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第1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精细化;物资管理;工作内涵;具体措施

一、引言

物资是企业开展运营活动的基础,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则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与物资相关具体有选购、运输、储备、供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才能最高效地促进供电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精细化物资管理的内涵

1.供电企业物资管理

供电企业内部需要的物资主要是设备材料,具体来说是设备的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物资所生产需要耗费的周期较长(变压器、断路器等)、物资供应补给必须及时(供电必须是持续的,一旦发生停电事故会造成极大损失所以时间极度珍贵)、对管理制度要求极高(器材都种类较多而且专业较细化,合理的使用需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流通过程的畅通,避免故障影响)。

2.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对管理方式有着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要求规范化,明确责任的落实制度;第二层要求精细化,对战略和目标进行细化与落实;第三层是个性化要求,结合企业现状,找准“精细思路”下的薄弱点与关键点,即规范化与创新化相结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关键一点。

三、现阶段供电企业内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从实现精细化的目标上来说,现有物资管理制度缺乏责任落实的制度、缺乏战略与目标的制定以及实行、缺乏结合企业精准发展的结合点。而这些都能通过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实现。缺乏这样的健全体系则意味着这些方面都处于不足状态。细节落实不够到位。物资管理较难执行的细节主要集中在采购、运输和储备等流程上。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采购环节缺乏健全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储备方面不能达到较好供应的目标等情况上,往往造成购买的物资没有质量保障、企业在电力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设备不到位等被动局面的出现。

四、精细化物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的精细化物资管理体系需要对每个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如下图所示,以电力工程企业为例,可以从基本信息管理、库存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这四个方面进行健全的管理工作,并进行流程上的细节化。具体来说,每项管理工作都对应了相应的管理分支,比如基本信息管理工作就对应有“供应商、产品和合同”等信息管理。全面统筹考虑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建设物资的系统化管理工作,防止信息疏漏造成损失。进行这一工作的要点是结合信息技术,建立如下图的线上管理系统,及时录入信息并进行信息更新,根据流程进行按部就班的物资管理工作,实现更高效更快捷的管理工作。以工具为标本,将每一项工作对应到各个具体的部门,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的完善都建立在系统建立后形成职责明确状态的前提之下。

2.完善基本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应急能力

供电企业内物资管理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商品信息等,通过对信息的分类(专业化管理)、建立相互间的联系(一体化运行)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信息化平台)三项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实现物资管理链的稳定运行;同时每一环应急备案,避免出现一环有问题影响到全部工作的损失情况。举例来说,专业化管理主要是物资管理部门要综合各部门的信息,比如采购环节要促进其分别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物资需求技术条件书”,确保各装置的参数统一规范;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则需要各部门之间开展合作,同时还要与企业外的部门进行协作,比如采购环节与纪检委等协力,确保采购进行后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透明化物资购入;信息化则作为平台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工具。

3.从公司到部门制定整体全面战略

促进供电企业实现精细化物资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良好的战略定位。通过企业整体定位制定各部门的战略发展政策,同时根据目标限定一定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在物资方面则更要注意的是促进物资的管理水平要跟上企业的发展目标。物资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更是要将其作为重头戏高度重视。同时根据全面战略的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也要健全、推广网络规划(实现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企业运营)。

4.开展员工信息化培训,建设信息化平台

通过对员工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建立小组成立公司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动态运营,即各部门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更新;战略计划则基于数据及时更换方向;物资管理各环节通过监控各数据(供应商的实际物资供应量、物资使用情况等)以完善动态监察。通过对信息平台的开发完善,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束语

通过对供电企业内部物资的主要特点以及精细化管理要点的分析,对现阶段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物资管理系统、完善基本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应急能力、开展相关培训等具体措施,促进供电企业更好实行精细化物资管理,促进供电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敏.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物资管理精细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157-158.

第2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房建施工管理;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现代化房屋建设对房屋质量要求、舒适性、功能性要求更具体,相应的物资需求种类、数量也明显增加。物资应用过程本质就是建设成本的消耗,精细化的物资管理是保证施工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管理措施,为实现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全面的过程控制奠定基础。

一、我国房建施工管理中物资应用管理的现状

(一)物资应用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房建施工现场受建筑人员、场地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物资采购、出入库、实际使用、物料报废等流通环节缺乏系统记录和监管,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供应链条。尽管一些施工企业意识到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必要的管理措施,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未从物流管理理念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系统的改进物资应用管理方式;只是局部性的加强监管力度,没有全面学习研究物流管理理念,供应链全流程的系统优化体现并不明显;现代化的物资流通管理应该包括物资筛选、采购、仓储、配送、应用、反馈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分别管理。

(二)物资应用管理模式单一

企业管理部门与施工现场分设两地,物资应用不能做到实时管理,多采取简陋开放,依靠建筑工自觉性的粗放模式。施工物资管理因其物资种类、数量、用途、储放等细致的品规分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大部分房屋建设施工现场,物资没有依据物资用途功能、储放环境要求、依据规范来进行施工物资现场管理;物资管理缺乏计划性、组织性、规范性,导致物资浪费、功能缺失,加大材料成本,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施工物资采购

随机性强物资采购环节是一项操作弹性空间较大的工作,传统物资采购为了保证施工工期,常常简化物资釆购、筛选流程,不能保证择优选择性价比高的物资;由于物资采购涉及多个分项、各个部门,常因沟通及统筹计划性不强,造成施工物资釆购随机强;供应商档案建立不完善,分散的供应商关系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釆供渠道;物资采购流程把控度不高,为房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因素。

(四)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房建企业目光、精力多集中在工程进度、施工技术上,对物资供应管理能力建设重视度不够,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效率低下的单据、批示文件传递来衔接物资流通链中各环节,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从长远发展来看,落后的管理措施严重制约着工程进度,不能给先进施工技术提供优质的物资保障;信息化的引入可以将物资应用管理结构扁平化,提高物资输送效率,更能将繁杂的施工物资做到精细化管理。

二、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在房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物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施工物资成本控制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统计,物资成本在房建施工总成本中占到50%-60%的比例,精细化管理能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出发,纵向深度剖析物资应用流转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紧密度,保证物资高效供给;横向对比评估施工物资的性价比,择优选择性能优良,价格实惠的产品。从而为企业降低房建施工的物资成本,创造企业真正的经济效益。

(二)物资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将监督管理渗透进有关物资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施工物资是企业工程建设的连接线,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随着物资流转参与其中,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严格的标准,完善的数据,将物资管理服务于细枝末节,同时也将房屋质量管理体现在房屋建设施工中的微小细节上,房屋质量是房建企业的命脉,也是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本。

(三)物资精细化管理便于施工物资统筹管理

物资精细化管理既是对物资运转流程的优化,也是对物资流转动态的管理,通过将物资计划意向、巿场筛选、采购验收、入库存储、申请发放、应用监督、库存盘点、损失报废、核算考评等一系复杂流程精细化管理,摒弃冗杂无效的程序,优化管理流程,也做到实时掌握物资动态信息,将施工所有物资统筹管理,能根据施工要求做到应急调配。

三、房建施工管理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可行性分析

(一)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房建施工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是将管理覆盖到房建全过程,从对过程中参与人员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开始,到落实执行方案、执行过程监管、总结经验、改良措施等流程环节中渗入精细化。全面精细化覆盖不是增加操作程序,而是对原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一种做法,提高有限物资的有效合理利用,达到施工成果的精细化。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挖掘房建企业的巨大潜力,通过优化流程节约人力资源,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以一种管理模式的改变换取企业高质的产出和丰厚的收益。可见,房屋施工管理中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是房建企业势在必行的管理方式。

(二)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

房屋建设是房建企业利润实现的唯一途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除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效的管理能增强企业市场反应能力。而物资流通领域则是房建企业挖掘另一利润源的唯一途径,房建施工需要巨大数量的物资,转运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额大,精细化的管理有利于物资数量的科学管理,运输派工统筹实施,有助于降低施工期间物资流通成本降低,加快企业资金流转周期。物资精细化管理是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运用对流程细节的修缮达到高效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信息化物流软件的应用,即可从根本上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将物资精细化管理与企业运营管理各环节无缝对接。

四、房建施工管理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构建完整的房建施工物资管理体系

房建施工管理中物资应用是一个完整的物资流通过程,在管理上引用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整合现阶段分散的物资管理环节。首先企业管理层对各项目物资需求的合理性通过项目进度分析、质量要求考察等审核,其次物采部门对物资性价比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物资购入结合物资特点分类存储;最后各项目根据需求备案领用投入到房建施工建设中。从使用层—管理层—采购层—使用层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物资管理循环,整个流程分级细化管理,责权明确,物资质量不良反应可以溯源查找。

(二)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精细化物资管理的实施基础还是对人员的管理,引入先进、科学的物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资管理人员的观念,认识现代物流管理的便捷、高效性,利用计算机信息化软件让物流管理人员从烦琐的机械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能帮助解决手工难以完成的物资信息处理,规范物资管理人员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人才素养水平,培养专业精细的物资管理人才梯队,挖掘物资管理的更大潜力。

(三)优化物资采购程序

物资材料采购将企业内部各项目部门与企业外部第三方施工单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物资信息传递的速率直接影响房屋建设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因此将物资相关的多方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至关重要,通过平台将对物资的要求、到位时间、需求变化、工程进度、不良报告等信息及时、定期互通,便于物资供应保质准时提供,避免待料停工,增加施工成本。物资采购做到供应商系统选择、科学管理,有助于物资采购链条的畅通。物资供应商采取招投标、市场调研、现场考察等方式集中选择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供应关系中间环节,良好的供应关系保证物资及时供给,减少物资库存积压和频繁采购造成的采购成本浪费,同时也降低企业在物资存储上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

(四)完善现场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来源于对物资流转各环节的要求标准执行情况的监控,是由物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根据对物资的性能评价、标准验收、存储条件等细节性要求来拟定物资管理制度。在物资性能评价方面: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利用有效谈判降低物资采购价格,明确质量责任,提供优质产品同时保证不良物资有完善的处理解决办法;在标准验收方面:除了对外观、数量验收之外,抽取部分物资进行质量标准检测,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符合房屋建设要求;在存储条件方面:定期检查物资储存环境,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调整物资存储场地,在现有存储条件下做到经济、安全、适用,物资领用做到专人负责,物资流出备案登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建施工管理中物资应用的精细化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房建施工周期、房屋质量进行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物资应用精细化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管理过程复杂等特点,故此项工作的开展应从企业房建施工要求、物资流通链条、采购供应关系等具体环节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全面考量,更便于企业实施开展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主要措施

在市场经济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正逐步确立,新体制要求高校面向社会来自我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向社会提供合乎需要的人才、服务和科技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真正实现自主办学,关键在于提高高校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财政上要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筹资渠道、办学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收人、支出结构也向多样化发展,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改革在高校的深入推进,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水平需不断提高。但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财务管理精细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008年财政部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领域首次提出了精细化管理,高校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内涵及特征

简单说,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所谓精者,去粗也,所谓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日本的丰田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90年代在西方盛行一时,它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通过实施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为提高企业效率、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精密、细致,财务管理的每项内容、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程度,也就是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将财务管理责任具体化,对财务活动的每一内容、每一岗位、每一具体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效益的目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技术或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一是统筹全局和突出重点。精细化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对账簿设置、人员配备等重要环节给予特别关注。二是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建设专业化的财会队伍,保证财务战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专业化还要求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系统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广泛,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到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都需要财务活动予以反映和考核,任何一个面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离。四是数据化和信息化。严谨来自数据,只有将管理量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避免经验主义。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精细化财务管理逐渐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实行,由于高等学校的财务与会计改革滞后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成熟的实施体系。我国高校目前仍执行1998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完全实施仍需要一段时间。

第4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34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1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精细化管理”,其内容一般有三――即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管理手段三者的精细化,而三者的最直接共同目的,则在于以各种形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此方面的著名案例当属日本的丰田公司,21世纪初,该公司获得的利润超过了美国的福特和通用两家同行公司利润的两倍,其手中的交易券总价则超过了美国“汽车三巨头”――前述两家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之和。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其是丰田公司稳步推行精细化管理所获得的成效。

12精细化管理的外延

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相合,故而其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向整个社会“各个角落”加以“渗透”的机会,故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外延。因为现代管理要求服务质量、社会分工两者必须同步精细化,而这一时间的“外延”即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为民主管理与制度建设,以此来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在其过程中将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并具体化和明确化,同时把高标准的工作规范向其中每一工作步骤、每一环节、每一工作加以细化。

2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范畴

21工作规程精细化

从客观角度而言,医院后勤岗位早就有相应的规程了,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其往往并不完善,尤其是难以有效地展示出岗位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故而应对其加以相应完善。如在病房中某一设施需更换,维修者应在接报后何时开展维修工作,维修时长情况如何,耗材数量,保用期长度、善后处理、工作质量考核、奖惩方案均应在规程中有所体现。

22消耗计量精细化

一般而言,医院后勤保障层面上提到的“消耗”无非来自医用供给和后勤保障岗位本身两个方面。前者一般包括病房内家具、办公用具、被服、印刷品、纸张、煤气、暖气制冷、水电之类的消耗,对其应有效做到或装表计量,或文字精确统计以形成成本考核;后者的典型例子则是室外环境区域保洁活动中在用具用水等方面应制定出应有的统计和与之配套的计量标准制度。

23医用供给及维修合同履行保障精细化

按照一系列现实情况而言,医院多以招标采购的形式确定医疗设备物资供给方,并在其后以合同的形式予以保障,而在此层面上的“精细化”则包括两个层面――即合同制定时的“条款精细化”和保障履行的“方式精细化”。如应明确规定医疗设备的违约责任、维修保用期、试用期、安装调试期、到货期等,从而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并且确定管理责任人,对一系列活动落实为翔实的文字记录。

24成本核算精细化

大体上可以将医院在后勤保障方面成本分为六个类型:一是聘用物业公司开支,二是后勤工作人员各方面费用,三是日常耗品资金,四是设备维修资金,五是购入设备物资资金,六是基础建筑资金。在对此六者的核算精细化方面,一要做到基于精确统计来核算出总体后勤投入,并以之作为次年预算依据;二要精确核算出各科室和岗位在后勤保障层面上所需的成本,从而形成“成本消耗标准化”的基础。

25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结构和岗位编制精细化

在此方面的问题同样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后勤保障系统的工作门类构成――一般而言,可以按其“社会化性质”将其划分为“可完全社会化”者(包括非医疗救护汽车、电器维修、燃气供给、被服清洗、绿化、餐饮、保洁、保安等);“无法社会化”者(包括计算机网络维护、供热制冷、水电维修之类);“无法与医院分离”者(包括集中供氧、排污、消防监控等)。其二是应准确核计留存医院编制的后勤工作岗位,从而尽可能减少冗员且不影响医院运转。

26紧急状态医院后勤保障措施精细化

“紧急状态”一般指的是医院灾害性事故或社会紧急医疗救护任务,在此方面,医院后勤保障方面也应有相应的人、财、物准备和与之配套的精细化应急预案。

3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精细化的路线图

31树立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正确观念

实践证明,“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而其也在如今逐步渗透到全社会当中,对于这一趋势,医院方面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各种精细化管理活动,应定位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应定位为基于降低成本这一目的,并尽可能地将工作成果和服务“精品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符合;应长期、逐步地推行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地调整其所涉及的各方面利害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医院发展的战略这一层面。

32普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在此方面的主要工作方式在于推行激励机制,从而在“人人参与”中将精细化管理“自愿化”乃至于“自觉化”。为此,首先要加强教育,将有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知识内容加以普及,其次则应将参与精细化管理结果变为实际利益的获得――如某锅炉工借助于操作方法的改进而使得自身工作中的消耗标准煤这一方面每班下降了一吨,而在市场上,一吨标准煤平均定价为人民币300元――在先前的粗放管理方式之下往往讲究“节约部分充公”,但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奖惩兑现”的规定,该锅炉工就可以在其中分得相应部分的奖励――而这样的情况则势必调动其同行的积极性,并且使医院节约了资金,形成“多方共赢”的效果。

33逐步、稳定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在此方面可采取以下步骤:逐步精细化岗位操作规程与相应的常规管理规程,在其间对不同岗位的“节流”目标加以明确和逐步实现;借助于“劳动组合”的形式,提升人员脱岗培训方面的力度;开展“精细成本核算”活动,在其间形成包括后勤岗位在内的“成本投入标准”,并在操作中进一步实现盈亏自负;对后勤保障系统的结构加以优化,甚至可以将一些岗位“社会化”;对管理层次加以优化,逐步形成类似于董事会的“医院后勤理事会”并管辖医院建立的后勤公司,即形成所谓“多头对一头”模式。

参考文献:

第5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 short time, good quality premise, how to further control costs have become to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market chase. Fine management as a modern enterprise necessary management mode, has favor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article from the meaning of fine management, combining with our country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how to carry on the fine management related discussion.

Keywords: fine managem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cos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很多人们会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就建筑市场来讲,建筑商们不仅要在前期的竞标中争取低价竞标,在施工过程中更要尽量控制成本,这样才不至于在后期的买卖中亏损。控制成本就要在员工雇用、原料采购、质量监督方面下功夫,事无巨细的进行严格控制把关。简而言之,就是“精细化管理”。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的“精细化管理”概念日益得到人们的赞同与追捧,生产商们都对该概念进行认真的研究,以期能解决自己建筑工程中的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所谓“精细”就是关注细节,凡事进行精致化管理。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指施工企业不仅要关注工期与工程质量,更要通过规范化、细致化的手段,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广大发达国家的重视,更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所不可忽视的方面。现代市场的竞争不是单纯的时间与质量的较量,更是企业整体素质的比拼。谁能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谁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2、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不仅是自然人的发展要求,更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法则。精细化管理概念是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提升。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进行人资管理、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以及企业绩效上都有显著作用。首先,精细化管理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从各个环节入手,改变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提高整个企业的执行力,实现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其次,精细化管理在管理流程上注重对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个问题的关注,消除员工懒散懈怠的现象。同时加强对每道工序的监督,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再次,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资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确保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长远以及整体意义上对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盈利的能力都有帮助。建筑工程关系到国家甚至是每一位居民的利益,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细节入手,控制成本,严保质量,既维护生产商的利益也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现状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下,多数建筑工程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本控制与科学管理的意识。但是建筑工程队伍庞大,工程管理人员难以对全体员工的整体意识进行控制管理。浪费资源、粗放管理、成本亏损的现象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并没有得到很大改观,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仍不容小觑。

1、缺乏管理意识。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由建筑公司承包,虽然法律已有规定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必须要由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但是现阶段的一些承包公司多不具备自行完成的能力,转包现象普遍。这就造成了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散,建筑公司对承包单位仅有工期的限制,其他人力、成本均由转包方自主决定。整体上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施工没有按需设岗,人情用工现象严重,建筑工程的整体模式懒散、效率低下。此外,从工程的规划到施工的具体工序,整个建筑商没有统一的规划,目标与施工相分离。

2、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成本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盈利与否,现代建筑市场不景气,建筑招标中标底压得非常低,如果施工过程中再不注重成本控制,那么整个工程必然要面对亏损。现在原材料成本逐年升高,员工的工资逐年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减少。但现有的企业从招工用工到原料采购再到设备使用维护都没有专门的管理,极大地造成了成本的加大,进而影响企业利润。

3、缺乏质量保障意识。如上所述,现有的建筑市场中分包转包现象严重,施工队伍缺乏用工管理、成本控制意识,这间接地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不仅要从原料上保证,更要从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保证。由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偷工减料现象严重,在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抢赶工程,工程质量难以保障。此外我国建设管理部门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力,盖楼拆楼现象普遍,建筑通常达不到规定使用年限。监管的不力更加加剧了建筑商的放肆程度。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基于建筑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建筑商提高管理意识、成本控制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并且涉及到整个施工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

1、建筑承包方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首先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就是建筑的承包方。建筑承包商进行建筑承包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此项工程盈利,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就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成本控制。首先,建筑承包商要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实施细则。建筑承包商要在工程投标、工程分包、建设施工、质量检测上都有自己一套完善精细的细则,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最终的结果与预算差距不大。其次,建筑承包商要设立自己的监督小组,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员工的雇用、原料的采购、设备的维护以及质量进行监督,切忌把任何工程都交给施工队伍。再次,建筑承包商要定期召开会议,对施工方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内部考核与竞争机制,改善懒散的管理模式。

2、工程施工方的精细化管理。工程施工方是完成工程的直接主体,因此施工方自上而下更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首先,施工方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筛选。员工是直接作业人员,员工的素质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方在招工中一定要进行严格把关,选择对工作有利的人员。其次,施工方要加强对原料采购、设备维护方面的管理。多数施工场地没有人员进行维护,出现问题的设备不经修理便被废弃,浪费了资源。在原料采购方面要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最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施工者要时刻记住建筑工程关系到居民的利益,施工一定要达到国家法定标准,不合格的建筑一定要进行重修,不能因为工期与成本问题而偷工减料,损害建筑质量。

3、建设管理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不只是涉及建筑承包方与施工方,还包括国家建设管理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建设部门作为最终的质量检验部门,承担着对国家以及社会群众的责任。建设管理部门在质量检验中,要细化责任,关注细节,不放过每一个不合格的地方。建设管理部门人员一定要加强意识,事无巨细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对于严重不负责任的单位进行严惩,以示警戒。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各种问题由来已久,施工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继续做大做强,赢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从细节抓起,不断运用精细化的分析和规划调整自己的施工策略。建筑工程的承包方与施工方只有从自身改善,用精细化的管理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整体上提高工程质量,增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陆绍笺. 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J]. 科学之友, 2011,(06) .

[2] 汤志军,黄炎. 加强工程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J]. 湖南交通科技, 2011,(01) .

第6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主要措施

    在市场经济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正逐步确立,新体制要求高校面向社会来自我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向社会提供合乎需要的人才、服务和科技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真正实现自主办学,关键在于提高高校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财政上要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筹资渠道、办学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收人、支出结构也向多样化发展,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改革在高校的深入推进,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水平需不断提高。但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财务管理精细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008年财政部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领域首次提出了精细化管理,高校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内涵及特征

    简单说,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所谓精者,去粗也,所谓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日本的丰田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90年代在西方盛行一时,它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通过实施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为提高企业效率、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精密、细致,财务管理的每项内容、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程度,也就是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将财务管理责任具体化,对财务活动的每一内容、每一岗位、每一具体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效益的目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技术或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一是统筹全局和突出重点。精细化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对账簿设置、人员配备等重要环节给予特别关注。二是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建设专业化的财会队伍,保证财务战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专业化还要求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系统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广泛,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到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都需要财务活动予以反映和考核,任何一个面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离。四是数据化和信息化。严谨来自数据,只有将管理量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避免经验主义。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精细化财务管理逐渐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实行,由于高等学校的财务与会计改革滞后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成熟的实施体系。我国高校目前仍执行1998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完全实施仍需要一段时间。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走过了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的道路,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与此相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也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高效的财务运行环境。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教育资金的来源逐步冲破国家单一的来源渠道,财务管理模式已不再限于“理财”而更加重视“生财”,即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活动基金。财务管理方法也不再局限于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而更加重视资金筹集、财务计划、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的考核与管理。如何用好资金,用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财务管理对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还处在较粗放的状态,对高校这种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不能提供很好地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很多教工甚至领导都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内部的事情,财务部门只是为全校提供报账的机构,是学校的服务部门,高校财务有国家财政作保证就可以高枕无忧,缺乏管理积极性和上进心。第二,预算管理方面,在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不够科学,一般采用基数增长法,缺乏必要地论证和调研,预算执行控制乏力,调整预算追加经费情况时有发生,预算的严肃性大大降低。高校的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也不能实现有机衔接。第三,财务绩效分析缺失,目前高校的财务绩效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财务绩效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标准尚未建立,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未能完全量化。对相关责任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绩效考核。第四,风险管理体制落后,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化,其面临的风险种类增多,风险管理逐渐由潜在性变为显现性。但一些高校管理层意识不到风险的严重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单位上下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制度措施,抵抗意外波动的能力差。

    高校的内涵发展及财务管理现状使高校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必然。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高校财务改革。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几乎各高校都提出了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财务工作必须顺应这一潮流,迎潮而动。当前财务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正确认识压力或挑战,捕捉机遇,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这一矛盾在财务工作中的表现就是筹措与配置、开源与节流以及如何紧跟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的问题。要适应高校新一轮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2.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精细化要求财务管理从记账核算型职能向经营管理型职能转变;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领域转变;由机关型的工作作风向服务型的工作作风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可以使得高校会计人员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努力奋斗的目标,从而最终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3.有助于节约型、和谐型校园的建设。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精细化,理顺每一对财务关系和每一笔资金,有助于使学校资金运作达到最优化,同时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也都是或都会成为受益者,也就会成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推动者,就会使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文化,使精细化财务管理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在实际操作中,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就是通过理清财务管理体系、梳理管理界面和优化管理手段,不断收集和细化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高校的财务活动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还需要遵循行业准则和规范,如《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以及涉及高校的地方相关财务制度和具体管理规定,如笔者单位所在地北京相关制度:《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关于财政性票据管理和使用方向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等。同时各高校还需要依据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校内财务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除此之外要对各层级岗位职责,各项财务工作组织程序、工作流程、相关责任人员考核标准作具体要求,如对每项工作制定《工作运行流程情况表》和《工作流程图》。最终形成层次清晰、指导性强、系统全面的财务制度汇编,对已经不适应的相关规章制度要及时清理。通过财务制度精细化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到人,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校规范管理、依法治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2.预算编制、执行的精细化。高校的部门预算编制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预算编制精细化要求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科学性。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要核实各项基础数据,要分析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正确领会财政部门对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制定预算定额,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在学校定岗、定编、定责完成的情况下实现定岗定编定额管理,完成学校各类各级人员的经费支出定额;日常公用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培训费、能源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根据部门工作实际情况,以定员为原则,制定出院系、管理、教辅、后勤等部门各类支出定额。预算定额并非一成不变,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对项目支出结构以及项目结余情况的对比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合理调整定额,比如为保障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科建设优势,对专业建设费定额、学科建设费定额可以调增;实行无纸化办公后,可以调减办公经费定额等。除人员经费定额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外,还需建立设备定额标准、维修定额标准、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费用定额标准等,为预算的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精细化编制奠定良好基础。

第7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Abstract: Refined management is the new concept and technology about management, its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 is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inement operation.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fun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funds in universities, and suggest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esearch fund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refined management into each link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funds, just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关键词: 科研经费;管理;精细化管理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management;Refin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41-02

0 引言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期教育部与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高校科研行为、规范科研项目管理、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文件,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是科学研究正常开展的保证。建立科学可行的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才能切实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相互脱节

高校现行的管理模式是按照部门职能划分,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日常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不跟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使用效益;财务部门对项目的具体进展缺乏了解,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对科研经费的全面管理不足。

1.2 经费预算不严格

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财务人员也未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不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使得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有一定的差距,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情况支出,导致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开支与预算不符,失去了预算的严密性和严肃性。

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完整,对科研项目没有进行全成本核算,仅仅核算科研发生的直接费用,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项目的成本得不到真实、全面的反映。

1.3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不佳

现有的科研项目实行项目组负责制,设备的购置与使用由项目组来支配,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出现设备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低,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1.4 普遍存在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重点在项目的争取上,忽视了项目结账管理。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经费时尽量多做预算,科研活动发生的支出相对较少,科研经费结余较多。项目结题不办理结帐手续,结余经费长期挂账,变成了项目负责人小金库。

2 科研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精细化管理概念的提出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其内涵是通过精确定位,细化责任,合理分工,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采取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习惯贯穿于所有的管理环节中去,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提高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2.2 实施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视细节与过程,实施精细操作的管理。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力求管理效益最大化,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粗放管理会严重影响与制约科研经费的管理,同时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科研经费管理引入科学的管理思想,用创新理念和精神指导经费管理,从管理的细节开始,吸收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华,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适应竞争和发展环境的变化。

3 实施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3.1 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意识,强化责任意识

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要广泛宣传与普及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明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管理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和量化,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能清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健全管理考核机制,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

3.2 以制度化建设保障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制度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地方和上级部门的财务规章与规范、依据科研经费的来源与管理规范与要求,制订精细化的管理规章与工作规程,明确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明确与细化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的审批权限,使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从制度上规范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订、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使精细化管理具备政策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实施科研经费的精细化日常管理

精细化管理重点在于执行,制定精细、规范的管理制度,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做保障,否则精细化管理就会沦为一纸空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保障精细化管理规范有序地实施。

3.3.1 科学核算成本,强化项目经费预算管理

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与执行,一是要强化预算意识,做到科学预算;二是要强化经费的使用意识;三是要强化决算意识。项目管理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协助与审核项目负责人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项目经费单独建立科研账户,对科研经费进行专人管理、专人审核,规范和强化预算的约束力,使经费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与预算执行,加强科研成本核算,减少不合理开支,充分发挥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

3.3.2 利用现有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做到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一方面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看到项目实际开支情况与各科目经费余额,从而主动根据项目进展调控开支内容;管理部门可以了解项目进展的情况,引导合理开支;另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及早发现问题,由被动式管理转化为主动式管理,保证科研财务安全和科研项目效率。

3.3.3 多部门协同强化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

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协同资产管理、审计和行政监察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沟通与合作,实现科研项目运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实现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日常管理,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按照批复的科目预算明细报送财务部门办理立项手续,把项目的设备费、国际差旅费、会议费等明细报送到国资处、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部门,实行多部门协同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独立建帐,单独核算,按照项目经费支出预算计划,严格审核经费支出项目,充分发挥好财务处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严把经费支出的第一道关口。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各环节的监督。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科研管理部门配合审计部门、纪委监察处寻找与核查的科研风险防范点与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在项目的立项与验收工作中实施严格的科研经费财务审计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共同保障科研经费的规范与合理支出。审计部门不定期对项目经费收支情况、对项目合同执行过程、设备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加强对项目支出的跟踪管理,对支出超过预算计划的项目应严格审核,切实履行对经费开支的审批职责。尤其加强对协作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的管理,报销与转拨要求必需附相关合同,在财务报销中附加测试清单、加工明细、实验结果的材料补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对违反科研管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各项处理措施,从而确保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使用。

3.3.4 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算的监督

对于符合合同规定的结题条件的课题进行结题结算,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办理相应的项目结算手续,财务部门形成经费决算报告,审计部门进行审签。制定合理的结余经费使用政策,项目完成后,由科研管理部门监督课题组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支出结余经费。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和中心环节,只有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贯穿到科研经费管理的每个方面与环节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与保障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失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9-40.

[2]张喜爱.试论精细化管理思想及其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218-220.

第8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精细化 存在问题 措施

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内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更是逐步同世界经济接轨,其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国际经济事物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从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法,这使得财务的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企业对国内外经济市场的把握。企业想要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就要及时更新现阶段的管理观念,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到财务管理中,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并落实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顺应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常规的企业管理方式基础之上的,是将常规的企业管理方法进行深入和优化的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融汇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复杂,只是细中求精。“精细”既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既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各个控制环节中的行为单元,形成步调一致的合力,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工作中,要求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为主线,谋求“以小见大”、“滴水见太阳”的管理效果,从点滴中梳理出一套旨在强化企业财务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理财水平的管理方法。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现代企业需要面临日益复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这使得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必然,也使得这种必要性逐渐演变为重要性。

第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信贷环境都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动态化,这就对财务管理精细化提出了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追求的是制度的稳定。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多变,单一的、静态的财务管理已不能满足需要,动态的财务管理取而代之,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细,使得企业可以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动态地配置企业资源以获取对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

第二,这是柔性财务管理战略的需要。柔性财务管理战略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统领思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流程化、数据化、标准化”正是柔性财务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财务分析和财务考核的数据化可以提高分析和考核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完善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快速性。这也正是柔性财务管理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精细化财务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这就要求企业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建立规范、明确的职责分工体系,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数据化、标准化的分析和考评体系。

三、新时期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企业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有些企业的基础比较薄弱,也]有较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范围及目标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负责人仍然还保持着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意义,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2.企业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对于当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迅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极具难度的。企业本身缺乏近期的一个比较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

3.财务管理手段单调。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规模庞大的信息,而信息的流通渠道同样存在着形式多样的复杂性,这就直接导致了传统财务的研究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新时期的市场标准。当前。绝大多数的企业无法运用先进的财务控制方法来有效开展内部的财务工作。致使企业不能借助合理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很多企业因此背负了沉重的负担,面临发展的困境。

4.较低的财务信息水平。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技术由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向成熟的多元管理模式转变,并有效地借助先进科技方法,使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水平保持一致。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因为基础力量比较单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不能有效地开展企业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对市场信息不能有效合理的收集,导致企业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四、六大管理思路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

1.完善内控体系,力保风险可控。企业倒闭一般缘于违法和决策错误两大因素。内部控制正是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内在保障。完善内控体系,包括制度制定和执行落实两个层次,变“人治”为“法治”。首要就是设计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设计不能简单照搬照套,既要切合企业实际、简单可行易操作,又能够把控所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好制度和授权的度。尤其在资金、物流、投资、采购、销售、成本费用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必须以完整的制度和规范的审批流程予以固化实施。其次制度要执行落实到位,确实解决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的问题。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财务控制体系。预算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路径,经文字审批后的内部资源分配与调整。要做好企业全面预算,首先要建立预算管理业务手册,统一预算报表格式,设计预算编制参考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为实现预算的科学、合理、规范创造条件。其次将经营计划、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推行各责任中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根据业务性质、组织架构、资源整合模块。构建责任中心,分级核算,指标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考核的预算管理格局。最后,要建立实施预算执行检查、反馈、纠偏整改以及考核的运行机制。

3.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全面合理统筹资金,实现资金安全与增值。加强财务运营管理,把资金当作产品来经营,也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点加强货币资金、应收预付款、存货资金的管理,选择最优筹资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以现金为龙头统一资金管理,注重经营性资金的运营管理,控制风险,加速周转,合理筹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边际收益。

4.理性投资,精于管理,确保收益。企业往往通过并购、重组、直接投资等投资活动扩大经营规模,快速占领市场,实现规模效益,确立行业地位。但同时要注意解决战略失当、职能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投资决策事前求“精”求“专”,强调理性投资,以有助于企业实施长期战略和提升主业竞争力为决策前提,尤其在投入产出、现金流、盈利预测方面要算实算细,全面审慎评估风险。防范“做大做空”。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监督和考核评价中则体现在“细”,严防监管缺失,确保投资保值和增值,努力提高投资收益。

第9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行政单位 财务工作 预算经费 精细化管理

一、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预算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将日常的管理工作更加细化。行政单位是维护国家公共秩序,组织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单位,行政单位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和评价制度,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职工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避免粗放式管理,对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更加细化,要针对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弥补,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做到用高效的执行水平创作高效的管理结果。

二、预算管理精细化遵循的原则

行政单位要做到预算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遵循便于监督的原则。财务管理部门要将监督职能落实到预算工作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样才能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也能为国家的相关政策产生积极地影响;第二,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量入为出是预算支出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有非常多因素都会制约到预算支出,由此看见,必须要贯彻落实量入为出原则,这样才能为预算的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第三,要遵循协调配合、讲求效率的原则。行政单位如果想要做好预算工作,就必须要优化自己的预算管理流程,简化繁琐的程序,还要不断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因此,行政单位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预算执行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各部门积极配合,这就是精细化的重要原则。

三、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对实际工作预测不到位

预算是工作的影子,预算编制时需要对下年度工作开展预想,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项支出需求,这样才可确保预算的全面准确性。但在操作中,预算和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客观上说,预算编制时间短,“一上”和“二上”的时间周期基本上各一个月,短时间内编制出来的预算方案对收支情况安排存在调研不细致不全面的问题;从主观上说,预算编制参与人员的“预算意识”未牢固树立,仅仅是在上级布置以后才开始介入预算编制工作,平时缺少对预算需求的收集。

(二)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相关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会参考上一年度的支出情况,以此作为基础,这种编制预算的方法会导致一些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对新形势新问题的预见性不够。结合当前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对于项目资金的论证也不够充分,不利于行政单位优化自身资金结构。

(三)预算执行不到位

很多行政单位没有理清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对预算的编制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以及执行情况的监控不到位,预算工作的执行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相关部门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缺乏完善的预算体系,监管力度不够。

四、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行政单位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在选拔人才时要按照注重实绩的原则将德才兼备的人才用于自己的财务工作中,充分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认同感,为自身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保障,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应该细化财务人员的职责,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个人责任。此外,还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提高业务能力,明确自己的业务目标。财务工作人员需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统筹兼顾,为行政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提高精细化程度

行政单位要改革支出预算管理过于粗放的问题,有两种方案:第一,可以根据核算的项目种类,增加项目分类明细,完善现有的预算编制中的不足之处,这样能够更加完整地反应预算项目的支出情况,提高精细化程度。第二就是对基础建设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会计科目,并将预算与基础建设制度接轨,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预算会计核算的一体化。

(三)加强预算的信息化建设

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行政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行政单位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以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不能离开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因此,行政单位要加强“金财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自身预算编制的审核制度,完善与预算精细化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行政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同时,行政单位还应该加大对信息系统研发的投入,不断完善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综合平台等多方面精细化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二来还能够确保信息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递,为预算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结束语

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其他各类业务活动的展开,更加会影响行政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发挥,而预算经费精细化管理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使行政单位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效提高行政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是十分明显,行政单位要不断加强其预算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为我国的财政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