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管理基本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清查;重点问题;研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近几年,公立医院以“盘活存量、创造增量”为契机,下大力狠抓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逐步使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较以前有了较大提高。资产清查是公立医院 推动资产管理工作落实 ,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 确保有效发挥资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地抓好资产清查工作,是规范公立医院日常管理行为,实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公立医院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坚持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一、明确公立医院资产清查的内容和意义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是指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机构及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各项资金往来和会计核算科目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行政事业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损失和资金挂账应当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是公立医院履行职能、保障医院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公立医院重要的创收来源。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的有效举措;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的客观要求;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推进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有利于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完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动态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开展资产清查能够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医院财务、资产情况,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
二、 把握公立医院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公立医院要从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实际出发,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以确保资产清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1.要坚持定期开展资产清查与建立资产动态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公立医院资产的数量和价值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要通过定期组织清查,及时掌握资产的性能、数量、价值、质量和使用现状以及管理方法 , 依托条形码或数码影像管理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 , 构建本单位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 实现国有资产从购买、运行、调剂到处置等各个环节日常管理的信息化 、动态化 , 建立管理构架的长效机制,建立一个完善的资产管理模式。
2.要坚持自查与核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由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牵头,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后勤服务、总务、房产管理等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相关业务培训、资产盘点、产权清理、数据审核等各项工作,确保资产数据资料真实、完整、详实,切实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对各部门资产逐项进行实物核实,确保所有自查登记的资产帐物相符。
3.要坚持实物盘点与账务清查相结合的原则。成立以院长为首的资产清查管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分管物资管理部门的副院长、财务科负责人、审计科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内控监察人员。学习相关资产清查文件,按照程序,分步骤和人员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清查小组根据实物资产总账与明细帐,实地清查资产的保管、领用、使用、后期修理维护、处置等情况是否正常,查明资产的实际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 , 做到资产帐务清楚明了,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4.要坚持边清查边整改的原则 。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对资产清查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事项,按照管理权限,分别向主管部门,或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资产核实申请,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予以核实批复,并作为单位账务处理的依据。未经审核批准,不得擅自调整账务。需报送市财政局审批的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事项,应当以正式公文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资产核实申请表、相关证据等材料,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正式公文转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将根据中介机构审计鉴证报告,作为资产核实批复依据。
三 、 健全公立医院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有效机制 。
大多数公立医院实行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归口管理模式,至使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造成资产实物管理与财务核算相脱节,因此必须在医院负责人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工作体制 , 健全各种长效工作机制 ,全面有序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公立医院资产清查工作 。
1.要健全资产定期检查与核实的清查机制。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请购、增加 、减少、调剂、变更、报废、毁损, 为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固定资产动态 , 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 次全面的清查核对,以摸清“家底”, 准确 、 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和使用转移、报废等情况,建立各类固定资产明细帐 , 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为进一步搞好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和先决条件 。
2.要健全资产清查领导机制。公立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 , 成立由医院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连同财务、审计、资产管理、设备、后勤、基建、技术鉴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 并吸纳相关专业人员成立资产清查办公室, 明确具体责任分工 ,制度到人。 组织 、 指导 、 监督和检查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 , 部门领导亲自抓, 各相关部门集中时间和精力配合清查 , 保证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
3.要健全资产清查部门联动机制。公立医院资产清查工作涉及范围广、部门多,政策导向较强,组织难度较大。在目前多数单位没有设立专门资产管理部门的情况下 , 财务部门作为牵头科室,要妥善搞好协调工作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职能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与资产清查办公室建立工作联动 ,及时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资产清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 严格按照单位统一的政策、方法和步骤,组织好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各部门要变各自为战为协同配合,确保资产清查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 。
4.要健全资产清查人员培训机制。公立医院每年组织资产清查前,要把与资产清查有关的人员 ,以及各部门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人员集中在一起,对最新的资产管理知识和清查实施方案进行业务培训 ,介绍单位固定资产的购买、性能、分布、占用及使用 、产权及其变动、抵押及担保、未入账资产等情况 , 采取会议讨论等方式 , 切实提高相关人员资产清查工作的实际能力。加强资产清查人员信息化操作能力,清查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也方便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并借助信息化大数据系统实现资产清查数据信息共享,以此简化办公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5.要健全资产清查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资产清查工作得力、及时完成、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嘉奖 ,并作为年终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组织不力、工作拖沓、未按要求完成资产清查工作、资产管理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要追究责任,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总之,公立医院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把握基本原则,健全有效机制,通过扎实工作,实现由上级行政命令到本单位自觉行动的转变,由行业统一组织到各单位自行安排的转变,由集中行动到常态落实的转变 ,以资产清查工作的定期开展推动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确保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 。
参考文献:
一、调查范围
(一)各主管部门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
(二)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包括区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派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单位。
二、调查内容
(一)区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包括各单位具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所有账内、账外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额和当年经营收入总额,以及主要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车辆)的名称、数量、购建时间等情况;国有资产的存量、现状和使用情况,包括各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和抵押担保资产以及闲置废弃资产等情况(填报表一、表二)。
(二)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事业单位主要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的名称、数量、购建时间等情况;国有资产的存量、现状和使用情况,包括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事项(填报表二)。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单位调查内容参照上述两点。
各单位占有、使用并拥有土地使用权(无论是否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本单位已使用并登记固定资产或尚未办理竣工验收等未登记固定资产的房屋类资产列入调查范围。
(四)安置房建设业主增加填报《区剩余安置现房统计表》。
(五)区住建局增加填报《区廉租房、限价房情况统计表》、区收储地块情况一览表。
(六)各乡镇、各园区、区住建局增加填报已批未供地块情况一览表。
以上涉及土地、房屋、安置房、廉租房、限价房等需说明产权情况,没有产权证的,请说明办证所需补充材料及资金需求。
三、资产调查基准日
本次资产调查基准日表一、表二确定为年12月31日,表三、表四、表五、表六确定为年月30日。
四、报送程序
(一)区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企业上报数据的审核汇总,于月22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各企业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送区财政局。
(二)区直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单位上报数据的审核汇总,于月22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各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送区财政局。无主管部门的区直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填报要求于月22日前将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区财政局。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所属单位上报数据的审核汇总,于月22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纸质表、电子表各1份)和各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说明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送区财政局。
对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的行为,请提供合同(协议)及财政审批文件复印件。没有土地证、房产证的,请在单位资产管理情况中详细说明原因,并说明是否具备补办条件。
各主管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在保证本部门调查数据、材料及时报送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所属单位上报时间。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固定资产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固定资产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政府资产管理日本美国
一、日本行政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在日本,与我国政府资产相近(或对应)的概念是行政资产。行政资产指国家为行政目的而拥有的资产,即国家拥有的公共物产。
与其他国家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比较,日本行政资产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行政资产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大框架之下进行管理。因此,研究日本行政资产管理体系,首先要理解日本国有资产管理大体系。
(一)日本国有资产的概念、分类和管理
根据资产的所有者性质不同,日本把资产划分为私有资产、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私有资产是指私人所有的资产;公有资产是指各地方政府(都道府县或市町村)所有的资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的资产(日语称为国有财产)。
国有资产根据资产的用途可以分为两类:行政资产和普通资产(也称受益资产,是行政资产之外的国有资产)。行政资产进一步可以分为公用资产、公共资产、皇室资产和企业资产(参见表1)。
日本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把国有资产管理分为综合管理、行政资产管理和普通资产管理及处理三类(日本《国有资产法》中规定:“管理”指资产的取得、维护、保管以及运用的行为;“处理”指资产所有权以及其他资产权失去的行为。)。综合管理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事务的综合协调及相关制度的制定等。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和普通资产管理以及处理均由日本财务省的财务局负责。财务省是日本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
表1国有资产的分类以及种类
行政资产管理指政府办公楼、公务员宿舍等行政资产的管理事务。具体包括行政资产的取得、维护、保管和运用,以及在各省、厅之间资产管理权的变更等。行政资产原则上由使用单位(各省、厅)自行负责管理。
(二)日本行政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
日本行政资产管理采取法制化管理形式。其特点:一是日本行政资产管理是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框架之中,没有关于行政资产管理的专门法律;二是关于行政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三个层次(参见图1)。
图1日本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最高层次的法律:在进行行政资产管理时,主要以《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制定于1948年,是日本国有资产管理最基本的法律,它是根据日本新宪法的规定,在大正十年制定的旧资产法(日语为财产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为法律依据,同时还受《财政法》和《会计法》的管制,一些情况还适用《民法》。
特别法律:针对《国有资产法》中没有规定的事项或特例事项规定的法律,属于第二层次的法律。例如:《国有资产特别措施法》、《国家公务员宿舍法》等。
配套的实施细则、行政命令:为执行《国有资产法》和各特别法而制定的实施细则,以及中央政府各部门对其下属机构下达的带有行政命令的规定,属于第三个层次。
(三)日本行政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日本行政资产管理的最基本原则是:“妥善管理、有效使用”。具体体现为:(1)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的方式相结合,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运用;(2)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受托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管理国有资产的权限和责任;(3)在新设、重组、废除行政机构导致行政资产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时,应确保国有资产的用途调整、取得,以及相应的管理权和责任的变更能有效进行;(4)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账簿,确保行政资产的取得、变动、丧失等情况记录完整。
(四)日本行政资产管理机构和职能
日本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按照其特点分为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事务的行政机构。)、咨询机构(咨询机构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咨询机关,在财务省设置了“财政制度等审议会”等三个国有资产审议会。审议会除了具有对财务大臣以及财务局局长等提出的咨询事项进行调查审议、回答的职能以外,还有政策建议职能。)和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由国会、会计检查院和总务省构成。国会是日本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国家行政的调查权以及在法律上决定审议事项的权利;会计检查院负责每年对国有资产的收付进行会计检查;总务省负责监察行政机构业务的实施状况并予以指导。)三类。在执行机构中,根据管理事务的层次不同,又进一步分为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机构、行政资产管理机构和普通资产管理及处理机构。
图2日本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
行政资产管理的综合管理机构为财务省的财务局,责任机构为相关各个省、厅。财务省大臣是国有资产综合管理的负责人;相关的省、厅长是行政资产管理的负责人。日本行政资产的管理机构及流程参见图2和图3。
图3行政资产管理的各执行机构
由于行政资产所在地分布全国各地,因此,不可能完全由各省厅总部直接负责。《国有资产法》规定各行政资产管理的执行机构可以委托给其下属机构、地方的公共团体或地方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并将委托管理情况向财务大臣汇报。各省厅总部一般将各地的行政资产委托其下属或外派机构负责管理。
(五)管理内容、流程
日本行政资产的管理具体包括行政资产的取得、维护、保管、运用等。
行政资产的取得是行政资产管理的第一过程,是行政资产发生重大变动的阶段。为了审查、掌握预算及政府各部门资产的取得情况,有利于从全局出发平衡各政府部门间资产的分布,《国有资产法》赋予财务省大臣行使行政资产管理的统一审批权。
为取得行政资产以及有关行政资产的大的修缮和工程改良,各省厅(执行机构)需向财务省(综合管理机构)递交详细记载预算、经费支出等内容的申请书,由财务省对取得行政资产的协议书进行审查、批复。审查内容主要是判断取得行政资产的合法性、妥当性以及资产评估的合理性(参见图4)。对于新建建筑物,由国土交通省负责招标。
图4行政资产的取得流程
行政资产的维护、保管是使资产维持良好状态,充分发挥资产效用的行为。关于行政资产的维护、保管,对应行政资产的不同种类制定了各种法规。道路、河川、海岸、港湾等公共资产,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且利害关系复杂,制定了特别法对其进行规范管理。行政资产的修缮、工程改良等也属于资产维护、保养范畴,其行为受财政法、会计法的约束。
行政资产的丧失是指外部原因导致的行政资产的绝对减少。行政资产丧失流程见图5。
图5行政资产丧失流程
此外,《国有资产法》规定,为了合理、有效地管理国有资产,正确了解、掌握国有资产的现状,各个省厅以及下属机关必须建立国有资产台账,详细记载行政资产的所在、数量、价格、丧失变更日期理由等内容。财务省每年汇总、统计国有资产情况,将国有资产报告书上报内阁,内阁再将报告送交会计检察院接受审计,次年度在国会报告。
二、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1949年以前,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属于联邦工程局、公共建筑管理局、财政部下属的联邦供应局和合同争议解决办公室四个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职能重复、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在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方面管理混乱等问题。为建立经济高效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当时的胡佛委员会就如何提高联邦行政服务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如下建议:将上述四个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即后来的联邦事务服务总局),代表联邦政府履行集中管理联邦政府资产的职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49年制定了《联邦政府资产与行政服务法》,并于当年7月1日经杜鲁门总统签署后生效。根据该法规定,联邦政府事务服务总局于法律生效当日正式成立,并被赋予集中管理联邦政府资产及行政服务的采购和供应、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的权力。
(一)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采取法制化管理形式。其特点是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与相关的普适性法律相结合,共同完成联邦政府资产的管理活动。
1.政府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主要有:《联邦政府资产与行政服务法》、《联邦财产管理法》、《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法案》、《联邦采办政策法》、《联邦采购合理化法案》等,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政策、方法和组织管理体制。另外,针对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政府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若干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条例。
2.相关的普适性法律主要有:《合同纠纷法案》、《公共工程法案》、《小企业法》、《购买美国产品法》、《克林格尔——科亨法案》、《合同竞争法案》、《服务合同法案》等。
(二)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原则
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为各联邦政府机构提供采购管理、优越的工作场所及相应服务的专家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为公众提供经济高效的服务。
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总体原则是:“集中管理、分散使用”。
(三)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的管理机构和职能
根据《联邦政府资产与行政服务法》成立的美国联邦事务服务总局是美国政府资产管理体制中最高层次的管理执行机构。联邦事务服务总局由总局和其下设的11个地区分局两个层次组成。总局局长须经参议院建议和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和领导,有权制定《联邦政府资产与行政服务法》及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并承担向国会述职和报告的义务。
(四)美国联邦政府资产管理概况
美国联邦政府将政府资产分为动产(主要是公务车)和不动产(主要是办公用房地产),实行分类管理。
1.房产管理
联邦事务服务总局下设的公共建筑服务处,是联邦政府最大的国内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联邦政府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房产进行管理和服务,为联邦政府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提供办公用房。所管房产共有7127处,总面积约33亿平方英尺。
产权结构。联邦政府机构占用的房产中大部分产权属于联邦政府所有,少部分是向私人房产主租用的。
管理内容。联邦事务服务总局负责办公用房的日常运营管理、办公用房的需求预测、基建计划的制定、新建办公楼的前期设计、对投标公司的评估、审查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验收以及自有房产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使用与费用预算。美国联邦政府的房产全部归联邦事务服务总局管理,其他部门使用房产要向联邦事务服务总局交纳租金,租金中包括房屋维护和日常清洁的费用。根据政府资产的预算定额(见附录),国会对租金标准予以审定。用于租房的经费,纳入各部门预算中,多用房就要多花钱,鼓励用房单位努力节约空间,高效利用办公条件。
新建和维修。政府部门办公用房的新建、大的修缮预算列邦事务服务总局预算中,由行政服务总局向国会申请;联邦政府机构办公用房的新建及维修项目有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对立项、基建及维修标准和工程招标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建设及维修费用纳入预算管理。工程立项后,一般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公开向社会招标,透明度很高。因此,通常都是由施工力量雄厚、信誉好的私营建筑公司中标承建,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短周期和低造价。
处置。房产的处置由联邦事务服务总局负责,通常是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换,在经过评估后认为合理即进行交易。
2.地产管理
联邦政府在全国拥有24亿公顷土地,其中用于办公楼、商品储藏的2550万公顷为专项用地。联邦事务服务总局依照法律,作为联邦政府的代表,对所辖的土地提出利用和处理计划,向占用土地的政府部门提供资产评估、市场预测、营销、经济分析和土地出售等服务。
3.公务用车管理
美国联邦政府现有59.4万辆车,其中邮政用车占1/3,军事用车(不含军用坦克等武装车辆)占1/4。汽车的购置、维修等项费用体现在各个使用部门的预算中,由各使用部门向国会申请。经国会批准,统一由联邦事务服务总局按政府采购办法来进行。政府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低20%~30%。每辆车都有专用的信用卡用于加油、日常维修。为了加强政府车辆管理,政府的车辆都使用专门的牌照,让公众和社会媒体来进行监督,私自使用政府车辆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需要说明的是,联邦事务服务总局有责任对各部门提供服务,但各个部门也并非必须要向联邦事务服务总局购买服务。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由于联邦事务服务总局有规模优势,并有一支专业化的谈判队伍,可以从市场上获得较低的价格,各部门通常还是选择通过联邦事务服务总局购买服务。
三、对我国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
日美两国都通过法律明确了政府资产的主管部门,分清了责任,明确了权力;并通过监督部门或法律、法规对政府资产管理的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等监督工作予以规范。从而保证了政府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我国在政府资产管理上还很不规范,与之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不健全。为了加强我国政府资产的管理,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监督体系。
(二)实行分类管理
美国按资产性质分为动产和不动产;日本按资产用途,将国有资产分为行政资产和普通资产。日本政府资产的分类与我国将国有资产分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企业性国有资产的方式类似。各国在分类方法上虽然有差异,但对政府资产实行分类管理上认识基本一致。
(三)在管理体制架构设计上,应遵循“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原则
在日本,行政资产由各省厅分散使用和管理,但由财务省及其下设的财务局负责行政资产管理的统一协调工作;在美国,则是由联邦事务服务总局对联邦政府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各政府部门根据相关制度规定以及通过与联邦事务服务总局之间的协议分散使用联邦政府资产。我国的中央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借鉴日美经验,强化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我国中央政府资产管理中的统一协调功能。
(四)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由政府资产的集中(综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分配
日本、美国的预算费用要通过财务省(日本)、国会(美国)审定和批准。费用预算由政府资产的集中(综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分配的做法,既可保证各政府部门办公用房能够合理配置,消除苦乐不均现象;也有利于节约开支,降低费用。
(五)做好基础工作
日美两国政府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规范,能及时、准确、详细地掌握政府资产运行的全部情况。结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强化各部门政府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要求各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资产运行的详细资料,以充分掌握政府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饭岛健司,1998:《国有财产》,财经出报社。
〔2〕mof.go.jp/jouhou/zaisan/zaisan.htm.
〔3〕FederalPropertyandAdministrativeServicesActof1949,epw.senate.gov/envlaws/fpasa49.pdf.
〔4〕PublicBuildingsActof1959,epw.senate.gov/pubbldgs.pdf.
[关键词]改革;探索;国有资产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大量资产以账外资产的形式存在;资产配置不公平,超编、超标严重;使用效率较低,其原因与各单位对办公资源配置不科学,管理不善,使用行为约束软弱有直接关系;处置随意,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处于特殊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管理体制尚未定型。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探索
黑龙江省安达市的做法。
长期以来,该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房屋、土地等资产地点分散,且大都处于呆滞、低效运行状态;资产处置随意;资产收益被随意处置;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抵押为企业贷款导致连带经济责任等。针对这些问题,安达市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做法可以概括为:政府决策、财政部门管理、运营公司集中统一运营。具体措施为:
一是财政局牵头统一清查、收拢资产,国有产权实行统一管理。
二是调整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市财政局及其内设机构安达市国资办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办事机构,设立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运营工作。
三是规范资产处置程序,资产处置坚持公开透明。明确规定了资产处置要报财政局国资办确认,并报市政府批准;同时,出售前必须对拟出售的资产进行评估。委托拍卖机构采用市场方式,公开竞价拍卖,盘活国有资产。纠正了原来单位分散占有、自行处置国有资产的违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了单位“小金库”的滋生蔓延。
四是进行资产的运营和融资注册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安达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对收拢资产进行统一置换、拍卖、转让、租赁等。以经营性资产作担保,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公益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并对资产收入实行集中管理,将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收入全部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建设相对集中的办公区域,改善党政机关办公条件。
五是通过资产置换进行资产整合。安达市把位于市区的商贸地段的、与城市建设不相协调的、不方便群众办事的机关事业单位统一迁到新开发区,将其原办公用房置换给开发商。
安达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善了办公环境,避免了财政重复投入,节约了资金。二是解决了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缓解了财政压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是规范了资产处置行为,资产配置趋于合理,有效解决了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闲置浪费和需求不足的问题,防止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中各种流失现象的发生,资产收益管理得到加强,利用得到优化,也使部分资产免于承担法律连带责任,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国有资产效益趋于最大化。
三、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借鉴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公共资产管理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好的经验和探索。有些值得我们一学,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日韩模式等。
日韩模式:由财政部直接负责政府公共资产阶级管理
日本和韩国两国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财政部―主管部门”模式。即由财政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由中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管理。
(一)财政部门是资产管理综合部门
日本公用资产的综合管理机构是财务省,具体管理由各相关省、厅负责;韩国财政经济部是统筹和管理全国国有资产的部门,中央政府的各部门、团体负责本部门国有财产的管理。
(二)资产购置和处置由财政部门审批和编制计划
日本由各省厅需向财务省递交详细记载预算、经费支出等内容的申请书,由财务省对取得公用资产的合法性、妥当性进行审核。韩国对国有资产实行计划管理,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根据审定的计划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其回收的费用归中央政府。
(三)严格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
日本财务省每年汇总、统计国有资产情况,将国有资产报告书向上报内阁,内阁再将报告送交会计检察院接受审计后向国会报告。韩国财政经济部有权要求各主管部门提交国有财产管理报告和有关资料。
其他的德澳模式、美加模式等等,和日韩模式一样,虽有各自的特点,但都有共同之处:均由财政部主管,由专门机构负责,专门的机构为公共资产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管理较规范。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坚持的原则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应坚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适合我国国情,分类管理的原则,并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避免过度商业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非营利性、服务性和公共性。
(二)建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
本次清理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共有29个,20*年出租资产193宗,出租面积8866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05.25万元,每平方米租金231.50元,年租收入扣除已缴税费17.71万元,应入库187.54万元,已入库82.51万元,未入库105.03万元;20*年出租资产193宗,出租面积8866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07.60万元,每平方米租金234.15元,年租收入扣除已缴税费17.54万元,应入库190.06万元,已入库56.15万元,未入库133.91万元;20*年至20*年未入库总额238.94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廉价出租。从清理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单位都是自行确定出租金额和出租期限,随意性大,致使同一地段相同面积在不同单位之间出租金额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单位相同地段相同面积而租金也因不同的承租人差异很大。
二是以消费抵租。一些单位的出租协议与实际收取的租金不相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单位以消费抵减租金,这样,不仅租金收不起来,而且还逃避了税收,滋长了腐败。
三是联合经营。以单位和承租方共同经营的名义签订资产出租协议,而将其资产出租收入转化为单位其他收入。
四是承租人转租。一些单位出租协议上承租人与经营者的姓名不符,这主要是一些人凭关系把单位的门面低价租来再加价转租,有的门市由二道贩子几经转租后其租金上涨50%以上,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收益严重流失。
五是租期较长。清理发现相当一部分单位出租期限较长,个别单位门市租期签订长达10年之久,租期在五年的也极为普遍,而每年的租金却没有按照市场原则逐年上涨,严重有失公平。
三、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我县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财政部第35号、36号令相关规定,借鉴其他县市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先进经验,特提出以下建议。
实行产权划转。由县政府办牵头,财政、建设、国土、房管等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划转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行产权统管。
实行公开招租。为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县城不同地段,确定单位面积底价,实行公开拍卖经营权。
鉴于各单位现持有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已到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文件的有关精神,决定开展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换发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换发对象和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登记证换发对象是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范围是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占有国有资产的集体性质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二、换发产权登记证基准日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基准日为**年12月31日。
三、办理时间及所需提供的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换发证的时间为**年7月3日至10月31日,并请各单位按要求提交如下表格及数据软盘:
(一)《**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二)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的《行政事业类资产负债表》(财决08表)及《固定资产情况表》(财决附05表)。
(三)未列入财政预算的其他单位《资产负债表》。
(四)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四、工作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重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指定财务专人负责,保证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换发证工作依时完成。
(二)各单位要真实填报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有关表格数据,不重不漏,有关报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公资办)进行复查登记。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问题
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企业运营成本日渐高昂,我国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随之得到了充分的开展。尤其是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环境下,企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依赖度也变得愈来愈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企业稳固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支撑主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凸显了企业资产管理成效,是将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而且随着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得到了全面的革新。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未能遵循严谨的原则。制度制定者在没有结合市场情况以及企业实际运营的状况下,仅仅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可以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最终导致所制定的管理办法或制度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和约束力,甚至给固定资产管理后续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无法满足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需求。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一些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欠缺合理的计划和长远的考虑,盲目地追求一些高科技、高性能或功能比较完善的产品,而没有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也未考虑要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是必需品。这就使得部分已购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于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而长期无法真正在生产和管理中投入使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固定资产审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做到定期核查
一般企业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检查,可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或者执行政策的程序,促使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但实际工作中,大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审计认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且依法对固定资产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做到定期核查,审计人员配置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审计监督效果难以保证。
(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给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操作压力,而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正确,甚至错误地将其理解为日常的保管工作,对管理的程序、方法等依旧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更不用说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软件的操作。
三、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只关注如何利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此,要改变这种对待固定资产管理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以及淡薄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促使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运营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先转变其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并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制定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实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买、调拨、调剂直至报废、处置的制度化管理和全寿命管理。在制度中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各流程环节,制定清晰直观的管理流程图,直观地反映具体管理工作的步骤及相关内容。同时在制度中要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责任、规定工作时限等,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操作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要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考评体系
通过设置一系列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考评。财务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考评指标体系,诸如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和收益率等。同时要制定严格统一的固定资产考评标准,使考评有据可依,不可随意更改。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考评标准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投资方向,使固定资产使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核和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除了要有严格的制度予以规范,还应借助内部审计部门等的有效监督检查。通过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的监督管理。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审计工作,使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可以推行审计人员委派制,以保障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实现。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4年的1499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剔除了由于暂停上市、退市、ST类风险预警等原因导致数据残缺的10家上市公司,共得到1489家样本公司。其中有26家来自天津地区,无形资产总额2,396,459.96万元,占全国无形资产总额的163%,平均无形资产指数为7.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天津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总体而言较为落后。见下表
2014年天津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额、总指数较2013年都有所增长,但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无形资产总额最高一户(创业环保)为632,196.30万元,最低一户(广宇发展)仅有0.19万元,差异很大。2014年天津市的26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呈现增长态势,占公司总数的38.46%,创业环保增符最大达106%,以上数据说明2014年天津市无形资产综合情况较去年有所发展。
创业环保依然为无形资产指数最高的公司,并且在全国的排名有较大上升,由第130名上升到第8名,进入前10强,这与国家加大环保力度、监控力度密切相关,环保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环保方针政策的庇护,天津市多数企业排名处于全国中下游,尽管与2013年相比,天津地区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指数总和上涨了46.08%,平均无形资产指数上涨了2.00%。与2012、2013年相比,总体水平有所发展,无形资产占有率、无形资产增加率、每股无形资产额与无形资产销售率润率都有所发展,特别是无形资产增长率增幅较大,与2013年比,无形资产增长率总和上涨了32.09%,平均无形资产增长率上涨了1.24%,因此天津市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正在一步步提高,与全国的水平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二、2014年天津市26家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本文采用CSRC行业分类标准,将制造业中的10个子行业并入到排序当中,共得到22个行业。将26家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对同类企业的无形资产指数求和,并按照算得的无形资产指数合计值进行排序。见表3
*平均无形资产指数=无形资产指数合计/公司数
由表3知2014年天津26家上市公司中房地产企业的数量最多共计6家,医药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也占有较大比重,这与全国的情况有一定差异。就全国而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居于首位,而房地产业仅居第5位。2014年天津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情况不理想与房地产行业经济形势严峻有所关联。
三、展望
县财政局于2008年增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2019年1月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根据《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在县财政局加挂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县财政局是县政府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具体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管理,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及经营收益全部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口经营。
1.县人民政府建设和管理的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等剩余房产和非住宅资产(门店、储藏室、车库等),由县国资局委托县民德公司统一经营。
2.城市无形资产,如城市公交站台、路线牌、候车亭、城区路灯广告、跨界广告牌、大型公益广告牌等资产,由县国资局委托县城市管理局统一经营。
3.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经营性资产、改制企业剩余资产,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县国有资产经营中心”统一经营。
4.城区28处停车场资产,由县国资局委托智慧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一)坚持公开公正,资产处置更加透明。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国资局一直作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对全县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将职责定位在延伸财政管理职能上,做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来开展。依据《关于做好全县废弃矿山(受损山体)生态修复产料处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彭府办字〔2019〕97号),加大废弃矿山修复产生的砂、石、风化石料的处置力度,创新废料处置方案,全年废料处置12663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坚持完善制度,资产经营更加严格。坚持用制度管事,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明确经营资产收益政府与部门分配原则及经营性资产租赁方式、招租程序等;确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产租赁市场,公正合理确定承租人,提高资产租赁收入。2020年,全县公租房、廉租房租赁收入1050万元,非住宅资产拍卖拍租收入70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资产租赁收入438万元。今年6月份印发《县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彭府发〔2020〕8号),县国资部门积极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城发集团减免租金工作,摸清承租人和实际经营承租人的情况,做到底数清、家底明,按照操作流程对承租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减免租金,全年一共为10家企业和661位个体工商户,减免2-7月份租金637.6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减免310.04万元。
(三)坚持规范操作,资产管理更加高效。一是严把信息变动关。要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每月8号报送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表,及时全面掌握各单位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督促各单位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及时登记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予以销账,确保资产账实相符,避免了资产游离于账外,有效防止资产流失。二是严把报表上报关。按照市国资委和市财政局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严把数据质量关,按时上报“地方债务形成资产报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国有企业月报表”“国有企业年报表”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政府财务、资产情况,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处置做了一些工作和有益的尝试,但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管理集中不够。目前,我县还有部分国有资产仍保留在各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名下,2014年县委、县政府进行集中办公后,部分国有资产因远离原主管单位,且分布较为分散,致使县国有资产管理上还存在分散的问题。再比如,县教育局按照《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3—2018年)》要求,对我县教育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整,造成乡(镇)及村级中、小学原教学点资产闲置,学校资产构成复杂,产权不明晰,资产管理不到位,处置程序不规范,未能充分发挥资产效益。
2.思想解放不够。这几年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国有资产,也考虑到开发经营,但由于担心不符合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增大政府风险,因而,让犹豫禁锢了我们的思路,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制约了我们的工作。
3.权证齐全不够。因各种原因,一些部门单位对本单位资产权属证办理工作未予重视,致使出现部分权证不齐全的房屋和土地,给资产管理和处置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举措把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好,把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这篇文章做大,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资产经营。国有资产经营工作虽然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但少数单位、部分部门国有资产的经营尚未完全纳入县国资局统一管理,县国资局要加大管理力度,将全县所有单位全部资产统一纳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