一种习惯。每天安排一个课间,每周二、三中午安排20分钟,来进行我们的课间读和午读。我们会播放悠扬的古筝背景音乐,学生们放声朗读某段经典,共同体会经典中的情感、思想。而专门读是指每班每周都要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兴趣活动课,也会有相当的时间用来朗读。经典朗读需要一定的重复,在一段时间内,内容须保持一致。这些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气质的文化经典,会随着孩子们的诵读最终流入他们的血液中。

而书法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审美,中华文明的精、气、神都蕴含在书法中。每周一、四下午有20分钟是全校写字时间,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人不能没有这项熏陶。

让传统美的发掘遍及各个学科

我们对各个学科中可进行传统美熏陶的知识点做了一些梳理。语文课补充了一些国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含有审美情感的经典故事;体育活动课上我们增设了一些武术项目,如太极拳;数学趣味课上,师生辩论解决两鼠穿墙、鸡兔同笼等中国古代数学趣题,引导学生走近中华数学典籍;音乐活动课上,欣赏民族器乐演奏的中国古典乐曲,让孩子们进行古诗新唱活动;在美术课上,孩子们可以画脸谱、作国画、写书法、用废旧瓶子仿制青花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开展国学寻美、走进孔子、围棋象棋等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上述举措,都将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审美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