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

第1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一般情况下,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成本法,第二是权益法。其中成本法主要指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下,依据现有的股份评估内容评价被投资企业的价值,然后预测再次投资的成本,再次投资过程中要考虑好各种贬值因素,扣除投资中的附带损失,这种评估方法便是成本法。另一种核算方法是权益法,权益法主要指以投资时支付的资产价值计价,然后依靠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利益的变化调整投资价值范围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比较适合应用于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此核算方式主要取决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力,否则不建议使用此类方法。

二、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改进措施

在上市公司的管理中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至于使用哪一种就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合理斟酌,首先可以将企业的股权进行分类,以便于会计核算分析。另外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能和被投资单位进行共同控制与相互影响,比如在某项经济活动中可以实现双方共同控制较为重要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事件,而相互影响是双方在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决策中有参与权,但是没有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如果投资公司对投资单位没有影响关系,也没有控制权,那么市场上也没有任何权益的产生,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比如成本法向权益法进行核算时,利用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投资价值要作为最初的投资成本按照权益法进行相应的核算。这种转换的主要条件是: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失去了影响力和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的经济价值不能准确的核算出来,此时投资公司仍然继续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控制力,这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将原持有的股权与新增股权分别处理。首先可以通过商誉形式,利用应得利益的比例衡量投资企业持有的净资产价值和原有股份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有余额就没有必要调整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否则就应该做适当的调整。而权益法向成本法进行转化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投资期间,投资企业新增的投资金额或者是追加的投资转移到其他隶属公司,应该依据会计核算相关规定调整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外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消减投资现象,导致股权核算方法从权益法转变为成本法,这时需要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以便为改变核算方法提供基本依据。

三、结语

第2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财务风险;内容;管控;措施;研究

一、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前期准备工作就是要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但是部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估值较低,导致投资收益较差,投资者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民营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透明,财务监督机制缺失,导致企业价值估值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没有充分使用贴现现金流方法的优势,没有对财务指标估值方法和期权期货估值方法进行比较。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市场股票价值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公司股票的净现值或参考市场交易价格综合定价,导致企业的实际市场价值难以得到准确的计量,使得投资者难以辨别优秀企业,投资风险增大。

(二)来自投资者的风险

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投资法人内部的专业人员素质越高,资金网络越完善,投资者在使用私募股权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反之,就会给私募股权投资带来阻碍,降低投资收益,加大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可能会给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带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部分企业内部缺乏完整合理的信息支持体系,没有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投资者的资信状况和财务实力进行记录和分析,没有对投资者的资金状况、专业能力、可靠性和诚信程度等进行调查,也没有及时建立投资者实名档案,对投资者的信用状况不了解,给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带来风险,合约资金无法按时按量到账,呆账坏账问题时常出现。

(三)来自企业运营工作中的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复杂的投资方式,需要花费投资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资者需要寻找融资企业,并和融资企业进行多方谈判,及时着手准备法律协议,再根据双方的协议来安排资金入账工作,这一过程通常会耗费投资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交易成本较高,需要支付大量的管理费用。同时,投资者还需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要及时跟进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而权衡项目融资的盈利性、经济性、灵活性和降低风险的好处。在投资项目运营过程中,企业要及时更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由于技术故障引起的风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成熟技术还是创新技术,无论是那种技术都要注重风险防控,对项目技术、设备可靠性、生产效率和质量、产品设计和生产标准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价,识别控制技术风险。

(四)外部环境中的风险

根据公司金融相关理论知识可知,企业开展投资活动会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待不同的风险,企业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外部环境对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带来系统性风险,企业内部风险即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投资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或者管理,如果是系统性风险,则只能依靠国家从宏观层面入手,完善金融市场制度,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等措施来降低,企业投资者往往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消除系统性风险。外部风险通常有政治风险、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环境保护风险等等,外汇风险又可以分为不可转移风险或者汇率/,!/波动风险。环境保护风险是企业在开展私募股权投资时,部分国家借口资源保护要求企业承担环保成本,进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损失风险。

二、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要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是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根据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预测风险的大小和破坏程度。企业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风险防控的对策和方案。企业要了解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要明确风险事件发生涉及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性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企业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首先就要熟悉风险评估的内容,并要根据财务工作业务性质来选取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定直接影响到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选取不同的评估指标将会得出不同的风险系数,因此企业要合理选取风险评估指标,可以运用财务信息建立计量回归模型,采用OLS分析方法来分析各项指标对风险的影响作用,以便的得出有效的规范性分析,为私募股权投资企业风险管控工作提供依据。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重视风险评估方法的选取,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情况来合理选择。

(二)明确财务风险管理原则和重点

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就要明确财务风险管理原则。财务风险管理原则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具有约束和导向作用,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要符合企业总目标要求。企业战略目标是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风险管理活动也要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企业要在不同的投资项目的

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取最佳的筹资方式,企业要注重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慎重使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其次,企业要明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重点,要根据重点防控内容来选取金融工具,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取决于投资的期限、流动性、投资项目的收益、企业资金周转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因素,企业在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时要对不同经营环节中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因为企业在不同的环节和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 (三)细分财务风险管理权责,重视合同

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工作,要细分财务风险管理权责,要以风险识别作为风险机制设计的依据,根据风险识别得出的规范性分析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出风险分担结构。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分配,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将权利和责任进行配比,将项目当事人作为风险分担的主要负责人。其次,企业私募股权风险处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项目风险和项目当事人之间以合同方式形成的额对应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构建风险约束机制,保证投资结构的稳健性。企业可以积极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将合同作为风险处理的首要手段和主要形式之一,将风险管理工作具体化,保证合同效力运用的最大化,并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当事人承担多大程度的风险,使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得以规避。

第3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当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有有限合伙、信托和公司三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一有限合伙的形式最为常见,它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合伙人具有良好的投资意识和专业管理知识,他们可以更好地为投资进行管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投资者来购买该基金,然后成为公司股东,有权对公司的相关事宜进行参与决策。对于管理者来说要以公司的名义来管理和运用该基金。投资者在购买一定的基金份额后即可成为公司股东,有权通过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等方式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基金管理人可作为公司经营者以公司名义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在当前金融危机后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要具备长期性、公共性和价值投资才能够获得成功。

1.长期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对长期工工资本的聚集,并在长期的价值投资中创造了良好的业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它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同行业中处于前列,这些成功关键是高效的管理技术和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2.公共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源于公共资本,这也是其他基金所不具备的特色,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盈利模式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对被投资企业的长期关注,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收益,由于具有公共性,才让其能够避开经济危机对其正面影响,并在长期的投资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投资收益。

3.价值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可以减轻或者消化掉一些投机资金,能够有效地化解经济泡沫,这样就可以提高公共福利,又可以让健康发展,同时把这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更好地让其实现价值投资。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优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私募股权基金对国有企业产权社会化有着促进作用,可以更好地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在保留国企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资金的多元化,逐步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色彩,通过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可以更好地让国有企业转向现代化企业。

2.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整合的重要市场,在整合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地对其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整合过程中所需资金,也能够更好地对非上市公司进行权益性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平滑非上市公司的上市效应

由于我国在上市公司规章制度方面还不完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治理结构较差,这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但是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弥补上市公司上市前对资金的募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4.减少投机行为

对资金市场的健全可以减少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投机,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非上市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好地营造中小板块场外交易市场,减少闲散资金对股市、楼市及其他商品的投机行为,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可以为闲散资金提供一个投资渠道,把这些无序流向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疏导,可以更好地解决国内很多行业缺少资金的困局,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减少资金的投机行为。

5.有利于实现国企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国有企业资产通过程序公正的流转到经营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西方国家早期就出现的结构性贫富差距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中已经成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建立国企利益与公共利益直接关联的模式,这样既可以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又可以提高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

当前在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消失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操作方式和运作理念,这种操作及运作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这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及优化配置社会资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乐强毅,陈德棉.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2]高锁平,樊丽淑.农业利用创业投资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0).

第4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正如吴水澎教授所言,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将推动会计学及财务信息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即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做出了基本的计量标准规范,但是对于通过何种途径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却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对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中公允价值理论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分析通过资产评估途径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的可行性。

一、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定义与会计公允价值概念的相关性

资产评估学中关于价值类型的分类,以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资产评估使用范围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根据国际资产评估标准,资产评估概念定义为:“资产在评估基准日时的交换价值。资产的交换是在一个适当的市场上的公开的交易,在自愿的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进行的,而且买卖双方都是精明、谨慎、没有人强迫的。”《国际评估准则》指出,“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压制的情况下,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中评协价值类型评估准则项目负责人姜楠教授认为,“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或最有可能使用条件下,资产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

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其中对公允价值概念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其《手册》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

通过以上对两个概念的阐述,可以看到资产评估学中市场价值定义和会计学中公允价值揭示的价值内涵具有相似性,都明确了价值的前提为交易的自主性、非胁迫性,交易的公平性、透明性,交易双方对特定交易对象的知晓程度的一致性,体现了资产评估对资产价值的估算与会计学对资产会计计量价值确定的相近性。

二、资产评估目的与经济业务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

资产评估实务中,资产评估行为所对应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资产转让、企业兼并、企业出售、债务重组、股份改制等,资产评估行为为特定的经济行为出具公允的价值参考依据,而会计活动要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做出相应的记录,根据新的会计准则,不同的资产、不同的经济行为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其正与资产评估的评估目的相吻合。

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具体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易、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18项具体会计准则,而其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与资产评估目的直接相关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中以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符合商业性质的经济行为、债务重组中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等。在国际资产评估领域中,早就有一类资产评估业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其特为会计期末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参考依据。虽然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使用资产评估师的结果作为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依据,但专业而独立的资产评估师出具的价值意见无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关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资产减值关于期末资产减值的测算、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以及公用型企业来说公允价值的计量采用评估结果更具有公信力。

资产评估目的与会计资产价值计量与处理都同企业经济行为密不可分,两者之间也有极强的相关关系,资产评估可以为会计计量提供专业的价值参考依据,会计信息采用评估结果可以更好地体现资产的价值。

三、资产评估评估方法与会计公允价值确认方法的相关性

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包括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市场法,《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对三种方法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市场法,是指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资产基础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资产评估基本方法与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是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有关购买方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充分体现了评估方法与会计方法的一致性,如有活跃市场的投资性资产以活跃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长期应收款项以适当利率折现后确定公允价值、产成品以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等确定公允价值,这正是资产评估三种方法在会计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应用。

通过资产评估基本方法与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简要比较,可见资产评估方法已经初步在会计计量中得到了应用,而对于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计量同样可以借鉴资产评估方法,为财务报告使用者确信结果(信息)的合理性提供支持。

四、资产评估准则为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保障

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对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公允价值英文表述为“fair value”,如果从人文角度考虑其含义,公允价值有公正、公平之含义,资产的价值如果以公允价值计量,那应该体现公正的价值表述,结果为公众所认同,尤其现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计量如果以公允价值进行确认,那如何保证其结果为广大股东所认可就成为会计计量中的难点。

而资产评估行业作为提供价值估值建议的专业服务行业,从其建立初始至今始终保持独立的、专业的、客观的行业执业标准,并将这一标准贯穿于执业过程中,体现于评估规范和评估结果中。

在资产评估报告序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为××××(评估目的)而涉及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了评估工作。本所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资产和负债实施了实地查勘、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估评估对象在××××年××月××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

《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对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提供必要信息,使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合理理解评估结论”。《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独立进行分析、估算并形成专业意见,不受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的影响,不得以预先设定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提供必要信息,使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合理理解评估结论。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出具含有虚假、不实、有偏见或具有误导性的分析或结论的评估报告”。《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勤勉尽责,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得出现对评估结论具有重要影响的实质性疏漏和错误,不得以预先设定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获取充分信息,并进行审慎分析,确信信息来源是可靠和适当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披露必要信息,使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合理理解评估结论”。

资产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保证了资产评估工作能够为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确保评估结果为会计报告使用者所理解与认同,更好地体现资产的价值,更好地配合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工作。

综上所述,资产评估与会计关于公允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资产评估结果可以作为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依据,但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会计计量工作服务,资产评估行业仍然需要保持和加强以下工作:

1.严格执行资产评估操作规范,保持工作的独立性,确保结果的合理性、公正性;

2.继续加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完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指导资产评估工作。

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执业的专业水平,为更好的服务于会计计量工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姜楠.资产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刘萍,等.“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5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从2001年证监会严禁证券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到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这6年前后的“一收一放”,折射出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演进。6年前,床头也普遍因为网络股泡沫破裂进入谷底,国内证券市场开始走熊,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都变成了巨额不良资产。6年后,国内券商经过了一场生死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促使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股市更是一路上冲,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新时期。单就国内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就有83家中国大陆企业得到PE投资,投资总额达到48.03亿美元,PE推出活动保持活跃,共36笔推出,其中25笔通过上市实现推出。

二、国外券商直投的发展状况

券商直投业务不仅长期以来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利润极为丰厚。统计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直投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美国大型私人股权基金的收益能达到40%-50%,而券商直投的回报则动辄几倍甚至数十倍。像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收购西部矿业,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这些精典案例都为投资方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值回报。

三、国内券商直投的现状及机会

而由于中国以往的证券市场体制结构存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问题,券商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很严重,即都在“靠天吃饭”,始终走不出“牛市赚钱,熊市赔钱”的宿命。根据数据显示,本土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是其主要来源。据对26家券商的统计,2007年26家券商6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经纪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占比26.7%,承销业务和委托理财占比不足5%。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更是占了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国内券商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维生,这在收入结构上是明显失衡的。如今券商直投业务的开展,不仅将加快本土投行与国际市场接轨,即“投行+投资”盈利模式转型,从而改变“生存基础单一、盈利模式单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这一转变将迫使投行加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单纯的“为人作嫁”的“一站服务”向“陪上嫁妆”后“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的“跟随服务”转变,从而无疑将对其运营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直投业务不仅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而且十分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带动后续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投行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证券公司内部的自营、投资、固定收益、收购兼并、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等业务部门都和直接投资有着相关性等等。券商参与直接投资业务已被广泛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推动PE市场竞争

券商股权投资与PE类似,都是投资于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通过日后出售股权或企业上市兑现。因此,券商直投业务启动后,将进一步推动PE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剧参与各方,尤其PE、VC和券商直投部门的竞争。与国际PE和国内创投机构相比,在直接投资业务上,券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投行承销业务而带来的项目资源优势,以及深层次地挖掘和延伸客户投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和并购价值等。其劣势在于拟议的试点方案中,证券公司还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PE的优势在于专业投资经验的丰富积累和人才储备,对于外资PE机构来说,还有雄厚的外来资金的背景优势。PE机构普遍在以往的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从企业调研评估方法,到业务发展推进,以及走向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都有专业的方法支撑和相对固定的业务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VC的优势是可以不受三年的期限约束,在企业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自主介入,从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总之,在直投业务上,PE、VC和券商有竞争,但也可以有合作。因为三者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共同的价值链。因而从整体上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是非常有助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五、催发本土投行转型

目前国内投行已经渐次进入近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所谓投资银行业务,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市辅导和股票承销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大大超过专业之外,如前面所述的直投业务和战略咨询等。值得注意是,这领域的服务,已不是单纯可以以专业能力论英雄,而将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在直投业务开闸后,仅仅使企业达到上市已不是投行的唯一目标。上市后的跟随服务,包括专业辅导、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企业持续再融资等,使得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与收购提升业绩,最终使企业做强已成为投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结构,充当企业的战略顾问,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和会计核算体制等等。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高级竞争,都在专业之外”。在当今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生态环境下,所谓专业技能,在同业人士中已难分高下。在投行领域,竞争一样越来越取决于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但从长期看,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文化、思维、战略、投资等需要通过自身培育而不是模仿而来的系统处理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券商直投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个影响从中信证券、中金国际等中外大中小券商的转型及动向可以清楚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匡志勇,券商直投,馅饼还是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07,03

[2]券商直投冲击国际PE,《投资与合作》杂志,2007,11

[3]券商直投只待临们一脚,有条件券商有望率先试点,中国证券报,2007,08

第6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经过多年的发展,硅谷银行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盈利模式,即股权投资与信贷业务相结合,采取“股权+债权”的模式,除了如一般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获取债权投资收益之外,股权投资收益是硅谷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股权投资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直接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其股份,一旦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上市或股票升值,就能给硅谷银行带来巨大的收益;另一种是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机构,由风投或私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与风险投资机构的紧密合作,使硅谷银行在客户选择、产品服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硅谷银行的盈利收入不仅来自高于普通商业贷款的利率收入,还来自于其持有的众多企业的股权,分享与高风险匹配的高收益。

硅谷银行拥有熟悉科技专业的服务团队,他们精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熟知各个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营中会面临的诸多风险。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科技银行控制融资业务风险,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金融服务。硅谷银行根据客户的成长阶段将服务划分为3个系列,包括硅谷银行集团加速、硅谷银行集团成长和硅谷银行集团公司金融,每个系列都包含了适合于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和产品。

一方面,硅谷银行只为那些已经获得风险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为对硅谷银行来说,得到风险投资基金认可的科技型企业一般都风险较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硅谷银行的风险。另一方面,硅谷银行也把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基金,再由风险投资基金完成投资。硅谷银行的贷款对象大多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比例较高,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不足,因此硅谷银行采取灵活的贷款担保,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硅谷银行将风险投资业务与一般银行业务分割开。硅谷银行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市募集,少部分来源于基金项目,并不从一般银行业务中提取资金,而一般银行业务的资金也不会从风险投资业务中挪用,彼此的资金互相独立,也互不影响。

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科技银行起步相对较晚。2003年,科学技术部开始着手制定科技开发银行方案。2007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向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提交《关于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科技银行的建议案》,阐述了我国设立科技银行的必要性、相关制度安排,以及科技银行的盈利模式、风险监控等。2008年,在科技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共同推动下,省市地方科技部门积极与地方银监会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支行。2009年1月,四川成都市率先设立了两家科技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科技支行和成都银行科技支行。随后,深圳、无锡和苏州等地也成立科技支行。截至2012年6月,全国共设立科技支行21家,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尽管科技银行这种新型的金融机构目前正在我国兴起,但从已经成立的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的实际运转情况来看,科技银行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还远没有起到如硅谷银行一般的作用,存在的障碍较多。具体如下:

1尚未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如前所述,我国的科技银行是以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的形式组建起来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这种组建方式具有现实必要性:一方面可尽早开展科技银行业务,有利于解决当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积累科技贷款业务经验,提高科技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为以后设立科技银行奠定基础。但是这种设立模式存在缺陷:商业科技支行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也就无法做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另外,科技支行属于商业银行,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不能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

2科技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水平不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科技项目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成长的特征,由于其自身规模小、信用级别低、抵押担保不足,加之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准确衡量企业的风险度,导致科技银行贷款业务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对于科技银行持续稳定经营至关重要。从国内科技银行来看,科技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水平不高,不能做到在贷款前对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尽职调查,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前景等状况;放贷时抵押担保方式单一;在贷款后未能对贷款对象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等,从而导致科技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扩大。

3科技银行的盈利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科技银行盈利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科技银行对科技型中企业贷款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但由于没有利率定价权,科技银行得到的收益却是固定的低收益,产生了风险收益不对称;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搜集成本高,单笔贷款规模小,风险大,信贷资产综合管理成本要大于对大型企业贷款成本,出现了成本收益不均衡;受《商业银行法》限制,科技银行只能通过债务投资的方式获取收益,无法通过股权投资分享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带来的高收益。盈利能力不足致使科技银行在银行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

4存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限制

按照硅谷银行的做法,科技银行具备信贷与投资双向功能。而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与银行股权投资存在矛盾。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此外,目前科技银行最大的金融抑制来自于中国现行的银行利率政策:《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七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些规定的存在意味着中国科技银行的业务模式和利润来源与普通商业银行并无多少差异,但却要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较高的风险,这显然不利于科技银行的持续经营。

5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政府作用机制对于科技贷款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科技银行,政府作用机制应主要体现为政策支持。国外科技银行的成功运用表明,政府的政策支持在科技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中国对于设立科技银行还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发展我国科技银行的对策建议

科技银行作为一种“舶来品”,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的。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虽然可以为中国的科技银行提供必要的借鉴,但由于两国在金融体制、创业文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发展程度等方面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引入科技银行时,就必须要对国外科技银行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之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

1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的设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应设立我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设立途径:一是由商业银行牵头发起,其他投资者参与的方式成立股份制科技银行。相关立法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应及时制定专门的《科技银行法》、《科技银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来规范科技银行的运营。国家应出台政策,对设立科技银行在注册资本、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尤其是允许科技银行从事股权投资等创新性金融业务。为使科技银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鼓励社会资本参股科技银行,如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鼓励国内的工商企业参与科技银行的创建等,以完善科技银行的组织构架。在这方面,浦发硅谷银行为我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12月,浦发银行与硅谷银行签署《发起人协议》,拟在中国设立一家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2011年10月获银监会批准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在上海市筹建中外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有限公司”。该银行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上海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各持有该合资银行50%股权。浦发硅谷银行将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二是商业银行科技支行转型为独立的科技银行。随着现有的科技支行科技贷款业务的不断扩大,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并逐渐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科技支行可从原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设立科技银行,即由科技支行转化为独立的科技银行。

2加强科技银行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是科技银行实施有效风险控制的前提。包括制定适合科技银行的经营准则,制定科技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方法、风险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贷款客户行业的多元化可以减少市场波动和行业周期性变化对科技银行的影响,降低科技贷款的风险。在发放科技贷款前,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审查、尽量收集科技型企业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科技型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对科技型企业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发放科技贷款和贷款的利率水平。发放贷款后,科技银行要跟踪监督科技型企业的运营状况,适时评估科技贷款的风险,对不同风险的科技贷款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创业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股权融资来源。风险投资机构对所投科技型企业的了解,可以帮助科技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还具有专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通过加强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将会大大降低科技贷款的风险。

3创新盈利模式,体现科技银行的专业化优势

科技贷款具有高风险的特点,科技银行应开发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科技银行应立足于所处地区的科技创新优势产业,确定服务对象的范围。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为客户提供独特而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由于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可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仿照硅谷银行设立股权投资公司,专门从事科技银行对新兴产业中的创新成长型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科技银行应综合考虑科技型企业的规模、运营状况、信用记录、管理层诚信及创业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力度和科技贷款的供给等因素,对科技贷款进行差别定价。实行差别化定价的前提是利率市场化,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应考虑扩大科技银行的利率浮动区间,体现专业化优势。

第7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字:金融资产;资产评估;方法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对称,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金融资产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偿还期,指借款人拿到借款开始,到借款全部偿还清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风险性,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

金融资产评估

金融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金融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下特定目的的价值进行分析和估算。

(一)金融资产评估的目的

(1)一般目的:为资产的交易和投资提供公平的价值尺度,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维护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2)具体目的:根据具体业务确定具体目的,如以编制财务报告为目的,以资产交易为目的,以破产清算为目的。

(二)金融资产评估的原则

金融资产评估的原则与其他资产的评估原则一致,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工作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专业性原则;技术原则:预期原则、替代原则、贡献原则、未来收益原则。

(三)金融资产评估的方法

不同的金融资产评估目的不同,具体条件不同,因此选择的价格标准和评估方法也不同。总体来说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金融工具,应使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主要类型

(1)市场法

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市场上类似资产的异同,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评估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2)成本法

成本法是用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账面折旧,得到该项资产的账面残值,即现行市价。账面价值可使用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又可分为投资人要求权法和资产-负债法。价值判断的准确程度取决于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市场实际价值的差异程度。

(3)收益现值法

收基本原理:

此法基于的原理:一项财产的价值等于它在未来带给其所有者收入的净现值。它是把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流,通过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从而转换为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使用条件:

1)被评估资产必须是经营性资产,而且具有继续经营的能力并不断获得收益

2)被评估资产在继续经营中的收益能够而且必须用货币金额来表示

3)被评估资产未来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能够转化为数据加以计算,具体体现在贴现率和资本化率中。

(4)贴现现金流量法

贴现现金流量(DCF)法是上述收益现值法的一种,是收益现值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将未来现金流作为未来收益。

基本思路

1)估计出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序列

金融资产创造的现金流量也称自由现金流量,它是在一段时期内由以金融资产为基础的投资活动创造的,这些现金流量不包括与筹资活动有关的收入与支出。

净资本支出:购置新资产花费的现金与出售旧资产获得的现金之间的差额

2)确定折现率

总结

金融资产评估是保障市场安全稳定的关键,因为资产评估能够发现金融资产的真实和内在价值,具有“去资产泡沫化”和“稳定器”的作用。资产评估可以有效抑制和减轻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与稳定。同时,资产评估具有金融监管“预警”和“标尺”的作用,是有效进行金融监管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大楷编著.金融资产评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丽.我国金融资产评估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新思路[J].华章,2012,(1)

第8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涉及到价值评估、资产处置、债务安排和股权设置,也涉及到出资人责任和相关审批制度,具体操作过程中政策性很强。目前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的基本政策规定已较全面:有一系列国有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的规定,有关于资产剥离、清偿职工欠账、以净资产支付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债务保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但改制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如何看待国有企业价值,如何看待改制成本等。这些都涉及到改制利益相关者,关系到改制最终结果。

一、国企改制首先要确定企业真实价值

企业真实价值决定股权转让价格,只有在真实价值基础上进行股权转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才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账面价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真实价值,往往既可能有土地使用权、“小金库”等未入账资产,也可能有资产损失未予核销或潜亏挂账等价值高估因素。因此,改制在财务方面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企业真实价值。

当前,确定企业真实价值普遍使用的方法是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的法定程序。根据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后来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企业改制必须经过专业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专业评估机构必须由政府认定资格,资产评估结果实行审核制和备案制,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可以进行资产损失核销和有关账务处理,经过评估的净资产是确定股权出让价格的基本依据。改制各方往往都认同资产评估方法,原因如下:一是资产评估有利于“挤水分”,使企业账实相符;二是指标单一,判断标准明确,有利于政府部门审批;三是改制利益相关各方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也有较强的参与性,而且本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比评估机构更丰富,对评估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力;四是作为法定程序形成的评估结果有利于各方接受,尤其是被追溯的风险较低,也就是说,只要依法履行了评估程序,并按照评估价值进行转让,一般就不会被认为有国有资产流失。

但是,确定企业真实价值仅靠资产评估是不够的,还要向改制相关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改制透明度。首先,资产评估结果只是企业在某个时点上账面各个单项资产评估价值和负债的简单加减,没有体现企业持续经营期间经营管理水平、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等账外因素;其次,资产评估没有计入国有企业的隐性负债,即改制和改制后对职工的各项支出。这些账外因素和隐性成本对参与改制各方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因此,资产评估出的净资产不能全面体现企业真实价值,需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价值判断的各项因素,尤其是隐性负债的影响。

鉴于此,要解决企业的真实价值,就需要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尽职调查”方法,要求改制企业向改制相关各方提供必要的、全面的信息,提高改制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并追究改制中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等欺诈行为的责任。

二、以扣除改制成本的企业价值为基础进行股权转让

(一)改制成本及相应的财务安排

改制成本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对职工的隐性负债,应在改制中及改制后予以支付。对职工而言,改制成本则是应得而未得到的社会保障。已经离退休的职工,从社保基金领到的收入与实际应得收入存在一块由企业支付的差额,该差额是改制前企业的一项隐性负债。在职职工改制后面临更大的风险,社会保障提供的保险不足以覆盖该风险,因此职工有经济上的要求。目前政策已经明确,可以用改制企业国有净资产支付改制成本,而且支付不足的部分由改制企业的出资人承担。

改制成本可分为两类,即用于支付在职职工的改制成本和用于支付离退休职工的改制成本。改制成本的财务问题主要是支付方式、标准确定和资金来源。

在职职工改制成本的财务安排已基本清楚。有关政策已经明确,资金来源是改制企业的净资产,包括原有现金、资产变现和股权出让所得现金。职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等值股权,以节省改制现金支出。但补偿金转股权必须强调自愿原则,必须向职工讲明风险。

离退休职工改制成本的财务安排还不明确。一是标准如何确定,即对已经离退休职工应负担哪些项目,医疗费等非固定支出如何预测;二是费用能否在改制中一次性从净资产中计提也没有明确规定。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不降低离退休职工实际收入水平为基本原则,借鉴人寿保险计算方法确定。对于第二个问题,要考虑改制后由谁承接离退休职工并继续支付。如果由改制企业承接,则需要从净资产中计提,可使责任清晰,避免改制后企业净资产还承担隐性负债;如果由母体企业承接,可以不计提,并入母体企业的离退休职工,仍表现为一项隐性负债;如果由第三方承接,如信托、基金、保险等理财机构,则需要从净资产中计提并建立一个规定特殊用途的偿债基金。离退休社会化管理是趋势,计提离退休基金可使改制各方财务关系清晰明确。

(二)改制成本对股权转让的影响

厘清改制成本可使股权转让定价更清晰。以前的改制方案往往不区分真实价值、补偿因素和优惠因素,只由股权转让双方确定一个评估净资产打折率或溢价比。这样确定的股权转让价格很不透明,看不出转让资产到底值多少钱,也看不出职工到底得到多少补偿,更看不出受让方真正得到多少优惠。股权转让价格不透明不利于保护改制各方利益,也容易在事后出现问题。以扣除改制成本的企业价值进行股权转让,对于卖方而言,通过支付改制成本妥善安置了原有职工,也同时解除了对职工承担的保障责任;对于买方而言,交易是更加公平的;对于职工而言,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对于改制后的企业,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机制转换。以支付经济补偿金形式解除在职职工劳动合同,而不是将企业产权量化给职工或优惠卖给职工,可以避免企业经营者利用改制侵占职工权益,更大程度上保护普通职工利益。因此,支付改制成本是成功改制的关键因素。尽管改制往往会造成国有资产账面价值大幅缩水,但只要是“挤水分”和支付改制成本,也就不应被视作国有资产流失。

支付改制成本后,股权出让价格就不再包含补偿因素,如果根据有关规定对内部购买者予以优惠,则优惠是透明的、可测量的,用于优惠的资金来源于上级奖励,可比照现金奖励进行相关财务处理。根据有关规定,受让人只有全额付款后才能取得股权,不能延期付款。也就是说除了价格优惠,不存在一次性付款优惠。受让人可以通过第三方融资,目前还不允许贷款给个人进行股权投资,但也存在变通方法,如注册一个“壳”公司,利用“壳”公司实现对外投融资。可以逐步放开对股权投资的融资限制,如质押贷款、抵押贷款。如果用拟受让的股权作质押贷款,即所谓“杠杆收购”。“杠杆收购”后,股东面临还款压力,而质押物是企业股权不是其他财产,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企改制后一般需要一定时期的稳定发展,新股东最好具备一定财力,能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因此,不宜鼓励“杠杆收购”,尤其是管理层操作的“杠杆收购”。不鼓励管理层“杠杆收购”并不是限制管理层购买企业股权,也不是限制融资,而是限制没有自身财力作担保的融资方式,避免将高风险传递给改制后企业。

第9篇: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08-02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通常一个完整的并购过程包括准备、谈判和整合三个阶段,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列的财务问题,即第一阶段,在企业战略目标和并购标准的指导下,对候选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可行性分析,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并购企业的增值;财务是第二阶段的核心,主要包括确定并购价格,支付方式及筹资方案等;第三阶段,评价并购成功与否。这以上几大财务问题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企业估值、支付方式和筹资方案的选择以及并购绩效评价三部分。由此,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并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我们要想并购就首先要做好企业价值的评估。

目前,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比较多,在企业并购中也是这样。当然,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收益法也是最适合的,所以说我们要掌握好资产评估收益法的运用,更好的为我们的企业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服务。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简介

收益法,又称折现现金流法,是建立在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的“企业价值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价值理论基石之上的一种评估方法。收益法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针对企业并购特定目的的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我们需要注意这几方面的内容:(1)投资者在投资某个企业时所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该企业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的现值;(2)能够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合理预测;(3)能够对与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程度相对应的收益率合理估算。

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未来收益折现法

未来收益折现法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将来的预期经济收益,并以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得出其价值。

这种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广泛运用,通常需要对预测期间(从评估基准日到企业达到相对稳定经营状况的这段期间)企业的发展计划、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未来收益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一般公式为:

V = ∑nt=1at(1-r)t

式中:n――企业收益期限;

r――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at――未来第t期的企业预期收益。

(二)收益资本化法

收益资本化法是将企业未来预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对稳定的收益,以资本化率转换为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通常适用与企业的经营进入稳定时期,即在可预计的时期内将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或变化,其收益达到稳定的水平。收益资本化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常用加权年金法的评估思路,其原理是:将预测得到的资产未来前m年的收益at(t=1,2,…,m)以对应的折现系数1/(1+r)t为权数加权平均得一数额a,则以a为年金收益,采用永续年金法计算收益现值V。评估公式为:

V =ar= ∑mi=11(1+r)tat∑mi=11(1+r)t÷r=∑mi=1at(1+r)t(P/A,r,m)÷r=∑mi=1at(1+r)tr(P/A,r,m)

式中(P/A,r,m),为年金现值系数。

三、收益法的三个参数的确定

(一)企业收益期的确定

一般认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收益法,收益期的确定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从收益法的评估公式来看,不同的收益期会对评估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收益期的确定必须持慎重态度。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期确定方法如下:

1.永续法

如果企业经营比较正常,无特殊情况或充分证明得知企业在未来哪一年经营中断,则在测算其收益时,收益期的确定可采用永续法,即收益期为无限期。

2.合同年限法

整体企业的经营期限可能会受到法律、合同等规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能是对整体企业而言,也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所必须得到某种单项资产而言。企业整体资产发生产权变动后,合同约定企业的经营期限时,应该以合同年限作为企业资产的收益期。

3.企业经济寿命法

企业整体资产发生变动后没有规定经营期限的,按其正常的经济寿命测算。对企业而言,经济寿命可以理解为,对收益主体来说,企业各项资产继续以综合体的形式经营能够给其带来最大收益。一旦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收益主体就会考虑是否要转让其获得收益的权利,或者将企业整体资产分割变卖,获取更经济的效果。企业经济寿命往往指这样一个时点,收益主体持有该收益资产在经济上不再有利。

(二)预期收益的确定

1.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容易受到企业所采取的不同会计政策的影响,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缺乏客观性。会计利润没有考虑到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支出等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现金红利

对股权投资者来说,特别是控股股东来说,他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现金红利的收益,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成长性等因素。

3.现金流量

包括企业所生产的全部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属于股东权益的现金流量(权益自由现金流量)两种口径,与之相对应的价值分别为企业整体价值(包括付息债务价值)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三)折现率或资本化率的确定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所使用的预期收益口径,确定应使用的资本化率或折现率的口径。例如,企业未来产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相对应;流向股东的现金流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相对应;如果预期收益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资本化率/折现率也应当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实务操作中,经常存在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对净利润进行折现,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主要原因是净资产是一个账面价值的概念,而评估的是市场公允价值,两者的口径不一致。在评估实务中常用的是权益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1.权益资本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以威廉•夏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该模型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中被广泛运用。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的具体公式如下:

Ke=rf+β×MRP+rc

其中:Ke :权益资本成本;

rf:目前的无风险利率;

β:权益的系统风险系数;

MRP:市场风险溢价;

rc: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通常,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指的是将企业股东的预期回报率和付息债权人的预期回报率按照企业资本结构中所有者权益和付息债务所占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的预期回报率。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WACC=ED+E×Ke+DD+E×(1-t)×Kd

其中: E:权益的市场价值;

D:债务的市场价值;

Ke:权益资本成本;

Kd:债务资本成本;

t:被评估企业的所得税率。

四、总结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的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业务扩张,或尽快进入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实际上企业并购的动力就在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以及进入新的领域,以期在未来得到更高的市场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因此,一项成功的并购首先要做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收益法是资产评估中的基本评估方法之一,在并购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实务应用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收益法。以企业并购为目的的企业价值的评估我们在评估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最优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沽分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2]刘成华,陈强.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创新[J].商业时代, 2008,(23).

[3]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任登奎.自由现金流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07,(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