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中医初学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初学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初学基础知识

第1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目前,我国初高中学生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具有模块结构上的特点,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知识结构上多种多样,更加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的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初三到高一数学知识的无痕衔接。

二、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知识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初三的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高一的数学教材内容更加抽象,多是对于变量的研究,在计算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多,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知识体系发生了变动,使得数学学科的知识点难度加大,习题量变得繁重复杂,解题也更加注重于技巧性。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对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是相比较来看初中数学教材降低的程度较大,高中生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即使教材中的内容难度降低,教师还是会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使得高中的习题难度依然较大,也因此导致了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课程时显得十分吃力。

(二)在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学习内容相对较少,教师的教学进度缓慢,能够有时间对教材中的重点难题或者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讲解和练习。而高中则不同,高中由于涉及到的学科增多,因此各学科在一周中所占的课程数量较少,而教学内容又相对较多,因此高中教师通常会提高教课的速度从而使知识点能够全部讲解完毕,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和学生掌握薄弱之处也没有时间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得刚刚从初三升到高一的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够良好的适应这种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通常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跟着老师学,不善于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对课程的重点和考试的要点通常也都是教师归纳完毕后交给学生的,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训练,进入高一学习之后,由于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管理较少,使得学生普遍有些应付不来,有些学生只能完成当天的作业量,而忽视了预习、复习等环节,使初三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时的压力增加。

三、让初三学生在无痕中接受高一数学基础知识

(一)教师注重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过渡

初三学生在经过中考后到?_高中之后,将会信心满满的对待这个新的开始,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开始接触到的集合与函数等问题将会使学生突然感到压力倍增,从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中间发挥调节的作用,积极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心理过渡。例如,在面对学生的紧张恐惧情绪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之间互相谈一谈对于高一数学中函数部分知识学习的心得和体会,传授学生一些学习函数的小方法、小窍门等,并且对于学生在函数以及因式分解等方面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教师在课后可以寻找有关函数方面的典型例题,与同学共同思考解答,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缓解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其能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对待高一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以“函数”方面知识为例

由于学生是刚由初三升到高一,对于初中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比较熟悉,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教材,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材课程的衔接研究,将高中教材初中化,才能够更好的让初三学生接受高一知识。初中的课堂比较生动灵活,而部分高中的教学课堂而过于规范严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立,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有关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说:“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够运用到函数。比如商场的促销活动,购买3只以上的茶壶则能够享受买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个茶杯)或者打九折的优惠活动,已知每个茶壶20元,每个茶杯5元,若想获得最大的实惠,则哪种优惠方法更加合算呢?”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生活相关内容十分感兴趣,纷纷跟上教师的思路,开始进行函数的学习。

(三)以“因式分解”知识为例

对于因式分解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项式乘法的逆思维的方式来探索因式分解中的新知识,“探索”的方式与“回忆”的方式正好相反,它是通过将多项式划分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方式进行运算,因此称为因式分解。例如[ma+mb+mc]中的每一项都具有[m],因此这里的[m]被称之为公因式,在将多项中式[ma+mb+mc]进行分解时,能够分解为[m]与[a+b+c]的乘积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被称为提公因式法。同时,在因式分解中还具有[a2-b2=(a+b)(a-b)]以及[a2+2ab+b2=(a+b)2],这两种因式分解的形式被称为是公式法。在学习高中函数时常常离不开因式分解的运用,例如,求函数[y=(x+1)(x-3)x+1]的定义域时,将可以通过初中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高中函数问题的解答,以此来更加良好深刻的学习高一数学知识。

第2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1现状

1.1教师思想传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我国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许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内容枯燥无新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师生互动较少,课堂参与性低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听从教师的传授。但对于机械基础课程概念多、原理多以及知识面广泛和课时的要求,使得教师过多地讲述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满足。这样就容易造成师生间的交流减少,导致部分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旁观者,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3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职教育中主要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它深深地影响着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教师过多地进行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就相对较差,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这样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对策

2.1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改革

做好绪论的讲解。绪论是对一门课的指导,学生学好绪论这堂课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该课程的关键内容。机械基础教材通过改版,教材的绪论添加了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照片,增加了其趣味性。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作为导入,来阐述生活离不开机械,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来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我国机械发展的历史、机械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深刻理解。教师在讲授绪论这堂课时,要对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做好学习规划等。

注重对新课的导入学习。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其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直观的和趣味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这样就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兴趣,顺利进入学习的主题。对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获取知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机械基础相对枯燥的特点,可以通过模型或者实物等直观的教学工具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对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的机械拿到课堂进行授课,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演示模型。对于轴系零件部分,可以通过分解部件的模型,使学生观察到部件的内部结构。此外,教师在案例的列举时,要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拓展其思维与知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热情。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理论讲解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学生。我们应该改变对教学角色的基本定位,使学生由单纯被动的听课转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从单纯的授课过渡到引导方面,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分析的局面,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独立思考以及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问题、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轻松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运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中,并且做出了对课程体系的相关调整。当今世界的计算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并且很好地与传统教学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声、图、文、视频等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合成,这样教学内容就可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课堂中,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一些零部件的观看和分析,可以通过鼠标来进行原理分析,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了解零部件结构,并且对其工作原理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2.2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实践为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不断应用和巩固,以及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出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防腐,能够使学生在上岗后立即工作,提高其适应能力。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和实习,也包括学生到工厂参观等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实践和课程内容紧密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技能掌握理论,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发展。学生应该抓住每次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认真做好每一次的笔记与问题,课后进行商讨。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在实践中的不当行为作出一定的指导和改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教师及时学习多媒体的知识,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实际中

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学课件,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制作出更好的课件,就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和教学技能,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都会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探寻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提高。多媒体能够很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它仅仅是辅助教学,还要加强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结合多媒体教学,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3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中职教师 课堂教学 困惑 对策

作为我国人才输送的渠道之一,技工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新技术的到来让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变化,一些难以预期的因素困扰着教学的开展。这些教学困惑影响着我国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笔者主要对中职学校教师感到困惑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自身认识,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教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1]。

职业教育搭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在短期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以柳州市为例,柳州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汽车产业发达,对工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要求,而中职学校就是柳州市工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实践证明,以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甚至出现大量的闲散人员。另外,因生源、教学模式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二、挑战与困惑

1.学生因素

目前看来世界各地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外乎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主要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自从“课堂”这个名词出现以来,教师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极大程度上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课堂问题行为与生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中考考试失利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在家的学生;有工作需求的青少年。一些学生对于知识并没有重视,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会在课堂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行为,比如不能安心听讲,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走神、逃课等。

2.教师自身因素

不能否认,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不当或无效行为会使课堂教学效率低,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课。专业课程的教师一般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平时又忙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实训,没有时间关注教育方面的理论,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2]。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一些教师往往束手无策或是不能通过恰当的方式管理课堂,由此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课程改革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简言之即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做学一体。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具备本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4.内涵发展

从近几年的发展看,中职学校进校门槛较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难以避免问题的出现。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上指出: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还需提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不对称。从现状看,构建中职学校的内涵框架,发展内涵素质已经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教育的任务。那么内涵理论提出了什么新的发展需求?

(1)具有“双师”素养

中职学校要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初、高级技能人才,要求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素养,还要掌握专业技能,具有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所谓“双师”,绝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这两者的有机融合,并能将其成功恰当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2)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目的是教导学生掌握知识,对中职教育来说,课堂不仅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场所,而且是实现教育改革的主战场,还是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的载体。因此要促进中职学校的更好发展,就需要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解决策略

1.学生方面

在新学期开始,面对刚刚接触中职教育、面对新环境的学生,教师不能只关注课程学习,而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通过心理疏导、聊天谈心等方式将一些刚刚经历失败或是厌学的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轨道,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和决心。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加以重视,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再纠正就非常困难了。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防微杜渐,让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新的生活。

(1)加强思想教育

中职教育以培养社会初、高级技能人才为主,因此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授就业指导,使其明确自己将来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精英意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学生明白,只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他们的一生照样可以大放光彩。

(2)加强学生干部管理

挑选高素质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进行严格要求,鼓励学生干部作为先进模范,在学习上积极刻苦,勇于探索,生活中遵纪守法,乐于奉献,为其他同学树立好榜样,营造好氛围,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2.教师方面

根据中职课堂教学课程复杂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课程内容的分配上更加灵活。相关研究者提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方式,分别是“过滤”、“还原”和“重构”。“过滤”即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将来就业的基本要求,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其他不必要的内容即可过滤掉,此举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原”是指将课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相结合,使学习与体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重构”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已有课程与学生实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创新性地重新设置教学内容。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有许多创新的可能。比如在焊接课程中,除了理论学习,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去焊接实验室,让同学们亲手操作,及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不至于脱节。另外,多媒体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机械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零件的三维剖面图呈现在屏幕上,与板书或是口述相比将更加直观。

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比如有些教师讲话幽默风趣,善于调动课堂气氛,且喜欢与学生谈心、打成一片,就更容易受学生欢迎。如果一个老师上课严肃刻板,不经常与学生交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及对课堂的评价。

3.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要求学校根据能力本位思想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并且以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实验室、企业和教学基地等为教学场所,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3]。与过去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强

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统筹兼顾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技能性强

一体化教学模式讲求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具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3)质量、效率高

一体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书面知识向实践操作的过渡。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就业实现了良好接轨,缩短了从理论知识向操作能力转变的过程。

(4)教师素质要求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培养“双师”素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良好融合。因此,面对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接收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施。

(5)教学条件要求高

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更好的教学条件,既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因此,中职学校在实验器材上应提供全力的支持。就现阶段来说,一体化教学总体还有一些问题:

第一,改革进行缓慢,并有利有弊。在改革的试验期存在转变不彻底、方式不恰当等问题是正常现象,但要正确对待,积极纠正。

第二,教师存在达不到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双高”的要求,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完全改变。

四、结语

教师在中职学校的课堂上产生困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努力改善中职教学中的困惑因素,让学校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学困惑不仅仅存在于中职教学中,全国无数教师都在为这个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现阶段存在于中职课堂的教学行为问题依旧值得整个社会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赵伟.浅议中职课堂问题行为与教育对策[J].职业,2012(24):37-37.

第4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提高实效 成功做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改优化。

一、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书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没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没有严格的纪律性,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便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常识,想叫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恐怕是异想天开。

二、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法的新颖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见,哪怕是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看实际一律套用,搞一贯制也会僵化。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以新颖的最合适的教法,来求得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最好的教学实效。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能力。

四、优化"讲"的方法,提高讲课的艺术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是"讲授",但怎样讲却大有学问。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效果会大相径庭。曾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但时至今日,这种"瘪三"还不少。

诸如照本宣科,罗罗嗦嗦、平铺直叙、有气无力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一些课堂中。所以,优化"讲"的方法十分必要。

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优化问题情境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求异。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扩展学生思路。例如在讲到"法律的特征"时,问:案说明了什么?课堂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有的同学说,忘记了党的宗旨;有的同学说忘记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当然也有一些过激的言论,如我国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等。对于这些不同的想法,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及时引导、热情支持,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而对一些过激的言论,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加以分析。通过求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育。

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教学中,有个学生阅读到"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这一内容时,联系到本地正选举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为什么选民只能对限定的几个侯选人投票选举呢?假如该侯选人不是人们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吗?这能说是公平选举吗?等等。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虽说所提问题显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用心地思考了,这本身便是一种成绩,是"学思结合"的体现。这样的阅读质疑,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明辨是非,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养。这就告诉我们,对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思维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创新热情。

五、优化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迎考的主动性

第5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理实一体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集理论、技能、实操为一体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采用一体化教学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将知识和技能的分隔,“做中学、做中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一般是在教室上理论课后再到机房上机或是整节课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薄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导致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真正提高和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理实一体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设计模块化项目式的一体化教学案例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有与专业相吻合的课程设置,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当分模块采取项目式的教学,即每个章节内容均根据真实的职业岗位项目和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一至两个以上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要求既能涵盖基本知识点,又能保证学生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最后举一反三,深化知识。

2、 建立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考核与评价手段

目前多数学校一般采用统一试卷的应试考试,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教考分离,单单凭一张考卷来考察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不科学的。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我校采取的学生考评成绩为:综合成绩=平常表现+技能鉴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一般分别为:30%、40%、10%、20%。摒弃了传统考试的一刀切,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外,还加大对学生的出勤、纪律、学习态度、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

3、 改建一体化功能齐全的电子教室

一体化的功能齐全的电子教室要求既能满足上理论课的需要,又能满足上实训课的条件,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训分开教学的不和谐性。这就要求首先建立能够满足学生一人一机的计算机实训机房;其次,将其按照适应于小组教学模式分块进行设置计算机位;再次,给机房全部安装上投影仪、幕布和移动黑板,并设置教师机。最后,安装各种教学和平常应用中需使用的软件,在机房网络中,同时安装上教师教学的控制软件,如极域、凌波等。

4、 加强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组织者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需要的是一支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操作过硬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下企业锻炼,以市场为导向,在专业理论和综合实践上更新进步。另外也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中进行授课指导。

四、 应注意的问题

毫无疑问,理实一体化教学将会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但毕竟不像在以往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那么单纯,所以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更加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适当注意以下问题:

1、 加强课堂组织和管理

这是一个让教师困惑的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在一体化的教室里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摆脱传统的固定课桌学习,这样以来,教室势必会热闹起来,也会有一些学生到处乱串。那么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如何保证课堂的纪律就是一个问题了。教师是管还是不管?应该怎么管?我认为管理是必然的,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比如:1)对分组后的小组设立小组长,由小组长对教师负责;2)由浅入深设计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在实践环节中,先安排学习稍差或调皮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摩并协助,然后交换进行,相互指导。

2、 注重分类教学指导

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扎实有的薄弱,性格也大不相同。有的学生很聪明,但就是调皮散漫;有的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还有的置身事外,懒惰被动……对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在分组时应尽量将不同类别属性的学生编排在一组中,使他们在学习上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在教学活动中,也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分类进行。对于聪明但调皮的学生,可分配他组织领导的工作;内向的学生可分配他协调沟通的工作;被动的学生可多让他参与讨论记录工作。经过这种分类教学,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五、 结语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可以在时间、空间上把专业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适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相信在今后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它会不断被完善和改进,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袁明林.一体化学习浅论[M] .江苏:江苏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世满.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反思[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6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1 关于元认知

自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自身系统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知的认知。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包括认知操作的各个方面,以及对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操作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元认知对于人心理的发展的价值。

元认知知识就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由此可知,元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自身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将元认知教学与物理学科相结合,就能形成一种元认知物理教学: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不同层面的功能,既注重学生物理知识技能形成、又注重学生物理学习和问题解决策略积累;促使学生构建知识、技能、策略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网络性结构,并借助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态度、价值观。

2 理论基础

2.1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把课堂学习按两个独立的角度划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其条件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知识联系起来。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新内容供给学生后,学生需要主动地在意义上把它同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持,以便于以后的回忆和再认,或者把它作为学习有关新材料的基础。至于发现学习,就要使学习的新内容在能够被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以前,必须是被学生独立地发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和顺应,这是学生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建构新知识的心理意义。奥苏伯尔认为知识是有丰富的内容、网络性结构和认知功能的,认知结构就是知识在学习者脑海中存留的一种表述。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制作进行知识的完善、方法的整理,是知识的再建构过程。

2.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或者说,认识并非思维对外部或现象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认识主体的一种主动建构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加工者。

2.3 维果斯基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中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设计的学习环境一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课堂教学可以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发生在学习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协作使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各学生个体的学习才能形成互补,也是小组内个体的学习收获成为整个学习群体的共享资源。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就是在这一定的情境中的协作、交流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善和丰富个体认知结构,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动建构过程,是主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并形成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学习小组这种课堂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特别在思维过程回顾分析,将思维过程言语化,并进行交流、讨论,更好地构建策略。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自我监控的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

3 元认知理论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的意义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大量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将元认知理论融入到物理教学实践中,即会成为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突破口,也会对物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元认知能改善物理思维品质

物理认知活动的核心是物理思维品质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方面,比如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有快有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灵活也有死板,对概念的理解有深刻也有肤浅等。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元认知的差异是形成思维品质差异的根本原因,思维品质的提高是元认知能力提高的结果。也就是说上述物理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其实是由学生元认知水平的不同引起的。因此,开发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正是改善物理思维品质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思考问题的速度,灵活解决问题,对物理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2 元认知能发展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对认知任务、认知材料的识别和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同样物理学习能力也应包括学习中的各种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能及时反思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准确纠正过来,能不断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根据不同情况调控好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3.3 促进自我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反思,这也是策略积累的自我建构过程,外界点评只是外因,自我反思才是策略积累的动力因素,是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根本。教师要注意明确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多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在回顾评价中感悟。教师的点拔要导向策略学习,就不要仅停留在会不会做,学会做那一步,而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做。

3.4 元认知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只向学生灌输“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而是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并加工新知识的(下转第307页)(上接第148页)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时时清醒地关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通过不断监测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与认知目标的差距,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使其能深入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培养物理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明确物理认知过程认知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对提高物理教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

第7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法律基础 中职生 法律意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中职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长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这门课程正是通过传授法律基本理论来弘扬法的精神,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目前《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地位不突出,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是德育课程中的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而且许多学生对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毫无兴趣。因此,教授法律基础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改革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敏感、好奇、容易冲动,同时自控力弱,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

法律课教学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相结合,多使用专题讨论的案例教学。针对典型案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学生知道如何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也使法律基础课真正进入学生头脑。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

三、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实用性教学

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法规进行教学。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诉讼途径等。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会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如购买到伪劣产品,这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一共有四种渠道:①找商家协商解决;②找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③找工商管理部门反映;④向法院提讼。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亲身感受到学法的直接好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需要,进行重点教学

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善于取舍。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本书共有六章,每章都有所取舍。如《宪法》部分突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部分突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法》围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展开,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法律储备;《刑法》以预防犯罪为重点;诉讼法则重点让学生了解诉讼的程序等。有的方矢的重点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专题式教学

教师可以以基础知识为圆心,辐射相关知识充分备课,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授课环节中更具侧重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具明确性、方向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对口法律专题。如在给酒店管理与导游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外,适当安排《旅游消费法律维权常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该法律案例贴近学生专业工作,如案例给导游“小费能够统一征收吗?”“游客猝死在酒店怎么办?”“游客的财物丢失了,谁负责?”等通过讲授――讨论――反馈――解惑――交流五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8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一、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医学检验的过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样本采集的过程,另一个就是样本检测过程。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原因是出在这两个阶段中。

1.样本采集阶段

样本采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管是对受检验的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样本采集是非常严谨的,采集的样本要代表患者体内某个项目的指标,这个指标与标准值有什么差别,进而判断患者的病情,且只有当样本采集工作完成好后,样本检测的结果才可靠,但事实上,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很多因素,影响样本采集的质量。例如,检验患者的身体因素、采集的技术、设备、工作人员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采集样本的总体质量。此外,采集后的样本在保存过程中,如果没有满足样本保存需要的条件与环境,医学检测质量控制就会出现问题。

2.样本检测阶段

样本检测是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某些指标的测定,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非常先进的仪器,与采集阶段相比,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更好解决,因为采集阶段中出现的问题里有很多是非技术原因,而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非常关键,如果仪器或是技术出现问题,那么样本检验的质量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二、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1.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

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是因为医学检验人员的原因而产生的,检验人员对相关检验知识掌握不够,在检验过程中忽略某些步骤,仪器设备等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检验质量,所以要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人员,掌握充足的医学知识是必要的,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方面的很多知识都在不断进步,检验人员应经常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检验人员要重视样本采集与检测对患者的重要性,本着对工作及患者负责的心态,在工作时认真落实好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跟患者、临床医师反映,必要时重新检验,务必保证医学检验的质量。

2.用科学合理的技术采集检测样本

    技术是控制医学检验的前提,对检验项目不同的样本在采集与检测的过程中,其技术也可能不一样。在对受检验者确定检验项目后,医生需要为患者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检验技术,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不管是样本采集过程还是样本检测过程,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试剂等,都需要检验,特别是试剂的检査,很多试剂都有其特点。例如,在空气中暴露后会与空气中的某成分反应而失去效果。在样本检测过程中使用试剂时,一定要规范使用试剂#不管是试剂的种类还是用量等,都应再三确定,确保采集检测样本的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控制医学检验的质量。

3.规范采集检测样本操作

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技术后,操作过程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也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医学检验中,检验不同的样本有不同的技术,而采用不同的检验技术,其操作规范也不一样,在对样本的采集与检验过程中,确定检验技术后,其操作步骤也基本确定。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或之后的样本检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非常小的差错,都应向医生报告,不能因为自己的操作失误影响医学检验质量。

三、结语

第9篇:中医初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技能培训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47-01

1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1.1 坚持学校发展与社会支持相结合

学校要深入企业、认真调研,并与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与磋商,将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锻炼与企业结合起来,走校企合作之路。

1.2 坚持开辟新路与遵循规律相结合

校企合作为职校办学开辟了新路,在注重教的同时,渗入了产业的因子。在实施校企合作的同时,强调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识规律。

1.3 坚持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实施校企合作要灵活调度教学与生产的安排,既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又使学生和教师得到锻炼。

1.4 坚持学校管理与企业规范相结合

实施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实习,决定了学生的双重生份,要求对学生实施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措施,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成长。

1.5 坚持合作互利

学校有一批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他们是“双师型”或“多师型”人才,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长处,为企业提供支持服务。

2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改革

2.1 计算机平面专业毕业生要求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地解决问题,具备实践中的操作动手能力

综合素质表现为政治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开拓进取,勤奋求实,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骨干力量,就业前景乐观,可以从事计算机平面设计等工作。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授课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 推广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技术部门、企业具体实际,让学生自己去规划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分析。

2.3 丰富实践性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育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作为理论教学的延续,通过对学校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基础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

2.4 课程体系建设

改变已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体系,制定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体系”、“电子教案”及“课程考核体系”。

3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室建设方案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突出实践实训环节,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否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实验室建设是关键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广而新并符合科技发展的最新要求是现代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室建设应体现出一个“仿真―生产”一体化理念,在功能方面应要贴近社会的需求,做到真正的与社会需求接轨,所以,增建图形图像处理“理-实”一体实训室,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图形图像处理“理―实一体实训室”建设方案图形图像实训室的功能。

学校的“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动画、计算机平面设计”等相关调和提供实验、上机场地。

可完成的实验项目:扫描仪图形图像输入实验、扫描仪图形图像输出实验、语音输入输出实验、数据压缩、解压缩实验、光盘刻录实验、3Dmax应用实验、Photoshop应用实验、AutoCAD应用实验、Flash应用实验、Corel draw应用实验、illustrator应用实验、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制作实验。

教学软件:Windows 7、Photoshop cs5、3Ds max2012、coreldraw简体中文版、dream-weaver cs5、Flash 8、illustrator cs5、会声会影x12、office 2007,添加高亮投影机或大屏幕液晶电视机。

4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与平面设计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除了能完成校内学习、实训等任务外,还能与合作企业取得密切合作,从企业中得到一定的平面设计任务,为他们完成一定的项目,实现“产学结合”的理念,这样既帮助了企业,同时让学生在项目制作和完成过程中体会到了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使他们明白今后该学些什么,如何去学。因为他们有了为什么而学的目标,还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动力。通过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会充分发挥它潜在的作用,正向发展下去,可以跟合作企业的平面设计公司相联合建立下属分公司,专门承揽一些平面设计和制作任务。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和平面设计和制作水平,使中职学生更能把握目前市场动态和前沿的设计思路,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能为“工作即能用”的企业用人思想接轨,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对口率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