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民生银行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银行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生银行前景

第1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2014年最后一个月,安邦保险集团意外举牌,接连7个交易日,在A股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股票,强势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

尽管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洪崎、创始董事刘永好、股东史玉柱,对于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皆公开表明欢迎。但面对股东们和管理层多年来精心构建的均衡被意外打破,银行未来命运徒增变数,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度陷入紧张和不安。

“大家都在揣摩安邦的到来对银行是提升,还是有其他目的?”一位民生银行董事向《财经》记者表示,有的董事甚至担心,民生银行存在成为新的大股东“提款机”的风险。

顾名思义,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保险集团),本应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集团,但现实中,经历了近五年在金融等跨行业的强势扩张后,保险业的资产仅占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真正令市场侧目的,是其彪悍而隐秘的投资风格。

业界普遍认为,安邦的进入,并非“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如此简单的官方表述。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安邦保险集团有意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股票,并逐步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实现会计并表管理,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保险集团的子公司,作为安邦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核心平台。

安邦的潜在计划,正是深耕民生银行多年的股东们和管理层的忧虑所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成立于1996年,由59家股东(48家为民营背景)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3.8亿元,它的诞生宣告了中国民营银行的起步。近20年走来,民生银行已经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

民生银行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从银行治理结构讲,民生银行的股东一直在避免一股独大,因为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民生董事会有关人士表示,过去董事会中常有争吵,但多年磨练下来,大家一直在推动公司治理,最近一两年终于开始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大家多能建设性顾全大局,为民生持续发展而尽力。

如今,安邦的到来,有可能意味着一切将发生变化。

除了要面对猝不及防的股东更迭,摆在民生银行面前的,还要尽快挽回前期业务快速扩张所积聚的风险。民生银行近些年极力推进“两小业务”(小微企业贷款、小区金融),由于过于激进而陷入僵局,2012年、2013年小微贷款余额几乎以年均40%的增速在扩张,而宏观经济下行引致风险陡然上升。尽管其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04%,但接近民生银行高层人士透露,其中约有1%的水分,民生银行当期实际的不良率当在2.04%左右。

如果继续走下去,民生银行将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危机。据民生银行内部权威人士透露,一个定名为“凤凰项目”的转型计划即将启动,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面转型。但在民生民生对外正式宣传口径里,“凤凰项目”尚未提及。

恰在转型关键期,安邦不请自来。安邦会强势打破现有平衡局面,还是顺应原有的游戏规则,民生银行原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都在观望。“进来一个新股东也挺好,做个大股东也无所谓,但如果想独吞肯定不行。”民生银行董事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安邦想独自掌控民生,或将遭遇部分老股东的联合抵制。 强势举牌

“真不知道持股多少才是安邦的最后目标!”当安邦在A股二级市场数次举牌收购民生银行股票至持股10%,从而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时,民生银行的多位管理层人士在私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

事后证明,安邦并不满足于简单地成为第一大股东。港交所1月19日交易数据显示,安邦保险集团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达到49.96亿股,A股流通股占比已达18.35%。

业界人士预计,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对民生银行的实际持股和委托表决比例有可能已接近20%。相关信息或许要等到今年三四月间,民生银行披露2014年报时才能完全揭晓。

令业界感叹的是,对所有这一切,民生银行的现有股东们、董事会、管理层事前全然不觉,事后似乎也一时束手无策。

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强势的进入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

民生银行公告显示,截至去年11月28日、12月17日和25日,安邦连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持股成本分别在8元、9元和10元上下。安邦通过旗下“安邦人寿-传统产品”、“安邦财险-传统产品”、“安邦保险集团-资本金账户”、“安邦保险集团-传统保险产品”、“和谐健康保险-万能产品”等数个账户,先后买入民生银行A股、H股普通股股票共计约47.87亿股。据悉,这些股票均为安邦在二级市场买入,并无现有股东的协议转让。

据测算,安邦前述多次举牌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算上安邦2014年年末增持的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安邦动用的资金超过千亿元,这对安邦并非小数。

对此,安邦表示,增持民生银行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借贷和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形。

一位对安邦资金有调研的保险人士表示,2013年以来,依靠预期高收益率产品和强大的银保销售渠道,安邦的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安邦主做银保投资型业务,增幅出乎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安邦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其99%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保趸交产品,未来三年仍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趸交产品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可以迅速揽得大笔现金流。

此外,2014年以来安邦保险集团曾多次增资,4月,安邦保险集团大股东增资180亿元,12月再度增资319亿元,注册资本位居全国保险行业之首,达到619亿元。让市场颇为疑惑的是,增资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民生银行内部人士分析认为,安邦动用的收购资金并非正常的利润积累,也不全是长期限的保险资金,而有可能是一些类似高收益的短期理财资金,这对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一定风险。在其看来,安邦所动用的资金性质决定了经不起市场的大幅波动,因为可能会输不起,“没有谁能和市场博弈,此时大股东可能就不是银行的守护者了”。

一个有利于安邦的市场因素则是,2014年12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虽有小幅波动,但涨势至今不改。按安邦在去年11月、12月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时的股价平均估算,如今安邦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已经有了一定的账面浮盈。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安邦的这种增长模式如果持久,必须同时做到三点:有可持续的资本金以保证偿付能力、业务规模要能够迅速做到很大、投资收益一定要比较高。这种模式关键在于要做一年到两年的短期杠杆,如果运作太长,则未来的政策和行业风险很难估计。 股比20%底线

无论民生银行老股东和董事们如何心态复杂,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已是事实,多年不变的分散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董事会改组不得不开始。

今年1月15日,民生银行公告称,增补董事姚大峰为民生银行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姚大峰现任安邦保险集团副总裁、安邦人寿董事长以及安邦养老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此前曾在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是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委派到民生银行的唯一一名董事。

从公开场合看,民生银行现有股东和管理层对安邦的进入持欢迎姿态,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最近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后金融机构一定是走向混业经营,与作为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安邦合作免不了。”原大股东刘永好也公开表示:“谁给民生银行带来价值就拥护谁,安邦可能对民生银行的存款和业务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然而,这种欢迎态度皆以安邦不控股民生银行为前提。据《财经》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在与安邦沟通过程中已明确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对大股东,顶多持股20%,并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且可担任副董事长。

从民生银行角度,对于安邦保险集团控股的拒斥,自有其逻辑和历史渊源。

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徒有虚名的董事会,民生银行因其民营资本属性,更强调股东利益的维护,因此,多年来形成了分散的股权结构,这令董事会的组成和权力运行,成为股东们最为关注甚至极为纠结的大事。

“从银行治理结构讲,原来民生银行的股东都担心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上述董事会成员表示。但股权分散也会带来一大风险即内部人控制,可能出现管理层对个别股东的利益输送,以及各种斗争和纷扰。

历史上,民生银行董事会各种力量的制衡博弈复杂,每每有意外之举。

2006年董文标担任董事长,正式掌控民生银行。上任之初便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董事长一职一般只能连任两届,一届三年。

“这是董文标很了不起的一点,他定立了规矩,当时我们认为,董文标自己革自己的命。”上述董事至今仍然对董文标这一做法称赞不已。

现实分散的股权,仍然使股东们心存内部人控制的隐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董文标个人威望的树立,也令各方产生纠结。

“任期快到的时候,一方面董文标自己很纠结,追随他的人也很纠结,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把董文标称为老板,这也就有点不正常了。”该人士回忆。

有一点很明确,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大都希望完善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防止出现“放羊的人最后把羊吃了”的局面。2014年8月,董文标离任,恰是重新平衡董事会与管理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良机。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安邦强势闯入。

相较于安邦所带来的巨大不安,民生银行内部甚至有人认为,或许正是董文标的离职,给了安邦发力的契机。“毕竟,无论是业界资历还是高层人脉上,董文标都还是很有能量的人。他如果还在职,安邦不敢这样闯入。”

最让民生原股东和管理层担心的是,民生银行最终会否沦为安邦进行更大规模扩张的“提款机”。

此次安邦收购民生银行股权,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依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按照安邦保险集团所公布的7000亿元总资产核算,其投资资产规模最高超过2000亿元。

有业界人士对此表示质疑,在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中银行类资产占据了大部分。

截至2013年底,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约5800亿,其中成都农商行以4293.16亿的资产规模占据了近七成。因此,安邦实际是借助并表农商行扩充了资产规模,从而增加了进行其他股权投资的实力。如果安邦保险集团未来把民生银行实现并表,将会新增近4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进一步获得1.2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规模,一位银行人士打了一个极端的比方,它甚至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持股而控制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截至2015年1月23日,工商银行的股票总市值尚不到2万亿元。

随着安邦频频实施跨领域并购,保险界对其存在的一些传闻也随之扩散到银行业:安邦的治理结构和行动策略自成一体,并不总按常理出牌。这对于其掌控和治理一家银行,恐怕会隐含潜在风险。民生银行一些股东担心,民生银行一旦被安邦实际控制,很有可能沦为关联交易的受害方。

对于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来说,安邦是否会止步于20%股权,目前还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安邦图谋

2014年,安邦保险集团以7000亿元总资产位列中国第四大保险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人寿)、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谐健康保险)、安邦美容险、和谐保险销售公司以及瑞和保险经纪公司等保险全牌照。

近三年来,安邦保险集团纵横捭阖,从2011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开始,相继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多年来,安邦保险集团掌门人、年近50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的出身颇为引人关注,被外媒描述为以无情的商业风格和强大的政治后台闻名。

在民生银行股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中,安邦声称对民生银行股权的收购是“出于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成为股权意义上的大股东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安邦或将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并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实现对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控制和管理层的任命,在财务层面实现对民生银行的会计并表,为“银保深度合作”铺平道路。

接近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人士表示,私下接触中,吴小晖甚至非正式表达过担任民生银行负责人的意愿。

回顾安邦近些年的并购事件,不难发现,控股并谋求实际控制权,是其一贯的诉求。这一点从安邦并购成都农商行的操作中,可见一斑。

2011年9月,安邦保险集团斥资50亿元收购成都农商行3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当年12月便实施了大规模高层人事调整,行长、财务总监、董秘等被集体更换,人动甚至波及中层以及基层员工,一度引发了其他股东和员工极大不满。当时安邦称,希望通过银行、保险的整合与合作,打开西南保险市场。最终,安邦实现对成都农商行的实际控制,将其1000多亿元银行资产并表集团资产。三年后,该行资产已扩展至4200多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安邦也试图在民生银行复制成都农商银行的做法。不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则,安邦要想实现并表还需要跨越几道坎。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八条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者以下表决权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实现合并报表:通过与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协议,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者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者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或者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对此,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民生银行股权分散,如果安邦想实际控制民生银行,只要分裂董事会便可达到目的。而事实上,民生银行原有股东们也并非完全一条战线,历史上股东们本就存在某些不和谐,在内部,近期也有“一些暗流涌动”。

目前民生银行董事会一共有18个董事席位,包括9个股权董事席位、6个独立董事席位和3个执行董事。9个股权董事中,除了新希望拥有2席外,其余分散在7个股东。目前安邦只占据一个董事席位,即便安邦与三位管理层非执行董事达成默契,也还需要争取股权董事的支持。

由于股权分散,安邦保险集团要掌控民生银行,至少要联手多家股东才能达到目的。知情人士表示,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虽然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合起来占有不到50%的股份,但余下未披露股东的股权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想依靠20%的股权对民生银行实际控制,显然过于乐观。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董事长、行长的任命需经银监会核准,并报国务院批准。安邦想像对待成都农商行那样,完全按自己意愿对民生管理层进行换血,进而实现绝对控制,绝非易事。

一位民生银行高管表示,“监管层不会无所作为,坐视股东胡来。”一位股东代表亦称,老股东们对民生银行很有感情,也不会完全任由新来者妄为。

虽然民生银行历史上的股权之争频频发生,但却从未像安邦此次来得如此突然而强势。

2006年经叔平卸任,刘永好落选董事,董文标继任董事长,民生银行发展迎来黄金十年。期间民生银行股权之争依然暗潮涌动,并呈现加剧迹象。民生银行股东曾拒绝某外资银行入股19.9%的要求,也拒绝了GE金融公司在合作汽车金融业务后可优先认购民生银行股权的要求。此外,游走于资本市场的“明天系“也曾尝试控股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成为各路资本觊觎逐鹿的目标。

此外,民生银行其他股东,比如复星集团,也一直在寻找最佳时机,试图增资控股。就在去年,中民投酝酿成立之初,中民投也曾考虑控股民生银行,但是由于民生银行现有股东的极力反对,最终未能如愿。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坦言,安邦保险集团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保险集团,而是“金融财团”,这与过去进军金融业的产业资本的风格和路数确实存在不同。

若按照安邦保险集团计划的控股、并表、更换管理层的构想,未来民生银行将逐步植入安邦的基因,逐步嫁接安邦的战略,其发展轨迹或将被改写。民生银行股权分散恰恰为新股东提供了机会。“只要分裂董事会,拉拢一部分股东,就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做任何事情就怕不遵守规则的。”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分析人士直言。

2014年12月26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减持后新希望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占A股流通股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

对此,上述民生银行高层人士分析,“刘永好的减持是因为当时民生银行的股价很好,卖两亿,赚点钱,等价格下来了,可以再补回来。”

一位新希望高层人士表示,新希望以前是第一大股东,市场都很关注其动向,减持较为敏感,如今成为第二大股东后,“适当动一动,比以前灵活很多”。但他也表示,对于安邦进入后民生银行的前景,确实感到忧虑。

除了刘永好,期间民生银行其他股东股权变动频繁。数据显示11月12日-12月15日,不足两个月间,郭广昌分九次接连减持其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2.4亿股,套现约11.59亿元。期间郭又增持H股1.5亿股,持股数达到8.2亿股,此番操作后,郭广昌净减持9000万股。

此外,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卢志强,于12月3日、4日两个交易日共减持民生银行A股3222万股。

今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迎来换届,各界预期现任管理层将留任,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安邦或许会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民生银行董事会新一轮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 凤凰涅

处于股权之争漩涡中的民生银行,正面临着更急迫的任务――战略转型。这是继2009年民生银行将发展战略选定小微企业金融后的再一次自我革新。

当年在确定深耕“小微金融”战略后,民生银行表现出巨大的决心。该行管理层人士回忆,在西安召开的全体动员大会上,民生银行明确了小微贷款创新机制,即拒绝抵押物崇拜,以互联互保、信用贷款方式拓展小微贷款。群情激昂中,700多个支行行长,一批批上台,纷纷表态小微贷款要做到100亿元。而事实上,当年央行给民生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度不过1600亿元。

数据显示,2011年底,民生银行小微贷款存量为2300多亿元,此后两年间,几乎以年均近40%的规模增长,2013年年末,存量超过4000亿元。

但是此后,小微贷款余额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微贷款存量仍然为4000多亿元,今年基本没有净增量,“不是不想做,而是风险太大,实在不敢继续做了”。

对此,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道出了实情。他在2014年半年业绩会上说:一方面是民生银行小微业务周期到了一定期限,出现不良是必然。另一方面,除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宏观经济因素外,民生银行早期在客户定位上相对比较粗放,在目前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下受到一定冲击。

小微业务急踩刹车,坏账风险集中爆发,其商业模式和风险控制遇到了空前压力和挑战,民生银行201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全行不良贷款率为1.04%,相对于不良率低点2012年一季度的0.67%,上升了0.37个百分点。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人士透露,“其中还有1%的水分”,也就是说,民生银行的实际贷款不良率应在2.04%左右。

民生银行一位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遗留问题比较严重,但好在风险尚在可控范围。毕竟,民生银行2014年的净利润近450亿元,增长约5%,拨备覆盖率在180%以上,可覆盖风险。但现在要拿时间换空间,决策层已明确,民生银行必须全面转型。”

据了解,洪崎亲自主导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作,制定了一份全面转型计划――“凤凰项目”。这份转型计划的核心是民生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并实现转型和突围。

该计划设定了三年转型期,以消化前期小微业务遗留的坏账包袱,实现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目前,“凤凰项目”已完成编制,并于近日在高管层面进行沟通和传达,将于2月初正式启动实施。民生银行既定的“民营企业银行、小微企业银行、高端客户银行”三大战略届时势必随之调整。

其中,小微金融首当其冲。过去由于支行长期专注小微企业,公司业务逐渐上收至总行事业部,支行公司业务基本停止。据悉,未来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存量,更为注重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在拓展客户结构层面,支行逐渐改变过去过于侧重小微企业,而是要探索大、中、小客户的均衡发展,改变目前抓小客户,大客户扔在一边的情况。

“事业部制”和“小区金融”也曾经是民生银行谋划转型的另外两张王牌,如今也同样面临着调整和纠偏。2007年底,民生银行在公司金融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领域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建立了垂直化、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升了组织运行质量和效率,运行八年来,虽然几经调整,但问题依然不少。

“事业部制”的最大缺陷在于事业部变成了“事业部的事业部”,而不是民生银行的事业部。民生银行一位董事表示,事业部要考虑未来行业调整方向,更注重从自己的客户基础角度出发,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更多地涉足投行业务。近日,民生银行在香港组建成立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行在境外的证券业务板块。

此外,民生银行2013年7月启动小区金融战略,社区网点在全国遍地开花,甚至提出了三年内建设1万家小区银行的愿景。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已设立近5000家社区网点,生意却意外冷清,一年多来仅带来存款200多亿元,远逊于预期。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小区金融的问题和小微金融战略多少有些类似,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不应该站在资源拥有者的角度跑马圈地,要更多地从客户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开发相对应产品。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决策层的人士评价称,民生银行新一届管理层是务实而理性的,并没有彻底和否定过去的战略,但他们对事业部制、小微金融、小区金融战略的失误和缺陷毫不回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如今他们的转型思路前所未有地清晰。

但安邦的强势闯入,令民生银行现有董事会、管理层的这些努力和既定战略变数陡增。

第2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金融业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自宣布将有5家民营银行试点运行的消息之后,舆论一片欢呼。3月11日下午,银监会举行了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新闻会。银监会表示,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分别花落天津、上海、浙江、广东。

民营银行破冰前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获得名称核准的民营银行就超过70家,首批试点名额的争夺可谓战况惨烈。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初期放行的民营银行只有5家,并且颁发有限业务牌照。

本次民营银行有四种经营模式分别是:“小存小贷”(限定存款上限,设定财富下限);“大存小贷”(存款限定下限,贷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贷”(只对法人不对个人) ;“特定区域存贷款”(限定业务和区域范围)。

这次的试点对于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玻璃门”已拆除。建立民营银行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元国有垄断,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民营银行发展壮大,将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更有效地配置市场资源和金融人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牌照作为稀缺资源,在享受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首批试点的五家银行尽管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却都在监管部门基于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的考量下,被要求承诺风险责任自担。而且并不是进入试点名单的企业一定能获批成功。尚福林表示,5家试点银行将按照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原则来审慎地推进。至于何时能挂牌营业,主要取决于这些银行的条件是否成功,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这些试点银行自身。

虽然只有少而又少的5家,并且只是发了“准生证”,距离真正成立还需一定的时间,但有评论指出,这是打破中国银行业垄断、推动中国银行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里程碑之举。因为自1996年第一家由民营资本作为主发起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之后,在近18年的时间里,民生银行成唯一的民营银行而孤独地存在。这次5家民营银行的试点运行将打破这种局面。

浙商的民营银行梦

据银监会的消息,商汇、华北、均瑶、复星、阿里巴巴、万向、正泰、华峰、腾讯等民营资本将参与试点工作。在这首批民营银行中,浙江占据2家,分别由阿里巴巴和万向、正泰和华峰作为发起人;上海占据1家,由均瑶、复星作为发起人。这6家当地大型企业,均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其负责人籍贯均为浙江人士。

浙江民间资本雄厚,“民资参股银行”开放程度非常高,尤其是“民企创办银行”的憧憬由来已久。1996年,民生银行破茧而出,成为中国民营银行的先行者,民间资本的属性让它成为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特殊标志。

早在5年前,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便筹划布局金融业。2008年11月,华峰集团成立瑞安华峰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小贷公司。尤小平坦承,当初成立小贷公司,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冲着能够转制村镇银行。

而10多年前,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就曾表示,工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杉杉控股对于设立民营银行的追逐也一直没有停止。据了解,杉杉已经成立专业团队“华商金控”小组,紧锣密鼓地筹备民营银行,并将银行定名为“民众银行”;杉杉拟借鉴尤努斯的国民银行模式,将其打造成为实体经济和中小客户服务的品牌商业银行。此外,杉杉还希望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自贸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服务。

除了杉杉控股外,奥克斯集团等也有意申请民营银行,并成立了金融板块的工作团队。不过,与本次民营银行“破冰”相比,以往民营企业进军银行业,几乎都是通过“参股”形式,而并非发起设立银行的形式。

民营银行成长的烦恼

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6%,中国银行业的回报率相当可观。丰厚的利润无疑也是民营企业怀抱着银行梦的根本契机,不过一些桎梏条件的出现又让人感慨民营银行“生不逢时”。

首当其冲的便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行结束了银行“躺着挣钱”的时代。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以后会越来越难做。实际上银行业对民营资本吸引力最大的是在前几年,那时都觉得银行是“香饽饽”,民营资本呼声很高。但现在民营银行真要推出来的时候,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业也许正面临一个高风险时期。

第3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中小企业客户理财;理财产品

一、中国银行业理财冲击波

金融理财是通过储蓄、贷款、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对个人(家庭)的资金和负债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运作,以提高财产的效能,实现个人(家庭)的人生目标的经济活动。银行理财则是指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订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的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培训人才。中国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正呼唤着我国金融理财师的出现和发展。为了迅速培养合格的理财专家,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五批53项职业标准中,理财师正式被纳入了国家职业大典中。2004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理财师考试认证暂行办法》。2006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又正式成立。这为我国理财师快速培训成长奠定了基础。城商行必须赶上这班车,加快理财人才的培养。

其次,长留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承认人的需求,满足之;尊重人的个性,容纳之;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之;开发人的潜能,利用之;鼓励人的创造,奖励之。”这是招商银行的人本理念,也是他们的致胜之本。花旗银行前总裁史蒂尔曼。洛克菲勒在1965年就指出:“如果我们把最近这几年里所做的事情全部放倒,然后再把它们重新拼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所倾注最多的精力,花了最多的时间,并且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的事情是———人的问题,对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在花旗银行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岗位安排和发展,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人,而在人才的使用上,花旗银行前亚洲区资产融资部总裁,现任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说:建立激励制度最重要,花旗银行为此实行了“九方格图”绩效考核制度。“重用人才、重奖人才、尊重人才、长留人才”是花旗银行的选择人才观,与招商银行同工异曲。这也是现代银行的成功之道。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的团队成为精英团队,在金融市场中有优势兵力,强打猛攻,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财市场占有率,培养人才,长留人才是致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田文锦。金融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一)控制环境方面,内控文化、激励约束机制、会计组织结构、会计人员素质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内控文化存在欠缺。人民银行以行政管理为主,内部控制设计、运行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员工把内部控制与规章制度等同,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建章建制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本质内涵。有的缺乏内部控制具体的执行落实,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2.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目前人民银行由于体制问题,存在一定的“大锅饭”现象。考核奖惩制度及力度远不如商业银行健全;会计人员在培训、晋升等职业发展上的机遇相对较小,导致部分人员情绪懈怠,少部分人产生机会主义倾向;另外,由于县支行的前景长期不清,人员日趋老化,造成员工思想茫然,缺乏归属感。

    3.会计组织过于分散。目前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散于会计财务、货币金银、国库、营业等多个部门,要求各不相同,标准难以统一。在编制全行会计报表时,由于需要汇总多个部门的数据,报表容易出现偏差。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支付清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电子化、网络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会计分工日趋细化,许多会计人员仅对自己从事的某一小类业务熟悉,缺乏对于整体业务的认知。

    (二)风险评估方面,重制度,轻风险评估的倾向存在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是控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内部控制动态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在人民银行,制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制度的风险控制效果与风险评估具有紧密的联系:当某项业务运行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当该项业务运行后,仍然需要定期与不定期的风险评估来不断修改完善制度。但现实中,人民银行在制度制定后往往忽视风险评估,仅仅强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制度制定时,也许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针对各种风险的考虑设计比较全面,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的产生范围和表现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及时完善,制度的风险控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控制活动方面,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仍然存在,岗位制约有待加强与商业银行相比,人民银行部门间相互约束控制的有效性差,控制活动方面,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仍然存在,岗位制约有待加强。

    (四)信息与沟通方面,多个会计核算系统相互独立,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1.多个会计核算系统并存,风险点成倍扩散。由于会计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在推广会计核算电子化的过程中,各部门纷纷开发各自业务的会计核算系统,造成系统众多,每个系统都有相似的风险点,风险点成倍扩散,风险控制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成倍增加。并且,这些系统的业务需求由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独立闭环设计,许多系统之间缺少数据转换接口,互不支持,会计信息相互割裂。

    2.多个会计核算部门并存,横向信息沟通不畅。由于存在多个会计核算部门,这些部门都以条线管理为主,同级行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信息相对封闭,会计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虽然许多分支机构都制定会计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该机制主要是就重大会计工作进行协调,日常会计信息缺乏制度性、常规性的沟通渠道。

    3.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缺乏报告制度,纵向信息不对称。在打击会计舞弊、保障财务报告质量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报告与披露的重要性。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报告与披露,可以降低报告主体与报告接受方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报告主体定期对会计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从而相应采取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但是,迄今为止,人民银行还没有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报告制度,上下级单位之间在会计内部控制信息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二、加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内部控制建设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当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的指导下,按照有效性、全面性、及时性、合理性的原则进行系统性建设。同时,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应当纳入“大会计”管理框架,由会计部门牵头,国库、支付、营业、发行、事后监督等部门参加,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同时,内审部门作为全行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应当负责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价。因此,针对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一)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心、职业操守和履职能力

    会计内部控制关键靠“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学习型队伍,加强员工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正确的价值观念、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能力,促使员工能够自觉堵塞业务流程漏洞,实现员工的自觉行为与制度约束的有机结合。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岗位知识测试,培养员工学习新业务、新知识的自觉性;对于会计主管及其B角,应当定期进行全面业务考核,在一个部门内至少培养两位全面型会计业务能手。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明确的奖惩措施,制定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尽快对县支行定位进行明确,提高县支行员工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在奖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向会计类岗位适当倾斜,激发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横向集中”,实现由“部门会计”到“流程会计”的转变

    为改变会计核算业务分散在各个部门造成的会计管理困难、风险可控性差的弊端,以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先驱,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业务流程改造,将会计业务集中处理,分离前后台核算业务,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这一经验做法值得人民银行借鉴。人民银行近年来进行了上下级行会计核算业务的“纵向集中”,但是并未进行同级行会计核算业务的“横向集中”,这直接导致了上文中罗列的一系列问题。从长远改革目标来看,“横向集中”必须实现,为此应当进行相应的会计组织机构改革,将目前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剥离出来,设立集中处理所有会计业务的综合运营中心和集中监督所有会计业务的会计监督中心,实现“一部基本制度,一套核算系统,一本账簿报表,一个监督平台,一个窗口服务”,加强会计统一管理,增强风险可控性。

    (三)重视风险评估,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建立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报告制度

    风险评估之所以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原因在于员工的风险意识不强,缺乏激励引导机制和有效的反映渠道。无论是操作者还是检查者,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就可以几乎完全免责,员工缺乏动力去进行风险评估,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缺乏能够引起重视的反映渠道。因此,要加强风险评估,首要工作就必须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进行风险评估,如在考核指标中专设“风险评估”一项内容,对于提出有效建议的单位与个人进行奖励。同时,要拓宽信息沟通渠道,促使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沟通的制度化。比如,分行在对外《金融运行报告》、《金融稳定报告》、《金融服务报告》三大报告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内《风险评估报告》,由各相关部门轮流主编,按季度,通过该载体,促进在全行形成重视风险评估的良好氛围,增加风险评估的有效沟通渠道。在同级行各部门之间,以会计工作联席会议为纽带,由会计部门牵头组织各参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在定期召开的会计工作联席会议上增加“风险评估”的固定议题,由各部门报告交流各自在上一时期的风险评估状况;在上下级行之间,建立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报告制度,下级行定期向上级行报告会计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以定期报告这种制度要求促进各级行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此外,还须加强突发风险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快速通道,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四)紧抓制度落实,加强相互制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体系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仍然是会计内部控制的第一要求。要根据内部牵制的原则,合理定岗定责,在岗位设置上切合业务范围和业务处理需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杜绝违规兼岗、替岗现象,加强岗位交流轮换,对于人员紧缺的县支行可以试行异地轮岗制度。要规范业务操作,实行流程控制,通过制定严谨的业务处理流程来控制业务处理环节中的风险重点,不允许会计人员逆程序或省程序操作,业务处理在相关岗位和相关部门之间传递时,实行权责对等,确保流程控制的有效性。要合理设置各个部门、各级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实行一般事项分级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在目前集中采购、公务活动管理信息通报制度的基础上,合理加大公务信息公开的范围与力度,将相关决策过程和结果阳光化,以阳光化来抑止违规行为。要构建以核算部门内部监督、会计部门检查监督、内审部门审计监督、纪检部门党内监督、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等为内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整合监督资源,完善监督机制,合理确定各部门监督职责与范围,统一编制监督计划,统一调配监督人员,根据监督内容联合部署,实施多部门联合检查,减少重复检查次数,提高监督效率与效果。

第5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论文保险公司的差异化营销战略是以竞争对手为导向,寻求从产品、服务、品牌形象、促销等方面的差异化,建立起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本文对中资和外资保险企业的代表公司:中国人寿和友邦保险在品牌、营销渠道、服务、产品和广告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分析。差异化营销战略是一个系统,保险企业不仅要根据行业内竞争态势、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类型实施相应的差异化,更有必要的是使差异化营销战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实施。

1.网点、地域、品牌的优势对比

中国人寿

友邦保险

1、中国人寿: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公司,而各地、市、县级设立支公司、营销服务部有几万个,广泛地扎根于中国各地域范围内;同时中国人寿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的年代久远,影响力深远,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民族保险业的一面大旗,中国人寿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友邦保险:是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的全资子公司,具有雄厚的资本和经营实力。然而友邦保险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始于1992年,引入时间较短,也是第一家获许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十多年过去了,目前友邦保险在中国大陆才开设5家分公司和3家支公司,且都分布在经济发达城市,因此地域影响力不大。但是友邦作为第一家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在个人营销员销售渠道的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特别是在中高端客户群中塑造了良好的商业品牌形象。而其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成为了其他外资保险公司的典范,成为中国百万中产家庭首选保险品牌。

2.服务策略的对比

中国人寿

友邦保险

1、中国人寿:强调全面服务。服务理念为“1+N”:一个客户,一张国寿鹤卡,多种服务。

1)健康好帮手:一般客户可享用健康短信提示、VIP客户则更享受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预约挂号、健康体检、导医导诊等个性化服务。

2)咨询通服务:短信及时提示客户的续期服务,使客户动态了解保单状态和交费情况,同时还免费提供几类实用资讯短信,例如:重大新闻、时尚生活、理财点金、保险资讯等。

3)国寿大讲堂:不定期组织讲座,邀请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科学家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您提供健康、理财、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权威资讯,并在网站上实时通知播放讲座信息或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客户。

4)客户持有国寿鹤卡,可以在1800余个特约服务商家,涵盖“医”、“食”、“住”、“行”、“玩”、“用”等与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包含多种折扣和优惠,为您提供各种全面贴心的特惠超值服务。

5)特色客户服务节:真情回馈客户,让客户感受国寿的温暖。

2、友邦保险:提倡全球化和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无处不在、意想不到。

友邦保险及其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的服务网络遍布全球近一百个国家和地区。当客户身处海外,不幸遇到意外事故时,可经由网络内成员机构提供理赔咨询及相关服务。

投保人申请保险金额达到本公司规定之金额时,可获赠一张美国国际支援服务卡(AIAS)。此卡可帮助客户在外出公干时,只需拨打公司指定的电话号码,便可获得周全的24小时以普通话(或粤语)应答的全球免费电话查询服务。具体包括:旅行前咨询服务(有关各地旅游资料、签证、检疫、天气等综合信息)、紧急票务服务(预定航空机票和酒店客房)、遗失行李、证件支援服务、医疗支援服务、法律人员转介、翻译服务转介、大使馆及领事馆资料、紧急口讯传递服务、一般支援服务。

在日趋全球化的经济和生活形势之下,友邦保险提出的服务全球化概念被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外资企业甚至是优秀民族企业所青睐,吸引了众多的高端消费群体,同时创新的服务理念紧跟着时代和经济前进的步伐,正是商务人士和成功人士所梦寐以求的贴心保障,因此在这个服务策略上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友邦更胜一筹。目前国内各大高端企业多年来一直与本地化企业合作保险业务,但是从近年开始,己经逐步转向国外的保险企业,正是因为看中了全球服务这块新蛋糕。因此,我们推而广之地说民族企业要继续发展和壮大,要注重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及时赶上市场需求的步调,在大的经济环境和形势下,迎头赶上,保持在行业中的不败之地。 转贴于

3.产品对比

中国人寿

友邦保险

1、中国人寿:产品种类繁多、保障齐全

公司提供涵盖生存、养老、医疗、死亡、残疾等多种保障范围,传统、分红、投资等多种类型的人身保险产品和业务,全面满足客户在人身保险领域的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需求,不同收入水平及年龄阶段的客户均可通过公司产品和业务的组合获得个性化的保险保障。比如重力推出:针对家庭成员的两全保险(分红型),既有生命保障,又保值增值的两全型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对企业来说,团体人员的补充医疗(基金型)可以帮助企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塑造企业的价值文化、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

2、友邦保险:细分客户群、有的放矢

同样与中国人寿的市场策略类似,友邦保险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凭借公司丰富的保险经验、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高度的信誉为客户度身定制综合保险计划,业务涵盖寿险、健康险以及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以丰富全面的产品组合以及完善周到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帮助客户达成财务计划。

4.营销渠道策略

中国人寿

友邦保险

1、中国人寿:营销渠道丰富,其中包括:

1)个人客户:通过保险人队伍传统销售模式下的个人客户

2)网上直销: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实现网上销售保险产

3)团体、企业年金客户:大型企业、团体为员工购买的年金保险

4)寻找金融合作伙伴:如与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合作。主要建立银行保险业务的渠道,借助银行的网点和融资优势,获得客户资源,关注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等大项目管理。

5)借助于信息系统平台上的销售渠道还有互联网营销员销售支持系统、中介短险销售系统。互联网营销员销售支持系统是为公司营销员日常工作提供服务支持的平台,伙伴们可通过系统及时获取公司的最新动态和通知、查询自己的业绩信息、管理自己的客户保单,还可以通过内部论坛进行在线沟通交流。中介互联网短险销售系统是我公司针对中、小机构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出单系统。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短险卡折式保单和航意险保单的实时出单,保单重打、当日撤单及资金结算等功能。

2、友邦保险:多元化营销的发展模式

友邦注重开拓三大营销渠道:个人人保险、银行保险和团体保险。友邦在去年来已有所斩获。银保渠道有超过20个合作伙伴,团体保险客户囊括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等大型国际跨国公司及国内中小企业。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友邦要做的则是如何引入更多的销售渠道。“在保险多渠道发展的时代,选择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明智的。”

5.广告差异化

中国人寿:相知多年,值得托付

友邦保险:未来你好!

1、中国人寿,中国第一号国字头保险公司,其广告语“相知多年,值得托付”,长期以来己经深入广大国民的内心,中国人寿这句看似简单的广告语被赋予了多元因素,文化与思想交融,感性与理性同在,运用中国特有的写意风格切实塑造出了中国保险航母的企业形象。

中国人寿广告语运用含蓄的、具有文化气息的语言表达出了企业的核心诉求点,既包含了公司与客户多年的真诚交流互动中培养起来的深切感情,又显示了客户对中国人寿的信任以及值得客户相依的强大实力。“相知多年”表明中国人寿与其客户的交流合作有了多年的历史,是以老朋友的身份在同客户交流;“值得托付”表明中国人寿在保险业内所拥有的实力能够承载客户给予的这份信任。通过这则广告语,中国人寿成功地塑造了美好的品牌形象,强化了客户对中国人寿的信赖,在2005年的一项针对中国20个城市寿险品牌调查显示:中国人寿以成熟、稳重的形象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其品牌健康指数排名第一。 转贴于

2、友邦保险,采用互动的交流方式,邀请现在的你给“未来的你”写一封信,提醒您从“现在”开始着手思考未来。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为“未来”的生活出谋划策。这个广告概念同样体现了企业传承的客户价值,同时包含了生活的哲学道理,读完后能令消费者回味无穷,不仅记住了广告语,更对使用该广告语的企业产生兴趣,体现公司对消费者的关心。

但是,对于保险这种无形服务的产业而言,稳健与守信可能会比畅想更加重要,作为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含蓄内敛、低调沉稳的风格可能更加容易值得信赖。

第6篇:民生银行前景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在经营管理、投融资、收益的分配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缺少一个清晰、明确的融资风险管理策略,在融资的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障碍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级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ME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M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in China's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high-tech, the context of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ac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managem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more autonomy. For SMEs, the lack of a clear, specific financing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ng are not given due attention, which seriously hampered China's SMEs business-class core competenc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SME financing risks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core.

 

 

Keywords: financing risks; SMEs; competitiveness,

 

 

                       目   录

 

摘  要... 1

引言... 3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和现状... 3

(一)中小企业融资含义... 3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 4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风险分析... 5

(一)间接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5

(二)信用评级低,获得银行贷款量很小... 5

(三)创业板延缓推出,中小板上市门槛高... 5

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策略... 6

(一)政府层面的策略... 6

(二)银行层面的策略... 8

(三)企业层面的策略... 10

四、案例分析—SD公司融资分析... 10

(一) SD物资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10

(二)贷款申请结果及原因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大,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投融资、收益的分配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竞争。特别是在投融资方面,由于银行在贷款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筹集到经营管理所需的资金,就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营运、经营管理,使中小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事关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果能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融资,使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现金流得到保障,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然而,很多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没有注意到融资的风险,没有进行融资风险的评价、分析、控制,结果融资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大的收益,反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2010 年之间,我国有 60%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时机的选择不当,融资资金闲置不用,使中小企业偿债压力增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级融资风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在进行融资时,应对融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控制及监管,以实现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和现状概述 (一)中小企业融资含义 中小企业融资是以中小企业为资金融入者(即中小企业是资金融入主体)的融资活动,它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融资过程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过程。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    与传统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信息传递快、运营周期短、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呈现出明显特征:

1、融资风险大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资产少,抗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生命周期较短,在经济衰退中破产率较高,因此经营上的风险较大,很容易造成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现象。因此,一些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会选择规避自身经营风险的方式,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高风险性的特征对其融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融资较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创建时的资金主要来自个人私蓄或家属集资,极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和其他财政支持,因此其资产规模有限。由于其发展资金的有限性,其在经营中的赢利多用于企业后续发展所需,很少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中去,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企业低,固定资产的有限性使得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抵押贷款时遭遇了一定的阻碍。

3、融资需扶持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有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般来说,中小企业内部资金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外部资金融通。外部资金融资渠道主要为金融媒介的直接间接贷款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一方面,出于中小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度差,难以提供银行所需的抵押及担保,单笔借款数额较小,借款笔数多,手续复杂,因而金融机构认为对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风险大,成本高,盈利少,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有限,知名度不高,其发行股票及债券融资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使得各国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支持态度,对自身不足和弱点实施保护措施,以维护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风险分析 (一)间接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有65.7%的企业融资主要是依靠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权益性融资占33.3%,其他来源融资占16.4%,债券类融资最少,仅占1.8%。

从央行公布的《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以银行性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主要融资工具融资总量4.97万亿元,其中贷款融资金额达到3.99万亿,占比达78,9%,继续居绝对地位。从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的变化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居民储蓄存款银行贷款给企业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

(二)信用评级低,获得银行贷款量很小 银行是中小企业参加信用评级的主要机构,参加评级的企业近90%通过银行进行资信评级,通过银行获得资信评级从B级及以上企业,可获得不同程度的银行信用优惠,但在企业需要贷款时能满足要求的也不到1/3,这与企业参加评级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弱化了信用评级的作用。于是多数企业就不愿参加评级。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分别为66.6%和38.9%。信用贷款比例较低,仅为22.8%。

(三)创业板延缓推出,中小板上市门槛高 设立创业板的计划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2008年中国证监会《创业板上市发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企业资格标准规定:企业只要最近一年盈利即可申请上市,没有具体的数量考核,净资产的规定也由2000万元下降为1500万元,但要求企业必须是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具备科技部认定的创新型企业资格,考核指标是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可见,创业板能够让更多拥有持续研发潜质,却不能立刻从盈利能力上显现出来的创新型企业摆脱苛刻繁杂的上市标准到创业板上市,满足融资需求。这体现出创业板更重视企业成长性和未来发展的特征,也符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创业板的开设目前处于搁置状态。

 2004年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积累经验,中小板上市资格如下: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大于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收入累计大于3亿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大于5000万元;发行前总股本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根据深交所数据:截至2008年11月14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己有上市公司182家,IPO总发行规模达63亿股,融资总额为56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3亿元,而融资额最高的公司达到了41.4亿元,最低的将近1亿元。

 由此可见,中小板的上市门槛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过高,创业板又迟迟无法推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股权上市融资这道门槛之外。

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策略 (一)政府层面的策略 1、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可以推广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与大型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原因除了其资金实力的限制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拥有信息优势。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首先,政府应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伴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而发展的,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规模小和结算条件的限制,也难以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主动将服务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他们应有很强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倾向,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因此,可以引导地区性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有着更和谐的联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具有天然优势。地方政府应该对地区性商业银行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导服务机构。来自宁波银行的数据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截至2011年末,宁波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客户达3778家,占全部企业客户的94.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186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92.9%。宁波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宁波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中占14.9%,而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37%。

其次, 应该促生民间金融机构,发挥民间资本市场功能

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机构格局,有助于构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产权结构和促进原有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富于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自然也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在我国,民间金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而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金融市场在减少中小企业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继国家商务部批准478家典当行及分支机构之后,又有200多家获准开业。目前,全国已有2000家典当行,注册资本金达到约170亿,为中小企业通过典当融资带来便利;同时融资租赁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应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民间金融市场的管理。

2、 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成功典范,是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也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指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的一种行为,它是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

为了保证信用担保机构的有效运作,实现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今后的运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信用担保机构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由于信用担保的担保总额一般要限制在自有资金的一定倍数以内,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仅靠收取担保费往往连担保损失都无法弥补,因此随着信用保证业务量的逐渐增加,其资金的注入也应同步增加。根据《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指导意见》,我国各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编列的资金,并应逐年增加,这将最大限度地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有充足和稳定的担保资金。

b、明确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

担保机构不可能对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担保对象必须有所选择。经营效益好、担保品充足的企业,银行会主动解决它们的资金困难,根本不需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而那些效益差、产品无市场、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是银行贷款对象,也不应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我认为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应该是那些目前资金困难但有一定发展前景,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企业,其担保条件尚不符合银行的要求,而且这种企业通过扶持就能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c、有效控制担保风险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给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到期,若借款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则担保机构必须替企业先偿还银行贷款而后向企业行使追索权。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主要来自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有还款能力而不愿意还,以及经营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失去还款能力。担保机构要防范风险。一要实行担保控制,二要识别风险,三要借款企业提供反担保。

(二)银行层面的策略 1、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创了多种信贷评估技术、多种金融服务产品以及多种信贷风险控制技术等,既比较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同时也在相当程度内保障了银行资金的安全。因此,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时,银行方面在保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推出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融资工具,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增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级;二是开办保本理财业务;三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试行商业性的信用风险;四是对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开办租赁融资业务。

在这方面,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创新性地推出的“自偿性贸易融资”服务可给我们启示。“自偿性贸易融资”不再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对授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而是真正注重并结合其真实贸易背景。如一家企业自身的实力和规模达不到传统的信贷准入标准,而其上下游企业的实力较强,贸易背景真实稳定,银行又能够有效控制其资金流,这家企业就可以获得该行的信贷支持。基于该服务理念,该行已经系统地提供了20余项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以适应不同客户的差别化需求。

2、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银行和企业都是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们均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银企之间的交易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其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用和契约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合作和相互选择的关系。银企之间不存在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对等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为实现银行收益的稳定实现,和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非常重要。参照日德模式中的银行制度,使银行成为企业部分股权的所有者,引导银行所遵循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应当以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唯一的标准,使银行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也使银行直接参与企业的长期管理和监督,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避免控股公司的权力滥用,协调公司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同时,银行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信誉和发展壮大,银企双方各有所获,使之呈现双赢的局面,此时社会整体效益也达到最大状态。具体到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企业应当从什么钱都要,转变为十分关注融资渠道、关注融资成本、关注企业治理结构、关注成本—效益分析,从而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只有精通国内外有关法律制度、熟悉财务、金融业务的人员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高度专业化要求高素质的人,要加强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银行业的市场地位和作用,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

(三)企业层面的策略 1、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健全治理结构

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在于企业不规范、信誉低,造成金融机构和其他资金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愿进入。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身,就是一种融资制度,其实质是使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以利于股权的转让和交易,从而有利于外部融资。在业主制下,单个所有者掌握企业的所有控制权,完全有可能隐瞒财务信息,藏匿资产以欺骗外部投资者,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决策的管理和控制相分离及岗位分工的制衡机制,使潜在股权投资者有保障享有同等的股东权利,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而债务投资在控制力上要弱于股权的投资方式,如果没有特殊的安排如抵押、担保等,债务融资的风险更大。因此,中小企业要从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入手,完全指望银行是不可能的。

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才能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更好的使用现有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出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合理评估项目,这不仅是银行的信贷需要,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必要保证。

四、案例分析—SD公司融资分析 (一) SD物资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SD物资有限公司系一家主营销售金属材料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销售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有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特向银行申请以JL储运有限公司资产作抵押和信用担保以及由LH商贸有限公司、YK贸易有限公司全额信用保证的方式申请流动资金借款300万元、期限一年,用于购买钢材。根据总行有关信贷政策对SD物资有限公司进行贷前调查,其情况如下:

(1)企业概况

SD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金200万元,由自然人出资组成,其中沈某某、王某各出资100万元;2006年9月11日,经增资注册后资本金达到600万元,由沈某某、王某各出资300万元。该公司属民营股份制商贸企业,经营范围为销售钢材、板材、建筑材料、五金交电,主营销售金属材料。公司现有员工1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公司人员和部门的设置:公司设董事长兼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销售部经理3人,财务主管1人。部门设置有:销售部3个,财务部1个,行政人事部1个。销售部下设JL钢材市场经营部、GW钢材市场经营部、钢材市场经营部。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培养造就了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营销队伍,公司员工发扬“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以娴熟的营销技巧、成功的营销策略,占据了钢材市场很大的份额,成为主要的建材用钢销售企业。

(2)经营情况

SD物资有限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优质优价的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发展思路,不断进取,深挖市场的销售潜力,经营规模逐步提高。该公司总经理沈某某和业务经理王某在钢材经营市场从业十多年,与全国各大钢厂有良好业务关系,曾先后成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川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的商,是重庆钢材市场首家与钢厂联合代销产品的开创人之一。由于与钢厂联系紧密,货源有保障。多年的市场营销,该公司销售网络培育了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用户遍及各区、市、县。公司先后为解放碑纽约大厦工程、朝天门南国丽景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配套供应钢材,赢得了受供单位的好评。

(3)财务状况分析

表4.1主要财务指标分析(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2006

2007

2008

总资产

3038

4166

10245

其中:货币资金

1839

1846

4908

应收帐款

226

409

496

其他应收款

90

存货

899

735

635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4166

10245

其中:银行借款

应付票据

830

1955

7858

所有者权益

1822

2182

2383

主营业务收入

13246

22981

23108

净利润

230

360

302

总资产增长率

72.33%

37.13%

145.92%

总负债增长率

10.37%

63.08%

296.47%

主营收入增长率

26.03%

73.49%

0.55%

净利润增长率

32.95%

56.52%

-16.11%

应收帐款周转率

117.22

72.38

51.07

存货周转率

28.47

27.32

32.73

流动资产周转率

8.72

6.43

3.23

总资产周转率

8.72

6.38

3.21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3.29%

2.82%

2.89%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2.60%

2.34%

1.95%

净利润/销售收入

1.74%

1.57%

1.31%

 

从以上三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SD物资有限公司近年经营规模逐步提高,且发展迅速,销售净利润率在合理的水平。2008年总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向银行新开立了3000万元全额保证金的银行承兑汇票,总体资产为良性状态,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

(二)贷款申请结果及原因分析 SD物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重合同、守信誉、有实力的商业流通企业,在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多家银行竞相争取的优质客户,银行与该企业此次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该公司有意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将银行作为主要结算行(现在该公司的结算银行有兴业银行、重庆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该公司承诺将在贷款银行开立相当数量的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预计会为贷款银行带来600万元的日均存款回报。经支行研究,拟对该公司以JL储运有限公司的资产抵押授信180万元(占授信总额的60%)、信用保证120万元(占授信总额的40%),另由LH商贸有限公司和MK贸易有限公司提供全额信用保证,办理流动资金借款300万元元,授信额度在一年以内,利息按人行基准利率上幅30%。同时,将有效地促进支行零售银行业务(如:工资、信用卡、储蓄存款等)的开展,综合回报显而易见。

但是,尽管SD公司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不错的企业,还款资金也有保障,也得到了支行的认同和支持,但是分行并没有批准它的贷款申请。理由就是SD物资公司是一家民营商贸流通企业,虽然业绩不错,但是没有充足的抵押物,也不具备足够的担保条件(无大公司为其担保;无法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条件,且银行认可的担保公司仅一家),不具备授信条件。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保措施不足,这个案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银行信贷机制下,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要求,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银行或是中小企业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整个社会融资大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涛,王秀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业技术经济,2008(5)

[2]徐春铭,刘佳,许朗.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支持的制度分析.中小企业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4)

[3]卢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2008(4)

[4]王灵敏.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舒缓与融资制度供给分析.金融与经济,2009(7)

[5]苗成栋,贾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创新—一个均衡分析.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6]蓝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银企关系的博弈分析.管理视角,2009(2)

[7]李岚.破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8]张杰.交易、风险与所有权.管理世界,2008(4)

[9]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7(9)

[10]吴宏远: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基于民间金融的视角 , 财会通讯 ,2012(29)

[11]邢秀芹,杨宜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研究 , 金融与经济 ,2011(2)

[12]徐琳 :探析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 ,中国商贸 ,2010(20)

[13]陈千红 :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 新金融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