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第1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论文摘要]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运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原则来对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文化反思,并针对当前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7。

第2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8] 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市场论坛:旅游市场,2010,(2):62.

第3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翻译,价值,文化传播,倾向性

一、引言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翻译的文化转向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生产、接受和运作;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身份建构以及翻译文本背后的政治利益。”(许钧、穆雷,2009:100)因此,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形式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Bassnet & Lefevere, 1998)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不少专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作者较赞同了克罗孔和凯利给出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Kluckhohn &Kelly :1945)。这个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它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2.文化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结构。3.文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三、文化传播与翻译

正如前文分析,文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换言之,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一方面,文化是传播着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传播又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便失去了根本。所以,文化与传播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因此,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翻译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

四、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则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都可归为两大类,归化和异化。

1. 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由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两种翻译策略是以译者选择的立场来加以区分的。归化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文化特色尽量转化到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异化翻译则主张在翻译中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将译文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让读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其独特的魅力。

2、翻译策略历时分析。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在文化交流早期,由于政治、宗教、地理、习俗等因素的限制,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很明显。两种文化相遇,排斥一般都会强于认同,归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够得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异化翻译的使用准备了条件。再者,文化本身的流变性和兼容性使得不同的语言文化在相互渗透中彼此适应,并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以前很多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例如,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完全相反,以前“望子成龙”多翻作“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随着文化传播和融合的深入,中国“龙”的含义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已经不构成理解障碍了,所以现在这个成语可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保留了源文化的特色,又为目标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渗透融合中不断发展的。

综上,作者认为,适度的异化策略在现今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五、文化传播的倾向性

传播,就一定具有方向性。韦努蒂在《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中提出:“英美输入的翻译著作大大低于其他国家,每年只有2%~3%,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翻译上处于不平等地位。”(Venuti, 1992:6)。这里的强弱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等。

公元十二世纪,由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其数学、医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所以欧洲开始大量翻译阿拉伯学者的著作。这就是文化上的强、弱势地位对翻译影响的典型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来自异族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来说,“欧美化”尤其明显。欧美强国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量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文化等等被介绍到中国,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与之相反地,中国却没有多少真正受到欧美国家广泛关注的作品。

六、结语

翻译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语言本身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不仅仅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从异族文化的宝库中吸取营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和友谊,这才是翻译在文化传播与融合方面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Clevendon, Philadelphia. Toronto, Sydney and Johannesburg: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2]Kluckhohn, C. and Kelly, W. 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Linton, R.: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 1945.

[3]Venuti, Lawrence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第4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最新进展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梳理

(一)跨文化传播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早期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多散见于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曾提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首先开始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空前的移民浪潮,美国大批移民引入,在客观上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1959年,霍尔发表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该书被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书中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等等。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这时候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成立了独立研究协会,创办了专业刊物,大量出版了学术专著,在大专院校开设了课程,出现了专门的出版社,同时该学科也得到了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学术界的重视。传播学界最具权威的国际传播协会把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八个研究方向之一。从事跨文化传播学的学者们基本上有三个共识: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扩展;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特点在于它注重不同文化的个人、群体之间阻碍传播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可以为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或借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化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跨文化传播日益受到重视。虽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但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与国际学坛的显学地位相比,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却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初由外语学界引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局限于语言、交际和翻译等应用领域,缺乏国内学界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多角度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及跨文化议题的拓展研究几个阶段。虽然与欧美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仍处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各项研究都有待深化,但随着传播学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学术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拓展,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有了蓬勃的发展。总结起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引进、初创阶段(1980―199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文化传播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引入时将其译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学者主要来自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从一开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就采取了开放、交流的态度,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频繁。1983年,何道宽在《外国语文教学》杂志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在本文中,他率先将其作为一门学科介绍给国内学界。此后,一些国外的理论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比如1988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萨莫瓦等著,陈南等译的《跨文化传通》,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居延安等译的《超越文化》,1991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版了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霍尔著,刘建荣等译的《无声的语言》,199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罗宾逊著,马啸、王斌等译的《跨文化理解》等。

与此相应,初步的探讨、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比如1992年胡正荣的《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展与控制: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初探》,还有同年贾玉新的《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文章。据胡文仲统计,跨文化传播研究引进国内至1994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多达百篇左右。1994年,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收入了部分上述文章。同年,王福祥、吴汉樱主编的《文化与语言》也对部分文章进行了收录。1995年之前,基本的发展特点就是对理论的借鉴和对初步成果的收集归纳,此外,还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国内学者的理论专著,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王志章《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等。

第5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区;外宣翻译;旅游文化传播

一、旅游景区外宣翻译与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和城市博物馆。而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就是要充分利用新闻出版、文化交流、国际互联网等策略,最大化地宣传地方的旅游特色文化,树立地方品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文化传播最重要的传播窗口,其外宣翻译的品质决定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效果。旅游景区的外宣翻译主要是以外国游客为宣传对象,由景区相关负责政府部门和单位将对外宣传文本译成外文,通过公示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音像出版等传统以及其他创新宣传形式表现出来,宣传本土文化、人文和景观,激发外国游客参观旅游的欲望,从而达到旅游文化传播和刺激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从广义的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文字就是文化的一种体现。翻译作为一种文化沟通行为,也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跨文化角度研究翻译行为是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尤其是旅游外宣翻译与旅游文化翻译的研究更是开辟了研究方向的新领域,因为这个研究领域不仅涉及语言与文化交流,还涉及城市经济与发展,因此,立足旅游文化传播的视野,研究旅游外宣文本的文化传播功能对于传播旅游文化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旅游景区外宣翻译的原则

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外宣翻译设计的是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因此,旅游景区外宣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人群接受原则

旅游文本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不同语言、文化和游客心理等因素,因而在旅游景区文本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标人群的阅读感受和审美标准等心理接受程度。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方面以英语母语国家的受众人群接受程度为标准,注重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以及文化表述。在翻译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目标语言的习惯性。语言的审美习惯主要体现在语篇布局、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等。而相比汉语注重“神”,英语语言更注重“形”,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英语旅游文本表达客观通俗、语言风格简约、思维逻辑严谨,多使用有逻辑性有层次感的句式,这与西方人注重实际的思维习惯相吻合。

(二)宣传文化原则

宣传文化的原则指的是翻译文本以宣传本土旅游文化为原则。虽然译者在跨文化视角下翻译旅游文本,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如何表达中国文化元素。受众人群除了有对本国语言的审美期待以外,还希望在旅游过程或阅读过程中了欣赏异国的语言文化、领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译者在翻译旅游景区文本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重视对本土文化原汁原味的诠释,充分发挥介绍旅游景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作用。

三、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旅游景区外宣翻译策略

(一)提高译者素质

翻译工作者的素质包括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职业态度、文化底蕴等,这些都决定了翻译文本质量的好坏。合格的译者能够用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认真负责、游刃有余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出色完成文本的互译。目前,旅游景区外宣文本的译者主要来自英语专业翻译人员、英语教育者及海归人士,但是专业功底和文化底蕴兼备的人才很少。因此,一定要重视翻译人员的培训以及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对于在岗的翻译人员要加强文化领域的培训,多提供研讨和交流的机会,提高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对于在校的学生,需要高校改革翻译课程,在传授翻译技巧的同时,重视外宣和跨文化内容的实践。比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指导学生做语言翻译翻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二)加强研究,建立公示语翻译学术规范机制

目前,对翻译作品的研究领域广阔,既深入又丰富。对外宣翻译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尤其是从不同文化领域的旅游行业的外宣翻译研究相对较少,因为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旅游景区文本翻译是涉及旅游行业的跨文化翻译研究,相对复杂,成果较少,可行性的方法和理论更少。建议高校外语教学要把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作为文本纳入高校课堂教学环节中。相关工作者和教育者应重视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实例,提出可行有效的翻译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组织力量开展公示语翻译相关标准制定研究,使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尽快走上规范化建设轨道。

(三)鼓励社会参与,建立纠错机制

要出台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检查相关政策,发动社会力量,调动懂语言翻译及文化底蕴深厚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对既能发现问题,又能提出明确翻译规范本的有关人士要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刘琼.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群文天地,2011(22).

[2]朱益平.从旅游景区英文误译看地方外宣翻译中的译者素养[J].新西部,2013(11).

第6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我国英语媒体不断传播国内外重要时事。信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是信息价值的体现。英语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不只是单纯地对信息进行语言转换,而是通过英语新闻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因此,英语新闻传播有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那么,如何挖掘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如何看待我国信息文化的传播?我们不仅要关注信息的“事实维度”,更要重视其背后的“文化维度”。

影响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因素

1.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形成过程定区域内出现的,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环境因素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文化传播的空间载体。由于各民族发展的环境特点不同,其文化内涵也有显著差异。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语言表达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点。以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间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化的发展。因此,由于环境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出现瓶颈。英语新闻传播的方式必须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还原英语国家的语言情境。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打破环境文化障碍,重视信息的文化背景,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2.风俗文化。风俗是指个人或者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生产、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稳定发展推动了风俗文化的出现,使其贯穿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因此,风俗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环境文化的不同导致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风俗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

1.异化策略。异化策略是指,将源语言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贴近源文化体系,使源语言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感以及文化符号直接转入目标文化的语言表达中,巩固文化的相对主义情结。在英语新闻传播中,采用异化策略能够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使受众感受到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从而保留文化的原始性。文化相对主义情结根植于源语言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希望本土文化能够在不丧失原本面貌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从而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强势心理在英语读物翻译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保留源语言文化的基本形态以及表达方式,能够还原文化价值,加深受众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英语新闻传播中的文化自觉性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源语言文化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一种渗透,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应该尊重文化相对主义情结,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这种情结存在的动机以及心理过程,优化异化策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以及表述形式上,要尊重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保留其文化精髓,满足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化策略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了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归化策略。所谓归化策略,就是将源语言文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进行本土化转换,适应目标文化体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合理对接。英语新闻传播中的归化策略以受众为出发点,根据受众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化转换,将源语言文化体系中的谚语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言语,实现文化对接。英语语言文化体系中存在很多谚语,这种语言表达特点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可能造成信息误区现象的出现。不同民族间的环境文化和风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受众在接受英语新闻时,会运用本土化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转换,影响了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归化策略的目的就是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将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受众理解的信息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加深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使用归化策略时,首先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系统了解,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应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实现文化的迅速对接,加深受众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3.除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多元化”成为时展的基本趋势,跨文化交流是当前不可避免的发展走向。因此,挖掘文化价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价值是文化构建和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形态,推动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各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地域特点不同,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存在显著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英语新闻传播中出现了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除误成为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另类文化价值观,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理沟通。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源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因此,为了打破文化传播的阻碍,首先要对文化差异有一个系统化地了解,深入地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应对导致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性调查,比较其类型,探究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应对比分析我国语言文化体系与西方语言文化体系,从差异中找到共通点,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共鸣。根据文化特点进行除误,能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第7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服装表演,文化传播,社会功能

从服装表演产生的1000多年以来,它承载了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都变得十分丰富。如今模特近乎成了“时尚”这一重要审美文化范畴的代称。服装表演也从形式、种类和内容上日益丰富。在文化传播中也有举足重轻的地位。现代服装表演起源于19世纪,当服装店女店员marry身披其设计的新款披肩向顾客展示服装,时装模特就此产生。那时的服装表演除了商业意义,更具有了传播流行信息的作用。至今,服装表演发展出许多分支作用,商业目的凸显,文化娱乐性服装表演的出现等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促进销售,交流服装文化。可以说,服装表演本质就是传播,就是一种媒介,且拥有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殊性。

一、服装表演的发展历程

服装表演是服装动态展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以真人作为载体展示服装穿着效果的舞台表演形式。早期的时装表演来源于14世纪的法国,1391年法国查理六世的妻子发明仿真人“玩偶”,身着最为流行的衣饰,被称作“model doll”。现代服装表演起源于19世纪,年轻漂亮的女店员marry身披新款披肩向顾客展示,成为第一个真人时装模特和时装表演的创造者。这种戏剧性开场的表演形式,使观众得到了娱乐,为时装表演增添了创意性,确立了现代时装表演的形式。进入21世纪,服装表演形式更加成熟、更加多样化,舞台氛围、音响效果、化妆造型都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时装模特的出现和服装表演的发展,根本目标是展示服装,传播时尚信息,推动流行,达到促销的目标,交流服装文化或进行娱乐活动等等。其中,服装表演的传播功能尤为值得关注。

二、服装表演与传播模式

传播实际上就是信息从参与交流的一方流向另一方的过程。要传播怎样的信息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舍尔。他提出了“五w”传播模式,其后发展成为单向传播模式,单向传播模式反映了大众媒介的传播特点。后来的施拉姆等人又提出了双向传播模式,呈现出了信息交流的复杂性,随着网络为主体的新传播技术日益发展,互动的传播模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时装表演本身是单向的传播模式,也是随时得到意见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还是交互性更强的互动传播模式。服装表演以引导流行为目标,其信息传播模式遵循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中式传播模式。其对时尚的推动作用也是遵循从上而下这一线形的过程。

三、不同类型服装表演的传播模式

(1)、商业为目的的服装表演的传播

服装表演是引领衣着潮流、推销服装的有效手段。一个企业或者品牌只有通过与消费者频繁的沟通,才能使其品牌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商业促销类服装表演的永恒价值就在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商业为目标的服装表演的传播模式多种多样,有时是线形的单向传播模式,有时是双向的或是互动的传播模式,具体要根据传播者和传播内容,和面向的受众来定 。只要适合传播过程,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是合适的传播模式。

例如,时装周上的有些企业举办服装表演是为了吸引零售商来订货,服装企业就是传播者,零售商就是他的受众。传播者通过服装表演媒介传出信息,受传者立刻就能够自接接触到信息,迅速做出反应,这种类型的服装表演,其受众和传播者直接交流,信息的反馈非常及时。再如,商场举办的促销类服装表演,其受众是不确定的来商场购物者。购物者在观看了表演之后,能够立刻对组织服装表演的品牌产生某种反应,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也有可能被激发出购买欲,立刻做出购买行为,该品牌的销售额会立刻产生积极变化。此种传播模式也是双向的,反馈非常迅速的。同时,没有立即产生反馈的顾客此时只是单向接受了信息,也能变成潜在顾客,最终达到服装表演的传播效果。

(2)、竞赛类服装表演的传播

竞赛类服装表演包括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国内国际服装模特

大赛及服装设计大赛。这些大赛是发掘服装设计新人和模特新秀的有效方式,也不断向社会推荐服装设计师和时尚精英。以比赛为目标的服装表演中,服装表演成为实现该目标的表现形式。

这类表演也不排斥商业因素的加入,即比赛的赞助者.既能使组办者获得足够的活动经费,又能借比赛的影响力扩大自身产品的社会知名度。此类服装表演是一个互动的传播过程,设计师的作品被模特现场演绎之后,或是模特新秀现场展示的过程中,服装表演的受传者评委们会立刻做出评价,与此同时,场下的观众也会以掌声、投票等方式影响比赛。竞赛还有可能被电视转播,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给广大不确定的受众。

大众媒介的作用也很重要,没有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组办者和赞助者都很难扩大影响,达到对自身的宣传的传播效果。

(3)、以娱乐、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服装表演的传播

时装表演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己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备受喜爱。服装表演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作为庆典的文艺表演形式出现。文化交流类服装表演在一些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常被应用。这类演出没有自接的商业目标,也非推销服装,而是以展演服饰文化为特点。

以娱乐为目标文艺表演形式,其观众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现场的观众,现场观看表演的过程,获得审美享受,另一部分是被电视等大众媒体转播而观看的非现场受众。传播模式比较单一,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

文化交流类服装表演,其受众并不是大众传媒的普通受众,而是某个或某些组织,比如文化交流团体。然而,即使是文化交流类的服装表演,其传播者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传播信息,而是同时进行着信息的交流。

综上所述,任何媒介,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本身都是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也必然能够起到导引社会的某种变革的作用。服装表演作为一种媒介也不例外。研究服装表演的传播模式。以引导流行为出发点的服装表演,其信息传播模式是遵循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中式传播模式。同时服装表演最终所达到的的作用又是对社会的文化传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此外服装表演也在社会文化传播中主动或被动地起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傅其林.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时装表演[j].文艺研究,2003

[2]陈力月.传播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

[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9

第8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论文摘要: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文化对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来自受侍者的文化环境,同时还渗透到传播媒介及其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传播的影响。

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可以说,文化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对传播影响重大,这种影响既来自传播者的文化势能,也来自受传者的文化环境,同时还渗透到传播媒介及其过程之中。反过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值、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积淀。传播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持续而深远的,而且是广泛而普遍的。

一、文化对传播的影响

(一)文化维模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他的行动体系理论中,强调了文化子体系的功能是维模,即模式之维护的功能。文化的维模功能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由于文化的这种功能的存在,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了一种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外来文化有利于维护本土文化模式,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营养补充到本土文化机体中去。如果外来文化对本土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性,维模功能就会起“文化警察”的作用,竭力阻止外来破坏性文化的侵入。

文化维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内部运行机制的状况。当一个社会内部协调稳定且处于发展与上升阶段时,社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局面,维模功能对外来文化则比较“宽容”,能够更多地促使社会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古代盛唐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与国外的文化交往活动也随之十分活跃。宗教文化的传播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佛教盛行起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相继传人,它们与中国的儒学与道教混合在一起,对维护封建社会发挥了维模功能。与此相反,在一个面临崩溃、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失调,或者处于惰性的慢变状态的封闭社会里,文化的维模功能会对外来文化顽强拒绝,文化传播就难以实现,而封闭的、文化传播匮乏的社会是发展缓慢的。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世界文明史上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但是,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统治阶级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忽略了对迅速发展的西方科技文明的接受。当有人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时候,中国已经落伍了,几代中国人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此,文化的维模功能对传播文化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用。积极的一面,在于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对外来文化的“筛选”;消极的一面是对传播文化的阻隔,使本土文化处于封闭状态和惰性状态。

(二)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也反映了文化的一种选择性,它与文化维模原理密切相联。适应原理告诉我们,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文化圈中时,它必须适应这一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等情况。没有这种适应,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半途夭折。如果说维模原理是受传者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的话,适应原理便是传播者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表现出了对中国原有文化圈的强烈依附和适应。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住脚。首先要适应中国文化的特色,没有一定程度的依附与迎合的适应过程,佛教不可能有后来的广泛传播。基督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与佛教形成了对照,由于基督教传人之始没有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因此在明清前一直未能广泛传播。直到今天,虽几经反复,西方宗教也从未能在总体上影响中国文化。

由此可见,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是十分重要的影响机制。外来文化的输入。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文化交流就会遇到各种阻碍。当一个民族能够懂得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并确信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比他们自己的东西好的时候,他们便从其他民族引进某些生疏的技艺或知识。但是,所有这些引进物必须适应当时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与已知的受崇敬的东西相适应的引进物,才能在引进者的世界中找到永久的立足点。实际上,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不仅外来文化要适应本土文化,而且本土文化也要适应外来文化,两者彼此相互适应,没有这种相互适应,就无法达到文化的整合。文化适应机制,不仅表现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而且也表现在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处的过程中。

(三)文化优势扩散

文化竞争也如同生物生存竞争一样,存在优势者胜、劣势者败的特点。所谓优势文化是指反映那些相对于别的文化先进、发达、文明、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即质量较高的文化;而劣势文化是指那些比较封闭、愚昧、落后的文化。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反之亦然。文明文化通过其优势扩散的功能,传到世界各地,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是因为优势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能给人类带来新的改观,更加符合人类的本性和各方面需要,因此自然被人们优先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产业革命的物质文化成果,曾经迅速波及世界。现代信息社会的“3C革命”(计算机化、控制和通信)也在十分迅速地向世界传播。先进的精神文化也是如此,例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们作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优势文化,都曾向外广泛传播,至今仍有很深的影响,说明了优势文化扩散传播的显著效应。当然,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种文化不可能永远先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先进的文化也可能落伍。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开放文化,善于不断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先进文化。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正是面对世界发达物质文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而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看则表现出某种历史必然性。

(四)文化圈层性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活的。人类共同生活所形成的相同文化因素的区域被称为文化圈。文化圈一方面反映广泛的人类群体对文化创造的共同参与过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各种文化物质在功能上的整合。而文化层则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的反映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换句话说,文化层不过是现实的文化丛、文化圈在历史上的积淀、凝结,而文化圈不过说明文化层的秩序。虽然文化圈与文化层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但它们本身却有相似陸,都显示文化的历史连续性。文化本身具有的这种圈层性,使文化传播也具有圃层性。文化的圈层性既可以表现在文化的传体之中,也可以表现在文化的受体之中。文化的圈层可以有多种角度的划分,不同国家、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可能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当我们说东方文化圈的时候,它就不仅包括印度文化及其各邦文化,也包括了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朝鲜文化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从社会的构成要素上,可划分出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知识文化、宗教文化、家庭文化等;从职业群体上,也可以划分不同的文化圈层,如工人、农民、大学生、知识分子等文化的圈层,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圈层性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文化圈层,在向外传播或接受外来文化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城市文化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容易向乡村传播;但乡村文化则难向城市传播,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层次上。城市文化的文明程度高,易扩散,但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有其维模的功能,抵御着城市文化的传播。不同时代的人,由于文化传播的时代不同,其文化传播的特点也不同,因而容易形成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学上常称之为“代沟”。这是文化的时间层次导致传播层次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总之,文化的固有圈层性,对文化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造成了文化传播中的圈层性。

由此可见,文化对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文化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文化一产生就有一种向外“扩张”和“传递”的冲动。传播是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传播使文化跨越时间、空间。冲垮各式各样的社会樊篱,打破不同程度的封闭型社会文化体系,不仅影响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二、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一)传播中的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认同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传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机制。文化融合的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各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播,主要是民间的交往、生活的联系、人员的流动、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例如,不同民族杂居而逐渐形成的文化融合。二是通过物品的传播,不同地区产品的交流、城乡物质资料的交换、各种技术传播,使文化得到交流,并形成新的文化。三是引进新的文化,即受体主动引进外来的文化。例如,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整合成新的现代文化。四是强迫性的文化传播形成文化融合,这是受体被动接受的结果。例如,通过侵略、垄断传播工具等手段进行文化扩张,使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得到融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用一种文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是文明对落后的征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现。文化同化是指不同文化经过相互接触交往,融合为同质文化模式的过程。

同化的一般规律是先进文化同化落后文化,外来移民被本土文化所同化,多数人的文化同化少数人的文化,但也不排除例外。同化的根本特征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被同化的对象全部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模式。同化有两种类型: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在自然同化过程中存在着双向进程,即参与同化的双方都积极使自己影响对方或适应对方。同化的例子较多,比如美国被称为“种族熔炉”,从非洲去的黑人,从欧洲去的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在两三代内几乎完全被同化。又如,清朝满族人虽然通过武力征服而取得了中国的统治地位,但由于其文化的相对落后陸,最后主流的汉族文化逐渐同化了满族文化。欧洲的同化现象较为少见,尽管有过无数次征服及一次又一次的强制同化,但欧洲仍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地方文化和区域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欧洲民族”的说法和“欧洲共同体”的出现,说明各国文化上的同化过程是存在的,在以后还将继续存在。

文化的融合与同化为原有的文化圖补充了新鲜的养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适应、整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在这之中,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二)传播中的文化增值

文化传播促成了文化增值。所谓文化增值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一种社会文化创造出来之后,其价值并不是马上就被人们所认识的。文化传播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重新界定文化和认识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估价和确定某种文化的价值,而且还要增值和繁衍出新的文化意义。文化增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维度方面,文化增值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先进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使用,使传播的时间大为缩短,效率大大增加,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在空间维度方面,文化增值主要表现为文化传播溢出了民族国家的疆界,衍生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中,与那里的文化融为一体,产生出新的文化形态。然而,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是增值的,唯有那些开放和创新的文化才会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在“扬弃”异质文化的同时重构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传播为文化增值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不是任何文化传播都必然导致文化的增值。

(三)传播中的文化分层

文化传播所导致的文化分层,是指由于当代社会信息流的迅速增长,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层次。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增长时,社会中那些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并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在接受信息方面要比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社会群体要强。其结果是信息的增加反而扩大而不是缩小了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影响文化分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与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外,还表现为社会上一些人所享有的不同职业的特权。这些在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人群在传播上往往也享有优先权,他们比非特权阶层可能更早更多地接触文化的传播,从而拉大了同其他人群之间的差距。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分层。

(四)传播中的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处在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产生、发展、变化、衰退和再生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客观普遍的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文化变迁涉及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文化冲突等诸多因素,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变迁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文化传播无孔不入,并通过各种媒体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渗透,改变着文化主体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风格和文化模式。譬如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的和,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迁。这次文化变迁完全得益于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启蒙。当今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更是加速了社会文化变迁。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媒介传播在更深和更广的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尤其是网络成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的技术及传播特点,为知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正在并将不断导致文化传播载体的划时代变革,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崭新的生成基础和机制,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跃迁,从而导致社会文化的重大变迁。

第9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影视音乐片段性的选择要正确的剪辑和应用,叙事性、节奏性的气氛音乐大多会采用音乐片段或主题曲的片段,完成对影视作品的诠释,因此,影视音乐几乎也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的代名词。好的影视音乐能使影视本身的感情更加丰富,更强烈的抓住观众心理,使其产生共鸣,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

影视音乐具有铺垫作用在刻画人物时,人物的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通过人物表面展现出来的。就像悲伤,人物只有尽可能的用眼神展现,但这一表现手法又不是很全面,这时候就需要加入悲伤的音乐来帮助人物展现悲伤的氛围,提升剧情效果。因此影视作品中情感表达大多会采用加入影视音乐作为铺垫的方法,提升整个作品的表达效果。所以铺垫性影视音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选择歌曲时,不单单只是歌曲旋律的优美,还要看与作品的联系紧密度,这样才能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好的宣传、评价。有铺垫作用的影视音乐,辅助影视作品所展现的内容也会更加生动,富有感情,广为传播。

影视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大多影视作品开头不是人物的直接出现,而是风景或建筑。因此会使用引导性的音乐,使人们带着相同的心情去欣赏影视作品,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可以使受众提前进入作品情景,更加深刻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更容易理解作品故事情节。另外,大多数的无对白场景也是需要影视音乐的引导,渲染影视作品氛围,使受众更加深入理解影视作品内容。有些影视作品的流行使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大量涌现,大街小巷都开始流传,这样就使影视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它不仅提升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影视音乐设计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现代化的影视音乐在创新风格以后,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民族、古典和流行以外,更多的融入了西方自由元素,实现了多元化的创造风格。影视音乐的设计要根据影视作品中的时间、风俗习惯、情节发展等因素,突破传统的限制,融合多元化的音乐。以多元化的特点来创作属于影片独一无二的影视音乐,更加突出影片的主题和风格,使影视作品更加完美化,这样充满个性和完善的影视音乐也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视音乐作品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同时也更符合作品的需要,通过影视音乐诠释剧中人物的情感,也使各地区受众更加深刻的了解多元文化。影视音乐的多元化还引导了音乐自身的多元化,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融合其他文化元素,民族音乐就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因此,影视音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创造了音乐的多元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网络的进步促使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互动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影视制作中音乐传播本身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影视音乐设计的多元化使其在制作过程中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运用与本民族文化相通的特点,制作了各个民族都易于接受的影视音乐,使影视作品和影视音乐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影视作品和影视音乐中的文化传播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影响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中国影视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都开始向国际化市场靠近,在国际同行业之间的慢慢交流中相知,以创作出更多经典的影视音乐。如电影《无极》的作曲为美国好莱坞资深作曲大师克劳斯巴代特,音乐配合剧中场景将人物的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刷新票房的同时增进了文化的互动。由此可见,影视音乐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是影视作品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传播在影视音乐设计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并将肩负起促进各民族融合的重大任务,因此影视音乐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影视音乐设计中的文化传播

为了推动影视作品得以更好的发展,影视音乐被大量的应用于影视创作中,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影视音乐本身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1.影视音乐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传播影视音乐设计的风格一般以影视作品中的内容为主,包括影视作品中的时间、人物特点、场景特点等。在符合影视作品的情况下,寻找影视作品的传播人群,调查受众所能接受的设计风格,融入影视音乐设计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简单的说影视音乐在剧中具有烘托气氛、预示剧情、表现剧中人物心情的作用,在剧外影响观众的心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促进文化的交流。片头音乐起开场白的作用,主要用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题音乐贯穿始终,起到品牌文化效应的作用,用于辨识,使观众对整部片子留下独特的印象,因此影视音乐的设计在符合作品内容时,加入了适当的文化元素;插曲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插曲还可以成为流行的纯音乐,因此在设计中十分讲究,旋律设计要优美,整体音乐要连贯,才能表达影视作品所要传达的文化;场景音乐是渲染气氛的不二法门,在影视音乐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角度来说,好的影片一气呵成,同样音乐也要贯穿始终,从多种角度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促进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