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公司知识产权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知识产权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知识产权策略

第1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论文关键词:江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自主创新

在加入WTO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海外发展战略。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各国经济面临着重大挑战,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江苏企业在应对境外知识产权纠纷上的缺陷与不足,制约了江苏对外经贸的发展。

一、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

1.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非常迅速,知识产权在世界经济、科技、贸易和文化中的地位空前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立国强国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提高到振兴国家经济的战略高度,纷纷出台政策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以争夺或巩固其在全球竞争的优势地位。诚如学术界所宣称的,在现代经济状态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及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跨国公司不仅重视发展境内的知识产权,更重视发展境外的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数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75%以上的专利被发达国家抢先申请,形成新的专利壁垒和包围圈。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要在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必须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不仅保护企业在境内的知识产权,而且要保护企业在境外的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知识产权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是企业的必备资源,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生死存亡。近年来,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有了进展,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许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松散、技术创新项目缺乏,而且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更多采取回避态度,造成企业知识产权在境外被侵权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仅重质重量,而且善于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从国际环境看,江苏企业如不能采取更好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取更大利益。因此,制定适合江苏特点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提高江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需要

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发达国家凭借科技优势,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的趋势愈演愈烈,如美国的“特殊301条款”(special301)的实施,该条款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司法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往往成为该条款报复的主要目标。

江苏企业在应对国外知识产权壁垒方面无疑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2007年4月6日美国泰莱公司为了保持其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3家中国生产企业展开调查。面对美国市场的知识产权诉讼,江苏盐城捷康公司为维护公司利益主动应诉,历时近两年,耗资2000多万元。2009年4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盐城捷康没有侵犯美国泰莱公司的专利。2009年6月6日,由于美国总统没有行使60天的否决权,捷康公司在ITC专利调查中最终获胜。此案的胜诉为江苏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壁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说明将来只有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像捷康公司一样,注重对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真正突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

综上,加强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是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需要。面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的激烈竞争及各国的知识产权壁垒,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保护境外知识产权,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二、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的不足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科技水平较低,现有的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对中国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匮乏。中国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不高,使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作为出口大省的江苏,在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55%和52%,均超过全国增幅3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8万件,历史性地跃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重要贡献。但这只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进步,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方面原因,江苏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江苏有相当比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不论有关案件是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有着明显的表现。首先,这些企业不懂得或者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律和规则,不尊重别国的知识产权。在江苏省法院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相当数量的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知识产权管理不到位,产品缺乏创新,在走向国际大市场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国外技术、品牌为主,核心技术常常涉嫌侵权,从而引发众多知识产权纠纷。2008年,全省法院涉外知识产权立案51件,同比增加16%,案件标的也较大。如苏州地区受理的法国拉科斯特公司、德国鲁道夫公司、意大利古乔西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提起的13件侵犯商标权纠纷,涉案的江苏企业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他们通过“傍名牌”获取巨额利润。其次,江苏一些企业缺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他们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却忽视了自身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保护,处于有“产权”无“知权”的境地,直到自己的商标或者技术被人抢先注册或者申请为专利时才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给自己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有些企业在诉讼中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各种诉讼费用巨大难以承担。以江苏索普公司为例,在2007年l0月时该公司遭到美国塞拉尼斯国际公司的专利侵权指控,受到美国ITC的“337调查”。在该案中,诉讼成本高达100万美元,令公司不堪重负。但如果不应诉,就会面临败诉的命运,对于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一种巨大的损毁。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

2.江苏关于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不健全

虽然我国有关于知识产权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关于境外知识产权的专门立法尚未制定,仅仅分散在各个部门法当中,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鉴于这种情况,江苏省应该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以更好地促进江苏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江苏省2009年的《江苏省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引》,主要从企业遭受和被控知识产权侵权的维权策略、企业维权援助社会资源的利用、企业对外经济交往中知识产权风险的规避四个方面为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指导性意见。但这些意见多为司法程序上的建议,而且多适用于纠纷发生后的案件处理,并非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所在。在关于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的应用、保护与管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相关的规定。

这种保护机制不仅单薄,难成体系,而且与江苏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远不能适应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导致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3.缺乏专业的境外知识产权维权人才

知识产权本身的专业性和涉外案件的复杂性使企业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增添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取证、鉴定和诉讼程序等方面。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仅要求办案人员懂得我国国内法律,熟练运用外语,更重要的是熟悉国际规则,熟悉当事国大量的法律条文,熟悉案件相关的技术资料。江苏的知识产权律师不少,但是既熟悉国际规则,熟悉当事国法律,又熟悉科学技术的专业人士不多,远不能满足江苏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企业内部,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知识缺乏、业务技能不强、专业水平不高,与人或律师沟通困难,使知识产权境外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以江苏常州地板专利案为例,江苏洛基木业有限公司当初聘请我国专家前往美国参加诉讼,专家对技术非常了解,但是由于在外语运用方面不够熟练,法官也很难了解当事人的意思,给诉讼造成了很大困难。

三、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给江苏企业的启示

1.国内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生产企业。近年来其产品依靠自主创新,畅销美欧两大主流市场,成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RT培司生产基地。圣奥的崛起,打破了国际橡胶防老剂行业长久以来由德、美、韩、日等国化工巨头控制的局面,引起竞争对手的极大不安。2005年2月美国富莱克斯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申请对由圣奥生产的中间体RT培司,防老剂6PPD进行相关的专利侵权调查,即‘337调查”,并对其产品颁发排除令和禁止令,同时向俄亥俄北部地区法院提讼。对此,圣奥公司勇敢迎战,通过无数次电话沟通及数百万的文件资料,圣奥向ITC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和说明文件,证明自己并未侵犯福莱克斯公司的专利,福莱克斯发表声明不再寻求针对其产品的排除令救济和禁止令。然而,2006年2月17日,ITC作出了初裁判定圣奥公司侵犯了福莱克斯公司在美国的部分专利,美国总统签发“有限排除令”,禁止圣奥的涉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圣奥公司于2007年2月上诉至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最终在2007年6月3日,ITC正式宣布撤销由美国总统签发的针对圣奥公司产品的“有限排除令”,历时3年的维权官司终以中国企业的不屈抗争而胜利落幕。

圣奥案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自主、自信,坚定不移、寸“权”不让地抢占国际市场。圣奥集团的主营产品是橡胶防老剂,该产品的原有工艺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为此,“圣奥研发中心”经过多年不断的实验和改进,成功地自主研发出RT培司连续催化氢化新工艺,大幅度降低了防老剂6PPD和IPPD的生产成本,接近实现污染零排放,使圣奥的产品在质量、成本和环保等方面具备了充分的国际竞争力。圣奥案件还说明,企业要想彻底摆脱知识产权纠纷,在境外站稳脚根,防止外国企业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防御体系、应诉体系。不仅要在国内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更要在世界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相邻国家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以韩国为例,韩国是世界海外维权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已经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行业中介等非政府组织和驻外经商机构共同参与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宝贵经验。对其战略进行研究分析,对江苏企业知识产权境外保护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性。

首先,韩国为了鼓励中小企业保护境外知识产权,于2006年制定了《关于为了保护海外产业财产权提供审判与诉讼费用补贴的规定》。当这些企业在相关国家注册的财产权遭遇侵权时,可以得到韩国专利厅提供的侵权调查费、审判及诉讼费等费用的补贴。

其次,韩国在国外建立了多个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构,为本国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如1997年设立的韩国专利厅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以为本国企业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根据《诉讼费补贴规定》负责向中小企业或者个人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审判及诉讼费援助业务,并且出版发行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维权指南,以保护韩国企业在海外的产业财产权。

四、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建立与完善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江苏省的科技法规的制定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但是在法规的范围与专门性方面还有待改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有关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立法方面尚不成熟。为了江苏省科技的全面进步,江苏省政府必须制定与完善相应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

首先,要提高现有法规的可操作性。江苏省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战略、科技进步等的政策法规中都有关于境外知识权保护的规定,但并没有将其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详细描述。规定较为原则、概括,并且没有具体的措施办法供企业参照执行,缺乏可操作性。这对于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期待对外经贸更大发展的江苏省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制定较为详细的、有实践性的法规,比如在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资金扶持方面规定详细的补贴项目或者资金比例,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和激励更多的企业主动保护境外知识产权。

其次,要注重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立法。知识产权法本身是一门涵盖范围广、技术性很强的法律,而境外知识产权保护还要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因此,要想取得对境外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必须针对知识产权的各个门类的不同特点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比如,在专门立法的范围上,可以制定《江苏省企业境外专利保护条例》、《江苏省企业境外商标保护条例》等。在立法的内容上,可以针对江苏企业主要的贸易出口国、结合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专门制定针对这些国家的维权和保护措施。

2.涉外企业系统实施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积极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即变防御为进攻,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竞争环境,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基于此,他们在国外积极申请专利,进行商标注册,其战略目标明确,策略要求细致,措施办法有效。而在江苏乃至我国,“中国制造,外国专利”的局面已经形成,它是制约江苏乃至中国产业升级的瓶颈。目前江苏贴牌加工企业较多,多数企业不够重视品牌创建,对江苏对外出口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由“江苏贴牌”到“江苏专利”的转变,关键在于对境外知识产权战略、策略、措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首先,制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拿来主义”改造传统产品,或发挥已有的品牌优势,特别是对民族品牌进行开发和保护。在开发自主品牌方面,企业不仅要树立信心,具有敢于与海外企业进行竞争的勇气,而且要把握住具有民族特色的技术创新。其次,要注重对涉外商标的保护。我国著名商标屡遭国外企业抢注,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牟利,而是要阻止我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根据商标保护的地域性规定,商标一旦抢注成功,被抢注商标的企业就不得在该国或该区域内使用该商标,若违反则构成侵权。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被抢注商标的国内企业是放弃原商标另创品牌,或是高价回购,或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被抢注的商标,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延缓其产品占据市场的时间以及降低市场份额。因此,对于涉外商标,江苏企业必须吸取“海信”商标在欧洲被抢注导致重大损失的教训,策略地运用自己的商标优势,谋求自主品牌在境外的销售和影响。

3.建立诉讼预警机制以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能力

江苏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经常遭遇知识产权诉讼,暴露出在知识产权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自己建立知识产权诉讼预警机制,最大限度降低侵权风险。

首先,企业应改变仅仅寄希望于政府提供预警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应对策略,尤其是把知识产权海外预警与企业目标产品和市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分析系统;其次,加强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建立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紧急机制,以求在遭遇国外知识产权诉讼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提供应诉方案;再次,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种种实验数据记录的积累并妥善保管好自身的研发、生产资料,以便在遭遇境外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及时证明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赢得知识产权诉讼;最后,在国际竞争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2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执业机构名称 腾讯公司

团队成员人数 55人

团队建立时间 2012年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犹如这句古老的谚语所描述的模样,随着今日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长,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复杂的法律问题。而在这些问题面前,腾讯公司的知识产权法务团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不仅仅只是在这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更是在这枷锁中“带着脚镣在跳舞”。

在此情况下,腾讯知识产权法务团队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着自身知识产权法务的管理策略,并将这种变化和发展一步步深入到公司的各个层面。

知识产权法律工作是极具专业性、挑战性的工作,腾讯知识产权法务的专利、商标、版权、域名等团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作为腾讯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来讲,每个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细分专业方向的法律领域均需要较长的知识学习与经验积累,知识产权法务管理者更需要的是在行业发展方向与公司发展策略之间进行综合管理,充分的磨合是团队不断成长与成熟的关键。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既懂与知识产权各分支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的人才极为缺乏,腾讯知识产权法务团队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一方面积极引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但同时更加注重自己团队的培养锻炼,通过案例实践、内部培训、法律研究等方式,打造了一支执行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抗压能力强的高素质知识产权法务团队。

随着腾讯国际化的步伐,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仅涉及国内,更延伸到海外众多区域,目前,腾讯知识产权法务团队在国内外的商标、域名、专利、版权布局累积已达3万多件。

腾讯公司知识产权法务团队贴近业务实践,全方位支持业务团队的知识产权运营,与业务团队一起设置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知识产权法务团队特别建立了细分的接口小组,建立了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同时,知识产权法务团队在公司购买外部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时,高度重视与对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深入合作,例如在商标、版权的维权和管理方面,知识产权法务团队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向合作伙伴展现出了腾讯对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高度重视。腾讯公司知识产权法务团队先后于2010、2011、2013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专利金奖、商标金奖、版权金奖。

第3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融资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生产要素扩张型向科技进步驱动型转变。随着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不论从市场需求还是金融创新的角度而言,知识产权融资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知识产权融资是金融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有利于把更多的资金吸引到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和行业中来,进而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1 知识产权融资的方式

知识产权融资作为风险投资和产业融资的新形式,其包括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形式。

1.1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

《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到70%。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程都较为完善。

1.2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依法拥有和控制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以保障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专利折价或以拍卖、变卖专利的价款优先受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般分为专利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和版权质押贷款三类。

1.3 知识产权信托

知识产权信托是知识产权人以出让部分投资收益为代价,在一定期限内将知识产权委托给投资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信托投资公司对受托知识产权的技术特征和市场价值进行挖掘和包装,并向社会投资人出售受托知识产权的风险投资收益期权或吸纳风险投资基金的一种财产管理方式。

1.4 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发起机构(通常为创新型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如预期的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和已签署的许可合同保证支付的使用费),移转到特设载体,再由此特设载体以该资产作担保,经过重新包装、信用评级,以及信用增强后发行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以此为发起机构进行融资的金融操作。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兴起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的资产证券化类别,也是知识产权融资的新型方式。

2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知识产权融资策略

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Ma-son(1959)首先提出了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消亡等现象。Gardner(1965)进一步研究指出,与生物学的“生命周期”相比,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其特殊性,即企业的发展很难预测,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停滞阶段,企业的消亡并非不可避免。Adizes(1989)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的成长过程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共十个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因此企业将经历孕育、成长、成熟、衰退或再发展等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将企业分成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结合知识产权融资的方式,企业在初创期可以采用知识产权作价人股、申请政府知识产权专项基金等方式融资;在成长期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成熟期采用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在衰退期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和重组,以此将知识产权的运用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资本价值。

2.1 初创期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策略

基于初创期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企业可以采用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申请政府知识产权专项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公司法》对知识产权出资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知识产权出资的份额最高可以占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上海、山西、湖南等地政府都对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出台了鼓励政策,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大胆鼓励高校或科研单位以知识产权出资兴办企业或入股企业,现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多数创业投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采取政府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方式扶持初创期企业的发展。在国内,上海、江苏等地区已探索了政府资金与专业创业投资企业合作的模式,出台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展了专利实施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重点资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期企业,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介入,缓解初创期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

2.2 成长期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策略

在成长期,商业银行开始向企业发放贷款,但此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大多只拥有知识产权,缺少商业银行抵押担保所需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根据前期上海、北京等地开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目前有以下几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2.2.1 政府引导型

上海浦东政府带头认可知识产权的价值,建立风险准备金拨入合作银行专户,用于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海浦东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技发展资金,企业将知识产权质押给融资服务中心,再由银行按一定资金放大比例,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个放大比例一般为2―2.5倍。

2.2.2 银行主导型 北京交通银行的“展业通”业务兼顾了风险控制和运作的效率。首先对受贷企业设定了规模界限,即资产在4 000万元以内,主营业务收入在3 000万元以内;其次是有效的风险控制,规定贷款仅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资金需求,不允许用于其他方面,同时规定了知识产权质押物的有效期,且按不同的类型规定了不同的授信额度与评估值的比例。“展业通”业务一般提供1 000万元以内的贷款额度,最长3年贷款期,能满足各类中小企业不同的贷款需求,且申请和审批速度较快。北京政府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财政贴息等扶持措施。

2.2.3 中介引导型 江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由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牵头,负责推荐企业,经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由南京银行进行最终的贷款发放,其中无需担保机构对企业担保,企业直接将知识产权质押给贷款方。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到2009年11月,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已经发放逾5亿元。其中,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海淀区已有34家企业,共获得39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额3.14亿元,占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的60%。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尝试,但其面临着评估难、变现难、风险高等问题,亟需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3 成熟期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策略

在成熟期,企业经营稳定,管理能力较强,此阶段企业可以尝试开展知识产权信托和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进行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知识产权信托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稳步开展。在美国,知识产权信托已经广泛运用于电影拍摄、动画片制作等短期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的资金筹措。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3年7月公布的《有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及其利用的推进计划》规定,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通过将知识产权信托的方式筹集资金、获取收益。我国武汉于2000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专利信托的尝试,由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展专利信托业务,并成功将一个专利委托项目以700万元价格与深圳一家企业签订转让协议,但由于缺乏支持专利信托的法律制度和经济环境,该业务于2002年终止。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率先开展此类业务。美国Pdlman Group于1997年以David Bowie所出版的唱片特许使用权为支持发行证券,成功的从资本市场融资5 500万美元。其后,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证券化的对象资产日趋广泛,从电影、音乐、娱乐、演艺、主题公园等与文化产业关联的知识产权,到医药产品的专利、半导体芯片,甚至专利诉讼的胜诉金。

第4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通常所说的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技术秘密和著作权。知识产权的完整组项还包括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商业方法及其他智力创造的可运用于企业经营的智力财富。关于技术秘密,是指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实用技术信息。从技术内容来看,两者都是技术创新、技术成果。但是,专利技术大多是容易被反攻的技术,即技术人员可以从流通于市场的产品上逆推出对应的技术方案,而技术秘密主要以秘密状态维持其经济价值,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也即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仅为特定人知晓,技术秘密一旦被披露,为公众所知悉,就会丧失秘密性,从而引起技术秘密的终止。即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技术应是很少于市场上流通的技术。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面临的挑战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从其本身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并保持自身的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它的核心是将与知识产权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法令,用于指导企业在经济与技术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利益。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应以本国企业的利益为基点,既要强调对知识产权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又要限制知识产权的滥用。我国企业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其所面临的以下挑战:

1.广泛的专利申请

跨国公司凭借研发优势,在我国积极进行专利权的申请。跨国公司大量的专利技术,对我国国内企业形成了专利包围之势,从而在我国市场上达到排斥甚至消灭一些实力薄弱的竞争对手的目的,以建立其在我国的优势地位。有的专利可能束之高阁,永不使用,但为了防止被他人替代性竞争也加以专利申请。

2.技术标准与专利的捆绑

技术标准与专利的捆绑也成为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竞争的新动向和新规则。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影响甚至控制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化工作,试图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将其专利渗透到国际标准之中,从而达到获取巨额利润,甚至排斥竞争对手的商业目的。由知识产权而形成的产业标准就可以在市场准入方面限制不按照工业标准生产的产品,从而达到排斥异己,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3.侵权指控加强,联合诉讼现象凸显

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加强了对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的指控,甚至出现联合提出诉讼的现象。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分散竞争对手的注意力,复杂的法律程序和高昂的诉讼费用,足以把我国一些企业拖进一个巨大的泥沼;其二,跨国公司联合诉讼的浩大声势足以对我国一些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构成威慑力,迫使其妥协,交纳巨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

4.不平等的专利协议条款

跨国公司利用已有的专利技术,通过订立不平等的协议条款给予中国企业种种限制。如强制许可证,强制买方向卖方所指定的人购买原材料和零售部件,对买方在制造使用或出售与专利项目相竞争的产品或采用与专利项目相竞争的技术方面加以限制等。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对策

1.提升知识产权意识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分发阅读材料等方式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律,使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都能意识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国家法律赋予产权所有者的一种特殊的合法垄断权利,可以通过对市场的独占而实现超额利润,是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和更为强大的竞争武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和体现。海尔集团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是国内首家企业自办的知识产权部门,现在已经发展成海尔集团法律事务中心。

2.制订知识产权创新战略

知识产权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专利创新策略。企业要加强自主专利的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文献,注意发现、申报和形成知识产权;②商标及时注册策略。使用商标的企业如果不及时申请注册,一旦他人抢先申请注册,就无法对该商标取得商标权;商标注册前企业要进行商标查询;针对假冒商标的侵害,企业应该进行防御商标的注册。

3.制订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多边协议与协定中允许的保护措施,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加大打假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假冒商品的出现,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可能毁灭一个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要尽快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防止被他人抢先注册专利、商标、窃取商业秘密。

第5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近些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占科技型企业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可行,在2014年中央已经将29个城市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地。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风险及问题。本文将以软件行业为例,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风险及银行如何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

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

一、引言

《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数》表明2013年世界总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而中国呈现两位数的大幅增加是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的中国公司希望将知识产权作为一项贷款来进行融资。事实上,这种贷款方式已经在全国各地的企业进行试点,以软件著作权为质押物尤为普遍。在云南省内发放的以软件著作权质押为担保方式的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模式已经属于政府贴息类项目补助范畴,在2014年政府成功地给昆明市5家企业贴息资金624.3万元,向银行融资金额达到1.6亿元。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希望使用知识产权融资的企业因存在其专利前景不确定、无形资产价值难以评估、银行不愿承担风险等问题很难进行软件质押。

二、知识产权风险

(一)估值风险

1.替代软件风险因为软件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替代技术可能使软件价值降低或变得没有价值,而这也使得软件的成交记录和价格很难有参考价值。

2.非排他性风险

保护知识产权包含一些公益的目的,例如我国专利法中的“先用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产权价值,使其估价被弱化。

3.评估人主观判断风险

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数量太少,如重庆现在做评估业务的只有19家专利机构的其中几家,开办时间也较短,经验也不够丰富。这些都影响机构的专业评估能力,从而影响估值的准确程度和参考价值。

(二)法律风险

1.法律存在漏洞的风险

比如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由于其特点不同需要不同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而软件针对比其他产权更新更快的特点应该拥有独特的法律条款约束企业。

2.所有权风险

这个风险主要涉及到侵权问题、专利交叉问题等权属归属的问题,比如年费缴纳的拖欠或者已经达到授权期限等,从而带来了因缺少法律保护产生的纠纷。并且一旦软件是与其他方共同开发研究,则需要取得所有研究方都同意才能进行抵押。

3.合法性风险

我国对计算机软件实行自动取得原则,无论登记与否,都不影响著作权的取得。但是在核实举证质押的软件材料的过程中,审判人应当查看担保合同是否有相关单位登记,使其受到法律保护。

(三)处置变现风险

和有形资产抵押相比,知识产权质押物因为市场的估值、交易活跃度等限制缺乏流动性,从而使处置如拍卖、转让等的交易成本增加。因此,银行无法像处理不动产一样,在公司不能归还贷款的时候,立即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收回资金。

三、软件质押风险控制策略

南京道及天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应用软件进行质押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这个成功案例可以总结出控制质押风险的策略,从而帮助其他企业完成软件质押过程。

银行办理质押贷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以南京道及天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为例。

(一)南京道及天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质押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书面材料审核,滤掉一定数量的有经营风险的中小企业申报项目。

第二阶段:对申报项目进行经济前景论证和运行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阶段:运用联合担保机制进行软件著作权评估。

第四阶段:召开技术专家论证会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文献检索和深入准确的侵权分析。

第五阶段:银行最终审核。

第六阶段:对申报项目向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软件登记部质押登记过户,交付源代码程序。

第七阶段:发放款项阶段。

(二)控制策略的总结

1.降低估值风险

在本案例的第三阶段,通过运用了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和质押人三方联合担保机制进行软件无形资产价值评估。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分别对软件的所估计的价格和法律效力进行担保,这可以减少估值风险,让银行更加放心地贷款给企业。

2.降低法律风险

在本案例的第四阶段,由专家论证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判断。即针对质押贷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侵权和交叉专利等所有权风险做到尽可能地避免。而这个工作由实务操作经验丰富的专家论证会来承担,可以更为准确和全面地分析侵权和专利交叉问题。同时,第六阶段通过登记过户和交付源代码程序来进行权属关系确认,防止因为贷款发放之后因权属关系而产生纷争,这样也有效地降低了因所有权问题和合法性问题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3.降低处置风险

本案例在第二阶段对申报项目进行经济前景论证和运行状况考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处置风险。良好的经济前景和运行状况可以保证未来如果企业无法返还贷款的时候,可以对软件进行拍卖、转让等处理。

4.其他

除了本文提到的估值风险、法律风险和处置风险,和质押不动产一样,企业对贷款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也是很重要的。在本案例第一阶段银行调查企业资信情况、资金流转、生产管理等就是在查看企业的经营风险,以确保企业可以归还贷款。

四、总结

虽然政府从2008年就开始鼓励知识产权质押,并且近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多风险仍待解决,尤其是针对估值风险、法律风险和处置风险。然而,银行是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关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探索[J]安徽科技,2008

[2]王锦瑾.我国知识产权质押法律风险及防范[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3]陈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J]金融与经济,2012

[4]赵立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如何防控?[J]新金融世界,2012

第6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布局,标准,专利挖掘,许可,转让,检索

在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评选出的201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中,作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代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以全球专利40148件位列其中。华为以自身的努力,为中国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也为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与电子信息产业相比,包装印刷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则逊色很多,由于受到客户标准与关键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包装印刷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新材料研究与新设备改进方面缺少话语权,自主研发空间有限,其创造发明水平远远落后于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造成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因此,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包装印刷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转型,值得每位包装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利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思考。

包装印刷企业知识产权现状与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因起步较晚,专利申请量不多。其中,有些企业申请专利也只是为项目申报、技术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企业挂牌上市考虑,却忽视了知识产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挫伤了企业研发团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对我国印刷百强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分析调查,专利工作突出的企业专利数量也不到100项,少数企业甚至没有申请过一项专利,有些企业虽然申请了专利,但缺乏成熟的专利管理制度,专利概念相对模糊,像包装设计这种外观专利,他们认为即使申请了专利,也无法行使权利;有些企业则对申请专利要将技术公开,会暴露自己的技术秘密而心存顾虑;还有些企业认为申请专利要花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很不合算,何况专利维权难度大,索性不愿申请。

通过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企业领导对知识产权本身的认识不到位,企业的经营思路还停留在“赚钱”的低级层次上,只要能挣钱,要不要知识产权都无所谓,有些企业甚至根本不知道知识产权为何物;二是在包装印刷行业,技术创新能否获得收益是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知识产权决定。这些观点与顾虑都是知识产权效用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根本原因。

2.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我们知道,国外企业一般都设有知识产权部门,如美国IBM公司的专利工程师有500多人,微软公司全球25000名员工中近五分之一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索尼和日立公司的专利工程师均有300多人。而在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很少有企业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即使设置了这样一个机构,也都是挂靠在企业科研成果中心等综合型部门,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或管理人员。这种设置会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兼顾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等事宜下,很难再有足够精力投入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涉及诸多专业知识和法律问题,而一般科研人员欠缺这方面的知识,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针对以上问题,包装印刷企业首先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把企业现有的技术成果、专利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合同的法务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律培训,并鼓励他们参加专利人、商标人或律师资格考试,努力造就一批既熟悉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又懂得本行业专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包装印刷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策

1.专利挖掘与布局对策

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专利,专利战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专利申请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而专利申请量主要取决于专利挖掘的效果,专利挖掘的效果又与专利布局的运用密不可分。一般情况下,专利布局分为开拓型、追随型、防守型、拿来型、专利网、专利、抢先申请布局等。包装印刷企业在专利挖掘的问题上,应注意各种布局策略的结合运用。例如,企业核心类项目应当采用专利网策略,即将所开发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分别申请核心专利和专利,在某项技术领域形成专利壁垒,使竞争者无法攻破,从而有利于企业长期垄断该项技术。我公司就很好地采用了这种方式,2008年申请了“一种节约用材的卷烟商标印制方法”的核心专利;2009~2012年,又陆续围绕核心专利申请了“圆压圆高速烫金机”、“一种圆压圆高速卷筒模切机”、“卷筒纸圆压圆模切机废品自动剔除装置”、“卷筒纸圆压圆烫金机纸带回拉装置”等一系列实用化的专利,基本搭建了一整套的专利布局网。

选定专利布局策略之后,如何进行专利挖掘就迎刃而解了。还是以我公司上述专利项目为例,首先确定项目任务,然后按照四个步骤进行专利挖掘:①找出完成任务的组成部分;②分析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要素;③找出各技术要素的创新点;④根据创新点总结技术方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该项目分解成“卷筒纸无版缝凹印技术、卷筒纸圆压圆烫印技术、卷筒纸模切技术”三大部分在内的材料、装置、工艺方法等类别的所有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2.专利转化与运用对策

不是任何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就能身价百倍,从而独占市场,提升专利经济价值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做好了专利转化与运用对策,只有依据本企业的实力和基础,选择适当的专利战略,才能通过技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光有专利而不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因此,包装印刷企业专利工作者需要了解专利运用的相关知识,包括专利转化、专利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质押、专利权受让等。其中,专利运用中见效最快的当属专利实施许可,即专利权人作为许可方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许可被许可方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实施其专利,由此获得专利许可费的方式。而许可方式又因许可权限、范围不同,可再分为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交叉许可、强制许可等。所以,在进行专利许可时,企业有必要了解签订书面许可合同所注意的事项,即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许可方式,如独占许可规定专利权人自己也不能实施专利权,因此企业不能因为一点许可费而随便签订许可条款,从而失去自己对专利权的有效控制以及相应的商业机会,甚至给自己培养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另外,在与被许可方就专利无效责任、专利侵权责任谈判的基础上,列出一些免责情形,以保护企业利益。

在了解了上述知识后,就要对包装印刷企业专利的拥有情况进行分析。通常,在包装印刷企业的专利中,盒型专利、外观专利、装置专利、材料专利以及工艺专利都存在实施许可的条件,就盒型专利而言,其市场潜力不容小觑。以2011年7月发生的卫生香烟盒专利纠纷案为例,一个“卫生香烟盒(ZL01131395.1)”在实施许可中就曾达到过每年1000万元的许可费。通过分析还发现,盒型专利、外观专利的实施许可对象为下游企业,而装置专利、材料专利只需与上游企业合作,工艺专利只针对同行业企业,不同类型的专利,研究对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掌握了专利的类型和运用方向,才可能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

3.专利检索与分析对策

专利检索是指以专利文献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活动。根据不同的目的,又可以将专利检索分为查新检索、无效证据检索、侵权风险检索以及法律状态检索等。企业在申请专利或课题立项前,通常需要进行查新检索,避免专利申请被驳回或者进行重复性技术研发;无效证据检索是当出现竞争对手专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时采取的反制措施,即依据竞争对手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找出能破坏专利授权条件的专利文献所提起的专利无效宣告的行为;侵权风险检索则常用于新产品使用前的风险评估,目前包装印刷企业基本上都忽略了这方面的工作。随着印刷材料领域专利工作的深入,很多新兴材料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大量专利被申请授权,如果包装印刷企业还在沿用“不闻不问、拿来就用”的习惯,不去留意这些新材料的知识产权情况,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诉侵权的对象,到时候,企业不仅经营上陷于被动,企业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专利检索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开展专利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可以时刻关注技术领域的新发展,明确行业的技术热点、难点和重点,了解现有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寻找技术发展空间,指导研发选题和立项,节省研发费用,提高研发效率。另外,通过分析还能发现潜在的竞争者,同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避免专利侵犯。

通过对2011~2013年包装印刷行业部分包装印刷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专利总量20件猛增至2013年7月专利总量近7 0件,技术覆盖二维码电化铝技术、激光除墨技术、电子束复合式除氧设备等行业先进技术。

4.专利标准化战略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的新游戏规则。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垄断制度,作用已不仅是被动防止别人盗用自己的技术,而是主动禁止别人涉足自己的领域,标准化则是通过提高门槛、提高标准来限制其他企业的准入,消弱对手的优势。在此思维模式下,包装印刷企业可以确定围绕核心产品打造品牌保护的策略,对产品的工艺、装备、材料、外观、盒型等进行全方位的专利布局,然后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推动专利技术纳入标准体系,实现具有企业特色的“标准专利的特色套餐”。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包装印刷企业也已普遍意识到:知识产权并不只是一纸证书,而是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竞争工具和商业策略。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仅对包装印刷企业参与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开拓市场清扫障碍,还可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为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振刚,谢顺星,等. 企业专利工作实务[M].第二版.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第7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

一、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

1、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情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因为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础力量,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处于核心位置。企业既是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又是知识产权应用和实施的主体,还是大量知识产权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可见,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性地位也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保障作用。

2、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显现出其巨大价值。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工程,能够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防止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大量经验证明,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其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3、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都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早已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当前,跨国公司将专利大战的目标对准我国,其对华专利战略具体包括:包围战略,实行“产品未到,专利先行”;布阵战略,锁定潜在及未来市场,待我国企业把市场培育发展起来之后,收紧包围圈,最后全部收购;采用私有协议或行业标准战略,实力相当的跨国企业相互合作,进行专利的交叉许可,最后形成企业联盟,对外联合许可声明,最终构成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控制,从而形成事实标准。专利大战使我国企业屡屡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才能使这些企业立于市场不败之地。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观念淡漠,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及防范意识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虽对知识产权仅有“概念”上的认识,对知识产权更多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知识还都无从知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导致知识产权的意识淡薄,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不注意申请专利,不善于用知识产权保护发明创造成果。

在一次调查中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存在“职工以个人名义申请本应属于职务发明创造成果的专利行为”;有近半数的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时没有在合同中约定“有关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和保护条款”;有六成多的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纠纷应急预案等等。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经验比较少,相应的其所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也不够严密和完善。

2、中小企业缺乏应有的创造能力,盲目仿制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较少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技术,一些行业整体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行业仿制率高,这是因为我国长期重引进,不重消化、吸收、创新,不重视知识产权战略有关。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但其中99%的药品都是仿制外国的;农药146个品种中,仿制率也高达95%;精细化工3500个品种,仿制率也高达97%。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极大的创新冲动,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又不能创新、不愿创新和不敢创新。

3、政府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缺失

无论是从国际范围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实践来看,还是从知识产权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性质来看,政府在知识产权的发展中应起主导作用,政府对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支持对知识产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策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关键问题,企业就很难长足发展。我国政府目前对企业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整个社会民众知识产权观念政策引导不足;二是对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资金的支持不够,三是对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政策缺位,人才市场建设不到位。

三、国外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经验借鉴

国外中小型企业在政府宏观制度和企业微观制度的支撑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

由于经济和技术基础的限制,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初期自主创新难度较大,因此,模仿创新、消化吸收,实现“次创新”是快速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有效途径。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据统计,二战后,日本从战争结束到1970年4月,共向国外购买了1.3万件关键性技术许可证和专利权,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化学工业上,后来转到电子工业、飞机和“知识密集型”工业。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成为日本战后经济、技术腾飞的重要基础。韩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走的也是“引进—吸收—转化—创新”的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星、LG等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大型跨国企业。由此可见,技术引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但引进技术也有一定原则,一是不能盲目,要引进当前先进的、有较大价值空间的技术,二是要有主动性和预见性,要准确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脉搏,在技术引领市场发展潮流之前及时引进,才能真正从技术引进中获取实际利益。

2、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研发

中小型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引进技术毕竟只是权益之策,过于依赖国外技术,不仅使企业发展受人牵制,还可能对国家经济、科技带来威胁。因此,技术引进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长久之计,唯有不断地技术创新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日本和韩国在二战后,无论在政策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都给予企业以极大的支持。

3、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国外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对国家政策的充分利用。例如日本和韩国的各中小企业基金会的成立和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的专项基金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考虑的得力支持。因此,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和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与制度。

4、完善创新激励制度

完善的创新激励制度是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的重要保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硅谷曾出现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动频繁的现象。人才的流动迫使企业领导者改造企业分配和管理体制,改善人才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待遇。在诸多改革措施中就包括“知识参与分配”等新的分配和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美国企业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无独有偶,日本等国的企业也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上煞费心思,有些企业从创新成果产生的效益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奖励创新员工,并分配股票和股票期权。

事实证明,企业的适当激励,一方面能够激发员工创新的热情,从而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也能给员工以归属感和认同感。接受过企业奖励的科研人员一般都能“从一而终”,这也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保密性和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四、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与此相适应,我国企业应培养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思维,实现知识产权的“三个转变”

1、从知识产权的传统保护转向知识产权现代经营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还不是全球创造中心。事实上,许多成功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早已认识到,知识产权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法律权利,而更是一种竞争工具与商业策略,用它成为增强企业技术能力、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的法律筹码。因此,围绕知识产权的体制建设、信息处理、经营策略、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已经成为成熟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从经营管理的视角重视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战略意义,摒弃只从法律保护层面关注知识产权的传统观念,才能使企业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才能激发企业管理、保护和应用知识产权的无限活力。

2、从知识产权侵权防御向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转变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处于累积专利数量、规避侵权风险的防御阶段,只有极个别企业进入创造利润的高级阶段。从知识产权的发展模式看,我国企业不能局限于数量的增减,而应跨越累积数量的低层次发展模式,过渡到更高级的知识产权发展阶段,以提高知识产权质量,获得知识产权利润,规划知识产权战略为目标。

3、从知识产权管理向无形资产管理转变

法律防御层面的知识资产是消极的、静止的。只有当知识产权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时,知识产权作为法律资产才转向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属于产权的范畴,而无形资产属于资产的范畴。知识产权是一种应有权利,而无形资产则是一种现实权利。大部分知识产权都可以转化为无形资产,只不过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知识产权必须和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经济生活相结合,发挥其使用价值,并取得经济效益才能转化为无形资产。只有实现从知识产权管理转向无形资产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措施

1、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知识产权观念和意识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工程技人员知识产权的素质,加深员工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培养一些既懂得行业知识又懂得国际贸易和法律的人才,进行公司的知识产权建设,尤其在知识产权谈判时给予必要指导。

2、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部门

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十分强的业务,应当要具有相应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胜任。对于本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不能简单地大一统,而是要在详尽了解各类知识产权制度利弊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形式,从而确立起多角度管理机制。比如,专利保护的力度比较强,但是保护的期限却很有限,但是商业秘密在期限上却没有什么限制,但不足是保护较弱。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部分技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应配合公开的专利管理,从而实现技术垄断及市场独占。又如,在对一些代表企业形象进行设计时,不仅可以注册商标,而且也可以开展著作权登记,同时还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3、增加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

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当前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设置专门的科研机构,加大研究与开发费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当前企业科研投入一般占到其销售收入的5%,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要建立完整的研发队伍和研发体系投入太大,因此可以考虑与大中专院校合作,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要重视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推动和决定性作用,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往往能够带领企业不断取得成功,在创新方面要放弃、避免短视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要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

4、加强对已有知识产权的整合和利用

以前,很多企业曾经鼓励大量专利的申请,但后来发现,这些科研人员申请的专利只是用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加薪升迁等,很多专利根本没有实际用途。对现有专利进行整理归类,将无用的专利进行了处理清除,并集中了专利的重点领域,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取得了快速发展,企业专利的组合要和市场结合起来,要重质而不是重量。

企业还应当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策略,并且尽可能制定长远的专利计划。宝洁公司(PNG)在管理无形资产方面就是典型代表,这家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做了大量调查,并且确定了公司在5-6年内需要保持的产品专利组合,这使得其他公司很难与其竞争。对于已有的知识产权,企业除了为自身所用,还可以通过许可授权来进行获利。

第8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一、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的必要性

(一)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频繁发生,企业维权困难重重。我国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主要是以下两种类型:

1、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在境外受到侵权:(1)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的企业,随着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的不断上升,其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被称为“中国IT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的深圳朗科起诉美国PNY公司一案是屈指可数的海外维权成功案例,朗科公司历经两年的艰难诉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担了200多万美元的巨额费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中国企业往往在维权代价面前望而却步,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财力有限,不得不放弃维权之道。(2)中国驰名商标遭海外抢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青岛海信集团的“Hisense”被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以下简称BSH公司)恶意抢注,但海信反成了侵权被告,BSH提出4000万欧元的和解方案虽然最终减为50万欧元,但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却还需花钱买回,海信的此次维权还是失败的。还有如“狗不理”、“北京同仁堂”、“六必居”等老字号在国外遭到抢注,这不仅影响着老字号的声誉,也给企业走出国门设置了贸易壁垒。

2、企业在境外被诉侵权。众所周知的美国“337调查”让许多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道路被受阻碍,由于加入“337调查”需要耗费巨额律师费用,加上胜诉率极低,使得许多中国被诉企业选择消极应对。在海外的会展上,出国参展的中国企业频遭知识产权侵权指控,被列入调查名单,大量展品被检查或没收,甚至被拒绝进入展会。

(二)有利于保护企业的无形财产,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知识产权的重要特点是“无形”,“抽象物的财产权为其持有人提供在市场中的策略性机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成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宝。对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维权给予援助,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还可以增加企业走向世界的自信,鼓舞中国企业努力的开拓国外市场。

(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强有力的商业竞争工具已从单纯的法律意义上的垄断转化为一种经济垄断。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水平的重要指标。各国纷纷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实施知识战略的目的包括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然要解决企业在域外所遭受的知识产权纠纷,然而,仅靠企业自身去维护知识产权非常艰难,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对企业给予援助。

二、德国、韩国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援助策略

韩国是依托知识产权而迅速崛起的一个典型,韩国十分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国外的保护,在2006年颁布了《关于为了保护海外产业财产权提供审判与诉讼费用补贴的规定》,对有出口业务的国内中小企业或者个人、在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与个人提供审判及诉讼费用补贴的援助。属于援助对象范围之内的企业或个人遭受海外侵权时,可以提出援助申请,由专利厅长咨询专利厅下属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法律专家后,决定是否给予申请人侵权调查费、审判及诉讼费用等费用补贴。申请人的援助申请通过审批后,须与援助项目的执行单位签署合同,当受到援助的企业或个人胜诉并获得赔偿时,受到援助的企业或个人退还补贴的一部分,援助项目执行单位再将退还的补贴用于其它援助项目。

韩国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已经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行业中介等非政府组织和驻外经商机构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1、专利厅海外知识产权援助中心。该中心提供有关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方面的咨询,并负责研究知识产权侵权频繁发生国家的制度及救济方案,印制知识产权保护指南,若侵权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其它国家的知识产权不符合国际规则的惯例或者法规导致的,该中心采用外交手段表达韩方在此问题上的态度。2、贸易协会出口商品仿制品综合应对中心。该中心负责研究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应对策略,并对中小企业举办有关知识产权侵权的培训,该中心还负责与侵权高发国家的当地律师建立合作关系,为会员公司诉讼,调查民间企业维权成功案例并宣传。3、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该协会是非营利的民间团体,在海外指定专门的调查机构,当调查机构发现生产及销售假冒产品的厂家后,该协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会员公司。

德国制定了“中小企业专利行动计划”(INSTI),该计划对提出援助申请的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费用上的援助。该计划对于中小企业实话了在现有技术调查、专业事业化(市场开拓)、国内外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支持,并对中小企业申请国外专利的专利律师以及行政费用给予补助。德国的政府和民间机构都是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支持策略的主体,专利情报检索的工作可以委托给各地区或大学的专利情报中心,由那儿的专家来完成。设立该项计划的长期目标始终是:通过提高发明人和企业界在创新方面的意识,特别是在创新管理、创造、工业产权和系统信息管理方面的意识,加强德国的创新活动。

三、我国应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援助

(一)建立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协同配合的维权机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积累了许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方面的经验,这对于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的建立是非常好的借鉴,我国应加快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主导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受理企业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的申请,为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侵权调查、诉讼支援等援助。

此外,应充分发挥海外维权援助中心以外的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在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的作用。商务部可以就国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交涉,行业协会可以促使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联合维权、交流维权经验,高校的法律院系可以对企业提供有关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方面的咨询帮助。

(二)有偿援助与无偿援助相结合。国内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援助的对象为经济困难的企业和个人,由于经费来源单一,知识产权援助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应改变这种模式,首先应扩大援助的对象,对于开展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以及在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都纳入援助的范围,而不局限为经济困难的企业,其次,应借鉴韩国的经验,实行有偿援助,若企业通过援助而胜诉,并获得诉讼费、侵权赔偿金的企业,应收取一定援助费用,并将该笔费用用于其他援助项目中。

(三)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的措施多样化

1、为出口企业及海外参展企业提供专利纠纷的风险事前调查服务。调查研究国外已经获取的专利情况,并供拟出口产品的企业或拟参加海外会展的企业查询,方便企业在产品出口或参展前知悉自己的产品是否侵犯他人的专利,避免出现产品被扣或被拒在展会门外。

2、针对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制作、发行维权指南。调查研究与我国与外贸往来的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侵权纠纷常发生国家的维权费用、救济方案,并总结企业海外维权案例,以助企业了解各国法律制度,也便利企业与有诉讼经验的企业交流,以获取经验。

3、为企业提供有关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咨询及培训。定期为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管理、侵权的预防、救济方式、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免费培训、讲座,对提出申请的企业提供有关海外知识产权、评估、诉讼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法律咨询。

第9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管理;知识产权

一、企业与知识产权

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发展为未来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通过脑力劳动包括商标、产品名称和各种各样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和企业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存款等有相似之处,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来购买股票,债券,也可以用于房地产抵押贷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是: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良好的创新机制和文化有必要全面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也是核心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

二、知识产权经营管理

知识产权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环境下操作,为尽可能的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应用资源管理提出了新任务。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是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和安全。企业知识产权操作本身属于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重要环节,即在这种级别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功能和特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战略重点,创造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和管理策略是关注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资产,整合企业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及时和有效的方式,使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的工作方式包括:企业知识产权授权独家许可、联合许可、交叉许可,许可和其他形式。交叉许可是一种实践。通过交叉许可,企业可以实现等价交换的知识产权,并且可以拯救基金的研究和开发,避免市场风险。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对受让人有独特的价值。转让人可支配收入转移的行为,获得预期的利润。知识产权运营风险管理业务活动在整个产品,尽可能从源头提前解决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三、知识产权创新管理

(1)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变革,还应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变化。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技术变革,技术的变化,反过来,促进业务模型转换和发展市场,只有保持足够的新技术企业,市场的快速反应的敏感性,不断创新,构建一个金字招牌。

(2)企业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充分融合,实现了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创新机制,相互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在企业中,知识产权创造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充分融合知识产权文化,对企业每一位员工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让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工作。知识产权文化一旦形成,它可以继承,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自然也可以继续。企业创新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同样的,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能促进进步和完善的创新机制,这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四、总结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本形式。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具有重要价值,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弥补知识创造的成本。由于理性和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的重要作用,企业需要有效地发展知识产权资本,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运营战略,实现企业的价值。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知识产权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反过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寅.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

[2] 杨扬.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D].郑州大学,2012.

[3]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封泉明.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 李苑.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目标选择战略[D].北京邮电大学,2012.

[6] 宋.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知识产权融资探究[J].商业会计,2011

(25).

[7] 赖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后的企业机遇[J].纺织服装周刊,2011(11).

[8] 姚王信.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理论、模型与应用[J].天津财经大学,

2011.

[9] 封泉明.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0] 林逸平.加快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构思及策略[A].发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