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风险评估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摘 要 风险评价是根据风险衡量的结果,对风险进行总体的评价。是依据风险衡量结果对风险及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总体的认识和评价。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作用,主要在于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与监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金融 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广义的金融投资是指以金融市场为依托,进行一切金融资产买卖的投资;狭义的金融投资是指对有价证券进行的投资,即通过买卖股票和债券进行的投资。金融投资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也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误便难以减少其损失。金融投资风险就是指金融投资者在金融投资活动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伴随着金融交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

一、金融投资风险的分类

按照风险的影响范围,可以将金融投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共同面临的风险,它是一项难以避免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一,但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可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影响某一投资品种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的发生,导致投资者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只造成企业自己的不确定性,对其他企业不发生影响,是可分散的风险。

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作用

(一)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企业风险管理,即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按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管理风险,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保证。

风险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八要素之一,通过对辨识出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对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企业以此决定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随着金融投资数量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大,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对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对业绩评估的作用

企业在金融投资中也经历了从巨额盈利到巨额亏损的考验。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具体从事金融投资业务的交易员可能的过度投机行为进行限制。通过对金融投资资产的风险评估,考核其金融投资的业绩,抑制其过度投机的内在冲动,使其在最小风险条件下为企业谋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三)对审计与监管的作用

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投资使得审计与监管的难度加大。金融投资工具的种类繁多,其操作模式和风险也不尽相同,从而大大加重了金融审计监督的难度和审计风险。为了降低金融投资工具的审计风险,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必然要求审计人员合理估计金融工具的风险水平,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审计和监管的目标。

三、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β系数衡量法

β 系数是度量系统性风险的一项常用指标,其定义可以简单描述为某个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它反映了相对于市场组合而言特定资产的系统性风险是多少。

(二)均值―方差衡量法

风险大小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不确定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对发生损失距离期望的偏差来确定,即风险度。在测量风险度时,可以采用方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数学指标。

(三)VaR 方法

VaR,“在险价值”,即在市场正常波动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值。

根据以上对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常用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评估方法仍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1.均值方差法和β系数法都是事后的,而事后计量的风险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示事前。它们都是运用历史数据进行的,所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资产在过去发生损失的程度。VaR 方法虽然可以作为一种事前预测风险的方法,但在其计算过程中也要依靠历史数据进行,所以必然会存在测算失效情况。

2.各指标之间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在比较不同资产风险水平高低顺序时,运用均值方差法和β 系数法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背离。

3.对风险的描述程度仍然不够精细,反映风险的侧面较少。不同投资者掌握风险相关信息的目的可能不同,而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无法从多个侧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四、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的几点建议

各种风险评估方法都存在固有的缺陷,在此,我们对实务中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提出两点建议:

1.VaR方法是一种可以进行事前衡量风险的方法,具有在表达方式上简洁明了,统一了风险计量标准等优点。为使VaR 法在实际应用时更加有效,可以对VaR 计算模型进行后验测试和压力测试。后验测试主要是正态性检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峰度和偏度检验以及KS检验。

2.充分结合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法有风险图评价法、风险度评价法和管理评分法等。其中,风险图法是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来绘制的,是目前为止最实用的风险识别工具。

参考文献:

[1]胡杰武,万里霜.企业风险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risk sources of real estate project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isk,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Project risk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project decision maker to make risk assessment, so as to control risk effectively.

Key words: Real Estate Projects; Risk Assessment

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金额一般比较巨大,而且现金的回收周期较长,加上房地产项目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对房地产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认识不足、评估不到位,这些风险因素一旦发生,极易造成投资失败,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说,房地产项目是所有投资项目中风险较大的一种项目。因此,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1]。

1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概述

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是指项目在从投资、前期准备、项目建设、租售管理中,存在难以预计、监控的因素,影响项目正常顺利的开展,进而影响开发商及相关主体利益,并使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

房地产项目风险的来源有: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国际风险、内部决策和管理风险等。

2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识别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找出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列表。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FTA法)、幕景分析法及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方法[3]。

3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评估

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

3.1 模糊综合评判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评价项目风险的大小,不仅顾及评判对象的层次性,可使房地产项目中难以量化的评价标准、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得以体现,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分析,在评价中又可以充分发挥人的经验,使风险的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风险因素集

对风险做出认定和鉴别,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出定性估计。确定的风险因素集可以表示为:

(2)利用AHP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利用AHP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成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构造各风险因素和子因素的判断矩阵,计算其特征值并检验其一致性,从而得到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权重集表示为:

(3)选择评价集。

按风险因素对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将风险划分成四个等级。即一般风险v1,较大风险v2,严重风险v3,灾难性风险v4。据此,得出评价集为:

(4)确定隶属度和评价矩阵

由专家组对评价对象其中的每一个指标进行相对等级评判,则隶属度为:

判断某指标属于专家个数/专家总数

从U到V的模糊关系可以用模糊评价矩阵R来描述:

式中(;)表示对第i个指标作出的第j级评语的隶属度。

(5)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将指标权重集与评价矩阵相乘即得最终评价结果E:

根据这一方法得出某一目标项目风险的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确定的评价集V做比较,可得出识别风险大小,为决策做出判断。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风险评估方法,将复杂的风险问题模糊定量化,且计算较为简单[4]。

3.2 FCIM模型法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只能得出风险的大小,而不能得出风险出现的概率,这给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和管理带来困难;而通过模糊四边形方法与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CIM)的综合运用,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解决了指标间相互独立和相关的问题,不仅得出风险的大小,同时得出不同风险大小出现的概率,使投资者能迅速准确地对风险进行控制。

(1)定性指标的模糊处理

对于定性指标,在风险评估中通常采用语言变量来表达,确定评价定性指标的语言变量集为E={很高,高,一般,低,很低}。采用不规则四边形模糊数表示为:“很高”(0,1,2,3),“高”(2,3,4,5),“一般”(4,5,6,7),“低”(6,7,8,9),“很低”(8,9,10,10)。

假定评估者确定了定性指标并给出风险评估结果,则采用模糊处理可以得到概率分布区间,从而得出其概率分布值,将定性指标定量化[5]。

(2)CIM计算

有了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通过CIM对变量相互独立和变量之间相关的概率计算,得出风险程度。

①将总指标分解为一套可供分析的基本指标集合。

最初的分解是将总指标分解为主要项目指标。组成主要项目指标的项目就是一级指标项目。一级指标项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再进行分解的,或者只能用均匀分布的方法分解的一级指标项目;另一类是指不同种类的,具有不同风险特点的指标元素的集合,因此可以继续分解为二级指标项目、三级指标项目等。

②考虑可能影响每一基础指标项目的所有风险,以便计算出基础指标项目的风险影响图。

先对每一基础指标项目进行风险辨识,找出影响它的风险因素集合,再估计每一风险因素影响基础指标项目投资的风险概率分布曲线。

在得到影响基础指标项目的所有投资风险概率估计值之后,就可以估计出这些风险因素至少出现一个时基础指标项目的风险概率曲线。这些风险因素在实际中的出现机率是随机的,并联模型把这些风险因素连接起来,并用并联概率叠加模型计算基础指标项目的总风险。

③对基础指标项目的风险进行组合,从而确定总指标的风险曲线。

与风险因素的并联连接模型相反,基础指标项目变化的串联连接组成了总指标的风险变化[6]。

4结语

本文在介绍了房地产项目风险的来源和对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建立了两种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为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作一定的参考。但是,由于房地产项目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建立的模型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同行共同努力,以建立更加广泛适用的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李 红,张小芳. 房地产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估研究[N].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9(2):80.

【2】路遥.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3】甘传发. 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分析[J].房地产业,2013(5):19.

【4】宋皑,苏同启.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J].青岛理工大学报,2007,28(2):113-114.

第3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公益项目; 营利项目; 投资策略调整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风险投资发韧于市场经济,狭义风险投资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偏好于高风险、高盈利产业领域、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或项目投资。

放眼2010年,风险投资机构主要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尤其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布局正在加速。2010年,中国风险投资累计投资8693项,比2009年增长16.9%。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达5160项,占投资总数59.4%;累计投资达1491.3亿,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808.8亿,约占总投资54.23%。与前期相比,从投资金额增加与投资数量判断,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投资强度有所加大[1]。

同时,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风险投资开始涉足公益事业。这就是近两年在美国风生水起的被称为“风险慈善”(venture philanthropy)的新兴企业公益模式[2]。

无论营利项目抑或是公益项目风险投资,最终追求的都是选择可接受风险测度条件下高收益、高效用,或在预期收益和效用前景下的风险尽可能低。基于此,本文探求营利项目与公益项目的不同特点,分析建立风险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兼顾投资风险和收益的权衡,结合投资者对风险与收益的偏好,研究营利项目与公益项目的投资策略决策,以及投资后环境变化引致的投资策略调整。

2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与收益评价

2.1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风险资本的运行与所投入的项目或技术产业的开发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站在资本运行的角度看,可分为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环境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且这些风险因素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各阶段的风险大小也各异。

本文结合参考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3—5],考虑影响投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投资环境风险、企业运行风险5大类,风险投资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各风险侧重与分布见表1:

表1 分阶段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2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可采用风险决策矩阵法[6],具体步骤:

(1)风险矩阵栏内容确定

投资项目风险划分为5大模块,即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投资环境风险和企业运行风险,具体含义见表1。

(2)影响栏及发生概率栏

将风险模块对评估项目影响分5个等级:关键、严重、中度、微小、可忽略,对应区间集合:{(4,5],(3,4],(2,3],(1,2],[0,1]},见表2。

表2 风险影响等级对照表

风险发生可能性同样分5个程度等级:极有可能发生、很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对应区间集合为:{(0.9,1],(0.7,0.9],(0.6,0.7],(0.4,0.6],[0,0.4]},见表3。

表3 风险发生概率对照表

(3)风险等级栏的确定

将风险等级分为高级风险、中级风险、低级风险3档,对应的区间数为:{(3,5],(1.5,3],[0,1.5]}。

(4)确定风险模块风险等级

如表4所示的风险等级对照表。根据风险投资模块的二级指标j影响等级量化值Rj(i=1,2,…,n),其中n为该阶段风险投资二级指标数。比照表3风险发生概率,采用线性插值法,求得二级指标风险值RVj(j=1,2,…,n),根据风险等级区间隶属度,可确定j指标最终风险等级。

表4 风险等级对照

(5)投资风险综合评价

项目风险评估值计算如下: ,

n为该阶段风险投资风险评估二级指标数。

2.3风险投资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

风险投资项目按投入主要目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营利项目和公益项目。投向营利项目领域的风险投资,孜孜以求的是巨额的财务效益,但同时要兼顾项目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居民生活、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投向公益项目的风险投资,重点考察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而非项目的财务收益,更多的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促进就业、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

本文应用因果分析图,建立风险投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7—8]如表5所示。

表5 风险投资项目收益评价指标体系

2.险投资的收益评价方法

(1)营利项目收益评价模型

风险投资i收益值 ,则

其中, 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权重。

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第n个二级指标标准值

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二级指标数

(2)公益项目收益评价模型

公益项目的收益评价,本文采取效用成本分析思路展开。

公益项目风险投资效用值:

公益项目风险投资成本值:

其中,

经济效益效用值:

社会效益效用值:

为第n项经济效益指标值

为第n项社会效益指标值

3 风险投资策略确定

3.1营利型项目投资策略决策

如图1所示,以投资风险评估值作纵坐标,项目综合收益值作横坐标,构建投资策略矩阵。

图1 营利项目投资策略决策矩阵

定义1:风险投资项目综合收益 时,项目收益性较好;

风险投资项目综合收益 时,项目收益性较差.

定义2:项目风险评估等级 时,项目风险等级为高级;

项目风险评估等级 时,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级;

项目风险评估等级 时,项目风险等级为低级。

根据定义1及2,投资策略矩阵被划分为六个区域,见图1及表6。

表6 营利项目投资策略决策

下面本文将结合投资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分析投资决策策略:

1.明星区

若风险项目处于Ⅲ区,投资收益丰厚,且无需承担较大风险。无论投资决策者属于风险爱好型、风险中立型抑或风险爱好型,均优先投资该项目。这种项目在现实社会中少之又少,甚至不太可能出现。

2.潜力区

由于明星项目很难获得,风险爱好决策者在Ⅰ区和Ⅳ区寻找高风险、高回报项目。该区域项目投资一旦成功,便会带来超额回报(Ⅰ区);一旦失败,收益甚微(Ⅳ区)。

由于风险中立决策者厌恶高风险,在明星项目不可得时,便会退而求其次,在Ⅱ区、Ⅴ区寻找中等风险项目,并希望获得尽可能高回报(Ⅱ区)。

而风险规避型决策者关注的是尽量降低项目不确定性,不惜以项目低回报为代价,因此往往偏好Ⅵ区项目投资。

3.2 公益项目投资策略决策

类似的,以投资风险评估值作纵坐标,项目效用/成本值作横坐标,构建公益型项目风险投资策略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公益项目投资策略决策矩阵

定义3:风险投资项目效用成本 时,项目可行;

风险投资项目效用成本 时,项目不可行

根据定义2及3,公益项目投资策略矩阵同样被划分为六个区域,见图2及表7。

表7 公益项目投资策略决策

下面本文将结合投资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分析投资决策策略:

1.垃圾区

如果风险项目落在Ⅳ、Ⅴ、Ⅵ区,由于则项目效用成本小于1,公益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所得须付出巨大的生态与环境代价。无论投资决策者属于风险爱好型、风险中立型抑或是风险爱好型,均不选取该项目。

2.潜力区

若该公益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所得大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风险爱好决策者由于可以承受较高风险,Ⅰ区、Ⅱ区、Ⅲ区项目都可以成为其投资对象。此时,对风险爱好者来说,投资决策成为效用成本最大的单目标决策问题。

风险中立决策者不愿承受高风险,只要效用成本可行,他可以在Ⅱ区与Ⅲ区投资。风险规避型决策者则只肯承受低级风险,仅在Ⅲ区选择投资。却要求公益项目所得要尽可能多,付出成本尽可能少,这实际上已不再是风险投资行为。

4 风险投资策略调整

4.1 营利项目投资策略调整

风险投资项目一旦投资以后,随着投资环境不断变化,初始投资策略可能需要修正和调整。

投资环境超出预期,发展势头好时,投资者决定增加投资;投资环境背离决策意图,前景黯淡时,投资者决定减资甚至撤资退出。

设某类型投资者对项目风险评估结果隶属于 ,投资收益评估隶属于 。则该投资项目的初始预期最优策略 与初始预期最差投资策略 为:

投资环境变化后,投资状态变为 。

则分别计算初始策略 、目前策略 与 、 的欧式距离[95]。

若 ,则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只要风险R在决策者可承受范围,可考虑增资。

反之,若 ,则项目趋势向坏,考虑调整策略,可减资甚至撤资退出。

4.2 公益项目投资策略调整

对公益项目而言,项目投资策略调整,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结合效用/成本([U/C])的变动与风险等级(R)的变动来分析。

由于本节研究的是项目投资决策以后,投资环境变动引致的投资策略的调整,因此只需分析有投资价值的Ⅰ区、Ⅱ区、Ⅲ区公益项目情况,见表8。

表8 公益项目投资策略调整 待定 待定 待定

1.Ⅰ区项目

初始投资者只有风险爱好者。

(1)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R进一步加大

设此时公益项目综合效用为 ,综合成本为 ,风险等级为 。

风险规避者与风险中立者依旧不会投资。

风险爱好者投资策略调整待定。

时,

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爱好者追加投资。

时,

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提高,风险爱好者减资。

(2)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程度R降低

此时,风险爱好者选择增资。

当风险等级R降至 时,风险中立者开始投资。

当风险等级R降至 时,风险规避者开始投资。

(3)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R进一步加大

风险规避者与风险中立者依旧不会投资。风险爱好者减资。

(4)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程度R降低

此时,风险爱好者投资策略待定,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增资,反之,减资。

只要综合效用成本U/C〉1,当风险等级R降至 时,风险中立者开始投资。当风险等级R降至 时,风险规避者开始投资。

2.Ⅱ区项目

初始投资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

(1)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R进一步加大

风险规避者依旧不会投资。

风险爱好者与风险中立者投资策略调整待定。

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爱好者追加投资,否则减资。

风险等级R提高但 时,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中立者追加投资,否则减资。当提高至 时,风险中立者撤资。

(2)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程度R降低

此时,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均选择增资。

当风险等级R降至 时,风险规避者开始投资。

(3)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R进一步加大

风险规避者依旧不会投资。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减资。当提高至 时,风险中立者撤资。

(4)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程度R降低

此时,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投资策略待定,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增资,反之,减资。

只要综合效用成本U/C〉1,当R降至 时,风险规避者开始投资。

3.Ⅲ区项目

初始投资者有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规避者。

(1)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R进一步加大

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爱好者追加投资,否则减资。

风险等级R提高但 时,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规避者追加投资,否则减资。当提高至 时,风险规避者撤资。

风险等级R提高但 时,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风险中立者追加投资,否则减资。当提高至 时,风险中立者撤资。

(2)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增加,风险程度R降低

此时,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规避者均选择增资。

(3)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R进一步加大

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规避者均减资。

当提高至 时,风险规避者撤资。

当提高至 时,风险中立者撤资。

(4) 公益项目综合效用成本U/C降低,风险程度R降低

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规避者投资策略均待定,只要综合效用成本U/C〉1,单位综合效用成本风险程度降低,增资,反之,减资。

5 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和探讨的风险投资决策,一方面紧贴风险投资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系统分析各阶段不同风险侧重与分布;另外一方面,紧密结合风险投资具体投向对象,根据营利项目或是公益项目对收益进行区别评价,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协同,从而使风险投资决策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来,到实际实务中去,密切联系实际,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操作价值。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本文的决策模型商有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包括风险投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风险投资委托问题、风险投资决策结果理性与过程理性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风险投资年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编委会,2010

[2]孙微,风险慈善——企业公益事业的新契机,中国企业家,2004,(5): 130—131

[3]陈德棉,邹辉文等.风险投资项目初选方法和评估指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10):7—9

[4]张晓红,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探讨:[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石晓军,李健,项目投资风险评估、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的比较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6):25—26

[6]党兴华,黄正超等,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 140—143

第4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项目风险 评估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决策理论学者常用的风险定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曾定义风险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事件的机会对项目目标产生的累积不利影响结果”。 建筑工程项目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承包商、咨询商还是建筑设计方,材料设备供应商,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这些风险若得不到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处置,项目的预定目标将难以顺利实现,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重视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

二 、正确识别风险

1、明确风险识别的对象并搜集大量的风险信息对工程投资项目风险进行识别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风险识别的对象,对施工周期内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准确辨别出风险识别的对象。对风险识别对象中一些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搜集整理,建立大量的关于风险的数据和信息,并且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对风险中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统计

依据一些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风险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的推测风险因素是不是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是确定的,则在以后的施工中可以很好的避免,而如果是不确定的,则需要判断其是不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

3、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进行分类

通过以上对风险数据的大量统计和对投资项目中一系列风险事件的确立而对工程投资项目风险进行分类,从而加深对风险的认识,了解到风险的性质,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风险,正确的进行风险评估。

4、推测各种风险发展的结果

根据实践经验和以上对风险事件的分类对以后风险事件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推测,初步推测出风险发生的时间和可能引发风险的原因以及风险出现的方式及发展等。

5、编制风险识别报告

根据以上对风险的分类以及对风险发展结果的推测编写风险识别报告,使得人们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风险的预测、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从而正确的对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进行评估。

工程项目进展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常常与工程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关。在项目初期,项目风险症状往往表现得不明显,随着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项目风险及发现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加。 工程项目类型,一般来说,普通项目或重复率较高的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低;技术含量高或复杂性强的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风险识别的数据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进行评估。 概率和影响程度,用于评估风险的两个关键方面。

三、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就是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之上,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已识别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造成损失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强度),为接下来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一般是根据风险度或风险大小等指标对风险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为进一步分析或处理风险提供参考,常用方法有专家打分法等。对项目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佳风险处理手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上述风险评估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的方法以全面、精确为特点,有的方法以简单易用为优势,一些方法可以同时处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各方法之间也有相互交叉、相互引用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掌握资料程度、项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种:调查与专家打分法、模糊数学法、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估法、概率统计法、主观评分法、模糊层次分析等。

1调查与专家打分法

调查与专家打分法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且易于应用的风险估计方法。先列出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填写风险调查表,再利用专家的经验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2模糊数学法

对模糊行为和活动建立模型。模糊数学从二值逻辑的基础上转移到连续逻辑上来,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去处理模糊现象。

3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在项目风险评估中,通常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有用的决策工具。它是根据利率变化、成本费用等几个影响目标成本的主要因素,来评估风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4综合评估法也称为主观评估法,它是一种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实践性强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确定性风险评估和不确定性风险评估都适用,在实际风险评估中被广泛采用。

四、风险响应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可以采用风险图、数量表等方式将其描述出来,以利于管理者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就是在对风险从单独或关联角度、业务层次和公司总体层次进行评估后,根据各类风险的大小而采取的相应的管理策略。管理者会采用整体风险或组合风险的观点,根据风险的评估结果,通过成本与收益分析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将公司剩余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并与公司风险偏好相一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风险回避。企业现有的活动会带来风险,管理策略之一就是回避这种风险

2风险减少。这一风险管理策略是为了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3风险分散。通过转移或共享风险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

险接受。不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切顺其自然。

风险管理的四种策略都是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或风险承受度来制定的。风险回避策略指采用其他的任何风险管理方式,都不能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上。风险减少和风险分散管理策略就是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剩余风险与公司的风险偏好或者说风险承受度保持一致。风险接受意味着内在风险已在公司的风险可承受范围之内。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风险管理策略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有时还需要包括机会成本。风险管理策略收益的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在许多情况下,风险管理策略的收益是结合相关目标的实现来进行评估的。在处理特定风险时不能忽略潜在的一些机遇。事件有有利事件和不利事件,风险管理策略的目的也不能仅为了降低已确认的风险。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现情况,采取一些创新的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策略并不需要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风险管理的真正含义是当某一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后的剩余风险高于公司的风险承受度时,公司的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相应的管理策略,修正管理策略以使剩余风险与公司的风险承受度相一致。在某些情况下,重新考虑公司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

总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整改消除,从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两方面,落实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及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强化风险规避意识,注重诚实信用。企业的发展必须树立质量竞争意识,摒弃短期利益驱动,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深化对风险的认识,其危害影响企业信誉度,加强信用的意识来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4)

[2] 王德海,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第5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进步最主要的市场经济主体,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也是科技型大中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孵化器”。在生产诸要素中,技术和人才资源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更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质量提升。众多国内外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直接起到提高生产率和节约率,减少废品率和人员流失率的作用[1]。然而,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并不理想。在本研究调查的96家北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中,25%的企业人均年培训费用在0~25元之间,80%的企业人均年培训时间在0~2天之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明显不足。这不仅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更恶化了原本就较高的人才流动率,并容易形成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他们更愿意将资金用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期长,不如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稳定和见效快。第二,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认为,相比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风险,尤其是人才流失风险让很多企业不愿意开展员工培训。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投资的一种类型,必然具备一定风险,但只要能够客观地认识与评价风险,就能够有效地限制和规避风险。为此,目前需要建立客观、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其对于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非常少,绝大多数是针对普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来源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研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来源与评价体系构成的认识也就存在差异。舒尔茨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贝克尔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3种来源进行了探讨;Levhari等[2]把不确定性纳入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分析中,实现了不确定性的内生化;刘茂福[3]把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为人为风险和非人为风险;刘家国[4]认为风险有投资对象选择不当风险、制度性风险、环境变更风险、投资对象在受雇期间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风险、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认知不协调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王爱华[5]认为,人力资本投资面临着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胡波[6]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发展、效益、匹配和4个方面;路竞竞[7]从成本风险、收益风险、综合风险3个方面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张明[8]通过研究假设和实证验证,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识别出系统风险、匹配风险、决策风险、风险、流失风险、贬值风险和使用风险等7类风险。(2)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与风险评价,其中核心问题是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评价方法的选择。朱玉清[9]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期望损失值即投资的机会成本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张晓青[10]在建立一个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评估指标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单个人力资本投资方案绝对风险大小的绝对风险评估方法和比较多个人力资本投资方案相对风险大小的评估方法;李慧[11]提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测评的专家评价法和马尔可夫法;杨娅芳[12]构建了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蜘蛛图法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评价;王爱华[13]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孟卫东等[14]、李春玲等[15]采用灰色评价方法建立测评矩阵,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路竞竞[7]运用蒙特卡洛评价法分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张明[8]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风险水平。文献综述显示,国内外关于一般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较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广泛地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空间和必要性:一是学者们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源与构成的研究,虽然关注了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以及来自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风险,但是这些相关研究有的对风险的划分比较简单、明了,但不利于量化评价;有的则对内部管理风险的评价不够全面;有的指标定义得有些宽泛,不易操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说,企业内部投资管理风险是最主要的,在分析风险来源和设计风险评价指标时应该优先选择反映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风险,并尽量将指标细化和具体化,以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二是已有很多研究在确定风险的具体评价指标时选择的是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方面的实际数据计算出的实际指标,如投资对象选择风险是用企业的“录用比”、“招聘完成数”、“招聘引进员工胜任度”等来衡量,考核管理风险是用企业的“出勤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体现,虽然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多数不会较快呈现出来,直接利用调查当年的数据会降低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且有些客观指标并不能直接反映投资的效果与风险。相比较,投资决策实施一段时间后的主观评价应该更能够直接反映投资决策的效果与风险水平。三是关于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极少。虽然不同类型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及其风险方面有很多共性,但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与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差异,导致不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来源对风险形成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指标,由于其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作用程度不同,其权重也应该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对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指标确定相适应的权重是很必要的,这将有利于特定类型的企业在投资实践中判断风险因素的主次,并抓住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与规避。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这类企业的特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为主,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理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及其结果的主观评价为依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索并验证适合该类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服务于企业的风险评估,并最终有助于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2理论框架

借鉴目前已有的国内外重要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界定为:企业通过在职培训、“干中学”、健康保健、迁移等投资形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或结束后,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的负偏差,进而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8]。根据人力资本投资及其风险的相关理论,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可以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来构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理论框架。

2.1外源风险

外部环境的突变或者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认识不足都将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结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有很多种,包括宏观政治、经济形势、法律法规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变化、科技进步、行业前景、突发性灾难和事故以及疾病、战争等。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拥有先进的技术以及掌握先进技术和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其保持生命力的源泉。相对于科技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市场的变动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等,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使得人力资本贬值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进而威胁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其中贬值风险应该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时面对的最主要的外部风险。

2.2内源风险

众所周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源风险主要是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本身所产生的风险。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在职培训、“干中学”、迁移、健康保健等投资形式,不同投资形式下的风险也不完全相同。2.2.1培训投资阶段风险培训过程可分为培训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3个阶段,每个阶段如果管理不当,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培训实施前的风险有:(1)错误的培训理念所带来的风险。培训理念错误可能导致过度重视培训或轻视培训或超前培训或培训滞后等,从而加大培训的风险。(2)培训对象选择不当产生的风险。如对象经过培训后不能掌握培训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培训后虽然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但不愿意将所学技术应用到工作中,消极怠工;或者培训后培训对象跳槽到其他竞争对手那里,导致人才流失等风险。(3)培训内容选择不当的风险。错误的或者不适合的培训内容可能会使得培训的知识、技能无法应用到工作中,浪费了培训的资金、时间、精力。培训实施中的风险有:(1)培训方法选择不当产生的风险。培训方法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2)风险。一方面是培训师的选择不当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企业培训激励不足会出现监督者监督不力、组织者流于形式、培训者有所保留、受训者消极怠工等形式的道德风险。(3)匹配风险。在培训实施中,若培训内容与所需内容不匹配、培训者与受训者不匹配、培训方法与受训者不匹配,都会使培训效果受损。培训实施后的风险有:(1)风险。培训实施后,员工会要挟企业增加其工资率或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等,如果员工没有达到预期会选择消极怠工甚至离职,直接导致培训成本的浪费。(2)流失风险。员工受训后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或者因得不到预期的待遇提升,或者在其他竞争对手那里找到了更好的职位等而离职,都可能导致技术泄密、客户流失,并引发其他员工跟随离职的风险。(3)专业技术保密难度增大的风险。通过培训,员工掌握了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专有技术后,存在因个人利益而出卖企业机密的风险。(4)匹配风险。培训后可能会出现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所学内容与工作需求之间、员工所学与现有的工作条件之间不匹配的风险。(5)培训成果转化风险。员工培训后无法将所学转化为劳动生产力,造成学用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收益受损。培训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特别是一些科技型企业重点对管理者开展高层次的培训,其培训费用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成本,一旦发生风险,对企业的损失是很大的。2.2.2“干中学”方式的风险“干中学”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道德风险。员工利用工作时间学习,有可能并没有努力学习,也有可能学习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知识与技能,或者没有将已掌握的技能用于工作,导致培训损失。(2)流失风险。员工在岗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后离职所产生的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愿意员工以“干中学”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可以节省成本,但员工通过“干中学”更容易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信息与技术,一旦员工离职,就会引发人才流失、信息与技术的泄露等一连串的风险,其中信息与技术泄露会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2.2.3员工迁移投资的风险员工迁移一般包括员工迁入、迁出、上行迁移、下行迁移和平行迁移等几种形式,其投资风险可归纳为:(1)道德风险。一是招聘人员不负责任或者失误,或者应聘者故意隐瞒真实信息而导致人才引进失误,并影响了现有员工的工作热情所产生的风险。二是管理者因个人因素而作出错误的辞退员工的决策所产生的人才流失、信息与技术外泄等风险。三是员工被迁移到低级岗位后消极怠工所产生的风险。(2)匹配风险。包括:企业招聘的人员不适应岗位需求、升职员工或横向岗位迁移员工不能胜任新岗位所产生的风险。(3)违约风险。主要是指新招聘员工可能选择离职,撕毁契约所产生的风险。(4)成本沉没风险。辞退尚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员工,并且员工先前培训、安置等费用尚未收回,将会遭受损失,同时也增加了重新安置新人的成本[8]。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偏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离职率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要高,员工迁入、迁出比较频繁,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员工迁移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大。2.2.4健康投资风险健康投资行为的风险主要在于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后,一旦员工出现生命意外、离职等情况,健康投资的成本就成为一种沉没成本。其主要涉及:(1)人才流失风险,包括生命意外和离职,这与之前所述相同。(2)激励不当风险。健康投资作为一种保健因素,常常被员工所忽视,但若投资激励不当,就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而产生各种风险。(3)投资不当。健康投资不足会降低人力资本存量,而投资过度则单位投资所产生增量的收益就有可能负增长,从而产生风险。(4)投资方式选择不当。健康投资的方式如医疗、卫生、保健、心理咨询等应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来定,脱离实际需要的投资不但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效果。上述重要相关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的探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调研问卷的设计奠定了合理、坚实的基础,也确保了后续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3.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正式调研问卷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调研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量表两个部分。首先,企业基本情况调研方面,主要涉及到企业的性质、年限、规模、研究领域及发展阶段等。其次,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量表的设计方面,根据前文所建立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对所分析的类似因素进行整合,最终得到包含31个因素的风险评价量表,并就所设计量表征求了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20位企业高管的意见,除了进行量表因素描述方面的修改外,31个因素都被保留并确定了最终评价量表,其中:30个因素用来衡量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见表1),1个因素用来衡量企业外部风险,即贬值风险。根据这31个因素,通过企业调查与访谈,构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体系。量表采用了Likert5点量表测试方法作答,答案的赞同程度排序为:①<②<③<④<⑤,其中“①”表示项目涉及现象“完全符合”,“⑤”表示该项目中的描述的现象“完全不符合”,由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进行①~⑤不同程度选择。

3.2调研数据采集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主要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经理、人力资源部主管、其他职能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填写,同时对上述主体进行实地访谈以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北京地区96家科技型企业,调研过程采用问卷发放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调查问卷共发出200份,有效回收164份,有效回收率为82%。本次调研行业范围较广,涉及软件和电子信息行业、环保行业、新材料生产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行业、通讯设备制造业、金融服务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调查的有效性;企业规模调研方面,中型企业40家,小型企业52家,微型企业4家;调研对象包括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职能部门经理及一线员工等,其中男性占调研对象的91%,女性占9%;企业所有制结构调研方面,民营企业占调研对象的42%,合资企业占38%,独资企业占10%,国有企业占6%,其他类型占4%;企业年限调研方面,3~5年的占调研总数的55%,1~3年的占27%,6~10年的占11%,其他年限占7%等。

4研究方法与实证结果

4.1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对164份有效问卷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探析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的构成情况。4.1.2实证结果本研究对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Cronbach'sAlpha值为0.927,KMO值为0.862,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来源于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主要以贬值风险来进行衡量,而内部风险来源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这里只对30个内部风险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以默认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来提取有效因子,共得到5个因子(见表1),5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68.10%。通过对上述因子分析结果的深入研究,并结合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内部风险的实际情况,得出了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内部风险由以下因子构成的研究结论,具体包括:因子1:涉及了“培训内容选择不当”、“选择了错误的培训对象”、“培训方法选择不当”、“培训师选择不当”、“人力资本投资观念错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约束制度不健全”、“企业对员工培训效果测度的有效性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针对性”等8个方面的调研项目,主要是从科技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决策角度出发,由于投资对象、内容、方法、执行者等的选择,以及培训评估与约束方面制度的不健全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因此命名为“决策风险”。因子2:涉及了“薪酬福利水平与国内同行相比不合理”、“公司内薪酬福利待遇不公平”、“员工职位或等级晋升不合理”、“员工职位或等级晋升不公平”、“员工对工作环境满意度低”等5个方面的调研项目,主要是指公司在员工薪酬福利安排、职位或等级晋升制度、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导致的人力资本流失或工作效率低下等风险,因此命名为“激励政策风险”。因子3:涉及了“受训人员掌握了技能与知识,但由于激励不足等,在工作中有所保留”、“人力资本增加后,员工要挟企业进行加薪或晋升”、“应聘者的隐藏或夸大信息导致招聘失误”、“员工由于各种原因消极怠工”、“人力资本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道德风险”等5个方面的调研项目,主要是指员工被聘用、培训或提升后在工作中保留知识、要挟加薪或晋升、隐藏真实信息、消极怠工,以及其他道德问题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将其命名为“风险”。因子4:涉及了“投资后,员工因个人身体状况原因不能为企业继续服务”、“投资后员工离职”、“员工流失后,企业保密难度增大”、“流失的员工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关键客户”、“一个员工离职而出现的其他员工跟着离职的现象”等5个方面的调研项目,主要体现出公司招聘、培训或提升员工后,员工由于健康原因退出劳动或其他原因导致员工流失所产生的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关键技术保密困难、关键技术或客户的流失、其他员工的跟随流失等风险,因此将其命名为“流失风险”。因子5:涉及了“招聘、培训或提升后的员工不能与其他员工合作”、“招聘、培训或提升后缺乏设备等使用知识或技能”、“招聘、培训或提升后岗位与人力资本投入不匹配”、“培训成果无法转换为生产力”、“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不符”、“培训、健康投资等被当成一种保健因素,无激励作用”、“员工的招聘、培训、安置等成本沉没”等7个方面的调研项目,主要是指公司招聘、培训或提升员工后,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合作、人与物之间的不匹配、人与岗之间的不匹配等所产生的风险,以及投资后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投资丧失了激励效应、投资成本沉没等风险,因此将其命名为“匹配与使用风险”。因子分析结果与前文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内部风险可由5个维度构成,再加上外部风险———贬值风险,则可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确定为6个维度3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4.2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针对构建的包含三个层次6个维度31个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风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第一层总目标层(A)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第二层目标层(B)有6个主因素,分别是决策风险、流失风险、配置与使用风险、风险、激励政策风险和贬值风险;第三层方案层(C)有31个子因素(包括30个内部风险因素和1个外部风险因素)。具体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4.2.1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用以表示量化的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由专家对各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矩阵。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让专家判断定量化,形成比较矩阵,本研究引入1~9标度法,由专家进行定性分析的直觉和判断力而确定,用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具体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本研究邀请了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20位高层管理者或人力资源管理部主管,根据表2所示的评价的标准建立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共形成一级指标(即目标层中的6个主因素)判断矩阵1个,二级指标判断矩阵5个,即目标层中的决策风险、流失风险、配置与使用风险、风险、激励政策风险的判断矩阵,其中,贬值风险由于只包含1个指标,因此不建立该指标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4.2.2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包括计算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和检验一致性两个方面。确定相对权重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的矩阵才能被采纳。下面以目标层的6个主因素,分别是决策风险、流失风险、配置与使用风险、风险、激励政策风险和贬值风险,即B1~B6,相对于总目标层(人力资本投资风险)A为例,说明求解过程:(1)根据专家的意见,比较各因素间的重要性,得出B1~B6相对于总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具体可如表3所示。(2)计算权重。判断矩阵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较常用的是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和积法是对矩阵的每一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的矩阵的行向量的元素相加,然后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最后计算最大特征值。(3)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指专家在判断指标重要程度时,各判断之间的协调一致,不至于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层次分析法要求各位专家的判断要具有大体的一致性,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一致性的方法是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0.1时,即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继续对其他5个方案层C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相应权重与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具体如下:相对于决策风险B1的方案层相对权重是:W1=[0.240,0.234,0.146,0.111,0.085,0.057,0.063,0.063]T,λmax=8.267,CI=0.038,RI(n=8)=1.41,CR=0.027<0.10。相对于流失风险B2的方案层相对权重是:W2=[0.328,0.188,0.188,0.188,0.108]T,λmax=5.058,CI=0.0145,RI(n=5)=1.12,CR=0.013<0.10。相对于匹配与使用风险B3的方案层相对权重是:W3=[0.296,0.165,0.122,0.130,0.091,0.130,0.067]T,λmax=7.226,CI=0.038,RI=1.36,CR=0.028<0.10。相对于风险B4的方案层相对权重是:W4=[0.398,0.190,0.165,0.144,0.103]T,λmax=5.209,CI=0.052,RI=1.12,CR=0.047<0.10。相对于激励政策风险B5的方案层相对权重是:W5=[0.298,0.298,0.158,0.158,0.088]T,λmax=5.012,CI=0.003,RI=1.12,CR=0.0027<0.10。由于目标层B6贬值风险所对应的方案层子因素就是其本身,因此不再进行单层次排序分析。目标层贬值风险的权重即为方案层贬值风险的权重。4.2.3层次总排序根据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以此沿各层次结构由上而下逐层计算,确定最下层次因素相对总目标的重要性,即可计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4所示。4.2.4指标权重分析结果指标权重的数据分析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一级目标层的6个风险来源而言,要注意不同风险来源在体系中的不同权重地位:1)决策风险所占的比重最大,为0.417,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影响最大,在防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时,制定并实施正确、合理的投资决策是最重要的,包括投资对象、内容、方式、实施者等的选择,以及制度管理方面的保障等;2)流失风险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占0.174),这与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流动频繁的现实是相符合的,由于人才流动频繁而引发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也就较大;3)使用与匹配风险、风险也都占据了超过10%的比重,即人力资本投资与现实不相匹配、人力资本投资的实施者与被投资者的道德风险都会影响投资风险的大小;4)贬值风险作为外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其所占比重较小,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影响较小,这也印证了本研究之前的理论分析,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风险。(2)对于二级方案层的31个指标而言,权重数值较大的主要风险指标包括“投资内容的选择”和“投资对象选择正确与否”。1)“投资内容的选择”指标的权重为0.1,在方案层是最高的,投资内容的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影响最大。投资内容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它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够学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所有人力资本投资要素的基础。2)投资对象的选择,其比重为0.098。投资对象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效果、投资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还会影响到流失风险、风险,以及匹配和使用风险的发生。3)其余29个指标的权重值相差较小,这一方面说明各权重之间的关系紧密,要体现出各指标所涉及的风险的大小,必须结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情况精确计算才能得出各项指标相对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要有效控制与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才能较全面地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5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6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纵观近十年世界上大型跨国集团的破产与倒闭,诸如美国安然集团、韩国大宇集团等其破产的命运无一不与其糟糕的财务状况、对财务风险未能有效控制有主要关联。根据2015年7月12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健翔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数量有7000多万。另外根据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表明,我国过去5~10年之间,每年都有5%~10%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倒闭。这些企业的倒闭或多或少都与财务风险未能有效控制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有效管理财务风险是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与类别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与业界对于财务风险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Frank.H.Netter在其192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首次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给出了诠释,他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但是又具有可测度性;风险的度量就是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不确定的各类情形给出了发生的概率。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C.Arthur.Willianms在其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著作中,指出风险本质上就是特定的情形与时间背景下,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如果可以确定只有一种情形发生,那么风险就度量为零,如果有多种情形发生且不确定性大则意味着风险较大。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特定的情形与时间内,财务状况或财务指标的预期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越显著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而这种风险既可能意味着损失,也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报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体量小,经营不确定性大,导致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更高。

(二)财务风险的类别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融资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遇到融资需求,而且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融资成本超过预期、融资规模不及预期、融资资金无法落实、间接融资还本付息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企业财务管理框架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这类风险也是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2.投资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融入资金后,将进行各类生产性投资。投资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投资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则意味着风险的产生。另外,投资中本金支出能否如期收回,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被放大之后也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投资风险也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种常见形式。

3.经营风险。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如果研发并制造出来的产品无法推向市场或者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就会产生销售活动风险。如果产品销售出去了,但是销售的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就会产生信用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中小企业创建初期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股东参与,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股东承诺分红。如果分红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都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方法

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一类主要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破产或者倒闭都与财务工作管理不善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管理财务风险首先就是需要多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一)财务风险的度量

对于风险的度量,经济学家们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计量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柯威茨提出的方差模型。马柯威茨认为如果金融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的话,可以用金融资产平均收益的期望来表征预期收益,而预期收益的方差就是金融资产的风险。

此外,VaR(Value at Risk)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的计量度量上。VaR值指的是在给定风险置信水平下,金融资产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用于描述风险产生的阈值。

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数学模型表达,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度量过程中往往不是非此即彼,或者能够用数学公式对风险进行极为精确的度量。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一般包括两大类: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Delphi法(专家评价法)、类别分析法等。定量的评估方法更为广泛,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量模型分析法和模糊测度评价法。

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最终财务风险度量的准确度依赖于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及定量方法的局限性。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需要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运用有限的财务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从企业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挖掘影响财务风险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设置风险预警阈值、风险诱发条件、风险导致后果等参数,从而能够准确的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操作:

1.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这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第一步。首先要寻找并确定到底哪些因素是诱发风险的主要来源。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征,至少应该涵盖如下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负债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存货管理能力指标、发展动态指标等。这些大类指标中又可以具体细化为二级指标,比如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明确的财务类指标。

这些指标如何取舍,需要结合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等进行综合考察。

2.以现金流为核心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现金为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原则。这也说明了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经常面临的一个状况就是,财务账目总体赢利,但是所有的流动资产都是由存货、应收账款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构成,这意味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将面临较大压力。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能够最快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比如前面提到的一种常见情形,企业的流动资产规模比较大,但是现金流规模较小,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过高或者是未销售出去的存货较多。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回流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催收各类应收账款。如果存货较多,说明企业的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即加强营销管理。

3.加强长期资产管理。企业的长期资产规模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也是企业能够确保偿还长期债务的保证,因此加强长期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环节。企业拥有的长期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本钱。企业应该从长期资产结构、负债压力等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加强资产管理、增强资产赢利能力。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与管控

1.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中小企业面对财务风险的避险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公司全体员工都时时刻刻强化风险意识。财务风险贯穿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企业的一些关键岗位、核心人员尤其要加强财务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做到人人防范、时时警惕。比如销售经理对于应收账款应该加强管理,认识到流动性弱化对于企业经营产生的风险。仓库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库存变化,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加强对存货流转的管理。

2.完善内控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内控水平是进行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制造到销售管理、从后勤部保障到前台业务、从人事管理到财务管理,无一不与企业内控活动有关。提高企业内控水平,首先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能力。企业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发现财务风险诱发的隐患,从而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内部审计本身就必须确保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严肃性,而且应该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相独立,做到能够对企业各个条线、各个部门都能够开展独立审计,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及时进行管控。

第7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 案例教学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CL—90在妇科疾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EVA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在资产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试述健康评估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健康评估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柯氏评估方法在供电企业培训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老年人健康功能诊断评估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多途径教学在《健康评估》中的运用 人才测评在单一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Logit模型在评估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中的应用研究 模糊数学理论在项目投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控制自我评估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方法在政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樊新霞,刘永兵,姚鸣.PBL.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10-12;

[3]Gita Sangestania,Mahnaz Khatibanb .Comparis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in midwifer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33(8):791-795.

[4] Rachel Spronken_Smith ,Tony Harland .Learning to teach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J]Actu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10(2):138-153.

[5]何比琪.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

[6] 封桂英,吕探云.我国护理学专业开设《健康评估》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承德医学院报,2006.1(04):431-433;

[7]林岚.趣味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C].《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2011年

[8]Clark MC,Nguyen HT,Bray C,Levine RE .Team-based learning in 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course .[J]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8.47(3):111-117.

第8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转贴于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第9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风险识别;预警措施

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制度虽在不断完善,但发展质量却令人堪忧,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稳定性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房地产业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较大,从而导致经营成本处于高位,面临较大的风险挑战,而大部分企业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对国有房地产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有很大的必要,本文主要以绿地集团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根据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体系》的八要素,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的两个组成要素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比克可少的因素。MahdiSalehi(2016)认为房地产行业中企业管理者最应关注的是对财务风险的预测以及评估,为准确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比较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等四种分析方法;汪建钦(2018)指出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应选择简便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同时应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准确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情况,以进行有效预防;王倩(2017)认为国有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国有资本普遍存在的制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问题。综上,学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面研究较集中,并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衡量指标,侧重于风险定性分析,虽然他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分析方法,但主要应用于一些专门的领域,缺乏通用性和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因此,对国有企业的风险识别与评估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国有房地产企业风险识别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征主要是高风险,高税负,高杠杆,投资与收回期调控政策影响、开发项目不可预瞻性,主要表现为财务风险和战略风险。本文以绿地集团为案例进行分析,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绿地集团进行风险识别并提出相对策略。2.1绿地集团财务分析。2.1.1资本结构与资金分布。表1资本结构与资金分布对于资产负债表,近五年来,资产总额不断增加,流动资产总额有所下降,但不是很明显,流动负债总额有大幅增加。而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绿地集团无论是在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的增加,都是为了应和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对于利润表,绿地集团主营收入与净利润基本接近行业均值,在房地产市场状态不景气的情况下,要想持续盈利,既要扩大规模,又要调整结构。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国企占比较高,但运营效率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对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正,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现金流的发生主要是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可以看出,绿地集团为适应未来竞争,调整企业优化结构。2.1.2比率分析。表2比率分析从偿债能力来看,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与标准值相差较大,与行业差距也越来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很可能面临较高的偿债风险。绿地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2015-2017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又呈现增长状态,2019年有小幅降跌,但整体处于稳定变化不明显,由于预收款项在2018年较2017年上升42.46%,说明2018年绿地集团的房地产业务销售增长,集团制定的高铁站项目促进了新的销售战略,但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得绿地集团的财务风险偏高,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就会引发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盈利能力来看,最近几年绿地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呈为上升的趋势,2019年比2015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的收入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净资产报酬率与总资产报酬率也都呈上升趋势,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行业前列,表明企业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收益,盈利能力较强。综上,绿地集团虽然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位居前列,但也存在着房地产行业的一些通病,需要企业在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去库存的同时,调整企业投资筹资方式,为降低资产负债率制定长期战略计划。2.2绿地集团面临的财务与战略风险。一是筹资风险。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回收期较长,预期利润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追求快速项目扩张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有效避免资金断链的风险。二是投资风险。绿地每年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负值,建设投资规模较大,资金占用时间长,投资决策初期的项目规模、土地开发成本等资金预算管理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政策法规风险。政府在集中出台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后,房产企业资金和开发投资来源稳步增长,新开工和土地购置意愿较强,房价涨幅有所上升,企业需调整对应的战略结构。四是宏观经济风险。房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受到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增长速度的限制,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土地、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也会是企业改变战略制定。

3国有房产企业风险防范对策

3.1加强资金预算,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选择筹资成本低、适合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寻求海外资金,建立多元化产权投资模式。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关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对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预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后果,最大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经营活动的影响。3.2做好战略风险管理工作。首先,构建良好的战略治理环境,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为战略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并不断健全战略目标体系,为战略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设计合理的战略组织架构,执行全员风险管理工作,健全审计流程,提升战略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3.3健全企业战略风险防范机制。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受内外部环境的密切影响,外部的宏观政策、经济形势与内部管理决策都决定了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战略制定。因此,在完善企业战略风险防范机制阶段,必须掌握企业的实际发展环境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结合具体的情况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企业战略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的科学性。

4总结

面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状态,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对银行依赖大、风险预判能力低、投资可行性盲目的经营风险。因此,房地产业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必须选择合适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明确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和影响企业负债形式的其他经济运行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呈龙.当前中小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8,(24):26-27.

[2]林乔青.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财会研究,2017,(05):25-29.

[3]赵虎,陈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5,(05):49-51.

[4]李光荣.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大型国有煤炭集团风险识别因素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3,39(08):22-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