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乡村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可持续发展

第1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金融体系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农村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当中,乡村振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发展限制。所以,分析农村地区的金融领域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对应的提升措施,为后续乡村振兴道路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为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1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对乡村地区经济振兴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变化,就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实现产业创新和整体竞争力。目前虽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整体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种植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相对滞后,收入较低,不管是在农业科研设备补充还是产业融合等方面都缺少外来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1]。其次,农村金融支持也是实现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和谐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种植过程当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原材料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作物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水土和耕地面积流失,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肆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产生的污染,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来科学处理污染源[2]。再次,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淳朴的乡风是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现在农村地区依然有盲目攀比、大肆操办红白喜事的现象,同时文化建设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区,有限的文娱设施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保护传统文化、修复历史遗产以及宣传和引导道德风貌都需要引入资金,保证工作顺利实施[3]。

2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首先,农村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础。金融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要以重视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为基础,以引入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完善管理经验为目标,以此来调整现有的农产品结构,创新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农林、牧业的统筹结合以及种植养殖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4]。其次,要强化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手段来培育创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的多角度融合以及农村地区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确保多个产业结构可以实现互动补充,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再次,农村金融要以扶持绿色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从传统的追求高产转变为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应的金融导向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涉农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当中引入绿色导向,以绿色信贷业务来支持农业绿色循环的低碳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使依靠自然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重视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引入节本增效的创新技术,强调推广畜禽养殖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村金融支持可以依托农村地区现有的绿色资源,发展并扶持休闲、旅游以及健康产业,推动农林牧渔等产业和教育、文化、养老等实现有效融合[5]。最后,农村金融支持要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失衡,地区金融配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想要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振兴发展就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当中,通过拓展和延伸农村地区的服务链,形成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强化乡村地区发展的前提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普惠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提高金融服务的运用能力,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6]。

3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是以推动农村地区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资金融通可以确保各项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但受外界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融通支持以及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具体的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差别会导致相关工作受阻。

3.1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环境相对较弱,难以与城市地区相匹配。大部分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金融供给的主体相对单一,市场发展空间较小,商业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工作会过度关注个体利益,不能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细节。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有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因为结构单一而影响融资功能,直接限制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其次,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受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应问题的影响,金融监管体系对市场的约束性和管理性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细化和完善,失去对地区经营结构的约束。

3.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产品单一

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能充分展现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可知,丰富的金融产品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农村地区金融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以此来为农村经济主体的项目建设提供基本支撑。分析目前的建设成果可知,农村金融产品的类别和形式还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整体要求,也不能实现外界环境和内部政策对经营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导致资金的运营和使用受到较大的约束。

3.3贷款额度有限,贷款困难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所发展的业务当中,大部分为小额贷款,款项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甚至会阻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农民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一般会以相应的担保抵押为条件申请贷款,但因为农村地区的抵押物资较少,且大部分农民的个体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所以农村金融发展会受到一定约束,制约了农村经营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7]。

3.4农村金融保险不完善

农村金融保险对于乡村振兴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后续的风险防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保险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农村金融保险存在发展滞后以及缺乏担保的情况,在当前社会环境当中,商业保险不断发展,而农村金融保险相对落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限制了对保险的可承担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现有网点数量较少,在开展涉农业务时需投入大量资金,降低了贷款的收益率,导致资金流入到非农产业中。假如农村金融保险不能降低农业融资风险,就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8]。

4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

4.1构建合理的金融服务政策和体系

首先,分析目前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情况可知,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较大不足,要从农村金融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并落实对应的金融服务政策,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科学规划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以多样化的途径引导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确保该类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区域实现经济和文化水平双重发展,满足农村地区在各个领域建设工作的资金需求,另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效应,合理布局农村金融的业务网点,为完善和发展后续经济体系打下基础。再次,要细化现有的监管机制,规避各类风险,构建完整、科学、优良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相应的金融服务制度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9]。

4.2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首先,要引入新型技术手段完善金融服务。在过去银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信息不对称对农业金融发展的阻碍较大,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银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新型农业主体的个体需求,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创新并整合业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完善业务审批过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其次,涉农信贷增信途径和方法有待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来提高涉农信贷期限的时间和额度。例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业主体出现。农业金融应以此为契机发放农村土地经营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农业设施设备抵押和生产订单等方面加强融资,以此来提高贷款的额度并延长相应期限,针对农户、地方产业、农村合作社以及电商产业链等渠道增加贷款,并丰富融资模式,以此来满足在土地流转和服务过程当中涌现出的新经营模式。再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规模的共同发展,农村产业链经营主体的基本资金需求从小额化向规模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业金融机构要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后续流通和营销渠道当中的融资需求为切入点,打造出符合农业金融产业差别的新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完善定价细则,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满足不同农户的基本需求。

4.3保证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想要实现农村金融对“三农”工作的良好服务,就要完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明确其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具体职能。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思维,强化金融服务模式,依照农村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和农业种植生产等活动的有效融合。结合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多元化农村经济为主体的金融服务,确保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资金难题[10]。

4.4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服务

首先,要重视农村金融对绿色产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作用。农业金融机构要依照农业发展基础强调其实现绿色低碳化的转型方向,结合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呈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转变为重视生态节约环保的绿色经营,在此过程中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重视对农业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产业的金融支持。其次,要细化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制度,通过制定差异化信贷策略,创新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特点,探索农产品商标质押贷款的新型贷款模式,结合分类化的客户管理渠道,对现有的信贷项目库当中所涉及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分级授信,提高其授信额度。构建以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基地,开拓绿色贷款通道,实现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11]。再次,要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结合现有的政策标准和金融发展制度,落实农村绿色金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体系,构建并完善能和其相对应的、以服务于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投入充足的资金,调动涉农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以绿色金融服务为基础的绿色小微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4.5加大对农村农业贷款的管理力度

想要实现农村地区金融结构的稳定发展,就要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高利率会增加农民的贷款负担,阻碍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要以规范市场运营模式为主,合理调控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结合科学的利率机制优化现有利率,确保农民主体得到金融优惠,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要以小额信贷为主导,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信贷需求构建与实际利率相符合的金融制度,在强化融资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机构运营工作的科学引导,确保金融服务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4.6拓宽信贷渠道,提高农村农业贷款额度

发展农村信贷领域要拓宽农村信贷渠道,提高农村信贷的利用效率,强化监管水平。通过机构担保以及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信贷渠道,发展不同的资金渠道,实现多个渠道资金抵押,保证农村地区经营主体拓展融资渠道。另外要加大农村金融对金融贷款的投入力度,从地方经济的发展角度入手确定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依照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规范并引导市场环境有序发展。

4.7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

首先,要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来补贴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投入,并适当补偿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完善并推广农业保险制度。要丰富并完善农村信贷的担保体系,优化现有的金融环境,确保各类金融机构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农村金融服务当中,有序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制度,构建农业金融信贷的对应风险。其次,要扩大政策性保险费用的补贴范围,吸引更多创新型农业主体,结合政策性保险对策预防风险。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确保对应的保险服务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新型的农业主体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保险基础。再次,可以推出盈利涉农保险产品,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能得到启动资金补偿。最后,通过引入风险共担及补偿制度来构建政府机构、农户和经济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联保模式,充分落实集中担保、分散使用的灵活模式,采用综合化的保险措施来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完全应用到农村地区建设当中,促进农村地区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12]。

5结束语

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和完善直接推动解决了“三农”问题,目前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受环境及制度的影响存在诸多困难,对应的保障制度也不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发展,从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要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实现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杨玉琪,程露.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41-50,257-258.

[2]李茂,王晨阳.金融创新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衔接[J].河北学刊,2021,41(6):204-209.

[3]邵晓翀,杜尔玏.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76-80.

[4]袁文.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立法的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业经济,2021(10):94-95.

[5]王兴国,吴梵,刘韬.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84-91.

[6]李昱呈.开发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5):41-48.

[7]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金融,2021(15):26-27.

[8]林暹亮.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0.

[9]李自强,陈佑成,叶伟娇,等.网点布局视角下农信社信贷服务感知质量影响机制分析与展望———基于商誉评价的调节效应分析[J].农业展望,2019,15(11):27-34.

[10]陈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9(6):67-70.

[11]丁竹君.创新农村金融工具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0(1):117-119.

第2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乡村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26-02

一、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成都乡村旅游1987年发轫于郫县农科村。经过20余年发展,乡村旅游地已遍及郊野,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旅游收入急剧增加,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和休闲方式。成都作为全国有名的休闲城市,休闲旅游是市民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成都成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政府更加大了对农村的开发,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成都周边的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均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正处于增长的态势。

二、成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缺乏特色和深度

目前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形式体现,大多数的“农家乐”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即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产品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对于自身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深度挖掘。同时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品位不高、缺乏深度、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从事“乡村游”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基本是闲居在家的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且由于旅游培训工作未能及时全面的跟上,对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的把握还不够成熟,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同时,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旅游服务意识较弱。另一方面,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

3.缺乏营销理念

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其营销的手段仅限于区域内的平面媒体或道路广告,营销投入很少,且不持续。由于行业缺位,经营者缺乏开拓远距离客源市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能力。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我市乡村旅游没有形成整体品牌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1.政府应正确引导、大力扶持

政府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地引导乡村旅游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离不开资本的运作。政府应不断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积极搭建投资、融资平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兴办旅游实体,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群。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破坏。因此,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有着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和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要深度挖掘古蜀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古蜀传统文化美德。如开发郫县古蜀杨雄文化和望丛祠祭祖文化。

3.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

加强对旅游重点人才的培养。着力抓好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通晓旅游事务和经营管理的行政管理、职业经理、市场营销、旅游开发、特种服务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同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散漫、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

4.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群化发展将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战略,应从几个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政府对区域内乡村旅游需求量的调查评估、对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和资质的正确评价、对周边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考量,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其次,各级财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项目建设引导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后,加大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杨桂华,王秀红.农家乐经营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8).

第3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游艺民俗是休闲、娱乐模式化的民俗活动,主要包括歌舞、小戏、竞技等,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因此,乡村游艺民俗成为满足大众回归自然、调适身心的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部,乡村游艺民俗赋存深厚。从目前来看,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虽得到一定的开发,但开发程度及影响力还不大,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应。文章旨在探析促进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树立地方文化旅游品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概况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汉族、瑶族、壮族等主要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族群在这块沃土繁衍生息,形成众多独特的乡村游艺民俗。

质朴、悠扬的山歌

“有山就有客,有客就有客家山歌。”在贺州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山歌无处不在。贺州客家山歌种类丰富,一般有劳动歌、劝世歌、情歌、儿歌、竹板歌、鸡歌等。贺州客家人以歌追忆,缅怀艰苦创业的先祖;以歌为载体,歌颂幸福生活;以歌为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有板有眼、韵味十足的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精神食粮。

欢快、喜庆的舞蹈

贺州民间的舞蹈多姿多彩,充满欢快、喜庆、吉祥的气氛。瑶族长鼓舞、舞鱼龙、调马、麒麟马、舞火猫等表演各具特色。节庆期间的舞蹈都蕴含了民众对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体现了民众对幸福、吉祥生活的追求。

精彩、激烈的竞技

民间竞技是民间各种形式的体育、技巧类比赛活动,因其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惊险性、趣味性而令人大饱眼福。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富川瑶族自治县“炸龙”的日子,这六天的夜晚,瑶乡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进行舞龙、炸龙活动,人们借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农历五月端午期间,八步区信都、铺门、仁义镇的群众都会自发组织举行贺江赛龙舟活动。信都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的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展示了民众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的精神面貌。

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开发现状

贺州游艺民俗旅游起步早。20世纪90年代,富川凤溪村平地瑶民俗旅游开启了贺州旅游的先河,长鼓舞、蝴蝶歌让游客们领略到少数民族歌舞的韵味。2000年后,贺州旅游逐步进入大发展时期,随着客家围屋的开发,客家山歌成为游客观赏的对象。每年富川盘王节歌颂先祖的歌舞尤其表现瑶族文化的精粹。

2012年,在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八步区第二届瑶族原生态民间歌手大赛,向游客展示了瑶族民间文化的魅力。2014年,黄洞茶园旅游开发者与文艺工作者携手打造《大美黄洞》的实景演出,为游客提供了一道瑶族文化的大餐。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附近打造的土瑶风情寨、黄姚古镇桂剧的演出以及舞鱼龙的开发利用,也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旅游项目。

存在问题

游艺民俗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及娱乐性,最容易满足游客审美、怡情的需要,但从现有的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产品来看,不尽如人意,开发滞后。

(1)开发模式单一。现代旅游的主体是大众游客,来去匆匆,他们多数都追求表层的可观赏性和新鲜感。因此,国内游艺民俗主要是静态的即观赏性的开发,贺州市亦是如此。然而,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越发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把游艺民俗活动作为开发对象,让旅游者参与其中并不多见。众多独特的传统节庆游艺民俗如炸龙、赛龙舟、调马、麒麟马、舞火猫等也未能作为节庆旅游资源得到打造。游艺民俗开发模式的单一,导致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大,旅游体验不深刻、不强烈,影响力不大。

(2)民间文化传承后劲不足,旅游产品缺乏活力。目前,除了炸龙、赛龙舟两大竞技活动由年轻人担当,贺州其他的乡村游艺活动年轻人尚未成为主流。游艺民俗的观赏性、娱乐性极强,年长者的表演虽让观者着实敬佩,但缺乏年轻俊美的年轻人参加,活动的感染力、冲击力就会大大减少,所开发的游艺旅游产品也缺乏活力。

(3)缺乏精品,品牌效应不突出。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那些具有特审美特质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再生产被作为游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但真正体现文化内涵、有着自身鲜明特色且极具震撼力的精品不多,品牌效应不突出。贺州市亦面临此种困境,简陋的舞台、为数不多的表演者、松散的编排、雷同的节目等因素,致使演出质量不高,游客观赏劲头不足,节目未能获得观众良好的口碑。2012年黄洞瑶族乡原生态瑶族风情文艺晚会《大美黄洞》以及2015年中元节黄洞乡月湾茶园大型原生态民族表演,虽然极具民族文化意蕴,但都未打响旅游文化的品牌。

(4)宣传推介滞后。推介旅游品牌的活动中,贺州市政府是有较大举措的。但无论是政府组织的大型旅游推介会,还是企业与行业协会组织的宣传促销队伍,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促销,以往的推介更多体现在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古村落、民居等方面。2017年春节,央视这样的高端媒体也仅对贺州春节食俗、贺街镇宗祠文化进行了传播。游艺民俗的推介不多见,也缺乏比较高端的平台。

促进贺州乡村游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开发模式多样化,加强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

首先,静态的观赏性开发仍是贺州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主流模式。随着旅游不断深入地发展,游客旅游要求的提高,开发者应深入挖掘游艺民俗的文化内涵,使策划的节目既保持独特性、原生态性,又增强节目的观赏性;还要不断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客家风情园的开发,促进观光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为了满足游客深刻体验的需要,开发者应大力加强参与性旅游的开发。一段简短欢快的长鼓舞、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或者蝴蝶歌、一次笨手笨脚的舞龙活动、鱼龙制作都会令游客乐开怀,留下极其难忘的印象。再次,举办特色节庆旅游活动。打造浮山歌节、信都的端午龙舟赛这样的特色节庆旅游,有利于树立文化旅游的品牌。

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的活力

民俗是一代又一代民众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传承者就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因此,一方面,国家必须从政府层面上,系统、有序地加快对游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当地民众自发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让年轻人成为后续的力量。近年来,黄洞村加大投入,成立了多支村级瑶族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包括两支共50人的瑶族八音队,三支共200人的民间山歌队,两支共160人的瑶族刺绣队,一支50人的瑶族歌舞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人的行列,在舞台上继续上演一出又一出的浓墨重彩。

发展旅游演艺,打造精品,树立品牌形象

旅游演艺是随着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兴起而迅速发展的一个热点行业。这种整合了自然特色资源、民间艺人、专家团队、舞台硬件等资源的旅游演艺产品纷纷在国内涌现,各领。近年,歌舞剧《临贺长歌》在黄姚古镇上演,演绎了一段南陈末期、隋朝初期,发生在临贺郡潇贺古道上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忠烈爱国故事。该剧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民俗情调,但未能全面展示贺州原生态的文化。倘若开发者能够在黄洞乡月湾茶园大型原生态民族表演以及《临贺长歌》剧场演出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一台既能体现原生态文化韵味,又能融入一定现代元素的演出,这样的文艺精品方能经受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历久弥新。

加强宣传推介的力度

旅游宣传促销是提高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贺州市旅游局应适时开展或者参加推介会以宣传游艺民俗旅游;其次,要加大媒体推广的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媒体高端栏目的影响力,策划拍摄“贺州乡村游艺民俗”的系列广告宣传片花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的一些文化栏目中持续播出。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丰富贺州旅游网站对游艺旅游资源的介绍,充分利用贺州旅游公众微信,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动态。

参考文献

[1]陈丹.本溪满族游艺民俗调研及旅游开发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4.

[2]杨小明,张洪波,邓明艳.区域旅游演艺产品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16.5.

第4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困境;对策

1. 前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多地精力和心思放在了去哪旅游上,以前人们见面打招呼用语是“你吃了吗?”,现在流行问候语是:“你去哪旅游了吗?,可以看出,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更是引起很多人的青睐。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见惯了车水马龙,看腻了霓虹灯,就想感受淳朴清新自然的乡村环境,享受乡村的优美和自然,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当下旅游产业的热点。毋庸置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乡村的现代化步伐,很多乡村为了发展旅游业引进了很多先进的舞台设备、音乐器材等,通过乡村旅游向外界展示了淳朴独特的民风和民俗文化,一定程度了加深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乡村旅游也加强了国际之间的交流,很多外国友人来中国就是想体验中国的乡村文明,感受中国的乡村文化。然而,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地人民。

2.乡村旅游的定义

所谓乡村旅游指的是乡村特有的地理自然景观、乡村独特的文化、乡村的各种社会生产活动等作为外界参观了旅游的资源,从而形成的一种旅游产业。简单来讲,乡村旅游是将乡村社会生活部分或者是全面的展示给外来人,让人们了解和见识乡村社会的特色,同时满足外来人的居住、饮食、旅游观光等服务。乡村旅游给城市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大自然。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通过乡村旅游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通过乡村旅游愉悦了心情,陶冶了情操。[1]

3.乡村旅游具有的意义

作为第三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乡村社会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通过农家乐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参观农村生活,加强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交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很多闲散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乡村旅游事业的开发中,解决了他们的就业,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了传播了乡村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民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吸引外来人的关注,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饮食特色,饮食文化能够折射出当地的社会生活。同时,传统文化通过加工和修饰,展示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吸收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当地人开阔了事业,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和知识,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城市人们和农村人们带来了幸福感。乡村文化倡导的环保绿色节能观念有利于全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在政府和村干部的领导先,乡村旅游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在科学的引导下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4.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境

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缓解了城市人紧张的脑力劳动,让人们得到放松,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困境。例如很多乡村干部只看到乡村旅游带来的商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就盲目开采当地旅游资源,造成当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例如乡村的钓鱼,开设了大量的鱼塘,但由于参观旅游人数的有限,导致很多鱼塘的浪费,还有农家乐、田地里的采摘水果蔬菜等,旅游人数的稀少造成很多农户开设的农家乐形同虚设,给村民造成困难。还有一些商家盲目的开采山地资源一定程度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的不足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例如停车厂的修建、洗浴池、宾馆的建设等。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游客只来一次,乡村旅游出现了断层。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低,内涵浅,很多人以为开设几家农家乐让游客参观田地和风景就可以了,这样只能得到很少的经济收入,应该重视当地文化的开发,例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节日活动的举办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2]

5.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加强引导

乡村旅游的开发不是盲目的毫无规划的开发,而应该在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要对开发的项目进行认真的评估,评估出项目的投入和收入比,引导村民合理、科学的开发,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5.2重视乡村文化内涵的开发

很多人只重视农家乐等表面开发,忽视了乡村特有的文化,城市人来乡村不仅是享受新鲜的空气,更是想体验特有的民俗文化,因此,当地居民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民族节日那天开展活动吸引游客的参加,充分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

5.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于旅游者来说,要尊重当地文化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不随意扔垃圾,不随意攀折花草树木,不浪费水资源等。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6.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前途似锦,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促进乡村旅游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2,(4):34-35.

[2]卢丽.乡村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9, (2):14-16.

第5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休闲;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124;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闲文化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1、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深入乡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选择典型实地考察,开展访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真实了解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建构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呈现如下态势: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调查显示,近年来,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类型:以乡村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集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为一体,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的“田园休闲型”:凭借当地乡村的民居、农家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乡村事务等文化景观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民俗风情型”:利用农民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娱乐购物等形成的“农家乐综合型”;以古村镇宅院建筑为吸引物,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观览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景观和湖泊风景、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度假农庄型”:集革命传统教育、水生植物观赏以及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教育型”,等等。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乡镇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各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步伐,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推进。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政府、国企、民企、外资对乡村休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苏州市争取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景区类、乡村旅游类)26个项目共1440万元,乡村休闲服务业资金引导项目6个共550万元,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各县市均有项目获得省引导资金,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3.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居民对休闲生活持支持态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质量的休闲文化生活,说明人们拓展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享受休闲文化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对休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消费主体、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发生了深刻变化,休闲消费内容也由过去的结构单一、消费层次低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休闲消费内容仅限于泡茶馆、看影视、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现代社会休闲消费内容和休闲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主要包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宠物养殖和园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节日与喜庆活动等等,由此进一步加速休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乡村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费越来越大,居民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休闲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人们的需求开始逐渐转向精神领域,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休闲,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正在兴起。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一些休闲娱乐产品供过于求,休闲产品供给层次相对低下,精神需求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教育休闲的供给等相对落后,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由于地理区位、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原因。导致了休闲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休闲文化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休闲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城市周边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边远地区乡村休闲环境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最后,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确立,假日旅游发展火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主体和支柱,而现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会展、大众体育等现代产业相对滞后,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更好保障和促进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星级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作为省标并推广实施,制定了湖滨旅游风景区、江南水乡古镇手摇船等服务规范,在同林游览、儿童主题乐园等标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乡村休闲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但调查显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区休闲市场秩序混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不规范,文化产业经营者把追逐高额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无视市场规则,造成乡村休闲文化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低级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文化产品依然存在。由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休闲服务的基本标准、休闲产品的质量标准、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乡村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休闲品牌推广及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增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条件,但休闲文化产品的个性不够明显,休闲产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刻挖掘,产品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乡村休闲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乡村休闲文化经营者往往是独家投资开发经营,势单力薄,因而只开发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自然资源,对乡村休闲中的文化、历史、休闲观赏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众多的休闲活动和休闲项目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异质化特色不鲜明,互补性差。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乡村休闲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重复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休闲产品比较单一,因而导致乡村休闲变成现在单一的“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其次,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中没有很好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相应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很好地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此外,乡村休闲消费市场开发中粗放型发展占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差异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休闲消费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随着总体科技实力增强而得到大力发展,但在休闲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方面仍然不够,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乡村休闲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相对欠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从目前状况看,休闲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乡村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服务业等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约占5%,专科学历约占13%,中专、高中学历约占41%。这说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休闲文化产业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休闲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闲企业的创始人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家转行而来,大多缺乏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创新意识,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从而难以将休闲企业做大做强,制约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5.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有效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乡村地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旅游风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有效整体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休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和主攻方向,个体行为、散乱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行业雷同严重,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化规模相对不高。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休闲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和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态势,如休闲文化产业和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产业的互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互动融合虽然有所表现,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仅是城乡文明一体化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制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政府主导下。可以考虑将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政策,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与行业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强化休闲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必须从休闲规划、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指导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休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休闲质量和水平,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休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点,发挥政府在休闲的调控、规划、引导、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提供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更要制定相关休闲公共政策,加强对商业休闲企业的规范,提高居民休闲意识,保障居民休闲质量。结合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休闲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订休闲文化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保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质量;规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场,防治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行为。

2.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核心,引导公民在休闲时间内主动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闲活动的能力,最终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对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产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养有明显的差异。普及休闲教育,对居民精神文化消费进行合理引导,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文化消费意识,自觉抵制与批判各种消极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费,有利于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引导居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使休闲文化消费结构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教育,树立起良好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创办休闲教育学校,开设休闲知识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发展成人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课程,向成人系统灌输休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休闲素养;以消费者协会为载体,构建休闲教育网络,维护休闲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休闲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采用讲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让居民更多了解休闲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休闲质量。

3.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国民个性化休闲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健身休闲产品、度假休闲产品、体育休闲产品、文化休闲产品、生态休闲产品和体验休闲产品等。针对当前乡村休闲产品个性不鲜明的特点,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居民个性化休闲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丰富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丰富的休闲产品供给体系能够丰富人们多元化的休闲选择,改变静态、被动、消极、单调地打发休闲时间的状况,同时也将休闲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带来休闲市场的繁荣。”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产品等充实到休闲市场,丰富人们的休闲需求,不仅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其次,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战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休闲产品供给部门要赋予休闲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确保休闲产品与服务既具备质量等基本品质。又具备个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质,以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费者的需求;瞄准休闲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创造多样化、网络化的休闲场所系统,适应、引导、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闲内容,增加休闲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以激发人们自我实现的休闲体验。

4.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休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休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休闲文化队伍建设,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完善乡村休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制定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休闲场所工作;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专兼职配备乡村休闲文化从业人员。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乡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休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需要投入人才引进资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须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提高休闲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创办乡村休闲培训机构,对乡村休闲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与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培训,提高经营者与当地村民的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最后,开展校企互动,鼓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开办和设置休闲文化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休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建立健全休闲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层次;根据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中级人才为主,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高层专门人才和休闲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相辅。鼓励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城乡文化专干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5.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休闲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休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公共的、私有非赢利型的以及市场赢利型的各种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休闲服务体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社会力量为支撑,以满足国民休闲需求、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向国民提供休闲公共物品的供给系统。休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休闲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休闲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无偿向公众提供基础性的文化服务,满足公众享受文化成果的需求、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积极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是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如业余戏剧协会、业余运动俱乐部、桥牌协会、鸟类观察协会等。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各级政府和舆论宣传机构以及教育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志愿文化,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精神,奠定志愿服务组织的精神基础;鼓励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老年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休闲服务咨询活动:鼓励高等学院在校大学生组建老年休闲志愿服务和开展义工活动,为相关景区提供导游服务等。

第6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49-03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转移的课题已经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就国外而言,目前影响最大的依然当属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于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1]。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后提出的“拉尼斯―费景汉人口流动模型”。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的分析》,阐述了乡村――城市转移模型[2],文中对前人的传统理论做了深入补充,引进了人口转移与失业关系的研究,建立“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还有乔根森二元经济发展模型、钱纳里―赛尔圭因多国模型等。这些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过程和作用,但是因为受到时代局限性,这些理论都没有能够针对因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展开详细分析研究。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有了很好的借鉴,相关理论研究也很是丰富。可是就整体研究成果而言,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方面,而对于在因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上成果有限,这主要有以下几点:侯云风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虽然仍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3],一方面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但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由剩余转移发展到过度转移,必然会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另外,高士亮和段成荣等人的研究也都同时指出了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会对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提出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如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下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等。

二、六安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六安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出。根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1年六安市全市总人口有709.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六安市农村人口数为610.01万人,农业人口占到了人口总数的85%,而流出人口占到了总人口41.41%。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六安地区的农村流出人口数量大、比例高且男性劳动力数目多于女性,从流向来看绝大多数的流出人口流向了外省,比例高达79.8%,这些流失的劳动力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已经从“剩余转移”在向“过度转移”演变。

除了对总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外,笔者还专门进行实地调研。具体选择了在六安市舒城县进行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信息表明,受访者家中有青壮年外出务工的问卷共有176份,占到了总数的88%。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反馈,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流出。

三、六安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导致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成为社会问题

六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基数大。可是,近年来伴随农村青壮年普遍流失,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妇女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笔者走访的125户发现其中存在家庭成员留守现象的多达98户,占到了走访总数的78.4%,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与妇女的存在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目前来看,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是教育和安全问题,有多重案例显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与父母的教育缺失存在很大关系。另外,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护,时有发生溺水、火灾等安全事故。

对留守妇女而言,夫妻双方的长期两地分居极易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继而引发离婚。更有甚者,不堪忍受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杀等极端方式。例如,发生在2010年底的六安金寨“12・24”特大杀人案就曾震惊全省。2010年12月23日,死者陈霞以带13个月的儿子打预防针为由将其带出家门,并以为女儿买衣服的借口将女儿带出校园。当晚6时后,有村民发现其13个月大的儿子被人用泥土掩埋致死,而陈霞本人及女儿亦陈尸塔儿河大桥的西侧与东侧。事后经公安机关全力侦破,陈霞的一双儿女均是死于陈霞之手,而其本人亦属于跳桥自杀。为什么陈霞会选择残忍杀害一双儿女后自杀?虽然陈霞已死,此事成谜,但是据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陈霞的极端行为与丈夫常年外出务工,本人长期负担沉重、生活压抑有直接关系。

(二)农村老龄化严重

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六安市65岁以上人口有69.5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12.3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92个百分点,这表明六安市人口老年化问题严重,养老形势严峻。目前,政府部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时,主要还是将探索方向集中在城镇方面,对于农村养老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伴随着农村青壮年的过度流失致使农村的养老主体普遍缺失,许多留守老人处于有子女而无人养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子女迫于生存压力无力将父母接在身边赡养,另一方面出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养老院在数量上的不足与质量上的缺陷,留守老人宁愿留在家里养老。农村的留守老人往往是小病靠忍、大病等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与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预计未来我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还将愈演愈烈。

(三)农村人才严重流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单向流入城市。就六安市而言,其中外出人口数超过了总人口的41%。一般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出是该有限制的,最好能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事与愿违,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转移几乎带走了属于农村的全部优质人力资源,严重的人才流失不仅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更不利于像六安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市的发展。

(四)农业生产缺乏壮劳力

当前六安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全市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依赖传统或半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仍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但现实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主要集中在留守妇女及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而青壮年的男性劳动力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处于低产状态[4],因劳动力流失导致的土地资源荒芜浪费情况在笔者所调查的六安地区并不少见,这迫切需要得到作为农业大市的六安市政府重视。

(五)部分农村地区治安环境恶化

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较多的是由孤寡老人留守,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作案创造了机会。近年来,在六安偏远农村屡有发生骗、抢、偷等治安事件,不法分子利用老人警觉性低,大肆在农村地区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偷抢村民财物等。一方面由于警力资源有限,及时打击难度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农村青壮年普遍缺失,无形中助长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四、破解六安市劳动力过度转移带来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六安市要增大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就当前农村因为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言,人员的过度转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能引导六安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在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基础上,尽可能吸引并留住一批农村青壮年自愿在家乡就地发展,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究竟应当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呢?

1.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经过多年在外打拼,相当一部分早期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已经掌握了一定财富。对于这一部分人当地政府应当尽力争取,从政策到资金都尽量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回乡创业。这样不仅能留住人才支援当地农村经济建设,还可以带动和吸纳一批人直接在家门口就业。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据调查,六安本地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是因为在当地难以找到合适就业机会,所以如何增加优质就业岗位就成为了吸引劳动力留下来的关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既符合我市城镇化发展大趋势,又有利于劳动力就地安置,发展当地经济。发展乡镇企业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盲目地向城市转移,还使得在当地就业的农民可兼顾家庭,大大缓解了留守家庭的矛盾。

3.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随着农村家庭一胎化普及,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而当前分布在六安市农村地区的教育力量远落后于城镇,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吸引一部分家长集中进城的重要原因。所以,政府要适时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为更多愿意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当地的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与城市相比,当前六安地区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大多仅能够满足通电、通路的基本需求。因而要想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在农村生活,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通电、通路基础上争取实现部分地区通水、通网,同时要加快小村庄合并,统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监护和留守妇女的心理疏导

留守儿童由于大多处在家庭教育盲区,因而学校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数目庞大的大市,六安市政府应该适时增开一批寄宿制学校,专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定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除此之外,对于不愿寄宿的留守儿童,除了应当要求主管教师做到定期家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政府还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与关爱中。

对于留守妇女的帮助,笔者认为应当主要集中在对其心理疏导上。留守妇女由于要长期独力承担生活重担,精神压力大,易产生负面悲观情绪,如果负面情绪不能及时有效排解,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继而可能会导致部分留守妇女走上极端。所以,广大基层政府应担起责任,尤其是基层的妇女工作者。一方面,村政府可以利用集体活动场所在业余时间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参加心理讲座和文娱活动,让大家能够敞开心扉,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妇女工作者要走村下户,及时深入留守妇女家中了解情况,帮助她们排忧解难。

(三)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爱与帮扶

根据笔者走访调查了解的情况,当前六安市农村地区的留守人员群体中老人占绝大多数。他们中的大部分除了要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必须兼顾孙辈,但自己却因为子女外出而无所依靠。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养老问题变得迫切需要解决。对于留守老人,除了定期地对他们组织关爱帮扶活动外,还要增加农村地区养老院数量,提高养老院服务水平。

想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光靠硬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与农村老年人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免费吸纳全体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发放标准,降低大病救助的门槛等。另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参与社会养老,既能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又能传递全社会敬老、爱老、养老的正能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尤其是青壮年普遍流失,导致了六安地区农村劳动力质量的急剧下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变成了老弱群体,土地的边际产出下降,荒芜闲置在所难免。在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业生产正常不受影响,实现六安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根据中国目前实施土地政策,农民只有土地的承包权,并没有所有权,加之土地流转政策滞后,土地要想实现自由流转还很困难,更谈不上利用市场手段来自由配置土地,这样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甚至导致土地闲置荒芜。所以,要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除了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外,还必须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在耕地面积安全线内自由配置,将土地分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早日实现六安市“农业强市”的目标夯实基础。

(五)加强对农村治安犯罪打击力度

对于农村治安环境的治理,一方面需要基层民警加大对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教群众识别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和盗窃方式,提高广大留守人员的防骗、防窃意识;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安部门加大对农村治安犯罪的违法打击力度,要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力,无论案情大小,坚决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治安环境。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六安市的农村劳动力过度向城市转移已经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虽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城镇化为重点,但是绝不可以就此忽视农村的发展需求。目前六安市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告别了劳动力剩余的时代并逐步向劳动力短缺过渡,因而在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上必须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合理加以引导和控制,在满足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要设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储备一定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张宏丽.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24-125.

[3] 潘继南,张俊.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9,(4):257-258.

第7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由于国内外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研究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外更加重视乡村旅游与社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实践模式。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且多数研究在于强调经济效益的提升。崔凤军(2006)提出了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2]冯灿飞(2006)对可持续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六种开发模式;[3]张洁,赵黎明(2009)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运行目标、运行保障等角度,探讨了其分析框架和调控过程,从而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从文献的研究可知,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具体的实践模式研究却较为匮乏。近几年国外开始不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多种有益的实践尝试。本文试图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

一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PREO,PatternofRuralEntre-preneurOperation)

承包者(entrepreneur)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承包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风险承担者、资产所有者、创新者和领导者的多重角色,他们基于乡村自然资源赋存和对乡土文化、地格与乡土氛围的充分认知,天然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机。[4]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前提是推动乡村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当地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从实际出发,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新模式、新思路,在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资源以租赁的形式转让给承包人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承包人的市场主体性和积极性,大力拓展经营范围,以循环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形成乡村承包人经营为主的新运作模式。

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关键是形成一种政府扶持和社区控制下,以当地农户家庭自组织为特征的乡村承包组织方式。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保障层:政府是构建PREO模式的保障层———政府在乡村旅游承包经营者的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规范市场秩序、改造基础设施、整治乡村生态环境、推广循环经济技术理念、疏通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实现无障碍旅游等方面可提供政策保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2)协调层:社区控制是构建PREO模式的协调层———乡村旅游在发展运营中,管理体系会因利益的分配而造成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监督乏力、欺上瞒下等问题出现,平衡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社区控制。当地社区在乡村旅游运营中,既扮演着利益相关者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又能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起到协调、平衡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赋予社区更多的自力,使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上不仅有“话语权”,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3)核心层:当地农户是构建PREO模式的核心层———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其乡村性和保证当地社区受益,在这一过程中,当地农户发挥着核心作用。由于比外来投资经营主体更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他们更能从主题、地格与氛围三方面来塑造与维系乡村性,进而促进本地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PREO经营模式,可以最大化地调动乡村承包人经营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能够促使承包人自觉地将旅游资源集约起来合理利用,并能动态观察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设置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乡村景点的开发、农副产品的加工,对于各种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能做到有效较少或规避。因此,PREO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破坏,避免可能影响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事物出现。

二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PatternofGreenProduc-tion-Consumption)

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生产和乡村旅游者消费的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PGPC模式构建包括两个层面: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产层面和乡村旅游者的消费层面。(1)对于目的地生产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建立绿色技术体系。乡村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技术引进和创新思路,通过对旅游生产系统进行物资流和能量流分析,大幅降低旅游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乡村旅游目的地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是讨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萨迦(SanjayK.Nepa,l2008)提出应从自然、社会、经济的多维角度综合全面地理解可持续旅游概念,相比于大众旅游目的地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乡村旅游地采用木材燃料对气候的影响小得多,但是对森林却是极大的威胁,从而丧失了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吸引力。[5]根据笔者对东北和四川部分乡村旅游地的了解,发现木材和煤油是两种最普遍的可依赖能源,而且越紧邻森林的地区对木材的依赖越严重。为了摆脱这种破坏资源及环境的情况,当地政府一方面可通过增加成本等市场调解手段和制定生态补偿机制等行政手段引导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和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光能、沼气等;另一方面,为了节约能源,要准确核算乡村旅游地的规模容量并设计能源消耗阀值,即使不得不采用木材等燃料或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能源时,也要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度。(2)对于旅游者消费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倡导和培养绿色消费理念。旅游者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通过法律规定、宣传引导、利益协调等措施,鼓励和倡导旅游者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引导旅游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旅游者的自觉行为,在旅游中优先使用和购买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树立旅游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理念。

PGPC模式从旅游目的地生产和旅游者消费二维角度建构,是乡村旅游地构建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生产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实现能源、物资的清洁使用和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营造绿色旅游空间;旅游消费者通过培养绿色消费理念,实现产品绿色购买和消费污染最小化,营造绿色消费空间。旅游目的地层面和旅游消费者层面在乡村旅游地这个相对的闭环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营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SM,PatternofRuralSpaceMuseum)

田园空间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的一种衍化形式。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它将人类置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用野生、原始来描绘自然,但又被传统的和工业化的社会按照其自身的设想加以改造。[6]1981年法国政府对生态博物馆颁布了官方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将自然及文化遗产就地整体保护,突破传统博物馆藏品和建筑的概念,注重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EM),是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依托特定的乡村空间及该空间内的特定人群,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乡村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以田园空间为依托,以就地保护为手段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是一种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田园空间博物馆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农户、田园空间、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及旅游者。农户是博物馆的主体和核心,他们是本地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有权认同及解释自己的文化;田园空间和生态环境是博物馆存在的载体和依托,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景观的展示及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环境支撑;文化景观是当地文化的符号化表征,是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也是博物馆保护的核心对象;旅游者是博物馆的效益源泉和价值的直接体现,正是旅游者的到来,才凸显了博物馆的价值,给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效益。

PRSM模式的价值是多维的。从乡村保护的角度,可以有效保护乡村空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可获得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真品”和旅游体验价值;从村民及整个乡村的角度,可提高其对自身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存空间)以及乡土文化的认识,自觉地担当起保护和传承的使者,“乡村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内在动力和支撑点。

四“前店后园”模式(FPBP,ForegroundProduction,Back-groundConsumption)

“前店后园”(FPBP)型的乡村旅游即是一种典型的“农游合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前店”的功能在于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场所(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为后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后园”的功能在于营造绿色的乡村生态环境(生态种植、养殖、花卉园艺、清洁能源生产等),提供旅游者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后园”营造的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气、财气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园养店、以店促园、农游结合的“前店后园”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前店后园”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坚持“以农文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污染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与旅游业两种产业相结合。

FPBP模式要求乡村社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运行法则(即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生产活动和旅游消费活动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强调效率性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污染排放最小化、能源循环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FPBP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综合性———“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的四维一体,“农旅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相对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或单纯的旅游产业,它更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的优势。依据生态学中的协调共生原理与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了农业子系统和旅游子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关系,并使之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脱离农业将使乡村旅游地失去存在的根本,乡村旅游地应是集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乡村体验、农业商贸、农业生产等于一体的场所。“前店后园”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将促使乡村旅游地合理利用各种乡村资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在功能上的互补,达到乡村旅游地综合效益的最优。

第8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实现劳动力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现在农业都机械化操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这是一个重要事情,发展了乡村旅游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可以实现就业,不用出去打工,这几年我国整体经济下滑,尤其建筑行业萎缩,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一定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二)提高生活水平,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农村村委会也有一定的收入,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提供了一定资金支持,对改善村容村貌起到促进作用。村容村貌的改善能更加吸引更多的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三)农村经济多样化,减少行业依赖性

农民的收入基本都是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现在多数农村都没有对粮食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开拓乡村旅游为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一种新渠道,也减少行业的依赖性,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比如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也能拉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旅游的开放,可以促使农村资源的整合,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现在很多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离了贫困,比如井冈山、长白山、九寨沟等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在我国农业在结构调整期,根据市场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需要种植一些经济农作物,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旅游行业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转型提供可能,增加经济作物种植,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左右,同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要保持农村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基本都是山区,可以说附近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必须对乡村的环境进行保护,一旦被破坏,恢复原样要付出很大代价,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是一项复杂过程,要让农民不要看眼前需要,更要为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研究。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

1.促进经济整合,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可以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转型,促进经济整合。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转型是社会发展需要。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促进陈旧观念的推陈出新通过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对农民的思想理念意识有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改变了陈旧观念的更新。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与外界联系广泛了,提高了农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养。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村委会还可以安排一些有知识的年轻人,出去培养旅游专业知识,语言知识、礼仪知识等,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9篇: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1 农村的环境问题

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而每个人都希望住在环境优美、空气清爽、鸟语花香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过度膨胀,伴随而来的是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的急剧产生或增多,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 农村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乡村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现实告诉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为需求发展的能力”。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正式确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3者协调不断的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保证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发展则必须优先保持自然生态,使开发建设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现代绿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农村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城乡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绿化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不断提高农村园林绿化定额指标,更好地发挥农村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3 农村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3.1 提高认识是农村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力量薄弱,绿化基础差,居民绿化意识低下等,这些决定了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居民的绿化意识,增强自觉性与责任感,把加速农村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环境的自觉行动。

3.2 转变农村城市化观念是农村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现代绿化的内涵已有了质的扩张,不仅是农村的点缀和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在乡镇规划工作中不应再向过去“见缝插绿”补窟窿和为应付规划用地指标将完全不能绿化的“废地”充实到绿地队伍中,而应将绿化建设规划与整个发展建设规划协调起来,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以普遍绿化为基础,努力扩大绿地面积;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带,也要扩展市郊,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3.3 遵守生态学原则是农村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