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改制 农村商业银行
以信用社和合作银行为主体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正式试点改革新型城乡金融系统,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公司化运营以及股份制改造是改革的重点,如今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轨迹都进入良性循环。2012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0家,其中农村信用社数量份额超过80%,相比2003年,信用社资产、负债和存款规模均超越之前6倍水平,主要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涉农比例常年维持在60%以上。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制束缚和不匹配的管理制度建设矛盾也日益突出,基于股份制形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则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向前的改革方向。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显性发展趋势
(一)法人机构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2003年,国务院为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而适时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以“明确产权、优化服务、国家扶持、地方负责”为基调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线,将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到法人单位,以股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原则来对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建设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一大两小”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组织主体架构,信用社形式金融机构占据较大权重,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占据权重较小。
如表1所示,从金融法人机构数量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数量逐年增加,5年间增长接近13倍,而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数量(C)则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各自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152家和1838家;从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近5年来农村商业银行(A)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64.89%,农村合作银行(B)从业人员数量呈现出总体平稳的发展趋势,信用社(C)从业人员数量则出现大幅下降,农村金融资源由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向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变动过渡趋势十分明显。
(二)金融机构的财务指标结构变动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A)近5年以来的资产比例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资产份额由2008年时的13%跃升为2012年时的39.2%;农村合作银行(B)资产比例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资产比例为10.2%;农村信用社(C)资产比例大幅下滑,统计期间内下跌幅度达到21.5%。从负债角度看,近5年农村商业银行(A)负债比例增幅达到199%,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C)负债比例在相同统计期间内分别下跌31.16%和29.20%。由于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分别代表资金实力和吸储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一升两降”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其改制的方向。
从所有者权益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占据比例由15.7%大幅提升到48.9%,农村合作银行(B)比例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C)同期下降24.6个百分点。从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5年间年均利润增长率为27.46%,而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则分别为-13.13%和-3.0%。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对净资产处置能力的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两项财务指标中依然显示出了商业银行优于信用社与合作银行的特征,后两者近年来的利润留存水平始终保持负增长。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内在合理性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和财务指标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显示出较强分化发展趋势的同时,金融机构的改制也必须遵从市场力量,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方向具有内在合理性,具体来说:
(一)农村信用联合社发展缺陷
农村信用社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历史因素使其产权性质存在异议,法人结构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匹配性较差。以信用社县联社为例,作为省联社股东,县联社应有权利通过股东大会和理事会来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举,然而现实是目前县联社高管均由省联社直接任命,其股东权利被剥夺,徒有虚名的社员大会使得股东不具备实质风险承担能力;从省联社角度看,政企不分的模糊定位使其既具有行政管理色彩,同时又兼具企业法人角色,多种身份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色彩早已淡去,甚至合作制原则也被抛弃。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缺陷
农村合作银行的利益主体包括辖区内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制为建立基础,是具有社区性质的金融机构。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初衷是结合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势,同时规避各自的短处,然而在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中这两种机制很难有机结合,股份制讲求资本回报率和按出资份额划分股东权利,而合作制以成员平等、民主和互利为发展原则,因此二者对于利益分配与成员关系处理之间存在协调矛盾,合作银行内部之间的合作制偏向力量与股份制偏向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管理人员很难兼顾股东回报和社员福利的双重任务。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优势
与合作银行类似,农村商业银行利益主体同样包括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一方面,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属清晰,以全部法人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并享有民事权利,农村商业银行的入股者以所持股份享有资产收益权利,可以参与银行重大决策和选举管理人员,对于债务的追责仅限于所持股份,股东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安全和流动性为建立和发展原则,风险自担,自负盈亏,经营的自主性较强,外部约束力量造成的发展束缚性较低,而且以饱经历史和市场检验的股权和治理结构进行运作,经济效率较高。
(四)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优势
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指标来看(如表3所示),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权益报酬率增加了4.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权益报酬率分别下降6.28个百分点和增加0.3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的权益报酬水平优势显著;考察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情况,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资产收益增幅达到61%,同期农村合作社资产收益增幅为-1.54%,农村信用社资产收益增幅12%,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能力再次显示出相对于其它两种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优势,其在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收益率方面的高速增长形成了改制的“内吸效应”。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基于改制方向、创新组织形式、政策扶持以及金融监管在内的四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一)改制方向标定农村商业银行
经过对比农村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及信用社的相对优势,我国应鼓励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发展转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有步骤的消除资格股制度,不再成立新的合作社银行和信用社金融机构,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股东大会实际作用,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其它金融机构人员依附,以现代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和企业管理经营标准运作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其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股东回报率、社会贡献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吸引其它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或转型。
(二)创新发展农业互助金融组织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方向建设靠拢后,正规的农业金融合作组织将趋于消失,但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特征不会消亡,农村依然有合作金融的内在需求,因此,创新农业合作金融要求在农村商业银行以外,从充分适应农业金融小、散的发展特点出发,必须进行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探索,其中基于农民互助的资金合作小组将成为未来进行试点推广的重要农业金融创新项目,民间金融渠道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以此来修补农户融资需求和有限农业信贷之间的差距,以市场力量调节农业资金供求,互信资金小组和民间金融具有广泛的农业创新前景。
(三)提升多种形式金融监管水平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资产质量较好,资金风险得到很好控制,这体现了良好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商业银行自身的优秀风控效果,因此,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也要从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出发,充分评估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通过放宽市场进入条件来建立金融竞争制度,由市场实行优胜劣汰,加深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多元化建立进程;另一方面也要以利率市场化为调节工具,有步骤的为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施压,实行风险覆盖式的资金拨备水平监管,减少行政化的低效率监管工作力度。
(四)政策扶植瞄准财政立法工具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三农”经济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既定国策,而农业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提供者,我国要在传统农业财政贴息、支农贷款以及农业税收优惠等措施之外,加强对于涉农贷款比例较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专项惠农补助计划,制定农业投资法案,减少农业发展资金流向其它高风险、高利率行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社区再投资方案》规定金融机构吸取的本地存款要不低于固定比例而对本地进行投放,这样就限制了资金大量外流而偏离金融惠及本地的初衷,我国农村金融改制立法同样可以参考类似法案条款。
参考文献:
1.张兵.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题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银行监管框架 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 影响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 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
[2]张丽娟.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模式选择及监管研究[J].理论界,2007(10).
金融电子化概述
金融电子化概念
金融电子化是指采用各种电子化设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金融业务处理自动化,从而为客户提供多种快捷方便的服务,并为各级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完整、科学、准确信息的过程。
金融电子化作用
由电子信息技术与金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金融电子化,是金融业的第一生产力,是金融业务与管理的一项创新,它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电子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与现代银行的关系;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金融电子化研究意义
在知识经济挑战金融业的背景下,国内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新挑战。本文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金融电子的产业发展状况,借鉴了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先进经验,分析了中国金融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策略。本论题对于国内金融业的决策层,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考价值。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状况
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最大变迁莫过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按照“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电子化的发展策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努力,现已形成了总投资逾50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化产业格局。国内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迅猛发展,招行、广发、深发、光大等银行率先在所有营业网点实现了大机集中处理业务的模式;在综合业务系统方面,工行、建行、农行、光大、深发等已经完成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其他商业银行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发过程中;在网上银行方面,继招商银行1995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家网上银行后,各家商业银行相继跟进,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上银行;在商业银行内部电子化方面,数据仓库技术、数字存贮技术、电子识别技术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其他新兴业务方面,移动银行、呼叫中心、个人外汇买卖等,都已有系列产品推出。由此可见,国内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子化手段已在国内银行的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理论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财经、金融及MBA院校,对于金融电子化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两个极端:一是理论和实际案例过于陈旧,没有适应现今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二是既有研究对国外经验不够系统,或者片面引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案例,导致与国内实际情况脱节。
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金融电子化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缺乏统筹规划,从而导致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由于观念陈旧,从而导致的金融电子化系统管理水平低下问题;由于国内金融电子化发展起点较低,基础设施簿弱。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中、美两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巨大差距。
美国金融电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与银行业经营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高科技的运用与发展更居于国际金融同业前茅。因此,探究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轨迹,应能约略梳理出国际金融业高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历史及现状
美国著名的MIS专家K.G.Laudon指出:“在美国,70年代是IT技术支持业务,80年代是IT技术运作业务,而到了90年代则是IT技术再造业务。”这种说法,基本上概括了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渐进演进顺序以及不同年代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金融电子化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花旗银行的ATM目前已能处理150多种交易,从现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资,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使客户加深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同时,以电子化为特征的新兴业务,如ATM、POS、CDM、网上银行、企业银行、移动银行、全天候自助银行、CALL CENTER、数据仓库技术等层出不穷。
互联网的出现可谓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人类信息时代的到来,由此形成了金融业全新的经营模式――网上金融。1995年10月,美国在因特网上成立了全球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省略)。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外金融企业都在考察因特网所能提供的金融业务机会。在美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网址的银行有150多家,且在未来4至6年内将以年均90%的速度不断递增。其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创建银行内部通讯网络;实现数据集中处理、挖掘、采集、分析等。
同时,金融工程日益为美国银行业重视,其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和企业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固定客户制”。其实现的载体就是客户综合服务网络,通过该网络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目前,美国金融业一方面已经取得了电子化时代金融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仍在加快对信息技术的战略性投资,以增强其在国内乃至全球金融业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理论研究状况
美国商业银行电子化历程造就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其中美国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M1-M2-M3理论,是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理论的核心。M构造理论是指银行信息技术管理的三个层次,该理论也就是银行信息技术成本的概念化。
M1层技术属于提供技术的厂商而非银行,且该层的技术、产品已较成熟和普及,故对银行的竞争优势影响不大。M1层的关键是商业银行如何吸收消化厂商的技术而提高处理效率,及选择标准的处理体系结构与平台,努力制造规模效益。
M2层主要用于开发银行内部应用软件和提高业务人员使用电脑的技术,并把银行的策略通过M2层推向市场。传统上美国银行倾向于自己开发M2层的应用软件,力图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独有的软件。但实践证明,M2层上自己开发出的软件与对手的基本雷同,且都是低水平重复。同时,要为此投入巨额资金以及承担开发失败的风险。因此,美国银行业得出结论,M2层的软件不值得自己动手开发,而应在市场上购买。
M3层反映需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销售、决策和业务的分析和管理。该层是银行制胜的关键及投资的重点。应尽可能使该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否则,M1、M2层的投资效益就不明显。目前,对M3投资已成为美国银行业的重中之重。
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技术在美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已经从以往对业务处理的支持和模拟,转向广泛深入运用于投资理财咨询、金融业务咨询和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客户化趋势;集成化趋势;业务外包趋势;流程再造趋势;金融衍生趋势。
上述五个特征表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使银行业同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之间产生了高度相关性。银行业的金融创新高度地依赖着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今后,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的水平决定着银行的金融综合科技实力,决定着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更是衡量银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美国金融电子化的经验和教训
产业发展经验 探究美国金融电子化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美国银行金融创新,成为其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通过参与同业的合并与兼并,参与混业经营,以完成经营结构的重整,从而向大型化、综合化、科技化的超级银行发展的举措,为其金融电子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产业发展教训 美国银行业的高科技运用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正是高科技在银行的广泛运用,也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负面效应就是金融风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高科技犯罪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信用卡犯罪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犯罪现象;电脑网络导致的高科技“污染”;银行高科技本身缺陷导致的危险;银行高科技带来的法律及其他配套制度问题。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策略
中国金融电子化在发展策略方面,必须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但这些并不排斥对国外金融电子化发展经验的借鉴,甚至可以说,只有通过对国外金融电子化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学习,方能使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少走弯路,更快、更稳的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主要包括:完善的电子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的高度集成与整合;拓展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效结合;重视客户信息的管理;重视技术标准化建设;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环境的建设。
在比较研究美国经验时,一方面要注意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注意总结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中国的国情,总结国内银行本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国内银行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充分研究当前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充分考量在上述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差距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发展目标
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将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全面共享的金融网络为重点,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支付系统现代化、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目标。
关键词:合业经营 分业经营 金融监管 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 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 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的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服务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
关键词:金融;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商业银行
一、引言
国家出台的《服务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2011-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要超过GDP增速。进入2014年,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面临关键节点。作为引导经济资源、资本要素配置的核心动力因素,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必须要加大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对实体产业的支持能力不断提升,金融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共生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现代服务业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产生的。它以现代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不断改造着传统服务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新的、有效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向社会提供了大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创造了新的国民经济新领域。总之,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的要素密集度高、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衍生出新的发展趋势,对金融支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将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以金融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二、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耦合性
现有文献中,国外学者对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着重考察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King(1993)建立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型,认为金融以投资为中介变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①,Richard(2002)考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金融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认为金融体系在储蓄动员、项目甄别、风险分散、外部约束施加、交易成本降低等方面扮演了积极角色,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现有学着的研究看,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关系,一方面,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金融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融资支持、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及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内在包含了用现代金融手段和新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步骤。另外,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脚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又进一步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又同时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表现为既共生,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同时,二者互为影响因素,一方的发展会进一步引致和促进另一方的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导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分工的深化,社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提升,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逐渐强化并日趋独立化,管理、咨询、广告、研发等现代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二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逐步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制造业部门服务化趋势非常明显。三是服务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四是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凸现。集中表现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服务业逐步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二)现代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且呈现出要素智力密集性、供给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也表现出了不同层次和程度的金融需求。首先,从资金循环特点看,部分优势产业流动资产占比大、资金周转速度较快,其金融需求表现出需求急、运转速度快、效率要求高等特点。其次,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信息和资产规模等约束条件的变化,这就对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趋势看,非优势产业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升级等方式进行产业转移时,需要金融资金的援助。最后,就现代服务业划分来看,其中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特性也存在很大不同。支柱行业适应于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增长、高带动和高扩散的特征,其金融需求倾向于优先贷款和优惠贷款、支柱产业发展基金及上市融资等。从金融供给的产业特征看,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余额比重过高,就金融支持服务业来看,当前金融主要支持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而对信息业和社会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融资数额较小,且增长缓慢。同时,受短期盈利指标考核的影响,传统金融业对政府隐性担保及热点行业和企业关注较多,这种选择方式实际上存在经营风险的累积问题,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也不利。
四、四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四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以来,四川充分发挥服务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2013年全年,服务业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提升到26%以上,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超过六成。同时,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已超4000美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至2013年,四川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5%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和吸纳就业人数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
(二)四川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省市相比,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尤其是金融支持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有限。现代服务业中的许多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重点项目投资离不开政府投入。不过,四川作为西部省份,边远欠发达地区覆盖范围广,经济总量偏小,很多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建设资金缺乏,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总量不够。二是信贷投入有待加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现代服务业中的很多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的特点,在寻求信贷支持时往往遇到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同时,虽然四川金融机构众多,但大部分机构在针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实际信贷融资规模较小,贷款增速较低。三是现代服务业金融产品创新有待突破。现代服务业包含行业众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存在差异。比如,文化产业对无形资产评估和担保体系建设等需求迫切。不过,从四川现代服务业信贷产品现状看,仍以传统产品为主,缺少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贷产品及差异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相应的金融服务环境仍有待改善。
五、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视角再认识
近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开拓,部分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具体而言,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视角可以进行如下再认识:
首先,商业银行要以政策性金融为指导,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立足于地方实际,积极组建城镇银行,推进支付服务平台建设,主动与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微贷款业务合作等。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手段和方向来看,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以授信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支持力度。近年来,服务行业整体授信总量稳步增长,服务业贷款结构日趋完善。要继续完善和细化行业政策指引,实施行业聚焦战略,积极以产业链为核心拓展服务领域。
其次,要推进差异化服务,着力扩大中间业务服务。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行业面较宽,差异性较大。比如,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来讲,其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有高度的需求和依赖,对资产和负债业务依赖程度相对较少,因此,商业银行要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加强产品研究开发,满足差异化的行业需求。而对于交易频繁、现金使用量大的批发零售企业,商业银行要积极提供银行卡、支票、汇票在内的多样结算工具和现金管理服务。
再次,就具体领域和金融支持方向来看,一是在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方面,商业银行要重点支持城镇化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同时,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要立足于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二是要积极面向产业链,抓关键环节和有效市场。三是要立足于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积极占领行业发展的先机,实现产品的组合和创新。
六、银行业支持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四川省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要着力解决当前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问题,通过各种渠道聚合资金,有效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第一,要切实增强金融业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念。商业银行要积极挖掘现代服务业中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开展信贷业务创新,完善差别化信贷服务机制。要紧密结合四川实际,重点加大文化旅游、会展、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实力。
第二,要加快开发面向现代服务企业的多层次信贷创新产品。当前,规模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突破的重要契机,要积极开发面向现代服务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强化金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为四川企业融资提供贴息、担保等政策扶持,有效分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第三,要积极选择重点现代服务企业进行上市培训和直接融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上市培训,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上市融资服务,培育和支持一批现代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对于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银行可以积极支持其运用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第四,要大力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服务行业,要逐步建立多元化、公共化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寻求国家对四川现代服务业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5-57.
[2] 冯娟娟.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44-46.
[3] 李树生,祁敬宇.从美国次货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23-25.
[4] 刘贵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西部金融.2009(11).
[5] 尹优平.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山西省为例.中国金融,2009(23).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创新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发展现状
(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但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1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没卖点”
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结算类、类、外汇买卖及结售汇、咨询类和房改金融业务等,这6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6%。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三)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
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分业经营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间业务品种的科技含量,但是却相反专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五)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并且错误理解“关系营销学“
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随着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营销已经成为只有战略者才能生存的阵地。西方商业银行已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研究出的营销管理创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根据西方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及发展特点,配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管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
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者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二)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银行营销的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
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二)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
(三)切实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把握网络背景下中间业务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银行业务的网络化促使银行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银行中间业务由类传统业务向创新类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类中间业务时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或者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或者垫付一定的资金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银行为客户提供银行信用,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务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风险补偿或银行信用补偿。
(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各商业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连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辽宁经济,2007.3
【关键词】网络金融 商业银行 冲击 对策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元年”就是指2012年,这是被专家学者共同定义的。在2012年,网络上推出了信贷、P2P借贷等,而传统的中小商业银行也接二连三的推出网上银行等金融产品。同时也就说明了网络金融的快速崛起,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农村的中小商业银行。在农村中,交通相对来说不便利,而且中小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相对比较浪费时间。整体上来看,网络金融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冲击。
二、网络金融的优势
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逐渐的渗透到金融领域。以支付宝、P2P、大数据、网上融资、保险等新名词的出现,使金融格局发生了改变。而从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后,两个月的时间内,余额宝的业务量就发展到250亿人民币,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使网络金融更上一个台阶。对于这样打破传统金融格局的网络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整体上网络金融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金融的主要优势就是只要有网络,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进行业务的办理。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则是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这样就限制为人们提供服。其次就是网络金融成本低,主要是表现在网上银行的费用比中小商业银行的费用要低,有些银行在网上转账都是没有手续费的。并且在网上办理业务,对于农村来说,即省去了交通的费用还省去了到银行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了客户办理金融业务效率。最后就是网络金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及时的反馈并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因此网络金融在整体上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三、网络金融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对交易平台、成本的冲击
网络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交易平台和交易成本的冲击。交易平台是网络金融发展的前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P2P、网络融资等平台也越来越多。2014年仅双十一一天淘宝的交易额就创下571亿元的新高,这些性能优越、交易便捷的交易平台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是很大的。而对于交易成本来说,网络金融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而农村中小商业银行有较高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固定成本。相比来说网络金融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交易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对商业银行业务、中间业务的冲击
在农村中小商业银行中,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就是存取款业务和贷款业务。而网络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收益率要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这样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并且网络金融在信息处理上更为便利,互联网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而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相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周期短、下款快等优势,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有很大的冲击。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也给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颁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以支付宝、财付通等平台进行银行卡收单、货币的汇兑、电话支付等。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抢占第三方支付市场。如果第三方支付线下POS收单业务成熟,这样会严重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POS刷卡手续费的收入。与此同时,基金也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主要发展的方向,支付宝、财付通、汇付天下、银联电子等七家机构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批,直接成为了销售基金的渠道。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代销业务和中间的手续费收入。
(三)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冲击
对于农村的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网络金融在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极低的营销成本便可以提供高效的服务。能更好的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更大的冲击,这就意味着农村的中小商业银行就应该适度的改变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好的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四、网络金融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对策
(一)实现网络金融和农村中小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
我国的农村相对来说比较多,而农村市场则是更值得拓展,网络金融则成为了农村转账汇款的主要方式,这成功的弥补了基础设施不足和空间、地域的限制。而农村的金融服务整体来说并不完善,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和网络金融进行合作并宣传,进而解决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稀缺的问题,方便更多的人们。总体上来说,网络金融只是弥补了商业银行的未能涉及的领域。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借鉴网络金融的技术和发展模式,通过合作来降低经营成本,拓展网络上的业务,建立网上银行,促进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网上银行能保留原有的客户,并提出优惠政策来鼓励客户用网上银行来办理业务。相应的推出理财产品和移动支付产品来带动本银行的网络金融发展,抢占网络金融的主动权。
(二)提高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
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有很多,相对网络金融来说,商业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资金比较雄厚。现在的银行体制下,所有的资金划拨和结算清算都必须通过银行的平台进行完成,因此这种核心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而农村的人们大多数比较保守,投资观念也不强,人们大多数喜欢将钱存在银行中,虽然银行用储户的钱借出去,但是人们看不到盈亏,而网络金融则相反,会让你清晰的了解每笔交易的损益,这样会觉得网络金融的风险大。而农村相对年龄较大的人们,并不会使用网络,因此只要提高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注重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农村完善基础的设施,多建立银行的网点,以便方便客户办理业务。并对客户进行网络安全金融的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三)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商业银行中多培养一些复合型人才,既懂得金融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在工作中加强工作人员的金融知识、微笑服务等培训,普及基础知识并对最新的网络金融发展动态进行宣传。培养一批既懂得专业计算机知识和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借鉴国外优秀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使农村的中小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下去。
五、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网络金融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重视起来,并积极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对网络金融冲击中占到先机。网络金融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只要使网络金融和农村的中小商业银行相互融合,才会使银行业发展的更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应才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以及应对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8).
[2]黄莺,邢伟.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3]李苗,史李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应对[J].品牌(下半月),2014.(6).
[4]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
[5]钟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4.(3).
一、适应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加入WTO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金融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金融监管当局必将全面修改和整理现有的金融法规和文件,废止一些不适用的条款,形成与国际立法接轨,又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会充分利用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利用WTO中关于"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对我国金融业进行适当保护;对于其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监管和防范,使其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完善我国金融主体法律的同时,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外资银行法》、《合资银行法》、《外资财务公司法》、《信托法》、《外资金融机构违法经营处罚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资产实力、资本金标准、业务范围、内控制度、信息披露、违法处理等等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届时,适应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将为我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以及健康、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1至2家中资银行的资产和利润可望进入世界前10名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调控和监管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各类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金融实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壮大。椐统计,到1999年底,我国银行总资产已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约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策性银行总资产为15393亿元人民币,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10466亿元人民币,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4477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5547亿元人民币;城乡信用社资产总额为14329亿元人民币。另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健全,许多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如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允许一些经营业绩好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农村信用发展成为股份制小型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成信托投资公司规范整顿,发展财务公司,以及一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壮大;完善金融市场,有计划地让部分经营业绩好的股份制银行上市,通过股票市场为银行业注入资金和活力。届时,我国的金融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在世界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又根据世界《银行家》杂志公布的1998年全球25家大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排名),我国工商银行名列第6名,中国银行名列第18名。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远的将来,中国1至2家大银行的资产和利润进入世界前10名、3-5家进入前25名将是可能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三、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达到国际现代金融机构水准
近几年,我国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继续深化,省分行与省会城市分行合并已基本完成,正在撤并一些业务量较小、长期亏损的分支机构,统一法人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了由总行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监察体制,完善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剥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大有好转。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注重提高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在改革中稳步发展。目前,借加入WTO之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事会,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在风险控制、干部任免、劳资管理、业务开发、补充资本金等方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借鉴国际经验,重新设计我国信托公司的功能和业务范围。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信托惯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按照"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原则,把信托投资公司办成真正从事受托理财,以手续费、佣金为收入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资金信托,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信托,投资基金,企业资产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等中介业务,国债承销和用自有资本投资等各项业务。从我国实际出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务公司,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益,并借此机会涉足金融业,促使企业集团向高层次的发展。届时,中国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转换完成,经营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业务规程运作符合国际惯例,除了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外,必将有几家大的金融机构不仅经营国内金融业务,还将经营国际金融业务,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境外金融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重要地位。
四、金融业务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转换完成
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转向综合经营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金融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既是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是各国金融体制之间的竞争。一国的金融体制若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将导致本国经济金融地位的下降,甚至发生金融危机。因为经济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金融体制趋同,综合经营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既有内在的需要,也有客观可能性。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商品又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所需资金越来越大,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新金融商品的承销,也无法满足企业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居民多样化的金融理财服务。因此,无论承认与否,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中国银行与光大银行的联手合作,中国银行向美国华旗银行签署融资协议,以及新近成立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的确定,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综合经营的趋势,事实上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金融业已实际上开始了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转变。可以预计,在3-5年的时间内,中国金融业将走完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的历程,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将大为提高。
五、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