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统; 文化意蕴; 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是将中国历代能人的创作设计及智慧融合在一起,并不断完善其政治理论、道教和民情风俗,使其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设计体系。该吉祥图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之情造就了吉祥图案,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图腾观念在雕塑中体现出来,用以寄托其美好的愿望,理论上这是最早的吉祥图案。自华夏民族产生后,龙凤便替代了原来的图案成为了华夏的图腾,在人们心中,龙凤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守护神,直至今日,人们仍然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与凤是封建社会最尊贵的吉祥图案,后来逐渐被寓意为尊贵身份的男女。至尧舜时期,先民开始以山河为神灵,崇拜天文,各类祭祀活动也由此演变而来。颇具代表性的有星辰、日、月、龙等吉祥图案,后来被帝王之家绣在朝服上,以示身份尊贵,该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末期。商周奴隶时期一直沿用的是自然崇拜,并不断被神化,在商朝的青铜器上开始流行龙纹、豹纹、鱼纹和鸟纹等,西周后,敬天保民的思想逐渐取代了侍奉神灵的观念,具体表现在青铜器上的豹纹等逐渐被夔凤纹所取代,同时,四瓣花纹、云雷纹等吉祥图案也应运而生。自秦汉时期,各类民间艺术,包括雕塑、建筑和绘画图案的出现逐渐被赋予确实的意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的发展,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吉祥图案逐渐演变出来,例如莲花纹。隋唐时期,吉祥图案逐渐被世俗化,各阶层的人民开始将美好愿望寄托在吉祥图案中。吉祥图案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时期,加上各类绸缎样式的多样化,使得吉祥图案以各种不同的样式表现出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趋于广泛。
2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2.1信仰的意蕴
所谓意蕴,就是将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以艺术形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思想上进行不断延伸。过去,吉祥图案就是信仰的代表物,不管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还是自然崇拜,甚至包括宗教崇拜,都属于信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龙凤图案,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赞美,更凝聚了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之情。龙的文化意识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作为代表图腾和神话意象的动物,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凤也是一种神鸟,传闻中对于凤的描述是,只要凤凰出现了,世界就太平了。龙和凤的吉祥图案是自原始社会就开始沿用的,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历经上千年历史,龙凤图案一直带着吉祥色彩和政治色彩,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图案。
2.2思想的意蕴
儒、道、佛三家造就了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社会的维护和运转主要以此为哲学思想,因此,这一思想观念也避免不了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儒家学派的基本观念讲究的是用伦理道德对伦理道德进行维护,讲究老幼尊卑。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五翎(燕子、鸳鸯、白头、白鹤、凤凰)就象征着儒家学派等级制度的朋友、夫妻、兄弟、父子、君臣。儒家学派比较重视修身养性,因此大多文人学士均将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三友作为高洁情操的礼赞。而道家思想倾向于追求长生,因此“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的吉祥字眼也就衍生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盛行佛家思想,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思想。佛教的发展和盛行直接关系到吉祥图案的形成。例如佛堂中所供奉的菩萨,不仅仅局限于供佛教所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吉祥图案反映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并经久不衰,使人们更乐于接受该类艺术性的语言。
2.3民俗的意蕴
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对生活和社会的阐述,我国传统的工艺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将民俗意蕴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中国是个比较重视家庭延续的国家,比较看重对子嗣的传承,为了能够将这种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吉祥图案中就出现了象征“望子成龙”或“榴开百子”的图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劳动人民比较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劳动人民祈祷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期望能够延续这种美好现实,这种观念在吉祥图案中的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了,这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生活愿望的表达方式,将民族品德和性格直接的反映出来了,并自发的形成凝聚力。
3结语
吉祥图案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不仅凝聚着国人的审美情趣、伦理情感和宗教情怀,更多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去生活,将人们追求吉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把人们的美好愿望艺术化、象征化、社会化,让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构建吉祥的美好画面。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中国吉祥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园,许云,尹雅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的融合——关于形成中国风格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虽然中国有着令世界瞩目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铺天盖地向我们席卷而来,中国广告却依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陈旧的老路上,不仅没有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丰沃土壤提供的养料,也没能领会新思想理念的精髓,精妙的广告创意屈指可数。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将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运用于自身产品中,以此深入中国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广告创意的营养,不仅能激起本民族受众的爱国热情,使广告深入人心,更能有力地向世界展现魅力无穷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广告创意融合,已成为中国广告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广告业中争取一席之地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的有力举措。
但是,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意,决不是将京剧脸谱、阴阳八卦、龙凤祥云等元素简单地堆砌,而应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通过挖掘中国符号的普适价值,让人们真正体味其意蕴和风采。
下面以民族品牌李宁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李宁“天羽”透气跑鞋的视频广告,采用了水墨画场景:路边的杨柳依依,空中的燕子翩翩,湖上的莲花清清,水里的鱼儿幽幽,穿着“天羽”的两人,身轻如燕,踏水无痕,只惊动了荷叶底的小鱼,生动而准确地突出了产品卖点——轻。整个广告画面淡雅恬静,音乐轻灵舒畅,充分体现了“天羽” 透气跑鞋带给人们的清新感受。广告的最后,男女主人公穿着“天羽”奔跑在都市中,所经之处却变成了田园风光、荷塘春色,进一步贴合了当今社会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
中国人崇尚自然,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向往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而李宁作为一个运动品牌,本身就代表着与喧嚣对立的自然天性——运动。李宁的这则广告,创新地将水墨画与跑鞋联系在一起,不仅将中国古典之美表现得淋漓紧致,更是触动消费者内心,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给消费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李宁“飞甲”篮球鞋是按照NBA赛场要求专门研发的,具有高水准的专业属性,并且在保证功能结构平衡的基础上,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铠甲和钟鼎结构,在外观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一向具有超然的特点,讲究“天人合一”,李宁便在“飞甲”的视频广告中以太极招法的刚柔并济,展现穿上“飞甲”对篮球的控制达到“物我合一”的奇幻境界,强调其性能的专业。另外,中国人自古有“皇室想象”,向往尊贵无比、气度非凡的境界,“飞甲”篮球鞋的铠甲和钟鼎设计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是王侯将相的象征,而广告语“做别人不如做自己”,更是突显了“飞甲”带给人们的卓尔不群之感。
李宁RUNFREE等系列减震跑鞋的视频广告中,介绍李宁研制出新型减震设计“李宁弓”时,大量运用了古代弓箭的画面,并以古代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现其设计与赵州桥的拱形受压能有效缓解压力的原理相同,再配以具有古诗神韵的四字句文案“弦弓暗藏,落地无震”、“东方智慧,现代演绎”,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人除了有“皇室想象”,还有“江湖想象”,即远离朝堂的束缚,在江湖中行侠仗义。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被冠以“弓”的名字,不仅表现“李宁弓”是堪与弓箭相比的“神兵利器”,更切合了中国人的“江湖想象”,广告画面古香古色,透着古典侠义的精神气韵。
京剧和皮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奇葩,李宁大胆应用二者的结合,在NBA赛事转播间隙,分别用“三头六臂篇”、“喷火篇”、“巨人篇”、“飞人篇”,把NBA的篮球明星用皮影形象展现,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中国的独特审美情趣令人过目不忘。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引言
当前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艺术精神方面往往人们都追寻以中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风格。这恰恰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家一直所保持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景德镇陶瓷产业基地都能够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将传统纹饰加入到我国现代陶瓷文化的设计中能够是的我国陶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能够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发挥,凸显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对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设计作出分析。
富有装饰特点的中国传统纹饰
中国传统纹饰作为中华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其自身也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纹饰的应用极为广泛,许多行业中都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纹饰的身影。如陶瓷、纺织、园林建筑等都能够使用到传统纹饰作为装饰。传统纹饰的题材往往都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取,而在这些题材的造型设计中往往都不会根据题材自身的形象,而是使用一种抽象的形式对造型进行设计。往往这样能够在视觉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体现出一种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传统装饰艺术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但依然保留下来了,这说明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在历史的的冲刷下反而会更具魅力,还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
创意文化对陶瓷产业的研究
就我国陶瓷产业较为出名的景德镇陶瓷而言,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陶瓷设计大多数还是源于传统陶瓷的设计,只是在传统陶瓷的设计上进行拓展和完善。不过现代陶瓷设计与传统陶瓷设计还是有些许差别的,因为现代陶瓷设计更倾向于陶瓷的功能性,对消费者更注重在艺术上的最求。将陶瓷的设计人员将中国传统纹饰作为一种创新文化融入到陶瓷设计中,而不单单的将纹饰刻画在陶瓷上。在创新文化的陶瓷设计中,作品的设计会与作品的内容、主题以及环境等反面相结合,从而提高作品质量,对设计的内容进行深化。在将中国传统纹饰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一定要以突显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作为前提,中国传统纹饰所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代表为,陶瓷的修饰方法主要是纹饰的加入,在古今陶瓷发展仍具有一定的联系,传统纹饰中大多所都有平安、几项等涵义,这涵义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民族优良的文化精神。同时我国的传统纹饰大多数都是以抽象形式来表现的,所体现的艺术感极受人民喜欢,在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很容易将其融入进去。
传统纹饰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1.莲花纹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在现代陶瓷的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莲花纹,莲花是我国传统的纹饰纹样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莲花的图案出现在青铜器上用于装饰,在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中,莲花纹样占有非常重要的
位置。在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是先用以个白瓷作为底案,然后在上面绘制莲花图案。这样所设计能够是整个陶瓷艺术作品更具美感,是中国画中常用的表现方式,将莲花与陶瓷结合在一起能够凸显出莲花的优雅与陶瓷的细致感。整个作品的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感觉。让人们感受到清新、自然美。
2.古钱纹样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改革,然而不同朝代所使用的钱布、样式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种方孔圆形的的钱币所流通时间最为长久,古钱纹样作为陶瓷上的装饰图案,无论在造型、艺术方面都与陶瓷的艺术形式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采用古钱样式反映了人们对主观愿望的精神追求。如古代钱币多数都为圆形,代表着人们都希望能够幸福美满、团圆吉祥的美好追求,包含了人们内心的美好夙愿。
3.编蝠纹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蝙蝠纹是一种传统寓意纹饰,蝙蝠的形象被寓意为幸福的象征。蝙蝠纹的整体造型为流线的曲线,将蝙蝠的形体以波浪形表现出来。这种纹样极具想象力还带有夸张的形式在里面。将原本蝙蝠生硬的外形替换成一种有吉祥寓意的云纹,让人产生一种飘逸、轻松地感觉。蝙蝠纹的构图多数是对称、平衡为主的表现形式,在构图期间非常注重主次分明、线条虚实不一、疏密不等。这种构图形式也对图案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得到增强。
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电视广告;创意应用
一、前言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的时代当中,传统媒体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注入新的创意元素。传统的文化元素能够带给电视广告以新颖的创意思路,使广告获得更多的关注。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视广告具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民族认同感,促使电视广告拥有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发展空间。
二、传统文化元素分类
在传统文化当中,文化元素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型。其中一个类型就是具有实体形象的元素。例如,十二生肖或神话传说当中的神兽,这类元素给予人们特殊的含义,使广告增添了神秘感和不一样内涵。广告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下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实体元素以外,包含很多艺术内涵的元素也是广告创意者的最爱。一些传承的手艺赋予了广告以艺术美感,中国传统的剪纸、对联都是该类文化元素当中的一种。
很多现代广告当中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民众觉得该类型的广告更加古典和朴实,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以上两种文化类型,中国还有最为显著的文化元素代表,就是中国的道德观念比较强,在传统文化元素当中,存在很多强调道德伦理的名言古句。一些电视广告将这些朗朗上口的道德名句运用到创意当中,不仅给受众群体以道德方面的警醒,还使广告充满了公益的性质。
三、传统文化元素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包含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广告同样继承了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国情结,从思想上就得到了受众群体的共鸣。在传统元素当中,“龙、凤凰”等神话元素都代表了吉祥和幸福,给人以祝福的感觉,而传统元素当中的剪纸、对联则代表了喜庆、红火。那是中国年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期待。广告创意当中传统元素的融入使广告被赋予了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
四、电视广告对传统元素的具体应用
(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文化元素具有其独特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文化元素当中,很多适用于电视广告。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一些电影宣传片以及唱片宣传都需要以广告为宣传主体。那么,在广告盛行的时代,广告的创意已经成为受众群体较为关注的焦点。一些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视广告正在呈现,一些以传统文化意境取胜的广告正在空前传播。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人们在传统节日当中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对剪纸艺术的喜爱来凝结美好的艺术设计。除了剪纸,中国的文化元素当中还包含了代表着人性高洁的“梅、兰、竹、菊”以及传播久远的“酒文化”。当中央卫视将某品牌酒的广告播放出来时,观众们可以从该广告当中找到古典的音乐、酒与竹的结合。传统文化当中,竹的含义代表君子,而酒是君子结交过程中的一项媒介。该广告将酒与竹的元素巧妙融合起来并配以古典的感觉,促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古人饮酒时的豪爽以及酒所带来的君子人文情怀。
(二)道德价值的核心渗透
道德元素在广告创意当中的应用往往出现在公益广告当中。一些公益广告将有明显道德文化元素的传统文化融合到广告当中,试图提醒观众应道德的要求,要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的事物多一些关心。也是在央视的广告当中,一个老人出现在画面中,同时广告配置了让人感到孤单的背景音乐,老人不断地拨打子女们的电话,但子女们都说没有时间回来,工作很忙。那天是老人的生日,老人一个人失落地看着桌子上的蛋糕和一桌子饭菜。无可奈何的老人将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告知了子女。广告的最后是大团圆结局,老人的子女结伴归来,为老人庆祝生日,老人一家幸福地笑着。该广告从对父母恩情的元素入手,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德伦理融入创意当中,使观众感同身受,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达到了公益广告的目的。
(三)民间习俗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习俗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代表了民族的向心力,也代表了民族的包容性。在很多公益广告当中也存在对民间习俗的应用。很多广告创意设计师在设计广告时,将民间习俗当中比较能引起共鸣的元素放置到广告当中,不仅激发了观众对广告内容的兴趣,还能将广告的寓意顺利地传播出去。同样是央视的一则广告,为了提醒国人不忘中国的传统节日,广告将一些中国古典节日的习俗串联起来,组成比较好记的顺口溜,小孩子们穿着红色的上衣,拿着代表喜庆的灯笼,笑着闹着并唱着节日的歌谣。该广告想要将已经被人们忘记的民间习俗再次宣扬,督促人们牢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这些节日里,人们相聚在一起,拥有团结的意识和凝聚力,增添了家庭的幸福感。
五、结语
尽管时代在变,但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电视广告当中所融入的传统元素能够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传达出来,具有正能量的电视广告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心,也能帮助电视广告建立更多的公信力。传统的文化元素已经成为电视广告创意的源泉,为电视广告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雅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03):173-174.
[2]姜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以猴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03(10):305-322.
[3]王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广告摄影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5,08(02):94-95.
[4]李海鹏.广告创意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以水墨元素为例[J].学周刊,2015,02(10):232-233.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运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似乎已经彻底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只能通过报纸、网络、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渠道感知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快要真正成为历史“符号”了。
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方式,传统文化符号在坚持民族历史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还应融入国际化通用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只有这样,设计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艺术才能变得世界化、现代化,从而得到全球的认可和赞扬。
1、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运用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文化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选取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范围过小,内容含义浅潜。其形象设计大多依靠文化形态中最表面的器物文化,例如,古代玉器、青铜瓷器、木艺家具等等历史悠久的工艺作品以及附带的装饰物品,又或者是古代房屋建筑、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等等。选取这些古代物质文化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主要对象,除了民族符号能最直接反映华夏民族文化特点这一因素以外,还因为这些民族符号加工成设计语言应用到设计中十分方便快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师选取符号时的惯事实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器物艺术理解不够彻底造成的,所谓惯就是设计者只能停留在对器物的表面理解上,无法深入感知器物包含的精神领域的深远意义,机械性、习惯性的进行设计行为,例如古代人们学识礼仪、行为习惯、生活习俗、诗书思想等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却完全被漠视了。第二,在设计过程中“生拉硬拽”的使用传统文化符号。一旦要求设计内容具有中国特色,设计者通常就是使用太极、龙、书法、水墨画等符号,这些元素在设计者脑中似乎已经成为固定形式,只是意味的机械设计,不会推陈出新。有时候根本不参考现场环境以及所选内容是否真正符合作品的特性。例如,倘若在手机上设计太极图形,设计师在思考怎样设计之前,首先要去找太极和手机的关联性和共同特点。只有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合理的使用民族符号。
“重构”就是将选取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加工重组,塔直接影响到设计成功。目前,设计师在重组方式和构建方式上手法都比较单调。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内容,设计师无法进行吸收、消化和重组。另一方面由于对设计内容含义和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关联理解不到位,要不就直接将文化符号生硬切布甲解释的应用到设计作品中,要不就将文化符号等同于外部装饰不假思索的应用到作品美化中去。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作品没有变化,符号也没有变化,两者之间并没有合二为一,所谓的中国特色设计也不过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模仿秀。
2、艺术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方法
2.1“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哲学家李厚泽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曾提到,我国在设计民族文化符号过程中其实可以采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方法。是指引入西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在中国特色艺术设计之路。其中的“体”说的是本质和原则。而重点则是“用”字。他认为要用西方的理论知识,思想技术来改变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西体中用”确实是一个适合中国特色艺术发展为全球化的好办法。
2.2当代艺术创作中偏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民族的即是全球的,华夏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一定要加以传承和发展,使艺术挣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形式单调的现象,突破艺术模式的单一化。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转变、思维模式,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比如,在外国人眼中,龙是一种口中喷火,身长利爪,凶猛动物,象征着残忍、邪恶和危险。然而在中国,龙则是权力、财富和威严的象征,具有祥和之意。
2.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文化世界化现象使人们在认知方面产生了巨大转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又再一次成为焦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指我们应该吸收和接受外国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到我国自己的作品设计当中去,在世界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的交流能够使艺术符号改变传统的单一模式,使传统的符号模式得以发展和延伸。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以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要对象,参考和借用西方的文化理念,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大部分艺术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中为主,西为辅”,较多的加入中国传统符号内容,在作品中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2.4异形同构
这种方法在平面广告招贴中比较常见,这种方法是把两个毫无联系的图形拼凑在一起用来表达中心思想。通过异形同构可以完成一部分民族图形的再生工作。由于变异的差别,元素重新组合后,有些可以保持原来的部分特征和形态,但是有些可能转化为别的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艺术的问题.滕守尧[M],译.南京出版社,2011.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李桂杰(1964- ),女,辽宁北镇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之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的孕育之根,中国文化礼仪孕育了中国一代代炎黄子孙,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强化的现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礼仪的学习也是无法回避的。
一、目前英语教育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忽视
目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多出于升学或职业的需求。因此,英语教学中有时会带有功利性。和英语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所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常常引以为傲的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匮乏。学生的“四级”“六级”通过率在不断地刷新,但是对中国文化礼仪的认知也在逐渐衰退。很多学生,只过“圣诞节”“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等节日视而不见,对英语的盲目推崇和崇拜,却消解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就事论事”地进行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语法、句式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讲求学生英语的实践性,但是往往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教育,更忽视了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礼仪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仅仅对英语是一种“实践”而不是真正将其融入中国的国情之下,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对我国今后的传统文化和英语实践之间的结合,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危害。
二、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传统文化礼仪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浪潮席卷之下,人的金钱观、世界观等观念在改变,但是传统文化礼仪,一直在国人的意识当中没有消失,可见,这些文化礼仪在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化影响下,难免有人迷失了方向,因此传统文化礼仪正在人们的行为中消逝。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业的领路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对学生的基本人格、伦理道德进行正确的培养。英语教学是一门外国语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对外国文化的传授,对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确宣讲,会导致学生的盲目跟风,也会导致自身对传统文化礼仪的误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礼仪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最终是培养出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传统文化礼仪的教学,能帮助实现中英双向文化交流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礼仪的作用,也真正让英语教学和中国的本国文化的结合恰到好处。
三、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及传统文化
要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礼仪英语教学中体现这一问题,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纠正,有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意识。意识是行为的起因,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所以在自身意识上对传统文化礼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贯彻正确的教学行为。教师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怀有崇敬和敬佩之情,对中国古老文化有着热爱之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博大精神,是对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切不可将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其充分融入教学之中。比如讲到圣诞节时,老师可以同时介绍中国人看重的春节,让学生在感受英美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回顾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礼仪。或者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来谈谈对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礼仪的看法,或让学生以所学的知识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作出比较等。
(二)坚持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上述已经提到,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更多地、更好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传统文化礼仪的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的基本功中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礼仪知识,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查阅书籍、观看录像影片等,再将这些知识转换为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适当地表达给学生。其中包括在教案的编写当中,在教学过程的实践当中,在教学总结的反思当中等,都需要教师不断以将传统文化礼仪运用入英语教学的理念为核心,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坚持去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有意将传统文化礼仪融入英语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教学,就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在磨合的过程中,将教学的效益最大化。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无法完全实现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故而教师可以向学校提议,在课后让学生多参与教学的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拓展课外第二课堂文化教学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拓展自己的见识,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学校可安排英语老师同汉语言文学教师合作教学,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小说、杂志等。在周末或节假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电影。当然,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中西文化研究的学者,来学校谈谈自身对中西文化的见解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层面地接触,以便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四)加大英语教材改革的力度,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内容的介绍
对传统文化礼仪的了解和认知,除了在教师和学生上有所要求,还需要在教材上有所要求,教材是教学的纸质媒介,教师用自己对知识的梳理向学生教学课本的内容。目前的教材大多数是对英美文化的知识介绍,或者是单纯的英语知识的罗列和梳理,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渗入到课本当中。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割裂开来,这不仅仅不符合教学的原始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和教学的长期发展。由此而看,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革,来适应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教材编撰者可以在教材编撰过程当中,添加一些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英语词汇,像中国的春节、中秋、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尊师重道、仁义礼智等的词汇,在涉及英语小短文,也可以翻译相应的中国经典语言故事等,将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礼仪的教学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必需的,英语并非只与某一种特定文化相连而疏远其他国家文化的语言,只有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将传统文化礼仪传承和发扬。当然时代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当中也必然会被认证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积淀绝非一日所成,文化礼仪具有层次性,其输入也应遵循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的规律。故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不能急功近利,以单纯地达到目的来加快学生学习的进程,需根据语言教学的不同阶段,确定渗透的内容和方式,以课堂为平台,构建起符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形式。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新形势下,保留住自己的中华之脉,不被西方的经济浪潮所席卷而去,在保证自己中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优秀风采和灿烂的文化礼仪,实现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琴.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英语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08(41).
[2]刘震.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的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
[3]李霞.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2).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类型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来源,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引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联想,同时能引起“中国情结”共鸣的、中国特有的符号,不仅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诗词歌赋等图像化和符号化的东西,还有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方面的元素。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元素可以分为物质型、精神型、规范型和智能型4种类型。物质型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中国独特的山水墨画、文字符号、建筑风格等实体元素,以及成龙、李连杰等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影视明星;精神型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中国独有的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影响日常生活的更隐蔽的元素;规范型元素是我国伦理道德、语言习惯、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元素;智能型是指在科技和知识创新理念下,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生产力来进行发展的元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
广告创意指广告中所涉及的创造性思想、活动和领域的总称,尤其是广告主题之后的广告艺术创作与艺术构思,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实体形象元素、艺术表现元素、文化和思想元素3个方面。
1.实体形象元素指广告创意设计的主体是以实体形象出现的,不仅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像化和符号化的东西,也包括能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结的图案,就是以古老的中国结盘曲穿插、环绕相连以体现出联通、畅通的感觉,赋予品牌以浓郁的古典韵味。
2.艺术表现元素指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营造出独有中国化的气氛和美感,从而升华出具有韵味的意境。例如中国移动G3广告通过水墨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创造出形象动感、浓淡相宜、含而不露的艺术氛围,以中国传统书法独有的韵律感、灵动性体现企业自主研发的民族特色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3.文化和思想元素是指在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理念或价值观念元素,以文化思想的感染力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当前许多公益广告在创意表现上多采用这种形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手法提升电视广告的设计内涵和表现意境。电视广告在设计时为求最大的受众感染力,创作时多以明星效应提升广告的感染力,而忽视了广告自身的设计内涵,广告创意难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中的留白、互衬、对仗等表现手法为广告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犹如传统书画中“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营造,诗词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境,给人以回味无穷的优美境界。例如NIKE的经典广告中黑色的背景下只有一个白色的NIKE标志,营造出“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氛围。
2.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的意境、提升电视广告的表现效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音乐广告、情景广告等形式多样的电视广告不断涌现,其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以独特的创意性取得极强的艺术效果。以央视的音乐广告五粮液《爱到春潮滚滚来》为例,这一电视广告以古典音乐为背景,视觉影像为主轴,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和酒为主要元素,构造侠客情侣相遇、相识并一起酿酒的场景,渲染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艺术氛围,广告取景于四川“蜀南竹海”,营造了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的意境,既体现了五粮春这一大型企业“系出名门、丽质天成”的特点,也体现了企业继往开来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
3.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提高电视广告创作的道德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功能是道德教育,在电视广告创意构思中渗透丰富的传统文化道德元素,能有效提升广告的道德内涵,进而提升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例如电视广告中《关爱老人,用心开始》出现这样一个镜头画面:一个小孩子端着一大盆水准备帮妈妈洗脚!!(画外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则不到一分钟的广告,但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关爱老人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有利于社会道德价值的提升。
4.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特性激发受众对电视广告的情感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因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深刻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方式,极易引起受众民族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广告的表达效果,树立广告的亲和形象,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以系列广告《好客山东》为例,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采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传统礼貌待客风范,选取江北水城—聊城、墨子故里—滕州、中华泰山—泰安、商业古城—周村等省内地区,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色性和差异性的“好客文化”,让受众在各地方的人文旅游、自然旅游、民风民俗幻灯片展示中得到情感的认同。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