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学生劳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

第1篇: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1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党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饱受知识贫乏的农村人期盼后代人不再是时代的落伍者,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上大学这唯一的出路上。一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体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有些人不愿参加社会劳动,连自我服务的劳动也不愿干。农村中小学校更是在升学率、优秀率上拼命做文章,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是否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思考甚少。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扭曲了智育发展,使得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到艰苦朴素的集体中去,学会求知,尝尝艰辛,触摸社会跳动的脉搏,体会人类生存条件,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光凭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凭给学生念几篇所谓感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显然已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只有通过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勤工俭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八荣八耻”的深刻理解和体会也只能让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活动去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勤工俭学劳动教育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能教育和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是将理论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桥梁。让学生到工厂听听机器轰鸣,看看师傅发愤图强的拼搏精神,他们的心灵深处会留下难忘的印象;“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一个小学生横竖都能背诵的诗句,现在又有几个中学生能够正真的理解和体会,所以他们可以随便乱倒饭菜,他们根本不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理,因此让学生到学校农场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体验一次劳动,尝尝劳动的艰辛,听一下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说明,他们才懂得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爬山采一次药,使他们懂得不畏艰险的人才能达到顶峰;让他们种一棵树,并确保其根深叶茂的历程,使他们懂得在树下乘凉的快意和成才的欢乐;让学生参加一次夏(冬)令营活动,领略祖国秀丽山川、历史名城,感悟大自然和高新科技的奥秘,使他们懂得只有强国,才能兴家,从而树立“为国家之崛起而奋读书”的道理,也就是说让学生从小就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2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在在中小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差,虽然他们生长在农村,但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一切都是大人包办代替,在小学生中不会做家务、不会洗手绢的大有人在,初中生不会使用铁锹、锄头、的学生不低于60%,更区分不了韭菜和葱,高中生连简单的照明灯头都不会接,这些不能不说与我们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在课堂上和校园内进行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以外,还有大量社会知识、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在校园内是无法完成的,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在课堂上无法掌握的东西。

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这要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年龄而定。对高中学生来说,根据所学知识除必要的实验室实践外,要与校办劳动教育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教室去了解社会,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意识,让他们有新鲜感,并进行必要的操作,使他们融汇在校学习的知识,从实践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于初中生而言,组织学生到社会,到基地去学习劳动技术课,激发他们对某种知识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慢慢形成好钻研的习惯。对待小学生,要从爱做家务事教育开始,到劳动实践基地和勤工俭学菜地拔拔草,给小苗松松土,学习移栽小苗等,进而培养他们独立完成某一项劳动任务的能力。总之,要创造环境,让他们学有所获,做有所感,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我们单一的教育结构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占绝大多数的学生。作为农村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未来的农村。

第2篇: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1.我省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向、学段特征、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校际差异(重点与一般)、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自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

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比如不少地区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等。而内地山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似乎有放松的迹象。如在勤劳俭朴方面,沿海地区小学生经常干家务事和从未干过的分别为42%和11%,而内陆地区学生则为35%和20%;不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沿海为14%,内陆为23%;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沿海为14%,内陆为21%。因此,应该在内地山区的小学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在勤奋进取方面,内陆地区的小学生也不如沿海地区。在学习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沿海高达90%,而内陆仅为69%;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设法解决的,沿海为91%,内陆为77%。两地区初中差距不大。而内地山区高中生的进取精神又强于沿海地区。这可能由于沿海地区的家庭对幼小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而到高中阶段,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学生减弱了在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内地山区的家长对能上高中的子女升学期望值较高,并不断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欲求。因而,沿海地区的中学应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上的竞争与进取意识,当升学无望时,应使这种品质转移到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上;而内地山区学校应注意从小就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同时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山区,建设山区。

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道德发展未摆脱他律状态的比沿海地区多。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儿童只有在许多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逐渐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沿海地区的儿童相对于内陆地区的儿童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频繁,获得的信息量多,实践活动量也大,因此在道德认知水平上高于内陆地区的学生。

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去看,过去我们的德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分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考试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需要反而促进学校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负担相对低于内陆地区,这也为沿海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总之,扩大儿童的活动与实践领域,在活动和实践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内地山区学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育虽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社会影响,对消极因素不必害怕,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总是会有成效的。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重点小学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反不如一般学校。如在勇于承认错误、干家务事,守信用、喜欢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宽容心和责任感等方面,重点小学学生的良好比率均低于非重点小学10个百分点左右。一般说来,重点小学的学生与非重点小学的学生起始的智力相差并不大。能进入重点小学,有的是因属于片内,相当多的是由于走了各种途径。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寄予厚望,在功课上抓得紧。重点小学的功课也相对繁重。因此,对于重点小学来说,应该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尽管重点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小学生的成绩如此重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重点小学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却不如非重点小学:表示要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的,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分别为79%和93%;表示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努力自己想出来的,重点小学学生只有80%,而非重点小学学生却有92%;表示在事业方面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二者之比为80%和89%。这种情况说明,重点小学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另外,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很多恨铁不成钢,或“陪读”,或请“家教”,学生承受较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比例较大(重点校44%,一般校38%),但他们对学习可能会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而在非重点小学读书的学生,要求将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主动性和进取心。

上述观点,可以从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中得到佐证。重点小学学生中,认为家庭和父母对自己作用较大的有31%,而非重点小学仅为14%;认为电视、电影、广播等传播媒体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重点小学有37%,而非重点小学多达56%。这里说明了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看电视等活动的限制。而过多的限制和他律,使学生在品质发展上自律程度降低,重点小学学生的自律程度就低于非重点小学学生。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发展状况和小学有所不同。首先,重点中学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略强于一般校。如在“为了出国或赚钱,任何下贱的事都干”的回答中,重点校肯定的只有2%,一般校有6%;重点校从未参加赌博之类活动的学生为91%,一般校为85%。在诚实倾向的测验中差异更为显著,重点中学不诚实倾向的有48%,一般校高达76%。在谦恭礼让和宽容心方面,重点中学也略强于一般校。另一个差异表现在重视集体荣誉方面,重点中学占92%,一般校占84%。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学生起点较高,学校校风一般比较严谨,良好的班集体较多,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好。

两类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勤奋进取品质方面差异不大(在事业上力求奋斗不息的重点校为80%,一般校为82%;在学习上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前者为75%,后者为74%),但他们的差异主要在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上,如“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重点校为86%,一般校为77%。因此,对于一般校来说,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上下工夫。

一般中学学生的品质发展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经常干家务事的占46%,而重点校只有26%;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一般校为68%,重点校为65%。这是由于重点校学生在学习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所放松所致。因此,重点校应当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增加集体劳动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学习成绩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一些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明显优于差生,如勤奋进取、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责任心等等。但一些与学习不那么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也大多好于差生。如勤劳俭朴,自制自律、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公平正义、宽容与同情心、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等。在三个道德自律测量题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选择自律回答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道德认识理性化的人数比例越大。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不等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就必然毫无问题。比如,成绩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的不诚实倾向比例几乎相同(54%左右)。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好、中、差生的比例分别为42%、40%、43%。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这两方面品质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诚实正直的比例较大;而在勤奋进取、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品质好的人数比例也从学习差生到好生递增。

但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品质发展不一定与学习的好、中、差正相关。如:尊敬师长方面,比例分别为91%、97%、93%;关心他人方面为92%、96%、86%;宽宏大量方面为62%、70%、59%;乐于奉献方面为80%、90%、86%。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不起别人;平时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对其他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大关心;由于学习上竞争的影响,有时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情绪化,宽容心不够。这样的品质必然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问到“在生活中如碰到严重的挫折或打击”时,回答“会很长时间提不起劲”的,学习好的为25%,学习中等的为21%,学习差的为19%。这是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在精神中总是处于顺心的状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和宠爱使他们自视甚高,一旦受到打击就接受不了。一些中学中的优等生在大学成了中等生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提示我们在中学中应该重视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如果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对位、不适应,那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会取得什么成功。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与其他人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勤奋进取的精神方面,比如,选择“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仅为58%,大大低于好生的92%和中等生的80%;“学习中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为77%,而学习好与中等的学生均为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迁移。从调查看,总体上说,学习差生的自信心并不差,在“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和“虽然有的同学在许多方面比我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的回答中,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差生主要是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差。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或激励他们把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对德育形式和方法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效果良好的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几种比较集中的反映:

首先是理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到生产、生活和市场第一线去进行社会调查;到部队去实地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军训;利用自己的本领切实开展学雷锋助人活动等。

其次是校内德育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主题班会、各种竞赛活动、文艺活动、野外游览或考察活动等。当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在的德育因素,不要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忘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三是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中就有相当多的人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有的中学生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对最差劲的德育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有几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首先是开会,尤其是听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报告;即缺乏生动事例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的宣传。

其次是批评,特别是粗暴的批评和有损自尊心的讥讽,这些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三是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劳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但如果和惩罚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逃避劳动,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教育也就完全失败。相当多的学生对“做好事”也有意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性,而且许多活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效用,更谈不上教育作用。

对于游览活动、野炊、观看电视和录像片甚至读书活动等,学生中有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以及看什么样的电影、录像。比如,有的中学生认为看教育影片没有意义,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应该看一些娱乐片”。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片子对于她来说,太浅或看过多次;看完后没有组织必要的讨论;影片对于她太深了,看不大懂。因此,即使是看教育影片,学校也要精心组织,根据对象掌握时机,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3篇: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高中政治课 德育 学生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有育人的责任,但是不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同时大众传媒良莠混杂,面对着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急需加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却被忽略了。

3.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影响

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质疑和争论,但由于受知识能力及社会阅历的限制,看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容易夸大对社会负面影响的理解,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材的德育观点往往持逆反态度。

4.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灌输、喋喋不休的讨论、翻来覆去的提问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浪费了,以至将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割裂开来,结果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过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2.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以往的政治课堂曾陷于这样的误区,上课满堂灌。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与学生精疲力尽,但效果却不佳,事倍功半。经过探索,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即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自学、讨论、讲授三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循循善诱,有的放矢,释疑解惑,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使教与学显得有声有色,相得益彰了。

3.倡导学生自我体验,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学生自我体验亦即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去操作和感受教育对象的过程。道德教育为了把社会的期望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理成分中去,必须让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去活动,将道德理论变成他们直接相关的对象,并在活动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创造性把握和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者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当情景(包括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方式和活动条件),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对象和活动目标能够在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在这种情景中,由于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将教育者操作的知识对象变成自己的操作对象,因而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和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感受知识对象的善与真。

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这些课型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乐于参与。一些诸如“人的本性是否自私”、“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假如我富裕起来,该做些什么”等问题,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道德理论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从而使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此时,教师的引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4.美化教学心境,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教学心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教学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由“心理流”(由具有方向性的知情意等心理要素构成)和“心理场”(具有不同层次,蕴藏精神能量的磁场)所组成的有机的心理结构出发的。良好的教学心境,就是教师整个地沉浸到由“心理流”到“心理场”所组成的有机完整的心理活动时间和空间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教师能把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语言、模式等有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能使教师讲解声情并茂,内容结构自然得体。教师良好的教学心境又能感染学生的听课情绪,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师生双方以相应的角色感受着授课内容,使整堂课犹如山巅瀑布,气势非凡,从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良好教学心境的形成需要教师“胸有成竹”、“意在课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授课内容,占领教学的至高点,总揽全局;才能使自己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左右逢源;才能使自己的讲课如鼓风之帆,使整堂课如一幅引人入胜的字画,充满灵气。

5.开展活动,创设情景,实现知行统一

第4篇: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各方面还很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弱,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好奇心,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和感染,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

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时下不少人忙于生意挣钱,疏于对子女的教育,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使之浪迹社会;不少农民工进城务工,孩子要么成为“留守族”,要么托付给老人或自己的亲朋好友看管,使青少年的家庭保护缺失;还有的为了安心做生意挣大钱,把孩子送到寄宿式学校后,很少过问和体贴孩子,更不用说管他们的学习和教育了;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家庭暴力成了家常便饭,使孩子从小在心灵上埋下了暴力的阴影;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挖空心思逼着孩子上重点学校,孩子犯错误时或者学习差一点,就气愤不已,甚至痛打孩子一顿,致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负气离家出走在外面游荡,很容易被坏人教唆和利用,也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

2.学校保护的缺失。学校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的主阵地,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学校教育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唯分数论好坏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好学生一旦考试落榜,则感前途无望,万念俱灰。差学生则破灌破摔,厌学、辍学,自暴自弃;有些教师对学生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有侮辱谩骂的,这不仅仅对学生是知识和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暴力语言,伤害得是学生的心灵,是内伤,这种内伤不像身体的外伤那样容易被察觉,但它的伤害力是严重的,持久的,甚至影响到学生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他们会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已经没有什么好感,老师不喜欢自己;还有的教师随意赶走差生,使这些学生害怕挨父母的打,有家不敢回而流入社会,很容易成为不法之徒引诱和教唆的对象,年纪轻轻叼着烟卷,流里流气的,成为社会的危险群体。他们一旦流向社会,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就会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3.社会影响。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也不例外。社会环境中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消极因素有可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也容易使青少年受到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对有些黑网吧政府监管不力,政府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些青少年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等,不加选择地去阅读、浏览黄色网站,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4.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剧变,尽管求知欲增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其心理状态仍不稳定,其认识结构,理智等仍未成熟,这种身心发育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易感情用事,善恶不辨,自制力差,易做出越轨举动,在某种偶然因素诱发下,极易走向犯罪。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1.注重家庭教育。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作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根据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生理特点,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其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对孩子既不随意打骂,也不过分娇宠,对孩子的缺点和毛病要及时批评指正,引导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和“单亲生”的心理疏导教育,讽刺挖苦,也不简单粗暴,走进孩子的心灵,对他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学校要开展普法讲座、专题手抄报、有奖征文、主题班会和图片展等,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使每位中、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3.加强社会保护。社会环境有好有坏,青少年既可以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熏陶和感染,也可能受到坏人坏事的影响和污染,青少年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所以社会诸方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不让未成年人接触思想不健康、下流、暴力犯罪等有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娱乐内容,加强对网吧、迪吧、歌厅和网络的管理。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5篇: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本学期在学校和政教处的领导下,按照学校校历和政教处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主任老师工作方案,并在工作中做到切实落实,灵活处置,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班级情况

我班为刚组建的高一新生班,共有5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46人为共青团员,18名择校或择班生。有利的一面是:该班是高一年级第一层次的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智力正常,绝大部分身体、心

理健康,整体素质较好;不利的一面是:有3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较差,有5~6人无心学习,还有个别学生有吸烟的恶习,这些情况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会给搞好这个班的建设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

二、逐步完善班级管理

这个班组建后,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军训期间,我注意物色班委和团支委的人选,回校后,通过自我报名和老师指定双项选择,组成了新的班委和团支委,同时召开班支委会,制定班规(奖惩条例),对班干部工作进行指导,充分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但在物色确定的班干部中,部分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工作能力不突出,为了使这些班支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努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从中比较准确地选择得力的学生干部。我实行了班干责任制、组长负责制、舍长负责制,并进一步整顿班风,重新修改班规,这些制度的实施初步收到较大的成效,班风、学风都有较大的转变,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本学期我班在全校的广播操比赛中,荣获全校第一;在第十六届冬运会中,我班取得了高一年级总分第一,四个单项第一,并打破两项纪录;在后期的卫生评比中,几乎周周上榜。

三、抓好养成教育

刚进高一,班主任老师就要注意抓好养成教育,把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放在首位。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乃至整个的人生道路都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要求如下:

(1)行为习惯的培养:早起早睡,讲究卫生,勤洗衣裤,不乱丢果皮纸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助人为乐。有事有病要请假。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对不按要求做的同学给予纪律处分,对做得好的同学和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从严要求,决不手软。

(2)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早上7∶20进校早读,中午2∶10进校,晚7∶20进校晚读。作业必须在第一节课后交到教师办公室,否则算缺交。要求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个学期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班大部分同学已初步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违纪违规现象呈下滑趋势,良好的学习风气正逐步形成。

四、落实班会制度

1、班会的要求:全面衡量、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一事一议

2、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无有定法、但有良法。

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班级管理的整体需要,确定班会的主题,要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走到学生心里去,确定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主题、解决班级必须解决的问题,采取一切有益于班级管理,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形式,让班会“活”起来。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在班会的舞台上唱主角。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已开展以下几个主题班会:

《成功后的思索》

《法意味着什么》

《相约圣诞party》

《金钱是否万能》

《能力和分数谁重要》

《学习十六大报告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行班会制度的收获:

(1)通过班会,能重点及时解决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通过班会,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班会展现班主任老师的才能和魅力,树立班主任老师的权威性。

(4)通过主题班会,能活跃班级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通过主题班会,塑造班级形象,形成各具特色的班风班貌。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每逢特殊的节假日,我班的学生都给科任教师赠送一点小礼物,以增进师生情谊。

六、教训深刻,今后工作压力重重。

虽然为建设这个班花了不少心思,特别是在转化差生的过程当中,有两三个双差生总是不领情,效果很不明显,班风和学风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无心向学的学生还没激发他们的斗志,还没能触动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存在给这个班的建设、发展和好转都带来了较大的阻力。还在部分学生对某些科任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也致使科任老师对这个班产生了一些看法,到这个班上情绪就不够好,效果可想而知。要使这个班得到根本的好转,我真感到压力重重,但我相信还是可以带好,但要注意与学校配合,与科任教师配合,群策群力,适时适地给学生以教育,相信经过我的不断努力,会使这个班越来越好。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为了配合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吸烟的危害”、“抵制”、“谈谈3+x”等。同时,我也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高二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会考、分班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在学生会考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在每个月月初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月末总结,教师、班委作出评价下个月改进等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空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日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竖立学习的信心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老师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四、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我经常亲临现场,这样可以加深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水平的发挥,为此,每次考试前,我采用集体方法指导、个体情况分析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逐步提高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下学期学生升入高三,我的担子更重,工作还将更复杂,在新的一学期里,我将不断地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虚心向老班主任老师、老教师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将自己的管理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高一上学期班主任老师德育工作总结)

高一班是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全体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作为本班的班主任老师和教师,除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外,同时还兼有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任务在本学期开学时,我专题向学生进

行德育思想教育

1、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首先向学生了解它们长这么大,应爱自己的父母,爱教师,爱集体,爱他人,爱祖国,爱人民。通过了解,许多学生长这么大了,也没有或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向学生首先提的问题是进入高中,请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许多学生回家确实为父母做一些好事。

2、接下来是劳动教育序列:教育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干,对于家里的事,则帮着干,而班上的事则要抢着干。增强学生爱劳动,爱班集体的动力和信心,这样的教育,表现在平时的劳动卫生方面,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表现比较差。

3、在开展主题班会《我的理想》的活动中,发现了部分学生想过好日子,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只想过年向父母要压岁钱来完成自己目前的愿望,眼光较短,因此,我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是,父辈的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艰苦的劳动,因此,我们生活花钱要节制,不要挥霍,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

4、利用班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我们班上有一次大的丢钱的事件,报到学校保卫们的教育也没有帮找到,利用这件事,我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

(1)、对丢失钱的学生进行安慰,并向他的家长作了解释,同时教育该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2)、在全班进行动员,找线索,同时把学生以前所在的学校的表现由班委统计起来,备案。也动员学生捐款,减轻该同学的负担,献上“同学的爱心”。在整个事件的过程当中,教育了学生,同是同不们也真正认识到一个班集体也是复杂。

(3)、利用班会时间,在班上专门为“丢钱事件”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会上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通过这一事件,教育了学生,同时该学生的家长也非常感动,向全班同学写了感谢信,感谢全班同学的爱心,感谢学校。

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定的道德标准,教师把这个标准告诉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等,使其独立思考依据,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

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是的,什么是非。有了这个标准大家都能作出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善于抓住班上的好人好事,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班上的光荣榜和违纪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只要是同学为班上做好事,或是学习竞赛,运动比赛,各种活动中表现好的及时上光荣榜,违纪的也及时批评教育。

总之,本学期对班上的德育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但也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深入研究,做工作,做得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以更积极,主动,向上的精神面对将来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上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用“心”做班主任老师)

今年是我当班主任老师的第二个年头,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不少收获,感觉自己成长很多。我发现要想做好班主任老师工作,青年教师首先学会做三件事。

一、用“心”做班主任老师

用心,表现在爱心,耐心,细心三个方面。在热爱教育事业首先表现在热爱学生,“亲其人,信其道”,教师对学生不能歧视,要多做表扬,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别是对于差生,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爱心不仅要表现在学校内,而且要表现在方方面面,涉及学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等方面。针对于特殊家庭的子女,多谈谈心,问寒问暧,这样就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工作起来也就须手多了。对于学生要耐心、细心,这一点对青年教师就尤为重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当中往往易犯错,而且具有反复性,认识这一规律后,教师就要从心理上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反复,不要过分责备,要耐心细致,苦口婆心,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不断改正,不断进步。

二、学会用眼神说话

人们常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如果教育学生时能够学会用眼睛说话,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犯下错误,教师一个恰当的眼神既以起到批评的作用,还可以给他留面子,给他留下自我检讨的余地。我最佩服那些跟学生说话轻声细语,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听话的教师。

三、学会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老师要把培养与家长的真诚感情作为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老师应多与家长联系,及时准确地汇报学生在学校情况,切不可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而忽视平进与家长的联系,非等到学生学习或其它方面出现了问题,才想到与家长联系,这时的家访不利于解决问题,注意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友善,耐心,并及时把家长意见转达给学校有关领导。这样家长才会真诚地支持班主任老师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同时,在工作中,我也要不断总结,思考,使自己早日成为优秀的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下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主要任务是育人。现在的学生,智力越来越高,而全成素质却在下降,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最重要的是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要把这一要坟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促进学生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和平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新经验,闯出新路子。

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所以,大力加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大力弘扬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要坚决取消教师资格,广大教师要树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偏爱少数“尖子”学生,更不能歧视后进学生,把他们当成包袱累赘,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

2、使学校、班组、集体充满和谐协调、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氛围

3、师生间、同伴间建立平等、信任、互相的人际关系。

4、使学生向往学习,乐于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乐事。

5、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获得成功,培养成才。

6、切实减轻学生课负担,改革考试制度。

7、无条件地禁止一切侮辱学生人格的语言。

8、无条件地禁止体罚,变相体罚以及一切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定和行为。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年高三下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培养学生自信心)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十八班班主任老师,该班属第二层班级,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自信心,重视每一个学生

1、排名不公布,以此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2、尽量在日常生活的锁事中找到对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即时表扬,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回自信。

3、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或演讲比赛,这样即能培养学生的胆量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从不当着人的面批评学生,即使学生出现了问题也是单独找他谈话,曾有学生在检讨中这样写道:“尹老师感谢您没有当着人的面指责我今后我将……”从此该生真的脱胎换骨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

1、中国是礼教之帮,为此在平时要求学生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具体为见到老师、家长能主动问好。

2、干净的环境能让人心旷神怡,为此要求学生既要干好班级的卫生也要帮助家长打扫家里的卫生。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认真作业,不耻下问,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经常到宿舍巡视,教住校生如何处理内务。

三、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1、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十八班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关系着集体的荣誉,鼓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不利班级的事不做,不利班级的话不说。

四、明确提出班级目标,热爱集体,增进友谊,刻苦学习,争

取高考榜上有名。

五、严格的管理制度

1、以身作则,帅先锤放。

2、面向全体学生,公正无私,一把尺子量大家。

3、防患于然,辅助于罚。

六、增进师生感情,同学友谊我所担任过班级的每一个同学的生日都被记录,生日之际一张小小的贺卡包含了千言万语,学生生病一个亲切的问候或微不足道的水果。学生犯错不是大声呵叱,而是动以情,哓之以理,学生考不好不是埋怨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决失分的原因…。。老师用心地爱护学生,学生同样会爱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处处充满了关爱,班级自然就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凝聚力。

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配合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健康成长,本班62名学生本学期我家访了二十一家,电话联系过四十三家,请了十四家家长对校,开了五次班长会。

八、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次模拟考,做到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对存在借位现象的学生了解原因,即对与家长联系,同时与科任老师协调节器,请十六、十七班的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在本班内进行学习方法探讨。

九、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高考之前的焦虑,大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永生难忘,为了尽量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我查阅了许多有关的书籍,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谈心,在交谈中即时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同时让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观,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做好“一颗红星两种准备”,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正确的奋斗目标,让好高骛远的学生尽早清醒,让不该发生的故事不要发生在高考后。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年高三下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

进入高三学年下学期是临近高考非常时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关系到高考的成败。根据本学期学校的校历安排,每月进行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抓好学生的“考前演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特定的意义。围绕期初的工作计划,开展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复习,克服消极情绪。

每次模拟考后,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考试情况,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知识掌握的情况,系统性,灵活性如何,能力怎样,应试心理的把握情况等方面,克服盲目性。对上述情况找每个同学谈话了解,谈话间,以鼓励为主,提出希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倍增信心和力量。

二、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特别是班上两头的学生

成绩好的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大,焦虑心理较严重,如果不加以引导,将影响学生的复习进程和效果。对这类学生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当务之急应看重自己的奋斗过程,一定会收到好的成效。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超越他人必须首先超越自己,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复习。这样用教师一颗火热的爱心去感化,抚慰他们,激发他们的复习热情。

三、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学期召开了三次家长会,给家长分析高考的形势,子女近期的复习状况和教育子女的一些建议,在临近高考的特殊时期,父母应该具有正确的升学观,成才观,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和心理环境,善于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正确的加以引导,共同走过这一关键时期。对特别在情绪上不稳定的学生,多次与家长电话联系,直到学生情绪好转,向家长通报每次模拟考的情况,加以分析,以求帮助子女调整好复习方案,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四、教育引导学生严肃对待模拟考

高三下学期每月举行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有特定的意义,目的在于一是检查学生的复习状况及教学情况,便于教与学及时调整,二是通过一定的考试,让学生积累考场经验,提高考试质量,

五、关心,爱护住校生的生活学习

经常与住校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学习,在学校决定高三年级停课后,班上拿了100元钱为他们买来营养品,发到每个住校生手中,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备考复习。

六、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卫生意识

虽然是高三下学期,复习紧张忙碌,但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佩戴胸卡,注意议容仪表,坚持锻炼身体,做好两操,讲究卫生,对待卫生扫除认真,彻底,要保持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住校

生,也多次强调,督促。

七、指导学生填好各种表格,和整理档案严格要求学生填写各种表格,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辞辛劳地填写和整理学生档案。

总之,一学期以来,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做学生,家长的思想要作,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把自己的爱心,希望献给每个学生,让他们顺利走过这一人生的关键时期。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年班主任老师工作学结)

在高二学年的上学期,我跟随老师学习班主任老师工作,任高二班的副班主任老师。想想这半年的“跟班”,再回忆一下自己在教高一时任班主任老师的情形,我觉得自己确实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

首先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爱岗敬业的精神。老师的孩子还很小,而且经常生病;家里还需要有人忙里忙外,但老师从来没有因为照顾家里而对学校里的工作有丝毫的忽视。每天的早读,他7:20准来守,来查有没有迟到的学生;晚自习他也来看、来问。在他这种敬业精神的带动下,我也学会了自觉地守早自习,监督学生早读。联系到自己以前所做的班主任老师工作,确实不够负责,平时对学生监督不够严格,等学生犯了错误才叫来训上一顿,没能做到监督在先,使学生少犯或不犯错误。

老师爱岗敬业,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了解与帮助上。通过对老师工作的观察,我发现他对班上的学生都比较了解,他开展工作的对象,是针对全体学生。当然,他的工作是有侧重点的。但只要发现了问题,他都会尽力及时的解决,绝不拖延。虽然教学任务重,工作紧张,但老师还是抽时间进行家访,至于平时找学生谈话,找家长了解情况,召开小范围的家长会等等的工作,他做的就更多了。说实在的,我很佩服他的这份细致与耐心。

其次就是工作的方法。

老师当班主任老师很有一套方法。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他就指导我说:第二层次班级工作的首要重点不在于抓学习,而在于抓班风,抓学风。只有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使班级好转,而这一点做好了,学习成绩要上去才有了保障。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想法和作法是正确的。班在刚分班上课时纪律比较乱,经过老师长时间的严抓不懈,班风、学风都有了较大好转,爱学习的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

此外,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非常细致。每一次和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他都有一份谈话记录,谈话结束后,让学生在记录上签名。教会学生以自己的言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让学生有一次自我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他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与家长加强联系,共同做工作等的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还有,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发现不足并互相督促改正。有一次,老师通知我晚上7点召集全班女生在宿舍门口集合。我当时也不知道要搞什么,后来,老师来了,他带领全体女生参观了班的男生宿舍。那一周的班会课就又以参观男生宿舍的感受为题,让女同学发表看法。这一活动有效地改观了男生宿舍卫生分低的状况。

以上我所举的例子,只是在跟从老师学习的过程当中所记录下的一小部分片段,但就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折射出了一名教师的责任心,而又正是这些小事不断地激发了我对工作的热爱。

在跟班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高一上学期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主要把担任高一班的班主任老师。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召开班会18次;班委会18次;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学校政教处的关心支持下,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班主任老师工作。总结如下:

1、狠抓日常行为规范,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从入学开始,抓住时机,认真地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大全》等等。逐条理解,并且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利用自习课、活动课,课前等适当的时间有目的、有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并监控学生,注意及时发现那些自控能力差、组织纪律性、思想及行为和集体要求不合格的学生,实施重点教育,力求使整个集体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不仅无形地增强集体主义精神,还会对集体成员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和规范作用,会使集体有正确的舆论,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气氛。

2、重视培养一支守纪、严厉、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

班干就是班主任老师的双眼、双耳、双手。班主要依靠班干掌握班级情况,依靠班干实施管理。设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干队伍,班主任老师绝对带不出一个纪律严明、健康向上的班级。从此意义讲,如何培养训练一支素质高的班干队伍,主要从:(1)严明纪律,明确其职现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2)根据其职逐一教给其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3)以一种“要求越高,发展越快”的主导思想来完善班干队伍。(4)优中选优,不断以新血液充实班干队伍。班干是班集体的骨干力量,先锋队,不仅是日常管理的执法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楷模、榜样、标兵。

3、激发学生树立信心努力进取

同学们老关注自己的“中考”成绩,说什么不理想等等。自暴自弃,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是对他们充满信心,看到他们的潜能所在,主动关心,热情帮助,多给他们鼓劲打气“你能行”、“你俩会进步的”。其次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再次多给他所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才华,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并给他们以信心。有了信心,学习就有了力量,就会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班主任工作总结十则(高三上学期班主任老师期末工作总结)

假期补课伊始,班已提前做好了决战高三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改选班委,加强班集体建设。

本届班委会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即先由全班同学提名候选人,再经过集体表决,一次选出两位班长。然后,两位班长自行“组阁”,确定包括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在内的全体班委会成员的名单。

名单上报班主任老师,征得班主任老师同意后,由班长向全班同学宣布。经过激烈的角逐,金磊、赵静以过半的票数从9名候选人中胜出,荣任班的新一届班长。之后,两位班长的班委会成员提名很快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认可,并在第一时间成功地召开了新班委会的第一次班委会。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是为了充分调动班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在未来不足三百天的时间内,备战高考,打好年月日、日的高考这一战。

其次是明确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三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高考,于是,我让学生认真估量自己的实力,确定一个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目标明确,方能让自己的努力有的放矢。

第三,注意调节学生心理,开好主题班会。

高考是辛苦的,高考更是沉重的。辛苦的是学习,沉重的是心理。可以说,高考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一方面美化教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一方面开好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搞好学生心理讲座,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节学生的心理。

第四,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