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社交媒体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研究报告

第1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近期,中国互联网类股上扬,涨幅创下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据悉该轮上涨主要受到社交媒体类股的提振。而分析人士指出,此轮股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Facebook即将进行的IPO,这增强了投资者对于中国社交媒体公司的投资兴趣。

除了对股市的影响外,Facebook的IPO也激发了国内社交网站上市的劲头。在社交网站兼并重组高速发展的时期,通过上市谋求资本注入,成为当前众多社交网站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Facebook的崛起对于国内的社交网站的发展有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由其带来的关于社交广告、社会化营销等话题的探讨也十分的火热。

但日前,职业社交网站天际网CEO林廷翰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由于市值有被高估的嫌疑,加之盈利能力则相对有限,盈利模式也较为单一,Facebook上市对其公司的未来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交网络的影响还是未知数。在Facebook热潮下,国内的社交网站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理性对待。

据林廷翰介绍,虽然天际网及其母公司Viadeo集团日前获得了新一轮高达3200万美元的融资,创下非英语国家职业社交网站融资的记录,天际网发展势头也正猛,但集团当前仍然将重心放在业务发展和市场份额上,暂时不考虑上市。“上市一直在我们的计划中,但公司的发展不会单单以其作为最终的目标。我们一直致力于的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社交平台,打造人脉圈,为我们近1000万用户创造切实的利益。”(来源:艾瑞)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第2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据IAB的半年度研究报告称,上半年移动广告收入达到12亿美元,同比增长95%;这部分收入在网络广告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4%上升到了7%。原因是非常明显的:由于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网,Facebook和谷歌等网络广告巨头以及广告客户们都开始加大对移动广告的投入。

虽然移动广告收入在今年上半年14%的增幅低于去年同期23%的增幅,但IAB指出,去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网络广告市场正在从衰退中恢复。网络广告开支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所有广告开支的增长速度,据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和Kantar Media称,上半年整体广告开支增幅不足1%。电视广告仍然是传统广告媒体中表现较好的一个领域,但它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落后于数字广告。有线电视广告收入增长了4%,达到109亿美元;广播广告收入增长了3.3%,达到111亿美元。

注重效率的广告仍然是市场的主流,甚至夺走了品牌广告的部分份额。这类广告的主体是搜索广告,尽管搜索广告在整个网络广告收入中所占份额已经高达48%,但上半年的搜索广告收入仍然同比增长了19%,达到了81亿美元。这意味着搜索巨头谷歌仍然引领着网络广告市场。

上半年的显示广告收入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4%,它在整个网络广告收入中所占比例由36%降至33%。虽然IAB没有特别说明,但这部分收入增长速度的减慢主要是因为通过广告交换中的实时竞价系统的高效率广告条广告比以前更多造成的。

IAB高级副总裁Sherrill Mane在电话会议上说:“品牌广告开支正在向网络广告转移,但是转移的速度比前两个半年期稍慢了一些而已。”对于Facebook等对品牌广告客户有较大依赖性的公司来说,这可能一个很大的问题。

消费者商品广告开支上半年仅增长了4%,并且这部分开支在数字广告总开支中所占比例仅为5%。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品牌广告客户并不认为网络广告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

上半年数字视频广告收入增长了18%,但Mane称这个增长幅度仍低于预期水平,原因是优质的视频广告位并不多。

IAB的这份研究报告没有将社交网包括进来,因为IAB中的社交网成员并不同意那样做。除了Facebook之外,很多其他的社交网仍然是私营公司,它们认为将社交网包括在这份报告中会泄露太多关于它们的营收的信息。

报告还发现:

1、医疗保健广告开支激增81%,达到11亿美元。

2、汽车广告开支增长29%,达到22亿美元。

3、娱乐广告开支增长31%,达到7.29亿美元。

第3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互联网2.0化的推进,社交游戏作为拉动用户,保持用户粘性的手段已然过时,必须向注重用户社交关系的改变。社交网络平台如何能够让用户活跃度继续保持强势,已经成为了“升级换代”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心网的此次改版就是这样的尝试。

社交平台遭遇先热后冷

从2009年到2010年,以偷菜为代表的社交游戏风靡大江南北。但是一阵风吹过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很少的人对偷菜这种游戏“感冒”了。

短短两年过去,“偷菜”已成为网民的回忆,大多数玩家不会沉溺在一种游戏当中,社交游戏对于玩家都是先“热”后“冷”。Alexa数据显示,开心网的每百万人访问用户数比,从2010年年初的近1.2到如今的0.26,两年多时间跌去约78%。百度指数也显示,开心网的用户关注度由最火爆时的超80万回落到现在的5万多。

其实,不少社交网络平台都遭遇着“被遗弃”的尴尬。人人网也遇到了被“冷遇”的问题:曾经的用户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失去对人人网交友的兴趣。新浪微博也遇到了因为界面单调而遭遗弃的问题。从曾经的“全民偷菜”爆炸式发展到现在玩家关注度暴跌;从曾经的“经常上人人关注好友”到现在的“不在像以前那样感冒”,诸如开心网等社交网络平台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困局。

社交网络竞相升级,提高用户互动性

以偷菜、抢车位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已经成为过去,这也符合社交游戏的规律。专家指出,社交游戏的生命周期大概就只有一年左右,偷菜游戏肯定会被其他新事物取代。社交网络平台必须变化以重新获得网名的“心”,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必须相继“出新”。姑且将这些“出新”认为是一次升级,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是为能挽回网民的流失,再一次抓住网友的心,也能让网络社交平台发展更壮大。

最先出现变化的是人人网,今年6月份,人人网“人人iPhone梦想版”,“梦想版”突出在线好友的动态和与好友交流的便利性,即突出于好友互动的便捷。人人网方面表示,此次改版有超过100项的功能改进,从版面上来看,将首页的交互模式由九宫格改为侧栏导航,方便网友与自己的好友进行交流。此外还大幅度增加版块内容,包括更加人性化的框、环形菜单,快捷评论、智能语音输入、动态表情等。

与人人网一脉相承,开心网的改版也突出网友与自己好友交流的便利,在个人新版首页顶部,“写记录、传照片、记心情”代替了原来的“活动”与“话题”。新版个人首页加强了对用户UGC的激励,也加强了对用户间互动的鼓励,如突出了好友过生日送礼物、好友照片的位置,希望用户多发照片,多发记录,鼓励好友间增加互动,如互相评论照片、生日送祝福等,强化了用户间可能产生的互动的引导。这些都是注重社交关系的转变,加强好友的在线交流以保持网民的粘性,而不再是一味的用社交游戏。

专家指出,社交游戏又有其独特性,一旦某个用户流失,他的朋友也会离去,这就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规模的用户流失。为避免这种情况,此次改版就明显地突出了用户的社交体验,而不再以主打社交游戏来吸引玩家。人人网、开心网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从自身实际出发,当偷菜等应用不再吸引的时候,及时加入新的元素吸引用户继续参与,增加用户活跃度。业内人士称,社交游戏传播模式,社交的核心在于构建用户之间的人际网络,以人际网络来吸引用户。

回归最本质的社交关系

社交游戏或许是加强用户粘性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手段会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失去作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各大网络平台的社交游戏不盈利情况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以开心农场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在中国进入低迷期,从全球来看,社交游戏都开始走下坡路。今年二季度,为Facebook开发社交游戏的Zynga亏损了2281万美元,股价由上市时的10美元下跌到不足3美元。老牌游戏厂商EA也陆续关掉了一些在Facebook上的社交游戏。受社交游戏泡沫破灭的影响,Facebook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

业内人士指出,开心网和人人网在短时间内进行改版升级,除了适应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外,针对性“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在众家社交网络平台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回归最本质的社交关系,满足用户的互动、交流需求,这将是下一阶段社交网站的发展方向所在。开心网也于8月16日了自己研发的手机游戏《农场也疯狂》,并正式登陆App Store,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诸如此类《农场也疯狂》等小游戏,可以很好地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对用户的网络社交是一个很好地补充。相关专家指出,此类游戏当中,在拥有社交关系后,与同伴分享成就,在游戏中互动、比赛,则将增加更多的乐趣,而不会如PC平台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一样让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注重用户的社交体验,回归社交本质也是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不管从网络社交本身来看,还是从社交网络平台的盈利上来看都已表明了这一点。对于网络社交本身来说,加强用户粘性的核质还是好友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这种互动交流为基础,用户的数量才能增加,社交网络平台才会盈利。(来源:通信信息时报 文/吴康乐)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第4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Facebook递交IPO申请引发了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热潮。社会化媒体营销首先企业必需考虑到社会化平台用户获取和吸收信息是很不一样的。社会化平台意味着企业与消费者是双向对话,而不像以前,消费者只能一味接收企业灌输的信息而没有渠道去和企业反馈。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要留意自己品牌和产品在社会化平台中的反响,同时根据去做出一些符合自身品牌形象的宣传活动。要注意的是,当一个企业在运营多个社会化平台时,应该注意保持在所有平台中的品牌形象和态度的一致性。在社会化媒体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所以在社会化宣传中,应该注意去激发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互动。

图书分析师庞敏丽为此整理了十本图书,帮助企业更好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购买推荐

1

《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网络社交媒体营销》

东方出版社

3

《微博时代的实时营销与公关》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运用社会化媒体的制胜秘诀》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网络营销3.0》

人民邮电出版社

7

《社会媒体营销宝典》

电子工业出版社

8

《社会化营销》

万卷出版社

9

《新规则》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正在爆发的营销革命》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5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以下为文章全文:

客户担忧

Facebook的广告年收入已经达到30亿美元,它的制胜法宝就是围绕品牌创造各种话题,将此作为一种广告形式出售给营销人员。但部分资金雄厚的广告主却担心,这种广告是否物有所值?

这种疑虑的出现正值Facebook即将上市之际——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将于5月18日IPO(首次公开招股)。路演则会从下周一开始,Facebook高管届时将向机构投资者推销该公司的股票。

“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站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花的钱能得到什么回报?’”起亚北美分公司营销副总裁迈克尔·斯普拉格(Michael Sprague)说。

这家汽车厂商自2009年就开始在Facebook上做广告,今后还计划增加投入。尽管在一家拥有9亿用户的网站上推广品牌很有价值,但斯普拉格认为,他并不清楚“消费者是否看了我们的广告?或者我们的广告是否带来了汽车销量?”

效果不明

起亚和其他广告主的担忧折射出方兴未艾的社交媒体广告面临的困境:效果难以衡量。

谷歌(微博)和雅虎在各自的网站上出售搜索和显示广告,Facebook也出售图片和文本广告,但同时也在推广一些效果并不十分明确的新模式。例如,Facebook去年推出了“Sponsored Stories”功能,方便广告主将其他用户的积极评论到自家主页的News Feed信息流中,具体费用则与展示量挂钩。

谷歌和雅虎的广告效果可以直接反馈给广告主,但Facebook通常都会屏蔽第三方调查机构,也不允许使用“cookie”——这是一种小程序,可以帮助网站了解哪些人看过广告。

上周的数据显示,Facebook的广告收入并非只增不减:该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广告收入8.72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37%,但却环比下滑7.5%。Facebook将此归咎于“季节性趋势”,并认为,用户增长摊薄了每用户平均收入。

估值高企

Facebook广告业务面临的问题,也令银行家和投资者颇为挠头。他们必须判断,Facebook是否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希望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IPO。

这一数字对应Facebook广告收入的市销率为33倍,谷歌仅为5.5倍。差异之所以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源于Facebook仍是一家年轻企业,增速也快于谷歌,后者的估值约为2000亿美元,去年广告收入达到365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BIA Kelsey分析师节的·威廉姆斯(Jed Williams)表示,为了支撑这一估值,Facebook今后5年的收入必须保持41%的增速。相比而言,谷歌2010年和2011年的收入增幅分别为24%和29%,与之相去甚远。

不过,威廉姆斯还是认为,Facebook的估值并不完全由广告业绩决定,但的确需要向该领域加大投入。“如果拥有忠诚且庞大的用户群,就必须加以利用。”他说,“如果你是Facebook,你肯定要赶紧挖掘这一潜力。”

态度强硬

与此同时,广告主也开始深究Facebook的推广效果。今年3月,全球第一大广告公司WPP CEO马汀·索雷尔(Martin Sorrell)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称,“我们的客户首次开始询问社交媒体的效果。”

“这一领域前景诱人,客户几乎都不假思索地加入其中,因为这很时髦。”索雷尔补充道。但现在,这类广告开支已然高企,企业的财务部门“逐渐开始关注投资回报”。

拥有联合利华和宝洁等大客户的WPP表示,预计该公司今年的Facebook广告开支将增加一倍,总额将达到4亿美元。WPP还透露,今年的谷歌广告开支也将从去年的16亿美元增至20亿美元以上。

但在广告主看来,Facebook的态度通常比较强硬,似乎认为客户别无选择。例如,有些广告主甚至表示,Facebook故意设置障碍,阻止他们衡量广告效果。这同样对Facebook的发展不利。

“由于权力膨胀,业界对Facebook颇有微词。”哈瓦斯(Havas)广告集团数字部门全球产品开发总监罗布·格里芬(Rob Griffin)说。他还补充道,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Facebook的高速增长不无关系。

解决措施

Facebook曾经采取过多项措施,希望平息营销人员的担忧。该公司去年开始与comScore和尼尔森合作,为大品牌提供工具,帮助其追踪社交媒体推广效果。

例如,尼尔森可以追踪看过Facebook广告的人,并将其与未看过广告的Facebook用户进行对比。然后再通过对买家数据的研究,判断广告对产品销售产生的实际效果。

不过,该公司表示,并非所有的广告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实际效果。例如,汽车、奢侈品和高端服饰,原因是这类产品并非常规消费品,最终的购买决策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些大广告主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络广告的确能够推动销量。福特称,该公司放弃了“超级碗”橄榄球赛的广告竞标,转而通过Facebook推广2011款Explorer。此后,Explorer的销量激增104%,而以往在投放“超级碗”广告后,销量平均增幅仅为14%。

福特发言人查尔斯·津科夫斯基(Charles Zinkowski)表示,Facebook占到该公司数字媒体开支的20%,但他拒绝透露具体金额。“亲友的推荐最受消费者信赖,”他说,“Facebook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放大了这种推荐的效果。”但他也承认,Facebook广告的效果比其他广告更难衡量。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周二的数据显示,有84%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社交媒体广告促进了销售和推广效果。但eMarketer也透露,“尽管粉丝人数和‘Like’按钮点击量为营销人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数据,但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些数据给品牌带来了多少回报。”

不同观点

一些广告行业高管则认为,不应以金钱回报来看待Facebook广告的效果。

“以投资回报率来看,Facebook或许并非理想的平台,”广告巨头电通旗下数字广告公司360i总裁萨拉·霍夫斯塔特(Sarah Hofstetter)说,“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加强品牌认知度或参与度,那么Facebook肯定会成为多数消费品牌的重要推广渠道。”

有些企业已经找到了绕过Facebook限制的方法。他们聘请了Buddy Media等专门研究Facebook推广效果的广告公司,有的甚至安装了专门的应用,通过cookie来追踪用户。

起亚表示,正在与Facebook合作开发更好的方式,以便衡量广告效果。但起亚拒绝透露广告开支数据。

现在看来,“进驻Facebook其实是释放一种信号,”斯普拉格说,“消费者会说,‘Facebook在跟起亚合作,我喜欢Facebook,所以我也喜欢起亚。’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来源:新浪科技文:书聿)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第6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汽车品牌粉丝拥有好友数量更高

为了让品牌的社会化营销做得更加容易,该公司于2011年12月到2012年3月间针对15938位Facebook用户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汽车品牌粉丝平均拥有好友433个,是普通用户的3倍。

汽车品牌粉丝更可能推荐正在使用的汽车品牌

毫不为奇,55%的汽车品牌粉丝拥有该品牌生产的汽车,他们对该品牌的忠诚度高于非粉丝的用户(62%对46%)。82%的粉丝更可能推荐他们的汽车品牌给朋友,而在非粉丝的汽车品牌拥有者中则只有69%。

Facebook开展这个调查的目的,很简单,为了促进汽车品牌在Facebook上面的广告投入。Facebook的全球汽车行业营销主管指出美国前10大汽车品牌拥有的粉丝数量占比还不到在Facebook上汽车品牌客户量的5%。

对此Facebook给出汽车品牌的几大营销建议:

利用现有的用户数据库:电子邮件告知品牌主页,鼓励建立粉丝关系

使用Facebook的CPC广告定向汽车品牌拥有目标受众

发挥新粉丝的喜爱告知好友功能

使用社交技术鼓励汽车网站用户成为Facebook用户。

汽车行业虽然竞争激励,但仍然是人的生意。与忠实的客户和他们的好友连接能够为品牌创建领先优势。整合Facebook在现有的营销矩阵中,发挥主页,广告和好友代言故事能够帮助品牌获取这些优势。(来源:199IT)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第7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微博;Web2.0;分享弱关系

微博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交网站,社交网站得以在21世纪到来的前几年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主要是第二代门户网Web2.0技术的运用。第二代门户网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形态,它不只是技术上的升级换代,更是人类社会面貌和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革新,它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它使信息传播充分个性化、自组织化;它达成了更广泛的信息共享。第二代门户网不仅是技术、软件、服务,更是一种理念:以个体及网络社群为中心,彰显个性化,强调信息和思想智慧的分享,提倡在网络社会里平等交往。它带来了以人为核心的时代,其重要体现就是利用网络来发掘大众的智慧;同时,它改变了社会关系,使原有的未受重视的社会“弱关系”的作用得以凸显。它目前最广受欢迎的形态是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如中国各大门户网建设的微博平台,是众多人可以使用的,又是可以个性化的网站。

微博何以在中国崛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1]微博在中国迅速发展,在2012年媒体甚至纷纷以“微博大国的崛起”来描述其盛况。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还有饭否、嘀咕之类,以及人人网等社交网站,来势凶猛、发展快速,广受国际瞩目。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文报道新浪等微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冲击[2];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美国CNN在报道中甚至以“忘了Twitter吧,在中国是Weibo”为题,报道史上“最社交化”的奥运会在中国网络上的盛况。[3]新浪Weibo几乎成了西方语言中的一个外来词。

微博为何能在中国发展如此迅猛?其中国特色的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微博于2009年推出,2011年4月启用的weibo全拼国际域名,逐渐进入国际媒体。新浪微博初创时被认为是Twitter的翻版,之后进行了“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具备了讨论组、虚拟会议和市场等社交网络功能,增添了类似于Foursquare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和即时通信工具,丰富的功能使得新浪微博成为较Twitter和Facebook更完善、更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平台。[4]新浪的微博API号称是完全开放的,任何开发组织或者个人,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信息填写,就可以完全使用这套API的所有功能,如图片、视频和音乐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发微博、传照片、加关注甚至搜索等,成为永不散会的新闻会、信息交互平台。新浪还推出了各种手机、浏览器终端。据研究,新浪逐渐把微博当作“核心战略”,并且在改变互联网行业的格局。[5]新浪微博的推广策略,是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

除了技术带来的即时性、易操作性等特征外,主要还是社会性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微博是以个体为中心,同时兼具媒体功能的平台,这既填补了长期以来中国个体主义文化的缺失,又具备了传播条件相对更自由的组织化媒体的功能,它使网民个体有了发表话语和信息的空间。其次,它是民间信息源与舆论场的汇集地,改变了长期以来信息源与舆论场由官方控制的格局。它在中国开启了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再次,它是一个互动性、分享性很强的空间,民众在中国转型期社会急剧变革的不适应中,在这个空间抱团取暖、倾诉互助,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网民建立了微博社会关系。

微博等社交媒体改写了社会文化和传播观念。其对传播的革命性变革是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另外,中国人过去倾向于封闭自己,现在却在微博上开放自己,越来越多的人不介意提供自己各方面的信息,热衷于在社交网站上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微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他社交网站的用户却在流失,这些用户对微博的使用比例达到56.4%,并且其中约40%的用户表示自己使用微博的时间更长,反映出微博已经抢走了相当一部分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时间。其他社交网站流失的用户中,近40%转向了使用微博。[6]与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站相比,微博“人气”更高,即受关注度更高,“弱关系”的建立更容易。其他社交网站与Facebook形态和功能类似,基于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平台的社交网站,这些网站一般鼓励用户尽可能提供真实信息,如朋友网、人人网、开心网、搜狐白社会等。这些网站的用户多数是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的,而微博动辄成千上万、数十万上百万的粉丝群,主要是一种并非亲朋好友的“弱关系”,它在传播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弱关系”成为网络社区的核心关系

有关“弱关系”的“弱连接威力理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教授所做的开创性研究。格兰诺维特在1974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一份工作》中发现,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人占了他研究对象的56%,而且他们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属于“弱关系”,超过83%的人是通过偶尔认识、难得见到的人找到工作的。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关系”(或“强连接”,Strong Ties)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认识比较肤浅的社会关系,即所谓的“弱关系”(或“弱连接”,Weak Ties)。[7]

格兰诺维特的研究发现,在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上,“弱关系”和“强关系”起着同等作用。在一个“强关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充满信任、感情友好,但是在这样的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总是冗余而有限的。要想了解一些新的信息、新的想法,比如一份新职业的情况,弱连接关系其实比强连接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弱关系”可以创造社会流动机会和工作变动。朋友或亲戚所知道的信息,可能与你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而弱连接关系与你的生活圈子不一样,可能知道一些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弱关系”往往充当了个体与其他社会圈子的桥梁、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从中得到的信息是不可能从自己的圈子里获得的。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依靠“弱关系”的作用。“弱关系”能够避免在一个熟人网络中高度的、同质化的互动,因而为创新提供了机会。“弱关系”更多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强关系”则更多传递信任感与影响力等资源,并带来感情支持。“弱关系”还是连接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将社会学中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互动模式连接了起来。

当代“最聪明的年轻科学家”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教授①的研究称“弱关系缩小了这个世界”,如Facebook上的好友这种“弱关系”很有价值,如果我们了解了哪些信息能够通过“弱关系”传递,会非常有意义。另外,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关系”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美国圣母院大学巴拉巴斯(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链接:网络新科学》(Linked: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一书中认为:过度依赖“强连接”(亲友)的人多半较孤立,无法得到有价值的资讯,因而难以改善生活;穷人对“强连接”的依赖远远超过富人或中等收入的人;要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泛泛之交(“弱连接”)的作用是朋友的3倍;“弱连接”不需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能带来巨大的收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曾指出:在网络社区里移除“弱关系”,会导致整个社会关系网快速破碎成很多小碎片,而移除“强关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8] ——也就是说,“弱关系”带来的多样性社会关系,对社会关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中国用户在使用微博中,已经较充分地认识到它是缔结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大多数是“弱关系”的重要平台,并重视这样的“弱关系”。甚至这种“弱关系”还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信任关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2月19日的《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用户消费行为受社交网站友人推荐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信任关系会产生“被信任的信息”。好友分享、商品评论等“被信任的信息”会对用户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产生多重影响。

个体能量集聚的群体智慧

微博还充分体现了群体的智慧。它是个体能量在微博这个分享平台上的发挥和集聚,也是第二代门户网功能的集中体现。个体的积极参与、用户创造的内容(UGC),全民织网,都是以人为核心的。

目前那些成功的巨人级网络公司,几乎都深深认同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借助网络开源从而获取大众的智慧。互联网上的链接——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网站时,会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这样互联的网络就有机地成长了。例如Google成为Web2.0时代的旗帜,其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技术。eBay的产品就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并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众多的买家和卖家双方。中国的淘宝网也是这类模式。Amazon则是一个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的创造者。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就看如何激发、管理和利用好这样的智慧。群体智慧是从大量看似无序的个体行为中涌现出来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研究群体的行为,而寻找到社会许多深层的现象。一条短短的微博很难包含太多的实际意义,但通过转发、评论的群体行为,从大量杂乱无章的短信息中,就会涌现出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凯文·凯利认为,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所在。②

但是正如许多人所关注的,微博群体力量也明显存在松散、无序、乌合之众的特征,需要用合理的引导、宽松而有度的条件去孕育,才能让它成为正能量。

注 释:

①美国《探索》杂志2008年评出美国20位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

②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一书中,反复强调互联网的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的结构。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David Barboza, Despite Restrictions, Microblogs Catch on in China,The New York Times, May 16,2011

[3]Steven Jiang,Forget Twitter,in China it’s the Weibo Olympics,CNN,August 2, 2012.

[4]席佳琳.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EB/OL].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story/001037508

[5]席佳琳.微博争霸战[EB/OL].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story/001037507?page=2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EB/OL].http:///hlwfzyj/hlwxzbg/mtbg/201302/P020130219611651054576.pdf

[7]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May,1973), pp.1360-1380.

[8]JP Onnela,etc,structure and tie strength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hks.harvard.edu/davidlazer/files/papers/Lazer_PNAS_2007.pdf

第8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网络社交用户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用户占比分别为36.4%、27.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12.8%。网络社交用户中,月收入1在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为25%;其次是月收入2001-3000元群体,占18.2%;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用户占17.2%,网络社交用户的收入水平略高于整体网民。

主要研究发现:

1、社交应用市场产品类型丰富,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当前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和垂直细分社交应用。即时通信工具以微信、QQ为主要代表,主要满足用户交流互动的社交需求,使用率在90%左右;综合社交应用以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为代表,主要满足用户进一步展现自我、认识他人的社交需求,使用率介于即时通信工具和垂直社交应用之间;垂直社交应用主要包含婚恋社交、社区社交、职场社交等类别,在特定领域为用户提供社交关系连接,用户相对小众,除百度贴吧使用率(34.4%)相对较高外,其他应用的使用率都在10%以内。

2、典型综合社交平台在产品定位、社交关系紧密度、分享内容上差异明显

综合社交应用内部,微信朋友圈、QQ空间是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的社交服务,在社交关系上都偏重熟人社交,趋向于通过分享个人生活信息来促进朋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感情,网民使用率分别为85.8%、67.5%,逐渐以服务群体年龄段的不同拉开差距;新浪微博主要是基于社交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公开平台,网民使用率为37.1%,用户使用目的主要是了解新闻资讯和热点、兴趣信息,关注的内容相对公开化,社交关系上更侧重于陌生人社交。

3、网络社交用户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不断扩大,社交应用为网络娱乐、购物、新闻应用提供流量入口

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网络社交用户与整体网民的重合度不断提升,社交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个人月收入、职业等用户属性与整体网民相比无显著差异。社交用户中,网络新闻用户、网络视频用户、网络购物用户的占比均在45%左右,这部分用户会通过社交应用浏览/转发新闻、分享视频与购物信息,利用社交应用的大流量、高时长,为相关应用导入流量,这也为社交应用盈利创造了条件。

4、社交应用媒体属性增强,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途径

截至2016年12月,近一半的网络社交用户通过社交应用来获取新闻,高于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专业新闻资讯网站获取新闻的比例,社交应用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传播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社交应用的属性决定了进入关系圈内进行分享的话题多是圈内热点或共同关注、感兴趣的话题,用户通过这些渠道能更快接触到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通过社交应用对热点事件进行分享和讨论,一方面打造了多元化、互动化的新闻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用户黏性和用户使用率。

5、用户在社交应用上的视频消费习惯养成,社交应用成视频内容分享的重要平台

社交应用成为视频内容的重要播放平台。在用户端,截至2016年12月,84.4%的用户通过社交应用收看网络视频节目,59.4%的用户在社交应用上分享或转发过网络视频节目,较2015年提升20.8个百分点,用户在社交应用上的视频消费习惯己经养成。在企业端,主流社交应用网站对视频内容的重视程度加大,视频内容播放量迅速增长,以微博为例,2016年第三、四季度微博上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740%、713%。社交应用利用用户关系链,带动视频内容的传播的同时,视频内容对社交应用也有反哺作用,提升了社交平台的内容丰富度、互动频率和用户黏性。

6、社交应用纷纷引入直播功能,在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同时也带来收入快速增长

第9篇:社交媒体研究报告范文

职场

30%的职场人属“工作狂”

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近期推出“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结果显示中国职场人平均每天睡眠7.33小时,工作8.66小时,上下班往返0.96小时,其他活动7.05小时。

约1/3(34.2%)的职场人下班回家后不工作,约2/3(65.8%)回家后还继续工作。其中,有30.3%的人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最长为16小时,被视为“工作狂”。50.1%的工作狂是普通员工,61.1%的工作狂在私营企业上班,73.8%的工作狂月收入不到5000元。

调查还显示,职场人日常休息娱乐以“宅”为主,在家休闲,一周为8.025小时;外出休闲时间仅2.385小时。在所有休闲娱乐活动中,体育锻炼用时最少,平均每周不足1小时。

国外

日本啃老族年均向父母“吸金”4万元

日本某调查公司近日公布了以东京首都圈普通居民为对象实施的“家族关怀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父母在近3年内为已经独立生活的子女进行过资金援助,其中65岁以上父母的比例更是达到了84%。近3年内的平均支援金额为162.7万日元(约人民币13万元,平均每年4万元),其中100万~300万日元的比例为最多,达26.2%。

另一方面,已经独立生活的子女在近3年内有孝敬过父母的比例仅为48%。其中女性为51.7%,男性为44.4%,而单身未婚女性的比例最高,达67.7%。3年内的平均支出金额仅为34.6万日元(约人民币2.7万元),其中比例最多的是3万日元以下者,达20%。

互联网

2/3的年轻人深受社交网站的压力

广告公司智威汤逊(JWT)前不久针对新加坡、中国和美国年龄在19至26岁的年轻人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认为,经常关注Facebook、Twitter及其他社交网站实在让人吃不消。在中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说,他们感受到了时刻关注各种社交网站(主要包括QQ空间、微博和人人网等)的压力。超过一半的人说,与一年前相比,这种压力已经增加。

智威汤逊的调查还发现,社交媒体上的对话经常会延伸至现实世界。73%的新加坡人和81%的中国人认为,关注社交媒体上的话题很重要,因为这些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聊起。这也是为何网民深感压力仍不得已继续关注社交网站的原因。

校园

79.9%的人认为大学生过早职业化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135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9%的人认为现在大学生过早职业化现象普遍。近20%的大学生在大二,甚至大一时就开始实习。

关于大学生过早职业化的原因,74.4%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提前增加就业砝码;63.9%的人说大学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太大;63.5%的人认为大学渐失学术氛围;51.9%的人指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实习经历。

大学生过早职业化会有什么影响?69.7%的人担心会助长大学生浮躁之风;63.0%的人认为会加重逃课现象;57.4%的人认为大学生质量堪忧。50.8%的人不支持大学生过早职业化。

新发现

健康

违背生物钟,或增加33%的肥胖风险

如果闹钟响了,就让它去响吧。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Roenneberg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身体正常节奏扰后会让你体重增加。Roenneberg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超过65000名志愿者的作息数据,观察他们在工作和空闲时间的清醒和睡眠行为,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睡觉时间生物钟与实际时间每相差一个小时,就有33%的可能性增加身体质量指数,可能的解释是生物钟被打乱会干扰人体新陈代谢,进而使我们长胖。而那些生物钟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习惯不相匹配的人往往更容易发胖。

环境

地球“不健康”,生命力下降28%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期向全球《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报告称,过去40年,地球生命力下降28%,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其中热带低收入国家下降61%,属重灾区。

地球生命力指数跟踪记录全球2600个物种中9000多个种群的变化情况,以此衡量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报告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1966年以来翻了一番,人类正在使用相当于1.5个地球的资源来维持生活。该基金会中国副首席代表李琳表示,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来满足生存需求,到2050年,则需要2.省略网页的信息图表显示:世界著名的成功创业人士中,2%为博士学历,45%为硕士,46%为本科,仅有7%是本科以下学历。

在创始人团队的最高学历和他们所得到的中等融资额的对比中却发现:投资人更看重的是他们的经验而不是学历。本科以下学历者平均获得430万美元,而本科学历者为220万美元,硕士和博士则分别为270万和200万美元。

生活

喝咖啡能降低10%的死亡风险