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

第1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技术不断进步,人民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几步,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进步,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调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下文中笔者将从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城市规划管理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就是指按照由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依据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的城市规则法规和具体规定,采用行政的、社会的、法制的、经济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和控制,引导和调节城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协调发展,保证城市规划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分析城市规划的方向。

1.1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能够通过对各种资源的调配,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营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城市规划管理的具体管理内容,分析城市规划的管理活动的意义:

1)用地管理:用地管理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国家调整 建设用地关系,合理组织建设用地利用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的综合性措施。用地管理就是通过对城市内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管理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其他管理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城市规划中的用地管理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才能进行。

2)建设管理:所谓建设管理,就是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各种城市建筑活动的管理,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各种原有项目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建设管理对于城市规划的作用的实现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

1.2城市规划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我国城市规划已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政府实现市政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整合城市资源和实现城市居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更是社会各界参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的体系和实现方式也会不断完善。

1.3城市规划管理的五个实现:

1、首先,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和统一管理。

2、其次,实现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的统一,并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来促进城市规划的落实和实现。

3、再次,实现城市规划的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各种新项目的开发的投资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最后,实现城市规划的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功能的转变。

5、此外,还要实现城市规划的领域的拓展,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

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

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所有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进行规划管理。

第一,依法管理规划区的土地。

第二,发放规划许可证。

第三,参与重点工程竣工验收。

第四,严惩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第五,实行市民监督。

2、城市规划设计

所谓城市规划设计,就是在城市规划前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基本情况,对城市规划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进行计划。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规划的范围和实践的不同,将其分为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区域规划和全局规划几种形式。在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历史因素、时间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并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城市实际的、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案。

3、管理设计具体的影响

3.1城市规划对设计的影响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不仅要实现对城市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用,还要顺应时展潮流,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对于城市设计的主要影响在于宏观目标的制定以及具体方案的可行性上。

3.2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重点都是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城市规根据详细规划中有关强制性内容的规定进行规划;修建规划中明确各类建设工程的空间关系,检验建筑布局是否合理。

城区中心规划:为了突出了为城市核心地区健康发展确定科学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管制措施,都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编制都是围绕管理展开。

参与地理学、社会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考古学等城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是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的趋势。

3.3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方案、修正行为,认识到只有实行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才能顺应城市发展趋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已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预测评价方面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城市设计发展、城市研究任务很多很多,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城市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人类也必须以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设科学的管理。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管理活动,对于其他市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管理设计具体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管理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希望以此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尽绵薄之力,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06)

第2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

由于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对建成环境的控制和引导,城市形象是指物质而不是非物质形象,即城市建成环境给予人们的总体感受。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因为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悉尼的歌剧院和海湾大桥、纽约的摩天大楼等)而闻名于世。基于城市形象对于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影响,城市建成环境成为地域营销的主要工具。

城市规划设计的正作用

作为一种物质规划手段,建成环境的质量是评价城市规划的最直观要素。面对的激烈的竞争,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政府的共识,城市规划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认真开展城市规划设计是我国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城市规划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魅力的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下,各地城市相继展开了对城市形象的规划设计,各类型的规划层出不穷,无不对各地城市形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目前在城市规划设计主要的规划类型包括:城市设计导则、户外广告规划、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雕塑规划、建筑色彩规划、历史遗产保护规划等类型。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规划设计对城市形象的作用。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是对城市设计意图及表达其意图的城市形态环境组成要素的具体构思,是为城市设计的实施而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和模式。

它一般分为规定性和说明性两类。规定性的设计导则:明确规定了环境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后续设计应体现的模式和依据。规定性设计导则一经认定,便不可更改;说明性导则:解释和说明对设计的要求,并对可能采用的模式提出建议,但不构成严格的限制和约束。两类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中是同时存在和共同作用的。设计导则的内容一般包括设计目标或意图、设计原理和原则,并辅之以必要的图则、图表、图示和意向透视图。

这一类型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控制,包括对建筑景观、户外广告、道路设施景观、绿化景观等多种形象要素,是形成整体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有助于形成整体的城市形象

从全城角度形成的视线通廊、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使得全城的景观资源得以贯通和连接,借以形成整体的城市印象。

(2)有助于突出重点地区的形象建设

处处都是闪光点就等于没有闪光点。基于全城的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有助于城市看清自己城市的优缺点,选择具有特殊区位的地区进行详细而重要的设计,既避免了城市财政的分散而导致没有效果,也使城市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任何一个城市必须对本身最精华的地区倾注更多的形象建设,才能使整个城市的形象品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户外广告规划

广告是一个商业社会必不可少的营销工具,户外广告由于其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影响而成为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得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它应能充分体现城市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体现一个城市所特有的风格和定位,对城市形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重点地区的形象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精华和亮点所在,对于这类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迅速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品位,是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区域。这类地区包括新兴的城市地区,也包括历史街区。

近些年来,在上海市政府和建设规划部门等的倡导组织下,市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项目进展迅速,如《上海市北外滩滨江地区城市设计》、《苏州河(闸北段)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设计》等(都已经上海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审批,并已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当中,作为项目审批管理的依据)等都在指导实际开发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但有一两个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来指导具体的项目管理显然也是有缺陷的,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设计体系配合各个层面的规划控制管理很有必要。目前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缺乏城市级和区级的城市设计成果,而仅仅停留在局部的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尽管这些优秀的城市设计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但是并不能替代上以上两个层级的城市设计内容,因此推进、加强市级和区级的城市设计迫在眉睫。

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

城市雕塑,有别于一般的雕塑作品,坐落于城市的各种公共空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名片”,顾名思义,除了其外在的形式美,它更是所在城市的文化象征,表达着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诉求。

城市色彩控制引导规划

色彩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优美和谐的建筑色彩将给城市增添无穷魅力。城市色彩研究是一项新兴的研究课题,日渐为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所重视,不少城市逐步开始了对于城市色彩的规划研究,如北京的城市色彩被确定为以灰色调为主的灰色系,大连市定为米黄色和白色等[[[] 郑正等,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引导——以温州中心城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4]]。国外的很多城市很重视公共环境色彩的统一规划和保护。比如巴黎的米黄色,伦敦的土黄色。

城市色彩控制引导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新兴的领域和课题,对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历史遗产更新保护规划

对历史遗产进行更新保护规划,积极探索历史遗产的潜在价值,赋予商业、商务、休闲、娱乐、旅游等新的用途型态,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时尚场所,使得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是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历史遗产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城市形象资源,因为它天生具有唯一性,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另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形象法宝之一。对历史遗产进行更新保护规划,有利于城市对真正宝贵的历史遗产进行合理科学的保护,使得历史遗产能够永续存在,成为城市形象元素中最具个性的元素之一.。

城市规划的反作用

目前出现的“千城一面”,城市形象雷同的现象,却也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原因,是城市规划中的雷同现象、官本位思想、“崇洋”的现象对城市形象起了反作用。

城市规划中的雷同现象

雷同现象已成为城市规划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少地区的城市规划中无视城市间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人文因素、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距,致使城市从形态景观,到内部的功能分区、主轴线建设、广场布置、公园绿地地安排、道路建设等均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变化,其结果是一城市与另一城市在景观上相差无多,根本无风格、特色可言。

城市规划尚存官本思想

城市形象建设往往既受到决策者的重视,又受到其限制,再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若不能纳入到建设中去,都将是一纸空文,即人们常言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后领导一句话”。

结语

第3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城市规划的一些可行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现状;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依赖于城市规划,并且以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城市要想合理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分析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只有在科学城市规划方案的指导下,才能逐渐实现一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城市规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二、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存在随意性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是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计划指导作用。城市规划的涉及面之广,已经囊括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不过,在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中,城市规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建筑行业追求效益最大化,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城市规划不断的任意更改,并没有在实际的运作中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合理要求进行操作,表现出了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随意性,这就为城市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2、对名胜古迹的保护意识欠缺

在城市规划中,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方面,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是一个城市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对风景名胜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的引导和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素质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在风景名胜的保护上并没有制定完全合理的计划,使得许多风景名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在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或者城市规划实施的滞后性和不便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污染和浪费也极其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在城市规划的制定上越来越重要。

4、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城市建设中,效益永远是持久的话题。在制定城市规划时,相关研究管理人员由于利益的驱动与一些不法开发商沆瀣一气,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质量和职能。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上,施工单位也并没有贯彻城市规划合理要求,在施工建设中盲目只求利益最大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5、城市规划不具有前瞻性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牵引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保障。然而,现在的城市规划在前瞻性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公共交通和下水道的疏通排水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交通拥挤、车道狭窄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人们行车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在下水道的排水方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疏通通道,是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诟病,尤其是在近两年连降暴雨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在暴雨之后,许多城市成为“水上城市”。这就是城市规划在前瞻性上,没有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6、城市规划生搬硬套

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应用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直接完全套用一些主流城市的规划方案,没有联系自己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城市建设上没有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在城市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极为突出,施工单位没有联系实际,完全套用一个模式,使得城市建设过程诱发了一列的施工问题,城市规划的生搬硬套在城市的发展中严重影响了其进程。

三、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城市发展逐渐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是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该坚持综合性原则,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应该可以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并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城市社会、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综合性指标,确保该指标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和测度城市的发展状况。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统一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情况下,城市规划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制定更好的城市规划方案,显得尤为突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效统一问题上,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意义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问题上,人们普遍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源于经济类型的转变发展,是运用规定的区划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主要是针对土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建筑等标注物进行划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历史证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详细规划中,制定计划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于传统的规划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灵活性,也为计划的事实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2、城市设计发展的意义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整体发展为切入点,侧重的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针对整个城市的设计,这样的一个宏观环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想象空间,激发了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城市设计致力于改造人们的空间环境,为人们营造更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存在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的城市设计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城市设计桎梏,不再建简单的追求外观上的设计,而是只求设计层面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是独立与城市规划之外的,与城市规划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城市设计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制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城市的建设中相互独立,却也在逐渐的走向融合,合理的统一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效统一,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为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实施基础,使得城市规划在方案制定与有效实施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可以极大的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机统一在今天看看来,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王兴平.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 城市规划,2011(02).

[2] 范先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第4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和谐社会 生态建设

概论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协调与生态和谐,来推动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城市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从城市物质空间的全面部署转变到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支撑性内容的安排。城市规划要由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走向促进社会协调和谐为主要依归的道路。本文将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进行城市规划作―个新的探讨。

1.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二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1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晶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汐 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

2.现代生态城市设计理念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0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3.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第5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原则;景观设计;产业设计;环境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必须转换城市化模式,以新型城市化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与生态文明提升的关系。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要使区域和谐、健康发展,在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城市设计方法,构建人性化的居住和公共空间,创造城市多种功能相互协调、多种价值体系综合优化的空间环境。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该计划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生物、代谢、迁移、空间、污染等[1]。生 态 城 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的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的规划方法,目的在于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

1.2 生态城市的特点

(1)高效益、低损耗。生态城市倡导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在城市运行中能够实现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表现中即第三产业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生态城市使人类、物质和资源等快速流转起来,而且这些方面联系紧密、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使资源利用效益最高。

(2)高协调。生态城市要求注重人类、自然、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只着眼于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使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谐共处,使资源的到可持续利用,才能进一步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各方面要素协调有序,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1.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首先,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尊重自然、符合自然,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节能、再生、可持续的生产活动,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当地实况的规划方案。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物质发展为立足点,以造福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注重对人价值的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的传承。

协调性原则。规划设计中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一致,促进相互之间的高速流转,这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特色原则。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只有将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想要达到的成效。在规划设计中,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设计成果,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地理、人文情况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2.1 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而人文景观由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构成。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人文景观特色,把他们的人文景观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在打造城市景观设计的同时更加需要突出其高原特色,通过宣传和培养等把他们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他们独有的特色。总的来说,建筑景观设计既要进行照顾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也要进行底层景观设计。在进行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时,要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而且街道建筑景观要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使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理念融为一体,并且要以城市公园、广场、江、河、湖、溪作为重点,融入其中,进行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使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得到提高。

2.2 城市产业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保护和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化保护,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三环节的流转,使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市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和生态的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产业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市产业,使城市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还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其GDP的比重。在对生态城市设计完成后,要以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评价标准,对环境和企业进行各方面评价,针对其评价实况进行干预,以使城市环境和企业得到科学发展。

2.3 城市住区设计

城市住区设计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体现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城市住区设计是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做好城市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城市住区设计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2.4 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市设计所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生态效益和共享性。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生态环境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牧草进行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生态城市设计”观念出发,充分理解和把握生态城市的形象设计,逐步尝试设计生态城市形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我们城市的形象越来越美,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和谐。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的特点分析,将生态理念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汤薇.生态城市基本问题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3(1):73-77.

[2] 任磊.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8):25-30.

第6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联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是人类栖息的重要生活条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产生与发展都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长,加之过分建设后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城市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规划指引着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意志的体现,是政府在宏观的角度对于整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的规划与调整,决定着一座城市的风格、功能以及其可用的资源总量,其战略性决定高度,决定了其对于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关的行业与工作的统领以及指导地位,决定了环保以及设计等工作基本的方向与原则,为那些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工作划定了基本的界限。城市规划考虑的不仅仅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关注的是城市整体的规划效果,考虑的是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功能以及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确定的是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其实现的手段以及途径。城市规划虽然也包括了对于单体建筑的研究与规划,但是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单体建筑在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建设以及相应的经济带动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地位,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力求做到的是城市整体功能的实现,所以其决定的是建筑的性质、范围以及覆盖率等因素。

(二)城市规划参考着建筑设计

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景观与组成,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以及时代审美以及建筑技术的载体,是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是城市的标志与名片,对城市的形象以及风格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同时对周边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其在地区以及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为拆迁改造以及相应的新建工作提供了现实的制约条件以及不可改变的客观条件,是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筑设计包含了对于建筑色彩、形状以及占地空间等具象因素的设计以及研究,是设计师的设计表达,也是城市风格的奠基因素,无论是建筑的空间组合特点还是建筑的景观特点都是城市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的要素。所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专门的评审队伍,对城市的建筑设计进行统一的评审,为城市的大环境建设与规划提供参考,使得建筑设计能够与周边的大环境相互适应。

(三)建筑设计影响着城市规划

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提升了群众的审美水平,所以现代建筑在具有了居住以及商用等功能的同时,也要尽力去满足使用者的审美要求,实现使用者对于住宅的个性化要求,但是个性的追求以及意愿的表达,要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旋律以及根本原则,服从城市规划设定的方向以及基本的建筑要求,才能够实现使用者的个性理想。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一幢建筑的单一构想或是简单设计,还涉及到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以及与整个城市规划的协调,这是合格的建筑设计师们应该掌握的基本设计原则。只有与城市理念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才能够真正的为城市增色,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大环境中突出自己的审美。建筑设计未来适应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大环境的气氛与特点,调整自身的风格与体积,做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呼应以及相得益彰,同时也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建筑质量衡量标准以及利益的落脚点放在使用者的感受上,才会真正的与城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二、城市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协调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问题,实际就是解决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环境的问题。建筑作为稳定而不可移动的具象形体,总是借助周围的环境和恰当的布局才显得造型的完美。如中国广西北海老城的建筑设计,为了实现在创新中怀旧、在利用中保护、在管理中复兴的理念,在设计中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元素叠加求解等方法,使整个老城激活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未来的想象,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以上是城市建筑适应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而作为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则要通过自身的技术加以表现。如1982 年在美国修建的呈方块体形波特兰市政大楼,楼高 15层。外部大面积的抹灰墙面和排列整齐的小方窗、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上镶嵌的一些古怪装饰,加之屋顶上的一些比例不协调的小房子,给人一种“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的感觉。由此可见,建筑作为城市规划表现的一个部分,他可以是一栋楼、一座城市的地标、一座桥梁或文化遗迹等,但它的美从整体上来说是要服从于周围的环境。

三、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建筑也得不断发展,业内也形成了竞争极为激烈的建筑市场,因此有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使自己获利,通常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同时为了施工进度,通常还会放宽相关标准,因此就会出现许多不达标建筑,他们无法长期稳定使用,过不了多久就成为了危房,因此就不得不将其拆除,这就会产生大量的建渣和粉尘,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空气质量,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建筑质量监督单位,严格把控质量关,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建筑,就应当勒令其进行整改。

(二)建设符合本城市文化的标志

近年来,大城市都掀起了建设标志性建筑的浪潮,有许多城市便开始盲目建造,其建筑完全不符合本城市的文化背景,甚至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因此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应当认真仔细考虑该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旅游观光等相关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本城市的形象,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为该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相关政府就可将这些资本用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使用建筑节能相关设备

当前,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问题。我国现如今正处在工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居民要求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促进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这同时也扩大了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因此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建筑设备上多下工夫,大量采用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有: 建筑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其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尚未成熟,开发潜力大。而目前可再生能源能用在建筑物上的有太阳能和浅层地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能使人类继续生活下去,并且缓解日益突出的矛盾。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作以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利用是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条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致力于城市功能与方向的确定,重点在于对城市资源的调度与规划,协调的是空间的使用以及资源的耗费;建筑设计致力于建筑形体以及审美的表现,重点在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处理的是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穆家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探讨[J].才智,2014,10:336.

第7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都市田园;现代农业园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以金科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9月9日

一、引言

在统筹城乡探索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主张以“城市化”为主导,带动农村区域发展。但是这种思路也意味着城镇用地在农村的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尤其在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存在以统筹城乡的名义圈占大量农田,建设过程中缺乏规划引导,造成居民点布局松散混乱,产业功能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于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地域空间,由于对其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尚缺乏认识,不能单纯的农村“城市化”,把农村长期地、永久地建成城市功能配套区。同时,由于农业产业自身属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城乡统筹探索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都市病,因此迫切需要人们对这一特殊地域空间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调控。

二、从“田园城市”到“都市田园”

(一)“田园城市”理念。“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城乡严重对立等问题,提出的一种兼有城市社会优点和乡村美好环境的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田园城市所设想的城市形态,主要通过快速交通干线联系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各卫星城市,各城市通过围绕四周的农业用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并通过限制城市的扩张规模,使田园城市的居民能够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二)“都市田园”理念。田园城市针对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人口密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规划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师都在实践田园城市的理念,在新兴城市设计中用“核心功能区”加“卫星城市”的理念来规划新城市的功能布局。可以说,田园城市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扩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和思路。但是,田园城市理论中,城市核心功能区与卫星城之间的空白地带如何来发展,“田园城市”理论并没有涉及。尤其在中国,千百年历史形成的自然村落,就集中在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之间,这里是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聚集区。我们不能试图单纯的用“城市化”来将这一区域的人口全部变成城市人口,也不能将这一区域的农业产业用地全部变成工业生产基地。如何发展这一区域,是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面临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将田园城市中“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区域称作“都市田园”。(图1)

都市田园规划思路是,对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应当充分尊重农村地区的生态、自然、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不生搬城市规划理念和城市产业发展模式;而是以农村第一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相协同,规模较小,以生态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引导城市居民逢周末、节假日周期性下乡,引导都市消费向农村转移,拉动都市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带动农村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都市田园”作为统筹城乡模式的新探索,与“城市化”模式相比,不把降低区域内农村人口的比例作为目标,不把制造业和工业生产总值作为统筹城乡效果好坏的直接目标,而是将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特定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之间共存共荣为目标,确保农村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不被过度建设和开发而破坏,确保农业产业空间不被其他产业过度挤占。

(三)都市田园理论构想的界定。都市田园理论构想主要从区位、产业特征、主体、体系及功能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都市田园所涉及的地理区位,应当是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农村区域或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要素和功能自城中心向扩散,卫星城市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承担核心城市的工业、居住、生活等功能。两者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功能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形成由城市核心区和卫星城之间共同辐射的农村空间地带,这一地带就是“都市田园”所涉及的地域范围。

2、都市田园的产业特征,应当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被削弱的前提下,培育和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在“都市田园”理念下,生产和制造业居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次要地位,培育消费、引导消费、提供消费的第三产业居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地位。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背景下,吸引城市第三产业向该空间渗透和转移,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统筹城乡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协调发展。

3、都市田园的主体是企业集群背景下的企业和农民。都市田园旨在不以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不以牺牲农民利益而发展城市产业,在都市田园区域内鼓励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组织的合作意愿,提高其组织化程度,逐步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民转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民,并使之成为都市田园建设的主体,引导都市田园内的农民就地发展,做到“致富不离农,发展不离乡”。

4、都市田园体系中的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完善都市田园规划体系。(图2)(1)为产业(特色产业)提供生态环境基础;(2)产业完善促进社会发展;(3)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5)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6)带动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建设。

5、都市田园功能是以生态体系为基础,借助产业体系平台,弥补和完善核心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环境恶化而造成的社会体系功能上的欠缺和不足。(图3)

三、案例研究——金科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

(一)项目概况。金科现代农业园北接黄草山—水磨滩水库旅游景区,南临朱砂美心城乡统筹区,东与东北面毗邻涪陵区重点建设的李渡新城,距涪陵老城18公里、重庆主城区78公里(在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规划格局中,涪陵区介于一小时经济圈东边)。基于“都市田园”理念,金科现代农业园在此区域寻求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空间,创建一种新型的地方生态经济,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二)农业园践行“都市田园”发展模式

1、明确园区定位,做好产业规划。现代农业园在园区产业规划上摒弃资源开发性和环境污染性产业以及高能耗产业,以园林苗木、花卉和绿色蔬菜种植为基础产业,以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度假为主导产业,以养生康复服务为支柱产业。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将适合于发展农业的用地划分出来,通过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实现惠农与园区生态景观的双重作用;在并不很适合农业发展的用地上,依托园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打造农业休闲观光的新兴产业,与农业联动,实现产业互补。

2、促进产业集聚,完善园区功能。现代农业园立足于基础农业,加大对榨菜生产、工厂化育苗、大树种植、花卉婚纱摄影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使之提升品质、增加产量,形成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并规划形成以花卉婚纱摄影基地、育苗基地、幼苗基地和畜牧业养殖基地为主的“四基地”,以科技农业示范区、绿色蔬菜种植研发区、花卉苗木示范种植区、花卉园艺观光区、大树种植培育区、果树幼苗种植区和养生疗养片区为主的“七片区”。

3、尊重园区本色,合理规划布局。现代农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尊重园区的生态、自然和文化特点,依托园区天然水库,贯穿园区的小溪以及星罗棋布的水塘,规划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轴和以观光体验旅游为次轴,并形成现代科技农业风貌景观区、人文风貌景观区,自然生态景观区、花卉苗木综合展示景观区,特色果树种植幼苗培育风貌景观区。

四、用“都市田园”理念建设金科现代农业园的意义

(一)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都市田园是为实现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对靠近都市的农村区域进行规划时,提供一种兼顾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城市附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园对“都市田园”理念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

(二)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惠农模式的设计确保农民成为都市田园的主人,成为都市田园的长期受益者。农业园在产业规划过程时,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变的情况下,为园区农民设计惠农及富农产业,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在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做到“农民就业不离土,农民创业不离乡,产业发展不去农”。

(三)推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和促进。农业园通过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等基础产业,为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空间、生态环境等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农家乐中的餐饮与观光农业中的特色农副产品为园区聚集人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实现资源互补、空间共享、相互融合和促进。

(四)有助于形成现代公民社会。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过程,更是一个农村社会由传统的松散型集体组织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在农业园建设前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参与建设都市田园;建设中期农民入股参股,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园;后期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为主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内生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成为股东,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转变为第三产业的经营者,通过利益和产权纽带改变传统农村组织结构,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

五、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加速,都市田园将是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特殊地域空间,这一新型的地域空间既要与国家城市化战略相衔接,又要兼顾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正是在我国新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在总结和反思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的地域空间提出的一种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越,王玥.杭州生态带内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及对策[J].城乡建设,2011.10.

第8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注意的事项

1、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域的基础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水力资源需求。同时存在着随意建设,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很难将分布的工程统一起来进行利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期规划方案论证不足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协调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及经济要素的重要步骤。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应该包括工程选址、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工程的总体布置情况等内容,并从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工期、工程总投资、竣工运行条件等诸多角度和量化指标对各个工程建设整体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出最佳方案。现阶段,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没有注重量化的数据分析,常以经验进行选择,论证工作进行得不够深入。对于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的结合程度、工程客体结构质量需求等要求的考察不够具体,很难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过大超预算、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

1.2工程规划评价标准模糊

当前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规模和整体投入较大,所谓更加强调工程规划中的评价标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些规划设计人员认为这些工程规模很小,只要保证其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竣工后的质量即可,进行高标准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多此一举,所以忽略了评价工作的深度,制定的标准也较为模糊。其实工程建设不分大小,水利工程的规划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在综合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明确工程的可行性,并将最终结果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汇总。

1.3工程规模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等级划分尤为重要,其决定了工程实际规模和工程投资情况,对于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很难保证规划工作的合理可行,从而出现因为水利工程等级划分过高造成了工程建设人力物力超标准投入,这些投入超出了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因为工程等级划分过低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无法承担实际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水文资料、预期目标、预期效益等参考标准,依据抗洪等级、工程级别等等要求进行工程的规划。表l为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表1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1.4工程设计图纸缺乏严谨性

地形图与实际不符。部分项目设计为节省开支,不进行勘测,没有实测地形图或在以往几年前的地形图上设计,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工期拖延或投资超预算。图纸不全,尺寸标注不完整。有些设计细部图不全,一些特征点无剖面图或尺寸标注不完整,给工程量计算和施工都造成困难。图纸与文字说明不符。部分设计因制图人与报告编制人不同又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图纸与报告中的表格或说明不符的现象。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水利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1水利工程引水流量规划

水利工程的规模小,分布又不集中,而且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这些都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在规划和设计时引进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设计Q的公式是:

2.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规划

作为水利工程的规划的重要指标,供水能力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供水能力水平的确定应该同当地水资源拥有率相关,也和当地农业生产、作物特征相关。比如:小麦的地下水位一般在1.0~1.5m。大豆一般在地下0.3m左右。地下水位的确定不仅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更和作物拔节前后、开花前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2.3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规划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时,对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分析,科学设计规划可能涉及的当地渠、田、林、桥涵、路等原有区域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农田区域明渠自流灌溉的规划时,引水渠的位置越高,灌溉的面积越大,因此尽量将引水渠设置在高处。梁道则要避开农田,并采取经济性更高的土渠。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可以采取浆砌石渠,并且建立跌水和陡坡避免渠底受到冲刷,减少两侧岸塌掉现象的产生。另外,进行防护林规划时,要依据排渠沟进行布设。

3、结语

作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县乡地区的农田耕地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极为显著。作为决定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水利工程的规划问题是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要点问题。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尤其更要重视水资源、水环境论证工作,应该妥善处理有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双赢,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对于以往这些规划工作中的问题要尽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及时处理,进一步发挥这些水利工程的实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范文

1.认真抓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以《市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组织开展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邀请上级规划专家举办《市城乡规划条例》学习培训班,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宣传,深入社区、镇、村和建设现场宣传讲解,注重在规划审批和执法中的教育、宣传讲解,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城乡规划意识。

2.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重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进度。根据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审批进度,尽快完成一批规划成果,为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依法管理提供依据。2013年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一是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城乡统筹规划、市蓝线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规划等2012年接转规划项目编制工作。二是重点做好:(1)市城市色彩规划编制;(2)市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编制;(3)市城市水环景观设计;(4)市给排水规划编制;(5)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6)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7)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8)大道、大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要节点景观设计;(9)行政中心设计方案调整。

3.加强城市设计和规划方案审核,提升城市形象。突出特色,搞好重点地段(节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请专家、名家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研究和设计工作,争取多出精品。做到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提升城市品位。

4.围绕促进重点工程和实事工程建设,做好规划服务,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做好重点工程、实事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规划保障工作,依法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积极为全市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提供一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