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1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长学制医学生;实例―讨论教学模式;流行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42-02

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高层次本科生教育,目的是造就出一批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且作为一门群体科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三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而《流行病学实验课》在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理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探索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长学制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课程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是采用对实习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教学方法;而实例―讨论教学模式是讨论法与实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探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对长学制医学生《流行病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一、方法

1.调查对象。在我校03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的所有同学共68人、在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班的所有同学共31人作为调查对象。

2.教学方法。对5年制医学生采用常规的理论课和对实习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教学方法。对7年制医学生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3]:(1)针对每一次相应的理论课内容,由教师选择近年发表的中文或英文医学期刊中涉及到人群研究设计的研究论文作为实例。(2)结合每次实验课实例的研究设计,复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筛查和诊断试验的评价等。(3)对实例进行讨论分析:①教师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②学生分组讨论,对实例的研究设计、具体实施方法、资料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进行讨论和质疑。(4)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综合。(5)归纳总结出适合于理论课各部分的研究实例,编写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

3.问卷调查方法。本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研究对象采用匿名填写问卷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流行病学实验课和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的收获大小、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

二、结果

1.调查应答情况。本研究分别调查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68人和31人,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应答人数分别为61人和30人,应答率为90%和97%。

2.对《流行病学》实验课和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90%的长学制医学生和67.2%的5年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86.7%的长学制医学生和85.2%的5年制医学生喜欢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

3.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收获。6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仅有1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而5年制医学生的这个比例分别为50.8%、59.0%和11.5%。

4.预计本学科方法对将来工作的帮助。有40%(12/3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且帮助很大,另有40%(12/3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虽有帮助,但帮助一般。而5年制医学生的这个比例分别为50.8%(31/61)和26.2%(16/61),结果见表3。

5.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被调查的长学制医学生中,仅有13人对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26.7%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课课时不足。

三、讨论

研究针对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采用对实习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的缺点,首次尝试对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实例教学与讨论有机结合,学生可直接参与到流行病学的实验课中,从而加深其对流行病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相比,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和每次讲授的理论课有密切关系的研究实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对每种不同的研究实例从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的选取、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讨论部分的对比分析等不同内容,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2]。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90%的长学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86.7%的长学制医学生喜欢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和5年制医学生相比,长学制学生中不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以及不喜欢流行病学验课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人数及比例较少,表明绝大部分长学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以及对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实验课中,应逐步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对实习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长学制和5年制的医学生均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上《流行病学》实验课,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便于记忆,并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比较自由、灵活、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和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对每次的内容采用实例来进行具体评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但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这可能与各种不同的人群研究设计在学术论文撰写中均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很难突破这一模式有关。

大部分长学制和5年制医学生认为,流行病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各种研究设计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尤其是对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来说会有很大帮助。长学制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除了从事临床工作,会同时从事科研工作,而开展临床研究离不开《流行病学》课程学到的人群研究设计,而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恰恰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并参与实例讨论,掌握各种研究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以及在开展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流行病学》理论课的学习和实习课的实例讨论分析,将全面掌握流行病学的各种研究设计,为今后开展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有10%的医学生不知道流行病学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流行病学》课程时,是在未真正接触临床和开展科研工作阶段。实际上,大学现在每年有两批业余科研和暑期科研在招募本科生参与科研,因此,建议对人群研究感兴趣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暑期,参与到开展人群研究的老师的课题中,尽早接触和了解人群科研设计,把所学到的流行病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不足,无法在课堂上利用充足的时间来展开实例讨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实验课的学时数仅为4学时。而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课程,如果仅有理论课的讲授,再加上几学时的实习课的计算分析,根本无法满足课程的需要。因此,目前实验课的学时数不足,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流行病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本调查结果也提示,在学校医科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时,应考虑增加《流行病学》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的学时数。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实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过的《流行病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合作,使医学生在校时就初步具备了将来工作必备的素养、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之,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生《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流行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2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科研设计

健康网讯:

俞蕙 朱启 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医疗的实践中,将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从患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性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它是一门科学的方法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及其患病的群体,这与实验医学的动物实验或生化、病理、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不同,也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有所区别。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各种危险因素,以认清疾病的发病本质和得到明确诊断,并为防治提供依据;探索新的诊断性试验和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开展试验治疗研究,以发现和评价有益或无益的治疗措施或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水平;研究疾病的自然病史和某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临床资料的来源是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检查的结果。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和诊治的质量。由于受资料质量的限制,制约了临床医学的研究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临床科研产生质的飞跃,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临床医学研究中所选择的课题进行科学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一)设计:(1)首先要正确选择研究课题。(2)根据课题性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例如病因学、治疗学及预防性试验研究,最佳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次为队列对照研究,回顾性因果研究则宜用病例-对照研究。诊断性试验研究必须应用金标准作比较研究设计,无对照组的研究以及叙述性的研究一般是不可取的,其科学论证强度差。(3)研究对象的正确诊断,制订具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4)样本含量的大小要合适,防止样本太小,试验结果不说明问题,样本太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5)防止或识别各种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例如采取随机分组、盲法治疗和分析以及分层分析等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6)正确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 (二)测量:(1)疾病的发生频数可用发病率、患病率,疾病的后果可用病死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2)诊断试验方法要有敏感度、特异度的指标。(3)治疗或干预措施可呈现有效或无效反应,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类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变化值可以采用各种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进行衡量。 (三)评价:(1)临床各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应用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预检值、似然比。(3)治疗性试验结果的利弊评价。(4)疾病病因、因果关系以及某些患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5)疾病的预后的评价。(6)卫生经济学的评价: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率分析。例如,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有对照、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是防治效果考核中极其重要的原则。目前发表的许多医学杂志的论著中没有设立对照组。如某研究用中药方法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的疗效报道,其中治愈53%、基本治愈28%、好转14%,总有效率 95%。这样的结果不能使人感到可信,因为急性肝炎有90%是可以自愈的,仅少数演变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也会自行缓解或复发,不设对照组,就很难判断此缓解是由于药物作用还是本身自然病程的发展规律。同时该文章疗效评定选用的临床标准,无一例使用病理改变标准,而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缓解与病理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要使结果可信,必须设立对照组,选用较为可靠的客观指标评定疗效。随机化原则是另一主要的原则。真正的随机化是使观察组和对照组除观察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基本上做到均衡一致,即存在可比性。下述的方法并非真正的随机化。一种是丢钱币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并不均等,主要是不能书面写下来,不能复制,不能进行检查。另一种是根据日历,单日进来的患者进A组,双日进来的患者进B组。医生和患者都易发现规律,从而人为地推测分组情况,从而改变次序。真正的随机化应符合:(1)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应该进入哪一组。(2)医生和患者不能从上一个患者已经进入的组别来推测下一个患者会进入哪一组。(3)患者进入试验的顺序是通过数学方法求出来的,并在试验开始前已用文字写好,在执行过程中可进行核对,并可被他人复制。 药物临床研究规范化是临床科研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方面。对于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进入临床验证应按要求分为3个阶段。第1期是小规模临床试验。一般采用志愿者作有关药物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给药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找出安全有效的剂量及给药途径、疗程及副作用。第2期为正式临床验证阶段。初期用随机对照观察,评价防治药物的真实效果,同时进一步了解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后期要求在3个以上的验证单位同时扩大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第3期即为推广应用,特别注意其安全性的考察。临床流行病学要求在分析评价药物是否有效时参照以下几点原则:(1)患者是否为真正随机分配接受药物措施的试验,而不是书面上的随机,更不能将随意分配误当随机分配。(2)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包括有效的和无效的,有益的和无益的作用。在判断这些结果时盲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排除衡量性偏倚,确保结果判断的重复性和真实性。(3)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描述纳入和排除标准,临床的各种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等。(4)是否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临床意义主要是看药物的效果,效果愈大临床意义愈大。统计学的意义是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是否为来自药物治疗的真正效应。如统计学表示的P<0.05,即临床上发现的这种效果差异有5%的机会是来自偶然的机遇,而由药物治疗引起的真正效应为95%。统计学分析的差异

显著性意义并不涉及疗效差异的大小程度。(5)药物治疗措施是否确实可行。如有关药物治疗除应有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外,还应详述具体的措施等。(6)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要求未完成规定治疗而中途丢失的病例不应超过总观察数的10%。一旦病例失访或退出超过20%,则全部结果将有很大可能失去真实性,临床意义及价值必将遭到严重影响,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临床医生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对制定临床科研设计和具体实施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上海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在国际临床流行病工作网(INCLEN)支持下,建立起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并编写供临床医生和研究生阅读的临床流行病学教材。某些省市医学会及卫生局已把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住院医生晋升主治医生的必修课程。 中华儿科杂志

第3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 授课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预防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方法学,它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冲锋陷阵的作用。2003年的“非典”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人员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现场调查研究和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等。当前,新的公共卫生形势对流行病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医学院预防类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填鸭式讲授的方式,这是一种相当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认知性知识学习为目标,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但基于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的特点,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难以像形态学那样直观教学,学生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一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流行病学理论教学改革中要研究的重点。

针对我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流行病学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比如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总地说来,某些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的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广泛推广和应用。课堂讨论式教学尽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来,所以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质上它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以致难以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二、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1.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理念

“参与式”教学已较早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实际上也属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范畴,只是前者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教的环节当中来,而后者没有要求。相对于“参与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更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真正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它是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位置转换过程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从教学的“客体”变为教学的“主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推理方面的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实践、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2.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实施

从课本中指定某一些章节(如各论部分的章节)由事前指定的学生来主讲,授课教师和其它同学作为听众。主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同学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带着问题作全面总结。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合理流行病学问题的产生和时间的分配

教研组成员提前集体备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精心设计问题和合理安排章节内容所讲的时间,应长短适宜,给课堂提问、讨论和总结预留充分的时间。

(2)试验班级学生的提前思想动员

在教务办老师的主导下,说明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每个学生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把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表分发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相应的参考书籍,要求学生认真备课,备课内容为试讲内容所在章节的全部内容。备完课之后,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试讲,也可以找教研组成员进行试讲,每次严格限定时间。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每次上课,首先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讲述,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学生提问和讨论。如果没有学生提问,授课教师务必提与本次上课内容紧密相关的2~3个问题。所提,问题首先由试讲学生作答,再由其它学生作答或补充,整个提问、作答的时间也得限定。最后由授课教师带着问题对整堂课的内容做出全面总结。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效果的调查

学期末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座谈,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和座谈的内容包括新的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提高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56个学生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合理,其它调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评价,他(她)们普遍认为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教研组人员时间的限制,我们仅仅纳入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摸索了该教学模式的整个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的推广提供经验和基本的框架。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课堂气氛的控制,学生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一个班内的学生可能参差不齐,所以有时课堂气氛难免不好,要求教师对课堂有较好的驾驽能力,始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2)课堂时间的控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握,所提问题要求精炼,所以上课之前,教研组成员一定认真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3)教学内容和参与人员的分配,有的章节(像绪论的内容)不适宜让学生讲,所以学生上台讲的内容应该有选择性,一定要精心挑选。另外,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台讲,还是只让部分学生上台讲?这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人数多,不可能让每个人上台。

参考文献:

[1]王声勇.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J].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2]王蓓.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21-323.

第4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

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食源性疾病,其发病率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水平的直接指标,是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共同的重要任务,必须运用流行病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食品学科中进行具体应用的分支学科,在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及评价。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涵盖大量的概念和公式,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授课经验要求较高,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案例和充分的讨论,仅依照教材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外教育研究与实践者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在众多的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整合各种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在食源性流行病学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现实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进行探索实践,教学效果获得提升,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相关平台提供参考。

1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设计

流行病学教材及课程均是针对医学专业而建设的,目前缺乏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系统资料,学生对各种资源也缺乏甄选能力。为避免该现状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广泛搜索和查看流行病学在线课程,确定一门流行病学MOOC为主要在线课程资源,并为英语基础好、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推荐一门英文MOOC,以便后续实施进阶性教学。网络课程及医学院校教材的内容并非完全契合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教学计划,教师在推荐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制订学习指导计划,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章节内容,为学生精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明确指引。其次,教师精心选择了现场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等教学视频、案例资料,自编部分教材,使学生能够得到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更为密切贴合的理论指导。最后,教师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将各章节学习要点及要求详细列出,并分别链接到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教材、MOOC、自编教材、视频地址等渠道,编写学习手册(handout),明确每次课程的任务和重难点。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供充足可靠的资料。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在教学设计层面转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1]。在进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阐述,确定各章教学和学习的重难点。在知识层面,注重由真实问题引发学习要求,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食源性疾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重要概念及方法特点,为后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在能力方面,借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下来的食源性疾病调查研究实践,运用课程相关知识进行食源性疾病分布特点描述、病因分析与推断并提出防控建议,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职业担当、团结共进的协作能力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应用到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也获得成长。在改革现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团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采用基于课堂环境的讨论辩论式学习和课下真实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设计。以雨课堂为主要载体,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布置,网络学习资源和预习课件,课中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通过弹幕发送未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完成课后自测、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等任务;以多媒体课件和文献节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增加动画演示环节和案例解析及问答互动设计,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和灵活切换[2],将线上学习资源的碎片化知识点通过课堂里的启发和讨论从逻辑上串联起来,侧重讲解“为什么”“如何做”等深层次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再辅以课后的在线测验、问卷调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雨课堂以PowerPoint这款教学中最常用的软件和师生均熟练使用的微信为基础。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工具,雨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联系且不增加教与学的负担。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团队充分使用雨课堂的预习、随机点名课堂问答、随堂考试、弹幕、课后测验及研究成果评价等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过程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当次课程的学习手册、预习课件、MOOC链接及相关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思考。课中,教师先借助3个左右的选择题及简答题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重点内容,发现需要特别关注的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后续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做好准备;结合课件与文献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流行病学方法学、设计原理与实施原则,通过案例讨论、文献评析等方式强化流行病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内容后,及时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可使用弹幕功能提出需要进一步讲解的知识点或发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以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经由雨课堂自测题、案例分析汇报、文献汇报、研究方案设计等作业,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复习巩固课程知识。在疾病的分布、病因及推断、预防策略与措施等章节,学生通过课前布置收集各自感兴趣的食源性疾病真实案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分享,可组织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并为实践应用打牢基础。在食源性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等章节,教师通过雨课堂在课前推送案例资料及学习任务,在课上讲解调查步骤等理论知识,播放案例视频,模拟调查现场,在课后指导学生依据各小组讨论确定的食源性疾病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或网络调查研究,完成结果判断和汇报交流,学生身临其境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安排后续的教学任务。通过评阅课程布置的文献阅读报告、研究设计、调查报告等作业发现,学生在作业规范性、批判性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各考核环节的成绩都较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雨课堂提交课程作业时,教师可在系统设置时间限制,使学生无法延迟完成,促进其按时完成复习、讨论、调查等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并按时提交之后,可以在线查看他人的作业情况,当教师完成作业批改之后,学生也可以在线了解到他人获得的成绩及教师点评的内容。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较难实现的实时相互监督和自评互评环节使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内外的师生互动也以混合式模式进行呈现。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将遇到的疑难困惑提交至课程群,形成自主学习反馈,主讲教师要利用网络进行解答和针对性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解析。课中,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随时在存疑的课件上进行标记并发送弹幕,教师得到提示后根据问题的种类或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问题答案,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深入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3],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及评价的作用。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更利于基于问题探究和案例研讨的学习方法革新[4]。课后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发进行朋辈学习及相互评价,线下线上交流频繁,非常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高效传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多回归线上,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提出问题或发起讨论,教师及课程助教和学生一起作为讨论组成员参与其中,并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或错漏及时进行释疑、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概括和深度理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励其继续努力并带动全体同学;对表现欠佳的同学进行点对点辅导,既要及时关注其学习效果,又要对其自尊心进行保护。通过探索实践发现,在课程中,师生互动力度增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反映课程主讲教师较为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重难点会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有利于过程性考核,教学方式新颖。

3结语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概念多,研究方法种类复杂,学时相对较少,缺乏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输出为主,虽然也运用了Flash、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学生主动参与度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充分灵活利用和整合各种新颖的教与学范式,并尝试较深层次地融合各种教学策略,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发展方向开展个性化指导,将课程高阶内容和最新科研成果到学习平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高质量学习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质量教学的要求。在线教学实践的引入要求教师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和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工具与课程平台,能够科学选择各种网络资源,合理组织高效的在线讨论,对教师的能力完善要求是持续的。教师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准则,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确定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学时分配,高效且统一质量地完成在线学习辅导,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建设课程网站,设置讨论课,开展优秀作业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在线教学环节的水平之后,教师仍需要持续提升自身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组织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翻转课堂、问题中心教学法等为保障线下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和总体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最终实现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2]徐长永.后疫情时代“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1):62-64.

[3]刘雄伟,刘畅,俸婷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01):185-186.

第5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患病率;影响因素

1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历史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目前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精神疾病,是目前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的精神障碍之一。从全球范围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居于总疾病负担的前列位置,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精神卫生和社会问题。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原因复杂,目前尚无确切的学说可以完整的概括。其常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综合征及言行紊乱。严重者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可能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或身体造成损害[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历史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筛查工具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针对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也逐渐建立起相应的研究系统。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随着资料及数据的增加,依然存在较多的疑问,无法有效解答。

需要明确诊断精神分裂症,在临床工作中一般由精神科专业人员,如门诊医生或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精神检查及相关的诊断标准,以明确诊断,而其中根据精神科专业医师的临床经验及病史资料的收集,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就尤为重要。而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最理想化的模式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精神专业临床医师,参考既定程序,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进行样本量的逐一筛查,然后依据国际上较为广泛应用的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判别。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虽然该方法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目前针对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较少采用,因为此方法需要较大的样本量[2],为此,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也经历了下述的发展。

最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信度及代表性不高。在同一个社区中其他关键信息人、医师等提供的信息资料代表性不强,方法并不适合推广,国内外暂时无类似形式展开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有效展开。研究者不能根据量表的结果来判断调查对象是否有临床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是这种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种改良的方法。首先在第一阶段,可以由非精神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社区人群中采用量表筛查。在完成此阶段后,由精神科临床专业医生对筛查阳性者和部分筛查阴性者进行访谈和诊断。此方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多次重复访谈,第二阶段的应答率不高,同时也增加了其他的后续费用。此方法只能在配合度高的人群中开展,在一般群体中进行时,容易出现不愿意继续访谈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非精神专业的访谈者使用专业的诊断访谈方法,如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设计的诊断工具表[3]最先用于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CA)研究项目中。后陆续发展出其它诊断访谈工具。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CIDI)[4]以及DSM-Ⅳ[5-6]、SCID[7-8]。

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万纯等人[9]于通过对宜春市1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研究,17779人研究对象中,终生患病率为6.5‰,时点患病率为5.3‰。王世纪等人[10]于通过对安徽阜阳地区的280037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8‰,时点患病率为4.1‰。

2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工具

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调查方法,与国外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精神障碍患病率相对偏低。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与调查方法、筛查工具、分类与诊断标准等有关,也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及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不一致相关。

SCID是根据DSM-Ⅳ开发而成的诊断工具,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用于对DSM-Ⅳ大多数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的半定式检查[11],也可以用作筛选研究对象。临床医生或受过训练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在熟悉DSM-Ⅳ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使用,对SCID-I中的问题均可以做出有效回答。但是,SCID-I不适合用于激越、严重认知缺陷或严重精神症状的个体。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诊断量表或其他方式代替SCID-I以获得想要的信息。总体而言,SCID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CIDI是一种完全定式的交谈检查问卷,精神科医生和非专业人员均容易掌握,在经过简单培训后,能熟练操作。但需要受检者高度的配合[12-13]。CIDI是研究精神疾病的较为理想的社区调查工具。CIDI-3.0的诊断依赖对象的正确回答,通过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以访谈方式获取相应信息。其效度不如半定式访谈,但比临床半定式的访谈具有更高的重测信度。

CCMD分类诊断系统是一种通用的调查工具。其中CCMD-3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而编写,适合中国人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但通过CCMD-3而明确诊断的精神障碍,与国外的统计情况仍有差异。一些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我国经济水平的及患者就诊意识提高有关[14]。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临床描述与诊断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便于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ICD-10作为适用于国际上各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却不能含括我国全部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仍考虑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3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点

3.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有社会心理及生物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起病有密切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5-16]。

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密切相关[17-19]。总体来说,不稳定婚姻状况(分居、离婚、再婚、丧偶)、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受教育程度低等特征的人群患病率较高。家庭经济收入低,导致绝大部份患者不能及时就诊或者支付治疗费用。另外,文化程度低可能使患者在疾病初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延误就诊时机有关。

有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因素,已经有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系统活动亢进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这主要通过激动突触后膜D2受体亢进引起[20]。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能不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生活懒散等),这主要因为激动突触后膜上的D1受体不足引起[21]。

3.2精神分裂症的人群分布国内外报道较多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往往低于女性[22-23],说明女性是精神分裂症的高风险人群。性别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人为因素[24]、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涉及内分泌[25-26]、性激素[27]、遗传因素[28]等。目前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差,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得出定论。在国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有女性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如受教育程度低、角色压力大、家庭地位低下、缺乏社会权力等等。工作对于男性或者女性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过多,女性需要同时完成职员、母亲、家庭主妇的转变,其对人际关系紧张的影响更敏感,而离婚、分离、工作问题对男性的伤害更大[29-3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婚姻状况、邻里关系有关。国内外报道中均有提及,在众多生活应激事件中,丧偶或者离婚,是对个体产生应激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增加了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可能性。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已经不能正常地维系婚姻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导致离婚增加,社会生活功能下降。在缺乏工作对个体的保护性作用,以及缺少家庭成员,包括配偶或者关键亲属的支持,提示与配偶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加强患者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文化程度也有密切联系。受教育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表明教育程度低的患者,面对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不能进行及时的预警,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不清楚是否有及时就诊需要等有密切关系。可见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是目前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3.3精神分裂症的地区分布精神分裂症在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以连续性的资料观察显示,我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大其城乡间的差异正减小[31]。

第6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标准化建设;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131-0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ree-year teaching effect of epidemiology of phD graduates in a military college under the standard mode of education

SAI Xiaoyong1,2 TIAN Ou2 ZHANG Shitao3

1.Institute of Geriatrics,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2.Standard Offic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3.Medical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etiology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in grade 2008, 2009, 2010 graduates i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ur hospital" for sho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 standard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class, the sam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10 items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grade 2008, 2009, 2010 graduates in our hospital. The correct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10 questions include in the questionnaire. Before the class, the correct rates of "relative risk" was lowest in grade 2008, and raised in grade 2009 and 2010; the correct rates of "odds ratio" was lowest in grade 2009, and raised in grade 2010;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questions among different grades (P < 0.05). After the class, the correct rates of "case control study" were descended in three years; the correct rates of "relative risk" were highest in grade 2009 and lowest in grade 2010; the correct rates of "confounding" were ascended in three years; the correct rates of "odds ratio", "cohort study" were highest in grade 2008 and lowest in grade 2009;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class, the total scores in grade 2008 and 2009 were ascended than before the class (P < 0.05). Compared with grade 2008, scores of grade 2010 significantly reduced before the class (P < 0.05). After the class, scores were descended year by year in the three grades (P < 0.05). Conclusion "Confounding", "relative risk", "odds ratio" and "causation of disease" are difficult areas in teaching.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needs improvement focus on different teaching difficulty and key content.

[Key words] Standard system; Clinical epidemiology; Teaching effect; Graduate education

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实施标准化建设以来,各项工作均朝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序进行。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历史参考依据,有效构建新型的标准化研究生教学模式,本研究对我院2008、2009、2010级博士生临床流行病学连续3年的病因学大课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掌握其理论知识和方法是医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功[1]。它是一门方法学,逻辑性强[2],因而选择流行病学的病因学大课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2009、2010级连续3年全体修临床流行病学学分的博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431份,其中,2008级博士生141人,完成126人,2009级博士生140人,完成135人,2010级博士生150人,完成125人。问卷完整有效者共386份,总有效率为89.6%。

1.2 方法

授课前后采用统一的答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姓名、专业、学号及10道判断题,错误判0分,正确判1分,记录总分。双人核查,对比查错。

10个问题分别为:问题1:病例对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问题2:RR值又叫暴露比值比,是关联强度指标之一。问题3:病例对照研究属回顾性研究,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问题4:混杂因素与研究因素和疾病都有关联。问题5:配比因素越多,研究越容易进行。问题6:只要OR值>1,就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强度。问题7:病例对照研究回忆偏倚不能避免。问题8:队列研究可确定病因。问题9:队列研究论证强度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最高。问题10:队列研究论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可计算暴露人年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进行数据建库,双人核查。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项分

上课前:问题2正确率以2008级最低(15.1%),2009、2010级较前上升;问题6题3个年级正确率以2009级最低(53.3%),2010级最高(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题目课前正确率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课后:问题1正确率3个年级分布呈下降趋势(98.4%、91.9%、81.6%);问题2正确率3个年级中2009级最高(74.8%),2010级最低(40.8%);问题4题正确率3个年级呈上升趋势(60.3%、77.8%、79.2%),问题6、9正确率3个年级以2008年最高(92.9%、84.1%)、2009年最低(57.0%、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总分

2008、2009级授课前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授课后正确率上升。2010级授课前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个年级授课前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0级总分略低。3个年级授课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2008~2010级博士研究生病因学研究

授课前后判断题总分比较(分,x±s)

注:与2008级比较,P < 0.05;与2009级比较,*P < 0.05

3 讨论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一直以来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我院自2011年实施标准化建院以来,逐步加强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但如何进行标准化教学改革缺乏依据,国内还没有发现相关研究证据,尚属空白领域。作为临床科研方法学的一门核心课程,临床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出现了总课时数少、高质量授课教员少、课程安排欠合理、广大学员想听的课听不到的现象,因而本研究组针对该课程过去3年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调查发现,授课前后,学员问题2、6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上课前,第2题3个年级正确率均在30%以下,且2008级学员正确率最低(15.1%);上课后,3个年级正确率均有所上升,但2008级上升至65.9%。第2题主要考查的是“暴露”这一基本概念,可能说明2008级大部分学员在上课前对这个概念缺乏认识,带着疑问去听讲,所以课堂上对此关注程度较高,听课效果较好[3-4]。问题6,2008级学员授课后正确率上升,2009级学员持平,2010级授课后正确率有所下降。第6题错误主要由于考查对象对“OR值”的含义不清,同样也是考查“暴露”这一基本概念。说明这是病因授课的难点。

上课后,问题1考查的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2008级和2009级学员的正确率较高,而2010级学员正确率仅为81.6%,说明其对病因学的基本概念没有掌握。问题4,3个年级正确率在60.3%~79.2%之间,2008级学员此题在授课前后正确率无明显差异,其考查的是“混杂”的概念,说明在授课后2008级学员其基本概念的定义仍不够明确。问题9考查的是“队列研究”这个概念,2009级和2010级近一半学员回答错误,仍是对病因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没有掌握。

在以往的教学[5]中仅要求学生从已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中计算各暴露水平的RR、OR值,并简单回答这些指标的含义和意义,然而看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授课中,通过重点讲授,应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讨论问题,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突出了教学重点[6]。

标准化教学改革中,应将尝试加入更多实践性内容[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相关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去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个相关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然后教师实验课堂上进行点评。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研究原理、目的、方法和设计要求,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不断对所要结果的选择、否定、选择中设计好自己的研究方案。同时,根据授课效果对教学内容做以调整,增加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常见错误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8]。

总体上,2008级和2009级学员上课后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较上课前明显提高。但2010级上课前后问题回答正确率提高不明显,可能与授课教师强调重点内容不同有关。上课前2010级总分数略低于2008级和2009级,上课后其总分数明显低于其他年级。学员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可能影响了该年级博士生的授课效果。在今后的标准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适时课堂提问及随堂小测验有可能是提高学员互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 刘世建,张鹏,王国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 (9):420-421.

[3] 崔贯勋.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27):164-166.

[4] 彭志行,马红霞,赵杨,等.随机过程模型在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5):120-124.

[5] 庞雅琴,李阳.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效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1):92-93.

[6] 贾改珍,董兆举,相静.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9(27):97-98.

[7] 钟秋安,余红平,张志勇.流行病学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25):257-258.

第7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群;髋部骨折;流行病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严重,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疾病的患者数量仍然在持续上升。髋部骨折疾病的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髋部骨折疾病需要被广大人群引起重视,特别是老年人群更应该加强自身锻炼以及重视预防髋部骨折疾病。现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130例,患者中粗隆部骨折患者数量为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数量为120例。

1.2 对选取的200例老人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致伤因素等等,并制作表格将数据表达出来,分析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致伤原因分布;比较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合并疾病的类型分布。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分析检查数据均录入SPSS10.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在所有患者中年龄分布在70岁至80岁的患者数量最多,有92例,占患者总数的46.00%,其次为60岁至70岁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20.50%。70岁至80岁患者的数量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数量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

2.2比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致伤原因分布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主要因素为跌倒,患者数量为162例,占患者总数的81.00%,与其他致伤原因患者数量相比较,组间差异较大(P

2.3比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合并疾病的类型分布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患者合并的疾病中高血压患者数量最多,共123例,占患者总数的61.50%,与其他的合并疾病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

3 讨论

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也较多。一般老年人会有骨质疏松的特点,一般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数量会远超过男性患者,可能是因为女性人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疾病而且女性的髋部肌肉力量不强大,所以在行走时稳定性较弱,所以更容易发生跌倒[2-4]。有部分学者认为,男性的平均寿命低于女性,所以在年龄较高的患者中女性的患者数量较多。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分布在70岁至80岁的数量最多,60岁至70岁的患者数量第二,80岁至90岁的患者数量为第三,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疾病的趋势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呈现波浪的形状[5]。跌倒引起患者髋部骨折的概率比较大,与患者的骨质疏松也有一定关系。引起患者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点:(1)老年人的含钙量较少,并且对钙元素的吸收能力降低。(2)患者随着年龄的上升,体内成骨细胞的水平量也在下降。(3)降钙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而老年人体内的降钙素水平较低。(4)患者的甲状旁腺的分泌增加,导致患者的骨质脆性增加[6]。

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增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负担,老年人群需要注意各种危险因素并加强锻炼,尽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闫贵明,马世新.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48-51.

[2] 吴志成,李晓东,马志新等.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6):64-67.

[3] 李萍.珠三角地区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对策[J].广州医药,2005,36(3):65-66.

[4] 尹英民,林伟龙,沈海敏等.髋部骨折1266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3):161-164.

第8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1.社区干预试验中的伦理学问题

社区干预试验是一种在社区范围基础上加人干预措施的试验,它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常用于评价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的效果。

1.1 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干预措施实施之前必须向预的人群充分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干预可能产生的结果,使其对干预措施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激发他们的自愿参与意识,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绝不能强人所难,任何强加于研究对象而又不告知其试验的事实及可能结果,甚至采取欺骗和隐瞒的手段来达到研究目的的做法都违背了知情同意原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1.2 有利与无伤原则干预措施对预人群应该是有利的,应尽量避免干预措施给人群带来有害的影响。这就要求干预措施必须在科学依据的指导下进行,应该有足够的理论或实践依据表明干预措施对人群是有益的,并以科学的、周密的和可靠的研究设计为前提。当然,任何诊疗手段或措施都有可能对研究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这里的有利与无伤原则实际上是要寻求一种最优化原则,即以最小的损伤为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对于干预措施的利弊应有足够的估计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弊端的方法,如果某项干预措施的有利作用与伤害作用均衡或难以确定其利弊关系时,则应该谨慎从事。总之要做到干预措施的安全和有效性。

1.3公正与公益原则社区干预试验涉及的人群广泛而复杂,社区中的每个对象都应该有同等的接受或拒绝干预的权力,而不应该以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决定干预措施的实施对象。此外,干预措施应遵循公益原则,实验后的结果应使公众普遍受益,即应该一切从人群的健康和利益出发,从当前的卫生资源及存在的重大卫生问题出发,努力追求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2.临床试验中的伦理学问题

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的试验,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的范畴,其目的是检验和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事实上就是一种涉及人体的试验。因此,极有可能存在一般人体实验所具有的某些伦理学问题。1964年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上通过的《赫尔辛基宣言》阐述了在人体实验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对医务卫生工作者从事包括以人体作为试验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

2.1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是人体实验中受试者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赫尔辛基宣言》指出除非受试者已被说服同意参加,对在实验工作进行过程中所遇风险或出现偶然性事故是可预报的情况有所了解。否则,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医药卫生工作者就应弃权。”这就要求实验前使受试者清楚地了解试验目的、方法、过程及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或后果,甚至包括试验所致损害的赔偿及其治疗方法,并签订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如果受试者因年幼或病情严重而没有能力签订同意书可由其监护人或人代签。即使如此,受试者仍拥有中途退出试验的权力,而不应因此影响其原来的治疗措施的执行。

2.2 有利无伤原则即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赫尔辛基宣言》指出科学研究的正义性服从于他或她的完整,这个原则必须永远受到重视。”研究者所采取的试验措施必须是对受试者有利的,实验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保证受试者身体上与精神上受到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实验过程中如査明或发现研究因素有可能给受试者造成损害,则应及时停止试验。

2.3 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试验前应该进行严密的实验设计,符合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并以充分的科学的动物实验结果作为依据,同时对受试者要有周密的医学监护和对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赫尔辛基宣言》明确规定包括以人作为受实验者的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符合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应该建立在足以胜任地履行实验室任务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并且,对于有关的科学文献,要有详尽的了解。”一种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临床试验无异于随意将人体当作实验品的非人道行为;同样,未经严格动物实验就直接实施临床试验更是一种对研究对象极不负责任的不道德行为。况且,由于人体与动物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属差异,一种新的药物虽然已经过多次动物实验,仍有可能在人体试验中产生不同的作用。倘若不经过小范围的临床试验,而贸然将其直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势必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灾难。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教训。如美国在1937年将用二甘醇配制的磺胺酏直接用于临床,结果导致353人发生急性中毒而至肾功能衰竭,其中107人死亡。另外还有大家熟知的反应停药物中毒,都是未做动物实验而产生灾难性后果的例子。此外,还有做了动物实验而未做人体实验的例子。1942年美国西部军营中由于接种黄热病疫苗而引起传染性肝炎流行,但之前已通过动物实验表明不会引起肝炎,原因是多种动物对肝炎病毒不敏感,所以未能发现问题。另外如国内曾盛行一时的“鸡血疗法”、西欧的“反应停”事件都使广大群众深受其害。因此,动物实验绝不能代替人体实验,只有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验证确实无害而且有益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时,才被认为可以正式推广应用。

2.4 安慰剂的使用问题在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原则是双盲法和安慰剂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病人主观感知和心理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客观地反映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双盲法是临床评定疗效时常用的观察方法,即指受试者和观察者均不知道受试者所试何种药物。这种情形表面上似乎与知情同意原则相矛盾,但从保护病人、维护更大范围人群的根本利益上说又是不相矛盾的。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可采用1979年Zelen提出的临床分组方案,即Zelen设计。首先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两个大组,第一大组不征求患者意见而直接给予常规疗法(A组),第二大组则征求受试者意见,让他们自己在常规疗法与新疗法两者中选择,选择用常规疗法者为B组,选择新疗法者为C组。Zelen设计既可比较新疗法(C)和常规疗法(A+B)间的差异,又可比较常规疗法A与B之间的差异,进而评价心理因素对疔效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知情同意与双盲法之间的矛盾。

安慰剂是一种外表形态与所试药物相似,但不含药物有效成分的中性制剂。使用安慰剂对照可以保证对照组保持其固有的特征,从而清楚地看出处理因素的作用。但是,在危重病人和病情发展变化较快的患者中使用安慰剂显然存在伦理学问题。因此.安慰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宜将重症、危症病人作为安慰剂对照。所研究的疾病应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有明显自愈趋势,而病情又相对稳定,短时间内不治疗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的疾病。凡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则不宜采用安慰剂对照。若两组的效果已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则可终止安慰剂的使用,当受试者的利益与科学研究发生冲突时,应以病人的健康为重。

总之,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应遵循目的性、科学性、知情同意、维护病人根本利益等伦理学原则。

3.现场调査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流行病学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现场调査是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是获得准确、真实的科研资料的重要途径,是保障研究质量的重要前提。现场调查中常存在如下伦理学问题。

3.1知情同意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证现场调查研究的质量,避免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对被试者的干扰,以便获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研究者不得不将真实的研究目的隐藏起来,这就产生了欺骗问题。研究者应当正确看待和恰当处理这种“欺骗”问题。首先,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应对保护人民健康有重大意义,即具有较髙的研究价值。其次,这种“欺骗”的目的必须只是为了获得真实的资料,而不应对被调查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并应将其他无损于资料真实性的事实尽可能告知被调查者。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应尽力取得被调查者单位领导及组织的理解和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在不违背知情同意原则的情况下获得更真实可靠的研究资料。

3.2 保密原则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详尽地获得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这就必然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问题。尤其是向被调查者询问诸如性知识、性行为等敏感问题以及个人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时,很可能由于被调査者的刻意掩饰而使研究的事实被歪曲,这就要求研究者遵守科学研究的保密原则。首先,应向被调查者充分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其次,在与被调査者交流的过程中,应持和蔼、热情、坦诚的态度,以取得其信任。同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如无记名问答的形式,并向被调査者言明将对其姓名及个人身份进行保密。这样既避免了对隐私的侵犯,又保证了所获信息的可靠性。

4.队列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与非暴露于某因素两组,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中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显而易见,队列研究所选择的起始人群并未患所研究的疾病,若研究肆意或强行将研究人群暴露于某病的可疑病因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则是极不道德的。因为大多数暴露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这就违背了有利与无伤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人们已不自觉地暴露于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中,如吸烟、饮酒和职业接触等。前苏联核能废料泄露后附近的居民即可能暴露于相应的危险因素,通过队列研究即可达到探寻这些危险因素的有害作用的目的。因此,在进行队列研究时,暴露的分配与确定应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绝不能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人为地使研究人群暴露于危险因素之中。

第9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长治市神龙湾村1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关于研究国人年龄因素对干眼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2013年8月2~10日对长治市神龙湾村10岁及以上受检人员进行干眼主观症状问卷、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 I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严密的检索后对所纳入的文献采用metaAnalyst3.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完成检查的为695人,应答率为92.18%,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为668人,确诊为干眼的共有63人,干眼症的总患病率为9.40%,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总体有差异。Meta分析共纳入7篇文献,总样本量为8144人,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以70~80岁患病率最高,其次是80岁以上、60~70岁、50~60岁、40~50岁、30~40岁、20~30岁。结论 本次调研显示从10~69岁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70岁以上患病率稍降低。Meta分析同样也表明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

[

关键词 ] 干眼;患病率;年龄;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39-03

[作者简介] 周玉梅(1983-),女,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屈光不正与年龄相关性疾病。

[通讯作者] 马蕾,邮箱:Email:mryma2000@163.com。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国内外研究显示干眼的患病率达6.1%~52.4%[2-20]。本次流行病学研究干眼的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对研究国人的这种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旨在探讨年龄越大干眼的患病率越高,因此,临床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定长期生活于长治市神龙湾本地的10岁及以上所有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前展开必要的宣传,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同意。

1.2 调查组织

调查工作于2013年8月2日—10日进行,调查组包括4名眼科医生和当地四位工作人员,调查地点设在人口较集中的当地小学。

1.3 调查方法

首先进行干眼主观问卷:参考刘祖国的干眼诊断标准[1],自行设立问卷,包括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干眼症状(眼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分泌物多、眼红、眼胀、眼痒、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每项症状分四个频率(从①无、②偶尔、③经常、④持续),还有与干眼相关因素的有关问题问答,再进行眼部干眼相关诊断的客观检查。

客观检查:①测视力:以明确受检人员的屈光情况。②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钠染色后使用钴蓝光观察。双眼每只眼重复3次,3次的平均值为该眼的泪膜破裂时间。③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无染色为0分,<5个点计1分,≥5个点计2分,≥5个点有丝状或块状的计3分,共0~12分[21]。④泪河线宽度:在裂隙灯下目测下泪河的宽度,分为正常、平均、异常[22]。正常下泪河弯月面清晰而连续,异常时下泪河不清晰不连续,介于两者之间为平均。⑤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采用标准的滤纸,滤纸一端反折5 mm,放入表面无麻醉的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处, 5 min后取出滤纸,记录浸湿长度。

干眼的诊断标准:

参照刘祖国关于干眼的诊断标准[1],我们的诊断内容及标准如下:①所述主观十项症状,前4项中必需有一项或多项经常出现或一直持续存在。②泪膜不稳定(必需):BUT;③泪液分泌减少:泪河线宽度和(或)Schirmer Ⅰ试验;④眼表面损伤:荧光素染色≥1。以上所述,排除其他原因后具备:①+②(≤5秒)或①+②(≤10秒)+③或④可作出干眼的诊断。

1.4 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以前,对所有的调研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调查问卷,掌握干眼流行病学调查的知识和方法步骤,及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

1.5 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由专业眼科医师负责审核每一份调查表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将资料采用Excel输入计算机,核查后将结果存档。结果中如果单眼符合诊断标准,则以较差的眼作为样本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特征患病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 Meta分析方法

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并选择关联检索词,对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1月已发表的研究国人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的流行病学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文献数据库。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观察性研究,且研究人群为中国大陆人,不限定发表形式;②关于干眼的检查诊断项目至少包括: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实验;③所有文献均有明确样本数及患病数,且年龄分组恰当。纳入文献采用metaAnalyst3.13软件分析,按年龄分组进行亚组的单个率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有异质性(即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人群特征

此次调查人群总数为754位居民,完成问卷和检查的共有695人,应答率为92.18%,达到纳入标准要求的人数是668人,占总人数比为88.59%。年龄范围是10~86岁,平均年龄(41.18±18.34)岁。在完成检查的695人中,对有严重眼部疾病、不长期生活在本地、患有眼部或全身疾病并长期服药、受视频终端影响的27人予以排除。

2.2 干眼的患病率

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干眼者有63人,干眼症的总患病率为9.40%。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总体有差异,经SPSS 13.0软件分析得出,χ2=32.3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总患病率为7.0%,女性总患病率为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说明男女干眼症患病率不同,女性高于男性。各年龄组比较如下(见表1)。

表1比较不同年龄段干眼患病率

注:与10~29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9岁、50~69岁、≥70岁与10~29岁两两比较分别得出χ2=5.71、28.40、15.753,P<0.05;与30~49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9岁与30~49岁比较χ2=11.19,P<0.05。

2.3 Meta结果

初步检出52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排除文献36篇,因查阅条件有限,有3篇查不到全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6篇,最后纳入7篇文献[10,12,13,16,23-25]。

Meta分析总样本量为8144人,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各年龄段干眼患病率的合并率如下(见下表2)。

3讨论

3.1 干眼患病率的流行病学

相关流行病学表明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环境因素及用眼习惯、眼部或全身疾病及用药等。刘祖国同样也阐述了影响干眼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26]:干眼多发于老龄女性、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环境因素,另外眼部疾病或全身免疫性系统疾病、眼部的医源性因素也与干眼有密切相关性。

鉴于以上所述,本次调查选择地区是一个保留完好的生态民俗村。本地区四季气候适宜、无污染、人们长期主要以农业为生、职业单一,受终端视屏影响少,并且我们对仅有的不长期生活于本地、受空调或终端视屏影响、有眼部或全身疾病、长期滴用眼药水或全身服药的情况予以排除。此次流行病学研究旨在尽可能多地排除影响干眼患病率的其他相关因素,以探讨干眼患病率,及与年龄相关性。

3.2 干眼患病率年龄相关性

本研究年龄跨度大,结果可以代表整体人群,经严格质量控制,采用统一调查标准,减少了偏倚,结果可信。研究所得的干眼总患病率9.40%属于国内外研究干眼患病率偏低范畴内,也明显低于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原因可能在于本次流行病学研究所选地域、人群结构特殊,并对接受检查的人群进行相关因素排除,并且≥70岁年龄段人群比例占整体比例最小。另外如同前面所述国外流行病学中,除Hikichi[2]、 Caffery[4]、印尼Lee[9]调研,其余调查年龄段均≥40岁。同样国内调查中除田玉景[11]、韦春玲[14]、刘莹[15]、孙一洲[16]、庄绍君[17]、肖秀林[18]研究外,其余调查年龄也均≥40岁,可见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所选定年龄组普遍偏高,这也是其主要原因。

研究所得在10~69岁年龄段中,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稍有下降。这与陈问京[27]结果报道不同,可能原因在于研究组70岁以上组人数比例占总体比例最少,而30~49岁、50~69岁与70岁以上人群比较差异又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对于年龄偏大老人可能在主观问卷方面沟通困难,结果会有所偏倚。本研究虽然尽可能排除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但由于整体人数有限,年龄段比例差异稍大,今后需要更多的相关方面的研究。

3.3 Meta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合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主要因素,随年龄增大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但80岁以上人群干眼患病率略有下降。由于Meta分析文献篇数、质量有限,各文献针对的年龄段不同,所选定文献少不能包括所有各个大陆地区人群,也是本研究不足之处。

本次流行病学研究和Meta分析所有流行病学研究相同处在于探讨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但不同之处是本次选定自然山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多的排除除年龄因素外的其他相关因素,着重分析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对这种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由于这种研究前提不同,尽管调研方法和诊断标准基本一致,但结果相关值总体比有所不同,这要求今后需要更多的前提相近的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来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总体逐渐增加,提示今后应更加重视中老年人干眼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参考文献]

[1]刘祖国.干眼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18-320.

[2]Hikichi T, Yoshida A, Fukui Y, et al.Provalence of dry eye in Japanese eye centers[J].Graefe, sArch clin ExpMed Ophthalmol, 1995(223):555-558.

[3]Schein OD, Munoz B, Tielsch JM, et 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the elderly[J]. Am J ophthalmol,1997(124):723-728.

[4]Caffery BE,Richter D,Simpson T,et al.CANDEES.The Canadian Dry Eye Epidemiology Study[J].Adv Exp Med Biol,1998(438):805-806.

[5]Chia EM, Mitchell P, Rochtchtchina E, et al.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of dry eye syndrome in an older population: 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J].Clin Exp Ophthalmol,2003(31):229-232.

[6]McCarty CA, Bansal AK, Livingston PM,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dry eye in Melbourne, Australia[J]. Ophthalmology,1998(105):1114-1119.

[7]Kaevalin L, Duangnate R, Roy S, et al. Prevalence ofdryeye in bangkok Thailand[J].Cornea,2006(25):1162-1167.

[8]Eloy Viso, MariaTheresa Rodriguez-Ares, Francisco Gude. Prevalence of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or Dry Eye in a Spanish Adult Population(The Salnes Eye Study)[J]. Ophthalmic Epidemiology,2009(16):15-21.

[9]Lee AJ, Lee J, Saw SM,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Indonesia[J].Br J Ophthalmol, 2002(86):1347-1351.

[10]储兆东,姚勇,傅东红,等.无锡市河埒街道5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2-85.

[11]田玉景,刘焰,邹海东,等.上海市江宁街道2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486-491.

[12]杨真龙,李培红.西藏干眼症发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27(63):85-87.

[13]胡丽兴,张玉秋,聂清,等.内蒙地区40岁以上人群干眼病患病状况的调查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5):460-462.

[14]韦春玲,王朝霞,王晓月,等.石家庄某社区干眼症患病率调查[J].中国病案,2013,14(6):76-78.

[15]刘莹,邹留河,赵萌,等.北京市西城区特定人群干眼症的患病率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624-626.

[16]孙一洲,陈蕾.辽宁沿海农村与城镇居民干眼症发病情况初谈[J].山东医药,2010,50(36):79-81.

[17]庄绍君,雷帅臣,罗旭东,等.广东省惠东县社区人群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68-171.

[18]肖秀林,韦福邦,韦礼友,等.广西柳州市普通人群干眼症流行病学的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09,9(5):947-949.

[19]Lin PY, Tsai SY, Cheng CY, et 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Shihpai Eye Study [J].Ophthamology, 2003(110):1096-1101.

[20]Lu P, Chen X, Liu X, et al. Dry eye syndrome in elderly Tibetans at high altitud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 [J].Cornea,2008, 27: 545-551.

[21]Macri A, Rolando M, Pflugfelder S.A standardized visual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tear fluoresecein clearance[J].Ophthalmolog,2000(107):1338-1343.

[22]Kathleen L, Krenzer M, Reza Dana M, ,et al. Sullivan Effect of Androgen Deficiency on the Human Meibomian Gland and Ocular Surface[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0,85(12):4874-4882.

[23]赵晶晶,闫筠,李建平,等.天津市公安民警干眼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3,41(11):1131-1132.

[24]吕茜.某机关单位人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4):595-597.

[25]王兆艳,李星星,张卯年.干眼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7):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